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民族理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赵金亮[2](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是人类历史演进的永恒主题,也是各民族和社会始终追求的目标。民族发展依托于一定的时代和空间环境,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的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发展决定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稳定。综观世界各国,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边境线长,自然资源丰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时期,始终如一地从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高度,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推动实践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处理民族发展问题的成功道路。在这90多年民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其发展内容、发展目标、发展的价值标准、发展原则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侧重。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确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起点。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侧重于民族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造,把民族社会制度改造的完成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引导中华各民族推翻了剥削压迫制度,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使各民族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解放,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立与形成阶段,它主要回答和指导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的社会发展步划,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邓小平首次把生产力标准引入民族工作,把民族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作为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客观标准,把发展问题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在于进一步加快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为我们观察、思考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提供了一个实践基础和理论框架。江泽民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这主要体现在指导发展角度的根本转变上,它在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提出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步骤,坚持在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实践中,有重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先沿海后内陆的社会主义共富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民族发展进程。江泽民的民族发展理论蕴含在其“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阶段。时代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深刻把握前几任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全面总结我党几十年来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成熟阶段。论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起点与基础一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分析为契入点,通过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的民族发展理论创新的内容做详尽叙述,探寻他们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创新的路径及其及重要特征。这种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历程、规律、特点、方向、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从而更科学、更协调、更全面地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即是第一章,也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和重点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民族发展理论,具体阐述以上相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内容、基本特征,说明这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为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作出贡献,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为结论,也是最后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作出展望,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目标选择。
江超[3](2019)在《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民族观,借鉴和吸收了苏联的民族教育学说等,先后经历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革命根据地的民族教育初探、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民族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以及民族教育思想的曲折前进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基本理念方面的自主与自治的教育目标、平等与团结的教育政策、发展和进步的教育价值等,基本原则方面的教育为革命建设服务、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教育统一性与民族特殊性相结合等,以及基本策略方面的统筹管理与适当安排、突出民族形式与民族特质、明确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等。全面理解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需要明确毛泽东推进民族教育实践探索的三个主要途径。首先,在奠定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过程中,毛泽东通过普及基础教育与文化教育、发展双语教育缩减教育差距、组织动员民众援建民族教育和推进民族教育与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等,确保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规模。其次,毛泽东从把握民族教育与统一战线之间的内在关系、发挥民族教育中的干部决定作用、注重民族政策教育等入手,切实提高党领导下的民族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民族教育以及正确处理民族教育中的各种矛盾等措施,来探索民族教育发展的科学机制。整体而言,这些实践途径落实了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使民族教育得到了科学、有序的发展。当前,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日益凸显。就理论价值而言,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关系的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民族教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正确处理我国民族教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就实践价值而言,该思想不仅推动了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解放与发展,凝聚了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的力量;而且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对于当前推进“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研究,以及正确应对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和纷繁复杂的民族事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刚[4](2018)在《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民族地区,区域内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处交融关系是中华民族统一和谐的重要表征,民族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和核心。针对新疆部分区域中存在极少数群体欲民族分裂而施以暴力恐怖活动的现象,打击暴恐,维护稳定,在各民族人民群众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成为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及理论研究工作也成为新疆乃至全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鉴于我国及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论文首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民族思想中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观点,也增加了作为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者在此方面的理论观点。同时,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资源内容,对孙中山、费孝通的民族思想观点,以及当代西方学者如涂尔干、帕森斯、哈贝马斯的相关民族思想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概略阐述。鉴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跨学科形态,需要在民族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方面寻求并确定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施行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表述,界定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诸概念,依据相关理论分析了民族团结的本质为社会团结,提出本文核心概念——民族的社会团结,对其构成基础——民主民生及德治法治及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再次,是对新中国和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述论,并对新中国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所取得的经验及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接下来,是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察。从调查对象方面分为中小学师生、高校大学生、社区农牧区各民族群众三个群体。通过调查掌握了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城市社区农牧区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加强及改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及活动的实践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从理论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民族团结的本质是“民族的社会团结”为核心概念,也使其成为中国及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理念。以民族的社会团结概念为圭臬,为增进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从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社会化策略思考。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化策略从政治基础、经济保障、社会转型、文化引领等诸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较为宏观而概括的策略内容,对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实施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论文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对新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历程及基本经验,以当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观点,为新疆民族团结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提供了资料。二是在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内容分析、历史考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实践策略及理论思考,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实践、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等方面能给予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以参考借鉴。三是在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现实、历史等诸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民族的社会团结概念,成为本论文理论思考和实践策略提出的核心概念。论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者相关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底蕴较浅,相关理论观点及研究成果还没能充分深入地结合进本研究。二是研究方案中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研究过程中和分析资料中出现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有矛盾之处。论文问卷和访谈资料分析处理还显粗浅,远未达到详尽的程度。三是研究者的语言障碍、民族间思维的差异问题,使本研究受到影响。这些问题均需后续的研究、思考及资料的继续补充处理来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黄家周[5](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张成[6](2014)在《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的经验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对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历史背景及形成过程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对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毛泽东对56个民族的估价、分析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的对象、范围及基础以及民族团结的途径等方面;第四部分主要指出了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原则性、时代性、科学性、独创性、实践性等特征;第五部分探讨了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当代价值。
高璐[7](2019)在《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中华民族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当前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习近平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以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重要意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初步理解和阐析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主体框架。论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与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相关的“民族”、“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等概念进行概述和界定,简略阐述了民族精神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搭建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的理论基石。第二部分追溯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考察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精神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理论、毛泽东民族精神理论、邓小平民族精神理论、江泽民民族精神理论、胡锦涛民族精神理论为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土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话语权受到的挑战是催生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生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第三部分阐释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实质、构建要求、内涵、主要功能的重要论述,对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主体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第四部分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方面出发,阐述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重要论述对进一步丰富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理论、深化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价值导向、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与认同的理论价值,以及对新时代巩固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凝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力量、塑造意志坚定、理想远大的时代新人的现实意义。
周颜玲[8](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马宗亮[9](2020)在《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初探(2013-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历来对民族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都顺应时代环境而产生新的内容。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发展,在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建设过程中,在历代领导人的传承和发展之下,通过理论层面的不断完善和在现实社会中付诸实践的历程,探索出了适应中国的民族理论体系与方针政策,且这一体系继续被继承和完善。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从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出发,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发表了比较完备的有关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了民族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本论文从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全新论述入手,初步探讨其有关民族工作论述的形成,以及在民族关系、民族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的理论创新,深入了解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主线、目标及战略部署。民族工作要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形成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朝着统一与自治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合的主导思想发展完善,坚持以“导”的理念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等论述,是顺应全球化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方针,也是实现复兴伟业的向导与保障。习近平有关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国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方向和对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承继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刘子云[10](2015)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团结教育”因与社会政治议题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实质上,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模式,是在时代需要的背景下和复杂环境的孕育中,由政治话语的建构、历史主体的实践、制度伦理的规范等多重环境要素共同作用而生成与建构的概念、行动和运行方式。其宗旨是教青年和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球共同体中所有个体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彼此关联的命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但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鉴于人们的文化符号、文化归属认同以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不平等、歧视、分离主义、极端势力”等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事实性存在,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同时受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各族人民在交流、交换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传统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或持续存在或转换为经济纠纷、文化差异等产生的新的矛盾与冲突。为了个体与他者的共同安危,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培养青年及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消除民族歧视、抵制破坏、修复分离主义导致的情感裂痕、避免暴力冲突引致的伤害,以维护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平等地位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秩序。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理念、方式、过程、效果”等5个要素纳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范畴,从历史、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层面,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秉持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考察民族团结教育现象,及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之缘由、意义、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和中外比较的视野审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意义。其中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民族学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政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社会学中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理论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新的阐释,理解和反思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概念,从政治论、利益论、工具论、价值论等不同的论说,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再审视,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交迭与差异,确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即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工具论和价值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基本样态。历史地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和目标,分别简述了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两者民族团结教育理念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相互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理念。虽然我国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蕴藏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但作为教育实践却是近代之事。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生阶段(18401949年);伴生阶段(1949—-1978年);独立阶段(1978—至今),不同阶段,其目标、主体、方式、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对广西、北京和湖南的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形成了第五章内容,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坚持主位研究,主要以团结模范省区的广西作为研究背景,对南宁市五所中学的143名教师和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百色市、来宾市等各地民宗局、民委的民族教育管理者,那良镇中心小学、滩散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在使用调查资料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以还原民族团结教育的“真实”,并呈现了广西生态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状况,包括各族师生等不同主体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对象、课程教学、教材、师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总结了广西整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美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描述性总结。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所采取的具体理念、目标和行动方式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国家统一、消除民族歧视和促进社会民主、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国与外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上具有相同之处,在目标、方式和实践上有一定差异,从总结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重理念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七章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主体认识、实践过程、方式选择、质量效果和评价等存在认识上和操作层面的困惑,尤其是不同范式主导下人们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的偏差较大。第八章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中关于理念、主体等要素的认识困境,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方法探讨和路径分析。根据广西、北京、西藏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可以将经验归纳为课程、活动、文化、情感等四种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九章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理论反思。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分成权力、理性和文化支配等三种类型。不同民族团结教育类型各有优劣,其中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是最适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类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将学校视为一个类社会的公共场域,充分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符号,挖掘其象征意义,通过精心的教育选择,为各族学生建构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文化隐喻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塑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促进彼此的尊重、理解和沟通,达至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理想。
二、毛泽东民族理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民族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3.1 唯物主义的方法 |
1.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多学科综合创新的方法 |
1.3.4 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 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发展与民族发展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起点与基础-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 |
2.1 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2.1.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形成 |
2.1.3 国内民族地区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 |
2.2 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1 确立并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2.2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
2.2.3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 |
2.2.4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
2.2.5 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
2.2.6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做好民族工作 |
2.3 毛泽东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2.3.1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
2.3.2 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创立与形成-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 |
3.1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3.1.2 中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 |
3.2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3.2.1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3.2.2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3.2.3 解放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 |
3.2.4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
3.2.5 制定“两个大局”和“共同富裕“的战略发展方针 |
3.2.6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
3.2.7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 |
3.3 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3.3.1 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3.3.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
3.3.3 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 |
4.1 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4.1.1 影响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增多 |
4.1.2 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 |
4.1.3 全球化社会历史下的复杂局势 |
4.2 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4.2.1 继续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4.2.2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4.2.3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4.2.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4.2.5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
4.2.6 继续推进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4.3 江泽民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4.3.1 时代性 |
4.3.2 战略性 |
4.3.3 创新性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深化与成熟-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 |
5.1 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5.1.1 境内外敌对民族势力破坏活动猖獗 |
5.1.2 民族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突出 |
5.2 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5.2.1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 |
5.2.2 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5.2.3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
5.2.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5.2.5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
5.2.6 推动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 |
5.2.7 促进民族地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
5.3 胡锦涛民族发展理论的重要特征 |
5.3.1 实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5.3.2 突出民族发展的全面性 |
5.3.3 坚持民族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后续展望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 |
6.1.2 坚持民族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实践相结合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创新发展的目标选择 |
6.2.1 加强对民族发展权问题的研究 |
6.2.2 加强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的研究 |
6.2.3 加强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的研究 |
6.2.4 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
(3)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章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 |
1.1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
1.1.1 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
1.1.2 民族解放与教育发展的革命诉求 |
1.2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教育理论 |
1.2.2 列宁斯大林的民族教育学说 |
1.2.3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民族观 |
1.3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 |
1.3.1 1910-1927年:民族意识的觉醒 |
1.3.2 1927-1938年:革命根据地的民族教育初探 |
1.3.3 1938-1949年:民族教育思想的形成 |
1.3.4 1949-1957年:民族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 |
1.3.5 1957-1976年:民族教育思想的曲折前进 |
第2章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
2.1 民族教育的基本理念 |
2.1.1 自主、自治的教育目标 |
2.1.2 平等、团结的教育政策 |
2.1.3 发展、进步的教育价值 |
2.2 民族教育的基本原则 |
2.2.1 民族教育为革命、建设服务 |
2.2.2 民族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
2.2.3 教育统一性与民族特殊性相结合 |
2.3 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2.3.1 统筹管理与适当安排 |
2.3.2 突出民族形式与特质 |
2.3.3 明确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
第3章 毛泽东推进民族教育的实践探索 |
3.1 奠定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基础 |
3.1.1 普及基础教育与文化教育 |
3.1.2 发展双语教育缩减教育差距 |
3.1.3 组织动员民众援建民族教育 |
3.1.4 推进民族教育与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
3.2 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质量 |
3.2.1 把握民族教育与统一战线之间的内在关系 |
3.2.2 发挥民族教育中的干部决定作用 |
3.2.3 注重民族政策教育 |
3.3 探索民族教育发展的科学机制 |
3.3.1 加大教育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 |
3.3.2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民族教育 |
3.3.3 正确处理民族教育中的各种矛盾 |
第4章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
4.1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4.1.2 为改革开放后的民族教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
4.1.3 为正确处理民族教育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
4.2 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推动了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解放与发展 |
4.2.2 凝聚了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的力量 |
4.2.3 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论文研究背景 |
(二) 论文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主题及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视角及研究现状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实地考察(田野作业) |
(四) 历史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思想资源与学科理据 |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团结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团结思想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的当代价值 |
二、民族团结教育思想资源 |
(一) 中国着名人士的民族团结思想 |
(二) 当代西方学者相关民族团结的思想 |
三、民族团结教育中民族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理论依据 |
(一) 民族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向 |
(二) 教育学中德育理论的导行 |
(三) 社会学中公民文化理论的建基 |
第二章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一) 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涵义 |
(二)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二、民族团结是民族的社会团结理念阐释 |
(一) 民族团结概念的正名 |
(二) 关于民族的社会团结的基础 |
第三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
(一)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 |
(二)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起始与进步阶段(1949-1964)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中断与延宕阶段(1965-1978)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9-2008) |
(四)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骤起与强化阶段(2009-2016) |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先导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实行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路线 |
(四)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民生发展途径 |
(五)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了与时俱进、实践创新的教育模式 |
(六)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创造实施了双语教育举措 |
第四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
一、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一) 新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二)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新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新疆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一) 新疆中小学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二) 新疆高等院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第五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化策略 |
一、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基础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要实行“一区一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改革”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公共领域”创设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经济保障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民生基础保障”与“民生发展均衡”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发达社会构建” |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转型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公民社会转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社会形成” |
四、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发展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传统文化汲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代文化建设” |
五、以公民文化建设为目标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
(一)以社区为公民文化建设基地——让现代公民社区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 |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社会化一一由政府组织实施之单线模式改进为由政府部门、民间社团、宗教团体和族群组织实施及个人自为多线模式 |
(三)民族团结教育主体多元化——由教育主体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模式改进为各族群各阶层各类人均为教育主体,即既为教育者又为受教育者模式 |
(四)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隐性化——由政策宣讲、理论说教、知识传授教育模式改进为社会交往、互助合作、活动开展模式 |
(五)民族团结教育对象针对化——由教育对象不区分笼统教育状态改进为区分对象运用适切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模式 |
(六)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丰富化——由教育内容僵化资源贫乏状态改进为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模式 |
(七)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参与化与操作化一一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宣传教育领域模式改进为多领域活动参与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査问卷 |
附录二: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调查问卷与提纲 |
附录四: 新疆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情况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着作目录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6)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系统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形成 |
(一)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1.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是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积极因素是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文化源泉 |
3.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是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宝贵借鉴 |
(二)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
1.民族团结统一的大趋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
2.各民族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
(三)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形成过程 |
1.苏维埃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是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
2.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使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逐步成型 |
3.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使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更加系统化、全面化 |
4.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使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走向成熟 |
二、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毛泽东对我国 56 个民族之间关系的基本估价 |
1.提出了我国各民族是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热爱自由的民族 |
2.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 |
3.指出在旧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
(二)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
1.解放前,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剥削与压迫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 |
2.全国解放之后,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 |
(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
1.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
2.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
(四)关于民族团结的对象、范围及民族团结的基础 |
1.民族团结的对象、范围 |
2.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
(五)关于民族团结的途径 |
1.党的团结是民族团结的内在凝聚力 |
2.民族团结的关键是汉族主动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 |
3.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 |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
5.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关键 |
三、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特征 |
(一)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具有原则性 |
(二)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具有时代性 |
(三)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具有科学性 |
(四)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具有独创性 |
(五)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具有实践性 |
四、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精神资源 |
(二)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对当前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新挑战具有指导价值 |
(三)毛泽东的民族团结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理论来源研究述评 |
(二)理论内涵研究述评 |
(三)理论意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 |
二、中华民族 |
三、民族精神 |
第二节 民族精神基本理论概述 |
一、民族精神的构成要素 |
二、民族精神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精神理论 |
二、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思想 |
三、毛泽东民族精神理论 |
四、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民族精神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
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话语权受到挑战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实质的重要论述 |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
二、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建构要求的重要论述 |
一、必须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精神建构的引领作用 |
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论述 |
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伟大创造精神 |
二、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伟大奋斗精神 |
三、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伟大团结精神 |
四、不懈追求百折不挠的伟大梦想精神 |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功能的重要论述 |
一、开拓创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繁荣 |
二、积极进取,引领新时代攻坚克难 |
三、凝心聚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
四、激励人心,巩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意志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拓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理论 |
二、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认同 |
三、深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有助于塑造意志坚定、理想远大的时代新人 |
二、有助于凝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
三、有助于巩固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初探(2013-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产生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工作论述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关于民族工作论述的理论渊源 |
第三节 习近平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论述 |
第二节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论述 |
第三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论述 |
第四节 关于民族关系的论述 |
第五节 关于民族发展的论述 |
第六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论述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意义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个体经验:关于民族教育的体验与认知 |
二、理论反思: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现象的疑惑 |
三、实践困惑: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可能性的思考 |
第二节 意义阐释 |
一、正本清源: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
二、知中谋道:探求民族团结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
三、理想建构:追寻民族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学科视野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 |
二、中观分析框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综合研究 |
三、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领域的研究 |
四、外国民族团结与教育策略研究 |
五、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支点:民族团结教育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民族认同论:各民族情感共通的纽带与基础 |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观点 |
二、民族认同的结构 |
三、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二节 一体多元: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选择 |
一、费孝通先生及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教育观 |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 |
二、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观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四节 象征人类学:文化符号、意义象征与公共生活教育建构 |
一、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文化与象征意味 |
二、象征人类学中的民族团结理念 |
三、象征人类学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启迪 |
第五节 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价值论 |
一、涂尔干与社会团结 |
二、各民族有机与机械团结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认知自己: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 |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 |
一、民族团结教育缘何生成:正当性解析 |
二、民族团结教育何以生成:可能性分析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意义:价值阐释 |
一、工具论 |
二、价值论 |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之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样态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价值理念 |
一、主体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过程 |
一、萌生阶段(1840—1949年):民族团结教育的萌发 |
二、伴生阶段(1949—1978年):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门化 |
三、独立阶段(1978—至今):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化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特点 |
一、目标阐释 |
二、主体范畴 |
三、实践方式 |
四、政策保障 |
小结 |
第五章 实地调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模范场域中广西民族团结实践 |
一、广西民族结构 |
二、广西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主位研究:学生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三、主位研究:教师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广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经验 |
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政策 |
二、课程建设:建构地方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
三、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认同教育 |
四、师资建设:通过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他者之镜:外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照 |
第一节 以色列吉瓦特·哈维瓦(Givat Haviva)项目的实践模式 |
一、以色列的民族结构及民族关系 |
二、吉瓦特·哈维瓦的身份与使命 |
三、吉瓦特·哈维瓦的策略与方法 |
四、吉瓦特·哈维瓦的具体教育计划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状况 |
二、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过程 |
三、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效果 |
第三节 美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同化主义主导的文化同化教育策略 |
二、语言霸权主义主导下的语言剥夺教育策略 |
三、隔离但平等观念主导下的隔离教育模式 |
四、文化多元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
第四节 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特点的比较 |
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状况 |
二、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较 |
小结 |
第七章 路在何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运行中的困境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困惑 |
一、理念的政治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理念的悖论 |
三、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 |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新的挑战 |
五、流动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困惑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导者与教育者 |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受教育者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困惑 |
一、“领导重视”与“学校行动”的逻辑 |
二、政策执行的低效度 |
三、实施目标标准化与操作化的两难 |
第四节 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窘境 |
一、课程的必要性:专门化还是学科渗透 |
二、课程的有效性:设想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
第五节 民族团结教育质量的疑虑 |
一、“原本就很团结”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 |
三、评价体系的缺失 |
小结 |
第八章 迷途之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与重构 |
第一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 |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丰富与主体认识纠偏 |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与方式的选择 |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方法选择 |
四、民族团结教育质量与评价的设想 |
五、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空间 |
第二节 四种典型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以课程为主渠的认知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二、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没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三、以活动为规训的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四、以情感沟通为桥梁的感化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反思之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三种类型 |
一、权力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二、理性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三、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四、三种民族团结教育类型的比较 |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想建构与人类学反思 |
一、想象之于民族共同体和谐的人类学阐释 |
二、教育场域中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之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 |
三、文化符号的想象与教育选择之于和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毛泽东民族理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D]. 赵金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2)
- [3]毛泽东民族教育思想研究[D]. 江超. 湘潭大学, 2019(02)
- [4]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D]. 刘刚. 山东大学, 2018(12)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毛泽东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张成. 渤海大学, 2014(08)
- [7]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D]. 高璐.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9]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初探(2013-2019)[D]. 马宗亮.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 刘子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