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论工作的现状——出版代表发言

关于理论工作的现状——出版代表发言

一、关于当前理论工作的形势——代发刊词(论文文献综述)

覃梦蒙[1](2020)在《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邵达成系原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原黄石师范学院(今湖北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师范教育思想是邵达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从主要来源、哲学基础、内容体系、现实意义和实践评价等五个方面,对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探讨。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受时代因素、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等影响。在特定时代形势下,邵达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办学实践中努力贯彻当时的师范教育政策及法规。他一直扎根中国本土,先后接受了传统私塾教育、苏北行政干训班的干部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研室的进修教育。邵达成涉足了多类别教育阶段,先后在靖江县、华中建设大学、中原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学院附设工中及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等地从教。邵达成师范教育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实践取向和教育价值哲学。邵达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探讨师范教育的双重属性及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等问题;基于教育实践取向来讨论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教育价值哲学认为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服务国家、地方发展的使命。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主要包含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思想、教育教学思想及新建高等院校办学规律思想等内容。在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上,邵达成主张通过加强师范性来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学术性来保证大学水平、凸显地方性来体现地方色彩;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上,他注重专业思想和师德教育、课程教学对准中学口径,要求校领导亲自抓附校建设,并强调师生树立全面实习的思想;对于新建高等院校而言,他认为办学要遵循“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器重人才,教师兴校”“教学中心,提高质量”等规律。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启发高等师范院校在调整办学定位时,要坚守师范教育主责主业、做好地方特色专业建设;在培养合格师资时,要构建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激发附属学校教育功能及塑造师范生师范气质;在推进人才引育工作时,要优化学术环境以提升学术生产力;注重培养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给予生活关怀以增加教师认同感。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以强化师资建设为基本任务、以坚持师范方向为服务定位、以突出地方色彩为办学特色;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推动了华中师范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正规化、促进了华中师范学院的早期建设、滋养了湖北师范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杨柳依[2](2012)在《新时期(1976-1994)期刊发刊词的叙事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发刊词,通常是一份期刊或报纸在第一次出版时,刊登在创刊号上的文章,一般包含办刊宗旨、办刊目标、编辑方针、内容定位、读者定位、版面安排、有关事项等内容,读者可以从这里初步决定该刊物是否具有可读性。发刊词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本形式,然而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很少有人专门对发刊词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取1976年以后期刊的发刊词,结合叙事学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发刊词的文本类型分析、发刊词的文本叙事分析、发刊词的叙事内容特点。第一部分,将发刊词分为两类核心文本类型和一组边缘性文本类型,并且对各个类型的文本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从叙事结构、叙事策略和叙事风格对发刊词展开分析研究;第三部分,是从时代特征浓厚、重“四化建设”轻政治改革和过分注重名人效应三大块内容,对发刊词的叙事内容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在于选题的新颖,二是在于采用叙事学理论对发刊词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对发刊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发挥一点作用。

李醒民[3](2015)在《思想的断裂,时代的怪谲——竺可桢1950年前后科学观和教育观诸方面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1950年为界,竺可桢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断裂,集中表现在科学观和教育观方面的断裂,尤其是以鼓噪浮夸风为最。当然,他的有关思想也有比较连贯之处,并在新环境下提出了某些新思想,但是这不是主要方面。本文最后探讨了他的思想断裂的原因,其经验教训值得人们记取。

刘小燕[4](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宋泉[5](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黄金[6](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指出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邹淋[7](2020)在《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铨文学思想和戏剧创作多为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多聚焦于他的“民族主义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陈铨的研究尽管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仍然还是比较零散的,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缺乏整体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拟从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兼以文化哲学的维度,以他的“力”的文学思想为聚焦点来展开整体研究,探讨他的文学思想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质和主要表现形态。论文分共为八个部分。在绪论中,也即第1部分,论文将从界定“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其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并结合陈铨的思想发展,初步勾勒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点,同时对有关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阐释论文的写作目的,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部分将着重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力”的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创构情况、类型形态等,进行学理性和学术史的梳理。第3部分将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意识结构进行论述,重点是其中的“自由的意志”、“精神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三个方面,目的在于探讨陈铨是如何理解“力”的,他的文学思想是如何以“力”为内核的,以及在此基础上,他又是如何通过“力”的文学思想来观照现实与人生的。第4部分将侧重探析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揭示他是如何将“力”以美的方式和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力”的美学存在形态与美学价值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表现出“摒弃中和”、推崇“对立”和“崇高”两个特征,后者则体现着求真、寓理、主情三种独有的特质。第5部分将认真厘清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是如何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也是要探析陈铨通过文学方式来展示人生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形式的真正用意,主要包含“存在的叩问”、“灵魂的拷问”、“本体的透视”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6部分将认真总结、归纳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三个艺术特点,即“冲力性”、“浪漫性”与“超越性”,由此探讨他是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展示“力”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第7部分将认真探讨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局限性及其内在原由,并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结语部分,也即第8个部分,将从文学史的维度论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文学价值,对其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意义进行客观评价。本文的创作新点主要有:以“力”为论述的基点和主导线索,将陈铨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进行整体的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审视,厘清“力”在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所产生与发挥的内在机制及其功能作用。从人生哲学(生命哲学)维度审视陈铨“力”的文学思想,在本质上,可以说,“力”是他用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得以全面的发展,能够真正地摆脱封建专制对人的精神控制和奴役,让生命(人生)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超验的证明。因此,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进行认真探讨,从中也就能够从中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在建构新的文学形态中,其间是如何关注和思考现代中国人新的生命(人生)意志和价值意义的确立和完善的,而这也是现代文学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一个重要原由,是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颖[8](2016)在《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文中认为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是:社会主义是一种在公正平等的价值目标的指引下,以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为手段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学说和理想。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受当时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在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探讨或追求社会主义的思想之潮。自由知识分子们就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实现手段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而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流派——马克思主义,从表面上看,的确不乏批评与质疑之声,但细致分析他们的言论,却不难发现在自由知识分子中实际存在着一股对马克思主义隐而不察、用而不觉的认可和运用的潜流。受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到1948年底,这股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走向分化,大多数自由知识分子选择认同共产党引领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来看,40年代中后期自由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思潮只是伴随当时的“中间路线”思潮而产生的一个规模有限的次生性的思潮,但与之前自由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相比,具有一定的探讨广度和思考深度。从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主体诉求及其言论主体的社会联系来看,其主流性质应该是左翼社会改良主义思潮。在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民主阵营的力量,但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产生了客观的历史负作用。而这一思潮的分化,有利于自由知识分子回归现实与理性,最终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审视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潮涨与潮落,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对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引领社会思潮都不乏启示意义。

李晓宪,邱剑荣,李晴慧,郑芳,何培森,姚峰,詹东,李伟[9](2009)在《新中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认为,新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初创时期(1949—1965年);停滞时期(1966—1978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4年);迅速发展时期(1995年至今)。对近年来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环境、办刊理念、学术期刊评价及自身发展规律等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在对未来发展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路径。

姚树峰,姚远[10](2005)在《中国近现代综合性建设类期刊综述》文中提出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对1949年以前的中国综合性建设类科技期刊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对《云南建设周刊》、《山东省建设半月刊》、《川康建设》、《农村建设》、《四川建设》、《建设评论》(北京)、《广东建设研究》、《吉林建设》、《建设评论》(上海)等9种近现代建设类科技期刊的办刊思想、特色、宗旨、栏目划分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介绍了其中刊载的某些重要文章。考证认为,云南建设周刊是创办最早、办刊时间最长的建设类期刊。此外,在分析研究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还纠正了前人某些研究中的错误或笔误。

二、关于当前理论工作的形势——代发刊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当前理论工作的形势——代发刊词(论文提纲范文)

(1)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思路方法
第二章 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
    一、时代因素
    二、教育背景
    三、实践经历
第三章 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
    二、教育实践取向
    三、教育价值哲学
第四章 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
    一、高等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思想
        (一)加强师范性来彰显办学特色
        (二)提升学术性来保证大学水平
        (三)凸显地方性来体现办学色彩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思想
        (一)注重专业思想和师德教育
        (二)对准中学的口径改进教学
        (三)提倡校领导亲抓附校建设
        (四)强调树立全面实习的思想
    三、新建高等院校办学规律思想
        (一)艰苦创业,勤俭办学
        (二)器重人才,教师兴校
        (三)教学中心,提高质量
第五章 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为高师院校调整办学定位提供参考
        (一)坚守师范教育主责主业
        (二)做好地方特色专业建设
    二、对高师院校培养合格师资的启示
        (一)构建通专结合课程体系
        (二)激发附属学校教育功能
        (三)塑造师范生的师范气质
    三、为高师院校人才引育工作提供经验
        (一)优化学术环境以提升学术生产力
        (二)注重培养以激发教师发展活力
        (三)给予生活关怀以增加教师认同感
第六章 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实践评价
    一、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实践特点
        (一)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征
        (二)以强化师资建设为基本任务
        (三)以坚持师范方向为服务定位
        (四)以突出地方色彩为办学特色
    二、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的实践影响
        (一)推动华师附中的教学正规化
        (二)促进了华中师院的早期创建
        (三)滋养湖北师大教育事业发展
第七章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新时期(1976-1994)期刊发刊词的叙事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1 发刊词的文本类型分析
    1.1 核心文本类型一:发刊词(狭义)
        1.1.1 基本内容较为全面
        1.1.2 内容紧扣刊物
    1.2 核心文本类型二:代发刊词
        1.2.1 围绕文章主题写作
        1.2.2 宏观指导为主
        1.2.3 个人化的随性书写
    1.3 边缘性发刊词
        1.3.1 祝愿性发刊词
        1.3.2 诗歌类发刊词
        1.3.3 信函类发刊词
2 发刊词的文本叙事分析
    2.1 发刊词的叙事结构
        2.1.1 标题、开头、结尾
        2.1.2 背景信息
        2.1.2.1 刊名解释
        2.1.2.2 创刊缘由
        2.1.2.3 学科信息
        2.1.3 刊物信息
        2.1.3.1 办刊宗旨和方针
        2.1.3.2 刊物内容
    2.2 发刊词的叙事策略
        2.2.1 注重与读者交流互动
        2.2.2 精品化策略的运用
        2.2.3 文章样式灵活多样
    2.3 发刊词的叙事风格
        2.3.1 理性化叙事风格引人思考
        2.3.2 热情化叙事风格感染读者
        2.3.3 文艺化叙事风格清新淡雅
3 发刊词的叙事内容特点
    3.1 时代特征浓厚
        3.1.1 批判"四人帮"罪行
        3.1.2 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3 政治色彩由浓到淡
    3.2 重"四化建设"轻政治民主
        3.2.1 着重四化建设
        3.2.2 忽视政治改革
        3.2.3 四化宣传渐趋理性
    3.3 过分注重名人效应
        3.3.1 提升刊物影响
        3.3.2 伴生名篇效应
        3.3.3 内容易于空洞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思想的断裂,时代的怪谲——竺可桢1950年前后科学观和教育观诸方面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观方面的断裂
二、教育观方面的断裂
三、浮夸风的俘虏
四、有关思想的比较连贯之处
五、在新环境下提出的新思想
六、思想断裂的原因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三、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小结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小结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小结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小结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小结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小结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小结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小结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小结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一、门市与批发
        二、邮购业务
        三、流动发行
        小结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二、行政力量推广
        三、自办期刊推广
        四、广告宣传推广
        五、书刊促销策略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一、广告主体分析
        二、广告内容分析
        三、广告书价分析
        小结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小结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本文结论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附录四: 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概念提出:“力”的定义及哲学涵义演化
    1.2 意识关联: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聚焦
    1.3 文献综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研究概述
    1.4 研究设想:写作目的和理论依据
2.吐故纳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生成
    2.1 背景概述:“力”的思潮之勃兴与影响
    2.2 主旨归纳:“力”的美学涵义与文学表征
    2.3 理论特质:“力”的文学思想的认识与建构
3.聚焦主体: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意识结构
    3.1 “保持生命的自由”
    3.2 营造“高尚的人格”
    3.3 做“超世界的主体”
4.审美显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美学特征
    4.1 冲破“中和”的束缚
    4.2 推崇“对立”与“崇高”
    4.3 “崇高”美的价值形态
5.文本设计: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创作实践
    5.1 叩问存在
    5.2 审视灵魂
    5.3 透视本体
6.风格独创: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艺术特质
    6.1 活力性:生命潜流与冲力勃发
    6.2 抒情性:浪漫情怀与自我袒露
    6.3 超越性:艺术冥想与灵性显现
7.时代印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限度
    7.1 文学理念的偏颇
    7.2 创作手法的缺陷
    7.3 艺术价值的减损
8.结语
参考书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和主要资料依托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生成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和认知
        一、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状态分析
        二、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共识分析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成的原因
        一、大战告终后迸发的蓄积已久的建国热情
        二、国际经济改革趋向与经验的启示
        三、欧洲社会党民主和平主张的鼓舞
        四、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主张所引发的“民主化”改革氛围的激励
    第三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成的表现
        一、“社会主义”成为自由知识分子舆论阵地中的经常性话题
        二、产生了一些集中讨论“社会主义”的舆论阵地
第二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问题的探讨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分配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民主”的基本认识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兼容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形式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手段方式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问题的探讨
        二、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式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与批评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质疑与批评的主要内容
        二、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与批评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的运用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局部运用
        二、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学说的局部运用
        三、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局部运用
        四、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其他运用
第四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分化与再选择
    第一节 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分化与再选择的表现
        一、自由知识分子舆论阵地的停刊或转向
        二、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与再选择
    第二节 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分化与再选择的原因
        一、英法社会主义道路试验的困境
        二、国民党统治下被挤压的实现空间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影响力的彰显
第五章 对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评析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特点
        一、一个规模比较有限的次生性思潮
        二、一个具有一定的探讨广度和思考深度的思潮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主流性质
        一、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主体诉求来分析
        二、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对自由知识分子个体的影响来分析
    第三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
        一、这一思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民主阵营的力量
        二、这一思潮存在客观的历史负作用
        三、这一思潮的分化有助于自由知识分子最终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
    第四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省思
        一、整合理想性和现实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二、推进理论创新,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位势
        三、关注基本话语方式的传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四、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动认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近现代综合性建设类期刊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建设周刊
二、山东省建设半月刊
三、川康建设
四、农村建设
五、四川建设
六、建设评论 (北平)
七、广东建设研究
八、吉林建设
九、建设评论 (上海)

四、关于当前理论工作的形势——代发刊词(论文参考文献)

  • [1]邵达成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 覃梦蒙. 湖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新时期(1976-1994)期刊发刊词的叙事学分析[D]. 杨柳依. 浙江大学, 2012(08)
  • [3]思想的断裂,时代的怪谲——竺可桢1950年前后科学观和教育观诸方面比较研究[J]. 李醒民.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2)
  •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5]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6]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7]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D]. 邹淋. 浙江大学, 2020(01)
  • [8]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D]. 李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9]新中国体育学术(科技)期刊发展研究[J]. 李晓宪,邱剑荣,李晴慧,郑芳,何培森,姚峰,詹东,李伟. 体育科学, 2009(05)
  • [10]中国近现代综合性建设类期刊综述[J]. 姚树峰,姚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04)

标签:;  ;  ;  ;  ;  

关于理论工作的现状——出版代表发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