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马工程,我们生存的希望——普氏野马的自述(论文文献综述)
吉晟男[1](2013)在《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行为与生理生态及适应性的非损伤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于2011-2012年分不同时段,于新疆野马繁育中心(89°14’~89°36’E,45°49’~46°04’N)和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中部的野马放归地(89°26’305"E,45°29’443"N),采用全事件取样、扫描取样和目标动物取样等多种行为观测方法以及粪便取样的非损伤性测定技术,对不同组间圈养普氏野马的季节繁殖、夏季高温、放归运输等三个特殊时期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探索其行为及生理适应性的研究途径,为人工管护和放归野化奠定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圈养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醒等行为差异不显着(p>0.05),而休息、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雄马的休息时间、修饰时间显着低于雌马,运动时间和其他行为时间显着高于雌马。(2)圈养野马繁殖期不同组间应激水平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带驹雌马>雄马>雌马;此外,雄马繁殖期内粪便的睾酮与皮质醇呈显着正相关,而雌马与带驹雌马粪便的雌二醇、孕酮和皮质醇的相关性不显着;带驹雌马繁殖期内粪便的雌二醇水平显着低于正常雌马(p<0.05),粪便内孕酮含量则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着(p>0.05)。(3)不同组间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的主要行为存在一定差异,在采食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而幼驹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在饮水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低于其他组群,且与雌马的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站醒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而幼驹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在休息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高于其他组群,且与雄马、带驹雌马的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运动行为时间分配上,雄马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而带驹雌马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在修饰行为时间分配上,雌马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在其他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群而雌马则显着低于(p<0.05)其他组群。此外,野马各组组内不同高温应激范畴的行为差异均不显着(p>0.05)。(4)不同组间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应答,且差异均显着(p<0.05),应激水平表现为雄马>雌马>带驹雌马,代谢水平表现为雌马>雄马>带驹雌马;此外,各组组内不同高温应激范畴的应激及代谢水平差异均不显着p>0.05)。(5)圈养普氏野马家族群运输前后的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存在一定差异,运输后运动、采食、躺休三种行为时间分配增加,其中,运动行为达显着水平p<0.05);运输后站醒、站休、修饰、饮水、标记、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减少,其中,站醒行为、站休行为、饮水行为、标记行为达显着水平p<0.05)。(6)圈养普氏野马家族群对运输刺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理应答,粪便内糖皮质激素含量平均于运输后24hr达到峰值,差异显着p<0.05),随后开始下降,运输后72hr恢复至运输前水平(p>0.05),因此建议运输当天和结束后的1d是管护的敏感期,应防止意外伤害的出现;应激水平的恢复速度指示出目前普氏野马的应激反应更接近于家畜,应该是逾百年人工圈养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物种野化进程并最终恢复“野性”的一个指标。本研究证实,采用行为观察和粪便取样的非损伤性测定技术是监测和评估野生动物生存、生理状态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为圈养普氏野马的人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望为该物种重引入进程提供指示作用。
阿力木江·克热木[2](2015)在《普氏野马空间行为研究及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本论文于2013-2014年度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区采用样线法进行植被斑块调查、用焦点取样法对普氏野马的行为进行观测,运用GIS技术分析普氏野马与放归区植被和水源的关系,由此研究了放归普氏野马空间行为和栖息地食物,旨在探索放归区食物质量对普氏野马空间活动的影响,并实施放归区的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归区的植被重要值调查表明,驼绒藜(11.98)、假木贼(6.59)、蛇麻黄(2.75)、木贼麻黄3.45)等灌木在植物群落中具有较高的重要值,成为普氏野马放归区比较重要的初级生产力。(2)对野马粪便进行粪便显微分析法鉴别食源植物种类得出,普氏野马具有较宽的食物资源谱,主要摄食种类达9种,各季节对植物种类的喜好程度存在差异。春、夏、秋三季的戈壁针茅、驼绒藜等植物合起来占野马食物组成的一半以上,成为普氏野马的主要食物资源。在食物资源相对缺乏的秋冬季,野马主要取食驼绒藜、假木贼等灌木植物。(3)放归区的植被斑块、水源地及兽径调查表明,普氏野马的活动围绕水源地展开,兽径主要通向摄食基地。在所划分出的83个植被斑块中,普氏野马利用率高的兽径均为灌木为主的植被斑块,灌木植物较多的斑块成为冬季兽径分布最密集的区域。GIS分析表明,具有灌木丰富度高、水源距离近的植被斑块斑块是放归普氏野马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4)基于普氏野马分布位点及其坡度、水源地距离、植被类型和人类影响因子在内的生境数据,采用模糊赋值法建立生境评价模型,评价普氏野马的生境适宜性。适宜性评价结果得出,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春、夏、秋季,放归区普氏野马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859.59km2、2508.23km2、2496.41km2,而人类活动影响下,普氏野马适宜生境大量丧失,最后只剩205235km2、1717.94km2、1742.14km2。据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普氏野马生境保护的建议。
刘刚[3](2014)在《中国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对策》文中认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是欧亚大陆草原和荒漠地带的代表性物种,野生种群于上世纪60年代灭绝,现存种群是19世纪末少数野外捕捉并圈养个体的后嗣。普氏野马圈养种群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和近交。迄今有关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仅限于部分圈养种群。自2001年以来,中国先后在新疆和甘肃实施了普氏野马重引入,这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大科学实践。然而,中国普氏野马的遗传多样性本底并不清楚,缺乏圈养和放归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监测,由此严重制约了该物种重引入的后续推进。鉴于此,本研究以2个圈养种群(新疆野马繁育中心,略为WHBC;甘肃濒危物种研究中心,略为GESRC)和1个放归种群(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略为KNR)为研究样本,于2011-2013年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微卫星、谱系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和评价了普氏野马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为:1. mtDNA控制区扩增的总体成功率达到96.2%(93.8%-100%),表明粪便DNA应用于马科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2.分析了105匹野马的粪便DNA,获得了普氏野马的2个mtDNA控制区单倍型(PR1, PR2),2个单倍型的核苷酸差异为1.63%,2个单倍型的频率在3个研究种群中分布不均匀。单倍型PRl在三个种群中均为优势单倍型,达到76.2%(60-91.9%),但放归的KNR种群的PR2仅占8.1%。甘肃圈养种群(GESRC)和放归种群(KNR)存在显着遗传分化(P=0.00267)。线粒体单倍型系的个体相似性概率(PI)高于母系分支,表明单倍型系是衡量母系遗传多样性的良好指标。3.分析了126匹普氏野马的粪便DNA,在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45个等位基因。WHBC、GESRC和KNR种群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分别为3.77,3.39,3.33,平均值为3.49。KNR的等位基因丰富度均显着低于WHBC (P=0.007)和GESRC(P=0.047)。WHBC和GESRC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85(介于0.447到0.521)和0.460(介于0.392到0.532),均高于KNR的0.439(介于0.320到0.537)。亲缘关系系数(IR)与基于谱系的近交系数(fp)呈正相关(r=0.50,P=0.005),且fp和基于微卫星的近交系数(fm)也为正相关(r=0.34,P=0.014)。4.根据微卫星计算的FST,WHBC和KNR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最高(FsT为0.115,P<0.05),而两个圈养种群WHBC和GESRC的遗传分化程度最低(FsT为0.063,P<0.05)。应用STRUCTURE软件对群体基于Bayesian或然率数学模型的类群划分,在所分析的8个假设类群中,根据Ln P(D)最大值为-2359.02时,K=3,可判断126匹普氏野马可划分为3个遗传结构有差异的类群。5.采用计算机模拟程序,预测了普氏野马种群未来的遗传多样性水平。Bottlesim预测表明若要在未来100年内保持普氏野马种群90%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数量的阈值须不低于100;AlleleRetain预测表明若要达到保留90%稀有等位基因的目标,当设定初始放归数量(startN)为20,则需要每隔5年引入20个新个体.6.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普氏野马圈养和放归种群的保护建议:首先,须做好谱系登录工作,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上传谱系数据到国际野马谱系登录系统。定期结合谱系和分子标记数据评价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此为基础调整繁殖群的结构,避免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丧失。其次,选择圈养个体作为放归的建群者时,应选择亲缘关系较远且遗传变异高的个体组建放归群。既要保留原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又不能破坏其遗传结构。同时需确保放归群体的遗传代表性,减少遗传漂变的影响,避免种群分化。再者,在选择放归地点时,应考虑选择承载量大的放归地,以满足放归最少的建群者,节约放归成本。放归初期,应加强监测,确保种群数量的稳定和增长利于稀有等位基因的保留。同时还需定期监测种群近交情况,加强世界范围内各种群的交流,并且严格避免同域家马和野马杂家现象的发生。
刘姝[4](2013)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夏季(6~8月)以及秋季(9~10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随机设置样线,夏季分别调查了放归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的采食样方199个(99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泥浴样方163个(63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休息样方163个(63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秋季分别调查了普氏野马的采食样方204个(102个利用样方,102个对照样方)、泥浴样方151个(49个利用样方,102个对照样方)、休息样方152个(52个利用样方,100个对照样方),并设置了14个相关的生境因子,对放归普氏野马不同季节的采食、泥浴和休息生境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普氏野马的采食、泥浴、休息生境涉及的13个生境因子的分析得出的如下结论:(1)夏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选择的特征:选择半阴半阳坡,对无坡向随机选择;选择下坡位,对平滩、中坡位随机选择,选择距离水源近(<2000m),干扰距离<2000m,选择植物盖度在10-30%之间的中高度范围,尤其选择针茅盖度相对较高的生境,随机选择植物种数在中高度范围。(2)秋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的特征:半阴半阳坡和无坡向,中坡位、平滩处,选择距离水源近(<2000m)并且干扰较适中的区域,选择干扰距离2000-5000m之间范围,选择总植物盖度和针茅盖度在10-30%之间的中高度范围,驼绒藜盖度中高区域。(3)夏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生境的选择特征:平缓斜坡(<20°)、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平滩,选择植物总盖度在10-20%之间的中低度范围、针茅盖度在10-30%之间的中高度范围、驼绒藜盖度低(<5%),植物科数少(<5种)、种数(5-10种)相对丰富的生境,其泥浴平均海拔高度高于1000m,选择在10-30%之间的中度隐蔽级,对<10%的较低隐蔽级随机选择,距离隐蔽物较近(<50m)。(4)秋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生境的选择特征:选择半阴半阳坡和无坡向,平滩,对中坡位随机选择,选择植物总盖度0-20%之间的中低度范围,选择驼绒藜盖度0-10%和针茅盖度10-20%之间的中低度范围,植物种数在5-10种,科数少(<5种)的区域,其泥浴平均海拔高度低于900m,选择与隐蔽物距离较近(<50m),隐蔽级低。(5)夏季放归普氏野马休息生境的特征:选择阴坡和半阴半阳坡,选择上坡位、下坡位,选择坡度为10-30°的斜坡,选择植物总盖度和针茅盖度较低(<10%),驼绒藜盖度中高度范围,植物科数、种数少(<5种)的区域,选择距离水源近(<2000m),干扰距离<2000m的区域,选择900m-1000m范围内的高程,选择距离隐蔽物较近(<200m),<10%的较低隐蔽级。(6)秋季放归普氏野马休息生境的特征:选择半阴半阳坡、上坡位和中坡位,坡度>20°,水源距离较近,干扰距离<5000m。选择植物科数和植物种数5-10种之间的中度范围、针茅盖度低(<10%),驼绒藜盖度低(<5%)的区域,低度隐蔽级。(7)普氏野马放归区四个乡镇社区牧民对调查涉及的保护区相关知识及对普氏野马的认识有显着的差异,但四个乡镇社区牧民对保护放归的普氏野马持有积极肯定态度。(8)放归普氏野马和家畜争夺草场的矛盾与各乡镇到野放核心区的距离有相关性,随着到野放核心区距离的增加,社区牧民保护放归普氏野马的意识逐渐减弱。(9)社区牧民对放归普氏野马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普遍了解较少。
刘善辉[5](2016)在《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发生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卡山保护区是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家马同域生活的区域,马胃蝇蛆病是感染上述三种马科动物的重要寄生虫疾病,且每年都会重复感染。三种马科动物生境选择的差异性与感染胃蝇种类及数量是否存在相关性,马胃蝇哪些行为导致本地区马科动物蝇蛆病的重复且高发成为本研究关注的焦点。经过对马科动物和马胃蝇的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1)马胃蝇形态上一些特征为其适应内寄生生活提供条件。口钩和棘刺得以特化且变得更加发达,可以增强粘附消化道内壁的能力,防止因胃肠蠕动而排出体外;表皮极度角质化可以抵抗宿主消化酶的作用,表皮覆盖几丁质体壁,可以减少水分的大量蒸发。(2)三龄幼虫表型性状及行为特征存在相关性。胃蝇属6个种三龄幼虫种间变异率入土深度(25.25%)>爬行速度(25.09%)>蠕动频率(24.60%)>体重(22.75%)入土时间(20.75%)>体长/体宽(19.16%)>三龄幼虫体宽(13.95%)>三龄幼虫体长(13.03%)。根据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指标将胃蝇属6个种划分为3类,肠胃蝇、红尾胃蝇和裸节胃蝇三支聚集成为一簇,黑腹胃蝇分支单独形成一簇,鼻胃蝇和黑角胃蝇分支形成第三簇,可根据胃蝇三龄幼虫表型性状和行为性状特征进行三龄幼虫识别和鉴定。(3)首次国内发现黑腹胃蝇产卵生境。黑腹胃蝇产卵主要倾向于选择海拔900m-1000m、植物总盖度较低(>20%)、驼绒藜盖度<5%、针茅盖度低(10%-20%)、针茅频度>60%、针茅高度1Ocm-20cm、蒿子盖度<5%、植物科数和种树均<5、距离水源距离小于5000m、距离驴道<60m、<20。的阴坡和半阴半阳的中坡位斜坡。推测此种产卵方式的选择与野马生境选择位置有关,是对其的一种适应性表现。此种选择性的产卵位置与野马采食和休息生境高度重合,是其增加寄生成功率的一种适应性改变。(4)综合分析了黑腹胃蝇成为当地优势物种的原因。黑腹胃蝇主要产卵于草上,而其它类马胃蝇主要产卵于马毛上,在新疆干旱荒漠草原,食物和水源是制约动物生存分布的限制性因子,带有虫卵的草占的比例很高,马科动物采食到附着虫卵的草叶的几率远远大于其它地区,且草叶上产卵的侵染效率高于在寄主动物的毛发上产卵效率。(5)对比分析了三种马科动物感染胃蝇差异性。本地区马胃蝇感染种类6种,且大多数马科动物感染胃蝇属种类5种(35.57%)和4种(32.22%);野马和野驴由于生境选择位置及迁移路线和活动范围的差异性显着(P<0.01),两者共作为胃蝇传播储存库而言,野驴对于传播的贡献率较于野马更大。
陈建兴[6](2012)在《中国蒙古马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及起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对于中国蒙古马何处起源、如何驯化和遗传结构怎样等问题的答案还知之甚少。而且,以Cytb (Cytochrome b)基因来确定家马系统发育结构很少见诸报道,对于中国蒙古马和纯血马间的遗传差异更是未曾见过详细报道。一方面,为了确定中国蒙古马、三河马和纯血马共六个类群的遗传关系,探讨它们的驯化过程,我们对CKM(肌肉型肌酸激酶)第二内含子和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D-loop区序列的变异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弄清世界各地家马的遗传结构、起源和驯化过程,并尽力确定其系统发育结构,我们对本研究获得的36条中国蒙古马、三河马、纯血马Cytb基因全序列和GenBank中提交的世界各地家马的全序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关于CKM序列纯血马与其余中国家马类群间的差异较大,而中国家马类群间的差异较小,表明纯血马与中国家马间的品种形成历史、育种措施和起源截然不同。三河马和中国蒙古马的遗传关系非常相近,而且,二者间的渐渗(杂交)现象非常严重。三河马和乌审马需要尽快进行卓有成效的保护。(2)关于Cytb序列根据UPGMA树和最小跨度树(MST, Minimum Spanning Tree)的结构,将所有的家马Cytb单倍型划分为A-F六个单倍型群。而且,各单倍型群间的FST、平均差异数和矫正平均差异数值都达到了差异显着水平(p<0.01),进一步支持了单倍型群确定的正确性。A单倍型群是最古老的单倍型群,表明该单倍型群是最原始或者最早发生驯化的家马单倍型群。所有的单倍型群和Cytb的所有序列都显示家马历史上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中国蒙古马是多重母系来源的,经历过群体扩张,且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明蒙古地区可能也是家马的驯化地之一。首次通过将219条各品种家马Cytb全序列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北美、西欧、东欧、中东、中亚、东亚6个类群,来比较母系遗传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北美类群和亚洲类群之间差异较显着,而其余类群间则差异不显着,一方面说明亚欧大陆各地区马种之间母系基因渗透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支持北美马种来自欧洲的论断。构建的Median Joining网络聚类图显示,所有家马的母系起源于A-G7个单倍型群,进一步支持家马多重母系起源的观点。并且,家马各单倍型群都是由多个地理区间上分布的家马混杂而成的,未发现由单独一种地理区间的家马构成的单倍型群,即地理位置、母系构成以及母性起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3)关于D-loop区序列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的最小值都出现在巴尔虎马类群中,表明该蒙古马类群亟需进行有效的保护。几乎所有家马类群间的遗传差异都是显着的,尤其巴尔虎马、纯血马和锡尼河马与其余家马类群间的差异都十分显着(p<0.01)。而且,中国蒙古马、三河马、纯血马三个品种共六个类群的家马都揭示有数个母系来源。还有,三河马和中国蒙古马间的渐渗(杂交)现象非常严峻,表明三河马也亟需进行有效的品种保护。中国蒙古马和三河马这两个内蒙古地区的家马品种经分析显现出较纯血马更近的亲缘关系,表明蒙古地区和英格兰地区的这两地的家马具有截然不同的品种形成历史、育种措施或者母系起源。另外,结果还显示锡尼河马在内蒙古家马类群中具有最远的遗传距离。
冒茜茜[7](2015)在《脱嵌式保护开发与牧区的生态、生计 ——基于新疆卡拉麦里的实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新疆卡拉麦里地区的实地调查,列举动物保护、草场治理和资开发等具体案例梳理卡拉麦里地区保护开发的过程,在经验层面上对保护发实践影响下该地区生态、生计上的动态变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试图理清当下卡拉麦里地区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牧区发展之间错综复均关系。卡拉麦里地区充足的资源禀赋与亟待脱贫致富的发展压力刺激着开发的动;与此同时,作为环境脆弱、生境复杂的生态敏感地区,卡拉麦里又面首严峻的生态压力。随着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的落实,卡拉麦里陷入(?)的处境:一边是抢救式的生态保护,动物保护和草场治理项目纷至沓来;边是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修建公路、成立工业园如火如荼地推进。然而,系列保护和开发活动呈现出鲜明的“脱嵌”特征,虽旨在保护生态、促进发却忽视了自然环境、排斥牧民传统生计。研究发现,对卡拉麦里来说,“脱嵌”式开发保护使原本生态与生计相互入的状态被打破,其结果是初衷尚好的保护措施却造成了家畜与野生动物食、草场状况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意在促进发展的开发项目将资源外运、以发展幻觉掩盖了生态威胁。保护和开发实践中,不断抽离出自然物质的源属性、淘汰传统牧区的游牧生计,消解着卡拉麦里独具的地方特色,出现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牧民生计的“脱嵌”。至此,生活在卡拉麦里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已经被赶到了与当地相背离的“脱嵌”式发展的道路上。卡拉麦里的牧民一方面承担着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又牺牲着他们的传统生计及附属的文化传统。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提倡一种与当地密切关联的“嵌入”式发展,才能兼顾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牧区发展。
王俊杰[8](2004)在《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3年7~11月在新疆野马中心和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分别对圈养、半散放和放归条件下普氏野马的行为进行观测。采用扫描法和目标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个体、小群、群体的行为类型、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及日活动规律,并加以量化。结合新疆野马中心历史记录和蒙古国放归野马的研究资料,对比圈养野马和放归野马在行为学上的差异。结合野马的生存状况,对放归野马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食、饮水、休息等行为类型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乃至野生行为特征得以加强和部分恢复,并推断这些恢复的行为主要是基因决定的行为,只要环境条件满足即可再现。 2.各行为的时间分配,在放归条件下与圈养或半散放条件下存在显着性差异,由此说明野马的行为的时间分配受到生存条件,尤其是食物和水源的强烈影响。 3.日活动规律: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野马已部分恢复其自身活动节律。野马营家族游移生活的野马,其行为活动规律受控于高序列个体,表现出群体的一致性。 4.群体行为:群体(小群)均表现较之圈养野马更多的集体互利行为。这是野马个体间合作,增强群体抵御外界干扰的行为方式,也是野马野化进程的标志性行为特征。 5.活动范围:至2003年12月,放归野马繁殖群的活动范围以达300Km2,而公马群活动范围至少有600Km2,推测其探索范围可能达2,000 Km2。这是野马野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
胡德夫,王镇山,陈金良[9](2005)在《普氏野马的再引入及野化(普氏野马及其家族之四)》文中研究表明
陈祥军[10](2007)在《野马野放的生态人类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延伸,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持续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成为全球危机的重要构成部分,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用现代科学技术恢复物种多样性就成为当代重要的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内容。准噶尔盆地野马野放是在新疆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项目。本文对此项生态恢复项目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试图提出一种与当前受损生态系统恢复思路不同的认识,从社会文化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认识和讨论野马野放的实践。本文基于作者在准噶尔盆地野马野放实践的田野调查,从三个不同的路径来研究野马野放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主要通过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野马中心)及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阿勒泰管理站(卡山保护站)工作人员与牧民的关系来进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通过野马中心、卡山保护站工作人员及牧民与准噶尔盆地野放点(卡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主要从野马及其它野生动物与家畜、野马与草场、家马与草场的互动关系。课题研究运用跨学科的方法,以生态人类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来考察野马野放这样一项带有恢复生态学意义的实践。本文主要研究野马野放工程中所涉及的人类群体、野生动物、家畜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互动关系,运用跨学科理论及方法理清其中的复杂关系。通过对野马野放工程引起的人类群体间利益冲突及其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不断增大的压力,以民族志方法梳理各人类群体间以及各群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认识野马野放工程。初步的结论是,如果该项工程排除当地牧民社会的参与以及忽视他们利益,最终会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实施与野放目标的实现;忽视本土知识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和生态问题。论文以跨学科的视角,以准噶尔盆地野马野放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人类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探寻野马野放中的环境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探索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于在这一类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认识。试图为生态人类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结合问题,提供一个个案和一些初步的理论认识,其理论意义在于强调多学科研究对于生态恢复项目的多层次作用,强调人-地关系中人类小型社会本土知识的重要性,其应用价值在于为此类生态恢复项目提供一个多学科视角。
二、野马工程,我们生存的希望——普氏野马的自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马工程,我们生存的希望——普氏野马的自述(论文提纲范文)
(1)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行为与生理生态及适应性的非损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普氏野马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分布区变迁 |
1.1.3 人工圈养 |
1.1.4 生存现状 |
1.2 普氏野马的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普氏野马行为学研究 |
1.2.2 国内普氏野马行为学研究 |
1.3 野生动物类固醇激素非损伤性研究的进展 |
1.3.1 粪便性类固醇激素非损伤性研究进展 |
1.3.2 粪便糖皮质激素非损伤性研究进展 |
1.3.3 粪便甲状腺激素非损伤性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新疆普氏野马繁育中心 |
2.2 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 |
3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期的行为及生理应答 |
3.1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期的行为观测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研究结果 |
3.1.3 讨论 |
3.2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期的生理应答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研究结果 |
3.2.3 讨论 |
4. 圈养普氏野马对夏季高温的行为应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及采样时间 |
4.1.2 行为观察 |
4.1.3 马场温湿度指数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新疆野马繁育中心夏季温湿度指数(THI)的变化情况 |
4.2.2 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的主要行为类型 |
4.2.3 普氏野马夏季昼间主要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
4.3 讨论 |
4.3.1 不同组间夏季昼间主要行为时间分配 |
4.3.2 不同组间夏季昼间主要行为活动节律 |
4.3.3 普氏野马不同温湿度指数(THI)条件下的行为应答对比 |
5. 圈养普氏野马对夏季高温刺激生理应答的非损伤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目标动物及样品采集 |
5.1.2 马场温湿度指数测定 |
5.1.3 粪便采集及保存 |
5.1.4 样品处理及测定 |
5.1.5 数据分析 |
5.2 研究结果 |
5.2.1 新疆野马繁育中心夏季高温期温湿度指数(THI)的变化情况 |
5.2.2 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皮质醇激素的非损伤性测定 |
5.2.3 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甲状腺T_3激素的非损伤性测定 |
5.3 讨论 |
6. 普氏野马家族群对运输刺激的行为和应激生理应答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目标动物及运输过程 |
6.1.2 行为观察 |
6.1.3 粪便采集及保存 |
6.1.4 样品处理及测定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运输前后主要行为及时间分配的变化 |
6.2.2 运输前后粪便内糖皮质代谢产物水平的变化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沦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清单 |
致谢 |
(2)普氏野马空间行为研究及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普氏野马的生物学特征及生存现状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野外灭绝 |
1.1.3 生存现状 |
1.1.4 拯救及野化 |
1.2 普氏野马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普氏野马行为研究 |
1.2.2 普氏野马的生理研究 |
1.2.3 普氏野马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2.4 水源研究 |
1.2.5 生境选择研究 |
1.3 食草动物选择性采食研究 |
1.3.1 食草动物选择性采食的概念 |
1.3.2 食草动物的采食等级 |
1.3.3 食草动物在斑块水平的采食选择 |
1.4 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势 |
2.3 气候条件 |
2.4 植物资源 |
2.5 动物资源 |
2.6 矿产资源 |
2.7 水文特征 |
2.8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灌木植物对普氏野马种群空间行为的影响 |
3.1.1 野马空间分布与灌木的关系 |
3.1.1.1 放归区植物资源重要值计算方法 |
3.1.1.2 食性分析方法 |
3.1.2 普氏野马活动路径与灌木的关系 |
3.2 普氏野马生境适宜性的研究 |
3.2.1 生境适宜性评价流程 |
3.2.2 影响普氏野马生境适宜性的因素 |
3.2.3 普氏野马生境评价准则 |
3.2.4 空间分析与遥感解译 |
3.2.5 空间模拟与分析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灌木植物对普氏野马种群空间行为的影响 |
4.1.1 野马空间分布与灌木的关系 |
4.1.1.1 放归区植物资源重要值计算方法 |
4.1.1.2 食性分析方法 |
4.1.1.3 讨论 |
4.1.2 普氏野马活动路径与灌木的关系 |
4.1.2.1 植被斑块调查 |
4.1.2.2 野马兽径的研究 |
4.1.2.3 野马实体的研究 |
4.1.2.4 讨论 |
4.2 普氏野马生境适宜性评价 |
4.2.1 普氏野马潜在生境分析 |
4.2.2 普氏野马实际生境分析 |
4.2.3 普氏野马生境适宜性综合分析 |
4.2.4 讨论 |
4.2.4.1 普氏野马潜在生境 |
4.2.4.2 普氏野马实际生境 |
4.2.4.3 综合评价 |
4.3 保护建议 |
4.3.1 水源地保护 |
4.3.2 完善216国道基础设施 |
4.3.3 降低家畜的干扰强度 |
4.3.4 科学管理保护区 |
4.3.5 科学采矿 |
4.3.6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中国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普氏野马的保护现状 |
1.1.1 野外灭绝 |
1.1.2 现有种群的建群者 |
1.1.3 普氏野马的保护措施 |
1.1.4 普氏野马的保护目标 |
1.2 普氏野马的谱系 |
1.2.1 谱系的作用 |
1.2.2 如何分析谱系 |
1.2.2.1 世代长度 |
1.2.2.2 世代数和等价世代数 |
1.2.2.3 近交系数 |
1.2.2.4 亲缘系数 |
1.2.2.5 其它指标 |
1.3 分子标记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1.3.1 保护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
1.3.2 线粒体DNA |
1.3.3 微卫星 |
1.3.3.1 微卫星突变模型 |
1.3.3.2 微卫星特点 |
1.4 分子标记和谱系相结合用于濒危物种保护的研究进展 |
1.4.1 分子标记和谱系相结合的必要性 |
1.4.2 分子标记和谱系相结合的研究进展 |
1.5 计算机模拟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
1.5.1 种群遗传学模拟程序分类 |
1.5.2 种群遗传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
1.6 物种重引入 |
1.6.1 物种保护的途径 |
1.6.2 重引入生物学 |
1.7 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
1.7.1 已取得的进展 |
1.7.2 存在的问题 |
1.8 研究目的 |
2 研究地概况、通用试剂和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普氏野马繁育中心 |
2.1.2 普氏野马放归地 |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粪便DNA提取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3 基于线粒体DNA和谱系研究普氏野马的遗传多样性 |
3.1 引言 |
3.2 采集样品 |
3.3 粪便DNA提取、引物设计及PCR |
3.4 测序 |
3.5 谱系数据收集 |
3.6 数据分析 |
3.6.1 DNA序列分析 |
3.6.2 单倍型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3.6.3 谱系数据分析 |
3.7 结果 |
3.7.1 DNA检测、PCR产物检测及PCR成功率 |
3.7.2 控制区序列变异 |
3.7.3 单倍型特征 |
3.7.4 系统发育关系 |
3.7.5 谱系分析结果 |
3.8 讨论 |
3.8.1 非损伤性取样 |
3.8.2 线粒体DNA控制区多态性 |
3.8.2.1 核苷酸变异 |
3.8.2.2 单倍型变异 |
3.8.3 母系和单倍型系相结合 |
3.9 小结 |
4 基于微卫星和谱系研究普氏野马的遗传多样性 |
4.1 引言 |
4.2 采集样品 |
4.3 粪便DNA提取、引物选择、PCR及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 |
4.3.1 粪便DNA提取 |
4.3.2 引物选择 |
4.3.3 PCR及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 |
4.4 数据分析 |
4.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4.4.3 基于谱系的分析 |
4.4.4 基于微卫星的亲缘关系和近交系数分析 |
4.4.5 基于微卫星的近交系数和杂合度的关系分析 |
4.5 结果 |
4.5.1 遗传多样性 |
4.5.2 种群结构 |
4.5.3 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 |
4.6 讨论 |
4.6.1 遗传多样性和近交 |
4.6.2 种群结构和遗传分化 |
4.6.3 微卫星和谱系数据的相关性 |
4.7 小结 |
4.7.1 圈养繁育的启示 |
4.7.2 重引入的启示 |
5 普氏野马种群遗传多样性动态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模拟 |
5.2.1 Bottlesim软件介绍 |
5.2.2 遗传变异预测过程 |
5.3 稀有等位基因保留模拟 |
5.3.1 AlleleRetain软件介绍 |
5.3.2 稀有等位基因保留模拟过程 |
5.4 结果 |
5.4.1 普氏野马种群未来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预测 |
5.4.2 普氏野马种群稀有等位基因保留模拟 |
5.5 讨论 |
5.5.1 遗传多样性丧失情况 |
5.5.2 稀有等位基因保留情况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对策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普氏野马简介 |
1.1.1 普氏野马生物学特征 |
1.1.2 普氏野马在研究区的生存现状 |
1.2 普氏野马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野马的进化历史、地理分布的变迁 |
1.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形态学研究 |
1.2.3 人工圈养、半散养条件下与放归状态下主要行为研究 |
1.2.4 基于分子水平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5 疾病防治与同区域间共存的野生动物关系的研究 |
1.2.6 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
1.3 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
1.3.1 生境选择的研究尺度和对象 |
1.3.2 生态因子的选择及测量 |
1.4 保护区周边社区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水资源特征 |
2.1.4 植被资源 |
2.1.5 动物资源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夏季、秋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泥浴、休息样方数据收集 |
3.1.1 调查时间 |
3.1.2 调查地点的样方测量 |
3.1.3 调查内容及生态因子测量 |
3.1.4 数据处理方法 |
3.2 放归普氏野马社区调查研究 |
3.2.1 调查时间与方法 |
3.2.2 调查内容 |
3.2.3 调查对象 |
3.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四章 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的选择 |
4.1 夏、秋季节普氏野马对采食生境的选择指数 |
4.2 夏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3 秋季放归普氏野马采食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4 放归普氏野马夏、秋季采食生境的比较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放归区域普氏野马泥浴生境的选择 |
5.1 夏、秋季节普氏野马对泥浴生境的选择指数 |
5.2 夏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场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3 秋季放归普氏野马泥浴场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4 放归普氏野马夏、秋季泥浴生境比较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放归普氏野马休息生境的选择 |
6.1 夏、秋季节普氏野马对休息生境的选择指数 |
6.2 夏季放归野马普氏休息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6.3 秋季放归野马普氏休息生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6.4 放归普氏野马夏、秋季休息生境比较 |
6.5 小结和讨论 |
第七章 普氏野马放归区域社区牧民保护意识调查和分析 |
7.1 保护区内社区畜牧业对放归普氏野马的影响 |
7.2 社区牧民对保护区及保护放归普氏野马的认识 |
7.3 社区牧民对放归普氏野马保护的态度 |
7.4 社区牧民参与保护普氏野马意愿调查结果及分析 |
7.4.1 社区牧民参与保护普氏野马的主动性 |
7.4.2 社区牧民参与保护普氏野马意愿分析 |
7.5 小结与讨论 |
7.6 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生境综合选择的主要结论 |
8.2 普氏野马重引入区域社区牧民保护意识调查结论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5)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发生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马胃蝇研究进展 |
1.2 马科动物研究进展 |
1.3 寄生虫与宿主行为关系研究进展 |
1.3.1 寄生虫感染对宿主动物影响研究 |
1.3.2 宿主动物行为对寄生虫感染影响 |
1.3.3 宿主动物生境选择对寄生虫感染影响 |
1.4 研究思路框架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生境 |
2.2 研究区域动植物概况 |
第三章 马胃蝇三龄幼虫表观形态与行为的种间种内关系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马胃蝇三龄幼虫形态及寄生部位异同性 |
3.2.2 马胃蝇三龄幼虫形态数量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 |
3.2.3 马胃蝇三龄幼虫行为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 |
3.2.4 马胃蝇三龄幼虫数量性状和行为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5 马胃蝇三龄幼虫的形态聚类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马胃蝇在宿主体内的寄生生境分离 |
3.3.2 马胃蝇营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
3.3.3 马胃蝇三龄幼虫特征及行为的种间和种内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马胃蝇感染强度及其多样性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马胃蝇感染种类 |
4.2.2 马胃蝇感染强度 |
4.2.3 马胃蝇感染丰度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马胃蝇感染种类差异性分析 |
4.3.2 马胃蝇感染强度差异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马科动物行为与胃蝇感染关系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马胃蝇的行为定义和分类 |
5.2.2 野马季相行为和日节律情况 |
5.2.3 野马种群动态及活动家域变化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行为差异对于胃蝇感染的影响 |
5.3.2 活动家域对胃蝇感染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野马生境选择对胃蝇产卵影响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野马活动区域植被群落数量调查 |
6.1.2 野马栖息和采食生境调查 |
6.1.3 野外条件下马胃蝇卵的收集 |
6.1.4 马胃蝇蛹和成虫的收集 |
6.1.5 马胃蝇成虫对不同植物产卵选择的室外选择性 |
6.1.6 马胃蝇成虫对不同植物产卵选择的室内选择性 |
6.1.7 黑腹胃蝇野外产卵场所调查 |
6.2 研究结果 |
6.2.1 植被聚组情况和指示种分析 |
6.2.2 植被PCA分析 |
6.2.3 黑腹胃蝇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性 |
6.2.4 马胃蝇成蝇家马体表产卵位置研究 |
6.2.5 野马春夏秋采食和休息生境选择研究 |
6.2.6 黑腹胃蝇夏季产卵生境研究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野马生境选择对胃蝇产卵场所影响 |
6.3.2 马胃蝇产卵方位与感染数量关系 |
6.4 小结 |
第七章 粪便分布时空异质性与胃蝇传播关系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2 研究结果 |
7.2.1 研究区域气象变化情况与胃蝇关系研究 |
7.2.2 夏季水源和马(驴)道重点方向周边粪便分布数量统计 |
7.3 分析与讨论 |
7.3.1 马胃蝇蛆病在当地马科动物间高度重复感染途径分析 |
7.3.2 不同马科动物对胃蝇感染率高低贡献大小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中国蒙古马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及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蒙古马的种质特性 |
1.1.1 蒙古马的历史 |
1.1.2 蒙古马的品种特性及适应性 |
1.1.3 蒙古马的遗传多样性 |
1.1.4 蒙古马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情况 |
1.2 所研究蒙古马各类群、三河马及纯血马遗传背景概述 |
1.2.1 所研究蒙古马各类群 |
1.2.2 三河马 |
1.2.3 纯血马 |
1.3 家马的起源与系统发育研究背景 |
1.3.1 古生物学研究 |
1.3.2 考古学研究 |
1.3.3 生化遗传学研究 |
1.3.4 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家马与普氏野马的亲缘关系研究 |
1.4.1 普氏野马简述 |
1.4.2 核型和染色体特征 |
1.4.3 免疫学及生化标记特征 |
1.4.4 DNA分子标记特征 |
1.5 家马遗传资源的保护 |
1.5.1 现有保护政策法规与保护措施 |
1.5.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5.3 种质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1.6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
1.6.1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
1.6.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一 基于CKM的家马品种亲缘关系的确定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DNA样品 |
2.1.2 实验试剂药品与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DNA变异和群体遗传结构 |
2.2.2 最小跨度树(MST) |
2.2.3 群体差异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研究二 基于Cytb基因的家马起源与系统发育分析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DNA样品 |
3.1.2 实验试剂药品与仪器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DNA变异及单倍型群的划分 |
3.2.2 各单倍型群的遗传多样性 |
3.2.3 群体扩张 |
3.2.4 单倍型群间差异分析 |
3.2.5 蒙古马的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研究三 基于Cytb的不同地理区间家马母系结构差异分析 |
4.1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4.1.1 DNA样品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家马Cytb遗传多样性 |
4.2.2 单倍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 |
4.2.3 类群间的遗传结构比较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研究四基于D-loop高变区Ⅰ的家马起源与系统发育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DNA样品 |
5.1.2 实验试剂药品与仪器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DNA变异与群体结构 |
5.2.2 系统发育分析 |
5.2.3 群体差异分析 |
5.2.4 进化分歧的估计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论文总体结论 |
6.1 所选标记多态性 |
6.2 各家马类群的遗传多样性 |
6.3 家马的起源 |
6.4 各家马类群的遗传分化与亲缘关系 |
6.5 各标记效应评价 |
6.6 亟需进行有效保护的类群 |
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脱嵌式保护开发与牧区的生态、生计 ——基于新疆卡拉麦里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文献回顾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关键概念——“脱嵌”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调查区域的概况 |
一、调查区域 |
二、调查地点 |
第二章 卡拉麦里的保护开发史 |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成立与运转 |
一、保护区成立 |
二、野马回归与野放 |
三、保护区“升级”之路与“瘦身”运动 |
第二节 道路建设 |
第三节 草场治理 |
一、围栏禁牧:退牧还草项目 |
二、定居工程与草畜平衡补贴:配套项目 |
第四节 工业进驻 |
一、资源勘探 |
二、工业园落户 |
三、水坝拦河而建 |
第五节 小结:保护开发史——“脱嵌”式保护开发 |
第三章 保护开发与卡拉麦里的生态 |
第一节 真实的草原 |
一、草场碎片 |
二、动物生存竞争 |
第二节 改造的河流 |
一、遭遇断流 |
二、用水之殇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保护开发与卡拉麦里的生计 |
第一节 牧业变迁 |
一、从游牧到半游牧 |
二、代牧兴起 |
第二节 非牧业生计兴起 |
一、偶打零工 |
二、“自我雇佣” |
第三节 生活改变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牧区社会的“脱嵌”式发展 |
第二节 “脱嵌”式何以可能 |
第三节 讨论:从“脱嵌”到“嵌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8)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普氏野马生物学特征、分布变迁和生存现状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分布变迁 |
1.1.3 生存现状 |
1.2 普氏野马的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普氏野马的研究 |
1.2.2 国内普氏野马的研究 |
1.3 普氏野马再引入进展 |
1.3.1 野马再引入及其主要问题 |
1.3.2 放归普氏野马监测研究的必要性 |
2 研究地点及其自然概况 |
2.1 野马繁育中心 |
2.1.1 栏舍 |
2.1.2 饲养 |
2.2 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 |
2.2.1 气候条件 |
2.2.2 植被类型 |
2.2.3 野生动物 |
2.2.4 保护区水源特征 |
2.2.5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对象、方法和时间 |
3.1 研究对象 |
3.1.1 圈养野马 |
3.1.2 半散放野马 |
3.1.3 放归野马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行为观察 |
3.2.2 领域观察 |
3.2.3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马群的组成和序列结构及其建立 |
4.2 普氏野马的行为谱 |
4.2.1 普氏野马行为谱 |
4.2.2 圈养野马的常见行为 |
4.2.3 放归野马的常见行为 |
4.2.4 圈养和放归野马的行为谱比较 |
4.3 普氏野马主要行为的日时间分配 |
4.3.1 圈养野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 |
4.3.2 放归野马主要行为的时间分配 |
4.3.3 圈养野马与放归野马主要行为时间分配比较 |
4.3.4 放归野马繁殖群哺乳期雌马行为时间分配的比较 |
4.4 小群间的行为比较 |
4.4.1 公马群中的小群 |
4.4.1.1 圈养野马公马群 |
4.4.1.2 放归野马公马群 |
4.4.2 繁殖群内的母系小群 |
4.5 野马的日活动规律比较 |
4.5.1 圈养野马日活动规律 |
4.5.2 半散放野马日活动规律 |
4.5.3 放归野马日活动规律 |
4.6 放归野马的日活动路线和年活动范围 |
4.6.1 繁殖群的日活动路线 |
4.6.2 繁殖群年活动范围 |
4.6.3 放归野马公马群的活动范围 |
4.7 群体行为模式的比较 |
4.7.1 放归繁殖群的群体行为模式 |
4.7.2 放归公马群群体行为模式 |
4.7.3 放归野马与圈养野马行为模式的比较 |
5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野马野放的生态人类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田野调查点简介 |
2. 野马回归与野马野放 |
2.1 野马的消失与回归 |
2.2 野马的繁殖及野放进程 |
3. 野马野放过程中群体间面临的问题及其互动关系 |
3.1 野马中心面临的问题 |
3.2 卡山保护站面临的问题 |
3.3 当地哈萨克牧民面临的问题 |
3.4 野马中心、卡山保护站与牧民的关系 |
4. 变迁中的牧民社会与野马野放 |
4.1 牧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
4.2 野马野放前后牧民经济生活变化情况 |
5. 野马野放中人类群体与环境:认识、需求与矛盾 |
5.1 政府部门对卡拉麦里环境的需求 |
5.2 当地牧民对卡拉麦里环境的需求与态度 |
5.3 三方在自然环境资源利用上的复杂关系 |
6. 野马及其它野生动物与家畜之间的关系 |
6.1 野马与家畜的冲突 |
6.2 野马与野生动物(野驴、鹅喉羚及狼)间的竞争与共存 |
7. 野马野放实践:生态人类学与恢复生态学的跨学科认识 |
7.1 野马野放的生态人类学认识 |
7.2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结合的思考 |
7.3 野马野放与可持续发展观 |
8.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吐尔洪乡阔斯阿热勒村转场路线及野马野放区域图 |
附录2:野马与“普氏”野马 |
附录3:普氏野马 |
致谢 |
四、野马工程,我们生存的希望——普氏野马的自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行为与生理生态及适应性的非损伤性研究[D]. 吉晟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2]普氏野马空间行为研究及生境适宜性评价[D]. 阿力木江·克热木.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3]中国普氏野马保护遗传学研究及保护对策[D]. 刘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4]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生境选择及社区保护意识调查研究[D]. 刘姝. 新疆大学, 2013(10)
- [5]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发生特点分析[D]. 刘善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6]中国蒙古马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及起源研究[D]. 陈建兴.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7]脱嵌式保护开发与牧区的生态、生计 ——基于新疆卡拉麦里的实地研究[D]. 冒茜茜.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 [8]普氏野马在圈养和放归条件下的行为比较研究[D]. 王俊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9]普氏野马的再引入及野化(普氏野马及其家族之四)[J]. 胡德夫,王镇山,陈金良. 大自然, 2005(05)
- [10]野马野放的生态人类学与恢复生态学研究[D]. 陈祥军. 新疆师范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