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加速实施“双优”战略 规范信贷经营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能泽[1](1999)在《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加速实施“双优”战略 规范信贷经营管理》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各级行信贷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分行行长会议和昆明信贷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双优”信贷战略,加大贷款投放和客户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和贷款利息,规范经营行为,强化风险管理,工商信贷工作呈良性态势运行。昆明信贷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三年...
于海[2](2002)在《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而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深入研究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具有重要的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整体中国金融制度改革提供素材,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国内外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研究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本人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才进行3年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研究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原辽阔,人口80%在乡村地区的农业大国,中国农业金融的良好发展将对农业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因为农业金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农业金融机构可以筹集和分配资金,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无论是对农业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乡镇产业,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都需要由农业金融组织机构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农业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关系极大,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从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来分析,本文是从金融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出发,研究和分析国外有代表性国家的金融制度的特征、功能以及在金融业中发挥的作用;而在金融组织制度的分析中,依据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则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进行综合论述。在论文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与国内金融实践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从主要内容及观点来分析,必须明确,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农业金融制度的选择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改革和完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更为必要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制度功能,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再进一步分析,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长期目标相联系,具有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为主的特点。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结合于中国国情,为支持发展农业,中国应借鉴国外设立和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有益作法,从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组建以后的几年中,在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业绩,但在制度建设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如农业发展银行在组织机构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上和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在资产运用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负债与资产的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运转缓慢。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逐步解决,否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因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运行机制,应是着重解决的问题。解决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问题,应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问题,建立财政借款制度,建立资本金补充制度。在强化资产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WP=3>优化农业政策性信贷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并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运用范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内部资金运行的良性循环。现代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制度是有关支配商业信贷交易活动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是信贷交易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中国农业银行在现阶段是以经营农村商业性信贷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而我国的农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产权制度差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产权实现了法人所有权制度。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表现出“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有缺陷的产权制度,表现出中国农业银行根本不能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因而对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势在必然。中国农业银行进行改革,必须遵循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既定的框架下实行动态调整,主要是进行经营机制创新,调整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结构,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一种,在西方国家有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合作金融事业也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50多年的制度变迁和发展,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已发生变迁,逐步演化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以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今后的走向如何分析,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和银行实业部门关心的问题。个人认为,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取向,不在于是否一定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制”,而在于是否能作到坚持对“三农”有利。因而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应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对传统的合作原则应有所“异化”,同时鉴于中国乡村地区幅原辽阔、差异较大的状况,在改革方式上?
李圣君[3](2002)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1年前三季度达到8,119亿美元。1953-1978年期间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154%,而改革开放以来,其波动系数明显下降为33%,“八五”和“九五”期间则分别为17%、1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为12%、8.3%。消费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1.2%,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良资产上升,不堪重负;金融呆坏帐比率较大,信贷渠道不畅,社会信用制度急需整顿;财政赤字较大,国债市场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面临持续扩张的压力;股市风险加剧,泡沫太大,市盈率较高,急需规范整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高增长。因而所创造的繁荣也是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表面繁荣。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运转的不畅,自然资源巨大的浪费和宏观调控不力等等。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经济增长,而有效的经济增长是需要一个客观过程的。有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克服上述经济体制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的重大作用,本文选题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以期与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勉。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手段。正确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面对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经济<WP=3>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来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诸如,财政赤字、发行国债、通货紧缩等等,这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的实践,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货币理论。本篇论文围绕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探讨中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例如,“十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约束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并明确提出在“十五”前期“反通货紧缩”,在中后期则实施有规则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例如,“十五”期间应适度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逐步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实行适度的国债调控政策,兼顾财政的周期性平衡;同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加大财政贴息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及基本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介绍了不同学派有关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的不同观点,本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和效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的实践,以其作为参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历史,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处于过渡时期,有其不成熟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述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WP=4>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财政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五部分从货币政策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六部分在第三、四部分得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货币
陈莉[4](2001)在《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困扰农业银行经营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又在于全行信贷结构布局不合理。为适应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产品优化升级的新形势,应对加入WTO的新变化,迎接金融业日趋激励竞争的挑战,实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适时制定了《信贷结构调整2000-2004年纲要》为全行信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了总体部署,确定了目标。然而,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的阻碍和困难很多,需要作进一步地认识、做大量的细致工作。实现农业银行信贷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打破地域分割,突破所有制限制,不断拓展优质客户、淘汰劣质客户,解决信贷资产在产业、行业、区域配置不合理,信贷客户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实现优化客户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合理配置信贷资源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行创建一个系统、有效的信贷进退机制,以及外部多种关系和因素的协调配合。本文结合现有经济、金融形势,首先指出了信贷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对农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及结构调整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旨在探究现有信贷结构状况的形成原因,加深认识;然后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思路,并构建了一套信贷结构调整的实现机制——信贷进退机制。
吕德宏[5](2002)在《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文中提出西部是我国的弱势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金融结构单一,居民收入低下,生态环境恶化,但自然资源丰富。如何在西部建立现代金融结构,以更好的金融服务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增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融结构的内涵及其各要素的功能,并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变迁的经验,在对我国西部金融结构历史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模式;论文接着具体论证了西部银行体系、西部金融市场体系、西部金融工具创新和西部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最后提出了西部金融结构重组所需要的区域金融政策。 根据西部金融结构演化的历史特点和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资金的现实,本文认为,西部金融结构的发展模式不应简单跟随东部模式或照搬国外模式,而应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实行金融跨越式发展战略,建立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模式。西部金融结构的重新组合,应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扶持下,对西部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各方面应齐头并进,不可偏废。西部区域金融结构应是国家金融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金融结构在地域上的简单“分立”。 本文由八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 导言 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并进行了总体评述;简介了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结构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中金融的作用、金融结构理论及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不断重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阐述了金融结构的含义与各要素的功能,主要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功能。以上论述为全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主要思路。 第三章 国外金融结构的实践与评价 本章主要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实践进行了一般性描述,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11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扶持政策和制度,总结了英美和日德两种金融结构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从金融结构角度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认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都处于快速重组当中,金融在经济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金融结构重组当中也充满着矛盾。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地区来说,金融结构重组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另外,金融结构不仅是本身的调整,而且必须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基础条件。 第四章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演化及其发展模式 首先分析了金融结构在我国各地区分布不均衡的表现。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结构开始重新调整,政府金融逐渐向市场金融过渡,金融系统的效率明显提高,金融机构趋向多元化,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在我国正在形成。但从金融结构调整的速度来看,西部地区要比东部地区慢很多,在东部金融结构多元化的同时,西部金融结构的特征仍然是国有金融垄断的色彩很浓,也就是说,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已呈非均衡发展态势,而且这种态势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而扩大。相对东部而言,西部金融总量不足、结构单一。 为了快速促进西部金融结构的变革,文章提出了西部金融结构跨越式重组的模式,即西部金融结构选择市场开放型模式。文章认为,照搬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跟随东部金融结构变迁模式,对西部来说都不合适,面对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历史新机遇,西部地区只有跨越式发展,才能使西部金融业满足西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的建立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并和国家其他地区一道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因此,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的运作以市场为基础,以客户满意为服务目的,它不同于国有金融,也不是对金融结构的转型放任不管,它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在市场化的基础上有严格的约束和监管。 第五章 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结构重组 银行在经济中的中介作用越来越突出,西部金融结构的重组首先应从西部的银行体系开始。本章对西部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区域股份制银行以及西部银行业开放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西部银行体系盈利能力低、资金紧张、风险大,经营无活力,管理制度落后。因此,首先应在国有银行中建立现代银行企业制度。其次,政策金融主要支持和改善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在西部大有作为。文章通过对政策性银行的定义、功能和支持领域的分析,认为西部作为我国的落后地区,应发挥政策性银行对西部的促进作用,健全政策性银行体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另外,在西部培育和发展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是发展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以外的银行机构,包括改革现存的城市商业银行和组建新的区域股份制银行,使他们在公平的环境下自主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立区域股份制银行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西部发展区域股份制银行的对策。最后,在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中,外资(包括中外合资)银行的分布?
韩松[6](2013)在《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市场化基本取向,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点工作,已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自1996年起,人民银行从同业拆借市场着手,开始探索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12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又迈出重要一步,上下限区间放宽。预计“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明显进展。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于辨析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问题、避免陷入滞涨泥潭、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辨析政府在经济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经验,发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和影响指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并对改革后新的利率运作机制作出展望。全文共分为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然后对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简要评述,接下来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分析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首先深入阐述了利率的内涵和利率市场的内涵。然后,本章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是适应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的需要、是尊重企业和居民权利以及推动金融服务能力提高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同时,在金融约束模型基础上,结合中国分割经济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模型。模型显示利率市场化之后,如果分割的市场融合为统一的市场,则新的收入资本比将可能高于利率市场化之前,从而促使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到更高层次,但效率的提高并不是必然结果,这表示了利率市场化蕴含的风险。最后,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第三章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首先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利率市场的背景、动因、过程、特点和影响进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后分析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五个条件”和对中国的启示。第四章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问题。首先指出中国利率市场化应选择一条渐进式、双轨制的路径。然后,深入分析了渐进式、双轨制的内涵,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应关注的“四个能力”。最后,为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决策的科学性,本章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决策的指标体系。第五章从中国商业银行的视角,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首先从利差收窄、利率风险管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分析了影响,并通过银行竞争行为模型,结合中国实际存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定价机制的现状和与国际先进银行的能力差距。然后,提出了利率完全放开并不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终点,新的利率运行机制的建立是阶段性终点。新机制是基于新资本协议,境内外联动的,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利率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中银行是运行的中心,银行将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主线,进行资源配置和构建业务发展战略。最后展望了利率市场化运行机制将是一个面对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不断完善的过程,建议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自律水平,以资本集约分配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归纳总结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改革也蕴含着较大风险。改革进程要注意培养“四个能力”(银行的管理能力、企业的适应能力、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市场的适应能力),要满足“五个条件”(宏观经济稳定、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科学的银行管理机制、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并应该建立利率市场进程的决策模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应该建立基于新资本协议的新型管制体系,以一种市场化的资本管制方式代替行政性的利率管制方式,促使银行以资本集约分配为基础,优化银行资源配置。
董杰[7](2004)在《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文中指出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作用机制,并说明各种金融变量的变化及金融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由此引申出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应采取的金融发展政策,“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是该理论的核心命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一直占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而有效地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都未能获得应有的效应。现实中的农村金融抑制既是历史的惯性使然,也是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而这种金融发展状况又形成了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障碍。总览现有的对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人们多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市场及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来寻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方,而从资本形成尤其是从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多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金融约束和金融深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金融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先对经典的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其次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进行深入分析;接着探讨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背景下,解除农村金融抑制、实行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之路,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需要;最后围绕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提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实施策略。根据这一思路,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金融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二元经济理论述评,相当于文献综述。第二、三章在对国民经济金融化程度和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两者高度正相关的结论,同时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制度基础、主要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作深入研究。第四、五章,分别从我国<WP=5>加入WTO,金融业和农业对外开放的宏观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宜采取的因应对策,并提出实施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和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等原则构想。第六至九章分别从重构农村合作金融、建设为农服务的农村商业金融、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角度,构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施方略。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第一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在经济增长理论综述部分,除了对历史上有影响的经济增长理论和观点有所记述外,重点介绍了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罗默和卢卡斯等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要素构成、实现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等作出了各自富有解释力的说明,而这些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模型都内含了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独特作用,这对于农村经济增长中资本需求及金融供给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部分,重点对格利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帕特里克的“供给导向”、“需求跟随”金融发展理论、赫尔曼等人的“金融约束”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以及当前关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作用机制的新理论等进行综述和评论。上述理论从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地解释了金融发展的内涵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它们不仅为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而且其中不少理论工具被直接借鉴用于本篇论文的研究(如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供给导向”和“需求跟随”金融发展论、“金融约束”论等),或者成为本文立论的基础和理论依据(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在二元经济理论述评部分,重点对刘易斯、乔根森等人的理论进行述评。二元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该理论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第二章,农村经济金融化测度以及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性分析。在区分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基本概念之后,运用金融深化程度<WP=6>(DEATH)、金融相关率(FIR)、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BANK)等几个指标对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进行分析,形成了我国金融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压抑状态的基本判断。联系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进行数量分析,并以农村金融相关率与国民经济金融化水平、以及城镇经济金融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农村经济金融化较为滞后的结论。最后一节以实证的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的结论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同样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则成为逻辑的必然。第三章,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在于城乡经济与金融二元性,即政府实施的扶持城市经济与金融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的经济与金融
管仁荣[8](2013)在《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愈显突出,迫切需要矿业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加快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受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完善以及矿业自身发展水平及高风险特性的影响,多数矿业企业存在融资困境,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经过6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融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本文以西方融资结构理论为统领,以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为借鉴,采取定量与定性、规范与实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及其成因和改善对策,力图对研究和改善采矿业融资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大量搜集整理采矿业行业经济数据,以及采矿业上市公司、商业银行授信企业财务数据,对我国采矿企业融资结构特征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采矿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结构不够完善、内源融资能力不足、直接融资渠道受限、间接融资难以获得”的融资困境,需要通过“鼓励内源融资,改善间接融资,拓宽直接融资,优化股权结构”的路径进行全面系统地改进,并重点就采矿企业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的融资机理、存在问题、问题根源进行研究,提出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策略两方面改善采矿企业信贷配给、以建立全球矿业资本中心为目标筹划发展矿业资本市场、加快拓展采矿业直接融资渠道等具体策略建议。企业融资结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采取计量建模的方式,对采矿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采矿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样本企业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统计分析表明:我国采矿企业股权结构呈现集中型、国有及私人单一控股股东占主导的股权结构特征。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建议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适当减持国有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扩大上市融资等多种策略,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加快建立股权相对集中、投资主体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并以“紫金矿业”为案例,说明采矿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以及资本市场助推采矿企业加快发展的巨大力量。
殷雷[9](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经济转轨时期经营转型和加入世贸后外资进入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关系到我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健全,以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在入世后新形势下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系统研究尚不多,本文力图运用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结合目前商业银行实践中的问题,从实证出发,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体系。首先,对竞争力含义的界定和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述。认为竞争力是一个看似明确却难以定义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竞争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至今尚无统一的成熟的理论模式。其中国外主要有核心竞争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专着《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等着作中提出了相对成熟的竞争力理论,另外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内竞争力理论研究做的比较系统是国家体改委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综合研究院三家联合研究组自1996年起提交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以及王名夫、金碚、狄照昂、范晓屏等人的研究。其次,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基本含义的界定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介。认为商业银行是众多企业类型中的一种,具有企业的共性。因此,企业竞争力的共性的分析就是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的逻辑起点。同时主要评述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与世界经济论坛(WEF)设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及其对我国的银行业竞争力的评价,以及《银行家》杂志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和国内对商业银行竞争力与效率的研究。第三,主要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原则、目标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其一是指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二是指我国十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其三是指外国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原则要遵循五个原则:时效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目的性、社会性。研究的目的有三个:短期目标而言是努力提高获利能力,中期目标是加快适应WTO环境与“狼”共舞,长期目标是为了商业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本文设计了基本的研究框架、基本构成因素与一系列的指标体系,从竞争行为能力、竞争潜在能力与竞争战略管理能力出发设计了<WP=3>市场实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风险指标、技术潜力、成本潜力、资产质量潜力、竞争资源潜力、组织管理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最后探讨了一些对我国商业银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包括经营目标,运行效率与规模的关系,分业和混业经营,不良资产,及内控制度。第二章,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本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实证分析的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主体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从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必然性出发,指出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全方位开放已纳入日程表,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也将(事实上也已经)逐步加入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全面竞争,群雄逐鹿发展格局已是不争的态势!接着,是对中国商业银行业与全球一流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比较实证分析,本节分为四个部分,其一是对全球1000大银行排行榜中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分析,其二是对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行为能力分析,其三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潜在能力分析,其四是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战略能力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行为能力、潜在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等方面都不能与外国商业银行媲美,因此,由这三个层次由里到外表现出来的竞争力还显得相当的弱,我国商业银行要想跻身于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商业银行之列,还要朝着全球化、全能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加大力度进行全方位的改进。最后,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在华外资商业银行银行的竞争力比较分析,比较出了三者之间各自的优劣势所在。第三章,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制度效率因素分析。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基础性内容,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该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内在的制度上的竞争能力是银行支撑外部竞争行为的基础和竞争优势的来源,与现实竞争能力之间有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其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一个银行业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平台。首先,本文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与产权效率,指出了产权安排从根本上规定着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规定着商业银行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效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有独资制与股份制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影响是不一样的 。?
宫海鹏[10](2010)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合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工作任务,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初步得到了改善,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至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要发展,资金投入不能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政府在提供有限的财政投放后,需要特殊的金融措施予以补充。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增加投入仍然是支持、保护农业的关键性措施,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施农业支持,增加农业投入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支持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财政资金的延续和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重要补充,资金投放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方向性,可以有效弥补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缺陷。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扶持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是世界各国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世界范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落实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和效益、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一般金融性和特殊政策性的双重作用,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截至2009年11月18日,中国新时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已走过了15年发展历程,15年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在一些关联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发展领域不断成长、职能在不断优化。作为新生事物,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尚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及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也要在坚持政策性这一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制度设计和职能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一规定和要求是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贯彻落实,同时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如何按照中央、国务院规定,进一步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创新,调整信贷投向,突出支持重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以指导。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与职能定位,为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现代银行转变提供了创造性的选择思路,可以指导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地发挥支农护农作用,有利于紧缺的资金资源持续、稳定的流向农业产业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内容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和制度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问题;论文第二部分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为论文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评价;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模型设计,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量化结果说明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分析判断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第六部分介绍了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总结,从中找出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进行制度设计、模式构建、职能优化时应引以为鉴;论文第七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合理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达到职能作用优化的目的,本部分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论文第八部分分别从业务供给客体上、业务供给主体、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新业务发展模式下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优化的对策与措施。此外,论文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是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最终的服务目的,也是其职能定位的根本所在。随着国家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及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坚持政策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业务发展领域,最终建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为核心;以现代银行的体制为运作机制;以政策性与经营性兼备为经营原则;以全面满足“三农”发展需要为经营目标;以“因地制宜、因企定策、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具体战略措施;以绩效考评为评价体系;以风险防控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为发展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作为测评标准;实现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使农业政策性金融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二、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加速实施“双优”战略 规范信贷经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加速实施“双优”战略 规范信贷经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金融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 金融制度的分类 |
三、 金融制度的功能 |
四、 衡量金融制度优劣的标准 |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发展的现实特征 |
一、 西方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 |
一、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二、 农业金融经营管理活动的自身特点 |
三、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外农业金融制度类型与组织体系 |
一、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类型 |
二、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体系 |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性质 |
二、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三、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行为特征 |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作用 |
五、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一、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二、 德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三、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一、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重要性 |
二、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制度变迁 |
第四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一、 初期的单一“代理制”和目前的全面“自营制”都是存在缺陷的制度安排 |
二、 资金来源制度负债制度结构不合理 |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
四、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对农业发展银行制度建设构成不利因素 |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措施 |
一、 完善经营组织制度 |
二、 依据制度建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
三、 强化资产管理制度,拓展资产运作范围 |
四、 进行区域发展制度调整 |
五、 引进和移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六、 处理好外部组织关系 |
第三章 商业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 |
第一节 商业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 |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
三、 商业银行制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
四、 “分业式”与“综合式”商业银行制度 |
五、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制度 |
第二节 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制度 |
一、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制度变迁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
一、 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共性问题 |
二、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个性问题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制度改革 |
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
二、 改革管理制度与转换经营机制 |
三、 调整经营方向,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业务共同发展 |
四、 进行农业信贷结构调整 |
五、 依靠完善制度,强化组织资金 |
六、 按现代银行制度要求,实行多元化经营 |
七、 以科技为支持系统,促进农业银行制度完善与发展 |
八、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
九、 理顺外部组织关系,为农业银行制度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四章 合作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村合作性金融 |
第一节 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合作、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 |
二、 合作金融的产权、管理与分配制度 |
三、 合作金融制度原则的异化 |
第二节 国外合作金融体系中代表性的组织制度 |
一、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类型 |
二、 德国合作银行制度的发展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 |
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 |
二、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原因 |
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特征及分析 |
四、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发展中的商业化行为 |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制度需求 |
一、 宏观层次上存在的制度需求 |
二、 在微观层次上同样存在的制度需求 |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 |
一、 改革的基本思想 |
二、 对目前几种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设想方案的分析 |
三、 实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制度改革方案 |
四、 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六节 国外及中国的农村制度外民间金融 |
一、 制度外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 |
二、 制度外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 |
三、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在与法律上的消亡 |
四、 如何对待制度外民间金融 |
第五章 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中的相关基本问题 |
一、 金融组织体系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
二、 中国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现实决定 |
三、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变革特征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的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特点及启示 |
一、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特点 |
二、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三节 发展和完善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
一、 中国的农业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要求,对农业金融组织体系须进一步完善 |
第四节 中国农业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发展研究 |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设想 |
二、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 中国复合信用式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
(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行的一般原理 |
1.1 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2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3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性理论分析 |
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
第2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
2.1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2 德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3 英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4 日本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和回顾 |
3.1 财政政策实践和历史回顾 |
3.2 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历史回顾 |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第4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
4.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2 促进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3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
5.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选择 |
5.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选择 |
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6.1 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协调配合 |
6.2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
6.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6.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松紧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 |
第7章 我国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展望 |
7.1 “十五”时期经济环境分析 |
7.2 “十五”时期金融形势展望 |
7.3 “十五”时期货币政策取向 |
7.4 “十五”时期财政形势展望 |
7.5 “十五”期间财政政策的取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一、 前言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的方法及特点 |
二、 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一) 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
(二) 适应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的需要 |
(三) 拓展市场和业务空间的需要 |
(四) 改善现有财务状况的需要 |
(五) 保全信贷资产的需要 |
(六)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的需要 |
(七)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轨的需要 |
三、 农业与行信贷结构调整历程回顾及现状分析 |
(一) 农业银行的发展简况 |
(二) 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历程回顾 |
(三) 农业银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四、 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 |
五、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
六、 实现银行信贷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 |
(一) 坚持信贷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二) 农业银行在新经济、金融形势下要重新定位 |
(三) 正确确定信贷结构的调整进退的方向、重点和目标 |
(四) 构建有效的信贷进退机制,实现信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五) 改进信贷进入和退出的方法及步骤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5)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世界金融趋势—金融全球化 |
§1.1.2 现实的反差—繁荣与贫困共存 |
§1.1.3 历史性的机遇—西部大开发 |
§1.1.4 西部主要推动力——金融资本 |
§1.1.5 金融一体化的“挡路虎”——金融结构区域失衡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 |
§1.3.2 国内研究理论与实践 |
§1.3.3 总体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研究的地域范围及其概况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结构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1 金融结构的含义及其各要素功能 |
§2.1.1 金融结构的含义 |
§2.1.2 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
§2.1.3 金融市场及其功能 |
§2.1.4 金融工具及其功能 |
§2.2 金融抑制理论及其对经济的作用 |
§2.3 金融深化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2.4 金融结构理论及金融结构的变化 |
§2.4.1 理论内容及意义 |
§2.4.2 金融相关比率 |
§2.4.3 金融结构的变化 |
§2.5 金融结构不断重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国外金融结构的实践与评价 |
§3.1 美国金融结构的实践简述 |
§3.1.1 美国的金融体系 |
§3.1.2 美国金融市场结构 |
§3.1.3 美国金融工具结构特征 |
§3.1.4 美国金融结构的新变化 |
§3.1.5 美国金融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处 |
§3.2 德国金融结构的实践简述 |
§3.2.1 德国金融机构变化 |
§3.2.2 德国银行业务结构的变化 |
§3.2.3 德国金融市场结构 |
§3.2.4 德国金融结构特点 |
§3.3 日本金融结构实践简述 |
§3.3.1 日本金融组织结构 |
§3.3.2 日本金融市场及其工具种类 |
§3.3.3 日本区域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 |
§3.3.4 日本近年来的金融改革 |
§3.4 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模式简述 |
§3.4.1 美英模式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
§3.4.2 日德模式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3.5 亚洲金融危机的思考 |
§3.5.1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原因 |
§3.5.2 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 |
§3.6 各国金融结构变迁实践的评价 |
§3.6.1 金融结构发展趋势 |
§3.6.2 金融结构变迁中的矛盾 |
第四章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演化及其发展模式 |
§4.1 1979-1990年间西部金融发展与结构演化 |
§4.1.1 西部金融总量偏小 |
§4.1.2 西部金融交易不活跃 |
§4.1.3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置偏少 |
§4.2 90年代以来西部金融发展与结构演化 |
§4.2.1 90年代以来国家整体金融结构进展概览 |
§4.2.2 90年代以来西部金融发展与结构变化 |
§4.3 西部金融结构单一的表现 |
§4.3.1 西部金融相关比率低 |
§4.3.2 西部资本形成能力低下 |
§4.3.3 金融抑制严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4.3.4 西部地方政府行为对金融结构变革干预强大 |
§4.4 西部金融结构的发展模式 |
§4.4.1 模式选择的困惑 |
§4.4.2 我国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结构面临挑战 |
§4.5 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模式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
§4.5.1 西部金融结构模式重组的基本原则 |
§4.5.2 西部金融结构模式重组的基本内容 |
第五章 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结构重组 |
§5.1 西部银行体系盈利与风险能力分析 |
§5.1.1 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在效益上的比较 |
§5.1.2 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比较 |
§5.1.3 西部银行体系潜在金融风险大 |
§5.2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结构分析 |
§5.2.1 国有商业银行现行制度存在问题 |
§5.2.2 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想 |
§5.3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与完善 |
§5.3.1 政策性银行特征 |
§5.3.2 政策性银行的功能 |
§5.3.3 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领域 |
§5.3.4 我国政策性银行完善的对策 |
§5.4 培育和发展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 |
§5.4.1 西部区域股份制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
§5.4.2 我国区域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和现状 |
§5.4.3 西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
§5.5 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区域差异与效应 |
§5.5.1 我国银行业开放历程 |
§5.5.2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区域差异 |
§5.5.3 银行业开放效应 |
第六章 西部地区金融市场体系重组 |
§6.1 西部货币市场发展 |
§6.1.1 西部货币市场框架 |
§6.1.2 西部货币市场建设的政策导向 |
§6.2 西部资本市场发展 |
§6.2.1 西部上市公司实证考察 |
§6.2.2 西部证券(中介)公司经营分析 |
§6.2.3 西部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
§6.2.4 利用创业板市场促进西部大开发 |
§6.3 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工具创新 |
§6.3.1 金融工具创新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6.3.2 我国金融工具创新的历程和问题 |
§6.3.3 西部金融工具创新的目标与准则 |
§6.4 西部产业投资基金的创立 |
§6.4.1 投资基金的概况 |
§6.4.2 产业投资基金及在西部设立的必要性 |
§6.4.3 西部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的原则 |
§6.4.4 西部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
§6.4.5 西部产业投资基金的使用方向 |
§6.5 西部基础设施境外资产证券化——发行境外证券 |
§6.5.1 境外资产证券化与目标资产的选择 |
§6.5.2 境外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
§6.6 建立西部区域金融(市场)中心 |
§6.6.1 金融中心的概念与功能 |
§6.6.2 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6.6.3 西安金融业的现状与近期对策 |
第七章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制度结构重组 |
§7.1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 |
§7.1.1 制度及其变迁 |
§7.1.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制度演化 |
§7.1.3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制度演化 |
§7.1.4 正规金融组织未能很好的向农产提供金融服务 |
§7.2 西部农村信用社经营制度分析 |
§7.2.1 基本情况 |
§7.2.2 经营制度中的问题 |
§7.2.3 西部农村信用社经营制度改革 |
§7.3 西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 |
§7.3.1 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异化 |
§7.3.2 农村合作信用社性质的回归 |
§7.4 西部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创新 |
§7.4.1 小额信贷及其发展 |
§7.4.2 西部小额信贷制度及其创新 |
§7.5 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研究 |
§7.5.1 西部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7.5.2 支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 |
§7.5.3 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向 |
§7.5.4 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策略 |
第八章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的宏观政策建议 |
§8.1 金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8.1.1 金融政策的含义与作用 |
§8.1.2 金融政策作用的发挥 |
§8.2 统一金融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 |
§8.2.1 金融政策的总体效果 |
§8.2.2 金融政策区域差异的具体表现 |
§8.3 现阶段西部开发的金融政策存在不足 |
§8.4 金融政策的层次化设想 |
§8.4.1 金融政策层次化的意义 |
§8.4.2 西部中观层次金融政策的原则 |
§8.4.3 西部中观层次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辨析中国经济转型难题 |
二、把握政府在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 |
二、麦金农金融抑制论的核心思想 |
三、肖的金融深化论的核心思想 |
四、麦金农最优次序理论的核心思想 |
五、金融约束论的核心思想 |
六、国内对利率市场化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一、本文主要内容 |
二、文章结构 |
三、本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
一、利率的内涵 |
二、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
三、利率发展的规律是从市场化到管制,再到市场化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必要性的实践和理论分析 |
一、从实践角度看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二、从理论角度看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历史进程和面临问题 |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简介 |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
三、未来利率市场化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第一节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进程及经验 |
一、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第二节 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经验 |
一、印度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二、俄罗斯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经验 |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成功的条件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稳定的宏观经济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前提条件 |
二、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辅助条件 |
三、科学的银行管理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必要条件 |
四、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保障条件 |
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促进条件 |
第四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一、我国采取“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要求 |
二、我国采取“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然”结果 |
三、“渐进式”改革不意味着拖延改革 |
第二节 逐步放松的利率管制方式 |
一、利率市场化己进入最终阶段 |
二、未来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的步骤 |
第三节 双轨制金融运行方式的逐步融合 |
一、产品层面的双轨制 |
二、地区层面的双轨制 |
三、跨境层面的双轨制 |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进程决策的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一、利差收窄影响银行盈利能力 |
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
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大 |
四、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竞争模型分析及实证检验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建设 |
一、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现状 |
二、中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分析 |
第三节 新资本管理体系下的市场化利率运行机制 |
一、新资本协议的演进过程和主要内容 |
二、新资本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进程 |
三、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参与全球利率竞争 |
四、新资本协议是降低利率风险、提高资金效率的手段 |
第四节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
第一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述评 |
第三节 二元经济理论述评 |
第二章 农村经济金融化测度以及农村经济与金融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基本分析 |
一、 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 |
二、 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一般分析 |
三、 对我国金融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分析 |
一、 农村经济金融化发展历程 |
二、 农村经济金融化的数量分析 |
三、 对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总体评价 |
第三节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一、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二、 模型建立与分析 |
三、 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三章 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表现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阻滞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城乡经济与金融二元性 |
一、 城乡经济二元性 |
二、 城乡金融二元性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抑制的制度基础 |
一、 存贷款利率管制 |
二、 变相的信贷配给 |
三、 民间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 |
四、 城乡金融市场分割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 |
一、 农村金融主体不全、功能欠佳 |
二、 农村金融工具匮乏、业务单调 |
三、 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存贷失调 |
四、 农村居民投融资渠道狭窄 |
第四节 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
一、 农村资金向城市及非农产业流失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
二、 农村居民金融依存度降低,二元经济结构固化 |
三、 农业投资增长乏力,农业基础地位削弱 |
第四章 金融业开放与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 |
第一节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
一、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影响 |
二、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的影响 |
三、 金融业开放对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约束理论与有约束条件的农村金融深化 |
一、 金融约束理论简介 |
二、 有约束条件下的农村金融深化 |
第三节 有约束条件下农村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 |
一、 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
二、 渐进的利率体制市场化改革 |
三、 继续保持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 |
四、 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
第四节 有约束条件下农村金融深化的基本思路 |
一、 实现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 |
二、 放松民间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 |
三、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四、 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金融监管的强化 |
第五章 加入WTO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分析 |
一、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阶段的简要回顾 |
二、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机遇 |
二、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挑战 |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及其趋向 |
一、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 |
二、 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若干趋向 |
第四节 现阶段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 |
一、 农村经济增长与资金融通 |
二、 农业投资格局与农村金融需求 |
第六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一:重构农村合作金融 |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溯源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回顾 |
一、 试办、推广阶段(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夕) |
二、 调整、巩固阶段(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三、 回归与恢复阶段(1978年三中全会后至1984年“105号”文件出台前) |
四、 全面改革与整顿阶段(1984年至1996年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 |
五、 深化改革阶段(1996年以来)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现实变异 |
一、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 |
二、 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管理制度 |
三、 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制度 |
四、 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制度 |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模式 |
第五节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一、 坚持合作制产权制度 |
二、 组建高级化的农村合作银行 |
三、 探索合作制和商业性有机结合的经营机制 |
第七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二:建设为农服务的农村商业金融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基本属性 |
一、 商业银行的特征 |
二、 商业银行的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制度变迁分析 |
一、 建国后至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
二、 从农业银行恢复到199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 |
三、 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全面转轨的改革 |
第三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难点 |
一、 农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
二、 农业银行组织体系存在缺陷 |
三、 农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具有不可避性 |
四、 农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相对弱化 |
五、 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难以完全剥离 |
第四节 构建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 |
一、 农业银行产权组织制度的选择 |
二、 构筑农业银行新型的组织结构 |
三、 进一步确立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 |
四、 进行金融创新,推动多元化经营 |
五、 优化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外部保障制度 |
第五节 农业银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 |
一、 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金融业务的共同发展 |
二、 创新方式、扩大范围,满足农村多方面信贷需求 |
三、 形成农业银行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性互动关系 |
第八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三: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属性 |
一、 政策性金融的特征 |
二、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
第二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的背景 |
二、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
第三节 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 |
一、 从代理制到自营制都是有缺陷的经营组织制度安排 |
二、 资金来源和负债结构不合理 |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
第四节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促进 农村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 |
一、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二、 建立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制度 |
三、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运营制度 |
四、 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区域发展政策 |
五、 农业发展银行外部相关制度建设 |
第九章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方略四: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
第一节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机理分析 |
一、 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根由 |
二、 正规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不足是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外因 |
三、 农村民间金融的业务特征与农民的金融需求特点存在耦合关系 |
第二节 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 |
二、 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对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
一、 承认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
二、 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 |
三、 正确对待民间自由借贷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致 谢 |
(8)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 |
2.1 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
2.1.1 净收益理论 |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
2.1.3 传统折中理论 |
2.2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
2.2.1 MM 理论及其修正 |
2.2.2 权衡理论 |
2.3 新融资结构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新融资结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选择 |
3.1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
3.1.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
3.1.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
3.1.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
3.2 国外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
3.2.1 发达国家内源融资的主导地位 |
3.2.2 发达国家外源融资的典型模式 |
3.2.3 发展中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
3.3 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
3.3.1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演变过程 |
3.3.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3.3.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采矿业融资结构特征辨析 |
4.1 采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4.1.1 采矿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
4.1.2 采矿业上市公司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
4.1.3 采矿业上市公司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
4.2 采矿业授信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4.2.1 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
4.2.2 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
4.2.3 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
4.3 采矿业规模以上企业融资能力研究 |
4.3.1 负债融资能力 |
4.3.2 利润留存能力 |
4.3.3 固定资产折旧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间接融资:采矿业信贷融资问题与配给改善 |
5.1 我国采矿业信贷融资状况统计分析 |
5.1.1 金融机构对采矿业贷款 |
5.1.2 采矿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 |
5.1.3 采矿业授信企业信贷融资 |
5.2 采矿业信贷配给产生机理分析 |
5.2.1 信贷配给的理论解释 |
5.2.2 我国信贷配给的“双重性”影响 |
5.2.3 采矿业特点的内在影响 |
5.3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与策略 |
5.3.1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有利选择 |
5.3.2 改善信贷配给的宏观政策:加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 |
5.3.3 改善信贷配给的微观策略:对接采矿业融资特点创新业务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拓展直接融资:采矿业证券融资问题与途径拓展 |
6.1 采矿企业证券融资机理辨析 |
6.1.1 证券融资的概念和特征 |
6.1.2 采矿业证券市场融资优势 |
6.1.3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
6.2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和对策研究 |
6.2.1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 |
6.2.2 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经验借鉴 |
6.2.3 对策建议: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矿业资本市场 |
6.3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与改善途径 |
6.3.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6.3.2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 |
6.3.3 对策建议:拓宽采矿业债券融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股权结构:为采矿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与绩效奠定基础 |
7.1 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定性分析 |
7.1.1 相关概念诠释 |
7.1.2 作用机理分析 |
7.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7.2 采矿企业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
7.2.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7.2.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7.2.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7.3 采矿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优化对策 |
7.3.1 我国采矿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分析 |
7.3.2 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采矿企业股权结构 |
7.3.3 案例分析:紫金矿业成长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体系 |
1.1 竞争力内涵和研究 |
1.1.1 核心竞争力 |
1.1.2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 |
1.1.3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1.1.4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1.2 商业银行竞争力内涵和研究 |
1.2.1 商业银行竞争力内涵界定 |
1.2.2 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原则、目标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1.3.1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原则、目标 |
1.3.2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 加强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
1.4.1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
1.4.2 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与银行规模 |
1.4.3 商业银行的分业和混业经营 |
1.4.4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
1.4.5 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 |
第二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
2.1 实证分析的背景 |
2.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2 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必然性 |
2.2 中国商业银行与全球一流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比较实证分析 |
2.2.1 全球1000大银行排行榜中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分析 |
2.2.2 竞争行为能力分析 |
2.2.3 竞争潜在能力分析 |
2.2.4 竞争战略管理能力分析 |
2.3 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在华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
2.3.1 国有商业银行在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 |
2.3.2 中资银行与在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制度效率因素分析 |
3.1 商业银行竞争力与产权效率 |
3.1.1 商业产权安排、效率与竞争力 |
3.1.2 国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从自然人产权制度到法人产权制度 |
3.1.3 商业银行产权效率的比较分析:国有独资制与股份制 |
3.2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与效率:组织效率考察 |
3.2.1 企业组织结构与效率:分工、协调、激励 |
3.2.2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的缺陷及有效设计 |
3.2.3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缺陷及有效设计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4.1 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分析 |
4.1.1 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
4.1.2 金融运行保持稳定,金融体系逐步健全 |
4.2 1998 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政策环境因素分析 |
4.2.1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
4.2.2 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4.2.3 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4.3 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
4.3.1 证券业发展态势的影响 |
4.3.2 保险业发展态势的影响 |
4.3.3 无序同业竞争与业务创新的影响 |
4.3.4 加入WTO的影响 |
4.3.5 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途径 |
5.1 提升商业银行外部环境质量 |
5.1.1 改革产权组织形式,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
5.1.2 改革政府、银行、企业关系,落实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 |
5.1.3 化解不良资产以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
5.1.4 加入WTO后中国商业银行业应积极稳妥地实施混业经营 |
5.1.5 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体系,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体制 |
5.1.6 加快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培养“三公”公开公开公下)法律环境 |
5.2 锻造商业银行内部竞争力 |
5.2.1 建立高效的组织架构 |
5.2.2 建立安全、高效的运作机制 |
5.2.3 努力开拓业务创新,提高业务经营能力 |
5.2.4 大力开展市场营销 |
5.2.5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政策性金融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支持理论 |
2.2.2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2.2.5 有关制度的相关理论 |
2.2.6 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2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3 改革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
3.2.1 经营管理 |
3.2.2 信贷管理 |
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 |
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总体评价 |
4.1.1 绩效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2 模型的基本理论与选取 |
4.1.3 模型指标与数据选取 |
4.1.4 结果分析 |
4.1.5 综合评价 |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绩效相关分析 |
4.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
4.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民人均收入相关性分析 |
4.2.4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 |
5.1.1 信贷主体供给与需求失衡 |
5.1.2 业务结构供给与需求失衡 |
5.2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运作不合理 |
5.2.1 资本结构及来源尚不优化 |
5.2.2 资金运用效率有待提高 |
5.2.3 不良贷款占比较大 |
5.3 信贷业务活动呈现显着不均衡性 |
5.3.1 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北强南弱” |
5.3.2 商业性信贷业务“北弱南强” |
5.4 存在的其他问题 |
5.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滞后 |
5.4.2 利益补偿机制缺失 |
5.4.3 办贷缺乏效率影响贷款时效性 |
6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
6.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萌芽阶段 |
6.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 |
6.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 |
6.1.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熟时期 |
6.2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
6.2.1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2 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3 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4 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3 典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
6.3.1 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3.2 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 |
6.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6.4.1 政府的扶助支持作用不可忽视 |
6.4.2 职能作用不断调整 |
6.4.3 扶持领域非常广泛 |
6.4.4 扶持对象内容丰富 |
6.4.5 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工作 |
6.4.6 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
6.4.7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 |
7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 |
7.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构想 |
7.1.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
7.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目标 |
7.1.3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原则 |
7.1.4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撑 |
7.1.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 |
7.1.6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
7.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 |
7.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特点 |
7.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框架 |
8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对策与措施 |
8.1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8.1.1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8.1.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8.1.3 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
8.1.4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5 建立外部补偿机制 |
8.1.6 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 |
8.2 丰富制度供给客体 |
8.3 完善业务发展内容 |
8.3.1 继续扎实做好粮食信贷主体业务 |
8.3.2 大力开展商业性中长期信贷业务 |
8.3.3 开办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的代理拨付业务 |
8.3.4 “低碳经济”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
8.3.5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 |
8.3.6 积极审慎参与期货市场 |
8.4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综合功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案例: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加速实施“双优”战略 规范信贷经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加速实施“双优”战略 规范信贷经营管理[J]. 马能泽. 农村金融研究, 1999(01)
- [2]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 于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 李圣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4]农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研究[D]. 陈莉. 四川农业大学, 2001(01)
- [5]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D]. 吕德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6]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D]. 韩松. 武汉大学, 2013(07)
- [7]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 董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8]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D]. 管仁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 殷雷.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10]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D]. 宫海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