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荒漠蜥蜴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梅[1](2021)在《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夏季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二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三是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第一,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比研究。野外研究采用样线法观察并记录蜥蜴物种,采用样方法记录样方内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植被覆盖度、碎石比例、裸地比例、植被高度、植物种数、土壤硬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结果表明,同域分布的两种蜥蜴在微生境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丽斑麻蜥栖息地多为灌丛或者植被盖度高的草丛、植被高度高、植被种数多、碎石比例低、土壤硬度较高的微生境;而荒漠沙蜥栖息地的环境多为矮小草丛、植被种数少,碎石比例高、土壤硬度低、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低的微生境;在过渡区域两物种会同域分布。主成份分析显示,丽斑麻蜥会首选植被是覆盖度高的生境,而荒漠沙蜥会首选植被覆盖度低的生境。第二,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降雨量、植物覆盖度与植被大小,会影响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1)降雨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在2019年,年降雨量为402.9mm,2020年为342.1mm。两年相差60.8mm。在植被生长期间,降雨量对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均会有显着影响。降雨量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越低。(2)植物覆盖度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54.24±13.38%;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46.93±12.27%,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21<0.05),即植被覆盖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41.41±8.79%;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38.22±8.92%,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显着(p=0.464>0.05)。(3)植被大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12.34±7.25;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9.75±5.74,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047<0.05),即植被高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8.47±2.90;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5.83±2.21,两年的植被高度差异显着(p=0.039>0.05)。第三,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响应。(1)自然巢环境:温度,孵化期产卵巢的表层温差为8.5-39℃,温差为30.5℃;产卵处温差为11.5-34℃,相差22.5℃;20cm处温差为13.5-27℃,相差13.5℃;即相差结果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温效果越好。湿度,不同土壤层的湿度变化为:表层湿度差为94.6-106.8%,其湿度差为12.3%。卵处的湿度差为93.3-105.2%,湿度差为11.3%;20cm处的湿度差为92.0-102.5%,其湿度差为10.5%,即土壤湿度差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湿效果越好。(2)模拟巢环境:温度,不同覆盖物下的温度差的顺序为:无覆盖物>砖头>石头。湿度,表层湿度差结果为:表层>砖头>石头;产卵处和20cm处的湿度差结果均为:表层>石头>砖头。不同的覆盖物保温效果不同。
阿尔孜古·衣米提[2](2021)在《叶城沙蜥两性异形和形态特征的地理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田翠翠[3](2021)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社会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至关重要。脊椎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02年开展过一次综合考察后再未进行过全面的生物资源调查。随着气候变化、动物疫源疫病、地方经济建设等的影响,区内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分布及群落结构等尚不清楚,有必要对保护区脊椎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于2018~2020年采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红外相机陷阱法、访问调查、查阅文献等对该保护区内的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的脊椎动物名录较2002年增加了95种,共调查到陆生脊椎动物22目55科130属216种,其中兽类7目16科40属56种;鸟类13目33科83属150种;爬行类2目6科7属10种,保护区没有调查到鱼类和两栖类。其中鸟类的G-F指数最高,其次为兽类和爬行类,即鸟类科属间多样性较高,物种组成相对稳定。2.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特征为古北界成分占主导地位,其中,爬行类物种全为古北界;东洋界物种中,兽类仅有1种,鸟类有8种。3.安南坝保护区有Ⅰ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4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4种,中国特有脊椎动物10种。其中野骆驼(Camelus ferus)和荒漠猫(Felis bieti)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极危(CR)名录。4.安南坝啮齿动物群落主要包括2个,荒漠耐旱群落广泛分布于保护区各生境,耐旱-喜湿混合群落主要分布在芦苇群系和水柏枝群系生境。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柽柳沙鼠(Meriones tamariscinus)为保护区的优势鼠种。野骆驼是安南坝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目前其栖息地恢复和饮水问题仍待解决。通过本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安南坝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资源现状,可以为保护区后续开展保护工作和科研教育提供基础数据。
云鹏[4](2020)在《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内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内流河流域5个重点流域为研究区,以水生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志书查阅、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调查,基于流域内各主要水系γ生物多样性指数,初步评价了各个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明确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湖泊生物多样性的构成和特点,厘定了内蒙古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重点,进而提出了各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建议。本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黄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697种,其中,鱼类58种,水生植物67种,底栖动物129种,两爬动物23种,鸟类共有179种,沉水植物10种,浮游生物231种,保护物种116种,占总水生生物物种数16.64%;辽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485种,其中,鱼类40种,水生植物76种,底栖生物24种,两爬类动物28种,浮游生物153种,鸟类167种,保护物种102种,占总物种数的20.0%;松花江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917种,其中,鱼类70种,水生植物93种,底栖生物158种,两爬类动物35种,浮游生物233种,鸟类328种,珍稀保护动物148种,占水生生物的12.1%;海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479种,其中,鱼类73种,水生植物76种,底栖动物73种,两爬动物12种,浮游生物153种,鸟类92种,保护物种58种;内流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232种,其中,鱼类17种,水生植物55种,底栖生物26种,两爬类动物23种,浮游生物95种,鸟类16种,保护动物36种,占总体15.51%。(2)计算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和湖泊的γ多样性指数,黄河流域中,乌梁素海、岱海两个湖泊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黄河干流为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河流;辽河流域中,西辽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松花江流域中,克鲁伦河多样性指数最高;海河流域中,滦河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内流河流域中,锡林河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3)结合流域水质监测,分析了各重点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一湖两海”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重点保护流域内特色物种、完善水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以及建立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等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贺俊生[5](2020)在《瓜州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性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野生脊椎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刚设立的塘墩湖保护区就缺乏有关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同时该保护区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和气候特点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独特性和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对该保护区内的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作者于2017年9月2019年12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样方法、直接计数法、文献查阅法及访谈法对该保护区内的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鱼类塘墩湖保护区有8种鱼类,隶属1目2科4属。2.两栖爬行类两栖爬行类共有11种,隶属2目8科9属,其中两栖类物种有1目2科2属2种,爬行类物种有1目6科7属9种;按区系成分划分,广布种有1种,古北界有10种;按分布型特征划分,2种两栖类均属东北—华北型,9种爬行类均为中亚型物种。对塘墩湖保护区湿地、草原、灌丛疏林和荒漠4种生境类型下的两栖爬行类做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3.鸟类鸟类有120种,隶属15目34科80属;从区系成分划分,广布种有67种,古北界有53种;分布型包括不易归类型、东北—华北型、古北型、东洋型、高地型、全北型、东北型、中亚型和季风型等9种类型;从居留型划分,夏候鸟最多,其次是留鸟、旅鸟和冬候鸟。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组成分析:春季有58种,夏季有87种,秋季有68种,冬季最少,仅44种;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秋季>夏季>春季>冬季;Pielou均匀度指数(E):秋季>春季>夏季>冬季;Simpson优势度指数(C):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科、属水平多样性分析:夏季鸟类F指数、G指数、G-F指数均最高。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分析:湿地生境有鸟类11目24科68种,草原生境有10目21科56种,灌丛疏林生境有8目19科50种,荒漠生境有4目9科19种;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科、属水平多样性分析:湿地生境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均最高;而荒漠生境鸟类群落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均最低,说明荒漠生境鸟类多样性相对较低,在科、属级水平上分布相对单一,单种科较多。4.兽类兽类有29种,隶属6目13科26属,其中啮齿目最多有15种,食虫目最少仅有1种;按区系成分划分,古北界有19种,广布种有10种;分布型由全北型、中亚型、不易归类型、高地型、古北型和东洋型等6种类型组成。
张晓丽[6](2018)在《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蜥蜴类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差异。实验动物采集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西段(43.24°N,111.27°E,海拔1065 m)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不齐沙漠东缘(40.21°N,111.12°E,海拔1042 m)。采集主要以怀卵雌蜥为主,捕捉的两种蜥蜴带回实验室按照不同的种群分开饲养,并进行怀卵雌蜥的繁殖孵化和母体身体数据的测量;产出的卵要进行称量,统计卵重、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等一系列指标;待幼体孵出后统计孵化期、孵化率、及幼体相对的身体数据;繁殖母体产后恢复完全及幼体达到10±1日龄时,进行学习行为的实验,统计成功得分数、成功进入的时间及错误次数等数据;待测试结束后,在幼蜥15±1日龄时进行详细的身体数据测量。1.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在繁殖母体身体数据的比较中,鄂尔多斯种群的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F1,29=10,P<0.01)、产后体重BW(F1,29=5.329,P<0.05)和腋跨距AL(F1,29=4.973,P<0.05)均显着大于二连浩特的种群,并均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呈正相关关系。在繁殖特征的比较中,两地理荒漠沙蜥种群间除卵重(F1,29=4.446,P<0.05)有显着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种群的卵重大于二连浩特种群外,窝卵数(F1,29=0.399,P=0.533)、窝卵重(F1,29=4.082,P=0.053)、相对窝卵重1(F1,29=0.063,P=0.804)、相对窝卵重2(F1,29=0.04,P=0.843),差异均不显着;两地理区域的窝卵数及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都呈正相关关系,均随繁殖母体头体长的增长而增大,而两地理种群的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无关;两地理区域间卵重和窝卵数两者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干系;二连浩特的窝卵数变异系数为0.302、卵重变异系数为0.207,鄂尔多斯的分别为0.258、0.171,前者的变异度均大于后者。在孵化期和孵化率上,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都没有显着性区别,二连浩特的平均孵化期为36.52d,鄂尔多斯的平均孵化期约为35.36d,孵化期(F1,53=1.770,P=0.189)二连浩特长于鄂尔多斯;在孵化率(X2=2.488,P=0.778)上,一共入孵94枚荒漠沙蜥的卵(二连浩特:44枚,鄂尔多斯:50枚),二连浩特成功孵化率为61.36%,鄂尔多斯成功孵化率为62%。其中,二连浩特畸形率占3.7%,鄂尔多斯畸形率占9.7%。在幼体身体数据中,二连浩特种群的荒漠沙蜥幼体(1日龄)的头体长(SVL)、体重(BW)、尾长(TL)均小于鄂尔多斯种群,并除头体长(SVL)外,均有显着性差异,头体长SVL(F1,51=3.457,P=0.069)、体重BW(F1,51=5.144,P<0.05)和尾长TL(F1,51=27.675,P<0.01)。在荒漠沙蜥幼体(15±1日龄)时除头体长SVL(F1,51=2.930,P=0.093)没有显着性差异;尾长TL(F1,51=28.769,P<0.01)、头长HL(F1,51=18.357,P<0.01)、前肢长FL(F1,51=22.677,P<0.01)、后肢长PL(F1,51=48.192,P<0.01)均有极显着的差异。2.两地理种群间两种蜥蜴学习行为的比较在成功逃脱得分上,成体的荒漠沙蜥(F1,31=1.611,P=0.214)和丽斑麻蜥(F1,28=1.037,P=0.317),及幼体的荒漠沙蜥(F1,30=0.366,P=0.550)、丽斑麻蜥(F1,23=0.044,P=0.836)在地理区域上均没有显着性区别,在学习行为的表现上,二连浩特的荒漠沙蜥成体表现学习行为较差,其他蜥蜴均表现出学习行为。在学习能力的比较中发现,只有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的成体在成功逃脱(X2=6.315,df=1,P<0.05)上有显着的差异外,两地的荒漠沙蜥幼体(X2=0.016,df=1,P=0.900)、丽斑麻蜥成体(X2=0.752,df=1,P=0.386)及幼体(X2=0.015,df=1,P=0.903)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并且成功脱逃的次数呈现先增加在实验后期又下降的趋势;在错误次数上,两种蜥蜴(成、幼)在地理区域的比较中均没有显着差异,但整体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韦锦云[7](2018)在《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5-9月份,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选定了三类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栖息地,通过样线法调查了相应栖息地中的蜥蜴群落组成以及栖息地特征。2017年5-9月份,我们在这三类栖息地中捕捉了怀卵后期的雌性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成体并带回实验室内饲养至幼仔孵出,来研究荒漠化对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Reproductive outpu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三类栖息地中蜥蜴的总数量分别为2097、1377和904只,三类栖息地的蜥蜴群落组成差异显着(χ2=763.09,df 0,P<0.01)。2、固定沙丘中分布有三种蜥蜴,即荒漠沙蜥、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和丽斑麻蜥(E.argus),数量分别为1230、668和199只,分别占比58.65%、31.86%和9.49%;半固定沙丘只分布有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数量分别为1217和160只,分别占比88.38%和11.62%;流动沙丘也是只有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但是荒漠沙蜥的占比高达99%,密点麻蜥已经几乎绝迹。3、从固定沙丘到半固定沙丘再到流动沙丘,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剧,三类栖息地中蜥蜴群落的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皮洛均匀性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均逐渐显着下降。4、典范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蜥蜴群落组成和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为植被高度、裸地比例、隐蔽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和表层土壤孔隙度。总体而言,荒漠沙蜥偏好裸地,密点麻蜥偏好隐蔽性好且湿润又疏松的区域,而丽斑麻蜥则偏好植被高的区域。5、三类.栖息地的荒漠沙蜥的产后体重和头体长存在显着差异,尾长无显着差异;6、固定沙丘中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期最长,约为40天,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期相近,都为34天左右,比固定沙丘少了 6天。随着栖息地荒漠化的加剧,荒漠沙蜥的平均产卵数减少,卵的孵化期缩短,孵化成功率提高。7、流动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率最高,达到了 62.71%,半固定次之,为54.55%,固定沙丘的荒漠沙蜥所产卵的孵化率最低,为47.12%。三类栖息地的荒漠沙蜥在繁殖输出上存在明显差异。
赵海斌[8](2016)在《甘肃马鬃山地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马鬃山地区位于甘肃省最北端,是甘肃省边境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区域,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有关其野生动物多样性的研究较少,基础资料欠缺。物种本底数据是科学保护与决策的基础,本研究以系统抽样不小于10%的强度在该区选取了黄山井、明水、红石山、野马井四个样区,通过样线法、样方法、样点法及访谈法对其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生态保护建议,希望为甘肃省乃至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一定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马鬃山地区共调查到野生脊椎动物80种,分属于3纲16目35科68属,无两栖类分布。其中,爬行类7种,鸟类48种,兽类25种,分别约占甘肃省的10.77%、9.11%、15.43%。在四个调查样区中,黄山井共有野生动物77种,明水53种,红石山59种,野马井51种,分别占研究区总物种数的96.25%、80%、73.75%、63.75%。四个样区中,位于甘肃肃北马鬃山北山羊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黄山井样区,其野生动物在各分类阶元组成上的数量相对最高。(2)在区系成份上,马鬃山地区的野生动物无东洋界物种分布,广布种有42种,古北界物种有38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2.5%、47.5%;7种爬行动物均属古北界物种,占研究区总物种数的8.75%;古北界鸟类有14种,广布种鸟类有34种,分别占鸟类总数的29.17%、70.83%;古北界兽类有17种,广布种兽类有8种,分别占兽类总数的68%、32%。在分布型上,马鬃山地区80种野生动物中以中亚型动物为主,达到30种,占总物种数的37.5%;其次为不易归类型较多,且全为鸟类,占总物种数的25%。从48种鸟类的居留型来看,有留鸟38种,夏候鸟8种,冬候鸟2种,分别占鸟类总物种数的 79.17%、16.67%、4.17%。(3)研究区调查到的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8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22.5%。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2015)的受威胁物种有9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11.25%。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二的物种有17种,占调查总物种数的21.25%;附录三物种4种。属于我国特有种的有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和荒漠猫(Felis bieti),共2种,占调查总物种种数的2.5%。属于中围外来入侵物种的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1种。(4)运用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析了各样区鸟类和鼠类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各样区之间鸟类多样性差异明显,鼠类多样性差异不太明显;黄山井样区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最高,野马井样区均最低。(5)对研究区各纲和各样区物种进行了 G-F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鸟类和兽类G-F指数均较高,且较为接近;爬行类G-F指数最低,且为负数。四个样区的野生动物G-F指数由高到低为:黄山井、明水、红石山、野马井;四个样区的爬行动物G-F指数均等于或小于零;黄山井样区的鸟类G指数、F指数、G-F指数均最高;黄山井样区的兽类G指数最高,红石山样区的兽类F指数和G-F均最低。(6)马鬃山地区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分布在马鬃山北山羊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特别是国家珍稀保护物种较多。因此,应优先加强该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力度。马鬃山地区野生动物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有:水资源短缺、栖息地丧失与退化、人类工业建设与经济开发干扰等,针对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生态保护建议。
李东海[9](2014)在《中国沙蜥属部分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PCR和long-PCR及引物步引法直接测序,得到了荒漠沙蜥、草原沙蜥、变色沙蜥、旱地沙蜥、东疆沙蜥和青海沙蜥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6892 bp、17041 bp、16429 bp、16249 bp、16455 bp、17212 bp。荒漠沙蜥和草原沙蜥的线粒体基因组由24个tRNA、2个rRNA和13个蛋白编码基因及四个控制区组成,变色沙蜥的线粒体基因组由23个tRNA、2个rRNA和13个蛋白编码基因及三个控制区组成,旱地沙蜥、东疆沙蜥和青海沙蜥的线粒体基因组由22个tRNA、2个rRNA和13个蛋白编码基因及两个控制区组成。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运用距离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重建系统发育树,对8种中国沙蜥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沙蜥属为一个单系;2、大耳沙蜥的系统进化地位位于最基部,是沙蜥属最早分化出的一支;3、叶城沙蜥虽属于沙蜥属卵生类群,但与卵胎生类群的进化关系比较近;4、从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所呈现出来的进化关系来看,草原沙蜥、荒漠沙蜥和变色沙蜥三者的进化关系与其自身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的结构组成存在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唐晓龙[10](2013)在《青藏高原两种沙蜥的代谢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寒冷和低氧是其主要的环境特征。世居该地区的动物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具备了完善的高原环境适应性,这些高原土着动物也为研究高原生物适应性及其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沙蜥属蜥蜴是青藏高原中较为典型且广泛分布的爬行动物,被认为是研究青藏高原爬行动物适应特征及其机制的好材料。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较为系统的关于高原土着沙蜥代谢适应性的研究。本论文选用世界上垂直分布最高的蜥蜴——红尾沙蜥、青藏高原分布海拔跨度最大的青海沙蜥以及低海拔分布的荒漠沙蜥作为研究对象,从种间比较红尾沙蜥和荒漠沙蜥、种内比较不同种群的青海沙蜥以及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氧气浓度习服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青藏高原两种沙蜥的形态特征、体温选择、线粒体呼吸速率,质子漏、部分代谢酶活性、氧自由基生成速率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等多个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了这两种沙蜥对高原低温低氧环境的代谢适应特征,尝试发现其中蕴藏的机制和规律。红尾沙蜥生活在海拔4500米以上,经过长期进化对高原低温低氧的环境产生了较好的适应性。将其与亲缘关系较近、世居低海拔地区的荒漠沙蜥相比较,发现红尾沙蜥肝脏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速率显着低于荒漠沙蜥。质子漏分析表明,红尾沙蜥质子漏调节与荒漠沙蜥相比更为高效,其质子漏占State3和State4的比例分别为7-8%和74~79%,而荒漠沙蜥中分别各占24~26%和43-48%。由此推测红尾沙蜥线粒体在State4下较高的质子漏有利于产热,缩小其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而质子漏占State3的比例小于10%,有利于其提高氧气的利用率及ATP合成效率。红尾沙蜥较低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说明其能量代谢并不主要依赖无氧呼吸,并且其较高的β-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HOAD)活性表明红尾沙蜥可能在能量代谢过程中更多的依赖脂类作为能源物质。大多数研究表明低温低氧环境会诱导PGC-1α表达量上调,但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红尾沙蜥其PGC-1α和PPAR-γ表达量均显着低于温暖环境中生活的荒漠沙蜥。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红尾沙蜥在体温选择、线粒体呼吸速率以及酶活性等方面的高效调节,降低了基因水平对高原低温低氧环境的应答。线粒体过氧化氢生成速率的分析结果表明红尾沙蜥中过氧化氢生成速率较低,这很可能与其较低的线粒体呼吸速率有关,但是与哺乳动物中解偶联蛋白调节氧自由基生成的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红尾沙蜥与荒漠沙蜥在代谢调控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世居高原的红尾沙蜥对高原环境良好的适应性,同时这些结果也为后续爬行动物高原适应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青海沙蜥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是研究爬行动物对高原环境适应性的理想实验材料。我们选用生活在海拔较高的玛多种群(4300米)和低海拔的格尔木种群(2800米)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高海拔玛多种群的吻肛长和四肢长与格尔木种群没有显着差异,这一结论与经典的Bergmann定律相悖。另一方面,玛多种群的尾长和头长显着小于格尔木种群,这一结果符合Allen定律;但前后肢长却无明显种群间差异,这与Allen定律不符。在体温选择方面,玛多种群的体温选择与低海拔的格尔木种群相比相对较低,但其升温速率可能较快。两种群线粒体呼吸速率结果与红尾沙蜥和荒漠沙蜥线粒体呼吸速率比较结果相似,高海拔的玛多种群线粒体呼吸速率显着低于低海拔的格尔木种群,但在质子漏调节方面高海拔的玛多种群与红尾沙蜥存在一定差异。玛多种群中,肝脏线粒体质子漏占State4的比例约为21~27%,而红尾沙蜥肝脏线粒体质子漏占其State4的比例高达74~79%。我们推测玛多种群的青海沙蜥在静息状态下不依赖质子漏产热来提高体温,而是通过降低线粒体呼吸速率以及质子漏,从而进一步提高线粒体呼吸效率和ATP产率。玛多种群肝脏中LDH酶活性以及LDH/CS比值均显着地低于海拔相对较低的格尔木种群,这说明高海拔的青海沙蜥肝脏对无氧代谢依赖性较小。CS和HOAD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时肝脏中两种酶的活性无显着种群间差异,而30℃时格尔木种群肝脏CS和HOAD活性显着高于玛多种群;骨骼肌中仅发现20℃时CS无明显种群间差异,这些结果反映出青海沙蜥种群间不同组织在对低温环境的响应以及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爬行动物对高原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而有关这些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则相对较少。我们选用甘肃玛曲的青海沙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放在较低(低氧组)和较高(富氧组)的氧浓度下进行习服,检测氧浓度变化对其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青海沙蜥在低氧环境中倾向选择较低的体温并维持相对较低的静止代谢率,这与我们之前在青海沙蜥玛多种群和格尔木种群的比较中所得到结果一致。线粒体呼吸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两处理组间肝脏线粒体呼吸速率没有显着差异,低氧组骨骼肌线粒体State3呼吸速率在30℃均显着低于富氧组,这说明线氧浓度变化对线粒体呼吸速率的影响有限,而世居高原的沙蜥较低的线粒体呼吸速率可能主要与高原低温环境有关。低氧组骨骼肌LDH酶活性显着地低于富氧组,但在肝脏中却没有显着差异。这一结果与红尾沙蜥与荒漠沙蜥比较结果不同。我们推测世居高原的沙蜥LDH活性的组织特异性可能是低温和低氧条件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沙蜥代谢水平会显着降低,这可能会协同增强低氧条件对LDH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时这种结果可能也与不同组织对低氧环境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有关。低氧组和富氧组肝脏以及骨骼肌中HOAD酶活性均没有显着差异。这与上述种间与种群间HOAD的比较结果不一致。说明世居高原的沙蜥其脂代谢通路的激活可能主要受低温环境的影响,而在热环境较为理想的低氧环境中依靠糖代谢产生能量可能更有助于机体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过氧化氢的生成速率在两个氧处理组间并没有显着差异,这与之前我们推测氧自由基调节主要依赖线粒体呼吸速率的结论存在差异,具体的原因和调节机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此外,短期低氧习服与长期低氧适应的机制可能存在显着差异,这可能也是本实验中一些实验结果与上述种间及种群间比较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综合上述结果,作者认为红尾沙蜥和青海沙蜥在代谢方面对高原低温低氧环境具有一些独特的适应特征,这些成果填补了沙蜥属蜥蜴高原适应性研究领域的空白。结合高原低温低氧适应已有的研究成果,作者还分析了爬行动物在低温低氧适应中可能存在的机制,这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动物低氧适应机制的理论体系,更好地保护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高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但是,由于爬行动物对高原低温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实验中有关沙蜥属蜥蜴高原适应机制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问题,今后需要对相关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甘肃荒漠蜥蜴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荒漠蜥蜴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
1.1.1 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1.1.2 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
1.1.3 动物产卵巢址选择研究进展 |
1.1.4 研究的主要类群及领域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丽斑麻蜥 |
1.2.2 荒漠沙蜥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条件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研究地动植物资源 |
2.5.1 植物资源 |
2.5.2 动物资源 |
第3章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的一般特征 |
3.3.2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选择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环境变化对蜥蜴种群密度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种群密度比较 |
4.3.2 降雨量与蜥蜴种群密度 |
4.3.3 栖息地植被与蜥蜴种群密度 |
4.4 讨论 |
第5章 丽斑麻蜥产卵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卵的孵化 |
5.3.2 自然产卵巢温湿度 |
5.3.3 模拟巢温度与湿度 |
5.4 讨论 |
第6章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 |
1.3 物种多样性研究 |
1.4 脊椎动物物种编目 |
1.5 野生动物监测技术和方法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特征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3.1 野外调查方法 |
2.3.2 查阅文献 |
2.3.3 访问调查 |
2.3.4 数据处理 |
2.3.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区系地理及多样性分析 |
3.1 兽类组成及多样性 |
3.1.1 兽类物种组成 |
3.1.2 区系成分及分布型 |
3.1.3 兽类分布特征 |
3.2 鸟类组成及特点 |
3.2.1 鸟类物种组成 |
3.2.2 鸟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 |
3.2.3 鸟类留居型分析 |
3.2.4 鸟类分布特征 |
3.3 爬行类组成及特点 |
3.3.1 爬行类物种组成 |
3.3.2 爬行类区系特征 |
3.3.3 爬行类分布特征 |
3.3.4 科、属水平上多样性分析 |
3.4 珍稀、濒危及保护动物 |
3.4.1 中国特有动物 |
3.4.2 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
3.4.3 其他濒危野生动物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啮齿动物多样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地选择 |
4.2.2 调查方法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啮齿动物物种组成 |
4.3.2 群落特征 |
4.3.3 群落划分 |
4.3.4 空间分布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5.1 野骆驼保护 |
5.2 保护区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 |
1.2.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3 流域水生生物调查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及位置 |
2.1.2 研究区内自然保护区情况 |
2.2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
2.2.1 鱼类调查方法 |
2.2.2 水生动物调查方法 |
2.2.3 水生植物调查方法 |
2.2.4 其它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
2.2.5 流域水生生物调查采样点 |
2.2.6 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 |
2.2.7 流域水质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1.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1.2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2.1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2.2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3.1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3.2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4.1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4.2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5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
3.5.1 内蒙古内流河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5.2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第四章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1.1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1.2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2.1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2.2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3.1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3.2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4.1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4.2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5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5.1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5.2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6 重点流域水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
4.6.1 黄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2 辽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3 松花江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4 海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5 内流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5.1.5 内蒙古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5.2 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
5.2.1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任务和措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选题的项目来源 |
(5)瓜州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综述 |
1.1.1 生物多样性定义 |
1.1.2 生物多样性内容 |
1.1.3 生物多样性价值 |
1.1.4 生物多样性现状 |
1.1.5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 |
1.2 瓜州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1 安西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2 塘墩湖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土壤 |
2.5 植物资源 |
2.6 生境类型划分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区的选择和样方法的布设 |
3.1.2 野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 |
3.2 数据处理 |
3.2.1 物种分类与鉴定 |
3.2.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2.3 技术路线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鱼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
4.1.1 鱼类物种组成 |
4.1.2 鱼类资源特点 |
4.2 两栖爬行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
4.2.1 两栖爬行类物种组成 |
4.2.2 两栖爬行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特征 |
4.2.3 两栖爬行类不同生境多样性分析 |
4.3 鸟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
4.3.1 鸟类物种组成 |
4.3.2 鸟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特征 |
4.3.3 鸟类居留型分析 |
4.3.4 生态类群分析 |
4.3.5 珍稀鸟类及保护等级 |
4.3.6 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组成特征 |
4.3.7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分析 |
4.4 兽类资源物种组成及特点 |
4.4.1 兽类物种组成 |
4.4.2 兽类区系成分及分布型特征 |
4.4.3 珍稀兽类及保护等级 |
第5章 讨论 |
5.1 塘墩湖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 |
5.1.1 鱼类资源现状 |
5.1.2 两栖爬行类资源现状 |
5.1.3 鸟类资源现状 |
5.1.4 兽类资源现状 |
5.2 塘墩湖保护区物种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气候变化 |
5.2.2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
5.2.3 过度放牧 |
5.2.4 乱砍滥挖 |
5.2.5 环境污染 |
5.3 对策与建议 |
5.3.1 加强水资源监测 |
5.3.2 草原围栏禁牧 |
5.3.3 病虫害防治 |
5.3.4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 |
5.3.5 加强保护区基础科研工作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瓜州塘墩湖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图 |
(6)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国内外蜥蜴研究概况 |
1.1.1 研究的主要领域 |
1.1.2 繁殖输出的研究现状 |
1.1.3 卵孵化的研究现状 |
1.1.4 学习行为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 |
1.2.1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
1.2.2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科学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 |
2.1 二连浩特市 |
2.2 鄂尔多斯市 |
3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材料 |
3.1.3 方法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和丽斑麻蜥学习行为的研究 |
4.1 实验对象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分析 |
4.4.1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和丽斑麻蜥成功逃脱得分分析 |
4.4.2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和丽斑麻蜥学习能力的比较 |
4.4.3 两地理种群荒漠沙蜥攻击行为的比较 |
4.5 讨论 |
5 结语 |
5.1 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 |
5.2 两种蜥蜴不同地理种群间学习行为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的研究现状 |
1.2.2 蜥蜴的研究现状 |
1.2.3 蜘蜴繁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地区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条件 |
2.3 气候特征 |
2.4 植被特征 |
2.5 野生动物资源 |
2.6 生态保护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野外调查 |
3.1.1 蜥蜴的群落组成调查 |
3.1.2 栖息地特征调查 |
3.2 室内实验设计 |
3.2.1 实验器材和实验动物 |
3.2.2 实验方案 |
3.3 数据处理 |
3.3.1 蜥蜴的群落组成 |
3.3.2 栖息地特征 |
3.3.3 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因子 |
3.3.4 蜥蜴的繁殖输出 |
4 研究结果 |
4.1 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 |
4.1.1 蜥蜴的群落组成 |
4.1.2 蜥蜴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
4.1.3 蜥蜴群落的多样性 |
4.1.4 栖息地特征 |
4.1.5 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因子 |
4.2 荒漠化对蜥蜴繁殖输出的影响 |
4.2.1 荒漠沙蜥的产后形态 |
4.2.2 荒漠沙蜥的孵化情况 |
4.2.3 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 |
5 讨论 |
5.1 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 |
5.1.1 蜥蜴的群落组成 |
5.1.2 蜥蜴群落的多样性 |
5.1.3 蜥蜴群落组成的影响因子 |
5.2 荒漠化对蜥蜴繁殖输出的影响 |
5.2.1 荒漠沙蜥的产后形态 |
5.2.2 荒漠沙蜥的孵化情况 |
5.2.3 荒漠沙蜥的繁殖输出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甘肃马鬃山地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2.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内涵 |
2.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
2.3 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2.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2.5 甘肃马鬃山地区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水文 |
3.4 植物资源 |
3.5 社会经济 |
4 研究方法 |
4.1 技术路线 |
4.2 外业调查 |
4.2.1 样区样地选择及布设 |
4.2.2 物种多样性调查 |
4.2.3 分布及栖息地调查 |
4.2.4 受威胁及保护管理状况调查 |
4.3 数据统计 |
4.3.1 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物种组成特征 |
5.1.1 分类阶元组成多样性 |
5.1.2 区系分布型特征 |
5.1.3 鸟类居留型分析 |
5.1.4 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组成 |
5.1.5 外来入侵物种 |
5.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1 各样区野生动物群落组成分析 |
5.2.2 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 |
5.2.3 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 |
6 资源现状与保护建议 |
6.1 马鬃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6.2 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6.2.1 自然生态条件的变化 |
6.2.2 人类活动的影响 |
6.3 生态保护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沙蜥属部分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中国沙蜥属研究现状 |
1.1 分类和分布 |
1.2 生理生化研究 |
1.2.1 生理学研究 |
1.2.2 组织结构学研究 |
1.2.3 染色体核型研究 |
1.3 生态学研究 |
1.3.1 宏观生态研究 |
1.3.1.1 食性研究 |
1.3.1.2 繁殖研究 |
1.3.1.3 群落和种群多样性 |
1.3.2 分子生态 |
1.4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二章 6种中国沙蜥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1.1 实验标本的采集、鉴定与保存 |
2.1.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2.2 引物设计、PCR扩增 |
2.1.2.3 纯化、测序和序列拼接 |
2.1.2.4 序列分析、基因和控制区(D-loop区)定位及全序列注释 |
2.2 实验结果 |
2.2.1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
2.2.1.1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1.2 PCR扩增 |
2.2.2 序列处理及分析 |
2.2.2.1 序列拼接 |
2.2.2.2 序列分析 |
2.2.2.3 基因和控制区(D-loop区)定位 |
2.2.2.3.1 蛋白编码基因和密码子 |
2.2.2.3.2 tRNA、rRNA基因及轻链复制起点(OL) |
2.2.2.3.3 控制区(D-loop区)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mtDNA的蛋白编码基因探讨中国沙蜥属部分物种的内系统发育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总DNA的提取、测序及相关序列分析 |
3.1.3 线粒体DNA的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数据 |
3.1.4 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青藏高原两种沙蜥的代谢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陆生脊椎动物对高原环境适应的研究进展 |
1.1 心肺结构对高原的适应 |
1.2 骨骼肌结构对高原的适应 |
1.3 血液学特征及血氧亲和性的高原适应性 |
1.4 代谢率及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的高原适应性 |
1.5 低氧响应基因表达变化及上下游的调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青藏高原沙蜥属蜥蜴研究概况 |
2.1 沙蜥属蜥蜴研究概况 |
2.2 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沙蜥研究概况 |
2.3 红尾沙蜥和青海沙蜥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红尾沙蜥和青海沙蜥的代谢特征及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制 |
第三章 红尾沙蜥的代谢特征及其适应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青海沙蜥体温选择和代谢的高原适应特征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氧气浓度对青海沙蜥体温调节和代谢特征的影响及其机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论及创新点 |
结论 |
创新点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术交流及获奖情况 |
学术交流 |
获奖情况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甘肃荒漠蜥蜴群落结构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D]. 杨俊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叶城沙蜥两性异形和形态特征的地理差异研究[D]. 阿尔孜古·衣米提. 新疆大学, 2021
- [3]甘肃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 田翠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D]. 云鹏. 内蒙古大学, 2020
- [5]瓜州塘墩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 贺俊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D]. 张晓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 [7]栖息地荒漠化对蜥蜴群落组成和繁殖输出的影响[D]. 韦锦云.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8]甘肃马鬃山地区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D]. 赵海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5)
- [9]中国沙蜥属部分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李东海. 兰州大学, 2014(05)
- [10]青藏高原两种沙蜥的代谢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D]. 唐晓龙. 兰州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