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雨模型的建立及寻找空隙消除指标和时效分化指标的方法

大暴雨模型的建立及寻找空隙消除指标和时效分化指标的方法

一、建立大—暴雨模式和寻找消空指标、时效区分指标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渊明[1](2017)在《集合预报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释用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对流天气具有尺度小、变化快、影响大等特点,是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2012-2015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强对流天气观测资料、站点探空资料以及NCEP/GEF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分析和预报数据,研究了基于“配料法”的集合预报释用方法。通过研究与强对流天气相关的特征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发现了有利于不同强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配置;基于集合预报的概率信息,建立和优化了长江中下游夏季强对流天气联合概率预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检验评估;同时比较了不同客观预报方法在强对流天气个例中的预报能力,探究了集合预报质量对于客观方法预报能力的影响。首先统计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短时暴雨、雷暴、闪电等三类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强天气样本中特征物理量的分布特征。统计发现:强对流天气频率具有明显的旬际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夏季各旬中,以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频率最高,一天中以世界时06时至12时频率最高。强对流天气更易发生在山地和海边,说明地形在强对流形成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特征物理量在不同强对流天气中表现出不同的统计特征,通过分析环境因子在不同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发现短时暴雨的发生、发展对环境场条件要求较为苛刻,需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的综合配置,雷电天气则主要需要水汽、热力条件的配合。本文以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例,讨论了因子计算中的不确定性。同化和计算方案造成的CAPE相对误差可达30%以上。本文提出了“配料法”预报因子应满足的条件;并基于因子对强对流天气的响应程度提出因子筛选的客观方法。利用费舍尔判别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因子及其阈值进行客观筛选,筛选结果显示:整层可降水量、500 hPa相当位温、925 hPa水平散度等能够较好地预报短时暴雨;K指数、沙氏指数、850 hPa相当位温等适用于预报雷电天气。结合“配料法”和联合概率的思想,基于集合预报概率信息,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联合概率预报方法。考虑因子在机制中贡献程度的差异,对方法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联合概率预报具有更好的预报技巧和更大的区分度。通过对各种强对流天气客观预报方法的检验评分,证明了联合概率预报在短时暴雨和雷电天气的预报中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且其预报效果较为稳定。在12~36小时预报时效的检验中,联合概率预报对短时暴雨的平均TS评分达到0.12,对雷电预报的TS评分接近0.3,大大超过了其他客观预报指数;在相对特征曲线评分中,联合概率预报针对短时暴雨和雷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77和0.75,在各项指数中居于首位,表现出良好且稳定的预报质量。最后,通过研究2013年7月4日-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了 NCEP/GEFS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性能。总体上,NCEP/GEFS能够对形势场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报,集合平均能够反映出天气形势演变的趋势。但是集合成员离散度过小;集合预报500hPa位势高度存在明显的负系统偏差,给预报质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在此次个例中,联合概率预报在预报效果上明显优于其他客观预报方法,但是依然存在空报范围偏大,对局地暴雨和复杂下垫面条件下预报能力不足等问题。由于分辨率较粗和物理过程不够完善,全球集合预报对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演变、传播的预报还不够理想,集合预报的风场及散度场等特征物理量存在偏差,导致基于集合预报的客观落区预报存在位置偏移、离散度过小等问题。

王丹[2](2013)在《雷达外推预报与暴雨数值模式融合预报降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报灾害性天气系统发展演变的趋势是强对流短时临近预报的最大难点,对于急剧发展和减弱的暴雨系统,仅仅依赖于雷达回波外推位置而不对雨区强度和形状进行修正,其预报误差会随着时间迅速增大。包含了热力变化和动力变化的数值模式预报则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在预报时效2-3h以后。另一方面,模式通常有“spin-up”问题,因此影响了预报前1-2h的可靠性。由于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技术各有所长,通过融合技术,将雷达回波外推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结果相结合形成0-6小时定量降水的最优预报是本文的研究目标。为此,本文拟从雷达短时临近预报方法的构建、基于雷达回波外推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短时降水预报的对比分析以及雷达外推预报与暴雨数值模式融合预报降水方法研究三个方面入手,尝试构建完整的融合预报体系,为发展0-6小时降水融合预报方法提供有益思路。主要结论如下:(1)在常用的交叉相关跟踪回波运动方法TREC(Tracking Radar Echo bycorrelation)技术基础上,进行两步改进,发展了多尺度雷达回波跟踪预报算法MTREC(Muti-scale tracking radar echoes by cross-correlation scheme)。个例分析表明:在雷达回波运动矢量场的构建上,MTREC反演的移动矢量场综合了回波系统性的运动以及回波内部的小尺度运动,其反演的运动场具有多尺度的特征,物理意义更明确。同时消除了原TREC矢量场中由于回波型的快速变化导致的一些无序矢量、在弱回波处引起的零矢量、小矢量,其空间连续性优于TREC矢量场。在外推方案的选取上,采用Reich发展的RPM-SL(The Remmapped Particle-meshSemi-Lagrangian Scheme)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替代传统的线性外推方法,很好解决了“线性外推值”不落在格点上的问题。批量检验表明:改进后的新算法MTREC的预报准确性相比于TREC算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选取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发展的BJ-RUC(AWRF-based Rapid UpdatingCycling forecast system of Beij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作为降水融合预报方法的中尺度数值预报输入。筛选2011年夏季北京出现的典型强对流个例,从空间检验角度入手,对比分析雷达外推预报算法MTREC和BJ-RUC在不同类型强天气中的表现,分析两者的可融合性,同时归纳总结两者的各自预报特点,为发展基于两者的定量降水融合技术提供基础。检验结果表明:首先,从降水偏差来看,对于不同类型的降水预报,在研究的降水时段内,MTREC和BJ-RUC均表现为降水预报偏强。MTREC对于四次过程的预报偏差较为平稳,而BJ-RUC随过程差异变化较大。其次,从降水落区预报看,MTREC的预报准确性随过程差异变化明显,降水系统范围越大,预报准确性越高。BJ-RUC总体上表现平稳,但是对于局地对流性降水的预报能力仍然有限。最后,从整体预报性能看,对于0-6小时降水预报,MTREC和BJ-RUC在预报性能上存在交叉点,具有可融合性。交叉点的出现时间随降水过程而异,降水范围越大,组织性越强,交叉点出现越晚。(3)将依托MTREC和BJ-RUC制作的逐小时降水场作为Blending算法的降水输入,尝试进行基于两者的降水融合预报试验。个例分析表明:融合预报算法对于1-6小时的定量降水预报效果总体上优于单纯的数值模式或者雷达临近预报结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降水落区预报的准确性,也提升了降水强度预报的准确率,算法有效可行,对今后强对流天气系统变化趋势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融合算法对于动态融合权重参数变化十分敏感。在融合的前2小时内适当提高数值模式所占比重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雷达外推无法预报降水系统生消变化所造成的漏报,使得降水面积与实况相比更为接近。2小时之后,融合算法对于数值模式的依赖性加大,数值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预报结果。在数值模式预报较好的基础上,融合后的预报评分提高明显。融合算法中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相位订正技术对于模式系统性位置偏差的修正极为重要,但是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相位订正技术要求两个配准场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模式虚报降水偏多的情况下,反演出的位置移动参数的合理性有待验证,易造成错误订正。基于“对象”的配准方法从整体着手,避免了配准场之间细小差别造成的影响,在个例分析中表现了一定优势,但是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还需要大量以及长期的系统的验证。

闵晶晶[3](2012)在《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京津冀地区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FY-2C静止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BJ-RUC)模式资料,首先采用气候统计分析、分区统计及集中度(期)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三类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强度分布特征,并研究了近30年冰雹的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及成因。然后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方法(SOM)对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客观分型,采用平均概率方法(PRO)、神经元网络方法(ANN)和基于SOM的神经元网络方法(ASOM),研究了四类不同天气形势下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模型,并对其48h内的强对流天气区域预报进行了检验;利用典型个例构建了冰雹天气的中尺度概念模型,分别选取与降雹相关性好的热力、动力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研究了基于综合指标叠套法(Ingredients-Based Methodology)建立冰雹天气的单站点逐1h预报模型。最后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改进TITAN算法对风暴单体的识别、跟踪技术,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冰雹云和雷雨云的雷达回波统计特征,研究了冰雹天气提前识别和预警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统计特征:京津冀地区雷暴大风多发生在5月上旬到6月中旬,冰雹主要出现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短时强降水则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并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局地性特征。50%以上的短时强降水或雷暴大风天气会伴随其他天气的发生,90%以上的冰雹天气会伴有雷暴大风或短时强降水现象。近30年冰雹存在2.0~2.5a的变化周期,且呈明显减少趋势,其突变点发生在1993年;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的减少幅度要大,山地地区比平原地区减少幅度要大。200hPa西风急流中心西移、0℃层抬升和0℃到-20℃之间的厚度减小可能是造成近30年冰雹减少的主要原因。(2)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客观分型:5-9月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客观分型,分型结果依次为:暖湿切变型、冷涡型、西北气流型、西风槽型。其中,西北气流型和冷涡型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最高,达65%以上,暖湿切变型次之,西风槽型最低。(3)传统预报因子选取方法和ANN方法的改进:通过分析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利用相关性较大的主要影响区域提炼出的组合预报因子可以消除单站因子的局限性,相比传统方法,改进的选取方法获取的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的相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达到17%。改进的ANN方法在网络训练中可以自动网络结构和学习训练参数,还能有效的解决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差和局部极小等问题。通过拟合正弦曲线的试验,改进算法与标准函数的拟合曲线更为接近,平均误差较小,拟合效果优于传统ANN算法。(4)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建模技术:对比3种预报方法对新样本的试报结果,检验结果表明,改进ANN方法的预报效果最优,ASOM方法次之,PRO方法预报结果最差,并且3种预报方法对白天(北京时08:00-20:00时段)的预报效果比晚上(北京时20:00-08:00时段)的预报结果要好。(5)典型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冰雹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CAPE)有一个明显增大的过程,只。廓线呈弓状,与之相对应,对流抑制能量(CIN)有一个减小的过程,使得层结不稳定显着加大,同时,0-3km垂直风切变(SHR)明显增大;造成降雹的超级单体风暴,在发展成熟阶段,多普勒雷达图上呈现出弓形回波、底层弱回波区和中高层悬垂回波区及三体散射现象,降雹前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出现明显跃增现象。(6)BJ-RUC系统对地面基本要素的预报效果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2m温度、10m风速、逐1h降水量的预报结果整体偏高,对2m相对湿度的预报偏低,平均误差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逐渐增大,0-12h内的预报性能优于12-24h,同时,系统能很好的预报出各要素的日变化,2m温度的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整体上,BJ-RUC系统对高空和地面要素的预报性能较好。(7)冰雹天气单站点的短时预报技术:4种天气型预报结果的平均临界成功指数(CSI)为15.8%,因为受选取样本的限制,冰雹样本占总样本的比例较低,造成虚假报警率(FAR)较高。同时,K指数、(T-TD)850、V300、θse950均是冰雹天气预报的较好消空因子。(8)冰雹临近预报和提前识别技术:雹云提前识别模型的预报结果CSI达到82%,冰雹预警模型的预报结果CSI达到了90%。相比基于单参数统计阈值的雹云提前识别和预警方法,利用选取指标建立的提前识别和预警模型对冰雹的预报效果更好。

牛俊[4](2006)在《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的可拓模型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防洪调度的各阶段,揭示当前暴雨洪水与历史场次暴雨洪水之间的相似程度,有效地利用历史上类似暴雨洪水的发生、发展和演化信息,是完善实时洪水预报与防洪调度系统的新途径。目前,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在我国各大流域均未得到有效开展,本文以东北地区松花江流域为区域研究背景,建立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的可拓模型,对大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进行了有效尝试。 首先从天气成因、暴雨和洪水发生发展过程三个层次研究总结了大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的指标体系。之后介绍了可拓学基本理论,引入可拓学相关方法解决难以多角度、多层面主观识别的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问题。提出通过比较相近时段内降水总量的大小来寻找场次暴雨之间的相似程度,为此,以累积平均降水量和时段内暴雨涵盖的雨量站数作为特征指标衡量小区域内的降水总量接近程度,既而从全流域考虑,通过评判场次暴雨的相对量级最终实现场次暴雨的相似性分析,建立了场次暴雨的相似性分析可拓评判模型。场次洪水的相似性分析中,以时段内流域主控站平均流量和平均水位作为特征指标建立可拓评判模型。同时,引入新颖的可拓神经网络,以可拓评判模型中提出的特征指标为基础,建立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可拓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将两种相似性分析可拓模型应用于松花江流域,对模型应用结果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可拓模型能实现大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的相似性分析,模型构建途径对我国的其他流域具有借鉴意义。比较结果表明可拓评判模型能以具体的量值体现各场次之间的相似程度,可拓神经网络模型能较为快速的对各场次进行等级划分。

蔡竞[5](2002)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WP=4>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三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WP=5>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杨起华[6](1982)在《单站模式指标的预报能力和时效》文中研究表明 我区各县以14时九线图(本站资料)为主,以08时天气图上指标站资料为辅,建立了一套5—6月大—暴雨短期预报模式(包括十多则模式指标),自1975年投入业务使用至1980年已经六年了。为了分析其预报能力,我们于1980年下半年在全区范围内对这套模式指标进行了检验,并选了两个站进行重点、全面的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指标的大—暴雨预报准确率仅19.4%,空报和漏报都比较严重,其中漏报问题更为

湖北襄阳地区气象台[7](1977)在《建立大—暴雨模式和寻找消空指标、时效区分指标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76年2—3月份,我台组织了一次全区大—暴雨中期预报会战,主要作法是用500毫巴高度的24小时变高建立大—暴雨模式,用步选因子的方法寻找消空指标和时效区分指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模式思路普查我区5—7各月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主要有:1.西伯利亚移动性低槽,

二、建立大—暴雨模式和寻找消空指标、时效区分指标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大—暴雨模式和寻找消空指标、时效区分指标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集合预报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释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强对流天气预报
        1.2.1 中尺度天气分析方法
        1.2.2 统计预报方法
        1.2.3 数值预报方法
    1.3 集合预报及释用方法
        1.3.1 集合预报技术
        1.3.2 集合预报模式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和时间范围
    2.2 资料说明
        2.2.1 模式资料
        2.2.2 检验资料
    2.3 强对流天气分类与资料处理
    2.4 对流因子
    2.5 统计与检验方法
        2.5.1 统计和处理方法
        2.5.2 检验方法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强对流天气因子选取
    3.1 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
        3.1.1 强对流天气时间分布特征
        3.1.2 强对流天气的空间分布
    3.2 强对流天气因子分布特征
        3.2.1 因子对强对流天气的诊断能力
        3.2.2 因子的空间分布
        3.2.3 因子的不确定性(以对流有效位能为例)
    3.3 强对流因子及其阈值选取
        3.3.1 强对流因子的选取
        3.3.2 因子阈值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合概率预报的建立
    4.1 联合概率预报的建立
    4.2 联合概率预报的改进
    4.3 联合概率预报的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
    5.1 个例概况与形势场
    5.2 中尺度分析
    5.3 集合预报性能分析
    5.4 检验评分
    5.5 偏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雷达外推预报与暴雨数值模式融合预报降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雷达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数值模式临近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融合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多尺度雷达回波跟踪预报方法(MTREC)在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TREC 方法简介
        2.2.2 MTREC 方法简介
        2.2.3 RPM-SL 方案简介
    2.3 强对流个例预报试验与分析
        2.3.1 四个降水过程
        2.3.2 资料
        2.3.3 算法参数设置
        2.3.4 跟踪、预报效果分析
    2.4 预报结果定量评价
        2.4.1 预报误差分析
        2.4.2 预报误差与尺度的关系
    2.5 MTREC 方法与 TREC 方法的比较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雷达回波外推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短时降水预报对比分析
    3.1 引言
    3.2 资料
        3.2.1 雷达资料
        3.2.2 数值模式产品
        3.2.3 检验资料
    3.3 检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3.3.1 点对点检验分析
        3.3.2 基于“对象”的检验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雷达外推预报与暴雨数值模式融合预报降水试验
    4.1 引言
    4.2 融合方法简介
        4.2.1 降水场位置修正
        4.2.2 降水场的强度修正
        4.2.3 降水融合
    4.3 强对流过程融合效果分析
        4.3.1 2011 年 06 月 23 日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融合结果分析
        4.3.1.1 雨情
        4.3.1.2 融合效果分析
        4.3.2 2011 年 08 月 09 日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融合结果分析
        4.3.2.1 雨情
        4.3.2.2 融合预报效果分析
        4.3.3 2011 年 07 月 24 日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融合结果分析
        4.3.3.1 雨情
        4.3.3.2 融合预报效果分析
    4.4 关于融合算法的一些讨论
        4.4.1 融合权重参数的影响
        4.4.2 分析场中虚假降水对相位订正方案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1.2 强对流天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环境条件
        1.2.2 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
        1.2.3 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
    1.3 冰雹研究现状
        1.3.1 冰雹形成机理
        1.3.2 冰雹的雷达特征和识别方法
        1.3.3 冰雹短临预报
    1.4 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使用资料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4.3 论文使用资料
第二章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2.2.1 资料和方法
        2.2.2 强对流天气的气候概率
        2.2.3 强对流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
        2.2.4 强对流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
        2.2.5 强对流天气的强度特征
    2.3 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
        2.3.1 资料和方法
        2.3.2 气候区划分
        2.3.3 冰雹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2.3.4 冰雹的变化周期
        2.3.5 冰雹的集中度和集中期
        2.3.6 冰雹的气候突变分析
    2.4 冰雹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2.4.1 风场
        2.4.2 温度场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SOM天气分型的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SOM方法介绍
        3.2.1 天气分型概述
        3.2.2 SOM的工作原理
        3.2.3 SOM的具体算法
    3.3 天气形势聚类分型
        3.3.1 天气分型
        3.3.2 分型结果统计
        3.3.3 各型形势场和强对流天气
    3.4 小结
第四章 强对流天气预报因子选取和客观预报方法改进
    4.1 引言
    4.2 资料
    4.3 改进的预报因子选取方法
        4.3.1 传统方法
        4.3.2 改进方法的思路
        4.3.3 改进方法的应用
        4.3.4 改进方法的检验
    4.4 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
        4.4.1 传统BP方法
        4.4.2 改进的BP算法
        4.4.3 传统和改进方法的模拟试验
    4.5 小结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资料
        5.2.1 实况资料
        5.2.2 数值产品资料
    5.3 潜势预报方法改进
        5.3.1 概率预报方法(PRO方法)
        5.3.2 神经元网络方法(ANN方法)
        5.3.3 聚类方法(ASOM方法)
    5.4 三种潜势预报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和成因分析
    6.1 引言
    6.2 天气实况和环流形势
    6.3 中尺度系统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
        6.3.1 中尺度对流系统
        6.3.2 强风暴系统
    6.4 大冰雹过程的成因分析
        6.4.1 不稳定层结条件
        6.4.2 水汽条件
        6.4.3 风的垂直切变
        6.4.4 触发机制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BJ—RUC输出产品诊断参数的冰雹短时预报
    7.1 引言
    7.2 BJ-RUC系统模式地面要素预报效果评估
        7.2.1 BJ-RUC系统简介
        7.2.2 资料与方法
        7.2.3 地面要素预报效果检验
        7.2.4 日变化预报效果检验
        7.2.5 累积降水量预报效果检验
    7.3 冰雹中尺度概念模型
        7.3.1 暖湿切变型
        7.3.2 冷涡型
        7.3.3 西北气流型
        7.3.4 西风槽型
    7.4 基于综合指标叠加法的冰雹单站点预报
        7.4.1 资料及方法
        7.4.2 预报因子的选取
        7.4.3 预报因子的物理意义
        7.4.4 基于综合指标叠加法的冰雹单站点预报
    7.5 小结
第八章 基于雷达三维格点参数的冰雹提前识别预警方法探索
    8.1 引言
    8.2 资料选取和处理方法
        8.2.1 资料选取
        8.2.2 雷达资料的三维格点插值方法
    8.3 冰雹识别参数
        8.3.1 组合反射率因子(CR)和高度(CRH)
        8.3.2 回波底高(EL)和回波顶高(ET)
        8.3.3 强回波45dBZ底高(RL)和顶高(RU)
        8.3.4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
        8.3.5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密度(DVIL)
        8.3.6 强冰雹指数(SHI)
        8.3.7 强冰雹概率(POSH)和最大预期冰雹尺寸(MEHS)
    8.4 风暴单体的识别和跟踪
        8.4.1 单体识别和跟踪方法介绍
        8.4.2 单体识别最低阈值(T_(zmin))选取
    8.5 降雹单体的选取
    8.6 风暴单体雷达参数追踪结果对比分析
    8.7 冰雹识别参数的选取及特征
        8.7.1 静态指标
        8.7.2 动态指标
    8.8 基于ANN的冰雹提前识别方法及预警
        8.8.1 冰雹提前识别方法
        8.8.2 降雹的识别及预警
    8.9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9.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的可拓模型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暴雨洪水成因气象学研究
        1.3.2 暴雨洪水水文模拟的发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指向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可拓学基本理论
    2.1 理论研究背景
        2.1.1 可拓学的研究对象
        2.1.2 可拓学的发展过程
        2.1.3 可拓学的理论框架
    2.2 可拓学的基本概念
        2.2.1 物元的概念
        2.2.2 物元变化的概念
        2.2.3 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
        2.2.4 物元的可拓性
    2.3 可拓学在水资源学科中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指标体系
    3.1 天气成因相似性指标
        3.1.1 流域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3.1.2 触发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
        3.1.3 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3.1.4 物理量场分析
    3.2 暴雨过程相似性指标
        3.2.1 暴雨的时程特性
        3.2.2 暴雨的空间分布
        3.2.3 暴雨的流域总量
    3.3 洪水过程相似性指标
        3.3.1 洪水的时程特性
        3.3.2 洪水的空间过程
    3.4 相似性分析指标体系及建立原则
第四章 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的可拓模型构建
    4.1 暴雨相似性可拓评判模型
        4.1.1 暴雨同征物元体
        4.1.2 暴雨特征指标的选取
        4.1.3 可拓评判方法的二级运用
        4.1.4 确定场次暴雨经典域、节域
        4.1.5 确定待评暴雨物元体
        4.1.6 可拓评判计算步骤
    4.2 洪水相似性可拓评判模型
        4.2.1 洪水同征物元体
        4.2.2 洪水特征指标的选取
        4.2.3 场次洪水经典域、节域
        4.2.4 待评洪水物元体
    4.3 可拓神经网络模型
        4.3.1 人工神经网络的构成
        4.3.2 EBP网络(反向传播算法)
        4.3.3 可拓神经网络方法
        4.3.4 可拓神经网络的结构
        4.3.4 可拓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4.3.5 可拓神经网络的运用阶段
第五章 模型应用与结果分析
    5.1 流域概况
        5.1.1 流域位置
        5.1.2 地形地貌
        5.1.3 气象水文
        5.1.4 社会经济
    5.2 暴雨相似性可拓评判模型的应用
        5.2.1 暴雨相似性分析流程
        5.2.2 暴雨物元经典域与节域
        5.2.3 基于二级指标一次可拓分析
        5.2.4 基于一级指标二次可拓分析
    5.3 洪水相似性可拓评判模型的应用
        5.3.1 洪水相似性分析流程
        5.3.2 洪水物元经典域与节域
        5.3.3 洪水相似性可拓分析相关结果
    5.4 EBP神经网络的应用
        5.4.1 神经网络应用分析流程
        5.4.2 相似性分析BP神经网络结构
        5.4.3 神经网络分析相关结果
    5.5 可拓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
        5.5.1 可拓神经网络应用分析流程
        5.5.2 相似性分析可拓神经网络结构图
        5.5.3 可拓神经网络相关分析结果
    5.6 应用结果分析比较
        5.6.1 场次暴雨相似性结果分析比较
        5.6.2 场次洪水相似性结果分析检验
        5.6.3 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结果分析比较
        5.6.4 模型方法分析比较
第六章 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系统开发
    6.1 系统开发的目标及原则
    6.2 系统总体结构
    6.3 系统的功能
        6.3.1 天气成因相似性分析
        6.3.2 暴雨过程相似性分析
        6.3.3 洪水过程相似性分析
    6.4 系统的软件技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5)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0.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0.1.1 研究的背景
        0.1.2 研究的目的
    0.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及其评析
        0.2.1 国内外有关”城市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0.2.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0.2.3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0.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0.4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体系
        0.4.1 研究的思路与行文结构
        0.4.2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战略的形成
        1.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1.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1.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1.2 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1.2.1 传统发展模式及其负面影响
        1.2.2 探索新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模式
        1.2.3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欠发达地区的指导意义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
        1.3.1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城市的一般理论与内涵
        1.3.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
        1.3.3 衡量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尺度
    1.4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导向
        1.4.1 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4.2 推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把握的三大导向
    1.5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向与目标
        1.5.1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向
        1.5.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章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
    2.1 城市?城镇的产生及涵义
        2.1.1 城市、城镇的产生
        2.1.2 城市、城镇的一般含义
    2.2 城市化的缘起与动力机制分析
        2.2.1 城市化的起源
        2.2.2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2.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因素分析
    2.3 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经济规律
        2.3.1 集聚经济效益
        2.3.2 规模经济效益
        2.3.3 优位经济效益
    2.4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向与时代特征
        2.4.1 工业化、信息化继续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2.4.2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2.4.3 中心城市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愈益重要
        2.4.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呈加速推进态势
        2.4.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城市化发展的紧迫课题
        2.4.6 城乡融合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2.4.7 城市圈域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聚集的主要现象
        2.4.8 城市郊区化发展潮流锐不可挡
        2.4.9 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2.4.10 多层次世界城镇网络体系业已形成
        2.4.11 城镇生活方式变化快捷并日趋多样化
        2.4.12 建筑风格多元化且建设人文生态城镇成为新的理想
        2.4.13 大都市连绵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城镇空间形态
    2.5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2.5.1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阶段
        2.5.2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
        2.5.3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5.4 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2.5.5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西部及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
    3.1四 川省情简况
    3.2四 川城市化进程及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3.2.1半个世纪来四川城市化的进程
        3.2.2四川城市化进程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3.2.3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3.2.4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3.2.5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3.3四 川城市化现状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比较
        3.3.1四川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3.3.2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3.3.3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3.3.4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第四章 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4.1 利于四川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条件
        4.1.1 宏观环境有利于四川加快城市化进程
        4.1.2 省域人口增长趋缓而经济发展加快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4.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4.2.1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性障碍
        4.2.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产业结构制约因素
        4.2.3 区位及社会发育程度的约束因素
        4.2.4 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制约因素
第五章 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施规划
    5.1 “十五”及2010年推进城市化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5.1.1 指导原则
        5.1.2 发展目标
    5.2 四川城镇规划
        5.2.1 城镇建制规划
        5.2.2 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5.2.3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5.2.4 城镇职能分工规划
        5.2.5 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5.3 城镇人口规划
    5.4 城镇建设设置标准
        5.4.1 用地指标
        5.4.2 园林绿化指标
        5.4.3 能源指标
        5.4.4 道路交通设施指标
        5.4.5 给排水设施指标
        5.4.6 环卫设施指标
        5.4.7 社会服务设施指标
        5.4.8 电话设施指标
第六章 加快推进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
    6.1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6.1.1 追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6.1.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2 建立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6.2.1 建立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框架
        6.2.2 创新城市化发展支持体系
    6.3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善和加强政府调控及管理
        6.3.1 加强政府对城市化的规划与组织
        6.3.2 采取有利于资源优先向大中城市集聚的政策措施
        6.3.3 促进四川城市化在有序基础上分阶段实施
第七章 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7.1 成都建设”西部战略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案例分析
        7.1.1 成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
        7.1.2 新一轮成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7.1.3 新一轮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调整
        7.1.4 带动成德绵都市带建设的战略构想
        7.1.5 构建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设想
    7.2 绵阳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科技城的案例分析
        7.2.1 绵阳城市建设概况
        7.2.2 绵阳城市化回顾
        7.2.3 绵阳现代化城市指标体系测算
        7.2.4 绵阳推进城市化的战略构想
    7.3 资源开发型城市的典型类区--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研究
        7.3.1 攀枝花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7.3.2 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7.3.3 攀枝花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7.3.4 促进城镇群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第八章 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
        8.1.1 正确认识和处理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8.1.2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
        8.1.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8.1.4 重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8.1.5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8.2 建立合理?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化空间布局
        8.2.1 城镇结构体系的内涵及四川现状
        8.2.2 构建科学的城镇结构网络体系的总体思路
        8.2.3 完善城镇结构体系的基本路径
    8.3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
        8.3.1 进一步强化城镇规划的”龙头”地位
        8.3.2 导入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8.3.3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3.4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8.3.5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8.4 抓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促进非农化进程
        8.4.1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8.4.2 创新农业劳动力的转化方式与途径
    8.5 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
        8.5.1 小城镇在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8.5.2 小城镇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8.5.3 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8.6 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城镇社区发展
        8.6.1四 川社区发展的现状
        8.6.2四 川推进城市社区发展的规划与建议
    8.7 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
        8.7.1 高度重视培育城市”软性竞争力”
        8.7.2 培育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8.7.3 注重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8.7.4 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建立大—暴雨模式和寻找消空指标、时效区分指标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集合预报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释用方法研究[D]. 赵渊明. 南京大学, 2017(01)
  • [2]雷达外推预报与暴雨数值模式融合预报降水方法研究[D]. 王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10)
  • [3]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D]. 闵晶晶. 兰州大学, 2012(09)
  • [4]流域场次暴雨洪水相似性分析的可拓模型构建及应用[D]. 牛俊. 河海大学, 2006(08)
  • [5]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6]单站模式指标的预报能力和时效[J]. 杨起华. 气象, 1982(07)
  • [7]建立大—暴雨模式和寻找消空指标、时效区分指标的方法[J]. 湖北襄阳地区气象台. 气象科技资料, 1977(S1)

标签:;  ;  ;  ;  ;  

大暴雨模型的建立及寻找空隙消除指标和时效分化指标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