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溉正交试验结果初析

水稻灌溉正交试验结果初析

一、水稻灌溉正交试验成果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化南[1](1983)在《水稻灌溉正交试验成果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站于1980年(湿润年)和1981年(干旱年)连续运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中稻不同水质(磁化水、自然水),不同灌溉制度(浅灌、浅灌晒田或湿润灌溉,以下简称浅灌、晒田或湿润),不同施肥方法(全层施肥、分次追肥)三因素两水平最优组合灌溉试验。4个处理重复二次8个小区。现将试验情况及成果介绍如下。

何进宇[2](2017)在《膜下滴灌水稻水—肥—盐—产量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膜下滴灌水稻作为研究对象,以系列田间试验为依托,采用对比设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膜下滴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水肥耦合模型、水盐运移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和施肥量对于水稻的生理性状存在着显着的影响,灌水量和施肥量越低,水稻的株高、饱籽率、千粒重等生理性状越差,从而导致明显的减产。而在水稻品质方面,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稻谷的各项品质指标也随着水分的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氮、磷与水稻产量之间符合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其一次项、二次项及水氮交互项回归系数均达极显着水平,三因素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灌溉定额 > 施氮量>施磷量。采用此模型计算的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2=0.9810)。经模型寻优,得出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水、氮、磷最佳组合方案,并通过2年验证试验,验证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与模型优化组合目标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相吻合。3.膜下滴灌水稻田土壤盐分分蘖期较高,拔节孕穗与抽穗开花期较低,乳熟期又较高。随着水分在土壤中运移,灌溉水对土壤盐分起到了淋洗的作用,盐分向深层运移。不同的水分水平对土壤盐分的淋洗作用强度也不同。水分水平在高于100%θ 田时的淋洗作用效果明显优于80%~90%θ 田的作用效果,而60%~70%θ 田条件下,水分对盐分没有明显的淋洗作用。所以80%~90%θ 田以上的水分水平对于防止次生盐碱化和改善环境质量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4.土壤水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拔节孕穗期最大,抽穗开花期与分蘖期次之,乳熟期较小的规律;通过对多种模型进行计算,得出水分生产函数各生育阶段的敏感指数,其排序为:拔节孕穗期> 抽穗开花期 > 分蘖期 > 乳熟期,此规律与常规水稻耗水规律一致。各生育期土壤水分下限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900%~100%左右,可获得高产,也使水分生产效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了高产与高效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以水分生产函数作为目标函数,通过动态规划模型寻优,确定的最优灌溉制度为:分蘖期灌水750 m3/hm2,拔节孕穗期灌水2125 m3/hm2,抽穗开花期灌水1050 m3/hm2,乳熟期灌水 325 m3/hm2。本论文所建立的膜下滴灌水稻生产函数模型及优化灌溉制度、水肥耦合模型及优化组合方案、水盐运移规律,可为宁夏地区膜下滴灌水稻水肥高效利用和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晓波[3](2004)在《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开发及数据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灌溉试验数据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农田用水管理、以及未来水权分配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没有一套灌溉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做依托,是很难保证这些工作的科学性的,故利用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开发一套灌溉试验资料整编和管理系统,对于我国灌溉试验资料的采集、整编、归档、查询和提供技术服务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本文以湖北省灌溉试验系统为背景,以湖北省多年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管理和整编的内容、工作步骤,有关部门对灌溉试验资料管理的要求等,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一套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使其能面向实际、面向未来,为农田用水管理和节水灌溉事业服务。 在对湖北省多年灌溉试验数据进行整编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知识,从湖北省农业区域分布、时间变化及试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等多角度对湖北省多年来水稻需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湖北省水稻灌溉制度试验多年开展的实际情况,以中稻为典型,对“浅水淹灌”、“浅灌蓄雨”、“湿润”三种灌溉模式,分农业区域,从各个灌溉模式下历年中稻平均产量、耗水量与耗水系数、灌溉定额与灌水定额、灌溉次数、灌溉水分生产率与降雨利用率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相关结果对指导湖北省水稻灌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郭龙珠[4](2002)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模式下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黑龙江省水利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水稻旱育稀植节水灌溉分区模式研究》的子课题。通过数据分析,希望为探讨中部地区节水高产型水稻栽培新模式及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的资料整编工作提供参考。 中部地区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产区,水田面积约200,000hm2,由于种植水稻所具有的省工、省肥、经济效益高、增产潜力大的特点。近年来灌区水田面积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试验站对旱育稀植水稻进行了不同的灌水技术试验,研究本田耗水规律,从投入产出角度确定经济灌溉定额,寻求节水、高产的灌溉制度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以呼兰河流域早育稀植水稻为研究对象,针对本田期,运用SPAC理论和灌溉原理对需水量试验进行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起适合二、三积温带交界区域的需水量模型(包括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分析)、渗漏模型、探讨了本田需水规律、渗漏规律及耗水规律,对累积日耗水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针对充分与非充分灌溉两种情况提出水分生产函数的绝对值模型和相对值模型,相对值模型从全生育期(D-K模型)和分阶段(水稻-水模型)两个角度提出,通过对Jensen、Minhas、Blank、Stewart和Singh五种模型的对比分析,认为Jensen模型最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并探求了水敏感指数的灰色生成规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水稻的经济灌溉定额,证明该地区有很大节水潜力;通过对多年灌溉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推断湿润灌为寒区水稻优化灌溉制度,在研究得出的耗水规律和经济灌溉定额基础上,列表推求了平水年的优化灌溉制度,利用推求的水分生产函数,通过二维动态规划计算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优化灌溉制度,最后通过正交分析对水肥耦合条件下的优化灌溉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推出以水定产和以水定肥校正模型及水肥效应耦合模型。

林彦宇[5](2014)在《黑土稻作控制灌溉条件下水肥调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而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面临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作物各生育时期内水量分布不均、水肥利用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发展、产量的提高及品质的优良。发展控制灌溉节水方式,结合不同的水肥调控方案,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经济产量为最终目的,找出最优水肥配施方案,以期为寒地黑土区稻作节水增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盆栽试验与田间小区试验的实测资料,运用理论分析、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初步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学特征,不同水肥处理及栽培模式下的水稻需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生物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水肥处理对各生育时期的影响程度均有不同,适当的株高增长可以提高产量;水分与氮肥对水稻的叶面积影响较大,磷肥与钾肥影响较小,叶面积指数与腾发量呈正相关并且可以提高产量;水稻分蘖状态在各生育时期出现了显着差异,其差异程度受水分的影响较大。(2)通过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判断出水肥各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着,其影响大小为:氮>钾>磷>水。其中,钾和磷、磷和水之间具有相互负作用或相互消减的作用,其余表现均为正交互效应;根据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可以看出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等,其大小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乳熟期>分蘖期,利用求导分析法,可求出水稻的最佳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肥耦合区间。(3)水肥调控效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显着,但其影响程度却不相同。主效应影响程度为:氮>水>钾>磷;分析在单因素、边际产量等情况下不同水肥处理对水稻的影响;通过求导分析不同的水肥因素组合,求出在水肥四种因素下的最佳水肥区间。(4)根据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两项指标可以确定最佳水肥控制标准:施氮量(0.67-0.78)g/盆、施钾量(0.43-0.45)g/盆、施磷量0.30g/盆;折合成公顷量为施氮量(94.83-110.40)kg/hm2、施钾量(60.86-63.69) kg/hm2、施磷量42.46kg/hm2;分蘖后期的土壤含水率下限占饱和含水率的69.7%-75%。(5)根据田间小区试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技术较当地常规灌溉单产量最高提高13.06%,灌溉水分生产率最高提高21.14%;控制灌溉Ⅱ,基肥:蘖肥:穗肥:保花肥=4.5:2:1.5:2,插秧密度21穴/m2组合模式水稻产量最高,控制灌溉Ⅱ,基肥:蘖肥:穗肥:保花肥=4.5:2:1.5:2,插秧密度18穴/m2组合模式灌溉水分生产率最高;水分管理水平对水稻产量、水分生产率影响最为显着;通过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控制灌溉Ⅱ,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4.5:2:1.5:2,插秧密度为21穴/m2为最优栽培模式,结果与实际试验相一致,适用于寒区水稻栽培模式。

杨迎春,王军海[6](2013)在《松原灌区种植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松原灌区引第二松花江地表水灌溉,分析土地资源及灌区开发条件,以新增耕地为目标,根据以稻治碱成功经验和灌溉试验站成果,考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并结合灌溉渠系布置和技术经济指标,优化灌区种植结构。盐碱荒地以改造水田为主,其余部分先通过种植水稻洗排盐碱,再转为种植旱田。能够以有限的水资源承载力,最大发挥松原灌区的灌溉效益。

高正夏[7](2004)在《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淡水资源成为与能源、粮食并列的世界三大资源问题。地下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将为制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以上考虑,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①全面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与演变,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 ②对涉及地下水资源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评述,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和混乱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③全面阐述了地下水资源变值系统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并与传统的地下水资源计算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实例具体说明了方法的应用; ④深入分析了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对传统的地下水资源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评述,指出了各类预测预报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对最近二十多年刚发展起来的小波分析技术的主要思想和方法及其应用范围,以及号称第五代计算机语言的MATLAB软件和附带的小波分析工具箱进行了介绍,并应用于地下水动态过程线的分析,采用时间序列中的B—J法,蒙特卡罗方法,与地下水资源变值系统理论相结合,探讨了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和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的新思路; ⑤综合分析了现今各类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特点及缺陷,将数学规划、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与地下水变值系统理论相结合进行地表水地下水或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度,使模型更准确、更实用; ⑥对保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了分析,内部河海人学博卜学位论文前言、摘要、目录条件主要是正确的资源观,科学的资源计算与评价方法,可靠的资源预测预报技术,可操作的资源管理措施,外部条件主要是高层发展思路、管理体制的变革、配套的政策法规、经济杠杆的调节、人文素质的提高、节水意识的增强及具体节水措施、人口增长的控制、水体污染的防治、生态的恢复和重建等; ⑦从宇宙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及哲学的高度审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⑧指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王立坤[8](2002)在《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灌溉制度建模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江平原井灌水稻节水增温灌溉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专题。研究通过系统的建模与优化,希望为三江平原农业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井灌水稻面积不断扩大,截止1998年底,已发展水稻面积近70万hm2,其中井灌水稻约占80%。无节制、无计划人为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每年出现大量的“吊泵”和“漏斗”现象,地下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制约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运用现代建模与优化技术,以三江平原富锦试区井灌水稻为研究对象,利用其田间实测及当地气象局资料,进行数据处理。根据《随机水文学》理论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适合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报的非平稳时序随机模型;通过分析降雨随机特性,选定季节性时序随机模型,建立了适合三江平原井灌水稻降雨预报的月平均降雨模型;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几种常用水分生产函数中的敏感指数及敏感系数,进而得到三江平原适宜采用的水分生产函数漠型及模型中敏感指数的变化规律;本文提出遗传动态规划法(RAGA—DP),即采用改进的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eal coding bas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简称RAGA)与动态规划法(DPSA)相结合,推求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的最优灌溉制度。优化的灌溉制度可用于指导在不同的缺水程度下如何在时间上定量分配水量,以使相对产量最大,减产损失最小。通过系统建模预测与优化研究,不仅可以给出科学灌水、用水的数量指标与数学模型,而且对稳定、提高三江平原粮食生产水平,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强坤[9](2010)在《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控制措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水环境问题的突出以及点源污染治理水平的相对提高,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引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黄河上游青铜峡灌区为例,采取典型区监测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典型农业非点源污染试验区监测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主要污染物在灌区输水系统、田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运移特征;结合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产生和迁移特点,将农业非点源污染整体模型划分为“源”、“汇”模块,构成了完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青铜峡灌区,计算了青铜峡灌区2008年典型时段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输出负荷。同时,结合青铜峡灌区的具体情况,分“源”、“汇”两个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了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可归纳为:(1)选择典型灌排渠道以及灌溉区建立了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典型试验区,分别于2007年、2008年开展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试验,累计试验历时约180余天,总计取得各类灌、排水样共186个,各类污染物化验数据共930项,监测田间灌排水量600余次;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盐分、氮、磷几种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输水系统、田间以及排水系统的运移特征;(2)依据农业非点源污染单元负荷特征明显、迁移路径复杂的具体特点,将农业非点源污染整体模型划分为“源”、“汇”模块,其中“源”模块又进一步划分为农田灌溉排水和农田排水中污染物浓度估算两个子模块,“汇”模块同时也包括排水系统中农田排水子模块和污染物迁移转化子模块,将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3)将所建模型应用于青铜峡灌区,结合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分别计算了2008年5-9月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田间污染负荷、排污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8年5-9月青铜峡灌区输出污染负荷:盐分470099t、总磷98.17t、总氮3593t、硝氮2122t、氨氮426t;(4)根据农业非点源污染在“源”、“汇”环节的不同特点,通过模型定量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青铜峡灌区“源”、“汇”环节不同的控制措施,其中,“源”环节的控制措施包括:开展节水灌溉、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水田区实行控制排水;“汇”环节包括沟渠湿地等生态工程技术以及排水资源化利用。

门宝辉[10](2004)在《SPAC理论及其在川中丘陵区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用水部门大户的农业,占总用水量的70%,如何节水,发展节水型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SPAC理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简称SPAC)就是把植物和它生长的环境看成一个系统,来研究水分在这个连续体系统中的运移规律,从而达到植物节水的目的。SPAC理论自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SPAC理论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用的较多,主要侧重土壤—植物—大气整个连续体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对这连续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的水分变化规律没有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探索性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南方(川中)丘陵区近年来易发生季节性干旱的特点,应用SPAC理论,对土壤、植物、大气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为川中丘陵区节水农业实行取得了以下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第一,关于土壤方面,利用随机理论建立了预测土壤含水量的非平稳时序模型,同时运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土壤含水量预测的BP网络模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第二,关于植物方面,利用考虑气压修正的彭曼(Penman)公式计<WP=5>算了川中丘陵区1999~2003年的逐日蒸散量并分析了它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夏玉米茎液流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它于太阳辐射能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玉米叶水势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 第三,关于大气方面,利用分形理论中R/S分析法对川中丘陵区的枯水年进行了预测;利用混沌理论的重构相空间技术,确定了农业气象因子(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表温度、蒸发量、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延时、关联维数、最小嵌入维数、Lyapunov(李雅普诺夫)指数、Kolmogrov(柯尔莫奇诺夫)熵,从而证明了以上各农业气象因子的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为利用混沌理论预测各气象因子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田间自动气象站的数据计算了大气水势并探讨了大气水势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水势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第四,根据田间试验数据建立了川中丘陵区的水稻水分生产函数(Stewart模型),并讨论了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最后以水分生产函数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水稻非充分灌溉的灌溉制度。 总之,本文在研究土壤、植物、大气中水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最后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川中丘陵区水稻的水分生产函数,优化了水稻非充分灌溉制度,为川中丘陵区SPAC理论的应用做了尝试性的探索,同时也为该地区实行节水农业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二、水稻灌溉正交试验成果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灌溉正交试验成果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膜下滴灌水稻水—肥—盐—产量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宁夏水稻历史悠久
        1.1.2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1.3 面临问题
        1.1.4 水稻节水必要性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水稻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1.2.2 水稻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1.2.3 水稻稻谷品质研究进展
        1.2.4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研究进展
        1.2.5 水稻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1.2.6 水稻水盐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1.2.7 水稻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膜下滴灌水稻灌水施肥量对生理性状响应关系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2.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Ⅰ—水分条件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
        2.3.1 水分条件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3.2 水分条件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2.3.3 水分条件对水稻考种的影响
        2.3.4 水分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2.3.5 水分条件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4 结果与分析Ⅱ—水肥条件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
        2.4.1 水肥条件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4.2 水肥条件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2.4.3 水肥条件对水稻考种的影响
        2.4.4 水肥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4.5 水肥条件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膜下滴灌水稻水肥耦合模型及优化组合方案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3.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肥耦合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3.3.2 水肥耦合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3.3.3 最优组合方案的拟定
        3.3.4 优化组合方案试验结果验证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膜下滴灌水稻土壤水盐运移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水分变化
        4.3.2 土壤盐分变化
        4.3.3 地下水埋深与多年土壤盐分变化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膜下滴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优化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点概况
        5.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水分条件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3.2 水分条件对需水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5.3.3 建立膜下滴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5.3.4 膜下滴灌水稻优化灌溉制度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1.1 膜下滴灌水稻灌水施肥量对生理性状响应关系
        6.1.2 膜下滴灌水稻水肥耦合模型及确定优化组合方案
        6.1.3 膜下滴灌水稻水盐运移规律
        6.1.4 膜下滴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6.1.5 膜下滴灌水稻优化灌溉制度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开发及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1.1 灌溉试验工作的意义
        1.1.2 我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历史及现状
        1.1.3 我国灌溉试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1.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系统开发的方法
第二章 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的结构及技术方案
    2.1 灌溉试验的主要内容
        2.1.1 作物需水量试验
        2.1.2 作物灌溉制度试验
        2.1.3 气象及田间小气候观测
        2.1.4 作物田间调查
    2.2 湖北省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建立的技术方案
        2.2.1 湖北省灌溉试验发展的现状
        2.2.2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方案
    2.3 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2.3.1 系统开发原则
        2.3.2 系统的结构图
第三章 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3.1 系统的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
    3.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3.3 软件的安装及应用
        3.3.1 软件的安装
        3.3.2 软件的启动及应用
第四章 湖北省多年灌溉试验数据分析
    4.1 水稻需水量试验数据分析
        4.1.1 试验的基本情况
        4.1.2 水稻的产量分析
        4.1.3 水稻本田全生育期总需水量分析
    4.2 湖北省中稻灌溉制度试验资料分析
        4.2.1 湖北省中稻灌溉制度试验基本情况
        4.2.2 灌溉模式及中稻各种灌溉模式的对比分析
        4.2.3 三种灌溉模式的优缺点
    4.3 建立与推广优良灌溉制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结论
    5.2 论文的的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从事科研情况

(4)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模式下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本田耗水规律
        1.2.2 水分生产函数
        1.2.3 经济灌溉定额
        1.2.4 优化灌溉制度
        1.2.5 水肥耦合关系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试验研究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1.5 试验的预期效果
2. 本田耗水规律研究
    2.1 本田需水规律
        2.1.1 气象因素对水稻需水量的影响
        2.1.2 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强度及耗水强度变化规律
        2.1.3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腾发耗散特性研究
    2.2 稻田渗漏规律
        2.2.1 影响稻田渗漏量的主要因素
        2.2.2 水文年型及栽培模式对渗漏的影响
    2.3 本田耗水规律
        2.3.1 水稻本田耗水规律
        2.3.2 水稻水分生产率与耗水特性系数
3.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
    3.1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
    3.2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的绝对值模型
        3.2.1 非充分灌溉全生育期灌水量绝对值的数学模型
        3.2.2 充分灌溉全生育期腾发量绝对值的数学模型
    3.3 水分生产函数的相对值模型
        3.3.1 全生育期生产函数(D-K模型)
        3.3.2 生长阶段函数(水稻-水模型)
    3.4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探求
        3.4.1 模型的敏感指数在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3.4.2 季节变动指数分析法
        3.4.3 水敏感指数的灰色生成研究
        3.4.4 季节变动指数分析法
        3.4.5 水敏感指数的灰色生成研究
4. 灌溉定额的经济分析
    4.1 水稻经济灌溉定额的投入产出分析
        4.1.1 水稻产量、水分生产率与灌水量的关系
        4.1.2 灌溉定额与经济效益
        4.1.3 经济灌溉定额的投入产出分析
    4.2 综合经济灌溉定额的探讨
        4.2.1 农田水肥效应
        4.2.2 水肥交互效应
        4.2.3 综合经济灌溉定额
5. 高效节水灌溉制度
    5.1 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
        5.1.1 灌溉方法分类依据
        5.1.2 高产节水灌溉的分类
    5.2 寒区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
        5.2.1 对比分析法
        5.2.2 按阶段择优的模糊综合评判
        5.2.3 典型年的优化灌水模式分析
    5.3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5.3.1 模型的建立
        5.3.2 模型求解
    5.4 水肥综合调控下的优化灌溉制度探讨
        5.4.1 综合优化灌水技术组合
        5.4.2 以水定产和以水定肥校正模型
        5.4.3 水分效应耦合模型及应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1957-2001降雨排频表
    2. 多元线性回归程序清单
致谢

(5)黑土稻作控制灌溉条件下水肥调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控制灌溉研究进展
        1.3.2 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1.3.3 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黑土稻作水肥耦合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观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水肥处理下水稻的生物学特征
        2.2.2 不同水肥处理对水稻需水量的影响
        2.2.3 不同水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3 最佳水肥耦合区间
    2.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稻作不同水肥处理综合评价
        2.4.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简介
        2.4.2 模型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水稻控制灌溉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处理
        3.1.3 试验观测内容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量与灌溉水生产效率分析
        3.2.2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在水稻栽培中的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松原灌区种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1]
2 灌区可利用土地分析
    2.1 土壤条件
    2.2 土地利用分析
        2.2.1 土地利用现状
        2.2.2 可利用土地面积分析
3 盐碱土改良试验
    3.1 以稻治碱成功经验
        3.1.1 大安古河道试验区成果[4]
        3.1.2 前郭灌区观测成果
    3.2 松原灌区试验站成果
4 初步试验成果分析
5 灌区种植结构研究
    5.1 灌溉面积
        5.1.1 现有耕地
        5.1.2 盐碱荒地开发
        5.1.3 现有草原
    5.2 种植结构分析
    5.3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
        5.3.1 规划水田
        5.3.2 规划旱田
        5.3.3 草原灌溉
6 结语

(7)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地下水资源定义和分类研究综述
    1.3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方法综述
    1.4 地下水资源预测方法综述
    1.5 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模型综述
    1.6 当代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7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综述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变值系统理论与方法
    2.1 问题的提出
    2.2 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变值系统
    2.3 地下水资源量变值系统
    2.4 地下水最佳埋深及地下水库可能最大补给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3.1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2 水资源计算评价分区
    3.3 各分区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3.4 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
    4.1 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的目的与意义
    4.2 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4.3 现代小波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4.4 MATLAB软件及其小波分析工具箱简介
    4.5 小波分析用于地下水动态信号的统计,消噪和压缩
    4.6 小波分析用于地下水动态信号发展趋势的识别
    4.7 小波分析用于地下水动态的频谱特征分析
    4.8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短期预报
    4.9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长期预报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
    5.1 概述
    5.2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5.3 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
    5.4 优化灌溉制度模型
    5.5 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分配模型
    5.6 耕地资源优化分配模型
    5.7 模型参数的选取
    5.8 模型计算结果
    5.9 计算结果分析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进一步思考
    6.1 地下水资源的功能排序和承载力分析
    6.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保证措施
    6.3 哲学视野中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已发表的主要论文
负责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8)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灌溉制度建模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1 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
        1.3.2 节水灌溉理论的研究任务及主要内容
        1.3.3 研究动态和趋势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1.4.2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三江平原及富锦试区自然情况简介
        1.5.1 三江平原自然概况
        1.5.2 富锦试验小区自然概况
2 水稻需水量的计算与预报方法
    2.1 作物需水量的概念
    2.2 水稻需水量的计算方法
        2.2.1 直接计算法
        2.2.2 间接计算法
    2.3 水稻需水量的预报方法
        2.3.1 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报水稻需水量的基本方法
        2.3.2 建模实例
        2.3.3 模型拟合与预报
3 降雨量的计算与预报方法
    3.1 设计降雨量
    3.2 确定设计降雨量及其分布的方法
        3.2.1 假设年法
        3.2.2 真实年法
        3.2.3 真实年按阶段计算法
    3.3 降雨量的预报
        3.3.1 季节性随机模型的一般形式
        3.3.2 季节性模型的建模方法
        3.3.3 季节性时序模型建模实例
        3.3.4 小结
4 井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
    4.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概念及其特征
    4.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
        4.2.1 全生育期水分的数学模型
        4.2.2 生育阶段水分的数学模型
    4.3 井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建模及敏感指数变化规律研究
        4.3.1 水稻生育阶段的划分及试验处理
        4.3.2 井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的建模
        4.3.3 三江平原井灌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4.3.4 Jensen模型敏感指数在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
        4.3.5 小结
5 井灌水稻的灌溉制度
    5.1 水稻灌溉制度的特点
    5.2 水稻灌溉制度(充分灌溉)的确定
        5.2.1 水稻泡田定额的确定
        5.2.2 本田灌溉期用水量
        5.2.3 井灌水稻灌溉制度的确定
    5.3 水稻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的确定
        5.3.1 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寻优过程
        5.3.2 二维动态规划法推求非充分灌溉下水稻的优化灌溉制度
        5.3.3 RAGA—DP模型应用实例
        5.3.4 讨论与说明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趋势
        1.2.1 非点源污染的提出及认识
        1.2.2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3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2.4 引排水工程
    2.5 灌区特点
    2.6 现存主要问题
3 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试验及运移特征分析
    3.1 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试验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布置
        3.1.3 试验过程
    3.2 污染物运移特征分析
        3.2.1 输水系统
        3.2.2 田间系统
        3.2.3 排水系统
    3.3 小结
4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4.1 输出系数模型及其改进
        4.1.1 输出系数模型
        4.1.2 本研究中的改进
    4.2. "源"模块构建
        4.2.1 农田灌溉排水子模块
        4.2.2 农田排水中污染物浓度预测估算子模块
    4.3 "汇"模块构建
        4.3.1 水流连续方程
        4.3.2 污染物迁移转化方程
    4.4 小结
5 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5.1 模型验证
        5.1.1 DRAINMOD模型应用验证
        5.1.2 浓度估算模块验证
    5.2 模型应用
        5.2.1 田间产污计算
        5.2.2 排污系数
        5.2.3 输出污染负荷计算
    5.3 小结
6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6.1 "源"环节控制
        6.1.1 节水灌溉
        6.1.2 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
        6.1.3 控制排水
    6.2 "汇"环节控制
        6.2.1 排水沟渠的生态结构和功能
        6.2.2 氮、磷在排水沟渠中的迁移和转化
        6.2.3 排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6.3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点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10)SPAC理论及其在川中丘陵区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1.2 SPAC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SPAC水分运移力能关系的研究
        1.2.2 关于作物蒸发蒸腾计算方法的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田间试验观测方法
    1.4 试验点的自然概况
        1.4.1 自然概况
        1.4.2 气候概况
        1.4.3 农业气候资源
        1.4.4 光能资源
    参考文献
第2章 川中丘陵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分传输
    2.1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基本概念
    2.2 SPAC中的水势分布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2.1 SPAC中的水势分布
        2.2.2 水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3 作物叶水势的预报模型
        2.3.1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概述
        2.3.2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原理
        2.3.3 交叉有效性分析
        2.3.4 作物叶水势预报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2.4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川中丘陵区农作物(玉米)茎流规律研究
    3.1 引 言
    3.2 基本资料
    3.3 茎流测量结果分析
        3.3.1 夏玉米茎流日变化规律
        3.3.2 茎流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3.4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川中丘陵区土壤含水量的预测模型
    4.1 非平稳时序模型
        4.1.1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分解模型
        4.1.2 模型实例
    4.2 土壤含水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2.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4.2.2 BP网络
        4.2.3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土壤含水量预测的BP网络模型
    4.3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腾量的确定
    5.1 概 述
    5.2 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计算
        5.2.1 基本数据搜集
        5.2.2 计算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3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川中丘陵区枯水年预测
    6.1 引 言
    6.2 R/S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6.2.1 一维布朗运动
        6.2.2 一维分数布朗运动
        6.2.3 变尺度混沌优化的R/S模型(MSCOA-R/S)
    6.3 实例应用
    6.4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川中丘陵区气象因子的混沌特性分析
    7.1 混沌理论
        7.1.1 Lyapunov指数
        7.1.2 关联维数
        7.1.3 Kolomogrov熵
    7.2 计算过程的实现
        7.2.1 数据收集
        7.2.2 确定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
        7.2.3 计算嵌入维数
        7.2.4 计算Lyapunov指数
        7.2.5 计算Kolomogrov熵
    7.3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川中丘陵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敏感指数、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
    8.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
        8.1.1 乘法模型
        8.1.2 加法模型
    8.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
        8.2.1 模型建立和应用的基本概念
        8.2.2 模型参数推求
    8.3 川中丘陵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的确定
        8.3.1 基本资料
        8.3.2 数据整理
        8.3.3 模型求解
        8.3.4 结果分析
    8.4 Stewart模型敏感系数在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
    8.5 小 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川中丘陵区水稻非充分灌溉制度的确定
    9.1 概 述
    9.2 非充分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
        9.2.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确定
        9.2.2 有效降雨量及稻田渗漏量
        9.2.3 数学模型
        9.2.4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9.3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规划在川中丘陵区水稻非充分灌溉制度优化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 结 论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展 望
声 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 谢

四、水稻灌溉正交试验成果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灌溉正交试验成果初步分析[J]. 吴化南. 灌溉排水, 1983(04)
  • [2]膜下滴灌水稻水—肥—盐—产量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D]. 何进宇. 宁夏大学, 2017(02)
  • [3]灌溉试验数据整编和管理系统开发及数据分析研究[D]. 赵晓波. 武汉大学, 2004(04)
  • [4]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模式下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D]. 郭龙珠.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2)
  • [5]黑土稻作控制灌溉条件下水肥调控试验研究[D]. 林彦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6]松原灌区种植结构研究[J]. 杨迎春,王军海. 吉林水利, 2013(04)
  • [7]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D]. 高正夏. 河海大学, 2004(03)
  • [8]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灌溉制度建模及其优化研究[D]. 王立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2)
  • [9]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控制措施研究[D]. 李强坤.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0)
  • [10]SPAC理论及其在川中丘陵区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 门宝辉. 四川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水稻灌溉正交试验结果初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