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层剖面层厚的表示精度

关于地层剖面层厚的表示精度

一、关于地层剖面岩层厚度的表示精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1](2019)在《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文中提出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赵瑞[2](2016)在《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梯度带区域岩溶水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中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开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空间和能源资源等需求量与日俱增。人类建设活动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必要行为,在遍及地表空间的同时也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的西部地区,而岩溶便是中国西南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主要表现之一。川南盆地地形梯度带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区域,北侧受长江河谷的切割,地形缓而低,向南地势逐渐抬升,直到云贵高原面附近时,彻底完成地形梯度的“上台阶”过程。区域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岩溶水资源丰富。近几十年,该区成为了重要的开发对象,交通地下工程、页岩气与矿山开采以及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建设发展愈加频繁。人类活动的开展与岩溶水系统环境密切相关,岩溶水系统的研究对于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论文以对近十年来在川南地形梯度带内承担的地方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等研究课题为基础,结合区域水文地质信息提取,运用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统计方法、同位素技术、地球化学反演模拟、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等手段,从区域地下水系统理论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岩溶水系统,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基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之间斜坡地带地形梯度大、可溶岩广泛分布等特点,利用1:5万和1:20万精度区域地质资料,统计了区内T1j+T2l、P1y、D3+D2q、O2+O1和?2-3ls五套可溶岩地层的3494个岩溶类型,通过数量密度、形态规模、发育地层、发育部位和方向等要素总结了岩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探寻了这一独特的地形梯度带岩溶发育的规律。(2)该区属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东陷褶束的赤水凹褶束和上扬子台坳川东南陷褶束的筠连凹褶束以及滇东台褶带的滇东北台褶束三大构造单元结合带,构造体系复杂多变。根据构造地质条件、岩性条件与边界条件,结合构造形迹将区域分为NE向构造地质单元、EW向构造地质单元、SN-EW向复合构造地质单元、NE-NNE构造地质单元和NE-旋扭型构造地质单元5个地质单元区。(3)通过区域资料统计分析,从岩溶发育强度和分布高程等方面对岩溶规律进行总结:岩溶发育程度分为强、中等和弱3个区,岩溶强发育地层为P1y和T1j+T2l,岩溶中等发育地层为D3+D2q和O1+O2,岩溶弱发育地层为?2-3ls;岩溶的分布高程具有明显的阶梯分带性,在高程19502200m、15001800m、10001300m、700900m和300600m五个阶段范围内分布了93.3%的岩溶类型,按此高程分带将区域岩溶划分为5个岩溶梯度带。(4)区内5个碳酸盐岩层组T1j+T2l、P1y、D3+D2q、O2+O1mb和O1t+h与?2-3ls跟据岩性纯度与层厚可以划分为纯层型、夹层型和互层型3种类型,结合岩溶现象总结出的岩溶发育强度、产状控制因素和构造条件,将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结构划分为单斜型、背斜型、向斜型与断裂型4大类,共38个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同时,在5个地质单元内对每类岩溶水文地质结构进行空间区划。(5)区内两类岩溶水按照赋存介质空间的不同可分为管道型和裂隙型,根据介质形态的组合特征,将介质结构分为纯层管道-裂隙型、夹层管道-裂隙型、纯层裂隙型、夹层或互层裂隙型和裂隙-孔隙型5个小类。介质类型决定岩溶含水结构的富水性,结合构造地质条件,区内岩溶富水结构以褶曲型和断裂型为主,同时还包括单斜型、河谷泄流型和岩性接触带型共5种类型。(6)区内地表水系发达,按照河流边界与分水岭将区域划分了关河(I-1)、南广河(I-2)、长宁河(I-3)、永宁河(I-4)与赤水河(I-5)5个一级水文地质单元,每个单元均为区域系统,控制着地下水的径流与排泄。同时,按照岩溶水排泄系统将区域水系统划分为岩溶大泉系统和地下河系统,其中,地下河系统中的伏流-暗河管道系统在区内显着发育,并且,跟据其流动特征可以分为单阶梯状和多阶梯状两种形式。(7)区内地下河除单管道状以外还发育多枝状形态,从而具有多源同汇岩溶水系统的流动特征,更反映了地下河系的复杂程度。鉴于此,为了能够明确识别地下河系统的流动过程,选取筠连巡司小鱼洞和凉风洞地下河系统以及地下深循环热泉系统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路径模拟,从而判断各深层岩溶水流动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还辅以同位素高程效应对岩溶水流动速率进行了定性分析。(8)根据岩溶水系统分类标准,将区域岩溶水系统划分为24级,其中,按照最低标准划分,区内共发育1235个岩溶水系统。另外,通过对单一纯层型、纯层型+上覆非碳酸盐岩层、纯层型+下伏非碳酸盐岩层、纯层型+侧向分布非碳酸盐岩层和夹层型或互层型间互状5类含水结构的水动力循环分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区域水动力条件,将岩溶水系统循环分为单斜型、背斜型、向斜型、断裂带型和埋藏型5种模式。同时,按照不同的循环模式将区域岩溶水系统进行了水文地质分区。(9)对川南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岩溶水系统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交通隧洞工程为实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演化作用影响过程,为今后人类工程活动提供详实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保护区内岩溶水资源的天然特性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万志辉[3](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杜海舰[4](2019)在《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富水性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潞安矿区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的含水性问题,以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以及多种物探手段为理论依据,基于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利用AVO反演、波阻抗反演和概率神经网络反演等多种手段,科学地预测研究了该区3#煤层顶板的含水性。将以上方法应用到常村煤矿,根据实际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资料,建立和适合实际情况的理论模型,成功地对3#煤层顶部110米范围的砂岩含水特征进行了预测研究,预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对于顶板砂岩富水性的预测研究,以潞安矿区常村煤矿为研究区,对3#煤层顶板砂岩进行预测。该研究区顶板砂岩富水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砂岩厚度、砂岩含水性和砂岩孔隙度等方面。以测井数据和拟密度曲线反演技术为基础,对砂岩厚度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密度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数据,结合井旁波阻抗数据,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全区顶板砂岩的孔隙度进行了综合预测研究;利用多种测井数据,如密度、自然伽马、补充中子、视电阻率、自然电位等测井数据曲线的识别技术和地震AVO反演技术,结合多组测井数据和地震波属性数据,对该区顶板砂岩含水性进行了不同视角的预测研究。本文砂岩厚度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将反演数据体变换为密度数据体,根据砂岩和泥岩所占的厚度百分比,计算出各段地层中砂岩层的厚度,后期与钻孔实际揭露的砂岩实际厚度进行对比,发现本次对各段砂岩层厚度的预测精度较高。通过反演获得了各段砂岩孔隙度和富水性分布成果,后经过测井曲线计算的孔隙度的对比,发现本次孔隙度预测的精度较高,本区3#煤层顶部砂岩富水区的预测较准确。本文以二叠系山西组3#煤层的顶部110m范围内的富水性特征研究为着眼点,利用多种测井数据和地震属性等多种类型数据的综合预测研究方法,科学地预测了该区3#煤层的顶板水赋存情况,该预测研究成果为潞安矿区3#煤层乃至全矿区的煤层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水文地质依据和可借鉴的砂岩富水性研究方法。该论文有图85幅,表格5个,参考文献103篇。

卢苗安[5](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彭大雷[6](2018)在《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研究 ——以甘肃黑方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覆盖面积占中国大陆地表面积的6%;由于其成因特殊,也被认识最易被侵蚀的土壤,黄土相关地质灾害数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同时这些灾害还具有点多面广、种类全、隐蔽性强、地区差异明显、防灾难度大等特点。目前针对黄土滑坡致灾因素和灾变机理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是针对黄土滑坡成灾模式和演化过程,并结合地学新技术新方法,建立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方法,并对不稳定斜坡体进行提前识别、发现和预警,这对黄土地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解决了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方法这一难题,提出了“地质判识”和“技术识别”有机结合的潜在黄土滑坡识别(判识)的技术方法体系,从不同角度和尺度来对滑坡形成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和成灾前兆信息进行捕捉和识别;并将地质判识方法和“天-空-地”多源立体观测方法相融合,对研究区潜在的黄土滑坡进行早期识别;甄别出潜在黄土滑坡具体位置,并对其危害范围进行预测。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滑坡数据库,分析了滑坡形成基本条件、发育过程的变形特征和基本演化规律;结合黄土滑坡破坏地质-力学机理,揭示了黄土崩塌、黄土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黄土基岩滑坡四类基本成灾模式;基于其不同力学行为和致灾因素,细分了常见的11类成灾模式;编制了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图谱,构建了初始状态阶段易发性识别方法、时效变形阶段早期识别方法、累进破坏阶段临灾识别方法和破坏堆积阶段成灾识别方法。(2)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低空摄影测量航测,查明了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绘制了研究区高精度DEM,解译了历史滑坡;厘清了黄土滑坡主要类型,并揭示了黄土滑坡两区7段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研究区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总结了地下水位和地层产状两类主要的致灾因素;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基岩型、静态液化型、滑移崩塌型和黄土泥流型四类黄土滑坡成灾模式。(3)通过近50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编制了黑方台黄土滑坡数据库,分析了黑方台黄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揭示了群集发生、从东往西、模式转变、相互重叠和渐进后退时空演化规律;提出了“塬边沟壑区”和“滑坡空区”两类地貌识别标志;结合2015-2018年发生的30多起新滑坡的现场调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从而建立了黄土滑坡潜在隐患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早期识别方法。(4)通过布置基础控制点和地面相控点,提高了低空摄影测量成果的精度,依据航测前安装的GPS监测结果,验证了低空摄影测量精度可靠性和方法可行性;通过对典型滑坡过程重建再现,认识了黄土滑坡滑动过程,发现了静态液化型滑坡的体积松散系数约为1.4;通过土洞、裂缝和无序田埂分布与黄土滑坡发育的空间配套关系,成功预测了2017年2月新发生滑坡的边界;通过近两期DSM小变形差分计算(介于0.1-1m),甄别出党川段多处黄土滑坡隐患点;通过“群防群测”和现场调查,对潜在隐患点进行复核;新发生的2017年2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8月黄土滑坡验证了黄土滑坡潜在隐患低空摄影测量早期识别方法的可靠性。(5)基于物探、现场试验和浸润线监测,总结了地表裂缝和无序田埂、地下水雍高与富集地段和黄土边坡临界水位三类地质判识标志;基于地形地貌、地层产状、裂缝发育特征、斜坡体变形速率、地下水特征、边坡临界水位、坡脚变形状况和成灾前兆信息,建立了基于地表活动的黄土基岩型、滑移崩塌型、黄土泥流型和静态液化型滑坡潜在隐患点综合识别方法。(6)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技术识别方法,确定了党川4#为黄土滑坡潜在隐患点;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除黄土本身特性(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外,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运动路径的黄土含水率(基底液化系数)是影响滑坡运动距离的关键因素;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统计分析,确定了黄土内摩擦角φ值和内聚力C取值范围,再通过对某些已发生滑坡堆积范围的反演分析,确定黄土内聚力具体取值。通过已发生滑坡的实际运动堆积范围的样本学习和反演分析,确定基底液化系数取值范围;接着通过党川4#的影像解译与现场调查,拟合了滑坡潜在滑面并确定了滑坡规模;关键参数确定后,便可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实现潜在滑坡运动堆积范围的正演分析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潜在滑坡对坡下的公路和房屋威胁程度较大;提出了利用数值模拟正演和预测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危害范围的方法,并据此开展量化风险评估。

王润怀[7](2007)在《矿山地质对象三维数据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矿山地质三维数据模型是实现矿山3D GIS的基础,也是矿山3D GIS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GIS和点集拓扑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对矿山地质对象的空间特征、数据来源、复杂对象拓扑关系表达、矿山地质对象数据模型构建以及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矿山三维地质环境中空间对象的组成类型、特点、空间状态的描述方法、数据来源及其数据获取手段;系统总结了矿山三维地质对象的空间特征、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表达方式。(2)针对复杂地质体由于其边界复杂,同时地质勘探手段直接获取的用于控制其边界形态特征的数据稀少,难以精细描述其边界特征这一问题,首次引入边界虚拟钻孔用于复杂地质体空间边界控制。在分析边界虚拟钻孔的适用条件基础上,以地层受断层破坏为例,分别就地层与断层4种典型空间分布组合特征下边界虚拟钻孔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这对于构建精细表达复杂地质体的三维数据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在将矿山地质对象抽象为点、线、面、体4类对象的基础上,特别对于体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断层、角度不整合面等对体对象的破坏,以及破坏后形成的块体内部组成结构,将复杂体对象进一步按层次分别抽象为盘体、复层体、单层体和体元,既保证了体对象在地质意义上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又利于模型表达。基于上述对象的抽象,提出了矿山空间对象矢量数据模型框架,设计出了复杂对象之间的12种拓扑关系及相应的数据结构。实验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对于矿山3D GIS的模型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4)以3D GIS应用为目的,提出了构建独立断层数据模型的思想,并基于钻孔数据和派生数据提出了一种具有双TIN面结构的断层模型。该模型由9组几何元素构成,具有14种拓扑关系,不仅能独立表达断层面的空间特征,而且能反映断层两盘的地层组成结构,有利于基于断层面的空间分析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基于地质观测数据、钻孔数据、平面图数据、剖面图数据的断层建模方法和建模流程。(5)基于点集拓扑学理论,引入了拓扑体来描述矿山复杂对象间的拓扑关系。对盘体、复层体、单层体的拓扑体的构建方法和拓扑关系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矿山复杂对象间拓扑关系描述的拓扑学框架。

赵子锋[8](2015)在《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勘察技术及对路基稳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不断开采,在新疆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急倾斜采空区。随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大,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不可避免的经过急倾斜采空区。因此,对于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的变形移动规律研究十分重要。但是,国内外对于下伏急倾斜采空区与高速公路相互作用的研究还较少,理论尚不成熟。为了深入研究下伏急倾斜采空区对高速公路路基及各地层的变形移动规律,依托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急倾斜煤层采空区,采用理论研究、现场勘察、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选急倾斜采空区勘察技术,并对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路基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急倾斜煤层采空区,通过对既有采空区勘察技术进行比选,在现场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进行勘察,并对物探异常点进行钻孔验证,物探解释结果与钻孔结果吻合良好,得出高密度电法和瞬变电磁法对急倾斜采空区勘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依据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确定大比例尺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似常数。通过对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确定可模拟第四系砾石层的相似材料配比为m土:m砂=1:2,ρ=2.0g/cm3,ω=10%,凡士林含量为6%;可模拟中风化砂岩的相似材料配比为m土:m砂=2:1,ρ=2.2g/cm3,ω=10%。(3)根据理论研究和依托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选取第一合同段K23+220K24+70的小窑采空区,通过改变开采厚度和煤层倾角等影响因素,模拟不同试验工况,通过在模型土体中预埋测试元件并定期观测土体竖向位移,利用试验数据绘制路基和地层的位移曲线,得出路基和地层变形移动规律。(4)建立FLAC3D数值模型,监测测点竖向位移,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并通过对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出开采厚度、煤层倾角与上覆层厚度对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路基的稳定影响,确定急倾斜采空区对路基和地层的影响规律。

王凯亮[9](2019)在《知识驱动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三维地质建模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油气储藏、数字矿山等诸多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目前,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已有多种,但是该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因过分依赖建模数据而受到诸多限制。为此,本文基于地貌特征,研究了地貌特征约束的基岩面建模方法;基于地层叠置原理,研究了基于叠置原理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根据单斜岩层均向一个方向倾斜且产状基本一致这一几何特征,研究了知识驱动的单斜构造三维建模方法。本文研究的知识驱动的建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数据的依赖,为数据稀疏的基岩区域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如下:(1)地貌特征约束的基岩面建模方法。根据现代地貌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岩面埋深情况这一地貌学知识,在划分不同地貌类型单元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地貌类型单元的基岩埋深估算方法,实现了基岩面建模。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钻孔稀疏区域的基岩面建模精度。(2)基于叠置原理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基于地层叠置原理,建立了基于叠置原理的地层信息计算方法;根据基岩面对地层层面的约束,建立了基于基岩面约束的地层边界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三维地层模型的构建。实验表明,该方法构建的三维地层模型,比单纯依赖钻孔数据和空间插值方法构建的模型更加精确和完整,模型中地层的范围更接近地层实际范围。(3)知识驱动的单斜构造三维建模方法。基于单斜岩层均向一个方向倾斜且产状基本一致这一几何特征,通过划分单斜岩层层面界线线段,进行岩层产状推演,确定了单斜岩层的边界界线和边界平面,并基于Morphing技术生成了岩层层面插值点,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单斜构造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单斜岩层几何特征的约束下,基于数字地形地质图构建出较为精确的单斜构造三维地质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4)知识驱动的三维地质建模成果。根据南京3629个工程地质钻孔和基础地质图等数据,构建了南京基岩面模型;根据南京仙林某区的70个工程钻孔和DEM等数据,构建了该区域约45平方公里的三维地层模型,该模型更为精确和完整,模型中的地层形态更接近真实地层形态;根据南京紫金山数字地形地质图数据,构建了南京紫金山单斜构造三维地质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紫金山的单斜构造情况。

高阳[10](2019)在《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以澄合矿区王村煤矿为例》文中提出煤矿水害事故是造成煤矿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须用地质勘查技术手段查明水源的存在,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治水措施;利用三维地震信息预测煤层顶板含水地层异常区立足于预测煤层顶底板水源层的空间位置展布,为矿井防治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澄合矿区主采煤层5号煤顶板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底板下伏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由于目标含水层和围岩的波阻抗差异相对较小,地震反射波能量较弱,预测难度较大。为提高目标含水层的成像效果和预测精度,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澄合矿区目标含水层反射波品质的干扰因素的基础上,从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三个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成果有:(1)考虑澄合矿区巨厚黄土的地表地质条件,提出了在高速层中(潜水面以下)组合多井激发的爆炸方式;(2)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煤田勘探主流采用的60Hz自然频率检波器会导致地震低频有效信号失真,率先提出采用28Hz或更低自然频率检波器进行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采集;(3)针对澄合矿区以往构造勘探采用的三维观测系统面元过大、覆盖次数过低、方位角过窄等问题,优化设计出一种新的有利于弱反射波成像的小面元、高覆盖次数和宽方位的岩性勘探观测系统;(4)设计出一种六步迭代速度分析流程用于目标数据处理的剩余静校正工作,通过速度谱的时变调整有效提高了含水层弱反射波速度拾取精度;(5)为消除煤层对底板灰岩界面反射信号的屏蔽作用,提出了一种叠后数据去煤技术,可有效压制煤层强反射波能量,增强煤层底板弱反射地层的能量;(6)基于波阻抗、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叠后反演成果,发展了岩相概率分析技术,获得了反映岩层空间展布特征的岩性数据体;(7)优选均方根振幅、频谱成像、波形分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稀疏脉冲、测井约束、多参数神经网络、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以属性分析为辅,叠后反演为主,叠合圈定煤层顶板的含水砂层分布和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区域。通过这种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预测技术在澄合矿区王村煤矿的工程应用,使得含水层目标成像效果和预测精度显着提升,预测的煤层顶板砂体厚度可达5m以上,识别的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带得到矿方认可,说明这种预测技术能为顶底板突水预测防治提供有效的矿井地质依据,可推广使用。

二、关于地层剖面岩层厚度的表示精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地层剖面岩层厚度的表示精度(论文提纲范文)

(1)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1前言*
2页岩气藏及其开采方式*
    2.1引言
    2.2 页岩气藏的地质及开采特征
        2.2.1 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
        2.2.1. 1 构造地质背景
        2.2.1. 2 沉积环境
        2.2.1. 3 页岩类型
        2.2.1. 4 总有机碳含量
        2.2.1. 5 热成熟度
        2.2.1. 6 有机质类型
        2.2.2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2.2.2. 1 储层厚度
        2.2.2. 2 储层物性
        2.2.2. 3 页岩脆性
        2.2.2. 4 裂缝系统
        2.2.2. 5 含气量
        2.2.3 页岩气藏的开采特征
        2.2.3. 1 优惠政策的扶持
        2.2.3. 2 体积压裂
        2.2.3.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2.2.3. 4 产量递减率较高
        2.2.3. 5 环保问题面临挑战
    2.3 页岩气藏开采方式
        2.3.1 直井及直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1 滑溜水压裂技术
        2.3.2. 2 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2.3.3 同步压裂开发方式
        2.3.3. 1 同步压裂技术
        2.3.3. 2 拉链式压裂技术
        2.3.4 工厂化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4 本节小结
3页岩力学行为与基本表征方法*
    3.1 引言
    3.2 页岩天然裂缝的分布
    3.3 页岩的脆性
    3.4 页岩的弹性
        3.4.1 杨氏模量
        3.4.2 泊松比
    3.5 页岩的断裂强度
        3.5.1 压缩断裂强度
        3.5.2 拉伸断裂强度
    3.6 页岩弹性性能的统计描述
    3.7 页岩的I型断裂
    3.8 页岩天然弱面对裂纹路径的影响
    3.9 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3.9.1 脆性破坏理论
        3.9.2 弹塑性理论
        3.9.3 损伤力学理论
        3.9.4 微平面模型本构理论
    3.1 0 本节小结
4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
    4.1 引言
    4.2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
        4.2.1 微观结构测试技术
        4.2.2 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4.2.3 物性测试技术
        4.2.4 吸附气测量技术
        4.2.5 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4.2.6 储层吸水特征测试技术
    4.3 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4.3.1 流态实验
        4.3.2 多测压点耦合传质实验
        4.3.3 全直径岩心地层模拟开发实验
    4.4 含气量计算方法
        4.4.1 等温吸附法
        4.4.2 微观孔隙结构法
        4.4.3 测井资料法
    4.5 本节小结
5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
    5.1 引言
    5.2 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
        5.2.1 微观尺度渗流机理研究
        5.2.1. 1 流动的分区
        5.2.1. 2 微观流动过程
        5.2.1. 3 微纳尺度流动特点
        5.2.2 微观流动的研究方法
        5.2.2. 1 分子动力学方法
        5.2.2. 2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5.2.2. 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5.2.2. 4 Burnett方程
        5.2.2. 5 逾渗理论
        5.2.2. 6 孔隙网络模型
        5.2.3 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过渡问题
    5.3 解吸附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规律
        5.3.1 吸附动力学问题
        5.3.1. 1 页岩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
        5.3.1. 2 吸附理论及模型
        5.3.2 解吸附与流动耦合问题
    5.4 人工压裂过程裂缝起裂及流固耦合机理
        5.4.1 页岩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
        5.4.1. 1 页岩各向异性多孔本构
        5.4.1. 2 页岩各向异性强度和断裂准则
        5.4.1. 3 水压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规律
        5.4.2 页岩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5.5 页岩复杂介质的非均质特征
        5.5.1 横纵向各向异性
        5.5.2 基质本身的非均质性
        5.5.3 天然裂缝引发的非均质性
        5.5.4 页岩储层的变形规律
    5.6 本节小结
6页岩气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
    6.1 前言
    6.2 理论计算模型
        6.2.1 传统水力压裂模型
        6.2.1. 1 PKN模型
        6.2.1. 2 KGD模型
        6.2.1. 3 P3D模型
        6.2.2 非常规水力压裂模型
        6.2.2. 1 线网模型 (wire-mesh model)
        6.2.2. 2 非常规裂缝模型
    6.3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
        6.3.1 数值计算模型
        6.3.1. 1 固体破裂计算模型
        6.3.1. 2 渗流计算模型
        6.3.2 数值计算方法
        6.3.2. 1 有限单元法
        6.3.2. 2 有限差分法
        6.3.2. 3 边界单元法
        6.3.2. 4 扩展有限元法
        6.3.2. 5 离散单元法
        6.3.2. 6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
    6.4 页岩裂缝网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6.4.1 页岩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6.4.2 基于XFEM的耦合变形–扩散–流动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6.5 本节小结
7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
    7.1 引言
    7.2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1 微地震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7.2.1. 1 国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7.2.1. 2 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2 微地震监测在低渗透率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7.3 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问题
        7.3.1 事件有效识别
        7.3.1. 1 初至时间拾取
        7.3.1. 2 震源定位
        7.3.2 水力压裂微地震发生及其信号特点
        7.3.2. 1 水力压裂“慢”过程伴随岩石破裂声发射的“快”过程
        7.3.2. 2 岩石破坏机理复杂, 微地震的波形多样
        7.3.2. 3 水力压裂过程的信号干扰
        7.3.3 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的时域–频域二维全波形分析
        7.3.4 微地震的数据解释
        7.3.4. 1 能量的匹配
        7.3.4. 2 致裂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7.3.4. 3 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
        7.3.4. 4 水力压裂的岩石破坏机理
    7.4 本节小结
8无水压裂技术*
    8.1 前言
    8.2 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8.2.1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
        8.2.2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
        8.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
        8.2.3. 1 CO2物性
        8.2.3. 2 超临界CO2在微细流道中的流动与换热
        8.2.3. 3 CO2射流破岩研究
        8.2.3. 4 CO2压裂后的地下封存
        8.2.4 小结
    8.3 氮气压裂技术
        8.3.1 氮气干压裂技术
        8.3.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8.3.3 小结
    8.4 液化石油气 (LPG) 无水压裂技术
    8.5 爆炸压裂技术
        8.5.1 井内爆炸
        8.5.2 核爆法
        8.5.3 层内爆炸
        8.5.3 小结
    8.6 高能气体压裂 (HEGF)
    8.7 本节小结
9结束语*

(2)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梯度带区域岩溶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的认识与发展研究历程
        1.2.2 岩溶水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1.2.3 川南地区岩溶及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相关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的创新研究成果
第2章 川南地形梯度带地质环境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3 区域基础地质条件
        2.3.1 地层与岩性
        2.3.2 地质构造特征
        2.3.3 新构造运动及影响过程
    2.4 研究区地质单元分区
        2.4.1 地质单元划分依据
        2.4.2 地质单元分区
        2.4.3 各地质单元基础特征
第3章 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统计分析
    3.1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特征与建造改造过程
        3.1.1 碳酸盐岩区域沉积环境与岩相特征
        3.1.2 碳酸盐岩的建造历史和改造过程
    3.2 碳酸盐岩的分布与出露特征
    3.3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3.3.1 岩性控制因素
        3.3.2 溶解的CO2含量
        3.3.3 地表水文网与地下水循环条件
    3.4 岩溶类型统计分析
        3.4.1 基于 1:20万精度的岩溶泉与地下河统计
        3.4.2 基于 1:5 万精度的岩溶洼地统计
        3.4.3 基于 1:5 万精度的落水洞统计
        3.4.4 基于 1:5 万精度的岩溶洞穴统计
        3.4.5 小结
    3.5 岩溶发育统计特征研究
        3.5.1 岩溶地貌类型发育特征
        3.5.2 岩溶分布高程阶梯状分带特征
        3.5.3 岩溶发育强度特征
        3.5.4 岩溶发展历史与演化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岩溶含水系统特征研究
    4.1 概述
    4.2 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特征
        4.2.1 碳酸盐岩含水层组的划分
        4.2.2 各碳酸盐岩含水层组岩性类型
    4.3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4.3.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的控制因素
        4.3.2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的分布类型
        4.3.3 典型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研究
        4.3.4 各地质单元内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发育特征
    4.4 岩溶水赋存介质及富水性特征
        4.4.1 岩溶地下水类型
        4.4.2 岩溶含水系统介质结构特征
        4.4.3 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特征评价
    4.5 典型岩溶富水结构及特征研究
        4.5.1 单斜富水型
        4.5.2 褶皱富水型
        4.5.3 断裂富水型
        4.5.4 其它类型富水构造
        4.5.5 岩溶富水构造统计特征
        4.5.6 岩溶水富集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岩溶水流动系统特征研究
    5.1 河流控制的水文地质单元特征
        5.1.1 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
        5.1.2 各水文地质单元基本特征概述
    5.2 岩溶水水动力过程与流动特征
        5.2.1 岩溶水的流动方式
        5.2.2 岩溶水的流动速率
        5.2.3 岩溶水补径排循环特征
        5.2.4 岩溶水水动力分带特征
    5.3 岩溶水排泄系统特征分析
        5.3.1 岩溶水排泄系统划分
        5.3.2 岩溶大泉系统
        5.3.3 地下河系统
    5.4 典型阶梯状伏流-暗河管道系统特征
        5.4.1 地表伏流-暗河系统发育分布特征
        5.4.2 伏流-暗河系统流动特征
    5.5 复杂管道型混合岩溶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模拟研究
        5.5.1 典型实例区域岩溶水文地质背景
        5.5.2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过程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研究
    6.1 区域岩溶水系统的级别划分与特征
        6.1.1 岩溶水系统的划分原则
        6.1.2 研究区岩溶水系统分级
        6.1.3 各级岩溶水系统特征
    6.2 岩溶水系统水动力循环特征
        6.2.1 水动力条件分类
        6.2.2 岩溶含水结构的水动力循环分带特征
    6.3 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分析
        6.3.1 单斜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3.2 背斜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3.3 向斜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3.4 断裂带型溶地下水循环系统
        6.3.5 埋藏型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
    6.4 岩溶水系统循环模式水文地质分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岩溶水系统环境与人类活动耦合效应研究
    7.1 岩溶水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
        7.1.1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7.1.2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7.1.3 页岩气开发的相关地下水资源问题
        7.1.4 矿山开采的水资源与灾害问题
        7.1.5 交通地下工程对岩溶水系统的扰动问题
        7.1.6 其它问题
    7.2 交通隧洞工程与岩溶水系统的相互作用
        7.2.1 概述
        7.2.2 隧洞工程在岩溶水系统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7.2.3 隧洞建设在岩溶地质环境中的常见问题
        7.2.4 隧洞工程对岩溶水系统环境的影响作用
    7.3 岩溶水系统影响隧洞工程实例研究
        7.3.1 叙永-大村地方铁路基本概况
        7.3.2 中坝隧洞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7.3.3 中坝隧洞地下水数值模拟过程
    7.4 隧洞对岩溶水系统污染影响预测研究
        7.4.1 筠连卡子隧洞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7.4.2 卡子隧洞污染凉风洞地下河模拟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1. 参与的科研课题
    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2.3.4 计算实例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验模型制备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3.3.3 压浆试验分析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4.1 荷载-沉降关系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4.2.3 试桩静载试验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4.3.3 试桩静载试验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5.1 引言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5.2.1 总体分析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5.3.1 统计分析方法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5.4.1 压浆量设计
        5.4.2 压浆压力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6.2.3 计算实例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6.3.3 模型参数取值
        6.3.4 工程实例分析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作者简介

(4)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富水性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
2 地球物理预测理论基础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测井曲线识别技术
    2.2 拟密度曲线反演预测技术
    2.3 概率神经网络预测技术
    2.4 AVO反演预测技术
    2.5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2.6 3#煤层顶板砂岩赋存特征
3 研究区3#煤层上部砂岩含水性地球物理预测
    3.1 顶板砂岩及其含水性测井曲线识别
    3.2 基于拟密度曲线反演技术的砂岩层厚度预测
    3.3 基于拟密度曲线反演技术的砂岩含水性预测
    3.4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技术的砂岩孔隙度预测
    3.5 基于AVO反演技术的砂岩含水性预测
    3.6 小结
4 研究区3#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研究成果
    4.1 各段砂岩层厚度研究成果
    4.2 各段砂岩孔隙度和富水性研究成果
    4.3 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研究区位置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二、构造层序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一、现象的存在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二、局部构造类型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一、区域构造背景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一、地层与不整合
    二、构造层序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一、地层展布
    二、沉积特征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二、创新与特色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研究 ——以甘肃黑方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黄土滑坡研究进展
        1.2.2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地质判识方法研究进展
        1.2.3 “天-空-地”多源立体观测方法研究进展
        1.2.4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天上技术”早期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2.5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空中技术”早期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2.6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地面调查”早期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2.7 黄土滑坡隐患点潜在危害范围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目标
        1.3.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黄土滑坡早期识别方法研究
    2.1 概述
    2.2 早期识别方法类型
        2.2.1 地质判识方法
        2.2.2 新技术识别方法
    2.3 多源空间信息技术融合方法
    2.4 小结
第3章 黄土滑坡识别图谱及判识指标
    3.1 概述
    3.2 黄土滑坡识别图谱编制方法
        3.2.1 黄土滑坡变形时间曲线
        3.2.2 黄土滑坡演化基本规律和破坏运动过程
        3.2.3 黄土滑坡识别图谱编制思路
        3.2.4 滑坡识别图谱包括内容和识别指标
    3.3 各类黄土滑坡识别图谱研究
        3.3.1 黄土崩塌
        3.3.2 黄土内滑坡
        3.3.3 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
        3.3.4 黄土基岩滑坡
    3.4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概况及黄土滑坡致灾模式
    4.1 概述
    4.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4.2.1 地层岩性
        4.2.2 区域地质构造
        4.2.3 地形地貌
        4.2.4 水文地质条件
    4.3 黄土滑坡类型与编录
    4.4 空间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
        4.4.1 黄土基岩型
        4.4.2 滑移崩塌型
        4.4.3 黄土泥流型
        4.4.4 静态液化型
    4.5 黄土滑坡致灾因素
        4.5.1 地层岩性控制滑坡类型
        4.5.2 地下水控制致灾模式
    4.6 黄土滑坡成灾模式
        4.6.1 黄土基岩型
        4.6.2 滑移崩塌型
        4.6.3 黄土泥流型
        4.6.4 静态液化型
    4.7 小结
第5章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早期识别方法
    5.1 概述
    5.2 研究区黄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
        5.2.1 党川段黄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
        5.2.2 陈家沟黄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
        5.2.3 焦家黄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
        5.2.4 焦家崖黄土滑坡时空演化特征
    5.3 研究区黄土滑坡时空演化规律
    5.4 两类地貌识别标志
        5.4.1 塬边“沟壑区”
        5.4.2 滑坡“空区”
    5.5 小结
第6章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低空摄影测量早期识别方法
    6.1 概述
    6.2 低空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方法
        6.2.1 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流程
        6.2.2 研究区影像数据获取过程
    6.3 摄影测量结果精度分析
    6.4 基于摄影测量的滑坡运动特征分析
        6.4.1 滑坡运动过程重建
        6.4.2 滑坡体积精细测绘
    6.5 三类斜坡变形识别标志
        6.5.1 变形识别标志一:裂缝时空演化
        6.5.2 变形识别标志二:坡体微变形
        6.5.3 变形识别标志三:堆积体演化
    6.6 小结
第7章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地面调查早期识别方法
    7.1 概述
    7.2 地质判识标志一:地表裂缝和无序田埂
        7.2.1 裂缝发育规律
        7.2.2 裂缝形成机理
        7.2.3 裂缝分布演化与滑坡发育空间配套关系
    7.3 地质判识标志二:地下水雍高和富集地段
        7.3.1 模式一:先期滑坡覆盖和黄土水力梯度作用
        7.3.2 模式二:降雨作用
    7.4 地质判识标志三:黄土临界水位
        7.4.1 地下水分布调查方法
        7.4.2 地下水位分布
        7.4.3 水文动态变化
        7.4.4 地下水对不同类型滑坡影响
        7.4.5 基于临界水位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
    7.5 基于地表活动的黄土滑坡潜在隐患综合识别方法
        7.5.1 黄土基岩型地表活动早期识别
        7.5.2 滑移崩塌型地表活动早期识别
        7.5.3 黄土泥流型地表活动早期识别
        7.5.4 静态液化型地表活动早期识别
    7.6 小结
第8章 黄土滑坡潜在隐患危害范围预测研究
    8.1 概述
    8.2 研究区黄土滑坡的滑距统计分析
    8.3 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8.3.1 Massflow软件介绍
        8.3.2 深度积分连续介质力学原理
    8.4 典型区域静态液化型滑坡的反演分析
        8.4.1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识别方法潜在滑坡识别
        8.4.2 数值计算所选取的案例
        8.4.3 参数选取
        8.4.4 数值反演模拟与实际堆积验证
        8.4.5 数值反演的基底液化系数
    8.5 反演结果的验证
        8.5.1 用于验证黄土滑坡概况
        8.5.2 验证滑坡运动过程反演
    8.6 潜在隐患点危险范围预测
        8.6.1 圈定潜在滑坡区边界
        8.6.2 潜在滑坡模拟输入参数
        8.6.3 构建潜在滑坡滑动面
        8.6.4 潜在滑坡危害范围预测
    8.7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1 全文图索引
    A.2 全文表索引

(7)矿山地质对象三维数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学数据模型及建模方法回顾
        1.2.2 三维建模软件系统研究综述
        1.2.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
第2章 地学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理论基础
    2.1 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模型
        2.1.1 空间与地理空间
        2.1.2 地理空间实体及其特征
        2.1.3 空间目标及其定义
        2.1.4 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2.1.5 空间数据模型
        2.1.6 空间数据结构与空间数据库
    2.2 地学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与特征
        2.2.1 面元模型
        2.2.2 体元模型
        2.2.3 混合模型
        2.2.4 集成模型
        2.2.5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对比与评价
    2.3 构建三维数据模型涉及到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山地质对象及其表达方式
    3.1 矿山环境的构成和特点
    3.2 矿山地质对象类型
        3.2.1 矿山地质对象的成因类型
        3.2.2 矿山地质对象的几何与空间维类型
    3.3 矿山地质对象空间特征分析
        3.3.1 地层特征及其关系类型
        3.3.2 煤层形态及空间变化特征
        3.3.3 地质构造空间特征及描述要素
    3.4 矿山地质体三维形态特征表达方式
        3.4.1 平面图方式
        3.4.2 剖面图方式
        3.4.3 专题图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山地质对象的数据来源
    4.1 矿山三维地质数据的特点
    4.2 矿山地质数据分类
    4.3 原始数据源及其数据特征
        4.3.1 测量数据
        4.3.2 地质填图数据
        4.3.3 遥感地质调查数据
        4.3.4 山地工程数据
        4.3.5 物探(地震勘探、测井)数据
        4.3.6 钻探数据
        4.3.7 矿井生产数据
    4.4 成果数据源及其数据特征
        4.4.1 平面图数据
        4.4.2 剖面图数据
    4.5 派生数据源及其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地质体建模中边界虚拟钻孔的引入
    5.1 引入边界虚拟钻孔的必要性
    5.2 边界虚拟钻孔及其适用条件
        5.2.1 边界虚拟钻孔
        5.2.2 边界虚拟钻孔的适用条件
    5.3 边界虚拟钻孔的确定方法
        5.3.1 断层面和地层面均为平面
        5.3.2 断层面为平面地层面为曲面
        5.3.3 断层面为曲面地层面为平面
        5.3.4 断层面和地层面均为曲面
    5.4 构造边界虚拟钻孔时应注意的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矿山地质对象三维数据模型
    6.1 矿山地质对象的概念模型
    6.2 基于点集拓扑学的矿山地质对象描述
        6.2.1 点集拓扑学基础
        6.2.2 矿山地质对象的拓扑学描述
    6.3 矿山地质空间对象数据模型
        6.3.1 面向对象方法
        6.3.2 己有研究评述
        6.3.3 面向对象的矿山地质三维数据模型
    6.4 三维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研究
        6.4.1 研究现状
        6.4.2 表达矿山复杂对象拓扑关系所面临的困难
        6.4.3 引入复杂对象拓扑体的必要性
        6.4.4 用拓扑体表达复杂对象之间拓扑关系
        6.4.5 复杂对象拓扑体的构造
        6.4.6 复杂对象及其拓扑体的拓扑学特征
        6.4.7 矿山地质对象数据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断层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研究
    7.1 应用于3D GIS的断层模型的研究意义
    7.2 基于钻孔及其派生数据的断层模型
        7.2.1 钻孔数据源及其地层模型
        7.2.2 基于数据派生的断层数据源
    7.3 断层及断层面结构
    7.4 断层结构模型
        7.4.1 空间几何特征
        7.4.2 断层模型的元素组成
        7.4.3 拓扑关系
    7.5 断层属性模型
    7.6 断层模型的数据结构
    7.7 基于断层的空间查询与分析
    7.8 基于4种点集的断层建模
        7.8.1 4 种断层点集及其特点
        7.8.2 建模流程
        7.8.3 地质观测点集
        7.8.4 钻孔点集
        7.8.5 剖面点集
        7.8.6 平面点集
    7.9 本章小结
第8章 模型应用实验
    8.1 实验环境及地质数据背景
    8.2 边界虚拟钻孔在复杂地质体建模中的应用
    8.3 断层模型应用实验
    8.4 矿山复杂体对象模型实验
    8.5 本章小结
结论
    1.结论
    2.论文的创新性成果
    3.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8)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勘察技术及对路基稳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勘察技术研究现状
        1.2.2 采空区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2.3 采空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采空区上覆地层移动变形在地表的表现
    1.4 高速公路采空区路基的工程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及采空区勘察
    2.1 依托工程概况
    2.2 既有采空区勘察技术
        2.2.1 采空区勘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2.2.2 既有采空区物探方法的比选
    2.3 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探测解释依据
    2.4 探测设备及测线的布设
        2.4.1 探测设备及主要参数
        2.4.2 测线布设及预计工作量
    2.5 采空区勘察成果
        2.5.1 采空区物探成果解释分析
        2.5.2 采空区物探钻孔验证情况及分析
    2.6 勘察结果综合分析
        2.6.1 采空区分布情况
        2.6.2 煤层采空区开采情况
        2.6.3 各煤层倾角和开采厚度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上覆地层与高速公路路基变形移动规律模型试验设计
    3.1 模型试验原型简介及实验目的
    3.2 相似概念及相似常数的确定
        3.2.1 基本概念
        3.2.2 基本相似常数
        3.2.3 相似常数的确定
    3.3 模型试验材料的确定
        3.3.1 制备第四系砾石层的相似材料
        3.3.2 制备中风化砂岩的相似材料
    3.4 试验平台及量测元件
        3.4.1 试验模型箱
        3.4.2 采空区模拟系统
        3.4.3 岩土体内部位移测试系统
    3.5 模型试验设计
        3.5.1 试验模型设计
        3.5.2 试验方案设计
        3.5.3 测试元件布设
    3.6 试验过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1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上覆地层变形移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1 开采厚度
        4.1.2 煤层倾角
    4.2 试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4.2.1 试验结果分析
        4.2.2 采空区上覆地层变形移动规律
    4.3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原则
    4.4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沉陷模型试验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上覆地层与高速公路路基变形移动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思路与数值模拟过程
        5.2.1 研究思路及数值模拟工况
        5.2.2 数值模型参数
        5.2.3 测点布设
        5.2.4 数值模拟过程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3.1 开采厚度对上覆地层及路基影响分析
        5.3.2 煤层倾角对上覆地层及路基影响分析
        5.3.3 上覆层厚度对上覆地层及路基影响分析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5.5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上覆地层及路基移动变形规律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知识驱动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1.2.2 基于钻孔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
        1.2.3 基岩地质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
        1.2.4 基岩面建模方法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
第2章 地貌特征约束的基岩面建模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基岩埋藏区域确定
    2.3 顾及知识的基岩埋深估算
        2.3.1 岗地单元
        2.3.2 河谷单元
        2.3.3 湖泊单元
        2.3.4 平原单元
    2.4 基岩面模型构建
    2.5 实验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叠置原理的三维地层建模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钻孔数据处理
        3.2.1 地层层序划分
        3.2.2 钻孔地层模型
        3.2.3 缺失地层处理
    3.3 基于叠置原理的钻孔加密
        3.3.1 地层信息计算方法
        3.3.2 构建建模边界虚拟钻孔
        3.3.3 构建建模区域虚拟钻孔
    3.4 基于基岩面约束的地层处理
    3.5 构建三维地层模型
    3.6 实验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知识驱动的单斜构造三维建模方法
    4.1 单斜构造
    4.2 研究思路
    4.3 基于产状约束的岩层边界确定
        4.3.1 产状推演方法
        4.3.2 层面界线分段
        4.3.3 岩层边界确定
        4.3.4 断层边界确定
    4.4 基于Morphing的层面插值点生成
        4.4.1 Morphing概述
        4.4.2 岩层面插值点生成
    4.5 基于TIN的单斜构造三维模型构建
        4.5.1 岩层层面模型构建
        4.5.2 岩层侧面模型构建
    4.6 实验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
    5.1 研发背景
    5.2 总体设计
        5.2.1 系统架构设计
        5.2.2 功能模块设计
        5.2.3 系统界面设计
    5.3 系统功能
        5.3.1 基本操作
        5.3.2 基岩面建模
        5.3.3 三维地层建模
        5.3.4 单斜构造建模
    5.4 应用实例
        5.4.1 基岩面建模实例
        5.4.2 三维地层建模实例
        5.4.3 单斜构造建模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以澄合矿区王村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认识
2 地质概况及反射波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2.4 地震地质条件
    2.5 目标地层标准反射波
    2.6 影响反射波品质的干扰因素
        2.6.1 黄土塬特色的噪音影响
        2.6.2 上覆强波阻抗界面对下部地层的屏蔽作用
        2.6.3 黄土层的吸收衰减作用
        2.6.4 黄土塬复杂的地貌对静校正带来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含水地层目标地震采集
    3.1 选择合适的激发条件
        3.1.1 井深的选择
        3.1.2 单井和组合井的选择
    3.2 选择自然频率较低的检波器
        3.2.1 检波器自然频率与传输函数
        3.2.2 不同自然频率检波器对比试验
    3.3 选择合理的观测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含水地层目标数据处理
    4.1 目标处理的必要性
    4.2 精确做好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
        4.2.1 一次静校正和残余静校正
        4.2.2 六步速度分析法迭代剩余静校正
    4.3 有针对性的叠前去噪原则
    4.4 补偿弱反射波能量
    4.5 弱化基岩面强反射界面
    4.6 目标处理流程
    4.7 本章小结
5 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5.1 解释思路
    5.2 层位解释
        5.2.1 地震地质层位的确定
        5.2.2 层位追踪对比
    5.3 断层解释
        5.3.1 区域构造模式
        5.3.2 断点的解释
    5.4 解释成果
        5.4.1 断层
        5.4.2 底板起伏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地震属性识别含水层技术
    6.1 叠后数据去煤技术
        6.1.1 基于Morlet小波的MP算法
        6.1.2 基于MP算法的去煤技术
    6.2 均方根振幅
    6.3 频谱成像
    6.4 波形分类
    6.5 属性叠合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地震反演识别含水层技术
    7.1 反演方法的选择及技术思路
    7.2 基础数据准备及可行性分析
        7.2.1 测井资料预处理
        7.2.2 层位数据预处理
        7.2.3 可行性分析
    7.3 稀疏脉冲反演
        7.3.1 稀疏脉冲方法原理
        7.3.2 稀疏脉冲方法实现
        7.3.3 稀疏脉冲反演效果
    7.4 测井约束反演
        7.4.1 测井约束方法原理
        7.4.2 测井约束方法实现
        7.4.3 测井约束反演效果
    7.5 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
        7.5.1 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原理
        7.5.2 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实现
        7.5.3 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效果
    7.6 地质统计学反演
        7.6.1 地质统计学方法原理
        7.6.2 地质统计学方法实现
        7.6.3 地质统计学反演效果
    7.7 反演方法效果分析
    7.8 本章小结
8 煤层顶底板岩性解释
    8.1 岩相概率分析
        8.1.1 岩相概率分析基本原理
        8.1.2 岩相概率分析实现
    8.2 砂体预测及其含水性评价
        8.2.1 煤层顶板砂体预测
        8.2.2 煤层顶板砂体含水性预测
    8.3 灰岩岩溶预测
        8.3.1 奥灰顶界面预测
        8.3.2 奥灰岩溶异常区预测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科技成果

四、关于地层剖面岩层厚度的表示精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J].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 力学进展, 2019(00)
  • [2]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梯度带区域岩溶水系统研究[D]. 赵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3]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4]常村煤矿3#煤层上部砂岩富水性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研究[D]. 杜海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6)
  • [5]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6]黄土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研究 ——以甘肃黑方台为例[D]. 彭大雷.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7]矿山地质对象三维数据模型研究[D]. 王润怀.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8]高速公路下伏急倾斜采空区勘察技术及对路基稳定影响研究[D]. 赵子锋. 长安大学, 2015(01)
  • [9]知识驱动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D]. 王凯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 [10]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以澄合矿区王村煤矿为例[D]. 高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标签:;  ;  ;  ;  ;  

关于地层剖面层厚的表示精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