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自主培训的外部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邢周凌,王一鸣,李灵璐,邢周兰,吴新辉,沈伊默[1](2014)在《影响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因素分析:基于多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4家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影响中国创业板企业业绩的因素,研究发现: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不能单独影响企业绩效,通过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当企业外部环境稳定时,通过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就会提升企业绩效;反之会降低企业绩效。此外,研究还发现,自主创新过程控制能力是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转化为产出能力的关键。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受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自主创新能力等各变量的相互匹配程度的影响。以上研究结论既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保持创新性和成长性提供了实践依据,又有利于本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高光[2](2015)在《教师专业发展: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文中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弊端,开始提倡教师的自主发展。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担心实行教师自主发展会导致教师的懒惰懈怠和放任自流,无法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为此,很多研究者提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将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有效结合的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寻找新的方向,就成为一项新的重要的研究工作。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及焦点调查法,收集了大量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定量、定性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各自的特点,两者在现实中的对立与冲突,以及它们之间潜在的相互促进作用。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全面探索了将外部驱动和自主发展有效结合的途径与策略,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模式。首先,本研究发现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是把“双刃剑”,对教师自主发展既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不可回避的阻碍与抑制。一方面,如果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设计、引导地恰当,就不仅能够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还能够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力,为教师的自主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基本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主导,在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化、形式化的发展活动和衡量要求,从而阻碍和抑制了教师的灵活自主发展。此次研究证明,很多教师都愿意利用良好的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将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机会转化为自主发展机遇,甚至还能反过来参与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规则的制定。这就不仅改变了教师在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面前的被动局面,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其次,在对两位典型教师——邓老师和朱老师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发现:第一,外部驱动式的专业发展在精不在多。少而精的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第二,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兴趣。第三,专业发展理论培训的缺失不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第四,学生的积极挑战和宽松的学校管理更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第五,专家指导和配套资源的支持在教师自主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六,教师自主发展上的成功,往往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最后,本次研究还发现,学校时间安排、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以及学生素质的高低等因素均对教师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和自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上述发现,为了有效地促进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与教师自主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本研究建议:首先要针对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做好“加减乘除”四项工作。在做“加法”上,第一,增加有效专业发展的数量和频率;第二,要加强教师薄弱领域的专业发展;第三,要重视对弱势教师的培训。在做“减法”上,第一,要降低校外专业发展活动的频率;第二,要逐步淘汰“鸡肋”式的专业发展项目;第三,要适当降低对教师的学分要求。在做“乘法”上,第一,要强化对教师研究方法的培训;第二,要扩大教师脱产学习的机会;第三,要加强专家对教研活动的指导。在做“除法”上,第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建立专业发展项目的竞争机制;第二,要赋予教师选择培训项目的权力,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能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加减乘除”四项工作要互相结合、互相促进。除了要做好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的四项改进之外,教师本人也需要意识到自身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并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尝试生产和创造知识、组建学习共同体,来提高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在行政管理方面,要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高传贵[3](2018)在《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与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能否处于价值链竞争优势地位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动力,是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指标。以往的学者从内生、外生两个角度研究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因素,内生驱动因素研究关注了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战略、企业创新型员工、企业创新型组织等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外生驱动因素研究关注了科技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力、市场势力、政府政策等因素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尽管已有学者指出内生驱动是关键,但是一来鲜有学者构建全面的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系统,二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诸如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创新文化等关键的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有了新的表征和内涵,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构,三来现有研究缺乏内生性驱动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价值创造的影响机制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本论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最后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性驱动系统。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研究了企业自主创新驱动的理论体系,指出资源基础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有其矛盾性与契合性,在两种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结合案例阐述来研究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因素。借鉴资源基础理论阐述内生性驱动因素之企业技术资源与创新、企业人力资源与创新、企业文化资源与创新、企业社会网络资源与创新,以及外生性驱动因素之企业技术引进、企业战略联盟、企业并购等,内、外部驱动资源需要管理与协同,得出内生性驱动因素是关键。借鉴路径依赖理论,指出路径依赖的知识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发展方向和“制度”框架,但和自主创新管理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在企业自主创新管理中虽然或多或少还是受制于路径依赖,但是应尽可能的摆脱“路径依赖”的笼牢,企业需要“反求诸己”,形成基于内生性驱动因素的企业创新管理路径与机制。本论文对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的两大关键因素——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创新文化进行重新解构并进行重构,通过对433个企业样本的调查,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生成测量题项,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过程进一步确定测量题项和确定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五个构成维度:忧患意识与远见卓识、创新超越与追寻价值、主动竞争与尝试新模式、创新方向感与视野、风险偏好与大胆行动,企业创新文化的六个构成维度:顾客导向与创新氛围、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人性化管理与员工赋能、培训研修与创新合作、多元化参与形式丰富、敢冒风险与容忍失败。基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构成维度将企业家划分为六个群体:利他超越型企业家、创新缺失型企业家、创新超越型企业家、忧患远见型企业家、视野广阔型企业家、主动探新型企业家,基于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维度将企业划分为七个群体:多元化参与型企业、敢冒风险与容忍失败型企业、培训发展型企业、顾客导向创新型企业、员工赋能型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创新缺失型企业。两大关键内生性驱动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财务价值创造与非财务价值创造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创新型战略与创新型组织都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型战略与创新型组织完全中介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全中介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财务价值创造,部分中介了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关系;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价值创造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自主创新能力完全中介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部分中介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非财务价值创造的影响,创新型组织完全中介创新型文化各维度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企业创新文化的人性化管理与员工赋能维度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别受创新型战略、创新型组织、创新型员工的完全中介,而创新型文化的其他维度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受创新型战略、创新型组织、创新型员工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不一。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本论文构建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性驱动系统包括本源性内生驱动因素(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创新文化)和关键性内生驱动因素(创新型战略、创新型组织、创新型员工)。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之企业家创新精神子系统包括敏锐感知创新可能,超前思考、勇于冒险,克服惯性阻力,赋能赋权、激发创造性,自我蜕变;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之企业创新文化子系统包括自主创新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鼓励试错、容忍失败,开放式创新、引领客户新需求,以“致良知”为创新文化的根本,营造快乐、激发想象力,知识共享、价值共享,崇尚自由、平等主义,倡导全员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之创新战略子系统包括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框架、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流程、不同阶段的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类型、自主创新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战略资源配置与整合、自主创新战略模式选择、自主创新模式的战略嵌入;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之组织子系统包括企业自组织化,扁平、去中心化,阿米巴组织,蜂窝群组,倒三角组织,创新平台,深度孵化;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之员工子系统包括员工赋能、员工自主经营、人人是创客、关注精英成长、伙伴文化、互相迭代、消费群的内部员工化。本文所搭建的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性驱动系统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提供了现实可操作的方法和路线。
刘春雷[4](2013)在《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萌发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西方企业大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尤其在信息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的合力推动下,其功能、结构、特点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作为根植于企业生产实践但却相对独立于传统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具特色的企业大学,在其逐渐发展、完善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也探索出各自的成功之道。然而,不同的企业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在的行业各异,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土壤各不相同,因此具体企业大学的成功之道显然难以推广和效仿;同时,企业大学是基于母体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具有实践先于研究的特点,由此导致了对企业大学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如火如荼的企业大学实践。近年来,国外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大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遗憾的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领域,至今对企业大学知之甚少。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大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而且使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不能及时吸取企业大学的许多独特经验和有价值的理念,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尤其是与现代企业和企业制度的联系与合作。本论文是从高等教育视角开展的企业大学研究。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深入研究了企业大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通过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企业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内外驱动因素。基于实践调研并结合典型案例,全面分析现代企业大学的发展现状,从企业大学的内外关系、运营模式、产品认证到服务范围、存在形式、所属组织的规模属性,较全面地分析归纳了现代企业大学的共性特征,分析阐述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和组织运行逻辑,并分析探讨了企业大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第二,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开展了企业大学与相关高教机构、企业大学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论文着重比较分析了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教育公司等高教机构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深入剖析了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和组织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大学、学习型组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与界定。论文认为,企业大学主要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其高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其产生发展源自母体企业对知识要素及专业化知识生产服务的内在需求。企业大学由母体企业出资创办并运营管理,是隶属于母体企业并服务于母体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核心业务的新型专业化多功能的知识生产服务组织。企业大学提供的知识生产服务是以生产实践逻辑为基础,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学科专业逻辑,同时又是与母体企业的生产实践相融合,是其它高教机构所无法替代的。企业大学以求善求用的知识观为指导;以发展企业学习能力、增长企业智慧为使命;以专业化的知识生产服务为支撑:以全员全面全程学习为基础;以服务发展战略为核心;以改善工作绩效为导向;以最优化最大化知识效能为宗旨;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第三,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着眼,探讨了企业大学的价值及其对高等教育多元化创新发展的启示。论文概括了企业大学对现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其一,企业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领域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边界;其二,企业大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效能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由此促进了大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三,企业大学将信息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之中。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组织性质及组织运行逻辑,能对企业大学实践予以科学指导,遵循企业大学的客观规律来设计、创办、运营、管理、建设、发展企业大学,预测企业大学的发展趋势,科学评价企业大学并引导企业大学的健康发展。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开展企业大学研究,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的时代需要。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创业型大学、高等教育公司、企业大学的崛起和迅猛发展,表明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知识经济?如何在科技创新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知识要素的开发、生产上发挥关键作用?借鉴企业大学的经营之道、成功之道,遵循人力资本开发和知识创新的客观规律,加强与企业创新实践的联系,参与建立企业大学联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大学应用类专业的发展。
赵秀丽[5](2013)在《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理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但纵观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其整体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竞争力还不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事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提升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确立和强化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为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发现,已有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企业自身建设的研究上,而很少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实践中,现代技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也决定了企业不能单打独斗、自我封闭,而应通过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形成创新网络体系,有效降低研发风险和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益。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需要在其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同时,国家创新体系从国家、制度和效率层面上外在地决定着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构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制度框架。因此,本文选择从国家创新体系这一角度深入研究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基本方法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首先,综合国内外创新理论,架构了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国家创新体系和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分析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界定了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性。进一步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关联性。重点分析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论证国家创新体系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对影响自主创新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细化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是为国有企业与国家创新体系各部门进行紧密的创新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结合我国政府相关政策规定,论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以便找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尚不成熟三个方面,使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最后,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特别强调科学的创新理念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应突出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创新驱动理念、协同创新理念、持续创新理念和立法先行理念。坚持“四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可供选择的基本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三条具体实现路径。第一,分析强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其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的关系,为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确定方向和重点,立足解决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问题,重点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强调了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更加紧密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和环境问题。第二,论述了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利于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指出了要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必须注重长期长效产学研合作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国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三种主要方式,即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论述了推进国家发展战略核心重要举措的产学研合作,必须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必须积极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从重视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作用、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第三,突出了社会生态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着重就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措施。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体制保障。主要探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需求激励政策两个方面。突出了政府采购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为政府制定出台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提供参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法律支撑。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对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的两个着力点,即在全社会培育和营造一种持久而深入人心的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精神文化氛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创新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通过以上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理论的建设,同时也对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以上研究,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带动作用,必须强化国有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提升。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围绕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也将会更加深入。
王鹏[6](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肖琳[7](2019)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大力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在经济实践中也寻求协同合作,以控制成本和快速高效的方式开展创新活动,追求技术领先。协同创新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向全国蔓延壮大。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创新,创新的成果以知识为载体不断变革和传播。协同创新主体围绕知识开展交流与共享活动来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通过互补性知识交流活动加速创新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即知识互动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研究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有强烈的实践需求。它对于丰富协同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都有重要理论意义;它对于分析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知识互动管理机制以指导企业的知识互动实践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展开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对企业协同创新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研究聚焦于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问题,并根据这一研究主题提出了五个具体研究问题:1)企业协同创新的具体过程都有哪些知识互动的表现?2)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以及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影响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关键因素?4)这些影响因素在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互动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和促进知识互动的启示?5)围绕影响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关键因素和演化规律,设计哪些相对应的机制措施,以促进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互动?为了回答这五个问题,本文开展了围绕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具体过程是:在第2章中梳理协同创新和知识互动的相关研究综述,从中得出本研究的理论渊源与依据;在第3章中紧密结合我国协同创新过程的知识互动行为进行分析,阐释其中知识互动的过程与特性;依据特性分析的内容,在第4章中整理和提出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的假设;第5章开展实证研究工作,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研究的假设,步骤包括提炼相关构念、设计和修正量表、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问卷调查、讨论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中介效应检验和影响路径系数的计算等工作。最后依据检验结果得到假设的结论,对结论进行说明。在第6章对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行为开展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目的是为了得到知识互动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通过其中的主导反馈环和灵敏度参数变化的仿真得到了不同参数变化的影响差异。并以此做出对应的政策分析。论文在第7章进行了机制构建工作,是以前两章静态实证研究和动态仿真分析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开展企业知识互动的博弈分析,目的是通过博弈各方的得失得到机制设计的理论支持,步骤是对占优均衡策略探讨和动态复制方程的分析得到演化博弈的结论,以此探讨促进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机制,提出多个方面的机制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机制的合理性;最后也针对管理部门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定性、定量和仿真方法的研究,本文得到解答上述五个问题的结论。这些结论主要内容如下:1)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且有序递进变化。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协同创新的框架模型,详细探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并划分为构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讨论每个阶段对应的知识互动表现形式的不同。构建阶段的知识互动体现在知识搜寻与知识匹配;发展阶段的知识互动体现为知识共享和整合;成熟阶段的知识互动表现为知识创新与应用。知识互动的内容是为协同创新服务的。依据协同创新每个阶段的目标,知识互动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且随着协同创新过程呈现有序递进的演化关系。2)企业协同创新的知识互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知识搜寻和匹配过程中注重知识互补性和战略一致性。在创新组织构建阶段,协同创新的盟主企业主要依照知识互补性和企业战略一致性评估合作对方,预估对方企业对创新目标的贡献度和重要性,以此判断对方企业是否合适加入到协同创新组织中。因此,这一阶段知识交流的主要前提是寻找互补性知识,目标是达成统一的协同创新战略。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过程高效运行依赖于参与双方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即知识发送企业的知识输出能力和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企业协同创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达成企业间的知识协同、资源协同等。因此围绕企业间的知识互动行为是开展知识的共享和整合。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缺少哪些知识、对方需要什么知识、如何更有效地将知识传送给对方、如何将对方传递的知识有效地吸收和消化、并与自身知识进行整合等,只有做到创新组织内成员间的知识互相共享与整合,才能实现知识的协同。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关键是知识结合企业实践进行内化增值。知识创新才是知识互动的目的。在知识共享基础上,将整合的知识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升华,才能形成新的独有知识。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当然,创新的知识只有投入应用才会产生创新绩效,但知识的应用还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3)从特性分析中理出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收益预期、文化相容性、信任程度、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信息化平台。讨论这6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影响路径假设。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数据检验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工作。实证研究的结果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的显着性。结果表明收益预期对知识互动存在重要影响;文化相容性对知识匹配存在影响,但对知识搜寻影响不大;信任程度对知识搜寻和匹配都存在影响;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共享存在很大影响,但对知识应用没有太大直接作用;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影响系数都很大,决定了知识互动的效率和质量;创新信息化平台因素对知识互动存在影响,但系数相对较小。4)本研究的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和结果分析表明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及存在的差异,揭示了知识互动系统的一些长期演化的规律。(1)知识接受企业学习效率比知识输出企业获得创新知识的效率要高。输出企业将自身知识过快投入到知识共享活动中,容易造成过早散失知识优势。企业过分专注协同创新会造成自身自主创新绩效降低。(2)收益预期指标对整个协同创新活动都存在强大的刺激效应。从长期演变规律看,收益预期能大幅提高知识创新效率。(3)知识输出能力降低会严重影响企业投入的共享知识量,降低协同创新的知识基础水平。相反的,提高知识接受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有利于缩短创新组织的知识交互的时间,对创新组织的平均知识水平增长高度正相关。(4)信任对整个创新反馈环都起到一定的良性影响。维护和增强信任度,会促使共享和创新的知识量良性增长。5)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演化博弈分析说明了企业会采取何种占优均衡策略受到企业参与知识交互活动可获得的总收益和投入的总成本影响。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分配与激励制度是提高知识互动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对企业间关系水平系数的分析说明制定高效的信任机制可以提高各利益主体的知识互动的积极性和互动效率。设计符合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协调机制将极大提高知识互动的效率与效果。建立有效学习机制来提高参与企业的知识输出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减少知识互动的成本,促使知识互动顺利开展。本文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开展对应的机制设计,不同的子机制共同构成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的整体。其中激励机制、学习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是互为补充,共同保障知识互动整体有序有效开展。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机制合理性,采用金龙客车协同创新的案例来说明。通过分析案例中影响知识互动的几个要素,佐证了机制中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并在机制设计基础上,从企业组织和政府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促进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学术贡献在于:1)对知识互动的细化和分析使得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代理人对知识有更好地能动掌控,为知识互动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依据,有利于对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运用,为学术界其他研究者进行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互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研究从知识互动的有序形态递进变化的视角分析其演进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构建实证研究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丰富和扩充了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是为知识管理的理论添砖加瓦。3)研究采用静态数据实证研究和动态仿真分析相结合、演化博弈提供理论支持,三种手段互为补充,更有效和全面地观察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长期动态的演化规律,为机制设计提供了依据,使得整个研究将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虽然解答了预期的问题,但研究中还存在不足,如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有待扩充和完善、实证研究存在地域覆盖局限性等,改进这些不足之处和开展案例研究及知识互动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等都是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何琳[8](2013)在《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汽车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大量引进和学习外部技术,加快了产业发展的进程。然而,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依然薄弱,关键零部件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限制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汽车企业如何通过外部技术整合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自主品牌整车制造企业的外部技术整合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我国汽车企业的外部技术整合是沿着怎样的路径发展的,这个过程对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本文构建“双链模型”,从“学习链”和“技术链”的视角在理论上阐释技术整合的完整链条。从“学习链”视角看,外部技术整合应包括技术载体整合、技术知识整合与研发惯例整合。从“技术链”视角看,外部技术整合应包括制造技术整合,架构技术整合、核心元件技术整合和前沿研究开发整合。以“双链模型”为分析逻辑,论文研究了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的历程,明晰了技术整合中的缺失环节。这些缺失环节导致外部技术整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比较缓慢。对长安汽车的案例分析显示,由于较为完整地实践了“双链模型”中的各个环节,技术整合对长安汽车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由此论文从纵向延伸“学习链”和横向拓展“技术链”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整合路径发展的建议。第二,企业应如何提升技术整合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双链”的全部环节?这就需要对外部技术整合能力演化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论文借鉴资源理论和自组织演化理论,认为技术整合能力的提升是企业内部资源数量积累、资源结构改善以及组织惯例优化带来的结果,但资源的数量积累和结构改变并不会自动发生,而是在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决策与机制作用下的一个渐进过程。随机涨落在特定的环境和企业资源状态下,演变为不同的巨涨落,从而推动企业能力形成各自不同的演化路径。对长安汽车的案例分析,显示了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能力的演化过程。
刘伟岩[9](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肖新平[10](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二、企业自主培训的外部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自主培训的外部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因素分析:基于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文献回顾与理论架构 |
1、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影响已有研究结果 |
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已有研究结果 |
3、环境动态性, 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 |
4、理论框架 |
研究设计 |
1、问题界定 |
2、案例选择 |
3、数据采集 |
4、分析研究 |
( 1) 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
( 2) 授权 |
( 3) 激励 |
( 4) 自主创新投入能力 |
( 5) 自主创新过程控制能力 |
( 6) 自主创新产出能力 |
( 7) 财务绩效 |
( 8) 运营绩效 |
( 9) 环境动态性 |
5、案例分析结果 |
结论与讨论 |
1、主要结论 |
2、理论意义 |
3、实践意义 |
4、研究局限及未来方向 |
(2)教师专业发展: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同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越来越多 |
1.1.3 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并不理想 |
1.1.4 人们希望将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结合起来 |
1.2 研究的问题 |
1.2.1 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与教师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 |
1.2.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师专业发展 |
1.3.2 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 |
1.3.3 教师自主发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
2.2.1 对唯物辩证法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分析 |
2.2.2 教师专业发展中体现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
2.2.2.1 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外因作用的过分重视 |
2.2.2.2 教师专业发展中要重视教师的内因 |
2.2.2.3 教师专业发展中内外因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 |
2.2.2.4 教师专业发展中要重视内外因的结合 |
2.2.3 文献评述 |
2.3 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 |
2.3.1 对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的历史考察 |
2.3.1.1 X理论 |
2.3.1.2Y理论 |
2.3.1.3 超Y理论 |
2.3.1.4 Z理论 |
2.3.2 人性假设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2.3.2.1X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2.3.2.2Y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2.3.2.3 超Y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2.3.2.4 Z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2.3.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 文献研究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3.1 调查的总体与样本 |
3.3.2 调查问卷的研发 |
3.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4 质量保障措施与不足之处 |
3.4 访谈法 |
3.4.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3 访谈的实施步骤 |
3.4.4 质量保障措施与不足之处 |
3.5 个案研究法 |
3.6 观察法 |
3.7 焦点调查 |
3.8 研究的效度问题 |
第四章 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实证调查的分析 |
4.1 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 |
4.2 外部驱动对自主发展的“双刃剑”效应 |
4.2.1 激发意识与培养能力 |
4.2.2“加速度”与“催化剂” |
4.2.3 阻碍与抑制 |
4.3 自主发展与外部驱动之间的张力 |
4.3.1 独立与依赖 |
4.3.2 渴望与排斥 |
4.3.3 转化与超越 |
4.4 外部环境对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关系的影响 |
4.4.1 与工作时间相冲突 |
4.4.2 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 |
4.4.3 生源质量不高 |
4.5 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的分析 |
第五章 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两位教师的个案研究 |
5.1 邓老师的案例 |
5.1.1 邓老师的基本情况 |
5.1.2 邓老师的专业发展历程 |
5.1.2.1 基础奠基阶段(1986 年-1991 年) |
5.1.2.2 教研创新阶段(1991 年-2000 年) |
5.1.2.3 理论提升阶段(1999 年-2004 年) |
5.1.2.4 私立学校阶段(2004 年-2010 年) |
5.1.2.5 教师培训与理论研究阶段(2010 年至今) |
5.1.3 邓老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5.1.3.1 少而精的外部驱动更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
5.1.3.2 自主发展需要专家的指导和资源的支持 |
5.1.3.3 教师自主发展的好能够更好地促进外部驱动的发展 |
5.1.3.4 不断给教师挑战能够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潜力 |
5.1.3.5 内紧外松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二者的结合 |
5.1.3.6Y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5.1.4 案例小结 |
5.2 朱老师的案例 |
5.2.1 朱老师的基本情况 |
5.2.2 朱老师的专业发展历程 |
5.2.2.1 新教师规范化培训阶段(2011 年-2012 年) |
5.2.2.2 常规校本研修阶段(2011 年-2014 年) |
5.2.2.3 在职研究生阶段(2012 年-2014 年) |
5.2.3 朱老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5.2.3.1 外部驱动过多不利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开展 |
5.2.3.2 外部驱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自主发展 |
5.2.3.3 理论培训的缺失不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
5.2.3.4 外紧内松的环境不利于二者的结合 |
5.2.3.5X理论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5.2.4 案例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
6.1 做好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的“加减乘除” |
6.1.1 做“加法” |
6.1.1.1 增加有效专业发展的数量和频率 |
6.1.1.2 加强教师薄弱领域的专业发展 |
6.1.1.3 为弱势教师“雪中送炭” |
6.1.2 做“减法” |
6.1.2.1 降低校外专业发展活动的频率 |
6.1.2.2 逐步淘汰“鸡肋”式的培训项目 |
6.1.2.3 适当降低对教师的学分要求 |
6.1.3 做“乘法” |
6.1.3.1 强化教育研究方法的培训 |
6.1.3.2 扩大教师脱产学习的机会 |
6.1.3.3 加强专家对教研活动的指导 |
6.1.4 做“除法” |
6.1.4.1 建立专业发展项目的竞争机制 |
6.1.4.2 赋予教师选择培训项目的权力 |
6.1.5“加减乘除”之间的逻辑关系 |
6.2 教师要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 |
6.2.1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
6.2.2 尝试生产和创造知识 |
6.2.3 组建学习共同体 |
6.3 改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
6.3.1 教师评价:由关注学生分数转向教师发展 |
6.3.2 管理理念:由X理论转向超Y理论和Z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问卷(试调查) |
附录2 教师问卷(正式调查) |
附录3 校长问卷 |
附录4 教师访谈邀请函 |
附录5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6 教研员访谈提纲 |
附录7 姜老师、李老师、陆老师、胡老师访谈记录 20141105 |
附录8 与教研员王老师交流记录 20141105 |
附录9 严老师访谈记录 20141129 |
附录10 邓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01 |
附录11 曾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01 |
附录12 朱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05 |
附录13 魏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23 |
附录14 李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24 |
附录15 曹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28 |
附录16 陆老师访谈记录 20141229 |
附录17 某某区推进分层作业语数外理化联合教研活动 |
附录18 某区阅读领航优质展示课语文学科分层作业研讨 |
附录19 慧明中学校本研修——校级调研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与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梳理法 |
1.3.2 访谈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研究路线与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企业创新理论的演进 |
2.1.1 古典经济学家的技术进步思想 |
2.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2.1.3 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 |
2.2 企业自主创新及其动力研究 |
2.2.1 自主创新的内涵 |
2.2.2 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因素的分类 |
2.2.3 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 |
2.2.4 企业自主创新外生性驱动因素 |
2.2.5 企业自主创新内生、外生性驱动因素的关系 |
2.3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
2.3.1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分类 |
2.3.2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2.4 企业自主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 |
2.4.1 企业自主创新机制 |
2.4.2 企业自主创新路径 |
2.5 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
2.5.1 现有理论的贡献 |
2.5.2 现有理论的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资源基础与路径依赖理论 |
3.1 资源基础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的内涵 |
3.1.1 资源基础理论的内涵 |
3.1.2 路径依赖理论的内涵 |
3.1.3 资源基础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的矛盾与契合 |
3.2 企业自主创新内生驱动成因:两种理论的阐释 |
3.2.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内生驱动成因 |
3.2.2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内生驱动成因 |
3.3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
3.3.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
3.3.2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
4.1 研究框架与样本概述 |
4.2 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探索性构建 |
4.2.1 测量题项的生成 |
4.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3 题项重要性与表现性 |
4.2.4 聚类分析 |
4.3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影响 |
4.3.1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
4.3.2 企业家创新精神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创新型战略与创新型组织的中介作用 |
4.3.3 企业家创新精神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创新型员工的中介作用 |
4.3.4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制:自主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5 变量测量与研究方法 |
4.3.6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 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创新文化与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
5.1 研究框架与样本概述 |
5.2 企业创新文化的探索性构建 |
5.2.1 测量题项的生成 |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3 题项重要性与表现性 |
5.2.4 聚类分析 |
5.3 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自主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影响 |
5.3.1 研究理论与实证模型 |
5.3.2 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
5.3.3 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机制:自主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企业创新文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创新型组织的中介作用 |
5.3.5 企业创新文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创新型战略的中介作用 |
5.3.6 企业创新文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创新型员工的中介作用 |
5.3.7 变量测量与研究方法 |
5.3.8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性驱动系统构建 |
6.1 本源性内生驱动系统 |
6.1.1 企业家创新精神子系统 |
6.1.2 企业自主创新型文化子系统 |
6.2 关键性内生驱动系统 |
6.2.1 企业自主创新型战略子系统 |
6.2.2 企业自主创新型组织子系统 |
6.2.3 企业自主创新型员工子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谢辞 |
附: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概念界定 |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 |
一、企业大学的由来 |
二、企业大学实践发展现状 |
三、企业大学实践发展述评 |
第二节 企业大学理论研究 |
一、企业大学研究主体与研究视角 |
二、企业大学理论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历史透析 |
第一节 企业大学发展历程分析 |
一、厂办学校的兴起:20世纪10年代前 |
二、企业大学的萌芽:20世纪10—50年代 |
三、企业大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 |
四、企业大学总体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
第二节 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
一、相关概念描述 |
二、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 |
三、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外在驱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大学现状解析 |
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案例 |
一、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简述 |
二、中国电信学院 |
三、爱立信中国学院 |
四、国美培训中心 |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内部关系 |
一、隶属关系 |
二、组织架构 |
三、共性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外部关系——企业大学联盟 |
一、基于企业大学联盟的教育服务 |
二、企业大学联盟模式 |
三、共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运营模式 |
一、项目管理模式 |
二、共性特征分析 |
三、筹资模式 |
四、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五节 企业大学的学习项目认证与服务范围 |
一、学习项目认证 |
二、共性特征分析 |
三、服务范围 |
四、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节 企业大学的存在形式 |
一、实体形式与虚拟形式 |
二、共性特征分析 |
第七节 企业大学所属组织的规模与属性 |
一、组织规模 |
二、组织性质 |
三、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八节 企业大学共性特征分析总结 |
一、组织性质——自助服务 |
二、组织运行逻辑——生产实践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大学与相关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大学比较研究的维度 |
第二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公共服务的高教机构 |
一、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 |
二、企业大学与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 |
三、企业大学与高等职业院校 |
第三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市场服务的高教机构 |
一、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公司 |
二、企业大学与教育培训公司 |
第四节 企业大学与提供自助服务的高教机构 |
一、企业大学与企业培训部门 |
二、企业大学与组织大学 |
第五节 企业大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 |
二、企业大学与大学 |
三、企业大学与学习型组织 |
四、企业大学的内涵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社会生产实践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
一、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化 |
二、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发展 |
三、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内容形式、人才培养发生根本变化 |
四、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现代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发展环境的完善 |
第二节 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
一、企业大学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边界 |
二、企业大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效能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与大学体制机制创新 |
三、企业大学将信息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注入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大学深化研究的探讨 |
第一节 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与核心价值 |
一、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 |
二、企业大学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与知识类型 |
一、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 |
二、企业大学的知识类型 |
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 |
一、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大学 |
二、参与合作联盟的企业大学 |
三、提供市场服务的企业大学 |
四、企业大学的发展演变 |
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评价原则 |
一、创办企业大学是否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实质性需求 |
二、企业大学运行是否遵循企业大学的内在逻辑 |
三、知识生产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是评价企业大学的关键指标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调研资料 |
A X学院调研报告 |
B X学院访谈纪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二)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
(三) 国有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1. 关于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 |
2. 关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其相关性 |
一. 国家创新体系分析 |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 |
(二)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主体及其定位 |
(三)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
二. 企业自主创新分析 |
(一) 自主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性 |
三. 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性分析 |
(一) 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国家创新体系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影响分析 |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
一.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背景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创新提出新需求 |
(二) 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
(三) 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提出新要求 |
(四) 国有企业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和基础 |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持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进展 |
三.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
第三章 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 |
一.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理念 |
(一) 创新驱动理念 |
(二) 协同创新理念 |
(三) 持续创新理念 |
(四) 立法先行理念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
(二)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
(三)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 |
(四)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
三.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 |
第四章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前提:强化主体地位 |
一. 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二)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三)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二. 加强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 |
(一) 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
(二)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
(三) 培育高水平研发队伍 |
三.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 培育创新文化 |
(二) 塑造品牌文化 |
(三) 强化责任文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深化产学研合作 |
一. 探索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形式 |
(一)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项目合作 |
(二)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研发实体 |
(三)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二.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支持 |
(一)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支持 |
(二)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中介支持 |
(三)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金融支持 |
第六章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保障:培育社会环境 |
一.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一)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
(二) 完善政府采购等需求激励政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
二.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环境 |
(一) 国外科技立法保障企业创新的成功经验 |
(二) 构建法律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三.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
(一) 大力建设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
(二) 大力发展创新教育,造就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6)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协同创新及类型 |
1.2.2 知识与知识互动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
2.2 知识互动研究综述 |
2.3 文献总体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特性分析 |
3.1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动因 |
3.1.1 外部动因 |
3.1.2 内部动因 |
3.2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 |
3.2.1 协同创新构建阶段 |
3.2.2 协同创新发展阶段 |
3.2.3 协同创新成熟阶段 |
3.3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形式 |
3.3.1 构建阶段的知识搜寻与匹配 |
3.3.2 发展阶段的知识共享和整合 |
3.3.3 成熟阶段的知识创新与应用 |
3.3.4 知识互动的动态模型 |
3.4 企业协同创新不同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1 构建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2 发展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4.3 成熟阶段的知识互动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1 模型分析框架 |
4.2 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收益预期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2 文化相容性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3 信任程度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4 知识输出能力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5 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2.6 信息化平台对知识互动的影响 |
4.3 知识互动各形式之间的关系 |
4.3.1 知识搜寻与匹配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
4.3.2 知识共享对知识应用的影响 |
4.4 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研究的理论模型 |
4.4.1 研究假设 |
4.4.2 理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实证研究过程 |
5.1.1 构念测度及量表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 |
5.1.3 问卷投放与回收 |
5.2 相关构念的测度的定性分析及问卷题项设置 |
5.2.1 解释变量题项设置 |
5.2.2 中介变量题项设置 |
5.2.3 被解释变量题项设置 |
5.3 调查结果描述及初步分析 |
5.3.1 被访企业基本情况 |
5.3.2 问卷题项得分的基本情况 |
5.4 量表质量检验 |
5.4.1 解释变量的量表检验 |
5.4.2 中介变量量表检验 |
5.4.3 被解释变量量表检验 |
5.5 模型检验与研究假设验证 |
5.5.1 需要验证的结构方程模型 |
5.5.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
5.5.3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
5.6 实证结果讨论 |
5.6.1 对各影响因素的讨论 |
5.6.2 对知识互动不同形式间影响的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知识互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知识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1.1 知识互动系统边界的确定 |
6.1.2 系统因果关系 |
6.1.3 系统动力学流图 |
6.1.4 系统的主要方程设立 |
6.2 系统仿真分析 |
6.2.1 模型参数、变量初值及常量设定 |
6.2.2 系统模型仿真结果 |
6.3 主导反馈环结果分析 |
6.3.1 主导反馈环分析 |
6.3.2 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系统基模 |
6.4 政策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6.4.1 收益预期参数 |
6.4.2 信任程度参数 |
6.4.3 知识输出与吸收能力参数 |
6.4.4 文化相容参数 |
6.4.5 信息化平台参数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博弈与机制设计 |
7.1 协同创新中知识互动的合作竞争博弈分析 |
7.1.1 企业协同创新的知识互动博弈模型 |
7.1.2 静态博弈均衡策略分析 |
7.1.3 结论分析 |
7.2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演化博弈研究 |
7.2.1 复制动态方程 |
7.2.2 知识互动策略演化博弈分析 |
7.2.3 结论分析 |
7.3 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的机制设计 |
7.3.1 知识互动机制的总体框架 |
7.3.2 激励机制 |
7.3.3 信任机制 |
7.3.4 学习机制 |
7.3.5 协调机制 |
7.3.6 保障机制 |
7.4 佐证案例 |
7.4.1 案例背景与创新需求 |
7.4.2 金龙客车的协同创新情况 |
7.4.3 案例研究小结 |
7.5 政策建议 |
7.5.1 针对企业的政策建议 |
7.5.2 针对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态势与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
1.1.2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是一个技术整合过程 |
1.1.3 技术整合与自主创新能力 |
1.2 研究范围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各章内容安排 |
1.5 论文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的概念及其特性 |
2.2 技术整合的内涵及其演化 |
2.2.1 国外关于技术整合概念的研究 |
2.2.2 我国学者对技术整合概念的发展 |
2.3 外部技术整合的相关研究 |
2.3.1 外部技术整合能力 |
2.3.2 外部技术整合与内部研发能力 |
2.3.3 外部技术整合对技术追赶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 |
2.4 本文相关理论工具 |
2.4.1 产品技术链理论 |
2.4.2 组织学习理论 |
2.4.3 知识转移理论 |
2.4.4 自组织系统演化理论 |
2.5 以往文献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3 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 |
3.1 技术发展历程:基于外部技术整合的视角 |
3.1.1 初创期: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得到技术援助(1950-1965) |
3.1.2 缓慢成长期:国内技术扩散(1965-1980) |
3.1.3 全面发展期:大规模技术引进与合资(1980-2000) |
3.1.4 高速发展期: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2000-今) |
3.2 外部技术利用的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
3.2.1 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 |
3.2.2 企业外部技术资源的来源 |
3.2.3 企业对利用外部技术资源的观点 |
3.2.4 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对内部研发能力的影响 |
3.3 技术发展特征: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 |
3.3.1 专利类型的分布 |
3.3.2 专利技术领域的分布 |
3.3.3 技术比较优势的分布 |
本章小结 |
4 外部技术整合的理论模型:“双链模型” |
4.1 “双链模型”的整体框架 |
4.1.1 “学习链”维度的提出:基于对技术特性的剖析 |
4.1.2 “技术链”维度的提出:基于对整车企业技术特征的剖析 |
4.1.3 “双链模型”整体结构及描述 |
4.2 “学习链”解析 |
4.2.1 技术载体整合 |
4.2.2 技术知识整合 |
4.2.3 研发惯例整合 |
4.2.4 “学习链”三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
4.3 “技术链”解析 |
4.3.1 前沿研究开发 |
4.3.2 整车架构技术 |
4.3.3 核心元件技术 |
4.3.4 整车制造技术 |
4.3.5 “技术链”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
本章小结 |
5 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整合路径及演进:基于双链模型的分析 |
5.1 各种方式下的技术整合活动剖析 |
5.1.1 技术购买 |
5.1.2 研发外包 |
5.1.3 合作开发 |
5.1.4 兼并收购 |
5.1.5 高端人才引进 |
5.1.6 逆向工程 |
5.1.7 技术整合方式小结 |
5.2 外部技术整合的现状及演进 |
5.2.1 外部技术整合的现状 |
5.2.2 外部技术整合的演进 |
5.2.3 中外合资模式下的技术整合与自主创新 |
5.3 外部技术整合发展:启示与建议 |
5.3.1 强化学习意愿 |
5.3.2 纵向延伸“学习链” |
5.3.3 横向拓展“技术链” |
本章小结 |
6 外部技术整合能力演化研究 |
6.1 能力演化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 能力演化的驱动因素及演化过程 |
6.2.1 能力演化的驱动因素 |
6.2.2 技术整合能力增长的演化过程模型 |
6.3 技术整合能力增长演化机理 |
6.3.1 技术整合能力增长演化机理模型 |
6.3.2 能力增长的动因 |
6.3.3 能力增长机制 |
6.4 促进技术整合能力增长的相关建议 |
6.4.1 企业层面的建议 |
6.4.2 政府层面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7 外部技术整合路径及能力演化案例分析:长安汽车 |
7.1 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
7.2 案例背景 |
7.3 外部技术整合路径演化 |
7.3.1 “技术链”整合路径 |
7.3.2 “学习链”整合路径 |
7.3.3 外部技术整合路径演化特征小结 |
7.4 外部技术整合能力增长演化 |
7.4.1 外部环境:能力增长的压力与推力 |
7.4.2 内部资源:能力增长的来源 |
7.4.3 组织学习:能力增长的动因 |
7.4.4 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决心:关键的随机涨落诱因 |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企业自主培训的外部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因素分析:基于多案例研究[J]. 邢周凌,王一鸣,李灵璐,邢周兰,吴新辉,沈伊默. 管理评论, 2014(01)
- [2]教师专业发展: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D]. 高光.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3]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与系统构建研究[D]. 高传贵. 山东大学, 2018(12)
- [4]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D]. 刘春雷. 南京大学, 2013(08)
- [5]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 赵秀丽. 山东大学, 2013(10)
- [6]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互动机制研究[D]. 肖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8]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D]. 何琳.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5)
- [9]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10]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