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续4)第五章四诊

中医基础理论(续4)第五章四诊

一、中医基本理论(续四)第五章 四诊(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指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著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尹达[2](2017)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在职教师教育设置“教学诊断”主体模块课程为政策支持,鉴于教学病理理论、医学诊断理论、教学评价理论和课堂生态理论分别为本研究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与实践论依据,因而将上述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案例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考察,发现课堂教学诊断日益受到重视,但课堂教学诊断研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与实践性,尤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与实践亟需改进与完善。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现状分析是本研究的前提条件。以“问题是什么”为核心,共得到师生有效问卷3689份,访谈师生18人次,选定S省L市S县一所高中学校为观察场地,重点观察教师8人,点面结合全方位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常态化状况,发现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存在着诸如形式单一、内容模糊、规范缺失等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单调、诊断能力不足、诊断体系缺失等,从而为本研究准确地定位、定向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其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理论探讨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程。以“问题解决的理论”为核心,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本体探讨,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把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涵,强调必须坚持主体协同原则、生态发展原则、问题诊断原则等;通过建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干预模型,明确了诸如考试测验法、听课评课法、课堂观察法、临床指导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师生访谈法、团体会诊法、五诊合参法等诊断方法,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运行机制,掌握诊断技术、理解诊断运行节律,分别建构了基础诊断、核心诊断与拓展诊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相应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诊断、生态诊断与文化诊断标准,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正确的技术路线。第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验证是本研究的关键环节。以“问题解决的实践”为核心,研究课例共36节,重点研究课例9节,以YY教师的课堂诊断为例开展研究。依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的特点,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分为常规失范、生态失衡与文化失调等3大类;依据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规范为抓住病症探求病因、落实病位诠释病理、分清病性阐明病机、详悉病势判病论治等4个步骤;依据问题解决的基本规律,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过程分为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出具处方与验证反馈等4个环节。第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反思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本研究走向纵深发展的必备动力。以“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重视问题存在的正向提醒、引导功能。首先要理清“三对关系”,即诊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诊断与医学诊断的关系、教学实践与教学诊断的关系;其次要做到“三个结合”,即自我诊断与他人诊断的结合、教学诊断与学习诊断的结合、诊断自觉与制度规范的结合;第三要落实“三大关键”,即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焦点解决发展短程诊疗、遵循校本教研会诊特别议事规则、大力提升师生诊断学力。第五,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推动方案是本研究得以深化与改进的根本条件。以“如何保障研究深入开展”为核心,实施评价促进措施、采行智力支持策略、探索制度保障路径,构建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保障体系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其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总根源是以拜分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应试教育,直接原因是学校对教师、学生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机制,重要原因是学校素质教育缺少政府的强力推进、依法办学的规范引导、教育智库的智力支持、社会舆论的严格监督以及素质教育文化引领下的学习革命等。总之,本研究力图改进并规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方法、方式、内容、过程、模型与技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从根本上来说是高效课堂干预行动,能够铸就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但需要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长效机制。本研究尚存在着校本教研化不够深入、反思实践化不够彻底等问题,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代化诊断、系统化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将会是本研究的未来研究路径。

韓厚明[3](2018)在《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文中认为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張家山M247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包含大量漢初法律文書,這是繼睡虎地秦簡之後法律簡牘的又一重大發現。經過初步清理之後,這批竹簡包括《曆譜》、《二年律令》、《奏讞書》、《脈書》、《算數書》、《蓋廬》、《引書》、《遣冊》八種,共1200餘枚竹簡。《曆譜》共18枚竹簡,記錄時代爲漢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呂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簡二記錄有“新降爲漢”四字,是漢王朝創立過程中的真實寫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簡,是漢初呂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漢律27種、《津關令》1種,這是漢代成體系法律簡牘的首次發現,彌補了漢代法律史研究資料不足的遺憾。《奏讞書》共228枚竹簡,內容爲秦及漢高祖時期奏讞文書摘錄,保留了奏讞文書的基本格式,對研究秦及漢初司法審判制度有重要意義。《脈書》共66枚竹簡,以病候及陰陽十一脈經、脈法等爲主要內容,大部分見於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數書》共190枚竹簡,是實用算題合集,內容形式與傳世數學文獻《九章算術》類似,比後者時代早二百餘年。《蓋廬》共55枚竹簡,以申胥(伍子胥)與蓋廬(吳王闔閭)的對話爲文本形式,具有濃厚的兵陰陽色彩。《引書》共112枚竹簡,是首次發現成篇的漢代導引術文獻,可與馬王堆《導引圖》相參照。《遣冊》共41枚竹簡,爲隨葬物品清單,其中記錄有書一笥,正與出土竹簡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還出土鳩杖一枚,這說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張家山M247號漢墓自發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簡釋文公佈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簡內容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相關論文總計上千篇,著作數十部,相關研究紛繁複雜,因此有必要對以往研究歷史進行綜合梳理,同時結合學者的研究成果,對竹簡文本進行重新校勘,對疑難詞彙進行辨析考證,這也是本論文的寫作目的所在。本論文共分上下兩編,上編有三個章節。第一章緒論,介紹M247號漢墓的發掘情況,墓葬的形制及隨葬物品,墓主身份,論述出土竹簡的主要內容及其釋文公佈情況,以及本論文的研究內容及意義。重點內容是對張家山漢簡各部分的研究綜述,以期把握既往學界的研究概況。第二章張家山漢簡釋文校注,這部分以《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修訂本)》、《二年律令與奏讞書》所刊布的釋文爲底本,吸收學界對竹簡文本的校勘成果,參照整理者原圖版及紅外綫圖版,對張家山漢簡釋文進行再校勘,對重點難點詞彙進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關問題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編聯整理與研究、重點詞彙研究梳理與考證,如“頗”、“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錢”、“以上、以下”。下編主要內容是字詞集釋和參考文獻。字詞集釋首先列舉字詞條目,其次選取有代表性的辭例1-5條,最後以時間爲序摘錄學者研究成果,對其中需要補充及辨析的詞條以按語形式說明。最後是本論文的參考文獻。

孙海舒[4](2016)在《《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意义针灸知识来自于医疗实践,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过多人、长期的积累,凝炼之后,在一定的地区为人们普遍接受,则形成了针灸理论。现存的《内经》、《难经》是针灸学的经典理论来源。无论是公共科目或者针灸专科书目,历代作为国家颁定的教材有《脉经》、《素问》、《甲乙》、《难经》、《黄帝针经》、《脉诀》、《铜人针灸经》、《圣济总录》等。此后,经过漫长的筛选与构建,逐渐形成了现存的《黄帝内经》、《难经》为来源的古典针灸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作者的构建,针灸理论也有着相应的发展轨迹,“知识是现实的镜面反映”。针灸知识的演化路途,是现实的反映。针灸知识不仅仅反映了现实,还是建立在社会构建现实的基础之上。考察针灸知识及其在历代针灸教材体系中的异同,发现理论的构建基于以下几点:解决现实疾病问题;受到背景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作者的构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针灸理论经过多次构建,逐渐发展到1949年以后,以《针灸学》为代表的针灸理论体系,纳入了一部分来自古代医籍的内容,也有结合现代技术、受到背景因素影响的“新”知识纳入。1949年以后,以“针灸学”命名的针灸专书到2012年的第九版《针灸学》,其知识体系经历了探索、初创、改革、完善、发展、成熟的阶段。虽然《针灸学》教材作为针灸知识的特殊载体,承担着扩散针灸知识、塑造(学生)针灸理论的重要功能,然而遗憾的是,长时期以来。对于这些规规矩矩、对医生乃至人类健康都具有非凡意义的教材,学术界尤其是学院派的学术界,并没有将教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至少没有从理论角度审视教材知识体系对整体针灸理论的贡献与影响。最重要的文本,却缺乏最恰当的关注。因此,对于《针灸学》研究的意义在于:(1)深入研究针灸理论的需要。(2)探索《针灸学》教材研究的现实意义。(3)是理解针灸理论在当代发展特点的需要。(4)为针灸理论研究提供先行研究的基础。2.研究目的探索《针灸学》知识体系的特点,研究《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围绕历版《针灸学》,限定时间范围,采集《针灸学》教材资料,对内容进行梳理、比较。(2)文献计量学方法:以“针灸学”为检索词,建立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原始文献数据库,对纳入文献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3)历史研究方法:引入目录学方法、背景因素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基于目录学方法研究《针灸学》知识分类;研究背景因素对《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4)理论分析法:分析《针灸学》知识纳入与排除,归纳《针灸学》知识体系及其构建的特点;试分析《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试归纳《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4.研究内容研究对象:面向中医本科学生的《针灸学》教材(1961年-2012年)。研究内容:(1)建立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以“针灸学”命名的原始文献数据库。包括两部分:①截止2012年,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数据库纳入文章30,000余篇;②书籍图片库,数据量2.0GB。(2)考证古代针灸教材,通过《针灸学》知识体系与古代针灸知识体系的比较、与对外交流教材的比较,分析《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从经络分部、腧穴主治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古代针灸知识体系与《针灸学》知识体系之间的互相影响。(3)梳理《针灸学》教材,呈现、分析其知识分类、知识体系、知识构建。通过考察某些知识点的纳入和排除,分析针灸知识体系对针灸理论的影响与联系。(4)按教材的历史阶段,分析社会背景因素等对教材涵盖的针灸知识的影响,以及对针灸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5)描述以教材为载体的针灸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并分析特征。(6)从知识论的角度认识针灸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对于针灸理论的影响。以“赤医针”、“针刺麻醉”、“组织疗法”等现象加以分析。5.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与分析,结果如下:(1)古代针灸教材中的针灸理论本论文研究的古代针灸教材是:《黄帝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政和圣济总录》。上述教材涉及的针灸理论包括:相同或相似的针灸知识,由于编撰者构建方式的不同,即层级结构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古代教材中存在的经络分部,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而《针灸学》只拣选了其中一种,随着历版教材的固化,《针灸学》中所选择的排列方式,有取代其他方式的趋势。关于腧穴主治,由于某些理论没有被纳入《针灸学》知识体系,对腧穴的定位与适应症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教材的发展,某些既有的针灸理论,被教材选中纳入教材的理论体系当中,由于被纳入的范畴不同、层级设置不同,反而影响了该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背景因素对《针灸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影响明显。《针灸学》知识体系的设置,对“新”治疗方法纳入方面,提供了一个“入口”,并逐渐完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1961年之前冠以“针灸学”的文献,是对知识体系的探索。以南京中医学院为代表,前贤对于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做了许多基础性研究。(2)《针灸学》知识体系,与背景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赤医针”、“穴位注射”、“针刺麻醉”等知识的纳入,显示了《针灸学》知识体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3)古代针灸教材,面对的是类似或相同的针灸知识,然而编制者不同,依然影响其知识体系的构建。(4)对外教材与古代教材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基础理论的拣选。6.结论(1)《针灸学》知识体系,是理论与知识的融合体,理论能够达到预测的作用,及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知识是对现象的解释,可以升华为理论,没有升华为理论的针灸知识,对临床的意义在于规范。(2)《针灸学》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之间互相影响。处理好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3)《针灸学》知识体系,并非基于“新”知识的新体系,而是面对相同或相似针灸知识,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编制者拣选了不同的知识排列方式而进行的知识体系重构,《针灸学》知识体系不能代替针灸理论,但是可以纳入既有而未被拣选的理论或知识,同时需要考虑纳入的标准,纳入后知识层级的设置。

佟大群[5](2010)在《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樊经洋[6](2020)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论文。从思想内容看,这七篇论文既是对自然性天人关系的深刻阐发,也是先秦两汉时期身体观与自然观互通构建的典型范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思想,值得进行专门的梳理和研究。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运气七篇思想特质和哲学观念的探讨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运气七篇的思想研究作为本论文的主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以运气七篇的内在逻辑为纲展开论述,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主体思想构建和重要概念意涵,对于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观念基础、数术背景和文献源流,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说明了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笔者认为:运气七篇的总体观念建立在自然性天人关系的基础之上,秦汉时期方技与数术之学的互通则为其提供了学术上的支持。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作为运气七篇思想基础的“气”、“阴阳”、“五行”观念。本章追溯了这些观念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关联,并探讨了它们在运气七篇中的诠释特点和呈现形态。笔者认为:“气化”思想是贯穿运气七篇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中心线索,而阴阳和五行则分别作为气化力量的秩序象征和质性内涵,共同构成了运气七篇中“五运”和“六气”两个核心概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和时空秩序构建。笔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五行观念取代了传统的阴阳观念,在运气七篇的宇宙生成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宇宙图景方面,作者同时运用了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结构。在空间秩序方面,“天地”是秩序构建的核心原则;在时间秩序方面,作者对“天度”和“气数”作出了自觉的区分,而春分(卯)—秋分(酉)横轴和冬至(子)—夏至(午)纵轴的复合,是运气七篇构建气化秩序的重要尺度。此外,笔者还对“太虚”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运气七篇的天地结构论提出了新的见解。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五运说和六气说的思想特质。第四章,以五运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五运气化秩序的基本特点、五运说的天学意涵、五运气化力量的交变形式三个方面。笔者认为:五运概念的构成,实质上是阴阳范畴与五行之气结合的结果。五运说的思想特点偏重于天人关系诠释,一方面反映为五星与五运之气的感通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为五运气化变动的秩序性和均衡性。此外,本章对“九星”、“七曜”、“天门地户”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干化运”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能是基于当时既有的数位配合和“五音以宫音为首”的观念进行的自觉构建。第五章,以六气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六气说思想要素的来源、六气说的自然气化思想、自然观与身体观的互通诠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六气”的概念可以分为形式、质性和关联性三个部分,其中的质性内涵与自然气化思想相关,而形式含义和关联性内涵则与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互通诠释密切相关。此外,本章还对六气说中的“司天”、“在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二支化气”的思想来源进行了考察。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生命观、疾病观和医疗观。笔者认为:“气化”是贯通其中的核心线索。在生命观层面,“气”的升降出入贯通于生命过程之中;在疾病观层面,“病机十九条”从疾病认知角度诠释了自然气化与身体气化的同源同构性;在医疗观层面,一切医疗原则和方法,都以保持身体气化的谐和与均衡为首要原则。

徐金巧[7](2013)在《耳部望诊源流考》文中指出耳部望诊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的桥梁之一,本文通过对耳部望诊历史文献的梳理,发现了耳部望诊是在《内经》时期被提出,通过望耳的色泽、形态、血管、位置诊病是耳部望诊的核心内容,明代进一步完善,清代继续发展。耳部望诊是全息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的体现,对于历朝历代耳部望诊的理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耳部望诊内容寻根溯源,并对耳部望诊的价值、意义进行肯定,发现历代医家均有此论述,并且几乎历朝历代的耳部望诊都有进步和发展。

罗健雄(Law Kin Hung)[8](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著、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著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著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著,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著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方满锦[9](2009)在《《黄帝内经》中和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探析中和思想的渊源,从浩瀚的四书五经及先秦诸子著作中,如《周易》、《尚书》、《诗》、《论语》、《中庸》《孟子》、《道德经》、《庄子》、《管子》、《文子》、《吕氏春秋》、以及汉初巨著如《春秋繁露》及《淮南子》等,理顺出中和想的源流脉络。第二章論述天人合一与中和思想的关系,其内容包括天人关系、天人相应比拟、天人之和、胜复与失和、五运胜复失中和及六气胜复失中和等。第三章主要论述阴阳五行与中和思想的关系,其内容包括:阴阳概念与中和、阴阳内容与中和、阴阳相互关系与中和、五行内容、五行生克致中和、五行乘侮失中和、五运中和与失和。第四章探析失中和与病机的关系,其内容包括:生病起于过用失中和、阴阳四时失中和、脏腑失中和、营卫血气津液失中和、有余不足失中和等。第五章论述治病调适以平为期,其内容包括:调阴阳致中和、调血气致中和、守中道致中和、适时中致中和等。最后第六章探析调适中和的善生思想,其内容包括:防病致中和、顺应四时养生致中和、调摄精气神及情志致中和、生活恬淡虚静致中和、调摄房劳致中和、节饮食慎起居致中和等。“中和”一词,首见于《管子·正第》篇“中和慎敬”之语,次见于《庄子·说剑》篇“中和民意”之语,否定古今咸认“中和”语出《中庸》之说,并指出中和思想非儒家独尊独有。本文深入地探索中和思想的渊源问题,着力殊深,其研究成果可供文、史、哲、医四方面学者参考。历来研究中和思想的学者,鲜有涉及运气学说与胜复理论,本文都有作出探讨。

杨謦伊[10](2009)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探讨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讨论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建立之可行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供相关单位及人员改进及发展中医之参考。研究方法为达成研究目的,在历史研究法架构下,以文献探讨、文件分析、比较研究、半结构性访谈及德怀术专家咨询问卷等方式作为数据搜集与汇整方式,偏属于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兼具专家意见量化分析。研究成果1.台湾中医师专业地位随历史发展不断提升台湾中医发展至今日,已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从业者由早期巫师、儒医、跟师或自学者,演变为国家立法规范经考试及格受社会认可之中医师,中医教育也由传统家传、师承、自学、私塾等形式发展至现代学校教育。其间历经西方医学传入冲击与日据时期中医学几近毁灭之危机,与台湾中医界先进筚路蓝缕设立中医院校,和透过各类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培养台湾中医人才,同时藉由政府立法,强制中医师参加公会办理执业登记,及透过中医师公会与各中医医学会等专业团体实施中医师继续教育。整个台湾中医师专业化动态过程与专业性可由历史发展演进来建构分析。检视专业知能、专业资格、专业组织、专业成长、专业伦理等多项专业特征,台湾中医师已然具备,现更要努力者是追求专业权威之不可取代性。2.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院校教育造就台湾中医人才台湾中医师之考选,因应历史背景、社会需求、教育及医疗水平等因素,区分为正规医学教育和非正规医学教育两大类。经由考试评量拔擢各类或经师承或经学校教育培养之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之发展。1943年公布之《医师法》明定中西医师地位平等,将中医、西医并于一法规范,条文第3条规定中医师检核考试资格,其中一项应试资格规定为中医专科以上学校毕业,但当时医药行政与教育部门仍以西医为主,中医界人士屡向政府要求成立中医学校或允许成立私立中医学校,均未获准,故全国无人能符合此一条件,此法形同虚设。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回归国民政府接管,初期中医师养成方式,只有考试院举办之中医师考试。由于中医学校阙如,为甄拔中医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考试院于1946年举办第一次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其应考资格宽松,当时台北考区录取2人。医师执业资格认定制度乃国家法治之体现,其所规定之应考资格应与人才培养制度密切配合,教、考、用始能合一。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原本在中国本土之中西医论争与互动也延伸至台湾,几经波折,1958年中国医药学院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在创建者中西医师法律地位和教育平等之主张下,以“恢复传统中国医学;吸收西方医学新知,融入中国传统医学”与“促使中西医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其在1966年以前仅开设中西合一之医学系;1966年教育部核准该校成立中医科(后改名为中医学系),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此为台湾以正规专业教育培养中医师之滥觞,1972年第一届中医学系毕业生为申请中医师检核考试之主要来源。然而当时中医正规专业教育未见普及(1972年第1届毕业生仅43人),而民间不乏师承自修有得之士,因为不具备相当之学历,无法参加中医师检核及特种考试,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且原制定之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应考资格规定,以曾担任公立学校或乡镇公所以上之医疗职务为应考试资格之一,难脱密医漂白之嫌,极为社会诟病,各方建议应予修正;在社会对中医师仍有殷切需求下,考试院数次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咸认为在中医学校尚未普遍设立之前,应举办中医师检定考试,以为中医师进身之阶,弥补台湾中医人才不足,满足社会对中医医疗之需求。故1968年4月2日修正公布《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删除“在机关团体担任中医治疗工作3年以上,有证明文件者”之应试资格,增列“经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使自修研习中医有成者,取得中医师特考之应试资格。又鉴于中医师特考及格人员多系自修苦读,缺乏临床训练,考试院1988年《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笔试及格人员训练办法》规定:自1989年起,凡以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报考中医师特考并经笔试及格者,均应接受为期1年6个月之基础医学及临床诊疗训练,训练期满核定成绩及格者,始完成考试程序,发给考试及格证书。早年《考试法施行细则》即已明订中医师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1998年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453号解释:“各类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之执业,攸关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至巨,因此其执业资格之授予,应视各类科性质及其专业领域所应具备之专业知识为考虑,自应循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为正途,以确保人民之生命财产安全。”加上医事技术日新月异,医疗伦理更有赖教育熏陶,台湾中医师培养走向正规学术化。同年(1998年),长庚大学在创办人王永庆“研究中医以补西医之不足”指示下,于医学院中成立中医学系,每年招生50名,中西医双主修修业8年。1999年12月29日《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修正公布全文27条,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该律法取消检核制度,将检核精神融入考试;其后2000年6月14日修正之《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也为中医师检定考试订出“落日条款”。因此200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中医师检核,而于2000年12月31日前申请中医师检核并经核定准予笔试有案者,得于2001年至2005年内继续参加中医师检核笔试,2006年中医师检核考废止停考;至于中医师检定考试则规定2005年为最后一次受理新案报考,2008年旧案补考划下句点,2009年停办。为此考试院特于2000年12月30日订定发布《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中医师考试规则》,其应试资格规定均为接受正规医学专业教育者;另2002年1月16日也修正公布《医师法》全文43条,其第3条第3项规定中医师特考于2011年办理最后一次考试,因此2012年以后中医师高考将成为取得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唯一管道,即必须具备完整之正规专业教育及实习养成方可成为执业中医师。同时《医师法》第8条第1、2项规定:“医师应向执业所在地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申请执业登记,领有执业执照,始得执业;医师执业,应接受继续教育,并每六年提出完成继续教育证明文件,办理执业执照更新。2009年4月22日之前,执业超过6年之中医师必须提出修毕继续教育180学分之证明檔,始可办理执业执照更新,否则无法再执业。台湾藉由立法执行中医师继续教育并与执业执照更新换证结合已具体落实。3.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精致化发展取向台湾中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师资精进与教学评鉴上,不断追求卓越与高质量之教育产出,所培养学生参加中医师资格考试及格率年创新高,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运用视听媒体等强化教育质量,且创新将中医经典医籍融入现代基础医学理念规划出新课程,引进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教学等提高学习动机之教学法。精致教育(betterness education)卓越性、绩效性、科技性和创新性等四个主要特征,印证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发展现况。4.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在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结合规划下可行(1)关于制度设计原则:中医师分专科执业为专家认同;专科医师培养质量监控应由中医专业团体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执行,且应为开放系统,接受各方监督。(2)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划分应本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优势原则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可采取双轨制及2+X培训模式。(3)关于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之甄审,各科每年至少办理一次,且不能限制医师执业只能从事某一项专科:卫生署不宜依专科医师人力供需作名额增减管控:专科医师之申请资格、甄审程序步骤、甄审方式、测验科目、范围、时间,计分及合格标准等由各专科医学会拟定甄审办法报请卫生署公告施行:甄审以笔试为之,并得实施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外国之中医专科医师资格经审查该外国专科医师制度、训练过程与台湾相当者,仍需实施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4)关于专科医师管理制度:台湾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施行前应建立种子医师制度;已领有专科医学会所发给之专科医师证书并经卫生署审查合格者,仍需接受2+X年教学医院训练,惟三年内申请专科医师甄审,得免笔试、口试、测验或实地考试;台湾中医专科医师训练医院评鉴应由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规划办理;培训经费采政府补助、培训中医院所出资及个人适当负担之方式。5.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专科医师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应形成连续与完整之医学教育体系。建议根据研究研究结果、文献探讨及专家访谈意见,对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执业资格及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提出建议。1.中医师专业教育方面: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创新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体系,并结合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元传承,形成连续与完整之中医学教育,成就高级中医临床人才;重视临床学习经验,争取中医住院制度。2.中医师执业资格方面:重视临床技能,采取三阶段国家中医师证照考试:结合中医教育改革,继续优化试题内容质量。3.在中医专科医师制度方面:制度实施前加强宣导并修订相关法令;教育部认可之教学医院评鉴;中医专业团体也应接受评鉴认可。4.后续研究者之思路:中医专科医师问卷对象可扩及病患;可探讨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中医学课程比率、及全科或专精分化之相关议题。

二、中医基本理论(续四)第五章 四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基本理论(续四)第五章 四诊(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著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三、国内国外研究总结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诠释
        二、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节 理论依据
        一、教学病理理论
        二、医学诊断理论
        三、教学评价理论
        四、课堂生态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现实状况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教师问卷调研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学生问卷调查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参与现场观察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存在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形式单一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容模糊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规范缺失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问题原因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匮乏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不足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体系缺失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理论探讨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的重要内容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涵特征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基本原则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主要类型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的干预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主要方法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运行机制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操作模型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的标准建构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主要依据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指导思想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指标体系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实践验证
    第一节 课堂教学疾病主要类型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失范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失衡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失调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病辨证步骤
        一、摸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象病因
        二、查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位病理
        三、辨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性病机
        四、理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势论治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实施过程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资料收集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判断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出具处方
        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验证反馈
第五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深度反思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三对关系”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主体与客体关系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与医学诊断关系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与教学实践关系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三个结合”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他诊结合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与学习诊断结合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自觉与制度结合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三大关键”
        一、实施高中语文课堂焦点解决发展短程诊疗
        二、研制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会诊特别议事规则
        三、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主体诊断学力
第六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推动方案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评价促进措施
        一、推行高中语文教师分级发展评价
        二、实施学生学业成就分层发展评价
        三、落实高中语文课堂分类发展评价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智力支持策略
        一、采取措施聚合利益相关者正能量
        二、搭建课堂教学诊断协同创新平台
        三、促进课堂教学诊断专业发展进程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制度保障路径
        一、强力推动我国高中学校依章办学
        二、积极发挥我国区域教育智库功能
        三、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文化培育行动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实为高效课堂干预行动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旨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铸就现代校本教研新貌
        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亟需突围重建长效机制
    第二节 主要贡献与不足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主要贡献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的研究展望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诊断研究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系统化诊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上編
    第一章 張家山M247號漢墓的發掘及竹簡研究綜述
        第一節 張家山M247號漢墓的發掘及墓主身份
        第二節 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的公佈與研究
        一、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發佈前的研究狀況
        二、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及圖版公佈
        三、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與意義
        第三節 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研究綜述
        一、《二年律令》研究綜述
        二、《奏讞書》研究綜述
        三、《脈書》研究綜述
        四、《算數書》研究綜述
        五、《蓋廬》研究綜述
        六、《引書》研究綜述
        七、《遣冊》研究綜述
    第二章 張家山M247號漢墓竹簡釋文校注
        第一節 曆譜
        第二節 二年律令
        第三節 奏讞書
        第四節 脈書
        第五節 算數書
        第六節 蓋廬
        第七節 引書
        第八節 遣策
    第三章 相關問題研究
        第一節 《二年律令》編聯探討
        第二節 漢代副詞“頗”淺論
        第三節 “毋害”詞義辨析
        第四節 “出入罪人”釋義及相關問題探討
        第五節 完刑的再認識
        第六節 “行錢”本義考
        第七節 秦漢戶賦繳納對象分析
下編 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4)《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针灸学》教材概况
        1. 《针灸学》教材基本情况
        2. 《针灸学》教材多元化
        3. 《针灸学》研究现状
        4. 对外《针灸学》教材概述
        小结
    综述二 古代针灸教材研究概况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针灸学”教材体系
    1.1 基于神经理论的“新针灸学”
        1.1.1 《新编针灸学》知识体系
        1.1.2 《新针灸学》知识体系
        1.1.3 《针灸学手册》知识体系
    1.2 基于经络学说的“针灸学”
        1.2.1 “针灸学”教材体系概述
        1.2.2 “针灸学”教材体系的知识设置
    1.3 以“针灸学”命名的其他参考教材(1949-1961)
    小结
2. 《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
    2.1 第一版至第五版《针灸学》知识体系
        2.1.1 知识体系概况
        2.1.2 第一版与第二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比较
        2.1.3 《针灸学》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的特点
    2.2 第六版至第九版《针灸学》知识体系
    小结
3. 古代针灸教材知识体系
    3.1 古代针灸教材
    3.2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其知识体系
        3.2.1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概况
        3.2.2 《针灸甲乙经》知识体系
    3.3 《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知识体系
    3.4 《政和圣济总录》知识体系
    小结
4. 古今教材知识体系比较
    4.1 古代教材对《针灸学》知识体系的影响
    4.2 《针灸学》知识体系对于腧穴排列的影响
    4.3 《针灸学》对于腧穴知识的影响
    4.4 《针灸学》教材知识体系的层级设置
        4.4.1 不同类型《针灸学》知识体系比较
        4.4.2 对外教材知识体系举例
    小结
5. 《针灸学》知识体系影响因素
    5.1 背景因素概述
        5.1.1 地域资源
        5.1.2 学术传承
        5.1.3 社会因素
        5.1.4 文化传播
    5.2 背景因素与知识体系
    小结
6. 知识体系与针灸理论的关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5)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伪·辨伪·文献辨伪学
        一、"伪"的多重涵义
        二、"辨伪学"的概念和分科
        三、"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研究百年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选题意义
        一、取得的成就
        二、新情况与突出问题
        三、选题意义及可行性说明
    第四节 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二、理论方法
        三、学术创新点
第二章 清以前的文献辨伪学
    第一节:文献辨伪学的滥觞——先秦
        一、学术述评
        二、先秦滥觞说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的形成——两汉
        一、《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文献辨伪
        二、汉儒和《书》类文献真伪的争论
        三、王充的文献辨伪研究
        四、主要成就与文献辨伪学的形成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的初步发展——隋唐
        一、颜之推、刘炫的文献辨伪问题
        二、孔颖达、刘知几等的文献辨伪问题
        三、啖助、赵匡、柳宗元的文献辨伪
        四、隋唐时期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四节 文献辨伪学的繁荣——两宋
        一、欧阳修开宋代文献辨伪学风气之先
        二、郑樵的《诗序》辨伪
        三、朱熹的辨伪学成就
        四、宋儒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第五节 文献辨伪学的继续发展——元明
        一、宋濂对诸子的考辨
        二、胡应麟对四部文献的辨伪
        三、梅鷟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四、继往开来的元明文献辨伪
    小结:千年间文献辨伪学成就概要
第三章 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守卫圣经圣道,巩固专制政权
        二、处理遗留问题,甄别新见伪书
        三、增进学人素养,端正士林风气
        四、抨击盗版渔利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倡导儒教,承继道统
        二、稽古右文,倡导治学
        三、盛世百年,学术昌盛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人文环境
        一、实学思潮与文献辨伪
        二、朴学风尚与文献辨伪
        三、经世致用与文献辨伪
    小结:社会·思想·学术与文献辨伪学
第四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上)
    第一节 顾炎武的文献辨伪学
        一、顾炎武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易》类问题
        四、《左氏春秋》及其他文献杂论
    第二节 毛奇龄的文献辨伪学
        一、毛奇龄及其学行
        二、《古文尚书冤词》的文献辨伪学研究
        三、《诗传》、《诗说》等文献辨伪
    第三节 朱彝尊与辨伪学
        一、朱彝尊及其学术
        二、《书》类问题
        三、《诗》类问题
        四、《易》类问题
        五、群书杂辨
    第四节 姚际恒与辨伪学
        一、姚际恒及其著述
        二、《古文尚书》及孔《传》辨伪
        三、《诗序》及《中庸》辨伪
        四、《古今伪书考》别论
第五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下)
    第一节 "图书"辨伪
        一、问题缘起
        二、黄宗羲等人的辨伪
        三、胡渭与"图书"辨伪的集成之作
    第二节 《古文尚书》辨伪
        一、清初的诸家考辨
        二、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
        三、马骕《古文尚书》辨伪与张穆《阎若璩年谱》订误
    第三节 《周礼》辨伪
        一、《周礼》辨伪问题概论
        二、毛奇龄的辨伪
        三、万斯大的辨伪
    小结:辨伪拾遗与辨伪成就
第六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上)
    第一节 辨伪诸家(上)
        一、全祖望、卢文弨的文献辨伪
        二、戴震文献辨伪举隅
        三、钱大昕文献辨伪问题研究
    第二节 辨伪诸家(中)
        一、辑佚学家王谟的辨伪
        二、姚鼐、孙志祖的群书辨伪
        三、章学诚、崔述的文献辨伪学
    第三节 辨伪诸家(下)
        一、诸子辨伪中的异类
        二、辨伪与经世
        三、经学家、辑佚家、藏书家的辨伪
        四、《总目提要》的续笔
第七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下)
    第一节:《古文尚书》辨伪
        一、《古文尚书》褒扬派
        二、《古文尚书》辨伪派
    第二节 《周礼》及《竹书纪年》辨伪
        一、《周礼》辨伪
        二、《竹书纪年》辨伪
    第三节 《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一、考辨伪书数量
        二、考辨伪书方法
        三、辨伪思想及理论
    小结:文献辨伪研究拾遗及成就
第八章 清后期的文献辨伪与古典辨伪学的终结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者(前)
        一、学术宗尚与文献辨伪
        二、校雠、辑佚中的文献辨伪
        三、辨伪杂识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者(中)
        一、《总目提要》文献辨伪的补足之作
        二、学风、时局与文献辨伪
        三、朴学余绪与文献辨伪
        四、目录学家、藏书家的文献辨伪
        五、辨伪拾遗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者(后)
        一、朴学殿军孙诒让与文献辨伪学
        二、皮锡瑞对文献辨伪研究的梳理总结
        三、康有为的治学以经世与文献辨伪研究问题
        四、其他成就
    小结:文献辨伪成就别论
第九章 结论
    一、清人完善的文献辨伪学体系
    二、清人杰出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三、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附表
    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
    附表六:《清以前的辨伪学者及其成就》
    附表七:《清代辨伪学者及成就》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知天道”与“法自然”:传统医学中的天人思想
    1.2 方技与数术: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背景
    1.3 真伪之辩:运气七篇的源流与论争
        1.3.1 运气七篇问世前的《素问》流传情况
        1.3.2 运气七篇的问世与《素问》的定型
        1.3.3 运气七篇的“真伪”论争
        1.3.4 运气七篇的影响
    1.4 文献综述
        1.4.1 医学史角度的研究
        1.4.2 思想角度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气、阴阳、五行:运气七篇的思想基础
    2.1 “气”与“气化”
        2.1.1 “气”
        2.1.2 “气化”
    2.2 “气”与“阴阳”
    2.3 “气”与“五行”
    2.4 “阴阳”与“五行”
第三章 气化时空之网: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与时空秩序构建
    3.1 “时”与“空”:运气七篇的宇宙论思想
        3.1.1 宇宙的本根:“太虚”
        3.1.2 宇宙的生成问题
        3.1.3 宇宙的图景问题
    3.2 “气”与“位”:气化宇宙的空间秩序
        3.2.1 天地之体:结构与运动
        3.2.2 天地之用:气化格局的多层次构建
    3.3 “气”与“数”:气化宇宙的时间秩序
        3.3.1 “五”与“六”的意味
        3.3.2 “天度”与“气数”——对《素问·六节藏象论》补文的考察
        3.3.3 论运气始于大寒:基于卯酉气化横轴的思考
第四章 五运盛衰:气化视角下的天人图景
    4.1 盛衰相继:时间秩序下的五气更立
        4.1.1 与“盛衰”相关的几对范畴
        4.1.2 从候气术到“首甲定运”
        4.1.3 “太少相继”与“太少相生”
        4.1.4 扬弃:重岁运而轻客主
    4.2 形精之动:天象与人事的另一种诠释
        4.2.1 占候灵文:《太始天元册》
        4.2.2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变动与恒常
        4.2.3 “十干化运”与“天门地户”
        4.2.4 仰观其象:五运气化变见于五星
    4.3 气之交变:气化力量的碰撞与冲和
        4.3.1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五运的胜复乘侮
        4.3.2 反者道之动:五运的郁发
第五章 六气更迭:自然与身体的沟通
    5.1 秩序的产生:几个思想要素的来源
        5.1.1 意义的指向:典籍中的“六气”
        5.1.2 数位的配比:《淮南子》中的“六合”
        5.1.3 自然的周期:计然之学与黄老道术
        5.1.4 身体的语言:脉象的“王时”说
    5.2 “亢则害,承乃至”:自然气化思想的指归
        5.2.1 “六元”:气化力量的质性内涵
        5.2.2 “客主加临”:共时的气化常变关系
        5.2.3 “司天”与“在泉”:有关天地的隐喻
        5.2.4 从化、胜复与承制:气之交变的新诠释
    5.3 诠释的双方:身体是自然的标尺
        5.3.1 “三阴三阳”:共同话语体系的建立
        5.3.2 “标本”:形式与质性的融合
        5.3.3 “十二支化气”:再谈卯酉气化横轴
        5.3.4 “中见之气”:矛盾的解决
第六章 常变与中和:运气七篇中的生命与医疗
    6.1 运气七篇的生命观
        6.1.1 “神机”与“气立”
        6.1.2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贯通生命的气
        6.1.3 参赞、中和与超越:“人”的独特性
    6.2 运气七篇的疾病观
        6.2.1 “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身体与自然气化的关系
        6.2.2 “常”与“变”:脉象与四时的相应关系
        6.2.3 病机十九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体气化与自然气化的同构性
    6.3 运气七篇的医疗观
        6.3.1 “工”之职事:对医者要求的扩展
        6.3.2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气化的谐和状态
        6.3.3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顺势而为的治疗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耳部望诊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耳部望诊的理论基础
    1. 全息理论
        1.1 全息理论的内涵
        1.2 全息理论对耳部望诊的意义
    2. 脏腑经络理论
        2.1 脏腑经络理论的内涵
        2.2 脏腑经络理论对耳部望诊的指导意义
    3. 全息理论与脏腑经络理论的关系
    4. 耳部望诊概念
    5. 耳部望诊内容
    6. 耳部望诊原理
        6.1 全息理论和脏腑经络理论与耳部望诊的关系
        6.2 耳与人体的关系
第二章 耳部望诊的溯源
    1. 秦汉时期以前耳部望诊的研究状况
        1.1 通过望耳的色泽诊断疾病
        1.2 通过望耳的形态诊断疾病
        1.3 通过望耳部血管的变化情况诊断疾病
        1.4 通过望耳的相对位置诊断疾病
        1.5 耳部相关部位望诊与寿命有关
    2. 晋隋唐时期耳部望诊的研究状况
        2.1 通过望耳诊断死候
        2.2 通过望耳的变化可知脏腑疾病的状况
        2.3 望耳郭血管的变化诊断疾病
        2.4 望耳郭形态、位置诊断疾病
        2.5 望耳郭色泽、形态诊断疾病
        2.6 耳部望诊之外用于诊疗疾病的新途径
    3. 宋金元时期耳部望诊的研究状况
        3.1 望耳的形态确定病位
        3.2 望耳的颜色诊断死候
        3.3 望耳部的赘生物诊断死候
        3.4 耳部筋脉的颜色辅助诊断豆证真假
        3.5 耳廓及耳尖冷可辅助诊断疾病
    4. 明清时期至近代耳部望诊的研究状况
        4.1 望耳诊断疾病
        4.2 望耳的筋脉血管情况诊断疾病
        4.3 以耳尖冷诊断痘疹
        4.4 望耳的赘生物诊疗疾病
        4.5 耳部望诊结合其它诊断方式诊断疾病
        4.6 耳部的颜色诊断死候
        4.7 明清时期论及耳部颜色诊断死候的著作
        4.8 通过望耳部血管的颜色辨吉凶
        4.9 望耳的颜色诊断危候及死候
        4.10 耳部望诊确定病机
        4.11 通过耳部望诊确定病位
        4.12 通过耳部望诊辨病因
        4.13 通过耳部望诊辨寒热
        4.14 通过耳部望诊辨外感、内伤
        4.15 望耳明暗知病及福气
        4.16 近代时期耳部望诊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耳部望诊概要
    1 整体望诊
        1.1 望耳的色泽诊断疾病
        1.2 望耳的形态诊断疾病
        1.3 位置诊断疾病
        1.4 耳部相关部位的望诊与寿命有关
        1.5 望耳的变化诊断脏腑疾病
        1.6 耳部望诊之外用于诊疗疾病的新途经
    2 局部望诊
        2.1 血管的变化诊断疾病
        2.2 耳部赘生物诊断疾病
        2.3 望耳内病变诊断疾病
        2.4 耳部温度诊断疾病
        2.5 耳痒辅助诊断疾病
        2.6 耳为用药的一种新途径
        2.7 耳部望诊结合其它诊断方式
        2.8 望耳明暗知病及福气
        2.9 近代耳穴
        2.10 各种途径诊断疾病总结
第四章 耳部望诊证治类编浅析
    1. 望耳定症状
        1.1 腋臭
        1.2 痫候
        1.3 掣痛
        1.4 脐下疼
        1.5 风热症
    2. 望耳定病名
        2.1 肠痈
        2.2 疮
        2.3 热毒瘰疬
        2.4 月经逆行
        2.5 瘛癜
        2.6 痘疹
        2.7 疳病
        2.8 偏头风、雷头痛、太阳头痛及厥头痛
        2.9 疝痛
        2.10 飧泄
        2.11 肾气痛
        2.12 消渴
        2.13 耳鸣
        2.14 消瘅
    3. 望耳定病因
        3.1 湿热
        3.2 火
        3.3 外感风热
    4. 望耳定病性
        4.1 虚实
        4.2 寒热
    5. 望耳定病位
        5.1 脏腑
        5.2 经络
        5.3 三焦
        5.4 五体
        5.5 望耳定病机
    6. 望耳定治疗原则
    7. 望耳定方药
    8. 福气寿命
    9. 望耳定疾病轻重
第五章 医家望耳诊病病案举例
    1. 《疡科指南医案·耳部》
        1.1 望耳的外形诊断疾病
        1.2 望耳的赘生物诊断疾病
        1.3 望耳内病变诊断疾病
    2.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四·外疡门》
        2.1 望耳的外形及耳内病变诊断疾病
    3. 《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耳》
        3.1 望耳的外形诊断病因
        3.2 望耳内病变诊断疾病
        3.3 问耳确定病因及治则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录

(8)“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三、小结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六、小结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三、小结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一、曾天治
        二、周仲房
        三、卢觉愚
        四、苏天佑
        五、司徒铃
        六、韩绍康
        七、靳瑞
        八、陈全新
        九、张家维
        十、罗哲初
        十一、罗兆琚
        十二、小结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一、东瀛针道
        二、澄江针灸流派
        三、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一、沿革
        二、传承脉络
        三、临床应用
        四、成果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一节 传承脉络
        一、第一代陈宝珊
        二、第二代陈锦昌
        三、第三代陈全新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五、第五代传承人
        六、小结
    第二节 传承谱系
    第三节 传承体系
        一、传承模式
        二、传承推广
        三、小結
    第四节 流派成果
        一、学术性成果
        二、技术性成果
        三、创新性成果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特应性皮炎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三、传承创新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七、小结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第二节 诊治原则
        一、强调辨证施针
        二、奉行循经取穴
        三、推崇用穴精简
        四、重视经络辨证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三节 养生思维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二、经络养生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文献纳入标准
        三、文献排除标准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三节 针灸学专著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二、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六节 总结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第一节 讨论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第二节 结果
        一、梳理传承脉络
        二、凝炼特色针法
        三、倡导治神守神
        四、流派传承发展
        五、推广传承模式
        六、凝练学术思想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黄帝内经》中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和渊源
    第一节 《尚书》与中和思想
    第二节 《诗经》与中和思想
    第三节 《周易》与中和思想
    第四节 先秦儒家与中和思想
    第五节 先秦道家与中和思想
    第六节 先秦阴阳家与中和思想
    第七节 《吕氏春秋》与中和思想
    第八节 《春秋繁露》与中和思想
    第九节 《淮南子》与中和思想
    小结
第二章 天人合一与中和思想
    第一节 天人关系
    第二节 天人相应比拟
    第三节 天人合一之调和
    第四节 胜复与失中和
    第五节 五运胜复失中和
    第六节 六气胜复失中和
    小结
第三章 阴阳五行与中和思想
    第一节 阴阳概念与中和
    第二节 阴阳内容与中和
    第三节 阴阳相互关系与中和
    第四节 五行内容
    第五节 五行生克致中和
    第六节 五行乘侮失中和
    第七节 五运中和与失和
    小结
第四章 失中和与病机
    第一节 生病起于过用失中和
    第二节 阴阳四时失中和
    第三节 脏腑失中和
    第四节 营卫血气津液失中和
    第五节 有余不足失中和
    小结
第五章 治病调适以平为期
    第一节 调阴阳致中和
    第二节 调血气致中和
    第三节 守中道致中和
    第四节 适时中致中和
    小结
第六章 调适中和的养生思想
    第一节 顺应四时养生致中和
    第二节 调摄精气神及情志致中和
    第三节 生活恬淡虚静致中和
    第四节 调摄房劳致中和
    第五节 节饮食慎起居致中和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主要概念之界定与诠释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专业化之概念
    第二节 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暨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一、中医教育之历史沿革
        二、历代中医专业分科概况
    第三节 中国高等中医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一、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现况分析
        二、中国大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三、香港高等中医教育及执业资格试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
    第二节 研究实施
        一、专家咨询有效性分析
        二、专家咨询问卷设计
第四章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第一节 台湾中医发展简史
    第二节 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历史发展与现况
        一、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历史沿革
        二、台湾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教育目标
        三、入学方式与学制发展
        四、课程设置
        五、师资阵容
        六、教材教法
        七、中医专业教育见实习现况
    第三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专业教育之比较
第五章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历史发展与现况研究
    第一节 日据时期之台湾中医师考试
    第二节 台湾光复后之中医师资格考试(1949年至2008年)
    第三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登记与继续教育
    第四节 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现况发展
    第五节 海峡两岸中医师执业资格之比较
第六章 台湾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探讨
    第一节 台湾发展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背景分析
    第二节 《台湾中医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问卷资料统计分析
    第三节 综合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四、中医基本理论(续四)第五章 四诊(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D]. 尹达.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D]. 韓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4]《针灸学》知识体系研究[D]. 孙海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5]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 佟大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D]. 樊经洋. 北京大学, 2020(07)
  • [7]耳部望诊源流考[D]. 徐金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8]“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黄帝内经》中和思想研究[D]. 方满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 ——兼谈建立中医专科医师制度之可行性[D]. 杨謦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标签:;  ;  ;  ;  

中医基础理论(续4)第五章四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