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何瑛[1](2021)在《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己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贺州市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各项功能,为贺州市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创新载体。随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科技创新平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此背景下,论文以政府失灵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在总结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的基础上,针对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中存在的主体职能实现度不够、客体产出效率有待提高以及进程中管理仍不到位等问题,运用政府失灵理论分析导致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认为造成建设主体职能实现度不够的原因为顶层规划设计不够、政策执行能力不足、经费支持方式单一等;造成建设客体产出效率不高的原因为资源共享条件缺乏、合作共建形式松散以及创新资源储备不足等;造成建设进程中管理仍不到位的原因为人才引育机制相对落后、跟踪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及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等。通过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提出三个方面的优化对策,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主体职能,二是合理整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各类资源,三是完善建设进程中的保障机制。论文认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职能和措施,在提高科技创新平台“量”的同时,兼顾加强“质”的提升,才能持续发挥好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更好地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升级、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地科技支撑。
史倩华[2](2021)在《黄土塬区溯源侵蚀水动力过程与形态演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塬塬面广阔平坦,具有极其宝贵的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条件,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粮果生产基地。然而长期严重的沟头溯源侵蚀,使塬面不断被蚕食,造成塬面萎缩,给塬面农田、村庄、城镇及厂矿安全带来威胁,并对当地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以往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方法进行大尺度溯源侵蚀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影响因素模拟试验的机理研究较少。针对黄土高塬溯源侵蚀过程,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为研究对象,在4个塬面坡度(1°、3°、5°和7°)、4个放水流量(3.6 m3/h、4.8 m3/h、6.0 m3/h和7.2 m3/h)、和2个沟坡高度(0.9 m和1.5 m)的组合条件下,采用野外连续“模拟降雨(定雨强)+放水冲刷(变流量)”试验方法,结合立体近景摄影测量+GIS技术,研究塬面坡度、沟头高度和放水流量对黄土塬溯源侵蚀中径流产沙过程、水力学特征和形态演化特征的影响,最终揭示侵蚀产沙与形态演变动力学特征。本文针对沟头溯源侵蚀过程及形态演化特征展开研究,旨在深入揭示溯源侵蚀过程与机理,深刻认识塬面侵蚀产沙规律及萎缩演变过程,为董志塬等黄土塬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及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厘清了溯源侵蚀水动力特征。沟头高度为0.9 m时,塬面和沟床雷诺数、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阻力系数、单位径流功率随时间均呈幂函数增加。塬面和沟床弗劳德数随时间呈幂函数减小。受沟头影响,地表径流由塬面流经沟床后,各放水流量下流速、雷诺数、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减小9.45%~22.46%、3.68%~58.86%、25.60%~77.55%、86.25%~96.96%和9.45%~25.75%,而阻力系数增加17.14~39.53倍。说明相较于塬面,沟床径流动能与径流湍流程度降低,径流侵蚀能量减弱。放水流量的增加可极显着增大塬面和沟床处的流速和动能、底部流速、底部势能、系统耗能和射流流速。底部势能和系统耗能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呈线性或对数函数减小。孔隙水压力的骤增伴随着崩塌的发生,即孔隙水压力的上升是影响溯源侵蚀崩塌的关键因素之一。0.9 m沟头的存在导致径流动能降低、径流挟沙能力减弱,而1.5 m沟头的存在导致径流动能和挟沙能力增强。水力学参数差值亦随着沟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沟头高度的增加导致径流紊动性增强。(2)明确了溯源侵蚀侵蚀产沙过程。溯源侵蚀主要来源于塬面和沟头,其中沟头产沙量占系统总产沙量的78%~93%,而沟床径流输沙能力弱于塬面和沟头来沙速率,因此沟床以泥沙沉积为主。只有当放水流量和坡度达到一定值时,沟床才会发生侵蚀。“塬面—沟头—沟床”系统侵蚀量在试验0~30 min内达到最大值,在产流后120~180min内趋于稳定,总侵蚀量随坡度和放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崩塌发生频率由0~30 min的3.81%增加到150~180 min的26.69%,崩塌会增加22.75%~324.59%的产沙速率。产沙速率突变点的出现时间相较崩塌时间而言存在“滞后”现象。当沟头高度由0.9 m增加到1.5 m时,侵蚀量增加1.84~14.78倍,说明沟头高度的增加可大幅增加侵蚀量,故可通过降低沟头高度的方式防治沟蚀。侵蚀泥沙质地较原始土壤更为粗糙。当试验开始后,泥沙颗粒分形维数较原始土壤减小,随试验进行,最终泥沙颗粒分形维数值接近原始土壤。溯源侵蚀泥沙颗粒富集阈值为0.0326 mm,当粒径大于0.0326 mm时,泥沙颗粒富集,而当粒径小于0.0326 mm时,泥沙颗粒沉积。(3)探明了溯源侵蚀形态演化特征。塬面侵蚀沟宽度、深度和沟长分别随试验历时呈显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增加。塬面侵蚀沟切割度随试验历时呈显着指数函数增加趋势。溯源侵蚀长度和跌水高度均随试验时间呈对数函数增加。一级沟头溯源侵蚀速率与坡度和放水流量间无明显相关性。沟头高度的增加可导致沟头前进距离加快。当沟头高度由0.9 m增加到1.5 m时,一级沟头溯源侵蚀长度增加1.83~3.13倍。跌水高度整体上随坡度和放水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坡度每增加2°,跌水高度减小1~34cm;放水流量每增加1.2 m3/h,跌水高度减小2~28 cm。当沟头溯源向上与塬面沟道相连或者发育至临界值时,会产生二级沟头甚至三级沟头。坡度为1°、3°、5°和7°时,一级沟头高度分别为50~89 cm、64~80 cm、37~99 cm和44~80 cm。当塬面和沟床坡度为3°和5°时,一级沟头高度随放水流量增加而降低。(4)揭示了溯源侵蚀产沙与形态演变动力学特征。塬面产沙速率与侵蚀沟深度、沟宽和宽深比均呈极显着相关。侵蚀沟沟深和宽深比可用于预测塬面产沙特征,沟道下切塬面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射流流速预测沟头溯源侵蚀的关键指标。塬面侵蚀沟形态参数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呈显着相关。跌水高度随射流流速、射流动能、底部流速和最大跌水剪切力的增加呈线性函数减小。系统产沙量随耗能的增加而增加,二者间呈极显着指数函数相关。沟头产沙速率随沟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一级沟头溯源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邓英杰[3](2020)在《风帆推进船舶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文中指出海洋风能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清洁能源,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化石能源为船舶提供动力。作为对风能的最直接利用形式,风帆被广泛地应用在新能源船舶中。为解决现有常规动力船舶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算法不适用于风帆推进船舶且未考虑执行器饱和和动作频率限制等因素的问题,本文将风帆推进船舶分成风帆助航船舶、无人单体帆船和无人双体帆船3类开展研究,拟为3类研究对象设计具有良好工程应用背景的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方案。在制导层面,针对无人帆船(包含单体和双体的无人帆船)设计了基于航路点的直线LOS路径跟踪制导方法以及参数化曲线的平行路径跟踪制导方法。在控制层面,针对风帆助航船舶设计了展帆角的优化控制器和舵角的MLP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针对无人帆船设计了展帆角和舵角的事件触发控制器。首先,针对风帆助航船舶的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在参数化LOS制导算法的框架下设计了展帆角的并列式ES-FLS优化控制器,以及舵角的MLP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该优化控制器融合了人工经验、ES算法、FLS学习以及饱和重置机制,在实现船速最大化的同时克服了 ES算法的抖振问题。基于船舶的艏摇动力学模型,本文采用FLS逼近模型未知动态,并采用MLP技术和自适应反步法设计舵角的控制器。因为该控制器只有一个自适应参数,所以具备计算简捷的特性。接下来,针对无人单体帆船基于航路点的直线路径跟踪问题,设计了无人单体帆船的参数化LOS制导算法以及舵角的MLP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该制导算法考虑了帆船的抢风及顺风换舷操纵(即驾驶员应避免帆船的艏向处于逆风和顺风的“不可航行区”,并操纵帆船沿Z型路线航行),采用符号函数描述帆船在抢风和顺风换舷时的艏向切换,便于编程实现,采用双RESO估计漂角,确保了对大漂角的估计精度。该控制器除具备计算简捷的特性外,通过构造tanh函数项解决了舵叶升力系数不确定的问题。通过双时变系统的方法,本文分析了路径跟踪误差的收敛性。最后,针对无人双体帆船参数化光滑曲线的路径跟踪问题,设计了平行制导算法以及展帆角和舵角的事件触发鲁棒模糊控制器。该制导算法依据风向信息对参考路径进行分段化处理,融合了 Serret-Frenet坐标系、常规LOS算法、抢风和顺风换舷的通道限制机制等,确保了制导算法对无人双体帆船的适用性。在控制器设计中,本文采用FLS逼近模型未知动态,采用S型函数逼近舵角和风帆推力的饱和非线性,分别设计舵角和展帆角的事件触发条件,并基于反步法分别构建舵角和展帆角的鲁棒模糊控制器,确保了在执行器饱和限制下,无人双体帆船对参考速度和参考航向的有效跟踪,以及较低的执行器动作频率。综上所述,本文对3种风帆推进船舶基于航路点的直线和参数化光滑曲线的路径跟踪制导和控制展开了研究,在制导层面,调和了无人帆船抢风及顺风换舷操纵与路径跟踪的矛盾,在控制层面,解决了风帆推进船舶推力优化、执行器饱和和动作频率限制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加速风帆推进船舶装备产业化的意义。
杜海龙[4](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刘明[5](2020)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01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影响、支持和引导的结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不参与创新活动,不出台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是近年来各国为促进创新发展而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创新政策及其相关体制机制与战略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抓手和路径,也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激励和引导的重要手段。根据新时代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创新政策促进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政策进行总结,并探讨创新政策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与模式,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指导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2006年中国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总结中国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而参考借鉴典型创新型国家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创新政策的方向及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明晰创新政策的概念,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而明确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目标、对象及不同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广义的创新政策是指为营造有益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水平与绩效,从而以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应对重大挑战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其政策体系主要由六个政策集构成:创新要素政策、创新主体政策、产业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创新网络政策及创新环境政策。创新政策是与创新理论及创新实践协同发展的。创新理论的迭代会驱动创新政策的演进,创新政策的演进会影响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实践的发展又会为理论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反馈。因此,研究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发展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提炼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中国模式。中国创新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4年为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即以科技政策重构国家科研体系与科技体制的阶段;1995-200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即以创新政策打通创新链、酝酿国家创新体系的阶段;2006-201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即以创新政策建设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16年至今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即以创新政策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保障其有效推进。考察其是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哪类创新政策的效果更好,将为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提供参考。本文对2006年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创新政策作用于不同类型城市与企业的效果差异,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在城市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创新政策对中心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弱于非中心城市。在企业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从产出水平来看,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本文使用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总体而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作用效果最为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弱。本文还对各类创新政策作用效果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其结论将为我国各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参考。另外,本文对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具体而言,本文分析了美国创新战略与德国高技术战略,并对其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比对和参考。其后,对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高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构建科技金融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本文还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述,并总结了创新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基于对中国创新政策实践的总结与体系的梳理以及实证测度下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本文论证了创新政策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其演化与发展的轨迹,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其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创新政策在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并为其后续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向上的参考。
阮冰颖,刘桂锋,苏文成[6](2021)在《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实践探索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目的/意义】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已经实施多年并且取得很大进展,回顾近年来科学数据管理的实践成果,对未来开展的科学数据管理工作进行展望。【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我国1984年成为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正式会员国以来开展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学数据政策、科学数据期刊、科学数据会议等事件作为调研对象,并对其进行梳理。【结果/结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并将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分为国际会议撬动的懵懂惺忪、政府部门推动的萌芽生长、科研院所主动的探索发展和用户赋能拉动的成熟实施四个阶段,最后从政策、数据安全、数据平台、数据出版、图书馆功能定位和开放科学素质六个角度对科学数据管理提出展望。【创新/局限】将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体系按照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进行阐述,但是阐述深度有待加强。
谭秀娟[7](2020)在《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反映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流向扶植产业的方向和聚集的程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相关主体的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扩散效应,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以及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本文主要以珠三角九市2014-2018年期间有效执行的230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为样本数。一方面通过文本量化的方法,从政策的有效执行时间、颁布主体、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等四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由于不同的分类维度中存在交叉和重叠,因此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序列、多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通过这个网络关系反映出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颁布情况、补贴政策的作用点、不同城市对科技创新补贴的范围及组合的偏好,以及科技创新补贴方式的合理性等内容。另一方面,以政策文本数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张默可[8](2020)在《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的生态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交叉口作为一个重要枢纽,不仅对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有着很大影响,也是能源消耗及废气排放主要场所,为此对交叉口采取有效的信号控制手段十分有必要。在交叉口有着一个科学合理的信号控制手段,就能有效缓解交叉口排队拥堵,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得到大力发展。本文以降低延误和减少排放为目的进行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研究,结合车路协同的技术背景,对单个交叉口和多个交叉口形成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分别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具体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一个新的车路协同框架结合当前最新的车路协同技术热点,构建了一个车与车、车与路侧单元控制设施实时通信的车路协同系统框架。该框架里是设计了一个新的路口协调控制系统,由配备在智能车辆上的车载单元和在交叉路口附近配备的路边协调控制单元(包括信号灯)组成,并定义了相关车辆检测方法,为后续章节研究提供技术背景。(2)设计了一种生态驾驶中的速度引导策略以生态交通为目标导向,重点研究了交叉口处的车辆延误与累积能耗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相应的测算模型,为后续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提供测算依据。另外,根据交叉口处的车辆不同行驶工况,设计了一种生态驾驶的辅助策略,即节能为导向的车速引导。通过仿真显示,相较于无车速引导的场景,有车速引导能节约10%左右油耗。(3)设计了针对单交口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模型针对典型的单交叉口,结合其几何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最大交通流量的控制策略。同时根据单交叉口“点控制”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一种粒子群与多目标模型相结合的求解最佳信号配时的方法,通过在仿真平台进行测试,该优化方法相较于传统配时方法有明显的改善性。(4)设计了多交叉口实时信号协调控制模型从多交叉口形成的区域控制出发,针对多交叉口信号控制设计了实时路口协调控制RIC2(Real-time Intersection Coordination Control)模型,结合交通流诱导与信号控制优化协同运作原理,分别设计了路径引导功能特色模块和优化信号配时的关键模块。同时,对两个模块中的模糊组合权重算法和改进式的量子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在过饱和流量下,RIC2模型对城市交通效率的提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蔺陆洲[9](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研究表明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于红丽[10](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二、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简要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科技创新 |
2.科技创新平台 |
(二)相关理论 |
1.政府失灵理论 |
2.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现状 |
(一)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目的 |
(二)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概述 |
1.建设主体 |
2.建设客体 |
3.建设进程 |
(三)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1.建设的总体情况 |
2.取得的主要成效 |
(四)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面临的挑战 |
1.数量倍增的挑战 |
2.质量升级的挑战 |
3.治理现代化的挑战 |
三、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主体职能实现度不够 |
1.规划布局尚不均衡 |
2.相关政策兑现不全 |
3.经费投入相对偏低 |
(二)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客体产出效率有待提高 |
1.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
2.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 |
3.创新平台增长速度有待提高 |
(三)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程中的管理仍不到位 |
1.管理人才队伍有待充实 |
2.服务范围界定还不明确 |
3.考核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
四、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主体能力不足 |
1.顶层规划设计不够导致规划布局不均衡 |
2.政策执行能力不足导致政策兑现不全 |
3.经费支持方式单一导致经费投入偏低 |
(二)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客体发展受限 |
1.资源共享条件缺乏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
2.合作共建形式松散导致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
3.创新资源储备不足导致平台增长速度不高 |
(三)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程中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
1.人才引育机制相对落后导致管理人才队伍不够充实 |
2.跟踪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服务范围界定不够明确 |
3.考核评价机制缺失导致评价方式不够科学 |
五、优化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国内外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经验 |
1.国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经验 |
2.国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经验 |
3.国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优化对策与建议 |
1.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主体职能 |
2.合理整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各类资源 |
3.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程中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黄土塬区溯源侵蚀水动力过程与形态演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溯源侵蚀发育过程 |
1.2.2 溯源侵蚀侵蚀动力特征 |
1.2.3 溯源侵蚀影响因素 |
1.2.4 溯源侵蚀监测方法 |
1.2.5 溯源侵蚀预测模型 |
1.2.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试验设计与观测 |
2.4.1 沟头模型建立及仪器布设 |
2.4.2 试验过程 |
2.4.3 指标观测 |
2.5 数据处理与图形绘制 |
第三章 溯源侵蚀水动力特征 |
3.1 塬面水力学参数变化 |
3.1.1 塬面流速变化 |
3.1.2 塬面径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变化 |
3.1.3 塬面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变化 |
3.1.4 塬面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变化 |
3.1.5 放水流量和坡度对塬面水力学参数平均值的影响 |
3.2 沟床水力学参数变化 |
3.2.1 沟床流速变化 |
3.2.2 沟床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变化 |
3.2.3 沟床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变化 |
3.2.4 沟床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变化 |
3.2.5 放水流量和坡度对沟床水力学参数平均值的影响 |
3.3 沟头对水力学参数的影响 |
3.3.1 沟头对流速的影响 |
3.3.2 沟头对径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的影响 |
3.3.3 沟头对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的影响 |
3.3.4 沟头对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的影响 |
3.4 孔隙水压力变化 |
3.4.1 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 |
3.4.2 孔隙水压力对崩塌的影响 |
3.5 径流能量变化 |
3.5.1 径流动能变化 |
3.5.2 径流势能变化 |
3.5.3 径流耗能变化 |
3.6 跌水特征变化 |
3.6.1 射流弗劳德数、流速和动能变化 |
3.6.2 转化势能、底部流速和动能变化 |
3.6.3 跌水入潭角度变化 |
3.6.4 跌水摩擦系数变化 |
3.6.5 最大跌水剪切力变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溯源侵蚀径流过程与产沙特征 |
4.1 溯源侵蚀径流过程 |
4.1.1 径流率变化 |
4.1.2 径流量变化 |
4.1.3 入渗率变化 |
4.2 溯源侵蚀产沙特征 |
4.2.1 塬面侵蚀产沙特征 |
4.2.2 沟头侵蚀产沙特征 |
4.2.3 沟床侵蚀产沙特征 |
4.2.4 “塬面—沟头—沟床”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
4.2.5 “塬面—沟头—沟床”系统各部位侵蚀产沙分配比例 |
4.3 小结 |
第五章 溯源侵蚀过程中沟头形态演化特征 |
5.1 塬面侵蚀沟态演化特征 |
5.1.1 塬面侵蚀沟宽度变化 |
5.1.2 塬面侵蚀沟深度变化 |
5.1.3 塬面侵蚀沟长度变化 |
5.1.4 塬面侵蚀沟复合形态特征 |
5.2 沟头溯源特征 |
5.2.1 沟头溯源侵蚀长度变化 |
5.2.2 沟头前进速率变化 |
5.3 沟头下切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溯源侵蚀产沙与形态演变动力学特征 |
6.1 水力学参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
6.1.1 塬面水力学参数对塬面产沙速率的影响 |
6.1.2 沟床水力学参数对沟床产沙速率的影响 |
6.1.3 跌水特征对沟头产沙速率的影响 |
6.1.4 “塬面—沟头—沟床”系统耗能对系统产沙量的影响 |
6.2 水力学参数对地形参数的影响 |
6.2.1 塬面水力学参数对塬面地形参数的影响 |
6.2.2 跌水特征对沟头地形参数的影响 |
6.3 地形参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
6.3.1 塬面地形参数对塬面产沙速率的影响 |
6.3.2 沟头地形参数对沟头产沙速率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7.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风帆推进船舶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风帆助航船舶发展概述 |
1.2.2 无人帆船发展概述 |
1.2.3 常规动力船舶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 |
1.2.4 无人帆船的导航及制导 |
1.2.5 无人帆船控制 |
1.2.6 本领域待研究的问题 |
1.3 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风帆推进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及分析工具 |
2.1 引言 |
2.2 稳定性理论及相关算法 |
2.2.1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2.2.2 事件触发控制 |
2.2.3 极值搜索算法 |
2.3 模糊逻辑系统 |
2.4 风帆推进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
2.5 海洋环境干扰及风帆受力建模 |
2.5.1 风干扰力及风帆受力建模 |
2.5.2 波浪干扰力建模 |
2.5.3 无人帆船的操纵仿真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帆助航船舶推力优化与路径跟踪控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并列式ES-FLS推力优化 |
3.4 MLP自适应模糊路径跟踪控制 |
3.4.1 LOS制导及控制器设计 |
3.4.2 稳定性分析 |
3.5 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航路点的无人帆船直线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无人帆船LOS路径跟踪制导 |
4.3.1 制导算法设计 |
4.3.2 基于双RESO的漂角估计 |
4.4 MLP自适应模糊控制和双时变系统分析 |
4.4.1 控制器设计 |
4.4.2 稳定性分析 |
4.5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人帆船的参数化曲线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无人帆船的平行路径跟踪制导 |
5.4 事件触发鲁棒模糊控制 |
5.4.1 控制器设计 |
5.4.2 稳定性分析 |
5.5 仿真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5)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
2.1 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 |
2.1.1 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 |
2.1.2 熊彼特与波特的创新理论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 |
2.2 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政策产生的理论根源 |
2.2.2 创新政策实践的理论依据 |
2.2.3 中国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
2.3 创新政策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创新政策概念研究 |
2.3.2 创新政策分类与体系研究 |
2.3.3 创新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
2.3.4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3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
3.1 创新政策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
3.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
3.1.2 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 |
3.2 中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1 中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 |
3.2.2 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 |
3.2.3 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 |
3.2.4 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 |
3.3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特点及存在问题 |
3.3.1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3.3.2 中国创新政策的特点 |
3.3.3 中国特色创新政策及其工具 |
3.3.4 中国创新政策的实施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中国创新政策对创新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1.3 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 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1 研究设计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结论与启示 |
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研究设计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结论与启示 |
4.4 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4.4.1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2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4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
4.4.5 结论与启示 |
第5章 典型创新型国家创新政策的实践及其借鉴 |
5.1 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
5.1.1 美国创新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2 德国高技术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
5.1.3 中国对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借鉴 |
5.2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 |
5.2.1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5.2.2 以色列科技金融政策 |
5.2.3 中国对以色列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政策的借鉴 |
5.3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5.3.1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 |
5.3.2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方法 |
5.3.3 中国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借鉴 |
第6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 |
6.1 健全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
6.1.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支持 |
6.1.2 促进科技人才的引进与交流 |
6.1.3 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与智库机制 |
6.2 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
6.2.1 健全科技管理体制 |
6.2.2 促进基础设施条件的开放共享 |
6.3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
6.3.1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
6.3.2 强化孵化器市场导向运作 |
6.3.3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
6.3.4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
6.4 加快构建包容创新的机制环境 |
6.4.1 优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环境 |
6.4.2 加强科普与科技奖励 |
6.4.3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7)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珠三角九市科创及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2.2 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 科技创新补贴和政府投资基金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分析维度的确定 |
3.3 定义分析单元与编码 |
3.4 信度与效度评估 |
3.5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结构失衡 |
4.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3 项目补助方式有待改进 |
4.4 区域创新系统开放度有待提升 |
4.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强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科创补贴政策对珠三角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模型选择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6 对策建议 |
6.1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 |
6.2 加强创新平台的有效建设 |
6.3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
6.4 提高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
6.5 提升科技创新补贴资金效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词 |
(8)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的生态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路协同研究现状 |
1.2.2 生态为导向的城市交通研究现状 |
1.2.3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架构 |
第二章 车路协同系统及交通信号控制基本参数 |
2.1 车路协同系统 |
2.1.1 交叉口协调控制系统 |
2.1.2 路侧控制单元子系统 |
2.1.3 智能车载设备子系统 |
2.1.4 交叉路口处车辆数量检测 |
2.2 交通信号控制基本参数 |
2.2.1 主要参数介绍 |
2.2.2 相位设计与信号配时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导向的交通协调控制 |
3.1 交叉口延误 |
3.1.1 延误定义 |
3.1.2 延误获取方法 |
3.1.3 经典延误模型 |
3.2 信号交叉口生态能耗模型 |
3.2.1 累积延误模型 |
3.2.2 累积能耗模型 |
3.3 生态驾驶策略 |
3.3.1 目标建立 |
3.3.2 不同场景车速引导 |
3.3.3 生态驾驶策略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研究 |
4.1 交叉口简介 |
4.1.1 交叉口几何模型 |
4.1.2 交叉口相关通信协议 |
4.2 交叉口控制优化策略 |
4.2.1 最大流量协调优化 |
4.2.2 信号配时优化 |
4.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4.3.1 粒子群算法PSO |
4.3.2 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MEDC模型的建立 |
4.3.3 PSO-MEDC算法 |
4.3.4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交叉口信号区域控制优化研究 |
5.1 多交叉口实时路口协调控制模型 |
5.2 基于模糊组合权重法的路径引导信号 |
5.2.1 指标模型建立 |
5.2.2 权重评价分值计算 |
5.2.3 仿真实验 |
5.3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信号优化 |
5.3.1 算法流程 |
5.3.2 IQPSO算法对信号配时的优化过程 |
5.3.3 仿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程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贺州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D]. 何瑛.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黄土塬区溯源侵蚀水动力过程与形态演化试验研究[D]. 史倩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风帆推进船舶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D]. 邓英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5]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D]. 刘明. 吉林大学, 2020(01)
- [6]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实践探索的回顾与展望[J]. 阮冰颖,刘桂锋,苏文成. 情报科学, 2021(02)
- [7]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谭秀娟. 暨南大学, 2020(05)
- [8]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的生态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研究[D]. 张默可.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9]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10]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