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论文文献综述)
任佳琦[1](2017)在《浅谈学龄前幼儿的攀比现象》文中提出幼儿攀比现象通常是幼儿自己不甘于落后于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活动中刻意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家长等成人化社会环境影响所导致。这种攀比心理具有两面性,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起到积极促进自我调整和改善的作用,让幼儿产生竞争意识,但如果引导不好,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避免幼儿产生消极的攀比心理,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引导家长树立起榜样,不要溺爱孩子,惩奖有度,正确地对待幼儿的攀比心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冯菁[2](2010)在《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幼儿成了家庭中的主要消费群体,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孩子日益增长的消费要求不断得到满足。这使得家长应对孩子的消费要求时的教育行为更为重要,更值得关注。以往关于儿童消费的研究多以学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且主要是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展开的横向研究,而关于幼儿消费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并且主要集中于经验性的描述,很少有针对3-6岁幼儿消费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更少有关于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主要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以城市幼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从了解城市幼儿主动提出消费要求的基本情况入手,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时的教育行为表现——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频率、内容、时间、标准、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对幼儿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时的教育行为进行一些深度访谈,兼顾宏观与微观,系统探讨幼儿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时的教育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幼儿家长教育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城市幼儿消费要求的频率偏高;幼儿消费要求的内容多为玩具和食品消费要求;幼儿向家长提消费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哭闹以让父母满足”的现象最多。2.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频率偏高;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文化用品类消费要求的程度较高,满足娱乐消费要求的程度很低,家长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投入较多,但对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的消费满足的较少;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时多以“价格和内容两者兼顾”的标准为标准,但最后多以幼儿的固执而告失效;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时多能采用协商方式,但也有较大部分家长采取妥协方式,过于迁就幼儿。3.影响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时的教育行为的因素有: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年龄、家庭的收入状况和家长的教育素养等。
陈宏[3](2014)在《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情绪调节困难儿童社会技能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绪调节是个体根据内外环境的要求,在对情绪进行监控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生理、认知和行为策略对情绪进行修正的心理过程,是个体为保持内外适应的机能反应。情绪调节对儿童的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早期的情绪调节水平可对以后的社会适应和人格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预测作用。认知行为改变(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CBM)策略是透过对认知过程的自觉及行为影响及情绪问题的认识来增进个体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本研究将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应用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干预,提出了“5T”策略。“5T”分别代表Transfer (转移),Tranquil(平静),Think back(回想),Think on others`side(换位思考)。To seek forcomfort(寻求安慰)。本研究通过编制《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和建立昆山市地区常模,探讨不同人口变量的儿童其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筛选出的情绪调节困难儿童进行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干预,通过干预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个案研究法,经统计分析发现:(1)修订后的《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分为情绪控制,情绪理解,表达抑制,移情能力,情绪识别和认知重评共六个维度,共38题,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同质信度及分半信度均在0.5以上,信度良好,且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故量表具有有效性。而后建立的常模表明常模样本具有代表性。(2)不同人口变量的儿童其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3)年级和父亲文化程度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交互作用显着。(4)性别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交互作用显着。(5)性别、年级和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6)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有立即性的效果。(7)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社会技能有立即性的效果。
杨周莹[4](2020)在《二孩家庭教养方式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养二孩,二孩的出生让原本稳定的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新成员的加入,使父母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在二孩子女身上,这对头胎子女的身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二孩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在教育和养育两个孩子方面所使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否相同、父母如何处理与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发现一系列二孩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联系教养方式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有助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本研究以鲍姆林德评价父母教养方式的四个维度:控制、成熟要求、亲子互动的清晰度和关怀与支持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上海市二孩家庭教养方式情况进行基本调查,以便研究者能够更加聚焦研究内容。问卷调查中,选取上海的松江区、金山区、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包括一所市示范园、三所一级园和两所二级园。研究对象为4个区的6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106名出生在“单独二孩”政策以后的二孩家庭的父母和102名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对8位二孩家庭的父母进行了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导致二孩在教养方式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引起问题的缘由以及提出相应对策,来弥补问卷调查分析所带来的不足,从而使研究更加客观、真实。基于研究结论,二孩家庭父母和子女在家庭氛围、教养要求、教养方式、互动方式等4个维度方面各自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为二孩家庭父母的教养提出以下几点教育指导建议:首先是父母方面,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提升教育素养,优化教养方式;同时作为父母还需要关注孩子心理,平衡爱与关注;在教养要求上,父母要了解、尊重两个孩子的天赋,以及遵循两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形成符合年龄特点的有效规则以及明确有效的公德教养要求;在情感互动上,父母与孩子之间增强情感互动,鼓励孩子表达关心与爱;孩子之间增强情感互动,让头胎子女参与到教养中。其次是子女方面,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自我中心化”,并且欣赏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进行合理的期望与要求;此外,父母还要关注头胎子女的心理状态。最后在家庭氛围中,要营造温暖、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形成家庭成员共同的价值趋向,让头胎子女感受与弟妹共同成长的快乐,给予更多的父爱与陪伴。
于鹤鑫[5](2020)在《小组工作改进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研究 ——以沈阳市L社区为例》文中指出现今,“隔代宠”、“第三代父母”等字眼常常被用来形容隔代教育。究其原因,是担负抚育责任的祖辈在对儿童的照顾问题上所出现的代际关系问题。在目前现有的家庭中,更为普遍的是“421”、“422”的家庭教育模式。老人家长在参与中所采取得教育方式受到传统思想、文化水平等影响,不仅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纷争,且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易阻碍儿童的成长发展。对儿童的价值观构建、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以“祖辈家长”为研究起点,就其隔代教育中方式开展实践研究。本研究中,着眼于处在隔代教育中的祖辈家长群体,借以往研究隔代教育问题的发现成果,结合实地调查,问卷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了解,分析问题。在切实的了解老一辈的家长在隔代抚育中的现状同时对小组成员开展了需求评估。祖辈家长主要表现出宠溺、缺乏原则、过度担心、理念落后等问题;并且家庭成员所给予的情感支持、同辈群体的支持力度不足。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增能理论、团体动力理论为支撑,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中的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设计小组活动致力于从多层面改进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问题。经过干预介入,通过衡量检验小组目标、任务的达成度,组员的表现及反馈情况,社工本人的参与观察记录情况,量表前后测量的数据对照后,发现小组工作方法对介入改进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效果,特别是自我主动意识较强的成员。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注重组员的情感变化、个性需求更有助于小组的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复盘梳理小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得出,祖辈教育方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多方的,从个人方面来说是研究者自身受教育年限的制约所导致的观念陈旧、学习能力与沟通技能的缺乏,其次是所处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笔者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帮助服务对象提升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方式,促进祖父辈人之间能够统一认识,步调一致,择善施教。同时引导他们自我发展,增强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互动及独立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能力。本实践研究希望能够为解决隔代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参考的工作方法,为参与隔代教育的家长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而促进祖父辈合力教养水平的提升。
熊金香[6](1991)在《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文中研究指明孩子到了两三岁以后,巳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语言述说自己的内心活动;注意力也有所增强,能够形成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了。加上这时孩子已能独立行走,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日益增多。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会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引起孩子强烈的探求欲,因而,这时的孩子,往往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孩子智力发育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孩子一种正常的情感需要。但是,孩子的所有要求并非都是合理的,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若一味满足,便容易滋长孩子不良品格(如自私、任性等)的形成;若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拒绝,又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压抑其个性的发展。那么,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呢?
马瑞[7](2016)在《母亲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以徐州农村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社会性发展指幼儿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调研地区发现大多数农村留守幼儿由其母亲照顾,母亲的教养方式蕴含着一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道德规范,直接影响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进程,并构成社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因此,本研究着重分析了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母亲教养方式现状,并探究了母亲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本研究运用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的《3-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和台湾大学李宗文教授的《母亲教养方式问卷》对1004名幼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留守幼儿548人。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采用四种教养方式的母亲中各选择一名对其进行访谈。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较非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劣势,其发展会受到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第二,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有显着差异,农村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在母亲年龄、受教育水平、留守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有显着差异。第三,在四种母亲教养方式中,权威开明型母亲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农村留守幼儿社会认知、意志、内外向性、自我概念、独立性方面的发展。第四,在四种母亲教养方式中,威权型母亲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农村留守幼儿社会规则、同伴关系、无侵犯性、好胜心方面的发展。第五,在四种母亲教养方式中,宽大娇宠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农村留守幼儿社会认知、意志、内外向性、独立性的发展。第六,在四种母亲教养方式中,袖手旁观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农村留守幼儿社会规则、同伴关系、无侵犯性、好胜心方面的发展,有利于留守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提出提高母亲教养能力,促进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建议。
杨彬津[8](2019)在《小学生学业拖延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学业拖延是指学生制定了学习计划之后没有按照学习计划来执行的一种表现在学习中的行为特征。学业拖延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下降,还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国内外的学者正从各方面探讨如何消除这种不良影响。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性格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而且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也是父母最为关心的方面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起到了直接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很少有学者把小学生的学业拖延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联系,但是这两着之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因此本文从这方面着手探究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两所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小学生的学业拖延情况进行调査,将调查之后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到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基本情况、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维度呈显着的负相关,与溺爱型、忽视型维度显着正相关,与专制型维度的相关性并不显着。与此同时,本文结合使用半结构访谈法对学业拖延学生的家长、班主任以及学生本人进行访谈。结合访谈的情况,本文从小学生自身方面、不同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和家校合作方面探讨小学生拖延的原因,最后针对小学生的学业拖延的现状和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原因提出对策。本文着重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和家校合作方面提出矫正小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建议,能有助家长和教师找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减少小学生学业拖延的行为。
樊皎[9](2020)在《“正面管教”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小学阶段是树立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家庭、学校在道德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不科学等原因,目前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对我国家庭和学校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正面管教”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家庭亲子关系不够和谐;二是家长道德教育观念较落后;三是学校道德教育水平亟待提升;四是“正面管教”宣传运用不够,理论培训有待加强。本文还就中、美、日三国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正面管教”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建议和参考。通过调查、分析与比较,本文就“正面管教”在我国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加强针对家长和教师群体的“正面管教”理论的宣传,让“正面管教”理论深入人心。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要做到“和善而坚定”,废除惩罚,有效运用鼓励,通过家庭会议等方式,加强家庭合作,提升孩子的归属感。三是提升学校道德教育吸引力。在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尊重的学习环境,通过班会和情感课程的开发,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开展“正面管教”的专门培训,要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将“正面管教”本土化。
朱勇[10](2020)在《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教育竞争过度现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学生和儿童身上因教育竞争过度而产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当下的教育竞争过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升学竞争过度;二是参加校外教育方面的竞争过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和儿童在学习时间、学习负担、学习年龄、学习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和儿童的学习时间过度、学习负担过度、学习年龄过小、学习内容过多等问题。教育竞争过度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需要学界认真研究。一方面它不得不促使全社会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当家长、学校和教师普遍地对学生和儿童提出过高要求,从而使各种学习和补课变成沉重的负担,使学习变成对学生和儿童的身心压迫和摧残,不利于他们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反思:如此教育的伦理正当性和合理性何在?如何让教育回归到其本来应然的目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过程——上去。当然,导致教育竞争过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原因,还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方面的原因。面对教育竞争过度给学生和儿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全社会都应该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教育回到应然的轨道上来。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必须学会量力而行、理性对待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压力”,应该善于向家长、学校和教师传达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多大,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承受能力极限在哪里,明白理性地“抵制”不合理的过高要求,是学生的权利。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应该合理并及时地研判孩子的潜力、优势和弱项,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孩子提出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理性地助推孩子成长,要杜绝拔苗助长,不切实际地“严格要求”。从学校层面来说,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注重育人过程,加强素质教育实践。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要全面,这种全面性一是人才范围的全面性,二是对人才评价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在对人才评价的内容上,人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要结合学历情况,还要看人的品质、能力等等多方面的情况,以更好地全面评价人才。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对家长、学生的竞争教育。竞争教育主要是要使相关的竞争主体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竞争观。
二、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学龄前幼儿的攀比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入了解幼儿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 |
(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幼儿攀比心理提供了经济基础 |
(二)教师的师德作风不端正,家长的自卑心理,促使了幼儿攀比心理的产生 |
(三)家长的过分溺爱,为幼儿攀比滋生了依赖 |
(四)幼稚的天性,为幼儿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 |
二、全面思考攀比心理的两面性 |
(一)攀比的积极性 |
(二)攀比的消极性 |
三、正确、合理地对待幼儿攀比现象 |
(一)教师家长要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
(二)家长要坚守规矩 |
(三)家长和孩子都要正视失败 |
(四)家长要量力而行适时满足孩子需求 |
(五)家长教师要适时进行感恩教育 |
(2)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 概念界定 |
(二) 问题提出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构想 |
二、城市幼儿消费要求现状及分析 |
(一) 城市幼儿消费要求现状 |
(二) 对城市幼儿消费要求现状的分析 |
三、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现状及分析 |
(一) 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频率 |
(二) 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内容 |
(三) 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时间 |
(四) 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标准 |
(五) 城市家长满足幼儿消费要求的方式 |
四、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一)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
(二) 家长的年龄 |
(三) 家庭收入 |
(四) 家长教养观念 |
(五) 幼儿的性格气质 |
(六) 家庭结构 |
(七) 社会环境 |
五、对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的建议 |
(一) 开办家长学校,培训家长 |
(二) 家长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消费观 |
(三) 家园合作促进家长应对幼儿消费的教育行为科学化 |
(四) 社会共协促进家长正确应对幼儿消费的教育行为的形成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心语——写给导师李静教授 |
(3)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情绪调节困难儿童社会技能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操作性定义 |
1.6 研究限制 |
2 文献综述 |
2.1 学龄期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特点 |
2.2 情绪调节概述 |
2.2.1 情绪调节的涵义 |
2.2.2 情绪调节的理论 |
2.2.3 主要研究方法 |
2.2.4 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 |
2.3 社会技能概论 |
2.3.1 社会技能的涵义 |
2.3.2 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取向 |
2.3.3 儿童社会技能的测量 |
2.3.4 儿童社会技能的相关研究 |
2.4 儿童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
2.5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 |
2.5.1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的涵义 |
2.5.2 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历史 |
2.5.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3 研究架构与方法 |
3.1 研究架构 |
3.2 研究对象 |
3.2.1 问卷初测对象 |
3.2.2 问卷正式施测及常模取样对象 |
3.2.3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实验干预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数据处理 |
4 研究一:《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编制 |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2.1 问卷初测对象 |
4.2.2 问卷正式施测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编制 |
4.4.2 问卷初测与结果分析 |
4.4.3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4.4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常模建立 |
4.5 讨论 |
4.5.1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的信效度、适用性与常模样本代表性 |
5 研究二: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现况分析及影响因素调查 |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问题 |
5.2 研究对象 |
5.2.1 问卷施测对象 |
5.3 研究方法 |
5.3.1 问卷调查法 |
5.3.2 研究工具 |
5.3.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 |
5.4.1 原始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
5.4.2 不同背景变量下学习能力差异分析 |
5.4.3 不同背景变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交互作用分析 |
5.4.4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讨论 |
5.5.1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现状分析 |
5.5.2 不同人口变量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差异分析 |
5.5.3 年级与父亲文化程度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之交互作用分析 |
5.5.4 性别与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之交互作用分析 |
5.5.5 性别、年级与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预测力分析 |
6 研究三: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干预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问题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变量 |
6.2.3 实验步骤与方法 |
6.2.4 干预效果评量工具 |
6.3 研究方法 |
6.4 个案干预工具 |
6.5 干预过程 |
6.5.1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干预方案设计 |
6.5.2 个案情况及干预过程 |
6.6 结果 |
6.6.1 干预效果质性评估 |
6.6.2 干预效果量化评估 |
6.7 讨论 |
6.7.1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干预效果分析 |
6.7.2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社会能力干预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且常模样本具有代表性 |
7.1.2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总体情况好,不同背景因素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 |
7.1.3 年级与父亲文化程度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之交互作用显着 |
7.1.4 性别与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之交互作用显着 |
7.1.5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7.1.6 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提高儿童社会技能具有显着效果 |
7.2 建议 |
7.2.1 教育上的建议 |
7.2.2 未来研究上的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二孩家庭教养方式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政策调整 |
(二)“全面二孩”政策下父母存在的家庭教养困惑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一孩”与“二孩” |
(二)二孩家庭 |
(三)教养方式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设计 |
(一)调查设计 |
(二)数据处理 |
(三)研究过程 |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
(三)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 |
二、关于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
(一)二孩家庭的数量 |
(二)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
(三)影响二孩家庭教养的因素 |
三、关于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
(一)情感投入不均衡 |
(二)忽视头胎子女的心理问题 |
四、关于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策略的研究 |
(一)积极的养育 |
(二)正确的理念 |
(三)追根溯源,还原真像 |
第三章 现状 |
一、基本现状 |
(一)高学历、高收入家庭生育二孩占比高 |
(二)家庭中“男孩、女孩”组合、年龄差5岁以内占比高 |
二、问题 |
(一)家庭氛围 |
(二)教育方法 |
(三)教养要求 |
(四)互动方式 |
第四章 原因分析 |
一、父母方面 |
(一)父母教育程度的影响 |
(二)父母教育方法的不妥 |
(三)父母教养要求的不当 |
(四)缺乏良好的互动方式 |
二、孩子方面 |
(一)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 |
(二)孩子的不同气质类型 |
(三)两孩之间的年龄差 |
三、家庭氛围 |
(一)婚姻质量 |
(二)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 |
(三)“父亲”角色的缺失 |
第五章 对策建议及研究反思 |
一、父母方面 |
(一)教育方法 |
(二)教养要求 |
(三)情感互动 |
二、子女方面 |
(一)理解孩子的“自我中心化” |
(二)欣赏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 |
(三)关注头胎子女的心理状态 |
三、家庭氛围 |
(一)营造温暖、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 |
(二)形成家庭成员共同的价值趋向 |
(三)感受与弟妹共同成长的快乐 |
(四)给予更多的父爱与陪伴 |
四、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附件 |
(5)小组工作改进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研究 ——以沈阳市L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1 研究目的 |
0.2.2 研究意义 |
0.3 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1.3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 |
1.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向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隔代教育 |
2.1.2 祖辈教育方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支持理论 |
2.2.2 增能理论 |
2.2.3 团体动力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3 研究方法 |
3.1 社会工作方法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 研究对象资料搜集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参与观察法 |
3.3.4 量表法 |
3.4 研究对象需求评估 |
3.4.1 问卷分析 |
3.4.2 访谈分析 |
3.4.3 量表分析 |
4 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的问题分析 |
4.1.1 机械的传教,单一守旧 |
4.1.2 迁就溺爱,缺少原则性 |
4.1.3 过于紧张,保护意识重 |
4.1.4 对社会新潮流比较封闭,沟通不畅 |
4.2 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传统观念影响 |
4.2.2 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意识不强 |
4.2.3 家庭责任分担不当 |
4.2.4 社区归属感不强,支持力度不够 |
5 小组工作改进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的实务过程 |
5.1 小组开展的背景 |
5.1.1 小组的基本情况 |
5.1.2 小组组员概括 |
5.2 小组的工作目标 |
5.2.1 总目标 |
5.2.2 分目标 |
5.3 小组方案设计 |
5.4 小组社会工作方案的实施过程 |
5.4.1 小组初期 |
5.4.2 小组中期 |
5.4.3 小组末期 |
5.5 小组工作的介入效果评估 |
5.5.1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5.5.2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
5.5.3 评估综述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祖辈要会取舍,爱的适度 |
6.2.2 两代父母明确责任,协同发挥作用 |
6.2.3 要为隔代教育家庭提供综合性的支持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母亲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以徐州农村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1.2.4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
1.2.5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3.1 调查地点 |
2.3.2 调查对象 |
2.3.3 调查工具 |
2.3.4 调查程序 |
2.4 访谈设计与实施 |
2.4.1 访谈目的 |
2.4.2 访谈对象 |
2.4.3 访谈程序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 |
3.1.1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的性别差异 |
3.1.2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的年龄差异 |
3.1.3 农村留守幼儿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状况的差异 |
3.1.4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的差异 |
3.1.5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与常模的比较 |
3.1.6 分析与讨论 |
3.2 农村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现状 |
3.2.1 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
3.2.2 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
3.2.3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农村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
3.2.4 母亲教养方式的年龄差异 |
3.2.5 不同受教育水平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
3.2.6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 |
3.2.7 分析与讨论 |
3.3 不同母亲教养方式下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 |
3.3.1 数据分析 |
3.3.2 分析与讨论 |
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1 访谈结果 |
4.1.1 访谈一 |
4.1.2 访谈二 |
4.1.3 访谈三 |
4.1.4 访谈四 |
4.2 小结讨论 |
5 研究总讨论 |
5.1 讨论 |
5.1.1 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 |
5.1.2 农村留守幼儿母亲教养方式现状 |
5.1.3 母亲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5.2 教育建议 |
5.2.1 强化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责任感 |
5.2.2 注重与留守幼儿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 |
5.2.3 给孩子适宜的要求与反馈 |
5.2.4 加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协助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小学生学业拖延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业拖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1 拖延的概念及其分类 |
2.1.2 学业拖延的概念界定 |
2.1.3 学业拖延的研究现状 |
2.1.4 学业拖延的研究方法 |
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和维度划分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
2.2.4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2.5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程序 |
3.2 研究工具 |
4 研究结果 |
4.1 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基本状况 |
4.1.1 小学生学业拖延总体情况 |
4.1.2 小学生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 |
4.1.3 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年级差异 |
4.1.4 小学生学业拖延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
4.1.5 不同父母关系对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影响 |
4.2 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基本状况 |
4.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描述 |
4.2.2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年级、性别的差异 |
4.2.3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背景下的差异分析 |
4.2.4 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5 讨论 |
5.1 关于小学生的学业拖延情况分析 |
5.1.1 小学生学业拖延的总体情况分析 |
5.1.2 小学生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分析 |
5.1.3 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年级差异分析 |
5.1.4 小学生学业拖延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5.1.5 不同父母关系的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情况分析 |
5.2 关于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情况分析 |
5.2.1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分析 |
5.2.2 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年级、性别的差异分析 |
5.2.3 父母教养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
5.2.4 小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
6 小学生学业拖延原因的探究 |
6.1 小学生自身因素 |
6.2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
6.2.1 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影响 |
6.2.2 忽视型教养方式的影响 |
6.2.3 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影响 |
6.2.4 拖延型父母不良身教的影响 |
6.3 家校合作方面因素 |
7 建议 |
7.1 父母方面 |
7.1.1 做明智型的父母,帮助孩子提高克服拖延的能力 |
7.1.2 做信任型的父母,让孩子主动远离拖延 |
7.1.3 做温暖型的父母,让爱使孩子摆脱拖延 |
7.1.4 做民主型的父母,建立奖励制度 |
7.1.5 做不拖延的父母,进行言传身教 |
7.2 家校合作方面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研究的贡献 |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正面管教”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3.创新点 |
二、“正面管教”的理论内涵与框架 |
(一)“正面管教”的理论内涵 |
(二)有效管教的四条标准 |
(三)“正面管教”的主要方式 |
三、“正面管教”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契合 |
(一)“正面管教”与德育目标的契合 |
(二)“正面管教”与德育要求的契合 |
(三)“正面管教”与德育规律的契合 |
(四)“正面管教”与德育方式的契合 |
四、我国小学生“正面管教”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家庭道德教育中的“正面管教”现状调查 |
1.亲子关系调查 |
2.教育观念调查 |
3.教育手段调查 |
4.“正面管教”培训调查 |
(二)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正面管教”现状调查 |
1.教师观念调查 |
2.教师教育手段 |
3.“正面管教”培训调查 |
(三)家庭、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正面管教”现状分析 |
1.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亲子关系不够和谐 |
2.家长道德教育观念较落后,未能与时俱进 |
3.学校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德育水平亟待提升 |
4.“正面管教”宣传运用不够,理论培训有待加强 |
五、中外小学生道德教育中“正面管教”的比较 |
(一)家庭道德教育中“正面管教”的比较 |
1.家庭道德教育观念的比较 |
2.家庭道德教育方法的比较 |
(二)学校道德教育中“正面管教”的比较 |
1.德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
2.德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
3.德育课程实施方式的比较 |
六、“正面管教”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建议 |
(一)加强“正面管教”理论的宣传 |
1.通过社会组织在家长中进行广泛宣传 |
2.通过学校在教师中宣传“正面管教”理论 |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推广模式 |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1.家长要做到“和善而坚定” |
2.家长要废除惩罚 |
3.家长要有效运用鼓励 |
4.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
(三)提升学校道德教育吸引力 |
1.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 |
2.建立欢乐、和谐、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的学习环境 |
3.通过班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4.开发情感课程——提升学生社会和人生技能 |
(四)开展“正面管教”的专门培训 |
1.对家长进行“正面管教”培训 |
2.对教师进行“正面管教”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生道德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教育竞争及其伦理属性 |
第一节 教育竞争的概念 |
一、竞争 |
二、教育竞争 |
三、教育竞争与竞争教育的概念区分 |
四、本文所指的教育竞争概念 |
第二节 教育竞争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一、教育竞争的必然性 |
二、教育竞争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教育竞争的伦理属性 |
一、教育竞争为什么具有伦理属性 |
二、教育竞争伦理属性的主要维度 |
三、研究教育竞争伦理属性的必要性 |
第二章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主要成因 |
第一节 学生:默认教育压力的伦理偏差 |
一、片面的学习观 |
二、过于看重超越他人 |
第二节 家庭:父母期待的伦理偏差 |
一、揠“苗”助长 |
二、分数至上 |
三、父母期待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
四、片面的家庭幸福观 |
五、家长之间的攀比 |
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理念 |
七、片面的成才观 |
第三节 学校:转移校际竞争压力的伦理偏差 |
一、过于看重升学率 |
二、存在应试教育的情况 |
三、减负成为口号 |
四、教师期待的分数指向 |
第四节 社会:评价的伦理偏差 |
一、对人才评价的片面性 |
二、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 |
第三章 教育竞争的限度及过度与适度 |
第一节 教育竞争的限度及适度标准 |
一、教育竞争的限度 |
二、教育竞争适度的标准 |
第二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
一、教育竞争过度及其特点 |
二、教育竞争过度的主要类型 |
三、教育竞争过度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后果 |
一、不利于孩子与自身及与家长伦理关系的和谐 |
二、不利于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三、有损教育公平 |
第四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不合伦理的理论分析 |
一、降低劳动幸福理论中的劳动幸福感 |
二、违背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教育竞争适度及其意义 |
一、教育竞争适度 |
二、教育竞争适度的意义 |
第四章 对教育竞争过度的伦理修正 |
第一节 学以成人:学生个人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学习动机:从“独尊分数”到“学以成人” |
二、匡正出人头地:从“超越他人”到“超越自我” |
第二节 合理期待:家庭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家庭教育功能:从揠苗助长到遵循成才规律 |
二、匡正成才目标: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 |
三、匡正父母期待:从成龙成凤到实事求是 |
四、匡正家庭幸福观念:从物质主义到精神与物质同步追求 |
五、匡正同伴比较:从恶性攀比到合理对照 |
六、匡正社会教育观念: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 |
七、匡正助推观念:从注重外部施压到内部动力激发 |
第三节 立德树人:学校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育人理念:从注重考试成绩到注重全过程育人 |
二、匡正教育方式:从书本主义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
三、匡正课业观念:从单科无限课业到全科整体控制 |
四、匡正教师期待:从生生全优到因材施教 |
第四节 公正评价:社会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人才评价观:从考试结果评价评价到动态全过程评价 |
二、匡正优质学校观念:从唯升学率到综合核心素养教育 |
第五节 竞争教育:伦理修正的有效路径 |
一、回归适度教育竞争离不开竞争教育 |
二、竞争教育的意义 |
三、进行适度竞争教育的策略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学龄前幼儿的攀比现象[J]. 任佳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8)
- [2]城市家长应对幼儿消费要求的教育行为现状研究[D]. 冯菁. 西南大学, 2010(08)
- [3]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情绪调节困难儿童社会技能成效研究[D]. 陈宏. 苏州大学, 2014(11)
- [4]二孩家庭教养方式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D]. 杨周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小组工作改进祖辈家长隔代教育方式研究 ——以沈阳市L社区为例[D]. 于鹤鑫. 辽宁大学, 2020(01)
- [6]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J]. 熊金香. 江西教育, 1991(01)
- [7]母亲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以徐州农村地区为例[D]. 马瑞.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8]小学生学业拖延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 杨彬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正面管教”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樊皎. 长江大学, 2020(02)
- [10]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D]. 朱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