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存在过原子论吗?(论文文献综述)
章燕辉[1](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熊市伟[2](2020)在《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方法研究 ——基于斯科特·米克尔对马克思思想的本质主义阐释》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哲学方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要结合西方思想中原子论与本质主义两大思想传统。原子论强调构成性部分在实在性与解释性上的优先性;而本质主义则强调包含真实本质的整体在实在性与解释性上的优先性。由于马克思未曾明确、直接、专门地阐释他的哲学方法,因此也存在着对马克思哲学方法的不同理解范式。英国哲学家斯科特·米克尔将马克思的思想界定为本质主义的思想;这种理解既有助于驳斥对马克思的原子论式理解,又有助于揭穿对马克思的伪本质主义理解。作为本质主义者,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所代表的本质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由于对经济和历史等经验领域的研究,超越了他的前辈们。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其他本质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本质主义方法。借助米克尔的本质主义理解范式,可以大体地展示出马克思在其历史理论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首先,本质主义有着一个根本前提,即承认本质的实在性以及可知性。从这个前提出发,本质主义进一步认为,本质在实在性上是具有优先性的;这种优先性主要表现为形式优先于质料、整体优先于部分、种优先于个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本质是直接现实的;它的实现需要时间过程。由于本质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即表现形式与内容、现存性与目的性之间的矛盾,本质遵循着必然性的路线不断发展,并最终得以实现。随着终点的到来,本质自身的生命力就消失了;同时,旧的本质也孕育着新的矛盾,从而为新本质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在直接阐述马克思的本质主义方法之后,我们需要用这种理解范式来重新展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可以分为资本历史理论与一般历史理论。资本历史理论主要涉及到价值形式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完善了自己的本质主义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历史上的各种价值形式。在马克思看来,看似神秘的价值形式自身并不具有真理性,它只是表现着某种本质,即价值。在价值形式中,包含着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不断展开运动,从而使价值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在资本阶段,价值形式达到了其最终形式,价值形式充分实现了其潜能。在这一阶段,人类劳动的有用性与人类劳动的可交换性之间形成了最强烈的对立。价值形式完全控制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普遍的可交换性实现了普遍的社会关联以及个人之间的孤立状态。与资本历史理论不同,马克思的一般历史理论更关注整个人类社会以及整个历史过程。由于本质主义以自我生成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马克思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逐渐把握到社会的真实本质,即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始终需要在特定的社会形式下展开,因此特定阶段的具体劳动可以从概念上被区分为真实内容与社会形式两部分。具体劳动的真实内容与社会形式之间不是直接统一的;作为普遍性与目的性的一方往往同作为特殊性与现存性的一方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由此便形成了历史的真实矛盾。随着具体劳动的真实内容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三大历史阶段,即基于人身依附性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基于客观依附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基于自由联合生产者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里,社会分类问题与历史进步问题必须严格区分开;二者具有不同的标准。在资本主义阶段,对进步的界定需要参照社会中介(即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发展社会中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关联,从而使人对这种社会关联的自觉掌控成为可能;由此,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可能。由于社会不是独立于个人之外或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抽象物,社会的发展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同一的。这样,在本质主义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进行再展示,便进一步确证了马克思的本质主义方法及其优越性。最后,需要对米克尔关于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的研究进行反思。米克尔关于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的研究在揭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迫切问题、把握马克思方法研究的正确方向、奠定马克思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这三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米克尔关于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的研究又具有两方面的局限性,即理论主义倾向以及对偶然性的片面理解。因此,本质主义需要牢固树立边界自觉的意识。
刘福[3](2020)在《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文中认为马克思理论创作中的“自然”概念,虽然未像商品、货币、资本和利润那样构成一个完整的、最后用《资本论》这样的巨着形式公诸于世的科学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马克思许多的论着之中,并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涉及到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以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上,对自然概念的研究和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及其以前时期马克思在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二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着作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奠定了从实践生存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阶段;三是体现在《资本论》以及作为《资本论》创作的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等准备性着作中,马克思将自然概念同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劳动、生产、自然与社会的精细化结构等方面来对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可以从多重维度对其作出哲学审视。一是作为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物质自然”或者说“天然自然”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最为广义上来表述自然概念的基本内涵,由此表明马克思所阐发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规律性和物质统一性。二是作为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在现实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统一,从而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关系放到了适宜的位置,实现了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三是作为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的,而历史本身也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自我形成的自然过程。四是作为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性以及社会历史性出发,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地回答了自然的本质、人类诞生的由来,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类化”,揭示了人对自然依赖性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态地位。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与他所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协调一致的。自然概念构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为理解和透析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提供重要的逻辑线索。首先,建构在实践生存论基础上的自然概念构成了马克思科学哲学的一个理论要素。其次,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分析,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再次,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对于剩余劳动的形成来说,表现为动因、条件和界限。所以,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就成为合理阐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的一个重要性基础概念。最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从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维度出发,也可以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提供有益的解说。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确定了人的社会自然性以及人与自然在社会生产中历史地统一的理论原则。这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自然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世界图景。因此,作为百年前形成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现时代来说,仍然保持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力量。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丰富的自然界为对象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理论物理学(涉及宏观自然与微观自然)、地理科学(涉及环境自然)、人口科学(涉及人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视角为马克思自然概念提供愈益丰富的证明。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现时代中人类正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的发生与解决,都无不与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尤其是劳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产中的自然物质要素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丰富内涵对于当代人类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方面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王典[4](2020)在《哲学原子论的伦理内涵及其与科学原子论的差别》文中提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立哲学原子论,哲学原子论是对早期希腊各派别自然哲学的一次综合,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唯物论哲学体系。及至古希腊晚期,伊壁鸠鲁对哲学原子论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体现为对自由的论证和提出以幸福为宗旨的伦理学。在漫长的中世纪,哲学原子论遭到禁止,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原子论才得以全面复兴,逐渐成为一股冲击基督教神学的思潮。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原子论也逐渐向科学原子论转变和发展。哲学原子论所讨论的原子和科学原子论所讨论的原子都是物质内部结构中的微小粒子,都有重量、形状和体积的特性。但是,哲学原子论的原子是哲学家思辨推理的产物,原子是现象世界的本原,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是超感知的存在。在原子的运动中,原子的偏斜运动论证了自由。在自由的基础上,哲学原子论以幸福论的伦理学为旨归,论证自由和论证幸福是一体的;而科学原子论的原子是科学家实证分析的对象,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物质微粒,是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科学原子论对原子的特性和运动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表达,不再有自由的位置。科学原子论不再讨论自由,也就不再包含以自由为基础的伦理学。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缘起,在精读原着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解决在研究原子论思想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分析哲学原子论和科学原子论的差别及其内在原因,揭示在当代粒子物理学背景下哲学原子论仍然具有的现实意义,乃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论述哲学原子论的基本规定及其伦理学转向。德谟克利特创立哲学原子论,伊壁鸠鲁对哲学原子论进一步发展。哲学原子论将原子和虚空作为现象世界的本原,原子具有体积、形状和重量的特性。在基于原子特性的原子的运动方式中,原子的偏斜运动论证了自由。在自由的基础上,哲学原子论以幸福论的伦理学为旨归,论证自由和论证幸福是一体的。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对原子论自由内涵的发现和阐明。分析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原子的特性规定和运动规定上的差别,德谟克利特以世界的多样性的形成来规定原子的特性,以原子的漩涡运动来论证必然性;而伊壁鸠鲁则以本原概念来规定原子的特性,以原子的偏斜运动来论证自由。指明德谟克利特只认识到原子的物质方面,原子的概念还根本没有完成;而伊壁鸠鲁从原子的概念本身出发,原子的偏斜运动论证了自由,原子的自由的排斥运动是偏斜运动的实现,原子的概念真正完成。第四部分论述科学原子论对自由内涵的拒斥。在漫长的中世纪,哲学原子论遭到禁止。直到17世纪,伽桑狄对哲学原子论进行了全面的复兴。在17至18世纪,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为原子论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在19世纪,化学家道尔顿测定原子的相对质量,标志着科学原子论的建立和哲学原子论向科学原子论转变的最终完成。在20世纪,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比原子更小的电子并提出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科学家对原子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表达,量子力学逐步建立,在原子的运动中不再有自由的位置,也就不再包含以自由为基础的伦理学。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反思,阐明哲学原子论以伦理学为旨归和科学原子论对伦理学的拒斥的内在原因。哲学原子论所讨论的原子是哲学家思辨推理的产物,原子是现象世界的本原,原子是自由运动的,在自由的基础上,哲学原子论以幸福论的伦理学为旨归;而科学原子论所讨论的原子是科学家实证分析的对象,原子是可感知的存在,原子的运动是非自由的,不再讨论自由也就不再包含以自由为基础的伦理学。科学建立在关于世界万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被概括和加强在关于世界状态之决定论的形而上学原理中。而自由构成关于人类行为的形而上学原理,让我们成为超出决定论的存在者。1我们应该正视科学的界限,如果只是一味地发展科学,而忽视对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思考,那么用科学来造福人类就是一句空话。哲学原子论对自由的论证和以幸福为宗旨的伦理学,在当代粒子物理学背景下,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娄玉钤[5](2020)在《浅谈中西医差异的根源及相关不同点》文中研究表明对中西医的差别溯本求源,有利其更好的发展。根本差别在于中医学的世界观是"元气论",方法论是"取象比类";西医学的世界观是"原子论",方法论是"还原法"。这决定了中医学必然走向宏观,并主要通过"象思维-疗效"反复考问与临床实践探索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关系;西医学必然走向微观,并主要依靠实验室基础研究探索物质的精细结构、成分和功能,由此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诊疗和学科特征。中西医各有优势病种或优势阶段、优势方面,说明两者认识到的都只是复杂多维人体的一部分真理,因为疗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既是不同世界观的体现又是不同世界观的价值所在。中西医各有长短,一方永远不可取代另一方的价值,应彼此欣赏、平等对话、优势互补,因为保障人类健康是中西医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齐晓明[6](2019)在《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文中提出近年来,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趋势加剧,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峻的生态形势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全球生态失衡的挑战,我们还需不需要马克思?回答是肯定的。应对这样的时代课题,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凸显其理论价值,成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宝贵的思想资源。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不能算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开启这个思想领域以来,其论题之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实践指向,越发使其研究呈现出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主题吸引了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研究氛围相当活跃,在国内外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当前,由于日本学者斋藤幸平新研究成果的发表,拓展了马克思文本范围,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内容会随之日益丰富起来;但是,关于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理路和研究视域的探析还不够具体和系统,还有待深入。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立场,运用文本和文献综合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围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力图实现两个创新,一是思想内容创新,力图给读者呈现出一幅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整体画卷;二是论证方法的创新,以思想史为视角,揭示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在人类自然观发展史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总之,人类自然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悠久的历程,古代人的自然观尚有朴素的生态蕴含,经历中世纪到近代,自然观念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反映出机械性和反生态性,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地继承,以实践为新逻辑起点,完成了自然观的三次理论转向,终结了近代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形成了其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赋予其自然观丰富的生态蕴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他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理论的局限性,无法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道路;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人类解决世界生态危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许欢[7](2019)在《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认识论与物理学基础》文中认为关于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通常存在两个流行的意见:一个说法是,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划分为准则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个部分;另一个说法则是关于伊壁鸠鲁的三个部分的关系:学者们通常认为,准则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而准则学和物理学又构成了伦理学的基础。然而,我们经过相关文本的批判性审查,就会发现这两个说法本身隐含着丰富的哲学史内涵,需要作进一步的澄清。事实上,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伊壁鸠鲁哲学既被看成是一种“二分”的哲学体系,又被看成是一种“三分”的体系,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哲学“二分”和哲学“三分”,即对伊壁鸠鲁的哲学划分或者分类做出一个整体性解释,是哲学史上一个还没有被解决的难题,甚至在此之前也没有得到多少的关注。与此同时,准则学和物理学对于伦理学所起到的“基础”意义从来没有得到过系统的澄清和阐发,因而相关说法也就缺少古代文本的直接支撑。这两个未经批判性审查的流行看法,一直以来给伊壁鸠鲁哲学蒙上了一层晦暗不明的面纱。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两个理论的后果,就是我们无法用一种整体的视角去看待伊壁鸠鲁哲学,即不能关于三个部分的关系给出一种融贯和系统的阐释。相应地,根据传统的解释,我们很难对伊壁鸠鲁哲学在哲学史的特殊地位给予应有的说明。为了解决这两个希腊哲学史上的难题,我将试图给出伊壁鸠鲁的体系的一个原创性的阐释。这也是第二章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将首先考察关于伊壁鸠鲁(派)的哲学分类的相关文本,进而说明,以往的哲学史在哲学分类问题上区分伊壁鸠鲁和后来的伊壁鸠鲁派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然后,我将会论证,在古代学者那里,伊壁鸠鲁的体系的“三分”是基于柏拉图-斯多亚的划分标准,因为他们把逻辑学和辩证法单独列为一部分,并且又把伊壁鸠鲁的准则学当成是逻辑学的一种。但是,伊壁鸠鲁本人对于逻辑学的拒斥,导致了他的哲学依据柏拉图-斯多亚的划分标准,只能是“二分”的。然而,有趣的是,伊壁鸠鲁区分了哲学的三个研究阶段,这三个研究阶段对应着三门哲学的学问,因而,在分类而不是划分的意义上,他的哲学也可以被看成是“三分的”。我们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证据,说明当时的哲学家们对于分类和划分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正是划分和分类作为两种标准,造成了关于伊壁鸠鲁体系的不同说法。最终,通过这个阐释,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分类问题的古代文献可以被很好地融贯起来。基于我对伊壁鸠鲁体系的阐释,我将在第三章说明伊壁鸠鲁的准则学和物理学并置的意义。我将从希腊认识论的宏大背景出发,在第一节论证伊壁鸠鲁将准则学和物理学并置针对的,正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所包含或隐藏的怀疑主义。为此,我将考察德谟克利特关于认识论的看法,力图说明德谟克利特的理论会导致感觉的完全怀疑论或者感觉的不可靠论,而这两种观点都是伊壁鸠鲁所竭力避免的。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伊壁鸠鲁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但是伊壁鸠鲁和后来的伊壁鸠鲁派仍然对德谟克利特哲学有着很高的评价。此外,我在第二节会讨论伊壁鸠鲁的基本原则和确切知识的关系,说明基本原则的理解、阐释和应用是一个统一的动态过程。第三节则是关于元素,虽然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对此都有论述,但是我也会证明伊壁鸠鲁和他的前人德谟克利特的不同之处:伊壁鸠鲁关于元素的说法完全是在他的基本原则上推论出来的,而基本原则的论证又和标准息息相关;德谟克利特的元素更多的是为了回应埃利亚学派在形而上学关于“一”和“多”的说法。通过相关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伊壁鸠鲁不仅提出了标准和元素的问题(这点是受德谟克利特影响)和自然哲学的十二条基本原则,而且他的自然哲学是完全建立在他的基本原则之上的。于是,准则学和物理学的并置意义既从不同的原子论者那里,也从伊壁鸠鲁的哲学内部得到了印证。我在第四章将会谈论伊壁鸠鲁的认识论和物理学对于伦理学所起到的奠基性作用。我们通过考察希腊哲学史会发现这种奠基性作用很可能是伊壁鸠鲁的独创。第一节,我将阐述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或者物理学跟伦理学之间基本没有联系,一方面,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的必然性和伦理学存在不可调和的张力,另一方面,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比如他的行动标准)无法导向他的伦理学目的;第二节,我将阐述居勒尼学派对于认识论和物理学的基础作用的否认;而在第三节,我将说明伊壁鸠鲁伦理学要解决的四个支柱性问题及其回答都是奠基在伊壁鸠鲁的认识论和物理学之上的,其中我重构了伊壁鸠鲁的快乐作为目的的论证,指出在这个论证中,最为基础的我们内在的原始欲望。事实上,无论是诸神的观念,还是欲望的限度,其最终阐明都和古希腊人关于自然的观念密不可分。
张波[8](2019)在《《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文中研究表明《墨经》是中国第一部科学着作,其中蕴含丰富的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由《墨子》中《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组成,为广义《墨经》;前4篇为狭义《墨经》。本论文以《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学术史为研究对象,以1782年毕沅着手撰写《墨子注》、2009年张知寒主编《墨子志》重版为研究的起、止点,将这227年的历史划分为清中期(1782—1839)、晚清、民国、现代(1949—2009)四个时期,对180多位作者的近千篇着述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分析、评述:首先,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晋朝鲁胜在《墨辩注序》中对概念“名”进行新的定义和具体说明。傅山在《大取篇释》中阐释是非、名实、同异逻辑思想,尤其重视对“名”概念的分析。清中期汪中研究语义的发展及“异名而同实”的问题。晚清时,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校注《墨经》逻辑文本,挖掘其中逻辑思想的因素;梁启超在《墨子之论理学》中,采用西方逻辑术语来比较分析《墨经》中的逻辑学知识,开创墨经逻辑义理研究和比较研究之先河。民国时西方逻辑学的引入,胡适、梁启超、章太炎、章士钊、杨宽、杜国庠等掀起研究《墨经》逻辑的热潮。胡适重点讨论《墨经》中的“说知”,并通过对中西印逻辑的比较来认识《墨经》的特点和优点;章太炎在论式上首次对中西印三大逻辑体系进行探讨;章士钊采用西方逻辑知识来比较解释《墨经》思维形式理论、思维规律。同时学者围绕旁行句读、名墨关系、牒经字、治墨经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现代研究《墨经》逻辑的学者,大陆有詹剑锋、谭戒甫、伍非百、汪奠基、温公颐、孙中原等,港台有严灵峰、史墨卿等,国外还有末木刚博、李云九、葛瑞汉、李绍昆等,都认可中国古代有逻辑学,这一逻辑就是“名学”“辩学”。第二,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数学有什么差异?自从晚清邹伯奇发现《墨经》有中西算法以后,孙诒让等始用《几何原本》来释义《墨经》“中”“厚”等数学概念。民国时,章太炎亦分析“平”“圆”等概念,但未涉及三角、勾股等形体,指出中西认识数学时存在差异:中国先应用,后解释原理,而西方与之相反。到现代,詹剑峰认为墨子心目中的点(端)、线(尺)等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梅荣照认为释义《墨经》“平”为“同高”,确切;如采用《几何原本》来释义“平”为“平行”,不妥。可见,梅荣照认为中国几何学不同于《几何原本》,中国古代算学也异于古希腊数学,即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第三,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清中期俞樾虽然否定、批判近代重学、光学源于《墨经》的观点,但至少能说明《墨经》有重学、光学萌芽。晚清邹伯奇最早认可《墨经》中有自然科学知识。陈沣用凹透镜、凸透镜等光学知识来解读《墨经》条目。尹桐阳用近代西方科学来阐释《墨经》中“力”“景”等知识。栾调甫从重力、光学等知识来阐释《墨经》中科学。现代学者方孝博、杨向奎、詹剑峰、姜宝昌、金秋鹏、钱临照、洪震寰、戴念祖等都认同《墨经》中有力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方孝博把狭义《墨经》所涉内容分为四类,第四类划归为自然科学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他还阐述《墨经》中的时空等10条物理基本概念、力学、光学各8条等。当今国内学界以至科学史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无科学”,对此观点,戴念祖等认为,中国古代虽缺乏阿基米德的数学方法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演,但我国先人经验理论也是科学。另外,为深入分析、印证《墨经》中含有逻辑与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对《墨经》中的“名”“端”“力”等3个概念进行再认识、再研究,从而证实它们实际蕴含着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知识的萌芽。最后,本论文概括、总结出180多位学者在长达227年间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时,所取得的3方面的显着成就,证实中国古代不仅有逻辑和科学,而且也有异于西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独特数学体系。同时也指出研究《墨经》时,在校本、方法、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在研究《墨经》时所得到3个启示:自由度、质疑和创新。本论文分析新时期《墨经》研究概况,展望《墨经》研究的未来远景。
邓玉琼[9](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进步的高度,为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所提出的一份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内涵。它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吸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对人类个体和群体的生存方式以及前途命运提出了创新性思考。从文化哲学的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基础上,力图建构一种人类新文明的模式,从而展开对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的创造性阐释。本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为题,分析了其诞生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挖掘了它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理论源头,探讨了其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型共同体对人类文明的更新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全文一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对人和共同体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个人和共同体认为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关系。自从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和共同体的思考开始脱离古典政治哲学传统,认为个体和共同体是矛盾对立的,这种对立也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渡。现代社会瓦解了共同体,个体获得了一定自由,理性得以开启,但唯利是图的“市民社会”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基于“本质意志”建立的共同体,体现了人类社会对温馨、安全的生存环境的追求,能一定程度上弥合基于“选择意志”而构成的社会所呈现的自私和算计。因而重建人类共同体,由分到合,由私到公,就成为超越斗争性、对抗性个体生存的一个可能性路径。第二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详细分析了其诞生的历史和现实环境,并提出这一理念的四个核心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全新的的理念,它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历史为轴,从中国由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境遇切换到不断走向世界的开放历程中,可见其诞生的客观必然;以现实为据,全球化的历程加速了全人类的时间和空间的关联和互通,共同风险和挑战的增多客观上促使人类需要命运与共,同舟共济;以未来为向,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的个体和群体生活方式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创新,使人类的文明进程迈入一个新台阶。纵观近几年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本围绕着和平、繁荣、开放、绿色这四个核心价值而展开,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文化内核。第三章分析了这一理念的历史文化根基。儒家的“天下”,“和谐”、“礼让”和“大同”等文化涵义是这一理念提出的历史文化基础,其中重点分析了儒家理念的“古今之辨”,并讨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适用的范围和边界,提出如何以历史辩证法的思维来看待儒家在当代世界的坚持和发展,以激发儒家内在的思想活力和资源。第四章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谓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出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与新时期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此部分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的“类”意识、“真正的共同体”、“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由此辨明二者内在的逻辑关联和创新运用。第五章探究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意义。从历史维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观继承义利兼顾的传统伦理,其中提出的“正确义利观”是在新时期构建新型国家关系的一项重要的中国式伦理法则。从现实维度来审视,其提出的建立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绿色环保的新全球伦理,是对于现代性条件下全球伦理的有效调适。第六章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新命。这一理念展视了新的“共同体”时代的可能性面向。这个共同体是对于传统共同体的升级转型,不是“物的共同体”,也不是纯粹“精神的共同体”,而是一种建立于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和共同意志、同情共感基础上的共同体,体现出共同体不断走向进化的历程。新的共同体时代对人类未来文明作出了新的设想,试图在超越工业现代文明的基础上重塑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促使人类的文化走向“其命维新”的新境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挖掘了儒家的思想对新的共同体的建构能提供的价值支撑;其次是提出了共同体进化的可能性面向;其三是分析了人类新文明的可能性走向。
刘超[10](2019)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文化和思维是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思维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深层内涵,是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世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元认知模式。中国人喜欢追问“这有什么用”,表现出注重实用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思维,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主要表现。本研究将实用思维定义为一种重视现实致用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实用思维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从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比较重视此岸世界现实满足,轻视彼岸世界来世追求;从理论与应用孰重孰轻的角度看,中国人一向重应用探究,轻理论建构;从个体参照的时间框架看,更重视当前之用,轻视长远之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沿着从生物适应到文化选择的理路演进,历经萌芽、发生、形成和确定四个阶段。中国人实用思维在知识、关系和宗教三个领域体现较为明显,普遍将知识、关系和宗教视为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第二部分,梳理实用思维产生的文化缘由,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一个世界”观,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以及重视机会获得与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1)“一个世界”观将人生的目标追求置于此岸世界,关注现实性目标追求,忽视超越性目标追求。(2)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强调“知”要能够服务于“行”,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一观念传统分别解构了“知”的重要性与对象性,使得中国人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轻视理论研究。(3)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实用思维涉及相关的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一部分从实用价值观、实用认识论以及言语模式形塑思维三个方面对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进行微观探讨。中国文化已经形成重视个体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实用价值观,形成关注现实致用的实用认识论。言语模式促使文化中已经存在的实用价值观和实用认识论自觉地进入个体的思维之中。中国人喜好追问“这有什么用”和“如何做”:“这有什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从“用”的角度看事观物,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如何做”强调方法技术的寻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回避理论解释。在特定言语模式的引导下,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追求实用。第四部分,从实用思维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中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和“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1)对“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的回答需要追溯至两希文明,两希文明分别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在古希腊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概念化的形式逻辑,倾向于用元素-结构认知模式来认知事物,用数来描述与演绎自然存在,古希腊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识上的准备。在希伯来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超越性的目标追求,积极进行着自我与意义寻求,希伯来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上的准备。现代科学是超越实用的结果,是人类智识力量和人格力量拒斥实用思维的双重超越。(2)对“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答也可以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寻求。在实践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擅长运用类比推理和相关逻辑,这种思维方法将一切事物都联系起来,人与自然形成整体的存在格局,故未能成功地将人与自然进行切分,古代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作用-功能认知模式看待自然客体,对于中国人而言,数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总体看来,中国人未能有效地形成现代科学产生所必要的认知因素。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热衷于现实性的目标追求,持趋乐避苦的性格特征,主动求乐,被动受苦,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羁绊于一种现实致用的思维之中,被双重的实用寻求所束缚。不论是从认知上看,还是从人格上看,古代中国人都不具备产生现代科学所必要的智识性条件和动力性条件。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适应艰辛环境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增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由于过于重视效用和功能,中国人漠视不能尽快致用的理论研究,回避超越性目标追求。中国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心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而中国人如果想要实现人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则需要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深彻理解希伯来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使得超越性目标成为中国人总体目标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古代存在过原子论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存在过原子论吗?(论文提纲范文)
(1)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
2.4.1 缘起——“一字师” |
2.4.2 实践——科技训诂 |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
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
3.3 人才培养 |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
3.3.2 人才培养结果 |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1. 结语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方法研究 ——基于斯科特·米克尔对马克思思想的本质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原子论与本质主义两大理解范式 |
第一节 原子论与本质主义两大思想传统 |
一、原子论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
二、本质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
第二节 原子论与本质主义两大理解范式下关于马克思一般方法的争论 |
一、关于马克思一般方法的“本质主义”理解范式 |
二、关于马克思一般方法的原子论理解范式 |
三、作为本质主义者的马克思 |
第三节 马克思的本质主义相对于其他本质主义的优越性 |
一、马克思的本质主义相对于亚里士多德本质主义的优越性 |
二、马克思的本质主义相较于黑格尔本质主义的优越性 |
第二章 马克思的本质主义方法 |
第一节 本质的实在性与可知性 |
一、本质的实在性 |
二、本质的可知性 |
第二节 本质的优先性 |
一、在原因上形式优先于质料 |
二、在目的上整体优先于部分 |
三、在意义关系上种优先于个体 |
第三节 本质的过程性 |
一、本质的潜在性 |
二、本质的矛盾运动 |
三、本质的跃迁 |
第三章 本质主义理解范式下马克思的资本历史理论 |
第一节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原子论方法的批判 |
一、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的双重批判维度 |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原子论方法的理论表现 |
第二节 诸价值形式的共同本质与真实矛盾 |
一、在政治经济学展示起点中所蕴含的本质主义研究 |
二、作为诸价值形式共同本质的价值 |
三、价值与价值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 |
第三节 资本形式的生成 |
一、资本形式的独特性 |
二、资本形式的生成过程 |
三、资本形式的典型运动 |
第四章 本质主义理解范式下马克思的一般历史理论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真实本质与真实矛盾 |
一、具体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的真实本质 |
二、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之间的矛盾 |
第二节 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 |
一、三大历史阶段的划分 |
二、社会分类与历史进步之间的区别 |
三、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过渡 |
第三节 社会发展与人发展的同一性 |
一、人的社会本质与人的类本质的同一性 |
二、社会的发展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的同一性 |
第五章 对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研究的反思 |
第一节 对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研究的总述 |
一、马克思的本质主义身份 |
二、马克思的本质主义方法 |
三、本质主义方法在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体现 |
第二节 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研究的意义 |
一、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迫切问题 |
二、正确把握马克思方法研究的根本方向 |
三、初步奠定马克思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马克思本质主义方法研究的局限性 |
一、本质主义研究中的理论主义倾向 |
二、对本质外部要素的不充分理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缘由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价值 |
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 |
2.1 古代自然哲学研究中展开对自然的探索 |
2.1.1 中学时代的作文首次触及“自然”概念 |
2.1.2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关于自然的理论 |
2.1.3 《博士论文》中的两种自然哲学差别论 |
2.2 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
2.2.1 《手稿》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系统表达 |
2.2.2 自我意识唯心论自然观的清算 |
2.2.3 抽象自然观的摒弃 |
2.3 自然概念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融合 |
2.3.1 劳动的自然要素 |
2.3.2 自然与商品的分析 |
2.3.3 机器、科学与自然力的应用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多维审视 |
3.1 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 |
3.1.1 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
3.1.2 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性 |
3.1.3 自然存在的物质统一性 |
3.2 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 |
3.2.1 人化自然是“人类化了的自然界” |
3.2.2 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 |
3.2.3 人化自然的“双重超越” |
3.3 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 |
3.3.1 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 |
3.3.2 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 |
3.3.3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
3.4 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 |
3.4.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
3.4.2 “物质变换”的生态内蕴 |
3.4.3 “自然生产力”的生态经济学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 |
4.1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 |
4.1.1 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
4.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实践生存论性质 |
4.1.3 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联结的纽带 |
4.2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自然概念 |
4.2.1 自然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
4.2.2 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
4.3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自然概念 |
4.3.1 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性 |
4.3.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意义 |
5.1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理论科学 |
5.1.1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现代理论物理学提供哲学解释原则 |
5.1.2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现代地理学研究提供指导 |
5.1.3 人类自身是自然的理论为现代人口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5.2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物质生产 |
5.2.1 劳动过程进步论科学说明现代科技革命中人与自然的新特点 |
5.2.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澄清现代信息社会理论的片面性 |
5.3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生态问题 |
5.3.1 揭示当代生态问题的成因 |
5.3.2 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 论文发表 |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 获奖情况 |
致谢 |
(4)哲学原子论的伦理内涵及其与科学原子论的差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哲学原子论的基本规定及其伦理学转向 |
2.1 德谟克利特创立哲学原子论 |
2.1.1 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
2.1.2 原子具有形状和大小的特性 |
2.1.3 原子构成世界万物的漩涡运动 |
2.1.4 哲学原子论的伦理学倾向 |
2.2 伊壁鸠鲁对哲学原子论的发展 |
2.2.1 原子具有体积、形状和重量的特性 |
2.2.2 原子特性中隐含的自由和原子的偏斜运动 |
2.2.3 原子的偏斜就是自由和以幸福为宗旨的伦理学 |
第三章 马克思对哲学原子论自由内涵的发现和阐明 |
3.1 德谟克利特对原子的特性规定和伊壁鸠鲁对原子的特性规定的比较 |
3.1.1 德谟克利特以世界的多样性的形成来规定原子的特性 |
3.1.2 伊壁鸠鲁以本原概念来规定原子的特性 |
3.1.3 原子的特性规定和本原概念的矛盾 |
3.2 德谟克利特对原子的运动规定和伊壁鸠鲁对原子的运动规定的比较 |
3.2.1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的漩涡运动及其必然性 |
3.2.2 伊壁鸠鲁的原子的偏斜运动及其自由 |
3.2.3 原子的自由的排斥运动是偏斜运动的完成 |
第四章 科学原子论对自由内涵的拒斥 |
4.1 17世纪伽桑狄对哲学原子论的全面复兴 |
4.2 17至18世纪原子论思想的新内容 |
4.3 19世纪道尔顿测定原子相对质量和科学原子论的建立 |
4.4 20世纪汤姆逊构建原子内部结构模型和量子力学的提出 |
4.5 科学规律中没有自由的位置 |
第五章 哲学原子论和科学原子论关于伦理学内容的有与无的差别 |
5.1 现象世界的本原和实证分析的对象 |
5.2 论证自由和拒斥自由 |
5.3 以幸福论的伦理学为旨归和对伦理学的拒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浅谈中西医差异的根源及相关不同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中西医差异的根源 |
1.1 中医:“元气论”与“取象比类” |
1.2 西医:“原子论”与“还原法” |
2 中西医在三个共同点之上的差异 |
2.1 物质层面的差异 |
2.2 研究方法的差异 |
2.3 解决临床问题的差异 |
3 中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及自身发展规律 |
3.1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与自身发展规律 |
3.2 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及自身发展规律 |
(6)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概念解读 |
第一章 西方自然观念及其生态意蕴的历史探究 |
第一节 创世神话自然观 |
一、古希腊创世神话和原始宗教 |
二、创世神话自然观中的“自然” |
三、创世神话自然观的思想价值 |
第二节 古希腊理性自然观 |
一、古希腊哲学对自然问题的探讨 |
二、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思想特点 |
第三节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
一、神学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价值 |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
一、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
二、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历史评价 |
第五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
一、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古希腊渊源 |
二、近代唯物主义哲学蕴含的机械论自然观 |
三、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形成和发展的文本轨迹 |
第一节 起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博士论文》 |
一、人的选择自由与动物的依赖性 |
二、对宗教目的论的批判与唯物主义 |
三、原子偏斜运动与辩证法 |
第二节 转折:《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一、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二、人化自然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 |
三、自然异化与共产主义 |
第三节 新境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一、《提纲》中实践视域下的自然观 |
二、《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
第四节 深化:《资本论》 |
一、新陈代谢—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 |
二、自然资源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
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及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 |
第一节 马克思自然观理论转向的前提准备——对德国自然观念的批判与继承 |
一、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哲学的扬弃 |
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
第二节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 |
一、从抽象本体到历史本体的转向 |
二、从机械论到人化自然的转向 |
三、从构成到过程的转向 |
第三节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 |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本质 |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点—人的生存与发展 |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旨归—两个“和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
一、自然的客观实在性 |
二、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依赖自然界。 |
三、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中蕴含的生态性 |
第二节 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思想 |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的论述 |
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三、自然生产力是一种生态生产力 |
第三节 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思想 |
一、马克思新陈代谢概念的主要思想来源和概念蕴涵 |
二、资本主义新陈代谢断裂及后果 |
三、新陈代谢断裂延伸的其他领域 |
四、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丰富和拓展 |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西方回响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
第二节 从环境保护到科学发展: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中国化的开端 |
一、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 |
二、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中国化理论新发展 |
一、绿色发展观 |
二、生态民生观 |
三、生态制度观 |
四、生态全球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沉思 |
一、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思维方式 |
二、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理性 |
三、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意蕴的双重超越 |
第二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迪 |
一、中国生态与环境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引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认识论与物理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研究进路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论伊壁鸠鲁主义中的“哲学三分” |
2.1 拉尔修论伊壁鸠鲁哲学的划分 |
2.2 塞克斯都和塞涅卡论伊壁鸠鲁哲学的划分 |
2.3 伊壁鸠鲁和“辩证法” |
2.4 伊壁鸠鲁的“哲学三分” |
第3章 准则学和物理学在伊壁鸠鲁主义中的“并置” |
3.1 标准和认识论 |
3.1.1 德谟克利特论标准 |
3.1.2 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认识论的批判 |
3.2 基本原则与确切知识 |
3.3 元素与基本原则 |
3.3.1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论元素 |
3.3.2 伊壁鸠鲁论元素和基本原则 |
第4章 认识论和物理学在古希腊的快乐主义中的角色 |
4.1 德谟克利特的灵魂愉悦 |
4.2 阿里斯提波和居勒尼学派论快乐和幸福 |
4.3 伊壁鸠鲁论快乐和幸福的奠基 |
4.3.1 天象和诸神的观念 |
4.3.2 死亡和灵魂可朽论 |
4.3.3 欲望、快乐和自然 |
第5章 结论和历史的回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时间的选取、分期及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清中期(1782—1839):阐释《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史 |
1.3.2 晚清(1840—1911):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
1.3.3 民国(1912-1948):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
1.3.4 现代(1949—2009):阐释《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学术史 |
1.3.5 墨学相关文献分析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墨子和《墨经》 |
2.1 墨子其人 |
2.1.1 墨子姓名、生卒年 |
2.1.2 墨子籍贯、出身 |
2.1.3 墨子生平 |
2.1.4 《墨子》版本 |
2.2 《墨经》其书 |
2.2.1 《墨经》着者、成书年代 |
2.2.2 《墨经》思想渊源 |
2.2.3 《墨经》体例价值 |
第3章 清中期(1782—183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
3.1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的学术概述 |
3.2 傅山、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
3.2.1 傅山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
3.2.2 毕沅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
3.3 清中期《墨经》逻辑研究评点 |
第4章 晚清(1840—1911):《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研究 |
4.1 晚清《墨经》研究的学术史概述 |
4.2 俞樾等人研究《墨经》数理的学术成果 |
4.3 孙诒让、王闿运等校勘、研究《墨经》逻辑与数理的学术成果 |
4.3.1 孙诒让校勘、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
4.3.2 王闿运等人校勘《墨经》的学术成果 |
4.4 晚清《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
第5章 民国(1912—1948):《墨经》数理和逻辑学术史研究 |
5.1 民国时期《墨经》研究的学术概况 |
5.2 吴毓江等学者校注《墨经》的学术成果 |
5.3 谭戒甫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
5.4 胡适、梁启超、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知识的学术成果 |
5.4.1 胡适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
5.4.2 梁启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
5.4.3 杨宽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
5.5 20世纪20年代初《墨经》讨论 |
5.5.1 《墨经》旁行句读问题 |
5.5.2 《墨经》牒经字问题 |
5.5.3 名墨关系问题 |
5.5.4 治《墨经》的方法问题 |
5.6 民国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
第6章 现代(1949—2009):《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 |
6.1 现代《墨经》研究概述 |
6.1.1 大陆的《墨经》研究 |
6.1.2 港台地区的《墨经》研究 |
6.1.3 国外的《墨经》研究 |
6.2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学术成果 |
6.2.1 汪奠基等学者研究《墨经》逻辑的成果 |
6.2.2 温公颐等学者研究《墨经》的逻辑成果 |
6.3 大陆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
6.3.1 方孝博等学者研究《墨经》数理知识的成果 |
6.3.2 钱临照等学者研究《墨经》物理知识的成果 |
6.3.3 钱宝琮等学者研究《墨经》数学知识的成果 |
6.4 港台地区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
6.5 国外学者研究《墨经》逻辑和数理知识的学术成果 |
6.5.1 日本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
6.5.2 韩国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
6.5.3 欧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
6.5.4 美洲学者研究《墨经》的学术成果 |
6.6 现代《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评点 |
第7章 《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专题研究 |
7.1 《墨经》逻辑知识“名”的再研究 |
7.1.1 对“名:达、类、私”的归类 |
7.1.2 注释《经上79》及《经说上79》 |
7.1.3 《经上79》与《经说上79》中蕴含的科学逻辑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
7.2 《墨经》数学知识“端”的再阐释 |
7.2.1 《墨经》中涉及“端”字的代表性四条 |
7.2.2 《墨经》中“端”的阐释:一词一义与一词多义 |
7.2.3 对《墨经》中“端”释义的辨析 |
7.2.4 小结 |
7.3 对《墨经》物理知识“力”的再认识 |
7.3.1 学者对《经上》第廿一条目的阐释 |
7.3.2 对学者的解读、观点的分析 |
7.3.3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所取得的成就 |
8.2 《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1782—2009)存在的不足 |
8.3 本文从《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 |
8.4 新时期《墨经》逻辑与数理研究的概况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视角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
2.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价值 |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意义 |
4.评价与展望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1.肯定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
2.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 |
3.对文明转型的影响 |
4.评价和展望 |
第一章 人与共同体——一种文化哲学的探讨 |
第一节 文化: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的运行法则 |
一、“文化”概念中西考源 |
二、文化:人的生存方式和历史的运行法则 |
第二节 :原子式个人、市民社会、世界秩序 |
一、古希腊时期的“原子论” |
二、“自然权利”与“市民社会” |
三、现代国际秩序 |
第三节 :重建共同体:超越原子化的生存方式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一、人类 |
二、“命运” |
三、“共同体”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条件 |
一、中国的“世界观”变迁 |
二、国际关系的规则变化 |
三、旧邦新命——中国文化的重新定位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儒家文化底蕴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观 |
一、“天下”的伦理尺度 |
二、天下与王道政治 |
三、天下与万物一体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天下”观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理念 |
一、“和而不同”之“和” |
二、“协和万邦”之“和”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和”的新意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原则 |
一、“让”的道德意蕴 |
二、“让”与“争”之德性要求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礼让”与“共享” |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同”理想 |
一、古代之大同理想 |
二、大同理想的近现代传承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同”新愿 |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基础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类”意识 |
一、马克思的“类”对于费尔巴哈的超越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马克思的“类”意识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类”意识的发展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 |
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关联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观”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关联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超越 |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精义 |
第一节 :正确义利观——中华传统伦理的超越 |
一、“义以为上”和“义利兼顾”的儒家伦理法则 |
二、正确义利观对儒家伦理的继承和创新 |
第二节 :共赢共享——对现代性全球伦理的调适 |
一、为“他者”的责任意识 |
二、为“所有人”的普遍仁爱精神 |
三、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新命 |
第一节 :新共同体时代的来临 |
一、“社会”时代与“共同体”时代 |
二、新的共同体时代 |
第二节 :返本开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儒家文化新命 |
第三节 :文明转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文明 |
一、人类文明的本质——多元平等 |
二、人类文明的方向——共赢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习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与表现 |
2“实用”与“思维”的内涵解读 |
2.1“实”与“用”的涵义解读 |
2.2“实用”的内涵解读 |
2.2.1 实际效用 |
2.2.2 现实应用 |
2.2.3 符合当下需要 |
2.3“思维”的内涵解读 |
3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3.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 |
3.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基本特征 |
3.2.1 重视此岸现世满足,轻视彼岸来世追求 |
3.2.2 关注应用探究,轻视理论构建 |
3.2.3 注重近期之用,忽视长远之用 |
4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与主要表现 |
4.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 |
4.1.1 萌芽阶段 |
4.1.2 发生阶段 |
4.1.3 形成阶段 |
4.1.4 确定阶段 |
4.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主要表现 |
4.2.1 知识 |
4.2.2 关系 |
4.2.3 宗教 |
第二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文化缘由 |
5“一个世界”观为核心的意义系统 |
5.1“一个世界”观与“两个世界”观的比较 |
5.1.1 思想来源 |
5.1.2 基本内涵 |
5.1.3 关系 |
5.1.4 目标追求 |
5.2“一个世界”观使得中国人追求现实性目标 |
5.2.1 物质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2 社会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5.2.3 情感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
(1)人际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 |
(2)物我之情:圆融的物我关系 |
6 重“行”之知行观与“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 |
6.1 重“行”之知行观 |
6.1.1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一:重“行”与重“知” |
6.1.2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二:“知行合一”与“知行二分” |
6.2“人”为中心之天人观 |
6.2.1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一:“人”为中心与“天”“人”各为中心 |
6.2.2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二:“人天合一”与“天人二分” |
6.2.3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三:有情之天与有理之天 |
6.3 传统知行观与传统天人观使得中国人重视应用性研究 |
6.3.1 未能建立起理论研究兴趣 |
6.3.2 重视应用性知识系统 |
6.3.3 形成重视现实应用的“学”“术”传统 |
7 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 |
7.1 重视机会获得 |
7.2 恐惧物质匮乏 |
7.3 两个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 |
7.4 中国人重近期利益的表现 |
第三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 |
8 中国人实用思维形成的总体机制图 |
9 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 |
9.1 个人/家庭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1.1“好死不如赖活着”:寿(健康长寿) |
9.1.2“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富(物质财富) |
9.1.3“势大面子宽”:贵(社会权势) |
9.1.4“家和万事兴”:和(家庭和谐) |
9.2 国家/天下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
9.2.1“治国”: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
9.2.2“平天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10 中国人的实用认识论 |
10.1 实用自然认识论 |
10.1.1 自然的三个维度 |
10.1.2 功能本体是中国古代实用自然认识论的认知基础 |
10.1.3 实用自然认识论影响下形成应用性/操作型知识体系 |
10.2 实用道德认识论 |
10.2.1 道德的两重性 |
10.2.2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实用道德认识论的社会需要 |
10.2.3 实用道德认识论影响下形成道德践履操作系统 |
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影响实用思维的形成 |
1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形塑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
11.1.1 思维支配语言 |
11.1.2 语言形塑思维 |
11.2 中国式提问将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实用” |
11.2.1 问题之一:这有什么用 |
(1)“这有什么用”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 |
(2)“这有什么用”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11.2.2 问题之二: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 |
(1)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引导“术”(方法与动作)的寻求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满足于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 |
11.2.3 中国式提问的逻辑后果 |
(1)“这有什么用”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
第四部分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2“李约瑟难题”的文献回顾与解析 |
12.1“李约瑟难题”的阶段性 |
12.1.1 17世纪初-19 世纪末:以德梅朗和巴多明等法国学者为代表 |
12.1.2 20世纪初-20 世纪中叶:以任鸿隽和梁启超等中国学者为代表 |
12.1.3 20世纪中叶-20 世纪80年代:李约瑟对难题的研究 |
12.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的努力 |
12.2“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与学科中心偏移 |
12.2.1 “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 |
12.2.2 “李约瑟难题”的学科中心偏移 |
12.3“李约瑟难题”研究中展现的三个问题 |
12.3.1 问题之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问题 |
12.3.2 问题之二:“伪问题”说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 |
12.3.3 问题之三:现代科学移植中国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3 心理学的努力:以往心理学研究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
13.1 陈立:“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便必为心理的” |
13.2 尼斯贝特、彭凯平和侯玉波: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解答 |
13.3 皮亚杰:认识的心理发生 |
13.3.1 动作:一般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2 超越动作:科学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
13.3.3 皮亚杰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启发 |
14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
14.1 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 |
14.1.1 希腊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认知条件 |
(1)概念化的形式逻辑 |
(2)元素-结构认知模式 |
(3)“数”的描述机能与演绎机能 |
14.1.2 希伯来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人格因素 |
(1)超越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自我与意义寻求 |
14.2 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 |
14.2.1 实践取向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认知条件 |
(1)相关逻辑和类比推理 |
(2)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
(3)“数”在实践中起指导功能 |
14.2.2 儒道文化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 |
(1)现实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
(2)求乐避苦的性格特征 |
第五部分 反思、评价与结论 |
15 对中国人思维研究的反思 |
15.1 以心理学为中心学科,关注思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
15.2 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思维为基本,同时关注思维研究的文化差异 |
15.3 宜从方法上把握思维研究的三个层次 |
16 对中国人实用思维的评价 |
16.1 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
16.2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理论兴趣的形成 |
16.3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超越性目标的形成 |
16.4 改善中国人思维的策略 |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研究的创新 |
17.2 本研究的不足 |
1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古代存在过原子论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方法研究 ——基于斯科特·米克尔对马克思思想的本质主义阐释[D]. 熊市伟. 西南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D]. 刘福. 吉林大学, 2020(08)
- [4]哲学原子论的伦理内涵及其与科学原子论的差别[D]. 王典.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浅谈中西医差异的根源及相关不同点[J]. 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04)
- [6]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 齐晓明.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7]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认识论与物理学基础[D]. 许欢. 山东大学, 2019(02)
- [8]《墨经》逻辑与数理学术史研究(1782-2009)[D]. 张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9]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研究[D]. 邓玉琼.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D]. 刘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