一、爆炸金刚石微粉静压“聚晶体”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1](1977)在《爆炸金刚石微粉静压“聚晶体”试验小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过去聚晶体不论是“镍——硅”的还是“生长”的,都是利用静压微粉做原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原料来源不足。二次爆炸法“聚晶体”虽已成功,但目前难以保证“聚晶体”的规格和形状。爆炸微粉——静压“聚晶体”工作开展一年多一直没有取得稳定的效
严仙荣[2](2018)在《爆轰烧结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六十年代,众多金刚石颗粒构成的聚合体,即人工合成聚晶金刚石(Polycryatalline Diamond,简称PCD)在抛光、磨料等方面应用逐渐取代天然单晶金刚石成为主要消耗品。纳米聚晶金刚石在光学器件、半导体等超精细加工产业的应用前景,有着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几亿克拉计的金刚石需求量。理想的纯聚晶金刚石不但具有单晶金刚石优异的物理性能,还具有单晶金刚石所不具备的各向同性的优点,因此,许多科学家们关注PCD的制备方法及其合成机理。爆炸方法因其速度快、产率高、能耗低及操作工艺简单等优势在金刚石合成领域独树一帜。本文研究了一种以爆轰纳米金刚石(DND)为原料,以氧化物为粘结相的爆轰烧结50~200nm纳米聚晶金刚石颗粒的新方法。此法必须考虑两个方面:金刚石受高温高压时的氧化和石墨化问题。结合炸药爆轰特点以及纳米金刚石本身的性能,本文提出两个有效途径降低金刚石的氧化烧蚀和逆石墨化:(1)选择合适的爆轰参数,使爆轰在碳相图的金刚石稳定区或接近稳定区发生,从本质上降低金刚石逆石墨化的驱动力和降低卸载高温的作用时间,防止纳米金刚石在稳定区的逆石墨化;(2)纳米金刚石颗粒进行预处理,表面包覆氧化物保护层,隔离爆轰反应的氧化环境。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为提高爆轰合成纳米金刚石的抗氧化性能,熔盐法表面改性纳米金刚石粉末。采用氧化硼、硅酸钠、氯化铬高温熔盐在纳米金刚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实验,并通过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改性的纳米金刚石粉末。结果表明,(1)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金刚石粉末的起始氧化温度明显提高了,氧化速度降低了以及高温退火后剩余的金刚石粉末大大增加了;(2)改性的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接枝C-B-O、C-Si-O、C-Cr-O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在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紧密包裹的阻隔作用,有助于提高金刚石抗氧化能力;(3)另外,这类官能团亲水性佳,能够降低金刚石的润湿角,所以这种改性方法也为解决纳米金刚石的水分散性提供了新途径。然后,进一步开展了爆轰烧结实验研究。将表面改性纳米金刚石与含铝、硅、铬离子炸药混合,进行纳米聚晶金刚石的爆轰烧结实验和表征分析。采用XRD、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等现代检测手段表征与分析了爆轰烧结的纳米聚晶材料的物相、形貌结构、元素成分,得到下列结果:(1)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冲击波迫使氧化物粘结相(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铬)紧密包裹粒径4~lOnm的纳米金刚石,聚合成粒径50~200nm聚晶粒子;(2)通过讨论爆轰产物的XRD图谱得知,生成物内氧化铝包含多种晶型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铝水合物;(3)氧化硼、氧化硅、氧化铬与金刚石的润湿性能比较好,在金刚石与氧化铝之间有助于改善二者之间的润湿性,加强金刚石与氧化铝二者的界面结合;(4)改性的纳米金刚石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作用不发生氧化和石墨化,并且聚晶金刚石微粒没有发现明显的石墨晶格。最后,进行了爆轰烧结机理的研究。通过爆轰理论计算产物压力、温度时程关系,进而建立金刚石逆石墨化率的理论模型,探讨爆轰烧结纳米聚晶金刚石的逆石墨化问题。首先,通过炸药爆轰产物的BKW和JWL状态方程,计算合成聚晶金刚石的爆轰参数,并采用Autodyn软件详细描述专用炸药的动态飞散问题,计算获得了爆轰产物化学组分-压力-温度-时间的变化关系。紧接着,建立金刚石的逆石墨化率理论模型,讨论了爆轰烧结纳米聚晶金刚石的逆石墨化概率问题。获得以下结论:(1)通过在碳相图中分析炸药的爆轰参数状态可知,改性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的氧化物保护层能够保护其在快速的爆炸反应中不被氧化;同时也发现,在金刚石非稳定区的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与没有明显的逆石墨化。(2)通过Autodyn软件数值计算的结果得知,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是一个温度达到2500~3500K,压力10~30GPa,持续时间十几至几十微秒的高温、高压、极短的过程。(3)通过原子运动概率建立逆石墨化模型并进行计算得知,金刚石尺度、温度、压力、降温速率、持续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金刚石的石墨化率。(4)分析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过程的逆石墨化计算可知,其逆石墨化率仅为百万分之十左右,从而在理论上说明在聚晶金刚石的爆轰烧结时逆石墨化问题几乎可以忽略,这与HRTEM实验分析结果一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3](1977)在《爆炸合成金刚石概况及展望》文中认为 一、前言 我国爆炸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计委的领导下,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力学所、北京砂轮厂于1971年初首次用爆炸法合成出人造金刚
高波[4](2015)在《金刚石微粉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碳酸酯复合树脂是一种分子结构特殊,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树脂,在防护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聚合物的高性能与多功能化是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理论与应用领域研究热点,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填充改性对于开发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为研究金刚石微粉(DP)用作填料对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先对金刚石微粉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成功制备了金刚石微粉-聚碳酸酯(PC)的复合材料,初步探索了该材料与PC树脂共混后的力学性能。(1)以硅烷偶联剂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金刚石微粉的表面进行有机改性,通过对改性金刚石微粉的红外光谱(FTIR)及粒度测试分析表明,改性剂接枝到了填料表面;由扫描电镜(SEM)所得的图片观察发现,金刚石微粉的软团聚在一定程度上被打开。(2)通过熔融共混法,将KH-570接枝改性的金刚石微粉与PC复合,制得了PC/金刚石微粉纳米复合材料,并考查了其准静态力学、动态力学等性能。在对准静态力学性能考察时发现,粉体加入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树脂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以及拉伸强度和模量。(3)霍普金森杆实验发现,金刚石微粉增强复合材料在动态载荷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应变率强化效应,聚碳酸酯试样在准静态加载时,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线黏弹性性质,动态载荷下的压缩强度比准静态载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由弯曲样条断裂面的SEM可看出,改性后纳米粉体均匀地分散在PC基体中,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能够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5](1977)在《爆炸法合成金刚石概况及展望》文中提出我国爆炸法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几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力学所和北京砂轮厂于1971年初,首次用爆炸法合成出人造金刚石微粉。随后又用爆炸法成功地烧结出大颗粒金刚石聚晶,增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
陈东亮[6](2019)在《聚晶金刚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晶金刚石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多晶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地质、航空和国防等领域。通过改进其合成方法,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品质。本文借助高压高温技术以Fe70Ni30触媒和金刚石微粉为原料,在5.7 GPa、13601485℃范围内合成出聚晶金刚石。研究发现,在相对高温的条件下,晶粒表面溶解量较大。随着压强的降低,合成温度区间变小,当压强5.4 GPa时,合成温度为13551370℃。此条件下合成的聚晶金刚石在硬度、致密性和磨耗比等属性上都有所提升。本文创新性的采用粉末与片状触媒协同掺杂的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优质聚晶金刚石,并且实现了聚晶层增厚的效果,同时熔渗均匀性也有所提升。
林峰[7](2009)在《机加工刀具用金刚石复合体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简述了金刚石复合片(简称PDC)国内外发展概况,针对国内刀具用PDC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PDC合成工艺的优化及验证,借助扫描电镜、能谱、X衍射、激光拉曼光谱等先进检测手段,分析与研究了本研究产品的主要性能,旨在开发出高性能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进行了合成腔体内的压力标定、温度标定,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分析了合成腔体内的温度分布;研究了叶腊石块的失重率、抗压强度、剪切强度随着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叶腊石的焙烧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PDC合成工艺的优化及验证。(2)采用混合烧结和渗透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合成刀具用PDC,分析了其烧结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并指出:在金刚石微粉层中添加了合成温度下可熔融并对金刚石颗粒表面侵润的金属的方法应是加速PDC烧结和组织均匀化过程的有效方法。(3)研究了在不同合成条件下所合成的PDC的耐磨性、显微硬度、抗弯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径向耐磨性的分布特征,指出了合成工艺的控制和调整原则。(4)从原材料选择和层间结合强度方面研究了PDC的耐热性能,优选出可明显提高PDC耐热性能及成品率的工艺方法。(5)使用本研究合成的PDC制作的刀具进行了切削铝合金的试验,研究了切削参量对切削力及被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性能变化特征,研究了实验刀具切削高硅铝合金的磨损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其磨损机理;同时分析研究了切屑特征和被加工工件材料的切除机理;最后研究对比了本研究合成的PDC与韩国PDC产品的切削使用效果。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果优选合成块端片材料,实现合成腔体的温度补偿,有效避免了腔体扩大后温度分布剃度过大的弊端,减少了PDC边缘和中心的温度差,使PDC的烧结更均匀。(2)首次提出以混合烧结和渗透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合成PDC,指出在金刚石微粉层中添加在PDC合成温度下可熔融并对金刚石颗粒表面侵润的金属的方法应是加速PDC烧结和组织均匀化过程的有效方法。(3)首次以超硬材料混合料(CBN+Al+Co)作为PDC的过渡层材料,既提高了PDC的耐热性和成品率,同时有效抑制了PDC脱层、碎裂现象的产生。采用镀钛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度5微米)合成PDC,其耐热性能约提高了200℃左右。(4)利用测试结果回归分析了合成腔体中的温度与加热电流存在的对应关系:Y=1.15531.799,并指出合成腔体的加热主要是由焦耳效应形成热量。(5)通过切削较高Si含量铝合金的方法,快速查明PDC刀具切削硅铝合金时的磨损特性及规律。(6)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进行PDC的研究开发,成果不需中试可直接进入产业化阶段。项目所研制的PDC与韩国日进的PDC使用寿命相当,项目产品已达到韩国产品的质量水平。
吕可文[8](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邵华丽[9](2016)在《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制备及脱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晶金刚石具有极高的耐磨性、硬度,其抗冲击性与硬质合金相当,此外,其无解理面,各向同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石油天燃气煤碳开采、地质勘探等领域。由于聚晶金刚石多在高温、高应力环境中工作,而对传统聚晶金刚石来讲,高温条件下其合成用金属触媒钴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因此,研究提高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很好的实际价值。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为了提高烧结型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以Co粉和W粉的混合粉作为粘结剂制备烧结型聚晶金刚石。本试验既希望金属触媒钴能够促进金刚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使得聚晶金刚石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又希望添加的少量W粉与Co粉、金刚石微粉生成新的固溶体-硬质合金相,即WC-Co相,从而改变聚晶金刚石中残留Co的存在状态,提高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此外,本文还采用路易斯酸-FeCl3对聚晶金刚石进行去除金属相(即脱钴)处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当合成压力为5.5GPa、烧结温度为1450℃、保温时间为4min时合成的聚晶金刚石综合性能最佳。此条件下合成的聚晶金刚石不仅金刚石晶粒间通过D-D键结合起来,而且粘接剂相呈白色叶脉状及岛状均匀分布在金刚石颗粒间。XRD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晶金刚石样品中有金刚石相、CoCx相、WC相及Co3C3W相,衍射峰都比较明显且并无石墨衍射峰的出现,说明粘结剂中添加的W粉与钴粉、金刚石微粉同时生成新的固溶体-硬质合金相,即WC-Co相,改变了聚晶金刚石中残留Co的存在状态,使得聚晶金刚石样品的耐热性相对提高。(2)脱钴实验表明:在相同温度(200℃)及时间(20h)的条件下,路易斯酸-Fe Cl3的脱钴深度至少可达200μm,而传统方法王水的脱钴深度只有130μm左右,此外,路易斯酸-Fe Cl3对聚晶金刚石中的WC不起作用,脱钴后的聚晶金刚石仍含有WC相,相比王水脱钴,此相的存在既能降低聚晶金刚石脱钴层中的孔隙率,避免聚晶金刚石层因完全脱去金属相而强度降至更低,又可相对弥补聚晶金刚石层金属相被去除后孔隙中充满空气导热性不好的缺点,显然,FeCl3的脱钴效果明显优于王水。(3)本文采用单因素法系统研究了路易斯酸-FeCl3脱钴时最佳脱钴温度,脱钴时间、FeCl3添加量等因素对聚晶金刚石脱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路易斯酸-FeCl3作脱钴试剂时最佳的加入量为10-15g/100ml HCl;随着脱钴时间的延长,脱钴深度不断加深,但加深的速率逐渐减小;在相同时间、脱钴试剂浓度条件下,随着脱钴温度的升高,脱钴深度不断增加,但考虑到聚四氟乙烯夹具的耐热温度范围,实验中最高脱钴温度为200℃。(4)脱钴深度对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发现随着脱钴深度的增加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提高,当聚晶金刚石中的金属Co完全被除去时,其在保护气氛中的热稳定温度可高达1200℃。脱钴后聚晶金刚石除了热稳定性提高外,其耐磨性也会有明显提高。
小口径钻进技术学习班[10](1977)在《煤田小口径钻进技术讲座》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小口径钻进是提高钻探效率、革新钻探装备技术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我国煤田钻探职工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大搞群众运动,陆续在各地试验应用77毫米口径钻进,同时研制人造金刚石钻头,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由于试制出可以破碎硬度较高的岩石的针状合金钻头和人造金刚石钻头,采用了延长管材寿命的热处理技术,制定出合适的管材配套标准,设计制造了小口径专用打捞工具,试验
二、爆炸金刚石微粉静压“聚晶体”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炸金刚石微粉静压“聚晶体”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2)爆轰烧结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工合成聚晶金刚石的简介 |
1.1.1 PCD的分类与合成 |
1.1.2 PCD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
1.2 金刚石的爆轰合成法介绍 |
1.3 静压聚晶金刚石烧结原理 |
1.3.1 一般粉体烧结过程基础知识 |
1.3.2 静压聚晶金刚石粘结机理 |
1.4 金刚石颗粒的表面改性 |
1.4.1 纳米金刚石表面化学改性的分类 |
1.4.2 金刚石磨粒表面改性影响因素 |
1.4.3 表面物理化学改性的元素选择原则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熔盐法制备氧化物表面包覆纳米金刚石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爆轰纳米金刚石的特别性质 |
2.1.2 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化学改性 |
2.1.3 金刚石的物理化学改性 |
2.2 纳米金刚石熔盐化学改性及表征 |
2.2.1 纳米金刚石熔盐法表面改性实验 |
2.2.2 纳米金刚石表面改性的表征方法 |
2.3 爆轰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3.1 物相分析 |
2.3.2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3.3 微观结构分析 |
2.4 氧化硼包覆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4.1 热稳定性分析 |
2.4.2 物相分析 |
2.4.3 微观结构分析 |
2.4.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5 氧化硅包覆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5.1 热稳定性分析 |
2.5.2 物相分析 |
2.5.3 微观结构分析 |
2.5.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6 氧化铬包覆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6.1 热稳定性分析 |
2.6.2 物相分析 |
2.6.3 微观结构分析 |
2.6.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爆轰合成及其表征 |
3.1 爆轰实验设计思路 |
3.1.1 炸药爆炸参数的设计 |
3.1.2 PCD烧结粘结剂的选择 |
3.2 氧化物粘结性聚晶金刚石微粉的爆轰实验研究 |
3.2.1 爆轰反应容器介绍 |
3.2.2 爆轰法烧结PCD的炸药研制 |
3.2.3 爆轰法烧结PCD的实验步骤 |
3.2.4 爆轰产物的表征方法 |
3.3 爆轰烧结的DND@B_2O_3/Al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3.1 物相分析 |
3.3.2 表面形貌分析 |
3.3.3 微观结构分析 |
3.4 爆轰烧结的DND@SiO_2/Al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4.1 物相分析 |
3.4.2 表面形貌分析 |
3.4.3 微观结构分析 |
3.5 爆轰烧结的DND@Cr_2O_3/Al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5.1 物相分析 |
3.5.2 表面形貌分析 |
3.5.3 微观结构分析 |
3.6 爆轰烧结的DND/SiO_2纳米粉末材料 |
3.6.1 物相分析 |
3.6.2 表面形貌分析 |
3.6.3 微观结构分析 |
3.7 爆轰烧结的DND/Cr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7.1 物相分析 |
3.7.2 表面形貌分析 |
3.7.3 微观结构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合成聚晶金刚石的爆轰参数与机理分析 |
4.1 基础理论 |
4.1.1 爆轰理论 |
4.1.2 爆轰产物的物态方程 |
4.2 爆轰产物BKW状态方程 |
4.2.1 BKW状态方程参数求解 |
4.2.2 凝聚态炸药BKW物态方程 |
4.2.3 爆轰产物平衡组成的确定 |
4.2.4 固体产物物态方程 |
4.3 炸药爆轰BKW程序计算结果 |
4.3.1 单质猛炸药的爆轰参数计算 |
4.3.2 聚晶微粉爆轰参数计算结果 |
4.4 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的参数分析 |
4.5 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确定 |
4.5.1 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 |
4.5.2 压力-温度(P-T)等熵曲线在金刚石-石墨相图分布 |
4.5.3 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的参数拟合及可行性分析 |
4.6 爆轰烧结动力模型与温度-时间关系拟合 |
4.7 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的氧化和石墨化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5 聚晶金刚石的逆石墨化计算 |
5.0 前言 |
5.1 金刚石逆石墨化的简介与表层原子模型 |
5.2 金刚石逆石墨化的微观模型 |
5.3 常压高温金刚石的逆石墨化率 |
5.3.1 常数ξ的确定 |
5.3.2 石墨化模型与参数的可信度分析 |
5.3.3 金刚石爆轰烧结升温过程的计算 |
5.3.4 金刚石爆轰烧结降温过程的计算 |
5.3.5 聚晶金刚石爆轰烧结的石墨化转变区域的计算 |
5.4 高压对金刚石逆石墨化的影响 |
5.4.1 常数ξ的确定 |
5.4.2 金刚石石墨相转化区域的计算 |
5.5 爆轰烧结实验与石墨化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
5.5.1 聚晶金刚石爆轰烧结的石墨化率计算 |
5.5.2 爆轰烧结实验与石墨化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金刚石微粉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聚碳酸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1 聚碳酸酯的性能 |
1.2.2 聚碳酸酯用于防护材料的研究 |
1.2.3 无机粒子改性聚碳酸酯树脂的研究 |
1.3 金刚石微粉性能、改性及应用研究 |
1.3.1 爆轰法超微金刚石(UFD) |
1.3.2 静压法单晶金刚石(MD) |
1.3.3 聚晶金刚石(DPD) |
1.3.4 改性金刚石微粉增强聚合物的研究 |
1.4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1.4.1 插层复合法 |
1.4.2 原位分散聚合法 |
1.4.3 共混法 |
1.4.4 溶胶一凝胶(sol-gel)法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填料的改性 |
2.1 引言 |
2.2 金刚石微粉填料的改性 |
2.2.1 实验部分 |
2.2.2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EM 扫描电镜的测试结果分析 |
2.3.2 FT-IR 的测试分析 |
2.3.3 金刚石微粉粒度的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2.1 药品材料和仪器 |
3.2.2 不同填料配比实验 |
3.3 测试表征 |
3.3.1 复合树脂拉伸强度测试 |
3.3.2 复合树脂弯曲强度测试 |
3.3.3 复合树脂冲击强度测试 |
3.3.4 复合树脂动态压缩性能测试 |
3.3.5 复合树脂断面 SEM 测试 |
第四章 测试结果总结及原理分析 |
4.1 测试结果总结 |
4.1.1 金刚石微粉对树脂准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2 金刚石微粉对树脂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填料对复合树脂的影响 |
4.2.1 MD 对复合树脂的影响 |
4.2.2 DPD 对复合树脂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聚晶金刚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刚石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
1.1.1 金刚石的分类 |
1.1.2 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 |
1.2 聚晶金刚石的人工合成 |
1.2.1 聚晶金刚石的合成简史 |
1.2.2 聚晶金刚石的合成方法 |
1.2.3 聚晶金刚石类型 |
1.2.4 聚晶金刚石特性及应用 |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压高温技术及表征方法 |
2.1 引言 |
2.2 高压高温设备 |
2.2.1 高压高温设备种类 |
2.2.2 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结构 |
2.2.3 压强控制系统 |
2.2.4 温度控制系统 |
2.3 核心腔体压强温度定标与传压介质 |
2.3.1 压强定标 |
2.3.2 温度定标 |
2.3.3 腔体传压介质材料 |
2.4 实验表征方法 |
2.4.1 硬度表征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4.3 磨耗比表征 |
2.4.4 X射线衍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晶金刚石生长的溶剂理论及制备工艺 |
3.1 引言 |
3.2 金刚石聚晶生长的溶剂理论 |
3.2.1 石墨与金刚石纯碳素体系相平衡 |
3.2.2 石墨与金刚石在溶剂-碳素体系相平衡 |
3.2.3 聚晶金刚石生长驱动力 |
3.3 聚晶金刚石生长的V型区 |
3.4 聚晶金刚石制备工艺 |
3.4.1 实验原料的准备 |
3.4.2 旁热式传压复合块组装工艺 |
3.4.3 高压高温合成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触媒及金刚石粒度对聚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触媒掺杂形式对聚晶金刚石的影响 |
4.2.1 片状触媒合成聚晶金刚石 |
4.2.2 粉状触媒合成聚晶金刚石 |
4.2.3 粉末与片状触媒混合合成聚晶金刚石 |
4.3 金刚石粒度对聚晶金刚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晶金刚石高压高温制备 |
5.1 引言 |
5.2 合成条件对聚晶金刚石性能影响 |
5.2.1 合成时间对聚晶金刚石影响 |
5.2.2 合成温度对聚晶金刚石影响 |
5.2.3 合成压强对聚晶金刚石影响 |
5.3 聚晶金刚石生长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机加工刀具用金刚石复合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刚石的发展、结构、性质及应用 |
1.1.1 金刚石的发展 |
1.1.2 金刚石的结构 |
1.1.3 金刚石的性质 |
1.1.4 金刚石的应用 |
1.2 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PDC)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
1.2.1 PDC刀具材料的发展概况 |
1.2.2 PDC刀具材料的发展趋势 |
1.3 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PDC)的合成方法及分类 |
1.4 刀具用PDC材料性能的研究 |
1.4.1 PDC的耐热性 |
1.4.2 PDC的耐磨性 |
1.4.3 PDC的抗冲击韧性 |
1.5 本论文研究课题背景及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原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的选用和处理 |
2.1.1 主要原材料 |
2.1.2 其它原材料 |
2.2 高压腔体内压力与温度的标定 |
2.2.1 高压腔体内压力的标定 |
2.2.2 高压腔体内温度的测量 |
2.3 PDC的高温高压合成 |
2.4 PDC的性能检测 |
2.4.1 物相形貌检测 |
2.4.2 耐磨性检测 |
2.4.3 耐热性检测 |
2.4.4 显微硬度测试 |
2.4.5 抗弯强度(TRS)测试 |
2.4.6 抗压强度测试 |
2.4.7 导电性测定 |
2.4.8 切削性能检测 |
第三章 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合成工艺的研究 |
3.1 高压腔体压力与温度的标定 |
3.1.1 常温下压力的标定 |
3.1.2 高温下压力的标定 |
3.1.3 高压腔体内温度的标定 |
3.1.4 有限元温度分析 |
3.2 PDC合成工艺的研究 |
3.2.1 真空净化处理工艺的确定 |
3.2.2 叶腊石的选择及其焙烧工艺的研究 |
3.2.3 合成工艺参数的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烧结机理的研究 |
4.1 PDC烧结的热力学特征 |
4.2 PDC烧结的动力学特征 |
4.3 粉末颗粒的烧结过程 |
4.4 刀具用PDC在高温超高压条件下的液相烧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力学性能的研究 |
5.1 PDC的耐磨性研究 |
5.1.1 PDC磨耗比检测 |
5.1.2 PDC磨耗比检测结果分析讨论 |
5.2 PDC显微硬度测定 |
5.2.1 显微硬度压头及负荷的选用 |
5.2.2 PDC显维硬度检测 |
5.3 PDC抗弯强度(TRS)分析 |
5.3.1 不同烧结温度PDC抗弯强度试验 |
5.3.2 不同合成时间PDC抗弯强度试验 |
5.3.3 不同粒度PDC抗弯强度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刀具用金刚石复合片耐热性能的研究 |
6.1 金刚石粉末的热分析 |
6.2 PDC的热分析 |
6.3 采用过渡层合成PDC的研究 |
6.3.1 试验方法 |
6.3.2 试验结果 |
6.3.3 分析与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PDC刀具的切削特性及评价 |
7.1 切削形成的热电偶热电势与温度的标定及高硅铝合金性能 |
7.1.1 热电偶热电势与温度的标定 |
7.1.2 铝合金的成分和形貌及部分力学性能 |
7.2 PDC刀具车削普通铝合金的性能变化特征 |
7.2.1 被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在切削参量作用下的变化特征 |
7.2.2 切削力在切削参量作用下的变化特征 |
7.2.3 PDC刀具车削普通铝合金时的性能变化特征分析 |
7.3 PDC刀具切削高硅铝合金切削力和温度在切削参量作用下的变化待征 |
7.3.1 切削力和温度在不同切削参量作用下的变化特征 |
7.3.2 PDC刀具角度变化后的切削力和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特征 |
7.4 PDC刀具车削高硅铝合金时的性能变化特征分析 |
7.5 金刚石复合片刀具磨损过程及特征 |
7.5.1 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复合片刀具磨损 |
7.5.2 PDC刀具磨损量随加工过程的变化 |
7.6 PDC刀具磨破损形态与磨损机理探讨 |
7.7 切屑特征和被加工工件材料的切除机理 |
7.7.1 切屑形态 |
7.7.2 刀具粘结 |
7.7.3 切削机理的分析 |
7.8 研制的金刚石复合片的性能水平 |
7.8.1 PDC刀具切削普通铝合金的试验研究 |
7.8.2 与韩国同类产品的对比切削试验研究 |
7.9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特点 |
8.2.1 立足于解决行业技术难题,开发出市场急需产品 |
8.2.2 主要技术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4 小结 |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
2.3.4 小结 |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1 知识基础 |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
3.2 学习场理论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4.1 框架构思 |
3.4.2 分析的维度 |
3.4.3 分析的焦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
4.6 本章小结 |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
6.3 本章小结 |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
7.1.1 地理与区位 |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9)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制备及脱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聚晶金刚石的发展状况 |
1.3 聚晶金刚石的合成方法及分类 |
1.4 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1 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4.2 国内外提高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高温高压系统介绍及六面顶压机温度、压力的标定 |
2.1 高温高压设备简介 |
2.2 合成块组装结构的设计 |
2.3 6×800吨六面顶压机温度、压力的标定 |
2.3.1 6×800吨六面顶压机温度的标定 |
2.3.2 6×800吨六面顶压机压力的标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高压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合成 |
3.1 研究思路 |
3.2 实验设备及实验内容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方案设计 |
3.3 实验原材料的选择及合成块的组装设计 |
3.3.1 实验原材料选择及预处理 |
3.3.2 合成块的组装设计 |
3.4 聚晶金刚石高温高压合成实验过程 |
3.4.1 实验过程 |
3.5 分析方法与手段 |
3.5.1 热稳定性测试 |
3.5.2 硬度测试 |
3.5.3 冲击韧性测试 |
3.5.4 磨耗比测试 |
3.5.5 微观结构分析 |
3.5.6 物相组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晶金刚石的性能评价 |
4.1 通过XRD检测分析W粉的反应机理及聚晶金刚石合成机理 |
4.1.1 XRD检测分析W粉的反应机理 |
4.1.2 聚晶金刚石合成机理 |
4.2 微观结构检测与W、C、Co元素分布图及物相分析 |
4.2.1 微观结构检测与W、C、Co元素分布图 |
4.2.2 聚晶金刚石的XRD物相分析 |
4.3 合成工艺参数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的影响 |
4.3.1 合成温度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的影响 |
4.3.2 保温时间对聚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
4.4 W粉加入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晶金刚石脱钴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FeCl3加入量对脱钴效果的影响 |
5.3.2 温度对脱钴效果的影响 |
5.3.3 时间对脱钴效果的影响 |
5.3.4 脱钴对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爆炸金刚石微粉静压“聚晶体”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爆炸金刚石微粉静压“聚晶体”试验小结[J].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 人造金刚石, 1977(S3)
- [2]爆轰烧结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D]. 严仙荣.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3]爆炸合成金刚石概况及展望[J].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人造金刚石, 1977(S3)
- [4]金刚石微粉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 高波.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5]爆炸法合成金刚石概况及展望[J].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勘探技术, 1977(05)
- [6]聚晶金刚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东亮.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1)
- [7]机加工刀具用金刚石复合体的研究[D]. 林峰. 中南大学, 2009(02)
- [8]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9]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制备及脱钴技术研究[D]. 邵华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10]煤田小口径钻进技术讲座[J]. 小口径钻进技术学习班.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