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清代扬州学派的扬州地方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1](2020)在《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焦循在经学、数学等领域的建树,使得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了其方志学与文学的成就。实际上,焦循在方志学与文学领域都有代表着述,其《北湖小志》《雕菰集》等均为人所称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越来越关注焦循方志学、文学的研究。台湾学者何泽恒《略论焦循之史学》专节阐述焦循的方志理论及其与章学诚之关系,对拓宽研究焦循方志学角度很有价值。刘瑾辉《焦循评传》单章专述焦循古文、诗歌与文论特色,并分析了其文学研究不深的原因,对焦循文学成就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但始终未有分析焦循方志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身处清代方志学与文学联系愈加紧密的乾嘉时期,焦循以文人身份加入修志事业,在不断的碰撞交融中,其文学交游、创作等与方志编撰慢慢产生关联,形成其既具时代共性又具个人特性的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本文以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为研究对象,触及前人从未深论的领域。主要以焦循《北湖小志》以及其现存文学作品为研究材料,通过跨学科研究对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的相互关系与表现作出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述焦循生平及其着述。焦循秉承忠厚待人、文学传家的家训,为人诚笃、平和、孝友、勤学。他虽学识渊博,却科举坎坷,无缘仕途。焦循在父亲与嫡母逝后,作为长子,为扛起家庭重任,坐馆授徒、游幕治学。他中年归隐北湖,用心着述,以疾而终。焦循治学涉及经学、数学、方志学和文学等多个领域,着述广博,成就颇丰。《易章句》《加减乘除释》《北湖小志》《雕菰集》等均是其代表作,意义颇大。其提出的“本经文实测”“性灵经学”“以算求理”“随类取入”“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等观点,识见精卓。第二章概述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从清代方志编撰兴盛原因、盛况表现及其与文学活动关系三方面阐述这种关系的产生背景。清代方志编撰兴盛之因主要有以下四点:清廷统治需要、前代修志遗风熏染、官吏立功需要和文人立言渴望。清代方志编撰的盛况体现在志书种类最齐全、志书数量最庞大、志书质量多上乘、作者来源最广泛、方志理论最精深等方面。清代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的密切关系体现于创作主体的同一化、创作思想的互溶性以及实践中方志编撰与文学创作的统一性。本文整理了一百余位清代着名方志文人及其典型方志代表作,以便直观地了解当时撰志者兼具文学家身份的突出现象。同时,本章从思想与实践两方面说明焦循自身的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关联基础。在思想上,经世致用与性情说在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中具有融通性。焦循重视诗文的社会功用和方志的劝世教化作用,并注重文学与性情密切联系,这在《北湖小志》有全面体现。在实践中,焦循的文学交游与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方志印迹;同时,其方志编撰亦具文学色彩,突出体现于方志材料选择与撰志手法运用,特别是《北湖小志》中述评结合的论赞形式。第三章论述焦循方志编撰影响下的文学扩容。这种文学扩容展现在三方面:文人交游的扩展、创作题材的丰富与史学趣味的增加。焦循因为方志编撰而扩展交游,其内容由探讨志书编撰到其他学术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来往。焦循的方志编撰丰富其文学题材。其诗文内容,一方面,包含方志家较为偏爱的山川地理、自然景物(花草树木)、风土民俗等;另一方面,包含与方志相关事件,如《里堂札记》中四十封信扎,吐露焦循真挚心声,亦可窥见其时文人方志交往情形。焦循文学创作中史学趣味的增加突出体现于词作中,他后期喜于词中稽古,在词后自注时融入学术考证过程,流露出重征求实的方志思维。第四章归纳焦循文学活动对其方志编撰的影响。焦循方志编撰采录文学作品秉承博览精核与随类而录的原则,且焦循自作之文对其方志编撰具有借鉴意义。焦循《北湖小志》述评结合的论赞形式体现了鲜明的文学色彩。其“焦循曰”式论赞侧重平实、自然,字句精炼,形式灵活且具有文学辑佚功能。此外,焦循在《北湖小志》中勾勒出从王纳谏开启兴盛局面,由范荃师门一脉而下,众多文人名士共同参与下的北湖文学兴盛史。总之,本文拟通过方志学与文学综合研究的方法,以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的剖析为例,以期揭示在清代方志兴盛发展背景下的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关系,为清代方志研究与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李晓明[2](2016)在《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宝应刘氏家学历经三百馀年的传承而不堕,在学术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门造就学人五十馀位,着述二百三十种,且代不缺人,时不乏书,大体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其中绝大多数学人与着述出现在清代,这在清代学术史上实属罕见。刘氏家学以时代学术发展为背景,根植于扬州优厚的人文环境,充分吸收王懋竑、朱泽沄、惠栋、戴震诸贤之长。而在族内,以本宗先祖刘永澄为标榜,敬奉祖训,注重谨身节用;维系香火,保障诗书传家;与扬州诸多学者形成姻娅集团,保持学术资源的互补,这都使得宝应刘氏始终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兼取汉宋之长,能够做到经世致用。经学方面,宝应刘氏以治《论语》为核心,刘台拱《论语骈枝》开其端,刘宝树《经义说略》赓续之,刘宝楠《论语正义》集大成,刘恭冕则不断补正。经过三代四人的不懈努力,宝应刘氏终在《论语》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刘台拱擅长三礼,刘宝树遍及群经,刘恭冕始治今文,他们在上述经学领域的成绩均是可圈可点的。史学方面,刘心学秉承先志,以东林为独特视角,以《两朝从信录》与东林奏疏为史源,删繁举要,编成《四朝大政录》一书,以补《明史纪事本末》之未备。刘氏学人多有史论之作,对季札、伍子胥、韩信、萧何等历史人物,以及“周公居东”、缠足等历史事件与现象多有评论,他们认真分析,绝不人云亦云,本着历史事实为出发点,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旨归,对封建不正之风亦多有批判与屏弃。校勘学方面,刘台拱校勘群籍,《国语补校》《荀子补注》《淮南子补校》《方言补校》均是其校勘力作,其间刘氏一秉实事求是之态度,利用多种校勘方法,对讹误现象多有驳正,形成了重视异文、明其所以、态度审慎、校注一体等特点,其成果得到了多位古今学者的肯定。刘恭冕之年少遗文《韩非补校》,较早利用类书以作“他校”之助,总体上客观谨严,多有精彩论断,继承了刘台拱校注一体之特点,于此可窥探其早年的学术根基与治学旨趣。地方文献方面,刘氏致力于地方文献的编纂,多人参与扬州方志之纂修,刘中柱《宝应名胜志略》、刘台斗《下河水利集说》与《黄河南趋议》、刘赞勋《重修宝应县志辨》、刘宝楠《宝应图经》则是私修方志的代表,这些地方文献或详载名胜以补未及,或集合治河经验以资政,或对旧志多有裨补与勘正,或利用考证之法、历数“邗沟十三变”,对于保存宝应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恭冕则在入主湖北经心书院之后,承担当地多部府县志的编修工作,另外还编写了《湖北通志》之凡例,践实了其方志学主张。晚清的刘岳云,在继承家学传统的基础上,师从多人,博观约取,成为当时少数“兼赅中西”的学者。他有感于每况愈下的时局,投入经世救亡的大潮中,其所建言建策,在当时颇具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刘岳云在西学大肆输入、传统频遭质疑的情形下,遍搜古代典籍之科技史料,对比中学与西学,成就了“西学中源”的集大成之作——《格物中法》。总而言之,宝应刘氏家族学人众多,着述丰富,在经学与地方文献编纂上具有突出成就,于史学与校勘学亦有建树。刘氏一门历经三百年的学术史,是清代家学传承的典型范例;刘氏学人为学实事求是,注重经世致用,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对当地乃至全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刘青,李文才[3](2015)在《《青溪旧屋文集》初探》文中认为刘文淇(1789—1854),字孟瞻,扬州仪征人,清代嘉道年间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着作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1(以下简称《疏证》)、《左传旧疏考正》(以下简称《考正》)、《青溪旧屋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楚汉诸侯疆域志》、《扬州水道记》、《读书笔记》等。从刘文淇始,其子毓崧、孙寿曾、曾孙师培,一门四代,均以专治《左传》而着名,延续达
刘勇强[4](2015)在《略论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的地域差别对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行政区划经常随着朝代更迭等政治原因而变动,审视古代文学的地域性时,有必要考虑到这种变动;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信仰等各方面因素,也会不断变化,它们对文学书写的影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历代文学创作既是后续文学发展的背景,也是解析后者不可或缺的互文性因素;同时,地域文学还呈现出地域间的流动性与互动性。只有从动态角度看待地域文学,才能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本文即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探讨了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问题。
孙金珠[5](2014)在《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文中提出作为区域史学的一部分,梳理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历程、概括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推进淮扬地区史学的发展,从而促进淮扬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史学史的角度,探讨了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研究近代以来淮扬史学发展的意义,简要阐述了近代以前淮扬地区史学发展概况和近代以来淮扬地区史学研究综述,并总结了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晚清淮扬地区的史学研究,分别介绍了刘文淇、刘宝楠、魏源和李详等人的生平、史学成就和重要史学思想及观点。本章主要分析了刘文淇《扬州水道记》一书研究扬州水道史的成就,所体现的重视考证的方法,以及反映出的变化发展的思想;阐述了刘宝楠《宝应图经》一书中着名的邗沟十三变,反映了其关注民生问题、注重考证等思想与方法;通过分析魏源《圣武记》、《元史新编》、《海国图志》等书内容,探讨了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互市、节用的经济思想,重视人才的思想,爱国主义的思想和维护清廷封建统治的思想,并指出其如实记录的治史方法;通过分析李详《愧生丛录》、《正史源流急就篇》、《西汉节义传》等作品,体现了其重视文史考证的方法、赞扬忠节的思想,并论述了其研究、编纂地方志方面的成就。第二章为民国淮扬地区的史学研究,分别介绍了刘师培、丁文江和戈公振等人的生平、史学成就和重要史学思想及观点。本章通过分析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国民约精义》、《中国民族志》、《攘书》等书,总结其创新了史书编纂的体例、宗旨,其体现的进化的历史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平等、民主的思想,以及以汉族为中华之正主的民族思想,并指出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突出史官与礼法的重要性;分析了丁文江的矿业史研究成就及思想,并通过研究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的形式与内容,指出其在形式上创立了年谱长编体裁,在内容上能够把握谱主主要活动的分期、客观叙述谱主的事迹,重视谱主思想、主张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史学成就,归纳了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所体现的言论自由与爱国的史学思想。第三章为当代淮扬地区的史学研究,介绍了刘国钧和祁龙威等人的生平、史学成就和重要史学思想及观点。本章通过分析刘国钧《中国书的故事》、《中国书史简编》、《中国古代书籍史话》等史学成就,探讨了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思想;通过分析祁龙威《太平天国史学导论》、《太平天国经籍志》、《考证学集林》、《龙威读书录》等,总结了其唯物史观与重视考据相结合的思想。第四章总结阐述了近代以来淮扬史学发展的五大特点:由旧史学向新史学转变,由旧史观向新史观转变,由政治性向学术性转变,重视考证、实事求是的治史方法和态度,以及科学化、多样化、社会化。
安介生[6](2013)在《明清扬州世族与景观环境之营建——以北湖地区为核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北湖"实则由多个湖体组成,位于今天扬州市区西北部,属于明清扬州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当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景观风貌。明清以来,迁居北湖地区的世族人士不仅形成了重视教育,崇尚着述的文化传统,并刻意追求与培育纯朴的、远离尘嚣的小区域环境,为北湖地区独特景观环境的形成以及扬州区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湖世族文化风尚与北湖地区景观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中国景观环境史与学术发展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与深远的启发意义。
张立[7](2013)在《扬州文献考论(汉至唐)》文中提出扬州,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始,这座有着近两千五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文献典籍。扬州文献记录着从古至今扬州的山川河流、变迁更迭,记载着扬州城市的变化与发展,记叙着一代代扬州人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所为。然逝者如斯,微言易坠,世代沧桑,典籍聚散,存者不过十之一二而已。《扬州文献考论》以时代为经,部类为纬,一一考论,溯源竟委,对扬州文献进行一次细致的历史追溯。因时间所限,暂只考至隋唐时期扬州文献。本论文已完成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三个阶段扬州文献的考论。将扬州人着作、有关扬州之作与迁扬之人所作,依照经、史、子、集分类,逐一梳理。每阶段冠以小序,论述概况;每部着作先列书名、卷数、类目、存佚及作者姓名,后详述作者生平着述、史志着录;存世之书详录版本,亡佚者则录辑佚,已有辑佚为旧辑,新增辑佚为新辑;最后逐一考论文献要点及其意义。全文共考察两汉至隋唐间九十一种扬州文献,落实了存亡情况,并对见存的十七种文献进行了版本梳理,对七十四种亡佚典籍中旧有辑佚者进行了整理,可重新辑佚者进行了全面辑佚。对生卒不详的十二位作者进行了一定的考辨,对着录有误的作者生平予以订正。最后,还编制了西汉至清末的《扬州文献简目》附录于后,以便查检与进一步研究。总的说来,全文对扬州从汉至唐文献的存佚状况,版本情况,以及亡佚之书的辑佚方面,有自己的创见与发明。地方文献是一地艺文之汇集,反映地方学术源流,体现着地方文化与历史变迁,对城市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扬州文献的考录,不仅对扬州一地具有重要价值,对江苏省甚至全国,也极有意义。
周汨[8](2013)在《清代扬州学派实学传统下的音乐着述研究》文中认为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之一,以重视实学、成果丰厚着称。其中音乐类成果主要涉及乐律和乐悬,对燕乐乐调、荀勖笛律和乐悬问题的系列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乐律着述有凌廷堪的《燕乐考原》和《晋泰始笛律匡谬》,乐悬着述有江藩的《乐悬考》。本文试图从扬州学派的实学传统——理证和训诂在扬州学派音乐着述中的体现入手,结合后人的研究、文献资料和相关考古资料,对这三部音乐着述进行辩证评价,并从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研讨。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阐述扬州学派的实学传统——即理证和训诂两种治学方法,并对扬州学派音乐着述的作者(凌廷堪和江藩)学缘、着述内容(乐律、乐悬)做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对扬州学派乐律着述中的乐律理证问题进行考证和辨析,并结合扬州学派的学术背景评述凌廷堪乐律研究的得与失。第三部分是对扬州学派乐悬着述中的名物训诂问题进行辩证,指出江藩根据相关经学文献、乐悬图和文字释义等对乐悬器物进行的形制研究特点。第四部分是对由实学传统所贯穿的扬州学派音乐着述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加以肯定,阐明扬州学派音乐着述秉承清代乾嘉学术的传统,启迪了近代燕乐乐调、笛律和乐悬研究的专门之学,在中国音乐学术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范菊琴[9](2011)在《汪中《述学》略论》文中指出汪中是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集《述学》虽然不是鸿篇巨制,但在扬州学派众多学术成果中仍属于佼佼者。通过对《述学》的研究,可以具体了解汪中这位“通儒”。他的“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治学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经学、子学、史学、语言学、金石学、文学等领域,并取得很高的成就;二是在治学过程中不仅讲求古字、古经的本义,还注重发扬早期儒家重视实用之学的传统;三是注重发展理念,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宋明理学及考据学内部的弊端。本文从《述学》文本本身入手,探寻、归纳汪中的学术宗旨、治学精神、考证方法。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汪中的生平及《述学》的成书概况;第二部分阐述汪中有志于用世的学术宗旨。第三部分分析汪中的治学精神。汪中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倡导对尚未弄清或没有材料可以证明的问题以“阙疑”的方式处理,留待后人进一步研究及对宋明理学、考据学的客观认识。第四部分归纳汪中治学时所采用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和严密的考据方法,将其研究方法概括为归纳演绎法、比较法、年代推算法。第五部分论述汪中《述学》的贡献。
彭公璞[10](2010)在《汪容甫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汪中,字容甫,是清代乾隆时期的着名学者。他一生命途多舛,但能勤学自立,在清代乾嘉学术中卓然成一家之言。其才、学、识三者皆有过人之处,为士林所推重,时人多以“通儒"称之。汪中学术及其思想既是他基于人生个体体验,刻苦自学的心灵独创,也是在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外缘影响与学术发展内因交互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在乾隆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朴学研究之风大盛,出现了类似库恩提出的“科学共同体”意义的朴学研究社会群体(“学术共同体”);朴学研究的水平发展至乾隆、嘉庆时期也走向了高峰。由此,清代朴学发展如日中天,成为清代学术的主要代表形态。在这一过程中,戴震学术具有集前人大成、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对朴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引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到人文研究领域,将戴氏学术视为朴学运动的“范式”理论,以进一步认识清代朴学的社会学意义及其内部发展机制等问题。而“后戴震时代”——范式确立后的常规学术阶段,正是汪中及其同辈学者所处的主要学术背景。在“后戴震时代”,学者们集中精力对于戴震学术范式内部遗留的问题做了更为细致、具体的研究,使得学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水平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在戴氏学术的基础上对义理领域做了新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朴学研究的一些学术流弊也开始渐次显露,对朴学运动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作为“后戴震时代”的学者,汪中在推动纯学术研究的深入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他更大的贡献则在于他在治学实践中坚持“学以用世、学而能思”,提出了不少具有启迪意义的精到见解,表现出鲜明的思想性,对于促进朴学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汪中学术整体为背景,重点阐释其具有思想史意义的创新成果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其思想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汪中的治学特点与方法论对于朴学研究的重要启迪价值在治学过程中,汪中既重视“实事求是”,又强调“心知其意髓,复能在治学实践中实现两者的贯通。故其学术成果多洗练精要之作,以识力超拔超拔见长。汪中继承了朴学严谨求实的学风,又特别重视对研究主体心知的功能,要求学者克服语言表意功能的局限性,不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去理解经文大义,以实现考据与经义的会通。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他通过自己的精粹成果表达了博而能约、道艺一体、经史会通等重要见解,对于当时朴学研究一味征实、固陋不通的弊病进行了有力的矫正,对于学者治学有指导示范意义。二、汪中对于清代朴学深入发展、更新自立的贡献汪中特别重视学术风气的建设。对于宋明以来末学的空疏教条学风,他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同时他大力复兴子学,并突破了经、史、子、集的学术分类传统,以史为经纬,在周代文明的广阔背景下考镜学术流变,将史官文化、六艺、诸子之学连为一体。一方面他恢复了儒家孔荀一系学术源流,为清代学者打破宋代理学的理论权威地位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他通过对诸子学术源流的梳理,从中抽绎出学术平等、经世实学、礼学传统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作为现实中的为学之道。这体现了他整合百家文化,再建学术新风的闳大学术理想,这对于清代学术从整体上摆脱传统羁绊,以新的面貌自立于学术史林有重要意义。三、汪中对于清代朴学运动发展方向、治学宗旨的把握汪中志在经世,关注民生,始终把自己的学术面向现实生活,努力实现经术与“用世”的会通。这使得他的学术能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得到进一步淬炼,锻造出新锐的思想,成为真正的“有用之学”。它表达了汪中在“求实”基础上“求善”的学术追求,是对戴震“求是”原则的自觉继承和发扬,体现了朴学运动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对于克服朴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研究成果脱离社会现实,琐碎无用、求之愈实而用之愈虚等弊病具有极强的针砭意义。汪中的学术思想具有“闳通经世”的总体特点,其精粹的思想性成果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在朴学运动的“后戴震时代”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通过对汪中学术思想的个案研究,也带动了我们对其所处时代若干学术问题的宏观思考。关于清代朴学。我们认为,清代朴学的产生与发展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和学术内在逻辑发展理路交互作用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清廷的文字狱政策对于清代朴学的发展的确产生了恶劣影响,但不是清代朴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关于清代朴学家。从本文对汪中及其同辈学者的事迹和性格描述可见,乾嘉学者中不乏磊落慷慨、通达世务的豪杰之士。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关怀,决非一般庸碌之辈可比。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历史评价相对偏低,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库恩“范式”理论关于科学家集团的主观意愿在选择范式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论述也启示我们,要重视清代朴学家群体在朴学发展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自觉从人文的维度深入挖掘清代朴学的思想史内涵。关于朴学分派。当我们把戴震学术理解为代表清代学术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的范式理论时,我们就更倾向于“由惠学到戴学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观点,而不赞成简单地以地域分派,将乾嘉朴学解释为不同学派相互对峙、彼此对立的意见。同时我们也没有接受存在有“扬州学派”的观点,认为这不足以涵盖汪中、王念孙、阮元、焦循等这些有历史影响的重要学者的学术。对于汪中,我们主要是将其放在“后戴震时代”这一具体历史背景下考察其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的。此外,从“范式”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在以戴震学术为范式的清代朴学在乾嘉学界确立了主流地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说明朴学业已成为社会化运动的背景下,以宋儒学说为代表的传统义理学日趋式微,根本不足以作为朴学势均力敌的敌手,与朴学竞争。所谓激烈的“汉、宋相争”并不是事实。用“汉学”代指清代朴学也并不恰当。我们主要从范式的产生→常规→危机→转换的角度理解朴学运动的发展历程;汪中所处的乾隆时代是朴学的常规发展阶段,此时朴学在回应传统义理学的挑战的同时,对出现的弊病也有所调适。至嘉庆时期,朴学运动仍然得到较快发展,向纵深拓展,可以理解为“范式增生”阶段;嘉、道以下,朴学则出现明显危机;之后今文经学在晚清学界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取代了以戴震范式为中心的清代朴学。这其中,世运变迁,经世诉求是造成这一范式转换的重要原因。
二、论清代扬州学派的扬州地方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清代扬州学派的扬州地方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焦循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焦循生平大略 |
第二节 焦循着述略观 |
第二章 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概说 |
第一节 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产生背景 |
一、清代方志编撰兴盛原因 |
二、清代方志编撰盛况 |
三、清代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关系 |
第二节 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基础 |
一、思想上的融通 |
二、实践中的交融 |
第三章 焦循方志编撰产生的文学扩容 |
第一节 文人交游的扩展 |
一、与前辈名流 |
二、与同辈文人 |
三、与后生文人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丰富 |
一、丰富诗词题材 |
二、丰富文题材 |
第三节 史学趣味的增加 |
第四章 焦循方志编撰蕴含的文学色彩 |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收录 |
一、载录他人作品 |
二、采选自撰之文 |
第二节 述评结合的论赞 |
一、“焦循曰” |
二、与田雯的对比 |
第三节 北湖文学活动史料的呈现 |
一、明中期至清中叶北湖文学 |
二、文人集会的概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对扬州学派的综合研究 |
(二) 对宝应刘氏家学的宏观研究 |
(三) 对宝应刘氏学人的个案研究 |
第一章 宝应刘氏家学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第三节 家学渊源 |
一、明代刘氏先祖着述汇考 |
二、刘永澄学行之影响 |
第四节 师友影响 |
一、惠栋与戴震 |
二、王懋竑与朱泽沄 |
第二章 宝应刘氏家学传承与着述稽考 |
第一节 宝应刘氏的历久传承 |
一、恭奉谨身节用之祖训 |
二、维系诗书继世之传统 |
三、汲取联姻世家之给养 |
四、顺应学术发展之趋势 |
第二节 宝应刘氏家族着述稽考 |
一、康雍时期 |
二、乾嘉时期 |
三、道咸时期 |
四、同光时期 |
五、对刘氏着述的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宝应刘氏之经学 |
第一节 刘台拱的经学成就 |
一、刘台拱的生平大略 |
二、《论语骈枝》的学术成就 |
三、《经传小记》的礼学思想 |
第二节 刘宝树与《经义说略》 |
一、刘宝树的生平大略 |
二、《经义说略》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刘宝楠与《论语正义》 |
一、刘宝楠的生平大略 |
二、《论语正义》的撰述目的、续撰及初刻问题 |
三、《论语正义》的学术特色 |
第四节 刘恭冕的《论语》学成果 |
一、刘恭冕的生平大略 |
二、《论语正义补》的续补之功 |
三、《何休注训论语述》对何休之说的评论 |
第四章 宝应刘氏之史学 |
第一节 刘心学与《四朝大政录》 |
一、刘心学的生平大略 |
二、《四朝大政录》的史料来源 |
三、《四朝大政录》的史学价值 |
第二节 刘氏学人的史论 |
一、对历史人物的评论 |
二、对历史事件及现象的评论 |
第五章 宝应刘氏之校勘学 |
第一节 刘台拱的群籍校勘 |
一、校勘事例举证 |
二、校勘方法 |
三、校勘特点 |
四、成就与不足 |
第二节 刘恭冕《韩非子补校》考略 |
一、《自序》考释 |
二、具体内容 |
三、成就与不足 |
第六章 宝应刘氏之地方文献的编纂 |
第一节 刘中柱与《宝应名胜纪略》 |
一、刘中柱的生平大略 |
二、《宝应名胜纪略》的编纂动机与特色 |
三、《宝应名胜纪略》的主要价值 |
第二节 刘台斗与水利文献 |
一、刘台斗的生平大略 |
二、《下河水利集说》的主要价值 |
(一) 辑录了多种水利奏疏及史志材料 |
(二) 表达了自己的主要水利观点 |
三、《黄河南趋议》的治河思想 |
第三节 刘赞勋与《重修宝应县志辨》 |
一、《重修宝应县志辨》的编纂动机与补正之功 |
二、《重修宝应县志辨》所体现出的经世思想 |
第四节 刘宝楠与《宝应图经》 |
一、《宝应图经》的特点 |
二、《宝应图经》的成就 |
第五节 刘恭冕与湖北地方志 |
一、参与多部州县志的编纂 |
二、拟纂湖北省志之凡例 |
第七章 晚清刘岳云学行考述 |
第一节 生平大略与学术渊源 |
一、生平大略 |
二、学术渊源 |
第二节 治学特点 |
一、汉宋兼采 |
二、经世致用 |
三、兼赅中西 |
第三节 学术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青溪旧屋文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集》篇目分类概述 |
二、《文集》所见刘文淇治学之特点 |
(一) 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 |
1. 研治经学:坚持训诂考据的传统汉学方法。 |
2. 治史修书:取材广博而不妄改古书。 |
3. 稽考地志、礼俗:坚持多重证据与严苛考辨。 |
(二) 通博古今的学术风格 |
1. 治学范围广泛——经史兼治 |
2. 研究方法多样——古今兼采, 以诗证史 |
3. 学术胸怀宽阔——有容乃大 |
三、《文集》所见刘文淇的济世情怀 |
(一) 挚爱家乡、钟情桑梓:刘文淇的扬州情节 |
(二) 重孝义、好文德:刘文淇对中华传统美德之弘扬 |
1. 孝友节义:刘文淇对为人准则的标举 |
2. 尊老爱幼:刘文淇的家族观念 |
3. 文德兼备:刘文淇对为官标准的提倡 |
(4)略论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区范围及其变动与文学的地域性 |
二、地域的非地理性诸要素与文学书写 |
三、地域文学的传承性与互文性 |
四、地域文学间的流动性与互动性 |
(5)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近代以前淮扬地区史学发展概况 |
三、近代以来淮扬地区史学研究综述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晚清淮扬地区的史学研究 |
一、刘文淇的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刘文淇生平及着作简介 |
(二) 主要史学成就及思想 |
二、刘宝楠的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刘宝楠生平及着作简介 |
(二) 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三) 《扬州水道记》与《宝应图经》的比较 |
三、魏源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魏源生平及着作简介 |
(二) 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三) 《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的比较 |
四、李详的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李详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
(二) 主要史学成就及其史学思想 |
第二章 民国淮扬地区的史学研究 |
一、刘师培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刘师培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
(二) 主要史学思想及其史学成就 |
(三) 《中国历史教科书》与《中国古代史》的比较 |
二、丁文江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丁文江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
(二) 中国矿业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与思想 |
(三) 《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四) 《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与《陈垣年谱配图长编》的比较 |
三、戈公振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戈公振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
(二) 报学史研究主要成就 |
(三) 言论自由与爱国的史学思想 |
(四)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对《中国报学史》内容的补充订正 |
第三章 当代淮扬地区的史学研究 |
一、刘国钧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刘国钧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
(二) 全面、科学地进行史料分析,系统、条理地开展书史论述 |
(三)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思想 |
(四) 《中国书史简编》与《中国图书史与中国图书馆史》的比较 |
二、祁龙威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 |
(一) 祁龙威生平及其着作简介 |
(二) 太平天国史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
(三) 主张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 |
(四) 运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正反两方面客观地分析评判问题 |
(五) 《太平天国史学导论》与《太平天国史纲》的比较 |
第四章 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特点 |
一、由旧史学向新史学转变 |
二、由旧史观向新史观转变 |
三、由政治性向学术性转变 |
四、重视考证、实事求是的治史方法和态度 |
五、科学化、多样化、社会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扬州文献考论(汉至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扬州之名 |
二、扬州建置沿革 |
三、扬州文化 |
四、扬州文献研究现状 |
五、《扬州文献考论》体例 |
1、收录范围 |
2、考论体例 |
汉代 |
小序 |
史部 |
广陵郡图经□卷 史部地理类 佚 |
集部 |
张纮集一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陈琳集一卷 集部别集类 存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小序 |
经部 |
郊丘议三 卷经部礼类 佚 |
尚书义二 卷经部书类 佚 |
史部 |
献帝春秋十卷 史部编年类 佚 |
梁典三十卷 史部杂史类 佚 |
广陵烈士传一卷 史部传记类 佚 |
奏书一卷 史部诏令奏议类 佚 |
高茂琰奏事五卷 史部诏令奏议类 佚 |
三州论一卷 史部地理类 佚 |
江都图经□卷 史部地理类 佚 |
子部 |
矫非论二十篇 子部儒家类 佚 |
新论十卷 子部儒家类 佚 |
辨道三十卷 子部儒家类 佚 |
吴普本草六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华佗方十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神农本草经□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胡洽百病方二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蒋子万机论八卷 子部杂家类 佚 |
山阳死友传一卷 子部小说类 佚 |
集部 |
刘颂集三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盛彦集五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华谭集二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闵鸿集三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戴邈集五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刘瑶集二十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释标集二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隋唐时期 |
小序 |
经部 |
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卷 经部礼类 佚 |
文字指归四卷 经部小学类 佚 |
桂苑珠丛一百卷 经部小学类 佚 |
古今字图杂录一卷 经部小学类 佚 |
尔雅音义二卷 经部小学类 佚 |
博雅音十卷 经部小学类 存 |
唐韵要略一卷 经部小学类 佚 |
史部 |
晋书一百三十卷 史部正史类 存 |
汉书辨惑三十卷 史部正史类 佚 |
五位图十卷 史部编年类 佚 |
写宣十卷 史部编年类 佚 |
狄仁杰传三卷 史部传记类 佚 |
李赵公行状一卷 史部传记类 佚 |
扬州记□卷 史部地理类 佚 |
地志图(一作地图志) □卷 史部地理类 佚 |
子部 |
金谷园记一卷 子部农家类 佚 |
本草音义二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鉴上人秘方一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口齿论一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风疾论一卷 子部医家类 佚 |
崔融宝图赞注一卷 子部杂纂类 佚 |
蓬山事苑三十卷 子部杂纂类 佚 |
投壶经一卷 子部艺术类 佚 |
叶有道碑 子部艺术类 存 |
李思训碑 子部艺术类 存 |
端州石室记 子部艺术类 存 |
岳麓寺碑 子部艺术类 存 |
法华寺碑 子部艺术类 存 |
李秀碑 子部艺术类 存 |
书断三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文字论一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六体书论一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书估 (一作书诂) 一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评书药石论一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书议一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二王书录一卷 子部艺术类 存 |
书赋一卷 子部艺术类 佚 |
古文大篆书祖一卷 子部艺术类 佚 |
画断口卷 子部艺术类 佚 |
法性论口卷 子部宗教类 佚 |
道学传二十卷 子部宗教类 佚 |
《老子》、《庄子》、《周易》 学记三卷义略三 卷子部宗教类 佚 |
修真指微诀一卷 子部宗教类佚 |
内学记二卷 子部宗教类 佚 |
集部 |
曹宪集三十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上官仪集三十集 集部别集类 佚 |
来济集三十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李北海集六卷附录一卷 集部别集类 存 |
灵一集一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窦常集十八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南燕染翰集十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张南史诗一卷 集部别集类 佚 |
文选音义口卷 集部总集类 佚 |
文选注六十卷 集部总集类 存 |
文选辨惑十卷 集部总集类 佚 |
文选注六十卷 集部总集类 佚 |
文选音 (一作文选音义) 十卷 集部总集类佚 |
文选注□卷 集部总集类 佚 |
窦氏联珠集五卷 集部总集类 存 |
南熏集三卷 集部总集类 佚 |
文场秀句一卷 集部总集类 佚 |
大中新行诗格一卷 集部诗文评类 佚 |
汉至唐扬州文献特色与贡献 |
一、地志之作,承继创新 |
二、史志之作,补史正史 |
三、医家之作,悬壶济世 |
四、宗教文献,释道兼容 |
五、《文选》释读,筚路蓝缕 |
六、李、张书法,源远流长 |
七、华辞美赋,流芳百世 |
八、南北交融,共铸辉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方志 |
二、专着 |
三、论文 |
附录:扬州文献简目 |
汉 |
三国两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清代扬州学派实学传统下的音乐着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本论题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扬州学派的实学传统与音乐着述 |
第一节 扬州学派的实学传统——逻辑理证与名物训诂 |
一、 重视推演的逻辑理证 |
二、 探本穷源的名物训诂 |
第二节 扬州学派的音乐着述 |
一、 凌廷堪的音乐着述 |
二、 江藩的乐悬着述 |
第二章 扬州学派乐律着述中的逻辑理证 |
第一节 《燕乐考原》中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证 |
一、 《燕乐考原》中的史料书证 |
二、 《燕乐考原》中重要问题的理证 |
第二节 《晋泰始笛律匡谬》中荀勖笛律的理证 |
一、 《乐律表微》、《荀勖笛律图注》、《晋泰始笛律匡谬》与荀勖笛律相关文献的比较 |
二、 《泰始晋笛律匡谬》与《声律通考》与荀勖笛律相关文献的比较 |
第三节 凌廷堪乐律理证的是非得失 |
第三章 扬州学派乐悬着述中的名物训诂 |
第一节 江藩《乐悬考》中乐悬名物训诂 |
一、 虡 |
二、 摩 |
三、 肆 |
四、 鑮 |
五、 方响、云锣 |
六、 乐悬 |
第二节 江藩乐悬名物训诂的特点 |
第四章 扬州学派音乐着述的价值体现 |
第一节 在扬州学派学术传统中的价值体现 |
第二节 在清代学派音乐着述中的价值体现 |
第三节 在中国音乐学术史中的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汪中《述学》略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 整理点校 |
2. 相关着作 |
3. 相关论文 |
一. 《述学》的作者与成书 |
(一) 汪中的生平经历及个性特征 |
(二) 汪中与扬州学派 |
(三) 《述学》的成书概况 |
二. 从《述学》看汪中的学术宗旨 |
(一) 精研大义 |
(二) 有志于用世 |
1. 以礼治世 |
2. 关注社会民生 |
三. 从《述学》看汪中的治学精神 |
(一) 阙疑精神 |
(二) 批判精神 |
1.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
2. 对考据学派内部的批判 |
四. 从《述学》看汪中的考证方法 |
(一) 归纳演绎法 |
(二) 比较法 |
(三) 年代推算法 |
五. 汪中《述学》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汪容甫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依据 |
二、汪中思想研究综述 |
三、写作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汪中的个性、着作及其所处时代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汪中其人其书 |
一、汪中的家庭背景与生平经历 |
二、汪中的个性特征与心路探微 |
三、汪中的着作与学术概况 |
第二节 汪中所处时代的学术风尚 |
一、乾隆时期政治领域对学术发展的促进 |
二、乾隆时期经济领域对学术发展的促进 |
三、学术共同体的出现与朴学风尚的形成 |
第三节 汪中的学术渊源及"后戴震时代"的治学背景 |
一、汪中的学术渊源 |
二、戴震学术的范式意义 |
三、"后戴震时代":汪中的治学背景 |
第二章 汪中的治学特色及其方法论的启示 |
第一节 汪中的治学特色 |
一、实事求是 |
二、心知其意 |
第二节 汪中的治学方法论 |
一、汪中对戴震"求是"原则的继承 |
二、汪中治学的方法论 |
三、汪中治学方法论所蕴涵的哲学问题及启示 |
第三章 汪中的学术史观与学术重建的文化理想 |
第一节 汪中对空疏教条学风的批判 |
第二节 汪中的子学研究实绩与学术史观 |
一、整理着作与考定作者事迹 |
二、考镜诸子学术源流 |
三、"经史一体、四部同源"的学术史观 |
第三节 汪中学术重建的文化理想 |
一、为学尚实,经世致用 |
二、整合传统,文化创新 |
第四章 汪中经世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 汪中"以礼经世"的社会思想 |
一、天人观 |
二、伦理观 |
三、政治观 |
第二节 汪中的"用世"思想 |
一、以实学求实用 |
二、善于治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四、论清代扬州学派的扬州地方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焦循方志编撰与文学活动之关系研究[D]. 杨丹.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2]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考述[D]. 李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3]《青溪旧屋文集》初探[J]. 刘青,李文才.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5(01)
- [4]略论古代地域文学的动态特征——以清代扬州文学为中心[J]. 刘勇强.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5]近代以来淮扬史学的发展[D]. 孙金珠. 扬州大学, 2014(02)
- [6]明清扬州世族与景观环境之营建——以北湖地区为核心的考察[J]. 安介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3(04)
- [7]扬州文献考论(汉至唐)[D]. 张立. 浙江大学, 2013(04)
- [8]清代扬州学派实学传统下的音乐着述研究[D]. 周汨. 武汉音乐学院, 2013(04)
- [9]汪中《述学》略论[D]. 范菊琴. 湖北大学, 2011(S2)
- [10]汪容甫学术思想研究[D]. 彭公璞. 武汉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