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利用空间育种技术培育沙棘品种

我国首次利用空间育种技术培育沙棘品种

一、我国首次采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沙棘良种(论文文献综述)

程式华[1](2021)在《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黎月娟[2](2019)在《桑树种质资源倍性测定及诱导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桑树种质资源丰富,随着不断地收集和保存,在各地区建立了种质资源圃。资源圃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桑树种质资源的测定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对广西桑树种质资源进行倍性测定,明确所保存的种质资源的倍性情况。同时利用化学方法对桑种子和桑幼苗进行倍性诱导,从中选育多倍体植株,对诱导后桑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桑幼苗倍性诱导的规律,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桑树倍性。在研究中选择桑树的不同叶位、同一张幼叶的不同部分、脱苞期的叶芽、种子发芽后的胚根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不同取材部位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检测倍性效果:幼叶>第1叶位叶>第2叶位叶;幼叶叶基>幼叶叶尾,叶芽是理想的倍性检测材料,但叶芽采样不易。根据综合因素考虑,确定选择幼叶作为桑树倍性检测材料。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在检测的527份桑树种质资源中,测定出二倍体268份,三倍体154份,四倍体88份,混倍体17份。17份混倍体中混有二倍体细胞和三倍体细胞的有9份,混有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的有8份。在已测定的桑树种质资源中分别选取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桑树各5株,在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叶绿素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总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SPAD值和总蛋白质浓度与月份呈现的规律为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下旬,可溶性糖含量呈现的基本趋势为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下旬<8月下旬。检测两组不同的二倍体桑树与四倍体桑树杂交后代F1植株的倍性情况,每个杂交组合检测100株。实验结果显示:桑树杂交组合A的F1植株中三倍体占96%,二倍体占4%,桑树杂交组合B的F1植株中三倍体占82%,二倍体占18%。利用种子浸泡法和幼苗滴药法对桂桑优62(二倍体)、桂桑6号(三倍体)进行诱导处理,诱导后的植株经流式细胞术进行倍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经种子浸泡法诱导的桂桑优62的诱变率为3.3%,桂桑6号的诱变率为2.7%。经幼苗滴药法进行诱导的桂桑优62的诱变率为11.3%,桂桑6号的诱变率为8.2%。实验过程中对种子浸泡法诱导后的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幼苗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幼苗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呈现两种不同状态,一种为下胚轴先不伸出地面就开始进行植株生长,另一种为胚轴先伸出地面后再进行植株生长。

范捷[3](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王泽昊[4](2019)在《《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出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科普图书出版产业日益繁荣,作为图书种类的一个分支,其意义对于人类文明极为重要。然而当下我国科普图书出版却面临着选题重复、抄袭现象严重、创作理念和手法相对落后、科普作者匮乏等一系列问题,科普图书事业发展正遭遇瓶颈期。2016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航天育种简史》凭借独到的选题视角、优质的图书内容、精准的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因素斩获2016年度科普类“中国好书”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近年来一部难得的国产原创科普佳作。本文以图书出版流程为基本框架,并对出版全流程进行了整合分类,将图书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合为图书选题策划;将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合为图书内容编辑;将图书整体设计和制作生产合为图书装帧设计;将图书产品流通与市场营销合为图书宣传营销。笔者从以上四个部分对《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结合出版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提炼出该书在创作编辑过程中的成功之处。本文从编辑出版的实践层面、微观角度出发,立足陕西,旨在反思问题,给从事科普图书出版的编辑和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思路。笔者经研究分析后总结出如下结论:在选题策划环节,出版社编辑应端正职业态度,并积极结合本地方科技资源优势,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策划优质选题,同时根据选题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深加工,适应当前出版趋势打造多元化图书IP;在图书内容编辑环节,出版社应积极发现和培养一批专业性强、文学素养高的科普作者团队,善于整合作者资源。同时编辑要不断创新,不拘泥俗套,将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与文学性有机融合,多尝试利用新媒体技术来不断丰富科普图书表现形式;在装帧设计环节,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应与美术编辑加强沟通交流,全程参与图书的装帧设计过程,设计出新颖夺目“神形”统一的图书封面,并注重使用文字排版、插图设计、字体字号、纸张等符号表达技巧;在宣传营销环节,出版社可以巧借名人效应,利用名人的影响力扩大图书知名度,同时还要熟悉掌握新媒体营销模式,抢占电商和网络社群阵地,壮大网络宣传力度,主动策划线下活动加强与读者之间联系,树立好品牌形象。最后,本文结合当前图书出版行业的新业态,从出版流程的不同环节对未来科普图书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期望我国科普图书能够不断创造辉煌。

杨红善[5](2018)在《航天诱变多叶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文中指出航天诱变育种是一项创新型育种方法,在我国农作物育种上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牧草的航天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落后。紫花苜蓿是我国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其多叶性状具有非常重要的育种研究价值。本研究以“神舟3号飞船”搭载的4种紫花苜蓿种子为基础材料,开展有益变异单株的筛选,并以多叶型变异单株为基础材料进行紫花苜蓿新种质的选育,在不同生态区域下评价新种质的农艺性状及品质,进一步利用RNA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新种质多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取得如下结果:1、飞船搭载的4个紫花苜蓿品种共得到341株诱变单株,通过连续3年的农艺性状观测,筛选出多叶、高产等8种正向变异类型的44个单株,总变异率为12.9%。其中获得有重要价值的多叶型苜蓿6株,其变异率为1.76%。2、以多叶性状变异株为基础材料,采用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方法选育出了多叶紫花苜蓿新种质,命名为航苜2号(HM-2)。新种质的品种多叶率平均高达69.75%,比国产多叶品种航苜1号(38.91%)平均提高79.26%,比国外引进多叶品种(WL343HQ、先行者、拉迪诺、惊喜、WL363HQ的平均6.31%)提高1005.39%,与所有对照品种差异极显着(P<0.01)。新种质的多叶性状在不同气候区域表现出很好的遗传稳定性。3、新种质HM-2的干草产量平均达19784.2 kg/hm2,较对照品种显着(P<0.05)提高,比国产对照航苜1号增产7.99%、比亲本对照三得利增产17.44%和比国外对照多叶品种平均增产33.81%。4、新种质HM-2的营养成分较对照明显提高,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1.8%,比国产航苜1号(21.20%)提高2.83%,比亲本三得利(19.6%)提高11.22%,比国外引进品种(20.38%)提高6.97%。5、新种质HM-2的RNA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8.89 Gb Clean Data,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95,259条Unigene,共筛选获得239个差异基因,146个上调基因和93个下调基因,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基因表达量为0,而试验组有表达量的基因共有28个,对识别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注释到170个差异表达基因。6、新种质航苜2号(HM-2)已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审,正在参加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

胡映泉[6](2014)在《林业育种中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项新技术在林木育种中得到了应用。该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分子标记技术、组织培养技术、航天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分子标记技术侧重于林木基因表达性状的早期鉴定,组织培养技术侧重于远缘杂交育种以及林木的快速繁育,航天育种侧重于林木基因突变育种方向,转基因技术侧重于林木的抗虫育种。在林木育种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育种方式。

杨慧[7](2011)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着,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刘红[8](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邰源临[9](2010)在《把握契机 精诚协作 推进沙棘事业 实现新的腾飞——邰源临主任在全国沙棘研讨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盛炜彤,何英[10](2009)在《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文中指出一、引言本报告是在综合林业科学学科主要二级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差距、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对策与建议。所论述的林业科学学科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森林培育学、经济林

二、我国首次采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沙棘良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首次采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沙棘良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种技术百年发展史
    1.1 纯系育种
    1.2 杂交育种
    1.3 诱变育种
    1.4 细胞工程育种
    1.5 分子育种
2 水稻育种百年突破性成就
    2.1 矮化育种[2]
    2.2 杂交稻育种[5]
    2.3 超级稻育种[6]
3 未来百年水稻育种展望
    3.1 C4水稻
    3.2 固氮水稻
    3.3 耐盐碱水稻(海水稻)
    3.4 耐旱水稻(沙漠稻)
    3.5 一系杂交稻

(2)桑树种质资源倍性测定及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桑树种质资源普查现状的研究
    1.2 桑树多倍体资源及特征的研究
        1.2.1 桑树多倍体资源
        1.2.2 桑树混倍体(嵌合体)的研究
        1.2.3 桑树多倍体特征
    1.3 桑树多倍体育成方法
        1.3.1 物理诱变
        1.3.2 化学诱变
        1.3.3 有性杂交组合
    1.4 桑树多倍体鉴定方法
        1.4.1 生物学鉴定法
        1.4.2 染色体计数法
        1.4.3 流式细胞术检测法
    1.5 桑树多倍体生理特征
        1.5.1 桑树叶绿素值的研究
        1.5.2 桑树可溶性糖和总蛋白质的研究
    1.6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地点
        2.1.2 主要试剂配制
        2.1.3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对照样品沙2×伦109染色体计数法鉴定
        2.2.2 不同取材部位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的比较
        2.2.3 桑树种质资源的倍性测定
        2.2.4 可溶性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2.2.6 不同倍性桑树叶绿素SPAD值、可溶性糖、总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2.7 两组不同桑树杂交组合F_1植株倍性检测
        2.2.8 桑种子和实生幼苗的诱导及倍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取材部位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的比较
        3.1.1 不同叶位叶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
        3.1.2 幼叶叶基和叶尾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
        3.1.3 桑树叶芽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
        3.1.4 桑树幼叶与叶芽的流式细胞术散点图检测效果
        3.1.5 桑树幼叶与叶芽细胞周期的检测效果
        3.1.6 胚根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
        3.1.7 桑树的倍性测定结果
    3.2 桑树种质资源的倍性测定
        3.2.1 正常形态桑树种质资源的倍性测定
        3.2.2 混倍体桑树倍性鉴定
        3.2.3 特殊形态桑树种质资源的倍性测定
    3.3 不同倍性桑树叶绿素SPAD值、可溶性糖、总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3.3.1 不同倍性桑树叶绿素SPAD值的测定
        3.3.2 不同倍性桑树可溶性糖的测定
        3.3.3 不同倍性桑树总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3.4 两组不同桑树杂交组合F_1植株倍性检测
    3.5 桑种子和实生幼苗的诱导及倍性测定
        3.5.1 桑种子诱导及倍性测定
        3.5.2 桑树实生幼苗的诱导及倍性测定
4 讨论
    4.1 不同取材部位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效果的比较
    4.2 桑树种质资源的倍性测定
    4.3 不同倍性桑树叶绿素SPAD值、可溶性糖、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4.4 桑树杂交组合F_1植株种群倍性检测
    4.5 桑种子和实生幼苗的诱导及倍性测定
5 结论
6 创新点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桑树种质资源倍性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图
附录2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试剂与主要仪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2.2.3 小结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2.3.1 茶诗
        2.3.2 茶俗
        2.3.3 茶歌、茶戏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2.4.2 英德寺庙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感官审评方法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3.3.5 统计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3.5.2 茶树品种因素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3.5.7 小结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出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选题策划分析
    2.1 紧跟时事,贴近国家政策导向
    2.2 选题角度新颖,注重结合本土科研优势
    2.3 深挖选题注重二次开发
第三章 《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内容编辑策略
    3.1 《航天育种简史》内容编辑策略
        3.1.1 整合优秀作者团队
        3.1.2 内容选择注重全面性系统性
        3.1.3 文章结构注重逻辑性
        3.1.4 语言表达体现人文关怀
    3.2 《种子的奇幻之旅》内容编辑策略
        3.2.1 文章内容结构进一步细分
        3.2.2 语言表达更加活泼生动
第四章 《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装帧设计策略
    4.1 《航天育种简史》装帧设计策略
        4.1.1 责任编辑主动参与美术设计
        4.1.2 图书外部装帧设计
        4.1.3 内文版式设计
        4.1.4 插图设计
    4.2 《种子的奇幻之旅》装帧设计策略分析
        4.2.1 儿童绘本中的插画运用
        4.2.2 绘本整体装帧设计
第五章 《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宣传营销策略
    5.1 借助名人效应营销
    5.2 利用媒体矩阵扩大宣传
        5.2.1 传统媒体渠道
        5.2.2 新媒体渠道
    5.3 利用新书推介会进行活动营销
第六章 《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对科普作品出版的启示
    6.1 结合时事挖掘本土选题资源
    6.2 有效整合科普作者资源
    6.3 深耕优质选题多元开发
    6.4 不断丰富科普作品表现形式
    6.5 装帧设计要体现图书内涵
    6.6 创新营销手段加大营销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航天诱变多叶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紫花苜蓿及其品种选育
        2.1.1 紫花苜蓿概述
        2.1.2 紫花苜蓿的品种选育
        2.1.3 多叶性状紫花苜蓿的研究
    2.2 航天诱变育种
        2.2.1 概念
        2.2.2 机理
        2.2.3 特点
        2.2.4 发展现状
    2.3 牧草的航天诱变育种
        2.3.1 草品种的航天搭载信息
        2.3.2 草品种航天搭载后的研究现状
        2.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紫花苜蓿航天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章 紫花苜蓿航天诱变材料的筛选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的航天搭载
        3.2.2 航天搭载材料的种植
        3.2.3 诱变单株筛选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成活率
        3.3.2 变异类型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多叶紫花苜蓿新种质的选育及多点评价试验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新种质选育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区概况
        4.2.4 试验区设计及种植
        4.2.5 测试项目及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物候期
        4.3.2 株高
        4.3.3 多叶率
        4.3.4 产草量
        4.3.5 叶茎比
        4.3.6 各品种综合差异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新种质HM-2与同类型多叶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试验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区概况
        5.2.3 试验区设计与种植
        5.2.4 测试项目及方法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株高
        5.3.2 多叶率
        5.3.3 叶茎比
        5.3.4 干草产量
        5.3.5 营养成分
        5.3.6 单位面积蛋白质总量
        5.3.7 各指标差异性分析
        5.3.8 各指间的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HM-2新种质RNA转录组测序分析
    6.1 前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目的
        6.2.3 试验内容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6.3.2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
        6.3.3 Unigene功能注释
        6.3.4 基因结构分析
        6.3.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6.3.6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林业育种中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业育种中的应用
2 组织培养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3 航天育种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4 转基因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5 小结

(7)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容的界定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初步发展(1689~1897)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互市贸易
        一、齐齐哈尔互市贸易
        二、库克多博—祖鲁海图边境互市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沿江边区农产品贸易
        一、黑龙江以北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初步发展
        二、乌苏里江以东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俄商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一、清政府对俄国商人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态度
        二、松花江流域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初步展开
第二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1897~1917)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俄大豆贸易的兴起
    第二节 粮食贸易及俄资粮食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第三节 中俄农业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一、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二、茶叶贸易及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的曲折发展(1917~1949)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的曲折发展
        一、十月革命至“九·—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二、伪满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停滞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开展
    第二节 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衰变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二、伪满时期俄资农产品加工业的萎缩
        三、解放战争时期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局部恢复
    第三节 农业技术交流的曲折发展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农畜新品种、农机具的引进
        二、伪满时期农业技术交流成果的延续
        三、东北解放区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技
第四章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的飞跃发展(1949-1961)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苏联农产品贸易
        一、东北地区对苏口岸的农产品贸易
        二、苏联对输出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东北农作物质量安全措施
        三、黑龙江省对苏农产品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业优良品种
        一、苏联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二、苏联畜牧良种的引进
    第三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机具与进口农机具国产化
        一、苏联半机械化农具的推广使用
        二、苏联机械农具的引进与东北机械农具国产化
        三、苏联拖拉机的引进与东北地区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
        四、中国东北地区引用苏联农机具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人员交流与互访
        一、农业专家及领导人互访
        二、聘请苏联专家来东北
        三、选派留苏学生
        四、苏联专家管理工作
第五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全面发展(1980~)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一、设立专门农业科研机构、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二、通过农业部“948计划”实施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三、通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四、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
        二、黑龙江省农科院与俄罗斯农科院全俄大豆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地方科研机构农业合作项目与技术培训内容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良种、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
        一、农业劳务输出的形式
        二、吉林省对俄农业劳务输出情况
        三、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
第六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述评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特点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
        二、中国东北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受国际市场制约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一定盲目性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成效
        一、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二、科技交流的成效
        三、人员交流的成效
        四、负面影响及失误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文化因素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8)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9)把握契机 精诚协作 推进沙棘事业 实现新的腾飞——邰源临主任在全国沙棘研讨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的主要成就
    1.1资源建设, 成效显着
    1.2优良品种选育, 成果颇丰
    1.3产品升级, 种类丰富
    1.4工艺改造升级, 提高了产品质量
    1.5企业不断壮大,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6加强国际交流, 开展国际合作与研究
2我国沙棘建设与开发工作的主要经验
    2.1各级领导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全国的沙棘建设与开发
    2.2中央有序推动、地方积极主动开展全国沙棘开发与建设
    2.3龙头企业带动全国沙棘资源建设快速发展
    2.4国际沙棘协会的发展推进中国沙棘事业腾飞
    2.5加大宣传, 促进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步伐
3对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展望
    3.1做好沙棘资源建设与产业配置规划
    3.2加强沙棘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
    3.3深入开展沙棘产品功能研究
    3.4多渠道进行沙棘加工工艺研发
    3.5着力开发和扩大沙棘产品市场
    3.6不断发展壮大沙棘队伍

四、我国首次采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沙棘良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J]. 程式华. 中国稻米, 2021(04)
  • [2]桑树种质资源倍性测定及诱导研究[D]. 黎月娟. 广西大学, 2019(01)
  • [3]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航天育种简史》系列图书出版策略研究[D]. 王泽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航天诱变多叶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研究[D]. 杨红善. 兰州大学, 2018(10)
  • [6]林业育种中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J]. 胡映泉. 河北林业科技, 2014(03)
  • [7]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D]. 杨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8]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把握契机 精诚协作 推进沙棘事业 实现新的腾飞——邰源临主任在全国沙棘研讨会上的讲话[J]. 邰源临.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0(03)
  • [10]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A]. 盛炜彤,何英. 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9

标签:;  ;  ;  ;  ;  

我国首次利用空间育种技术培育沙棘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