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贸企业机制转换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蒋永穆,祝林林[1](2021)在《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实践的研究及其特点:基于学术文献视角》文中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既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国内学术界总体上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并呈现如下六个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以生产力为标准、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凸显以实践为引领、重视以改革为动力、注重以开放为推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研究,加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研究。
郎雪雷[2](2021)在《科技创新对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意晨[3](2021)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屠颜颍[4](2021)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提出
赵永斌[5](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杜雪纯[6](2021)在《跨境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商直播在国内已非常火爆,今年更是电商直播的元年,电商直播是电商运营模式的一匹黑马,国内电商直播体系现也已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它带来的不仅是流量,更多的是销量。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跨境电商平台也陆续涌入电商直播这一潮流,而且都获取了较佳的成绩。国外同国内的消费者对比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个性化,多元化,而且直播的形式也跟国内的大有不同。随着国内电商直播的成熟发展,已经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提供了可借鉴经验,让各跨境电商平台在直播领域有迹可循。加之国际市场对电商直播功能的旺盛需求,直播俨然已经成为了跨境电商的一个新风口。首先,本文在查询了网站的公开数据后对如今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现状进行了介绍,明确了现今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热度正在持续增长,接下来对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主要有真实体验感、实时互动性和低成本、低门槛,这些特征使直播带货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扩散。然后,本文对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及要素进行了简要分析。营销模式主要分为商家直播带货、网红直播带货和机构直播带货,商家直播带货可控性高,成本低,但在气氛调动上可能存在不足;网红直播带货能有效刺激购买欲,但商家选择网红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企业定位并提前谈好业绩合作分成模式;机构直播带货具体所指的是商家针对很多专业机构选择开展代运营,其具有的优点主要是专业操作效率高并且经营成本相对不高。接下来本文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要素分为人、场、货三大模块来进行介绍,其中“人”主要指的是主播,“场”通常又可以固定直播间和产地直播间,“货”最重要的货品质量及产业链。最后,本文选取了几个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成功的典型案例,从中分析出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因素,主要有感知可用性、直播娱乐性、直播促销价以及信任,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得到了可以使跨境直播带货营销效果更好的几点启示,最后从网红、网红经济产业、直播营销以及消费者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刘州[7](2021)在《关检改革背景下的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产地证书作为商品产地的证明文件,由贸易国以相应原产地规则为依据签发,在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作为区别征收进口关税、实施进出口产品数额统计等工作的重要凭证,体现了国与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在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经济合作日渐紧密、自贸区建设提速的大趋势下,原产地证作为出口产品享受关税优惠的“通行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原产地签证业务处在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海关作为原产地签证管理部门,研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深对各国、各自由贸易区原产地优惠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完善、改进原产地签证管理,帮助广大出口贸易企业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带来的便利,对服务外经贸发展有现实意义。同时,原产地签证工作体现海关系统服务职能,探索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关检改革以来,海关在原检验检疫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的基础上进行了有建设性的探索,在企业备案管理、无纸化签证等方面的管理措施不断推陈出新,原产地签证管理工作趋向电子化智能化发展,效率逐步提升。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强劲势头带来的业务量增加及签证管理部门有限的资源之间、最大限度降低管理“耗能”与严控签证质量,维护官方签证信誉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2020年度全球新冠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也对现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以惠州海关作为研究例证,按照背景介绍——文献引述——梳理概念及理论基础——描述现状——归纳问题——寻找问题成因—提出对策的思路展开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惠州海关原产地签证管理作为个案,在关检改革背景下介绍目前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情况,剖析其管理现状,以交易成本理论结合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平衡计分法评价工具对原产地签证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而为改进原产地签证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
白宏亮[8](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精神是区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除了体现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外,还能体现独到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区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区域的具体化、个性化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层次、多维度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地区层面的积极培育和践行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长远大局的重要问题,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区域精神培育得以展开和实践的时代要求。黑龙江在共和国建设中为国家的解放事业、现代化发展事业等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龙江精神培育承载着黑龙江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担负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培育实践的时代责任。因此,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黑龙江地区历史与现实的发展特征,着重对龙江精神培育的基本现状、主要问题和应对方案等展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这对于推进黑龙江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与繁荣黑龙江地区区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从理论阐释和功能解析两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展开研究。一方面对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域精神、龙江精神培育等展开概念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这一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另一方面,在已有概念释义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重要意义和主要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论阐释角度对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理论分析与实践方案前后呼应,在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下,通过对龙江精神主要模式类型的判定与把握,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区域精神培育模式,力图实现龙江精神培育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本文坚持实案逻辑与质性逻辑相统一,通过个案调查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较为直观地展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基本状况,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现状展开评价分析,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结果说明,为本文论证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在数据显示出来的有关结果中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而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提出科学的现实方案奠定基础。
王毅[9](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刘栋[10](2020)在《大数据在政府机关考核中的运用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大数据”被誉为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大数据已经从最初的商业应用逐步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并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为政府机关考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坚实的基础,有效丰富了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实际应用及运转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变化,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完善政府机关考核流程,不断提升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论文以《大数据在政府机关考核中的运用研究—以青岛市为例》为题,通过对相关理论及概念的学习、研究借鉴国内外在运用大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方面的做法,利用数据收集、汇总、对比分析等手段,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对青岛市运用大数据进行政府机关考核的工作现状进行了研究,剖析了制约大数据提升政府机关考核的问题和原因,就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在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项目设置、指标权重分配、加强考核薄弱环节的督导力度等方面,研究创新工作路径和方式,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政府机关的考核流程,提升了考核的精准性、前瞻性,有效发挥了政府机关考核在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对外贸企业机制转换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外贸企业机制转换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实践的研究及其特点:基于学术文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研究 |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逻辑的研究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研究 |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路径的研究 |
六、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实践研究的特点 |
七、结束语 |
(5)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跨境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直播带货的相关研究 |
1.2.2 跨境电商营销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 |
第2章 跨境直播带货现状分析 |
2.1 跨境直播带货的发展现状 |
2.2 跨境直播带货的特征分析 |
2.2.1 真实体验感 |
2.2.2 实时互动性 |
2.2.3 低成本、低门槛 |
第3章 跨境直播带货的三大要素及营销模式分析 |
3.1 跨境直播带货的三大要素 |
3.1.1 “人”发挥桥梁作用 |
3.1.2 “场”充当交易场景 |
3.1.3 “货”承担交易内容 |
3.2 营销模式 |
3.2.1 网红直播带货 |
3.2.2 商家直播带货 |
3.2.3 机构直播带货 |
第4章 跨境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案例选择与介绍 |
4.1.1 Lazada防疫产品跨境直播 |
4.1.2 Great Shopee促销月 |
4.1.3 辛巴“卖空”泰国 |
4.2 编码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感知有用性 |
4.3.2 直播娱乐性 |
4.3.3 直播促销价 |
4.3.4 信任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5.2.1 提高直播娱乐性和互动性 |
5.2.2 提高直播货品有用性并保持促销价格优势 |
5.2.3 提升消费者信任感 |
5.2.4 对网红群体及网红经济产业发展的思考 |
5.2.5 对跨境直播营销及海淘消费者群体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关检改革背景下的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原产地签证管理的研究 |
1.3.2 关于关检融合改革的研究 |
1.3.3 既有研究的贡献及其不足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关检融合改革 |
2.1.2 出口货物原产地判定 |
2.1.3 原产地证书的分类及作用 |
2.1.4 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 |
2.2 理论基础及分析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
2.2.3 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关检融合背景下的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管理现状 |
3.1 原产地管理工作内涵 |
3.1.1 原产地签证管理的内容要素 |
3.1.2 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职能 |
3.2 职能履行层面 |
3.2.1 关检改革落地后职能履行主体变化情况 |
3.2.2 惠州海关原产地证签证任务完成基本情况 |
3.3 海关内部管理层面 |
3.4 能力提升层面 |
3.4.1 推进原产地企业备案简化情况 |
3.4.2 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工作推进情况 |
3.4.3 出口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工作运行情况 |
3.5 服务对象层面 |
3.5.1 服务对象类别 |
3.5.2 服务对象签证需求分析 |
3.5.3 优化服务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情况 |
第四章 惠州海关原产地签证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惠州海关辖区原产地签证管理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
4.2 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相关人员访谈调查 |
4.2.1 访谈概要 |
4.2.2 对惠州海关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及结果 |
4.2.3 对服务对象的访谈内容及结果 |
4.3 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的存在问题 |
4.3.1 职能履行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存在问题 |
4.3.2 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3 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4 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
4.4.1 海关方面的原因 |
4.4.2 企业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推动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
5.1 探索适应职能履行需求的管理理念、作业模式 |
5.1.1 推动管证书到管企业的签证管理理念转变 |
5.1.2 探索构建集约型签证作业管理模式 |
5.2 优化海关原产地签证内部管理 |
5.2.1 明确隶属关签证管理部门职责范围 |
5.2.2 优化组织架构,实现资源运用合理化 |
5.3 促进原产地签证管理能力提升 |
5.3.1 按照岗位需求提升隶属关签证业务工作人员素质 |
5.3.2 推动专业型的原产地签证管理 |
5.3.3 提升管理技术、管理工具运用效能 |
5.3.4 全面实现原产地签证管理的“智能化” |
5.4 实现科学化企业管理,发挥原产地服务效能 |
5.4.1 依托海关信用管理、风险管理体系开展企业管理 |
5.4.2 改进企业宣传培训模式 |
5.4.3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协同管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工作调查问卷 |
附录B 惠州海关原产地业务访谈主要内容 |
附录C 惠州海关原产地业务访谈对象情况表 |
致谢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的龙江精神 |
2.1.1 龙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 |
2.1.2 龙江精神是新中国区域精神的表率 |
2.1.3 龙江精神是黑龙江省四大精神的高度凝练 |
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的辩证关系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培育的契合分析 |
2.2.1区域精神培育类型归纳和分析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龙江精神培育的契合逻辑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科学释义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意义与功能 |
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主要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 |
3.1 调研区域及调研对象的选择 |
3.1.1 调研区域 |
3.1.2 调研对象 |
3.2 调查问卷及其方案设计 |
3.2.1 调研问卷 |
3.2.2 调研方案 |
3.3 调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3.1 调研数据的收集 |
3.3.2 调研数据的处理 |
3.4 调研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说明 |
3.4.1 研究评价的逻辑前提:学界关于区域精神培育评价的研究积累 |
3.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区域精神培育评价分析的重要性 |
3.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
3.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现状评价的逻辑推进 |
3.5 本章小结 |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
4.2 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区域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归纳及其模型建构 |
4.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社会结构性因素 |
4.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内容认识性因素 |
4.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现实操作性因素 |
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
5.1 经验提炼:博采众长借鉴国内区域精神培育方法 |
5.1.1 立足于本地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特征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2 从经济发展和“软实力”竞争的高度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3 坚持对外开放和包容吸纳的战略眼光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4 注重内容多维与形式多样相结合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1.5 秉持人民中心和发动群众参与推进区域精神培育 |
5.2 模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总体建构 |
5.2.1 不同地区主导模式选择及其实践路径 |
5.2.2 建构“三位一体”的龙江精神培育模式 |
5.3 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重要原则 |
5.3.1 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导向 |
5.3.2 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原则 |
5.3.3 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需要为基本原则 |
5.3.4 始终坚持地域性、时代性与实践性为建设原则 |
5.3.5 始终坚持尊重个性与挖掘共性相统一的发展原则 |
5.4 目标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效果评价 |
5.4.1 明晰标准以提升培育效果评价的科学性 |
5.4.2 推进衔接以增强培育效果评价的互动性 |
5.5 融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的基本路径 |
5.5.1 融合发展为龙江精神培育凝心聚力 |
5.5.2 制度建设为龙江精神培育强基固本 |
5.5.3 抓住关键为龙江精神培育突破重点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区域精神表述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10)大数据在政府机关考核中的运用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政府机关考核与大数据概述 |
第一节 政府机关考核 |
一、政府机关考核的含义 |
二、政府机关考核原则 |
三、政府机关考核的方式 |
四、政府机关考核的相关指标解释 |
第二节 大数据 |
一、大数据的理论概念 |
二、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
三、大数据的功能与定位 |
四、数据挖掘分析的概念 |
第二章 青岛市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机关考核工作现状 |
第一节 青岛市政府机关考核工作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青岛市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机关考核的探索 |
一、构建政府机关考核大数据平台 |
二、通过大数据平台提取有效信息 |
三、运用大数据对考核指标进行优化 |
四、运用大数据构建政府机关考核体系 |
第三节 青岛市运用大数据推动政府机关综合考核取得的成效 |
一、考核导向更加精准 |
二、考核工作更加快捷 |
三、考核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
四、考核结果更趋更正 |
第三章 青岛市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机关考核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考核信息数据采集平台不足 |
二、各机构单位之间数据信息不能共享 |
三、历史遗留的考核数据积累比较严重 |
四、考核信息数据造假不实 |
五、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和力度不够 |
第二节 制约原因 |
一、思想上对大数据的认识存在误区 |
二、考核信息数据未能实现互通共享 |
三、对现有数据信息的深度分析不够 |
四、对有效数据的甄别能力不够 |
五、当前专业化的大数据人才比较紧缺 |
第四章 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机关考核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规范数据平台管理 |
一、实施大数据平台规范化制度化运转 |
二、加强信息数据收集的广度和力度 |
第二节 推动考核信息数据高度共享 |
一、强化数据延展深度 |
二、注重考核系统整体性 |
三、提高考核数据公开度 |
第三节 加强数据综合分析运用 |
一、加强数据实时监控 |
二、加强数据挖掘的分析研判 |
第四节 加强数据验证审核 |
一、提升有效数据的甄别能力 |
二、加强数据隐私保护 |
第五节 加快数据人才引进培养 |
一、提升大数据考核人才教育培训力度 |
二、组建考核工作高端智囊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外贸企业机制转换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实践的研究及其特点:基于学术文献视角[J]. 蒋永穆,祝林林.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1(06)
- [2]科技创新对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郎雪雷. 安徽大学, 2021
- [3]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 范意晨. 山东工商学院, 2021
- [4]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D]. 屠颜颍. 石河子大学, 2021
- [5]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
- [6]跨境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研究[D]. 杜雪纯. 吉林大学, 2021(01)
- [7]关检改革背景下的惠州海关出口原产地签证管理改进研究[D]. 刘州. 兰州大学, 2021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龙江精神培育研究[D]. 白宏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10]大数据在政府机关考核中的运用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刘栋. 青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