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原战伤员救治的特点

浅谈高原战伤员救治的特点

一、探讨高原战伤救治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郭静,彭碧波,刘小丽,李胜男,郑静晨[1](2022)在《战伤快速止血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国内外战伤止血材料的机理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高效战伤止血材料研发提供参考。回顾不同时期止血材料的机理研究成果和止血效果改进方法:包括冷兵器时期,止血材料开始用于战争中的伤员;现代火器时代,止血材料被用于子弹或炮弹碎片损伤者;现代战争新概念武器时期,止血材料被用于激光武器或粒子束武器伤害的伤员;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壳聚糖和沸石纱布、纤维素类止血材料、α氰基丙烯酸酯类止血材料用于伤员。结果发现:加压包扎止血是现场急救的遵循的基本原理;纯棉制成的棉敷料或三角巾是应用最广泛的战伤止血材料,橡胶止血带或卡式止血带是现场处理致命性出血的最后工具;壳聚糖或沸石粉等止血剂是新研发装配的增效止血材料,能降低现场失血造成的死亡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通过总结历史上不同时期止血材料的发展规律,可以预测加载止血活性药物的特种敷料是未来快速止血材料的研发路径。在目前纺织技术条件下,由载沸石纤维与载银棉纤维混纺制作的三角巾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新型止血材料被生产与应用,其专利申请已在中国受理。

刘耀,杨勇[2](2022)在《环境因素对军队药品存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战救药品的储备和运输工作是军队药品质量管理的关键步骤。研究相关环境因素对战救药品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卫勤保障策略至关重要。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多端,环境中温度、湿度和光照是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药品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气压变化构成了影响军队药材存运的潜在危险因素。本文以我国自然环境区域为背景,药物稳定性试验为依据,探讨相关环境因素叠加对军队药品存运的影响。除了深入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已知环境因素外,也探讨如药品运输过程中振动、气压为代表的危险因素对药品的存运所带来的挑战。新型材料学、多组学技术、新型保障体系的研究和运用,可为未来军队药品储存运输和卫勤保障提供新的机遇和方向。

杏玲芝,徐西宁,曾凡霞,任巧霞,周军[3](2021)在《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核心能力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科学客观的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卫勤核心能力标准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等初步编制高原寒区战时护理保障能力评价指标,运用Delphi专家咨询实行3轮函询,确立指标内容及权重。结果 3轮专家咨询问卷总有效回收率为97.38%,权威系数为0.813,Ⅰ级、Ⅱ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456~0.132,0.212~0.153,构建了涵盖3个Ⅰ级指标、46个Ⅱ级指标的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卫勤核心能力标准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西南边境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卫勤保障核心能力标准体系符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能够为联勤保障部队护理卫勤保障任务规范化岗前培训及护理参战力量的布局提供参考。

王琦,任谦,王华科,吴昊[4](2021)在《基于“两链”体系的高原边境中心医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文中研究表明聚焦强军目标任务,全面提升高原中心医院保障能力和维护高原官兵健康是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一项重要支撑。文章结合高原边境中心医院卫勤工作转型建设需求,分析新形势下高原边境中心医院能力定位和建设标准。围绕构建高原"战场伤员生存链"和"平时健康维护链"标准化体系,为全面提升高原中心医院卫勤保障综合能力,有效履行主要战略方向使命任务提供科学合理建议。

郭栋,黎檀实,潘菲,贺森,鱼敏[5](2021)在《高原寒区作战一线战伤止血急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战创伤造成的大出血是院前可预防性战时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战现场急救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高原寒区特殊的低氧、低压、低气温环境使战伤止血急救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该文对高原寒区战伤止血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借鉴美军战术战伤救治的勤务理念和实战经验,探讨了加强我军高原寒区作战一线战伤止血能力建设的建议,包括建立高原寒区战现场出血伤员分级管理路径,增强官兵对战伤止血的重视程度和技能培训,加快适用高原寒区环境的战场一线战伤救护装备研发等。

王海燕,李森,龙在云,刘媛,高洁,王永堂,杨策[6](2020)在《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低温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战场环境,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以及代谢等均有较大影响,往往会加重原有创伤。在新时期国际局势不断变化及我军军事战略重点转移的特定背景下,重视并加强低温环境战创伤的防治研究及针对性的卫勤保障,努力提高救治水平,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笔者就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鑫,康阿龙[7](2019)在《军队医院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的意义与设想》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的意义与发展策略。方法通过分析军事作业战创伤救治的用药需求和军事临床药学方向的特点,提炼军事临床药学研究的意义,制定军队医院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与实践的策略。结果与结论军事临床药学研究可提高战伤救治的成功率,提升军事作业效能,提高战备药材的使用效率,降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通过开展军事临床药学技术服务、研究制定战创伤处方手册(标准)、评估战备药材的野战适宜性来实施其提升与发展。军队医院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对提升战创伤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郭栋,贺森,黎檀实,潘菲,鱼敏[8](2018)在《基于战术战伤救治理念提升我军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原寒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通道作战样式,使战现场急救面临诸多难点问题。本文以提升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对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充分借鉴美军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理念和实战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军"高原寒区TCCC"的概念,旨在通过创新战现场救治理念、拓展战现场救治技术,提升战现场"白金10 min、黄金1 h"时效救治能力。

罗跃全[9](2018)在《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军事变革冲击了传统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安全观念,未来战争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新材料等会聚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新边疆、高边疆、生物微边疆成为新的主权概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面对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这一发展浪潮,我国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加快陆军转型发展。战争形态的改变和陆军职能任务的深化拓展,对战斗力生成转化模式提出了全新命题,使得担负战斗力维护任务的军队卫勤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卫勤建设在为战斗力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挑战。卫勤建设理念也在发生转型,由伤亡可承受性向“低伤亡”甚至“零伤亡”方向发展,战救技术由保“命”向保功能、保生活质量等“全健康”方面发展。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可以实现对致伤手段、打击范围、毁伤程度等多因素的可控,卫勤任务也将从救治能力向战斗力的提升及预先保护等方面转变,向有利于提高、更新战斗力保障机制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变革中实现卫勤保全效能最大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全新作战理论和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卫勤保全”思想的深化拓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卫勤实战化建设,提高战救技术的发展突破和有效运用。陆军师级医院是我军卫勤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是执行我军战救、教学、训练、医疗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任务的主要平台,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处于卫勤要素涵盖最全的关键节点,是全面实践和发展卫勤保全理论的理想切入点。课题着眼陆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探索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本文系统运用管理学、军事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深入分析了“卫勤保全”理论相关概念、核心内涵及应用前景,结合专家论证和建模分析,分析了卫勤保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借鉴引用军事建模中“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实战化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开展能力体系建设实践并通过开展联合作战军事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实践进行建设效果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加强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现状及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外军和我军卫勤建设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和发展优势;以既往实战卫勤保障任务为对象进行个案调查与类比分析,归纳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经验和问题不足。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师级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时的时间点、伤情特点、救治要点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卫勤保全、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概念进行阐明,对卫勤保全与外军卫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卫勤保全理论应用的新特点、新形势进行研究。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研究部分,通过情报分析、专家访谈、座谈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时期陆军转型发展战略、职能任务拓展以及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和框架,根据广泛的文献研究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设计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军相关单位管理、医学、生物、军事、工程等领域的6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完成对卫勤保全理论构成要素、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核心内容的问卷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等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结果显示: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推动卫勤保全改革的核心要素。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部分,以能力体系为依据,聚焦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三大领域,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任务为牵引,运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进行资源到任务的科学配置,创新引入“卫勤蓝军”概念,指导建设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形成循序渐进、优化整合的现场急救、转运后送、综合战救、野战手术、重症监护、控制评估等虚拟仿真合成训练资源集合。综合应用医学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展伤情不可预知的、对抗性的卫勤战救模拟训练,探索实战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团队综合协作意识、复杂伤情处置技能、战救基本技能、战救思维等战救能力生成;通过“网络学习、模型操作、虚拟仿真场景演练”等手段,对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多任务场景仿真”的全维全程“对抗性训练”,创新“单元式、组合式、模块化”的组训模式,探索和实践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需要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依托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功能模块齐全、高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资源集合,对本单位受领的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等实战卫勤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训和资源调度,形成优化的卫勤保障方案并加以模拟演练和实际运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验证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并不断完善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最后,本研究站在陆军使命任务历史性拓展、科学把握战略主动以遂行未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角度,特别是从满足陆军战斗力新生成模式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需求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二是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三是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为新时期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向卫勤保全转型创造条件。

邓军[10](2013)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能打仗、打胜仗”。我国西部高原寒区(西藏、青海、新疆地区)人口稀少,幅员广阔,边防线长,道路崎岖,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反“蚕食”、对内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是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方向。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寒区作战有发起突然、时间急促、部队集结量大、保障范围广、保障难点多等特点,加之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地方病、环境相关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突出,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军定点布局、对口保障、分级负责的卫勤保障模式,在作战中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医疗保障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威胁。同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发生战役级及以上规模的高技术战争时,军队建制保障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其他战区支援保障的医疗机构,面临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遂行保障、难以有效诊治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特殊地域作战的卫勤保障体系,加强地方医院的平时储备和战时动员,将作战方向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内的地方医院纳入战时卫勤保障的后备力量,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创新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战役卫勤保障能力,取得高原寒区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军队卫生勤务学、国防卫生动员、模块化理论及系统评估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聚焦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问题,采用文献荟萃、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分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某区域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应急响应需求、卫生资源储备与战备训练等潜力情况,获得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实卫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建模、模块化等方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模型,优化应急响应体系与流程,探讨应急响应机制;解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结构,建立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体系,阐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模块化机制;编制各类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形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提供平战转换的理论与方法支持。进一步通过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提供工具,从而提升地方医院参与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能力。本课题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分析了高原寒区的概况及对机体的影响,阐明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回答“意义性”的问题;第24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有无需求开展研究,回答“虽有意义,是否必要”的问题;第56章主要围绕高原寒区地方医院有无基础而开展潜力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地方医院是否具备平转战能力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回答“既然必要,有无可能”的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体系构建,回答“既然可能,如何实践”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现况研究结果:(1)国内外国防卫生动员和地方医院平转战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的地方医院平转战,是指战时由地方抽组的医疗救护分队预编地方各级医院中,从接到动员命令后,完成抽组或整体转换并到指定区域集结待命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主要存在潜力调查管理不足、平转战机制建设不健全、平转战预案体系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地方医院资源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卫生动员潜力巨大,高效的国防卫生动员是实现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补充。(3)高原寒区作战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严重,伤病员救治与后送困难,地方医院的快速平战转换成为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4)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入手,研究前后密切衔接、军地密切融合、任务密切协同的“军地一体保障体系”,是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的新路子。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研究结果:(1)高原寒区作战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卫生防病任务重、伤病员后送困难、地方卫生资源缺乏、高原特需药材保障难度大,卫勤保障的需求突出。(2)高原寒区作战减员率高,卫生人员的需求大,肢体伤、多部位伤、轻度脑损伤发生率高,救治难度很高,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冻伤和非战斗外伤发生率高,救治任务的艰巨。(3)深入分析某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卫生资源的现状发现,某区域医院在卫生机构总数、卫生床位、卫生人力及卫生设备等方面资源充足,说明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卫生资源的潜力储备充足。(4)地方医院建立了国防卫生动员与应急响应体系,但存在应急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处置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应急响应体系主要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主,与战时卫勤保障的应急响应存在差距,现有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求。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研究结果:(1)在高原寒区战略后方支援区域某城市地方医院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2)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标准,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经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各项权重判断无逻辑错误,具有满意一致性,指标体系构建合理,能够较好评估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构建研究结果:(1)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快速“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地方医院应急响应程序,构建出平战转换模型,阐明了保障潜力向保障实力转化的机制。(2)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高效“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模块化机制研究,明确了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化步骤和模块化测算方法,提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可作为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中心型”野战医院、途中医疗站、基地医院、专科手术队、前沿手术队等模式实施保障,解析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三级模块化体系,以野战医疗队为例,研究建立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配置的标准化模块,明确了卫勤保障模块化的机制。(3)提出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依据军队卫勤保障预案研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案例,为地方医院平转战提供范例。下一步将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大规模调研、地方医疗分队模块化建设实战化、平转战能力评估体系现场验证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为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二、探讨高原战伤救治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高原战伤救治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战伤快速止血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兵器战争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时期战伤出血的急救止血材料与止血方法研究
    1.1 冷兵器时期的急救止血材料与止血方法研究
    1.2 拿破仑战争时期止血材料与止血方法研究
2 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内外战伤止血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2.1 传统的三角巾、绷带和敷料的使用
    2.2 传统橡胶止血带改进为卡式止血带
    2.3 沸石止血敷料研究成功投入应用
    2.4 壳聚糖的止血敷料研究成功投入应用
    2.5 生物止血材料的应用
3 未来战争新概念武器伤对止血材料的新要求
    3.1 新概念武器损伤对止血材料提出新要求
    3.2 具有可吸收性的止血材料
    3.3 特殊环境下战伤对止血材料有特殊要求
4 小结与展望
    4.1 国内外战伤止血材料研发的整体规律
    4.2 研发理想的止血新材料
    4.3 纳米银和沸石纤维混纺的止血新型材料

(2)环境因素对军队药品存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极端运输、储藏条件对药物质量的影响
    1.1 高温影响
    1.2 低温影响
    1.3 高湿影响
    1.4 低湿影响
    1.5 强光影响
    1.6 低压影响
    1.7 多因素共同作用
2 药品运输保障对策
    2.1 优化药品目录
    2.2 保障高温环境药品的存运
    2.3 保障低温环境药品的存运
    2.4 避光处理
    2.5 预防气压影响
    2.6 其他
3 展望
    3.1 细化战救药材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2 研发现代化药材运输装具
    3.3 建立药品信息化管理体系

(3)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核心能力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1.2.2 初步编制指标体系框架
        1.2.2. 1 提炼词条
        1.2.2. 2 访谈
        1.2.3 Delphi专家函询
        1.2.3. 1 编制专家函询问卷
        1.2.3. 2 Delphi专家函询
    1.3 统计学方法
        1.3.1 筛选条目标准
        1.3.2 分析体系指标
2 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的可靠性
        2.1.1 专家积极程度
        2.1.2 专家权威程度
        2.1.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2 专家函询结果
        2.2.1 第1轮专家函询结果
        2.2.2 第2轮专家函询结果
        2.2.3 第3轮专家函询结果
3 讨论
    3.1 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3.2 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3.3 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4 小结

(4)基于“两链”体系的高原边境中心医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两链”体系思考
2 高原边境中心医院建设思考
    2.1 明晰能力定位
    2.2 优化功能单元
    2.3 制定建设目标
    2.4 创新建设机制
3 结 语

(5)高原寒区作战一线战伤止血急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寒区战伤止血面临的问题
    1.1 高原缺氧对战创伤失血的影响
    1.2 寒冷对战创伤失血的影响
    1.3 低氧低温对战现场止血操作的影响
    1.4 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组织问题
2 主要对策
    2.1 建立高原寒区战现场出血伤员分级管理路径
    2.2 增强对战伤止血的重视程度和技能培训
    2.3 加快适用高原寒区环境的战伤救治装备研发

(6)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的研究现状
    1.我国低温环境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低温环境战伤分类:
    3.低温环境下的战伤防治:
二、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研究的展望
    1.基础平台的搭建,开展更贴近实战的基础研究:
    2.高新技术的引入及运用:
    3.加快适用于低温环境战场的救护装备的改良及研发:
    4.加速空中救护勤务与装备的研究:
    5.制定适合新型特殊环境战伤的救治指南及操作规范:
    6.建设卫勤信息平台及开发联合战区创伤登记系统:

(7)军队医院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的意义与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临床药学的概念
2 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的意义
    2.1提高战伤救治的成功率
    2.2提升军事作业效能
    2.3提高战备药材的使用效率
    2.4降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3 主要工作设想
    3.1开展以军队伤病员为中心的军事临床药学服务
        3.1.1开展安全用药知识宣讲
        3.1.2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3.1.3提供处方或医嘱审核服务
        3.1.4对飞行员等特殊军事作业伤病员提供专科药学服务
    3.2研究制定战伤救治合理用药标准(指南)
        3.2.1制定本级战备药物处方手册(指南),指导所属机动卫勤力量合理使用战备药材资源
        3.2.2研究制定战创伤抗感染用药标准(指南)
        3.2.3研究制定镇痛药的用药标准(指南)
        3.2.4研究制定特殊军事作业人群(飞行员等)用药标准(指南)
    3.3开展军事临床用药评估研究
        3.3.1药物包装的野战环境适应性评估研究
        3.3.3对现有战备药材品种的评估研究

(8)基于战术战伤救治理念提升我军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寒区TCCC概述
2 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恶劣自然环境加重战现场负伤者伤情
    2.2 低氧低温加重战现场急救实施者负担
    2.3 现代作战样式影响战场一线时效救治
3 基于TCCC理念提升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设想
    3.1 构建我军一线部队高原寒区TCCC技术体系
    3.2 细化战现场环节救治阶梯并明确相应战伤救治策略
    3.3 加快适用高原寒区环境的战场一线战伤救护装备研发

(9)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2.1 外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2.2 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2.3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小结
第三章 卫勤保全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3.1 相关概念及卫勤保全核心内涵研究
    3.2 卫勤保全与国外卫勤保障理论的比较分析
    3.3 新形势下卫勤保全理论应用前景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4.1 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模型的假设
    4.2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研究
    5.1 用卫勤保全理论引领核心卫勤能力建设方向
    5.2 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统领卫勤保全战救研训资源构建
    5.3 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的特点与应用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效果实证研究.
    6.1 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
    6.2 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
    6.3 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思考
    7.1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
    7.2 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
    7.3 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得奖项
致谢

(10)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防动员和国防卫生动员理论
    2.3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研究
    2.4 讨论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3.1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3.2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实践及其借鉴
    3.3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我国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4.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储备现况
    4.2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分析
    4.3 我国高原寒区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必要性
第五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潜力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5.2 调查内容与分析
    5.3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6.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3 指标体系构建
    6.4 讨论
第七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与预案体系构建研究
    7.1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
    7.2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模块化及机制研究
    7.3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构建
    7.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致谢

四、探讨高原战伤救治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战伤快速止血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J]. 郭静,彭碧波,刘小丽,李胜男,郑静晨.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01)
  • [2]环境因素对军队药品存运的影响[J]. 刘耀,杨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01)
  • [3]超高海拔寒区战时护理核心能力标准研究[J]. 杏玲芝,徐西宁,曾凡霞,任巧霞,周军. 护理管理杂志, 2021(12)
  • [4]基于“两链”体系的高原边境中心医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J]. 王琦,任谦,王华科,吴昊. 东南国防医药, 2021(04)
  • [5]高原寒区作战一线战伤止血急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郭栋,黎檀实,潘菲,贺森,鱼敏. 人民军医, 2021(01)
  • [6]低温环境战伤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王海燕,李森,龙在云,刘媛,高洁,王永堂,杨策.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0(03)
  • [7]军队医院开展军事临床药学研究的意义与设想[J]. 李鑫,康阿龙. 军事医学, 2019(04)
  • [8]基于战术战伤救治理念提升我军高原寒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思考[J]. 郭栋,贺森,黎檀实,潘菲,鱼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10)
  • [9]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D]. 罗跃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10]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D].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标签:;  ;  

浅谈高原战伤员救治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