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一、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1](2021)在《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栓心脉宁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基础,配伍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君二臣四"之制,由丹参、川芎等10味中药组成,共奏益气活血,开窍止痛之功。相关研究显示血栓心脉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徐立思,何新慧[2](2021)在《基于心阳功能探讨仲景“阳微阴弦”理论对冠心病治疗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医家论治冠心病多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法,而心阳在心系病证甚或胸痹心痛病的论治中已有重要地位。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心阳虚证有密切相关性,张仲景在论治胸痹心痛时提出的"阳微阴弦"理论,治以温通心阳为其根本,进而应用治心肺、治心脾、治心肾三层的动态辨治思想,对当今冠心病的诊疗具有一定的启示。

吴钊,职利琴,范秀风[3](2021)在《七味三芎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七味三芎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七味三芎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氧化应激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及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P、AA诱导血小板聚集值及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三芎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着,可调节氧化应激指标,改善血栓前状态。

黄秀华,杨颖[4](2021)在《浅谈建中焦运脾胃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文中认为心胃之间密切关联,本文试以心胃相关理论为依据,以脾胃功能失常等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以温脾阳,化痰饮,以通心脉;补脾胃,益气血,以养心脉;宣胃肠,通腑气,以降心气为治法,以心胃之间气血、阴阳重新恢复和合状态为治疗目的,浅谈从建中焦运脾胃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的相关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俞赟丰,张紫怡,唐佩,周霞辉,张宜帆,简维雄[5](2021)在《基于《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的近现代名医论治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近现代名医治疗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整理《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近现代名医论治心绞痛的经验效方,将复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86位医家,254首经验方,涉及中药266味。高频药物有丹参、瓜蒌、薤白、甘草、半夏等。药性多用温,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肺、心、脾为要,功效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最为多见。关联规则获得"薤白-瓜蒌""半夏-薤白""半夏-瓜蒌"等11个核心药对。因子分析将药物分为6个公因子,涵盖瓜蒌薤白白酒汤、二陈汤、生脉散等方。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4个组合,有健脾化痰、通阳散结、活血化瘀、益气敛阴之效。结论《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近现代医家治疗心绞痛的核心中药为丹参、瓜蒌、薤白、甘草、半夏等,以健脾化痰、通阳散结、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主要治法,临证可用二陈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红花当归散、生脉散等方加减治疗。

郭欢欢[6](2021)在《中药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引发的心脏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虽然现代西医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明确的方案,但长期应用西药可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寻求其他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除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药经典方、中成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可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从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及治法原则、辨证施治用药进行综述。

李秋冶,王凤荣[7](2021)在《中西医治疗PCI术后抑郁、焦虑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综述中西医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抑郁、焦虑的应用现状,分析PCI对心血管疾病康复和预后的影响,现代医学将PCI术后抑郁、焦虑归属于双心疾病(即心理心脏病)的范畴。中医学基于"形神一体观"的理论指导,在PCI术后继发心理问题的诊疗中具有独到见解。

石兆峰[8](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李淑艳[9](2021)在《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病房就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简称常规组、反搏组、经穴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心脏康复:主要为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指导下的个体化有氧运动),反搏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经穴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穴体外反搏治疗(腧穴选: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疗程为完成12次康复治疗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于入组前,治疗完成后分别收集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数据、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1试验共纳入冠心病患者70例,脱落6例,最后纳入分析64例,常规组:22例,反搏组:19例,经穴组:23例。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除性别外)、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生活质量量表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心肺运动试验2.1运动心功能: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k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0.05);三组患者最大公斤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ax/kg%pred)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1),两两比较显示经穴组改善优于常规组。2.2运动耐量: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最大代谢当量(METSmax)、最大运动功率(WRma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68、0.668>0.05);反搏组和经穴组的最大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ax/HR%pre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经两两比较后发现经穴组改善优于常规组。2.3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组内比较:治疗后经穴组患者最大心率(HRmax)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心率储备(HR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反搏组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HRmax、HRR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7、0.219>0.05)。2.4运动肺功能:组内比较:经过治疗后自身前后对比,经穴组: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Emax%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较治疗前升高,最大呼吸储备(BRmax)、最大呼吸储备预计值百分比(BRmax%pre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MVV%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FEV1%pre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最大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max%pred)、MVV%pred、FEV1%pre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二氧化碳通气效率斜率(VE/VCO2-slope)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后各组间对比VEmax%pred、VE/VCO2-slo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33<0.05),VEmax%pred指标两两比较后经穴组改善优于常规组,VE/VCO2-slope指标两两比较后经穴组改善优于反搏组。3生活质量评分组内比较:经过治疗后自身前后对比,经穴组:HT、MH、RE、VT、GH、BP、RP、PF、PCS、MCS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HT、RE、GH、BP、RP、PF、PCS、MCS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GH、BP、RP、PCS因子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在MH、VT、MCS因子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28、0.024<0.05),经两两比较后发现经穴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结论:1.心肺功能方面: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和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均可提高VO2max/kg%pred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心功能;增加METSmax、WRmax、VO2m ax/HR、VO2max/HR%pred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增加MVV%pred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肺功能;且经穴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增加VEmax%pred、降低VE/VCO2-slope改善患者的运动肺功能;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心脏康复优于常规心脏康复。2.生活质量方面: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和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均可改善患者的GH、BP、RP、PCS、MCS因子的评分,在MH、VT、MCS因子改善上经穴体外反搏联合常规心脏康复优于常规心脏康复。

刘超,甘佳乐,白忠旺,冯丽丽[10](2021)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检索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相关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CHD心绞痛的研究进展。中药治疗CHD心绞痛采用虚、实辨证分型,常用治法有益气养阴、益气活血、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化瘀、祛痰化瘀等法,还有非药物疗法如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药采用病证相结合的方式治疗CHD心绞痛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且疗效确切。

二、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遵循“血脉双治”理论构建血脉病整体认识
2 组方传承创新凸显中医学特色
3 复杂作用机制发挥多重保护效应
    3.1 保护血管内皮
    3.2 促进血管再生
    3.3 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3.4 抑制炎症反应
4 临床运用
    4.1 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4.2 高脂血症
    4.3 心律失常
    4.4 脑梗死
    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6 血管性痴呆
    4.7 其他疾病
5 展 望

(2)基于心阳功能探讨仲景“阳微阴弦”理论对冠心病治疗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心阳的特点
    1.1 心阳的生理功能
    1.2 宗气与心阳之相关性
2 心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3 仲景辨治思想
    3.1 阳微阴弦,本虚标实
    3.2 温阳为本,治分三层

(3)七味三芎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栓前状态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4)浅谈建中焦运脾胃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心系与脾胃系在功能层面密切相关
    1.1 脾胃失运,痰湿丛生,心脉痹阻
    1.2 脾胃失运,气运失常,心气失降
    1.3 脾胃失运,气血乏源,心脉失养
2 建中焦运脾胃使用温通补三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手段
    2.1 温脾阳,化痰饮,以通心脉
    2.2 宣胃肠,通腑气,以降心气
    2.3 补脾胃,益气血,以养心脉
    2.4 心胃之间的气血阴阳和合
3 总结与感悟

(5)基于《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的近现代名医论治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
2 结果
    2.1 中药频次分析
    2.2 中药属性频次分析
        2.2.1 性味频次分析
        2.2.2 归经频次分析
        2.2.3 功效类别分析
    2.3 中药关联规则
    2.4 中药因子分析
    2.5 中药聚类分析
3 讨论

(6)中药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证分型及治法原则
2 辨证施治用药
    2.1 心血瘀阻证
    2.2 气滞血瘀证
    2.3 痰浊闭阻证
    2.4 寒凝心脉证
    2.5 气阴两虚证
    2.6 气虚血瘀证
    2.7 心肾阳虚证
    2.8 心肾阴虚证
3 小结

(7)中西医治疗PCI术后抑郁、焦虑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2 西医治疗
    2.1 精神类药物干预
        2.1.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2.1.2 黛力新
        2.1.3 苯二氮卓类
    2.2 心理干预
3 中医治疗
    3.1 中药汤剂
        3.1.1 解郁安神,疏肝理气
        3.1.2 泻南补北,交通心肾
        3.1.3 清热化痰,开胸散结
        3.1.4 消痰散瘀,通利血脉
    3.2 中成药
    3.3 膏方
4 小 结

(8)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心病的中医康复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2 冠心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3 经络腧穴和体外反搏的结合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心脏康复和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2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3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4 心脏康复概念提出和临床应用
        5 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5 基础用药方案
        6 常规心脏康复方案
        7 体外反搏方案
        8 观察指标
        9 疗效评价指标
        10 疗效判定标准
        11 安全性监测
        12 质量控制
        13 统计方法
    统计结果与分析
        1 基线资料比较
        2 主要疗效指标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比较
        3 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比较
        4 GAD-7量表及PHQ-9量表评分及疗效比较
        5 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
    讨论
        1 心肺运动功能评价
        2 生活质量评价
        3 心理精神状态评价
        4 穴位解析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0)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认识
2 辨证分型
3 治疗方法
    3.1 从虚证论治
        3.1.1 益气养阴法
        3.1.2 益气活血法
    3.2 从实证论治
        3.2.1 活血化瘀法
        3.2.2 疏肝理气化瘀法
        3.2.3 祛痰化瘀法
    3.3 中成药治疗
    3.4 中医外治疗法
        3.4.1 针灸疗法
        3.4.2 穴位贴敷
4 讨论

四、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J].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 [2]基于心阳功能探讨仲景“阳微阴弦”理论对冠心病治疗的启示[J]. 徐立思,何新慧.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11)
  • [3]七味三芎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J]. 吴钊,职利琴,范秀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30)
  • [4]浅谈建中焦运脾胃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J]. 黄秀华,杨颖. 环球中医药, 2021(10)
  • [5]基于《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的近现代名医论治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J]. 俞赟丰,张紫怡,唐佩,周霞辉,张宜帆,简维雄.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1(09)
  • [6]中药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 郭欢欢. 医疗装备, 2021(16)
  • [7]中西医治疗PCI术后抑郁、焦虑的研究现状[J]. 李秋冶,王凤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16)
  • [8]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经穴体外反搏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D]. 李淑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10]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 刘超,甘佳乐,白忠旺,冯丽丽. 国医论坛, 2021(04)

标签:;  ;  ;  

心脉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