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唐彬[1](1997)在《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通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结构、存储格式、数据通讯等方面的问题。
赵兵权[2](2019)在《测量机器人联网在线控制系统及其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使得交通压力剧增。为了缓解出行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许多城市在改善城市交通问题方面都致力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对地铁隧道进行监测时,因隧道处于地下且距离狭长,传统的人工监测模式存在费时费力、精度不高等缺点,无法全天候获取多方位的测量数据;同时,对隧道保护区重点监测对象进行监测时,常规测量模式只能以单点变形来代替监测体整体变形,往往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其实际变形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方式来弥补现有监测方式的缺点。论文以TS30测量机器人为例,以Visual Studio 2010和Matlab为开发工具,通过测量机器人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GeoCOM接口,成功开发出多机联网在线控制系统。论文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借助GeoCOM接口,开发出两种TS30测量机器人在线控制模式:多测量机器人常规模式和测量机器人扫描模式。(2)采用两种数据通讯方式,完成多测量机器人的数据远程传输。(3)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并在Visual Studio 2010平台下完成对相关数据的调用与处理。(4)基于Visual Studio 2010和Matlab平台,实现测量数据的多测回误差分析、监测数据的差分处理、卡尔曼滤波去噪、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预测等数据处理功能,完成对监测区域的整体变形分析。
赵子龙[3](2013)在《便携式水准测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大地测量的发展,特别是卫星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大地测量的理论和方法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卫星定位技术大有取代常规大地测量的趋势。但是,在精确传递高程和建立高程控制网方面,几何水准这种古老的测量方法,至今还不能完全为现代的空间技术所取代。几何水准测量是目前进行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唯一方法。在几何水准测量仪器中,主要使用气泡式的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的精密水准仪、数字水准仪以及相应的铟瓦合金水准尺[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水准仪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测绘单位的生产实践中。与传统的光学水准仪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读数客观、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数据便于输入计算机等。然而,数字水准仪原始观测数据的记录一般是由固化在仪器内部的数据记录程序完成的。由于存在不同仪器生产商,数据的记录模式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仪器生产厂家对应不同的数据结构。这些原始的记录数据不能够作为水准测量的最终成果,都需要进一步处理。因此,结合我在测绘生产单位的实践及生产要求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比较常用的高程测量手段和方法(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物理高程测量),说明几何水准测量的必要性。2.便携设备(PDA、手机)与Leica DNA03数字水准仪的无线通信方法研究。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作业中,现有的系统是采用手簿与仪器之间有线连接,给外业水准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3.便携式水准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包括PDA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和PC端的数据处理及平差系统)。4.结合实际项目检验该系统的实用性。
闻志强[4](2019)在《移动式地铁隧道沉降自动检测系统》文中提出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快速推进地铁建设的进程,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地铁隧道都建在孱弱的第四纪沉积土体中,容易发生较大的沉降病害,因此地铁隧道建成后的沉降检测和维护对于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意义重大。现有的地铁隧道沉降检测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测量操作,工作量巨大且成本高昂。因此,本文旨在研发一套用于自动测量地铁隧道沉降数据的系统,确保沉降测量精度的同时,可以进行自动化检测,提高效率,保障地铁安全运营。本文基于水准测量原理,应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了传统水准测量的自动化,并设计了移动式地铁隧道沉降自动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参考人工水准测量操作步骤选用相应的硬件设备实现自动化测量;考虑地铁隧道实际环境,设计了整个系统的测量过程;针对传统地铁列车定位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测量点定位算法以及基于二维码识别的测量点全隧道定位方法,实现了对地铁隧道原有沉降测量点的精确定位,可以准确知道地铁隧道发生较大沉降的位置,便于及时进行维护;提出了基于特征的标尺定位追踪算法,利用相机焦平面的角度关系和串口通信等,实现电子水准仪自动对准标尺的功能,并且能够自动进行沉降测量、数据回传等操作;编写了一个上位机程序,实现图像处理算法、硬件设备控制、数据存储等功能。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测量点定位算法及检测系统测量精度的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项目要求。通过在广州地铁厦滘车辆段隧道的实地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移动式地铁隧道沉降自动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地铁隧道沉降的自动化测量,对于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稳定和地铁安全运营具有重大的意义。
杨睿,尹晖[5](2009)在《徕卡DNA水准仪串口通信及水准测量一体化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徕卡DNA所采用的GSI格式数据的数据结构,探讨了其同计算机和PDA之间的数据通信技术,给出串口通信和GSI格式数据的信息提取实例。
张海玲[6](2005)在《基于TCA2003全站仪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利用徕卡TCA2003系列全站仪(测量机器人)的ATR(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自动目标识别功能,在徕卡公司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GEOCOM下开发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将人工操作的测量工作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测量来完成,主要针对计算机与测量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通讯、传输存储以及平差处理等领域进行了研制和开发。在观测过程中采用了极坐标实时多重差分改正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和成果输出,并对TCA2003全站仪的ATR原理和精度进行了分析。对于观测数据的事后差分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使用平均间隙法来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和用坐标转换法来处理测站点不稳定的情况下统一坐标系的数据处理方法。拟稳平差的方法在事后数据差分处理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主要是解决了无冗余观测值情况下提高测量精度,这种方法可以对与基线方向大气折光系数相近的方向的变形点的观测数据进行较为有利的改正,从而提高了变形点观测数据的精度。同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一系列的程序模块来实现自动测量的功能和简单的数据处理等,这对于野外观测条件恶劣和持续时间长以及重复性比较强的变形监测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进行相应的差分改正后,其观测精度能满足一般工程测量的要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子珍[7](2006)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道路测设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级道路需求增加和道路工程施工节奏加快,传统道路测设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本文将要研究如何以掌上电脑、全站仪等嵌入式设备为硬件平台,设计开发旨在提高道路测设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符合中国规范和国内用户操作习惯的道路测设系统,满足当前道路工程建设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开发基于掌上电脑和全站仪等嵌入式设备的中国版道路测设系统的意义;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道路测设的主要内容及流程;从最一般的情况出发,分析、推导了道路测设的相关数学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对掌上电脑的数据库(文件)操作、多线程串口通讯进行了重点研究,设计实现了基于掌上电脑的道路测设系统;研究了徕卡全站仪的基本软件系统,对徕卡中低端全站仪机载软件通用开发平台(MMI Framework)、数据压缩存储、全站仪与微机之间数据通讯进行了重点研究,设计实现了基于徕卡中低端全站仪的道路放样软件;为弥补嵌入式设备的某些不足,设计实现了相应的桌面后(预)处理软件。本文研究成果的试用版本已经发布,目前用户已有数千人,课题的研究价值得到了充分证明。
农秀莲,刘琼[8](2012)在《基于MATLAB的常用数字水准仪数据格式的转换》文中研究说明以徕卡DNA 03和天宝DiNi 03为例,介绍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文件的格式、内外业数据一体化的实现,以及如何使用MATLAB语言来读取文件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并结合Microsoft Excel软件自动生成电子水准记录手簿。
王征[9](2016)在《用于水准仪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开发》文中提出水准仪是测绘测量中的一种基本仪器。在大地高程测量、建筑沉降测量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纯光学的水准仪需要人工对焦和观测,工作效率低下,测量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数字水准仪虽能进行自动读数,但条码标尺不通用且需要人工照准,采集的原始数据还需要后处理软件处理才能作为结果,操作繁琐。因此本文研究对水准仪进行图像采集与处理,LCD显示代替目镜对焦,自动读数并且测量结果能直接由系统自动处理。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传统的水准仪的几何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确定系统方案。对传统水准仪进行结构上的改造,在几何水准仪的光路末端分光镜处添加CMOS图像传感器,利用ARM微处理器对图像进行采集与实时显示。使水准仪的对焦过程用传感器代替了目镜人眼对焦。采集到的图像可以保存到系统的SD卡下,并可与PC直连访问读取。(2)为了推进实现水准测量仪器的智能化、便携化和一体化设计,本文研究了在Android系统下的水准测量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在Eclipse下对软件进行编程,编写了系统软件功能界面。通过调用Android摄像头对水准仪进行图像的采集与存储。利用传统水准仪的高差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并自动生成和保存测量手簿。(3)基于数字水准仪的自动读数功能。本文研究了通过OpenCV4Android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目的是实现普通水准尺的自动读数和刻度的读取。通过阈值分割技术和OpenCV中的模版匹配算法实现字符的分割,利用OCR字符识别技术识别水准尺的字符,并研究了利用轮廓匹配方法对字符进行识别。最后根据水准尺的图像特征点研究了水准尺读取刻度的算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和ARM技术能够实现图像的采集与存储。利用Android设备和水准仪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图像的采集与处理,能够对采集到的水准尺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进行自动读数。最终的系统软件可对采集到的数据生成数据报表并自动计算结果和保存数据。
刘铁民[10](2010)在《地铁既有线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制》文中提出近接既有线的新建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及大型市政工程、工民建基坑工程的施工可能使地铁结构及轨道产生位移变形,从而可能对地铁安全运营产生影响;因此,在近接既有线的施工中对既有线路进行隧道结构及轨道变形等进行监测,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所承担的广州地铁部分既有线变形监测任务为背景,介绍了变形监测常用的全站仪、静力水准仪、巴赛特收敛系统、固定式自动测斜仪等位移监测技术,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在应用于海珠广场隧道变形监测中的优缺点,设计了采用徕卡全站仪检测机器人的监测方案并加以实现。针对现有系统不具备远程传输的缺点,分析了远程传输的方案、设计了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从而使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系统以Leica TCA2003型全站仪(俗称测量机器人)为核心,设计了利用测量机器人的自动目标识别ATR(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功能进行变形监测的布设方式,借助其GEOCOM开发环境开发了基于GPRS的远程自动上报子系统。系统经1年运行,工作稳定、测量精度高、数据准确及时,得到业主肯定。论文主要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对目前国内外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分析,结合目前隧道施工特点提出本系统研制的必要性。对本系统设计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介绍本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对各模块的功能、结构和主要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然后介绍了系统在施工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系统应用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最后总结了系统设计所取得的成果,提出尚需要改进和进一步研究之处。
二、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2)测量机器人联网在线控制系统及其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测量机器人联网远程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介绍 |
2.1 测量机器人TS30 |
2.2 测量机器人TS30 的二次开发平台 |
2.2.1 在线控制技术 |
2.2.2 机载程序开发平台 |
2.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2.3.1 4G DTU模块实现远程数据通迅 |
2.3.2 RS232串口通讯 |
2.4 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实现框架 |
2.4.1 系统开发工具和语言 |
2.4.2 系统实现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量机器人联网远程控制系统的开发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2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 |
3.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 |
3.3.1 系统登录 |
3.3.2 项目管理 |
3.3.3 通讯设置 |
3.3.4 系统设置 |
3.3.5 自动监测 |
3.4 系统实现流程 |
3.4.1 常规监测模式实现流程 |
3.4.2 扫描监测模式实现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测数据处理 |
4.1 总体架构 |
4.2 多测回误差分析 |
4.3 差分处理 |
4.4 卡尔曼滤波 |
4.4.1 卡尔曼滤波原理 |
4.4.2 卡尔曼滤波模型 |
4.4.3 卡尔曼滤波在监测中的应用 |
4.5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
4.5.1 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 |
4.5.2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
5.1 联网系统在地铁施工中应用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现场实施及变形分析 |
5.2 自动扫描模式在地铁施工保护区中应用 |
5.2.1 工程概况 |
5.2.2 现场实施及变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便携式水准测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几何水准测量相关基础知识介绍 |
2.1 引言 |
2.1.1 三角高程测量 |
2.1.2 几何水准测量 |
2.1.3 GPS高程测量 |
2.1.4 物理高程测量 |
2.2 高程基准及地球椭球 |
2.2.1 高程基准面 |
2.2.2 水准原点 |
2.2.3 水准面 |
2.2.4 大地水准面 |
2.2.5 似大地水准面 |
2.2.6 正常椭球和水准椭球,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 |
2.3 数字水准仪的基本测量原理和发展现状 |
2.3.1 常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 |
2.3.2 DNA03数字水准仪 |
第三章 PDA与DNA03数字水准仪的无线通信 |
3.1 PDA概述 |
3.1.1 PDA简介 |
3.1.2 PDA操作系统及数据传输方式 |
3.2 PDA无线控制数字水准仪的技术实现 |
3.2.1 蓝牙技术 |
3.2.2 蓝牙设备的匹配 |
3.2.3 串行通讯技术 |
3.2.4 数字水准仪的通讯协议 |
3.2.5 数字水准仪GSI-16原始数据 |
3.2.6 PDA与水准仪串口通讯的实现 |
3.2.7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原则 |
4.1.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4.1.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4.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4.3 模块的功能实现 |
4.3.1 无线通讯模块 |
4.3.2 仪器检测模块 |
4.3.3 数据采集检核及统计模块 |
4.3.4 水准测量概算模块 |
4.3.5 水准线路平差及报表模块 |
第五章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项目介绍 |
5.2.1 概述 |
5.2.2 工艺流程 |
5.3 原始数据说明 |
5.3.1 附属信息说明 |
5.3.2 高差原始数据说明 |
5.4 实际应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4)移动式地铁隧道沉降自动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地铁隧道沉降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铁隧道沉降检测常用方法及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移动式隧道沉降自动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测量原理 |
2.1.1 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
2.1.2 水准测量原理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沉降测量点定位原理 |
2.2.2 系统测量过程 |
2.3 沉降自动测量子系统设计 |
2.3.1 相机 |
2.3.2 高精度转台 |
2.3.3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模块 |
2.3.4 自动安平基座 |
2.3.5 电子水准仪 |
2.3.6 LED补光灯 |
2.3.7 标尺 |
2.3.8 自行走轨道小车 |
2.3.9 系统整体安装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图像处理的测量点定位算法 |
3.1 测量点定位标记设计 |
3.2 SHI-TOMAS角点检测算法 |
3.3 目标点筛选 |
3.4 二维码识别 |
3.4.1 改进的自适应二值化算法 |
3.4.2 二维码倾斜矫正 |
3.4.3 二维码解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特征的标尺定位追踪及沉降测量 |
4.1 基于SURF和FLANN的标尺定位算法 |
4.1.1 算法概述 |
4.1.2 特征点提取与匹配 |
4.2 水准仪自动对准 |
4.2.1 标尺条码中心定位 |
4.2.2 标尺条码中心与水准仪光标重合的旋转角度计算 |
4.3 上位机程序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测量点定位算法精度测定实验 |
5.2 检测系统测量精度测定实验 |
5.3 现场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TCA2003全站仪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课题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研制中研究的主要问题 |
2 TCA2003全站仪及其开发环境简介 |
2.1 TCA2003全站仪简介 |
2.2 GeoBasic开发环境 |
2.3 GEOCOM开发平台 |
3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 |
3.1 变形观测的概念以及观测方法和手段 |
3.2 极坐标测量的原理及其精度分析 |
3.3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4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中涉及的技术问题 |
4.1 ATR的工作原理、校准和精度分析 |
4.2 GEOCOM接口的一些技术问题 |
4.3 测站仪器高难以确定的解决方案 |
4.4 消弱气象误差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方法研究 |
4.5 测站点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
5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通讯及其观测精度分析 |
5.1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口 |
5.2 GSI数据格式 |
5.3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 |
5.4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通讯 |
5.5 TCA2003全站仪的自动观测精度分析 |
6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6.1 多重实时差分改正模型的建立 |
6.2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 |
6.3 自动变形监测数据的事后差分处理研究 |
6.4 坐标转换法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
7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实现和数据结果分析 |
7.1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实现 |
7.2 不同观测点数据的获取和成果输出 |
7.3 影响自动变形监测精度因素的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道路测设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基于掌上电脑的道路测设系统 |
1.3.2 基于徕卡中低端全站仪的中国版道路放样软件 |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介绍 |
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1.1 嵌入式计算机 |
2.1.2 嵌入式系统 |
2.2 嵌入式系统的特性 |
2.3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2.3.1 硬件组成 |
2.3.2 软件组成 |
2.4 嵌入式操作系统 |
2.5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及前景 |
2.6 嵌入式系统在测量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路测设的主要内容 |
3.1 概述 |
3.2 控制测量 |
3.2.1 平面控制测量 |
3.2.2 高程控制测量 |
3.3 地形图测绘 |
3.4 纵横断面测量 |
3.5 放样 |
3.5.1 中桩测设 |
3.5.2 路基放样 |
3.5.3 其它放样 |
3.6 竣工测量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路测设的相关数学模型 |
4.1 道路平面坐标计算 |
4.2 交点分解 |
4.3 交点拟合 |
4.4 中桩高程计算 |
4.5 路基高程计算 |
4.6 加宽超高处理 |
4.6.1 加宽 |
4.6.2 超高 |
4.7 平面反查 |
4.8 自动判定危险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掌上电脑的道路测设系统开发 |
5.1 掌上电脑概述 |
5.1.1 掌上电脑与PDA |
5.1.2 掌上电脑的操作系统 |
5.1.3 Windows CE体系结构 |
5.1.4 Windows CE开发工具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总体结构及框图 |
5.2.2 各模块功能结构 |
5.2.3 界面及菜单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 1 硬件平台 |
5.3.2 开发工具 |
5.3.3 系统主要界面 |
5.3.4 视图切换 |
5.3.5 文件和数据库操作 |
5.3.6 多线程通讯 |
5.3.7 软件加密 |
5.4 开发Windows CE应用程序的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徕卡中低端全站仪的道路放样软件开发 |
6.1 徕卡全站仪的软件系统 |
6.1.1 徕卡全站仪的基本软件系统 |
6.1.2 徕卡GSI |
6.1.3 徕卡GeoCOM |
6.1.4 GeoBasic集成开发环境 |
6.1.5 GeoC++机载软件开发平台 |
6.1.6 MMI Framework |
6.2 系统设计 |
6.2.1 系统总体结构 |
6.2.2 各模块功能结构 |
6.3 系统实现 |
6.3.1 硬件平台 |
6.3.2 系统界面 |
6.3.3 压缩存储 |
6.3.4 数据传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桌面后(预)处理软件开发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简称注释 |
附录B 参与系统测试的部分用户 |
(8)基于MATLAB的常用数字水准仪数据格式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常用电子水准仪数据格式 |
1.1 徕卡DNA 03电子水准仪数据格式 |
1.2 天宝DiNi 03电子水准仪数据格式 |
2 程序设计 |
3 算法的实现 |
4 应用实例 |
5 结束语 |
(9)用于水准仪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准仪工作原理 |
2.1 几何水准测量原理 |
2.2 传统水准仪工作原理与分类 |
2.2.1 常见水准仪分类及特点 |
2.2.2 数字水准仪测量原理 |
2.3 基于图像处理的水准仪测量原理 |
2.3.1 图像处理水准测量原理 |
2.3.2 图像测量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采集方法研究 |
3.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3.2 CMOS图像传感器介绍 |
3.3 基于ARMCortex系列的图像采集与存储系统 |
3.3.1 整体方案设计及STM32开发平台 |
3.3.2 图像采集及LCD实时显示 |
3.3.3 文件系统及JPEG图像帧的解码 |
3.3.4 PC与stm32的USB通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ndroid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 |
4.1 Android介绍及平台搭建 |
4.1.1 Android系统介绍 |
4.1.2 Android系统平台搭建 |
4.2 OpenCV在Android下的使用 |
4.2.1 OpenCV4Android简介 |
4.2.2 如何在Android下使用OpenCV |
4.3 基于Android的水准仪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 |
4.3.1 软件结构及界面布局 |
4.3.2 图像采集及预处理 |
4.3.3 数据处理及存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用OpenCV4Android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
5.1 常用的图像分割及图像识别方法 |
5.2 图像的分割 |
5.2.1 二值化阈值分割的实现 |
5.2.2 OpenCV中模版匹配的字符定位与分割技术 |
5.3 图像的识别 |
5.3.1 基于OCR的字符识别技术的实现 |
5.3.2 OpenCV中轮廓匹配的字符识别的研究 |
5.4 水准尺刻度的自动识别研究 |
5.5 系统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地铁既有线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既有线地铁变形监测的原理及特点 |
1.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1 穿越既有地铁线远程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现状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2. 下穿既有线地铁工程远程自动化监测方案的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监测方案对比与实施 |
2.2.1 该隧道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
2.2.2 本次监测需要监测的对象、监测内容及监测密度 |
2.2.3 监测控制标准的确定 |
2.2.4 可以采用的监测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
2.2.5 方案对比 |
2.2.6 具体可以采用的隧道监测方案 |
2.2.7 方案的具体实施 |
2.3 INADMS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基本情况及原理 |
2.3.1 系统的构成 |
2.3.2 监测站软件的功能特点 |
2.3.3 INADMS系统针对既有线地铁工程监测的适应性特点 |
2.3.4 自动化测量及数据采集过程 |
2.3.5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及原理 |
2.3.6 极坐标基本原理 |
2.3.7 自动监测仪器测量机器人的选型 |
2.4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现场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2.4.1 徕卡通信接口GeoCOM介绍 |
2.4.2 现场控制单元功能简介 |
2.4.3 现场控制单元模块组成 |
2.5 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的通信 |
2.5.1 远程通信的基本方法 |
2.5.2 现场监测控制系统与中心间远程通信方案设计 |
2.5.3 本系统对远程通信的特殊要求 |
3 I NADMS系统现场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3.1 RCT602A远传数据采集单元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
3.2 主控模块设计 |
3.2.1 系统电源设计 |
3.2.2 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
3.2.3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3.2.4 存储器设计 |
3.2.5 系统实时钟电路设计 |
3.3 GSM通信模块设计 |
3.3.1 模块选择 |
3.3.2 模块接口设计 |
3.4 环境温度和气压传感模块 |
3.5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
3.5.1 I~2C总线结构特点 |
3.5.2 I~2C总线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过程 |
4 INADMS系统远程通信部分软件设计 |
4.1 现场通信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
4.1.1 现场通信控制终端软件总体结构 |
4.1.2 建立和拆除GPRS/TCPIP连接的过程 |
4.1.3 带有滑动窗口重发机制的TCP传输控制 |
4.2 虚拟串口的配置及使用 |
5 系统调试运行 |
5.1 系统调试 |
5.1.1 GPRS远程数据传输测试 |
5.2 系统正式运营及后续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徕卡电子水准仪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通讯[J]. 唐彬. 东北测绘, 1997(04)
- [2]测量机器人联网在线控制系统及其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D]. 赵兵权.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便携式水准测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子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4]移动式地铁隧道沉降自动检测系统[D]. 闻志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徕卡DNA水准仪串口通信及水准测量一体化系统[J]. 杨睿,尹晖.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9(03)
- [6]基于TCA2003全站仪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研制[D]. 张海玲. 山东科技大学, 2005(07)
- [7]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道路测设系统开发[D]. 郭子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03)
- [8]基于MATLAB的常用数字水准仪数据格式的转换[J]. 农秀莲,刘琼. 地矿测绘, 2012(02)
- [9]用于水准仪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开发[D]. 王征.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10]地铁既有线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制[D]. 刘铁民. 西安工业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