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茶社”“茶坊”异军突起(论文文献综述)
胡发娟[1](2018)在《现代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丰盈,我国传统文化之茶文化也在现代再次繁荣,茶文化的载体茶室空间相应得到快速发展。现代茶室呈现出多种文化、多功能、多形式的模样,苏州私家园林中的茶室作为多彩纷呈的茶室的一种,有其独特的优势——蕴含特色鲜明的苏州地域文化,最突出的是其中丰富的园林文化,但其不足也很明显——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本文主要运用风景园林学、室内设计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的检索阅读,分析古今中外茶文化、茶室及园林文化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构建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研究的理论平台和研究框架。通过对茶室发展、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研究,梳理总结苏州私家园林中茶室空间的历史演变;运用实地调查、图示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茶室的选址、空间布局、文化内涵等设计要素进行现状调研分析;从茶室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及顾客体验角度,对专家学者、茶室高层管理者、顾客等进行访谈研究,得出茶室空间关键因子——环境品质、顾客体验,建构环境品质与顾客体验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设计;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灯光、色彩、材质、桌椅、植物/字画等装饰、门窗、室内整体风格、室内环境氛围共同构成了环境品质内容”成立;(2)“环境品质对顾客体验有正向影响”成立;(3)“不同园林茶室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不成立;(4)“顾客属性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部分成立。其中“不同性别顾客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不成立、“不同年龄顾客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成立、“不同学历顾客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成立、“不同职业顾客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成立、“不同居住性质顾客对环境品质及顾客体验有显着差异”部分成立。根据史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总结形成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设计策略:营造静雅的空间环境、创建多功能活动空间、室内空间与室外园林相呼应。
安建哲[2](2014)在《民国时期开封地区豫剧转型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上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戏曲艺术的发展更是衔接了近代戏曲和当代戏曲。作为梆子腔系中强大的一支地方剧种——豫剧,并没有因为连年的战乱和灾荒而停滞不前或荒废,反而成为娱乐民众、高台教化、启迪民智、宣传新知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豫剧在承担以上功用之时也基本完成了中国戏曲由古典走向近现代的重大转型。本文将立足河南一地戏剧发展的渊源及豫剧本身的流变,对开封地区的豫剧在民国时期的转型进行梳理与分析。文章先从相关的史料入手,对论文整体背景做出详尽阐释和辨析;之后对中国二十世纪初的戏剧改良对河南及开封一地的戏剧的影响展开剖析,梳理出豫剧同中国戏剧改良的内在关联。在完成了理论阐述后,文章第三章将豫剧转型期的具体特点加以概括总结,从细部反映民国时期开封一地的豫剧转型的内部变化。论文最后一章总结了民国时期豫剧转型后的意义以及个人对其作出的相关评价,并从宏观的角度对论文整体作出总结。
林晓兰[3](2013)在《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基于上海外企的经验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都市女性白领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女性白领的发展壮大,是我国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广泛就业的表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交往及婚育选择,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对都市女性白领尤其是都市青年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研究,为认识和解读社会结构变动和中产阶层陷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对于检验和反思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身份建构”是指对身份进行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包括一系列的外部建构力量。它既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共同产物,又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努力的统一体,还是一种静态表征与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本文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梳理都市女性白领身份意象的基础上,以上海外企的女性白领为的实证分析样本,用结构二重性来阐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从职业身份(声望)、物化身份(财富)和交往身份(权力)三方面立体呈现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实践维度和行动逻辑,阐明她们身份危机和地位恐慌的意外后果,探寻她们身份再造和身份突围的协同策略。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来看,作为一种规范性要素,职场丽人和身份认同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理想预设和心理契约。职业身份、物化身份和交往身份分别是她们身份建构的权威性资源、表意性符码和配置性资源。而身份危机和身份突围则是她们基于反思性监控的理性化行动。本文认为,在中国本土化的语境下,都市白领是青年职业女性身份建构的参照系,不断晋升更高的白领层级是她们身份建构的努力方向。目前,对白领身份的社会界定相对清晰,个人界定相对模糊。在白领内部,还有较多的层次。伪白领游走在白领与蓝领的身份边界,希望早日成为真正的白领,底层白领希望晋升中高级白领,而中高级白领又梦想成为金领。本文中接受访谈的大多为青年职业女性,她们部分人对自己的白领身份还不太确定,身份归属既模糊又清晰。部分人还属于伪白领阶层。多数人认为,为达到白领身份,还需要不断努力。同时,白领的性别差异还非常明显,女性白领比男性白领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期待。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身份迷失与身份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身份认同的不准确或身份建构的实践路径有关。在身份建构的客观测量上,目前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指标体系。受阶层内部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工作年限,以及是否购置房产等变量的影响,都市女性白领在身份建构过程中的主观努力会表现出不同的样态。然而,她们身份建构的基本维度和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普遍有一种强烈的身份张力,这正是当下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总之,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女白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我国当下的都市女白领在职业分化、收入分化、身份区分、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从阶层地位来看,相对静止的社会流动和越来越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外在约束;从心理机制来看,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在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冲突竞合与和谐共生是同步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比男性白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从主体性回归的角度看,如何跳出身份循环的怪圈,开展身份突围与身份重构,是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重大人生议题。
赵坤[4](2012)在《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关注的是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对城市景观意象和空间形态的表现,以及作家借由此类书写建构的城市形象和想象,以期达到探索一种以建筑美学视野观照文学的新方法,拓展文学景观观照途径的学术创新之目的。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四个章节内容所组成。绪论首先提出,对文学进行跨学科观照及文化探索时必须兼重文学自身的审美属性。丰富文学解读的方法,并合理开拓反观和认识世界的途径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接着,绪论就“选题缘起和宗旨”、“研究回顾和述评”、“研究理路和方法”三方面问题作了简要阐述。鉴于目前城市文学研究所面临的从“城市中的文学”到“文学中的城市”之范式转型,以及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视域局限与理路单一的现状,论文根据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研究的学术理路,紧扣“景观意象”与“空间形态”这组城市文学中至关重要的叙事资源和表现元素,以时空交融并置的“立体”范式对城市文学进行观照和探讨,并着重剖析“城市文本”与“文本城市”在现实和想象层面的多重联系。第一章立足中西方历史文本,对文学与城市建筑的关系进行概览。建筑不仅是连接“城市文本”与“文本城市”的一个重要线索,更能为文学叙事提供场域、烘托背景、营造风格,并以其独特的情感隐喻和意象表征作用,衍生出无数的新形象和新主题,是城市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梳理并分析中国和西方文本中建筑书写传统的起源、流变及异同,不仅有效证明了建筑与文学这两种艺术形式在中西语境中都具有密切的关联,还有助于我们探索中西方的民族审美心理和艺术趣味倾向,以及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状貌、总体意识形态和集体生存状态。第二章将着眼点落实于80年代以来的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产物,城市文学致力于表现城市风貌与生活、刻划城市人格与心态,因而更加注重对城市景观的展现和对城市空间的建构。街道、节点和标志等建筑意象是城市文学借以凸显城市形象、营造城市景观的重要资源,依托对这一类建筑的书写,城市文学所建构的“文本城市”既可以有效呼应现实,也可以超越现实,表达作家对现代城市的个性阐释和丰沛想象。而城市文学中俯拾皆是的混杂的空间符号,对立的空间视野以及特殊的空间意象,也为我们观照城市文化和城市意识,探索城市人群集体性格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第三章结合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城市形貌的诸种特征及演变趋势,从历史、现实和想象三个层面剖析当代城市文学中的建筑形态与意象,并总结出“市井叙事与集体怀旧”、“消费时代的通属城市”以及“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三组典型的城市想象模式。不同的城市想象模式依托形态各异的景观意象和空间形态来展现,这其中必然包涵有对现实城市的反映,也与文学家自身的城市经验相关,表达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对城市历史的回溯、现状的批判和寄寓的理想。由是,建筑书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观照城市文学与反思城市文化的一系列线索,也在无形中参与建构了我们对城市的体验和想象。第四章致力于揭示作家的建筑体验与身份体认,因循文学审美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立足文本和关怀现实相结合、整体观照和特定视点相结合的研究理路,从一般的文化研究“转向”或“回归”文本自身及作家主体,探讨其对现代城市的文本呈现及背后的心理体验、情感反应、审美想象。本章梳理了“我城居住与游走”、“他城体验与跨城书写”以及“城乡互文”几种身份认知形态,并由此归纳出城市生活体验和城乡记忆对作家进行城市书写的重要影响。可以说,建筑书写为中国当代城市文学勾勒了一幅立体的地图,并深刻映射出文学家于其间居住和游走时,所寻觅或建构的城市身份。结语部分进一步考察建筑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论题无论是在文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建筑美学研究方面,都显现出作为新的知识增长点的广阔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反思本文的研究范式和理路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以建筑来解析文本和创作主体,与建筑美学进行有效的跨学科对话,不仅适用于城市文学研究,更有望成为一种普遍有效且被积极采用的文学研究新思路。
贾秀海[5](2011)在《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游戏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人生的一项基本内容。在人类社会中,游戏不仅仅保留着动物本能活动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游戏是人类孩提时代最富有趣味最为欢快的活动,也是陪伴人类一生的好伴侣。游戏能够给游戏者带来各种难忘的快乐和无限的愉悦,同时它也记录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因此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它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我国文化热的持续升温,各种文化例如民俗文化、娱乐文化等的关注越来越多,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游戏文化也备受重视,以游戏为特征的休闲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我国目前流行的很多传统游戏形式均源自古代一些紧张而严肃的劳动生产过程中,这些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由于后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力过剩,不需要将全部的劳动力投入生产,也不需要每日都把劳动力投入生产中,人们开始拥有了一定的闲暇时间可以不参加劳动了,因而某些生产劳动形式就逐步演变成了娱乐游戏活动。早期的游戏是以运动的形式出现的,它是人类原始体育的雏形。换句话说,原始体育运动基本上属于游戏运动。考察一下我国古代游戏的起源就会发现,我们祖先的劳动生产、部落或诸侯国之间的军事战争、各地的社会风俗以及西北各民族等诸多因素都是古代游戏所产生的源泉,它们决定着古代游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当人们延续生命和维持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得到了满足时,原本具有鲜明功利因素的物质生产和军事战争等活动则逐渐失去了功利的色彩,并逐渐朝向娱乐性和消遣性的因素发展。游戏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游戏和现代游戏两个阶段。传统游戏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现代民间流行的传统游戏均由古代各个历史朝代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综合起来说,我国古代的游戏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先秦时代,汉魏时代、唐宋时代和明清时代。就游戏发展的特点来看,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游戏发展的雏形,先秦时代是中国游戏发展史的滥觞时期,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游戏史上的发展时期,唐宋时代的则是中国游戏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而明清时期中国的游戏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现代游戏休闲方式主要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以电子游戏为主导的游戏休闲方式。电子游戏起源于国外,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等国,时间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后来引入到我国。电子游戏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如游戏机在有屏幕的设备如电脑、电视和游艺室内的大型设备上进行游戏的一种娱乐方式,它包括电脑游戏、电视游戏、街机游戏以及便携游戏等四大类。电子游戏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互动性,即人与机器之间产生的一种关系,二是模拟性。电子游戏的形成和发展自始自终离不开游戏软件。传统游戏与现代游戏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使用的游戏媒介不同、受游戏场所限制的程度不同、受规则的约束力不同、参与形式不同、两种形式的游戏者亲密程度不同、受地域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诞生形式不同等。大连地区游戏休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国游戏休闲活动的影响,很多在全国各地盛行的传统游戏也都很受大连人民的喜爱,大连人在长期的游戏休闲过程中对传统游戏不断地发扬光大,而且还有创新,为我国传统民间游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创新就是大连的“打滚子”。游戏活动是休闲活动的一种。休闲活动包括很多内容,积极的休闲活动包括旅游类,体能类,收藏类,思考类,创作类,园艺栽培类、宠物饲养类和游戏类。游戏休闲是以游戏方式进行的积极的休闲活动。本文将从游戏的视角研究游戏的休闲功能,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游戏休闲认知度、游戏休闲参与度、游戏休闲形式与内容、游戏休闲兴趣、休闲阻碍因素等。本文以年龄在20至50岁的大连市中青年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私企员工、国企员工、外企员工、教育科研工作者等。本文不研究超出休闲范畴的游戏活动,比如以学习为目的的儿童游戏,废寝忘食的麻将活动与网络游戏迷恋、以赚钱为目的的赌博活动等。与先前的研究相比,本文的有两点不同。一是研究领域不同。以往的研究基本是从总体角度研究休闲,范围宽泛,很少从具体一个休闲方式入手,本文以游戏为切入点研究人们的一个具体休闲方式。二是研究视角不同。以往的研究均为单纯性的游戏研究,比如游戏史、儿童游戏、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等,本文从休闲角度把游戏作为一种休闲活动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游戏休闲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大连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对游戏休闲诸因素关系进行了验证,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条件等个人因素影响游戏休闲参与度,游戏休闲认知度对游戏休闲活动的参与度呈正向影响。高度的游戏休闲认知引导中青年更多地参与游戏活动。年龄因素对游戏休闲活动的参与呈正向影响,青年人游戏休闲活动参与度明显高于中年人。不同性别中青年的游戏休闲活动的参与度也有所不同。男性参与游戏休闲的频率高于女性,参与的时间多于女性。男性和女性选择游戏休闲的类型不同。男性的选择范围大于女性。职业类型不同的中青年,其闲暇时间也不同,参与休闲的时间也不同。部门领导、公务员、私企和外企人员工作时间较多,闲暇时间较短。闲暇时间的量影响休闲活动参与度以及游戏休闲参与度。闲暇时间对游戏休闲活动的参与呈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对休闲活动类型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学历低者更多地选择游戏方式作为休闲活动,学历高者选择范围多一些。中青年的游戏休闲活动以电子游戏为主,以传统游戏为辅,在电子游戏中电脑游戏占主要地位。休闲阻碍因素对游戏休闲活动的参与度呈反比。阻碍因素越多,参与度越低,反之亦然。本论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范畴,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介绍我国游戏的起源与发展,首先介绍了传统游戏,提出传统民间游戏的起源和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同时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了分类,然后介绍了当代游戏的诞生与发展,分别介绍了国外电子游戏的诞生与发展,以及对我国当代的游戏休闲方式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传统游戏方式与当代电子游戏方式的异同。第三章为研究设计,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问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样本回收情况。第四章从多个角度分析大连市中青年的游戏休闲状况,包括对大连市中青年闲暇时间的分析,游戏休闲态度的研究,游戏休闲方式的研究,同时对大连市适合中青年活动的休闲场所进行了调查,指出了适合游戏休闲的场所很少。第五章从中青年特点和游戏魅力方面阐释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第六章探讨了游戏休闲活动对大连市的社会作用。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研究结果,指出了研究的不足。
高雯[6](2010)在《《广陵潮》蕴含的扬州古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小说家李涵秋的代表作品《广陵潮》承载了相当厚重而生动的扬州古文化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广陵潮》描写了扬州的生育、婚丧、节日民俗,并呈现了带有鲜明扬州印记的扬州瘦马及扬州脚现象。第二,《广陵潮》记录了扬州评话、扬州清曲等演艺文化。第三,《广陵潮》再现了晚清时代扬州新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具体包括废科举与兴新学的对立,西方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融合,新旧爱情婚姻观的矛盾对立。扬州古文化具有兼容并蓄、雅俗共生、刚柔相济的特征,其生成因素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等。扬州古文化内容在小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了小说的纪实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小说的审美内涵。
张召鹏[7](2010)在《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考察 ——以开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戏剧之乡,戏剧演出历史非常悠久。近代以降,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河南戏剧演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文以民国时期为考察时段,以开封地区为特定空间,分析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活动的情况概述、生态环境及媒体的关注。本文主要分为如下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概述。第二部分:民国时期河南话剧演出发展历程。第三部分: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生态环境考察。尽管当时河南政局动荡,社会发展缓慢,但河南戏剧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一些新型知识分子介入到戏剧改革当中,对河南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官方也对戏剧演出加大了监管力度,不仅审查改编戏剧剧本,而且对演出场所进行管理细化。第四部分:民国时期河南报纸对戏剧演出的关注。民国时期,河南报纸对戏剧演出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戏剧演出广告、戏剧演出报道以及戏剧演出评论的大量出现,使报纸与戏剧演出建立了互动关系;报纸对戏剧演出活动的关注,加剧了戏剧演出竞争,扩大了戏剧演出效果,推动了演出观念的更新。
贾玲利[8](2009)在《四川园林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四川园林成果丰硕,具有历史悠久、典雅大方的独特风格,是我国重要的地方园林。但是目前,对四川园林的研究成果很少,更没有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过系统研究。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的薄弱导致其在中国园林体系当中地位的缺失,也为四川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了困惑。本文经过对大量史料的研究和现存园林实例的调研,系统论述了四川园林的起源及其在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至清初、清中期、近现代八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得出了四川园林的发展分期。由于鸦片战争以后,四川园林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内容庞杂,且目前对四川近现代园林研究较多,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古代四川园林。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献分析和考古资料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园林的起源的一种可能性,即是在古蜀国的杜宇王时期,其园林形式是王族园囿。2.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和现存实例的调研,论述了四川园林的发展分期:①先秦时期是四川园林的萌芽期。先秦四川园林有王族园囿和墓园两种形式,目前文献可考的两处王族园囿是羊子山园囿和南中园囿。现存最早的四川园林是武担山王族墓园。园林动物和植物是先秦时期四川园林的两大要素。②秦汉三国时期是四川园林的发展期。秦汉三国园林类型主要有宫室园林、豪族庄园、寺观园林、墓园。宫室园林多为秦之时筑城取土而成的池沼改建而成,具有蓄水、养殖、观景的多重作用;豪族庄园以农业种植为主,近年出土的画像砖显示了当时的庄园胜景;陵园较先秦时期有所发展,植物仍然是主要元素;这一时期四川园林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寺观园林的产生,但其形式尚较简单。③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滞缓期。由于两晋南北朝四川战乱较多,经济文化较之前朝没有太大进展,园林亦发展缓慢,无可称道之处。④隋唐五代时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这个时期的四川园林类型丰富,寺观园林和官署园林占据了主要地位。隋唐寺观园林开始向偏僻的山地发展,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青城山道教建筑群是其典型代表;隋唐五代,四川有多位文化名人到此宦居或游学,如杜甫、李德裕、韦庄等,特别是“花间派”文学在四川的广泛传播,这直接促进了四川园林的发展,提升了其文化品质,四川园林也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期。隋唐官署园林修建盛行,四川亦修建了如新繁东湖、广汉房湖这样的优秀官署园林。⑤宋元时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平稳期。盛唐之后,四川经济文化各方面仍然延续前朝盛景,尤其是成都平原经济繁荣,游玩之风盛行,带动了四川园林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宫苑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发展。宋代,四川尊孔重儒之风渐盛,修建了多座文庙,随之产生了文庙园林,四川园林类型更加丰富。⑥明至清初是四川园林发展的转折期。明末的战火使四川人口锐减,很多宫观、园林毁于大火,四川园林经受了自产生以来最大的一场灾难。明至清初,四川园林进入了从盛期到衰败再逐渐走向重建的转折期。⑦清中期是四川园林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期。清中期以来,四川经济逐渐复苏,很多战乱中毁坏的园林开始重建,建设类型最多的属寺观园林、名人纪念园,代表园林有文殊院、杜甫草堂、望江楼、桂湖、峨眉山多座佛教寺院等;此外,随着清代四川文化教育的发展,四川园林出现了新的类型,即书院园林;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促生了清中期四川会馆建设的兴盛,也产生了会馆园林。现存会馆园林代表有自贡西秦会馆、洛带广东会馆。清中期,四川园林从类型和数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风格逐渐趋向成熟,进入其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⑧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有资本主义文化侵入,又有民主共和思想的兴起,直到上世纪末现代西方景观理论的引入,四川园林进入了多元共生的发展时期,其类型以城市公共园林为主。3.比较了四川园林与中国园林发展脉络的异同。隋唐之前的四川园林发展基本与中国园林大系统的发展历程一致,但是在隋唐五代之后,四川园林经历了两宋元时期一段稳定的发展期之后,遭受了明末战火的毁坏,对四川园林形成了重创;而中国园林则在盛唐大发展的基础上走向成熟。
李俊[9](2006)在《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着眼于地方音乐史的考察,就汉口在开埠以后至抗战之前这段时间内,各种音乐活动状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这段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走向寿终正寝的时期,也是外国文化大肆侵入中国的时期。汉口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较为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在这里,传统音乐在受到外来音乐文化冲击的同时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强劲发展势头,外来音乐文化不断占据着自己的市场,两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之中一种新的具有中西特点的音乐文化也悄然形成。汉口在明代才正式形成,虽然历史不算太悠久,但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明代后期迅速成为四大名镇之一,到清代更为繁盛,及至近代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大都市。在这种背景下,其娱乐文化活动也逐渐繁盛。由于市民数量的剧增,导致对于音乐娱乐的需求剧增,进而导致音乐活动场所的增加。正是在这一时期汉口本土的戏曲汉剧、楚剧走向了其顶峰,京剧等戏曲和湖北评书等曲艺得到了空前发展。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西方人在其租界活动领地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宗教音乐、歌舞厅音乐等外国音乐形式开始影响到汉口的音乐生活。但这并没有防碍汉口原有的传统音乐的发展。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各自拥有自己的市场,各自拥有自己的参与群体、消费群体。在中西方两种音乐文化的碰撞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音乐文化,这主要是学堂乐歌和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这种新的音乐文化以至于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学堂乐歌,张之洞很早就在武汉三镇的学校颁定。但流行音乐的产生,似乎汉口比上海慢了半拍,很多音乐活动都是上海的歌舞团来汉口演出,或者外地音乐团体来汉口演出,而汉口在受到上海的影响后才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流行音乐团体。汉口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转型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生活。
杨飞[10](2006)在《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州在乾嘉时期成为南方戏曲活动中心,演剧活动呈现出戏班多且规模大、演员众且技艺精、声腔广且花雅并盛、演出频且类型多的特点。与演剧活动的盛况相伴随,扬州的戏曲理论总结也是独树一帜。因此扬州剧坛在清代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戏曲发展的方向。本论文以盐商对剧坛的影响为切入点,对扬州戏曲史实进行爬梳整理,以求呈现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的整体风貌。全文共计七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题的范围、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另外总结了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目的以此作为文章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论述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包括以盐业为基础的扬州城市文化、竹西歌吹之盛的剧艺传统以及文人荟萃的人文传统。正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文化传统,孕育了扬州剧坛的繁盛,也是扬州得以区别于其他戏曲中心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阐述扬州演剧活动之盛。扬州成为南方戏曲中心,与乾隆南巡有着重要的关系。乾隆的历次南巡成为扬州戏曲发展的重要契机,虽然迎銮接驾演出只是偶尔的行为,但规模大、影响远。两淮盐商征召各地名优戏班荟萃扬州,扬州成为花雅并胜的艺术舞台。文人士的雅集观剧与群众性的戏曲活动在此时期的扬州比较频繁。 第四章介绍扬州演员及其声腔、剧目。扬州名优荟萃,艺人众多。既有来自苏州的昆曲演员,亦有秦腔、徽调、京腔、弋阳腔等其他地方戏曲演员,演出剧目也是花雅并胜。扬州呈现出演员构成的多元化与声腔剧种的兼容并蓄特色。各地艺人荟萃扬州,也为扬州本土艺人提供了一个交流融会的平台。 第五章为扬州的戏曲创作。主要探讨了扬州本土作家仲振奎与李斗的戏曲创作。仲振奎以其“谱曲得风气之先”的《红楼梦传奇》成为扬州寂寞的创作界的一个亮点。 第六章为转型期扬州戏曲理论的评价。乾嘉时期的扬州戏曲演出花雅兼擅,戏曲理论界也呈现出与此前理论总结有所差异的转型价值。既包括有“扬州当代戏曲史”之称的《扬州画舫录》,也有理论独树一帜的《花部农谭》。扬州戏曲局的设立是一个地方官员的私自行为,“奉旨设立扬州戏曲局”的提法不够科学,文章对也有所辨正。审查戏曲的副产品《曲海目》是一部“专门编纂的综合性戏曲目录”。 第七章余论。乾嘉时期的扬州剧坛呈现出如下的一些特点:南方戏曲演出中心在乾隆时期由苏州转向扬州;家班主人由士大夫转向商人,商人戏班是士大夫家班向职业戏班的一种过渡样式;戏曲理论的评价客体转向对花部戏曲的理论总
二、武汉“茶社”“茶坊”异军突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茶社”“茶坊”异军突起(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茶室概念 |
1.3.2 本文茶室空间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茶室及苏州私家园林茶室发展演变 |
2.1 茶室发展变迁 |
2.1.1 中国饮茶起源 |
2.1.2 中国茶室萌芽 |
2.1.3 宋代茶室发展 |
2.1.4 明清茶室发展 |
2.1.5 近现代茶室发展 |
2.2 苏州私家园林茶室发展 |
2.2.1 中国古代苏州私家园林茶室 |
2.2.2 现代苏州私家园林茶室 |
第三章 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现状调研与研究设计 |
3.1 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设计现状 |
3.1.1 空间布局 |
3.1.2 室内陈设 |
3.1.3 色彩与材质 |
3.1.4 文化内涵 |
3.2 访谈研究 |
3.2.1 访谈设计 |
3.2.2 访谈结论 |
3.3 模型设计与假设 |
3.3.1 模型设计 |
3.3.2 研究假设 |
3.4 数据分析方案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测量量表 |
3.4.3 问卷预调查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数据统计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顾客属性及活动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2 环境品质与顾客体验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信度分析 |
4.3 因子分析 |
4.3.1 环境品质因子分析 |
4.3.2 顾客体验因子分析 |
4.4 相关分析 |
4.5 方差分析 |
4.5.1 不同园林茶室对各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 |
4.5.2 性别对各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 |
4.5.3 年龄对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5.4 受教育程度对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5.5 职业对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5.6 居住性质对各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 |
第五章 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研究结论与设计策略 |
5.1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5.1.1 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
5.1.2 相关分析结果讨论 |
5.1.3 方差分析结果讨论 |
5.2 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设计策略 |
5.2.1 营造静雅的空间环境 |
5.2.2 创建多功能活动空间 |
5.2.3 室内空间与室外园林相呼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6.2.1 建议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预测问卷 |
附录2 正式问卷 |
致谢 |
(2)民国时期开封地区豫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河南地区戏剧渊源概述 |
第一节:开封一地的戏剧渊源 |
第二节:豫剧源流析辩及名称源考 |
第三节:民国时期开封一地戏剧活动考略 |
第二章 :豫剧转型的两大时期 |
第一节:豫剧的“开封时期”(1912年一1938年) |
第二节:豫剧的“西安时期”(1938年一1949年)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豫剧转型之特点 |
第一节:演出阵地之转型:由“乡村草台”到“城市戏院” |
一、豫剧的“农村时代” |
二、豫剧剧目的城市化 |
三、豫剧现代化剧院的建立 |
第二节:豫剧创作之转型:知识分子介入豫剧创作 |
一、新型文人对豫剧剧本革新的介入 |
二、樊粹庭及“樊戏” |
三、新型知识分子介入豫剧创作之意义 |
第三节:舞台表演之转型;“外八角”让位于“内八角” |
一、“外八角”时期的豫剧演出 |
二、陈素真的表演改革 |
三、“内八角”渐成豫剧舞台主流 |
第四节:豫剧音乐之转型:转变与融合 |
一、豫剧音乐风格的转变 |
二、声腔体制由综合走向单 |
三、豫剧地域流派的融合 |
第四章 :民国时期豫剧转型之影晌 |
第一节:由地域流派转向风格流派 |
第二节:豫剧实现第二次跨区域传播 |
第三节:民国时期豫剧转型之认识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文件 |
附录一;范立方访谈录 |
附录二:王素君访谈录 |
附录三:姚金成访谈录 |
附录四:论文图片资料 |
致谢 |
全体答辩委员会签字 |
(3)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基于上海外企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身份建构理论回顾与经验研究 |
1.2.2 都市女性白领研究的多维视角 |
1.2.3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都市 |
1.3.2 白领 |
1.3.3 都市女性白领 |
1.3.4 身份 |
1.3.5 身份建构 |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内容 |
1.4.1 理论视角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身份起源:都市女性白领的前世今生 |
2.1 历史迷思:都市女性白领的时空印象 |
2.1.1 工业文明与白领兴起 |
2.1.2 摩登上海与浪漫情愫 |
2.2 群体肖像:都市女性白领的阶层特征 |
2.2.1 职业声望与社会地位 |
2.2.2 收入水平与性别限制 |
2.2.3 文化品味与生活方式 |
小结 职场丽人: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意象 |
第3章 身份认同: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 |
3.1 身份边界与大众定位:都市女性白领的社会认同 |
3.1.1 不同阶层眼中的都市女性白领 |
3.1.2 都市女性白领与职场新“领” |
3.2 中产情结与身心图式:都市女性白领的自我认同 |
3.2.1 认同偏移: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感知 |
3.2.2 小资情调:都市女性白领的生活格调 |
3.2.3 身体消费: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在场 |
小结 身份的双重定位:在个人与社会之间 |
第4章 职业身份:都市女性白领的生产机制 |
4.1 身份寻求: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获得 |
4.1.1 都市女性白领的个人奋斗 |
4.1.2 都市女性白领的代际传承 |
4.1.3 都市女性白领的家族联姻 |
4.2 身份维持: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坚守 |
4.2.1 身份的在场:职场竞争与工作投入 |
4.2.2 身份的增值:职业晋升与业余充电 |
4.3 身份比较: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流动 |
4.3.1 身份再生产机制:职业流动的方向与可能 |
4.3.2 身份的不确定性:职业流动的风险与约束 |
小结 身份的流动性:职业声望与职业生涯规划 |
第5章 物化身份:都市女性白领的消费镜像 |
5.1 摩登身份与现代性的日常消费 |
5.1.1 日常性消费:审美驱动 |
5.1.2 生活日用品:品牌偏好 |
5.1.3 支付便捷性:模式转型 |
5.2 感性身份与开放性的身体消费 |
5.2.1 美丽身体:外表修饰与身体呈现 |
5.2.2 健康身体:养生意识与身体保健 |
5.2.3 性别身体:男权宰制与身体抗争 |
5.3 激情身份与精致化的奢侈品消费 |
5.3.1 身份象征性:身份建构与地位竞赛 |
5.3.2 身份品味化:生活品质与价值体验 |
5.3.3 身份炫耀性:消费偏好与意义建构 |
5.4 优雅身份与时尚化的闲暇消费 |
5.4.1 身份时尚性与休闲社会化 |
5.4.2 身份空间性与休闲商业化 |
5.4.3 身份体验性与休闲项目化 |
5.5 理性身份与选择性的文化消费 |
5.5.1 身份关系建构与文化资本 |
5.5.2 身份意识形态与趣味区分 |
5.5.3 身份教育投资与价值凝结 |
小结 身份的象征性:在激情与理性之间 |
第6章 交往身份:都市女性白领的关系场域 |
6.1 身份区隔与社会交往的阶层化 |
6.1.1 功利身份与高层交往 |
6.1.2 群体身份与内部交往 |
6.1.3 伦理身份与亲属交往 |
6.2 身份编码与社会交往的符号化 |
6.2.1 身份准入与交往场所 |
6.2.2 身份标识与交往语言 |
6.2.3 身份排他与交往惯习 |
6.2.4 身份异化与虚拟社区交往 |
小结 身份的权力化:社会交往的差序格局 |
第7章 身份危机:都市女性白领的地位恐慌 |
7.1 身份迷失: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张力 |
7.1.1 个体与群体的身份竞合 |
7.1.2 家庭与社会的两难选择 |
7.2 身份传递:婚与育的抉择 |
7.2.1 终身托付:心归何处 |
7.2.2 生命延续:生升两难 |
7.3 身心节奏:灵与肉的共舞 |
7.3.1 身体健康:沉重的肉身 |
7.3.2 精神健康:漂泊的心灵 |
小结 苦楚的浮华:身份建构的爱恨交织 |
第8章 身份突围: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再造 |
8.1 家庭身份再造: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撤退 |
8.1.1 身份取舍:从职场竞争到回归家庭 |
8.1.2 价值转向:从物化张扬到消费利他 |
8.2 职业身份再造: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顺应 |
8.2.1 从身份纠结到职业认同 |
8.2.2 从竞技场域到生活空间 |
8.3 社区身份再造: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皈依 |
8.3.1 都市女性白领的政治参与 |
8.3.2 都市女性白领的社区参与 |
8.3.3 参与公益慈善与宗教活动 |
小结 主体性回归:身份建构的协同策略 |
第9章 结语: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张力与身份重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访谈提纲 |
附录2:都市女性白领受访对象情况一览表 |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清单 |
卷内备考表 |
(4)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宗旨 |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
三、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与城市建筑 |
第一节、“城市文本”和“文本城市” |
第二节、西方城市建筑书写的发端与变迁 |
第三节、中国城市建筑书写传统及特点 |
第二章 城市文学中的景观与空间 |
第一节、城市文学和现代城市文化 |
第二节、城市文学中的景观意象 |
第三节、城市文学中的空间构形 |
第三章 建筑书写与城市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市井叙事与集体怀旧 |
第二节、消费时代的通属城市 |
第三节、城市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
第四章 建筑体验与作家的身份体认 |
第一节、我城的居住与游走 |
第二节、他城体验与跨城书写 |
第三节、城市与乡村的互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实用价值 |
1.4 基本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1 国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5.2 国内研究进展及评述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
2.1 游戏的起源 |
2.1.1 动物的游戏 |
2.1.2 人类的游戏 |
2.1.3 古代游戏的起源 |
2.2 游戏的发展 |
2.2.1 传统游戏的发展 |
2.2.2 现代游戏的发展 |
2.3 传统游戏与现代电子游戏比较 |
2.3.1 传统游戏与现代电子游戏的差异 |
2.3.2 传统游戏与现代电子游戏的共性 |
2.4 大连游戏的发展 |
2.4.1 大连人对大连游戏的发展 |
2.4.2 大连游戏产业对大连游戏休闲的发展 |
2.4.3 大连电视媒体对大连游戏休闲的发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架构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范畴 |
3.1.3 研究问题 |
3.1.4 研究方法 |
3.2 研究过程 |
3.2.1 问卷设计 |
3.2.2 研究步骤 |
3.3 样本提取 |
3.4 统计方法 |
3.5 样本概况 |
第四章 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 |
4.1 中青年闲暇时间分布 |
4.1.1 中青年游戏休闲活动主要时间段 |
4.1.2 中青年闲暇时间性别差异 |
4.1.3 中青年闲暇时间年龄差异 |
4.2 中青年游戏休闲认知 |
4.3 中青年休闲内容 |
4.3.1 中青年大众休闲内容 |
4.3.2 中青年游戏休闲内容 |
4.4 中青年游戏休闲场所 |
4.4.1 中青年喜欢的休闲场所 |
4.4.2 大连市休闲设施分类 |
4.5 游戏休闲影响因素 |
4.5.1 休闲阻碍因素对游戏休闲参与度的影响 |
4.5.2 个人背景因素对游戏休闲参与度的影响 |
4.5.3 游戏休闲认知度对游戏休闲参与度的影响 |
4.5.4 闲暇时间对游戏休闲参与度的影响 |
4.5.5 游戏设施对游戏参与度的影响 |
4.6 中青年游戏休闲缺憾 |
4.7 建议 |
第五章 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阐释 |
5.1 中青年特点决定游戏休闲行为 |
5.1.1 中青年精力旺盛需要发泄 |
5.1.2 中青年压力过大需要放松 |
5.1.3 中青年生性好玩 |
5.2 游戏魅力吸引中青年游戏者 |
5.2.1 游戏结果的未卜性吸引游戏者 |
5.2.2 游戏过程的"畅爽"吸引游戏者 |
5.2.3 游戏难度升级吸引游戏者 |
第六章 游戏休闲活动对大连城市发展的影响 |
6.1 游戏休闲活动对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
6.2 游戏休闲活动对大连软件行业发展的影响 |
6.3 游戏休闲活动对大连未来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影响 |
6.4 游戏休闲活动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局限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广陵潮》蕴含的扬州古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第一章 《广陵潮》与扬州民俗文化 |
第一节 《广陵潮》中扬州的生育民俗 |
第二节 《广陵潮》中扬州的传统婚丧民俗 |
第三节 《广陵潮》中扬州的节日民俗 |
第四节 扬州瘦马及扬州脚 |
第二章 《广陵潮》与扬州演艺文化 |
第一节 扬州评话 |
第二节 扬州清曲 |
第三章 《广陵潮》中晚清扬州新旧文化冲突与融合 |
第一节 废科举、兴新学的对立 |
第二节 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及其影响 |
第三节 新旧爱情婚姻观的比较 |
第四章 扬州古文化内容在《广陵潮》中的意义作用 |
第一节 扬州古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
第二节 扬州古文化内容在《广陵潮》中的意义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考察 ——以开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回顾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河南戏曲演出情况概述 |
第一节 剧种竞争催生本土剧种勃兴 |
第二节 戏曲班社培养大量演出人才 |
第三节 演出繁荣推动表演水平提升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南话剧演出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河南话剧演出的萌芽时期(1912 年—1927 年) |
第二节 河南话剧演出的发展时期(1928 年—1936 年) |
第三节 河南话剧演出的成熟时期(1937 年—1949 年)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生态环境考察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改革与知识分子的介入 |
一、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改革的进程 |
二、新型知识分子的介入及其作用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官方对河南戏剧演出的监督管理 |
一、官方对戏剧演出内容的监管 |
二、官方对戏剧演出场所的管理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河南报纸对戏剧演出的影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河南报纸与河南戏剧演出的互动 |
一、报纸中的戏剧演出广告 |
二、报纸中的戏剧演出报道 |
三、报纸中的戏剧演出评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报纸关注对河南戏剧演出的推动 |
一、报纸关注加剧了戏剧演出竞争 |
二、报纸关注扩大了戏剧演出效果 |
三、报纸关注推动了演出观念更新 |
结语 |
附录一 民国时期在开封演出的部分剧目 |
附录二 1934 年—1935 年河南省教育厅戏曲编审委员会审定的部分剧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四川园林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传统园林研究现状 |
1.2.2 四川园林及四川园林发展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
1.3.3 研究方法与表述形式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先秦时期的四川园林 |
2.1 历史背景概述 |
2.2 四川园林的起源 |
2.3 古蜀王族园囿 |
2.4 古蜀大石文化 |
2.5 武担山王室墓园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汉三国时期的四川园林 |
3.1 历史背景概述 |
3.2 既丽且崇成都城 |
3.2.1 秦王朝大规模修建活动 |
3.2.2 成都城池的修建 |
3.3 居有良田广宅的四川豪族庄园 |
3.3.1 秦汉园圃业的兴盛 |
3.3.2 自给自足经济体系下的四川庄园 |
3.3.3 豪族庄园特点 |
3.3.4 卓王孙家庄园 |
3.4 陵园 |
3.4.1 汉室广修陵墓之大业 |
3.4.2 四川秦汉三国时期的陵园 |
3.4.3 植物在陵园中的重要作用 |
3.4.4 刘备陵园 |
3.4.5 蒋琬陵园 |
3.5 初露端倪的寺观园林 |
3.5.1 古蜀仙道与道教 |
3.5.2 佛教在巴蜀的传播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川园林 |
4.1 巴蜀文化大衰落的两晋南北朝 |
4.2 缓慢发展的四川园林 |
4.3 望丛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四川园林 |
5.1 历史背景概述 |
5.1.1 "扬一益二"之锦官城 |
5.1.2 唐及五代的四川文化大繁荣 |
5.2 寺观园林的大发展 |
5.2.1 隋唐时期四川的佛道二教 |
5.2.2 隋唐时期四川的寺观园林建设 |
5.2.3 昭觉寺 |
5.2.4 大慈寺 |
5.2.5 青羊宫 |
5.2.6 青城山道教山林 |
5.2.7 隋唐时期四川寺观园林特点 |
5.3 政治斗争与土地私有化下的庄园再发展 |
5.3.1 历史背景 |
5.3.2 四川的私家庄园 |
5.3.3 隋唐四川私家庄园特点 |
5.4 地方官员推动下官署园林的发展 |
5.4.1 隋唐官署园林概况 |
5.4.2 唐代四川官署园林建设 |
5.4.3 四川官署园林现存情况 |
5.4.4 文化名人对四川园林的贡献 |
5.4.5 摩诃池 |
5.4.6 合江园 |
5.4.7 新繁东湖 |
5.4.8 房湖 |
5.5 "花间派"文人及作品对四川园林的影响 |
5.5.1 花间派 |
5.5.2 "花间派"对四川园林的影响 |
5.5.3 文人带动下的成都私家园林 |
5.5.4 韦庄与花林坊 |
5.5.5 西园 |
5.6 宫苑园林 |
5.6.1 锦城花郭大成都 |
5.6.2 万岁池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宋元时期的四川园林 |
6.1 历史背景概述 |
6.1.1 两宋人文之盛,莫盛于蜀 |
6.1.2 元代四川的经济文化 |
6.2 宋元时期四川着名园林 |
6.2.1 江渎池 |
6.2.2 罨画池 |
6.2.3 东园 |
6.2.4 苏轼宅园 |
6.3 尊孔之风与文庙园林 |
6.3.1 文庙之历史渊源 |
6.3.2 四川文庙园林 |
6.4 两宋理学的发展和书院园林的出现 |
6.5 佛事最胜的四川寺观园林 |
6.5.1 两宋四川寺观园林建设 |
6.5.2 峨眉山寺观园林 |
6.5.3 伏龙观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明清时期的四川园林 |
7.1 历史背景概述 |
7.1.1 明末四川经济文化大衰退 |
7.1.2 清代"湖广填四川"与四川经济的复苏 |
7.2 客家与巴蜀文化相融合的四川会馆园林 |
7.2.1 四川会馆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
7.2.2 四川的会馆园林 |
7.2.3 四川会馆园林特点 |
7.2.4 现存四川会馆园林状况 |
7.2.5 西秦会馆 |
7.2.6 洛带会馆群 |
7.3 名人纪念园林 |
7.3.1 名人纪念园林产生及其概念 |
7.3.2 四川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特点 |
7.3.3 重庆地区的军事名人纪念园林 |
7.3.4 现存名人纪念园林状况 |
7.3.5 杨升庵与桂湖 |
7.3.6 文君井园林 |
7.3.7 杜甫草堂 |
7.3.8 薛涛与望江楼 |
7.4 经济复苏之后的寺观园林大重建 |
7.4.1 佛教的发展与寺庙园林建设 |
7.4.2 道教的发展与宫观园林建设 |
7.4.3 高僧丈雪对清初四川寺观园林的影响 |
7.4.4 寺观园林特点 |
7.4.5 文殊院 |
7.4.6 二王庙 |
7.4.7 武侯祠 |
7.4.8 宝光寺 |
7.4.9 报国寺 |
7.4.10 万年寺 |
7.5 崇文重教思潮与书院园林的再发展 |
7.5.1 书院之历史渊源 |
7.5.2 四川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
7.5.3 四川书院基本型制 |
7.5.4 四川书院园林特点 |
7.5.5 植物在书院园林中的作用 |
7.5.6 四川书院园林现状 |
7.6 清代四川文庙园林 |
7.6.1 清代文庙园林大重建 |
7.6.2 富顺文庙 |
7.6.3 德阳文庙 |
7.6.4 崇州文庙 |
7.7 庄园的重兴 |
7.7.1 清代庄园的发展 |
7.7.2 夕佳山庄园 |
7.8 经济重振之后的私家园林 |
7.9 本章小结 |
第8章 近现代四川园林 |
8.1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阶段(1840-1911) |
8.1.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格局的改变 |
8.1.2 西教入川及四川的教堂园林 |
8.1.3 平安桥主教座堂 |
8.1.4 庄园的再发展与其在历史舞台的谢幕 |
8.1.5 刘氏庄园 |
8.2 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1911-1949) |
8.2.1 民主共和思潮下的近代城市公共园林 |
8.2.2 战时内迁带来的四川文化浪潮 |
8.2.3 近代四川宅园 |
8.3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 |
8.3.1 城市公园的建设 |
8.3.2 古典园林的改扩建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四川园林发展特点 |
9.1 四川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
9.1.1 萌芽期——先秦 |
9.1.2 发展期——秦汉三国 |
9.1.3 滞缓期——两晋南北朝 |
9.1.4 第一个高潮——隋唐五代 |
9.1.5 平稳期——宋元 |
9.1.6 转折期——明至清初 |
9.1.7 第二个高潮——清中期 |
9.1.8 新纪元——近现代 |
9.2 四川园林与中国园林发展对比 |
9.3 四川园林在中国园林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
9.4 四川园林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
9.4.1 对传统园林的保护和基础资料的收集 |
9.4.2 四川园林发展与文学、绘画的关系 |
9.4.3 四川新景观应传承传统园林的文心与神韵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
附录一 四川园林主要研究文献一览表 |
附录二 历代名人咏西园诗词一览表 |
附录三 各历史时期四川园林一览表 |
附录四 四川园林发展大事一览表 |
(9)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九省通衢的汉口 |
第一节 汉口的地理地貌 |
第二节 商业枢纽的形成 |
第三节 城市的发展与市民音乐活动 |
第二章 日渐繁荣的都市音乐活动 |
第一节 音乐活动场所的繁多 |
一、以音乐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场所 |
二、以音乐活动为重要活动内容的场所 |
第二节 戏曲音乐的鼎盛 |
一、汉剧的活动与发展 |
二、楚剧的活动与发展 |
三、京剧的兴起和发展 |
四、其它剧种的活动 |
第三节 曲艺音乐的流行 |
一、湖北评书 |
二、汉川善书 |
三、湖北小曲 |
四、木偶剧 |
五、皮影戏 |
六、独角戏 |
第四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 |
一、宗教音乐的传入与活动 |
二、歌舞厅的音乐活动 |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兴起 |
一、歌舞团的演出 |
二、汉口广播电台的播音 |
三、学校音乐活动 |
四、电影院音乐 |
五、音乐社团及话剧中的音乐 |
第三章 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的特征 |
第一节 汉口音乐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汉口音乐的历史地位 |
附录一:清末民初汉口主要演出场所一览表(1899—1936) |
附录二:汉口租界各国教堂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10)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选题及其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 |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
第一节 扬州繁华以盐盛—以盐业为基础的城市文化 |
一、盐业经济的发展与扬州城市的兴盛 |
二、盐商的奢侈性消费与扬州城市文化的繁荣 |
第二节 竹西歌吹古扬州—悠久的剧艺传统 |
一、清前扬州戏曲述略 |
二、清初扬州戏剧概况与盛行的曲艺形式 |
第三节 海内文士,丰集维扬—独特的人文环境 |
一、“海内文士、丰集维扬” |
二、文人雅集与戏曲的关联 |
三、文人雅集对扬州剧坛的影响 |
第三章 乾嘉时期扬州演剧活动 |
第一节 迎銮演出及迎銮大戏的创作 |
一、高宗的历次南巡与戏曲供奉 |
二、内班的组建及其特征 |
三、迎銮大戏的创作 |
第二节 群众性的演出活动 |
一、迎神赛会演出 |
二、扬州的戏庄戏园 |
第四章 扬州演员及其表演声腔、剧目 |
第一节 扬州演员的分布及来源 |
一、扬州城市人口的地域构成与城市文化的多元性 |
二、扬州演员的来源及主要流行声腔 |
第二节 扬州剧坛演员擅演剧目考述 |
一、《扬州画舫录》演员擅演剧目叙录 |
二、扬州演员擅演剧目所呈现的戏曲史意义 |
第三节 “花”、“雅”主体的擅变与戏曲史的演进 |
一、“花”、“雅”概念的提出 |
二、戏曲史上的雅俗主体的擅变与戏曲史的演进 |
三、花雅主体擅变的启示 |
第五章 乾嘉时期扬州戏曲创作述略 |
一、“谱曲得风气之先”的《红楼梦传奇》 |
二、施逞才情的游戏之作—《奇酸记》、《岁星记》 |
三、扬州其他曲家创作叙略 |
第六章 转型期扬州戏曲理论评价 |
第一节 《扬州画舫录》的戏曲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焦循戏曲理论的总结 |
一、在求信与谬悠中的选择 |
二、雅正中的回归—独树一帜的花部理论 |
三、焦循戏曲理论探因 |
第三节 凌廷堪的戏曲理论及其贡献 |
一、工尺须从律吕求—声律论 |
二、试将杂剧标新异,莫作诗词一例看—当行本色论 |
三、若使硁硁征史传,元人格律逐飞蓬—虚实论 |
四、谁凿人间曲海源,诗余一变更销魂—源流论 |
第四节 扬州戏曲局的设立与曲海目的编纂 |
第七章 余论 |
第一节 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的整体特色 |
第二节 扬州盐商的衰落与扬州戏曲中心的转移 |
附录: 乾嘉时期扬州戏曲活动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武汉“茶社”“茶坊”异军突起(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苏州私家园林茶室空间研究[D]. 胡发娟. 苏州大学, 2018(01)
- [2]民国时期开封地区豫剧转型研究[D]. 安建哲.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3)
- [3]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基于上海外企的经验研究[D]. 林晓兰.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9)
- [4]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建筑书写[D]. 赵坤. 武汉大学, 2012(09)
- [5]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D]. 贾秀海.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6]《广陵潮》蕴含的扬州古文化研究[D]. 高雯. 广西师范学院, 2010(02)
- [7]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考察 ——以开封为中心[D]. 张召鹏. 河南大学, 2010(12)
- [8]四川园林发展研究[D]. 贾玲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2)
- [9]清末民初汉口音乐生活初探[D]. 李俊. 武汉音乐学院, 2006(12)
- [10]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 杨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