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舜[1](2019)在《“人类学给人提供了一面大镜子”——容观夐应用人类学研究南方民族文化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容观夐先生作为老一辈的中国人类学家,勤勤恳恳地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传道、授业、解惑。他不仅谆谆教导我们要重视人类学的理论学习和运用,还以身作则地把人类学引入南方古俗研究,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南方棉纺织史,以人类学理论指导畲族研究,为后学者树立了榜样。当下,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世界正在经历大变局,中国人类学也正值发展的重要时期,学习和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拓展中国人类学对中国民族、对中国社会,乃至在"一带一路"中对世界的研究,还任重道远。所以,研究和学习容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有学术价值、有现实意义的。
杜铭[2](2018)在《权力宣示观念的演变 ——传统手工栽绒毯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手工栽绒毯织造技艺高超,现存实物最早的是汉代的栽绒毯残片。它是立体的纺织物,采用在经纬线上栓结毛线来做出立式绒毛,具有防潮保暖的特点,因此在我国西北部广泛使用。不过由于原材料珍贵,它在各个朝代都属于珍贵用品,适用范围局限在皇家贵族阶层,普通民众无法享用。从清末到改革开放前,手工毯织造业非常兴盛,但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国外换取外汇,没有在国内市场中畅销。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毯才逐渐普及到百姓家。20世纪30年代,我国地毯行业在原有的传统图案基础上,吸收工笔画,创新出了彩花式毯,吸取国外纹样特点,创作出了美术式毯。解放以后,随着地毯行业的整合与改进,又设计出了新的风格,比如素凸式、古纹式、锦纹式。改革开放后,又创新出了民族式、极简式和写意式。直到现在,市场中各种类型的手工毯风格并存,中国手工毯开始与波斯毯展开竞争。本文根据现有的图像资料对传统手工栽绒毯进行图像研究,对不同时期的图像风格进行对比与梳理,从图案、纹样、色彩、材质和构图的变化中分析使用阶层与价格对手工毯图案的影响;同时结合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理论就栽绒毯在市场发展中做出的设计变化线索;对20世纪以来栽绒毯图案变化的原因与设计方法进行梳理;尝试对经济与权力、权力与图像、图像与宣示的关系予以分析。
王健,水庆艳,宋希强[3](2009)在《木棉(Bombax ceiba)名称辨析与栽培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对木棉的名称进行科学考证,阐述木棉的分布与栽培应用史,综述其在种质资源、纤维应用、药用、观赏及其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兴林[4](2005)在《《尚书·禹贡》“织贝”考》文中提出《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其所记扬州土贡“织贝”本是产自海南岛的木棉织品,与《后汉书》中的“广幅布”实为一类。我国木棉早在先秦时期即从印度传入,记音“吉贝”,文献又常省称“贝”,“织贝”就是织木棉成布之意,织为动词,贝为吉贝省称,久之,织贝又用为名词,指代当地以木棉(贝)为原料的布。至今海南岛仍有织贝、吉贝的叫法,印证了海南岛悠久的木棉纺织历史。考之文献,《禹贡》中扬州南海卉服之岛夷就是海南岛的原住民,也为织贝出海南增添了证据。
王一胜[5](2004)在《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文中研究表明金衢地区包括金衢盆地及其周边的小盆地和山地,它位于浙江中西部的钱塘江上游。自宋代以来,金衢地区由于交通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以肩挑和流动经营为特征的各种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和挑夫群体形成的行担经济成为整个金衢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且在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工业经济转换中,行担经济也扮演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三部分,简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讨论区域开发的主要要素:土地垦殖和人口增长。宋代以来的土地开发是在继续开展兴修水利的基础上,不断向沿江沙地和盆地周围的山地拓展,在此期间,人口大体从宋代的100万增长到太平天国战争前夕的400万,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口压力逐渐增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第二部分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方面主要论述粮食和经济作物结构的变化和产量的提高,从而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商品化水平的提高。手工业经济方面则主要从各种行业的兴衰的过程,说明由于资源和交通的限制,使以劳动力输出和资源输入为主要特征的行担对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是商品流通与市场结构的变迁。主要论述商品流通对市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由于自宋代以来全国市场结构的变迁,使行担经济在本地区的经济运行中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角。 最后在结论中本文认为行担经济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全国各地,并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经济落后的一个主要表现。然而金衢地区的行担经济却在1978年之后发生了现代化转型,所以对此作更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荣芳,周永卫[6](2002)在《汉代徐闻与海上交通》文中研究指明位于雷州半岛的徐闻,扼琼州海峡的咽喉,不仅是汉朝控制海南岛的关键,而且是汉朝对交趾、九真、日南等地实施有效管辖的关键所在,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汉代在徐闻设置的左右候官并非中国最早的海外贸易官员,而是属于合浦都尉属下的一级军事组织。徐闻等地与北方的海上交通历史悠久,在公元83年以后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古发现证明,徐闻等地与南海的民间贸易比官方的朝贡贸易更为重要,更值得重视。
刘兴林[7](2002)在《《尚书·禹贡》“织贝”考》文中提出《尚书·禹贡》记载了禹平治水土、分天下为九州并任土作贡的事迹和传说,九州中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的物产土贡中有丝、麻织品一类:兖州;“厥贡漆、丝, 厥篚织文”;青州,“厥篚(?)、丝”,徐州,“厥篚玄纤缟”;荆州,“厥篚玄纁玑组”;豫州,“厥篚纤纩”。学界对以上涉及的名物制度多无异议,惟于扬州“厥篚织贝”,汉以来歧说纷呈,迄无定论。以下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陈江[8](1991)在《“岛夷卉服”和古代海南黎族的纺织文化》文中指出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但“岛夷”在何处,“卉服”为何物,盖因其文辞简约,语焉不详,后代学者的注解又不一致,故众说不一。综观历代的注解,大抵有五说:(一)、日本说。清胡渭《禹贡锥指》四海图注:“倭与东鳀即扬州所云岛夷卉服也,”东鳀“后汉谓大倭王国,即今日本。”(二)、浙江舟山(定海)说。《定海厅志》引元《吴莱甫甬东山水古迹记》记载:“昌国即《禹贡》岛夷”,元代昌国州即今定海;(三)、琉球、菲律宾群岛说。扬守敬《历代地理沿革图》说:岛夷“当以琉球、吕宋诸国当之。”(四)、台湾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一记载:“台湾,《禹贡》扬州之域。”(五)、海南岛说。宋苏过在《斜川集》中说:“苏子居岛夷……其民卉服鼻饮,语言不通,”宋哲宗时,苏过乃是随父苏轼谪居于海南的。
倪士毅,方如金[9](1983)在《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南宋临安(今杭州)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两浙东西两路又是南宋政权直接管辖的腹地。南宋的版图不及北宋的三分之二,北面又面临强敌女真贵族政权的压力,政治军事形势始终处于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之中。由于南宋统治阶级奉行妥协投降的政策,所以国防力量远比不上汉、唐时期的强大,但是整个社会经济却继续有所发展,尤其是两浙的社会经济发展又居于全国的首位。
容观琼[10](1979)在《关于我国南方棉纺织历史研究的一些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解放后,关于我国南方棉纺织历史的问题,一直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最近,我细读了钟遐同志《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一文,颇受启发。可贵的是,钟文运用比较丰富的历史文献,结合考古发现,系统地探究了宋代以前南方棉纺织业发展的历史,对旧说提出了异议。为了有利于进一步讨论这一课题,就钟文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二、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学给人提供了一面大镜子”——容观夐应用人类学研究南方民族文化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冷落人类学的时代应当结束了 |
二、把人类学引入南方古俗研究 |
三、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南方棉纺织史 |
四、以人类学理论指导畲族研究 |
(2)权力宣示观念的演变 ——传统手工栽绒毯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的范围 |
四 目前的研究现状 |
五 研究方法的应用 |
第一章 栽绒毯的种类与工艺 |
第一节 栽绒毯的定义 |
第二节 功能分类 |
第三节 制作流程 |
第二章 栽绒毯的历史与价格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栽绒毯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传统栽绒毯的价格变化 |
第三章 栽绒毯的图像构成 |
第一节 透视构图 |
第二节 单独纹样 |
第三节 连续纹样 |
第四章 手工栽绒毯图像内容演变分析 |
第一节 1912年之前 |
第二节 1912—1952年 |
第三节 1952—1973年 |
第四节 1973—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 |
第五节 1990年至今 |
第五章 图像的权力属性 |
第一节 封建社会与儒家文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新文化运动 |
第三节 古纹式——在国际中凸显中华文化特色 |
第六章 宣示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宣示观念的产生 |
第二节 精神祈福的视觉传达 |
第三节 社会制度进步下手工毯的普及 |
第四节 意识形态对图像的作用 |
第五节 人权崛起下图像选择的多样化 |
第六节 儒家文化在新文化建设当中面临的矛盾与机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木棉(Bombax ceiba)名称辨析与栽培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名称考证 |
2 木棉的分布与栽培应用史 |
3 木棉的现代科学研究 |
3.1 种质资源研究及生物学调查 |
3.2 木棉纤维应用 |
3.3 药用 |
3.4 观赏应用 |
3.5 其他 (色素、蜜源、纤维材质等) |
4 展望 |
(5)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发展与区域差别 |
第二节 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资料概述 |
第二章 土地的垦殖与水利建设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二节 土地数据的考释 |
第三节 土地的垦殖 |
第四节 水利建设 |
第五节 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水利纠纷 |
第三章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人口数据的考释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压力 |
第三节 人民生活水平 |
第四节 人口控制模式 |
第四章 农业的生产与商品化 |
第一节 粮食生产与耕作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土地经营制度 |
第四节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
第五章 手工业经济的变迁 |
第一节 纺织印染业 |
第二节 造纸印刷业 |
第三节 陶瓷砖瓦和采矿业 |
第四节 食品加工业 |
第五节 百货制造业 |
第六节 手工业的生产经营 |
第六章 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 |
第一节 交通与商品流通 |
第二节 城市、市镇与市场体系 |
第三节 商业资本与市场结构 |
第七章 结语:行担经济与金衢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
附图表 |
表2-1 金衢地区历代政区沿革表 |
表2-2 金衢地区土地类型构成表 |
表2-3 金衢地区宋元时期土地数据 |
表2-4 明代至民国时期金衢地区土地变动表 |
表2-5 历代金衢地区塘堰工程表 |
表3-1 金衢地区历代人口数据 |
表3-2 清中期和1953年金衢地区人口数据 |
表3-3 金衢地区历代人口变动 |
表3-4 衢州地区各地水稻平均亩产表 |
表3-5 龙游县氏族表 |
表3-6 义乌氏族源流表 |
表3-7 浙江八县农村居民类别所占百分比调查表 |
表3-8 金衢地区各地农户收支和负债情况表 |
表3-9 金衢地区育婴堂设置情况表 |
表4-1 金衢地区土地改革前夕公共土地占有情况表 |
表4-2 金衢地区土改前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 |
表4-3 苏南地区土改前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 |
表4-4 兰溪主要作物每亩生产费及收支统计表 |
表5-1 宋代金衢地区茶叶收购和出售价格表 |
表6-1 衢州地区1949年城镇人口统计 |
表6-2 1949年义乌县佛堂镇人口统计 |
图一 金衢地区地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汉代徐闻与海上交通(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广幅布 |
2.珍禽异兽 |
3.明珠、翡翠、玳瑁、犀角、象牙等珍宝 |
4.水果 |
四 |
(9)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 |
(二)手工业 |
1. 丝织业 |
2. 制瓷业 |
3. 造纸业和印刷业 |
4. 造船业 |
5. 其他手工业 |
(三)商业与海外贸易 |
(四)两浙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
(10)关于我国南方棉纺织历史研究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从兰溪出土的棉毯谈到我国南方棉纺织的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学给人提供了一面大镜子”——容观夐应用人类学研究南方民族文化述论[J]. 徐杰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权力宣示观念的演变 ——传统手工栽绒毯图像研究[D]. 杜铭.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9)
- [3]木棉(Bombax ceiba)名称辨析与栽培应用[J]. 王健,水庆艳,宋希强. 热带作物学报, 2009(12)
- [4]《尚书·禹贡》“织贝”考[J]. 刘兴林. 江海学刊, 2005(04)
- [5]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D]. 王一胜. 浙江大学, 2004(03)
- [6]汉代徐闻与海上交通[J]. 张荣芳,周永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 [7]《尚书·禹贡》“织贝”考[A]. 刘兴林. 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 2002
- [8]“岛夷卉服”和古代海南黎族的纺织文化[J]. 陈江. 广西民族研究, 1991(03)
- [9]南宋两浙社会经济的发展[J]. 倪士毅,方如金.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02)
- [10]关于我国南方棉纺织历史研究的一些问题[J]. 容观琼. 文物, 19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