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有企业剩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研究

辽宁省国有企业剩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研究

一、辽宁省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齐艳云[1](2021)在《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以辽宁新创企业为例》文中认为辽宁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受到投资引力、自然资源、技术人才以及关系网络等多方面资源的限制,我国辽宁地区新创企业的存活率往往较低。资源拼凑作为企业打破资源匮乏局面的一种新方式,为新创企业在早期获得生存和成长提供了新出路,但当前研究关于资源拼凑对新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仍旧众说纷纭,二者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尚未清晰。为了深入理解资源拼凑对辽宁省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角度入手,并进一步考虑新创企业的企业合法性对创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对二者作用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究。我们在研究中试图解决如下问题:资源拼凑能否促进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二者之间是否受到产品创新的中介影响?在资源拼凑影响创业绩效的过程中新创企业的企业合法性是否是重要的调节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资源拼凑、产品创新、企业合法性以及创业绩效等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的210家新创企业为调研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24.0和AMOS22.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从实证检验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创业绩效均具有积极影响;第二,产品创新在资源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第三,新创企业合法性在产品创新与创业绩效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四,新创企业合法性在资源拼凑通过产品创新影响创业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为理解在转型经济背景下资源拼凑实现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过程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帮助处于资源匮乏限制中的新创企业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顺利开展产品创新,并且通过强调企业合法性在创业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对新创企业提升创新与创业实践的有效性提出参考和借鉴,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张延曼[2](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史东鹏[3](2020)在《辽宁省A公司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而辽宁地区在整个东三省经济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东北地区多以重工业、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产业,人才的作用不仅仅关乎企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通过近些年的数据统计发现,东北地区企业人才的流出比例远远大于流入比例,同时正逐渐呈现着不可逆的趋势,从表象看影响了企业人才的正常供给,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还会使企业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才集聚陷阱效应,也就是说人才含量正逐渐恶化,并深陷在一个恶性循环中。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以及问题为基础,以辽宁省地区A公司为出发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针对A公司进行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企业调研等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均值比较法、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查摆出A公司人才流失的诱因以及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方面,综合运用企业管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以将胜任力模型融入到企业管理、绩效管理当中,同时根据绩效考评结果采取相应的薪酬策略。除此之外,也采用了网状与双向的员工职业生涯路径规划,让员工除了物质层面的激励也有精神层面的关怀。在企业文化方面,也建议采用参与型企业文化以及打造实践社区等,希望可以在解决辽宁地区人才流失问题上起到积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张光辉[4](2019)在《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转型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存在,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二元对比系数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和我们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发展中国家水平(1)。由于二元结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工农间与城乡间的巨大二元反差,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元经济转型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88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2),但这些转移人口只是基本完成了职业上的非农化转变,却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长期候鸟式往返于乡城之间,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如果说,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以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虽然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作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但也都把农业劳动力非农职业转变和市民身份转变作为同一过程,受此影响,国外学者很少专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我国学者虽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对农民工市民化涵义、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对策等方面。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尝试以二元经济转型为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农民工市民化如何促进二元经济转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农民工的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大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并把农民工市民化看作是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概述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论证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重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劳均耕地面积,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进而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释放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潜力,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城镇化转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融合。第二,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运用历史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均衡制度变迁为背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镇化、半城镇化的路径特点;考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了其变动趋势;从经济融入和社会融入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市民化融入现状;基于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为54.9%。第三,分析了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不利于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是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制约了消费需求扩大,还影响了城镇聚集效应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利于农业与非农产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农民工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使其难以彻底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经营规模不仅没有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相应扩大,反而由于农地非农化等因素持续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待遇低,使他们成为城镇中的边缘群体,导致了城镇内部的二元分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把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第四,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农民工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四个症结性难题。形成上述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结论是户籍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五,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症结性难题及其制度性成因,从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深化户籍及其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财产性收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吕海萍[5](2019)在《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在大步迈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创新要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创新要素自由、高效、充分地在不同地理空间流动,是无法真正统筹实现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全面提升。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正成为空间经济学、创新地理学等发展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研究主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及其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理,详细探讨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在流动偏好、空间集聚中心、空间关联性等方面的空间布局演变,实证揭示了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为:第一、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形式丰富多样,常通过创新人才迁移、研发直接投资、研发外包、技术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与高技术产品区际贸易和政府筑巢引凤等主要渠道发生综合性流动。目前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以市场拉动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协同式为主要动因。适度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能有效发挥创新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创新知识跨区溢出、内外部规模经济和跨区创新合作网络等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全面提升。而不适度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可能引发创新要素拥挤竞争、倒吸等效应,从而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第二、我国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格局呈现较不均衡布局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惰性,偏好主磁场位于东部地区。目前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偏好布局总体上符合“胡焕庸”线分布,最强偏好磁极是北京。创新资金空间流动偏好布局总体上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带—河南、湖北和湖南—四川”组成的“川”字型结构,最强偏好磁极是广东。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偏好布局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带—安徽、湖北、陕西和四川”组成的横“T”字型结构,最强偏好磁极是北京。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对各省域的偏好性均显现一定的发散性趋势,而创新资金对各省域的偏好性显现一定的集中性趋势。第三、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集聚中心等级布局演变总体上较稳定,集聚强度动态变化存在区域差异性。相对而言,创新人才流动空间集聚中心等级布局演变最稳定,创新技术其次,而创新资金最不稳定。目前创新人才集聚程度总体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的空间布局,而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的集聚程度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布局。东部地区是我国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程度最强的区域,且创新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动汇集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对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吸引强度均在持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创新人才、创新技术的集聚吸引力在增强,但对创新资金的集聚吸引力在下降,而各类创新要素流入东北地区的集聚强度下降显着。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均是是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流动的一级空间集聚中心,中心地位非常稳定。创新人才流动的最强空间集聚中心是北京,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均是广东。第四、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呈现明显的正的局部空间集聚关联格局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性。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和创新技术局部集聚关联布局中,以L-L集聚类型最多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H-L不典型集聚类型最少且以广东为主,H-H集聚省域均位居东部地区且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为主,而L-H集聚阵营中安徽、江西和广西最为典型。上述创新要素流动空间集聚关联格局演变中创新技术空间锁定性最强,创新人才其次,创新资金相对最弱。第五、区域创新绩效水平从东到中到西的梯度递减分布明显,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东、南高和西、北低”的空间分异趋势。这种空间分异布局显现出显着的正的空间集聚关联性,以H-H和L-L的正向集聚为主,尤其是L-L集聚居多。东部的区域创新绩效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处于提高状态,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绩效下降趋势明显。第六、不同类型的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空间流动能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创新资金显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直接和间接效应的分解也呈现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流动对本省域和周边省域的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效应,而创新资金对本省域及周边省域的区域创新绩效存在负向效应。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创新技术,影响最小的是创新资金。不同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可以用各自空间流动偏好集聚格局演变的差异性来解释。纵观全文,本文聚焦于我国创新要素省域空间流动的机理、空间布局和空间影响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际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观点,相应的启示建议如下:(1)在继续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基础上,差异化促进各区域创新发展。(2)加强建设或完善一批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提高或突出其空间集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3)注重利用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关系,统筹区域创新空间发展战略,形成跨区协同创新格局;(4)注重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规模的适度性,适度集聚为主辅以有效扩散流动,以增强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全面提升的促进作用。

侯晓妍[6](2019)在《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为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纷纷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针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越发激烈。大连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的研究较早,多年以来,为促进经济社会的高水平发展,大连市不断调整引进高层次人才措施,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引智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的方法,对大连市政府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进行研究,继而进一步摸索出大连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形势下,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剖析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索出大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引进工作的成效进行剖析,探索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内外环境,使得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不进”,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大连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新兴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缺乏带动重点产业行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能满足大连发展的实际需要;缺乏海外引才的主动性,渠道过于单一等。本文力图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成功做法,对照查找不足,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比如:建立高层次人才供需数据库,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规划;创建优质的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环境;建立科学的高层次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沟通渠道和多项引进渠道;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

高月媚[7](2019)在《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发展,市场竞争呈现不断加剧的状态,在此环境背景下,产业集群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竞争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产业集群的兴起下,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根植性以及产业组织形式的影响下,区域关系以及形成发展体现出适应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我国区域要素存在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应用产业集群理论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经济空间是数学空间概念,在经济学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将该理念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主要是指区域经济以及地理位置之间的客观联系。属于动态空间,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状态,且存在耦合性特征,耦合特征决定区域整体的发展能力。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发展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全国的综合体典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该模式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结合东北地区,探究经济空间耦合机制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针对上述背景,本文结合东北地区,探究产业集群和经济空间耦合机理,论文共包括八个章节,主要研究方向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创新以及不足之处开展分析。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以及文献研究,首先对产业集群理论开展分析,对产业集群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理论开展分析;其次对区域经济空间理论进行分析,对概念、结构、网络演化以及形成发展开展分析;最后,在产业集群、经济空间理论以及耦合问题等方面,探究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模型。首先对复杂适应理论、复杂理论以及产业模型、耦合理论以及复杂理论与区域经济空间等理论进行阐述,其次构建耦合度以及关联度模型,确定了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点。第四章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的内容及运行机制,首先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耦合进行分析,了解区位因素耦合、区位特征耦合以及集聚力耦合;其次对产业集群演化模式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耦合进行分析,了解变化动力、空间形态以及发展模式的耦合;再次对社会网络系统耦合进行分析,明确网络结构耦合以及产业集群分工网络与区域经济网络的耦合。最后对创新体系的耦合开展分析。对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探究耗散结构、运行机构模型、运行过程以及运行机制。其次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探究耦合系统与区域工业化、区域城市化以及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为分析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现状,了解发展历程、集聚状况以及发展动因;其次对经济空间开展分析,明确地域分工、空间特征、空间类型以及空间结构。第六章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度进行分析,在结合长春汽车产业集群、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哈尔滨绿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探究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的耦合度。通过分析发现,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度较低。第七章结合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空间耦合度较低的问题,提出要明确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制定了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及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等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确定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关系,以此来制定推动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以及经济发展的策略。同时可以为经济地理学的定量研究奠定基础,进而掌握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性的特征。

胡东婉[8](2019)在《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源于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程度,而地区的产业结构一般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果,因此产业转移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可以促进承接地的经济发展,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国际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的蓄势待发和我过东部地区失去优势的产业的向外转移,为东北地区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机遇。但对于东北地区来说,并不能通过单一的承接产业转移来实现经济振兴,而是需要依靠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与自身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沿着产业转移非要素空间配置机制、效率、效应和产业空间集聚等方面展开分析。综合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和数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统计学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方法,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是空间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驱动力、影响因素、效率与效应等相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经济主体利益博弈模型,运用要素流动的回归模型、均衡分析法探究产业转移要素空间配置内在机制,本文在以上理论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在分析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对其进行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总体格局进行分析。之后运用Hayter区位进入理论构建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竞争力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东北三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要素得分以及演变趋势分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处于DEA有效的城市数量逐年增加,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有效年份较多,其时空分异显着且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从整体上看,东北三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竞争力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征,辽宁省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优势,地缘优势作用明显,吉林省次之,其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较明显。其次,对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影响因子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之间效应进行检验;在分析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特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和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影响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要素空间配置效应的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鉴别因子和产业发展因子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产业鉴别因子和产业发展因子对其产业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单纯的产业转移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并不能起到正向效应,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有长期有效效应的是技术层面的升级。再次,通过对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规模进行测量,并对其结果进行特征判断。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特征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大,主要集中于农产品加工业和高能耗产业,而产业转移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不大,产业集聚历史遗留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趋势。最后,对论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分析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对策。

刘明辉[9](2019)在《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优先”是我国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抓手,对我国经济取得瞩目成就举足轻重。但是,城市集聚绝大多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光鲜背景下,也诱发了农村产业空心化、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农村从业人员女性化、农村环境治理无序化等系列“乡村病”。因此,城乡融合、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执本之举,亟待推进。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在多数时间处在分离状态。城乡统筹的发展路线在我国肇始于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强调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扭转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局面,补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对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刻认识,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其中,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重点。城乡关系演变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数亿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加之农业生产比较优势的渐趋衰退、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以及农业生产的立体式污染等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冲击,构成了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极大挑战。如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收益、破解农民增收困境以及盘活农村生产要素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当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冲击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新一轮的新信息、新技术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产业融合已成为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向好,尤其是第二产业对农业的中间投入已有较大提升。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脱节、要素链脱钩、利益链不完善、融资难度大、税收支持力度不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严重束缚了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整体上看,产业融合链的断裂或融合体制的脆弱多可归结于市场、政府和经营主体三个层面。因此,本文在城乡关系演变背景下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我国走出传统产业分工、剥离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是导论。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实作为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并据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并界定了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并据此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部分。基于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本文尝试构建了“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剖析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配置、主体功能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第三章构建“政府”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将政府支持和制度供给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概括为资源补充机制、信号传递机制、资源重置机制,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支持、产业确认与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第四章着重从“市场”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要素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可分解为要素流动瓶颈、要素集聚功能、交易成本等方面。第五章是从“经营主体”维度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经营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主要通过竞争或合作博弈对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影响,表现为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密切利益链接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等。第六章厘清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历史经验,并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置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刻画了城乡关系演变过程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事实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本文构建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七章是本文的实证检验部分。按照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设计变量、构建模型、整理数据、实证估计,本文得出了针对“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结论。第八章是国际经验借鉴部分,本文分析了日本、韩国、法国、荷兰、美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经验性事实,并从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分析了五个国家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第九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从本文理论框架的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同时总结提炼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互动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五个结论。第一,政府的制度供给与政策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传递机制、资源补充机制与资源重置机制是政府影响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渠道,具体表现为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产权确认与保护以及创新金融支持等方式。第二,要素市场扭曲是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诱因。当前,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仍然滞后,诸多体制性障碍严重束缚了要素平等进入市场的程度,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与信息机制的扭曲导致要素流动受阻、要素集聚受限、交易成本企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三,经营主体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博弈推动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主体面对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共同约束,从而经营主体采取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市场应对能力以及构建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激励机制与共享机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四,我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政府、要素市场与经营主体等多方面着手。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本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中,可以看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并要大力促进竞争有效的要素市场形成,打破城乡之间的地区分割、完善市场作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巩固经营主体地位、强化经营主体功能,以及加速技术创新等。第五,城乡关系演变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存在双向效应。城乡关系的分离、对立与阻隔会导致要素市场分割,进而导致要素市场机制扭曲,引发要素流动受阻,制约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由于缺乏新要素和新动能的注入,城乡融合发展则难以实现。随着城乡关系逐渐走向融合阶段,城乡产业开始趋于联动发展,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互动补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逐渐加速推进。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引导城市地区的资源和要素流向农村地区,开发并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产业空间、提升城乡经济融合程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基础上发现“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理论阐释和实践检验分析中探寻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尝试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城乡关系演变背景的梳理,本文提出“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产业融合理论及农业发展理论;第二,细化与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阐释。本文从政府支持与制度供给、要素市场配置、经营主体功能三个维度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视角给出进一步的理论解释;第三,研究方法上的改进。本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计量模型的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部分,本文运用政策评估方法(PSM-DID)以及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方法上的改进。

王艳[10](2018)在《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既是当前我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面临经济新常态,寻求经济新动力的必由之路。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攻关期,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不断进行着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但新疆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结构性偏差,而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必须相互适应与匹配。因此,为完善新疆的产业结构研究理论体系,促进新疆就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升级,进行测度并确定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围绕这些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与方法,并结合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的一般模型,对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首先概述了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与现状。其次,通过运用结构偏离度、协调系数、滞后时间、收敛速度等指标来研究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从而准确认识和把握二者演进过程中的协调程度。其后,建立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模型,搜寻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并基于GM(1,1)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发展趋势。最后,切实提出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产业与就业的关联性方面,新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性,而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间的关联性相对比较微弱,即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产生的“吸入效应”主要影响于自身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的大部分剩余劳动力被第三产业吸纳,向第二产业转移的相对较少;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绝对值相对较小,产值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比较小;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总体比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要大,但总体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对传统劳动型劳动力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波动幅度不大,但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差异性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新疆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缓慢,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的缩减,严重影响经济快速发展,阻碍三次产业结构顺利调整,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过高,并长期持续此态势。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方面: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相对最低且趋于0,产业与就业逐渐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导致其促进就业的吸纳空间正在逐步缩小,揭示了新疆产业与就业结构偏离的特殊性。第二,在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方面,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逐步增强;而区域差异性分析表明,南、北、东疆三大地区及各地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并不均衡,呈现明显的北疆、东疆与南疆地区依次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并且,当就业结构滞后周期为5时,就业结构Moore结构值构成的系统行为序列与产业结构Moore结构值构成的基准特征序列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最大,即新疆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过5年后才传导到就业结构。而且,通过对就业结构收敛速度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978-2016年间,新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理想就业结构之间的距离正在逐年缩小,年均收敛速度为0.9%。但就业结构的收敛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收敛速度的稳定性相对较弱,明显与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政策的稳定性、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流转的滞后性等具有一定的关联。第三,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影响因素方面,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结果表明:首先,资源的过度开采、高耗能产业的不合理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科技创新与转化、不尽合理的工业化发展路径、相对较低的劳动力素质与人口特点是导致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与结构偏离度呈现反方向关系,对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衡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不同,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与民族特点的重要性相对较大,明显领先于其他因素,其具体归因于,劳动力的择业观保守、劳动力素质低、区域城镇化水平低。第四,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趋势预测方面。其一,2017-2022年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则将保持稳定上升,产业结构将持续维持“三、二、一”的发展格局,就业结构则持续稳定“三、一、二”的发展格局;其二,产业结构方面,人均GDP在40000-45000元的经济条件下,新疆的产业结构基本实现向“三、二、一”的发展格局转变,并与2016年以来的新疆产业结构的现实水平向一致;就业结构方面,当人均GDP处于45000-50000元时,就业结构能够基本实现“三、一、二”的发展格局。而人均GDP突破100000元时,新疆的就业结构则能够基本实现“三、二、一”发展格局;其三,对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格局转变的经济水平条件可知,新疆就业结构格局的转变远远滞后于同一经济水平条件下的产业结构。

二、辽宁省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以辽宁新创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资源拼凑
        2.1.1 资源拼凑的内涵
        2.1.2 资源拼凑的类型
        2.1.3 资源拼凑的前因与后果
        2.1.4 资源拼凑的策略
    2.2 产品创新
        2.2.1 创新及产品创新的内涵
        2.2.2 产品创新的分类
        2.2.3 产品创新的作用与策略
    2.3 企业合法性
        2.3.1 合法性的定义
        2.3.2 合法性的分类
        2.3.3 合法性的作用与策略
    2.4 创业绩效
        2.4.1 创业绩效的内涵
        2.4.2 创业绩效的测量
        2.4.3 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3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3.1 概念界定和理论模型构建
        3.1.1 概念界定
        3.1.2 理论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
        3.2.2 资源拼凑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3.2.3 产品创新的中介作用
        3.2.4 企业合法性的调节作用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样本
    4.2 研究变量的测量
    4.3 预测试
        4.3.1 量表的效度分析
        4.3.2 量表的信度分析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效度检验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5.4.1 相关性分析
        5.4.2 研究假设检验
        5.4.3 研究结果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理论启示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辽宁省A公司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KJ图解法
        (三)问卷调查法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才的定义
        (二)人才流失的定义及分类
    二、相关理论模型
        (一)马奇和西蒙模型
        (二)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三、相关理论概述
        (一)需求层次理论
        (二)公平理论
        (三)期望理论
        (四)双因素理论
第三章 A公司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影响
    一、A公司概况
        (一)基本情况简介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二、人才流失的一般性原因分析
        (一)宏观因素
        (二)企业因素
        (三)个人因素
    三、A公司人才流失影响因素的确定
    四、问卷调查—A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一)调查目标的确定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五、调查的可靠性分析
        (一)问卷的科学性
        (二)问卷的可靠性
        (三)问卷数据收集
    六、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一般情况调查
        (二)影响因素变量
        (三)单因素影响程度及排序
        (四)相关性分析
    七、问卷调查结果分析—A公司人才流失主要原因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晋升制度
        (二)缺乏完善、合理的薪酬体系
        (三)人才管理方面
        (四)企业文化方面
第四章 解决A公司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绩效考核系统—将胜任力模型融入到绩效考核当中
    二、薪酬策略—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一)根据考核指标,按劳分配
        (二)将成熟曲线运用到专业人才薪酬体系中
    三、强化人才管理—制定符合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网状职业生涯路径
        (二)双重职业路径
    四、辅助策略—推行新型企业文化
        (一)推行参与文化
        (二)实行创新文化
        (三)塑造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打造企业知识共享平台
        (四)培育团队型企业文化,打造实践社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附件一
附件二
参考文献
致谢

(4)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
        2.1.2 有关人口迁移的理论
        2.1.3 关于国际移民融入的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2.2.2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研究
        2.2.3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4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研究
        2.2.5 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研究
        2.2.6 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2.2.7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思路与对策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3.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与特点
        3.1.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3.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3.2 二元经济转型及其基本涵义
        3.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3.2.2 二元经济转型的基本涵义
    3.3 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作用机理
        3.3.1 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3.3.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3.3.3 通过扩大内需为工农两大部门协调发展提供市场条件
        3.3.4 通过城镇化转型促进工农协调与城乡融合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市民化现状
    4.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路径特点
        4.1.1 农村工业发展与劳动力的非城镇化转移
        4.1.2 非均衡制度变迁与劳动力半城镇化转移
    4.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4.2.1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考察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分析
    4.3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分析
        4.3.1 农民工经济融入情况分析
        4.3.2 农民工社会融入情况分析
    4.4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
        4.4.1 当前几种主要测量方法的梳理和评价
        4.4.2 生活工资Anker法测量的逻辑步骤
        4.4.3 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量
第5章 非农化与市民化相脱离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
    5.1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2 导致城镇化滞后影响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
    5.3 制约土地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5.4 形成城镇边缘群体导致城镇内部二元分化
    5.5 老弱妇孺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空心化”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制度性成因
    6.1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分析
        6.1.1 城镇就业岗位与生活成本、落户难易程度相背离
        6.1.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与市民化意愿不匹配
        6.1.3 农民工市民化诉求与地方政府市民化动力不对等
        6.1.4 市民化收益分享与成本分担契合难度大
    6.2 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制度性成因
        6.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历史积累问题严重
        6.2.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6.2.3 政绩考核体系和资源配置制度存在缺欠
        6.2.4 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6.3 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计量检验
        6.3.1 研究设计与理论模型
        6.3.2 变量构造与数据搜集
        6.3.3 回归分析过程
        6.3.4 研究发现与结论
第7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政府治理,促进城乡间与区域间的资源合理配置
    7.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基于户籍身份的福利差别
    7.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
    7.4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破解农民工市民化的财力约束
    7.5 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地域空间尺度的选择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创新要素界定
        1.3.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界定
        1.3.3 区域创新绩效界定
    1.4 研究方案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回顾
        2.1.1 要素禀赋论基础上拓展的落差理论
        2.1.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4 空间经济学发展理论
        2.1.5 创新理论
        2.1.6 理论回顾总结
    2.2 创新要素及其与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2.2.1 创新要素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
        2.2.2 创新要素配置与区域创新绩效
        2.2.3 创新要素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
        2.2.4 创新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
        2.2.5 研究评述
    2.3 区域创新绩效的文献综述
        2.3.1 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2.3.2 区域创新绩效测算方法
        2.3.3 区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2.3.4 区域创新绩效水平
        2.3.5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3.1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表现形式
    3.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主要渠道
        3.2.1 创新人才迁移渠道
        3.2.2 研发直接投资渠道
        3.2.3 研发外包渠道
        3.2.4 技术联盟渠道
        3.2.5 产学研合作创新渠道
        3.2.6 技术、高技术产品等区际贸易渠道
        3.2.7 政府筑巢引凤渠道
    3.3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主要动因
        3.3.1 市场拉动
        3.3.2 政府推动
        3.3.3 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协同式
    3.4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理
        3.4.1 创新要素动态优化配置效应
        3.4.2 创新知识跨区溢出效应
        3.4.3 规模经济效应
        3.4.4 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效应
        3.4.5 创新要素拥挤竞争效应
        3.4.6 创新要素倒吸效应
        3.4.7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作用机理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估算及其空间布局分析
    4.1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测评
        4.1.1 引力模型概况
        4.1.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量模拟测度引力模型构建
    4.2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4.2.1 创新人才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4.2.2 创新资金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4.2.3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4.3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4.3.1 方法说明
        4.3.2 创新人才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4.3.3 创新资金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4.3.4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4.3.5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总结
    4.4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4.4.1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4.4.2 创新人才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4.4.3 创新资金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4.4.4 创新技术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模型构建
    5.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况
        5.1.1 空间误差、空间滞后与空间杜宾模型概况
        5.1.2 空间影响效应分解
        5.1.3 模型选择和估计方法
    5.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2.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来源
        5.2.2 .理论模型构建
    5.3 因变量区域创新绩效分析
        5.3.1 区域创新绩效衡量
        5.3.2 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发展特征分析
    5.4 其他变量说明
        5.4.1 自变量
        5.4.2 控制变量
    5.5 数据来源说明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6.1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与区域创新绩效空间拟合
    6.2 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6.2.1 基于创新人才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6.2.2 基于创新资金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6.2.3 基于创新技术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6.2.4 基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实证结果
        6.2.5 实证结果总结和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机理
        7.1.2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偏好布局
        7.1.3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集聚中心布局
        7.1.4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空间关联性布局
        7.1.5 关于区域创新绩效的空间发展特征
        7.1.6 关于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着作
    3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基础理论
        1.3.1 人才资本流动理论
        1.3.2 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高层次人才
        1.4.2 高层次人才引进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需求及引进现状
    2.1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需求现状
        2.1.1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
        2.1.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2.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
        2.2.1 近三年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状况
        2.2.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2.2.3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法规实施概况
        2.2.4 实证分析
3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及成因
    3.1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3.1.1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
        3.1.2 缺乏带动重点产业行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
        3.1.3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单一
        3.1.4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不到位
    3.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政府对高层次人才整体状况掌握不到位
        3.2.2 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政策急需优化
        3.2.3 地区经济环境满意度低
        3.2.4 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评价考核体系
4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策
    4.1 借鉴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成功经验
        4.1.1 借鉴波士顿高层次人才引进做法
        4.1.2 借鉴北京高层次人才引进做法
        4.1.3 国内外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启示
    4.2 促进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策
        4.2.1 重视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4.2.2 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
        4.2.3 创建优质的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环境
        4.2.4 建立科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评价考核体系
        4.2.5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访谈提纲
致谢

(7)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创新
        1.3.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产业集群概念
        2.1.2 产业集群分类
        2.1.3 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
        2.1.4 产业集群发展理论
    2.2 区域经济空间理论
        2.2.1 区域经济空间概念
        2.2.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2.2.3 区域经济空间网络演化
        2.2.4 区域经济空间形成发展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2.3.2 经济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2.3.3 产业集群和经济空间耦合问题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模型
    3.1 相关理论
        3.1.1 复杂适应理论
        3.1.2 复杂性理论与产业集群
        3.1.3 复杂性理论与区域经济空间
        3.1.4 耦合理论
        3.1.5 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复杂适应系统的耦合性理论
    3.2 耦合度及关联度的模型
        3.2.1 耦合度模型的设计
        3.2.2 耦合关联度模型设计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的内容与运行机制分析
    4.1 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的内容
        4.1.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耦合分析
        4.1.2 产业集群演化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耦合分析
        4.1.3 社会网络系统耦合分析
        4.1.4 创新体系耦合分析
    4.2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空间耦合的运行机制
        4.2.1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空间耦合以及耗散结构
        4.2.2 构建运行机制模型
        4.2.3 运行过程
        4.2.4 运行机制
    4.3 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空间耦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
        4.3.1 区域工业化
        4.3.2 区域城市化
        4.3.3 区域竞争力
        4.3.4 耦合系统与区域工业化
        4.3.5 耦合系统与区域城市化
        4.3.6 耦合系统与区域竞争力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发展现状
    5.1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基本状况
        5.1.1 发展历程
        5.1.2 集聚状况
        5.1.3 发展动因
    5.2 东北地区经济空间状况
        5.2.1 地域分工和空间特点
        5.2.2 空间类型
        5.2.3 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
    5.3 东北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
        5.3.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判断
        5.3.2 东北区域经济重心的演变
        5.3.3 东北区域发展均衡性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性分析
    6.1 产业集群实例
        6.1.1 长春汽车产业集群
        6.1.2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6.1.3 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6.2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
        6.2.1 关联度指标体系
        6.2.2 协调度分析
        6.2.3 运行水平分析
    6.3 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关系
        6.3.1 研究假设与约束条件
        6.3.2 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模型
        6.3.3 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策略构建
    7.1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东北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7.1.1 预先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7.1.2 开发潜力产业的集聚能力
    7.2 重视区域经济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发展
        7.2.1 强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
        7.2.2 整合产业集群结构
        7.2.3 优化东北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2.4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模式
        7.2.5 推动国有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集群共同发展
        7.2.6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7.2.7 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研究
        二、要素空间配置相关问题研究
        三、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概述
        四、研究评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三、要素空间配置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空间分工理论
        二、产业转移理论
第三章 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机制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驱动力
        一、利益驱动
        二、市场驱动
        三、制度驱动
        四、环境承载力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影响因素
        一、经济部门利益博弈因素
        二、生产要素流动性因素
        三、生产要素密集度因素
        四、要素间的耦合与颉颃关系因素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与效应
        一、产业转移效应
        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
        三、产业转移与要素空间重构
        四、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与经济增长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效率
    第一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
        一、东北地区与全国各省经济梯度对比分析
        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素优势
    第二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率
        一、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效率时空演变
        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总体格局演变特征
    第三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评价
        一、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壁垒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方法选取:主成分分析
        四、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效应
    第一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效应前因
        一、要素空间配置效应影响因子
        二、指标选取及指标说明
        三、模型构建
        四、结果分析
    第二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效应与经济增长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二、数据说明
        三、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素空间配置效应与产业升级
        一、变量选择
        二、模型构建
        三、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与产业集聚分析
    第一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与特征
        一、东北地区整体产业转移特征判断方法
        二、东北地区产业转移规模
        三、东北地区产业转移特征
    第二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集聚特征
        一、东北地区产业集聚判断方法
        二、基于省份制造业集聚特征
        三、基于城市制造业集聚特征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与产业集聚经验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建议对策
    第一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存在问题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性因素
        二、承接产业转移现存问题
    第二节 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建议对策
        一、战略布局、实现空间优化
        二、促进产业新集聚
        三、产业链的拉动作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9)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城乡关系
        1.3.2 城乡关系演变
        1.3.3 农村产业融合
        1.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可能的不足
2.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2.1.2 二元经济理论
        2.1.3 产业组织理论
        2.1.4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2.1.5 分工与产业融合理论
    2.2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
        2.2.1 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供给
        2.2.2 要素市场配置
        2.2.3 经营主体功能
        2.2.4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的逻辑关系
    2.3 “三个维度”分析框架的说明
3.“政府”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3.1 政府、市场与经营主体关系辨析
        3.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1.2 政府、市场作用下的经营主体
    3.2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3.3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分解
        3.3.1 产业政策支持与农业补贴
        3.3.2 基础设施建设
        3.3.3 公共服务平台
        3.3.4 创新金融扶持
        3.3.5 产权确认与保护
    3.4 小结
4.“市场”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4.1 要素市场机制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2 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
        4.2.1 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4.2.2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机制
        4.2.3 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
        4.2.4 技术市场的价格机制
    4.3 要素市场的竞争机制
    4.4 要素市场的信息机制
    4.5 小结
5.“经营主体”维度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分析
    5.1 政府与市场约束下经营主体理性行为分析
        5.1.1 政府与市场的约束作用
        5.1.2 双重约束下经营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经营主体之间的行为博弈
        5.2.1 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5.2.2 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5.2.3 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5.2.4 家庭农场与合作社之间的博弈分析
        5.2.5 概括性总结
    5.3 “经营主体”行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5.4 小结
6.中国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6.1 中国城乡关系与农村产业融合进程
        6.1.1 典型事实
        6.1.2 阶段划分
        6.1.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阐释
        6.1.4 概括性总结
    6.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6.2.1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的典型事实
        6.2.2 城乡二元分割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6.2.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6.2.4 概括性总结
    6.3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6.3.1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的典型事实
        6.3.2 城乡关系缓和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6.3.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6.3.4 概括性总结
    6.4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6.4.1 城乡一体化阶段的典型事实
        6.4.2 城乡一体化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6.4.3 “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阶段性阐释
        6.4.4 概括性总结
    6.5 小结
7.“政府、市场、经营主体”维度的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证检验
    7.1 理论推导
        7.1.1 两种极端情境的考察
        7.1.2 一般情境考察
        7.1.3 农业生产的考察
    7.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1 政府干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3.2 市场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3.3 农业经营主体成长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4 小结
8.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8.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1.1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1.2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1.3 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2.1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2.2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2.3 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3.1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3.2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3.3 法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4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4.1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4.2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4.3 荷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5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8.5.1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现实
        8.5.2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性事实
        8.5.3 美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经验
    8.6 小结
9.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服务
        9.2.2 大力促进竞争有效要素市场形成
        9.2.3 强化经营主体地位,优化经营主体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
        1.2.3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1.2.4 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研究
        1.2.5 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结构
        2.1.2 就业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西方经济学的观点
        2.2.2 马克思的产业比例协调发展规律
        2.2.3 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2.2.4 配第—克拉克定理
        2.2.5 库兹涅茨法则
        2.2.6 钱纳里—塞尔奎因国际标准结构
        2.2.7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一般模型
        2.2.7.1 刘易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
        2.2.7.2 拉尼斯—费景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2.2.7.3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动态模型
        2.2.7.4 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
第三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历程与分析
    3.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轨迹与现状分析
        3.1.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3.1.2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3.1.3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稳定性分析
    3.2 新疆就业结构演进轨迹与现状分析
        3.2.1 新疆就业结构演进轨迹
        3.2.2 新疆就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3.3 新疆三大产业内部及就业结构演变
        3.3.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
        3.3.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
        3.3.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
    3.4 新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周期波动特征
        3.4.1 新疆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
        3.4.2 新疆产业结构的波动特征
        3.4.3 新疆就业结构的波动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性分析
    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4.1.1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4.1.2 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4.2.1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检验
        4.2.2 新疆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4.2.3 新疆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协调性分析
    5.1 新疆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析
    5.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分析
        5.2.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5.2.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与分析
        5.2.3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区域差异分析
    5.3 新疆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度与分析
        5.3.1 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度模型
        5.3.1.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5.3.1.3 时滞分析模型
        5.3.2 新疆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
    5.4 新疆就业结构收敛速度测度与分析
        5.4.1 就业结构收敛速度及其测度模型
        5.4.2 新疆就业结构收敛速度测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因素分析
    6.1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主要影响因素
        6.1.1 影响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分析
        6.1.1.1 资源与环境特征
        6.1.1.2 科技发展程度
        6.1.1.3 劳动力素质
        6.1.1.4 人口特征
        6.1.1.5 工业化程度
        6.1.1.6 其他
        6.1.2 影响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因素选择
    6.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6.2.1 偏最小二乘通径分析模型概述
        6.2.1.1 模型的设定
        6.2.1.2 模型估计
        6.2.1.3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模型计算步骤
        6.2.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6.2.3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2 模型建立与估计
        6.2.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趋势预测
    7.1 趋势预测模型的设立
        7.1.1 灰色GM(1,1)模型
        7.1.2 神经网络模型
    7.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趋势预测
        7.2.1 灰色GM(1,1)模型趋势预测
        7.2.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7.2.3 预测结果分析
    7.3 新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预测值的国内外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调整对策与保障措施
    8.1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调整对策
        8.1.1 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8.1.1.1 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
        8.1.1.2 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8.1.1.3 提升三产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南北疆协调发展
        8.1.1.4 促进信息与三产融合,改造传统产业
        8.1.1.5 提高科技投入,增强金融引导
        8.1.2 就业结构调整对策
        8.1.2.1 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
        8.1.2.2 实施积极扩大就业政策
        8.1.2.3 拓宽引人渠道、加快人口聚集
    8.2 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8.2.1 选择合理的城镇化道路
        8.2.2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8.2.3 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8.2.4 提高人力资本投资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性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辽宁省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拼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以辽宁新创企业为例[D]. 齐艳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3]辽宁省A公司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D]. 史东鹏.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 张光辉. 辽宁大学, 2019(12)
  • [5]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省域数据[D]. 吕海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及对策研究[D]. 侯晓妍.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7]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D]. 高月媚. 吉林大学, 2019(10)
  • [8]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空间配置研究[D]. 胡东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城乡关系演变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经营主体”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D]. 刘明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10]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 王艳. 石河子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辽宁省国有企业剩余劳动力战略转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