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房布置图

儿童房布置图

一、儿童居室布置图示(论文文献综述)

苏笑悦[1](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高燕子[2](2020)在《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逐渐无法满足当下多元化的养老需求,需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支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既往社区老年人照料设施的主要类型,因功能单一,服务内容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以致空置率高和资源浪费,因此“全日照料”与“日间照料”功能复合将成为社区老年人照料设施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功能相对较为完善的社区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中设置日间照料部,使“日间照料”依托“全日照料”而存在,并借用全日照料设施内的资源优势,这是解决当下社区养老困境的重要思路,同时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本文以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同源、养老设施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的日本为参照借鉴对象。对日本日间照料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解析,其中包括日本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的发展趋势、养老设施类型体系及其与日间照料的关系及各类型设施所提供的日间照料服务的异同、日间照料服务的类型和各自特征、老年人分类体系及日间照料的服务人群、日间照料服务流程、日间照料部与设施整体空间布局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对国内典型案例的调研和深入分析,研究国内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再对中日案例进行分类型对比研究。最后结合日本经验和我国国情,对日间照料的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给出建议,提出日间照料部与设施整体空间布局适宜模式的选型原则,详细总结日间照料部为“相对独立型”、“部分共用型”、“完全共用型”三大类型设施的功能配置、空间布局、流线设计策略和日间照料部内各功能空间通用设计策略。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袁丰[3](2020)在《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介护单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加深,我国老龄人口中高龄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比重增加,在国家提倡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政策下,融合于社区的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可以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与专业的照护服务。而当前现行的国家规范与政策制度对养老设施的类型划分和收住人群没有明确的要求,养老设施空间模式以及介护单元设置要求尚不完善,导致大部分养老设施内介护单元缺乏设计指导而出现规模偏大、配套设施空间占比不合理、失能失智老人与自理老人混居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依托于社区的介护型养老设施中老人和护理人员的使用需求出发,对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的介护单元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介护单元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梳理了日本老年人介护等级和养老设施类型分类体系,基于对日本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介护单元的研究,明确介护单元设置的目的、重要性和与老人介护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介护单元空间环境对机构养老体系下老人的生活品质和护理效率的影响。总结出日本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介护单元的空间特点以及老人需求、护理需求对空间设计要求的体现。基于我国现行规范标准体系,围绕介护单元内两类主要使用人群(老人为主,护理人员为辅)展开空间使用实态调研,并且与日本特别养护老人之家在介护单元空间组织上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介护单元规模与老人需求及护理模式之间的不匹配、介护单元空间设计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设计单一缺乏适应性等现存问题;同时结合日本较为成熟的介护单元空间组织模式,总结出介护单元规模配置、功能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继而以介护单元为整体,着重分析介护单元之间的联系与构成关系,针对介护单元现存问题从介护单元整体设计与内部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提出设计策略。研究结论旨在促进机构养老下介护单元的发展,实现护理效率的提高以及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升,期望为养老设施介护单元设计提供参考。

黎晗[4](2019)在《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变革调控,居民代际人口构成也在发生结构性演变,城市集合住居需要进行全方位调适,为协调代际矛盾、促进代际融合提供空间环境动力。实态调查表明,我国在短期内快速建设的居住设施,在不同层面或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结构、行为、价值等方面的代际融合问题。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在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代际融合相关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建筑学者用来研究集合住居对于代际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视域还多局限于集合住宅层面,对于代际关系和集合住居的系统化整合研究,尚待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拓展,而对于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则尚处于相对的空白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研究领域涉及建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关键在于如何直面这一设计研究领域迫切的前瞻性需求,为城市集合住居促进代际融合的优化设计提供客观的认识论思维和可靠的方法论工具。本文从住居学的多维视域出发,按照理论思辨及框架建构、典型调查及质性分析、抽样调查及量化分析、方法归纳及应用实践的学理逻辑,提出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基础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和优化设计策略集,针对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不同代际融合圈层系统化地凝练了优化设计原则、策略与手法,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理论研究方面,以住居学理论为指导,从交叉研究视角,分别解析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的相关理论与类型特质。并有选择性地开展实地项目调查、相关案例解析与专家访谈。结果表明,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在社区、邻里、居室等空间环境层面存在紧密关联。基于此,经过住居学研究视域、生活圈层次划分和代际融合的关系匹配等理论推演过程,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圈域,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框架,并明确主要研究视域和主要研究层次。其中,主要研究视域包含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行为和代际关系,主要研究层次包含社区代际融合圈层、邻里代际融合圈层和居室代际融合圈层。实证研究方面,在定性研究阶段,借用环境行为学研究思路与工具,首先采用系统观察、参与式访谈和入户调查等方法开展集合住居典型调查,深入调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内的代际融合行为。进而,基于典型调查结果,系统的归纳分析代际融合行为的年龄组合、内在需求、组织层次和行为模式等内容,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情境模型,并凝练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包含40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和14项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在定量研究阶段,开展城市集合住居抽样调查,重点对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空间环境的多代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筛选与分析得出6种代际融合情境类型,同时筛选与重构38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并通过权重计算明确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要素重要程度与代群年龄类型的关联程度。据此,从代际融合圈域分层和情境分类两个维度,梳理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和情境要素的相关要因、汇总定性与定量研究成果,作为建构优化设计策略集的重要素材。设计研究方面,以代际融合圈域层次和代际融合情境类型为依据,分别建构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和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对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整体优化设计阶段和重点优化设计阶段。进而,分级整合得出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的主体框架,并凝练提出了14项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和38条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策略,从而整合建构了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以此为依据,分三个章节全面系统地对优化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详细论述,遵从前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研究脉络,丰富拓展研究内容的同时对前文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加以印证和示范。本文的研究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主观与客观互相印证的学术态度和研究立场,立足于居住建筑设计研究领域,融汇运用实证研究的质性及量化方法,从整体上建构了以促进代际融合为导向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框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原则、策略和应用手法,为城市集合住居的代际融合能力评定奠定了研究基础,亦为有益代际关系的住居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同时,在设计应用层面,为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决策依据和设计工具,并有助于强化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居住者本位意识,以期通过城市住居空间环境的逐步改善,对代际关系起到积极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从而为促进多层次代际融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相应的专业学术价值。

唐蕾[5](2016)在《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动设计摆脱形式改良的桎梏,形成基于行为逻辑的设计新方向。然而,以往的研究聚焦于互动理念在家具产品中的应用,忽视了系统理论的建构。并且,普遍过于强调微观层面人与家具的互动,缺少宏观的文化反思研究。为了探索支持生活行为的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理论,本论文采取包含宏观和微观层次的社会学综合视角,应用演绎法和社会学综合分析方法,开展包含家具产品互动设计行为属性、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的系统理论建构。论文按照本体属性分析(What)、评判标准建立(Why)、设计方法探索(how)的逻辑顺序展开。通过论证研究发现:家具产品引发的互动行为根植于深广的文化脉络,具有显着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特征,是包含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行为系统。因此,以往单一理论不足以理解家具塑造的生活行为,需要建构包含微观和宏观、主观与客观多层次的理论体系。论文以饮茶活动为线索,通过提炼多层次的茶家具互动设计模型,激发不同层次的设计概念,验证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根据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结论如下:家具产品是促进社会互动、传承生活文化的媒介。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理论框架应包含概念模型、设计路径、系统设计三个层次,形成“物质-行为-精神”的多维度设计标准,用于指导家具产品的布局规划、造型形态、行为序列、行为系统、行为习惯、感性互动和文化互动设计。在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实践中,应遵循逻辑化的设计过程(用户研究、情境调研、模型提炼、文化定义、设计创意和设计评价),采用以社会学质性研究为主的混合操作方法,提炼多层次的家具产品互动设计模型(空间聚集、行为互动、协同体验、文化反思模型)。通过茶家具设计实践证明:本论文提出的理论拓展了家具设计前期行为研究的范畴,有助于建立对生活行为中文化意义的深广洞察。并且,论文提出的设计路径可引导设计师,在快速的家具产品设计流程中,准确描述、深刻理解行为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创造支持用户生活行为与文化背景的家具产品。该理论可提升社会学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帮助家具设计团队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形成统一的设计目标,激发丰富的设计概念。并且,通过该理论的建构,还有助于理解民族、地域特有的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传统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承和发扬。

闫楚倩[6](2019)在《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解读》文中研究指明住宅一直是与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近代以来,自1898年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后,中东铁路不同级别的职工的居住需求奠定了哈尔滨住宅建筑的风格特征与分布结构。与此同时,在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下,城市迅速兴起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内、国际人口移居哈尔滨寻求生存机遇,为哈尔滨带来了多元的居住文化。多重条件刺激下,近代哈尔滨住宅建筑类型多样,内在文化丰富。本文旨在通过三个方面对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表征进行解读。从城市的尺度上,本文对比哈尔滨各个时期的历史规划图及实际市街建设图,解析在城市发展演化过程中住区的规划扩张与演变。在先进规划理念、城区定位、居住人群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各城区内的住区在土地制度、规划布局方式及居住建筑类型方面产生差异性特征,并影响着城区内住区布局方式与住宅分布特点。影响哈尔滨居住建筑的文化种类多样,在文化交流中更是产生了新的交融与碰撞。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在主观性的居住需求、文化习惯及客观性的自然条件、人口经济影响下种类丰富且定位清晰,满足各类人群的居住要求。文章根据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方式定义居住类型,并结合空间句法理论,对不同文化下住宅的居住类型进行句法分析,判断其空间组构关系并总结居住文化空间基因型。以空间组构句法值为基础,本文分别从生活习惯、隐私需求、气候条件等方面解读近代住宅的内在居住文化特点,并分析其居住“宅形”。从文化传播角度分析三类哈尔滨近代居住建筑的艺术风格文化,即文化源地的传统移植、时代转折期的新风尚、文化涵化衍生的地域风格。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传统建筑的主体与客体居住价值转变及其在文化选择上的差异性原因。本文以历史文献图集、实地调研及访谈素材为研究资料,以空间句法为分析方法,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初步构建了近代哈尔滨住宅的研究框架。依次从住区规划,住宅单体类型、文化表征三个层面对近代哈尔滨住宅建筑的建筑形式与类型和文化价值与理念进行解读。

戴靓华[7](2015)在《医养理念导向下的城市社区适老化设施营建体系与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并深度发展的大背景下,高龄化和失能化趋势显着,而“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的大量出现,又衍生出家庭空巢化、小型化等现实问题。老年人口严重的“四化叠加”现象,对传统养老模式提出巨大挑战。单纯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推进社会化养老,支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但考虑到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相关资源配置不均、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以及传统孝道文化深入人心等现实国情,若在我国实行完全社会化养老也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发展多元养老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在原有基础平台上加以优化和调整。本文基于对我国养老服务环境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总结,阐述了以医养结合为导向的研究视角、目的、意义和框架等基础平台问题。其次,对国内外养老设施的演变特征、养老意识形态与需求、物质形态与干预进行了解读,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探讨了养老设施“医养”模式发展的可行性。接下来,在类型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研究,由表及里,提炼出目前我国医养设施发展的雏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合与分类,进而确立本研究的区域范畴——城市社区。实现从问题到方法的转化。随后,通过前期深入的文献调查和案例研究,参考老年综合评估和养老服务评估的评价机制,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抽取适老化设施营建的影响要素,形成较为系统的医养体系数据库。通过权重分析的量化研究进而验证和调整,建构“医养”体系模型。以合理化、规范化的政策体系为导向,以“整体统一、局部灵活”的方法为原则,针对适老化设施运营的保障政策、社区内的规划布局以及建筑整体和各单元空间的深化设计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从而实现由理论探讨至实践操作的转变。以期研究成果对今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文力图以一种开放和融合的方式创新性转变“居家养老和设施养老”其内涵,通过对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上门服务及技术支持,将狭义的“居家”转变为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养老床位”,提出以“适老化设施”为核心,向社区全面辐射的养老服务体系。从宏观层面建立医养保障政策和运营管理体系,从中观层面完善多元复合型适老化设施的规划布局,从微观层面制定医养设施的功能需求和建设目标。以此为平台,进而提出城市社区新型养老模式下的发展对策与方法。本文尚有诸多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本文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医养理念下的新型养老模式,引发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唐明睿[8](2020)在《面向医养结合模式的既有医院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例的持续上升和0-14岁儿童人口比例的持续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相较严峻的老龄化现状,养老设施的建设明显不足。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地地方出台政策支持既有老旧建筑改造成养老设施。在笔者实际调研过程中注意到我国现存大量老旧的既有医疗设施,它们结构相对完整但功能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的医疗需求而被闲置。将既有医疗建筑进行适老化改造,既可以高效利用现有的医疗设备,避免建筑材料、人力成本的浪费,又可以快速填补养老床位的需求缺口。本文将在调研既有医疗建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将既有医疗建筑进行适老化改造成养老设施的具体措施。第一章介绍论文的基本情况。本文以由医疗建筑改造而成的养老设施为研究对象,从策划、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探索和总结各个不同阶段医疗建筑改扩建成养老设施的策略。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实例,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第二章介绍相关养老概念的界定与改扩建的需求。简单叙述了养老政策的发展沿革、我国医养结合建筑的发展沿革、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及需求等基础资料的研究,探讨医养背景下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为后文的改造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介绍既有医院改扩建调研及分析。调研既有医疗建筑(莒县县医院)、医养建筑实例(济南南山养老院)、医养建筑改建实例(济南福瑞达养老院),对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既有建筑进行适应性分析,并对适老化改扩建提出分析建议。第四章为核心章,主要介绍既有医疗建筑改扩建成养老设施的具体措施。改扩建过程涉及改扩建策划和具体的措施两方面。适老化改造措施,首先介绍了了既有医院场地的适老化改造内容,之后介绍既有医院核心护理单元的适老化改造和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最后介绍了通行无障碍及助老设施细化设计。第五章以实际工程武陟县人民医院老院区为例,将理论成果用于实践中。从其前期适老化改扩建策划、规划布局、结构形式、当地需求等进行统一分析,论述具体改造方法。同时,对医院院区内既有住院楼适老化改扩建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将核心单元的改造,公共空间的改造,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等理论用于实践之中,以实践论证理论成果。

丁俊[9](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李聪[10](2020)在《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我国乡村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乡村在迅速建设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风貌趋同,风土遗失,人群归属感难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村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焕然一新,而是铢积寸累,稳步经营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其自身价值认同的可持续。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维持好村落发展过程中内外关系的动态平衡,协调好本土特质与外来冲击的矛盾,并对乡村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的“新”“旧”取舍做出合理判断。怎样守住“乡愁”,让乡村更像乡村?乡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禁让我们思考。本文以农林村为例,对其“建筑风土”展开研究,探讨动态的属“风”的风俗、风习、风尚…与静态的属“土”的作为基质的物质空间实体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规律,探寻隐含在村落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基因”及空间“原型”,建立一种从环境角度考察与审视建筑的方法。为今日的农林村做一个完整的记录,为昨日消失的农林村留下一个记忆,总结农林村当前遇到的问题,并指导未来村落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空间形态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分层级对村落、院落、建筑、装饰等层面深入探讨。每一层级的研究都以现状调研与记录为基础,以时间为维度,分阶段剖析。各层级的研究都是基于物质空间本体展开,但并非就本体谈风土,而是以一种动态的思维讨论本体基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是村落层面的宏观研究,从村落整体的风土环境展开论述,对其空间布局、景观、道路及公共空间的形态及演变进行分析,追溯早期村落的原生形态,对其初始状态作出推演,逐步阐明村落的发展演变历程,了解村落在特有的风土环境下的形态构成、营建与生长过程。其次是院落和建筑单体层面的中观研究,从院落构成及特点展开论述,对不同类型院落的特征及产生动因进行分析,探究院落及组团形态演变的规律,探寻院落发展演变各个阶段的“原型”及“原型”的变化,并对不同类型院落的生活时态进行记录,以示环境作用力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再将院落解构成窑洞、门房、正房、厢房等不同类型的单体,对其平面、立面、剖面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类型单体空间形态的特征,以及环境要素对单体空间形态、功能演变的作用。随后是建筑装饰及构件层面的微观研究,分别对屋檐、屋脊、门、窗、门楼、影壁、神龛等装饰构件的特点及其演变进行探析。最后对村落现状问题做出总结与评价,并以项目实践为例提出村落发展与建设的相关建议,探索“风土”之于建筑设计的方法。

二、儿童居室布置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居室布置图示(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需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支援
        1.1.2 传统养老设施弊端多,社区养老符合市场需求
        1.1.3 社区现有老年人日间料设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亟需转型
        1.1.4 国家政策鼓励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从单一功能走向与全日照料复合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
        1.4.1 老年人的界定及分类
        1.4.2 老年人照料设施
        1.4.3 日间照料相关概念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日本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2.1 日本日间照料部相关基础研究
        2.1.1 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发展及趋势
        2.1.2 养老设施类型体系与日间照料
        2.1.3 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的类型及特征
        2.1.4 老年人分类体系及日间照料的服务人群
        2.1.5 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流程
        2.1.6 日间照料部与设施整体的空间布局模式
    2.2 日间照料部为“相对独立型”案例分析
        2.2.1 案例一:佐原养老设施
        2.2.2 案例二:美丽之乡养老设施
        2.2.3 案例三:小西医院养老设施
    2.3 日间照料部为“部分共用型”案例分析
        2.3.1 案例一:美泽支援中心
        2.3.2 案例二:平安之家养老设施
    2.4 日间照料部为“完全共用型”案例分析
        2.4.1 案例一:朝日屋养老设施
        2.4.2 案例二:大田原市养老设施
    2.5 日本案例的经验及启示
        2.5.1 日间照料部与设施整体的空间布局模式特点
        2.5.2 日间照料部为“相对独立型”的启示与经验
        2.5.3 日间照料部为“部分共用型”的启示与经验
        2.5.4 日间照料部为“完全共用型”的启示与经验
    2.6 本章小结
3 我国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案例研究
    3.1 我国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空间发展研究
        3.1.1 独立日间照料中心自主探索“日间依托全日”模式
        3.1.2 日间照料设施从“单一功能”走向与全日照料“多元复合”
    3.2 日间照料部为“相对独立型”案例分析
        3.2.1 案例一:寿昌坊长者照护之家
        3.2.2 案例二:西安康隆长者屋
    3.3 日间照料部为“部分共用型”案例分析
        3.3.1 案例一:南丹长者照护之家
        3.3.2 案例二:溧阳长者照护之家
    3.4 日间照料部为“完全共用型”案例分析
        3.4.1 案例一:常青花园爱照护长者照护之家
        3.4.2 案例二:朗诗常青藤颐家小站
    3.5 我国案例现状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3.5.1 日间照料部与设施整体空间布局模式特点
        3.5.2 普遍性共性问题
        3.5.3 日间照料部为“相对独立型”的特征与问题
        3.5.4 日间照料部为“部分共用型”的特征与问题
        3.5.5 日间照料部为“完全共用型”的特征与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中、日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案例对比分析与研究
    4.1 “设施规模”与“日间照料部类型”关系对比研究
        4.1.1 设施基本信息
        4.1.2 “设施面积”与“日间照料部类型”
        4.1.3 “全日照料床位数”与“日间照料部类型”
    4.2 “相对独立型”日间照料部案例对比研究
        4.2.1 功能配置
        4.2.2 空间布局
        4.2.3 流线设计
    4.3 “部分共用型”日间照料部案例对比研究
        4.3.1 功能配置
        4.3.2 空间布局
        4.3.3 流线设计
    4.4 “完全共用型”日间照料部案例对比研究
        4.4.1 功能配置
        4.4.2 空间布局
        4.4.3 流线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设计策略
    5.1 日间照料的服务人群、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
        5.1.1 服务人群
        5.1.2 服务内容
        5.1.3 服务模式
    5.2 日间照料部与设施整体空间布局适宜性模式选择
        5.2.1 “设施面积”与“日间照料部类型”关系
        5.2.2 “全日照料床位数”与“日间照料部类型”关系
    5.3 日间照料部为“相对独立型”设施设计策略
        5.3.1 功能配置——强调日间照料部内部功能配置的完整性
        5.3.2 空间布局——保证日间照料部空间布局的独立性
        5.3.3 流线设计——保证不同功能版块流线分明,互不干扰
    5.4 日间照料部为“部分共用型”设施设计策略
        5.4.1 功能配置——应对实际需求明确日间照料与全日照料共用功能
        5.4.2 空间布局——合理布局日间照料与全日照料的共用空间
        5.4.3 流线设计——结合空间布局减少流线交叉
    5.5 日间照料部为“完全共用型”设施设计策略
        5.5.1 功能配置——合理控制日间照料与全日照料面积占比
        5.5.2 空间布局——全日照料专用空间相对集中减少相互干扰
        5.5.3 流线设计——结合入口设置减少流线交叉
    5.6 日间照料部内部各空间通用设计策略
        5.6.1 公共活动空间
        5.6.2 就餐空间
        5.6.3 康复空间
        5.6.4 休养空间
        5.6.5 辅助服务空间
        5.6.6 后勤管理空间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介护单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失能化严重
        1.1.2 我国养老设施对介护型床位需求大
        1.1.3 依托住区配置小规模介护型养老设施是必然趋势
        1.1.4 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空床率高
        1.1.5 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介护单元设计缺乏、实态混乱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介护单元实例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老年人需求理论及日本介护单元相关基础研究
    2.1 老年人介护等级评判标准与养老设施分类
        2.1.1 我国老年人介护等级与养老设施分类
        2.1.2 日本高龄人口介护等级与养老设施分类
        2.1.3 中日介护等级及养老设施分类异同
    2.2 老年人需求相关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学的相互渗透论
        2.2.2 老年人心理发展特征与精神需求
        2.2.3 日本高龄者需求理论与空间设计理论基础
    2.3 介护单元模式出现——日本特别养护老人之家
    2.4 本章小结
3.日本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介护单元空间特点与案例分析
    3.1 日本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案概述
        3.1.1 案例情况概述
        3.1.2 案例基本空间特点
    3.2 日本介护单元设计理念与空间设计
        3.2.1 设计理念
        3.2.2 介护单元空间层级
        3.2.3 照料组团空间划分
        3.2.4 基于护理模式需求的介护单元空间设计
    3.3 日本介护单元空间特点
        3.3.1 日本介护单元规模配置
        3.3.2 日本介护单元功能构成
        3.3.3 日本介护单元空间布局
        3.3.4 日本介护单元构连关系
        3.3.5 日本介护单元空间结构
    3.4 案例一:多级联动护理模式——福岛特别养护老人之家
        3.4.1 设施基本概况
        3.4.2 介护单元空间层级与护理模式
        3.4.3 介护单元规模配置与功能构成
        3.4.4 介护单元空间布局与单元间空间构连
        3.4.5 介护单元空间结构模式
        3.4.6 介护单元主要功能空间特征
        3.4.7 介护单元内部流线组织
        3.4.8 老人交往需求与空间落位
        3.4.9 案例小结
    3.5 案例二:独立自治护理模式——七号特别养护老人之家
        3.5.1 设施基本概况
        3.5.2 介护单元空间层级与护理模式
        3.5.3 介护单元规模配置与功能构成
        3.5.4 介护单元空间布局与单元间空间构连
        3.5.5 介护单元空间结构模式
        3.5.6 介护单元主要功能空间特征
        3.5.7 介护单元内部流线组织
        3.5.8 案例小结
    3.6 本章小结
4.国内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介护单元调研与分析
    4.1 案例典型性、代表性分析
        4.1.1 遴选原则
        4.1.2 案例选取
    4.2 案例一:局部多级联动护理模式——西安康隆西城长者屋
        4.2.1 设施概况
        4.2.2 介护单元空间层级与护理模式
        4.2.3 介护单元规模配置与功能构成
        4.2.4 介护单空间面布局与单元间空间构连
        4.2.5 介护单元空间结构模式
        4.2.6 介护单元主要功能空间特征
        4.2.7 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3 案例二:日间独立自治护理模式——北京首开寸草西钓鱼台院
        4.3.1 设施概况
        4.3.2 介护单元空间层级与护理模式
        4.3.3 介护单元规模配置与功能构成
        4.3.4 介护单元空间布局与单元间空间构连
        4.3.5 介护单元空间结构模式
        4.3.6 介护单元主要功能空间特征
        4.3.7 丰富的游走路径设计
        4.3.8 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4 我国介护单元空间存在的问题
        4.4.1 辅助服务空间设置不足
        4.4.2 适应性、可改造性不足
        4.4.3 介护单元智能化设置不足
    4.5 中日介护单元空间布局模式与护理模式关联关系的对比
        4.5.1 介护单元空间布局与护理模式对比
        4.5.2 日本:介护单元规模、空间同护理模式相契合
        4.5.3 中国:介护单元空间设计与护理模式呈割裂状态
    4.6 中日介护单元空间特点对比
        4.6.1 介护单元空间层级对比
        4.6.2 介护单元规模设置与功能构成对比
        4.6.3 介护单元内主要功能空间特征对比
        4.6.4 经验与启示
    4.7 本章小结
5.介护单元及其内部主要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5.1 介护单元设计目标
        5.1.1 构建家庭化生活单元
        5.1.2 构建多层次交往空间
        5.1.3 构建无障碍生活环境
    5.2 介护单元设计原则
        5.2.1 满足老人行为需求
        5.2.2 满足机构运营要求
        5.2.3 空间可变性与适应性
    5.3 介护单元设计策略
        5.3.1 空间布局与护理模式设置
        5.3.2 规模设置与人员配置
        5.3.3 照料组团空间层级划分
        5.3.4 功能配置
        5.3.5 空间布局
    5.4 介护单元内部空间——居室空间
        5.4.1 居室单元基本设计要点
        5.4.2 居室平面布局精细化设计要点
        5.4.3 基于需求、行为、适应性的设计要点
    5.5 介护单元内部空间——养护服务空间
        5.5.1 养护服务空间基本设计要点
        5.5.2 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养护服务空间设计要点
        5.5.3 基于工作需求、护理效率的人性化护理站空间设计要点
    5.6 介护单元内部空间——共用起居空间
        5.6.1 共用起居空间基本设计要点
        5.6.2 基于多层交往需求的空间设计要点
    5.7 介护单元内部空间——辅助服务空间
        5.7.1 辅助服务空间基本设计要点
        5.7.2 辅助服务空间与养护服务空间复合
    5.8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论文局限与不足
    6.3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集合住居代际融合问题的原因与趋势
        1.1.2 集合住居的代际结构融合问题反思
        1.1.3 集合住居的代际功能融合问题反思
        1.1.4 集合住居的代际情感融合问题反思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
        1.3.2 代际融合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研究现状
        1.4.2 代际融合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基础框架研究
    2.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基础研究
        2.1.1 住居学理论和住居研究概述
        2.1.2 集合住居概念辨析
        2.1.3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特质解析
    2.2 代际融合基础研究
        2.2.1 代际融合理论概述
        2.2.2 代群年龄划分解析
        2.2.3 集合住居代群特质解析
        2.2.4 集合住居代际关系解析
    2.3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3.1 集合住居的社区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3.2 集合住居的邻里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3.3 集合住居的居室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建构
        2.4.1 代际融合圈域建构过程概述
        2.4.2 基于专家访谈的关联途径和研究要点梳理
        2.4.3 基于住居学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视域聚焦
        2.4.4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层次划分
        2.4.5 基于代际融合理论的代际关系研究层次匹配
    2.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解析
        2.5.1 代际融合圈域的主要构成维度
        2.5.2 代际融合圈域的基础框架结构
        2.5.3 代际融合圈域的圈层划分模式
        2.5.4 代际融合圈层的初步类型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典型调查与指标要素集建构
    3.1 典型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3.1.1 典型调查的整体目的与样本选取
        3.1.2 典型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实施过程
    3.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3.2.1 社区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3.2.2 社区交通出行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3 社区文娱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4 社区老幼照料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5 社区管理服务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6 社区教育培训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2.7 社区日常采买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3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3.3.1 邻里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3.3.2 邻里休闲共享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3.3 邻里老幼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3.4 邻里步行联系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3.5 邻里近宅服务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3.6 邻里多维治理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4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3.4.1 居室空间环境入户调查分析
        3.4.2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居住模式分析
        3.4.3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使用现状分析
    3.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行为综合分析
        3.5.1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分龄特征分析
        3.5.2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组合关系分析
        3.5.3 代际融合行为的作用途径与内在需求分析
        3.5.4 代际融合行为的组织层次分析
        3.5.5 代际融合行为模式与空间环境关联分析
    3.6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3.6.1 代际融合圈层的共性影响因素归纳
        3.6.2 代际融合情境的模型建构与要素解析
        3.6.3 基于焦点小组法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3.6.4 代际融合圈域整体分层验证与重点分类思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抽样调查与设计策略集建构
    4.1 抽样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4.1.1 抽样调查与量化分析的整体路线
        4.1.2 抽样调查表格的设计完善过程
        4.1.3 抽样调查的主要实施过程
    4.2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4.2.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4.2.2 适用性检验
        4.2.3 主成分数目确定
        4.2.4 代际融合情境类型提取
    4.3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权重分析
        4.3.1 权重计算原理与过程
        4.3.2 要素权重的分级质性转化
        4.3.3 要素权重的圈层与类型统计分析
    4.4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
        4.4.1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理
        4.4.2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过程
        4.4.3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关联程度解析
    4.5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圈域分层汇总解析
        4.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4.5.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4.5.3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4.6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情境分类汇总解析
        4.6.1 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2 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3 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4 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5 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6 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7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4.7.1 优化设计研究相关逻辑关系梳理
        4.7.2 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4.7.3 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4.7.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5.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5.2.1 社区空间结构分级开放原则
        5.2.2 社区代群比例均衡渐进原则
        5.2.3 社区空间功能适度复合原则
        5.2.4 社区人群密度合理调制原则
        5.2.5 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分层集约原则
    5.3 社区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3.1 全龄综合活动空间多元聚合
        5.3.2 老幼正式交流空间多主题开拓
        5.3.3 休闲健身场地动静环境协调
        5.3.4 地缘文化空间鼓励代际传承
    5.4 社区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4.1 老幼福祉支援体系长效完善
        5.4.2 老幼福祉设施多维复合联动
        5.4.3 医疗空间环境的互助疗愈支持
    5.5 社区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5.1 慢行交通体系全龄保障
        5.5.2 多代生活型街道多元拓展
        5.5.3 交通转换节点混龄复合
    5.6 社区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6.1 社区多代共建共治机制建构
        5.6.2 社区多代参与式治理空间营建
    5.7 社区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7.1 商业服务设施全龄体验优化
        5.7.2 公益支援空间互馈形制建构
    5.8 社区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8.1 社区职住空间平衡互促
        5.8.2 社区就业与培训空间普适设计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6.1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6.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6.2.1 邻里空间环境多代共属原则
        6.2.2 邻里空间形态老幼易识别原则
        6.2.3 邻里空间微气候多代适宜原则
        6.2.4 邻里多代居民共居协同原则
        6.2.5 邻里户型组群物理邻近原则
    6.3 邻里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3.1 日常生活共享空间灵活拓展
        6.3.2 老幼健身场地正向激励
        6.3.3 多代休憩交流设施缩微植入
    6.4 邻里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4.1 非正式老幼照料空间集约嵌入
        6.4.2 邻里老幼自然监护氛围营建
    6.5 邻里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5.1 步行空间通达组织和交往拓展
        6.5.2 楼栋交通路径的老幼代疏散设计
        6.5.3 楼栋立体廊道的过渡场所塑造
    6.6 邻里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6.1 邻里多代群策式共治模式建构
        6.6.2 建设更新环节多代参与及关系传序
    6.7 邻里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7.1 小型商业空间多维灵活布局
        6.7.2 小微便民共享设施功能完善
    6.8 邻里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8.1 代际学习中心的创新模式开拓
        6.8.2 邻里多代互助培训空间组织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7.1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7.2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7.2.1 户型结构长效演变原则
        7.2.2 家庭多代居需求匹配原则
        7.2.3 居室空间组织加龄通用原则
        7.2.4 居室物理环境老幼适居原则
    7.3 居室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3.1 近宅半开放空间过渡渗透
        7.3.2 居室多代起居空间复合平衡
    7.4 居室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4.1 社会照料服务入户拓展
        7.4.2 照料抚育空间环境适宜度提升
        7.4.3 居室主动式老幼安全监护设计
    7.5 居室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5.1 居室通行空间无障碍回游组构
        7.5.2 居室空间联系设施潜伏设计
    7.6 居室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6.1 户型菜单式个性定制机制建构
        7.6.2 居室重点空间互助更新组织
    7.7 居室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7.1 在宅办公的代际融合意义重构
        7.7.2 在宅工作及学习空间自调节设计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B1 基础研究阶段的专家访谈信息汇总
    B2 典型调查阶段的居民访谈信息汇总
    B3 典型调查阶段的入户访谈提纲
    B4 抽样调查阶段的问卷调查表
    B5 抽样调查阶段的现状调查表
    B6 抽样调查阶段的调查地点实况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市场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技术背景
    1.2. 相关定义、概念辨析
        1.2.1. 家具产品
        1.2.2. 设计
        1.2.3. 互动设计
        1.2.4. 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大纲
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分析
    2.2. 基础理论
        2.2.1. 交互设计理论
        2.2.2. 微观社会学理论
        2.2.3. 文化功效学理论
    本章小结
3.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本体属性分析
    3.1. 行为本质分析
        3.1.1. 多层次行为系统
        3.1.2. 多类型行为系统
    3.2. 行为特征分析
        3.2.1. 主体性特征
        3.2.2. 文化性特征
        3.2.3. 参与性特征
        3.2.4. 不确定性特征
    3.3. 设计目标确立
        3.3.1. 实用目标
        3.3.2. 易用目标
        3.3.3. 生活体验目标
    3.4. 设计要素提炼
        3.4.1. 目标用户
        3.4.2. 生活行为
        3.4.3. 文化动机
        3.4.4. 综合情境
        3.4.5. 家具产品
    本章小结
4.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理论建构
    4.1. 综合研究视角
        4.1.1. 综合视角必要性分析
        4.1.2. 综合视角可行性分析
    4.2. 设计框架建构
        4.2.1. 微观理论框架分析
        4.2.2. 宏观理论框架分析
        4.2.3.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理论框架
    4.3. 设计标准形成
        4.3.1. 本能层与设计的物质标准
        4.3.2. 行为层与设计的行为标准
        4.3.3. 反思层与设计的精神标准
    本章小结
5.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方法探索
    5.1. 相关方法论分析
        5.1.1. 设计方法分析模型
        5.1.2. 家具设计常用方法分析
        5.1.3. 交互设计方法分析
        5.1.4. 文化工效学方法分析
        5.1.5. 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方法论建构
    5.2. 设计流程规划
        5.2.1. 用户研究
        5.2.2. 情境调研
        5.2.3. 模型提炼
        5.2.4. 文化定义
        5.2.5. 设计创意
        5.2.6. 设计评价
    5.3. 操作方法定义
        5.3.1. 用户研究方法
        5.3.2. 情境调查方法
        5.3.3. 模型提炼方法
        5.3.4. 文化定义方法
        5.3.5. 设计创意方法
        5.3.6. 设计评价方法
    5.4. 设计工具应用
        5.4.1. 情感测量工具
        5.4.2. Nvivo软件分析工具
    5.5. 方法优势归纳
        5.5.1. 与传统家具设计方法比较
        5.5.2. 与交互设计方法比较
        5.5.3. 与社会学、文化研究方法比较
    本章小结
6. 家具产品互动设计的实践应用——以现代茶家具设计为例
    6.1. 案例背景
    6.2. 实验分析
        6.2.1. 研究设定
        6.2.2. 研究限制
        6.2.3. 研究要素
        6.2.4. 实验过程描述
        6.2.5. 实验数据分析
    6.3. 模型提炼
        6.3.1. 空间聚集模型
        6.3.2. 行为互动模型
        6.3.3. 协同体验模型
        6.3.4. 文化反思模型
    6.4. 设计创意
        6.4.1. 外层与中层结合—“竹之节”多功能茶凳设计
        6.4.2. 内层与中层结合—“观水品音”茶桌设计
        6.4.3. 内层与外层结合——“分享容器”装饰品设计
    小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建议
        7.3.1. 研究局限
        7.3.2.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一 交互设计概念的核心观点图示
附录二 动线观察法的操作定义表
附录三 交互设计、文化工效学常用研究方法对比分析表
附录四 北京地区饮茶生活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五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附录六 目标用户的茶室平面图
附录七 目标用户饮茶活动的照片与记录
附录八 饮茶行为的宏观脉络分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1.3.2 中国近代住宅建筑相关研究现状
        1.3.3 空间句法在居住建筑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
        1.3.4 居住建筑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哈尔滨近代住区规划布局与基本特征
    2.1 哈尔滨近代城市发展演化中的住区规划
        2.1.1 哈尔滨城市总体住宅区域规划
        2.1.2 城市区域内的实际居住用地演变
        2.1.3 住宅区域内的道路交通
    2.2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的特征与差异
        2.2.1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基本特征
        2.2.2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差异
    2.3 哈尔滨近代城市住区的布局方式
        2.3.1 哈尔滨近代住宅的布局方式
        2.3.2 居住组团内的住宅分布特点
        2.3.3 住宅环境与附属设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近代住宅建筑类型与空间组构分析
    3.1 空间句法与居住空间
        3.1.1 空间组构研究方法
        3.1.2 居住空间形态“基因型”
        3.1.3 空间句法的指标分析
    3.2 哈尔滨近代俄式住宅类型及其空间组构分析
        3.2.1 哈尔滨近代俄式住宅基本类型
        3.2.2 哈尔滨近代俄式居住空间组构分析
    3.3 哈尔滨近代日系住宅类型及其空间组构分析
        3.3.1 哈尔滨近代日系住宅基本类型
        3.3.2 哈尔滨近代日系居住空间组构分析
    3.4 哈尔滨近代中国传统住宅类型及其空间组构分析
        3.4.1 哈尔滨近代中国传统住宅基本类型
        3.4.2 哈尔滨近代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组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近代住宅的文化解读
    4.1 文化相对主义下的近代住宅“宅形”
        4.1.1 居住文化差异与居住空间形态
        4.1.2 居住文化更迭与居住空间变异
        4.1.3 居住文化碰撞与空间氛围感知
    4.2 文化传播下的住宅建筑艺术特色
        4.2.1 住宅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4.2.2 住宅立面基本形态与构成方式
        4.2.3 住宅室内外环境艺术的交叉
    4.3 文化交流下的居住理念转变
        4.3.1 传统住宅的居住主体价值转变
        4.3.2 传统住宅的居住客体价值转变
        4.3.3 住宅建筑理性转换区别及其原因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哈尔滨近代住宅建筑类型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医养理念导向下的城市社区适老化设施营建体系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挑战:存在问题
        1.1.2 机遇:潜在市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3.3 优秀养老模式借鉴
        1.3.4 拟突破重点与难点
        1.3.5 所处位置和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定位
    1.5 研究方法
        1.5.1 综合调查法
        1.5.2 定量研究法
        1.5.3 定性研究法
        1.5.4 学科交叉法
    1.6 研究框架
        1.6.1 章节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医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演变与驱动
    2.1 养老设施的形成与演变
        2.1.1 欧美
        2.1.2 日本
        2.1.3 中国
        2.1.4 国内外养老设施对比研究
    2.2 关键学科的支撑与运用
        2.2.1 医养发展的研究范畴
        2.2.2 医养融合的演化动力
        2.2.3 医养实施的指导平台
    2.3 意识形态特征及需求影响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老思想
        2.3.2 老年人不同生命周期特征及需求
        2.3.3 医疗需求对养老环境建设的影响
        2.3.4 社会化养老认知及其接受度
    2.4 物质形态演化及政策干预
        2.4.1 养老模式演变与建筑设计关系
        2.4.2 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与引导
        2.4.3 保障制度对养老设施建设影响
    2.5 医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5.1 养老外部条件特征
        2.5.2 医养的可行性探讨
    2.6 本章小结
3 医养雏形的解读——归纳与整合
    3.1 医养现象的集成与分级
        3.1.1 医养现象
        3.1.2 医养分级
        3.1.3 医养关系
    3.2 医养发展雏形的解读
        3.2.1 紧邻型——优化选址
        3.2.2 吸纳型——预留场地
        3.2.3 融合型——协同发展
        3.2.4 依托型——拓展深化
    3.3 研究区域范围的确立
        3.3.1 各层级设施的功能配置
        3.3.2 本研究区域范围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4 医养体系的建构——要素与联系
    4.1 相关评估的内容与意义
        4.1.1 老年综合评估
        4.1.2 养老服务评估
    4.2 体系建构的目标和原则
        4.2.1 主要目标
        4.2.2 基本原则
    4.3 医养体系的建构与调整
        4.3.1 元素提取归纳
        4.3.2 调查问卷制作
        4.3.3 权重分析调整
        4.3.4 新型体系建构
        4.3.5 与传统养老设施对比研究
    4.4 建构核心的提取与归纳
        4.4.1 动态平衡——多方的博弈
        4.4.2 多元复合——格局的形成
        4.4.3 普适持续——发展的目标
    4.5 本章小结
5 医养导向下适老化设施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政策层面
        5.1.1 社会保障
        5.1.2 设施运营
        5.1.3 居家服务
    5.2 规划层面
        5.2.1 选址布局
        5.2.2 资源配置
        5.2.3 环境建设
        5.2.4 设施定位
        5.2.5 智能应用
    5.3 建筑层面
        5.3.1 整体布局
        5.3.2 单元设计
        5.3.3 照护空间设计
    5.4 模式菜单
        5.4.1 营建策略
        5.4.2 设计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高龄化与失能化语境下城市社区适老化设施营建体系与策略的启示
    6.1 总结与提升
        6.1.1 系统,从封闭到开源
        6.1.2 发展,从静态到动态
        6.1.3 模式,从分离到统合
        6.1.4 布局,从集中到分层
    6.2 贡献与创新
    6.3 问题与不足
    6.4 愿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8)面向医养结合模式的既有医院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扩建可行性探究
    2.1 我国养老政策发展沿革
        2.1.1 我国养老政策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老年建筑标准的发展情况
    2.2 我国医养结合建筑发展沿革
    2.3 老人心理特征及需求分析
        2.3.1 老人心里特征分析
        2.3.2 老人居住行为模式分析
        2.3.3 老人对养老设施功能需求分析
    2.4 改扩建必要性分析
    2.5 改扩建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扩建调研及分析
    3.1 医疗建筑实例调研-莒县县医院
    3.2 医养建筑实例调研-济南南山养老院
    3.3 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实例调研-济南历山路福瑞达养老院
    3.4 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造的问题分析
    3.5 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扩建的适应性分析
        3.5.1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3.5.2 建筑结构的适应性
    3.6 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扩建的启示及分析
第四章 既有医疗建筑适老化改扩建设计措施
    4.1 既有医疗建筑的适老化改扩建前期策划
        4.1.1 建筑策划的内容
        4.1.2 周边环境策划
        4.1.3 建筑功能策划
        4.1.4 建筑规模及功能配置策划
        4.1.5 建筑单体改造设计策划
    4.2 既有医疗建筑场地的适老化改造
        4.2.1 场地规划改造主要内容
        4.2.2 室外活动场地改造
        4.2.3 出入口及道路系统的适老化改造
        4.2.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适老化改造
    4.3 既有医疗建筑核心护理单元的适老化改造
        4.3.1 核心护理单元内居住空间的适老化改造策略
        4.3.2 核心护理单元内居住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4.3.3 核心护理单元内卫生间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4.3.4 核心护理单元厨房、阳台的适老化改造
    4.4 既有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
        4.4.1 公共交通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4.4.2 公共活动空间的增加及改造设计
        4.4.3 室外景观环境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4.5 通行无障碍及助老设施细化设计
        4.5.1 通行无障碍设计
        4.5.2 助老设施设计
第五章 武陟县人民医院适老化改扩建设计实践
    5.1 武陟县人民医院适老化改扩建的设计背景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区位
        5.1.3 项目场地现状分析
        5.1.4 武陟县人民医院适老化改造的优势分析
    5.2 武陟县人民医院适老化改扩建的前期规划
        5.2.1 改扩建设计策划
        5.2.2 项目整体规划
        5.2.3 建筑功能规划
        5.2.4 交通流线规划
        5.2.5 景观及场地规划
    5.3 武陟县人民医院住院楼适老化改造设计
        5.3.1 住院楼现状及改造策略
        5.3.2 住院楼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5.3.3 住院楼核心护理单元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5.3.4 住院楼无障碍设施的适老化改造设计
        5.3.5 住院楼外立面改造分析
    5.4 设计总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附录1 技术图纸
附录2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乡村聚落发展与乡风、乡土遗失的矛盾
        1.1.2 学科背景:缺少基于乡村“建筑风土”研究的工作方法与指导借鉴
        1.1.3 现实背景:农林村未来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5.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扶风县及农林村概况
    2.1 扶风县背景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建制沿革
    2.2 扶风地区民居特点
        2.2.1 合院
        2.2.2 窑洞
    2.3 农林村背景概况
        2.3.1 地理区位
        2.3.2 行政区划及村落分布状况
        2.3.3 建制沿革
        2.3.4 自然环境
        2.3.5 地方人文
        2.3.6 产业及经济
    2.4 农林村背景分析
        2.4.1 上层环境要素及空间序列
        2.4.2 村域空间格局及农业景观形态
        2.4.3 农林村与周边村落形态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农林村村落形态
    3.1 聚落与环境
        3.1.1 适应与共生
        3.1.2 聚落的系统性
    3.2 村落空间布局及形态
        3.2.1 村落选址及格局
        3.2.2 村落的构成
        3.2.3 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特征
        3.2.4 村落布局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3.3 村落景观形态
        3.3.2 村落景观特征
        3.3.3 村落景观形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3.4 村落道路及公共空间形态
        3.4.1 村落道路形态特征
        3.4.2 村落绿化及公共活动空间形态特征
        3.4.3 道路与公共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3.5 社会形态到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3.5.1 社会形态的变化
        3.5.2 聚落形态结构的变化
        3.5.3 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3.6 小结
第四章 农林村院落形态
    4.1 院落构成及特点(概况)
        4.1.1 院落的构成
        4.1.2 院落构成及其特点
    4.2 院落类型
        4.2.1 四合院院落
        4.2.2 三合院院落
        4.2.3 “[”型合院
        4.2.4 “L”型院落
        4.2.5 “凹”型院落
        4.2.6 其他类型院落(单厢房、无厢房、单正房)
    4.3 院落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
        4.3.1 院落建设时序及类型分布
        4.3.2 院落形态演变的动因
        4.3.3 院落形态演变的特征
        4.3.4 院落组团的形态演变
    4.4 典型院落生活时态调查
        4.4.1 四合院类型院落
        4.4.2 三合院类型院落
        4.4.3 “[”型合院类型院落
        4.4.4 “L”型合院类型院落
        4.4.5 “凹”型合院类型院落
    4.5 小结
        4.5.1 院落演变中的启示
        4.5.2 院落形态演变中的风土特征的遗失
第五章 农林村建筑单体形态
    5.1 窑洞形态演变
        5.1.1 平面形态分析
        5.1.2 立面形态分析
    5.2 门房演变
        5.2.1 平面形态分析
        5.2.2 立面形态分析
        5.2.3 剖面形态分析
    5.3 正房的演变
        5.3.1 平面形态分析
        5.3.2 立面形态分析
        5.3.3 剖面形态分析
    5.4 厢房的演变
        5.4.1 平面形态分析
        5.4.2 立面形态分析
        5.4.3 剖面形态分析
    5.5 其他辅助功能性空间的演变
        5.5.1 存储空间形态演变
        5.5.2 便厕空间形态演变
        5.5.3 淋浴及洗衣间形态演变
    5.6 砖窑形态
        5.6.1 砖窑及其周边环境概况
        5.6.2 平面形态
        5.6.3 立面及剖面形态
    5.7 小结
        5.7.1 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
        5.7.2 建筑功能的演变特征
第六章 农林村建筑装饰形态
    6.1 传统民居装饰类与形
    6.2 农林村民居建筑装饰
        6.2.1 屋檐与屋脊装饰
        6.2.2 门窗装饰
        6.2.3 门楼装饰
        6.2.4 影壁
        6.2.5 神龛
    6.3 建筑装饰的演变及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下的设计实践
    7.1 农林村现状问题与价值评估
        7.1.1 农林村现状问题总结
        7.1.2 农林村价值评估
    7.2 项目背景
        7.2.1 项目建设目标
        7.2.2 项目建设内容
        7.2.3 项目运营模式
    7.3 村落规划设计
        7.3.1 规划范围
        7.3.2 总体规划理念
        7.3.3 规划设计定位
        7.3.4 规划设计内容
    7.4 民宿建筑设计
        7.4.1 设计原则
        7.4.2 设计概念
        7.4.3 方案生成
        7.4.4 建筑空间设计
        7.4.5 外部空间设计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文章总结
    8.2 思考与启示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四、儿童居室布置图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依托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的日间照料部设计策略研究[D]. 高燕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城市介护型养老设施介护单元设计策略研究[D]. 袁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黎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家具产品的互动设计研究[D]. 唐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哈尔滨近代住宅类型及其文化解读[D]. 闫楚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医养理念导向下的城市社区适老化设施营建体系与策略[D]. 戴靓华. 浙江大学, 2015(08)
  • [8]面向医养结合模式的既有医院改扩建设计研究[D]. 唐明睿.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9]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10]陕西省扶风县农林村建筑风土研究[D]. 李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儿童房布置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