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古土壤层序的千年尺度季风气候变化:简要总结与回顾

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古土壤层序的千年尺度季风气候变化:简要总结与回顾

一、Millennial-scale monsoonal climatic change from paleosol sequences on the Chinese western Loess Plateau and Tibetan Plateau: a brief summary and review(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宇,贾雅娜,张玉柱,王宁练,罗平平,邱海军,阿依迪那·赛勒别克,肖奇立,陈豆[1](2021)在《黄河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洪水事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20多年来,黄河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洪水事件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论文系统回顾了黄河流域有关古洪水事件识别、年代序列建立、气候成因揭示、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恢复以及古洪水事件社会影响探讨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当前在古洪水悬移质泥沙沉积物精确断代、古洪水成因及古洪水水文重建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建议;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加强有条件河段不同规模古洪水的重现期、不同河段古洪水沉积记录的对比研究及建立古洪水水文学数据库等方面对未来黄河流域古洪水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洪水的预测、防治及风险评估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马婷[2](2021)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协调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是生态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具有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为此,探明这个典型国家公园内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政策的适应性反馈机制对于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保护地类型和国家生态保护转变过程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农牧民的反应(家庭单元的生计状况、对保护政策的反应、形成的结果和态度),在分析中引入了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层和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家庭/地方层面的适应策略;使用焦点小组方法来评估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采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资产以及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从居民对自然保护的意愿和看法角度分析影响居民对于自然保护和生计权衡方案的倾向性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补偿计划已经在三江源地区实施了多年,由于其被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增加了其他法规和补偿形式。自然保护区比国家公园的管理更为严格,对人类福祉的价值(或利益)并不总是明确考虑,最近其向国家公园模式转变的过程包括共同管理,而不是严格的命令与控制,这与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更全面的生态文明概念以及国家公园的发展相一致。2.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们利用自然产品(特别是冬虫夏草和牲畜)产生的收入,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能力;妇女和老年居民往往对政府态度不明确,经济和健康状况较低。3.来自政府收入的因素使居民更倾向于相信地方政府;丰富的财富使居民更加开放,觉得接受“变化”是值得的;大多数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无法理解专业术语,概念性规定可能不容易在当地采用,这并不妨碍最近的社会和生态转型趋势;居民对政策法规的比较支持通常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由于地域的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对政府政策表现出更大信心的居民更有可能对未来的政府计划充满信心。4.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的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其他社会特征(如性别和年龄)则没有显着效应;社会信任(对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尽管受过有限的教育,居民不理解有些专业术语并不妨碍其支付意愿;与政府资助相关的因素导致居民倾向于支付和接受补偿,但是由于地理和社会异质性,不同县之间的支持水平有所不同;居民认为他们的支付产出应用于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植被、土壤和水资源。5.居住在公园外但与公园相邻的人们被认为是不公平的,他们承担了许多费用,但与国家公园相关的收益却很少;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管护员无法有效执行其监视、保护和社区联络角色;生态旅游、垃圾处理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以及对人兽冲突赔偿也是重要的问题。本研究揭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反馈机制,建立了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的观点;一户一岗(共同管理)的理念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方式的核心,即像“生态文明”范式所设想的那样,成功的社会生态转型需要平衡政府监管、补偿以及受影响人口继续获得环境资源的机会;决策者应该在优化社会生态转型政策时平衡居民对生计、自然保护以及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并在补偿和预期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决策者应采取基于当地资源开发的措施并且依据具体地点的特性而制定补偿计划;并充分利用牧民的传统生态知识,这对于共同管理模式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陈州美子,万世明,张晋,黄杰,刘书明,李安春[3](2021)在《南黄海黑碳记录的中国东部晚上新世以来C3/C4植被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陆地植被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C3/C4组成类型及演化进程对于理解过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晚上新世以来东亚C4植被扩张的时间、过程和机制等仍存很大争议,尤其缺少长江流域C3/C4植被相对丰度演化的地质记录及不同纬度植被演化的时空综合对比。本研究利用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在南黄海钻取的CSDP-1孔约300.10 m长的岩芯沉积物的黑碳含量、通量及碳同位素组成,重建了晚上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C3/C4植被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在晚上新世(约3.0~2.6 Ma),黑碳碳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正偏,指示沉积物源区长江流域的C4植被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受到了中低纬度地区干旱化增强及大气CO2浓度下降的共同影响;而中高纬度如黄土高原地区的C4植被则相对减少,推测更低的温度可能成为了C4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中更新世(约1.0 Ma)以来,黑碳碳同位素比值整体负偏,表明源区C4植被相对丰度减少。尽管沉积物源区在0.8 Ma左右转变为纬度更高的黄河流域,但东亚不同纬度地区记录均显示了碳同位素负偏,表明这是一区域现象,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冷是影响中更新世以来C4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揭示出,除了全球性的因素(大气CO2浓度)外,区域气候(温度和干旱度)在东亚地区C3/C4植被长期演化中具有重要影响。

李娜娜[4](2021)在《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殊的地理单元之一,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介于3169-4649 m,受南亚、东亚、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共同影响,对气候响应灵敏,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区内沉积物成为研究古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借助色度及粘土矿物指标来记录青海湖地区的沉积环境,探讨色度及粘土矿物的古气候意义,发挥其揭示古环境变化的精确性及可行性,可丰富青海湖周边及类似高寒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使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能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以厚度10 m的青海湖地区大水溏剖面(QDST)为研究对象,利用CM-5分光测色计及Rigaku D/Max 2500 PC X射线衍射仪测得232个土壤样品的色度参数(a*、b*、L*、C*、h*)及粘土矿物含量,分析了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并辅以SC/D(粒度敏感指标)、磁化率、Rb/Sr、CO32-、有机质、p H值等指标,结合OSL测年,恢复了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a*、b*、C*自剖面底部向上呈波动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态势,均大致呈下层古土壤高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温湿气候,低值示冷干气候;L*、h*自剖面底部向上先急剧减小后微升,且存在下层古土壤略低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冷干气候;L*可反映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降水量;h*高值指示冷干气候、低值指示温湿气候。(2)QDST剖面存在8种主要粘土矿物,其含量变化特征明显,能记录一定的古环境信息,揭示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剖面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I)含量占主导(67.10%),高岭石+绿泥石(K+C)组合(27.13%)及绿泥石(C)(16.95%)次之,高岭石(K)(10.18%)和蒙脱石(S)(0.39%)含量较低。粘土矿物含量高低为:伊利石(I)>高岭石+绿泥石(K+C)>绿泥石(C)>IC/S>高岭石(K)>绿蒙混层(C/S)>伊蒙混层(I/S)>蒙脱石(S)。其中QDST剖面绿泥石(C)和伊利石(I)高值指示冷干气候;蒙脱石(S)高值指示降水量增加;剖面高岭石(K)含量高值指示水热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高岭石+绿泥石(K+C)含量可反映青海湖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伊/蒙混层(I/S)矿物可用来表示QDST剖面形成以来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3)QDST剖面色度参数与粒度、磁化率、地化学元素、有机质、p H值等典型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应良好。结果显示:a*、b*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a*与p H值呈显着负相关,L*与p H值的峰谷区对应较好;a*、b*、C*与磁化率、L*与Rb/Sr均呈显着负相关,L*与碳酸盐呈显着正相关且与SC/D值变化态势一致;碳酸盐对L*贡献较大。(4)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整体向冷干方向发展,且经历了温湿-冷润-温润-凉干-温润-温湿-凉干-温凉-冷干的环境演变过程,进一步可划分为:a*、C*较高、b*最高、h*低,伊利石(I)、绿泥石(C)含量相对较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蒙脱石(S)含量最多,气候整体较为温湿的末次冰期间冰阶(32.0-23.3 ka);a*、b*、C*低、L*、h*较高、伊利石(I)含量全剖面最高,高岭石(K)含量低,气候整体偏冷润的末次冰期冰盛期(23.3-15.2 ka);a*、b*较低、L*最低,伊利石(I)和绿泥石(C)含量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气候整体温凉偏湿的末次冰消期(15.2-10.4 ka),该阶段记录的典型冷暖气侯事件较多;以及色度参数及粘土矿物曲线谷峰变化明显,气候冷暖波动频繁的全新世(10.4ka至今)。色度与粘土矿物反演的青海湖地区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与典型夏季风指数(EASMI)与利用石笋资料重建的氧同位素EAδ18O指标对应良好,特征吻合度较高,反演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一致。

金雅琪[5](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张欢[6](2021)在《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关系 ——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文中提出中全新世以来,随着新石器农业的发展,人类文化演化进入繁荣期。与冰期—间冰期相比,中晚全新世气候系统的边界条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且此时期区域古气候指标记录丰富、详细,对该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国际社会全新世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备受科学家的重视。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变化而言,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需要获取更多可靠的气候记录去进一步认识该地区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变化。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同时也是季风边缘区域,能够快速响应气候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并且,黄土高原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有着连续的新石器文化序列,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气候与文化演化的关系。本文选取了黄土高原的两个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不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高山湖泊六盘山天池和位于农牧交错带、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终闾湖苟池。通过对六盘山天池GSA07岩芯冷杉叶片δD(δDl,δD of leaf)和苟池GC15B岩芯有机指标TOC、TN、δ13Corg和δ15Norg的分析研究,结合岩芯可靠的AMS14C年代序列,本文重建了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此外,本文探讨了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和朝代更替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浅析了影响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六盘山天池GSA07岩芯冷杉全叶片δD、δ18O研究,本文认为,冷杉δDl可能反映了印度夏季风强度的变化,δDl偏负指示季风增强,偏正指示季风减弱。结果显示,季风强度整体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200~4000 cal BP期间季风较强,减弱趋势不明显,4000 cal BP之后季风强度弱于上一阶段,并呈逐渐减弱的趋势。(2)基于对苟池GC15B岩芯的TOC、TN、δ13Corg和δ15Norg和C/N研究,本文发现,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输入以陆生植物为主,当区域较湿时,区域生物量大,湖泊营养水平高,TOC和TN含量增加,δ13Corg数值偏正,湖泊初级生产力升高,14NO3-被大量消耗,δ15Norg升高;反之,当区域气候较干时,TOC和TN含量下降,δ13Corg数值偏负,δ15Norg下降。结合岩芯年代序列,记录显示,8130~2400cal BP期间区域气候呈现逐渐变干的趋势;2400 cal BP之后,随着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人类活动或许显着影响着湖泊的水文条件。(3)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本文探讨了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文化转型时期往往对应着季风减弱/气候变干的时段,文化和朝代发展繁荣的中期时段也大致与季风增强/气候变湿的时期相对应。气候变化对文化和朝代的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以六盘山天池GSA07岩芯冷杉δDl所记录的过去6200年印度夏季风强度变化为例,本文对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轨道尺度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NHSI,Northern Hemisphere Solar Insolation)是影响印度夏季风强度的主控因子,NHSI增多使得季风增强,NHSI减少则使得季风减弱;在亚轨道、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可能会影响到季风的变化,太阳活动增强,季风增强,太阳活动减弱,季风减弱。

李凡怡[7](2021)在《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转型与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者已经利用不同地质载体的多种代用指标探索了全新世以来的湖泊环境与气候演化的规律。然而已报道的古气候记录大多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的记录还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靠的高分辨率记录更为稀少,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的要求,因此亟需在该区域开展高分辨率的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工作。另外,尽管湖泊藻类生长周期短,但繁殖速度快,其生物量和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是湖泊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可作为湖泊生物监测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藻类鉴定和分类方法以形态学为主,一些亲缘相近的物种很难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差异,并且相当多的浮游微生物死后并不会留下任何化石诊断特征,从而被排除在传统微古生物学观察之外。最新研究表明,藻类古DNA(Ancient DNA)可以克服长期监测资料缺乏的困难,并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为研究过去长时间尺度藻类群落结构变化提供新的视角,可更详尽地揭示过去藻类群落结构演替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综上,我们选择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漪湖作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岩芯样品中的总DNA进行提取、扩增与测序分析,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13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历史。根据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重建了全新世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了驱动温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变化的关系。此外,本文也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变化特征,尤其是藻类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南漪湖沉积物岩心藻类保存较好,共检测出藻类50属,隶属于5门13纲,其中南漪湖藻类优势属主要包括隶属于绿藻门的叶球藻属(Lobosphaera)、星空藻属(Coelastrella)以及隶属于蓝藻门的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整体而言,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组成以绿藻-蓝藻型为主。(2)基于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Warm/Cold指标)重建的夏季温度变化趋势与其它区域相关温度记录及东亚季风降水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i)13.0cal ka BP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13.0-8.0 cal ka BP阶段南漪湖区域温度虽然较低,但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8.0-3.0 cal ka BP为整个全新世期间温度最高的阶段;而3.0-1.0 cal ka BP阶段温度则有所下降,较中全新世低。(ii)将南漪湖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与其他古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总体呈现出全新世以来我国南北温度变化一致的格局,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在古气候学中以藻类古DNA作为温度指标的可行性与可靠性。(iii)全新世以来南漪湖区域温度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但同时受到冰盖消融、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以及降水导致的植被变化等多重因子的驱动。(iv)前人大量研究表明中全新世强盛的东亚夏季风,会导致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干旱频发);而本文研究表明此时该地区为全新世温度最高时段,蒸发作用增强,这可能加剧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气候,进一步促成了“北涝南旱”的降水空间模态。(3)基于南漪湖DNA测序结果,本文分别计算的Simpson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一致性地指示:8.5-5.5cal ka BP之间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最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此外,13.0 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可能主要受控于气候驱动的湖泊养分变化,温度并不起主要作用。本文推断,早全新世降水量充足,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较多,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湖泊营养满足大多数藻类生长繁殖条件,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升高;而在中全新世干旱期,降水量减少导致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降低,随之输入湖泊的营养物质也减少,进而导致藻类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仍在8.5-5.5 cal ka BP期间保持较高水平;晚全新世以来,降水和湖泊营养盐再次增加,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徐志伟,鹿化煜[8](2021)在《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新认识》文中认为作为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漠和沙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沙漠沙地的环境变化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一系列反馈作用,会影响区域与全球的气候环境。位于中国北方中部的毛乌素沙地是全球中纬度地区的典型沙地,其环境变化与全球其他沙漠沙地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中国学者对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的研究开展较早,在国内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该方面的相关研究,围绕"风沙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这一核心问题,总结学术界在毛乌素沙地晚新生代形成发展、晚第四纪扩张与多旋回变化、全新世中期固定以及晚全新世沙丘再活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尤其是获取了毛乌素沙地不同阶段风沙环境变化的关键证据,并据此提出"构造—轨道尺度上沙地形成与变化的全球温度变化驱动""千年—百年尺度沙丘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等新的理论认识。未来应继续加强沉积证据的积累、新测试手段的拓展应用、基于过程分析的精细重建、数值模拟与预测等研究,着力探究风沙环境变化的动力学机制、人与干旱区环境复杂系统的耦合关系以及各圈层的互馈作用,这对于自然地理学学科传承、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构建都具有深远意义。

巩雪娇,王攀,杨振京,董秋瑶,宋超,郭娇,陈洪云[9](2021)在《粒度端元记录的靖边地区MIS 3以来的气候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作为典型的多物源沉积物,粒度分布常呈现多峰分布。端元分析可以从复杂的沉积物粒度中分离出代表不同沉积物源和沉积动力的端元组分,在黄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Paterson参数化端元模型对处于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靖边三道沟剖面粒度进行端元分离与解释,并讨论其代表的环境意义。靖边三道沟黄土可分为4个端元:EM1(众数粒径8.93μm)为背景粉尘;EM2(众数粒径25.18μm)为与季风环流有关的组分;EM3(众数粒径39.91μm)和EM4(众数粒径56.37μm)都是与冬季风有关的组分,其中EM3为黄土高原黄土主要组分,EM4与现代沙尘暴的粒级大致相同。通过对各端元组分随年龄变化的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该剖面记录了靖边地区自MIS 3以来经历了MIS 3(32.8~29.8 ka BP)、LGM(29.8~22.8 ka BP)、冰消期(22.8~11.3 ka BP)和全新世(8.7~1.7 ka BP)共4个气候时期。端元组分还记录了冰消期H 1事件(16.2~13.8 ka BP)、B/A事件(13.8~12.8 ka BP)、YD事件(12.8~11.3 ka BP)共3次气候快速变化事件和D-O旋回。该剖面还记录了毛乌素沙漠末次冰期经历的3次主要的扩张-收缩旋回以及全新世8.7~8.2,6.0~5.0,3.5~2.5 ka共3次干旱沙进事件。

巩雪娇[10](2020)在《靖边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靖边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东亚季风尾闾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三道沟剖面黑垆土层记录了靖边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分析剖面的粒度、磁化率和孢粉等代用指标,揭示了三道沟剖面记录的靖边地区自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以及百年尺度气候事件,对比董哥洞δ18O含量、西风核心区水汽模式和30°N夏季太阳辐射探究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现得到如下结论:(1)14C测年结果显示,三道沟古土壤剖面沉积开始于8.96ka BP,全部形成于全新世,记录了全新世8.96~1.74ka的气候演变。(2)靖边三道沟全新世古土壤层岩性属粘土质粉砂,粒径大于典型黄土。利用Paterson参数化端元模型对三道沟剖面粒度数据进行组分分离,将三道沟剖面粒度数据划分出3个具有环境意义的粒度组分。EM1(7.962μm)为西风搬运的远距离背景粉尘,EM2(28.251μm)为由季风环流搬运的细粉砂颗粒,EM3(44.774μm)是由西北冬季风带来的近源物质。(3)通过对三道沟古土壤剖面质量磁化率测试结果分析,表明磁化率的高低反映了夏季风的强弱。通过前人对磁化率和气温降水的定量关系研究,选取了磁化率-温度模型和磁化率-降水模型重建了三道沟剖面的古气温和古降水。靖边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呈现处冷干—暖湿—冷干的变化趋势。(4)通过对剖面孢粉样品的处理与分析,鉴定出12种乔木花粉,34种草本与灌木花粉和11种蕨类孢子。依据CONISS聚类分析划分出7个孢粉植被带,按照地质年代由老到新分别是松属-蒿属-中华卷柏孢粉组合带、蒿属-藜科-禾本科孢粉组合带、蒿属-藜科-菊科-卷柏属组合带、蒿属-藜科-中华卷柏组合带、蒿属-藜科-菊科-中华卷柏组合带、藜科-蒿属-菊科组合带和蒿属-藜科-菊科-蒲公英组合带。(5)通过三道沟剖面粒度、磁化率和孢粉指标的分析,将三道沟剖面全新世划分为早全新世(8.9~7.8ka BP)、中全新世(7.8~3.0ka BP)和晚全新世(3.0~1.7ka)三个阶段。根据粒度和孢粉A/C值曲线变化,判断出全新世剖面记录了5次冷事件。对比磁化率重建的三道沟剖面温度降水曲线和董哥洞δ18O含量、西风核心区水汽模式曲线以及30°N夏季太阳辐射,发现早全新世和中全新世,三道沟剖面气候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的控制,在晚全新世,三道沟剖面气候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二、Millennial-scale monsoonal climatic change from paleosol sequences on the Chinese western Loess Plateau and Tibetan Plateau: a brief summary and review(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llennial-scale monsoonal climatic change from paleosol sequences on the Chinese western Loess Plateau and Tibetan Plateau: a brief summary and review(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洪水事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1.1 古洪水事件的识别
    1.2 古洪水事件年代序列建立
    1.3 古洪水事件气候成因揭示
    1.4 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恢复
    1.5 古洪水事件的社会影响探讨
2 不足与建议
    2.1 古洪水悬移质泥沙沉积物的精确断代
    2.2 古洪水成因分析
    2.3 古洪水事件的水文重建
3 总结与展望

(2)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研究
    2.2 自然保护与生计发展权衡的研究
    2.3 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保护地内生态资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域
    3.1 研究区域
第四章 居民与社会生态转型适应性反馈机制构建
    4.1 三江源国家公园近年相关政策和事件
    4.2 三江源国家公园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章 社会生态转型政策适应性感知影响因子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家公园内外共同管理方法的公平性评估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居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
    7.1 研究方法
    7.2 研究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居民对国家公园内生计策略和保护区优化方案的倾向性研究及建议
    8.1 研究方法
    8.2 研究结果
    8.3 讨论与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3)南黄海黑碳记录的中国东部晚上新世以来C3/C4植被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黑碳的提取与测试分析
        1.2.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2 结果
    2.1 黑碳含量、通量及碳同位素组成
    2.2 黑碳形态及成分特征
3 讨论
    3.1 黑碳物源
    3.2 黑碳碳同位素组成含义
    3.3 全球C3/C4植被分布与演化
        3.3.1 现代C3、C4植被分布
        3.3.2 冰期-间冰期尺度C3/C4植被演化
        3.3.3 晚上新世以来C3/C4植被演化
    3.4 晚上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地区C3/C4植被演化的驱动机制
4 结论

(4)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研究进展
        1.3.1 土壤色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1 国外研究进展
        1.3.1.2 国内研究进展
        1.3.2 粘土矿物揭示环境信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植被土壤
3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测定
        3.2.1 土壤色度
        3.2.2 粘土矿物
        3.2.3 粒度
        3.2.4 磁化率
        3.2.5 地化学元素
        3.2.6 有机质含量
        3.2.7 土壤p H值
        3.2.8 年代
    3.3 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3.3.1 土壤色度主要研究方法
        3.3.2 粘土矿物主要研究方法
4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4.1 剖面概况
    4.2 QDST 剖面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2.1 土壤色度参数变化特征
        4.2.2 色度参数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3 QDST 剖面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3.1 粘土矿物含量特征
        4.3.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4.3.3 粘土矿物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4 其它气候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1 粒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2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3 地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4 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4.5 土壤pH值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4.5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4.5.1 色度参数与有机质、pH 值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4.5.2 色度参数与 SC/D 值、磁化率及地化学元素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5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及对比
    5.1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重建
    5.2 末次冰期冰消期典型特征冷暖事件研究
    5.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2.3.1 黄土层(Sect-0)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2.4.1 磁化率测试
        2.4.2 微量元素测试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2.4.4 X射线衍射(XRD)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3.1 磁化率特征
    3.2 泾川年代序列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6)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关系 ——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新世亚洲夏季风变化研究进展
    1.2 黄土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3 黄土高原全新世文化发展序列
    1.4 湖泊沉积物中氢/氧同位素研究
        1.4.1 湖泊沉积物陆源植物氢、氧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
        1.4.2 湖泊沉积物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研究
    1.5 湖泊沉积物有机指标的古环境意义
        1.5.1 TOC、TN和 TOC/TN
        1.5.2 全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_(org))
        1.5.3 全有机质氮同位素(δ~(15)N_(org))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六盘山天池地理概况
    2.2 苟池地理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六盘山天池岩芯
        3.1.2 苟池岩芯
    3.2 AMS~(14)C测年
        3.2.1 AMS~(14)C测年原理
        3.2.2 测年样品制备实验
    3.3 冷杉叶片稳定氢、氧同位素测定
        3.3.1 六盘山天池GSA07 岩芯冷杉叶片残体
        3.3.2 冷杉叶片纤维素实验
    3.4 苟池GC15B岩芯有机指标实验测定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年代学结果与分析
        4.1.1 六盘山天池GSA07 岩芯年代结果
        4.1.2 苟池GC15B岩芯年代结果
    4.2 冷杉叶片氢、氧同位素的结果与分析
        4.2.1 GSA07 岩芯冷杉叶片氢、氧同位素(δD_l,δ~(18)O_l)结果
        4.2.2 GSA07 岩芯冷杉全叶片和纤维素δD数值比较
        4.2.3 GSA07 岩芯冷杉叶片δD_l环境指示意义
    4.3 GC15B岩芯有机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4.3.1 苟池沉积物TOC、TN和 C/N的指示意义
        4.3.2 苟池沉积物δ~(13)C_(org)的指示意义
        4.3.3 苟池沉积物δ~(15)N_(org)的指示意义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
    5.1 六盘山天池岩芯记录的中晚全新气候变化
    5.2 苟池岩芯记录的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5.3 黄土高原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演化
        5.3.1 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地区
        5.3.2 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地区
    5.4 浅析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研究进展
    1.2 湖泊藻类古DNA及其古气候应用
    1.3 湖泊生态系统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选题依据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生物多样性概况
    2.2 岩芯钻取及岩芯描述
        2.2.1 沉积物岩芯钻取、分样与实验室预处理
        2.2.2 沉积物岩性特征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3.1 年代学方法
    3.2 藻类DNA的提取、扩增与测序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2.2 DNA的扩增与检测
        3.2.3 DNA的序列数据分析和分类分配
    3.3 南漪湖岩芯元素测试
    3.4 数理统计分析
第四章 南漪湖沉积物钻孔的实验测试结果
    4.1 岩芯钻孔年代框架
    4.2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藻类 DNA 记录
        4.2.1 南漪湖藻类DNA测序结果
        4.2.2 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
        4.2.3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
    4.3 南漪湖岩芯元素含量变化
第五章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5.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的环境指示意义
    5.2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5.2.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
        5.2.2 与中国其它全新世古温度记录的对比
        5.2.3 南漪湖区域全新世温度变化模式的可能驱动机制
    5.3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温度变化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关系
第六章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机制
    6.1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及其指示意义
    6.2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的可能驱动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毛乌素沙地的自然地理现状
3 毛乌素沙地晚新生代的形成发展
4 晚第四纪毛乌素沙地的扩张和多旋回变化
5 全新世中期毛乌素沙地的固定
6 晚全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沙丘再活化
7 结语

(9)粒度端元记录的靖边地区MIS 3以来的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粒度测量
    2.2 端元分析
    2.3 年代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年代学分析
    3.2 粒度分布特征分析
    3.3 端元分析
4 讨 论
    4.1 各端元组分的环境意义
    4.2 粒度端元记录的靖边三道沟剖面MIS 3以来的气候变化
    4.3 靖边三道沟剖面记录的沙进沙退
5 结 论

(10)靖边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1.5 黄土高原黄土成因、地层划分及古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
        1.5.1 黄土成因与地层划分问题
        1.5.2 黄土古气候研究现状
    1.6 黄土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
第二章 样品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植被分布
    2.2 剖面特征描述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3.1 年代学样品
        2.3.2 粒度样品
        2.3.3 磁化率样品
        2.3.4 孢粉样品
第三章 各气候指标分析结果及环境意义探讨
    3.1 年代学样品测试结果及年代序列的建立
        3.1.1 年代学样品测试结果
        3.1.2 剖面年龄-深度序列
    3.2 粒度样品分析结果及环境意义
        3.2.1 粒度样品测试结果分析
        3.2.2 粒度组分分离及其环境释义
    3.3 磁化率样品分析结果及环境意义
        3.3.1 磁化率样品测试结果分析
        3.3.2 磁化率环境释义及定量重建古气候
    3.4 孢粉样品分析结果及环境意义
        3.4.1 孢粉样品鉴定结果分析
        3.4.2 剖面孢粉记录及植被带划分
第四章 靖边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
    4.1 各指标记录的剖面全新世气候变化
    4.2 剖面记录的百年尺度气候事件
    4.3 剖面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原因与机制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Millennial-scale monsoonal climatic change from paleosol sequences on the Chinese western Loess Plateau and Tibetan Plateau: a brief summary and review(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洪水事件研究进展[J]. 王浩宇,贾雅娜,张玉柱,王宁练,罗平平,邱海军,阿依迪那·赛勒别克,肖奇立,陈豆. 地理科学进展, 2021(07)
  • [2]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对社会生态转型适应与对策研究[D]. 马婷.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南黄海黑碳记录的中国东部晚上新世以来C3/C4植被演化[J]. 陈州美子,万世明,张晋,黄杰,刘书明,李安春. 第四纪研究, 2021(04)
  • [4]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D]. 李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关系 ——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D]. 张欢. 兰州大学, 2021(09)
  • [7]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D]. 李凡怡. 兰州大学, 2021(09)
  • [8]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新认识[J]. 徐志伟,鹿化煜. 地理学报, 2021(09)
  • [9]粒度端元记录的靖边地区MIS 3以来的气候变化[J]. 巩雪娇,王攀,杨振京,董秋瑶,宋超,郭娇,陈洪云.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1)
  • [10]靖边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研究[D]. 巩雪娇.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古土壤层序的千年尺度季风气候变化:简要总结与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