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名词动词比较

英汉名词动词比较

一、英汉名词转为动词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吴吉东[1](2017)在《入场理论视域下英语复句认知及其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体验哲学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入场理论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省法、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等,探究英语复句认知及其教学,旨在架构英语复句入场理论体系,揭示英语复句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路径,实现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整合,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尤其高中生深刻理解、快捷学得和准确运用英语复句构式。本研究以三个研究问题为逻辑主线:(1)什么是英语复句入场理论?(2)名词性分句、关系分句和状语分句复句如何入场?(3)教师如何基于入场进行英语复句认知教学?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第一,架构英语复句入场理论。英语复句入场理论是通过从属连词入场元素,描述、识解射体和陆标组构,来勾画复杂言语事件。入场理论是基于名词短语和定式小句入场研究发展完善起来的,揭示言语参与者对事物或言语事件感知、体验和表征的一般规律。本研究将其拓展到英语复句层面,认为,一定式小句通过从属连词入场元素转为陆标,为另一定式小句言语事件、即射体的发生提供认知参照,勾画有物理或心理关系的复杂言语事件,揭示言语参与者对复杂言语事件体验、感知和表征的一般规律。第二,揭示英语复句入场认知工作机制。在认知场景中,从属连词入场元素将处于不对称的射体和陆标连接起来,并将其凸显在注意台上,而将自身置于注意台外的射体和陆标关系的基底中;射体通过从属连词入场元素,对陆标实现由强到弱越控,使其成为一嵌入成分、限制成分、非限制附加成分和相对独立修饰成分,陆标的相对独立性由弱到强;言语参与者在注意台下,借助从属连词入场元素,在言语行为域内,通过彼此互动和语义协商,将其注意力指向注意台上的射体和陆标。整个言语情境各要素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对复杂言语事件的勾画,具有依存性、层级性、协同性和统整性的特征。第三,实现认知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整合。基于入场的英语复句理据性和体验性教学及其教学原则遵循复句认知、学得和运用的内在客观规律。在教师、学习者和“言者”的互动过程中,学习者感知和体验名词性、关系、状语分句复句组构机理和理据,形成复杂言语事件意象图式,对其进行概念化,实现对复杂言语事件的认知控制,并整合到已有概念体系中。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架构了英语复句入场理论。用入场理论探究英语复句入场及其认知路径,揭示英语复句认知工作机制,丰富和发展原入场理论及其研究视域。第二,提出了英语复句入场连续统概念。在英语复句认知场景中,一端是名词性分句复句入场,另一端是状语分句复句入场,陆标相对独立性由弱到强,射体对陆标越控由强到弱。第三,构建了英语复句入场体系。梳理各类分句复句入场、入场过程、入场路径、入场元素、入场策略,构建英语复句入场体系,揭示了复杂言语事件和认知场景相互作用对各类分句复句的语义和形式的影响。第四,实现认知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整合。英语复句入场吸收教学语法中句法结构分析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复杂言语事件如何在句法构造上反映问题,开启了英语复句教学研究一个新视域。第五,统一识解英语复句学得和习得路径。英语复句入场理论为探讨英语复句教学和习得提供统一理论框架和识解,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两大承诺:“普遍性承诺和认知承诺”的基本理念。第六,为英语复句教学注入活力。基于入场的英语复句理据性和体验性教学使英语复句学得和习得变得富有理据性、趣味性、体验性,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尤其高中生快捷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类英语复句构式。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英语复句入场理论需要经过实证或实验的证明、跨语言佐证以及英语复句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廖正刚[2](2011)在《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做为理论框架,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内省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系统与语篇相互参照的观察方法,考察分析了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通过对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的对比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转类度(动化)和转级度均要高于英语基本颜色词的转类度和转级度,这一研究结果通过自建语料库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在两个大型语料库中,英汉基本颜色词有三组词转类度和转级度较高,它们分别是“red”(红),“white”(白)和“black”(黑),这三组词都位于人类对颜色普遍认知系统里的前三位,我们认为典型的基本颜色词最易转类和转级,但因历史,文化及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它们跨语法范畴的顺序有别。在COCA语料库中,有个异常现象是英语基本颜色词“brown”排在基本颜色词动化的第一位;而在CCL语料库中,汉语基本颜色词“褐”却无动化实例显现。在CCL语料库中,汉语基本颜色词“红”排在汉语基本颜色词动化的第一位。英汉基本颜色词动化高频词呈现不对称现象。英汉基本颜色词出现转类频率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是英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小有交叉,导致了其动化度低;而汉语转类度或动化度高是因为汉语名词包含动词,动词包含形容词。汉语名词与动词之间是相互蕴含的关系。英汉基本颜色词出现转类频率差异的另一原因是英语注重分类,把“过程”事物化,抽象化和概括化,因此英语基本颜色词动化度低。汉语更重视的是过程化,具体化和隐喻化,因此其转类度(动化度)高。汉语基本颜色词转级度高是由于汉语所表述的因果关系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的拟构性大,同时也符合哲学上所说的因果率。相对汉语而言,英语是重视语法的语言,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在讲述具有原因状语从句的小句复合体时,先说“果”小句,而后说“因”小句。英语这样的语言结构限制了其转级,而且转级的也不够彻底,只转级到词组。汉语是更侧重语义的语言,汉语基本颜色词可以通过层层降级(down-shift),一直转级到词。当然就儿童英语而言,一般来说也是先说“因”,而后说“果”。通过对英汉动化基本颜色词高频词在各自大型语料库中的参与者观察,我们发现英语基本颜色词高频词“brown”主要出现在烹调语域中,在134个“brown”的动化实例中,有125例出现在烹调语域中,烹调语域主要是关于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其他的9例“brown”动化也是谈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是西方人长期主客二分的结果,英语动化高频词“brown”涉及的是人与物的关系。汉语动化高频词“红”常出现的语域一般为人际关系域,人体器官域,情感域和动植物域等。从“红”动化出现的语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及人自身,但中国人也没有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汉语基本颜色词的动化,我们从语言层面可以看出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最后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义范畴的差异性,即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对比,过程迁移对比和因果关系迁移对比。通过对英汉动化高频词“brown”和“红”的语义迁移分析。英语基本颜色词“brown”语义迁移是凭借转喻认知机制来实现的,而汉语基本颜色词“红”语义迁移是既通过转喻认知机制又通过隐喻认知机制来实现的。汉语基本颜色词“红”跨语义范畴时,语义迁移路径主要是从基本颜色域迁移到人际关系域和情感域。汉语基本颜色词“红”跨语义范畴多的动因与中国历史,文化及认知等紧密相连。

逯继仙[3](2020)在《转换理论指导下侦探小说的英汉翻译 ——以《神探南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侦探小说自十九世纪中期发端后,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起来。而国内的侦探小说发展较为缓慢。于是,通过译介引进国外优秀的侦探小说,在满足国内读者的阅读需要的同时,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促进国内侦探小说的发展成为当下需求。近几十年来,不乏有译者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例如,程小青所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在读者群、译界以及国内的侦探小说市场都激起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少翻译作品也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逻辑性,用词不当等。其中,由英汉两种语言差异造成的形式对应问题尤为凸显。笔者在两年的翻译研修期间尝试对《神探南希》系列小说(Nancy Drew Series)中的两部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为形式对应这一问题所扰,于是试图从翻译理论中寻找解决办法并发现卡特福德(J.C.Catford)所提出的翻译转换理论(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对该问题有良好的适用性。本翻译报告是笔者应用翻译转换理论翻译该小说的实践总结。《神探南希》系列小说主要描写女主人公南希如何逐步揭开谜团、侦破案件的过程。小说的故事情节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这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能否在另一种语言如中文中生动再现,则是另一回事。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不属于同一语言系统,并在词汇、句法方面存在差异。笔者发现如果直接将英文译为中文会造成行文不畅,表述拗口,翻译腔严重等问题,这难以再现青少年侦探小说简单易懂、贴近生活化、逻辑性强等特点。于是,笔者便以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层次转换,范畴转换出发,尝试分析和解决英汉词汇、句法方面的形式转换问题。最终发现译文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本翻译实践使得翻译转换理论在侦探小说翻译中的适用性得到了验证。

杨京鹏,吴红云[4](2017)在《英汉虚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以toward(s)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toward(s)平行语料为例对比分析了英汉虚构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研究发现:1)英汉虚构运动词汇化模式包括四种类型:完整模式、"名词+介词"模式、"形容词+介词"模式和单介词模式;2)汉语虚构运动出现了三种特有模式:语用路径模式、动词路径模式和零路径模式;3)英汉虚构运动词汇化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跨语言交叉变化;4)对汉语而言,Matsumoto(1996)的"路径条件"的适用性需要考虑语用因素的影响,同时,本研究的数据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了"方式条件"。

刘桂玲[5](2017)在《认知语义视角下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概念是人类普遍概念,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是英、汉语中皆有的词汇系统。国内外学者针对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形态、句法功能、语义和习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英、汉语中个别空间量度形容词词对进行了对比。但是以往研究没有涉及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喻义,没有就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及所有成员的空间义、转喻义和隐喻义进行全面的对比,所以无法看到空间量度形容词语义的全貌。此外,以往的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侧重于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共时层面研究,没有考虑它们历时的发展变化。语义来源于身体经验,人类在与世界的反复互动中形成了意象图式。通过意象图式的转换和向抽象域的映射产生了转喻和隐喻,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扩展的基本途径。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基本层面上有相同的概念,但在组合层面上往往存在不同的语义概念和抽象概念,这就是新沃尔夫假说。本文在上述认知语义视角下针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空间义、转喻状况及隐喻映射域进行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对比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空间义的异同及其成因是什么?(2)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喻类型有哪些?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喻状况的异同及其成因是什么?(3)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及其成因是什么?在以上所述的认知语义视角下,本研究首先根据空间量度形容词凸显的维度对它们进行分类,采用词典和语料库相结合的方法对词义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分析,主要采取质化分析的方法对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使用进行倾向性研究。本文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释义来源于《牛津英汉高阶双解词典》(第8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两本共时词典,对于转喻引起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和转义现象的分析主要依靠历时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网络版)和汉语大辞典软件(普及版)中的历时数据。共时语料主要来源于以空间量度形容词为检索词从BNC语料库和语料库在线中检索到的词频和用例,根据检索到的语料,分析空间量度形容词与相应的词汇搭配是用作空间义还是发生了隐喻化,如果用作空间义,判别在所述语境表达维度义、位置义还是距离义,然后归纳使用中的转喻类型和认知机制。如果用作隐喻义,判别使用中的隐喻映射域。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归纳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转喻状况和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并尝试做出解释。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英、汉语中有基本对应的空间量度形容词词对,两个系统成员都表征相同的语义元素,能表达相同的空间义类型。体积和长度是英、汉语中空间量度的基本概念,这体现了空间认知中整体性和凸显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中表高度义和深度义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描述方向发生泛化,表整体维度和宽度的词凸显维度数目都发生了泛化,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都出现在维度义、距离义和位置义之间转移的现象。两种语言中空间量度形容词语义系统的结构有细微的差别,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数目略多于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数目。英语中距离、高度、宽度以及整体维度的概念化和表征更详细,汉语对非凸显维度及低、矮义有比英语更详细的概念化和表征方式。这说明人类空间量度认知中的基本概念具有普遍性,空间量度概念上的精细度差异体现了组合层面上语义概念的差异。(2)转喻在空间量度形容词词义扩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喻过程中发生了转类和转义两种情况。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的认知理据是同一个认知域中各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它们转义的理据是一个认知域内部部分与整体之间互相替代的过程。除了具有相同的转喻类别,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喻过程中还有以下共性:有些空间量度形容词曾用作其他词类或者由其他的词类演化而来,大多数空间量度形容词都有向名词、副词、动词转类的情况,个别有向介词和代词转类的现象,但是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描述关系和性质的功能是它们现今典型的用法。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使用多具有非正式、临时性和已过时的特征。转喻引起的转义主要有维度数目泛化和位置义与维度义之间转移两种情况。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这是因为英、汉语使用者具有相同的与空间有关的意象图式,如上-下意象图式、路径意象图式、刻度意象图式等,这些意象图式的旋转和变化造成了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的扩展。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转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首先,“distant”没有发生任何转类现象,这大概与其他表达距离义的词可以自由用作副词和动词有关,词汇转类要受其他同类概念词语的制约。第二,总体而言,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转类现象更普遍。能够用于描述动作的方式、时长和程度的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和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比例相当,但是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比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为副词的比例低得多,这是汉语词类划分标准造成的,所以对于词汇进行研究应考虑该语言中词类划分和语法构造的问题。(3)英、汉语中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数量域、范围规模域、等级程度域、评价域、比较域、力量强度域、年龄域、时间域、感知域、心智域、关系域、制度域、经济域映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比转喻现象更普遍,这些隐喻义远远地超出了词典涵盖的范围。两种语言中描述整体维度的词对隐喻映射域最多,描述凸显维度的空间量度词的隐喻映射域比较对应。表示同样类别空间义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中有共同的偏好,距离常用来概念化时长,高度常用来概念化等级程度,面积常用来概念化范围,体积常用来概念化重要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词义在隐喻映射的过程中带上更强的主观色彩。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在隐喻映射的细节方面存在差异。英语中描述整体维度的两对词表现出不同的映射偏好,描述垂直维度的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向时间域和年龄映射时存在差异,“粗、细”在隐喻映射过程中与其他词的情感极向不同。本研究在对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支持新沃尔夫假说的主张,即不同语言在基本层面的语义构成方面一致。英、汉语使用者在空间量度概念组成、凸显维度认知、转喻类型和主要隐喻映射域方面存在比较一致的现象。基于共同的种系进化背景和同样的生存环境,英、汉语使用者形成了相似的空间意象图式和相似的身体经验获得了相同的基本层面概念。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的普遍性体现了人类认知中隐喻思维的普遍性,体现了空间认知在思维抽象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跨语言基本概念的普遍性使得不同语言使用者进行交际成为可能。但是思维和交际依靠组合层面概念,所以英、汉语言使用者在组合层面上概念化空间量度、词类转喻、构造抽象概念的细节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不同文化和语言社区中概念化具有普遍性和可变性,自然语言语义系统兼有普遍性和民族性。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应词对在隐喻映射方面的不同偏好印证了Lakoff(1987)的观点,即如果基本概念不同,那么依附于基本概念的扩展义会有较大的差异。虽然隐喻映射过程中意象图式的核心要素和整体结构得以保留,但是隐喻映射要受到词汇语义极向和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粗、细”隐喻映射中的特殊情感极向说明只在将历时和共时视角相结合才能发现语言形式和语义的认知理据。第二,本研究结果支持Halliday(2008)提出的语言系统和实例互补的观点。本研究中通过在语篇语境中分析得出的很多词义没有收入词典中,即这些隐喻映射域和词义都远远地超出了词典涵盖的范围。因为词典呈现的是词汇语义的系统层面,语料库是语篇的总和,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的都是词汇使用的实例,是语言系统潜势的实现,这些意义如果没有获得普遍认可或者得以长期使用就会从语言中逐渐消失,如果经反复运用固化之后有可能逐步进入词典,所以实例化一方面是语言词汇语义系统的实现,是词汇语义系统的创新使用,另一方面一旦这些新义获得稳固的地位就会进而丰富语言的词汇语义系统。

曲英梅[6](2009)在《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动名化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不同语言对经验世界的表征是具有一致性的,如名词标示事物,动词标示过程。但是在实际语言使用中,语言和经验之间往往出现非一致性对应,即经验的重新识解,这样就形成了语言的非一致性表达。语言中的动名化现象即为“过程”被重新识解为“事物”的结果。名词和动词是任何语言中最重要的词类,因而名、动之间的动态转换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派和功能语言学派都曾经从不同的理论出发,不同程度地对名化现象作出描写和阐释,但是已有的名化研究存在以下方面局限性。首先,名化的研究很多,但专门动名化研究较少,动名化的跨语言对比研究更为鲜见。其次,名化研究的对象多为词汇名化,而忽略了语言其它层面的名化现象。再次,大部分研究是在孤立的词语和句子层面来考察名化现象的语法特征,而忽略了其在语篇、语用层面的表现,以及动名化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分析。最后,汉语名化研究多集中讨论动名化的句法地位,缺乏对其语义、语用以及认知动因的阐释。结合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念,本文提出了动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模式,为英汉动名化对比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认知语法和功能语法理论,本文认为动名化语言现象的本质是跨范畴,即“过程”范畴被重新识解为“事物”范畴,在语言层面上表现为动词性结构在小句中起到名词性结构的作用;动名化的认知基础是经验的重新识解,即经验世界中“过程”的概念物化。认知-功能研究模式反对孤立的研究动名化结构,而是主张在不同的语境中,即语言系统的短语层面、小句层面和语篇层面来考察英汉动名化结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认知理据。基于认知-功能研究模式,本文首先对英汉动名化的类型、构成和使用频率以及名化度特征做整体分析,然后进一步对比分析英汉动名化在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表现,包括英汉动名化在短语层面的认知语义功能、小句层面的句法功能和语篇层面的建构功能。对比分析的目的是对英汉语言中动名化语言现象的异同进行描写、分类和阐释,同时从跨语言视角揭示动名化语言现象的本质。本文采取了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运用英汉平衡语料库FLOB和LCMC中的丰富语料,对短语、小句和语篇三个不同语言层面上的英汉动名化现象做分类描写,对比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各种类型动名化在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这说明“过程”的概念物化是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第二,名化度是动名化的本质特征,不同的动名化因其所标示事物的典型程度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名化度。英汉动名化结构名化度的比较包括两种语言系统的名化度比较和各自语言系统内部不同类型动名化的名化度的比较。首先,英语各类动名化的频率和固化度高于汉语中的同类结构,因此,与汉语相比,英语是一种名化度更高的语言,英语使用者在表征和交流经验世界时,更善于把“过程”当做“事物”来识解。其次,对英汉不同种类动名化的名化度分析结果表明,英汉转指型动名化的名化度普遍高于自指型动名化,但是不同语言层面上的英汉动名化的名化度呈现出不同排列趋势:英语中动词名化度排列顺序(转类型>转级型)与名化所涉及的语言层面逆相关,即所涉及的语言层越高,名化度越低;而汉语言系统中动词名化结构表现复杂,呈现出不同于英语的复杂排列趋势,即转类型转指动词名化>转级型动词名化>转类自指型动词名化>小句型动名化。第三,英汉动名化短语的认知功能都是“例示”一种非典型事物,但是在具体的意义功能组织,即类型、具体化、量化和语境定位中,英汉动名化短语存在差异。和同源动词的意义相比,英汉动名化所表达的“类型”意义都具有抽象特征;与汉语动名化相比,英语动名化的“类型”意义因为受到词缀的虚化作用而更加抽象。英汉动名化短语的“类型具体化”都同时参照了事物的例示域——时间域和过程的例示域——空间域,但是在具体化实现形式上,英语呈现出多样化实现手段,而汉语以名词修饰语为主。英汉动名化短语的量化具有量化频率低、前置量化和富含动作量、时间量的共性,但英语动名化短语的量化突显“数”范畴,而汉语动名化短语突显“量”范畴;在语言层面,英语的量化形式以数词和数范畴的形态标记为主,而汉语以数词和量词相结合的各种形式为主。英语发达的指示系统使人们在交流中对动名化短语所标示事物的“语境定位”等心理过程明示于语言之中,信息表达直接;汉语语言系统缺乏形态来给予和承载一些语法意义,同时又不具有冠词,所以指示以零限定词为主,这样事物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心理接触和语境定位的实现,主要依赖听话者的推理和直觉,因此汉语的交流更加含蓄和间接。第四,英汉动名化的句法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作为小句的参与者,动名化往往位于“尾重”或者“说明”部分;动名化作为参与者,受到所在小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的限制,即具有“关系”和“心理”意义的动词对动名化的支配性更强。英语具有丰富的动名化形态和构式,为英语动名化结构承载更多的语义信息提供了丰富手段,而汉语缺乏形态标志,依靠语序和逻辑关系来组织信息,动名化结构的信息承载力相对较弱。但是汉语中这种名词性结构的局限性因为动词的灵活性而得到了补充,这也是为什么在语言使用中,英语以名词为优势,而汉语以动词为优势的原因之一。第五,英汉动名化的分布与语篇的功能变体密切相关,动名化成为语篇正式程度的标志。此外,动名化具有表达客观,间接反映说话者的意识形态的人际意义,以及衔接连贯的语篇意义,这些特征使英汉动名化在语篇的意义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英汉动名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名化的本质是跨范畴现象,其认知基础是经验的重新识解,即“过程”被概念物化为“事物”。在语义特征上动名化同时参照了动词和名词认知语义特征,是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融合和共存。动名化所表达的事物是一种非典型事物,动名化结构在不同语境,即短语、小句和语篇中的语义、语用表现充分证实了动名化的非典型事物特征。英汉动名化对比分析既从语言层面揭示了人类普遍认知规律,也探讨了英汉语言系统和英汉语言使用者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本文对英汉动名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跨语言的视角阐释动名化现象的本质。其次,本文提出了动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动名化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最后,本文采用了综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语料库中丰富而自然的语料,对英汉动名化进行对比描写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突破了以往动名化研究仅仅依靠内省语料的状况。

李欣桐[7](2019)在《教育类著作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Postgraduates(Chapter4-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批判性能力已日益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的原文选自教育类著作CriticalRadingandWritingfore Postgraduates——《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南》,本书作为一本实用性指南,对提高学生批判性写作与阅读的能力有重要意义。译者选取本书第四章和第五章进行翻译,这两章属于本书的引入性章节,系统性地介绍了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和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案例分析部分,针对中西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选取重点词语和典型句式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种翻译方法,为翻译该类文本积累了素材,同时,也为日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参考。

倪璐璐[8](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周绵绵,余笑,罗思明[9](2018)在《英汉动物名词名转动语义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在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动物名词都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本文借助动物名词这个语义场,通过对动物名词在英汉两种语言名转动现象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表现出较汉语同类更大的广泛性,而且从汉语的动物名词名转动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古代汉语。

岳岚[10](2015)在《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以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主的西方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学习汉语,编写了类型多样、卷帙浩繁的汉语教材。本文以这些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占有较为完备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史学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总结他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与特征,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第一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概况。在这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00-1840年,初步探索期。教材数量少,编写水平有限,主要在翻译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语法教材以印欧语法为框架,对汉语特征认识存在不足,学习者以传教士为主。第二阶段,1841-1860年,快速发展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方言教材增加。除了传教士之外,商人、外交人员等学习者大量出现,相应地也出现了为不同学习者准备的教材。第三阶段,1861-1890年,日渐成熟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进一步打开,方言教材进一步增多,北京官话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书面语教材应需而生。西方人有意识地采用安、奥林多夫教学法等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都走向成熟。第四阶段,1891-1911年,全面繁荣期。中西交流空前活跃,汉语教材类型更丰富,教材编写数量更多,结构体例更加成熟,各个语言要素结合更加自然,语法教材退出舞台。第二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西方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罗马注音的方式辅助汉语语音学习,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采用英语语音进行标记,创制了多个拼音系统,但是无论哪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示汉语语音,真正的汉语语音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声调和送气音在西方语言中并不存在,也形成了西方人语音学习的难点,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声调和送气音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第三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法教学。西方人一方面在印欧语法的框架下进行汉语语法的分析,对汉语进行八大词类的划分:同时努力寻找和西方语法对应的汉语语法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关注汉语的特性,对汉语语法中的独特特征进行追寻,对中西语言共性中的个性语法现象也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西方人偏重教学语法,多采用翻译法、例证法、功能概念法和比较对照等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提倡多观察,还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给予特别关注。第四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形成西方人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汉字教学中,他们注重汉字部首及部件的学习,强调书写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练习方法。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西方人同样对汉语,特别是方言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写了双语对照词汇书和字典:语法教材侧重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汉语词语进行分析:其他教材中词汇教学逐渐成为重要板块。另外,西方人注重具有汉语特色的四字词语、谚语、俗语等的学习。本文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进行了四个时期的纵向梳理,并从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方面进行横向考察,使得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晚清时期的汉语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编写体例日趋成熟,多采用中外合作的编写模式,并能结合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对汉语各要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值得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借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中西语言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还保存了鲜活的近代汉语语料,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二、英汉名词转为动词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名词转为动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入场理论视域下英语复句认知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1.1.1 语言教学新路向
        1.1.2 英语语法教学新趋势
        1.1.3 英语复句教学新视域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指导思想
        1.2.2 研究目的
        1.2.2.1 架构英语复句入场理论
        1.2.2.2 实现认知语法与教学语法整合
        1.2.3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价值 1——丰富入场理论
        1.2.2.2 理论价值 2——复句是非自治系统
        1.2.2.3 实践意义 1——为英语复句教学提供认知理据
        1.2.2.4 实践意义 2——识解英语复句认知路径
    1.3 核心概念
        1.3.1 入场理论
        1.3.2 入场元素
        1.3.3 英语复句认知场景
        1.3.4 英语复句认知教学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研究法
        1.5.2.2 内省法
        1.5.2.3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入场理论研究
        2.1.1 入场理论的建构
        2.1.1.1 名词短语入场
        2.1.1.2 定式小句入场
        2.1.1.3 名词短语和定式小句入场平行性
        2.1.2 入场理论的跨语言研究
        2.1.3 入场理论的语内研究
    2.2 英语复句教学与认知研究
        2.2.1 基于语言使用的英语复句教学研究
        2.2.2 基于工作记忆的英语复句加工研究
        2.2.3 基于显性语法教学的英语复句处理能力研究
        2.2.4 单个英语复句研究
    2.3 综合评析
        2.3.1 入场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
        2.3.2 入场理论的理论价值
        2.3.3 入场理论的实践意义
        2.3.4 英语复句认知教学诉求
第3章 英语复句入场理论架构
    3.1 英语复句入场理论体系
        3.1.1 英语复句认知场景
        3.1.2 英语复句入场元素
        3.1.2.1 从属连词入场元素的本质认知性
        3.1.2.2 从属连词入场元素的主观识解性
        3.1.2.3 从属连词入场元素的语法化过程
        3.1.2.4 从属连词入场元素的语法属性
        3.1.2.5 从属连词入场元素的形义特征
        3.1.3 英语复句中的射体与陆标
        3.1.4 英语复句概念化主体
    3.2 英语复句入场认知机制
        3.2.1 英语复句入场路径
        3.2.2 英语复句入场认知模型
        3.2.3 英语复句入场认知机制特征
第4章 名词性分句复句入场
    4.1 名词性分句复句认知场景
    4.2 名词性分句复句认知路径
        4.2.1 陈述名词性分句入场
        4.2.1.1 主语陈述名词性分句入场
        4.2.1.2 宾语陈述名词性分句入场
        4.2.1.3 主语补足语陈述名词性分句入场
        4.2.1.4 同位语陈述名词性分句入场
        4.2.2 wh-疑问名词性分句入场
        4.2.3 yes-no/选择疑问名词性分句入场
        4.2.4 Wh-关系名词性分句入场
    4.3 名词性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第5章 关系分句复句入场
    5.1 关系分句复句认知场景
    5.2 关系分句复句认知路径
        5.2.1 限定性关系分句入场
        5.2.1.1 限制性关系分句认知场景
        5.2.1.2 表征“人”的限制性关系分句入场
        5.2.1.3 表征“物”的限制性关系分句入场
        5.2.1.4 表征“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的限制性关系分句入场
        5.2.2 非限定关系分句入场
        5.2.2.1 非限制性关系分句认知场景
        5.2.2.2 名词短语的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入场
        5.2.2.3 部分词组的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入场
        5.2.2.4 整个句子的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入场
        5.2.3 双重关系分句入场
        5.2.3.1 同一层级双重关系分句入场
        5.2.3.2 不同层级双重关系分句入场
        5.2.4 嵌入式关系分句入场
    5.3 关系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5.3.1 限制性关系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5.3.2 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5.3.3 双重关系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5.3.4 嵌入式关系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第6章 状语分句复句入场
    6.1 状语分句复句认知场景
    6.2 状语分句入场元素
    6.3 状语分句入场路径
        6.3.1 时间状语分句入场
        6.3.1.1 时间状语分句研究现状
        6.3.1.2 时间状语分句认知场景
        6.3.1.3 时间状语分句入场策略
        6.3.2 地点状语分句入场
        6.3.2.1 地点状语分句认知场景
        6.3.2.2 地点状语分句认知路径
        6.3.2.3 地点状语分句入场策略
        6.3.3 原因状语分句入场
        6.3.3.1 原因状语分句研究现状
        6.3.3.2 原因状语分句复句认知场景
        6.3.3.3 原因状语分句认知路径
        6.3.3.4 原因状语分句入场策略
        6.3.4 条件状语分句入场
        6.3.4.1 条件状语分句研究现状
        6.3.4.2 条件状语分句复句认知场景
        6.3.4.3 条件状语分句认知路径
        6.3.4.4 条件状语分句入场策略
        6.3.5 目的/结果/方式/比较/让步状语分句入场
        6.3.5.1 目的状语分句入场
        6.3.5.2 结果状语分句入场
        6.3.5.3 方式状语分句入场
        6.3.5.4 比较状语分句入场
        6.3.5.5 让步状语分句入场
    6.4 状语分句复句入场体系
第7章 基于入场的英语复句认知教学
    7.1 英语复句入场理论的品性
    7.2 英语复句教学的人本主义理念
    7.3 基于入场的英语复句理据性教学
        7.3.1 名词性分句复句的理据性教学
        7.3.1.1 名词性分句复句的认知理据
        7.3.1.2 名词性分句复句的基本构式
        7.3.1.3 名词性分句复句的理据性教学示例
        7.3.2 关系分句复句的理据性教学
        7.3.2.1 关系分句复句的认知理据
        7.3.2.2 关系分句复句的基本构式
        7.3.2.3 关系分句复句的理据性教学示例
        7.3.3 状语分句复句的理据性教学
        7.3.3.1 状语分句复句的认知理据
        7.3.3.2 状语分句复句的理据性教学示例
    7.4 基于入场的英语复句体验性教学
        7.4.1 英语复句体验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7.4.2 名词性分句复句的体验性教学示例
        7.4.3 关系分句复句的体验性教学示例
        7.4.4 状语分句复句的体验性教学示例
    7.5 基于入场的英语复句教学原则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贡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2)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示清单
表格清单
缩略词清单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选题的意义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颜色词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对颜色词的研究
    2.2 国内对颜色词的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义观
    3.2 功能句法观
    3.3 语言系统与语篇互补观
    3.4 范畴与跨范畴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对比分析法
    4.2 内省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
    4.3 系统与实例相互参照的观察方法
    4.4 语料的收集
        4.4.1 大型语料库:COCA 语料库和 CCL 语料库
        4.4.2 自建小型语料库
        4.4.3 部分内省语料和词典语料
    4.5 分析工具
第五章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对比
    5.1 英汉基本颜色词转类的对比
        5.1.1 英汉基本颜色词形化对比
        5.1.2 英汉基本颜色词动化
    5.2 英汉基本颜色词转级对比
        5.2.1 英语基本颜色词转级
        5.2.2 汉语基本颜色词转级
    5.3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法范畴的差异性分析
    6.1 频率差异因素分析
    6.2 高频词不对应因素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语义范畴对比
    7.1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
        7.1.1 英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
        7.1.2 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
        7.1.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属性迁移的同与异
    7.2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
        7.2.1 英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
        7.2.2 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
        7.2.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过程迁移的同与异
    7.3 英汉基本颜色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
        7.3.1 英语基本颜色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
        7.3.2 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
        7.3.3 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中的因果关系迁移的同与异
    7.4 英汉高频词跨语义范畴迁移对比
        7.4.1 英语高频词“brown”的跨语义范畴迁移
        7.4.2 汉语高频词“红”的跨语义范畴迁移
        7.4.3 英汉高频词跨语义范畴的同与异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果概述
    8.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汉语料库基本颜色词实例
    附录1.1 大型语料库:COCA 语料库基本颜色词跨范畴实例
    附录1.2 大型语料库:CCL 语料库基本颜色词跨范畴实例
    附录1.3 自建语料库基本颜色词跨范畴实例
附录2 作者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期间的科研项目一览
附录3 作者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期间学术论文一览
致谢

(3)转换理论指导下侦探小说的英汉翻译 ——以《神探南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内容
    1.2 任务背景
    1.3 任务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前期准备
    2.2 中期翻译
    2.3 后期校改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介绍
    3.2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层次转换
        4.1.1 时态转换
        4.1.2 复数转换
    4.2 范畴转换
        4.2.1 结构转换
        4.2.2 类别转换
        4.2.3 单位转换
第五章 实践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英汉虚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以toward(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基础
3. 实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英汉虚构运动的词汇化模式
    4.2 英汉虚构运动词汇化模式的转化趋势
    4.3 词汇化模式中的“路径条件”和“方式条件”
5. 结语

(5)认知语义视角下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选题意义
    1.5 论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2.1.1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2.1.2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习得研究
        2.1.3 英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认知研究
    2.2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2.2.2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习得研究
        2.2.3 汉语空间量度形容词的认知研究
    2.3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对比研究
    2.4 对先前研究的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3.1 认知语义观
        3.1.1 体验认知观
        3.1.2 意象图式理论
        3.1.3 概念转喻与概念隐喻理论
        3.1.4 新沃尔夫主义
    3.2 研究方法及语料选择
        3.2.1 研究方法
        3.2.2 语料来源与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的异同
    4.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系统的异同
    4.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应词对空间义的异同
        4.2.1 “Long、short”和“长、短”空间义的异同
        4.2.2 “Far、near”、“distant、close”和“远、近”空间义的异同
        4.2.3 “Wide/broad、narrow”和“宽、窄”空间义的异同
        4.2.4 “High、low”、“tall、short”和“高、低/矮”空间义的异同
        4.2.5 “Thick、thin”和“厚、薄”、“粗、细”空间义的异同
        4.2.6 “Deep、shallow”和“深、浅”空间义的异同
        4.2.7 “Large、small”、“big、little”和“大、小”空间义的异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喻状况的异同
    5.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类状况的异同
    5.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转义状况的异同
        5.2.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空间义类别转换的异同
        5.2.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凸显维度数目切换的异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1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概况
    6.2 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应词对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1 “Long、short”和“长、短”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2 “Far/distant”、“near/close”和“远、近”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3 “Wide/broad、narrow”和“宽、窄”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4 “High/tall、low”和“高、低/矮”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5 “Thick、thin”和“厚、薄”、“粗、细”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6 “Deep、shallow”和“深、浅”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2.7 “Large、small”、“big、little”和“大、小”隐喻映射域的异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7.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动名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格清单
图示清单
缩略词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英汉动名化相关研究
    2.1 英语动名化的相关研究
        2.1.1 叶斯柏森对名化的研究
        2.1.2 动名化的内部法研究
        2.1.2.1 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
        2.1.2.2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说和词汇说
        2.1.3 动名化的外部法研究
        2.1.3.1 系统功能语法:语法隐喻
        2.1.3.2 认知语言学:概念物化
    2.2 汉语名化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名物化”讨论
        2.2.2 关于“NP 的VP”构式的讨论
        2.2.3 名化研究的新视角
    2.3 动名化的英汉对比研究
    2.4 文献综述小结及评价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3.1 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相通之处
        3.1.1 基于语言使用的理论
        3.1.2 词汇-语法和语义之间的非任意性关系
        3.1.3 词汇-句法连续统
        3.1.4 语言的系统性
    3.2 相关概念阐释
        3.2.1 认知能力
        3.2.1.1 象征性
        3.2.1.2 复合性
        3.2.1.3 比较和范畴化
        3.2.1.4 固化
        3.2.2 名词短语的认知语义功能
        3.2.3 语言的元功能
    3.3 动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模式
        3.3.1 动名化的概念基础
        3.3.1.1 语言的跨范畴现象:经验的重新识解
        3.3.1.2 名化度
        3.3.1.3 动名化的转喻认知机制
        3.3.2 动名化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认知-功能模式
        3.3.2.1 认知-功能研究模式下的对比研究程序
        3.3.2.2 认知-功能研究模式的本质和特征
    3.4 研究方法
        3.4.1 分类
        3.4.2 对比
        3.4.3 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相结合
        3.4.4 语料的来源和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动名化类型、构成和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4.1 英汉动名化的类型及频率对比
        4.1.1 根据形态标志分类
        4.1.2 根据意义指称分类
        4.1.3 根据语言层面分类
        4.1.4 英汉动名化类型小结
    4.2 英汉各种类型动名化的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4.3 英汉动名化的构成对比
        4.3.1 英汉动词名化构成:派生vs.转化
        4.3.1.1 英语动词名化的构成:高能产性vs.意义虚化性
        4.3.1.2 汉语动词名化的构成:低能产性vs.意义具体性
        4.3.2 英汉转级型动名化:形合vs.意合
        4.3.2.1 英汉短语型动名化的构成
        4.3.2.2 英汉小句型动名化的构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动名化结构的名化度对比分析
    5.1 自指型和转指型动名化结构的名化度分析
    5.2 转类型和转级型动名化的名化度分析
        5.2.1 英语转类型和转级型动名化的名化度分析
        5.2.2 汉语转类型动名化和转级型动名化的名化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名化短语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6.1 “事件名词”的界定
    6.2 英汉动名化短语的认知功能:例示
    6.3 英汉动名化短语“类型”意义特征
        6.3.1 英汉动名化短语的“类型”意义的共性:语义融合性和抽象性
        6.3.2 英汉动名化短语类型意义的差异分析:抽象和具体
        6.3.2.1 英语动名化短语“类型”意义:抽象性
        6.3.2.2 汉语动名化短语类型意义:具体性
        6.3.3 英汉动名化短语类型意义差别的语言文化阐释
    6.4 英汉动名化短语“类型具体化”对比
        6.4.1 英汉事件名词短语“类型具体化”共性:参照不同的例示域
        6.4.2 英汉“类型具体化”的实现形式的差异:多元化和以名词为主
    6.5 英汉语动名化短语的量化对比分析:数和数量
        6.5.1 英汉动名化短语量化的相似性
        6.5.1.1 量化频率低
        6.5.1.2 前置量化
        6.5.1.3 时间量和动作量
        6.5.2 英汉动名化短语量化的差异:数和数量
        6.5.2.1 英汉动名化短语表量结构的对比分析
        6.5.2.2 英汉动名化短语量化的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6.5.2.3 英汉动名化短语认知基础分析——“数范畴”突显和“量范畴”突显
    6.6 英汉动名化短语语境定位对比分析
        6.6.1 英汉动名化短语指示的对比分析:冠词限定和零限定
        6.6.1.1 英汉动名化共有的指示成分
        6.6.1.2 英汉事件名词短语指示成分的差异:冠词和零限定词
        6.6.2 语境定位差异的文化认知阐释:高语境信息交流和低语境信息交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英汉动名化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7.1 经验功能的体现形式:及物性
    7.2 英汉小句型名化的及物性特征分析
        7.2.1 英汉小句型名化的差异分析:高信息承载量和低信息承载量
        7.2.2 英汉小句型名化的共性分析
        7.2.2.1 英汉小句型名化的参与者角色特征:“尾重”
        7.2.2.2 英汉小句型动名化对“过程”的选择性
    7.3 英汉事件名词语法功能对比分析
        7.3.1 英汉事件名词的参与者角色
        7.3.2 英汉事件名词参与的“过程”类型
        7.3.2.1 英语事件名词参与的“过程”类型
        7.3.2.2 汉语事件名词参与的“过程”类型
        7.3.3 虚义动词、逻辑动词和事件名词
        7.3.3.1 虚义动词+事件名词
        7.3.3.2 逻辑动词+事件名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英汉动名化语篇功能对比分析
    8.1 英汉动名化在不同文体中的分布
        8.1.1 英汉动名化在不同文体中的分布的总体趋势
        8.1.2 英汉动名化与英汉科技语篇
    8.2 英汉动名化在语篇语义系统中的建构作用
        8.2.1 英汉动名化结构与协商性语篇语义系统
        8.2.2 英汉动名化结构与识别性语篇语义系统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对比分析结果
    9.2 理论思考
    9.3 应用启示
    9.4 本研究的贡献
    9.5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7)教育类著作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Postgraduates(Chapter4-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原文题材分析
        二、原文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教育类文本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二、教育类文本翻译实践成果综述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写作计划
        二、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执行过程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二、译文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教育类文本中外位语结构的翻译
        一、外位语结构的定义
        二、外位语结构的翻译方法
    第二节 教育类文本中语篇回指现象的翻译
        一、回指词的定义
        二、语篇回指的翻译方法
    第三节 教育类文本中“-ly”副词的翻译
        一、“-ly”副词的定义
        二、“-ly”副词的翻译方法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一、专业知识的储备有待增加
        二、注重培养合理的应用能力
    第二节 翻译心得体会
        一、重视翻译细节
        二、重视积累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原文、译文
    附录2:平行文本
    附录3:术语表
致谢

(8)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英汉动物名词名转动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分类
    (一)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可转化为动词使用的动物名词
    (二) 只可在英语中转化为动词使用的动物名词
        1.名转动表示 (人类) 捕 (猎) 原名词所指的动物
        2.根据其行为特征直接转类成动词
        3.通过活用词义再活用词性转为动词
        4.名转动表示“像……一样行动”
    (三) 只可在汉语中转化为动词使用的动物名词
三、异同
四、原因

(10)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时段及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三. 选题意义
    四. 文献综述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的历史分期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期(1800-1840年)
        一. 临时借用各种材料
        二. 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841-1860年)
        一. 方言教材的迅速发展
        二. 成熟语法教材的出现
        三. 教材类型的多样化
    第三节 第三阶段:日渐成熟期(1861-1890年)
        一. 方言教材进一步增长
        二. 官话教材的快速发展
        三. 新型教材的出现
    第四节 第四阶段:全面繁荣期(1891-1911年)
        一. 官话教材的旺盛需求
        二. 方言教材范围持续扩大
        三. 专项技能教材的深化
    小结
第二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与学习
    第一节 对汉语语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
        一. 罗马化拼音系统与汉语语音
        二. 汉语音节
        三. 汉语语音的学习
    第二节 汉语拼音系统
        一. 马礼逊拼音系统
        二. 卫三畏拼音系统等
        三. 艾约瑟拼音系统
        四. 威妥玛拼音系统
        五. 内地会拼音系统
        六. 狄考文拼音系统
        七. 联合拼音系统
    第三节 对声调的认识及教与学
        一. 对声调的认识
        二. 声调的讲授
        三. 声调的学习
    第四节 对送气音的认识以及教与学
        一. 对送气音的认识
        二. 送气音的教与学
    小结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世界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第一节 印欧语言框架下的汉语语法分析
        一. 总体构成
        二. 词类划分
    第二节 汉语中的形态标记
        一. 名词的数性格
        二. 动词的时态
        三.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四. 被动形式的标记
    第三节 对汉语特性的探讨
        一. 量词
        二. 语气词
        三. 处置式
    第四节 关注共有语法现象中的汉语特色
        一. 数词
        二. 代词
        三. 对其他特色语法现象的关注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教与学
        一.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分
        二. 语法教学方法
        三. 汉语语法学习与习得
        四. 对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的把握
    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字词教学与学习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第二节 汉字教学
    第三节 汉字学习
    第四节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词汇教学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晚清时期(1800-1911年)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目录
附录Ⅱ. 卫三畏语音系统表
附录Ⅲ. 禧在明语音系统对照表
附录Ⅳ.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声调练习
附录Ⅴ. 文璧《中国北方口语语法》中动词时态和语态——以“拴”为例
附录Ⅵ. 各教材对量词的讲解
附录Ⅶ. REV.J.A.SILSBY的部首歌谣
附录Ⅷ. J.A.SILSBY的《部首押韵诗》
附录Ⅸ.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四、英汉名词转为动词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入场理论视域下英语复句认知及其教学研究[D]. 吴吉东.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2]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 廖正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3]转换理论指导下侦探小说的英汉翻译 ——以《神探南希》为例[D]. 逯继仙. 山西大学, 2020(01)
  • [4]英汉虚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以toward(s)为例[J]. 杨京鹏,吴红云.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01)
  • [5]认知语义视角下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D]. 刘桂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1)
  • [6]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动名化对比研究[D]. 曲英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7]教育类著作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Postgraduates(Chapter4-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欣桐.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9]英汉动物名词名转动语义对比研究[J]. 周绵绵,余笑,罗思明. 现代语文, 2018(07)
  • [10]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英汉名词动词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