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戊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安良[1](2004)在《丙烷脒杀菌剂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丙烷脒(Propamidine)属于烷基脒类化合物。早在1930 年,该类化合物已用于临床治疗原虫疾病,对前期非洲锥形虫症和利什曼原虫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该类化合物还表现出抗细菌、真菌、病毒及抗肿瘤活性。由于其毒副作用,在医药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前期研究中发现了该类化合物中戊烷脒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通过系列试验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就该类化合物的农用杀菌活性、合成工艺及产品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成功地将丙烷脒开发成为了一个农用杀菌剂新品种。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合成了乙烷脒、丙烷脒、丁烷脒和戊烷脒等化合物。以番茄灰霉病菌(Botyrtis cinerea)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各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各化合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EC50)分别为44.7484mg/L、2.1599mg/L、0.6821mg/L和10.3700mg/L,对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2616 mg/L、2.7510mg/L、5.7362mg/L和2.0767mg/L;采用黄瓜真叶法测定了各化合物对病菌的药效,其中丙烷脒和丁烷脒表现出较高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在100mg/L 试验剂量下,3d 和6d 的保护效果均达65%以上,3d 的治疗效果分别为76.01%和47.07%;将乙烷脒、丙烷脒、丁烷脒和戊烷脒配制成2%水剂,进行了田间防治灰霉病菌的药效试验,丙烷脒和丁烷脒表现出较高的田间防治效果。结合我国化工产品生产现状,特别是原料成本因素,确定对丙烷脒作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2 在对丙烷脒小试合成路线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20L 反应釜及配套设备组成中试合成线,开展了丙烷脒中试合成工艺研究。该中试工艺以对氰基苯酚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分3 步进行合成,其中第2 步合成为控制步骤。该合成工艺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短,各步合成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合成工艺中各单元操作简单,合成过程的余料均可回收再利用,安全程度较高,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3 根据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及丙烷脒原药的特点,研制出2%丙烷脒水剂。对丙烷脒原药及2%丙烷脒水剂的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丙烷脒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C18柱分离,75%甲醇水溶液(含0.0025mol/L 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流速1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制定了丙烷脒原药质量指标,确定了制剂的各项理化指标,编制出丙烷脒原药和2%丙烷脒水剂的产品标准。 4 在陕西、贵州等地进行了2%丙烷脒水剂防治番茄、黄瓜及草莓等作物灰霉病害的大田药效试验,系统研究了2%丙烷脒水剂的田间使用技术,并进行了小面积推广示范。2%丙烷脒水剂在6~12(ai)g /亩剂量下,可有效防治番茄、黄瓜、草莓等作物上的灰霉病,防效达70%以上,在灰霉病发生初期使用效果较好;在使用剂量下,对作物高度安全,同时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制剂形态先进、环境相容性良好,基本可以达到洁净施药,植物叶片上不留明显残迹,特别适合于温室大棚等用药强度大、环
远铁疆[2](2007)在《丙烷脒在土壤中吸附、迁移及水解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丙烷脒(Propamidine)属于芳香二脒类化合物,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近几年研究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并且已经获得国家农药登记(原药登记证号为LS20040092,2%丙烷脒水剂登记证号为LS20040130)。丙烷脒属于内吸性杀菌剂,可在植物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该药主要用于防治田间和大棚内蔬菜、果树和经济作物上由灰霉病菌“Botrytis”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该药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水溶性强,为水制剂。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及水解是农药在土壤-水环境中归宿的主要支配因素,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对丙烷脒的吸附、迁移、降解等环境行为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型农药丙烷脒在环境中吸附、迁移、水解是新农药登记时必备的资料,也是评价一种新农药在环境中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本论文以丙烷脒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及其水解等环境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1.建立了新型杀菌剂丙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BDS C18柱,流动相为含3.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甲醇/水(V/V=80:20)溶液,流速1.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8.7nm,该方法中丙烷脒的标准偏差为0.209,变异系数为0.10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2.对丙烷脒在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性分别采用平衡振荡法和土壤层析法进行了研究,对振荡时间、温度、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等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丙烷脒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很强。水相浓度初始为1000-3000μg/mL时丙烷脒在土壤中吸附符合线性吸附等温方程,丙烷脒在江西红土、河南二合土和陕西黄土上的吸附常数Kd分别为25.42、33.93和40.34mL/g,丙烷脒在三种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依次增强。丙烷脒有机质吸附常数KOM值在陕西黄土、河南二合土和江西红土中分别为4287.68、4294.81和12665.92,表明丙烷脒在陕西黄土和河南二合土上属于移动性很弱,在江西红土上属于不移动。丙烷脒在土壤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丙烷脒在土壤的吸附能力主要受其土壤有机质和pH值影响显着。丙烷脒在土壤中的相对移动值Rf为0.047,属于很弱移动性。3.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丙烷脒在不同pH值、温度及不同水体条件下的水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pH值、温度及不同的水体对丙烷脒水解速率影响并不显着,丙烷脒水解半衰期长,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为181.929d。
边超[3](2010)在《食品中维生素和抗生素的固相萃取-HPLC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对食品中添加物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控制食品安全方面,迫切需要发展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随着各种现代化分析仪器的发展与应用,样品处理技术已成为准确分离检测的关键环节。为此,研究目的旨在发展一种在线净化、富集、分离与检测的新技术,即在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整体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分离检测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量。全文共分四部分,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评述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第二章:用Chromabond-S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保健品中的叶酸,然后经离子对-反相HPLC分析,流动相为V (0.05 mol/L KH2PO4 )∶V (0.01 mol/L四丁基溴化铵)∶V (乙腈) = 88∶2∶10。结果表明:叶酸在0.06~2.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最小检出限为0.008μg/ml;方法回收率为95.14 %~102.87 %,该方法有效地去除了样品中的杂质干扰,实现了维生素强化食品中叶酸的快速测定。第三章:以四环素为模板分子,合成了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聚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以此吸附剂为固相萃取填料,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包括柱活化、上样、淋洗和洗脱)。在优化的色谱和固相萃取条件下,分离检测了牛奶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含量,加标回收率为76.0 % 95.8 %,检出限为0.027 0.052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2.7 % 6.8 %。第四章:在不锈钢液相色谱柱中,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氧氟沙星分子印迹整体柱,优化了制备条件,通过Scatchard分析,计算得出亲和位点的表观最大结合常数(Qmax)分别为:Qmax1=17.81μmol/g,Qmax2=53.89μmol/g。实现了在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整体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样品中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
远铁疆,陈安良,冯俊涛,张兴[4](2007)在《新型杀菌剂丙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文中指出建立了新型杀菌剂丙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BDS C18柱,流动相为含3.0 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甲醇/水(V/V=80∶20)溶液,流速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8.7 nm,该方法中丙烷脒的标准偏差为0.209,变异系数为0.10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3。
杨翠璋[5](1992)在《戊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及三乙胺配成 pH3的甲醇与水的溶剂系统作流动相,己烷眯为内标准,进行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用于测定戊烷眯缓释制剂体外释放溶液中的含量。方法简便、特异、灵敏度高。
张秀娟[6](2018)在《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截止到2017年,全球已有约7100多万人感染,其中已死亡人数高达3500多万,存活感染者3690万人。传统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利用 2-3 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至少 1种蛋白酶抑制剂切断HIV的复制过程,达到抗病毒的作用。这种酶类抑制剂是在病毒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而HIV膜融合抑制剂是在病毒尚未进入细胞时发挥其抗病毒作用,因而具有独特的抗病毒优势。T20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T20已问世20余年,它的抗病毒机制仍未明确。第二代膜融合抑制剂T1249具有高效且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但是由于试剂配方问题,停止了临床实验,它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也亟待研究。在第三代膜融合抑制剂中,短肽类膜融合抑制剂HP23L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效能,因此对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晶体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解析了三代膜融合抑制剂中的典型代表及其衍生物的晶体结构,为HIV膜融合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发抗病毒活性高且广谱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1)成功解析了第一代HIV膜融合抑制剂T20及其衍生物LP-40分别与靶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第一,位于T20 C端的富含色氨酸基序(tryptophan-rich motif,TRM)上的两个氨基酸与N39N端的融合肽近端区(fusion peptide proximal region,FPPR)上的氨基酸存在疏水相互作用;第二,与之前关于T20与gp41上的口袋区没有相互作用的观点不同,T20N端的氨基酸与口袋区中的两个重要的氨基酸存在相互作用,明确了带有L57R突变的HIV-1突变体对T20和LP-40敏感的原因;第三,LP-40C端的Leu-152与靶肽的相互作用是抑制剂DP-C16比LP-40的结合力和抑制活性低的原因;第四,阐明了 9个由T20诱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2)成功解析了第二代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衍生物LP-46与其靶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LP-46N端的口袋结合区(pocket binding domain,PBD)未插入口袋区,而是靠近口袋区,与口袋区中两个重要的氨基酸存在相互作用。(3)成功解析了短肽类抑制剂HP23L及其衍生物LP-11分别与不同靶肽N36、N36KR和N44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首先,HP23LN端的谷氨酸和L-T钩子具有稳定构象和提高抑制剂结合力的作用;其次,LP-11C端的脂肪酸不影响抑制剂和靶肽相互作用;最后,阐明了短肽类抑制剂诱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E49K和L57R的分子结构基础。综上所述,我们获得了六个HIV膜融合抑制剂与其靶肽复合物的晶体,收集了晶体数据,对数据进行了解析、修正及分析,阐明了这些膜融合抑制剂抗病毒作用的关键位点及耐药突变的分子结构基础。本研究中的成果将对新一代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与研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兴,陈安良,冯俊涛[7](2004)在《新型杀菌剂丙烷脒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烷基脒类化合物杀菌作用筛选、丙烷脒合成工艺及其制剂加工和田间应用等系统研究,开发出新型杀菌剂丙烷脒。丙烷脒合成采用对氰基苯酚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分3 步进行。各步合成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合成工艺中各单元操作简单;其制剂为水剂,环境相容性好;在6~12(a.i.)g /亩剂量下,可有效防治番茄、黄瓜、草莓等作物上的灰霉病害,防效达70%以上,尤其适合于温室大棚等用药强度大、环境相对封闭场合的病害防治。产品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制剂生产、贮运高度安全,药效高、用量少,单位面积有效成分投入量小,对环境的化学污染程度低。
张兴,陈安良,冯俊涛[8](2005)在《新型杀菌剂丙烷脒开发研究》文中认为
何雁[9](2018)在《改性四氧化三铁磁性吸附材料和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在催化、磁流体、生物医药、生化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基于纳米级磁性颗粒制备得到的磁性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不同于常规磁性材料的超顺磁特性,因此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与回收。重金属离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并且在环境中不易转化,经过食物链的逐步富集,最终进入人体,当人体内重金属大量累积就会诱发各类疾病。因此,对重金属的去除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核-壳型磁性吸附材料作为一类非常重要的磁性复合材料,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因兼有磁性和纳米级颗粒的特征而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裸露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本身存在易于团聚、分散性较差等缺点,而使用二氧化硅、聚合物等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后,不仅可以阻止其在溶液中的团聚,并且还可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而以二氧化硅包覆后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具有大量的硅羟基,这些硅羟基还能进一步功能化,与各种偶联试剂反应将指定官能团共价接枝到磁性纳米颗粒表面,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得设计与合成用于生化分析的磁性载体材料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制备改性四氧化三铁磁性吸附材料,研究了磁性材料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及相关因素对材料吸附能力的影响;(2)分别制备了西玛津和桑色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并研究了这两种吸附材料对各自模板分子的吸附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2章综述了重金属离子污染及其危害、重金属的分离富集方法;简要概括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性质、制备方法;并列举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各种方法。2、第3章构建了改性磁性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该材料对铜离子的吸附情况。以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为核层材料,以高比表面积的二氧化硅为壳层材料对其进行包覆,随后以3-MPTS为硅烷偶联试剂对包覆的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巯基化修饰,最后再以VBIDA进行接枝聚合得到羧基封端的磁性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而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壳层,制备出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然后,通过硅烷化反应在Fe3O4@SiO2表面引入巯基,得到Fe3O4@SiO2@SH,随后以AIBN为引发剂,在其表面接枝聚合VBIDA,最终制得羧基封端的磁性吸附材料Fe3O4@SiO2@SH@VBIDA。采用元素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Zeta电位仪等对四氧化三铁系列磁性材料(Fe3O4、Fe3O4@SiO2、Fe3O4@SiO2@SH、Fe3O4@SiO2@SH@VBIDA)的物质结构进行了鉴定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球形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尺寸约为20 nm,其饱和磁化强度达到68.21emu/g,属于超顺磁性材料。二氧化硅包覆层厚度约为20 nm,包覆后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至17.24 emu/g。以水溶液中的铜离子为研究对象,考察了Fe3O4@SiO2@SH@VBIDA磁性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实验过程中主要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溶液p H值、溶液盐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溶液的p H值和吸附剂用量对材料的吸附能力影响较为显着,材料的吸附能力随溶液的p H值以及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溶液的盐浓度对材料吸附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对磁性吸附材料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热力学特性以及吸附机理研究表明,磁性吸附材料Fe3O4@SiO2@SH@VBIDA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达平衡时间为30min左右。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等温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温度为293.15 K、303.15 K、313.15 K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1.24μg/g、264.55μg/g、292.40μg/g。室温下,负载铜离子的磁性材料用HCl溶液浸润洗涤6 h后用于循环吸附,表现出优良的循环使用能力。该磁性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化学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材料即可实现快速的固液分离,有效提升了实验效率,同时也易于材料的回收和循环使用,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研究铜离子的吸附与去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3、第4章分别以三嗪类物质西玛津和黄酮类物质桑色素为模板分子制备了两种不同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主要探讨了不同的单体、溶剂组成以及模板分子、单体、交联剂三者比例对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吸附效率的影响。
李乐[10](2014)在《配位作用及样品前处理—场放大进样在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一种基于电泳和色谱原理的分析技术。虽然该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工作中颇受欢迎,但是检测灵敏度低仍然成为影响其在痕量样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目前已经报道了多种方法用来改善CE的检测限。扫集技术是CE在线富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与质谱等检测器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限制了CE在线富集的广泛推广。同时,对脂溶性药物的CE在线富集方面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原有富集方法的基础上,对富集体系做出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新型的配位毛细管电泳-扫集(CICE-sweeping)在线富集技术以及样品前处理-FASS在线富集联用技术,这两种方法对扩大CE适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帕珠沙星、依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为分析对象,建立了新型CICE-sweeping在线富集技术。在原有的CICE-sweeping在线富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EDTA区段和碱性高导区段,利用EDTA与金属药物配合物之间的配位置换作用,在毛细管内构建移动络合边界(moving chelation boundary,MCB)。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和富集体系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新型CE在线富集技术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较传统的CICE-sweeping法富集倍数可提高5-6倍,三种药物的检测限在0.08-0.20μg/mL之间。实验最终将该方法应用到对兔血清中添加的痕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定量检测,得到的回收率在89-94%之间。2.在上述建立的新型CICE-sweeping在线富集技术的基础上,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金霉素以及多西环素进行了在线富集和检测。对体系的分离和富集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计算得到的三种药物的富集倍数在146-295之间。这种方法被应用于人血清中痕量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测定中。3.本节实验以脂溶性维生素A、D3、K1为分析对象,对样品前处理-FASS在线富集技术进行了改进。实验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Brij-35)混合胶束为样品基质,在电泳前预先将样品溶解在胶束溶液基质中,进样前首先在毛细管中引入高导硼砂缓冲液和水塞,通过电迁移进样使样品随正电荷胶束大量迁移至毛细管中,随后以CTAB溶液为运行电解质的MEKC模式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样品峰峰形良好,富集倍数在167-435之间。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极大地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检测的灵敏度,实现了对脂溶性药物的在线富集。
二、戊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戊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丙烷脒杀菌剂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杀菌剂研发历史 |
1.1.1 天然药物阶段 |
1.1.2 无机合成化合物阶段 |
1.1.3 有机合成保护性杀菌剂阶段 |
1.1.4 有机合成内吸性杀菌剂阶段 |
1.2 杀菌剂研发现状 |
1.2.1 新杀菌剂品种及其防治谱 |
1.2.2 新型杀菌剂开发的特点和趋势 |
1.3 我国杀菌剂新品种开发 |
1.4 防治植物灰霉病菌杀菌剂研发现状 |
1.4.1 植物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现状 |
1.4.2 防治植物灰霉病菌杀菌剂研发现状 |
1.5 新抑菌物质烷基脒类化合物 |
1.5.1 抑菌作用的发现及活性测定 |
1.5.2 烷基脒类化合物医药研究现状 |
1.6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戊烷脒及其类似物抑菌活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离体活性测定方法 |
2.1.2.2 组织测定法 |
2.1.2.3 大田药效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
2.2.2 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 |
2.2.3 对番茄灰霉病菌的保护及治疗效果 |
2.2.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 |
2.3 结论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丙烷脒合成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丙烷脒小试合成 |
3.2.1 第一步中间产物——化合物(1)的合成 |
3.2.2 第二步中间产物——化合物(2)的合成 |
3.2.3 丙烷脒的合成 |
3.3 丙烷脒中试合成工艺研究 |
3.3.1 4.4 —二氰基—1,3—二苯氧基丙烷的合成 |
3.3.2 4.4 —亚氨基乙酯—1,3—二苯氧基丙烷的合成 |
3.3.3 丙烷脒的合成 |
3.3.4 丙烷脒中试合成 |
3.3 讨论 |
3.4 丙烷脒中试合成工艺总结 |
第四章 丙烷脒的分析方法研究及原药质量标准制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液谱分析方法 |
4.1.3 丙烷脒原药中杂质的确定及分析方法 |
4.1.4 原药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
4.1.5 原药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丙烷脒含量的检测 |
4.2.2 分析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测定 |
4.2.3 原药中杂质的确定及含量分析 |
4.2.4 原药中水分的测定 |
4.2.5 水不溶物含量的确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丙烷脒制剂研究及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供试药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方法 |
5.1.4 制剂中丙烷脒含量的确定 |
5.1.5 制剂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
5.1.6 制剂冷贮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
5.1.7 制剂热贮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
5.1.8 标准制定的依据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表面活性剂筛选 |
5.2.2 制剂中丙烷脒含量的确定 |
5.2.3 水不溶物含量的确定 |
5.2.4 制剂的热贮稳定性测定 |
5.3 小结 |
5.3.1 丙烷脒制剂形态及配方 |
5.3.2296 丙烷脒水剂技术指标 |
5.4 讨论 |
第六章 丙烷脒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田间防治效果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药剂 |
6.1.2 供试作物 |
6.1.3 防治对象 |
6.1.4 试验地点 |
6.1.5 施药方法 |
6.1.6 作物安全性调查 |
6.1.7 药效调查及统计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番茄灰霉病害田间防治试验 |
6.2.2 黄瓜灰霉病害田间防治试验 |
6.2.3 草莓灰霉病田间防治试验 |
6.2.4 丙烷脒小面积示范推广 |
6.3 小结 |
6.4 讨论 |
第七章 丙烷脒对灰霉病菌作用方式与作用机制初探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丙烷脒抑菌谱的测定结果 |
7.2.2 丙烷脒的内吸传导作用研究结果 |
7.2.3 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超微结构影响研究 |
7.3 小结 |
7.4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丙烷脒在土壤中吸附、迁移及水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 |
1.1.1 农药在土壤中吸附机理 |
1.1.2 农药在土壤吸附行为的影响因子 |
1.1.2.1 土壤有机质 |
1.1.2.2 粘土矿物 |
1.1.2.3 土壤pH 值 |
1.1.2.4 温度和湿度 |
1.1.2.5 表面活性剂 |
1.1.2.6 阳离子交换量(CEC) |
1.1.2.7 农药自身性质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1.1.3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方法 |
1.1.3.1 振荡平衡法 |
1.1.3.2 搅拌淋洗法 |
1.1.3.3 土壤柱淋洗法 |
1.1.4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数学描述 |
1.1.4.1 Freudlich 吸附等温线 |
1.1.4.2 Langmuir 吸附等温线 |
1.2 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 |
1.2.1 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原理 |
1.2.2 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研究方法 |
1.2.2.1 土壤薄层层析法(STLC) |
1.2.2.2 柱淋洗法 |
1.2.2.3 原状土柱渗漏法(lysimeter) |
1.2.2.4 土壤柱液相色谱法(SCLC) |
1.2.3 农药在土壤中淋溶移动研究进展 |
1.3 农药的水解 |
1.3.1 农药水解机理 |
1.3.2 影响农药水解的因子 |
1.4 新型杀菌剂丙烷脒研究概况 |
1.4.1 丙烷脒研究概述 |
1.4.2 丙烷脒性质介绍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丙烷脒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1 试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色谱操作条件 |
2.2 分析方法 |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试样溶液的配制 |
2.2.3 测定 |
2.2.4 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流动相的选择 |
2.3.2 方法精密度的测定 |
2.3.3 方法准确度的测定 |
2.3.4 方法线性相关性的测定 |
2.4 讨论 |
2.4.1 离子对试剂的选择 |
2.4.2 流动相pH 值的选择 |
第三章 丙烷脒在土壤中的吸附及移动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1.1 供试药剂 |
3.1.1.2 土壤样品 |
3.1.1.3 仪器设备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HPLC 测定 |
3.1.2.2 水/土比的选定 |
3.1.2.3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3.1.2.4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1.2.5 pH 值变化对吸附的影响 |
3.1.2.6 丙烷脒的吸附等温线 |
3.1.2.7 丙烷脒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标准工作曲线 |
3.2.2 最佳水土比 |
3.2.3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3.2.4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5 pH 值变化对吸附的影响 |
3.2.6 丙烷脒的吸附等温线 |
3.2.7 丙烷脒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丙烷脒水解动力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缓冲溶液配制 |
4.1.4 试验方法 |
4.1.4.1 丙烷脒在不同pH 条件下的水解 |
4.1.4.2 丙烷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 |
4.1.4.3 丙烷脒在不同水体中的水解 |
4.1.4.4 测定方法 |
4.1.4.5 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丙烷脒在不同pH 值条件下的水解 |
4.2.2 丙烷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 |
4.2.3 丙烷脒在不同类型水体的水解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食品中维生素和抗生素的固相萃取-HPLC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固相萃取-HPLC 技术在食品安全质量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1.1 食品质量的常规检测技术 |
1.1.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1.2 气相色谱技术 |
1.1.3 分光光度法 |
1.2 固相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
1.2.1 固相萃取技术基本原理 |
1.2.2 固相萃取填料 |
1.2.3 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
1.2.4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 |
1.3 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中的发展前景 |
1.4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固相萃取-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品中叶酸的方法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3 标准工作曲线 |
2.2.4 固相萃取及供试溶液的配制 |
2.2.5 色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PE 条件的优化 |
2.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3.3 流动相的组成 |
2.3.4 pH 值的影响 |
2.3.5 线性范围 |
2.3.6 精密度及检出限 |
2.3.7 溶液稳定性实验 |
2.3.8 样品回收率 |
2.3.9 样品测定结果 |
2.4 结论 |
第3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HPLC 测定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四环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
3.2.3 静态吸附实验 |
3.2.4 Scatchard 分析 |
3.2.5 扫描电镜表征 |
3.2.6 固相萃取过程 |
3.2.7 色谱条件优化实验 |
3.2.8 标准工作曲线 |
3.2.9 牛奶的样品前处理及色谱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物组成对聚合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2 聚合温度对MIPs 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3.3 致孔剂的选择 |
3.3.4 等温吸附曲线与Scatchard 分析 |
3.3.5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3.6 流动相配比与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7 检测波长对分离的影响 |
3.3.8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3.3.9 牛奶样品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氧氟沙星分子印迹整体柱制备及在线固相萃取-HPLC测定蜂蜜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 |
4.2.3 功能单体的选择实验 |
4.2.4 等温吸附实验 |
4.2.5 在线固相萃取-HPLC 条件优化 |
4.2.6 色谱实验 |
4.2.7 样品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机理探讨 |
4.3.2 功能单体的选择 |
4.3.3 功能单体用量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性能的影响 |
4.3.4 交联剂用量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性能的影响 |
4.3.5 印迹过程的引发方式选择 |
4.3.6 印迹聚合物等温吸附与Scatchard 分析 |
4.3.7 流动相的选择 |
4.3.8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4.3.9 蜂蜜样品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新型杀菌剂丙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标样配制及测定 |
1.3 色谱操作条件 |
1.4 样品配制及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离子对试剂选择 |
2.2 流动相pH值选择 |
2.3 线形范围及最低检出限测定 |
2.4 方法精密度测定 |
2.5 样品测定 |
3 结论 |
(6)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章引言 |
1.1.1 HIV的起源、传播途径与治疗方法 |
1.1.2 HIV的进化和分类 |
1.1.3 HIV的形态和生活周期 |
1.1.4 HIV基因组的特点 |
1.1.5 HIV的结合和进入 |
1.1.5.1 包膜糖蛋白 |
1.1.5.2 CD4的结合 |
1.1.5.3 共受体相互作用 |
1.1.5.4 gp41的结构、功能与膜融合 |
1.1.6 HIV的药物治疗与膜融合抑制剂 |
1.1.6.1 HIV治疗药物与研究进展 |
1.1.6.2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抗病毒优势 |
1.1.6.3 N肽起源的HIV膜融合抑制剂 |
1.1.6.4 化学修饰的肽融合抑制剂 |
1.1.6.5 D-肽融合抑制剂 |
1.1.6.6 以融合肽为靶点的抑制剂 |
1.1.6.7 5螺旋(5-Helix)蛋白 |
1.1.6.8 C肽起源的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研发历程 |
1.2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1.3 本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本章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多肽 |
2.2.2 仪器耗材 |
2.2.3 实验试剂 |
2.2.3.1 试剂来源 |
2.2.3.2 缓冲液的配制 |
2.2.4 实验原理 |
2.2.4.1 透析原理 |
2.2.4.2 分子筛凝胶层析纯化原理 |
2.2.4.3 蛋白质结晶原理 |
2.2.4.4 蛋白质晶体的优化原理及常用方法 |
2.2.4.5 蛋白质晶体X射线衍射原理 |
2.2.4.6 圆二色(CD)光谱 |
2.2.4.7 原位ESI-Q-TOF质谱实验原理 |
2.3 实验方法 |
2.3.1 6-HB复合物的制备 |
2.3.2 6-HB复合物的获得和鉴定 |
2.3.3 6-HB复合物的结晶 |
2.3.4 复合物晶体的捞取 |
2.3.5 衍射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结构解析 |
2.3.6 圆二色(CD)光谱 |
2.3.7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膜融合抑制实验 |
2.3.8 抗病毒实验 |
2.3.9 原位ESI-Q-TOF质谱 |
第三章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解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实验流程设计 |
3.3 T20/N39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3.1 T20/N39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
3.3.2 T20/N39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3.4 LP-40/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4.1 LP-40/N44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
3.4.2 LP-40/N44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3.5 LP-46/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5.1 LP-46/N44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
3.5.2 LP-46/N44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3.6 HP23L/N36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6.1 HP23L/N36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
3.6.2 HP23L/N36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3.7 LP-11/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7.1 LP-11/N44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
3.7.2 LP-11/N44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3.8 HP23L/N36KR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8.1 HP23L/N36KR多肽复合物的制备 |
3.8.2 HP23L/N36KR的晶体筛选、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3.9 讨论 |
3.10 小结 |
第四章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分析 |
4.1 本章引言 |
4.2 第一代膜融合抑制剂T20及其衍生物LP-40的结构分析 |
4.2.1 T20/N39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2.2 T20介导的gp41上的主要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 |
4.2.3 LP-40/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2.4 讨论 |
4.3 第二代膜融合抑制剂的衍生物LP-46的结构分析 |
4.3.1 LP-46/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3.2 讨论 |
4.4 短肽类膜融合抑制剂HP23L及其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4.1 HP23L/N36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4.1.1 HP23LN端谷氨酸构象的功能验证 |
4.4.2 LP-11/N44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4.4.2.1 HP23L与LP-11单体在溶液中的多聚状态研究 |
4.4.3 短肽抑制剂介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 |
4.4.4 讨论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改性四氧化三铁磁性吸附材料和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部分词汇中英文对照及简写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重金属离子污染及其危害 |
2.3 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 |
2.3.1 吸附法 |
2.3.2 化学沉淀法 |
2.3.3 离子交换法 |
2.3.4 膜分离法 |
2.3.5 超滤 |
2.3.6 离子印迹法 |
2.4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性质 |
2.5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 |
2.5.1 物理法 |
2.5.2 化学法 |
2.6 合成二氧化硅包覆的SPION |
2.6.1 溶胶-凝胶法 |
2.6.2 微乳液法 |
2.6.3 改性晶种生长法 |
2.6.4 无种子法 |
2.6.5 小结 |
2.7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
2.7.1 分子印迹识别原理 |
2.7.2 MIPs的传统制备方法 |
2.7.3 MIPs的新型制备方法 |
2.7.4 MIPs的应用 |
第3章 改性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磁性材料的制备 |
3.3.1 合成N-((4-乙烯基苄基)氨叉基)二乙酸功能单体 |
3.3.2 制备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 |
3.3.3 制备Fe_3O_4@SiO_2 |
3.3.4 制备Fe_3O_4@SiO_2@SH |
3.3.5 制备Fe_3O_4@SiO_2@SH@VBIDA |
3.4 磁性材料结构及性能表征 |
3.4.1 材料的分散性 |
3.4.2 元素分析 |
3.4.3 红外光谱分析 |
3.4.4 材料形貌分析 |
3.4.5 磁性能分析 |
3.4.6 XRD分析 |
3.4.7 热重分析 |
3.5 磁性材料用于铜离子(II)的吸附 |
3.5.1 吸附实验操作 |
3.5.2 吸附实验影响因素 |
3.5.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5.4 等温吸附及热力学研究 |
3.5.5 吸附材料稳定性研究 |
3.5.6 吸附材料的再生及循环利用 |
3.5.7 吸附机理 |
3.5.8 实际样品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印迹材料的制备步骤 |
4.4 印迹材料等温吸附实验 |
4.5 印迹材料制备影响因素探讨 |
4.6 SMZ-MIPs的制备及吸附性能测试 |
4.6.1 以甲醇为溶剂制备印迹材料 |
4.6.2 以DMF为溶剂、乙腈为致孔剂制备SMZ-MIPs |
4.6.3 交联剂用量对MIPs吸附性能的影响 |
4.7 MO-MIPs的制备及吸附性能测试 |
4.7.1 以VBIDA为单体制备MO-MIPs |
4.7.2 以MAA为单体制备MO-MIPs |
4.7.3 以4-VP为单体制备MO-MIPs |
4.7.4 以DMF和甲醇为溶剂 |
4.7.5 以DMF和甲醇为溶剂制备的聚合物吸附实验 |
4.8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配位作用及样品前处理—场放大进样在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堆积法 |
1.1.2 扫集法 |
1.1.3 动态 pH 连接 |
1.1.4 毛细管等速电泳 |
1.1.5 联用技术 |
1.2 配位作用及其在 CE 中的应用 |
1.2.1 配位化学和配合物 |
1.2.2 配位化学的应用及其在 CE 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1.3 毛细管电泳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萃取技术 |
1.3.2 膜分离技术 |
1.3.3 分子印迹技术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配位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痕量氟喹诺酮类药物 |
2.1 前言 |
2.2 新型 CICE-sweeping 技术的作用原理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2 溶液配制 |
2.3.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金属离子种类的确定 |
2.4.2 缓冲液的考察 |
2.4.3 EDTA 区段的考察 |
2.4.4 碱性高导区段的考察 |
2.4.5 进样时间的考察 |
2.4.6 Cu2+浓度的考察 |
2.4.7 有机添加剂的考察 |
2.4.8 运行电压的考察 |
2.4.9 方法学及血清样品的考察 |
2.5 小结 |
3 配位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痕量四环素类药物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溶液配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3.3.2 金属离子浓度的选择 |
3.3.3 有机添加剂浓度的选择 |
3.3.4 缓冲液浓度及 pH 的选择 |
3.3.5 EDTA 区段和碱性高导区段的分析 |
3.3.6 进样长度的选择 |
3.3.7 方法学考察 |
3.3.8 血清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4 样品前处理-FASS 联用在线富集脂溶性维生素 |
4.1 前言 |
4.2 CE 在线富集技术原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仪器与试剂 |
4.3.2 溶液配制 |
4.3.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电泳分离条件考察 |
4.4.2 样品基质考察 |
4.4.3 进样时间的考察 |
4.4.4 水塞长度的考察 |
4.4.5 碱性高导区段的考察 |
4.4.6 方法学评价 |
4.4.7 善存多维元素片中维生素 K1的测定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戊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丙烷脒杀菌剂开发研究[D]. 陈安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11)
- [2]丙烷脒在土壤中吸附、迁移及水解动力学研究[D]. 远铁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3]食品中维生素和抗生素的固相萃取-HPLC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 边超. 河北大学, 2010(11)
- [4]新型杀菌剂丙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远铁疆,陈安良,冯俊涛,张兴. 西北农业学报, 2007(06)
- [5]戊烷脒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J]. 杨翠璋. 中国药学杂志, 1992(01)
- [6]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 张秀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7]新型杀菌剂丙烷脒开发研究[A]. 张兴,陈安良,冯俊涛. 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 [8]新型杀菌剂丙烷脒开发研究[J]. 张兴,陈安良,冯俊涛. 中国农资, 2005(09)
- [9]改性四氧化三铁磁性吸附材料和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 何雁. 西南大学, 2018(01)
- [10]配位作用及样品前处理—场放大进样在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中的应用研究[D]. 李乐. 重庆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