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美的复制——《自然美的共同分析》第八部分

对自然美的复制——《自然美的共同分析》第八部分

一、自然美摹写——《自然审美雅俗共析》之八(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徐来祺[2](2021)在《刘绍攽山水游记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杜凡怡[3](2021)在《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文中指出17、18世纪是中国外销瓷的辉煌时代,它们对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承载在外销瓷上的山水纹饰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哲学直观地呈现在欧洲人的眼前,给予其强烈的精神震撼与视觉冲击。中国独特的山水园林纹饰为西方带去了令其耳目一新的异域风情,在欧洲人长达三百年的使用和仿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西方自然观的主流思想,为欧洲瓷绘纹饰、园林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全文引言,主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明清外销瓷上山水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分析山水画、山水版画中蕴含的中国自然观,随后,由于版画技术与瓷绘技术的提升,山水瓷画范式形成;第三部分对外销瓷中的典型山水纹饰进行细致分类,并对其进行图像分析,厘清外销瓷中山水纹样的主要类型和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第四章主要是梳理外销瓷山水纹饰对欧洲艺术创造的影响脉络,举例说明其对欧洲自然观转变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是探索传统瓷艺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为传统瓷业的复兴做铺垫;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方兴[4](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认为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郭圣龙[5](2019)在《中国古典美学疏野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疏野”被正式作为审美性质的语汇,最早出现于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为诗学理论,它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和肯定,但在美学研究中它是否可以作为范畴,却一直饱受争议。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引证和美学考察,确认“疏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合理性、合法性。在此基础上,也对“疏野”范畴的内涵、特征、意义、美学实践等方面做系统的挖掘和阐述。“疏野”之美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具备悠久的历史渊源,它由先秦道家哲学孕育而生,经魏晋玄学化为美学精神,在艺术的理论积淀和实践拓展中,最终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独特范畴。“疏野”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艺术观,蕴含着鲜明的中国艺术精神,指引中国的艺术实践创造出自然、质朴、跌宕、超脱的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疏野”本指旷野,后来引申出意义相近、但感情色彩相反的两个内涵:一指粗略草率;一指洒脱不拘。在儒家的文化背景中,礼乐秩序是至高的规范,因此夫子强调“文质彬彬”的君子之美;而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则与孔子旨趣不同,强调自然天真的质朴之美、自由之美,由此,“粗略草率”和“洒脱不拘”渐趋成为抵制现实思想与制度束缚,疏离规范,追求生命自由、个性释放的文化标识。魏晋南北朝之际,世道多变,玄学大兴,士人们生命意识和个性觉醒空前高涨,用灵魂和身体造就了一道流传千古的文化景观。他们的癫狂和放浪践行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美学,把“疏野”贯穿到了生活的艺术中,由此,中国文化史上多了一段饱含艺术自觉和审美号召力的篇章。而文论家和艺术家们,从现实中领悟到了“真率”、“质朴”的高妙之处,以理论的阐发、文学的表达、书画的运墨滋养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出世。“疏野”作为《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代表了中国诗学的一种风格倾向,同时也凝结着中国独特的审美文化。在中国的艺术实践中,“疏野”的风格和审美形态是广泛存在的。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作为起点,唐、宋、元、明、清以不同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的“疏野”之气,将性灵的率真与自然的质朴化而为一,开创了中国文学中别具特色的一脉。在道家哲学的影响下,书画、音乐、建筑、人物品藻等艺术实践中,“疏野”之美成为创作者和作品的双重美学风格,自然、质朴、跌宕、超脱的品格合而为一,成为艺术家们抒发性灵、表达个性的独特方式与创作指向。疏野范畴包含了生态、人生和艺术等领域的美学理念和美学追求。它集中凝结了率真自然、粗朴简陋、疏离规范、豁达超脱的审美趣味、审美理念、审美思维和审美方法。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资源,疏野范畴的深入挖掘不仅有利用中国美学学科的话语建构,推动世界文化的网状化建设,对当下与审美相关的文化产业建设也意义非凡。

乐丽君[6](2019)在《日本琳派艺术研究》文中指出“琳派”诞生于17世纪初期、兴盛于18至19世纪,是日本江户时代具有共同倾向及表现手法的造型艺术流派。它追求日本趣味的装饰美,影响波及日本绘画和工艺美术,特别是在染织、漆器、陶瓷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琳派在实用的前提下重视工艺设计,具体形式以绘画为主,对近现代日本民族审美意识的建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琳派是由本阿弥光悦和俵屋宗达创始,经过尾形光琳与尾形乾山的集大成与确立,最终由伊藤若冲、酒井抱一、加山又造等的继承与发扬,成为日本美术的经典模式,对日本造型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近代以来,无数艺术家都在借鉴、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研究琳派艺术产生的江户时代社会背景、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民族审美意识是研究当下“新日本风”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课题以琳派艺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实地田野调查、访谈、资料整理、文献研究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阅读大量日文着作和文献资料,到日本各大博物馆实地调查原作,纵向梳理日本美术演变至琳派样式的生发、发展和确立、继承与发扬的400年历程,横向分析琳派代表艺术家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日本民族的文化形态、社会环境、历史认知以及日本美术的艺术特征。同时,琳派作为当代日本艺术语境下依然活跃的艺术流派,运用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日本美术史学家、当代艺术家、教授进行深入访谈,对日本民族精神下创造出来的琳派艺术特征进行全面论述和把握,以此来深入探讨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琳派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风土、审美特点、室町时代至江户时代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等因素密不可分。具体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纵向梳理琳派样式的生发、确立和继承的历程,结合社会文化根源与室町到江户的时代背景,分析琳派跨越400年的代表艺术家创作生平、代表作,指出其极具生命力的艺术根源在于加入各个时代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创作。需要指出的是,琳派艺术之所以出现在江户时代,与这个时代的特殊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使王朝文化转向平民大众。第二,提炼琳派的艺术特征,分别从琳派艺术中体现出的华丽的装饰性、自然的世俗性、抽象的设计性、感伤与游戏性、多样化的工艺性等特征,对日本美术的发展规律进行解析,梳理其历史演变过程,寻找、比对和印证琳派艺术的主题表达与叙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重点在于探讨和风审美意识的成因与特点,通过对日本的自然风土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进行剖析,基于日本特殊的岛国季风性气候,它与日本人的自然崇拜,尤其强调其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本国风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日本民族“物哀”的独特情感、游戏的心灵、从大陆文化转化为日本本土艺术语言的受容过程。第三,从国际视野来讨论琳派在日本风时期对欧洲的影响,以及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尤其是19世纪后期西方美术受到日本美术的广泛影响。分析琳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的艺术价值。第四,以琳派四百年祭为切入点,通过琳派的创造与再生,探讨琳派艺术的当代表达以及日本当代艺术的新的可能性。通过研究认为,琳派艺术是日本民族重装饰和工艺性格的最集中体现。日本美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审美意识,它的发展确实长时期受惠于中国大陆文化,但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并加入日本民族独自的审美意识,形成日本美术的典型样式。我们研究日本当代艺术现象往往忽视了日本民族的内在精神性。因此,研究琳派艺术进而对日本美术脉络和特点加以梳理,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对地域性文化和全球化叙事的理解。

羊笑亲[7](2018)在《古代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考虑到中西方艺术界定上的差异性及中国艺术家身份的特殊性,将论文中的“古代艺术家”设限为“文人艺术家”一一由“文人画家”衍生而来。他们多出自士人阶层,在文化上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精通琴、棋、书、画、诗、曲等多种学科及艺术,嗜好茶、酒、花、古玩等艺事活动,集卓越的学养、品味、身份于一体。他们大多向往纵情于山水,栖息于雅舍的田园生活。他们或是园林的主人;或是建园谋士;或是园林的评论者;或是园林的传播者。他们促成了园林的诞生,通过行文或画笔记录、宣传着园林,点评、传播着造园技艺,他们与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园林,作为集萃式的综合艺术,呈现出各种门类艺术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渗透,具有悠久的演变历史与文化内涵。如何从大量繁复的文化信息与艺术现象的中选择、剥离出其特定的规律性与本质内涵,成为园林艺术研究的困境与难点。笔者尝试打破传统研究的视角与思路,跳出对园林作品及园林人物的研究,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园林艺术的发展与流变。不难发现,文人艺术家这一特殊的媒介在园林出现伊始就伴随期间,并在不同的园林发展阶段对园林的观念、功能、意义的完善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将艺术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去重新审视园林发展的进程,可以规避细节、时间的桎梏,摆脱形式的束缚,上升至系统、宏观、本质的层面,挖掘出深层次的内涵与意蕴,另辟蹊径地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文人艺术家的共性出发,研究分为艺术家的人生阅历、精神世界、艺术作品、园林理论与实践几个部分,综合艺术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分析诠释其媒介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推演出以下几点认识:一、艺术家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均与园林发生相互作用,不断积累、丰富、完善着园林的功能、形式及意蕴;二、艺术家的处世哲学、思维方式与艺术观念等赋予了中国园林独特的意蕴与风情,其人文因素的融合使得中国园林孕育出诗心画境;三、通过艺术家的不同艺术作品,通感手法的应用使得相关的门类艺术在园林中衍生出异质同化的现象,奠定了集萃式艺术独特的风采;四、艺术家的园林涉猎,在园林理论与园林案例方面给予了有力的补充与丰富,也造就了中国园林艺术理论框架体系的多样性与碎片化。古典园林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对世界园林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已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推动着国人心理上的文化同构。着眼于园林艺术的传承,对其深层意蕴、文化、成因的挖掘,始终是中国园林景观人士不懈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盖翠杰[8](2017)在《风俗视域下魏晋南北朝诗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俗视域下魏晋南北朝诗赋研究》一文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风俗及人生礼俗、节日娱乐等社会生活风俗出发,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诗赋中蔚为大观的风俗事物和现象,探讨风俗性诗赋在文学上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探讨某些专题类诗赋如蚕、桑、织诗赋、游宴诗赋、饮酒诗赋、都邑诗赋、祖饯诗赋、游览诗赋、弃妇诗赋、丧葬诗赋、上巳诗赋、棋艺诗赋、啸赋等的风俗价值、审美理想、哲理意蕴和文化意义。即运用民俗学的视角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着精英文化的诗赋作品,总结归纳诗赋作品中蕴含的风俗内涵,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的时代特色,解析风俗与诗赋文学之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第一章主要从服饰风俗视角研究魏晋南北朝诗赋。魏晋南北朝诗赋中记载了蔚为大观的服饰风俗景象,无论是女子的裙衿、佩饰,还是男子的冠、袍、麈尾,无不华丽奢靡,成为展现女子风韵、名士风流的符号标记。服饰上的繁荣离不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先蚕礼、籍田礼等国家祭典,从政治层面规范和推动着民间蚕、桑习俗的形成,同时也为诗赋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渊源。蚕、桑、织诗赋作品中既有亲蚕仪式的描写,也有桑树象征意味的吟咏,还有相思主题的传递,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巧妙运用服饰意象,通过捣衣、钗、镜等极具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传递情感,将离别之情、空闺之苦、相思之艰表达得更为酣畅淋漓,使普通的服饰物象超脱了原有物质层面的意义,成为表现情感、展现时代特征的一种象征,增强了文学的抒情色彩。第二章主要从饮食风俗视角研究魏晋南北朝诗赋。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风俗具有明显的精致化、尚奇性和竞奢性倾向,既有种类繁多、制作精细的食物和饮品,也有工艺复杂、造型绝伦的饮食器皿,还有来自异域的珍奇。饮食生活的繁荣,直接推动了饮食类诗赋文学创作的兴盛,带来咏物诗赋、宫廷游宴诗赋、饮酒诗赋等创作的繁荣。这一时期盛行的服食文化,既有灵芝、桂、菊、桃、枣等食物,也有五服散等各种丹丸,形成了新的社会饮食崇尚,成为构建游仙诗的有机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重视在普通的饮食物品中寄寓情绪和人生思考,凸显事物的文化内涵和寓意特征,如鲈鱼、莼菜与思乡之情,莲与爱恋、思念等,将普通的物品演绎成为某类思想的代表,提升了饮食物象的审美价值。第三章主要从住行风俗视角研究魏晋南北朝诗赋。魏晋南北朝建筑风俗中的象征主义,即风水学中的"居中"、"占边"等内容,不仅影响着城邑的规划、宫殿楼宇的建造和园林的设计,而且影响到相关建筑诗赋的文学写作,对都市宫殿赋的写作内容、描写方式以及对山水田园诗赋冲淡自然的语言风格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都邑赋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赋者"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宏阔视角和卓越才能,使风水师与作者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无论是纪实类还是意象类都邑诗,都在摹写现实或过去城市的宏伟壮观、宫殿的富丽堂皇,在繁华的风俗物象中展现城市的奢靡和浮华。众多的民俗现象、各类标志性建筑、具有意象特征的人物等都共同演绎着都市的鲜活,表现出浓烈的时代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旅的物质条件日趋完备,行旅风俗繁多,有出行择吉、祖道行神祭祀、饯别送行、游览纪行等。繁荣的行旅风俗推动着诗赋创作的兴盛,祖饯诗题和描写内容的转变与发展,是文学对风俗演变真实而敏锐的记载与反映,显示出文人诗性交际发展的异军突起以及文学对于风俗的雅正。游览纪行诗赋创作的繁荣反映出这一时期游览风俗的兴盛,人们在对山水的描写中逐渐意识到自然山水的独立审美价值,强化了山水游览诗的写作结构模式,表现出玄游山水的时代特征。第四章主要从人生礼俗视角研究魏晋南北朝诗赋,主要包括生育、婚姻、丧葬等三方面。在生育方面,这一时期的求子风俗形式多样、活动频繁,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鬼神文化的兴盛。佩戴宜男花,充分表现出古代对于生男的渴望,在宜男花诗赋中更集中地阐发了宜男花与生育民俗的密切关系。在乳名小字的拟定和使用中,都显示出神仙方术等民间迷信的流行以及佛教盛行的时代特色。在婚姻方面,择吉、却扇、财婚等风俗都成为婚姻诗赋的表现内容,特别是弃妇诗赋中大量使用"蘼芜"、"浮萍"、"团扇"等意象,表现弃妇多是因无子和人老色衰而遭抛弃,反映出当时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附属地位。在丧葬方面,魏晋南北朝基本上延续汉代的丧葬制度,在收殓、治丧、送葬过程中凝聚儒家"慎终追远"的生死观念,表现在诗赋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临终诗、挽歌诗和悼亡诗赋等三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挽歌既有送葬途中扶灵柩者所唱的葬礼挽歌,也有书写死亡认识、表达自我情绪的文人挽歌、自挽歌;悼亡诗赋也往往由悼念逝者而引发深深的自悼,使人产生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悲凉无奈,使得这一时期的悼亡所悼念的不仅仅是亡者,更是生者与整个时代的挽歌。第五章主要从节日、娱乐风俗视角研究魏晋南北朝诗赋。魏晋南北朝时期节日丰富,节日时间趋向固定,气氛逐渐轻松,娱乐因子日渐凸显,既有禳灾逐疫的传统意味,也有欢庆自娱的时代风尚,同时反映出不同思想、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其中上巳节是魏晋南北朝最具游乐意味、诗赋创作最为繁盛的节日,在上巳诗赋中既有对临水祓禊、曲水流觞等节日活动的如实记录,也有文人诗酒相娱、将节日文艺化、高雅化的时代倾向。这一时期娱乐风俗中的游艺风俗和乐舞风俗,都有纵情欢愉、肆意游乐的时代特色。无论是消遣观赏的斗戏还是脑力竞技的弈棋,无论是乐器还是舞蹈,都是人们用以休闲娱乐的游戏方式,都贯穿着知足常乐、超脱物外的理想精神。如在棋艺诗赋中,集中体现着兵家思想的传承和休闲游戏的较量,甚至将围棋与求仙巧妙地结合,为围棋蒙上了神秘的仙家色彩。而啸这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凝聚着魏晋士人特有的超脱情怀,更成为魏晋风流的象征符号之一。结语部分主要是概括魏晋南北朝风俗的时代特点,阐释风俗与文学密不可分的关系。魏晋南北朝作为我国古代"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的时代,在诸多的风俗中都表现出时代的融通与变革,使这一时期的风俗具有多样性、包容性、趋同性、世俗性等特点,在诗赋作品中也有相应的表现。风俗文化不但是文学创作的力量与源泉,同时还丰富和充实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使文学本身成为不少风俗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重要的风俗活动也推动着文学创作形成新的主题和审美追求。文学与风俗的完美结合,更有利于体现出积淀在民情风俗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共同完成优美的社会风俗画卷。

贾茹[9](2017)在《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园林是一脉相承的,同中华民族文明史息息相关,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绘画始终与园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推动园林审美观念的树立、创作技法的提升和艺术风格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园林是如画的,是出于诗的,它不是对自然的模仿、复制与再现,而是一种经由心灵的创作,是对自然的提炼概括与重新表现。两门艺术的展示形式虽不相同,却有着大致相同的美学基础,如同“姊妹艺术”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生长、蔓延。以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为视角,构建起全面的、系统的、契合的艺术脉络,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研究有重要作用。因此,从纵向渊源入手,结合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分析两门艺术在四个衍进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归纳出绘画和园林自生成初期,便建立起互为浸润、相互启发的艺术联系,并开拓了以山水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从横向关联入手,首先在同源思想的引领下,绘画与园林受自然审美意识、儒道佛美学思想的陶染后,逐渐形成了山水文化寓意于形的艺术思维,推动了物我合一的作品生成;其次在相通理论的指导下,园林艺术以画设景,摄取画理进行体察立意、构图经营、传神达情等造园实践,构造出如画般的景致;再其次,绘画与园林具有相投的文学气质,都从诗文中汲取养分以资其用,都以古代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进行着以山水为蓝本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最后,化笔墨纸砚为木石水土,不仅山水画的画理、画意对建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花鸟画和建筑画的构思与元素也丰富了园景的表现形式。园林在绘画的指引下完成了自然山水自二维平面至三维空间的造型转化,在多门艺术的相融合的艺术活动中,形成了综合时间与空间的山水佳作。由此,论文充分阐述了传统绘画在古典园林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有条理的的研究框架。

李培裕[10](2017)在《诗情画意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诗词和花鸟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最伟大的传统艺术遗产之一。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思维方式与艺术特征,以及对诗词与绘画相互关系的探讨,研究具有源远流长历史与中国艺术特征的古典诗词与花鸟画艺术的意境表达方式,阐述中国花鸟画艺术和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渊源,以及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花鸟画意境营造的契合关系。中国古典诗词和花鸟画是两种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但是追溯其艺术的根源,这两大门类的中国传统艺术,有着相同的艺术根源——诗画同源。中国的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之一,经历了历史悠久的发展和变革。在中国传统美术发展的历史中,古典诗词就伴随着花鸟画一同向前发展。本文以中国传统诗词与花鸟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中国诗画意境契合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中国花鸟画与中国古典诗词融合的过程和形式。中国诗画相融合的关系,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阐述了传统诗词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以及相关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主要论述了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概况和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叙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蕴;第二章阐述了中国花鸟画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第三章叙述了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的融合关系,通过对具体诗词与花鸟画作品的分析,说明诗画融合的艺术特质。第四章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花鸟画意境相契合的审美具体方式。中国花鸟画和中国古典诗词是最为优美而富有中国艺术精神的两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国文化根源就是老庄哲学,一种诗性文化,这种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比兴的思维方法。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作品中主客交融的艺术灵魂,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是构成意境的主要方式。人们可以在自然世界的美中自由展示主体心灵无限丰富的内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陶冶中,文人墨客常常精于诗书乃至绘画。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入手,通过研究花鸟画和中国古典诗词相契合的历程,去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和花鸟画的融合,能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的血脉,提供心灵栖息之地。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增强传统诗词与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是本文阐述的主旨。

二、自然美摹写——《自然审美雅俗共析》之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美摹写——《自然审美雅俗共析》之八(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3)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与选题意义
        1.1.1 明清外销瓷艺术研究源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发展趋势
2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
    2.1 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2.1.1 道家的自然观
        2.1.2 儒家的自然观
        2.1.3 文人隐逸思想的风行
    2.2 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2.2.1 自然山水
        2.2.2 园林山水
    2.3 山水瓷画的发展
        2.3.1 工艺技术
        2.3.2 山水瓷画范式的形成
    本章小结
3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的题材类型
    3.1 自然山水类纹样
        3.1.1 渔樵题材
        3.1.2 渔家乐题材
        3.1.3 行旅题材
    3.2 园林山水类纹样
        3.2.1 文人雅集
        3.2.2 仕女游园
        3.2.3 家人团聚
    3.3 园林与自然山水组合纹样
        3.3.1 临水园
        3.3.2 傍山园
    本章小结
4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对欧洲装饰艺术的影响
    4.1 欧洲陶瓷
        4.1.1 工艺
        4.1.2 纹样
    4.2 欧洲园林
        4.2.1 园林设计
        4.2.2 园林建筑
    4.3 其他欧洲装饰艺术
        4.3.1 欧洲家具上的中国风景
        4.3.2 欧洲织物上的中国风景
    本章小结
5 传统瓷艺如何进行设计创新的反思
    5.1 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2 如何创新
        5.2.1 从内打破,激发传统瓷艺的内在创造力
        5.2.2 由外推动,拓宽传统瓷艺的发展道路
    5.3 关于一项“网红”文创的批评:“佩奇游春马蹄杯”案例分析
        5.3.1 “猪缸杯”与“鸡缸杯”
        5.3.2 “猪缸杯”与“小猪佩奇”
        5.3.3 成在创意,败在授权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综述
附录B 山水纹样瓷器图录
附录C 1973 年至1890 年英国瓷厂分布图
附录D 山水版画与山水瓷画对比图录
附录E 论文中插图出处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古典美学疏野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前提和基础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2 “疏野”释义
    2.1 “疏”字考辨
    2.2 “野”字考辨
    2.3 “疏野”之考辨与释义
3 “疏野”作为古典美学范畴的孕育与产生
    3.1 疏野之美的哲学之基
    3.2 疏野之美的实践积淀
    3.3 “疏野”作为审美理论的产生
4 “疏野”范畴的应用
    4.1 诗文中的疏野之美
    4.2 画论中的疏野之美
    4.3 人物品藻及其他审美艺术中的疏野之美
5 “疏野”美学范畴内涵与特征
    5.1 疏野的美学范畴内涵
    5.2 疏野的美学范畴特征
结语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6)日本琳派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琳派系谱溯源
    1.1 琳派的社会文化根源
        1.1.1 室町时代的市民文化胎动
        1.1.2 桃山时代与江户世风
        1.1.3 光悦与宗达
    1.2 尾形光琳—生活的艺术
        1.2.1 洗练的和风趣味
        1.2.2 承上启下的屏风画
        1.2.3 国宝《红白梅图屏风》
        1.2.4 匠心独运的工艺品
    1.3 琳派的继承与发展
        1.3.1 京都琳派的继承者们
        1.3.2 江户琳派的绽放
        1.3.3 近代琳派的复兴
第二章 琳派艺术特征研究
    2.1 华丽的装饰性
        2.1.1 绳纹装饰的“原始基因”
        2.1.2 平安贵族的风流
        2.1.3 金与银的奢华
    2.2 自然的世俗性
        2.2.1 日本的风土与四季
        2.2.2 王朝文学的主题运用
        2.2.3 月次绘中的自然观
    2.3 抽象的设计性
        2.3.1 平面的构造
        2.3.2 非对称与余白
        2.3.3 纹样之美
    2.4 感伤与游戏性
        2.4.1 “物哀”的情感
        2.4.2 世间的游戏
        2.4.3 “卡哇伊”琳派
    2.5 多样化的工艺性
        2.5.1 工艺创意的源流
        2.5.2 莳绘的工艺制作
第三章 国际视域下的琳派艺术
    3.1 从“日本趣味”到“日本风”
        3.1.1 跨越大海的日本美术
        3.1.2 席卷欧洲的“日本趣味”
        3.1.3 色与形的革命
    3.2 琳派与“新艺术运动”
        3.2.1 回归自然主义
        3.2.2 现代设计与琳派
第四章 琳派的创造与再生
    4.1 传统经典与全球化
        4.1.1 琳派四百年祭
        4.1.2 战后琳派的创造力
    4.2 面向21世纪的琳派
        4.2.1 琳派与文化艺术立国的日本
        4.2.2 琳派与“新日本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琳派主要人物年谱表
    附录二 日本时代与琳派大记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7)古代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依据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预期目标
第一章 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对园林的影响
    第一节 艺术家的求知历程
        一、书院求学经历
        二、藏书治学经历
        三、漫游采风经历
    第二节 艺术家的为官经历
        一、出仕之终南捷径
        二、入仕之修身养性
        三、退隐之朴居静思
        四、仕途波折之寄寓心志
    第三节 艺术家的交友际会
        一、艺术家与艺术家
        二、艺术家与商人
        三、艺术家与皇家
    第四节 艺术家的赏玩嗜好
        一、听戏与园林
        二、嗜石与园林
        三、品茗与园林
        四、抚琴与园林
    小结
第二章 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对园林的影响
    第一节 艺术家的处事哲学
        一、园林艺术观
        二、园林型制与手法
    第二节 艺术家的艺术思维
        一、整体思维
        二、辩证思维
        三、诗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家的艺术观念
        一、“隐逸”观念
        二、“沧浪”观念
        三、“枕流漱石”观念
        四、“亲水”观念
    第四节 艺术家的人格象征
        一、植物与配景人格化
        二、形态设计拟人化
        三、场景氛围人格化
    小结
第三章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对园林的影响
    第一节 艺术家的诗文作品
        一、园林文学的界定
        二、园林文学对园林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一、艺术家画作与园林传承
        二、艺术家画论与造园实践
        三、艺术家见解与园林技法
    第三节 艺术家的戏文作品
        一、人物刻画与园林
        二、场景设置与园林
        三、创作步骤与园林
    小结
第四章 艺术家的园林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艺术家的园林理论
        一、造园专着
        二、理论典籍
        三、园林文论、画论
        四、园林评价
    第二节 艺术家的园林实践
        一、造园家
        二、半造园家
        三、小品园艺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科研成果
致谢

(8)风俗视域下魏晋南北朝诗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风俗界定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服饰风俗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女性服饰
        二、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男性服饰
    第二节 蚕、桑、织诗赋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一、蚕、桑、织诗赋的历史渊源
        二、蚕、桑、织诗赋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的文学传承与创新
        一、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的文学传承
        二、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的创新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饮食风俗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食物
        二、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饮品
    第二节 游宴、饮酒诗赋的风俗记载与文化内涵
        一、游宴诗赋的风俗记载和文化内涵
        二、饮酒诗赋的风俗记载和文化内涵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的文学传承与创新
        一、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的文学传承
        二、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的创新
    小结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住行风俗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建筑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俗
        二、建筑诗赋的风俗内涵与文化意义
    第二节 都邑诗赋的民俗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都邑赋的民俗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都邑诗的民俗价值和文化意义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祖饯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风俗
        二、祖饯诗赋的风俗演变与诗性交际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游览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风俗
        二、游览诗赋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思想
    小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人生礼俗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生育习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育风俗
        二、小字的佛教色彩与文化意义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婚姻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风俗
        二、弃妇诗赋的文化内涵与意象特征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丧葬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风俗
        二、丧葬诗赋的文化内蕴与情感抒发
    小结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节日、娱乐风俗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节日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节日风俗
        二、上巳诗赋的风俗特色与文化意义
        三、魏晋南北朝节俗的宗教渗透与民族融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游艺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游艺诗赋概况
        二、棋艺诗赋的民俗价值与哲理意蕴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乐舞风俗
        一、魏晋南北朝乐舞诗赋概况
        二、啸与啸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9)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立题依据及价值
        1.1 立题依据
        1.2 立题价值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整理文献史料与实地调研
        2.2.2 研究的认识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3.2 国外研究现状
    4、可行性分析、预期的成果、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4.1 可行性分析
        4.2 预期的成果
        4.3 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5、论文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历史初探
    1.1 萌芽时期(原始社会—秦汉时期)
        1.1.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1.1.1 艺术创作的社会功用
        1.1.1.2 士阶级的思想革化
        1.1.1.3 创作的写实性追求
        1.1.2 小结
    1.2 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1.2.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2.1.1 美学思想由功利转向艺术美
        1.2.1.2 佛教的影响
        1.2.1.3 自然山水意识觉醒
        1.2.1.4 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1.2.2 小结
    1.3 全盛时期(隋唐—宋)
        1.3.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3.1.1 创作逐渐世俗化
        1.3.1.2 山水艺术创作兴盛
        1.3.1.3 诗情画意的文人意趣
        1.3.1.4 禅宗与山林隐逸思想
        1.3.2 小结
    1.4 再生时期(元、明、清)
        1.4.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1.4.1.1 南北差异性显化
        1.4.1.2 追古、继承与融合
        1.4.1.3 主观个性的宣扬
        1.4.1.4 寓意性创作成熟
        1.4.2 小结
第二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思想同源
    2.1 认知自然,创造画境(从审美角度再认识山水自然美)
        2.1.1 原始自然崇拜
        2.1.2 自然审美觉醒
        2.1.3 儒道佛的美学融入
        2.1.3.1 以人为本,师法自然
        2.1.3.2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2.1.3.3 佛性平等,和谐相生
        2.1.3.4 三教合流,天人合
    2.2 心物感应,营造意境
        2.2.1 山水比德的潜识
        2.2.2 庄周化蝶的向往
        2.2.3 空间意识的探索
        2.2.4 辩证思维的启发
    2.3 寄托艺术,再造心境
        2.3.1 隐逸理想的渊源
        2.3.2 山水艺术的践行
第三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理论互通
    3.1 胸有沟壑,意在笔先——体察立意
        3.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3.1.2 画尽意在,园简意浓
    3.2 咫尺天地,大有可为——造景达境
        3.2.1 以大观小,缩移摹写
        3.2.2 创作同构,小中见大
        3.2.2.1 置陈布势之妙
        3.2.2.2 主次虚实经营
        3.2.2.3 取舍因借甚巧
        3.2.2.4 四时之景无穷
    3.3 以形写神,随类赋色——绘色传神
        3.3.1 形神兼备,再造形象
        3.3.2 笔墨丹青,以色貌色
    3.4 气韵具盛,情趣延绵——情韵盎然
        3.4.1 气韵生动,韵律相谐
        3.4.2 借物抒情,情趣交融
第四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气质相投
    4.1 诗、书、画、景一体化
        4.1.1 诗意的题画
        4.1.2 文学的品题
    4.2 筑圃见文心
        4.2.1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
        4.2.2 王维的诗画别业
        4.2.3 白居易的园林观
        4.2.4 李渔的园林美学
        4.2.5 石涛的画理叠山
    4.3 寓画于园与寓园于画
        4.3.1 造园家深谙画理
        4.3.2 画家以画记园
第五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道艺相通
    5.1 从文房四宝到木石水土
        5.1.1 白墙作纸
        5.1.2 窗门如画
        5.1.3 片山多致
        5.1.4 园以水活
    5.2 花木的自然生机
        5.2.1 寸草生情
        5.2.2 画意的花木配置
    5.3 建筑的犹若画意
        5.3.1 人工创造的艺术美
        5.3.2 装饰中的图案美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诗情画意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及范畴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主要研究内容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范畴
    1.2 本课题涉及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现状
        1.2.1 国内关于诗词与绘画艺术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1.2.2 国外关于诗词与绘画的关系研究
        1.2.3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和资料的研究方法
        1.3.2 归纳和演绎的研究方法
        1.3.3 分析艺术实践的研究方法
        1.3.4 图像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审美意蕴阐述
    2.1 诗词情感的表现
        2.1.1 比类的表达方法
        2.1.2 感兴和移情的表达方法
    2.2 诗词中的语言表达
        2.2.1 崇尚自然艺术手法
        2.2.2 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2.3 诗词中的意象审美
        2.3.1 立象以尽意
        2.3.2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2.4 诗词的意境审美
        2.4.1 诗词意境的概念
        2.4.2 诗词意境的类型
第三章 中国花鸟画的产生与发展
    3.1 唐之前的花鸟画概述
        3.1.1 原始时期花鸟画的起源
        3.1.2 春秋战国时期花鸟画的萌芽
        3.1.3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花鸟画的产生
    3.2 唐、五代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
        3.2.1 唐朝时期花鸟画的形成
        3.2.2 五代时期花鸟画的发展
    3.3 宋代花鸟画的繁荣
        3.3.1 宋代花鸟画的概况
        3.3.2 宋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4 元代花鸟画的多元化发展
        3.4.1 元代花鸟画的概况
        3.4.2 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5 明清花鸟画的纵深发展
        3.5.1 明清花鸟画的概况
        3.5.2 明清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6 近现代的花鸟画的演进
        3.6.1 近现代花鸟画概述
        3.6.2 近现代花鸟画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第四章 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的融合关系
    4.1 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形式的融合
        4.1.1 诗意画
        4.1.2 题画诗
    4.2 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内容的融合
        4.2.1 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哲学思想的融合
        4.2.2 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比兴手法的融合
        4.2.3 中国古典诗词与花鸟画文人抒情手法的融合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蕴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
    5.1 意境构造的相融性
        5.1.1 古典诗词的意境构造
        5.1.2 花鸟画的意境构造
    5.2 意境审美的相融性
        5.2.1 雄浑
        5.2.2 典雅
        5.2.3 冲淡
        5.2.4 绮丽
        5.2.5 清奇
        5.2.6 悲慨
        5.2.7 自然
        5.2.8 含蓄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自然美摹写——《自然审美雅俗共析》之八(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刘绍攽山水游记审美研究[D]. 徐来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D]. 杜凡怡.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4]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中国古典美学疏野范畴研究[D]. 郭圣龙.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日本琳派艺术研究[D]. 乐丽君. 上海大学, 2019(02)
  • [7]古代艺术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D]. 羊笑亲. 东南大学, 2018(12)
  • [8]风俗视域下魏晋南北朝诗赋研究[D]. 盖翠杰. 山东大学, 2017(08)
  • [9]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D]. 贾茹. 东南大学, 2017(04)
  • [10]诗情画意 ——论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D]. 李培裕. 天津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对自然美的复制——《自然美的共同分析》第八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