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催化裂化部分(论文文献综述)
辛勤,林励吾[1](2013)在《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文中指出中国的催化科学与技术始于20世纪初, 经过先辈的努力使其经历了发展初期和稳定发展阶段, 在历史上由于人为因素的严重破坏使其处于停滞并失去了宝贵的十余年大好发展时机.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催化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历史时期, 迅速恢复和建立了以中科院、高校和产业部门研究院组成的三个方面军的研究队伍. 开展了以形式动力学为主要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基础研究方面提炼出新催化材料、新催化表征方法和新催化反应为主要研究方向. 表面科学、纳米科学的出现大大促进和深化了催化的基础探索, 催化正从艺术走向科学……. 在应用催化研究方面, 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国家重大需求, 在煤、石油、天然气优化利用, 先进材料, 环境, 人类健康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的中国已成为催化大国并正在走向催化强国.
段良伟[2](2012)在《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催化裂化是石油加工中主要的重油加工工艺之一,在我国尤其如此。本世纪来,为应对社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石油资源的日趋匮乏,我国的炼油科技工作者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催化裂化新技术、新工艺,使我国的催化裂化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石化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MIP(Maximizing Iso-Paraffin)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不久为适应市场对丙烯等低碳烯烃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既能降低汽油烯烃又能多产丙烯的MIP-CGP(A MIP Process for Clean Gasoline and Propylene)工艺。为使该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使其更加完善和持续发展,本论文开展了MIP-CGP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本论文以中石油吉林石化新建的MIP-CGP装置为研究对象,在建立MIP-CGP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的研究中,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研究工作首先从文献调查开始,通过调查研究工作不仅加深了对催化裂化工艺的认识,而且从反应机理上进一步理解了MIP新技术的理念和FCC、MIP、MIP-CGP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文献调查的最大特点是现场调查,通过对国内MIP-CGP装置特别是吉林石化新建的MIP-CGP装置的实地调查不仅对该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性甚至感性认识,而且还采集了大量的第一线资料和工艺实测数据,为本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综合了文献调查的结果后,本研究决定对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研究,以吉林石化MIP-CGP装置的工业实测数据为基础,反应动力学模型类型为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对MIP-CGP反应机理的分析,并综合考虑了工厂的实际条件和数据来源的可行性及满足应用的需要等因素,本研究将MIP-CGP反应物系划分为:原料油三个集总(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汽油三个集总(饱和烃、烯烃、芳香烃)柴油、液化气、气体、焦炭分别单独集总(共四个集总)总共十个集总。并根据MIP-CGP的反应机理构建了十集总反应网络。在考虑了催化剂是失活重芳烃吸附碱氮中毒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MIP-CGP十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MIP-CGP十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共含有84个动力学参数,为避免传统的求取动力学参数时所采用的一步法,因单次估算参数过多而易产生多解和采用分层测定法则实验工作量又大且繁琐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分步估计法;并同时在参数估计方法上采用了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克服了传统优化算法初值依赖性高、收敛过程较慢等缺点,可快速准确地在给定的参数范围内寻优。两者的结合成功的完成了MIP-CGP十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全部动力学参数的估算。在解决了数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后,接着本研究进行另一组成部分—传递模型的建立。因缺乏冷模试验的条件,本研究尝试创新:在对MIP-CGP提升管反应器两个反应区的流体流动状况进行深入详细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及根据了两个反应区流动情况不同的特点,认为必须将两个反应区分别建模,并假设了三种可能的流动模型,然后采用吉林石化MIP-CGP装置的实测数据(共9组),分别对假设的三种模型进行计算,看其最后的拟合情况如何,根据拟合误差的大小,来决定模型的优劣。本研究对计算结果及误差大小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最后确定MIP-CGP提升管反应器的流体流动模型是一反区非等温平推流十二反区非等温平推流。完成了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接着本研究对所建的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验证计算、预测计算和优化计算,一方面是对模型的可靠性、外推性、应用性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也为了模型以后能在实际中真正发挥作用。验证计算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对吉林石化MIP-CGP装置和对安庆石化的MIP-CGP装置。结果表明:前者的验证计算误差很小,说明对同一装置的外推性很好;但后者的验证计算误差不如前者,说明误差主要来自于传递因素,将本研究所建的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外推到其它同类装置应用时,必须要考虑设装置因数。预测计算的内容也由两部分组成:对吉林石化MIP-CGP装置不同操作条件(一反区反应温度、二反区反应温度、剂油比)的预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作图,结果表明这些操作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符合反应规律,而且还可从图中找到要满足所要求的产物分布应采用的操作条件;以吉林石化MIP-CGP装置提升管反应器为对象,对MIP-CGP技术的核心—提升管的扩径位置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作图后,不仅清晰的可见随着提升管扩径位置的变化,产物分布、汽油烯烃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可对扩径位置的合理性作出分析和判断。最后,本文对吉林石化MIP-CGP装置的某一工况,运用所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高剂油比和二反区催化剂藏量即可使汽油产率比原工况提高1.86%(达到40%),汽油烯烃含量下降0.9%(达到29.4%),从而满足了公司对MIP-CGP装置的指标要求(汽油产率>40%;汽油烯烃含量<30%)。从以上的研究内容可知,本文以吉林石化MIP-CGP装置为研究对象,以该装置的实测数据为研究基础,故本研究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研究方法富有新意、切合实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除了可为吉林石化MIP-CGP装置的优化提供直接指导外,对其它MIP-CGP装置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沈浩[3](2013)在《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工业化能不能另辟蹊径而不重蹈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依赖能源粗放使用并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发展之路已经难以为继。在这一背景下,提高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能源效率并实现节能减排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微观层面的炼油企业的能源效率决定了炼油行业总体的能源效率。在考虑污染物排放的能源效率分析框架下,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的能源效率怎样?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炼油企业的能源效率?这些问题促使本文以中国石化炼油企业为研究对象,测度能源效率、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计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的能源效率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在理论上丰富了微观层面的能源效率研究,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对提升中国石化炼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企业自身绩效评价体系,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背景下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了相关理论基础,并进而提出了研究框架。实证研究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实证分析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02排放数量和边际收益、能源效率测度和影响因素、节能减排潜力等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随即,作者提炼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展望。首先,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炼油企业碳平衡模型,计算了2004年-2009年①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2排放数量和边际收益,总结了炼油企业CO2排放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向距离函数(DDF)测度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2排放的边际收益。这些工作也为后继实证研究章节核算企业“绿色产出”和引入污染物变量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其次,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度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的能源效率并检验了影响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企业规模、能源结构、能源价格、技术进步、环境规制等因素。研究表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比Tanslog生产函数形式更适宜本研究;企业规模、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对于提高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模型测度结果,本文揭示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本文用数据包络方法(DEA)构建了基于环境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评价模型,测度了中国石化旗下24家炼油企业2004年-2009年的电力、燃料油、燃料气节能潜力和CO2减排潜力。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能源效率测度能够比较好地识别各个企业的能源效率差距和变动趋势。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总结中国石化提高炼油企业能源效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依靠技术进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开发CO2封存和综合利用技术、积极介入生物质能研发、关注国家能源立法进程和碳排放权交易等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拓展了能源效率的研究视野,弥补了现有能源效率研究在微观层面的局限和不足。已有文献中,系统研究微观层面的企业能源效率并检验影响因素的成果并不多见。由于企业数据信息获得的困难,对中国企业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大多通过分析工业数据——亦即企业的加总数据——来间接评价企业能源效率和影响因素,而且使用的大多是企业的加总数据(Aggragated Data)而非微观数据(Micro-data)。本文使用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的微观投入、产出数据对其能源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检验影响因素,为能源效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微观视角。本文的研究,是对我国企业能源效率研究的补充和深化,研究视角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将CO2排放纳入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这样,实现了企业生产过程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突破了以往能源效率研究固有的企业“实体边界”,丰富和发展了能源效率理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能源效率仅仅是既定投入条件之下的经济产出最大化。本文切中当前对碳排放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利用炼油企业CO2排放收益调整炼油企业产出值,从而将CO2排放纳入炼油企业能源效率分析的框架中。本文构建了考虑能源资源和CO2排放的一个新的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将其视为实证模型的内生变量,对企业能源效率的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客观,据此提出的对策和建议针对性强易于操作。三是通过参数和非参数方法结合的实证研究,将企业一般的单要素能源效率状况描述和简单分析推向环境全要素能源效率计量分析,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已有的文献大多单独采用参数方法或者非参数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一方面用碳平衡模型、方向距离函数等方法计算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的CO2排放数量及边际收益。另一方面,利用CO2排放收益调整企业产出值并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实证研究了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的能源效率并检验了影响因素。而且,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EA)测度炼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进而对不同的能源效率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徐文长[4](2004)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文中认为锦西石化分公司0.8Mt/a蜡油催化裂化装置在扩能改造时采用了石油大学(华东)开发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通过装置一年的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与改造前相比,轻质油收率提高了2-3%(m),液化气收率提高了3-4%(m),汽油烯烃含量可下降6-8%(v),此外改造后装置能量单耗下降了10kgEO/t原料。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催化剂接力、分段反应、短反应时间和大剂油比特点的优越性,并对采用两段提升管技术后装置的生产状况进行核算,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两段提升管技术的计算各提升管中催化剂循环量的方法,通过计算分析出装置目前存在的第二提升管剂油比低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张芸[5](2019)在《中国石油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开启了内涵式发展的模式。这也造成了石油石化行业短时间增速放缓,受原油价格低位震荡、石化行业产能过剩和产销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困扰,整个石化行业都将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2017年以来,受国际贸易恶化和全球原油供货波动的影响,H石化公司生产经营形势严峻,成品油销量持续低走、库存压力不断上涨,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化解公司矛盾,解决企业生死存亡问题,本文首先采用PEST分析模型对公司的宏观环境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公司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其次,结合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剖析,将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无形资源;将能力分为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总结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通过SWOT框架分析,制定公司最终战略是:力争H石化公司综合实力跻身国内500万吨级炼化企业前列,使其在集团公司、地方政府和市民中具有较高美誉度。总体战略落实到具体的业务领域战略分别为:一是实施精炼油战略,通过对装置进行扩能改造,提高装置深加工能力,使原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基础炼油业务领域在行业竞争能力稳步提升;二是积极探索适合H公司的炼化一体化方案。实施炼化一体化战略,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煤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开展煤制甲醇装置、MTO及下游配套化工装置建设,实现煤炭-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三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增产聚丙烯提升丙烯产量、蒸汽优化平衡、提高加热炉热效率、降低催化生焦和降低柴汽比等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以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能力的提升支撑公司提质增效。最后,本文围绕公司核心战略,提出战略实施保障措施,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现阶段解决方案。同时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韩佳奇[6](2019)在《常减压蒸馏装置含碳元素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炼油工业污染问题严峻,作为龙头工艺的常减压蒸馏装置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小觑,其中产生的大气含碳污染物CO、CH4等,石油污水中的含碳污染物油类等,严重危害环境。本论文围绕着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碳元素流动及含碳元素污染物的问题,采用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对碳素污染物的产生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首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工艺和排污点进行了现场调研,对装置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处理方式进行了整理,对常减压蒸馏工艺的碳元素溯源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常减压蒸馏系统,将该工艺过程分为电脱盐、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常压炉、减压炉等不同模块,对每个模块的碳元素流动、循环等规律进行研究,构建了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的流动数学模型,同时确立了碳元素的直收率、回收率、环境效率、初级含碳废弃物、二级含碳废弃物、最终含碳废弃物等参数指标。并分析了上述各个效率对最终含碳废弃物的排放量的影响。将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应用于国内两家不同类型的炼厂,通过具体的计算表明:在燃料-润滑油型常减压工艺炼厂中,碳元素直收率、回收率、环境效率每增加1%时,最终含碳废弃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28.23%、1.24%、1.22%。在燃料-化工型常减压工艺炼厂中,碳元素直收率、回收率、环境效率每增加1%时,最终含碳废弃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38%、0.36%、1.24%。最后对两家炼厂常减压蒸馏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优化回收过程、产品泵改造、常压炉对流室改造、控制常压塔塔顶温度、塔顶气量、炉管中注汽、提高炉口温度、加热炉改进等管控对策。
张智玮[7](2020)在《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凸显,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持续深入,炼化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国有炼化企业发展底蕴深厚,但在工艺技术、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短板,而内陆型中小规模炼厂更是在区位条件、加工规模等方面处于劣势,发展前景堪忧。为探寻内陆型中等规模炼厂的生存发展路径,本文以河北省S炼化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竞争战略研究为切入,运用企业战略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力争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同时也为面临同样问题的其他炼化企业提供参考。河北省S炼化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国际原油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工生产的中型炼化企业,炼油综合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化工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并运用PEST、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工具,分析了S炼化公司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以及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而使用EFE、IFE分析矩阵找出了S炼化公司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而后利用SWOT—QSPM模型选定了S炼化公司的发展战略,并结合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基础性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确定了其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最后,根据其战略定位和选择,研究得出了产品结构、生产组织、人员队伍三个差异化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七项战略实施的保障性措施。本文在研究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过程中,根据新的发展动态,综合运用蓝海战略、柔性战略等新兴理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寻求中小型炼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以点促面,为中小型炼化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晋东[8](2014)在《炼油厂氮氧化物系统性减排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氮氧化物(NOx)是一种环境学中的常规大气污染物质,自“十二五”开始,氮氧化物初次被列入节能减排的考核指标,开始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自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对辖区内的炼油企业核算和下达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指标,这意味着氮氧化物减排已经被国家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氮氧化物是炼油厂排放的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世界各国对炼油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不尽相同,有些直接指定行业控制标准,有些则侧重于燃料燃烧标准规定等内容。国内由于长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多,中国的炼油行业氮氧化物减排进展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国内对于炼油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的限制,除个别地区出台地方标准或借鉴其它行业和综合排放标准外,国家尚未出台炼油行业正式的污染排放控制标准,炼油厂的氮氧化物只在各类燃烧烟气中存在,包括加热炉烟气、催化烧焦烟气、锅炉烟气以及硫磺尾气焚烧烟气等。目前国内炼油厂中,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和动力锅炉烟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占了全厂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绝大部分比例,其次为各类型加热炉烟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在目前国内炼油行业,为满足氮氧化物减排指标,氮氧化物的减排还仅停留在单点减排上,进行烟气末端治理,并没有全厂性的、系统性的减排计划。在满足达标排放的前提下,维持排放现状,没有主动减排意识。炼油厂氮氧化物的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源头到末端需要有全面的减排规划,而后逐渐分步实施。首先从源头控制,对催化裂化装置进料提前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催化原料的氮含量,减少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其次逐步对炼油厂的加热炉均采取低氮燃烧措施,减少加热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再次采用IGCC系统代替传统的动力锅炉,大幅减少炼油厂动力系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后,对动力锅炉烟气、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进行末端脱硝,以进一步减少全厂的氮氧化物排放量。
张德义[9](2006)在《建设节约型炼油工业 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我国炼油工业20多年来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我国炼油工业节能降耗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如何进一步搞好我国炼油工业节能降耗工作提出了建议。
常波[10](2004)在《加氢改质技术的工业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锦西石化分公司加氢改质装置属于中压加氢,设计系统操作压力为10.0MPa。采用一段两剂串联工艺、一次通过的工艺流程,通过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两种催化剂的作用,将原料中的多环芳烃部分饱和,继以选择性地开环裂化,可以在不产尾油的条件下生产得到芳烃含量低、十六烷值高、密度低的优质柴油和合格航煤,兼产部分高芳潜的石脑油。这种工艺在国内外同类装置中属首次应用。此外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适应加氢原料频繁变化的情况,通过降低加氢改质反应温度来抑制催化剂活性的办法,成功地实现了灵活加氢的生产方案。由于该装置工艺在国内外同类装置中属首次应用,装置按改质方案能否生产出合格产品,尚无结论。我们通过调整原料、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办法,逐渐恢复改质催化剂活性,按改质方案开工,摸索出生产合格航煤、柴油的生产方案,实现了加氢精制和加氢改质的灵活生产方案。
二、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催化裂化部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催化裂化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
2. Basic research in catalysis |
2.1. Exploration of catalytic theory |
2.2.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for catalysts |
2.3. Development of novel catalytic reactions |
2.4.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catalytic materials |
3.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
3.1. Catalytic technology for refining |
3.1.1. Catalytic cracking and hydrocracking |
3.1.2. Hydrorefining |
3.1.3. Catalytic reforming |
3.1.4.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finery gas |
3.2. Petro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s[111, 112] |
3.2.1. Preparation of synthetic fiber monomer and raw materials |
3.2.2. Hydrogen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
3.2.3. Selective hydrocracking |
3.2.4. Catalytic oxidation |
3.2.5. The synthesis of pyridine from aldehyde and ammonia |
3.2.6. Hydroammoniation |
3.2.7. Reppe synthesis |
3.2.8. Olefin esterification |
3.3.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111, 112] |
3.4. Cat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
3.4.1. Catalytic elimination of pollutants from non‐moving sources |
3.4.2. Catalytic purification of motor vehicle exhaust |
3.4.3. Catalytic purification of indoor air |
3.4.4. Catalysis in water treatment |
3.4.5. Metho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photocatalyti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
3.5. Coal‐based syngas chemistry |
3.5.1.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
3.5.2. Catalyst for coal‐to‐oil |
3.5.3. Technology of syngas methanation to natural gas (SNG) |
3.5.4. Coal‐to‐ethylene glycol |
3.5.5. Natural gas desulfurization by the dry method |
4.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
1.前言 |
2. 催化基础研究 |
2.1. 催化理论的探讨 |
2.2. 催化剂表征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2.3. 开发的新催化反应 |
2.4. 催化新材料的应用和开发 |
3. 三十年来工业化重大成果 |
3.1. 炼油催化技术[111, 112] |
3.1.1.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 |
3.1.2. 加氢精制 |
3.1.3. 催化重整 |
3.1.4. 炼厂气综合利用 |
3.2. 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111, 112] |
3.2.1. 合成纤维单体和原料制备 |
3.2.2. 加氢、脱氢 |
3.2.3. 选择加氢裂解 |
3.2.4. 催化氧化 |
3.2.5. 醛氨合成吡啶 |
3.2.6. 临氢氨化 |
3.2.7. 炔醛法合成 |
3.2.8. 烯烃酯化 |
3.3. 合成氨催化剂[111, 112] |
3.4. 环境净化催化 |
3.4.1. 固定源污染物催化消除 |
3.4.2. 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 |
3.4.3. 室内空气催化净化 |
3.4.4. 水处理过程中的催化 |
3.4.5. 提高光催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能量效率的方法 |
3.5. 煤基合成气化学 |
3.5.1.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 (MTO) |
3.5.2. 煤制油催化剂 |
3.5.3. 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制替代天然气技术 (SNG) |
3.5.4. 煤制乙二醇 |
3.5.5. 天然气干法脱硫 |
4. 结论与展望 |
(2)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催化裂化概述 |
1.1.1 催化裂化工艺地位重要 |
1.1.2 催化裂化工艺发展迅速 |
1.1.3 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挑战 |
1.2 催化裂化新技术 |
1.2.1 多产液化气和柴油的催化裂化新工艺-Maximizing Gas and Diesel(MGD) |
1.2.2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Two Stage Riser Fluidized Catalytic Cracking(TSRFCC) |
1.2.3 灵活多效双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Flexible Dual-riser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DFCC) |
1.2.4 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新工艺-Maximizing Iso-Paraffin(MIP) |
1.3 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1.3.1 经验模型 |
1.3.2 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
1.3.3 分子尺度反应动力学模型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MIP-CGP技术浅析 |
2.1 MIP工艺技术原理及特点 |
2.2 MIP-CGP工艺技术及特点 |
2.3 传统FCC工艺与新型MIP工艺之比较 |
2.3.1 反应器形式 |
2.3.2 反应条件 |
2.3.3 催化剂类型比较 |
2.3.4 产物分布比较 |
2.4 吉林石化MIP-CGP装置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P-CGP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 模型类型的确定 |
3.2 MIP-CGP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1 MIP-CGP反应机理 |
3.2.2 模型集总的划分 |
3.2.3 集总反应网络的建立 |
3.2.4 模型方程组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P-CGP十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
4.1 动力学参数的求取 |
4.1.1 智能优化算法vs经典优化算法 |
4.1.2 分步估算法vs一步求取法 |
4.2 MIP-CGP十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取 |
4.2.1 动力学参数估计的具体思路 |
4.2.2 动力学参数估计数据采集 |
4.3 动力学参数估计的结果与讨论 |
4.3.1 八集总反应动力学参数估计结果与讨论 |
4.3.2 十集总反应动力学参数估计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MIP-CGP反应器流体流动模型的确定 |
5.1 FCC反应器形式及反应器模型概述 |
5.2 反应器模型基本方程概述 |
5.3 MIP-CGP提升管反应器模型的建立 |
5.3.1 MIP-CGP反应器内流动状况的定性分析 |
5.3.2 MIP-CGP反应器流动模型的选定 |
5.3.3 反应器模型方程组推导 |
5.3.4 模型计算结果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的验证计算 |
6.1 吉林石化MIP-CGP装置验证计算 |
6.2 安庆石化MIP-CGP装置验证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的预测计算和优化计算 |
7.1 不同操作条件的预测计算 |
7.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7.1.2 剂油比的影响 |
7.2 提升管反应器扩径位置的预测计算 |
7.3 MIP-CGP反应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
2.2 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测度 |
2.2.1 单要素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测度 |
2.2.2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测度 |
2.2.3 考虑环境约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
2.3 微观层面的企业能源效率研究 |
2.4 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企业规模 |
2.4.2 能源结构 |
2.4.3 能源价格 |
2.4.4 技术进步 |
2.4.5 环境规制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效率理论 |
2.5.2 生产前沿理论 |
2.5.3 外部性理论 |
2.5.4 低碳经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_2排放实证研究:数量与边际收益 |
3.1 炼油企业CO_2排放特征 |
3.2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_2排放量测算 |
3.2.1 炼油企业CO_2排放量碳平衡测算模型 |
3.2.2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_2排放量测算 |
3.2.3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_2排放结果分析 |
3.3 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炼油企业CO_2排放边际收益分析 |
3.3.1 方向性环境生产前沿函数 |
3.3.2 影子价格模型 |
3.3.3 中石化炼油企业CO_2排放边际收益 |
3.3.4 变量说明 |
3.3.5 结果估计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环境约束下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测度和影响因素研究 |
4.1 炼油企业的能源消耗特征及能源效率现状 |
4.1.1 炼油企业的能源消耗特征 |
4.1.2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现状 |
4.2 环境约束变量的引入——用CO_2排放收益核算经济产出 |
4.2.1 “绿色”产出核算理论 |
4.2.2 炼油企业“绿色”产出的核算方法 |
4.2.3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CO_2排放收益 |
4.3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
4.3.2 模型变量选取及描述 |
4.3.3 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4.3.4 模型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5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计算结果 |
4.4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4.4.1 能源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
4.4.2 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
4.4.3 能源效率σ收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测度及能效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
5.1 基于环境技术的非径向节能减排潜力测度方法 |
5.1.1 环境DEA技术 |
5.1.2 基于环境DEA技术的非径向节能减排潜力测度方法 |
5.2 基于非径向DEA的炼油企业节能减排潜力实证研究 |
5.2.1 变量的选择及处理 |
5.2.2 测度模型的确定 |
5.2.3 测度结果与分析 |
5.3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
5.3.1 基于DEA方法的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 |
5.3.2 炼油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对策分析 |
6.1 提高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理性认识:多维视角 |
6.1.1 投入视角: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 |
6.1.2 产出视角:常规途径与深度减排 |
6.1.3 外部视角:油品市场与环境规制 |
6.2 中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对比及借鉴 |
6.2.1 中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对比 |
6.2.2 国外炼油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经验借鉴 |
6.3 中国石化炼油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面临的主要问题 |
6.3.1 加工负荷率偏低及技术进步贡献小 |
6.3.2 CO2排放总量增长快及减排成本高 |
6.3.3 资源利用率低及替代能源投入不足 |
6.4 提高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
6.4.1 加强自主研发走内涵式发展 |
6.4.2 加快发展加氢处理与IGCC |
6.4.3 规划炼化装置联合利用能源 |
6.4.4 关注替代能源技术新进展 |
6.4.5 发展CO_2捕集和循环利用 |
6.4.6 关注能源立法和碳排放交易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2.1 研究层次的拓展 |
7.2.2 研究对象的拓展 |
7.2.3 理论研究的深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催化裂化的历史及现状 |
2.2 渣油催化裂化工艺新技术 |
2.3 催化裂化的家族技术 |
2.4 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技术 |
第三章 催化裂化反应原理 |
3.1 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反应 |
3.2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第四章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4.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的概况 |
4.2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产生的背景 |
4.3 TSRFCC 技术的反应工程理论分析研究 |
4.4 常规催化裂化的弊端和 TSRFCC 的基本原理 |
4.4.1 常规催化裂化工艺存在的弊端 |
4.4.2 TSRFCC 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 段间抽出柴油的TSRFCC 方案(TSRFCC-I 型) |
4.6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化 |
4.7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和常规催化裂化的比较 |
4.8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能量消耗 |
第五章 锦西石化分公司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
5.1 锦西石化分公司催化装置的现状及改造情况简介 |
5.2 应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需满足的要求 |
5.2.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的压力平衡 |
5.2.2 反应-再生两器的布置 |
5.2.3 新增轻汽油分离罐 |
5.3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计算的基本方法 |
5.3.1 反应部分有关参数的计算 |
5.3.2 再生部分有关参数的计算 |
5.4 锦西蜡油掺渣20%原料两段催化裂化实验室研究结果 |
5.4.1 原料主要性质 |
5.4.2 装置总物料平衡 |
5.4.3 两段提升管技术的物料平衡 |
5.5 两段提升管设计推荐设计条件 |
5.6 反应-再生系统计算结果汇总 |
5.6.1 反应部分 |
5.6.2 再生部分 |
5.6.3 反应-再生系统压力平衡计算 |
5.7 装置改造后反应-再生工艺流程简述 |
5.8 反应-再生系统主要改造内容 |
5.9 改造后装置运行操作数据 |
5.10 改造后装置标定情况 |
5.10.1 原料性质 |
5.10.2 催化剂情况 |
5.10.3 主要操作条件 |
5.10.4 产品分布情况 |
5.10.5 产品质量 |
5.10.6 催化剂流化状况 |
5.10.7 装置能耗情况 |
5.11 两段提升管催化剂循环量的计算方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石油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石化企业战略研究现状 |
1.2.1 企业战略管理 |
1.2.2 国外石化企业战略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石化企业战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方法概要简介 |
2.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 SWOT分析方法简介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地理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政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1.5 社会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一般行业环境分析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2 公司资源分析 |
4.2.1 人力资源 |
4.2.2 市场资源 |
4.2.3 无形资源 |
4.3 公司能力分析 |
4.3.1 生产能力 |
4.3.2 技术能力 |
4.3.3 管理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石化公司SWOT分析 |
5.1 H石化公司的优势分析(S) |
5.2 H石化公司劣势分析(W) |
5.3 H石化公司机会分析(O) |
5.4 H石化公司的威胁分析(T)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保障措施 |
6.1 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 |
6.1.1 竞争战略制定原则 |
6.1.2 H石化公司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 |
6.2 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重点 |
6.2.1 精炼油战略 |
6.2.2 炼化一体化战略 |
6.2.3 科技创新战略 |
6.3 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
6.3.1 积极争取总部支持,加强与友邻单位合作 |
6.3.2 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
6.3.3 优化资源配置,挖潜增效 |
6.3.4 控制风险,加强污染防治 |
6.3.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常减压蒸馏装置含碳元素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元素流分析 |
1.2.1 采用元素流分析方法的意义 |
1.2.2 元素流分析的原理 |
1.2.3 国外元素流分析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元素流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碳元素流分析方法 |
2.1 装置工艺原理 |
2.2 工艺系统划分 |
2.3 含碳元素污染物产排污节点 |
2.4 常减压蒸馏装置碳元素溯源分析 |
2.4.1 汽油馏分碳元素分析 |
2.4.2 中间馏分(煤油、柴油)和减压馏分碳元素分析 |
2.5 生产工艺碳元素流分析 |
2.6 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碳元素流模型 |
2.7 小结 |
第3章 燃料-润滑油型常减压工艺碳元素流动分析 |
3.1 工艺特点 |
3.2 数据来源 |
3.2.1 采样方案 |
3.2.2 采样方法 |
3.3 常减压蒸馏工艺油品的评价 |
3.3.1 试验条件 |
3.3.2 原油性质 |
3.3.3 原油宽馏分性质分析 |
3.3.4 塔顶瓦斯气性质分析 |
3.3.5 喷气燃料馏分性质分析 |
3.3.6 柴油馏分性质分析 |
3.3.7 润滑油性质分析 |
3.3.8 催化裂解原料性质分析 |
3.3.9 减五线、渣油性质分析 |
3.4 碳元素流数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3.4.1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核算指标以及流程图 |
3.4.2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分析 |
3.5 常减压蒸馏系统污染物的排放及管控对策 |
3.6 小结 |
第4章 燃料-化工型常减压工艺碳元素流动分析 |
4.1 工艺特点 |
4.2 数据来源 |
4.2.1 采样方案 |
4.3 常减压蒸馏工艺油品的评价 |
4.3.1 试验条件 |
4.3.2 原油性质 |
4.3.3 塔顶瓦斯气性质分析 |
4.3.4 原油宽馏分性质分析 |
4.3.5 喷气燃料馏分性质分析 |
4.3.6 柴油馏分性质分析 |
4.3.7 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分析 |
4.3.8 渣油馏分性质分析 |
4.4 碳元素流数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4.4.1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流程图以及核算指标 |
4.4.2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分析 |
4.5 常减压蒸馏系统污染物的排放及管控对策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减压系统工艺原则流程图1 |
致谢 |
(7)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积极应对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变数和挑战 |
1.1.2 破解老牌炼化企业生存发展难题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访谈调查法 |
1.4 分析工具 |
1.4.1 PEST分析 |
1.4.2 五力模型 |
1.4.3 SWOT分析 |
1.4.4 战略分析矩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战略理论学派 |
2.2.1 行业结构学派 |
2.2.2 战略资源学派 |
2.2.3 核心能力学派 |
2.3 其他战略学派 |
2.3.1 蓝海战略 |
2.3.2 柔性战略 |
2.4 炼油化工行业研究文献回顾 |
2.4.1 关于石油石化产业整体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情况 |
2.4.2 关于炼油企业战略相关研究情况 |
2.4.3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和法律力量 |
3.1.2 经济力量 |
3.1.3 社会 |
3.1.4 技术 |
3.2 公司微观环境分析 |
3.2.1 行业总体状况分析 |
3.2.2 行业五力分析 |
3.3 外部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机遇 |
3.3.2 挑战 |
3.4 S炼化公司EFE矩阵分析 |
3.4.1 关键因素权重的确定 |
3.4.2 EFE矩阵关键因素量化评分 |
3.4.3 EFE矩阵关键因素加权分数 |
第四章 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公司资源分析 |
4.1.1 有形资源分析 |
4.1.2 无形资源分析 |
4.1.3 人力资源分析 |
4.2 公司能力分析 |
4.2.1 基本能力分析 |
4.2.2 核心能力分析 |
4.3 S炼化公司优势与劣势 |
4.3.1 主要优势 |
4.3.2 主要劣势 |
4.4 S炼化公司IFE矩阵分析 |
4.4.1 关键因素及其权重的确定 |
4.4.2 IFE矩阵关键因素量化评分 |
4.4.3 IFE矩阵关键因素加权分数 |
第五章 战略分析与选择 |
5.1 S炼化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
5.1.1 发展战略类型 |
5.1.2 QSPM矩阵分析 |
5.2 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5.2.1 集团公司战略分析 |
5.2.2 备选竞争战略可行性分析 |
5.3 竞争战略的确定 |
第六章 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战略实施 |
6.1.1 产品结构差异化 |
6.1.2 生产组织差异化 |
6.1.3 人员队伍差异化 |
6.2 战略保障措施 |
6.2.1 夯实HSSE基础,落实依法合规生产 |
6.2.2 坚持苦练内功,深挖现有资产创效潜能 |
6.2.3 促进效率提升,持续推动管理系统高效、顺畅运转 |
6.2.4 增强业务本领,着力提升业务可靠性 |
6.2.5 抓好规划设计,有序实现转型升级 |
6.2.6 发挥政治优势,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
6.2.7 用好内外两种资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8)炼油厂氮氧化物系统性减排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第2章 当前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形势和政策 |
2.1 氮氧化物的危害 |
2.1.1 氮氧化物性质概述 |
2.1.2 氮氧化物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
2.2 国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要求 |
2.2.1 采用多种指标综合管理的办法 |
2.2.2 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 |
2.2.3 推动实施区域共同防控 |
2.2.4 采取经济激励政策 |
2.2.5 披露企业污染排放信息 |
2.2.6 国外炼油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
2.3 国内氮氧化物排放的宏观政策 |
2.3.1 国内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
2.3.2 国内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
2.4 国内炼油行业氮氧化物的减排形势 |
2.4.1 国内炼油能力及分布 |
2.4.2 国内炼油行业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炼油厂氮氧化物排放现状 |
3.1 炼油厂废气污染物排放概述 |
3.2 炼油厂主要氮氧化物排放源 |
3.2.1 全厂氮氧化物排放源 |
3.2.2 主要的氮氧化物排放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炼油厂系统性氮氧化物减排措施研究 |
4.1 炼油厂氮氧化物减排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主动性 |
4.1.2 缺乏系统性 |
4.2 减排基本思路 |
4.3 技术实现措施 |
4.3.1 催化裂化原料预处理 |
4.3.2 加热炉低氮燃烧 |
4.3.3 采用 IGCC 系统代替传统的动力锅炉 |
4.3.4 动力锅炉烟气、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脱硝 |
4.3.5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降低区域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排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9)建设节约型炼油工业 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绩 |
1.1 炼油能耗大幅度降低 |
1.2 主要生产装置能耗明显降低 |
1.3 原油加工损耗有所降低 |
1.4 开发并推广了一系列节能技术与经验 |
2 差距 |
2.1 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水平比较差距依然很大 |
2.2 企业之间与装置之间差异很大 |
2.3 加热炉热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3 建议 |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能降耗意识 |
3.2 抓好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设计节能环节 |
3.3 积极推广大型化工艺装置 |
3.4 重视石油化工一体化建设 |
3.5 大力研发并推广先进节能理论、工艺、技术及设备 |
3.6 强化节能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
(10)加氢改质技术的工业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外情况 |
1.1.2 国内情况 |
1.1.3 中石油股份公司现状 |
1.1.4 发展加氢工艺,解决炼油结构与产品结构矛盾 |
1.2 加氢技术综述 |
1.2.1 加氢精制技术 |
1.2.2 加氢裂化技术 |
1.2.3 临氢降凝或加氢降凝成套工艺技术 |
1.2.4 加氢改质异构降凝技术 |
1.3 加氢催化剂的特点 |
1.4 加氢改质技术的应用前景及目的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加氢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原理 |
2.1 影响加氢过程的因素 |
2.1.1 反应压力 |
2.1.2 反应温度 |
2.1.3 空速和氢油比 |
2.1.4 原料油性质 |
2.2 加氢改质技术的原理 |
2.2.1 加氢精制反应的化学原理 |
2.2.2 加氢裂化反应的化学原理 |
第三章 加氢改质过程分析 |
3.1 选择加氢改质工艺对我公司的适用性 |
3.1.1 锦西石化分公司情况概述 |
3.1.2 生产流程简述 |
3.2 选择 ActiCAT@催化剂的依据 |
3.2.1 催化剂简介 |
3.2.2 催化剂理化性质 |
3.2.3 催化剂的使用 |
3.2.4 催化剂的装填 |
3.3 工业装置状况及工业应用过程 |
3.3.1 环境保护对柴油质量的要求 |
3.3.2 加氢技术在生产柴油上的应用 |
3.3.3 加氢改质生产航煤 |
3.4 加氢改质实现灵活加氢 |
3.4.1 物料平衡 |
3.4.2 原料性质 |
3.4.3 操作条件 |
3.4.4 主要产品性质 |
3.4.5 灵活加氢在装置运行结果 |
第四章 对加氢改质工业应用的考查 |
4.1 装置开工初期生产情况 |
4.1.1 开工初期操作条件 |
4.1.2 开工初期进料组成及性质 |
4.1.3 开工初期产品性质 |
4.2 装置改造的主要内容 |
4.2.1 增加 C-1 进料/柴油换热器 |
4.2.2 分馏塔汽提蒸汽改造 |
4.2.3 改造效果 |
4.3 装置运行中期情况 |
4.3.1 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
4.3.2 操作条件对产品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国外炼油新技术普查资料汇编——催化裂化部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J]. 辛勤,林励吾. 催化学报, 2013(03)
- [2]MIP-CGP反应过程数学模型研究[D]. 段良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2)
- [3]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能源效率研究[D]. 沈浩. 中南大学, 2013(12)
- [4]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D]. 徐文长. 天津大学, 2004(06)
- [5]中国石油H石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芸.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6]常减压蒸馏装置含碳元素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 韩佳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S炼化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智玮.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8]炼油厂氮氧化物系统性减排措施研究[D]. 刘晋东. 青岛理工大学, 2014(04)
- [9]建设节约型炼油工业 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J]. 张德义.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6(01)
- [10]加氢改质技术的工业实践[D]. 常波. 天津大学,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