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推广优良茶树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范捷[1](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杨化冰[2](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陈薇宇[3](2016)在《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是乌龙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长期以来,乌龙茶品种以铁观音、福建水仙、肉桂、白芽奇兰等地方品种为主,而黄棪、毛蟹、本山、梅占等加工色种茶的乌龙茶品种效益不高。进入21世纪的前后10年间,由于乌龙茶(铁观音)的热销,导致偏晚生的铁观音品种大面积推广,同时忽视了不同生育期(采摘期)品种的搭配,导致采茶高峰期集中、劳动力紧缺、制优率低、花色品种渐趋单一,降低了茶产业的整体效益,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乌龙茶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因此,促进乌龙茶品种的结构优化,加快福建乌龙茶良种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福建茶产业的概况、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与选育现状,系统地分析了20个乌龙茶新选品系的育成方式、农艺性状、生化成分、品质特征,并绘制了乌龙茶骨干亲本铁观音、黄棪衍生的品种系谱图。分析表明,20个乌龙茶新选品系虽具有适应性强、丰量、效益好、内含物丰富、适制性强等优点,但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窄,加上地方良种作为主栽培品种种植往往过于集中单一,不利于乌龙茶品种的推广应用。结合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先后选育的18个国家审(鉴)定品种、11个省级茶树良种、22个福建乌龙茶主栽品种的推广现状,以及福建乌龙茶品种繁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2011-2015年间的推广面积排名前5的均为国家级良种,铁观音、金观音、金牡丹等福建乌龙茶主栽品种的种植面积都呈现渐进上升趋势,紫牡丹、黄观音、金牡丹、紫玫瑰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增长速度较快。福建省良种繁育的整体出圃数量较为平稳,金观音、金牡丹等乌龙茶品种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统计分析福建省蕉城、福鼎、福安、周宁县、大田这5个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的乌龙茶品种推广种植情况,结果表明,使用配套壮苗培育、高标准茶园建设、茶树田间管理、配套栽培技术等示范茶树良种良法栽培模式,能够突出福建乌龙茶新品种高产、高效、高收益等优点。本研究对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新品种在制优率、平均价格和产量上均有优势,推广乌龙茶新品种平均新增收益为4838.22元/亩,且每投入1元的推广费可为社会创造3.35元的经济效益;并通过SWOT分析法,分别对乌龙茶品种推广的优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列表分析,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虽存在遗传基础狭窄、区域性品种结构单一、品质特征雷同等劣势,且面临着其他茶类发展和采摘标准要求开面采导致农残风险增加等威胁。但其优良品种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多茶类适制性强等优势明显,且恰逢福建省“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的良好环境,以及乌龙茶新品系创新、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等机遇。综合分析显示,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故选择SO增长型战略。最后,本研究围绕集技术推广和政策制定于一体的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模式,提出了建立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因地制宜做好良种推广工作、注重配套栽培技术推广、深化配套加工技术创新、扩大培训范围等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的意见和建议。为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和意见参考,促进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
杨正中[4](2018)在《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村黄金茶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推动了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的提出,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备受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本文选取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靖县黄金村作为田野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黄金村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传统产业、文化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黄金村黄金茶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划分,将黄金村黄金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分为两个阶段。同时介绍了黄金村黄金茶产业的特点,寻找少数民族村寨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特点和不同点。重点阐述了黄金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从自然、经济、技术等方面,探讨为什么黄金茶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如何进行黄金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分析和研究黄金茶产业转型升级遇到的问题,针对黄金茶产业转型升级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黄金茶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皇甫睿[5](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汪岩[6](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茶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乡村特色产业。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处于三峡库区腹心,是国家茶叶产业体系中的优质茶叶产区。《万州区“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将茶产业确定为农业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万州茶产业获得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逐渐形成茶叶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但从万州茶产业发展实践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急需转型升级。本文以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研究万州区茶产业现状及突出问题,通过SWOT分析矩阵找出相应策略,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章茶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主要包括产业、茶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以及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内容。第三章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实地走访、文献分析等方式,掌握万州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结构单一、茶企规模偏小、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手段落后等内容。第四章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通过梳理万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建立SWOT矩阵,提出万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第五章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生态茶园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等。第六章结论。
赵晓罡[7](2013)在《陕西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曾经是全国最早的茶产区和茶叶种植中心,也曾经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但自宋、明以后,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茶产区与茶文化也随之东移,陕西茶产业就此产生断层。直至20世纪80年,陕西茶叶才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重新开始产业化生产。2009年,国家林业部发布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陕南茶区被列入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发展区域。同年,陕西省发布了《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标志着陕西省将茶产业列入陕西省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但是陕西省茶产业与强势特色农业产业差距很大,从全省农业产业的高度来看,如何加速发展处于陕南优生区的茶产业,提高陕西省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规避强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阶段过于集中造成的威胁,成了未来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特色农业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农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理论、市场营销学等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确认陕西省茶产业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茶产业链上的茶农、茶叶企业、消费者的调查、访谈,结合陕西省茶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将历史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为构建茶产业战略创新奠定基础,随后以此为出发点,对陕西省茶产业现存的问题从战略和策略上予以解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各环节入手对陕西茶产业链和消费者消费倾向,以提高陕西茶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茶产业利润空间大、产业链长且迂回、衍生产品多、带动效应强、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第二,茶叶消费具有普市性和大众化的特点,为茶产业化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基础;第三,通过对茶产业化发展方式的研究,发现产业链长且迂回、利润空间大和大众化是可进行产业化农业项目的典型特征,该结论对其他农业项目产业化选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通过对茶产业、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梳理,发现:第一,历史文化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茶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发现了茶产业、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3)将茶产业发展战略、营销管理等系统整合起来,将文化贯穿其中,构造整合战略,使陕西茶叶的品牌文化与茶文化、历史文化真正融合起来,使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和特色农业产业结合起来。为此,陕西茶产业应该积极扩大产业优势,采用以优良品种开发为起点、以专业肥料为推动措施、以管理和营销为手段,以构建具有历史内涵的品牌文化为核心的增长型战略以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多元化、差异化、合作和产业链延伸等具体实施战略提高茶叶产量、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覆盖更广阔的市场,并从产品种植、加工、营销、人力资源、茶文化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
程良斌[8](2017)在《陕西省茶树良种资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作物起源中心,是多种大田作物及茶、桑、果、菜等经济作物的起源中心。陕南茶区与四川盆地同属于一个大生态系统,茶、桑栽培历史比长江中下游茶区还早。2016年5月6日,陕西汉阳陵出土的茶叶正式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距今2100多年,现已在汉阳陵博物馆展出,这最古老的茶叶可能就产于古代巴国(今安康市内)[1]。安康市石泉县还出土了我国最早蚕业的物证珍宝鎏金蚕。
罗光瑾[9](2019)在《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作为中国传统饮品,随着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转变,消费从注重产品品质的物质需求向全方位精神满足升级。茶叶作为云南省具有自然禀赋及历史传统产品,通过融合一、二、三产业增强消费体验是实现云南茶叶提升发展的途径。茶庄园是以茶园为基础,包含住宿、休闲、采茶、制茶、习茶、茶文化等体验综合体。茶庄园为茶山休闲游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择。体验营销能有效的实现企业和顾客的沟通,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通过体验营销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最终实现品牌的营销。本文通过对B生态茶庄园进行了环境分析,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分析,提出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的规划设计和营销策略。论文包括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文献综述,通过对各种文献材料的查阅,了解国内外对体验经济、庄园经济、茶庄园方面开展的研究内容和情况。论文对B生态茶庄园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制度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得出进行体验营销的市场机会成熟。对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进行研究,找到目标市场,提出B生态茶庄园的营销定位。通过体验营销策略的分析,提出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的策略,包括感觉、感情,思考和行为等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继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从而获得基本的理论认识。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结合企业的情况,全面的考虑B生态茶庄园的设计和建设,同时用SWOT方法分析B生态茶庄园进行营销的环境,通过归纳、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提出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策略和方案。通过研究分析,得出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的机会和条件,对B茶生态茶庄园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体验产品,实现体验营销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黄丹娟[10](2016)在《我国茶树优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文中认为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已育成许多具有优异性状的茶树品种。一方面,这些品种大多采用系统选种和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而成,骨干亲本类似,亲缘关系比较接近,使品种的遗传背景较窄。如果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些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结构,将为杂交育种时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另一方面,随着,新培育出的优良品种越来越多,对茶树品种的鉴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具有简便、迅速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非常适合品种鉴定。本研究以254个优良茶树品种为材料,从前期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上选出185个SSR标记,分析了我国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通过筛选出的核心引物,构建了较全面的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185个SSR标记中初步筛选出了128个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SSR标记。不同连锁群上的SSR标记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基因型个数、多态性息含量均有较大差异。根据引物扩增条带易统计程度,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多态性息含量)和基因型个数,筛选了2套均匀分布于15连锁群上的30对核心引物。理论上任意两个品种可能混淆的概率为6.0×10-13。同时,通过标准误的变化,250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至少需要30对SSR引物。2.利用128个SSR标记分析了我国茶树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254个茶树品种中共检测到629个等位变异,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3,期望杂合度HE为0.54。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1.03。PIC平均为0.5,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4。从地理区域来看,云南、广东、重庆的品种基因多样性水平较高,达到0.5以上;台湾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只有0.29。从不同时期分析,2000s育成品种的基因多样性水平最高,达到0.54,其次是1990s,2010s,1980s最低。比较不同年代间平均遗传距离的变化,发现1980s品种遗传距离为0.30,1990s上升到0.32,此后呈下降的趋势。基于遗传距离的N-J(Neighbor-joining)聚类将茶树品种分为3个大类群,基于Structure数学模型的算法则将所有材料分为5个亚群。3.应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荧光标记检测分析手段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银染检测技术,选用30对核心引物分别分析了254个品种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比较发现,CE比PAGE多检测出63个总等位变异数,平均每个位点上多检测出2个等位基因、7个基因型,所检测到的引物PIC和引物鉴别能力(Power of discrimination,PD)也更高。CE荧光标记检测可以直接读出目标DNA片段的准确大小,检测数据更为精确。将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数据转变成基因型格式,并以第一套优先引物,构建了254个茶树品种的指纹图谱。
二、大力推广优良茶树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推广优良茶树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
2.2.3 小结 |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
2.3.1 茶诗 |
2.3.2 茶俗 |
2.3.3 茶歌、茶戏 |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
2.4.2 英德寺庙 |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审评方法 |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
3.5.2 茶树品种因素 |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
3.5.7 小结 |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3)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福建茶产业概况 |
1.1 福建省茶叶生产现状 |
1.2 福建茶产业发展态势 |
2 课题背景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 本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福建乌龙茶品种资源与选育现状 |
1 乌龙茶资源收集与保护现状 |
2 乌龙茶品种选育现状 |
2.1 福建省乌龙茶品种的主要特性 |
2.2 福建乌龙茶新品种的系谱分析 |
第三章 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推广及其动态分析 |
1 福建乌龙茶国家级良种推广现状 |
2 福建乌龙茶省级良种推广情况 |
3 福建乌龙茶品种繁育情况分析 |
3.1 茶树品种测产与效益分析 |
3.2 茶树良种良法栽培模式 |
4 福建乌龙茶主栽品种推广动态分析 |
第四章 福建乌龙茶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经济分析 |
1 生产投入产出实物量 |
1.1 新增面积情况 |
1.2 新增产量情况 |
1.3 单位面积新增费用 |
2 单位规模年新增纯收益 |
2.1 闽东区域单位面积新增纯效益 |
2.2 三明、漳州、龙岩三区域单位面积新增纯效益 |
2.3 泉州、南平及其他区域单位面积新增纯效益 |
3 推广期间产生的经济效益 |
3.1 推广期间推广规模 |
3.2 推广费用 |
3.3 产生效益的规模 |
3.4 总经济效益 |
3.5 其他效益 |
第五章 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SWOT分析及对策 |
1 优势 |
2 劣势 |
3 机遇 |
4 威胁 |
5 战略选择 |
6 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的对策措施 |
6.1 建立完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
6.2 因地制宜开展茶树良种推广 |
6.3 注重配套茶树栽培技术推广 |
6.4 深化配套茶叶加工技术创新 |
6.5 扩大茶叶生产技术培训范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村黄金茶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黄金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
第二节 黄金村的茶产业情况 |
第三节 黄金茶独特品质 |
第四节 黄金村的文化习俗 |
第三章 黄金村黄金茶产业转型升级历程 |
第一节 黄金茶的发现及规模化 |
第二节 黄金茶转型升级阶段 |
第四章 黄金村黄金茶产业的特点 |
第一节 黄金茶品种优良 |
第二节 黄金茶规模化生产 |
第三节 优秀产业带头人带动了黄金茶发展 |
第五章 黄金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三节 市场因素 |
第四节 技术因素 |
第五节 品牌因素 |
第六章 黄金茶产业转型升级遇到的问题 |
第一节 黄金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黄金茶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三节 黄金茶在销售方面遇到的问题 |
第四节 茶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度不高 |
第七章 黄金茶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黄金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应当以政府为主导 |
第二节 黄金茶产业升级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黄金茶产业升级以企业为主体 |
第四节 黄金茶产业升级以生态价值为取向 |
第五节 黄金茶产业升级以培育独特的茶文化为目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当地茶农访谈提纲 |
附录B 当地政府官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当地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访谈提纲 |
(5)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
(6)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 |
二 茶产业 |
三 产业转型升级 |
四 茶产业转型升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生产区域化布局 |
二 加工能力逐渐提升,初步形成“一红一绿一花”的产品格局 |
三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四 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 |
第三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
一 产量产值低,产品结构单一 |
二 茶企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
三 品牌建设滞后 |
四 营销手段落后 |
第四节 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转型升级 |
第四章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
一 优势 |
二 劣势 |
三 机会 |
四 威胁 |
第二节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
第五章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
第一节 持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一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
二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
三 加大监管力度 |
第二节 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
一 合理选择优良茶树品种 |
二 加强生态技术指导 |
第三节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一 政府加快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
二 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茶学专业人才 |
三 加强茶农日常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四节 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加工技术 |
一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 |
二 优化加工技术,创新产品种类 |
第五节 加强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 |
一 强化品牌理念,规范品牌应用 |
二 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主体职能 |
三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 |
第六节 紧抓机遇,创新营销模式 |
一 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利益最大化 |
二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产品销售提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陕西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陕西特色农业现状 |
1.1.2 茶产业优势分析 |
1.1.3 我国茶产业发展情况 |
1.1.4 陕西茶产业历史地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关于特色农业产业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特色农业产业的研究 |
1.3.3 国外关于茶产业的研究 |
1.3.4 国内关于茶产业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特色农业理论 |
2.2 产业发展战略理论 |
2.2.1 战略理论 |
2.2.2 产业链理论 |
2.3 市场营销理论 |
2.4 文化营销理论 |
2.5 品牌战略理论 |
2.6 茶文化影响机理 |
第三章 陕西省茶产业现状 |
3.1 茶产业特征 |
3.2 陕西茶产业背景 |
3.2.1 宏观背景 |
3.2.2 市场背景 |
3.3 陕西茶产业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4 陕西省茶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3.4.1 外部机会 |
3.4.2 外部威胁 |
3.5 结论与主要问题 |
第四章 陕西省茶业生产环节分析 |
4.1 茶产业生产现状 |
4.2 茶叶企业现状分析 |
4.2.1 基本情况分析 |
4.2.2 种植情况分析 |
4.2.3 销售情况分析 |
4.2.4 政府支持满意度分析 |
4.2.5 优劣势判断与再投资意愿 |
4.3 茶叶种植户现状分析 |
4.3.1 基本情况分析 |
4.3.2 种植情况分析 |
4.3.3 销售情况分析 |
4.3.4 政府支持满意度分析 |
4.3.5 优劣势判断与再投资意愿 |
4.3.6 组织化意愿 |
4.3.7 规制视角的农户效益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陕西茶产业营销实证及策略 |
5.1 茶产业营销现状 |
5.2 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因素的因子分析 |
5.2.1 市场调研 |
5.2.2 数据分析 |
5.2.3 实证结果 |
5.3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营销组合策略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渠道策略 |
5.3.4 促销策略 |
5.4 小结 |
第六章 茶产业发展战略构建 |
6.1 茶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6.1.1 茶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6.1.2 茶产业内部环境内析 |
6.2 茶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与战略选择 |
6.3 茶产业发展经营战略选择 |
6.3.1 茶产业多元化战略 |
6.3.2 茶产业差异化战略 |
6.3.3 茶产业合作战略 |
6.3.4 茶产业链延伸战略 |
6.4 小结 |
第七章 茶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建议 |
7.1 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
7.2 具体保障措施 |
7.2.1 扶植龙头企业,优化企业结构 |
7.2.2 重点打造核心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
7.2.3 提升加工技术,改善产品品质 |
7.2.4 树立营销观念,创新营销组合 |
7.2.5 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
7.2.6 加强茶文化建设,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
7.2.7 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完善政府规制 |
7.2.8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规模 |
7.2.9 促进合作社发展,提高茶农竞争力 |
7.2.10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茶产业生产环节分析结论 |
8.1.2 茶产业营销实证及策略结论 |
8.1.3 战略结构 |
8.1.4 具体措施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陕西省茶树良种资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紫阳种是全国推广良种 |
二、陕西省茶树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回顾 |
1.“陕西省茶树品种资源调查”获专家好评 |
2. 茶树品种资源保存失败 |
三、陕茶1号 (紫阳早) 无性系良种选育成功 |
1. 选育经过 |
2. 陕茶1号性状及品质特点 |
3. 陕茶1号已成为陕西省主推品种 |
四、关于大力推广陕茶1号育种经验的建议 |
1.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育种工作 |
2. 落实良种繁育机构 |
3. 大力推广陕茶1号 |
(9)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茶业和休闲农业情况 |
1.1.2 国内茶叶产销和茶庄园体验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体验营销研究 |
2.2 关于茶庄园的研究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茶庄园 |
2.3.3 体验 |
2.3.4 体验营销 |
2.3.5 体验营销策略的五种体验模块 |
2.3.6 PEST分析 |
3 营销环境分析 |
3.1 B生态茶庄园 |
3.2 营销环境分析 |
3.2.1 政治及法律环境 |
3.2.2 社会环境 |
3.2.3 经济环境 |
3.2.4 科技环境 |
4 B生态茶庄园目标市场策略 |
4.1 B生态茶庄园SWOT分析 |
4.1.1 B生态茶庄园优势 |
4.1.2 B生态茶庄园劣势 |
4.1.3 B生态茶庄园机遇 |
4.1.4 B生态茶庄园挑战 |
4.2 B细分市场研究 |
4.2.1 大理市场 |
4.2.2 云南市场 |
4.2.3 省外市场 |
4.3 目标市场选择及营销定位 |
4.3.1 大理州客源市场 |
4.3.2 省内市场 |
4.3.3 省外市场 |
4.3.4 体验营销目标市场 |
4.4 体验营销策略定位 |
5 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策略 |
5.1 B感觉体验 |
5.1.1 视觉体验 |
5.1.2 味觉体验 |
5.1.3 听觉体验 |
5.1.4 触觉和嗅觉体验 |
5.2 B感情策略 |
5.2.1 顾客感情体验 |
5.2.2 员工感情营销策略 |
5.3 思考策略 |
5.3.1 认识体验 |
5.3.2 学习体验 |
5.4 行动策略 |
5.4.1 茶事体验 |
5.4.2 茶庄观光、餐食和住宿 |
5.4.3 茶庄康养 |
5.5 B生态茶庄园体验流程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茶树优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茶树DNA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茶树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1.2.1 指纹图谱的分类、概念及特点 |
1.2.2 茶树DNA分子指纹图谱研究 |
1.2.3 SSR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研究 |
1.2.4 分子指纹图谱在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思路及预期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茶树指纹图谱SSR核心引物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配制 |
2.1.3 DNA提取 |
2.1.4 SSR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SR引物初筛 |
2.2.2 核心引物的确定 |
2.2.3 确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所需SSR引物数 |
2.3 讨论 |
2.3.1 SSR指纹图谱核心引物筛选 |
2.3.2 遗传多样性所需引物数目 |
第三章 我国茶树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SSR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聚类分析 |
3.2.3 遗传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3.1 遗传多样性 |
3.3.2 茶树品种聚类分析与遗传结构分析 |
第四章 我国茶树优良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SSR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AGE结果 |
4.2.2 CE结果 |
4.2.3 CE检测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比较 |
4.2.4 指纹图谱构建 |
4.3 讨论 |
4.3.1 CE在茶树品种鉴定中的可行性分析 |
4.3.2 茶树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大力推广优良茶树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3]福建乌龙茶品种推广应用研究[D]. 陈薇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16(10)
- [4]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村黄金茶产业为例[D]. 杨正中. 吉首大学, 2018(02)
- [5]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 [6]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 汪岩.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7]陕西茶产业发展研究[D]. 赵晓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8]陕西省茶树良种资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J]. 程良斌. 中国茶叶, 2017(11)
- [9]B生态茶庄园体验营销策略研究[D]. 罗光瑾.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我国茶树优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D]. 黄丹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