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译成“易于”的几个形容词(论文文献综述)
倪璐璐[1](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李丹[2](2019)在《《数字与智慧城市》(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慧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潮流,我国也正着手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重要举措,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翻译实践选取了Digital and Smart Cities一书的第一、二、三章作为原材料。原文是科技文本,内容焦聚智慧城市的构建,能为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本翻译报告首先对翻译任务进行了描述,介绍了任务背景和任务意义;其次对翻译文本进行了分析,包括文本来源、文本内容和文本特征;然后分别从译前准备、质量监控和译文修改三方面阐述了整个翻译过程;接着在卡特福德的范畴转换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从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内部体系转换四个角度分析了科技文本翻译中的语态转换、词性转换、术语转换、从句转换等翻译方法,体现了卡特福德范畴转换理论指导科技文本翻译的优越性。最后,译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之处。本次翻译实践的意义如下。首先,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上,选取《数字与智慧城市》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为中国当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启示。其次,在翻译理论的选择上,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理论,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对同类文本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牛旭峰[3](1990)在《可以译成“易于”的几个形容词》文中认为 英语中有好几个形容词可译成汉语的“易于”、“容易”。这几个形容词在本文中表示的都是一种无意的、不可避免的或习惯上的倾向.它们的意思很相近,大都能互相替换,并且它们的句型也较为一致、即be+adj.+to(do)Sth.现介绍如下: 1.open后跟to引起的介词短语.例如: His conduct is Open to criticism.他的表现容易遭到别人的批评. His ears are open to rumours.他容易听信谣言. He is so naive that he is open to temptation.他很幼稚,容易被人
乔翔[4](2011)在《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汉语和英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结构(以下简称“形修名结构”)的对比,寻求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规律和特点,揭示其共性和个性。如:对比两种语言中形修名结构的类型、语义搭配的特点、句法功能的差异及修饰语语序的异同等。并试图揭示构成汉英形修名结构异同的动因和内部机制。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对比研究法:为了深入揭示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异同点,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予以结构上的对比,从微观和宏观上来论述其异同点。2.文献检索法: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取语料和研究方法,填补自身研究的不足。3.例举法:运用所搜集到的实用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来解释说明要研究的问题,使理论具有更多的现实参考,不会使所论述的问题空洞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选题新。首次将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作为研究对象。与以往重视单一语言研究相比,无论在研究视角还是研究广度方面,较之以往的相关研究都有较大不同。2.提出汉英形修名结构类型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二者的共性和差异表现。3.通过汉英形修名结构多项形容词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语序比较,指出二者的共性和个性,并对其形成机制从语言认知学的角度加以解释。本文的不足: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语义关系复杂、分类繁难、论证艰难,基于语义的汉英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和名词的相互选择和搭配、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中心语的语序问题及类型学特征和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和研究,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本文在这方面涉及得还不很深入,特别是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形”、“名”搭配的量性研究还很不够,这也是后续研宄的方向。本文分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绪论。确定研究对象并阐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介绍本文的指导原则、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语料来源;明确汉英语形修名结构的研究范围。第二章:汉英形名结构研究综述。首先,回顾汉英理论学界针对形修名结构展开的研究。其次,概述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的已有成果。第三章:汉英形容词名词对比。对比汉英形容词、名词用法的异同。重点比较两种语言中充当定语的形容词在语义特征、构成形态、变化形式(能否重叠)、比较方式及语法功能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第四章: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对比。指出汉语是形容词修饰语全部前置的语言,后置是语用手段而非语法手段。而英语形修名结构是修饰语既可前置又可后置的语言,修饰语的位置以前置为主,后置是有条件的;对比两种语言修饰语后置现象的异同;提出由于修饰语位置的差异而导致汉英形修名结构互译的方法不同。第五章:汉英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对比。描写、分析汉英语形容词和名词连接标记的异同;重点探讨汉语形修名结构三种连接类型中不同的形容词类别和“的”字出现不出现的条件和规律;讨论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汉语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方面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第六章: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对比。论述汉语与英语形修名结构在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方面的共同点;重点比较汉英形修名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不同之处,如在充当谓语、补语、分句、同位语等句法功能上的差别。第七章:汉英多项定语对比。对比汉英语中充当定语的词类在语法、语义和结构关系上的分类;重点分析汉英语多项定语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异同点并指出多项定语排序的依据;进一步展开汉英多项定语的互译实践。第八章:汉英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对比。从文化背景、词义的引申及习惯搭配等方面对比汉英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对比汉英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包括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顺向指向、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逆向指向及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多种句法成分。全书结语。概述全书的研究内容,总结汉英形修名结构类型学上的共性和差异,尝试揭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和机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及提出后续研究中需要深化的问题。
余健明[5](2009)在《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 ——以《老人与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欧内斯特·海明威具有高度的艺术才华,其艺术个性异常鲜明,既不拘囿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不隶属于任何现代主义流派,而是兼采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即“海明威风格”,成为一位举世公认的风格作家。由此,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一度风行世界,被翻译成包括汉语在内的世界多国文字。时至今日,他的不少作品依然为中国广大文学爱好者们所喜爱。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多年来一直在中国文学市场长盛不衰,从它面世至今,先后已经有近三十个翻译版本在中国出版发行,并还在不断地被重印。与此相匹配,对海明威及其作品的研究也在中国蓬勃开展。仅从中国知网(CNKI)查询到的有关海明威的研究文章就高达四千多篇。而与这种翻译出版和海明威研究空前繁荣不相适应的是,国内对其创作风格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笔者以“海明威风格”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库仅检索到相关文献16篇,其中真正明确以“海明威风格”为题的只有6篇。鉴于此,笔者选择了以“‘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为题开展一些基础性探索,旨在引起国内翻译界对“海明威风格”在汉译过程中的再现研究给予应有的重视。本研究以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符号体系为理论依据,借用英语和汉语有关文本分析软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老人与海》原文和五个代表性汉译文本分别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旨在析出“海明威风格”在原文和译文各个语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及其异同,依此来检查与验证各位译者在汉译过程中对“海明威风格”的保留与再现,并得出结论:各汉译本均未能全面、充分地保留和再现海明威风格。全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具体如下:第一章简要回顾和梳理了主要文学风格理论,讨论了文学风格的定义和意义,重点介绍了布封的风格理论和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观。纵观中外,从事风格研究者自古有之。虽概念不一,但本质大抵类似,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一种是“思想主导”,另一种是“文辞主导”。“思想主导”者认为,风格即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本中的反映,通常视为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读者认识作家的重要依据。风格是作家个性特征的透视镜,形成了独特风格的作家,在作品中即使不标上自己的名字,读者也能见其文而知其名。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布封曾说,“风格就是人”,他的观点得到了黑格尔、马克思等的认同。我国古代文论中素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观点。这些论述都表达了同样的含义:文学风格乃是以作者主观的人格修养为根基,作者的人格修养常常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作者,便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以何种人格修养作为根基,作品便会呈现出何种品位、趣味和格调。“文辞主导”者认为,风格是文辞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亚里士多德主要在修辞学内讨论风格问题,古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我国古代文论也常常以文辞形式作为划分文学风格的依据。实际上,风格不仅以内在的人格修养为根基,而且还要通过客观的、物化的形象和形式表现出来,缺少这种外在的形象和形式,文学风格仍然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文学风格乃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而这种外在的形象和形式本身也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作家要形成风格,就必须顺应和契合这种客观的艺术规律。德国学者威格纳特将风格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比成衣服和肢体的关系。笔者认为,风格既要肯定内容的作用,又不能排除形式的价值,毋宁说风格正是内容与形式的水乳交融。从本质上说,风格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相互协同的有机融合体,它是作家个人独特性物化的成果。一般认为风格的形成必须具有三个主要条件:一是具有开创意义,必须成为某种起点,并有力地影响以后的文学风尚;二是个性特点必须非常鲜明和清晰,不应含糊不清、朦胧暧昧,而应让人不假思索、一目了然;三是这种个性特点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贯穿在作家的一系列作品中。若达不到上述条件,就不能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因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风格是较高的、甚至是最高的要求。风格的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批评活动,正如章庆炳先生所说,“‘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文学评论只关心作品‘写什么’,仅就‘写什么’发议论,那么这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学批评,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只是道德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议论,根本就没有进入文学批评的层次。真正的文学批评必须深入到文本的文体中去。”由此可见,不仅文学风格意义重大,文学风格的批评与鉴赏也意义重大。联系到文学翻译,“怎么译”同样是应该给与强烈关切的课题,风格翻译及其批评与鉴赏同样意义重大。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包括两个分支,即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以什克洛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彼得堡小组”。他们主要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文学,主张文学研究要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和风格等形式去研究文学自身的特质和规律。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为文学而文学”,文学批评的关键在于“文学性”,即文学的形式和结构,重点是文学的修辞及语言风格等。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审美过程,而非审美目的。为了延长审美过程和增强审美效应,他们提出并推崇“陌生化”手段,试图把人们从传统的认知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以崭新的目光去充分地感知审美对象。文学研究可以借助语言学的方法及理论,这样可以把着重点置于作品的内部研究,即形式为主的研究,也就能更好地剖析文学的作品结构,理解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形式主义文学观为我们在翻译研究中注重作品的语言外形,并以此来再现原作者的艺术风格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二章检视了古今中外文学风格翻译理论,重点介绍了欧洲自西塞罗以来关于风格翻译的各种观点,而国内的风格翻译理论则着重介绍了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翻译原则和刘宓庆先生的风格标记符号体系理论。古代欧洲很早就活跃着翻译交流活动,并开始了包括风格在内的翻译标准的讨论。但与中国古代不同的是,一开始他们就把“风格”的传译纳入了争辩的范畴,且长久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普遍认为,西塞罗率先举起西方翻译界“风格翻译”的大旗,主张翻译既要注重内容的准确传递,也要注重形式的表达,同时强调保持原作风格。哲罗姆认为,风格是内容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建议译者应按译文语言特点移植原文风格。而奥古斯都则强调,译者应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调整译文风格,注意朴素、典雅、庄严三种风格的灵活运用。到了中世纪,风格翻译依然是翻译界争辩的焦点。曼里乌·波伊提乌认为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不可得兼。但丁在研究《圣经·诗篇》的拉丁语译文后发现,原文中许多诗的特征在译文中走失,从而得出文学作品不可译论,表明他是注重翻译中的风格传递。利奥纳多·布鲁尼明确表示,风格的传译是判别译者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德国的维尔和斯坦豪维尔等人为了达到最终影响德语的目的,更是不惜牺牲译文的易懂性来保留和再现“优美的”拉丁语修辞风格。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翻译界强调德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反对与其它语言逐词对译,主张保留德语的独特风格,不效法其它语言风格,不因模仿而破坏德语的风格。德利物·伊拉斯谟认为,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多雷要求译文必须通过各种修辞手段在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给读者“美的享受”。这一时期,尼古拉斯·格里马尔德、菲尔蒙·荷兰德和威廉·廷代尔等英国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认为,翻译中必须注重风格再现。格里马尔德主张用演说的语言规则来衡量翻译,强调译文应该像原文那样简练,不应添加多余的东西而损害原作风格之完美。菲尔蒙·荷兰德认为,原作风格必须在译文中得到反映,不同的作品必须采用不同的风格,不能不加区别。到了近代,欧洲翻译界对风格翻译的争论相对较少,但更多地出现了以翻译实践来证实、凸显原文风格的一些译者,其中首推达西埃夫人,她采用准确译法,逐词逐句地模仿原作的风格,为树立或恢复荷马在当时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法国的夏尔·巴特主张,保留原文思想的先后次序和表达方式能够体现作者的独特意图,强调用相同的表达形式和篇幅再现原作的表达形式和亮丽思想,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中的修辞手段和语言形式,以保持和再现原文的风姿。总之,从古至今,风格的翻译一直倍受欧洲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重视,尽管争议不断,但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出色的翻译大师和翻译理论家,他们极力主张并推崇风格翻译,并在实践中加以证明,推动了欧洲各国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学、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对风格传译似乎相当漠视。在古代佛经翻译中曾经有过“文”与“质”的争论,但其出发点不在原文风格再现上,而是更多地考虑翻译时直译还是意译等,这与古代欧洲翻译中明确主张风格传译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严复才得以改观。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的译序中首次发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感叹,其中“雅”就是针对风格而言的,但也只是强调译文语言应该“雅”,以满足封建士大夫们的阅读喜好。此后,“信、达、雅”就一直被中国译界视为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成为统领中国翻译界近百年的金科玉律。期间虽不乏学者撰文对此加以讨论,但大都聚焦于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和领会,即使有质疑者也大多只是试图扩大并延伸“雅”的内涵,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对“雅”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如刘重德在充分肯定“信”和“达”的基础上,大胆地对“雅”进行修正,提议改“雅”为“切”,形成“信达切”三原则,并将其细化为“信——信于内容;达——达如其分;切——切合风格”。这一理论观点开启了中国风格翻译研究的垂幕,翻开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崭新的一页,对中国风格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刘宓庆认为,长期以来,翻译界对翻译风格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正是看到了目前翻译风格研究的的落后状况和翻译风格研究的迫切性,他在其专着《新编当代翻译理论》中列专章“翻译风格论”对翻译风格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论证。他认为,风格翻译具有一定的原创性(originality),但译文风格对原着风格即所谓“原型”存在相对的依附性,而翻译风格对原着风格的这种依附性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际间的风格意义转换时,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掘原语的全部风格意义。也就是说,译文风格要想适应于原文风格,达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译者必须要善于体察原语的风格意义,要能识别原语中各色各样的表现这种风格意义的符号标记。这是因为风格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质素,而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往往会见诸于“形”,这种“形”就是风格的符号体系,即所谓的“风格标记”(stylistic markers)。通过对语言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语言的符号体系进行分析,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原文的风格。根据刘宓庆的划分,风格标记通常分为“形式标记”(Form Markers)与“非形式标记”(Non-Formal Markers)两大类。所谓“形式标记”,是指着眼于语言的音、形变异的风格符号体系,它是我们借以识别风格的最重要的手段,通常包括以下六个类属性标记,即:音系标记(Phonological Markers)、语域标记(Register Markers)、句法标记(Syntactic Markers)、词语标记(Lexical Markers)、章法标记(Textual Markers)和修辞标记(Markers of Figures of Speech)。一个作家的风格咋看起来似乎非常玄乎,说起来好像也很“虚无缥缈”,但其实它们都以一定的语言物化形式存在,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这些物化的语言符号来认识和判断它们的。因此,要想从语言形式上认识原作所承载的风格意义,我们所要做的最基础的一步就是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这些标记符号,并能准确分析它们在文中所发挥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对原作风格进行随意的主观臆断,才能使风格分析和风格的翻译转换等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客观、更加可操作。着眼于文章音、形等变异的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无疑是考察作家作品风格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单凭这些物化的语言形式符号是无法全面准确地认识作品风格,因为风格还跟一些其它因素有关。要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认识作家作品风格,我们还必须借助于一些更高层次的符号体系,而这些更高层次的符号体系就是着眼于审美效果的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所谓非形式符号风格标记,主要是指风格中的一些非形式因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韵、风骨、气势、情调等等抽象的概念。这些东西往往是非直观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完全是一些主观印象,是属于意象的或心理的和情态的“非形式因素”,在美学上称为“非定量模糊集合”。虽然这些符号是“非形式的”,但却承载着重要的风格意义,我们在翻译时切不可忽视。风格是作家作品价值的重要组成成分,翻译中忽略风格意义和风格价值,要做到忠于原语是不可能的,同时也违反了语际转换的实质。要想完整、准确地把作家和他的作品介绍给目的语读者,译者除了要做到忠于原文思想内容外,还必须要在风格的传译上下功夫。刘宓庆先生的这套风格标记体系为我们在翻译中去分析和抓住原文的风格形式,体会和领悟风格意义,并在译文中去准确再现原作风格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下章将基于该理论对《老人与海》的“海明威风格”加以分析和梳理。第三章以《老人与海》为例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集中讨论“海明威风格”,包括在词语、修辞、句法以及篇章等层面的具体体现。借助英文词语分析软件Wordsmith,研究发现:全文共计词符26,966个,单词2,505个,每个词的平均词频高达9.29次,单词平均长度为3.79个字母,而单词与词符的标准比为34.28。全文共计1,162句,平均句长23.20个单词。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简单词汇,一到五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039个、4,736个、8,307个、5,920个和2,878个,总共达到21,880个,占总词数的81.14%,其中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出现次数最多,占比30.8%,接近全部单词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包含六个及以上字母的所谓长单词和“大词”占比非常小,合计只有总词数的18.9%,不到全文总词数的五分之一。即便是由六个以上字母组成的单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也是核心简单词汇或者由核心简单词汇派生而来的,仍然属于核心词汇范围。而包含十个及以上字母的单词总数只有区区的222个,占全文总词数的比例小于一个百分点,只有0.8%,即便是这0.8%的所谓大词中,还有一些单词是由简单词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等方式衍生而来的,其基本词干仍然是那种核心简单词汇。这一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海明威喜用大众化口语体简单词汇的说法。统计数据显示,《老人与海》中名词所占比例比较大,相关四项(单数名词、复数名词、专有名词单数和专有名词复数)相加达到4781个词,占全部总词数的17.73%。占比例最大的是动词,各分项相加共5772个词,占比21.40%。位居第三的是人称代词,共有4268个,占比15.83%。而排在其后的是限定词和介词、连词等,分别为3139和3135个词,分别占比11.64%和10.29%,两个大体相等。副词和形容词分别为2001个和1970个,各占总词数的7.42%和6.49%,排位第六和第七。《老人与海》中频率最高的前10个词中,定冠词THE以2312频次高居榜首,占全部总词数的8.57%。其后是连词AND,高达1258频次,占4.67%。位居第三的是人称代词HE,共出现1167次,占4.33%。余下七位依次是OF(544次,2.02%),I(508次,1.88%),IT(493次,1.83%),TO(455次,1.69%),HIS(446次,1.65%),WAS(435次,1.61%),A(397次,1.47%)。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排在前10位的单词几乎清一色都是英语里组词成句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功能性词语,包括冠词、连词、人称代词和系动词等,但没有形容词、名词和实义动词等。名词、形容词和实义动词等实词直到第13位才开始出现,分别是名词FISH以285频次排第13位,占比1.06%;名词MAN排第14位,出现265次,占比0.98%;而形容词OLD共出现247次,占0.92%,排在第15位。接在后面的第16到第30位的单词中同样很少见到名词、形容词和实义动词等,仍然大部分是连词、代词、介词等功能性词语。事实上,即便是在前30个单词中,也只有一个形容词入围,这有力地证明了海明威在写作中语言朴素自然,慎用形容词等修饰成分,与他长期所主张的简约风格相一致。事实上,海明威在他的创作过程中相当吝惜形容词的使用。借助wordsmith统计发现,在《老人与海》中,形容词(含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总共出现1970次,占总词符的6.49%。在所用的形容词中,绝大部分都是常用词,鲜有评判型形容词,即令有,也都是那种相对客观的等级形容词,如old,great,good,big,long,many,small,strong等等,而主观评判形容词非常少见,如sad和happy仅出现四次和五次,由此可见一斑。副词也是如此。统计显示,在《老人与海》全文中,副词共计出现2001次,占总词符的7.42%,列第六位。在词频排序中,前20名里竟无一个副词,最早的出现在第21位。尽管副词出现频率总体并不算太低,但其实这中间相当大的一部分主要是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先后顺序以及否定等意义,或在句子中发挥衔接作用,而用于描述人物动作状态的副词或是加强语气的程度副词等都相当少见,全文仅有aloud,slowly,steadily,alone,badly,carefully,gently,lightly,nearly等少数几个,且大都出现在第30位之后,再一次验证了海明威的风格:行文简洁,语词简朴,除了受制于句法或篇章要求的那些衔接词语外,几乎缺乏动作或状态修饰成分,全面凸显语言的质朴感。通过分析以上对各类词语统计所得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选词用字方面具有如下风格:第一,大量使用英语核心词汇,其典型特征是长度短、使用频率高;第二,词语范畴相对集中,较少使用形容词,尤其是主观评判形容词,除了某些起衔接作用的功能词外,文中很少使用表示程度、强度以及方式等的副词,更少使用带有夸张性的词语等。这些“文辞主导”风格是出于“内容主导”风格的需要:如此遣词主要是用于描述比较笼统而又相对客观的事物或概念,使得所要表达的思想影影绰绰、若明若暗,不仅内涵丰富化,而且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得小说充满了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可谓事半功倍。这种风格与他的“冰山理论”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作为一名出色的语言大师,《老人与海》中也毫不例外地使用了不少修辞手段来加强语气、增强语句表达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老人与海》总共使用了各类修辞格达一百多处,主要涉及到明喻、暗喻、拟声、头韵、排比、倒装以及词类转换等等,几乎平均每一页都会出现一个修辞格例句,大大增强了原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喻性修辞频繁出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为喻体来解释或说明一些不常见或难以描述清楚的物件或现象,使得一些较为抽象、陌生或者模糊的概念等变得更为直观、清晰,也更加简洁、形象、生动,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增强了表达效果。这种做法拉近了作者、对象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过目不忘,久久回味,极大地增强了文辞的表达效果,是海明威简约文体风格的又一种透视。相对于明喻、暗喻来说,拟声修辞格在《老人与海》中出现不多,但这仅有的几处表达,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表达效果非常强烈。《老人与海》中也使用了头韵修辞格,旨在通过声音效果来强化表达的需要,其作用主要是制造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有时可以给人一种机智、俏皮的感觉,但多以传递一种单调、乏味的精神状态、或者是厌恶、憎恨的情感色彩为主。《老人与海》中同时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恢宏,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倒装也偶尔见诸于《老人与海》,这几处表达的语气非常强烈,效果很好。除此之外,作者还多处使用了重复这种句法修辞手段,极大地强化了语言的表达效果。《老人与海》中另一项强有力的语言风格手段是词类转换。通过改变常用词语的词性,可使语句简洁而含意深远,真正体现了作者倡导的“越少,就越多”的风格特征。大部分情况下,词类转换是把常用的名词或者形容词作为动词来使用,或把名词或形容词、副词直接用作动词,其作用是既可以省去不少描情状物的修饰成分,又可以节约一到两个单词,使得“言少而意深”。除此之外,《老人与海》中还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修辞手段,如拟人、指代、借代、夸张、对比以及通感、一语双叙、矛盾修饰法等等。舒缓与紧促相融的节奏是《老人与海》中另一个风格特征。总之,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这些修辞手段的运用使得小说语言简洁、精炼,生动、形象,极富思想内涵,较好地践行了他所一向主张的“冰山原则”,成功地再现了他简约的文风。第四章首先简单概述国内海明威研究现状,然后介绍《老人与海》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最后比较系统地讨论《老人与海》各汉译本的风格在词语、修辞、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再现问题。在1911-1979年到1993年间的世纪期刊文库中以“海明威”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得574条记录,再输入“《老人与海》”主题词在结果中搜索,获得记录131条,但大部分文章分析讨论《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创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情况,专门探讨《老人与海》的文体特征和风格的文章很少,仅有69条。在1994到2008年文库中,以“海明威”为主题词进行搜索,获得2010条记录,其中有关“风格”的记录共计237条。而以“《老人与海》”为主题词搜索,共得802条记录。由此可见,虽然研究海明威及《老人与海》的文章较为丰富,但涉及其风格及作品翻译的研究文章较为稀少。以“海明威”加“翻译”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在世纪库中仅得17条记录,考量后发现,真正专门讨论海明威作品翻译的仅仅只有3篇。而在1994到2008年文库中,以“《老人与海》”加“翻译”进行搜索,只找到11条记录,研读后发现,其中4篇根本未涉及海明威的作品翻译,有2篇虽关涉《老人与海》的翻译,但仅旁涉《老人与海》的译例,而真正讨论《老人与海》翻译的仅5篇,如何明霞、汪桂芬的“《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译风比较”,该文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片段就语言风格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取了大陆翻译家海观和台湾翻译家宋碧云的两个中译本着重从语法、词汇和语句衔接等角度比较两个译本对原着简洁、凝练语言风格的再现程度,从而得出结论:宋译本在再现原着语言风格方面要优于海译本。刘文捷、王苹对比分析了《老人与海》三个不同中译本对原文衔接手段的把握和处理,研究发现,余光中和李锡胤在翻译中对原着中的衔接手段更加重视,更加注重它们在汉语里的恰当表达和再现。笔者认为,上述文章,尤其是何明霞、汪桂芬对海明威作品翻译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诸位作者引进了量化统计手段对《老人与海》的风格进行了分析比较,使海明威风格的分析讨论不再停留在主观分析层面,而是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但这些研究存在如下问题:1、没有对全文(包括原文和译文)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只选取了原着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完全说明问题。2、作者所做的统计分析比较粗略,不够深入,仅对片段原文及两个译本的总字数、句数、平均每句字数和“他”及“他的”的出现频率做了统计。3、作者只是从语法、词汇、句子衔接等方面对原文及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且为主观判断,没有进行量化对比,缺乏客观性。而且对其它如修辞手段、文化项等方面未做讨论。4、作者对两个译本的语言详细情况统计分析不够。5、比较分析的样本对象还不够丰富,仅比较了两个译本,且未能对目前影响最大、反响较好的译本进行比较。海明威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见长的作家,其风格影响了一代美国作家及世界文学创作,采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对有关风格翻译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增加比较的对象,对5个中译本进行全文统计分析。2、扩大比较范围,既要对语法、词汇、句法层面的翻译处理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要从文化、修辞等的翻译处理上加以研究。3、结合“冰山理论”对照研究译文,看译文是否恰如其分地再现了“海明威风格”,是否有偏差,偏差有多大等。比较分析各译本在处理“冰山”问题上的异同,从而对各译本的好坏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首先我们采用ICTCLAS(试用版)软件切割统计各汉译本在词语、句式上的总体状况。统计结果显示,五个译本的平均长度为43300字。除宋碧云译本外,另外四个译本的总字数非常接近,均与平均数相差一千字左右。宋碧云译本用字最少,全文仅38165个字,少于平均字数5135个,只有最大长度(海观译本)总字数的82.65%,几乎少了五分之一的字数。如果单纯从字数的多少来判断译文简洁与否,宋译本毫无疑问是最简洁译本了。另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宋碧云译本使用的总词数也明显低于其它译本,与最高的相差6000多个词语,差别悬殊,这似乎也表明,宋译本在海明威风格再现上做得比较好,比较贴近原文风格,因为海明威也喜欢重复使用很多词语,总用词量偏低。下面分别检视《老人与海》各汉译本中词语层面的海明威风格再现。《老人与海》全篇不足两万七千单词,虽有十来个人物,但大都只是间接地被提到或只是一闪而过,而真正算得上出场角色的主要人物仅老人和孩子两个。就是在这么个篇幅短、人物少的故事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各类人称代词,其中尤以第三人称代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根据conc300对译林出版社1999年4月英文版《老人与海》的词语统计结果显示,在《老人与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二十个词语中,人称代词就占了五个,其中有四个排在前十名之内,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he更是以1167个次位列第三,仅次于定冠词the(2312个次)和连词and(1258个次)。若综合考虑he,Nim和his,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共计出现1843次,占总词数的6.83%。为什么阳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频率会如此之高呢?这与作者大量使用人称代词变异有关。根据常规,人称代词一般用来指人,it用来指动物、物体、事物或婴儿。但在《老人与海》中,人称代词he,him,she,her等被大量用来指称动物、物体、事物甚至是抽象概念。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人称代词的这种变异用法清楚、准确地反映了老人与大鱼之间的微妙情感关系及其变化。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所调查译文中均未再现这层情感因素,甚至连作者特意用斜体传递的提示也未能注意到,只是简单地将原文中指称大鱼的he/him/his译成“它/它的”等。只有宋碧云注意到其中差别,试图用“牠”去翻译he,但“牠”仅表示雄性动物,并不表达任何情感成分,失去原文中he所表达的意思。原文到处都充满了海明威精心设计的各种人称代词变异,这种风格使得老人桑蒂亚哥这个硬汉形象变得更为丰满,也使我们对他的坚韧不拔的性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小说主题的深化和凸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老人犹如童话中的人物与动物交往一样,把鸟儿、大鱼等动物当成懂得人情世故的有理性的生命看待,不断同它们谈心,“争论”,向它们倾吐自己的情感和心声。他对鱼的讲话庄严、刚毅,表现出内心的自豪感及坚强的毅力;他对鸟儿说的话则比较柔和、亲切,表现出他那由于孤独而产生的痛苦以及渴望友伴的心情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合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的老汉,也体现了作者自身的人生哲学与道德理想。然而,在翻译成汉语时,除宋碧云外,其他几位译者都没有注意到海明威苦心经营的这些语言变异情况,没有按其所指进行直译,因而未能准确地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作者通过这种变异所试图表达的信息,使译文读者丧失了领略这位语言风格大师更多的精彩之处的机会,不能不说是异常的遗憾。笔者认为译者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该忠实地保留和再现原语的特殊语言风格,使译文读者有机会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海明威与古巴人民之间有着深厚情谊,为此他在《老人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古巴人语言——西班牙语词汇。这些异国词语的运用给作品增添了一丝浓郁的异域色彩,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这些西班牙语外来词的使用发挥了非常特殊的作用,五位译者翻译处理这些词语时在表达效果上与原作有何异同呢?外来词语翻译处理对风格传译的影响又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五个译本中,董衡巽译本在翻译处理西班牙语词语时,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通过移植加注的方法,成功地传递了原文中西班牙语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对保留和再现由外来词语变异所产生的语言风格特征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董译本是一个成功的翻译范本,值得译界借鉴。海明威在这部不太长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以使他的文字既生动形象,又简单而富有深意,在简单的表面下蕴含着丰富的含意。在各个译本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具有不少相通的地方,所以有很多使用了修辞手段的语句得到了修辞再现,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有些语言差异无法完全准确地在另一种语言里再现。尽管如此,各位译者还是积极主动地去面对这些修辞手段,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再现原文修辞风格。《老人与海》使用了大量的明喻修辞,而译文基本上也都使用了汉语相应的明喻修辞,将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形式再现出来。明喻修辞的运用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方面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使得语句更加简洁明了。《老人与海》中拟声词语运用比较多。各译文也在形式上保留了原文的这种风格特征。但绝大多数译文未对头韵做出必要的反应,丢失了这些头韵表达的文体效果。偶有译者借助排比结构以及重复句等手段来替换原文的头韵,同样取得了不错的音韵效果,值得借鉴。究其原因是,头韵虽可以增强语句表达的音韵效果,但汉语中相对缺乏,故通常无法译出。当然,这并不表明译文可以对此置之不理,而是应当设法寻找其它弥补手段,以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通过考察《老人与海》各汉译本对原文各修辞手段的处理,我们发现,五位译者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注意到了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苦心经营,在汉语中积极寻找恰当的、相似的或者对应的修辞手段来再现原文风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五位译者在处理这类风格标记符号时,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意识和敏感性程度存在差异,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一,表达的效果也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宋碧云、张爱玲和董衡巽三位译者风格意识更加鲜明,处理效果更好。本章从词语、修辞、句法和篇章等层面上集中讨论了《老人与海》的五个汉译本对海明威风格再现的处理。结果显示,五位译者基本上都能比较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思想内容,符合“内容主导”风格理念,但在凸显作者风格的特殊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别,未能充分彰显“文辞主导”风格意识,各译者虽都有不同程度的风格意识,但在对那些承载着风格意义的具体词语、句式、表达法等的处理上存在差异,有时差异较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不足,未能在译文中充分再现“海明威风格”,使得汉语读者无法充分感受纯正的海明威风格。第五章总结全文和得出结论。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读者识辨作者的语言外壳。海明威是世所公认的风格作家,其风格具有无比的艺术鉴赏价值,准确认识和完整再现海明威风格无疑是各译者的神圣使命。鉴于国内相关研究缺乏,本文选取《老人与海》有代表性的五个汉译本,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为指导,借助Conc300,Wordsmith,Ant Cone和ICTCLAS等分析软件,对《老人与海》原文及各汉译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考察各译本中风格再现问题,获得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证实了海明威风格中的用词简洁、语言朴素等特征。通过对英汉版本的对比分析发现,各汉译本在风格再现的程度和类型上存在差异,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风格标记符号统计分析显示,英汉版本中海明威风格在词汇、修辞、句法和篇章等方面的表现存在异同:《老人与海》原文中使用了大量词汇变异和多种修辞手段,使其作品表象简单但内涵深邃,实践了他所一贯主张的“冰山原则”。通过对比分析汉译本对原文词汇变异及修辞手段的处理发现,各汉译本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少数译者甚至未能真正认识或很好地再现海明威苦心经营的这些文字冰山,因而就未能准确地再现海明威风格。总之,要真正、完全、彻底地再现《老人与海》中的海明威风格,尚有待译者共同努力。
项硕[6](2013)在《学术翻译实践研究 ——以Writers and Writing节选翻译为个案》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项目原文为Writers and Writing(《澳大利亚作家与作品》)中的A Broadening of View(笔者译作《眼界大开》)一章。原书介绍了澳大利亚有影响力的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节选部分介绍了弗兰克·多尔比·戴维森(Frank Dalby Davison)、戴维森(Frank Dalby Davison)、万斯·帕尔默(Vance Palmer)、泽维尔·赫伯特(Xavier Herbert)、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几位澳大利亚作家和当时澳大利亚文坛的两件大事。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节选的原文和译文为基础,从文体特征再现的角度考察了译文质量,并对此次翻译项目进行了整体描述、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为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当前学术翻译研究状况和此次翻译项目的内容及相关背景。第二部分任务过程是本次翻译任务具体的完成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文审改几部分。其中前期准备包括学习文体学相关理论和原文文本分析。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是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关键部分,对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次翻译实践关注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专有名词的翻译;而是定语从句的翻译;三是语言风格的处理。其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又包括人名、地名和书名的翻译。由此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根据原文文本的文体特征来进行翻译。第四部分是对此次翻译的实践总结,指出今后开展翻译之前应充分收集作者和文本资料,做好译前准备工作,以保证译文质量;其次是史学着作翻译要兼顾准确性和可读性。
冯莉[7](2014)在《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类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形容词跨语言比较能够为汉语词类研究提供新视角。形容词一直是汉语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语言类型学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本课题将语言类型学引入汉英对比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首先从比较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方法和比较视角等四个方面,建构一种新型的分向多层跨语言词类比较研究框架,做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建立了包括150多种语言的多语种语言数据库和英汉双语形容词词库,通过语义类型学、形态类型学、句法类型学以及英汉形容词语义图模型法等方法对比汉英形容词,进行了英语和汉语的性质状态范畴编码方式比较、汉英语形容词的次范畴分析、突显词法模式和突显句法功能倾向分析,研究了汉语形动兼类词成因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再次,分别将汉语形容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英语形容词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以及世界其他语系语言在形态、句法和语义方面进行比较,以世界多种语言为参照揭示汉英双语的形容词词类共性与个性;最后从生成类型学角度全面探究汉英语形容词的语言类型差异和性状范畴编码策略,提出了影响形容词在一种语言中编码方式的具体参数。本课题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及方法建立起新型跨语言词类研究框架,希望为汉语形容词词类研究和英汉双语对比语言学研究提供参考,充分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兼容与互补。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语言类型学研究和汉语词类研究有所贡献,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汉英语形容词在教学、翻译与词典编纂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姜雪娇[8](2019)在《康复作业治疗着作《河川模式》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因语言文化差异,双语绝对对等的实现难以企及,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趋近却是可以做到的。本报告所选取的The Kawa Model主要叙述了河川模式的发展背景和理论内容,属于科技类文本中的医学理论文本,因而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始终谨记用词规范、语气客观、表达精准等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同时,该文本又是医学文本中的理论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与实践性,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翻译时为突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运用简洁的语言将理论表述清楚,使作业治疗师灵活运用于实践。此外,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用的文本不仅有专业的现代康复医学理论知识,还有很多东西方文化区别和融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翻译时应将原文本理解透彻,并通俗客观地表达出来。
麻瑞泽[9](2015)在《农业科技英语后置定语汉译策略研究 ——以“高等植物的纤维素合成”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项目的源语文本是农业科技英语文本"高等植物的纤维素合成"(ChrisSomerville,2006),根据Reiss的文本类型划分(Reiss,1971),属于信息性文本。"高等植物的纤维素合成"一文的语言特点是后置定语较多,且变换形式多,包括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短语和定语从句,都可以做后置定语,给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在查阅相关的文献时发现,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目前主要集中于农业科技英语长难句的汉译研究。而对于所要研究的长难句的类型并没有进一步的总结归纳翻译策略。因此本文运用功能理论中的目的论,进一步的细化英语长难句翻译难点,着重讨论译者在农业科技英语汉译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尤其是农业科技英语后置定语汉译的翻译策略,考察翻译策略如何帮助实现翻译目的,取得预期的翻译效果。具体而言,本文将讨论如何运用目的论的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性法则处理翻译难点,力求忠实地再现原文意思,并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努力实现译文的忠实、简洁和连贯。本文重点讨论翻译过程中采用的五种具体方法:位移法、转换法、分译法、合译法、以及综合法,并通过本翻译项目中所选取的翻译实例加以佐证,阐述翻译方法所促动的实际效果。
曾必好[10](2012)在《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告,作为传播商业信息的有效手段,已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广告的重要作用,语言学家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语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西方一些语言学家们从文体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等角度对广告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国内的广告语言研究起步较晚,跟西方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对广告语言背后的理论探讨相对薄弱,深度不够。由于预设同实际应用中的广告语言在表意方面具备一些相同特点,即通过隐晦或不直接的方式,向听话者传递隐含的信息,因此它就逐渐成为人们构建和解读广告语篇可资依赖的理论框架之一。我们认为广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与广告商和受众对预设的分析和理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研究首先致力于提供一个分析广告语篇的预设理论背景和分析方法,其次利用预设理论对汉英广告文本进行话语分析,目的在于考察广告语篇如何通过使用预设来实现其目的和功能。本研究根据广告语言特征和预设理论的前期研究成果将蕴涵于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现象分为语义预设、语用预设、文化预设和认知预设四个层次分别加以讨论。语义预设所表达的是语言体系中句子构成成分之间或两个语义命题之间的关系,是预设研究的基础。语用预设指言语交际中话语与语境的关系。文化预设指那些由一定的民族或社会文化决定的“社会意识”或“群体意识”,即思维定型和行为模式。它是预设在文化视域中的延伸,表现为文化现实与语句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而认知预设则表现为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对话语的动态反应。几种层次的预设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得人们对于广告这自然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本论文在对广告语言和预设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过去研究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研究的立足点。然后对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语用预社、文化预设和认知预设进行细致分析,目的在于充分揭示预设在广告语言表义和理解中的作用和功能对两种广告语言中的预设使用进行对比以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针对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有效利用进行分析和归纳,包括对汉语广告语篇中不恰当预设的批判性思考,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功能分析和预设确立原则,以及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互译等。本研究的启示包括分析范式及层次的更新,尤其是对汉英广告语篇中文化预设的系统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广告语言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知预设的创新研究为广告语篇创作和理解打开了一扇崭新窗口。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对比则有利于人们对跨语言广告的准确理解和翻译。因此,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受众正确理解汉英广告语篇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并从语言层面为提升中文广告的质量及其宣传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可以译成“易于”的几个形容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以译成“易于”的几个形容词(论文提纲范文)
(1)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数字与智慧城市》(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
2.1 文本来源 |
2.2 文本内容 |
2.3 文本特征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专业知识的查找与平行文本的阅读 |
3.1.2 翻译工具的准备和术语表的制定 |
3.1.3 翻译指导理论的选择 |
3.2 翻译过程和质量监控 |
3.3 译文修改和定稿 |
第四章 卡特福德范畴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案例分析 |
4.1 结构转换 |
4.1.1 后置定语转前置定语 |
4.1.2 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 |
4.1.3 主语句转主题句 |
4.1.4 肯定句转否定句 |
4.2 类别转换 |
4.2.1 形容词转名词 |
4.2.2 名词转动词 |
4.2.3 形容词转动词 |
4.2.4 介词转动词 |
4.3 单位转换 |
4.3.1 从句转句子 |
4.3.2 插入成分转分句 |
4.4 内部体系转换 |
4.4.1 源语术语转目的语术语 |
4.4.2 源语合成新词转目的语新词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经验总结 |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附录A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 |
附录B 术语表 |
(4)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指导原则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内容 |
四、语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对汉语形容词、名词以及形修名结构的界定 |
二、对英语形容词和名词以及形修名结构的界定 |
第二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汉语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一、形修名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及其语法功能研究 |
二、名词前多个形容词的顺序研究 |
三、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研究 |
四、汉语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研究 |
第二节 英语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一、形修名组合是复合词还是短语之争 |
二、有关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消歧研究 |
三、对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认知解释研究 |
四、有关英语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语法功能的传统观点 |
第三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对比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名词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对比 |
一、语义特征对比 |
二、结构形式对比 |
三、变化对比 |
四、比较方式对比 |
五、语法功能对比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汉英名词对比 |
一、特点对比 |
二、语法功能对比 |
第四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共同点 |
第二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不同点 |
一、汉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只能前置 |
二、英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可前可后 |
三、英语形容词修饰语的前置和后置两可现象 |
四、汉英形修名结构后置修饰语对比 |
第三节 英汉形修名结构互译的两种方法 |
一、英—汉形修名结构的对译 |
二、英—汉形名结构的转译 |
三、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转译 |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对比 |
第一节 汉语形修名结构的连接标记 |
一、不能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二、必须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三、可加可不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第二节 "的"字隐现的规律 |
一、不能加"的"的原因 |
二、必须加"的"的原因 |
三、可加可不加"的"的原因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英语母语人学习汉语形修名连接标记时的难点和偏误 |
一、单层定语中"的"的缺失偏误 |
二、多层定语中"的"的冗余偏误 |
三、多重定语的错序 |
第六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的共同点 |
一、作主语 |
二、作宾语 |
三、作定语 |
四、作状语 |
第二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的不同点 |
一、汉有英无的句法功能 |
二、英有汉无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类型学共性 |
一、整体性 |
二、描写性 |
三、对称性 |
第七章 汉英多项定语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多项定语的类别对比 |
一、语法意义的分类对比 |
二、语义属性(词汇意义)的分类对比 |
三、结构关系的分类对比 |
第二节 多项定语的语序对比 |
一、宏观对比 |
二、微观对比 |
三、排序的理据 |
第三节 多项形容词定语的语序对比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三、排序的理据 |
第四节 汉英语多项定语的互译 |
一、汉英修饰语扩展规律指导下的互译方法 |
二、汉英多项定语排序规则指导下的互译方法 |
第八章 汉英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对比 |
第一节 汉英形名搭配习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二节 汉英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对比 |
一、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顺向情况 |
二、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逆向情况 |
三、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多种句法成分 |
结语 |
一、汉英形容词修饰语语序的类型学特征 |
二、汉英形容词定语连接标记的类型学特征 |
三、汉英多项前置修饰语排列次序的类型学特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 ——以《老人与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学风格理论概述 |
1.1 什么是风格 |
1.2 文学风格的意义 |
1.3 布封及其风格理论 |
1.4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
第二章 文学风格翻译理论概述 |
2.1 国外风格翻译理论 |
2.1.1 古代西方风格翻译理论 |
2.1.2 中世纪西方风格翻译论 |
2.1.3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风格翻译论 |
2.1.4 近代西方风格翻译理论 |
2.1.5 小结 |
2.2 国内风格翻译理论 |
2.2.1 刘重德的风格翻译论 |
2.2.2 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 |
2.2.2.1 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 |
2.2.2.2 非形式标记风格符号体系 |
第三章 海明威风格 |
3.1 海明威风格研究述评 |
3.2 “海明威风格”在《老人与海》中的表现 |
3.2.1 《老人与海》在词语使用方面的特点 |
3.2.2 《老人与海》中的修辞格运用 |
3.2.3 《老人与海》中句法和篇章方面的特点 |
第四章 《老人与海》的风格翻译 |
4.1 《老人与海》研究述评 |
4.2 《老人与海》汉语译本情况 |
4.3 《老人与海》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
4.3.1 《老人与海》各译本词语分析统计 |
4.3.2 《老人与海》风格翻译在词语层面的表现 |
4.3.2.1 《老人与海》中的人称代词变异及其翻译 |
4.3.2.2 《老人与海》中外来词语的翻译 |
4.3.3 《老人与海》中修辞手段的翻译比较 |
4.3.4 《老人与海》中句法及篇章结构的翻译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学术翻译实践研究 ——以Writers and Writing节选翻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学术翻译研究现状 |
1.2 翻译实践研究内容 |
1.2.1 翻译实践内容与相关背景 |
1.2.2 同类作品比较 |
第二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文体特征与翻译 |
2.1.2 文本分析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宜 |
2.4 译文的重新修订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专有名词的翻译处理 |
3.1.1 人名的翻译处理 |
3.1.2 地名的翻译处理 |
3.2 书名、标题名的翻译处理 |
3.3 定语从句的翻译 |
3.3.1 译作定语 |
3.3.2 拆分成句 |
3.3.3 译成状语 |
3.4 语言风格的把握 |
第四章 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A Broadening of View |
附录2 眼界大开 |
(7)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形容词问题 |
一、汉语形容词的独立地位问题 |
二、汉语形容词的范畴与功能问题 |
三、汉语形容词的历时演变问题 |
第二节 类型学视角下的英语形容词问题 |
一、英语形容词的开放性与典型性 |
二、英语形容词的划分标准问题 |
三、英语形容词的语音规律 |
四、英语形容词研究的前沿成果 |
五、历时角度 |
第三节 汉英形容词的对比研究问题 |
一、早期研究 |
二、发展期研究 |
第四节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形容词问题 |
一、国外各学派观点 |
二、语序类型学研究 |
三、历时语法化角度 |
四、话语功能角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类型学比较基础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比较基础:形容词词类的跨语言普遍性问题 |
一、什么是词 |
二、词类范畴研究的历史视角 |
三、形容词的概念问题 |
四、语言共性角度的定义 |
第二节 比较内容:语义-形态句法 |
一、从语义次范畴到形态句法 |
二、从形容词内部异质性看考察次范畴的重要性 |
三、词汇化双语对译方法 |
第三节 比较范围:分向多层比较 |
一、汉英对比研究的利弊 |
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利弊 |
三、建立跨语言分向多层比较框架 |
四、建立语种库 |
第四节 系统比较:整体与局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语义范畴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
第二节 英语-汉语形容词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生物/物质/产地属性 |
二、社会属性 |
第三节 英语-汉语非典型属性语义范畴比较 |
一、时间属性 |
二、方式属性 |
三、数量关系属性 |
第四节 英语—汉语状态语义范畴比较 |
一、外表状态与特征 |
二、空间方位状态 |
三、心理或生理(疾患)状态 |
四、行为状态 |
第五节 汉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图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形容词词库与词法比较 |
第一节 词库与词法 |
一、关于词法模式 |
二、汉语形容词词法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词库问题 |
一、汉语属性词 |
二、各类词典收录汉语形容词范围比较 |
第三节 汉语形容词语用词缀突显——兼与英语比较 |
一、英汉颜色词词缀比较 |
二、汉语形容词突显语用词缀格式分析——兼与英语比较 |
三、汉语语用词缀的类型学意义 |
第四节 汉英形容词重叠形式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突显 |
二、英语形容词重叠形式不突显 |
第五节 汉英形容词复合词比较 |
一、汉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二、汉语动宾式词法突显模式:有+NP |
三、英语形容词复合词突显模式 |
第六节 韵律参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语形容词句法比较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句法功能类型差异倾向 |
一、汉英语句法比较框架 |
二、汉英形容词句法差异表现 |
第二节 汉语动形兼类词问题 |
一、表空间方位状态义词的共同特点 |
二、典型案例:“相+单音节字”动形兼类词标注考察结果 |
三、动形兼类词形成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形容词与其他语言的比较 |
第一节 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形态句法比较 |
一、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的关系问题 |
二、汉藏语形态共性 |
三、汉藏语形容词句法共性与汉语个性 |
四、汉藏语某些语言形容词不同于汉语的类型特点 |
五、分向比较之下汉语呈现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英语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形容词比较 |
一、印欧语语法体系中的形容词次范畴差异 |
二、英语与俄语形容词语义范畴比较 |
第三节 多边比较 |
一、形容词句法问题 |
二、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重叠现象 |
三、跨语言视角下的形容词语用词缀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论阐释及其对实践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形容词的生成参数问题 |
一、汉语和英语的传统语言类型观 |
二、生成类型学与语言参数 |
三、历时视角的启示 |
四、汉语方言视角的启示 |
小结 |
第二节 实践研究启示 |
一、汉语和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
二、汉英翻译教学与翻译信息处理 |
三、双语词典编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回顾 |
二、本研究不足 |
三、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英语复合词的常见构词语素 |
附录二:英语形容词语义范畴超出汉语的类型词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康复作业治疗着作《河川模式》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项目介绍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来源 |
1.3 项目意义及实用价值 |
第二章 文本分析 |
2.1 作者简介 |
2.2 文本类型与特点 |
2.3 文本内容 |
第三章 译前准备 |
3.1 项目流程 |
3.1.1 人员安排 |
3.1.2 流程设计 |
3.2 术语准备 |
3.3 翻译原则制定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词汇等效 |
4.1.1 词类转译法 |
4.1.2 日语单词的翻译 |
4.2 句法等效 |
4.2.1 分句法 |
4.2.2 被动语态的译法 |
4.2.3 破折号的译法 |
4.3 篇章等效 |
第五章 总结 |
5.1 翻译项目经验总结 |
5.2 问题和不足之处 |
5.3 翻译的收获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The Kawa Model 翻译策略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原文 |
附录三 :译文 |
附录四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9)农业科技英语后置定语汉译策略研究 ——以“高等植物的纤维素合成”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项目说明 |
一、引言 |
二、研究问题回顾 |
2.1 项目目标 |
2.2 翻译要求 |
2.3 项目意义 |
2.4 源语文本分析 |
2.5 翻译难点 |
2.6 难点解决方法 |
三、功能派目的论和翻译三原则 |
3.1 功能派目的论 |
3.2 翻译三原则 |
四、英语后置定语的研究现状 |
4.1 英汉语言特点 |
4.2 农业科技英语后置定语相关研究 |
五、农业科技英语后置定语的四种类型 |
5.1 形容词短语 |
5.2 介词短语 |
5.3 非谓语动词短语 |
5.4 定语从句 |
六、案例分析 |
6.1 译文对于形容词短语的处理 |
6.2 译文对于介词短语的处理 |
6.3 译文对于非谓语动词短语的处理 |
6.4 译文对于定语从句的处理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源语/译语对照语篇 |
致谢 |
(10)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广告语言研究 |
2.1.1 国外广告语言研究 |
2.1.2 国内广告语言研究 |
2.2 预设研究 |
2.2.1 “预设”概念的渊源 |
2.2.2 语言学界的预设研究 |
2.2.3 几个预设相关概念 |
2.3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 |
2.3.1 广告语篇概念 |
2.3.2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回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分析 |
3.1 语义预设概念 |
3.2 语义预设的特点 |
3.2.1 语义预设的稳定性 |
3.2.2 语义预设的可变性 |
3.2.3 语义预设的可传递性 |
3.3 语义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3.1 广告语篇中的存在预设 |
3.3.2 广告语篇中的事实预设 |
3.3.3 广告语篇中的词汇预设 |
3.3.4 广告语篇中的结构预设 |
3.3.5 广告语篇中的反事实预设 |
3.3.6 广告语篇中的语音预设 |
3.4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对比 |
3.4.1 汉英语义预设触发语对比 |
3.4.2 汉英广告语篇中语义预设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
4.1 语用预设概念 |
4.2 语用预设的理解特征 |
4.3 语用预设的使用特征 |
4.3.1 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
4.3.2 语用预设的主观性 |
4.3.3 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
4.4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4.4.1 广告语篇中的信念预设 |
4.4.2 广告语篇中的状态预设 |
4.4.3 广告语篇中的行为预设 |
4.4.4 广告语篇中的情感预设 |
4.4.5 广告语篇中的效果预设 |
4.5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分析 |
5.1 文化预设概念 |
5.2 文化预设的性质 |
5.3 文化预设的特征 |
5.3.1 文化预设的合适性 |
5.3.2 文化预设的共知性 |
5.3.3 文化预设的传承性 |
5.4 文化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5.4.1 广告语篇中的词汇文化预设 |
5.4.2 广告语篇中的修辞文化预设 |
5.4.3 广告语篇中的心理文化预设 |
5.4.4 广告语篇中的习俗文化预设 |
5.4.5 广告语篇中的委婉文化预设 |
5.4.6 广告语篇中的常识文化预设 |
5.5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认知预设分析 |
6.1 认知预设概念 |
6.2 认知预设的特征 |
6.2.1 认知预设的主观性 |
6.2.2 认知预设的顺序性 |
6.2.3 认知预设的可撤消性 |
6.2.4 认知预设的多维性 |
6.3 认知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6.3.1 广告语篇中的原型预设 |
6.3.2 广告语篇中的模糊预设 |
6.3.3 广告语篇中的省略预设 |
6.3.4 广告语篇中的移情预设 |
6.4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认知预设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的有效利用 |
7.1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运用的批判性思考 |
7.1.1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不足 |
7.1.2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失误 |
7.1.3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虚假预设 |
7.2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的功能分析 |
7.2.1 语言选择功能 |
7.2.2 信息传递功能 |
7.2.3 话语交际功能 |
7.2.4 语篇构建功能 |
7.3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的确立原则 |
7.3.1 真实性原则 |
7.3.2 经济性原则 |
7.3.3 礼貌性原则 |
7.3.4 顺应性原则 |
7.3.5 艺术性原则 |
7.4 预设与汉英广告语篇互译 |
7.4.1 直译法 |
7.4.2 意译法 |
7.4.3 套译法 |
7.4.4 创译法 |
7.4.5 增减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的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四、可以译成“易于”的几个形容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2]《数字与智慧城市》(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李丹. 湘潭大学, 2019(02)
- [3]可以译成“易于”的几个形容词[J]. 牛旭峰. 英语知识, 1990(01)
- [4]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 乔翔.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5]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 ——以《老人与海》为例[D]. 余健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 [6]学术翻译实践研究 ——以Writers and Writing节选翻译为个案[D]. 项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7]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冯莉.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8]康复作业治疗着作《河川模式》的翻译实践报告[D]. 姜雪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农业科技英语后置定语汉译策略研究 ——以“高等植物的纤维素合成”汉译为例[D]. 麻瑞泽.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D]. 曾必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