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杲双[1](2019)在《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的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其中,导致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的原因之一为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它主要感染1-3周龄的雏鸭,死亡率高达90%。DHAV被国际上分为三个主要的血清型:DHAV-1、DHAV-2和DHAV-3,而三种血清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反应。DHAV有两个非编码区,位于两端,一个开放型阅读框(ORF区)位于两个非编码区的中间,最终能够形成12个成熟的不同类型的蛋白,依次为VP0-VP3-VP1-2A1-2A2-2A3-2B-2C-3A-3B-3C-3D。其中,VP1是衣壳蛋白的主要成分,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DHAV基因组中的高度可变区,可作为DHAV基因型研究的标记,并可以此序列来区分病毒的血清型。为了更好地了解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DHAV流行情况,自2018年以来,从章丘地区明水、双山等8个章丘区镇街采集疑似DHAV病料26批次,进行了发病的情况调查、病毒的分离鉴定、DHAV VP1基因的研究分析等工作。通过对章丘不同地区采集的疑似DHAV病例发病情况调查显示,发病主要集中在4周龄以下的雏鸭,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秋冬两个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的主要症状为:有神经症状、精神沉郁、头震颤、站立不稳、瘫痪等,死亡的鸭子也会呈现角弓反张症状;剖检发现肝脏肿大,表面有斑点样或者针尖状出血,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地出血。将这26批病料进行病毒检测,检测到15批次DHAV病毒为阳性,DHAV的阳性检出率达到57.7%,其中感染DHAV-1的为5批次,感染DHAV-3的为6批次,DHAV-1和DHAV-3混合感染的为4批次。济南市章丘区7个主要养鸭区域均存在DHAV的流行,多数区域存在DHAV-1和DHAV-3的共流行。通过对结果分析得知,DVH的发病日龄趋于上升态势,且28日龄以上发病鸭均为DHAV-1和DHAV-3的混合感染。本研究对济南市章丘区分离的DHAV阳性毒株进行VP1基因扩增并测序,共得到9株DHAV-1VP1基因核苷酸序列,10株DAHV-3V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CBI上已经登录的17株DHAV的VP1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构建了相应的进化树进行基因遗传分析,对DHAV-1和DHAV-3的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进化树上DHAV-1和DHAV-3分为两个明显的分支。其中9株DHAV-1 VP1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6%-99.9%,与NCBI上登录的8株DHAV-1毒株的同源性为94.6%-99.9%;10株DHAV-3 VP1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1%-99.9%,与NCBI登录的9株毒株的同源性为89.3%-99.4%,而且DHAV-3分离株的VP1基因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此研究对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流行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同时对治疗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管飘萍[2](2020)在《2017~2019年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甲肝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和VP1基因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传播迅速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鸭肝炎病毒可分为3个血清型:血清1型鸭肝炎病毒((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DHAV 又分为 DHAV-A、B、C 或(称 DHAV-1、2、3)3 个基因型)、血清2型鸭肝炎病毒(又称为鸭星状病毒1型(Duck astrovirus 1,DAstV-1))、血清3型鸭肝炎病毒(又称为鸭星状病毒2型(Duck astrovirus 2,DAstV-2))。目前我国的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DHAV-1和DHAV-3引起的,且常出现两种亚型的混合感染,DHAV-3已代替DHAV-1成为优势血清型,这也许是许多鸭场已经接种了传统DHAV-1疫苗,却仍暴发鸭肝炎的原因之一。目前市面上还未出现针对DHAV-3的商品化疫苗,研发出能针对DHAV-3的诊断和防治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VP1蛋白作为DHAV的主要衣壳蛋白,含有主要保护性抗原位点,能刺激产生特异性保护受体,且VP1基因也是DHAV基因组的高变区,具有最大遗传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毒株的分子特征。因此,为进一步了解鸭甲肝病毒的病原学特征,研制出诊断和防治DHAV-3的生物制品,本研究分离鉴定了 8株DHAV-1和14株DHAV-3病毒,对其VP1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以DHAV-3分离株的VP1基因为模板分别进行了真核和原核表达,以纯化的原核表达蛋白为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DHAV-3抗体的ELISA方法,对真核表达作为DNA疫苗候选生物材料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1、22株鸭甲肝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对2017~2019年从山东省采集的27份疑似感染鸭肝炎病毒的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的VP1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以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7份疑似病料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出了 22株病毒,8株为DHAV-1,14株为DHAV-3。VP1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8株DHAV-1分离株与15株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7%~98.6%,氨基酸同源性为93.7%~97.5%。8株DHAV-1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2%~1 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9%~100%;14株DHAV-3分离株与17株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8.9%,氨基酸同源性为92.1%~100%。14株DHAV-3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9%~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6.7%~100%,属于Ⅰ型(GI型)。2、鸭甲肝病毒3型VP1基因的真核表达设计了三对引物(其中一对引物含有Kozak序列)分别RT-PCR扩增DHAV-3分离株的VP1基因,插入不同的真核载体,构建出了重组质粒pcDNA3.1-3-VP1,KpcDNA3.1-3-VP1和pCAGGS-3-VP1,并将其转染Vero细胞,表达产物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B鉴定。结果表明:VP1基因在pcDNA3.1和pCAGGS中均获得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为27kDa,与预期相符。进一步将重组质粒作为DNA疫苗免疫小鼠,每种质粒免疫5只BALB/c小鼠,并用空载体设置阴性对照,每只100 μg,2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三免后14天取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体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小鼠三免后14天能够检测到抗体,而对照组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表明本实验构建的真核重组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3、鸭甲肝病毒3型VP1基因的原核表达以及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RT-PCR扩增DHAV-3分离株的VP1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带有His标签的重组质粒PET-32a-3-VP1,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鉴定,出现了 40.8kDa大小的表达产物条带,与预期相符。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32a-3-VP1构建成功,能在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表达。随后利用His-标签蛋白纯化柱对原核表达的VP1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将其作为检测抗原,建立ELISA方法,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4.28μg/mL,最佳血清浓度为1:20,最佳酶标二抗浓度为1:400,最佳包被条件为4℃过夜,最佳封闭时间为90min,最佳酶标二抗时间为90min,最佳显色时间为15min,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特异性,这些结果为和DHAV-3抗体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吴舒渊[3](2012)在《“鸭肝康”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鸭病毒性肝炎(DVH)是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传播快、致死率高的一种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也普遍发生,对养鸭业危害极大,受到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的重视。然而目前该病尚无商品化疫苗可供预防,卵黄抗体虽疗效确切,但易复发。中药成分多样性,源于自然,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易吸收利用,毒副作用低、无公害、无药残,且无抗药性。通过疾病临床辨证和中药的组方配伍,灵活运用,可适用于各种各样疾病,且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恢复器官功能,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近年来,我国兽医工作者在中药防治鸭病毒性肝炎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人在查阅有关鸭病毒性肝炎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辨证,确定其组方原则为清热解毒、凉血燥湿,选用龙胆草、金银花、黄芩、连翘、蒲公英、茵陈等14味中药,组成中药复方“鸭肝康”(暂定名)。通过三个试验步骤,完成“鸭肝康”对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试验一,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采集莆田市自然发病雏鸭的肝脏病料,通过9日龄鸡胚,成功分离得到一株病毒,并取莆田拼音首个字母,暂命名为PT株。将自然分离得到的PT株通过雏鸭回归试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从动物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上,鉴定该分离毒株为1型鸭肝炎病毒(DHV-1),为后续试验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试验二,中草药制剂“鸭肝康”对人工感染DVH的疗效试验。选取3日龄供试雏鸭450只,分成9个试验组。防治组:3个组、150只雏鸭,攻毒前3d按0.5mL/只、1mL/只、2mL/只的“鸭肝康”口服液混饮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3d后用1型DHV(PT株)进行攻毒,24h后按1mL/只、2mL/只、4mL/只的“鸭肝康”口服液混饮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d,结果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8%、94%、96%,与感染对照组(保护率为2%)差异极显着(P<0.01),说明“鸭肝康”对DVH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二组效果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组:3个组、150只雏鸭,第6日龄用分离的1型DHV(PT株)进行攻毒,24h后按1mL/只、2mL/只、4mL只的“鸭肝康”口服液混饮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d,结果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保护率分别为62%、86%、88%,与感染对照组(保护率为2%)差异极显着(P<0.01),说明“鸭肝康”对DVH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治疗效果与卵黄抗体治疗效果(保护率为92%)差异不显着(P>0.05);而低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如卵黄抗体(P<0.01)。根据以上防治和治疗试验结果,结合用药成本及可能对机体造成的副作用考虑,推荐“鸭肝康”在临床上的用量为:预防剂量为1mL只,治疗剂量为2mL/只,每日1次,混饮给药。试验三,中草药制剂“鸭肝康”对自然发病DVH的疗效试验。对莆田市某鸭场1000只自然发生DVH的雏鸭,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采用“鸭肝康”、卵黄抗体、抗菌药进行治疗,保护率分别为85.65%、92%、2.67%。结果表明,抗菌药对DVH基本无效;采用“鸭肝康"2mL/只混饮给药治疗效果与采用抗菌药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与卵黄抗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鸭肝康”可以用于鸭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而且效果良好,与卵黄抗体相当,值得推广
李宇琴[4](2010)在《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鸭痉挛、头向背部后仰、呈角弓反张特异姿势。主要病变特点为肝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出血点。鸭肝炎病毒有血清型Ⅰ型、Ⅱ型和Ⅲ型,三个型之间没有抗原相关性。以往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鸭肝炎病毒,但近几年来,不断有使用I型鸭肝炎弱毒疫苗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预防或治疗无效的鸭群爆发疑似鸭肝炎,怀疑为新型鸭肝炎。本病在国内雏鸭群中频频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临床患病鸭分离的一株疑似鸭肝炎病毒进行了生物学鉴定、血清型鉴定和毒力测定。利用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鉴别引物对提取的病毒RNA进行了RT-PCR扩增。将分离病毒分别与Ⅰ型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根据测定的病毒ELD50、LD50,进行了雏鸭攻毒和鸭胚肝细胞接毒试验并用病变肝脏、脾脏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病理特征。结果显示:电镜可观察到40nm左右的圆形无囊膜病毒颗粒,该分离毒可耐受37℃30min、氯仿,pH4.0pH9.0均不能使其丧失活性。RT-PCR扩增出了705bp条带与预期相符,分离病毒不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中和,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对该病毒的中和效价是1:200,该毒株的ELD50为10-5.7/0.1mL,LD50为10-6.9/0.5mL。能引起攻毒鸭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以及显着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病变,可作为新型鸭肝炎病毒的疫苗候选株开发应用。用该毒株接种易感雏鸭,取病死鸭肝脏,制备组织灭活苗,按不同免疫程序免疫高产蛋鸡,提取卵黄抗体。对不同免疫程序、不同卵黄抗体的提取方法以及卵黄抗体的保存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免疫程序是,首免颈部皮下注射2 mL/只,首免一周后于左侧腹股沟皮下注射2.5 mL/只,首免二周后于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2.5 mL/只;抗体效价从首免后第5周开始上升至1:126持续到第9周开始下降。最适合生产的卵黄抗体提取方法是生理盐水法,保存方法可以-20℃冻存和冻干保存。将提取的卵黄抗体进行了易感鸭被动治疗试验,包括对卵黄抗体最小免疫效价、最佳注射途径,以及对同居感染雏鸭的保护效果等。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卵黄抗体对易感鸭的最低保护中和效价为27,可以使4日龄雏鸭免于死亡,并可以保护雏鸭渡过DVH易感期。最佳途径是腿部肌肉注射。最佳治疗时间为24h内。此外,卵黄抗体对同居感染鸭具有良好保护效果。本实验从临床上常发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出发,为疫苗和卵黄抗体的研制奠定基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鸭肝炎病毒引起地方性疾病提供了一些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王岳[5](2008)在《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研究》文中指出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 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开展了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研究。本研究对淄博市8个区县42个养殖场户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探明了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整体流行现状。从采集的鸭肝病料中分离到I型鸭肝炎病毒。采用分离到的I型鸭肝炎病毒,免疫鸡制备卵黄抗体,经测定抗体效价达到28。用该卵黄抗体对1日龄雏鸭预防接种,总体保护率达到95.14%;对发病鸭群进行治疗,总体治愈率达到94.67%。并研究建立了适合淄博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本研究共分为三个试验:试验一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对淄博市8个区县42个养鸭场户鸭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流行规律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淄博市鸭群病毒性肝炎病占鸭发病量的42.5%,占第一位,是造成雏鸭死亡的主要病因。在被调查的21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发病日龄以3~14日龄最多,共168例,占75%;发病季节以冬、春季最多,其中冬季69例,占31%,春季87例,占40%;在规模养殖场与散养场户中,规模养殖场76例,占35%,散养场户142例,占65%。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和发病特点。试验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采取来自桓台、高青、临淄疑似鸭病毒性肝炎且临床病理变化明显的病死雏鸭肝脏,经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病毒纯化后,进行了鸡胚中和试验、氯仿敏感试验、分离毒株ELD50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三株病毒毒价分别为105.3、105.6、105.1;三株分离病毒对1日龄雏鸭的致死率分别为75%、87.5%和75%,而且出现了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呈明显的角弓反张姿态,病死鸭剖检可见肝脏肿胀,质脆易碎,肝脏有深紫红色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确诊分离到的病毒为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试验三抗鸭肝病毒卵黄抗体对鸭肝炎的防治效果研究采用从淄博市分离到的I型鸭肝炎病毒制成灭活疫苗,注射免疫蛋鸡制备了抗鸭肝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经测定抗体效价达到28。用该卵黄抗体对鸭肝炎进行了预防和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1日龄雏鸭预防总体保护率达到95.14%,对发病鸭群进行治疗,总体治愈率达到94.67%。
韩永俊[6](2007)在《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抗原、抗体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6周龄以下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病原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该病在国内雏鸭群中频频发生,给养禽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实验从一群发病鸭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鸭肝炎病毒,并建立了检测鸭肝炎病毒抗原和血清抗体的ELISA快速检测方法,取得了如下结果: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理化特性的研究对湖北省内某疑似鸭病毒性肝炎感染鸭病料的收集,通过细菌分离、病毒分离、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雏鸭保护试验以及病毒的电镜观察,分离到一株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病毒株,对分离毒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鸭病毒性肝炎血清抗体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将通过鸭胚传代的病毒经过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检测血清中DH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ELISA反应条件的系列测定,确定了各组分的最适工作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3.75μg,血清稀释约1∶160时,阳性血清OD450值(P)接近1.0,阴性血清值(N)为0.125,P/N值最大.阴性和阳性分界明显;通过对40份阴性鸭血清的检测结果,确定阴阳性临界点为0.2。根据建立的ELISA方法及最佳反应条件,检测了一批雏鸭携带母源抗体及其消长情况以及一批免疫雏鸭的抗体消长情况。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法可用于鸭血清中鸭肝炎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以及未免疫鸭群鸭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检测。3.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以纯化的鸭抗DHV IgG为包被抗体,兔抗DHV IgG为第二抗体,通过ELISA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建立了检测DHV抗原的夹心ELISA法。结果表明,鸭抗DHV IgG的最佳包被浓度为约2μg/ml,兔抗DHV IgG的最适工作浓度约为3.4μg/ml;与已知鸭病毒性肝炎标准病毒呈强阳性反应,与已知的阴性样品及其它禽类病毒(NDV、IBV、DP、MDPV、IBDV、MDV)无交叉反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97份疑为鸭肝炎的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有73份呈阳性。经过比较测定,夹心ELISA法要比琼脂免疫扩散方法要敏感64倍,说明本方法在检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抗原方面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
朱俊平[7](2006)在《山东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从山东省潍坊市的昌邑、寿光、昌乐、临朐、安丘、潍城、寒亭、奎文、青州、高密、诸城等11个市县区发病严重的鸭场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分离到42株病毒,经鸡胚中和试验和雏鸭血清保护试验,39株确定为鸭肝炎病毒。其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0.2ml)均在10-5.9-10-5.3之间,平均为10-5.6;上述39株分离的鸭肝炎病毒接种1日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抗体鸭(10只/株),其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70%-100%(7/10-10/10)。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肝炎在潍坊市的昌邑、寿光、昌乐等11个市县区时常发生,是危害潍坊肉鸭养殖业最重要的疫病之一,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春季和冬季出现的频率略高。多个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生鸭病毒性肝炎,但发病日龄相对集中在4-21日龄,且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4-7日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74.6%(20600/27600)和75%(15450/20600)。通过分析39个鸭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原因,制定了改造老场、加强卫生管理、改进免疫方案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并在20个曾发生过鸭病毒性肝炎的鸭场(1113000只)推广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试验鸭场在应用综合性防控对策后,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次数显着减少,下降了73.3%(22/30),同时还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药品等费用。所以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控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有效的。
周思雨,魏瑞,吴秉星,张汤杰[8](2020)在《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死亡率Meta分析》文中指出为建立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采用Meta分析方法,按照Cochrane手册指导纳入已发表的文献并以jadad量表进行评价,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20年1月,采用Stata 15.0软件以死亡率为效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8 476例患鸭中分别包含治疗组4 133例及对照组4 343例,试验组均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抗体治疗和中药预防;随机效应模型表明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总死亡率显着低于西药治疗组(P<0.01);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显示,中药治疗组死亡率显着高于抗体治疗组(P<0.05),极显着高于中药预防组(P<0.01);发表偏倚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文献存在一定发表偏倚性。结果提示在雏鸭幼龄时可以服用中药预防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时可采取抗体治疗或中药治疗降低死亡率。
谢理[9](2010)在《复方中药“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预防效果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观察复方中药“禽康散”对鸭肝炎病毒(DHV)人工感染鸭的预防效果,分别进行了鸭胚体外抗病毒试验和体内预防试验。试验取9-10日龄鸭胚48枚随机分成6组(每组8枚),低、中、高、极高剂量中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将不同浓度(0.25g/mL、0.5g/mL、1g/mL、2g/mL)的中药提取液0.1mL接种鸭胚尿囊腔,1h后接种DHV100倍EID50稀释液0.1mL;阴性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0.2mL,阳性对照组接种DHV100倍EID50稀释液0.1mL,观察复方中药禽康散对DHV接种鸭胚的抑制作用。试验另选3日龄雏鸭(不免疫DHV疫苗)400只,随机分为5个组:阴性对照组(不攻毒+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攻毒+基础日粮),低剂量中药组(攻毒+基础日粮+0.5%“禽康散”)、中剂量中药组(攻毒+基础日粮+1%“禽康散”)、高剂量中药组(攻毒+基础日粮+2%“禽康散”)。每组8个重复(其中3个重复组用于观察死亡情况,避免心脏采血应激死亡),每个重复10只鸭。5日龄开始投喂中药日粮,连续饲喂5d后(10日龄)进行人工DHV攻毒。每天观察和记录雏鸭死亡情况;分别于饲喂中药第1d、第5d和攻毒后不同时间进行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肝功能指标、DHV抗体效价检测。1.在鸭胚体外抗病毒实验中,0.25g/mL、0.5g/mL、1g/mL、2g/mL中药组活胚率分别为25%、37.5%、100%、87.5%,阴性对照组活胚率为100%,病毒阳性对照组鸭胚96h内全部死亡。表明复方中药“禽康散”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鸭病毒性肝炎毒作用,以1g/mL中药浓度抗病毒作用最佳。2.0.5%、1%、2%中药预防组死亡率分别为56.7%、30%、26.7%,阴性对照组死亡率为O%,阳性对照组死亡率为80%,表明复方中药“禽康散”对人工感染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其中以添加1%和2%中药剂量效果最佳。3.复方中药“禽康散”可有效的降低DHV对鸭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损伤,增加免疫器官指数。随着中药浓度的增加免疫器官指数增加作用明显,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以添加1%和2%中药剂量效果最佳。4.复方中药“禽康散”可有效的降低DHV对鸭肝功能的损伤。能显着增加血清中TP、ALB和GLB含量,降低AST、ALT、ALP、TBIL含量,且随着中药浓度的增加,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以添加2%中药剂量对各指标影响最明显。5.复方中药“禽康散”可有效的提高DHV抗体水平。其随着中药浓度的增加,越明显,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以添加1%和2%中药剂量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复方中药“禽康散”能有效降低DHV对鸭肝功能的损伤、增加免疫器官指数、提高DHV感染鸭DHV抗体水平。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际指导。
胡薛英[10](2005)在《新型鸭肝炎病毒致病特性及感染鸭肝胰细胞凋亡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运用病理形态学、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复制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疾病模型,分别在接种后12h、24h、48h、72h、96h、168h和14d共7个时间点,首次对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感染雏鸭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抗原的动态分布、NO等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动态观察与研究,同时重点观察了感染雏鸭肝脏和胰脏的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p53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升高;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均表现降低;胆碱酯酶仅在接种后12h表现明显升高;血清α—淀粉酶活性无改变;碱性磷酸酶、尿酸、肌酐,钙、磷变化无明显规律;。 血液、肝和脑组织中NO的含量,TNF-α和IL-2的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NO含量在接种后48h至接种后96h升高;肝组织中NO含量仅在接种后24h显着升高;脑组织中NO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变化。血清中的TNF和IL-2含量在接种后24h均表现升高,在接种后96h表现降低。 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感染雏鸭的肝组织在接种后24h表现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接种后48-96小时呈增生性病变;胰脏组织在接毒后24h出现胰腺细胞的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随时间推移,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逐渐增多,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逐渐减少;接种后各时期脑组织病理变化呈非化脓性脑炎;脾脏表现坏死;肾小管出现坏死及异嗜性粒细胞浸润。 感染雏鸭机体内病毒抗原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时间,在肝脏、脾脏、胰脏、胸腺和法氏囊组织中均可检测到新型鸭肝炎病毒抗原,而肾脏、心脏、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病毒抗原。病毒抗原均位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中。 接种后48h胰脏和接种后24h肝脏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出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核染色质凝集边移。 TUNEL染色结果显示接种后24h至接种后96h肝脏肝细胞中有TUNEL染色阳性细胞,且在接种后24h细胞凋亡指数最高;接种后24h至接种后168h胰腺细胞中有TUNEL染色阳性细胞,在接种后24h至48h,细胞凋亡指数增加,表明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出现细胞凋亡。 感染雏鸭肝脏和胰脏组织中凋亡相关的调控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雏鸭肝脏和胰脏组织中均可观察到caspase-3、Bcl-2、Bax阳性反应细胞,并且肝脏和胰脏中细胞凋亡指数变化方向与caspase-3、Bcl-2、Bax表达变化方向一致。在接种后12h-14d,实验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雏鸭肝脏和胰脏组织中均未见p53阳性反应细胞,表明肝脏和胰脏中细胞凋亡与p53无关。 上述结果表明,新型鸭肝炎病毒侵入后,在肝、脾、胰、胸腺和法氏囊组织中分布,可造成感染雏鸭出现以肝出血坏死、胰局灶性坏死及嗜酸性小体形成的特征性组织病理损伤,并且出现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特征。同时可诱导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的调控基因及细胞因子亦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病原学特征 |
1.2.1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 |
1.2.2 鸭甲肝病毒的分类 |
1.2.3 鸭甲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
1.2.3.1 形态学结构 |
1.2.3.2 理化特性 |
1.2.3.3 致病性 |
1.2.3.4 培养特性 |
1.2.3.5 DHAV的纯化 |
1.2.4 DHA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2.4.1 DHAV的基因组结构 |
1.2.4.2 DHAV蛋白的功能 |
1.3 流行病学调查 |
1.3.1 感染源 |
1.3.2 感染途径 |
1.3.3 病死率 |
1.4 诊断 |
1.4.1 临床症状初步诊断 |
1.4.2 病理解剖变化诊断 |
1.4.3 病原学诊断 |
1.4.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5 预防与治疗 |
1.5.1 预防 |
1.5.2 治疗 |
1.6 VP1 基因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毒)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酶和相关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溶液配置 |
2.1.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方法 |
2.2.1 病料的检测 |
2.2.1.1 病料的采集处理 |
2.2.1.2 病毒的分离 |
2.2.1.3 血凝性检测 |
2.2.1.4 病毒RNA的提取 |
2.2.1.5 RNA反转录 |
2.2.1.6 病毒PCR的检测 |
2.2.1.7 电泳检测 |
2.2.2 病毒的增殖与纯化 |
2.2.3 各毒株VP1 基因的测定 |
2.2.3.1 病毒RNA的提取(参照2.2.1.4 病毒RNA的提取步骤) |
2.2.3.2 提取RNA的反转录(参照2.2.1.5 反转录体系表) |
2.2.3.3 各毒株VP1 的扩增(参照2.2.1.6 病毒PCR检测表格) |
2.2.3.4 电泳检测(参照2.2.1.7 电泳检测) |
2.2.3.5 PCR产物的回收 |
2.2.3.6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
2.2.3.7 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3.8 连接产物转化 |
2.2.3.9 单菌落的挑取 |
2.2.3.10 质粒DNA的提取 |
2.2.3.11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2.2.4 数据分析 |
2.2.4.1 章丘各地区鸭甲肝病毒的分布 |
2.2.4.2 DHAV阳性鸭病毒分离株VP1 进化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鸡胚中的分离结果 |
3.2 血凝实验结果 |
3.3 DHAV的检测结果 |
3.3.1 DHAV-1 检测结果 |
3.3.2 DHAV-3 检测结果 |
3.4 DHAV的 VP1 扩增 |
3.4.1 DHAV-1的VP1 扩增结果 |
3.4.2 DHAV-3的VP1 扩增结果 |
3.5 酶切鉴定结果 |
3.5.1 DHAV-1 毒株的VP1 基因酶切图鉴定 |
3.5.2 DHAV-3 毒株的VP1 基因酶切图鉴定 |
3.6 数据分析 |
3.6.1 章丘各地区鸭甲肝阳性统计结果 |
3.6.2 DHAV阳性鸭病毒分离株VP1 进化树的构建 |
4 讨论 |
4.1 章丘各地区DHAV的流行病学统计 |
4.2 DHAV阳性株VP1 基因的测定及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2017~2019年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甲肝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和VP1基因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综述 |
1.1 前言 |
1.2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 |
1.3 鸭甲肝病毒的病原学 |
1.3.1 分类 |
1.3.2 理化特性 |
1.3.3 培养特性 |
1.3.4 纯化 |
1.3.5 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6 VP1蛋白 |
1.4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5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
1.5.1 电镜检测 |
1.5.2 血清学检测 |
1.5.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6 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
1.6.1 灭活疫苗 |
1.6.2 弱毒疫苗 |
1.6.3 基因工程疫苗 |
1.6.4 中药治疗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22株鸭甲肝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
1.1 材料 |
1.1.1 病料来源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引物设计 |
1.2 方法 |
1.2.1 病料处理 |
1.2.2 病毒分离 |
1.2.3 病毒的RNA提取 |
1.2.4 RT-PCR鉴定 |
1.2.5 病原的电镜检测 |
1.2.6 雏鸭的致病性实验 |
1.2.7 VP1扩增 |
1.2.8 VP1序列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病毒分离结果 |
1.3.2 RT-PCR鉴定结果 |
1.3.3 电镜结果 |
1.3.4 雏鸭的致病性结果 |
1.3.5 VP1序列分析 |
1.4 讨论 |
第3章 鸭甲肝病毒3型VP1基因的真核表达 |
1.1 实验材料 |
1.1.1 质粒与毒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试剂配制 |
1.1.4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引物设计 |
1.2.2 目的基因的获取 |
1.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
1.2.4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1.2.5 重组质粒的表达 |
1.2.6 小鼠免疫实验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目的基因的克隆 |
1.3.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1.3.3 IFA分析VP1蛋白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
1.3.4 WB分析VP1蛋白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
1.3.5 小鼠体内抗体检测结果 |
1.4 讨论 |
第4章 鸭甲肝病毒3型VP1基因的原核表达以及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1.1 质粒与毒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试剂配制 |
1.1.4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引物设计 |
1.2.2 目的基因的获取 |
1.2.3 目的基因的亚克隆 |
1.2.4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1.2.5 重组质粒的表达 |
1.2.6 基于重组VP1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1.3.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1.3.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1.3.4 VP1-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 |
1.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鸭肝康”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份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鸭病毒性肝炎的概况 |
2 病原学研究进展 |
2.1 病原分类 |
2.2 生物学特性 |
3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4 临床特点和致病机理 |
4.1 流行病学特点 |
4.2 临床症状 |
4.3 病理变化 |
4.4 致病机理 |
5 临床诊断 |
6 实验室检测方法 |
6.1 病毒的培养 |
6.2 动物回归试验 |
6.3 血清学检测 |
6.3.1 中和试验 |
6.3.2 琼扩试验 |
6.3.3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
6.3.4 荧光抗体技术 |
6.3.5 酶联吸附试验(ELISA) |
6.3.6 胶体金技术 |
6.3.7 免疫组织化学法 |
6.4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7 预防和控制 |
7.1 加强饲养管理 |
7.2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
7.3 治疗 |
8 中药抗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8.1 中药抗病毒基本理论 |
8.2 中兽医学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
8.3 复方中药“鸭肝康”制剂的组方原则 |
8.4 “鸭肝康”品服液中的中药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
8.5 抗鸭病毒性肝炎中药研究进展 |
9 展望 |
第二部份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引言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材料 |
1.2.1 培养基 |
1.2.2 DHV标准毒株和阳性血清 |
1.2.3 待检毒株高免血清(PT_s) |
1.2.4 其他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病毒分离 |
2.1.1 病料处理 |
2.1.2 细菌分离 |
2.1.3 鸡胚接种 |
2.1.4 雏鸭回归试验 |
2.2 病毒鉴定 |
2.2.1 PT株和ATCC株鸡胚半数致死量(ELD_(50))测定 |
2.2.2 鸡胚交叉中和试验 |
2.2.3 雏鸭保护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分离结果 |
3.2 病毒分离结果 |
3.3 雏鸭回归试验结果 |
3.4 PT分离株和ATCC株ELD_(50)测定结果 |
3.4.1 PT分离株ELD_(50)测定结果 |
3.4.2 ATCC株ELD_(50)测定结果 |
3.5 交义中和试验 |
3.5.1 交叉中和试验检测结果 |
3.5.2 PT分离株与ATCC株之间的血清中和交叉关系 |
3.6 雏鸭保护试验结果 |
4 讨论和小结 |
试验二 “鸭肝康”对人工感染DVH的疗效试验 |
引言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验材料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分组与处理 |
2.2 疗效评价指标 |
2.3 攻毒和记录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人工感染结果 |
3.2 “鸭肝康”对DHV攻毒的保护作用 |
3.3 “鸭肝康”对人工感染DVH的治疗效果 |
4 讨论和小结 |
试验三 “鸭肝康”对自然发病DVH的疗效试验 |
引言 |
1 材料 |
1.1 复方中药“鸭肝康”口服液的制备 |
1.2 卵黄抗体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分组 |
2.2 给药方法与剂量 |
2.3 观察与记录 |
2.4 疗效判定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和小结 |
4.1 抗菌药对DVH的治疗基本无效 |
4.2 “鸭肝康”口服液疗效与卵黄抗体相当 |
4.3 中药预防给药比治疗给药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
4.4 “鸭肝康”对鸭病毒性肝炎的作用原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鸭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第一章: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鉴定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二章:鸭肝炎卵黄抗体的制备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概述 |
二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原 |
2 流行病学 |
2.1 Ⅰ型DVH |
2.2 Ⅱ型DVH |
2.3 Ⅲ型DVH |
3 流行特点 |
4 临床症状 |
5 剖检病变 |
6 实验室诊断 |
6.1 病原学诊断 |
6.2 血清学诊断 |
7 防治情况 |
三 鸭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
1 饲养管理 |
1.1 种鸭的饲养管理 |
1.2 雏鸭的饲养管理 |
2 日常综合防治措施 |
2.1 日常管理 |
2.2 健康雏鸭选择 |
2.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
2.4 正确使用疫苗 |
2.5 免疫前后科学饲喂 |
3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
3.1 环境消毒 |
3.2 消毒剂的选择 |
3.3 消毒方法 |
4 建立全进全出生产制度 |
5 工作人员要求 |
6 发生疫情后紧急措施 |
6.1 紧急预防和治疗 |
6.2 添加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
6.3 发生疫情后饲喂相应的中药制剂 |
6.4 发生疫情后病死禽及废弃物的处理 |
四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试验一 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
2.2 发病日龄调查结果 |
2.3 不同规模饲养场发病调查结果 |
2.4 发病季节调查结果 |
2.5 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调查结果 |
3 讨论与分析 |
试验二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病毒分离结果 |
2.2 细菌分离结果 |
2.3 鸡胚中和试验结果 |
2.4 分离毒株 ELD_(50)测定结果 |
2.5 氯仿敏感试验结果 |
2.6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
3 讨论与分析 |
试验三 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防治鸭肝炎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抗原、抗体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鸭肝炎病毒病原学特点 |
2.1 DHV-I的病原学特点 |
2.2 DHV-II的病原学特点 |
2.3 DHV-III的病原学特点 |
2.4 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
2.5 鸭病毒性肝炎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3 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
4 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4.1 经典方法为中和试验 |
4.2 琼脂扩散试验 |
4.3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4.3.1 间接ELISA |
4.3.2 Dot-ELISA法 |
4.3.3 双夹心ELISA |
4.4 胶体金法 |
4.5 血凝试验 |
4.6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4.7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 |
5. 鸭肝炎病毒培养方面 |
5.1 细胞培养 |
5.2 胚胎培养 |
6. DHV的防治 |
第二章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相关溶液的配置 |
2.3 方法 |
2.3.1 病料来源 |
2.3.2 病料处理 |
2.3.3 鸭胚接种与传代 |
2.4 病毒的鉴定 |
2.4.1 鸭抗DHV阳性血清的制备 |
2.4.2 鸡胚半数致死量的测定(ELD50) |
2.4.3 鸡胚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
2.4.4 动物回归试验 |
2.4.5 雏鸭保护试验 |
2.4.6 病毒的电镜观察 |
2.5 病毒理化性质 |
2.5.1 温度对病毒存活的影响 |
2.5.2 不同浓度氯仿对病毒存活的影响 |
2.5.3 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分离结果 |
3.2 病毒分离结果 |
3.3 病毒的理化特性 |
3.4 病毒的鉴定 |
3.4.1 ELD_(50)测定结果 |
3.4.2 中和试验结果 |
3.4.3 动物回归试验 |
3.4.4 雏鸭保护试验 |
3.4.5 病毒的电镜观察 |
4 讨论 |
4.1 关于病毒分离 |
4.2 关于中和试验 |
4.3 病毒的鉴定 |
5 小结 |
第三章 鸭抗DHV、兔抗DHV和山羊抗兔IgG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山羊抗兔IgG的HRP标记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F60) |
2.1.2 兔血清 |
2.1.3 鸡胚及实验动物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方法 |
2.2.1 鸭肝炎病毒的增殖与纯化(浓缩) |
2.2.2 健康兔血清IgG的粗提及纯化 |
2.2.3 粗提兔血清IgG的纯化 |
2.2.4 免疫原的乳化 |
2.2.4.1 DHV免疫原的乳化 |
2.2.4.2 兔IgG的乳化 |
2.2.5 鸭的免疫 |
2.2.6 家兔的免疫 |
2.2.7 山羊的免疫 |
2.2.8 鸭抗DHVIgG、兔抗DHV IgG和山羊抗兔IgG的粗提与纯化 |
2.2.9 山羊抗兔IgG-HRP的标记 |
2.2.10 山羊抗兔IgG-HRP标记物的纯化 |
2.2.10.1 G-200纯化山羊抗兔IgG-HRP标记物 |
2.2.10.2 ELISA纯化山羊抗兔IgG-HRP标记物 |
2.2.11 山羊抗兔IgG-HRP标记物的质量鉴定 |
2.2.11.1 山羊抗兔IgG-HRP标记物的克分子比值测定 |
2.2.11.2 山羊抗兔IgG-HRP效价的测定 |
2.2.12 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增殖与纯化(浓缩) |
3.3 兔、鸭抗DHV高免血清及山羊抗兔抗体的制备 |
3.3.1 鸭抗DHV高免血清的制备 |
3.3.2 兔抗DHV高免血清的制备 |
3.3.3 山羊抗兔IgG高免血清的制备 |
3.4 山羊抗兔IgG-HRP结合物的纯化 |
3.4.1 G-200纯化山羊抗兔IgG-HRP标记物 |
3.5 羊抗兔IgG-HRP的质量鉴定 |
3.5.1 HRP/IgG mol数比值 |
3.5.2 山羊抗兔IgG-HRP效价测定 |
3.6 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
4 讨论 |
4.1 抗原 |
4.2 关于免疫程序 |
4.3 关于羊抗兔IgG-HRP结合物的提纯 |
4.4 山羊抗兔IgG-HRP结合物的质量鉴定 |
5 小结 |
第四章 间接Elisa法检测鸭I型病毒性肝炎抗体的建立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病毒及微生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ELISA试剂的配制 |
2.1.4 主要实验器材 |
2.2 方法 |
2.2.1 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的基本实验步骤 |
2.2.2 包被抗原和抗体(Ab)最佳工作浓度测定 |
2.2.3 敏感性试验及临界点的确定(设三个重复) |
2.2.4 特异性试验 |
2.2.4.1 特异性交叉试验 |
2.2.4.2 特异性阻断试验 |
2.2.4.3 批内重复试验 |
2.2.4.4 批间重复试验 |
2.2.5 临床中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的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包被抗原和抗体(Ab)最佳工作浓度测定 |
3.2 敏感性试验 |
3.3 健康鸭群的检测 |
3.4 特异性交叉试验 |
3.5 特异性阻断试验 |
3.6 批内重复试验 |
3.7 批间重复试验 |
3.8 符合率试验 |
3.9 临床中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的应用 |
4 讨论 |
4.1 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 |
4.2 间接ELISA的初步应用 |
5 小结 |
第五章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病毒及微生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ELISA试剂的配制 |
2.1.4 主要实验器材 |
2.2 方法 |
2;2.1 夹心ELISA测定的基本实验步骤 |
2.2.2 包被抗体(Ab_1)和第二抗体(Ab_2)最佳工作浓度测定 |
2.2.3 敏感性试验及临界点的确定 |
2.2.4 特异性试验 |
2.2.4.1 特异性交叉试验 |
2.2.4.2 特异性阻断试验 |
2.2.5 夹心ELISA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LISA最佳包被抗体(Ab_1)和兔抗DHV抗体(Ab_2)最佳工作浓度测定结果 |
3.2 敏感性试验及临界点的确定 |
3.2.1 敏感性试验 |
3.2.2 判定标准的确定 |
3.3 其它禽类病毒交叉性试验 |
3.4 特异性阻断试验 |
3.5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6 在临床中的应用夹心ELISA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夹心ELISA最佳工作浓度的选择 |
4.2 夹心ELISA的初步应用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东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
1. 历史与分布 |
2. 病原学 |
3. 流行病学 |
4. 发病机理 |
5. 症状 |
6. 病变 |
7. 诊断 |
8. 防控措施 |
参考文献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山东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的病毒分离鉴定 |
2.3 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 |
3. 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控措施的应用 |
1. 鸭病毒性肝炎综合性防控措施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
1.1 试验动物 |
1.2 鸭群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原因 |
1.3 综合性防控措施的推广使用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死亡率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
1.5.1 文献筛选 |
1.5.2 数据提取方法 |
1.6 质量评价 |
1.7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
2.2.1 药物和给药途径 |
2.2.2 日龄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4 与西药治疗DVH的死亡率Meta分析 |
2.5 抗体治疗DVH的死亡率Meta分析 |
2.6 中药预防DVH的死亡率Meta分析 |
2.7 敏感性分析 |
2.8 发表偏倚分析 |
3 讨论 |
3.1 治疗DVH的主要中药 |
3.2 中药治疗DVH的Meta分析及疗效评价 |
3.2.1 与西药治疗对比 |
3.2.2 与抗体治疗对比 |
3.2.3 与中药预防对比 |
3.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 结论 |
(9)复方中药“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预防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病原及其一般特性 |
1.3 流行病学 |
1.4 临床症状 |
1.5 病理变化 |
1.6 诊断 |
1.7 治疗 |
1.8 预防 |
2 中药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2.1 中药的优点 |
2.2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理研究 |
3 中药抗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
3.1 中兽医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
3.2 常用的防治鸭病毒性肝炎中药 |
3.3 中药防治鸭病毒性肝炎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禽康散"体外抗DHV试验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和毒株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试验器材 |
2 试验方法 |
2.1 复方中药"禽康散"药液的提取 |
2.2 复方中药"禽康散"对鸭胚的急性毒性试验 |
2.3 鸭肝炎病毒毒价测定 |
2.4 复方中药"禽康散"体外抗DHV试验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及分析 |
3.1 "禽康散"药液对鸭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2 鸭肝炎病毒毒价测定 |
3.3 复方中药"禽康散"鸭胚内抗病毒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复方中药"禽康散"在体外能有效预防DHV感染鸭胚 |
4.2 复方中药"禽康散"防治鸭病毒病的基本原理 |
5 小结 |
试验二"禽康散"对人工感染DHV鸭预防效果观察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药品 |
1.2 试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动物 |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2 试验动物及处理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 间接ELISA检测DHV抗体滴度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禽康散"对人工感染DHV鸭预防试验结果 |
3.2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
3.3 血清肝功能指标测定结果 |
3.4 间接ELISA检测DHV抗体滴度 |
4 讨论 |
4.1 "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的预防效果 |
4.2 "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3 "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4.4 "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DHV抗体滴度的影响 |
5 小结 |
试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型鸭肝炎病毒致病特性及感染鸭肝胰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鸭病毒性肝炎与新型鸭肝炎病毒 |
2.细胞凋亡 |
3.细胞凋亡与肝胰组织损伤 |
4.细胞因子与细胞凋亡、肝胰组织损伤 |
5.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的病理学观察 |
实验一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动态观察 |
实验二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动态观察 |
实验三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组织内病毒抗原分布的动态观察 |
第三章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的细胞凋亡研究 |
实验一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的电镜观察 |
实验二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细胞凋亡的检测 |
实验三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Caspase-3表达的动态观察 |
实验四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中Bcl-2表达的动态观察 |
实验五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中Bax表达的动态观察 |
实验六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肝胰组织中p53表达的动态观察 |
第四章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
实验一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液和组织内NO的动态观察 |
实验二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液中TNF-α和IL-2的动态观察 |
第五章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说明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章丘区鸭甲肝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D]. 杲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 [2]2017~2019年山东省部分地区鸭甲肝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和VP1基因的表达[D]. 管飘萍. 扬州大学, 2020(01)
- [3]“鸭肝康”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试验研究[D]. 吴舒渊.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6)
- [4]鸭肝炎病毒分离株的鉴定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D]. 李宇琴. 扬州大学, 2010(02)
- [5]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研究[D]. 王岳.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6]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抗原、抗体方法的建立[D]. 韩永俊.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7]山东潍坊地区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的应用[D]. 朱俊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8]中药治疗鸭病毒性肝炎死亡率Meta分析[J]. 周思雨,魏瑞,吴秉星,张汤杰. 中国家禽, 2020(10)
- [9]复方中药“禽康散”对DHV人工感染鸭预防效果研究[D]. 谢理.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10]新型鸭肝炎病毒致病特性及感染鸭肝胰细胞凋亡的研究[D]. 胡薛英.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