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测量工作水平及氡评价铀矿大气(论文文献综述)
李必红[1](2014)在《铀矿勘查中的车载伽玛能谱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是将伽玛能谱仪安装在汽车上探测陆地介质放射的伽玛射线能量和强度,并计算其中所含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方法,用来寻找放射性(或放射性伴生)矿产和监测辐射环境。在铀矿勘查中,车载伽玛能谱测量主要是用来测定岩(矿)石或土壤中所含铀、钍、钾的含量,圈定铀异常(矿化)范围和成矿远景区。仪器谱的谱分析是提高核素含量测量精度的关键问题,铀成矿有利信息提取是确定车载伽玛能谱找矿标志和圈定铀异常远景区的关键问题。目前,在铀矿勘查中,车载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解释滞后于航空伽玛能谱,谱分析仅停留在“标准三窗”法,基于车载伽玛能谱的放射性统计噪声和大气氡的影响、谱分析及铀成矿有利信息提取研究较少。针对目前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研究的不足,本文在降噪、大气氡影响修正、谱分析、铀成矿有利信息提取及远景预测方面开展研究。1.采用离散余弦、小波变换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方法组合,对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数据开展了降噪技术研究,提出了离散余弦神经网络模糊降噪和小波神经网络模糊降噪综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模糊降噪对全谱数据低能段谱处理的效果较好。经过处理后的全谱低能谱段的特征峰能没有丢失,但是高能谱段的特征峰降噪效果明显差于采用离散余弦神经网络模糊降噪。两者相结合可有效降低统计噪声。2.提出了直接测氡法修正车载伽玛能谱测量中大气氡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定点测量时,车载伽玛能谱实测当量铀含量与大气氡浓度呈线性关系,斜率为两者的关系系数,以车载伽马能谱测量系统和测氡仪器组成新系统,通过定点测量和函数拟合确定大气氡影响的修正系数,实现移动测量中修正大气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3.通过对车载伽玛全谱特征分析,提出了车载伽玛能谱全谱分析和214Pb低能铀窗方法,建立了全谱分析法,低能铀窗法、标准“三窗法”的车载伽玛能谱分析系统,充分挖掘了车载伽玛全谱信息。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全谱分析能有效地利用全谱信息,214Pb低能铀窗法好于214Bi-609低能铀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基于车载伽玛能谱测量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对铀矿勘查中的车载伽玛能谱成矿有利信息提取技术与远景预测系统进行开发、完善,建立了两个盆地铀矿找矿标志、模型和综合预测方法,使得车载伽玛能谱信息与地质、物化探、遥感等信息有机结合,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了铀矿产预测成果的可信度。本研究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提高了车载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解释水平,为铀矿勘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信息数据。
郭帮杰[2](2016)在《准噶尔盆地东缘铀及多金属勘查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成矿带,是铀、金、铜、锡、钼等多金属矿的重要产地。本论文研究区地处准噶尔盆地东缘喀拉麦里断裂带和阿尔曼太断裂带之间,是金矿和锡矿重要产地,喀拉麦里断裂带北侧发育大面积石炭纪富铀花岗岩和侏罗纪砂岩,是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新型遥感技术方法,开展砂岩型铀矿及金、锡、铜等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遥感地质评价与靶区预测研究。主要采用航空高光谱遥感(CASI-SASI-TASI)数据,结合ASTER、Quick Bird及Landsat8等多光谱数据,识别了研究区区域构造、控矿构造、蚀变等信息,开发了SiO2和石英矿物含量热红外高光谱遥感定量计算模型,构建了砂岩型铀矿及多金属矿遥感找矿模式。在此基础上,优选了砂岩型铀矿及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具体成果和认识如下:(1)开发了热红外高光谱遥感SiO2和石英矿物含量定量算法热红外高光谱遥感能够较精确提取SiO2和石英矿物含量信息,SiO2含量与波段8.6μm附近的发射峰和9.25-9.75μm范围内递增的发射率光谱曲线特征密切相关。8.6μm波长位置的发射峰是石英矿物特有的发射光谱特征,该处发射峰的发射率值与石英含量密切相关,能够精确反映石英的含量。本文开发了热红外高光谱遥感SiO2和石英矿物含量定量算法,有效区分了硅化带和酸性岩脉。(2)精确提取了研究区构造和多种蚀变矿物,为砂岩型铀矿和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Quick Bird、ASTER及Landsat8等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完成了研究区的构造和蚀变等信息提取,效果良好。利用遥感数据提取的构造、蚀变矿物、SiO2含量和石英含量等信息,根据铀矿和多金属矿不同成矿类型主要成矿要素组合特征,完成了研究区铀矿和多金属矿成矿潜力遥感地质评价。(3)评价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优选了铀成矿远景区,部分地段经野外查证,发现了较好的铀矿化现象。研究区富铀花岗岩硅化、粘土化等蚀变强烈,是良好的铀源。通过对硅化蚀变、粘土化蚀变等遥感信息异常提取,以及对地层石英含量的提取,评价铀源条件、径流区含氧水渗透条件等效果良好。喀拉萨依地区是研究区砂岩型铀矿重要的成矿远景区,远景区位于喀拉萨依断裂以南至老鸭泉花岗岩体以北。塔克尔巴斯塔乌东南乌伦古东断裂和红盆断裂之间亦是砂岩型铀矿远景区之一。研究区砂岩型铀矿与乌伦古坳陷-滴水泉北凹陷的油气相关,受层间氧化带、油气及多期次构造运动等多因素控制。(4)优选了金、锡、铜等多金属矿成矿靶区,野外查证效果良好。航空高光谱遥感在锡矿、金矿和铜矿等多金属矿床的勘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精确识别与多金属矿矿化相关的多种蚀变矿物,继而快速有效地确定多金属矿床成矿远景区的位置和范围。本文根据遥感数据提取的构造、蚀变矿物、SiO2含量和石英含量等信息,优选了研究区内的铜矿、金矿和锡矿等成矿远景区,其中金矿主要与韧性剪切带相关,成矿远景区主要分布于库布苏构造带,其次阿拉比也岩体为中酸性花岗岩型金矿远景区。锡矿远景区分布于老鸭泉岩体北侧边缘地带及附近的岩脉区,具有强烈的硅化和绢(水)云母化特征。斑岩型铜矿具有典型的蚀变分带特性,依坚迪加曼可里克岩体东部有发育迹象。老鸭泉北侧伴有硅化和绢云母化的小型岩体、酸性岩脉含铜量较高,是铜矿发育的远景区。上述部分多金属矿远景区野外遥感地质验证,发现了较好的矿化现象,为研究区矿产勘查提供了有效的遥感技术支撑。
薛伟[3](2019)在《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大兴安岭岩浆构造带南端,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近40000km2,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带之一。近年来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研究区)铀矿勘查工作备受关注,本文以最新的铀矿勘查成果为基础,通过与国内外典型火山岩型铀矿对比研究,系统总结了各类铀矿床或矿点矿床地质特征,然后利用电子探针、LA-ICP-MS等技术方法手段开展了成岩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客观评价了研究区的找矿前景,提高了对研究区铀成矿的认知程度,为我国北方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和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在野外地质填图、钻探编录和室内测试分析、铀矿勘查总结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各类铀矿床、矿点(核桃坝、单井胡同、骆驼山、西干沟和三道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体和矿石特征及蚀变特征,全面揭示了铀矿化信息,总结了铀矿地质特征,为研究区内的铀矿勘查与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选择代表性铀矿床或矿点开展赋矿火山岩岩石成因研究显示,研究区酸性火山岩具有富SiO2和K2O,贫Al2O3、Sr、Ba、Eu、Ti、P以及高Rb/Sr比值(21.7424.53)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呈Eu亏损的燕式分布,具有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其为壳源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三道沟铀矿化点义县组流纹岩LA-ICP-MA锆石U-Pb年龄为132.2±0.6Ma和132.8±0.8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同时首次对该区义县组的形成年龄进行了限定,即介于132.8Ma122.0Ma之间,这对于解决该区的地层归属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单井胡同铀矿点赋矿火山岩形成于143.8±0.5Ma和141.5±0.5Ma,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矿相学研究表明,核桃坝铀矿床和义盛店铀银矿床矿石矿物均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成矿后阶段为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与义盛店矿床具有相似矿化特征、成矿流体和成矿过程,说明区域成矿流体是同一期富铀含硅酸(络合物)的成矿热液。矿相学研究、成矿地质特征、样品蚀变程度等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的铀矿床类型为碱交代型热液铀矿床,其成因与碱交代作用、次火山岩体密切相关。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核桃坝铀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年代学综合研究表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研究区)的主成矿时间应在100Ma左右,即晚白垩世成矿,其与460矿床、470矿床在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共同形成“北东老、西南新”铀成矿时空格局。成矿规律研究表明,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研究区)具备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岩浆岩条件、铀源条件、热液蚀变条件,控矿因素明显,铀资源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广阔,持续勘查与研究工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核桃坝铀矿床有望发展为大型或者超大型铀多金属矿床,其他铀矿点有望落实为新的铀矿床。三道沟铀矿化点义县组具备较好的铀成矿条件,利于铀成矿作用的发生,该地层可能存在类似的铀矿床。因此,下白垩统义县组是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的找矿层位,其内部北东向硅化构造带是值得关注的找矿方向。
莫顺权[4](2015)在《铀矿通风井尾气核素氡大气迁移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铀矿通风向周边环境排放大量含有铀矿尘、氡气及其子体的尾气,排出来的放射性有害物随大气向下游区域迁移稀释,具有影响范围广、半衰期长、会产生累积效应等特点,对公众的集体剂量贡献大,危害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核素氡随尾气在大气中迁移扩散主要受矿井位置、大气风场、污染源特性、矿山下垫面条件和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对其输运机理和扩散规律的研究是合理预测与评价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的基础,也是防治大气污染与核辐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铀矿井通风尾气多组分放射性核素气固耦合大气扩散模拟,项目号:11105068)资助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下垫面粗糙度、污染源排放高度和季节气候条件(大气稳定度、风向等)下核素氡迁移扩散规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了影响铀矿井尾气放射性核素氡在大气中迁移的各种因素,确定以下垫面粗糙度、污染源排放高度和季节气候条件(大气稳定度、风向等)为主要研究因素。(2)以某实际铀矿地形为对象建立三维大气风场物理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核素氡大气迁移扩散的数学模型,获得了铀矿山大气风场状况及核素氡迁移扩散规律,为评价铀矿区辐射安全距离提供有用数据以促进我国核工业可持续发展。(3)综合研究粗糙度、排放源高度和大气稳定度因素对铀矿井尾气核素氡迁移扩散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核素氡迁移扩散影响的主导地位,并研究了排放源高度因素对距矿井不同距离处的控制效果,以指导铀矿井的优化设计及选址。(4)针对地表粗糙度与大气稳定度的季节性变化,分别对冬季、夏季和过渡季节的核素氡气扩散情况展开了研究,并对铀矿周边区域公众个人有效剂量进行了评价分析,揭示了铀矿区域氡气大气迁移的季节性特征。
李实[5](2019)在《环境因素对铀尾矿砂222Rn和220Rn射气系数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铀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铀系或钍系放射性核素的尾渣。这些尾渣将源源不断的向周围环境大气释放222Rn和220Rn等放射性气体,它们是铀矿区主要的放射性污染源。为了评价这些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潜能,科学合理的提出辐射防护措施,研究复杂环境热湿条件下铀尾矿砂的氡释放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射气系数和扩散系数是确定铀尾矿砂氡释放量的重要物理参数,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南方某铀尾矿库的尾矿砂为实验对象。首先,确定了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的测定方法,设计了温湿度可控的222Rn射气系数测量装置,筛选了不同粒径的铀尾矿砂,研究了温度、湿度以及尾矿砂粒径对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的影响规律;其次,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温度、湿度和尾矿砂粒径为输入参数,建立了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的预测模型;最后,设计了铀尾矿砂220Rn的等效扩散系数和射气系数的的确定方法和实验装置,研究环境湿度对220Rn的有效扩散系数和射气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内容及所获结论如下:(1)环境温度在1030℃时,铀尾矿222Rn射气系数增加较为缓慢,当温度超过30℃时,射气系数开始迅速增加;环境湿度在040%时,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增加较快,湿度>40%时增加缓慢;在温湿度恒定时,粒径较小的尾矿砂具有较大的射气系数,并且发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大粒径的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影响较小,对小粒径铀尾矿砂的影响较大。(2)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理论所建立的铀尾矿砂氡射气系数预测模型,经过7974次训练后精度满足要求,训练后的预测模型所得射气系数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68%,表明建立的铀尾矿砂氡射气系数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够用于分析环境温度、湿度和介质粒径对颗粒堆积型介质射气系数的影响规律。(3)铀尾矿砂自由钍射气产生率及其射气系数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湿度增大到60%以后,自由钍射气产生率及射气系数的增加趋势逐渐变缓;铀尾矿砂钍射气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小。此测量方法对钍射气浓度测量装置的精度以及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控制要求较高。
倪卫冲[6](2011)在《航空伽玛射线全能谱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的源项分析和测量模型建立,发现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谱是各种源项能谱成分的合成谱。对航空伽玛射线全能谱分析方法给出了其数学分析式,其通用式可表示为矩阵式,对于矿产勘查和核环境与核应急等不同的应用领域能表达成相应的展开式。理论研究表明,航空伽玛全谱法不需要附加的上测探测器,就可直接解决大气氡修正问题,还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谈成龙[7](2003)在《当今测氡方法及设备面面观》文中提出氡测量在铀工业(铀矿勘查、铀尾矿工程环境评价、铀从业者辐射防护等)中应用广泛;在地震研究、地热勘查、建材品质检测、室内外空气质量评估、全球气候变暖探索、大气物理及温室气体理论等研究中也都有实际应用及潜在应用前景。放眼当今世界测氡方法及设备,将对我国最早应用氡的、开展铀矿勘查的部门今后的测氡研发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哈日巴拉[8](2018)在《内蒙古部分铀矿周围放射性和重金属的探测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铀价的不断攀升,我国对铀的需求量和铀矿资源的开采力度越来越大。近十几年来,国内已探明了很多铀矿,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已勘探出了多个大型和特大型储量的砂岩型铀矿,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二连盆地中东部、巴彦戈壁盆地、松辽盆地和海拉尔盆地等地区,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皂火豪和大营地区铀矿的储量为全国砂岩型铀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我国铀矿有着品位低,开采面积广等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砂岩型铀矿采取了较大规模的原位浸出工艺,也发现砂岩型铀矿周围环境介质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情况,因此,原位浸出方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铀矿周围环境介质、土壤、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探测和分析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且对铀矿周围动植物中的放射性核素的转移研究受到重视,这些研究成果将对铀矿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修复治理、核事故状态下的测量与评价、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国内对铀矿周围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水平和重金属的文献报道甚少,特别在铀矿开采之前对周围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和重金属的浓度、分布等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主要对内蒙古地区松辽盆地通辽铀矿、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和鄂尔多斯盆地纳林沟铀矿周围的表层土壤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分析了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元素,对铀矿周围居民地下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计算了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元素对周围居民的剂量贡献,评估了对公众的健康风险,其中对巴彦乌拉铀矿和纳林沟铀矿周围土壤和饮用水样品的采集均在规模化开采前之进行的。在巴彦乌拉铀矿周围采集了土壤—牧草(饮用水)—山羊(绵羊)等样品,进行了放射性核素U的分析,探究了放射性核素的转移情况。本论文主要采用了高纯锗γ能谱测量、低本底总α和总β测量和环境?辐射巡测等测量方法,分析了对铀矿周围表层土壤、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和环境辐射水平;采用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等测量方法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土壤和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元素对周围居民产生健康危害风险。每一个采样点都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采样和测量地理位置。通过ESRI Arc GIS desktop 10.1软件画出了采样和测量结果分布图。本研究还通过GEANT4和ROOT等软件和试验等方式验证了测量系统的相关参数,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通辽铀矿周围表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活度浓度和重金属元素(Pb、Cd、Cu、Zn、Hg和非金属As)浓度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其浓度均在我国环境放射性本底范围之内。通辽铀矿周围表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健康危害风险指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铀矿周围居民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未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饮用水质量检测标准中规定的筛选限值。巴彦乌拉铀矿周围表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和重金属浓度均在我国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其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对居民的癌症健康风险较低,不会产生明显健康危害。由室内外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的测量结果可知,红砖房内的空气γ辐射剂量率均高于室外环境和蒙古包内的监测结果。然而,发现巴彦乌拉铀矿周围居民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平均值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筛选值。进一步对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浓度的分析和剂量评估结果表明,各放射性核素对周围居民产生的通过食用饮用水引起的癌症健康风险非常低。纳林沟铀矿周围地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浓度均在我国土壤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纳林沟铀矿周围饮用水中总α和β均处于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国家标准推荐的筛选值以下。纳林沟铀矿周围表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元素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风险处于很低水平。通过巴彦乌拉铀矿周围放射性核素U在土壤—牧草(饮用水)—山羊(绵羊)生态系统中的转移研究,确定了放射性核素U在山羊(绵羊)胃、肝、心、肾和血中的分布及其转移系数。确定了巴彦乌拉铀矿周围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转移的特点和研究模型。
邓肯A,霍抗戴,詹姆斯H,琼斯,徐秉森[9](1977)在《通过测量工作水平及氡评价铀矿大气》文中研究指明 本文利用测定在铀矿中未结合原子的浓度及平衡比,计算并列出了每个工作水平的每升空气给予呼吸道不同部位的α粒子有效能量值。由于发现了可能对沉积在肺部的α能量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在氡子体的未结合部分是可变的。如果用氡的浓度来衡量可能的曝射,氡与其子体的比率也将显着的影响到沉积的α潜能。
扶海鹰[10](2019)在《红壤中铀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方的江西省、湖南省以及广东省曾经是我国铀生产的主要地区,这些地区分布着很多铀尾矿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作用下,铀尾矿库中的铀会向周边的土壤环境迁移扩散,污染周边的农田土壤和地下水。而我国江西省、湖南省以及粤北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因此,研究铀在红壤中的迁移转化及其控制方法,有利于了解铀的环境化学行为,为预测铀在红壤中的迁移趋势,以及为铀污染红壤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控制铀尾矿库周边地区红壤及地下水铀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周边红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吸附实验、土柱迁移实验、氧化还原转化实验以及钝化修复实验,结合模型模拟与各种分析检测手段,探讨铀在红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机理,并对铀污染红壤中铀的迁移活性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集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周边包气带红壤样品,分析其理化特性参数,表明该红壤属于壤质粘土,具有低有机质、低pH值的特点。通过批次吸附实验,研究硫酸根作为背景电解质,不同溶液初始pH值和碳酸根浓度条件下红壤对铀的吸附模型和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初始pH值以及不同碳酸根浓度条件下,红壤对铀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等温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2)铀主要通过与红壤表面的羟基(-OH)作用而被吸附。溶液中没有碳酸根时,溶液平衡时的pH值控制着红壤对铀的吸附能力。而溶液中存在碳酸根时,碳酸根浓度和初始pH值共同控制着红壤对铀的吸附。2.通过室内土柱迁移实验并结合HYDRUS-1D软件,模拟硫酸根为背景电解质时,不同初始pH值以及不同碳酸根浓度的含铀污水灌溉条件,研究铀在红壤土柱中的迁移规律和模型,结果表明:(1)溶液初始pH值越小,铀在红壤中的迁移活性越大;碳酸根浓度越大,铀在红壤中的迁移活性也越大。(2)两点化学非平衡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不同初始pH值以及不同碳酸根浓度时铀在红壤土柱中的迁移规律。且平衡吸附位点比例分数f的值与初始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铀形态的含量值近似相等,在不同碳酸根浓度实验组中,f为0,可用一点化学非平衡模型模拟不同碳酸根浓度时的穿透曲线。(3)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分配系数dk′是最关键的参数。两点化学非平衡模型4个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分配系数dk′、一级吸附速率常数ω、平衡吸附位点比例分数f、纵向弥散系数λ;一点化学非平衡模型3个模型参数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为:分配系数dk′、一级吸附速率常数ω、纵向弥散系数λ。3.采集红壤型稻田土壤进行室内氧化-还原振荡实验和还原实验,模拟稻田土壤的氧化还原动态环境,研究土壤中铀的价态和形态转化规律和机理,可得以下结论:(1)在还原实验中,土壤中稳定四价铀(晶质铀矿和U(IV)-磷酸盐)的含量存在饱和值,表明不稳定的单体四价铀短时间之内不能向稳定的四价铀转化。(2)氧化-还原振荡实验中,土壤中水溶性的铀含量轻微升高,这可能会增加铀的环境风险,但稳定四价铀的含量显着增加。且土壤中稳定的四价铀在氧化周期内不会被氧化。(3)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以及土壤表面铁氧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在铀的氧化还原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4)通过Tessier连续提取可知,氧化-还原振荡实验中,土壤中稳定四价铀的增加表现为醋酸盐提取态的铀向更稳定的羟胺提取态转化。4.采用稻壳生物炭钝化修复铀污染红壤。通过研究稻壳生物炭对溶液中铀的吸附特征,以及稻壳生物炭修复铀污染红壤后,红壤中铀的化学稳定性和酸雨条件下的迁移活性,得到以下结论:(1)中性条件下,稻壳生物炭对溶液中的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2)稻壳生物炭修复酸性铀污染红壤后,土壤的pH值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3)通过合成沉淀浸出法(SPLP)可知铀污染红壤中约26.53%的铀可被提取,而添加5%和10%稻壳生物炭修复的铀污染红壤中铀的可提取率分别降至约2.58%和1.40%,表明稻壳生物炭修复后,红壤中铀的短期释放潜力大大降低。(4)Tessier连续提取可知,随着稻壳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大,可交换态的铀含量减少,碳酸盐结合态的铀含量增多,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铀略有减少,而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的铀含量基本不变。且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铀的含量之和略有增多,可知稻壳生物炭修复后铀污染红壤中铀的化学稳定性仍然不高。(5)模拟三年酸雨量淋溶实验可知,铀污染红壤中约26.37%的铀被浸出,而添加5%和10%的稻壳生物炭修复的铀污染红壤相同条件下的浸出率分别只有7.30%和3.18%,表明稻壳生物炭修复后,红壤中铀的长期释放潜力也大大降低。
二、通过测量工作水平及氡评价铀矿大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测量工作水平及氡评价铀矿大气(论文提纲范文)
(1)铀矿勘查中的车载伽玛能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手段 |
1.4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
2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理论基础 |
2.1 伽玛射线 |
2.2 天然伽玛射线源 |
2.2.1 铀及铀系 |
2.2.2 钍及钍系 |
2.2.3 锕铀及锕铀系 |
2.2.4 钾 |
2.3 伽玛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
2.4 车载伽玛能谱仪及测量谱线 |
2.4.1 伽玛射线探测器材料选取及种类 |
2.4.2 闪烁谱仪的伽玛射线谱特征及产生原因 |
2.4.3 本研究所用仪器 |
2.5 铀矿勘查中车载伽玛能谱资料处理与解释依据 |
2.5.1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理论计算模型及照射量率 |
2.5.2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结果解释依据 |
3 车载伽玛能谱降噪方法研究 |
3.1 离散余弦神经网络模糊降噪方法 |
3.1.1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数据信号噪声特征 |
3.1.2 方法原理 |
3.1.3 程序实现 |
3.1.4 应用实例分析 |
3.2 小波神经网络模糊降噪 |
3.2.1 离散余弦神经网络降噪存在的问题 |
3.2.2 小波降噪原理 |
3.2.3 实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车载伽玛能谱大气氡影响修正方法研究 |
4.1 大气氡的日变特征 |
4.2 大气氡影响修正技术探索研究 |
4.3 大气氡影响修正的直接测氡法 |
4.3.1 方法原理 |
4.3.2 方法实现 |
4.3.3 方法应用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车载伽玛能谱谱分析研究 |
5.1 车载伽玛能谱全谱数据特征 |
5.2 谱分析理论基础 |
5.2.1 能量窗法 |
5.2.2 全谱法 |
5.3 车载伽玛能谱全谱方法研究 |
5.4 车载伽玛能谱低能铀窗方法研究 |
5.4.1 低能铀窗方法分类及其能窗道宽选择 |
5.4.2 低能~(214)Pb 铀窗法 |
5.5 谱分析效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
6.1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与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比较分析 |
6.2 铀矿勘查中车载伽玛能谱测量比例尺 |
6.3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在二连盆地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
6.3.1 二连盆地地质环境简述 |
6.3.2 盆地地层放射性场及地层元素含量特征 |
6.3.3 铀矿区车载伽玛能谱特征分析 |
6.3.4 沉积盆地成矿有利信息识别与提取 |
6.4 车载伽玛能谱测量在巴音戈壁盆地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
6.4.1 巴音戈壁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 |
6.4.2 巴音戈壁盆地东部地区砂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 |
6.4.3 巴音戈壁盆地东部地区铀资源综合预测 |
6.4.4 车载伽玛能谱在铀成矿综合预测中的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准噶尔盆地东缘铀及多金属勘查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地质应用研究现状 |
1.3.2 准噶尔盆地东缘地质遥感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总体研究思路 |
1.5.2 技术方法和途径 |
1.6 研究进展和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7.1 主要成果 |
1.7.2 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大地构造演化过程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地层 |
2.4.1 古生代地层 |
2.4.2 中新生代地层 |
3 遥感数据处理 |
3.1 数据技术参数 |
3.1.1 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 |
3.1.2 多光谱遥感数据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3.2.1 CASI-SASI数据处理 |
3.2.2 TASI数据处理 |
3.2.3 多光谱遥感处理 |
4 硅化带热红外高光谱信息识别 |
4.1 SiO_2(石英)定量高光谱信息识别模型 |
4.1.1 硅化带识别原理 |
4.1.2 SiO_2特征波段 |
4.1.3 SiO_2定量反演模型构建 |
4.1.4 石英含量反演高光谱模型构建 |
4.2 SiO_2含量定量提取 |
4.3 石英含量定量提取 |
4.4 硅化带提取 |
4.4.1 SiO_2定量算法提取硅化带 |
4.4.2 石英定量算法提取硅化带 |
4.4.3 结合其他波段的遥感图像 |
5 研究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
5.1 砂岩型铀矿类型与主要成矿模式 |
5.1.1 砂岩型铀矿类型 |
5.1.2 砂岩型铀矿主要成矿模式 |
5.2 研究区及周边地区铀异常点类型 |
5.2.1 热液型铀异常点 |
5.2.2 砂岩型铀异常点 |
5.3 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过程 |
6 砂岩型铀成矿条件遥感地质评价与靶区优选 |
6.1 铀源区地质评价 |
6.1.1 铀源区放射性异常特征 |
6.1.2 铀源区蚀变特征 |
6.1.3 砂体供铀条件 |
6.2 构造条件 |
6.3 水文地质条件 |
6.4 沉积相条件 |
6.5 砂岩型铀矿区特征 |
6.6 砂岩型铀矿找矿模式建立及远景区预测 |
6.6.1 高光谱遥感砂岩型铀矿找矿模式 |
6.6.2 砂岩型铀矿远景区预测 |
7 多金属成矿条件遥感地质评价与靶区预测 |
7.1 研究区及周边地区多金属矿研究现状 |
7.1.1 铜矿 |
7.1.2 金矿 |
7.1.3 锡矿 |
7.2 多金属矿远景区预测 |
7.2.1 研究区花岗岩特征 |
7.2.2 研究区蚀变特征 |
7.2.3 研究区多金属矿预测 |
7.2.4 研究区多金属矿预测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
(1)存在问题 |
(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火山岩型铀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方法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深大断裂 |
2.1.3 区域火山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地层 |
2.2.2 盖层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代-元古代 |
2.3.2 古生代 |
2.3.3 中生代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岩石物性特征 |
2.4.2 重力场特征 |
2.4.3 航磁场特征 |
2.4.4 放射性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区域铀矿床研究 |
3.1 460铀-钼矿床 |
3.2 534铀-钼矿床 |
3.3 470铀-钼矿床 |
3.4 713铀-钼矿床 |
3.5 71铀-钼矿床 |
3.6 小结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核桃坝铀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地球物理特征 |
4.1.3 矿体特征 |
4.1.4 矿石特征 |
4.1.5 蚀变特征 |
4.2 单井胡同铀矿点 |
4.2.1 矿区地质 |
4.2.2 地球物理特征 |
4.2.3 矿体特征 |
4.2.4 矿石特征 |
4.2.5 蚀变特征 |
4.3 骆驼山铀矿点 |
4.3.1 矿区地质 |
4.3.2 矿体特征 |
4.3.3 矿石特征 |
4.3.4 蚀变特征 |
4.4 西干沟铀矿点 |
4.4.1 矿区地质 |
4.4.2 地球物理特征 |
4.4.3 矿体特征 |
4.4.4 矿石特征 |
4.4.5 蚀变特征 |
4.5 三道沟铀矿化点 |
4.5.1 矿区地质 |
4.5.2 地球物理特征 |
4.5.3 矿化点特征 |
4.5.4 矿石特征 |
4.5.5 蚀变特征 |
第五章 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
5.1 岩石成因研究 |
5.1.1 样品采集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结果 |
5.1.4 讨论 |
5.2 赋矿岩石年代学研究 |
5.2.1 样品采集 |
5.2.2 测试方法 |
5.2.3 测试结果 |
5.2.4 讨论 |
5.3 矿相学与成矿流体研究 |
5.3.1 样品采集 |
5.3.2 测试方法 |
5.3.3 测试结果 |
5.3.4 讨论 |
5.4 成矿年代学研究 |
5.4.1 样品采集 |
5.4.2 测试方法 |
5.4.3 测试结果 |
5.4.4 讨论 |
5.5 矿床成因探讨 |
第六章 成矿规律研究与潜力评价 |
6.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6.1.1 地质构造条件 |
6.1.2 盆地岩浆岩条件 |
6.1.3 盆地铀源条件 |
6.1.4 热液蚀变条件 |
6.2 主要控矿因素 |
6.2.1 断裂构造控矿 |
6.2.2 火山构造控矿 |
6.2.3 围岩蚀变控矿 |
6.2.4 层位和岩性控矿 |
6.3 铀资源潜力评价 |
6.3.1 铀矿床评价判据 |
6.3.2 研究区总体评价 |
6.3.3 重点地区资源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铀矿通风井尾气核素氡大气迁移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素污染调查研究 |
1.2.2 核素大气迁移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
1.2.3 核素扩散相关实验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铀矿井尾气核素大气迁移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 大气风场及气象因素 |
2.2 污染源特性 |
2.3 地理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铀矿井尾气核素大气迁移扩散数值方法 |
3.1 控制方程 |
3.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3.3 网格划分及数值方法 |
3.4 边界条件 |
3.5 尾气氡迁移扩散方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铀矿井尾气核素氡大气迁移扩散数值模拟 |
4.1 物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条件 |
4.1.1 研究对象及物理模型 |
4.1.2 网格处理 |
4.1.3 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 |
4.1.4 计算工况 |
4.2 铀矿山大气风场 |
4.2.1 南北风向下大气风场状况 |
4.2.2 不同粗糙度影响下的大气风场结构 |
4.3 粗糙度和大气稳定度综合影响下核素氡分布规律 |
4.3.1 不同粗糙度下核素氡浓度分布 |
4.3.2 粗糙度和大气稳定度综合影响下核素大气迁移状况 |
4.4 排放高度与粗糙度综合影响下核素氡分布规律 |
4.4.1 不同排放高度下核素氡浓度分布 |
4.4.2 排放高度与粗糙度下综合影响下氡浓度分布结果 |
4.5 铀矿区氡迁移扩散季节性分析 |
4.5.1 铀矿区冬夏季节及过度季节核素氡浓度分布状况 |
4.5.2 铀矿周边区域公众个人有效剂量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环境因素对铀尾矿砂222Rn和220Rn射气系数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2章 氡的迁移理论 |
2.1 氡的性质 |
2.1.1 物理化学性质 |
2.1.2 衰变系和衰变特性 |
2.2 氡迁移的影响参数 |
2.2.1 扩散系数 |
2.2.2 渗透系数 |
2.2.3 射气系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
3.1 理论模型 |
3.2 全面试验方案 |
3.3 实验装置 |
3.3.1 集气罐装置示意图 |
3.3.2 实验装置实体图 |
3.4 实验步骤 |
3.5 实验数据处理 |
3.6 分析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铀尾矿砂222Rn射气系数预测 |
4.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4.2 铀尾矿砂氡射气系数预测网络模型 |
4.2.1 BP神经网络结构 |
4.2.2 训练样本数据 |
4.2.3 神经网络训练及预测 |
4.3 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铀尾矿砂220Rn射气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
5.1 理论模型 |
5.2 实验装置 |
5.2.1 实验装置示意图 |
5.2.2 实验装置实体图 |
5.3 实验步骤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航空伽玛射线全能谱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中的源项分析 |
1.1 探测天然放射性核素辐射的源项分析 |
1.2 检测人工放射性核素辐射的源项分析 |
1.3 搜寻丢失辐射源检测中的源项分析 |
2 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原理 |
2.1地面点状辐射源的伽玛射线测量模型[18] |
2.2地面有限碟形面状辐射源的伽玛射线测量模型[18] |
2.3 辐射源均匀分布的无限大空间 (或矿层) 中伽玛射线测量模型 |
2.4 在辐射源均匀分布的半无限大矿层 (或空间) 上空伽玛射线测量模型 |
2.5 在两个半无限大矿层接触面附近伽玛射线测量模型 |
3 航空伽玛射线全能谱分析方法 |
3.1 航空伽玛全能谱分析方法的理论通用式 |
3.2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航空伽玛全能谱分析方法 |
3.3 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航空伽玛全能谱分析方法 |
4 航空伽玛全能谱分析方法的讨论 |
4.1 航空伽玛全谱分析式的分析与讨论 |
4.2 航空伽玛全能谱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分析 |
4.3 应用航空伽玛全能谱分析方法的关键技术问题 |
5 512铀矿床的应用实例 |
6 结论 |
(8)内蒙古部分铀矿周围放射性和重金属的探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设备质量控制及分析研究方法 |
2.1 设备的质量控制 |
2.1.1 γ能谱系统的质量控制 |
2.1.2 总放射性测量中串道现象的影响 |
2.1.3 环境γ剂量率测量设备 |
2.1.4 原子吸收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 |
2.1.5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 |
2.2 实验过程及评估方法 |
2.2.1 土壤样品采样及预处理 |
2.2.2 土壤放射性核素分析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
2.2.3 重金属的健康危害评价 |
2.2.4 相关性分析 |
2.2.5 饮用水样品的采样及预处理 |
2.2.6 室内外环境辐射的测量 |
第三章 铀矿周围放射性及重金属分析研究 |
3.1 通辽铀矿周围环境放射性及重金属 |
3.1.1 通辽铀矿研究区域及采样布局 |
3.1.2 通辽铀矿测量结果与分析 |
3.1.3 通辽铀矿小结 |
3.2 巴彦乌拉铀矿周围环境放射性及重金属 |
3.2.1 巴彦乌拉铀矿研究区域与采样布局 |
3.2.2 巴彦乌拉铀矿测量结果与分析 |
3.2.3 巴彦乌拉铀矿小结 |
3.3 纳林沟铀矿周围环境放射性及重金属 |
3.3.1 纳林沟铀矿研究区域与采样布局 |
3.3.2 纳林沟铀矿测量结果与讨论 |
3.3.3 纳林沟铀矿小结 |
3.4 铀矿周围环境放射性及重金属研究总结和结论 |
第四章 铀矿周围环境介质中U的转移研究 |
4.1 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转移 |
4.2 采样点的选择与样品的采集 |
4.3 转移系数计算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红壤中铀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铀污染与人类健康 |
1.1.1 国内外铀污染现状 |
1.1.2 铀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1.2 铀尾矿库周边地区的铀污染现状 |
1.2.1 近地表环境的铀污染 |
1.2.2 地下水环境的铀污染 |
1.3 土壤中铀的迁移及其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壤中铀的迁移行为 |
1.3.2 土壤吸附铀的模型 |
1.3.3 土壤中铀的迁移模型 |
1.4 土壤中铀的转化特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
1.4.2 土壤中铀的价态和形态转化 |
1.4.3 微生物对铀转化的影响 |
1.5 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存在的问题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铀尾矿库周边包气带红壤吸附铀的行为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准备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溶液的配制以及铀浓度的测定 |
2.2.4 土壤样品分析 |
2.2.5 实验方法 |
2.3 分析原理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红壤的物理化学特征 |
2.4.2 液固比、背景电解质以及初始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
2.4.3 吸附动力学 |
2.4.4 吸附等温线 |
2.4.5 红外分析 |
2.4.6 吸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铀尾矿库周边包气带红壤中铀的迁移规律及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土壤样品和溶液样品 |
3.2.2 实验仪器及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3 迁移耦合动力学模型 |
3.3.1 均匀流土壤水分运移模型 |
3.3.2 溶质迁移模型 |
3.3.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土柱水力学参数 |
3.4.2示踪剂实验 |
3.4.3 初始溶液中铀的形态 |
3.4.4 初始pH值对铀穿透曲线的影响 |
3.4.5 初始碳酸根浓度对铀穿透曲线的影响 |
3.4.6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壤型稻田土壤中铀的形态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土壤取样与分析 |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3 实验设计 |
4.2.4 取样与分析 |
4.2.5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的理化性质 |
4.3.2 微生物群落分析 |
4.3.3 液相化学分析 |
4.3.4 土壤XPS分析 |
4.3.5 土壤固相中铀形态的转化 |
4.3.6 铀形态转化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铀污染红壤生物炭修复及酸雨淋溶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铀污染红壤 |
5.2.3 稻壳生物炭的制备及表征 |
5.2.4 人工酸雨 |
5.2.5 实验方法 |
5.2.6 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稻壳生物炭 |
5.3.2 稻壳生物炭吸附铀 |
5.3.3 稻壳生物炭修复铀污染红壤特征及其可提取性 |
5.3.4 稻壳生物炭修复铀污染红壤酸雨淋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通过测量工作水平及氡评价铀矿大气(论文参考文献)
- [1]铀矿勘查中的车载伽玛能谱技术研究[D]. 李必红.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4(08)
- [2]准噶尔盆地东缘铀及多金属勘查高光谱遥感应用研究[D]. 郭帮杰.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6(11)
- [3]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中段铀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D]. 薛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4]铀矿通风井尾气核素氡大气迁移数值模拟[D]. 莫顺权. 南华大学, 2015(04)
- [5]环境因素对铀尾矿砂222Rn和220Rn射气系数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D]. 李实. 南华大学, 2019(01)
- [6]航空伽玛射线全能谱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J]. 倪卫冲. 铀矿地质, 2011(04)
- [7]当今测氡方法及设备面面观[J]. 谈成龙.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03(04)
- [8]内蒙古部分铀矿周围放射性和重金属的探测与分析研究[D]. 哈日巴拉. 兰州大学, 2018(11)
- [9]通过测量工作水平及氡评价铀矿大气[J]. 邓肯A,霍抗戴,詹姆斯H,琼斯,徐秉森. 核防护, 1977(S2)
- [10]红壤中铀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方法研究[D]. 扶海鹰. 南华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