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论文文献综述)
卜喜伟[1](2020)在《陈普诗歌研究》文中认为陈普作为宋元之际的理学诗人,集遗民、理学家、诗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陈普一生着述丰富,存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其中载有诗歌七百余首,陈普的诗歌带有鲜明的理学特色,艺术水平不高,研究者多关注他的理学思想,对其诗歌的关注较少。对陈普诗歌的研究,重在结合他的理学身份和宋元之际的时代背景,以陈普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考察其诗歌的内容与特点,并透过诗歌再来体察陈普的精神世界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又因为陈普诗中理学诗数量众多,所以要尽量客观的对这些诗歌进行评价,不仅要发现其诗歌的闪光点,同时也要看到陈普诗中的不足之处,综合考量其诗歌的价值。第一章是对陈普本人的考察,陈普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是影响他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所以对陈普生平、思想的考察是深入了解他诗歌的基础。陈普生平资料不多,且有文献中称其为陈尚德,故有学者将陈普与陈尚德视为二人,本文首先论争的就是这一问题,以便更好地考察陈普的里籍、字号和着述等问题。其次,考察陈普的人生经历,重点把握他学习和讲授理学的历程以及宋朝的灭亡给他的人生带来的变化。本章的最后是对陈普思想的探究,先梳理他对理学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主张,重点研究在理学视域之下的诗学思想,分析陈普的诗歌创作主张。第二章分题材来研究陈普的诗歌内容,将其诗歌分为解经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题材。解经诗是理学诗人常用的诗歌题材,理学家常用来表现理学道义,陈普的解经诗以解释四书内容、表现理学思想为主。咏史诗是陈普诗中数量最多、价值最大的一部分,歌咏了从上古到宋代数百名历史人物,并在其中渗透理学的价值判断。咏物诗也是陈普诗中较有特点的一部分,常以“以理观物”的视角来审视外物。此外,陈普还有一些山水诗、节序诗等其他题材的诗歌。在不同的诗歌题材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理学因素的渗透。第三章分析陈普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世界。首先考察诗歌对他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结合他的遗民经历和理学家的身份,分析他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归隐之情、研理授徒的生活经历以及离乱之际的个人情怀等内容。其次,再由个人情感扩大到友情层面,考察陈普的交游生活,分析与友人之间的诗歌往来,探究这些交游唱和之作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后,再将陈普诗歌的精神世界扩大到家国情感的层面上,历经了国破家亡的家国巨变,陈普常常在诗中抒发亡国的悲慨,总结宋朝灭亡的原因,表达对奸臣贼子的痛恨。另一方面,经历了社会的底层生活后,也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这些在他的诗中也有表现。第四章是对陈普诗歌风格特质的考察,分析陈普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理学精神、鲜明的地域特色、平淡质朴的艺术表现、“宗唐得古”的创作追求以及诗中自注的使用等特点。陈普的诗歌在成就上并不突出,多为言理之作,虽然艺术性不高,但其中散发着理学精神的光辉。除言理之作外,陈普其他的诗歌,也有一些的特色,风格多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对陈普诗歌的研究对丰富宋元之际诗歌和理学诗的研究也都有一定的意义。
蔡阿聪[2](2004)在《论盛唐文人的论谪心态》文中指出本论文由引言和正文组成。引言部分探讨了中国古代“贬谪”与“流放”的法令之义和形成的文化之因,并概括了盛唐文人沦谪心态的时代特点。正文第一章讨论了张说的长流岭表、开元功勋之贬的原因和前后不同的贬谪心态;与此相关,对张说在最后权势巅峰时期带进了好贿、自私、专断与朋党相构的作风,导致其罢职和下狱的经过也作了相应的说明。本章还分析了与张说在岳州贬任上互为唱和的其他文士的心态。第二章探讨了张九龄迁放洪州和贬谪荆州的原因和经过,对他因忠直而遭贬斥的心态以及困境中心灵的超越之路作了详细的描述。第三章探讨了王维贬谪济州和陷贼为官、蒙宥复官的经过及其对这一空门居士的重大影响。第四章论述了王昌龄因长期流放和贬谪的生涯,造成了他对入世功业的执着与对大道玄化的体认和世外境界的向往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第五章探讨了高适贬谪作品中的现实理性精神以及被贬谪时的心态变化。第六章论述了岑参对贬谪反应过激的心态特点和原因以及贬谪中的浪漫精神,并对他以升任外职为贬谪的心态作了分析。第七章探讨了李白被赐金放还后的贬谪意识,对他以叛逆之罪入狱和长流夜郎时心态的两极作了描述,指出其蕴含于心态之中的自恋情结。第八章探讨了杜甫的贬谪作品和贬谪中把一己的喜怒哀乐与现实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点。第九章则把其他盛唐文人较为零散的有关沦谪的作品勾稽集合起来,总结其中的共同特点,以使本论文能较为全面深入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沦谪心态。
李建华[3](1996)在《不可过河拆桥 也不能过分苛求──读《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有感而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可过河拆桥也不能过分苛求──读《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有感而发李建华几年来,每收到《发明与革新》杂志,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先睹为快。尤其是这一次(指1996年1月号),当时我正在吃饭,儿子把杂志递给我,我一边吃,一边翻。当看到《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以...
唐桂艳[4](2011)在《清代山东刻书史(一)》文中认为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山东是圣人之乡,文物之邦,文化底蕴深厚。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山东刻书史,不能不认为是一个遗憾。本文即是基於这样的原因而撰写的。不遇仅仅探讨了清代部分,并兼及明代与民国,希望对弥补这一缺憾尽到一份力量。鉴於山东刻书的界限确定起来有一定困难,本文探取了较为宽泛的办法,探讨的范围包括山东本地刻书和山东人在山东以外地区的刻书。这檬做可以使山东刻书得到更全面的反映,而不至於遇於拘守据文献记载,山东刻书始於五代初,青州所刻《王公判事》当是已知的山东最早刻本。郓城和凝是我国历史上刻印自己集子的第一人。宋代济南到家功夫针铺印刷的商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商标,也是山东在宋代唯一流傅下来的印刷实物。山东的金刻本有一定数量,但多数是道害,且大都未见流傅。演都道人王一兴所刻的《栖霞长春子丘神仙磻溪集》三卷,在现存的金刻本中,可谓鲁殿灵光。宋神宗元丰八年,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曾纂修《家谱》并刊行,此为孔氏有谱之始。正大四年,阙里孔氏曾刻遇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可惜原本早佚。蒙古马乃真後元年,阙里孔氏又据以重雕,刀法凝重苍劲,字划精美,为蒙古时期雕版印刷的上乘之作。蒙古太宗九年,莱州掖城道士披云真人宋德方主持刊刻《玄都宝藏》。元东平丁思敬於大德八年在南丰州刻宋曾巩《元丰类稿》,版式宽大,字画精整,为元刻本上乘。明代是山东刻书的发展期,刻书数量大幅增加,三大刻书系统基本形成。官刻51种,家刻361种,藩府刻书39种,以明後期刻书为主。开始形成世家大族刻书的特色,如淄川毕氏、新城王氏、临朐冯氏。但也呈现各地刻书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上为本文第一章论述的内容,即清以前的山东刻书概沉。承接明代的刻书发展趣势,清代山东刻书达到了极盛,刻书数量近4000种。本文以版刻特黠,将清代划分为三期,顺治至乾隆四朝为清前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为清中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为清後期。此三期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清前期,政治上逐步稳定,经济上渐超繁荣,出现了康乾盛世。清代学衍也经历了由清初的明连体用到清中叶的乾嘉学衍雨个时期。特别在乾嘉畴期,山束以经学为中坚,视小学为门迳,形成了大批颇具学术价值的考据训诂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山东刻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得清前期的山东家刻最为丰富,有737种。各府中,以济南府刻害最多,青州府次之,兖州府居第三,主要为孔氏刻书,出现了孔贞瑄、孔尚任、孔继涵、孔继汾等重要刻书人物。登州府刻书仅37种,是青州府的五分之一,舆清初此地的于七起羲有关,加之海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刻书数量。在刻书内容上,集部书有462种,占百分之六十三,盖系王士禛主盟全国诗坛所致。史部、子部、经部大体相常。经部书以兖州府所刻最多,与孔继涵、孔广森、孔广林的经学研究成果不无关系。在时间分布上,康熙270种,年平均刻害4种,乾隆358种,年平均刻书6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期的社会稳定形势。清前期最明显的刻书特点是出现了褚多刻书大家,亦出现了褚多的刻害家族。如新城王氏、曲阜孔氏、德州卢氏、益都李文藻、安邱张氏、济南朱氏、德州田氏、益都趟氏、益都孙氏、寿光安氏、淄川高氏、安邱曹氏、褚城丁氏、德平葛氏、莱阳宋氏、莱扬左氏、高密单氏、胶州法氏,还有淄川唐梦赉、潍县韩梦周,不仅刻害数量大,而且各有特点。这些世家大族刻书成为清前期私家刻书的主体,而王士禛、趟执信、田雯、朱缃的刻害封诗坛的贡献,孔尚任刻书对戏曲的贡献,逍起杲刻书封小说的贡献,以及卢见曾、李文藻刻书对汉学发展的贡献,都是此期山东刻书最值称颂的地方。山东清前期的官刻书,在数量上亦不少,有50余种,其中,省级衙门刻书12种,地方官刻书仅7桓,另有书院刻书7种。坊铺刻书有聊城“四大害庄”相继开业。寺庙刻书有泰山普照寺、青州法度寺等。清中期,政府在政治、经济上处於非常困难的境地。山东也不能得免。但在学术上,延续乾隆时的盛况,山东此三朝的经学、小学尤其是金石学极为兴盛。家刻共734种,与前期相较,刻害大家明显减少,仅聊城杨氏、福山王氏、曲阜孔氏、章邱马氏、李氏、安邱王筠、褚城刘喜海、日照静瀚、淄川王培荀、德州李氏、邱县刘大观、栖霞郝氏、牟氏、海阳赵氏、潍县郭氏、宁阳黄恩彤,但在刻书的个人分布及地区分布上,则更具广泛性。刻害雨种以上五种以下的所在多Ⅱ有,成为清中期各地刻书的主体。此期的登州府家刻有赶超济南府之势,与其经济发展及海运阴通有极大关保。而泰安的数量最少,与乾隆时发生在此地的雨大文字狱案有直接的关系。此期家刻在内容分布上,经部数量有较大提高,占到整个刻书量的百分之二十,以登州府和东昌府为多,说明清中期的胶东是山东经学发展的重镇,出现了以刻经书为主的栖霞郝氏、牟氏,福山王德瑛、王祖源,黄县丁氏等。在朝代分布上,道光的年平均刻书量为14种,说明此时的山东受外界的斡扰少,经学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济南诗派”的诗歌创作一派繁荣。清中期的官刻不发连,数量虽然较前期为少,但在机构的层次与内容的多檬化上,则较前期有特色。刻书的机构不仅有省级衙门,还有地方衙门。省级衙门刻害不仅有布政司、按察司、提督学政、都转运司,还有巡抚官署。内容上不仅关注国计民生,如赋役,如河道,如盐法,如救灾,如农业,在文化上的需求更强烈一些。清中期的山东坊刻发展迅速,出现了烟台成文信、周村有三益堂、济南会文齐等着名坊铺。清後期,自太平天国失败,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形成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之後,虽然社会动荡,资本主伊国家入侵,但中国学术因对西学的接受,呈现一派新气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各地官书局的陆续创辨,山东官书局也於同治八年成立,成为清後期山东官刻书的主要机构。山东书局共刻书70余种,虽与其他书局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内容上,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其中,翻刻内府本是其重要内容。山东书局刻书关注地方文献,重版本,精校勘。被公认为校勘精审的本子有《十三经读本附校勘记》和《资治通监网目四编合刻》。除了山东书局,山东的教育机构刻书亦复不少,如尚志书院刻书35种,其内容更注重学衍性。清末寅行新政,山东大学堂为了便於教学,刊印了不少课本,虽为新式教育,但所刻内容还以传统国学为主。清後期的山东官刻,数量上大幅增加。还有省级衙门刻书17种和地方官衙刻书10种。清後期的家刻共593种,数量上不及前期和中期,但年均刻书量约在12种,比前期、中期要高。在前、中期稳定发展的莱州府位居第二位,登州府亦与莱州府、济南府相垺。而在清前期占尽风头的青州府刻书却急速下降,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差异开始明显。在刻书内容上,子部书较前期和中期有较大增长,约占总刻书量的百分之二十一,原因是胶州的儒学类书籍较多,蓬莱、黄县的善书和医书较多。在朝代分布上,光绪一朝刻书最多,年刻害量在13种,是刻书业发展到晚期的“回光返照”。清後期的家刻还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除了本土的刻书家族如海丰吴氏、福山王氏、黄县丁氏、乐成孙氏、潍县郭氏、日照丁氏、利津李氏、济宁孙氏、褚城尹彭寿外,流寓山东或在山东为官者刻书亦夥,如太湖张承燮、河南扶沟柳堂、山阴陈锦、归安丁彦臣、桐城方敦吉、闽县冀易图等,体现了清後期山东刻书与各地刻书的融合与交流。山东清後期的坊刻,在坊铺和刻书数量上,均较清前期和中期有大幅增加。济南府坊铺有近30家,东昌府坊铺达24家。随着烟台的开埠,清後期的烟台坊刻最为兴盛。莱州府、青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的坊铺亦有相常数量。总的来说,清後期的山东坊铺已达97家,与江苏整个清代坊铺202家相较,已不相上下。清後期的宗教楼构刻书最为丰富。其中寺庙刻书6种,道观书3种,教堂刻书最多,有7种,大多集中在青州与烟台雨地,反映了晚清宗教在山东的渗透。民间团体刻书亦有发展,以慈善组织为多,所刻以医籍、善书为主。本文的第五章《清代山东刻书的余波》,讨论在清代山东刻书日趋没落的情沉下,民国山束刻害猫在相常畏的一段时间内,壑持亚延续着这一传统的印刷技艺,产生了褚多艺衍精品。民国畴期山束的私家刻害主要内容还是持文集,经部书有日照丁以此《毛诗正韵》;史部有胶州柯昌济的《殷虚书契补释》,静鸿磐撰《方舆考证》,高唐田士懿所刻三种有关金石学的着述;子部害中,乐镜宇创办的济南宏济堂药店刻有《宏济堂药目》,最珍稀者当为畏山养正堂刻《续学统》。这一时期受石印、铅印、珂罗版印书的冲击擎,传统的雕版印刷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官刻书由於动荡的社会状况而刊刻极少,坊刻是新技术的最先受益者,故以雕版印刷的坊铺寥若辰星。宗教机耩刻书,最着名者当属济南万国道德会。慈善机耩刻书数量亦较清末大为减少。但此期还是产生了诸多具有艺衍价值的名品,如滕县生克昭北平法源寺刻《[民国]续滕县志》五卷和《滕县生氏族藉》四卷,非常精美,是民国山东刻书的代表之作。最有名的是张宗昌皕忍堂刻《唐开成石壁十二经》和《重刻武经七书》,兼具版本、艺衍、文献等多重价值。这与当时崇尚精审、雕摩精细的刻书风尚有关。二书由陶湘经营,沿其精美一路,为山东刻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文的第六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即刻书数量庞大,地域分布广泛,刻书品类丰富,经学、小学、金石、文学见长,以家大族刻书为主。对於清代山东刻书的社会意义,除了保存山东文献、促进书籍流通之外,着重探讨了刻书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全国刻书风气的影响。同时,刻书保存了大量的刻书史料,对社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山东刻书与江南刻书比较,亦有不足,如刊刻丛书不发达,高层次的出版物少,而这正是山东未能成为清代刻书中心的原因之一。
横刀,董绍华[5](2007)在《如龙天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子这是一个如火如荼的时代。自应仁、文明之乱而始,便拉开了日本战国乱世的序幕。在这一片孤悬东海的热土上,英雄豪强们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怀着问鼎天下之梦的热血男儿们,用他们的鲜血与热泪,奏响了这个时代最强的音符。血战川中岛、风雨濑户内、关东鏖兵、关西争霸……永无休止的征战,在日本列岛上此起彼伏,史书上也因此刻下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名字:织田信长、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北条氏康、毛利元就、岛津义弘……
李萍[6](2012)在《论莎士比亚传奇剧结构模式及其功能》文中指出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四部传奇剧,包括《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冬天的故事》、《辛白林》和《暴风雨》。通过将现存完整的六部希腊传奇的结构模式与莎士比亚传奇剧作比较,不难发现莎士比亚传奇剧几乎包含了希腊传奇的一切典型要素。本篇论文分别从情节结构模式和人物结构模式两条主线入手,将对四个情节节点和五大类型人物在戏剧中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具体地分析。本篇论文分为“莎士比亚传奇剧情节结构模式及其功能”和“莎士比亚传奇剧人物结构模式及其功能”,同时还包括“莎士比亚传奇剧与希腊传奇、情节剧的关系”,一共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国外和国内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研究现状的综述,以及本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的介绍。从研究的戏剧剧目方面来看,主要集中在《暴风雨》一剧当中;从研究的戏剧要素方面来看,主要集中在主题和情节的研究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传奇剧的研究都是整个莎士比亚研究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第一章论述了莎士比亚传奇剧中情节结构模式及其功能。此章节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总结情节的基本结构模式,即:前史、冲突、高潮和结局,共四个情节节点,以及各部分情节节点的叙事特征。第二小节论述了情节结构模式在人物结构模式当中起到的特殊作用,即前史是为人物提供悲剧的背景,冲突是为分散主要人物,高潮是为集中主要人物,结局是为人物提供喜剧的未来。实际上,情节模式是一个“原点—分离—集中—回归原点”的过程。第二章论述了莎士比亚传奇剧的人物结构模式及其功能。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总结人物的基本结构模式,即:主人公、忠心的仆人、反面角色、转折性人物和超现实人物,共五大类型人物,以及这些典型人物的性格、背景特征。第二小节论述了人物结构模式在情节结构模式当中分别起到的特殊作用,即:主人公是悲剧的起因、忠心的仆人是主要人物的保护者、反面角色是情节的催化剂、转折性人物是喜剧性结尾的引子和超现实人物是传奇色彩的点缀。第三章主要对比了莎士比亚传奇剧在结构模式方面和希腊传奇、情节剧的关系。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论述了莎士比亚传奇剧对希腊传奇的继承与发展。第二小节对比了莎士比亚传奇剧与情节剧的异同之处。结论部分总结了莎士比亚传奇剧的情节和人物结构模式及其功能,并且指出莎士比亚传奇剧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王培苓,雷声夏[7](1996)在《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王培苓,雷声夏1987年6月20日,湖南省零陵地区冶炼厂生产技术科给厂领导的报告,肯定了烧结民工宋有元用80%的高炉炉灰和20%的锰矿粉无焦灰烧结锰铁结矿技术试验的成功,并为之报功请奖。厂长唐元位在报告中批示:宋有元同志用80%炉尘...
高昕[8](2013)在《熊得山革命活动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家处于一片动荡之中,人们急切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状况,寻找国家的出路。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气势恢宏的时代史诗。熊得山就是这样一位活跃在近代政治舞台和学术界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都在积极地探寻着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他早年参加革命,为了革命事业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继而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放弃政治而走向学术,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希望以学术的方式继续服务革命。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熊得山的革命活动及学术思想,让我们更深刻全面地了解熊得山在革命实践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上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上所做的贡献,不能让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有功之臣被埋没,这对于深化研究熊得山生平和思想、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一是旨在引出对熊得山的研究,提出研究的问题。二是提出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是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梳理,指出当前研究的方向、重点和不足。四是总结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熊得山早年在国内外的革命活动。此部分阐述了熊得山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参与组织辛亥北方革命的光辉事迹,展示了其在革命中的领导才能与组织才能,让人们对熊得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三部分:讨论了熊得山创办报刊杂志,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经过。此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个方面对熊得山所创办的报刊杂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作用进行研究,另一个方面,对熊得山所发表的文章及在创办报刊杂志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熊得山弃政从学,转向学术进行了研究。该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来讨论,第一方面,对熊得山从政治转向学术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二方面,阐述了熊得山为人师表,用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青年的贡献,第三方面对熊得山的学术思想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总结了熊得山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这部分对熊得山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和对唯物史观在中国运用的贡献进行研究,并从中引发对现实的启示。
忽培元[9](2012)在《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序曲踏遍青山,两位开国老部长国庆观礼重逢,天安门上欣然回望旭日初升……1995年10月1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六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首都北京华灯齐放,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天安门广场张灯结彩。八点多钟,江泽民、李鹏等中国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各届代表和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观赏节日焰火。在这举国同庆,万众同乐,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新中国
米晓英[10](2014)在《肯定中的否定 ——论《儒林外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包括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概述了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分三个部分,对《儒林外史》肯定中的否定进行研究和探讨,揭示《儒林外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第一部分:对《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形象进行统计与分类。列出作品中正面人物及其出现的回目与主要情节,然后再按人物身份,将其分为五类:轻视功名富贵的文人;志于建功立业之武士;襟怀冲淡之官员;善良质朴之底层百姓;与众不同之奇人。再根据五类人物之特点,来探究与揭示吴敬梓之思想标准——孔孟之学。第二部分:对《儒林外史》肯定中的否定进行具体分析。首先界定肯定与否定的含义,简而言之,即指受作者肯定的人物按个人意愿生活,则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的现实困境;其次对肯定中的否定之表现,即正面人物的困厄,进行具体分析,表现为:逃避、遭忌、失败与超脱四种。第三部分:对《儒林外史》肯定中的否定之思想蕴涵进行研究。主要从两点展开论述:首先,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包括批判科举制度、批判恶劣的社会风气、批判官场的黑暗。其次,揭示作者只能无奈地唱一曲末世的悲歌。
二、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论文提纲范文)
(1)陈普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一) 生平与思想研究 |
(二) 文集及版本研究 |
(三) 诗歌和着述研究 |
第一章 陈普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陈尚德与陈普是否为同一人考辨 |
一、 文献记载的重合之处 |
二、 陈普“惧斋”之号考辨 |
三、 陈普与“陈尚德”着述辨析 |
四、 韩信同相关问题 |
第二节 陈普生平考述 |
一、 刻志好学的研理之路 |
二、 传道授业的隐逸生活 |
第三节 陈普思想概说 |
一、 理学思想 |
(一) 对理学义理的理解 |
(二)对“程朱理学”的弘扬 |
二、 诗学思想 |
(一) 陈普与理学诗派 |
(二) 理学视域下的诗学思想 |
第二章 言理述志的诗歌内容 |
第一节 阐经说理的解经诗 |
一、 解经言理的内容 |
二、 以经入诗的原因 |
第二节 品评人物的咏史诗 |
一、 历史人物的描摹 |
(一) 历代帝王 |
(二) 名臣将相 |
(三) 名士高人 |
二、 理学观念的渗透 |
第三节 寓理寄情的咏物诗 |
一、 常见物象的描摹 |
二、 “寓理于物”的特征 |
第四节 陈普其他题材的诗歌 |
一、 吟咏山水的山水诗 |
二、 描写佳节的节序诗 |
第三章 陈普诗歌的精神世界 |
第一节 道心为主自安贫:离乱之世的自我情怀 |
一、 不仕新朝的归隐 |
二、 潜心研理的生活 |
三、 育人传道的使命 |
四、 颜乐处的向往 |
五、 人生境遇的感慨 |
第二节 朋友之伦在天地:志同道合的友情往来 |
一、 与理学家之交 |
二、 与名士之交 |
第三节 爱君忧国虑民深:爱国忧民的济世之心 |
一、 亡国悲慨 |
二、 关心民情 |
第四章 陈普诗歌的风格特质 |
第一节 浓厚的理学气息 |
一、 “以理入诗”的表现 |
二、 理学精神的彰显 |
第二节 鲜明的区域印记 |
一、 闽地的自然风光 |
二、 闽地的人文风情 |
第三节 质朴的艺术表现 |
一、 直如白话的语言 |
二、 简单朴素的意象 |
第四节 “宗唐得古”的追求 |
一、“宗唐得古”的理论来源 |
二、 “宗唐得古”的创作实践 |
第五节 诗中自注的使用 |
余论:陈普与熊禾、丘葵诗歌比较 |
一、 人生经历的比较 |
二、 诗歌内容的比较 |
(一) 表现言理传道的诗歌比较 |
(二) 抒发亡国情感的诗歌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陈普咏史组诗所咏历史人物一览表 |
附录 二:古今诗集收录陈普诗歌统计 |
一、 古代诗集收录陈普诗歌情况 |
二、 今人诗集收录陈普诗歌情况 |
三、 选本视域下的陈普诗歌接受 |
后记 |
(2)论盛唐文人的论谪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张说 |
第一节 长流岭表之因 |
第二节 开元功勋之贬 |
第三节 下狱与罢职 |
第二章 张九龄 |
第一节 迁放洪州 |
第二节 荆州之贬及其心态 |
第三章 王维 |
第一节 贬谪济州 |
第二节 宥罪复官时期 |
第四章 王昌龄 |
第五章 高适 |
第一节 贬谪诗中的理性精神 |
第二节 清望之官 闲散之地 |
第六章 岑参 |
第一节 未入仕时期 |
第二节 失意的虢州长史 |
第七章 李白 |
第一节 “赐金放还”后的贬谪意识 |
第二节 入狱与长流夜郎 |
第八章 杜甫 |
第九章 盛唐其他文人的沦谪心态 |
第一节 沦谪之悲 |
第二节 沦谪中的盛世心态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清代山东刻书史(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舆研究意羲 |
二、关于《清代山束刻鲁史》的研究范围 |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 |
四、突破与创新 |
凡例 |
第一章 清以前山东刻书概述 |
第一节 明以前山东刻书概述 |
第二节 明代官刻 |
一 省级衙门刻书 |
(一) 巡抚刻书 |
(二) 布政司刻书 |
(三) 按察司刻书 |
(四) 清吏司刻书 |
(五) 盐运司刻书 |
(六) 运河道济宁分司刻书 |
二 孔府刻书 |
(一) 刻家谱 |
(二) 衍圣公孔胤植刻书 |
三 各地官刻 |
(一) 济南府官刻 |
(二) 兖州府官刻 |
(三) 青州府官刻 |
(四) 登州府官刻 |
第三节 明代家刻 |
一 济南府家刻 |
二 东昌府家刻 |
三 登州府家刻 |
四 莱州府家刻 |
五 青州府家刻 |
六 兖州府家刻 |
第四节 明代坊刻 |
第五节 明代藩府刻书 |
一 德藩刻书 |
二 衡藩刻书 |
三 鲁藩刻书 |
四 汉王府刻书 |
五 新乐王府刻书 |
六 高唐王府刻书 |
第六节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特色及历史地位 |
一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特色 |
二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历史地位 |
第二章 清前期(顺治至乾隆)山东刻书 |
第一节 清前期山东刻书概述 |
一 清前期的社会经济状沉 |
二 清前期的学衍文化状况 |
三 清前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
一 官刻 |
(一) 各级衙门刻书 |
(二)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一) 历城刻书 |
(二) 章邱、邹平、淄川、长山刻书 |
(三) 新城刻书 |
(四) 德州刻书 |
(五) 齐河、济阳、陵县、德平、平原刻书 |
三 坊刻及宗教机构刻书 |
四 济南府刻书特色 |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
一 东昌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东昌府刻书特色 |
二 泰安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宗教机构刻书 |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
三 武定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武定府刻书特色 |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
一 登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登州府刻书特色 |
二 莱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莱州府刻书特色 |
三 青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宗教机构刻书 |
(三) 青州府刻书特色 |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
一 兖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兖州府刻书特色 |
二 沂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宗教机构刻书 |
三 曹州府刻书 |
(一)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三) 曹州府刻书特色 |
四 济宁州刻书 |
(一)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第三章 清中期(嘉庆至咸丰)山东刻书 |
第一节 清中期山东刻书概述 |
一 清中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二 清中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
三 清中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
一 官刻 |
(一) 省级衙门刻书 |
(二) 各地衙门刻书 |
(三) 书院刻书 |
二 家刻 |
(一) 历城刻书 |
(二) 章邱、邹平、淄川刻书 |
(三) 长山、新城、齐河、齐束、济阳、长清、德州、德平刻书 |
三 坊刻 |
(一) 历城坊刻 |
(二) 周村坊刻 |
四 济南府刻书特色 |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
一 东昌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东昌府刻书特色 |
二 泰安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
三 武定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武定府刻书特色 |
四 临清州刻书 |
(一) 家刻 |
(二) 临清州刻书特色 |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
一 登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登州府刻书特色 |
二 莱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莱州府刻书特色 |
三 青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青州府刻书特色 |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
一 兖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兖州府刻书特色 |
二 沂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沂州府刻书特色 |
三 曹州府刻书 |
四 济宁州刻书 |
第四章 清後期(同治至宣统)山东刻书 |
第一节 清後期山东刻书概述 |
一 清後期的社会经济状沉 |
二 清後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
三 清後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
一 官刻 |
(一) 省级衙门刻书 |
(二) 山东书局刻书 |
(三) 书院刻书 |
(四) 山东大学堂刻书 |
(五) 各地官刻 |
二 家刻 |
(一) 历城刻书 |
(二) 章邱、淄川、长山、新城、济阳、临邑、长清、德州、平原刻书 |
三 坊刻 |
(一) 历城坊刻 |
(二) 章邱、淄川、周村、德州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五 民间组织刻书 |
六 济南府刻书特色 |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
一 东昌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民间组织刻书 |
(四) 东昌府刻书特色 |
二 泰安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
三 武定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民间组织刻书 |
(四) 武定府刻书特色 |
四 临清州刻书 |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
一 登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书院刻书 |
(三) 家刻 |
(四) 坊刻 |
(五) 宗教机构刻书 |
(六) 民间组织刻书 |
(七) 登州府刻书特色 |
二 莱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五) 民间组织刻书 |
(六) 莱州府刻书特色 |
三 青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书院刻书 |
(三) 家刻 |
(四) 坊刻 |
(五) 宗教机构刻书 |
(六) 民间组织刻书 |
(七) 青州府刻书特色 |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
一 兖州府刻书 |
(一) 官刻 |
(二) 家刻 |
(三) 坊刻 |
(四) 宗教机构刻书 |
(五) 兖州府刻书特色 |
二 沂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沂州府刻书特色 |
三 曹州府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四 济宁州刻书 |
(一) 家刻 |
(二) 坊刻 |
(三) 宗教机构刻书 |
第五章 清代山东刻书的余波 |
第一节 民国官刻 |
第二节 民国家刻 |
一 济南道家刻 |
二 济宁道家刻 |
三 东临道家刻 |
四 胶东道家刻 |
第三节 民国坊刻 |
一 济南道坊刻 |
二 济宁道坊刻 |
三 东临道坊刻 |
四 胶州道坊刻 |
第四节 民国宗教机构刻书 |
第五节 民国民间组织刻书 |
第六节 民国山东刻书的特色 |
第六章 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及社会意义 |
第一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 |
一 刻书数量庞大 |
二 地域分布广泛 |
三 刻书品类丰富 |
四 经学、小学、金石、文学见长 |
五 世家大族刻书 |
第二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社会意义 |
一 保存山东文献的作用 |
二 流通作用 |
三 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
四 对全国刻书风气的影响 |
五 保存了大量的刻书史料 |
第三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不足 |
一 刊刻丛书不发达 |
二 高层次的出版物少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论莎士比亚传奇剧结构模式及其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1. 国外研究状况 |
2. 国内研究状况 |
3. 本课题创新点、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莎士比亚传奇剧情节结构模式及其功能 |
1.1 情节结构的基本模式 |
1.1.1 前史部分 |
1.1.2 冲突部分 |
1.1.3 高潮部分 |
1.1.4 结局部分 |
1.2 情节对人物的作用 |
1.2.1 前史——为人物提供悲剧的背景 |
1.2.2 冲突——分散主要人物 |
1.2.3 高潮——集合主要人物 |
1.2.4 结局——为人物提供喜剧的未来 |
第二章:莎士比亚传奇剧人物结构模式及其功能 |
2.1 人物结构的基本模式 |
2.1.1 严厉偏激的父亲形象 |
2.1.2 忠心护主的辅助者 |
2.1.3 见利忘义的坏人 |
2.1.4 温柔善良的女儿形象 |
2.1.5 具有超能力的神鬼精灵 |
2.2 人物对情节的作用 |
2.2.1 主人公——悲剧的起因 |
2.2.2 忠心的仆人——主要人物的保护者 |
2.2.3 反面角色——情节的催化剂 |
2.2.4 转折性人物——喜剧性结尾的因子 |
2.2.5 超现实人物——传奇色彩的点缀 |
第三章 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结构模式与希腊传奇、情节剧的关系 |
3.1 莎士比亚传奇剧与希腊传奇 |
3.1.1 情节结构对比 |
3.1.2 人物结构对比 |
3.2 莎士比亚传奇剧与情节剧 |
3.2.1 情节结构对比 |
3.2.2 人物结构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熊得山革命活动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1. 选题的缘由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组织团体,投身革命 |
(一) 组织革命团体 |
1. 组织辅仁社,参加同盟会 |
2. 筹建共和会,发展革命力量 |
(二) 投身辛亥北方革命 |
1. 策划北方革命,出任秘书长 |
2. 掩护革命友人,身陷囹圄 |
三、创办报刊,鼓吹革命 |
(一) 创办报刊,继续鼓吹革命 |
1. 讨伐袁世凯,创办《大中华日报》 |
2. 投身五四运动,创办《新华周刊》 |
(二) 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 |
1. 创办《今日》杂志 |
2. 宣传马克思主义 |
四、弃政从学,服务革命 |
(一) 弃政从学原因分析 |
1. 历史背景分析 |
2. 思想渊源探究 |
3. 实践基础剖析 |
4. 现实依据探索 |
(二) 刻苦研究,为人师表 |
1. 刻苦研究,成果丰硕 |
2. 为人师表,指导青年 |
3. 敢为人先,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三) 以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史问题 |
1.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研究历史 |
2.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史观对历史阶段进行划分 |
3.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原始共产社会的社会关系及组织 |
4.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父家长制社会的特征 |
五、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革命道路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 |
(一) 历史贡献 |
1.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
2. 对唯物史观在中国运用的贡献 |
(二) 现实启示 |
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2.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解决时代课题 |
3. 始终坚持兼容并包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肯定中的否定 ——论《儒林外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形象统计与分类 |
2.1 《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形象统计 |
2.2 《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形象分类 |
2.2.1 轻视功名富贵之文人 |
2.2.2 志于建功立业之武士 |
2.2.3 襟怀冲淡之官员 |
2.2.4 善良质朴之底层百姓 |
2.2.5 与众不同之奇人 |
2.3 思想标准——孔孟之学 |
3 肯定中的否定分析 |
3.1 界定肯定及否定 |
3.2 肯定中的否定——正面人物的困厄 |
3.2.1 逃避 |
3.2.2 遭忌 |
3.2.3 失败 |
3.2.4 超脱 |
4 肯定中的否定之思想蕴涵 |
4.1 批判整个社会现实 |
4.1.1 批判八股取士制度 |
4.1.2 批判恶劣的社会风气 |
4.1.3 批判黑暗的官场 |
4.2 唱一曲末世的悲歌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论文参考文献)
- [1]陈普诗歌研究[D]. 卜喜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2]论盛唐文人的论谪心态[D]. 蔡阿聪. 复旦大学, 2004(01)
- [3]不可过河拆桥 也不能过分苛求──读《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有感而发[J]. 李建华. 发明与革新, 1996(05)
- [4]清代山东刻书史(一)[D]. 唐桂艳. 山东大学, 2011(12)
- [5]如龙天下[J]. 横刀,董绍华. 武侠故事(长篇专号), 2007(11)
- [6]论莎士比亚传奇剧结构模式及其功能[D]. 李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7]一位有功之臣的遭遇[J]. 王培苓,雷声夏. 发明与革新, 1996(01)
- [8]熊得山革命活动及学术思想研究[D]. 高昕. 湖北大学, 2013(05)
- [9]长河——马文瑞与新中国建设[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2(16)
- [10]肯定中的否定 ——论《儒林外史》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D]. 米晓英.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