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现行固定资产价值统计指标的弊端——兼谈建立固定资产重置价值统计指标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曹萍[2](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认为
李嘉慧[3](2021)在《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GL公司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提出
殷慧[4](2021)在《盛路通信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
李幸玲[5](2021)在《民营企业减税降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以NY市民营制造业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任丽珠[6](2021)在《供给侧改革下钢铁企业财务绩效分析及战略调整 ——以沙钢股份为例》文中指出
苏蕾[7](2021)在《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泽润[8](2021)在《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内涵、历程与政策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表明
李孟泽[9](2021)在《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加速增长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化石能源储备量迅速减少,与此同时,对化石能源的利用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解决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及其对环境不利影响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源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认同,使用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化石能源紧张的问题更能有效的改善我国目前的资源能源结构,同时这种新型能源还有着较为明显的环境效益,在面临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当下,使用生物质能源可以有效的遏制环境的恶化。虽然当前自由现金流量法已经日趋成熟完善,但由于目前国内外的生物质能都还属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类似企业的价值评估还十分的不完善,在现实中并没有形成完备的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对于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选取自由现金流量法对ZH生物质能企业这一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一来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企业的价值,便于管理者更好的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同时为企业在后期的融资和生物质项目的复制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指导;二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在该类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上的空缺,为该类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给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唐德红[10](2021)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容轻视。城镇化建设、应对金融危机等,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这一骨干力量。在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地方政府需要大量资金增加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受分税制改革的影响,财权事权的不匹配使得大多数地方政府收不抵支。于是,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平台公司等渠道举债融资来弥补赤字,这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开始不断扩张,不断积累的债务甚至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见,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共十九大明确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曾多次被国家重要会议所提及。其中,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重点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8年12月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本文按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度量、传导及影响-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基本特征与实施困境-债务风险化解模式困境的破解-债务风险化解的路径”的设计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运用基础统计数据分析和风险度量模型KMV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度量,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及影响,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基本情况。其次,基于各地方政府探索出的多种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模式,通过对其中主流的八种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实施困境进行分析,在综合既有研究以及实践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各种模式实施困境的成因,并提出了破解各种困境的主要方法与具体措施。最后,归纳总结各地方政府运用各种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分析可取之处,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际状况,探索化解债务风险的具体操作路径。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2015-2019年,全国政府基于自身综合财力对债务风险的控制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2019年,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当地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或当地的综合财力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其债务风险;未来三年(2020-2022年),除上海、浙江、广东、宁夏四个省份外,其余省份利用可支配综合财力来偿还地方债及城投债的违约风险较高。而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不可持续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模式有八种,不同模式的特征存在某种异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应按照债务清理、控增量、去存量、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以及债务绩效评价的路径操作。
二、我国现行固定资产价值统计指标的弊端——兼谈建立固定资产重置价值统计指标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现行固定资产价值统计指标的弊端——兼谈建立固定资产重置价值统计指标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要 |
2.1 企业价值评估基础理论 |
2.1.1 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 |
2.1.2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
2.1.3 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 |
2.1.4 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领域 |
2.2 自由现金流量基础理论 |
2.2.1 自由现金流量的表现形式 |
2.2.2 自由现金流量的应用领域 |
2.2.3 自由现金流量模型 |
2.2.4 自由现金流量法的评估步骤 |
第三章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适用性分析 |
3.1 ZH生物质能企业概况 |
3.2 ZH生物质能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行业环境分析 |
3.2.3 SWOT分析 |
3.3 ZH生物质能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
3.3.1 偿债能力分析 |
3.3.2 盈利能力分析 |
3.3.3 营运能力分析 |
3.3.4 发展能力分析 |
3.4 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的现状及问题 |
3.4.1 现行成本法对ZH生物质能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缺陷性 |
3.4.2 应用自由现金流量法的适用性和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设计 |
4.1 预测期与后续期的划分 |
4.2 ZH生物质能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 |
4.2.1 税后净利润的预测 |
4.2.2 折旧和摊销的预测 |
4.2.3 营运资本增加预测 |
4.2.4 资本支出的预测 |
4.2.5 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 |
4.3 ZH生物质能企业折现率的确定 |
4.3.1 债务资本成本的估算 |
4.3.2 股权资本成本的估算 |
4.3.3 债务比重和权益比重的估算 |
4.3.4 加权资本成本的估算 |
4.4 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企业价值结果及分析 |
4.4.1 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企业价值的结果 |
4.4.2 对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分析 |
第五章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管理 |
5.1 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 |
5.2 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
5.2.1 敏感性因素的确定 |
5.2.2 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 |
5.3 提升企业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
5.3.1 优化加权资本成本提升企业价值 |
5.3.2 优化自由现金流量提升企业价值 |
5.3.3 优化预测期提升企业价值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关定义 |
2.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 |
2.1.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度量 |
2.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
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研究 |
2.2.1 从风险成因出发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2.2.2 从具体方法出发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概述 |
3.1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分类 |
3.1.1 地方政府债务概念与内涵 |
3.1.2 地方政府债务分类及其内部结构 |
3.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 |
3.2.1 财政体制成因 |
3.2.2 政治体制成因 |
3.2.3 宏观政策成因 |
3.2.4 金融体制成因 |
3.2.5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运用的低效率 |
3.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3.3.1 基于基础统计数据观察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3.3.2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度量 |
3.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 |
3.4.1 金融交易传导路径 |
3.4.2 财政传导路径 |
3.4.3 实体经济传导路径 |
3.4.4 资本市场传导路径 |
3.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
3.5.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区域金融市场的影响 |
3.5.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
3.5.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地方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
3.5.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5.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传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基本特征与实施困境分析 |
4.1 出租出售资产模式 |
4.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模式 |
4.3 售股还债模式 |
4.4 债转股模式 |
4.5 混改模式 |
4.6 资产证券化模式 |
4.7 PPP模式 |
4.8 并购上市溢价套现模式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模式困境的破解 |
5.1 出租出售资产模式困境的破解 |
5.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模式困境的破解 |
5.3 售股还债模式困境的破解 |
5.4 债转股模式困境的破解 |
5.5 混改模式困境的破解 |
5.6 资产证券化模式困境的破解 |
5.7 PPP模式困境的破解 |
5.8 并购上市溢价套现模式困境的破解 |
第6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路径研究 |
6.1 债务清理 |
6.2 控制增量 |
6.3 去存量债务 |
6.4 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
6.5 债务绩效评价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四、我国现行固定资产价值统计指标的弊端——兼谈建立固定资产重置价值统计指标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GL公司价值评估研究[D]. 李嘉慧. 沈阳理工大学, 2021
- [4]盛路通信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D]. 殷慧.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5]民营企业减税降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以NY市民营制造业企业为例[D]. 李幸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6]供给侧改革下钢铁企业财务绩效分析及战略调整 ——以沙钢股份为例[D]. 任丽珠.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7]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评价[D]. 苏蕾.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8]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内涵、历程与政策效果评估[D]. 王泽润. 西北大学, 2021
- [9]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的ZH生物质能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 李孟泽.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主要模式与路径研究[D]. 唐德红.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