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入境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海关入境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入关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李虹,陈文娟[2](2021)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互补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发展水平呈现分层化,总体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程度中等偏下。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与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埃及等国家存在双向互补关系。沿线国家彼此之间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我国也要逐渐通过"放管服"帮助金融机构"走出去"。

王书任[3](2021)在《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研究》文中认为

田晓[4](2021)在《互联网新金融发展中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王飞[5](2020)在《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清代张家口经贸发展与商帮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描述了张家口的历史沿革,清代张家口商业、张家口手工业、张家口交通运输业、张家口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清代张家口商人主体的构成情况。最早张家口是北部边塞一座因军事目的而修建的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北部“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着名的“张库商道”的起点城市。张家口的名称始于明代,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指挥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下堡)。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增筑关厢。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兵部尚书余子俊筑边墙,即外长城,大境门为要隘。明嘉庆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开筑下堡小北门,俗称张家口。内地出口俄罗斯和蒙古的货物,俄罗斯和蒙古进口的货物,都是先运到张家口集中,然后再发往各地。为了管理商务以及处理民族事务,清政府在上下二堡设置了很多衙署机构。张家口的对蒙贸易、对俄贸易的商品种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俄、蒙输入张家口的商品以毛皮、纺织品、牲畜、土碱为大宗。由俄国输入商品种类繁多,其中输入毛皮数量最多。熊皮、狼皮、海獭皮、狐皮是较为贵重的毛皮。数量居第二位的商品是纺织品。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各类贸易货物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毛皮类产品。从1820年开始,毛皮类产品所占的份额才开始下降,纺织品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旅蒙山西商人在牧区市场收购并贩运内地的牲畜是蒙古输入内地的大宗商品。每年由蒙古经张家口运往内地的马、牛、羊数量达数百万头。土碱也是从蒙区输入的大宗商品,张家口碱商在察哈尔正蓝旗和镶白旗的牧地收购土碱,运回张家口进行再加工,清除杂质,制成碱砖,运销京、津,再转售各地。经张家口流转输出的主要是对俄贸易货物,货物的种类主要是:棉织品、丝绸、茶叶等。最初,中国向俄国出口的主要是棉织品和丝绸商品。从1802年开始,棉织品输出比例不断下降,茶叶输出比例不断增加。茶叶输出额最终超过棉布、丝绸输出额,占据中俄商品贸易的主体。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主要包括皮毛业、制碱业、制革业、蒙靴业等几个行业。明清时期,张家口是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仅经营毛皮的商号就有几千家。大境门外的西沟街,是繁华的皮毛交易市场,街道两旁商号林立。张家口皮毛加工系统主要向纵横两方面延伸、扩展。横向是各种毛制品和皮制品的生产,纵向是从皮子鞣制到下脚料综合利用。张家口的制碱业属于民办官商性质,须经官府授权,才允许民间经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碱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张家口口碱业便开始走下坡路。张家口的制革业主要分为三类:白皮行、黑皮行和皮鞍业。白皮行以生产各种皮条和车马挽具为主,张家口的皮条铺主要集中在边路街。北起玉带桥南至深沟口。车马店和骆驼店都在西沙河、三合店巷、元台子、长胜街、福兴里一带。张家口黑皮行的数量比较多,产品主要是:黑熟底皮、白熟底皮等,主要集中在元台子、沙院、通兴巷、福兴里、宋家大院、隆昌巷一带开设手工作坊。张家口的皮鞍业,以生产皮马鞍为主。所生产的皮鞍通过旅蒙商运销到蒙古牧区以及内地官衙骑兵和商贾各界,供马鞍上装配使用。蒙民需要蒙靴数量比较多,在清代时张家口的蒙靴生产达到兴盛。靴铺机构,有的是自财独资经营,有的是合资合伙经营。大境门内外的几十户大旅蒙商京外馆,在外蒙地区都有座庄外号,每年运往库伦的蒙靴约有二十多万双。张家口的交通运输起源比较早,商周时期商王朝经常出兵征伐鬼方,这就说明当时坝上张北至商王朝都邑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就有了道路。清代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全国的道路网。康熙帝曾选派台官治理驿务,并从张家口至库伦间整修了驿道,沿途设立了台站。张家口地区在清代的邮驿,基本上可分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宣化府范围所属驿站和暖铺,归属于直隶省。另一大部分是口北三厅,除张家口和独石口各有一个汉驿外,都是通往蒙古的军用台站。张库商道是指张家口到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这一贸易路线还延伸到俄国的边境城市恰克图,是我国北方连接蒙、俄的一条国际商品运输线。恰克图的开埠,商业互市的发展,使张库商道继续向北延伸,这条国际运输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繁盛起来。西伯利亚铁路建成通车,中俄商品运销经海参崴转口,这对张库商道运输是致命的打击。随着外蒙的独立,张库大道路断人稀,商品运销趋于绝迹。张家口的金融业主要包括典当业、账局、票号、钱庄、银行业等。典当是一种以互利为目的的金融活动,这种活动俱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其根本功能在于以这种临时融资形式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到了清代,典当业的发展势头是空前的,典当服务于商品流通,典商的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账局,是雍乾之际在北京、张家口等北方商业城市产生的以存放款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账局的主要业务对象是私营商业。从清雍正、乾隆之际到咸丰年间,是账局发生及不断发展的时期,从咸丰末年到民国初年,是账局由鼎盛到衰败的时期。票号是19世纪20年代初期产生的一种金融机构,它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票号从道光年间兴起,同治年间,票号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到光绪年间,票号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张家口的钱庄前身是钱铺,钱铺是我国实行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的产物。钱庄开始大部为商号兼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专营性质。钱庄本身靠信用吸收存款,再向具有信用的商号发放贷款。张家口历史上设立最早的一家国家银行是大清户部银行张家口分行。清末民初张家口当地银行机构大小合计有二十二个。主要的银行机构有中国银行张家口分行,交通银行张家口分行、边业银行张家口分行和察哈尔兴业银行四家。这些银行都经办汇兑、存款、贷款业务。张家口外国银行方面主要有华俄道胜银行、远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等。张家口的商人群体主要有晋商、京帮、口商。张家口的晋商是商人的主体,晋商经营的行业主要有盐业、粮食、棉布、棉花、丝绸、茶叶等。张家口的晋商使当地人有了商品经济的观念,他们重信誉,以诚信取胜,晋商经商有道使得张家口人学到了经营之道。张家口的京帮主要是拿着国家俸禄的旗人组成的商帮。张家口京帮从事的贸易主要是自北京、张家口输往蒙古牧区砖茶、面粉、丝绸、布匹等商品,自蒙古牧区输往张家口、北京地区羊毛、驼毛、羊皮、狼皮等商品。张家口的口商主要是指张家口本地的阳原、蔚县、怀安人组成的本地商帮。张家口晋商所组成的商业行社或把持的商业行社在清后期成为张家口工商业行社的主要力量。从清嘉庆至民国时期张家口商业行社多数是商贸业、手工业的组织,也有地方乡谊性质的组织。总之,在清代张家口是我国北部边境重要的贸易城市。张家口最初只是因军事目的修建的一座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北方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张家口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蒙贸易、对俄贸易。张家口最初的道路也是因战争而修建,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张家口、库伦等地修建了几条官方驿道。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地区的商道逐渐发展完善。张家口商贸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张家口金融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其商业和外贸的发展。这种良性的互动效应使得明清时期张家口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功能不断丰富。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的产生就是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在北部边境城市中是比较发达的。张家口的商人主体主要是晋商、京帮和口商,其中以晋商居多,并且晋商主要从事贸易和票号的经营。这其中有地缘文化上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晋商具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传统,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经营上讲究经营谋略,这使其能够在商业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进而占据张家口商人群体的主体地位。

梁维和[6](2001)在《中国加入WTO与金融业改革开放》文中认为在当今世界,一国不可能脱离别国而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东方巨人只有通过参与制,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加入WTO的原因与目的。 中国是GATT创建国之一。从正式要求恢复其GATT成员国席位(1986年7月11日)到目前近十五个春秋,从入关到入世,双边谈判己进入尾声,中国今年入世已成定局。 在某种意义上,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从未间断,加入WTO则尤应如此。本论文从我国加入WTO入手,分析WTO和加入WTO对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要求,寻求有关金融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总结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对加入WTO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利弊予以剖析,探讨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实践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全文共十章约十六万字。引言:加入WTO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在简介GATT与WTO、WTO中有关金融服务贸易的条款之后,引言阐述加入WTO的意义及其与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关系——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必须开放,为此也必须进行自我改革。引言还着重探讨如何利用WTO有关条款保护我国的金融业,使之既符合WTO等要求,又能从开放中争取更多经济利益,同时还能限制开放所带来的不足。 第一章:金融改革开放理论。在系统地介绍金融深化理论、金融自由化顺序理论、金融约束理论的基础上,本章提出金融自由化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并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发展中国家,客观实际情况决定了其不可能从金融抑制到金融完全自由化的惊险一跃,而应通过金融约束的方式逐渐地、平缓地过渡,否则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二章:发达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本章对美国、日本两个发达国家二战以后的金融改革开放和监管分别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美日两国的金融改革的主要趋势都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自由化、从严格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此外,日本的金融改革还在完善金融体系与金融法规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美国与日本的金融开放不同,美国金融开放是主动的,其宣扬开放之目的是为了开拓它国的金融市场以从中谋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对外国金融机构则控制得越来越严,要求“互惠性国民待遇”;而日本的金融开放是被动的,但由于其国内组织的严密性,国外金融机构的发展很是缓慢。 在金融监管方面,两国都是倾向于集中金融监管权力于央行,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Z 内容提要 第三章: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与开放。通过对智利、韩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情况的分析、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智利的金融改革开放谨慎而又稳健:先给国内金融业松绑,然后再适时引进国外的竞争者。而韩国则急于金融开放,没有处理好金融改革与开放、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忽视了金融自由化的顺序,且政府过分于预金融业和企业,其结果为其叨年代末的金融危机留下了隐患。 第四章:加人WI:D前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历史上,外资金融机构曾干涉中国主权,垄断中国的金融市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制约了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壮大。新中国 D成立以后,我国的金融开放与历史上的外资入侵有本质的区肌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加大了金融改革开放的力度。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成立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等,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金融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我国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也逐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迅速发展,虽然目前还没有在华外资投资银行分支机构,但它们却以跨国服务的方式争揽了我国大量的涉外投资银行类业务。 在华外国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业也有一定的冲击,为了经济利益而不考虑我国的需要,与中资金融机构争夺资金、客户、业务、人才等,加入Rq’e后将更为突出,使得国有金融机构背上沉重的包袱并不断萎缩,而新兴股份制金融机构在竟争的基础上将得到一定的发展。 在金融改革开放中,我国一定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吸取发展中国家的教训,金融改革开放应循序渐进,温和地、平稳地、逐步地由金融约束向金融自由化过渡,注意金融改革开放的方式、顺序、力度、速度、时机等。 第五章;中国加入WID与银行业改革开放。本章从加入闪叮口对我国银行业开放要。_ ””—-”l。。H”””””—”“““””“’””””””“”“””’”“”””‘“”‘“‘““’“”y$价入手,对中外资银行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未来的金融开放中,中资金融机构据不利地位,主要体现在产权制度、服务理念、组织机构、经营日标以及经营行为等方面,尽管有网点优势、本?

王雪云[7](1995)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原来的GATT)的进程一波三折.但从趋势看,不论困难和障碍还有多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成定局。本文拟从我国特殊的非均衡经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服务贸易总协定》对金融服务贸易的规范,同商品贸易一样.也涉及市场准入、国家待遇、透明度和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等五个问题。市场准入。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各国开放本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尽可能地允许各方相互自由地进入对方金融领域,应允许有关金融眼务人员能进入其领土,并贯彻非歧视原则。

石静遐[8](1994)在《GATS与我国金融国际化》文中研究说明乌拉圭回合草签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反映了世界正在向服务业倾斜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入关”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GATS有关金融服务的基本规定,为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我国应加快金融服务业的国内立法;逐步使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积极建立我国的海外金融市场;增加我国金融服务业的透明度;利用GATS有关条款对我国金融服务业中某些落后方面进行保护。

孙喜安,孙秀东,冯大勇,孙秀波[9](1994)在《复关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文中认为

潘榕[10](1994)在《“入关”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文中提出 我国恢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从谈判的进程来看,我国成为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已是指日可待之事。“入关”将使我国享受到协议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受其约束承担应尽的义务,此举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及时研究“入关”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拟定相应的对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入关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关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 相关文献综述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4.2.2 时变性检验
    4.3 实证研究
        4.3.1 TVP-SV-VAR模型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5.1.1 PVAR模型构建
        5.1.2 变量和数据
    5.2 实证研究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5.2.2 脉冲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区域差异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互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
    (一)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1. 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发展规模分层化
        2. 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国居多
    (二)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分析
        1. 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速总体稳定、个别激变
        2. 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增速以正增长为主
    (三)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偏弱
        2. 金融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偏低
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1.深化“放管服”,为金融服务贸易“走出去”提供便利
    2.建设金融服务贸易独立交易平台
    3.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5)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5.1 史料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1 张家口概况
    2.2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2.1 张家口的城镇布局
        2.2.2 张家口人口的聚集
        2.2.3 张家口市场的发展
        2.2.4 张家口税关的发展
第三章 张家口的商业活动
    3.1 张家口的茶马互市
        3.1.1 张家口的马市交易
        3.1.2 晋商商帮茶叶贸易
    3.2 张家口的旅蒙商业
        3.2.1 对蒙贸易
        3.2.2 恰克图贸易
        3.2.3 经张家口流通货物的演变
第四章 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
    4.1 张家口的皮毛业
        4.1.1 张家口皮毛贸易的兴起
        4.1.2 张家口皮毛业的发展
        4.1.3 张家口皮毛业的衰落
    4.2 张家口的制碱业
    4.3 张家口的制革业
        4.3.1 白皮坊
        4.3.2 黑皮坊
        4.3.3 皮鞍业
    4.4 张家口的蒙靴业
        4.4.1 蒙靴业的形成
        4.4.2 蒙靴业的鼎盛
        4.4.3 蒙靴业的衰落
第五章 张家口的交通运输业
    5.1 清代以前的道路
    5.2 清代的道路
        5.2.1 官道
        5.2.2 张库商道
第六章 张家口的金融业
    6.1 典当业
        6.1.1 概述
        6.1.2 典当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6.2 账局
        6.2.1 产生的历史背景
        6.2.2 账局的功能与发展
    6.3 票号
        6.3.1 票号的产生
        6.3.2 票号的兴衰
        6.3.3 票号兴衰对现代金融的启示
        6.3.4 票号信用对我国当前信用问题的启示
    6.4 钱庄
        6.4.1 钱庄的创立
        6.4.2 钱庄的组织
        6.4.3 钱庄的业务
        6.4.4 钱庄的账务制度
    6.5 银行业
        6.5.1 大清银行
        6.5.2 其他银行
        6.5.3 外国银行
    6.6 各金融机构间的相互关系
        6.6.1 票号与钱庄
        6.6.2 典当与票号
        6.6.3 典当与钱庄
        6.6.4 钱庄与外国银行
        6.6.5 账局与典当和钱庄
第七章 张家口的商人主体
    7.1 张家口的晋商
        7.1.1 晋商崛起的原因分析
        7.1.2 晋商经营的行业
        7.1.3 晋商的“晋义社”
        7.1.4 晋商对张家口社会的影响
    7.2 张家口的其他商帮
        7.2.1 张家口的京帮
        7.2.2 张家口的口商
    7.3 张家口的商业行社
第八章 总结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中国加入WTO与金融业改革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WTO与中国金融
    第一节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组织
    第二节 WTO适用的金融服务贸易条款
    第三节 我国加入WTO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WTO与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关系
    第五节 利用WTO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金融业
第一章 金融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 金融深化理论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次序理论
    第三节 金融约束理论
    第四节 从金融深化理论到金融约束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 金融改革开放理论的启示
第二章 发达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
    第一节 美国金融业改革开放
    第二节 日本金融业改革开放
    第三节 美日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特点与启示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
    第一节 智利金融业改革与开放
    第二节 韩国金融业改革与开放
    第三节 智利与韩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启示
第四章 加入WTO前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
    第一节 外资金融的入侵对旧中国金融业的冲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情况
    第三节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模式与策略
第五章 中国加入WTO与银行业改革开放
    第一节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要求
    第二节 中外商业银行优劣势对比分析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业的开放
第六章 中国加入WTO与保险业改革开放
    第一节 加入WTO对我国保险业的开放要求
    第二节 中外保险机构优劣势比较分析
    第三节 我国保险业的改革
    第四节 我国保险业的开放
第七章 中国加入WTO与证券业改革开放
    第一节 加入WTO对我国证券业的开放要求
    第二节 中外证券业优劣势对比分析
    第三节 我国证券业的改革
    第四节 我国证券业的开放
第八章 中国加入WTO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 入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挑战
    第二节 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
    第三节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机构及其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我国金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
第九章 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安全
    第一节 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金融业的安全隐患
    第三节 加入WTO后我国将面临的金融安全问题
    第四节 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安全性
第十章 金融业改革开放与宏观政策
    第一节 金融业改革开放与宏观经济、政治以及对外关系
    第二节 金融业改革开放与宏观政策间的冲突
    第三节 与金融业改革开放相应的宏观改革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入关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互补性研究[J]. 李虹,陈文娟.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08)
  • [3]黑龙江自贸区金融深化研究[D]. 王书任.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互联网新金融发展中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田晓.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 [5]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D]. 王飞. 山西大学, 2020(08)
  • [6]中国加入WTO与金融业改革开放[D]. 梁维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J]. 王雪云. 财经问题研究, 1995(10)
  • [8]GATS与我国金融国际化[J]. 石静遐. 国际经贸探索, 1994(03)
  • [9]复关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 孙喜安,孙秀东,冯大勇,孙秀波.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94(03)
  • [10]“入关”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 潘榕.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1994(01)

标签:;  ;  ;  ;  ;  

海关入境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