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宁夏教育”

矿区“宁夏教育”

一、《宁夏教育》在矿区(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20)在《采煤沉陷区土壤湿度遥感监测研究 ——以宁东煤炭基地为例》文中指出西北干旱荒漠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开发区域,植被退化、有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由于煤矿的大规模开采,导致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地表沉陷、地裂缝、地下水等地质灾害引发当地植被及土壤湿度发生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煤矿开采导致矿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当地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因此为了研究采煤沉陷区域对当地植被、土壤湿度的扰动作用,本文以宁东煤炭基地为研究区域,从煤矿尺度和矿井尺度,基于2016-2018年的微波、光学遥感数据,获取矿区沉陷区域范围及深度等数据的动态变化过程。其次建立了基于Ts-NDVI方法构建的TVDI监测模型,用来监测矿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温度植被指数的变化特征,在空间尺度上对沉陷区和非沉陷区的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地表沉陷变形和破坏的结果进行深入挖掘,得出以下结论:(1)羊场湾煤矿及梅花井煤矿沉降明显,当地在研究期间开采平均强度大致保持一致,最大垂直位移量趋于平稳,但10-11月有一个明显的上升,2018年1月-2月有较小幅度的减弱;利用D-InSAR技术和SBAS-InSAR技术互相进行验证,得出根据研究时间区间的D-InSAR技术数据形变监测结果基本能够定性反映地表的变化情况和趋势。(2)宁东煤炭基地NDVI整体呈物候型周期变化,羊场湾矿区沉陷后地表土壤湿度的季节性波动变大比参照非沉陷区域表征更明显,且植被和土壤湿度二者的结果在矿区尺度与矿井尺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3)夏季土壤湿度相对较低,反之冬季土壤湿度相对更高,与矿区变化呈现一致性。非沉陷区NDVI均至均比沉陷区域高,且沉陷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比较前一年有增幅,2019年NDVI值最低,2018年最高,2017年次之,都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均值变化多为正值,且变化程度不断增强,尤其是在2019年,TVDI均值变化比普遍达到最大,4月A形变区域的均值变化比达到79.40%,说明当年土壤湿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应该是由于正好处于春季,且处于采煤沉陷影响区域,因此土壤水分减少。(5)非沉陷区与均值均高于沉陷区也印证了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TVDI受开采影响较大。沉陷区域TVDI值三年均处于增长态势,说明土壤水分受矿区开影响较大,而这种表现在之后应该随之会减弱;非沉陷区域TVDI均值最大值在三年间与矿区整体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符合当地植被生长规律。(6)通过采煤扰动破坏、地表破坏、坡度等方面对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采煤沉陷引起的地表环境变化机制,从而为矿区预防灾害及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杨勇[2](2016)在《锡林郭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露天煤矿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本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干扰。其开采过程中大量剥离废弃物所形成的众多排土场,不仅占压草原和破坏草原植被,且未经处理的排土场在雨水和风力作用下,导致矿区水土流失加剧,造成周边草原生态与环境质量下降。煤炭开采区生态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其中,准确了解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与积累特征,对排土场进行植被恢复与重建,是防治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也是缓解矿区生态压力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因此,针对典型草原露天煤矿区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植被恢复研究,可为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防治和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同时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胜利煤田西一号和西二号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矿区为中心,向东、南、西和北,以及东北、东南和西南7个辐射方向各设置1条研究样带,并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在矿区东向样带上,距矿区外围边界0km、0.5km、1km、2km和4km处各设置1个调查样地,在其余6个方向样带上,距矿区外边界0km、0.5km、1km、2km、4km、6km和8km处各设置1个调查样地。此外,在南向、西向和北向3条样线上的10km处增设调查样地,作为对照样地。2014年7-9月,在预先设置的样地上调查群落特征,并采集表层土样(0~10cm)。测定其铬(Cr)、铜(Cu)、锰(Mn)、镍(Ni)、锌(Zn)和铅(Pb)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地统计学克里金插值法等分析方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迁移扩散规律以及煤矿开采对典型草原土壤重金属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内蒙古土壤背景值为基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定量地评价了典型草原露天煤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试验区生态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2015年7-9月,在露天煤矿外排土场生物笆植被恢复区和无生物笆植被恢复区,分别选择已恢复1年和5年的样地,进行植被群落特征调查,并采集表层土样,测定其重金属含量和养分含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以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植被状况和土壤理化状况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露天煤矿开采对周围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有显着影响,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受多种因素控制。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在矿区中心处最高,并向四周逐渐降低。(2)矿区东北方向样带,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内蒙古背景值,其所有采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都达到轻污染和中度生态危害等级。(3)以内蒙古土壤背景值为参比值,典型草原露天煤矿周围0.5km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就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而言,矿区开采对西向和南向的影响范围为2km,对东向和北向的影响范围可达4km。(4)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基准,典型草原露天煤矿区土壤Cr、Cu、Mn、Ni、Zn和Pb 6种重金属总体上属于清洁水平;以内蒙古土壤背景值为基准,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重金属Cu为轻污染水平,其余5种重金属元素为清洁水平,但距矿区0.5km内样点达到轻污染水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矿区周围土壤整体属于轻污染等级;地积累指数法表明露天煤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属于无污染水平。以10km对照样点为基准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研究区土壤最高污染水平为中度生态危害等级,大部分区域处于轻度生态危害等级。(5)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典型草原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Cr、Cu、Mn、Ni和Zn来源相同,而Pb则有单独来源。(6)随着矿区植被恢复措施年限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逐渐增多(高)。一、二年生植物种所占比例减小,其生物量所占比例下降;多年生杂类草和灌木类逐渐成为优势植物种,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在群落生物量中所占近70%。(7)露天煤矿排放的废弃土,随着在外暴露时间的增加,其重金属含量有增加趋势;采用人工种植植物的植被恢复技术方法,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并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有显着提高,植被恢复措施可显着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Pb除外)(p<0.05)。植被恢复5年后重金属含量可达到矿区周围10km处水平,其中,生物笆植被恢复方法效果更为显着。

潘正华[3](2020)在《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煤炭开采生态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业能源的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且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不会改变。目前,煤炭的开采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将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矿区宁东矿区、乌海矿区及参照区作为研究区,分析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分析研究区内部生态质量状况,本文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利用各生态指数的相关性、重心偏移量、空间差异性等分析进行对比。针对矿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通过建立缓冲区,进行一元线性回归,三次多项式回归进行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方程验证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合理性。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各生态指数重心转移结果中,宁东矿区生态指数重心转移最大的为WET,WET指数向东南方向偏移,宁东矿区东南方向地表湿度增大。乌海矿区转移距离最大的为LST,LST指标向东南方向偏移。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各生态指标及改进遥感生态指数值可知,宁东矿区在开采初期,改进遥感生态指数下降,基础建设完成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有所回升。宁东矿区生态质量向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乌海矿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其改进遥感生态指数逐年降低。根据生态等级变化来看宁东矿区生态质量变化比率要远高于乌海矿区生态质量变化比率,宁东矿区生态质量变化更为剧烈。2、经过对矿区缓冲区分析得到,矿区外部生态质量变化规律。宁东矿区以1km为间距,四期影像均随着缓冲区距离的增加,改进遥感生态指数值增大,在6km左右达到最大值。宁东矿区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范围边界在6km。乌海海勃湾区矿区的开采对周边生态质量无明显影响边界,在2010年后,随着构建绿色矿山,对矿区周围进行土地复垦后。缓冲区随着距离的增长,改进遥感生态指数值变大,在3km处达最大值。矿区生态修复对矿区周围生态质量有明显正向影响。3、从多元回归方程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显着性检验,p小于0.01。NDVI系数值最大,在生态指标中对于改善生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般LST绝对值最大,对生态环境起到抑制之作用。在露天开采方式乌海海勃湾矿区但不可忽略NDBSI的影响。自2015年及以后NDBSI系数绝对值超过LST系数绝对值,NDBSI对生态质量的退化占到主导地位。

边云涛[4](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提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李俊建[5](2006)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文中指出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应用当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以成岩成矿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为主线,将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其演化与区域成矿作用研究相结合,初步总结了研究区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同位素地质、成矿系统、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并提出了工作部署建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高精度SHRIMP法、TIMS法和Sm-Nd等时线法,首次获得了迭布斯格岩群的形成年龄为3018±49Ma;重新厘定了阿拉善岩群的形成年龄为1920~2005Ma;首次确定了朱拉扎嘎大型金矿赋矿地层的时代为小于1100Ma的青白口系,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中元古代渣尔泰山群。精确厘定了区内存在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火山岩-侵入岩带,并首次在欧布拉格等地识别出了加里东期火山岩-侵入岩体,澄清了过去该区花岗岩时代划分混乱的事实。2、对阿拉善地块的构造归属提出了新认识。依据Sm、Nd、Rb、Sr、Pb等多元同位素示踪,提出阿拉善地块整体上可能为亲兴蒙造山带微陆群的微陆块,而不是过去认为的属华北陆块或亲塔里木陆块。3、应用成矿系统理论,首次确定了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与区域成矿构造动力学模型,并系统阐述了以离散型陆缘成矿型式、汇聚型陆缘成矿型式和后碰撞型成矿型式为主的成矿组合及其矿床特征。确认了研究区主要矿床类型及朱拉扎嘎金矿、呼伦西白金矿、欧布拉格铜金矿、库仍铜矿、珠斯楞铜矿、查干础鲁金矿、呼和沙拉和沙拉西别铜-铁矿床等的精确成矿年龄。4、通过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研究,提出区内基底时期Au-Pb-Zn富集;盖层时期中元古代Au-Zn-Pd-Ni富集,新元古代Pd-Pt-Ni富集,寒武纪Ag-Sb-Mo-U-Pt富集,奥陶纪Au-Cu-U-Th-Ni-Zn富集,志留-盆纪Pb-Mo-Zn-Ag-Sb-Cu富集,石炭纪Cu-Pb-Zn-Au-Ag富集,二叠纪Au-Pb-Zn-Cu富集,中新生代Th-Zn富集。5、系统划分了各级成矿区带,初步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成矿谱系,建立了层控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铜金矿和夕卡岩型铜铁矿床区域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提出了地壳演化和成矿耦合的四次重大地质事件,确定了主攻矿种和主攻矿床类型。6、在地物化遥和成矿规律研究基础上,尝试利用区域地球化学块体等新技术方法,筛选出了54处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物化探异常区,划分了7个化探异常带,提出了9处Ⅴ级成矿预测区和该区矿产资源评价的4项工作部署建议。

杨立群[6](2019)在《白云鄂博稀土矿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白云鄂博地处荒漠草原性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因常年开采,生态破坏严重。苔藓植物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对沙漠的固定、抗风蚀水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区(主矿、东矿、西矿)及矿区外围(东、南、西、北)的苔藓植物进行调查,主要运用经典分类学同时结合必要的分子系统学方法,开展白云鄂博矿区苔藓植物系统分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稀土矿区生物多样性以及矿区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科学数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区及外围采集的1200余份标本的鉴定,发现苔藓植物17科40属94种(含变种),其中苔纲3科4属7种,藓纲14科36属87种(含变种)。本文列出了科、属、种的分类检索表,每个种均提供了关键特征、标本引证和图版。发现新变种1个:扁肋红叶藓钝头变种;内蒙古新记录种1个:鹅头叶对齿藓;小牛舌藓的一个新分类学特征:叶片细胞为单双层交替,不同于国内外文献报道中的叶片单层的性状特征。2.分别对矿区和矿区外围的物种进行整理统计、比较了矿区内外7个地点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科、属、种排序均为:南-固阳沿线>西矿>西-明安镇沿线>东-百灵庙沿线>北-满都拉沿线>东矿>主矿;Shannon-Wiener指数排序为:南-固阳沿线>东-百灵庙沿线>西矿>西-明安镇沿线>北-满都拉沿线>东矿>主矿;Pielous指数排序为:北-满都拉沿线>南-固阳沿线>西矿>东-百灵庙沿线>西-明安镇沿线>东矿>主矿。3.对白云鄂博矿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研究,划分为6种成分:其中,北温带成分的物种最多,占总种数的51.06%;其次是世界广布成分,,占总种数的23.40%;东亚成分排第三,占比12.77%。这表明该地区的苔藓区系特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的东亚色彩。本研究查明了白云鄂博矿区内外的苔藓物种,丰富和完善了内蒙古苔藓植物区系资料。比较发现矿区尤其是主矿和东矿的苔藓物种多样性极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洪秀萍[7](2018)在《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文中研究指明氟化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环境中过量的氟化物不仅对动植物产生危害,而且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煤炭分布非常广泛,在煤炭分布区常出现氟污染,汞污染及砷污染共存现象。从区域上来说,中国西南不仅是酸雨的重灾区,而且该区的氟污染和酸污染与煤炭分布存在重叠。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选取贵川交界区域、宁夏贺兰山及内蒙古乌达这三个中国典型富煤区,以该区域煤炭、地表土、植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不同形式氟污染与酸污染现状,探讨了氟污染与酸污染成因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龙潭组煤总硫含量较高,氟含量正常;但煤样总体偏酸,pH均值5.74,其中天然露头煤普遍呈强酸性,pH均值达到3.86;相比之下,矿井煤趋于中性或微碱性,pH均值7.26;相应地,天然露头煤富集硫酸盐,总均值高达12136μg/g,矿井煤则相对贫硫酸根,总均值限于2739μg/g。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天然出露风化黏土偏酸具有普遍性,pH总均值5.84;硫酸盐含量也显着高于对照区,总均值1778μg/g;氟含量较高,总均值751μg/g;风化土中酸的存在形式可能为酸性硫酸盐如KHSO4或NaHSO4。典型煤系地层出露山谷及燃煤型地氟病严重流行村—贵州织金县荷花村测定结果与云贵川基本一致,譬如地表土和日常拌煤黏土呈显着酸化,pH均值低至4.90;硫酸盐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非病区地表土,总均值达到4465μg/g,且与酸度呈正相关,暗示了荷花村土样中的酸很可能以酸性硫酸盐形式存在;氟含量也偏高,总均值达到1284μg/g。同期采集的荷花村煤系地层出露煤也呈显着酸性,黏土层黏土也呈现高氟高酸。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地表土中氟含量总均值为707μg/g,显着高于当地氟背景值;牧草氟含量为218μg/g,表明羊氟中毒可能与地表土及牧草高氟息息相关。地表土中硫酸根均值是1771μg/g,而p H均值为5.92,与当地背景值相比,该区硫酸根含量显着偏高,酸性明显较强。表明:贺兰山北段地表土存在酸污染及硫酸根污染,并伴随氟污染。3.内蒙古乌达煤火及其附属高耗煤工业园引起270km2范围内的乌达行政区及外围地表尘和地表土总氟,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相对当地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1)地表尘中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高于区域背景值,以煤矿区和工业园最为严重,扩散区城区和农场也受到一定影响。(2)地表土受污染也较为严重,同地表尘中浓度类似,其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均显着高于区域地表土背景值,且重污染区集中在工业园和矿区污染。(3)进一步分析发现受酸污染影响,乌达区及工业园地表土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原生态的碳酸钙型转变为硫酸钙型;城区和农场受污染较小,土质未发生明显改变。4.分析发现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周边环境及动植物造成明显影响:(1)云贵川交界以典型高氟区织金县荷花村为例,分析发现荷花村采集的树叶,树皮及蘑菇中氟含量高于参照区雷屯村,其氟来源可能为高氟地表土。(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牧草样品中氟含量超过我国含氟量标准及前人报道的羊氟中毒区牧草氟含量数据;羊粪样品中氟明显高于典型氟污染区包头的羊粪氟值,说明该区存在氟污染。(3)乌达煤火区火点附近雾冰藜的叶氟含量总均值达到687μg/g,茎氟516μg/g;远离火点的煤田公路沿线雾冰藜的叶氟为146μg/g,茎氟108μg/g,表明乌达煤田可能存在空气氟污染与土壤氟污染,污染源是区内地下煤层自燃及地表矸石山自燃。5.在获得以上三个区域实际测定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扫面电镜(SEM/EDS)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紧密仪器并结合室内试验得出了相关重要结论:(1)扫描电镜观察到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露头煤中确实富含黄铁矿;扫描电镜也观察到煤系地层相关黏土中有大量黄铁矿,TOF-SIMS分析进一步证实黏土中确实富含黄铁矿,且黄铁矿存在普遍风化,如在黏土样DF2T-1中检测到酸性风化产酸式硫酸盐(HSO4-)。(2)对煤样在400℃下加热,均检测到HF,且以天然露头煤释放HF浓度最强,且发现HF释放浓度与煤的酸度显着正相关,表明酸性可能促进了HF释放;进一步选取部分煤样进行室内模拟燃烧实验,实验条件接近西南农村燃煤环境,结果发现硫酸雾释放。6.根据前面四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氟污染与酸污染协同机制,此机制可以归纳为煤中硫如黄铁矿经过不同途径部分风化氧化成硫酸或酸性硫酸盐,一定条件下,此物会分解煤中氟化物而优先以HF形式释放。因此,氟污染与酸污染伴随出现,酸污染引发氟污染,而酸污染在化学形式上主要为硫酸型污染,酸的主要来源为煤中硫风化氧化,其反应模式为S(1)H2SO4(1)H+(1)HF,即硫氧化协同氟释放。7.不同区域酸的来源不一样,因而氟与酸污染模式也不一致:云贵川地表氟污染主要是晚二叠世煤系地层广泛自然出露,导致煤层及其黏土层中硫长期风化成酸,酸加剧地层中氟释放,导致大区域水系沉积物高氟,进而引起区域氟地球化学背景异常,为自然成因;而中国西南燃煤造成的地氟病则是这种自然成因与人为利用相叠加的结果,譬如当地村民常敞炉燃烧高酸露头煤并掺拌高氟高酸黏土一起燃烧,如此燃料体系在燃烧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气态和气溶胶态HF形式,加剧氟释放从而加剧当地农村居室氟污染及人体氟暴露;在宁夏贺兰山主要是长期的煤炭开发,煤炭利用及煤层自燃引起的,主要是人为成因;而内蒙古乌达地表高氟高酸则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可能是由此加剧的煤火与高耗煤工业园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但主要是人开发煤炭活动的结果。

杨彪[8](2016)在《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金元素富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床自发现以来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147t,是近年来内蒙古找矿的最大突破之一,是“中亚金腰带”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露天金矿床,赋存在华北陆台北缘西段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中,具有低品位大规模的特点。浩尧尔忽洞金矿(147t0.62g/t)与西天山地区的穆龙套金矿(5264t2-3g/t)和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地区的干谷金矿(1100t2.8g/t),有着相似的成矿环境,但资源储量与平均品位存在较大差异。在近些年的勘探开发中,对其矿床成因模式存在很大争论。主要分歧在于哪个因素是对成矿控制起主导性作用的,是地层还是岩浆作用。归根结底是对金元素富集成矿过程的不明确。随着矿山不断开采,金品位逐渐下降,露天开挖的低品位矿体已无法达到经济要求,急需在外围或深部寻找高品位矿体。本文以浩尧尔忽洞金矿的载金矿物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样品分析处理,分析了不同地质过程中的硫化物标型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共完成电子探针测点60个,LA-ICP-MS测点100个,取得了如下几点认识:1、矿区内主要存在两种矿石类型,浅变质岩类混合型矿石与石英脉型矿石。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金属硫化物:其一为地层中呈细粒浸染状、顺层细脉状及薄膜状的金属硫化物,在矿区内分布广泛,以黄铁矿为主;其二为具明显拉伸线理的硫化物,矿物种类以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主要分布在矿区内片理化带强烈的部位;其三为与热液流体相关呈脉状、细脉状分布的石英-硫化物,集中在东矿带偏南部位,在近地表至地下深500m的范围内,矿物组合以石英-黄铁矿为主,脉宽0.5-5cm;在500m深度以下,矿物组合以石英-磁黄铁矿-黄铜矿为主,脉宽多为10cm以上。2、结合前人成果和矿物样品形态学特征,将成矿期次划分为沉积成岩期、构造变形期、热液期与热液改造期。通过电子探针分析,黄铁矿中Fe、S元素含量分别为(46.04±0.44)%、(53.26±0.50)%,均略小于理论值。随着成矿过程的不断进行,S元素含量不断减少,可能与深部杂质混入有关,硫逸度相应降低。磁黄铁矿中Fe、S元素含量分别为(59.76±0.32)%和(39.13±0.40)%,Fe原子百分含量为(46.60±0.31)%,属于单斜磁黄铁矿。3、硫化物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1)沉积成岩期黄铁矿中Au元素含量平均值为0.098ppm,构造变形期与热液期黄铁矿中Au元素绝大部分低于检测限,之后的热液改造期黄铁矿中Au元素含量平均值达0.12ppm,结合之前沉积成岩期Au元素平均含量,发现热液改造期相对沉积成岩期Au元素只富集了22.4%;(2)黄铁矿中的五种成矿元素(Au、Ag、Cu、Pb、Zn)总含量,在沉积成岩期、构造变形期、热液期与热液改造期分别为103.10ppm,59.16ppm,22.47ppm,51.60ppm,可见沉积成岩期在整个成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沉积成岩期黄铁矿中Co、Ni元素含量为(0.038ppm34.88ppm)、(0.6096122.1ppm),热液期黄铁矿中Co、Ni元素含量为(243.5ppm408.6ppm)、(734.1ppm1535ppm),差异明显;其Co、Ni元素含量比值只有极个别大于1,其余均小于1。4、通过对不同地质过程中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得出了浩尧尔忽洞金矿金元素富集主要发生在沉积成岩阶段,其后的脆-韧性剪切构造与热液流体活动并没有导致金元素再次富集的结论。认为这也是造成浩尧尔忽洞金矿与同一成矿带上的穆龙套干谷等黑色岩系型金矿,金矿品位规模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所在。

倪璇[9](2020)在《煤炭开发扰动区植被时空效应及影响范围识别》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开发过程中高强度的生态扰动效应会带来地表损毁、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本身极其脆弱,却是国家重点建设煤炭基地的集中地。煤炭开发具有空间扩散及累积效应,在研究其生态影响时不应局限于矿区内部,还应考虑它的间接影响范围。本文针对干旱荒漠矿区,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研究不同尺度矿区范围内以植被为代表的环境要素对矿区开采扰动的时空效应,分析植被受采矿活动扰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缓冲区和频率比的原理,分析不同距离缓冲区内各植被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界定矿区开采扰动的生态影响范围。结果表明:(1)总矿区2008-2017年植被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植被状况整体变好;但标准差逐渐变高,区域内植被空间异质性增强。(2)总矿区植被覆盖度情况局部差异明显,南部地区植被状况明显变好,中部地区植被退化最为严重,北部区域植被整体情况有所改善,两极化明显。(3)对于中等尺度典型井田羊场湾,井田以及周边缓冲区2015-2019年的植被状况整体是变好的,但是缓冲区相对井田内部的植被状况却是逐年相对变差的,而且采矿活动对周边区域植被扰动具有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扩展效应。从K值来看,随着距离的增加,缓冲区植被状况相对于井田内部植被状况逐渐变好,在300m距离缓冲区时植被状况好于井田内部,距离矿区越近缓冲区植被状况相对越差。不同距离缓冲区的K值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在100m范围内呈显着相关,150m距离缓冲区无明显相关性,羊场湾井田的矿区开采扰动敏感范围在100m-150m区间范围。(4)矿区在8km以内缓冲区的裸地和劣等植被的频率比呈现明显增加,优等植被频率比增加,8km之外的各缓冲区中裸地和劣等植被频率比增加逐渐降低到为负,其他等级植被覆盖度无明显变化规律;参照区缓冲区10km范围内整体与矿区各等级植被覆盖度在不同缓冲区内的频率比变化特征相反,在10km外无明显规律。矿区外围各缓冲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频率比在7-8km及以外没有相关性,在7km内呈现显着相关性,判断矿区开采植被扰动影响范围为7-8km,参照区外围各缓冲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频率比在2.5km及以内呈现显着相关性,低于矿区范围,说明宁东矿区与自然区域相比采矿活动对周围植被生长状况是有影响的,敏感范围可达到7-8km。

李汉廷[10](2020)在《干旱区资源型城市植被变化及驱动因素空间异质性》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矿业开发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植被变化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矿业开发与植被变化耦合分析是区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体现,矿业开发影响植被变化空间作用规律识别能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以资源型城市乌海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针对不断扩张的矿业开发过程,以1999-2018年72景生长期内的遥感影像和多期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趋势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不同时段植被动态,识别高程和矿业开发影响植被变化的空间异质性。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表明,1999-2018年间,矿业用地主要分为工业场地,露采迹地和排土/矸场三种类型,扩张十分明显,面积由69.03km2增加至705.27km2,聚集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南部地区。矿业用地的结构连通性明显增强,煤炭开发损毁土地的连通性格局快速凸显。(2)长时间遥感监测表明,区域植被经历了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下降幅度超过40%。矿业开发影响区域植被的能力逐渐增强,弱化了人类生态管护和气候条件对植被改善的正向作用,是区域内86%(3304km2)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植被变化具有显着空间差异性,人为生态管护是促进植被增长的重要因素,植被改善和波动的程度与人为管护水平密切相关。(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矿业开发对于植被的影响存在显着空间差异性。随着矿业开发的深入,单一个矿影响区域植被的能力逐渐缩小,关键作用区域集中在矿区周边,距离阈值为6-8km。多矿区聚集效应明显,影响区域植被变化更为显着,关键作用区域聚集在西部多矿区中心地带,面积为461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5%。(4)高程与植被变化的空间关系表明,高程影响植被变化空间不一。以矿业用地平均海拔为界,高于平均海拔,海拔升高植被退化加剧,低于平均海拔,海拔越低,植被退化越严重,且相关性等级分界线与等高线分布较为吻合。

二、《宁夏教育》在矿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教育》在矿区(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沉陷区土壤湿度遥感监测研究 ——以宁东煤炭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D-InSAR技术的变形监测
        1.2.2 植被覆盖变化信息提取
        1.2.3 土壤湿度变化信息的识别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地表沉陷监测方法与原理
        2.1.1 D-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1.2 SBA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2 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原理与方法
        2.2.1 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原理
        2.2.2 遥感反演土壤水分方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遥感数据处理
    3.1 宁东煤炭基地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水文概况
        3.1.4 植被土壤概况
    3.2 羊场湾煤矿概况
        3.2.1 矿山地理位置
        3.2.2 矿区及周边社会经济概况
        3.2.3 矿区开采情况
    3.3 研究数据及处理
        3.3.1 数据获取
        3.3.2 数据处理
第4章 矿区采煤沉陷土壤湿度变化分析
    4.1 矿区采煤沉陷区提取与分析
        4.1.1 沉陷趋势变化分析
        4.1.2 时序沉降值分析
        4.1.3 累计沉降值分析
    4.2 矿区土壤水分遥感反演与变化分析
        4.2.1 土壤湿度模型的建立
        4.2.2 2017-2019年矿区土壤湿度变化
第5章 沉陷区与非沉陷区土壤湿度差异分析
    5.1 羊场湾矿区开采现状
    5.2 采煤沉陷区植被变化及对比分析
        5.2.1 沉陷区地表植被NDVI均值分析
        5.2.2 沉陷区地表植被NDVI均值方差分析
        5.2.3 不同区域NDVI空间变化特征
    5.3 采煤沉陷区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5.3.1 沉陷区地表植被TVDI均值分析
        5.3.2 沉陷区与非沉陷区土壤湿度差异分析
    5.4 开采沉陷引起土壤湿度变化的机理分析
        5.4.1 采煤扰动破坏特征分析
        5.4.2 地表破坏影响土壤湿度分析
        5.4.3 地表坡度影响土壤湿度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锡林郭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1.2.2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1.2.4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5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 存在主要问题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状况
        2.1.4 植被状况
        2.1.5 地形地貌
        2.1.6 水文概况
    2.2 排土场植被恢复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土样采集与处理
        2.3.3 群落特征观测与指标计算
        2.3.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2.3.5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3.1.1 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3.1.2 土壤重金属不同方向分布特征
        3.1.3 土壤重金属不同距离变化特征
        3.1.4 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空间距离回归分析
        3.1.5 土壤重金属含量地统计学分析
        3.1.6 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3.2.1 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
        3.2.2 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3.2.3 土壤重金属地积累指数评价
        3.2.4 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3.3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3.3.1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参比值的选择
        3.3.2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3.3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布
    3.4 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3.4.1 相关分析
        3.4.2 主成分分析
        3.4.3 聚类分析
    3.5 矿区植被恢复效果
        3.5.1 植被特征
        3.5.2 土壤性状
        3.5.3 土壤重金属特征
4 讨论
    4.1 露天煤矿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4.2 露天煤矿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4.3 露天煤矿对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影响
    4.4 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
    4.5 植被恢复效果
5 结论
6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煤炭开采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1.2.2 国内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研究区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简介
3 改进遥感生态指数建立
    3.1 生态因子选取
    3.2 主成分分析
    3.3 改进生态指数创建
4 矿区生态评价结果分析
    4.1 主成分分析结果
    4.2 各生态指标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5.1 矿区生态变化状况分析
    5.2 基于区域化的生态环境监测
    5.3 生态指标动态迁移
        5.3.1 重心转移
        5.3.2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缓冲区分析及改进遥感生态指数检验
    6.1 缓冲区分析
        6.1.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6.1.2 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
        6.1.3 分析内容及结论
    6.2 回归方程
        6.2.1 多元回归方程公式
        6.2.2 分析内容及结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
    7.2 对策及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5)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意义及前期工作基础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3 以往地质矿产及研究工作简述
    1.4 论文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2 区域成矿系统时空背景及演化
    2.1 阿拉善地块地壳结构与组成
        2.1.1 区域地壳结构
        2.1.2 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岩石建造
        2.1.3 盖层沉积建造
    2.2 区域构造格架与构造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2.2.3 构造演化分析
    2.3 关于阿拉善地块构造归属的讨论
        2.3.1 年代学研究
        2.3.2 钕同位素特征
        2.3.3 锶同位素特征
        2.3.4 铅同位素特征
3 区域岩浆岩分布、类型、特征与形成年龄
    3.1 古元古代侵入岩带
    3.2 新元古代侵入岩带
        3.2.1 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带
        3.2.2 新元古代超基性-基性岩带
    3.3 早古生代火山侵入岩带(区)
        3.3.1 阿拉善微陆块早古生代火山侵入岩带
        3.3.2 南蒙古微陆块早古生代火山侵入岩区
    3.4 晚古生代火山侵入岩带(区)
        3.4.1 雅布赖山-巴音诺尔公-红古尔玉林晚石炭-早二叠世火山侵入岩带
        3.4.2 沙日吉庙-阿布得仁太山晚二叠纪同碰撞型火山侵入岩带
        3.4.3 晚古生代拐子湖、呼伦西白、查黑林嘎顺火山侵入岩区
    3.5 中生代侵入岩带(区)
        3.5.1 乌力吉印支期后碰撞型花岗岩带
        3.5.2 阿拉善地块北缘印支期富碱侵入岩带
        3.5.3 亚干燕山期A 型花岗岩带
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影像特征
    4.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4.1.1 地层、岩浆岩密度特征
        4.1.2 地层、岩浆岩磁性特征
        4.1.3 区域航磁、重力异常特征
    4.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4.2.1 地球化学异常带特征
        4.2.2 区域地球化学块体特征
        4.2.3 阿拉善地区成矿元素的地史演化及其意义
    4.3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
        4.3.1 线性构造特征
        4.3.2 环形构造特征
        4.3.3 遥感影像与矿产之间的关系
5 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构造动力学
    5.1 离散型陆缘成矿型式-中新元古代裂解期金铜成矿系统
        5.1.1 成矿系统的地质背景及时空结构
        5.1.2 朱拉扎嘎金矿
    5.2 汇聚型陆缘成矿型式-华力西晚期活动陆缘成矿系统
        5.2.1 陆缘弧火山-次火山岩型铜金矿成矿组合
        5.2.2 陆缘和岛弧区夕卡岩型铜矿、铜-铁矿和铁矿成矿组合
    5.3 后碰撞型成矿型式-后碰撞期伸展成矿系统
        5.3.1 呼伦西白金矿
        5.3.2 查干础鲁金矿
    5.4 区域成矿构造动力学
        5.4.1 前寒武纪成矿构造动力学
        5.4.2 早古生代成矿构造动力学
        5.4.3 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矿构造动力学
        5.4.4 成矿构造动力学模型
6 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6.1 区域成矿区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6.1.1 阿拉善陆块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古生代金、铜、铁成矿带
        6.1.2 宗乃山-沙拉扎山古生代铜、铁、金、镍钴成矿带
        6.1.3 珠斯楞-杭乌拉古生代金、铜、铅锌成矿带
    6.2 区域矿床的分布特征及控矿因素
        6.2.1 区域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
        6.2.2 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
        6.2.3 控矿因素
    6.3 主要矿床类型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6.3.1 层控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6.3.2 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铜、铜-金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6.3.3 夕卡岩型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
    6.4 区域地壳演化和成矿耦合
        6.4.1 古元古代陆块形成阶段(2100~1800Ma)
        6.4.2 中新元古代裂谷阶段(1800~800Ma)
        6.4.3 古生代阶段(543~250Ma)
        6.4.4 中新生代阶段
    6.5 区域成矿谱系
    6.6 矿床的适度保存
    6.7 成矿预测和下一步工作部署建议
        6.7.1 成矿预测
        6.7.2 工作部署建议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白云鄂博稀土矿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苔鲜植物简介
    1.2 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1.3 矿区苔藓植物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性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矿区概况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气候特征
        2.1.1.4 主要植被
        2.1.2 矿区外围概况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1 标本来源
        2.2.2 鉴定方法
        2.2.3 标本引证
        2.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苔藓植物分类学处理
    3.1 苔纲
    3.2 藓纲
    3.3 小结
第四章 白云鄂博稀土矿区及矿区外围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4.1 矿区科、属、种构成及比较分析
        4.1.1 矿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4.1.1.1 科的组成
        4.1.1.2 属的组成
        4.1.2 三个矿区(主、东、西矿)苔藓植物物种种类组成
    4.2 矿区外围科、属、种构成及比较分析
        4.2.1 矿区外围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4.2.1.1 科的组成
        4.2.1.2 属的组成
        4.2.2 矿区外围苔藓植物地理分布东、南、西、北差异比较分析
    4.3 白云鄂博矿区和矿区外围苔藓物种分布差异比较
    4.4 白云鄂博矿区和矿区外围苔藓物种多样性分析
    4.5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4.5.1 世界广布成分(Cosmopolitan)
        4.5.2 北温带成分(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4.5.3 东亚-北美成分(Asia and North American elements)
        4.5.4 温带亚洲成分(Temperate Asian elements)
        4.5.5 东亚成分(East Asian elements)
        4.5.6 中国特有成分(Endemic to China)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附录

(7)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自然界中的氟
        1.1.1 氟的地球化学特性
        1.1.2 自然界中氟的来源与循环
        1.1.3 氟的生物效应
    1.2 氟污染研究现状
    1.3 煤中氟的研究现状
        1.3.1 煤燃烧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1.3.2 燃煤型氟中毒研究现状
    1.4 酸污染与硫酸盐污染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1.4.1 酸沉降及其危害
        1.4.2 土壤酸化现状
        1.4.3 硫酸盐污染研究概况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
    1.6 技术路线、完成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2 工作量
        1.6.3 创新点
2 样品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云贵川交界区域
        2.1.2 乌达矿区
        2.1.3 贺兰山北段
    2.2 样品采集与分布
        2.2.1 云贵川交界处样品采集
        2.2.2 乌达样品采集
        2.2.3 贺兰山样品采集
    2.3 样品处理与实验
        2.3.1 样品处理
        2.3.2 样品测试
3 中国西南出露煤系地层氟与酸
    3.1 云贵川交界出露煤系
        3.1.1 煤中硫含量与灰分产率
        3.1.2 煤中氟含量
        3.1.3 煤的酸度
        3.1.4 煤中硫酸盐
        3.1.5 煤中酸与硫酸盐
        3.1.6 露头煤中汞异常
    3.2 云贵川交界出露风化黏土
        3.2.1 总氟含量
        3.2.2 水溶氟含量
        3.2.3 风化土中的硫酸根
        3.2.4 风化土的pH
        3.2.5 风化土中酸的可能赋存形态
        3.2.6 酸性水动态溶出土中氟的实验研究
    3.3 中国西南区域地表高氟特性
        3.3.1 荷花村地表高氟特性
        3.3.2 西南高氟背景及地氟病可能流行成因
    3.4 本章小结
4 贺兰山北段羊氟中毒区氟地球化学背景
    4.1 地表土与煤中氟含量
    4.2 地表土中硫酸根含量
    4.3 酸度
    4.4 酸的可能赋存形态及来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乌海市乌达区地表氟与酸分布
    5.1 乌达地表尘中氟与酸
        5.1.1 地表尘中氟分布
        5.1.2 地表尘中pH
        5.1.3 地表尘中SO_4~(2-)分布特征
        5.1.4 地表尘中pH与SO_4~(2-)的关系
        5.1.5 地表尘其他无机可溶离子
    5.2 乌达地表土中氟与酸
        5.2.1 地表土中氟分布
        5.2.2 地表土中pH分布
        5.2.3 地表土中SO_4~(2-)分布
        5.2.4 地表土中无机水溶离子
    5.3 地表尘与地表土的相关性
    5.4 酸污染对地表土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植物的影响
    6.1 荷花村植物中氟含量
    6.2 贺兰山北段高氟背景
        6.2.1 贺兰山牧草中氟
        6.2.2 羊氟中毒
    6.3 乌达植物中氟含量
    6.4 本章小结
7 氟与酸污染协同机制
    7.1 燃煤过程中氟与酸释放
        7.1.1 煤酸化成因
        7.1.2 氟化氢释放
        7.1.3 硫酸雾释放
    7.2 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煤系地层风化土酸化成因
        7.2.1 风化土酸化的TOF-SIMS初步证据
        7.2.2 氟化氢释放
        7.2.3 煤系地层风化土酸性成因
    7.3 氟与酸释放协同机制
    7.4 中国西南燃煤型氟中毒成因机制探讨
        7.4.1 煤中酸对氟释放的影响
        7.4.2 煤系地层风化土对地氟病的可能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金元素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1.1 区域成矿研究和找矿方向需求
        1.1.2 矿床成因研究的需要
        1.1.3 矿产勘查关键问题急需突破制约瓶颈
        1.1.4 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对科学问题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1.5 项目依托
    1.2 浩尧尔忽洞金矿研究现状
        1.2.1 找矿勘查工作与矿山开发
        1.2.2 科学研究现状
    1.3 LA-ICP-MS测试方法及研究现状
        1.3.1 技术简介
        1.3.2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3.3 LA-ICP-MS在硫化物矿物微区分析中的应用
        1.3.4 常用硫化物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比
    1.4 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介绍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方法介绍
    1.6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层序及沉积建造
        2.2.1 主要地层单元
        2.2.2 白云鄂博群沉积建造
    2.3 区域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地质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床地质背景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变质作用
        3.1.5 围岩蚀变
        3.1.6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类型
        3.3.2 含金石英脉型矿石
        3.3.3 含金浅变质岩类混合矿石
    3.4 矿物特征
        3.4.1 金属硫化物特征
        3.4.2 矿石矿物特征汇总
    3.5 成矿期次与阶段划分
        3.5.1 沉积成岩期
        3.5.2 构造变形期
        3.5.3 热液期
        3.5.4 热液改造期
        3.5.5 成矿后期
第4章 金属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描述
    4.2 电子探针实验结果分析
        4.2.1 黄铁矿
        4.2.2 磁黄铁矿
        4.2.3 毒砂、黄铜矿
    4.3 LA-ICP-MS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3.1 实验结果
        4.3.2 数据分析
    4.4 硫同位素特征
        4.4.1 浩尧尔忽洞金矿硫同位素资料汇总
        4.4.2 同类型金矿及同沉积环境下其他类型矿床的硫同位素资料汇总
        4.4.3 硫的来源
第5章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探讨
    5.1 金的赋存状态
    5.2 金的来源
    5.3 成矿过程探讨
    5.4 控矿特征与找矿标志
        5.4.1 层控特征
        5.4.2 韧性剪切带与片理化带
        5.4.3 热液流体
        5.4.4 矿物学及矿物地球化学标志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煤炭开发扰动区植被时空效应及影响范围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依托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区多时相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2 植被指数研究现状
        1.2.3 矿区开采扰动范围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
        1.3.3 技术路线
        1.3.4 相关概念定义以及边界规范
2 研究区及数据
    2.1 总矿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资源
        2.1.5 植被资源
        2.1.6 煤炭资源
    2.2 典型井田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煤炭资源
    2.3 参照区概况
    2.4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4.1 Modis数据
        2.4.2 Landsat数据
3 矿区开采植被扰动时空效应
    3.1 矿区开采植被扰动时空变化规律
        3.1.1 计算植被覆盖度
        3.1.2 年际植被覆盖度均值分析
        3.1.3 植被覆盖度等级时空变化分析
        3.1.4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统计分析
        3.1.5 小结
    3.2 矿区植被扰动演变趋势空间格局
        3.2.1 回归趋势分析
        3.2.2 结果分析
4 不同尺度矿区开采植被扰动影响范围
    4.1 典型井田开采植被扰动影响范围
        4.1.1 研究方法
        4.1.2 结果分析
    4.2 总矿区植被影响范围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研究结论
    5.1 结论与讨论
    5.2 展望
    5.3 创新性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干旱区资源型城市植被变化及驱动因素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矿业开发影响植被变化的机理机制
        1.2.2.遥感监测矿区植被变化
        1.2.3.国内外研究述评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4.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貌概况
        2.1.3.气候土壤
        2.1.4.水文地质
    2.2.社会经济概况
    2.3.资源概况
    2.4.数据来源
第3章 矿业用地分布特征及形态学分析
    3.1.土地利用数据分类及矿业用地获取
        3.1.1.土地利用数据分类
        3.1.2.矿业用地分类及定义
        3.1.3.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动态变化
        3.1.4.矿业用地扩张数量结构特征
    3.2.矿业用地的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3.2.1.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基本理论
        3.2.2.矿业用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数量结构及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被动态变化及空间异质性特征
    4.1.植被动态变化特征
        4.1.1.NDVI最大值合成及统计单元
        4.1.2.植被变化时间序列
        4.1.3.年内NDVI均值分布
        4.1.4.植被时空动态变化
    4.2.植被变化空间异质性
        4.2.1.植被变化空间异质性分区步骤
        4.2.2.植被变化空间异质性分区及时空变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5章 植被变化与矿业开发的空间关系
    5.1.基础理论和研究框架
        5.1.1.驱动因素空间异质性定义与基础理论
        5.1.2.植被对于矿业开发响应的理论研究框架
    5.2.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WR)
        5.2.1.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概述
        5.2.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特点
        5.2.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适用性
        5.2.4.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构建
    5.3.矿业用地距离与植被变化空间关系分析
        5.3.1.最短距离与植被变化的空间关系
        5.3.2.距离总和与植被变化的空间关系
    5.4.高程与植被变化的空间关系
    5.5.距离与高程对于植被变化的综合作用
        5.5.1.最短距离与高程对于植被变化综合作用
        5.5.2.距离总和与高程对于植被变化综合作用
    5.6.回归模型对比分析
    5.7.矿业开发对于植被变化的综合作用
    5.8.气候要素对于资源型城市植被变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可能创新点
    6.3.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宁夏教育》在矿区(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沉陷区土壤湿度遥感监测研究 ——以宁东煤炭基地为例[D]. 刘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2]锡林郭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D]. 杨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1)
  • [3]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的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煤炭开采生态影响评价研究[D]. 潘正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4]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 李俊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6]白云鄂博稀土矿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 杨立群.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7]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D]. 洪秀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8]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金元素富集机制研究[D]. 杨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9]煤炭开发扰动区植被时空效应及影响范围识别[D]. 倪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10]干旱区资源型城市植被变化及驱动因素空间异质性[D]. 李汉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  ;  

矿区“宁夏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