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尔──我们的朋友(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冯晓波[1](2021)在《驱动性问题: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路径》文中提出当下名着阅读教学存在碎片化阅读、机械化阅读、虚假化阅读等现象,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思维水平低下。在名着阅读中引入项目化学习,精心设计驱动性问题,紧扣文体特质提炼"大概念",勾连学习情境设计"问题链",训练高阶思维聚焦"元认知",从而带领学生走向完整、真实、有意义的名着阅读之路。
冯晓波[2](2021)在《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名着阅读教学存在碎片化阅读、机械化阅读、虚假化阅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名着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思维水平低下等问题。笔者在名着阅读中引入项目化学习,围绕其多样的实践性、生活的情境性、指向核心知识三个特征,通过聚焦文体特质、设计学习情境、组织问题链条、凸显高阶思维等策略,精心设计驱动性问题,带领学生走向完整、真实、有意义的名着阅读。
李玮[3](2021)在《生活的教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着导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15岁参加苏联国内战争,后因重伤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凭着惊人的毅力,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
胡娟[4](202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人物形象赏析》文中研究指明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冬妮娅是美丽与善良并存的林务官女儿,保尔的思想就是受到她曾给保尔看的《牛虻》的影响。在故事前期,她被描写得温柔可爱,而后面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使其受到谴责,并被称为庸俗的女人。故事最后,因阶级出身不同,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冬妮娅不能和其他青年一样去参加,因此,两人之间的感情只能就此结束。本文通过对书中冬妮娅描述章节进行仔细阅读,对冬妮娅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肖俊蓉[5](2021)在《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文中研究指明维·苏·奈保尔是英国印度裔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涉及范围广,包含特立尼达、英国、印度等多国多民族地区,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特征的空间类型,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小说中的空间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志,更是蕴含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场所。奈保尔借鉴绘画、电影这类与文学文本不同的传统叙事媒体,借鉴它们的叙事技巧,突显其空间重要性,完成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离不开空间意象的描述,带有“意象性”的特征的空间场所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小说叙事建构中起着重大作用。总之,空间在奈保尔的长篇小说中,不仅承担了故事发生地的功能,还作为对象成为主题,推动叙事进程的开展。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第一章结合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分类阐述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多种空间类型。然后详细分析小说中运用到的绘画、电影叙事技巧,揭示这些元素对小说空间建构起到的不同作用。整理和分析小说中的空间意象,揭示不同类型的空间意象的隐喻意义,论述其在空间叙事中承担的不同功能。最后,分别从小说主题、第三空间的建构阐述奈保尔长篇小说的空间叙事的建构意义。第一章根据叙事空间中不同维度,笔者将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形态和特征分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种类型。特立尼达、印度、伦敦是奈保尔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三大地域空间,不同的空间在小说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章论述空间意象,将奈保尔小说中的意象主要分为住所类意象、地理环境类意象、交通工具类意象的空间意象三大类。分析不同空间意象在小说叙事中的功能,阐述意象对人物性格塑造、体现人物关系变化等方面的作用,揭示出意象的隐喻意义,对空间叙事建构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三章研究奈保尔小说中多种媒介的使用及其空间叙事策略。包括绘画艺术中的色彩、构图等基本原理,以及电影叙事中的空镜头、场景、长镜头、分节等技巧。多种媒介的使用从不同角度增加了小说文本等可视化效果,构成了小说空间化特征。第四章主要总结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空间叙事的意义。在小说叙事方面,与传统小说注重时间因素不同,奈保尔小说叙事中突出的是空间性因素,使得空间成为小说的一种特殊推动力量,小说中不同空间的移动推动了小说叙事进程,空间作为行动着的地点,本身作为对象,成为小说主题。本文将阐述奈保尔长篇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现代性体验,揭示他以自身经历出发,不仅挖掘出第三世界群体自我归属感的失落的根源,认为身份认同的焦虑导致他们采用“模拟”的策略对待殖民地文化,并试图呈现在“第三空间”中,殖民地与被殖民地的复杂矛盾的文化混合状态,这个含混的第三空间,揭示出殖民地与被殖民地的真实关系,指向平等对话的第三空间,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陷入身份认同的群体提供了指导方向,展现出他世界主义者的人文关怀。
李非[6](2021)在《残疾人题材在叙事性绘画中的表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残疾人作为叙事性绘画中的一个题材,对其特点进行研究。从残疾人题材绘画整体出发,深入剖析残疾人题材绘画作品的特点、创作背景、历史传承、发展变化等状况。由于残疾人题材叙事性绘画作品表现难度大,现存作品数量较小,受关注程度不足,所以当代画家应对这个题材予以必要的重视。本文通过探究残疾人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画家的情感、受众的审美取向等方面的问题总结出残疾人题材绘画作品的特殊性。通过分析残疾人题材连环画绘画作品的绘画语言,对其进一步的分析和梳理。通过对社会规律的发展,总结出绘画作品中残疾人题材存在的必要性。本文通过残疾人题材在叙事性绘画中的表现研究,得出了以残疾人为题材的叙事性绘画作品的重要性,探讨了其未来发展的前景:随着全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等问题导致残疾人群体不断增长,公众势必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生活中的包括身体护理、心理健康、精神关爱等各方面的问题。描绘残疾人形象的绘画作品也将会逐步被公众接受并主动关注。
韩敏[7](2021)在《吴运铎精神研究》文中指出吴运铎作为中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一生横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他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铸就了伟大的吴运铎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生命力。本文运用文本解读法和历史分析法,以吴运铎的先进事迹及其相关着作和书信为基础,探寻吴运铎精神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梳理和凝练吴运铎精神的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吴运铎精神的时代价值。吴运铎精神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为精髓的多层次思想体系,是共产党人无私奋斗精神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红色文化逐渐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在此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吴运铎精神。除引言外,全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吴运铎精神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吴运铎早年深受家庭和社会双重因素影响,并在革命生涯中锻炼成长,创造了吴运铎精神,它经历了孕育期、形成期、艰难发展期和升华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矗立民族精神宝库的一座丰碑。第二部分主要总结和凝练吴运铎精神的主要内容。其精神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核心内容是:“把一切献给党”;具体内容是:爱党爱国的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强军强国防的自主创新精神、心系群众的人民本位精神、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吴运铎精神的时代价值。面向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和主要任务,吴运铎精神彰显出对中国精神、党的建设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第四部分主要探究新时代弘扬吴运铎精神的有效途径。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出发,提出逐步构建系统化全方位的弘扬体系和全媒介大众化的弘扬环境,以最大程度地传承和弘扬吴运铎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张力翔[8](2021)在《我走了,因为我爱你》文中研究说明一2002年9月,杏芳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三十二岁。杏芳走后,谢岚一直沉浸在追思与悲戚中。除了《周末艺苑》上的定期约稿,他什么也没写,《垅上云》刚写了一半便撂下了,他完全没有心情去延续小说中那种甜甜腻腻的爱情描述。心,长期浸泡在悲哀里,已经变得异常苦涩、沉重。他就这样一直抑郁着,直到刘嫣教授那天的突然到访。
顾盼[9](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边艳红[10](2021)在《保尔的人性美》文中提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经历了战争和革命等严峻生活后,成长为一个坚韧正直的战斗英雄的故事。在保尔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而且能真切感受到光芒四射的人性之美,如具有人生理想,具备进取精神、坚韧品格、真诚品性等。
二、保尔──我们的朋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尔──我们的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1)驱动性问题: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紧扣文体特质提炼“大概念” |
1.聚焦作品文体,从“内容大意”转向“核心知识” |
2.聚焦阅读策略,从“会读一本”转向“会读一类” |
二、勾连学习情境设计“问题链” |
1.重视阅读体验,从“枯燥阅读”走向“情境阅读” |
2.重视阅读过程,从“碎片阅读”走向“整体阅读” |
三、训练高阶思维聚焦“元认知” |
1.设计挑战问题,从“低阶思维”趋向“高阶思维” |
2.设计成果形式,从“阅读输入”趋向“阅读输出” |
(2)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特征 |
1. 多样的实践性 |
2. 生活的情境性 |
3. 指向核心知识 |
二、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策略 |
1. 聚焦文体特质,架起作品与阅读策略的桥梁 |
2. 设计学习情境,打通生活与知识内容的壁垒 |
3. 组织问题链条,实现作品内容与核心知识的覆盖 |
4. 凸显高阶思维,建立作品与阅读深度的联系 |
(3)生活的教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着导读(论文提纲范文)
经典回顾 |
写作背景 |
阅读攻略 |
我读名着 |
保尔的三段爱情 |
阅读思考 |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人物形象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象特征 |
二、爱情观 |
三、精神气质 |
四、结语 |
(5)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多维空间叙事 |
第一节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物理空间 |
一、狭小与狭隘:“无足轻重”的特立尼达 |
二、过去与现在:今非昔比的英国伦敦 |
三、想象与真实:母邦印度形象的分裂 |
第二节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社会文化空间 |
一、宗教空间中的文化内涵 |
二、政治空间中的社会变革 |
第三节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空间的典型形式:梦境的场景 |
二、心理空间的主要特点:情绪的动向变化 |
第二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意象叙事及其功能 |
第一节 住所类的意象 |
一、房子:表现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走向 |
二、哈努曼大宅:体现人物关系变化,表征权利关系 |
三、杰克的花园:构成隐喻,深化主旨意蕴 |
第二节 地理环境类意象 |
一、米格尔街:连接故事情节,表达象征意蕴 |
二、河湾:作为故事的空间背景,展现象征意义 |
第三节 交通工具类意象 |
一、飞机:设置象征符号,表达特殊意义 |
二、轮船和火车:展示特殊空间背景,呈现丰富的主题 |
第三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绘画与电影媒介使用及其空间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小说中的绘画空间叙事 |
一、色彩选择与主题表达 |
二、绘画构图与叙事结构 |
三、绘画艺术运用的意义 |
第二节 小说中的电影空间叙事 |
一、空镜头:强化空间感 |
二、场景:获取空间信息 |
三、长镜头:展现真实空间关系 |
四、分节:实现空间转换 |
五、电影对奈保尔的创作影响 |
第四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的建构意义 |
第一节 空间的结构化: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创新 |
一、空间的转移:推动情节转换 |
二、空间的衔接:生成文本意义 |
第二节 空间的主题化:对小说主题意蕴的挖掘 |
一、空间直接作为客体直接表意主题 |
二、空间与人物相互动间接阐释主题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的后殖民反思:生存体验与家园诉求 |
一、现代性的生存体验:多种文化中的对立与交融 |
二、第三空间:家园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残疾人题材在叙事性绘画中的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基本内容 |
1.4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
第2章 叙事性绘画中残疾人形象表现及其特点研究 |
2.1 叙事性绘画中残疾人形象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
2.1.1 西方的传说、寓言与现实 |
2.1.2 中国对优雅的追求、写意与出世 |
2.2 残疾人题材绘画表现的特殊性 |
2.2.1 “丑”的代名词 |
2.2.2 不愿打破的魔咒 |
2.2.3 他人的情感 |
2.2.4 追求形式主义的危险 |
2.3 残疾人形象在叙事性绘画中的情感映射 |
2.3.1 通过残疾人形象题材的自我情感代入 |
2.3.2 以第三者的角度看世界 |
2.3.3 画的就是自己 |
第3章 不同创作意图下残疾人题材连环画的语言分析 |
3.1 与健全世界的抗争 |
3.1.1 赤裸裸的嘲讽——连环画《贵妇还乡》 |
3.1.2 坚持心中的主义——连环画《牛虻》 |
3.2 与健全世界的和解——连环画《明姑娘》 |
3.3 与健全世界相映衬 |
3.3.1 身残志坚的典型——连环画《中国当代保尔——张海迪》 |
3.3.2 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草原英雄小姐妹》 |
3.4 关于残疾人题材连环画的几点思考 |
第4章 残疾人题材在叙事性绘画中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
4.1 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必然产生的文化现象 |
4.1.1 生产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
4.1.2 知识革命后的高效传播及观念转变 |
4.1.3 健全人内心的认同与偏见消除 |
4.1.4 残疾人自身抗争结果的表现 |
4.2 重新定义了美学标准 |
4.2.1 从古典主义到当代艺术的“美”的定义转变 |
4.2.2 多元绘画的形式冲突与撞击 |
4.2.3 关于先锋艺术绘画如何表现残疾人题材的思考 |
第5章 研究生学习期间以残疾人为题材进行的创作实践及分析 |
5.1 连环画创作题材的选择及重要性 |
5.2 我的真实世界 |
结论 |
毕业创作设计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术成果统计 |
致谢 |
(7)吴运铎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1.吴运铎精神内涵的研究 |
2.吴运铎精神的弘扬途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本解读法 |
2.历史分析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吴运铎精神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
(一)吴运铎精神的产生背景 |
1.吴运铎精神产生的家庭背景 |
2.吴运铎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吴运铎精神的发展历程 |
1.吴运铎精神的孕育期 |
2.吴运铎精神的形成期 |
3.吴运铎精神的艰难发展期 |
4.吴运铎精神的升华期 |
二、吴运铎精神的主要内容 |
(一)吴运铎精神的核心内容——“把一切献给党” |
(二)吴运铎精神的具体内容 |
1.爱党爱国的坚定理想信念 |
2.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
3.强军强国防的自主创新精神 |
4.心系群众的人民本位精神 |
5.勤俭节约的艰苦奋斗精神 |
6.矢志不渝的无私奉献精神 |
三、吴运铎精神的时代价值 |
(一)吴运铎精神对塑造中国精神的价值 |
1.吴运铎精神对塑造民族精神的价值 |
2.吴运铎精神对塑造时代精神的价值 |
(二)吴运铎精神对党的建设的价值 |
1.吴运铎精神有助于党的政治建设 |
2.吴运铎精神有助于党的思想建设 |
3.吴运铎精神有助于党的作风建设 |
4.吴运铎精神有助于党的廉政建设 |
(三)吴运铎精神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1.吴运铎精神为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思想资源 |
2.吴运铎精神是激励青少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
四、吴运铎精神的弘扬途径 |
(一)构建系统化全方位的弘扬体系 |
1.家庭教育是认知吴运铎精神的起始点 |
2.学校教育是学习吴运铎精神的主阵地 |
3.社会教育是培育吴运铎精神的大舞台 |
(二)营造全媒介大众化的弘扬环境 |
1.支持吴运铎事迹影视书画的创作出版 |
2.加强吴运铎英雄事迹网络共享平台建设 |
3.推动吴运铎事迹纪念符号进入社会公共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献 |
(8)我走了,因为我爱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9)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保尔──我们的朋友(论文参考文献)
- [1]驱动性问题: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路径[J]. 李佳,冯晓波. 中小学班主任, 2021(24)
- [2]名着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路径[J]. 冯晓波. 中学语文, 2021(35)
- [3]生活的教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着导读[J]. 李玮. 七彩语文, 2021(26)
-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人物形象赏析[J]. 胡娟.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06)
- [5]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D]. 肖俊蓉.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6]残疾人题材在叙事性绘画中的表现研究[D]. 李非.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7]吴运铎精神研究[D]. 韩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我走了,因为我爱你[J]. 张力翔. 参花(中), 2021(05)
- [9]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保尔的人性美[J]. 边艳红.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