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第一次研讨会纪要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第一次研讨会纪要

一、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耿传辉[1](2016)在《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和“农村金融改革”是当今经济领域里比较热点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农业的弱质性,“三农”和农村金融的发展都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资金短缺,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贷款可获得性差的现象并存。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症结就是缺少好的抵押品。基于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仍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土地上,将农村土地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金化的转换,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地区实现金融普惠。本文以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基础为逻辑起点,以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变迁为逻辑主线,将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置于国际横向比较与国内纵向发展的背景下,力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问题解决,从而使研究的主题与对策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章是绪论。本章是对论文的整体规划,包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及其溯源,也是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首先,该部分对文章中土地金融、农村土地金融等几个中心词汇进行了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其次,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金融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土地收益资本化理论等。再次,对西方学者有关农村土地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金融约束理论和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等。第三章是从横向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土地金融进行考察与借鉴。一是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与公立土地银行相结合的模式;二是美国以联邦土地银行为核心的政府农业信贷体系;三是印度的以农村协作金融为特色的土地金融体系;四是台湾地区以台湾土地银行为主导的土地金融模式。通过对上述国家与地区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比较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土地金融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为指导,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土地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作用。第四章是从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一是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变迁历程,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功能、民国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到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金融发展变革等;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成绩。一方面是建立了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的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另一方面是形成了包括钱庄、合会、民间借贷、典当、民间集资、民间借贷、民间贴现组织等的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和农村土地债券滞后;四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主要有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农业弱质性的局限、市场机制异化的制约、金融监管滞后的障碍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的藩篱等。第五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本章主要是在上一章纵向回顾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典型模式实践进行横向比较,以便分析各种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优劣。一是以绍兴为代表的农村土地信托模式;二是以重庆江津为代表的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三是以重庆为代表的地票交易模式;四是以吉林梨树为代表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尤其是在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填补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的空白,大大提高了信贷资金在农村地区的可获得性。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总体目标都是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功能。第六章是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一定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体制和机制再造,不断加大农村土地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等。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农村土地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程业炳[2](2006)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使这门学科更加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产生更有效、更持久的影响,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来指导它的研究和实践。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入手,对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加以总结和归纳。

管文行[3](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治理主体构成。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农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容置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农村村民自治实施之初所依赖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已经逐渐消解。农村治理已经溢出农村社会场域,单纯依靠农村社会自主性调节不能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全部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以村“两委”为主要治理主体的二元结构已经不能承担起全部农村治理的重任,需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发展。毫无疑问,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势必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农村治理的无序化与治理有效性的降低。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否稳定与个体化的农民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关联性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要农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性治理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能否理顺。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调试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在农村微观场域中,不同属性的农村治理主体参与动机不同,其中,利益是影响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关键要素。乡村振兴要求改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内外环境,对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提出新的结构性要求和功能性诉求,但是,同时也暴露出农村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构成主体较为单一,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以村“两委”为主要构成主体,甚至是“空心村”,乡镇政府角色缺位、市场性治理主体缺失,并没有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局面,难以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二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主体间关系存在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理论上的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乡镇政府在治理中角色缺位、村民自治组织角色越位以及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市场性治理主体挤压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等问题。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构成,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于整个国家的控制而实行完全的独立自治,而国家也始终以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保持着对农村社会的控制与渗透。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国家成为了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主体缺失的重要外部诱因,即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之间张力失衡造成农村自治空间被压缩,挤压了农村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治空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更是直接造成了农村治理主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空心村”的大量出现。但是,除了国家宏观层面的原因外,造成农村治理主体间关系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场域内,相应制度供给的缺失、结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农村治理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和农村社会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共同推进。从国家宏观思路方面而言,首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其他治理主体的组织化嵌入,通过组织化嵌入确保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的核心方位以及对其他治理主体的领导关系;其次,妥善处理国家控制与农村社的会自我调适,赋予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应有的活动空间;再次,努力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为不同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农村治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农村层面的微观对策来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加强作为具体行动者的农村治理主体自身建设,从理论上明确具有不同属性和利益诉求的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和角色;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农村治理主体间的行为选择,理顺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再次,健全农村治理主体间的利益整合机制、监督机制与协同机制,提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文化对农村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起着潜在的引领与规范作用,优化农村治理主体结构还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严青[4](2014)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少,但多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即通过提高利率等办法以覆盖成本的角度,而对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方面鲜有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论文则重点探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户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问题,包括农户可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和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的最低贷款利率两个方面,二是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三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选择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最终目的是一方面求得中国农户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的各地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农民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从需求角度看,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满足需求的难易程度角度分析,贷款需求是首要的需求。就供给而言,尽管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多元化和供给渠道多样化局面,但是,供给总量有限,信贷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仍然极不充分。小额信贷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地说:(1)在中国有大量的、潜在的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即大量存在的或潜在的信贷需求不能成为有效需求。而影响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的外生限制条件主要有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等。其中贷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对农户小额信贷活动的规模、形式与作用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与舆论中,往往被低估了。此外,农户信贷需求对贷款类型亦高度敏感,现行以抵押、担保为主的贷款模式并不适合农户信贷。(2)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以高利率来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观点的理由,但经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在现有的农村收入水平条件下盈亏平衡利率远远超出了农户的可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降低交易成本才是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4)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说,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行阶段要求的小额信贷有效模式,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准公益性制度主义,也就是在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模式。(5)从中国小额信贷运行机制说,针对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机构网点偏少、资金来源不足、贷款面窄、经营成本和风险高、保障和扶持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一种“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全文共八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主要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主要明确农户小额信贷的涵义,简介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同时综述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主要回顾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史、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中国小额信贷更好发展以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小额信贷应扩大到尽量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且一定要注重风险控制;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既要考虑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亦要考虑客户的可承受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且对小额信贷的监管必不可少;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国家的金融改革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必要的扶持不可少。第四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评估其成效。得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引进到现在的全面试行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风险防范、利率、政策扶持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金融机构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农户无法贷现象仍很突出。第五章是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农户视角,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借贷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和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与来自放贷机构的外生限制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收支平衡法测算了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受贷款利率过高、抵押担保条件和期限过短的影响。第六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小额信贷机构视角,利用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统计数据,首先介绍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及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情况,并分析农户小额信贷的财务收入和交易成本,进而运用盈亏平衡利率模型测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最低贷款利率,并通过对盈亏平衡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农户心理承受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各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与农户信贷需求存在不匹配;农户小额信贷在目前的现状下要达到可持续,需要的盈亏平衡利率极高,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造成利率偏高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营运成本率和信贷风险成本率偏高问题。第七章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观点和设计框架,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双方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第八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主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设想。主要观点包括:(1)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建立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和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双赢”目标的有效模式的观点。(2)在基本原则上提出“广覆盖、普受惠”、“有偿性、可持续”、“低成本、共发展”、“重激励、有保障”、“强监管、保稳健”等观点。(3)在发展模式上提出选择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和准公益性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4)在运行模式上提出“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5)在运行机制上分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及监管、贷款运作、市场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本论文作者直接或参与调查的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方可承受的最高利率和供给方可接受的最低贷款利率问题,得出现行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农户预期,而低于小额信贷机构预期,因而应该探寻农户小额信贷供需双方可接受的合理的均衡利率区间的结论,从而既不同意目前比较流行的农户可承受贷款高利率的观点,也不同意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贷款低利率下实现可持续的观点。(2)将本论文作者参与创建的广东省茂名市标准化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引入农户小额信贷研究中,以求更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小额信贷的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与现有信用信息系统的区别与优点在于:它是以“户”(农户)、而不是以“人”(个人)为单位,以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为标准,采用批量导入与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农户信用的自动评价。(3)根据中国“三农”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现状,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构建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公益性和准市场化相结合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观点,并细述了其运作机制,即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把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搞清楚,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我国全面系统的资料与相关数据,因而本文仅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完全的量化分析来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进行研究。

郜清攀[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徐云松[6](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易仲芳[7](2013)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文中研究说明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领军作用。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很快从众多学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应时顺势,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以“务实应用”为科教理念,以“中国化”为学术特色,并与工、商、农、学、政及国外学术机构密切互动合作,共同服务社会,推进学术,产生了丰硕的“中国化”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性声誉:社会调查“独开风气之先”,指数编制享誉中外,“出版物驰名全球”,建言献策触动朝野。本文以时间演变为经,地点变更为纬,“学术中国化”为主题,截取1927年—1949年的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区间,将考察重点放在群体活动最为频繁、最具影响力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建国前创立、发展、繁荣、衰退四个时期(1927—1949年)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评价,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简介欧美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对中国经济学留学人员群体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四个阶段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各阶段人、财、物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主要厘清“学术中国化”核心定义,引介“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评判标准,阐明南开经济学人、时人及今人对“学术中国化”的主要认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中国化”内涵的自我理解,进而为下文探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活动作好前期概念与学理上的铺垫工作。第三章主要对南开经济研究所指数调研、工商调研、“三农”调研等社会调研活动进行介绍,并结合西方社会调查方法,总结南开经济研究所“实证调研方法”、“计量方法”、“教授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社会调查“中国化”的特色和优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说明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作用与地位。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探索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分类介绍其“中国化”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其中第四章主要探讨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工业思想和理论。本章对比英、法、苏、美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历程及“工业化”路径选择,结合韦伯等人工业建设理论与主张,阐明南开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知,探讨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资本因子”面前对外来经验与模式的态度,评析方显廷工业重心思想演变,并总结陈振汉对韦伯等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结合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相关理论和改造手工业有关思想,借鉴美、加、意等欧美国家合作组织模式和经验,介绍南开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等人改造“三农”思想,发展乡村工业、农业合作的有关思想与理论,总结其改造“三农”的“中国化”特色与亮点,肯定方显廷、吴知提出的区别于步赫卡尔等人的乡村工业演变制度路径更适合中国国情。第六章探索南开经济学人在苏德成功经济模式面前认知态度,简析其“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计划自由经济”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路径,总结其“中国化”的“混合经济”和“计划自由经济”模式,阐明南开经济学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理立足中国实情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保护”、“外汇合理统制”以及财税改革的主张,并结合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欧文·费雪与霍曲莱的货币学说、皮古现款差额理论等,总结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与理论。第七章主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举措和思想。首先对“轮回教育”风波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洋化”教育问题进行简要总结,进而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土货化”教育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与理念进行解析。第八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教研环境,研究其与工、商、农、学、政社会各界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第九章围绕“得”、“失”、“同”、“争”四个方面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的活动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在学科建设的推进;“失”在学理构建中理论缺失;“囧”在教研环境的不到位;“争”在于学术思想上的四次大辩论。“结语”对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成功之“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时顺势”,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大变革的需求,顺应了政府谋求经济建设的大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建所宗旨、“中国化”学术理念及“实用至上”的服务原则;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是部不老的“传奇”,时至今日仍叶繁枝茂,学术生命如日中天。重翻其建国前这部尘封的历史,深挖其“学术中国化”的活动和成果,探索其历百折而不衰的“秘籍”,于昔于今,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魏丽莉[8](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理论流派及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农民组织化问题和农民合作社组织发展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的述评和分析,从理论流派的角度廓清了我国纷繁复杂的农民合作社实践的思想渊源,具有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方向性的启迪价值。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制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第一次飞跃”。但是,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克服农户分散经营体制弊端,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直是困扰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难题。面对乱象杂呈、难辨其性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学者们也是众议纷纷,观点各异,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极具争议和分歧。本论文研究认为,我国学者在描述、解释、预测家庭承包制以后,如何化解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农民如何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这一问题上,形成了思想迥异的理论流派或理论视角,它们具有不同的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和研究传统等。本论文认为,符合“理论流派”之内涵界定和衡量标准的,包括以下三大理论流派:一是新乡村建设学派,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三是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系统梳理和阐述了这三大理论流派的兴起和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演变历程、思想渊源、理论观点、核心概念和命题、政策主张以及研究方法等,并对其特征、社会影响等加以适当的评论。本论文以“理论流派”为研究视角,对学术界在农民组织化和农民合作社组织发展这一问题上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进行了归类,将其分为新乡村建设学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和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在研究内容上,梳理了三大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经历和思想历程,首次建立了解读我国农民组织化问题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思想的分析框架,应当视其为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本论文认为,新乡村建设学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研究要点如下:新乡村建设学派以温铁军、李昌平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发起、参与和推动了新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早期乡建学派梁漱溟、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合作社实践是新乡村建设学派直接的思想历史渊源。新乡村建设学派的温铁军从农村改革试验和新乡村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了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基本假设、概念,研究对象,他提出“三农”“三治”、“小农村社经济”、“村社理性”等概念,修正了中国农村经济基础的主体概念,阐发了解读中国农村基本制度安排的一系列命题和观点。他倡导乡村建设,重视“村社理性”,主张以村社为基本单位构建多元合作框架,并将农村剩余人口的文化建设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构农村社会资本、规模交易主体以及获取合作收益(组织租)的领域,以此实现乡村良治与发展。与温铁军不同,“草根派”的乡建学者李昌平提出了农民村社共同体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以社区金融合作为核心组建“三位一体”和“四权统一”的村社一体化农民组织,从而增强村庄的自主性和农民的自主性。新乡村建设学派及其倡导的乡村建设试验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宏观政策制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以张晓山、苑鹏等为主要代表人物。这一理论流派的主要内容和政策主张主要源于:国际合作社联盟确定的合作社发展原则,新制度经济学对组织和制度的研究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在关于合作社原则和本质、西方合作社思想流派、合作社与国家关系、国家立法与合作社发展、以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方向和我国合作社发展未来方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判断假说,其相关研究成果被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和出台我国第一部合作社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时被采纳,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以徐祥临、白志刚、陈林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渊源受到于日本农协建立思想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启发,同时也来自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形成了包括传统部门一般论、宏观调控论、综合性农业合作社论、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造论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农民组织化理论体系,提出了传统经济部门具有货币短缺的一般性特征;宏观调控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是改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手段;以综合性农业合作社为载体来承载政府向传统部门的货币投放;把传统合作经济组织改造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等观点,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论文最后论述了三大理论流派在我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上的学术意义,比较了三大理论流派学术观点的分歧和争论,并通过经济学有关理论对三大理论流派所倡导的组织农民的不同合作社模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供给在学理上予以分析,得出三大理论流派在这一问题上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的认识结论,对我国农民合作社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农民组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具有启发意义。

宋陆军[9](2014)在《白钦先新金融观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岁末,我国着名资深金融学家白钦先教授荣获中国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首届“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该奖由全国有金融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近三十家高校的金融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博导代表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审,并投票选定,每两年评选一次,2011年是首届,每届从报名或被推荐者中评选一人获奖。这是与2010年刘鸿儒中国教育基金会“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限75岁以上)并列的、非政府的、全国性、权威性、专业性最高学术奖。这一奖项的获得是对白钦先教授三十多年来在学科建设发展、学术特色、理论创新、高级人才培养和社会贡献成就的一次检阅与肯定。在颁奖典礼上,白钦先教授以“新视角”概括了他对经济金融理论的创新与传承,并提出以“新金融观”和“新发展观”梳理其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对中国经济金融理论自发、自主的传承,对于深化中国经济金融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要传承一国特色的经济金融理论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一国或地区所处的地理、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决定了各国经济金融学家研究经济金融问题时的视野、方法、关注的重点,也决定了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学术特色。如古埃及人依赖灌溉体系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古希腊的柏拉图视城邦为理想国的合理载体,中国儒家的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与环境特征。经济金融理论也是如此,在各国显示了纷繁多样的特色,经济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呈现出多样化形态,比如英国的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法国的重农学派,德国的国家主义与历史学派,奥地利的边际主义,美国的制度学派。当我们的研究视野聚焦到现代金融理论时,在汗牛充栋的学术殿堂里,我们日益容易迷路,不知所终。从教科书到学术论文,从理论到实践充满了单一性,细微的市场与无限的自由成为金融理论的关注焦点,货币中性、中介无效、市场无效等金融中性充斥着学界,虽然实际情况是各国都在利用金融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事实上的金融非中性却仍被激烈地排斥。为什么显而易见的事实一再被忽视?白钦先新金融观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金融非中性,跳出西方金融理论针对货币、中介、市场“中性与非中性、无效与有效”的争论,研究金融的体制、三维、资源、人文等基本属性,凸显金融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本文共有七章。第1章是绪论,重点是文献综述,通过对西方金融理论的系统性梳理,指出西方金融学者在研究金融中介、市场、货币等问题时的局限性,与此相对比梳理白钦先新金融观文献。第2章是白钦先金融学说概要。简要回顾和概括白钦先教授在“金融体制比较说”、“政策性金融说”、“金融资源学说与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说”等四大领域研究的成果和贡献。第3章是新金融观的界定。西方金融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金融结构观,认为金融结构的变迁就是金融发展,后来的追随者将金融结构定格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并讨论了二者的优劣;以博迪和默顿为代表的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比结构更稳定,应该从功能视角分析金融问题;以布莱克-斯科尔斯为代表的金融工程观,认为金融是风险管理,以此开发出管理风险的各种金融工具并为之定价,从而实现消除不确定性风险。无论是结构观、功能观,还是工程观,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需要从金融的另外属性探讨经济金融问题。白钦先新金融观赋予了金融新的四种属性,即体制属性、三维属性、资源属性和人文属性,与西方金融观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研究路径、不同的基础假设,并与之并行而立,是中国学者独立自主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第4章是新金融观的基本假设。新金融观秉持以货币非中性为基础的金融非中性,是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循环链条上的一次飞跃。经济金融学家对货币中性和非中性的讨论从未停止,西方金融学者长期以来陷入中性或非中性认识的漩涡,白钦先新金融观则是在新形势下一贯秉持金融非中性,完成了一次对货币非中性认知的深化。第5章是新金融观的基本属性和形成背景。本章探讨了新金融观的体制、三维、资源和人文属性,认为新金融观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产物,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时代产物,是金融与理论危机的反思产物。第6章是新金融观的基本内容。本章论证了体制金融、三维金融、资源金融和人文金融四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四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新金融观。新金融观的微观基础是体制金融,中观基础是三维金融,宏观基础是资源金融,约束条件是人文金融。第7章是新金融观的方法论和学术贡献。新金融观的方法论是大局观的整体论,新金融观的学术贡献主要有奠定了比较金融学的学科体系,开创了政策性金融理论和三维金融理论,深化了对金融本质属性的认知,拓展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揭示了金融学研究的民族性特征,是东方学人对金融的独特解读。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新金融观的基本假设是金融非中性。第二,新金融观的基本属性是体制、三维、资源和人文。第三,新金融观的基本内容是体制金融、三维金融、金融资源和人文金融,这四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以“九大要素”为分析框架组建新金融观微观基础的条件下,将金融具体分为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三大三维一体联动的金融族类,最终将金融本质归结为资源,指出金融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关爱,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支撑。第四,新金融观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贡献。体制金融、三维金融、金融资源和人文金融这些创新成果拓展了金融的研究内容,指明了金融研究的理论归宿。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揭示西方金融结构观、功能观和工程观,指出它们存在的重量性发展轻质性发展,重微观金融轻宏观金融,重技术金融轻人文金融,重实用金融轻理论金融等局限性;(2)将白钦先新金融观概括为体制、三维、资源、人文等四种属性,并区别于西方金融的结构、功能和工程属性,以一个新的视角揭示金融的本质属性;(3)创新性地总结经济金融学家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构建模型论证了金融非中性;(4)将金融体制、三维金融、金融资源和人文金融等内容融合在一起构成新金融观,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指出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函数形象地表达出来。本文研究的不足主要是因自身知识水平、结构和能力等因素,用体制、三维、资源和人文等四种金融观概括博大精深的白钦先金融学说有些偏颇,需要进一步努力学习与研究。

黄淑美,伍慕仪[10](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内容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村土地金融基本理论及其溯源
    2.1 农村土地金融的基本理论
        2.1.1 农村土地
        2.1.2 土地金融
        2.1.3 农村土地金融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2.2.1 地租与收益资本化理论
        2.2.2 合作制理论
        2.2.3 信贷合作社理论
        2.2.4 土地抵押贷款债务理论
        2.2.5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金融相关理论
    2.3 西方农村土地金融的主要理论
        2.3.1 金融结构理论
        2.3.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3.3 金融约束理论
        2.3.4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村土地金融的经验借鉴
    3.1 德国农村土地金融
        3.1.1 成立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
        3.1.2 构建金字塔式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3.1.3 创新合作金融管理体系
        3.1.4 制定农村土地金融支持政策
    3.2 美国农村土地金融
        3.2.1 成立联邦土地银行
        3.2.2 优化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3.2.3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3.2.4 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3.3 印度农村土地金融
        3.3.1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3.3.2 强力推进商业银行的支农服务
        3.3.3 创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3.4 台湾地区农村土地金融
        3.4.1 台湾土地银行的创建与发展
        3.4.2 其他专业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3.4.3 台湾农村土地金融的特征
    3.5 农村土地金融的经验借鉴
第4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情况
    4.1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
        4.1.1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村土地融资情况
        4.1.2 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村土地金融试验
        4.1.3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金融的发展历程
        4.1.4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历程
    4.2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
        4.2.1 基本建立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4.2.2 初步形成非正规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体系
        4.2.3 建立和试行了一些农村土地金融模式
    4.3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农村土地金融服务不足
        4.3.2 农民土地抵押权受限
        4.3.3 农村土地债券滞后
    4.4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
        4.4.1 土地制度缺陷的限制
        4.4.2 农业弱质性的局限
        4.4.3 市场体制异化的制约
        4.4.4 风控机制落后的阻碍
        4.4.5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第5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改革实践
    5.1 农村土地信托模式
        5.1.1 农村土地信托的运行
        5.1.2 农村土地信托的流程
        5.1.3 农村土地信托的创新
        5.1.4 农村土地信托的问题
    5.2 农村土地证券化模式
        5.2.1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运行
        5.2.2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创新
        5.2.3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问题
    5.3 地票交易模式
        5.3.1 地票交易的运行
        5.3.2 地票交易的创新
        5.3.3 地票交易的问题
    5.4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模式
        5.4.1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运行
        5.4.2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创新
        5.4.3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问题
    5.5 农村土地金融实践典型模式的启示
        5.5.1 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契机
        5.5.2 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依托
        5.5.3 以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为载体
第6章 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的未来发展
    6.1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
        6.1.1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6.1.2 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
        6.1.3 落实农村土地还权赋能
    6.2 完善农村土地金融组织机构
        6.2.1 发挥商业银行的支农主体作用
        6.2.2 健全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农职能
        6.2.3 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6.2.4 成立政策性的中国土地银行
        6.2.5 重建基层农村合作金融系统
    6.3 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1 加快互联网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2 加快商业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3 推进政策类农村土地金融产品创新
        6.3.4 加快农村土地金融抵押担保品创新
    6.4 加强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支持
        6.4.1 财政政策
        6.4.2 货币政策
        6.4.3 监管政策
    6.5 健全农村土地金融法律制度
        6.5.1 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和《物权法》
        6.5.2 制定《农村土地金融法》
        6.5.3 制定《农业保险法》
    6.6 强化农村土地金融风险控制
        6.6.1 探索多元风险补偿形式
        6.6.2 健全农村土地金融财政补贴体制
        6.6.3 利用信息技术降低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目标
        (二)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逻辑归纳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农村治理
        (二)农村治理主体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国家——社会”分析框架
        (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与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
        (一)人民公社的形成到解体(1949—1978)
        (二)人民公社解体到村“两委”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78—1987)
        (三)村“两委”二元结构建立到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1988—2012)
        (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初步形成(2013—2019)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典型特点
        (一)结构主体构成日益多元化
        (二)结构主体间互动日趋协同
        (三)结构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
        (四)结构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启示
        (一)坚持党组织在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坚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四)坚持结构调整与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行动者的位置与角色
        (一)政治性行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
        (二)行政性行动者——乡镇政府
        (三)社会性行动者——村民自治委员会
        (四)市场性行动者——企业等经济组织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的结构性要求
        (一)治理主体位置与角色的合理
        (二)结构主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三)结构主体治理过程中的协同
        (四)结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一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功能性诉求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经济适应功能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目标达成功能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整合功能
        (四)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维持功能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生成逻辑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
        (二)乡镇政府在治理结构中存在角色缺位与越位
        (三)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主体地位存在弱化
        (四)市场性治理主体侵占其他治理主体的活动空间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宏观诱因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
        (二)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间的张力失衡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造成治理主体缺失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微观原因
        (一)制度供给滞后使治理主体偏离既定的位置与角色
        (二)结构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主体间矛盾冲突不断
        (三)治理主体间治理权力失衡冲击了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宏观思路
        (一)加强党组织对农村治理的结构性嵌入
        (二)平衡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治理主体结构的外部环境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微观对策
        (一)明确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与角色
        (二)完善治理主体结构的制度建设
        (三)健全治理主体结构运行的相关机制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创新、不足与改进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1.6.3 改进方法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2.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2.2.1 金融抑制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与小额信贷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2.2.4 普惠金融体系理论与小额信贷
        2.2.5 信贷配给理论与小额信贷
    2.3 国内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2.3.1 关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
        2.3.2 关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研究
        2.3.3 关于小额信贷利率的研究
        2.3.4 关于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2.3.5 关于小额信贷立法和监管的研究
        2.3.6 关于小额信贷政策扶持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2.4.1 研究的成果
        2.4.2 研究的不足
3. 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
    3.1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3.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介绍
        3.2.1 发展模式
        3.2.2 机构模式
        3.2.3 贷款模式
        3.2.4 利率模式
        3.2.5 监管模式
        3.2.6 扶持模式
    3.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3.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3.5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其启示
        3.5.1 印度小额信贷模式
        3.5.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过
        3.5.3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分析
        3.5.4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验教训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4.1.1 萌芽阶段(1981~1993年)
        4.1.2 试点初期阶段(1993~1996年)
        4.1.3 项目扩展阶段(1997~1999年)
        4.1.4 农村信用社全面介入阶段(1999~2005年)
        4.1.5 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特点
    4.3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成效分析
    4.4 中国小额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4.4.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4.4.2 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支农存在的问题
    4.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5.1 调查样本来源
    5.2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5.3 对农户的分类
    5.4 农户信贷需求类型
    5.5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5.5.1 总体需求特征
        5.5.2 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5.6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
        5.6.1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理论分析
        5.6.2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实证分析
    5.7 中国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分析
        5.7.1 问卷调查法
        5.7.2 收支平衡法
        5.7.3 结论
    5.8 本章小结
6.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6.1 调查样本来源
    6.2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
        6.2.1 资金来源
        6.2.2 信贷额度
        6.2.3 贷款方式
        6.2.4 贷款投向
        6.2.5 贷款期限
        6.2.6 贷款利率
        6.2.7 办贷时间
    6.3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收支分析
        6.3.1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财务收入
        6.3.2 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
    6.4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
        6.4.1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模型介绍
        6.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以茂名市农信社为例
        6.4.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心理底线测算
    6.5 盈亏平衡利率r_0的实证比较分析
        6.5.1 盈亏平衡利率r_0与其它利率的比较
        6.5.2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r_0)偏高的原因分析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6.6.1 政策执行情况
        6.6.2 贷款变化情况
        6.6.3 结论
    6.7 本章小结
7.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例
    7.1 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7.1.1 国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7.1.2 国内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7.1.3 对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的评述
    7.2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7.3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7.4 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构建
        7.4.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7.4.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框架
        7.4.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
        7.4.4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
        7.4.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
        7.4.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7.4.7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论分析
    7.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的实证分析
        7.5.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信用村镇建设
        7.5.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7.5.3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贷款交易成本视角
    7.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广东省其它地区应用情况介绍
        7.6.1 郁南模式
        7.6.2 梅州模式
    7.7 本章小结
8.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
    8.1 总体思路
        8.1.1 指导思想
        8.1.2 基本原则
    8.2 发展模式
        8.2.1 总体模式
        8.2.2 运行机制
    8.3 组织机构模式
        8.3.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主力军
        8.3.2 商业银行:大银行可做小业务
        8.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发展速度与规范稳健
        8.3.4 NGO:逐步过渡到准公益性制度主义
        8.3.5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双向综合服务平台
        8.3.6 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8.4 资金来源模式
        8.4.1 农村信用社
        8.4.2 商业银行
        8.4.3 村镇银行
        8.4.4 小额贷款公司
        8.4.5 农村资金互助社
        8.4.6 NGO
        8.4.7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8.4.8 民间资本
    8.5 农户征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农户征信管理系统
        8.5.1 构建农户征信相关法规体系
        8.5.2 构建农户征信管理组织保障机制
        8.5.3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
        8.5.4 构建对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机制
        8.5.5 构建长效宣传培训机制
        8.5.6 构建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8.6 农户贷款模式
        8.6.1 运作机制
        8.6.2 贷款条件
        8.6.3 贷款种类
        8.6.4 贷款额度
        8.6.5 贷款用途
        8.6.6 贷款期限
        8.6.7 贷款利率
    8.7 信贷保险模式
        8.7.1 政府主导模式
        8.7.2 市场主导模式
    8.8 扶持模式
        8.8.1 法律法规保障
        8.8.2 财政政策支持
        8.8.3 货币政策引导
        8.8.4 金融生态建设
    8.9 监管模式
        8.9.1 监管原则
        8.9.2 监管重点
    8.10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一)体制性要素
        (二)制度性要素
        (三)主体性要素
        (四)策略性要素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实地调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全文逻辑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2.1.1 区位理论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因素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4.1.3 财税体制改革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4.1.5 法律环境差异
    4.2 经济条件因素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4.3 客观环境因素
        4.3.1 区位因素
        4.3.2 资源禀赋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4.4.3 社会资本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3.1 引言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4.1 引言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7.2 建议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7)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学术综述
    三、研究时段的说明与研究的困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与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组织发展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1927.9-1949.1)
    小结
第二章 “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内涵与评判标准
    一、“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
    二、“学术中国化”概念厘定
    三、“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的评判标准
    小结
第三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及其“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研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小结
第四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业“中国化”之途径探索与抉择
    一、工业化思潮的兴起与南开经济学人“工业化”的主要认知
    二、南开经济学人“资本因子”的权衡与论争
    三、方显廷“工业重心”的思想演变
    四、陈振汉关于“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小结
第五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农业“中国化”之体系改造与建构
    一、何廉“三农”主张与农业合作理论
    二、南开经济学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三、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小结
第六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化”经济发展之路的思辨与扬弃
    一、南开经济学人“统制(计划)经济”思想与“计划自由经济”主张
    二、南开经济学人关于国际贸易与外汇问题的研究
    三、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财税问题的研究
    四、南开经济学人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
    小结
第七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之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教改的缘起:“轮回教育”风波
    二、风波的背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实用性致上:“教育中国化”探索
    小结
第八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之互动合作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国民政府的互动合作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工商企业的互动合作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农业的互动合作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学术界的互动合作
    小结
第九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失冏争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学科推进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失:学理构建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冏:教研环境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争:学术“论剑”
    小结
结语
    一、逆境崛起:时局面前的抉择
    二、“中国化”:南开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学术宗旨
    三、内外兼重: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理论流派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农民组织化问题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
第二章 新乡村建设学派
    第一节 新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与新乡村建设学派
        一、温铁军与新乡村建设运动
        二、李昌平与新乡村建设运动
        三、新乡村建设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第二节 早期乡村建设学派:新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历史渊源
        一、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合作社实践
        二、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合作社实践
        三、早期乡村建设学派思想评述和新乡村建设学派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节 新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体系及理论观点
        一、温铁军乡村建设思想和农民组织化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李昌平关于乡村建设思想和农民组织化的理论观点
    第四节 新乡村建设学派提出的政策建设
    第五节 新乡村建设学派的主要特征及对其评析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
    第一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张晓山、苑鹏的生平和着作
        二、张晓山、苑鹏对农村经济组织研究的思想演进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思想渊源
        一、国际合作社联盟确定的合作社原则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组织和制度的研究
        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理论观点及其研究方法
        一、关于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基本理论
        二、关于西方合作社思想流派
        三、关于合作社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观点
        四、关于国家立法与合作社的发展以及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五、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方向和我国合作社发展的未来方向
        六、研究方法:个案调研、定量分析和访谈、实地调研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提出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简要评析
    附录 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演变及对其评析
第四章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
    第一节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一、徐祥临的生平和着作
        二、徐祥临综合性农业合作社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进程
        三、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第二节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思想渊源
        一、日本农协的建立思想和组织结构
        二、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
        三、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
    第三节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内容
        一、传统经济部门货币短缺的一般性特征
        二、宏观调控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是改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手段
        三、以综合性农业合作社为载体来承载政府向传统部门的货币投放
        四、把传统合作经济组织改造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性农业合作社
        五、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提出的政策主张
    第五节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的社会影响及对其评析
    附录 徐祥临的学术思想访谈记录
第五章 比较与结论
    第一节 三大理论流派对我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的学术影响、意义及争论
        一、三大理论流派的学术影响和意义
        二、三大理论流派学术观点的分歧和争论
    第二节 对三大理论流派关于我国农民组织化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一、组织:资源配置的方式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二、我国农民合作社组织:农业领域中间组织的的目标模式
        三、对三大理论流派关于农民组织化不同合作社发展模式的评析
    第三节 基本结论和启示
        一、基本结论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9)白钦先新金融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白钦先金融学说概要
    2.1 金融体制比较说
    2.2 政策性金融说
    2.3 金融资源学说与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
    2.4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说
第3章 白钦先新金融观的界定
    3.1 三种有代表性的西方金融观
        3.1.1 以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金融结构观
        3.1.2 以默顿和博迪为代表的金融功能观
        3.1.3 以布莱克-斯科尔斯为代表的金融工程观
    3.2 白钦先新金融观的界定
        3.2.1 西方三种金融观的局限性
        3.2.2 新金融观的界定
第4章 新金融观的基本假设
    4.1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
        4.1.1 早期简朴的货币中性论
        4.1.2 交换视角的货币中性论
        4.1.3 简朴的货币非中性论
        4.1.4 生产视角的货币非中性论
    4.2 金融系统纳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
        4.2.1 金融和经济两部门的生产函数
        4.2.2 纳入金融系统的生产函数
    4.3 新金融观秉持金融非中性
        4.3.1 两条不同的研究基点
        4.3.2 白钦先新金融观对货币非中性论的扬弃
第5章 新金融观的基本属性和形成背景
    5.1 新金融观的基本属性
        5.1.1 体制属性
        5.1.2 三维属性
        5.1.3 资源属性
        5.1.4 人文属性
    5.2 新金融观的形成背景
        5.2.1 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产物
        5.2.2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时代产物
        5.2.3 金融与理论危机的反思产物
第6章 新金融观的基本内容
    6.1 新金融观的微观基础:金融体制
        6.1.1 “九大要素”的含义
        6.1.2 “九大要素”与三维金融的函数关系式
        6.1.3 体制金融构成新金融观的微观基础
    6.2 新金融观的中观基础:三维金融
        6.2.1 三维金融的含义
        6.2.2 三维金融与金融资源系统的函数关系式
        6.2.3 三维金融构成新金融观的中观基础
    6.3 新金融观的宏观基础:金融资源
        6.3.1 金融资源的含义
        6.3.2 金融资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函数关系式
        6.3.3 金融资源构成新金融观的宏观基础
    6.4 新金融观的约束条件:人文金融
        6.4.1 人文金融的含义
        6.4.2 人文金融构成新金融观的约束条件
第7章 新金融观的方法论和学术贡献
    7.1 新金融观的方法论
        7.1.1 新金融观的大局观
        7.1.2 新金融观的整体论
    7.2 新金融观的学术贡献
        7.2.1 体制金融观的学术贡献
        7.2.2 三维金融观的学术贡献
        7.2.3 金融资源观的学术贡献
        7.2.4 人文金融观的学术贡献
附录:白钦先学术年表(1978 至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首次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 耿传辉. 吉林大学, 2016(08)
  • [2]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述[J]. 程业炳. 生产力研究, 2006(04)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D]. 管文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D]. 严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7]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D]. 易仲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理论流派及其比较研究[D]. 魏丽莉.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白钦先新金融观研究[D]. 宋陆军. 辽宁大学, 2014(11)
  • [10]《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标签:;  ;  ;  ;  ;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会第一次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