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配筋砌体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蔡信团[1](2021)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填充墙砌体是不可或缺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对填充墙施工工艺进行规范,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此保证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确保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张鹏程[2](2021)在《村镇区域砌体结构信息智能获取与震害预测》文中提出砌体结构是我国村镇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受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村镇砌体结构普遍存在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施工手段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其抗震性能较差,在遭遇地震灾害时往往会发生严重损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建筑信息获取和震害预测是村镇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我国村镇区域建筑具有无数据、随机性强和结构形式多样的特点,获取其建筑信息是实现震害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人工检测技术效率低、不经济,而先进的遥感测量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识别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村镇区域砌体结构信息智能获取方法,并进行村镇区域砌体结构的震害预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村镇建筑几何信息以及结构类型预测方法。通过图像测量手段结合遥感技术实现村镇建筑几何信息的量测,同时搜集大量数据构建村镇建筑影像数据集,并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村镇建筑结构类型图像识别模型,实现了村镇区域砌体结构的准确识别。(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村镇区域砌体结构隐蔽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理论与实际工程经验,构建了村镇砌体结构材料属性、构造信息、墙体配筋情况与经济收入水平,建造年代之间的模糊规则,并建立相应模糊推理模型,该模型可有效提取砌体结构隐蔽信息;同时依据结构的几何信息及地理坐标信息实现其墙体信息的预测。(3)建立了适用于村镇区域砌体结构的力学模型以及空间地震动场。通过拟合公式将获取的建筑信息转换为建立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所需的参数,将墙体单调骨架曲线进行叠加从而建立结构的多自由度剪切模型。依据目标区域的场地条件、土层结构等信息建立了考虑空间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的空间地震动场模型。(4)对内蒙古地区某典型村落进行了砌体结构信息智能获取及震害预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获取村镇区域砌体结构建筑信息,并通过对震害场景的模拟计算,有效预测村镇区域砌体结构震害。
尹志勇[3](2021)在《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农村地区的房屋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和减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适合农村民居的减隔震技术研究主要在基础隔震方向,而岩土隔震方向的研究尚少且缺少室内或室外大型模型试验工作。为了降低农村房屋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岩土隔震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针对农村民居的低成本岩土隔震系统,对其隔震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开展了农居模型-基础-岩土隔振系统-地基的地震模拟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原型农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具体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基于岩土隔震(GSI)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并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机理。2)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通过制作1/4缩尺比例的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农居结构-基础-岩土隔振层-地基大型振动台试验。对试验现象以及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变反应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震时,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表现良好,验证了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有效性;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提出的GSI-SC隔震系统和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越明显;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好于GSI-SC隔震系统。3)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工作,对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4)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原型结构及场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有、无隔震工况有限元模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结构损伤云图、位移反应及土体累计塑性变形等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岩土隔震系统具有良好的隔震效应。通过大量数值模拟讨论了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5)通过对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隋政通[4](2021)在《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结构墙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砌体结构自古至今都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业,因此也出现在了人们生活的各个社会领域。通过砂浆与砌块混合砌筑形成的砌体结构例如墙、柱,用作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具有取材容易、耐火性、隔热和保温性好、造价优势、施工难度低等优点。当前从建筑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已迈进改造和新开工建设并行的时期,同时很多建筑受到时间影响,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材料也出现裂缝,并且材质抗拉等性能减弱,鉴于此很多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当前行业规范要求并不适应。结合近些年的自然灾害情况来看,砌体结构容易造成损坏,故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为此研究既有建筑的结构加固方式和方法以及施工工艺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整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砌体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并阐述了目前常见的各类加固方法,并详细介绍了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的施工方法及其优势。(2)运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建立未加固砖砌体结构墙体的数值模型,通过加载试验分析结构在位移和荷载下的受力性能且对加载前后的墙体的破坏形态进行分析。(3)建立斜置和正交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墙体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的钢筋间距、斜置角度的应力—应变规律和破坏性态,确定不同因素下的结构受力性能影响。(4)总结规律并分析了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的工作机理,反思了本文所作工作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对未来该方面研究的展望。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深入探究采用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后砖墙的抗震性能,跟传统正交加固方式和未加固墙体进行对比,从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和耗能等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采用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的抗震性能有着明显的提升。在相同条件下该方法的加固效果会随着钢筋网间距的减小而增强,且钢筋网的斜置角度对加固效果有着先提升后下降的影响,钢筋网斜置角度90°时的加固效果最好。
林长庚[5](2021)在《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改善预制拼装RC桥墩拼接缝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提高的拼装效率和施工安全性,提出采用现浇UHPC和榫卯混合连接的新型装配式桥墩接头构造,开展了1根整体现浇桥墩(编号ZT-1)、1根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混合连接的装配式RC桥墩(编号CFST-1)、2根不同接头位置的现浇UHPC和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编号UT-1、UT-2)的拟静力试验研究,结合有限元拓展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现浇UHPC和榫卯混合连接装配式RC桥墩的恢复力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4根构件破坏模式均为压弯破坏,其中UT-2破坏模式与整体现浇桥墩相同,塑性铰位置发生在墩底,而CFST-1和UT-1发生了塑性铰上移的现象。相比于ZT-1构件,其它构件的水平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指标的试验结果如下:CFST-1构件的水平承载能力提升了14.10%,延性性能下降了13.72%。残余位移下降了66.54%,耗能能力下降了36.81%,刚度退化率下降了1.20%,其滞回曲线“捏缩效应”最为明显;UT-1构件水平承载能力增加了3.52%,延性性能提升了2.11%。残余位移增加了24.13%,耗能能力提升了16.43%;UT-2构件的水平承载能力降低了7.09%,延性性能比ZT-1构件提升了4.55%,极限位移对应的残余位移增加了23.80%,耗能能力提升了44.99%,刚度退化率增加0.84%。(2)利用ABAQUS二次开发插件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第二类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UT-2)开展参数拓展分析,结果表明:长细比、轴压比、主筋配筋率对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骨架曲线特征的影响最为明显,其他因素如体积配箍率、接头参数的影响则较为有限。(3)在桥墩接头参数设计时,本文建议凸榫宽度与桥墩截面之比w/h值最低应满足凸榫截面在拼装施工时的承受桥墩自身重力和其他临时荷载的要求,w/h最高不宜超过0.63;现浇UHPC厚度与墩高之比tu/l值应在满足钢筋焊接长度要求和人工操作空间的前提下,折中在0.075~0.125范围内选取。墩底普通混凝土高度与墩高之比hu/l可在0.1~0.15范围内选取。(4)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恢复力模型各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并对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卸载刚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卸载刚度拟合公式,建立了榫卯式混合接头预制拼装桥墩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长细比、轴压比、主筋配筋率的参数条件下,本文建议的骨架曲线模型的变化趋势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本文建议的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的反映构件的抗震受力特点。
申娟[6](2021)在《高透光混凝土及其节能与力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已成为国际建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减轻环境负荷,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而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只有展开对绿色建材的研发和应用,才能构建绿色建筑,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由此,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透光混凝土”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将透光材料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的复合材料,能够透过光线,使得混凝土变得非常明亮、通透。透光混凝土不仅凭借其良好的美观性和装饰性改变了传统墙体沉闷、阴暗、庞大单调的效果,而且其良好的透光性、绝热性能够大大提高室内的采光水平和室舒适度,降低照明能耗和采暖/制冷能耗,能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为了促进透光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本论文对透光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基本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对透光混凝土墙体的传热机理以及其对室内环境和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对透光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实现透光混凝土工业化生产,自主研发了一种透光混凝土工程化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并细化了各种透光材料的透光混凝土制备工艺。为了得到透光混凝土透光性能与光纤空间分布的关系以及透光率的计算表达式,结合透光混凝土的透光试验,利用ZEMAX光学分析软件对透光混凝土建立了透光率预测模型。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制备出玻纤增强透光混凝土,并对其制备工艺以及基本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透光混凝土能够完全的透过可见光和红外光,透光混凝土透光率的大小与光纤间距、光纤半径密切相关;在加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后透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冻融性以及抗渗性均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使得透光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整体性和延性。(2)采用试验研究与ANSYS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透光混凝土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耐候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在夏季还是冬季,透光混凝土墙体都能有效的降低室内与室外的热交换;透光混凝土墙体整体的温度应力和变形均小于普通墙体整体的温度应力和变形,表明透光混凝土墙体有着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且能够降低墙体开裂的风险;不管是高温-淋水阶段还是加热-冷冻阶段,透光混凝土墙体整体的应力和变形均小于普通墙体整体的应力和变形,表明透光混凝土墙体在抵御恶劣天气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墙体产生空鼓和裂缝的风险,提高墙体的耐久性。(3)采用试验研究与ANSYS、ECOTECT软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透光混凝土墙体对室内环境和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透光混凝土房室内温度分布比普通房更为均匀,其室内温度也更接近人体舒适温度;在最不利条件全阴天情况下,透光混凝土房内的自然采光水平要明显高于普通房,平均照度提高了近一倍;在人工照明条件下,透光混凝土房的全局照度比普通房提高了 34.4%,且照明时间比普通房降低了 45.3%;透光混凝土墙体使得室内的舒适度提高了 24.7%,不满意度PPD降低了 34.5%;在最冷日透光混凝土房耗能降低了 14.2%,全年总耗能量降低了 15%,其中占比重最大的采暖总耗能降低了 20%,表明透光混凝土墙体的节能效果明显,尤其对如大连地区这种日照条件好的寒冷区域节能效果更佳。(4)采用ABAQUS分别对未加固透光混凝土墙体、配筋透光混凝土墙体、配纤增强透光混凝土墙体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未加固透光混凝土墙体受压破坏后裂缝宽度较大,呈现明显的“X”形破坏;透光混凝土墙体经过配筋加固后,不但使得其抗压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明显改善了墙体的脆性破坏特征;水平配GFRP网格布使得透光混凝土墙体的承载力和整体性均得到明显提升。在低周反复加载作用下,未加固透光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能最差,而配筋加固和水平配GFRP网格布能够显着提高透光混凝土墙体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GFRP网格布发挥了其良好的抗拉性对于墙体裂缝的迅速扩展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随着配筋率的提高,配纤增强透光混凝土的耗能分别提高了约32%,79%,138%,表明配筋+配纤加固方式的抗震性能最好。
王丽欣[7](2020)在《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建筑艺术价值往往不能拆除重建。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因此历史建筑的检测和加固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旧有的历史建筑因服役时间过长,建筑结构不能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和科学的检测鉴定,再对其进行加固设计,达到再利用历史建筑的目的。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实例沈阳帅府,对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总结国内外建筑的检测及加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明确了历史建筑因具有特殊性,所以检测鉴定和加固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同时也明确了历史建筑前期的检测鉴定对后续加固设计的重要意义。(2)概括了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目前的情况以及分类,提出保护和加固历史建筑的原则,总结了妥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的方法。(3)历史建筑的情况往往比一般建筑复杂,所以对历史建筑提前进行检测鉴定尤为重要。应在不影响建筑风貌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检测。本文简单总结了对历史建筑检测的常用方法。(4)因历史建筑需在不损伤保护的内容的前提下,使建筑结构在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所以加固的方法往往有所限制。本文总结了历史建筑在加固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概括了历史建筑加固设计中常用的加固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帅府舞厅为例,采用PKPM鉴定加固模块对历史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受压计算以及抗震验算,以最小改造并满足建筑功能为前提,借鉴验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加固设计,使其在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因历史建筑的加固所涉及结构力学、加固技术、建筑历史保护等多方面学科,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随着新工艺和新材料的陆续出现,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以及加固带来新的理念和机遇。本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检测鉴定与加固,可以为相同地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陈圆月[8](2020)在《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央政府大力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一些重庆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房地产红利时代后,迎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降低项目工程变更给技术和管理都不够成熟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带来的生存风险,本文基于WSR理论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进行了分析,搭建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人理维协同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1506项已发生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模型分析。得到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是:项目赶工、合同内容遗漏、施工方案优化、保证人员安全需要、业主方管理问题、新增工作内容、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验收要求、局部功能更改、设计遗漏。根据关键因素关系矩阵计算出了ISM结构模型,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根源性因素是“项目赶工”和“业主方管理问题”,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二层级因素是“合同内容遗漏”、“新增工作内容”以及“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三层级因素是“施工方案优化”和“验收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四层级因素是“保证人员安全需要”、“局部功能更改”以及“设计遗漏”。(2)通过对工程变更的根源性因素分析,搭建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得到项目的经济(方案预估金额、合同金额变动率、成本容纳风险程度及投资变化率)、工期(工序工期影响、相邻工序影响、总工期影响)、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及人员安全)和风险(索赔风险、技术风险)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业主视角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价值工程评价。从工程变更的初审、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及技术评审、工程变更的风险管控、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总结进行层级权限的分解,完成了业主方工程变更过程审批的有效控制。(3)从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实际管理问题出发,完成了人理维协同管理的研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协同管理分析,打破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导致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分离,整合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业主方内部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优化和设立奖惩机制来实现协调管理。而培养外部良性竞争关系以及增设交流沟通平台有助于外部协同管理。
李康[9](2020)在《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法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BIM理念提出以来,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进程在我国逐步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稳中有升。工厂预制、现场拼接的施工理念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各类装配式建筑结构迅速发展。由于施工工艺不断创新,传统现场砌筑的工艺方法展现出一系列问题,促使预制装配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成为砌块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工业产业化的施工理念与砌体结构施工特点的有机结合将成为砌体结构工业化生产的巨大优势。本文提出一种关于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的施工工法,并对横孔砌块砌体墙片吊装工艺、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剪力墙制作拼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横孔砌块砌体圈过梁平面内和平面外承载力验算,对圈过梁进行合理的设计,并提出配筋横孔砌块圈过梁的两种砌筑方法。(2)用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墙片的制作拼接过程来模拟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墙片的制作方案即可用作工程应用中墙体的施工方案。(3)对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法进行了初始方案设计,模拟了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和配筋横孔砌块剪力墙结构的装配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横孔砌块可以用于多种装配式结构。
吕柠宇[10](2019)在《多层砖混房屋预制板落碰倒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烧结普通砖为竖向承重结构、预制混凝土板为水平楼盖的多层砖混结构在我国有较长的使用历程,长期外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使这种可较好承担竖向荷载但在水平荷载特别是地震作用下易于发生损伤甚至倒塌的结构面临着安全风险。不同外部扰动下可能导致顶部的预制混凝土板局部掉落造成多层砖混结构从顶至底楼盖连续坍塌。因此,以典型的楼盖落碰坍塌工程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转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征的预制混凝土板落碰倒塌分析,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对于保障这类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分析了影响屋面预制板掉落的主要因素。一是发现高含水的膨胀珍珠岩保温层导致的附加面层荷载远大于设计要求,且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屋面预制板混凝土经历的长期体积变形效应导致屋面预制板刚度下降,预制板挠度的增大和板端挠曲变形也使得楼板的支承长度减小。二是屋面预制板间未浇筑可提高整体性的现浇混凝土面层,且屋盖预制板板端上方不存在可约束其转动的砖砌体墙。三是由于荷载的长期效应、季节温差、使用期间曾发生的地震、强风等扰动作用使得支承屋面预制板的内外纵墙存在一定的面外变形,外部环境的侵蚀作用使得相关墙体材料性能劣化,承载能力降低。多种原因累积效应,使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与周边支承墙体的支承条件变差,并最终掉落。其次,发现落碰的预制板向下连续砸穿至一层,周边支承梁产生了明显的跨中横向贯通裂缝和梁端支座附近的剪切斜裂缝,周围柱和墙体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该区域承重结构已基本破坏。结合材料强度实测,分析了四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均不足以抵抗上层掉落楼板的冲击荷载。而对于以下各层楼板而言,随着冲击质量和高度的提高,下层楼板也难以承担逐层增大的冲击作用,最终导致了该区域发生连续落碰倒塌。最后,提出了坍塌区域拆除重建其余区域增强整体性的加固处理措施。对不满足安全性要求的现浇混凝土板采用后置钢筋混凝土面层补强加固、对于预制楼盖区域后置钢筋混凝土面层;对于砖砌体墙采用后置钢筋混凝土面层组成组合墙的方法加固,且楼屋盖和墙体采取可靠的连接措施。满足了该工程继续安全服役的要求。
二、浅谈配筋砌体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配筋砌体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房屋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房建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重要性 |
2 房建工程中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
2.1 准备阶段填充墙砌体施工要点 |
2.2 填充墙砌体的主要施工方法 |
2.3 填充墙砌体施工材料的选择 |
2.4 检查阶段的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 |
3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
3.1 施工准备工作要点 |
3.2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施工要点 |
4 施工中常见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
4.1 填充墙砌体出现裂缝的原因 |
4.2 填充墙砌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
5 结束语 |
(2)村镇区域砌体结构信息智能获取与震害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遥感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1.3 人工智能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1.4 区域建筑震害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 |
2 村镇建筑外观信息获取 |
2.1 基于图像测量的村镇建筑几何信息获取方法 |
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村镇建筑结构类型与楼层数目图像识别 |
2.2.1 村镇建筑影像数据集 |
2.2.2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2.2.3 迁移学习 |
2.2.4 图像识别模型训练 |
2.3 本章小结 |
3 村镇砌体结构隐蔽信息获取 |
3.1 建筑墙体信息获取 |
3.1.1 外部墙体厚度 |
3.1.2 内墙分布 |
3.2 基于模糊推理的建筑材料与构造信息获取 |
3.2.1 模糊推理基本理论 |
3.2.2 论域与隶属度函数确定 |
3.2.3 模糊规则构建 |
3.2.4 模糊推理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村镇区域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方法及流程 |
4.1 村镇砌体结构力学模型 |
4.1.1 砌体墙力学模型参数标定 |
4.1.2 砌体结构多自由度剪切模型 |
4.2 空间地震动场 |
4.2.1 空间地震动场合成方法 |
4.2.2 功率谱密度函数 |
4.2.3 相干函数 |
4.2.4 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地震动场 |
4.3 村镇砌体结构震害预测方法及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典型村落砌体结构信息获取及震害预测 |
5.1 内蒙古地区某村落工程概况 |
5.2 建筑信息获取 |
5.2.1 村镇建筑外观信息获取 |
5.2.2 隐蔽信息获取 |
5.3 砌体建筑群震害预测 |
5.3.1 力学模型 |
5.3.2 空间地震动场 |
5.3.3 震害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震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1.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
1.2.2 隔震技术的分类 |
1.3 农村民居减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隔震技术 |
1.3.2 岩土隔震技术 |
1.3.3 混合隔震技术 |
1.4 隔震技术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 |
1.4.1 农村民居中应用隔震技术的工程实例 |
1.4.2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阻力 |
1.4.3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建议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 |
2.2.1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背景 |
2.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介绍及特点 |
2.2.3 摩擦性能试验 |
2.3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机理 |
2.4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简化计算模型 |
2.4.1 摩擦力模型 |
2.4.2 简化计算模型 |
2.4.3 计算方法 |
2.5 算例验证 |
2.5.1 计算模型 |
2.5.2 输入地震动 |
2.5.3 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 |
3.2.1 地震模拟振动台 |
3.2.2 试验土箱 |
3.2.3 传感器 |
3.3 模型相似比设计 |
3.4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1 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2 地基土模型设计与制作 |
3.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6 地震波选取及加载制度 |
3.7 试验材料 |
3.7.1 结构模型材料 |
3.7.2 地基土模型材料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土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分析 |
4.2.1 结构模型 |
4.2.2 地基土模型 |
4.3 结构动力特性 |
4.4 结构加速度反应 |
4.4.1 振动台控制性能分析 |
4.4.2 结构加速度时程反应 |
4.4.3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 |
4.4.4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减震率 |
4.5 结构位移反应 |
4.5.1 层间位移反应 |
4.5.2 相对位移反应 |
4.6 结构应变反应 |
4.6.1 钢筋应变 |
4.6.2 混凝土应变 |
4.6.3 砖墙应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5.2.1 单元类型及划分网格技术 |
5.2.2 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2 接触设置 |
5.3.3 边界设置 |
5.3.4 地震动荷载 |
5.3.5 模型材料及计算参数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1 无隔震试验模拟 |
5.4.2 GSI-SC隔震试验模拟 |
5.4.3 GSI-GBSC隔震试验模拟 |
5.4.4 数值模拟与试验的隔震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原型结构及场地介绍 |
6.2.2 有限元模型 |
6.2.3 人工边界的选取及验证 |
6.2.4 材料本构模型 |
6.2.5 材料参数确定 |
6.2.6 输入地震动 |
6.2.7 计算工况 |
6.3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分析 |
6.3.1 结构加速度反应 |
6.3.2 结构损伤云图 |
6.3.3 位移反应 |
6.3.4 土体累计塑性变形 |
6.4 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砂垫层密实度 |
6.4.2 回填砂土的宽度 |
6.4.3 回填砂土的密实度 |
6.4.4 摩擦系数 |
6.4.5 砂垫层厚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土隔震系统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引言 |
7.2 设计与施工建议 |
7.2.1 适用范围 |
7.2.2 一般规定 |
7.2.3 材料选取 |
7.2.4 设计建议 |
7.2.5 施工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结构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结构方法 |
2.1 砌体结构优缺点 |
2.1.1 砌体结构优点 |
2.1.2 砌体结构缺点 |
2.2 砌体结构加固方法 |
2.2.1 钢筋混凝土外层加固法 |
2.2.2 增设扶壁加固法 |
2.2.3 纤维加固法 |
2.2.4 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
2.2.5 预应力撑杆加固法 |
2.2.6 增设圈梁加固法 |
2.2.7 托梁换柱法 |
2.3 砌体结构加固方法选取分析 |
2.4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方法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未加固砖墙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1 有限元模型 |
3.1.2 本构关系 |
3.1.3 单元类型 |
3.1.4 模型参数设置 |
3.1.5 加载方式 |
3.2 破坏形态分析 |
3.3 滞回曲线分析 |
3.4 骨架曲线分析 |
3.5 荷载与位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结构墙体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1 有限元模型 |
4.1.2 本构关系 |
4.1.3 模型参数设置 |
4.1.4 网格划分 |
4.1.5 边界条件和相互作用 |
4.1.6 模型建立 |
4.2 破坏形态分析 |
4.3 滞回曲线分析 |
4.4 骨架曲线分析 |
4.5 荷载与位移分析 |
4.6 延性系数分析 |
4.7 耗能能力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装配式桥墩类型 |
1.2.1 预制方式 |
1.2.2 接头连接方式 |
1.2.3 抗震体系 |
1.3 装配式桥墩施工工艺 |
1.4 接头节点性能改进研究 |
1.4.1 运用构件组合 |
1.4.2 使用耗能装置 |
1.4.3 运用新型材料 |
1.5 UHPC发展概况 |
1.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拟静力试验 |
2.1 模型试件设计 |
2.2 试验材料性能 |
2.2.1 普通混凝土材料性能 |
2.2.2 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性能 |
2.2.3 钢筋材料性能 |
2.3 试件制作 |
2.4 试验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 |
2.4.1 试验装置 |
2.4.2 数据采集系统 |
2.5 测点布置和测量方法 |
2.5.1 位移测点布置 |
2.5.2 应变测点布置 |
2.5.3 曲率测量方法 |
2.6 加载方法介绍与选取及加载方案制定 |
2.6.1 加载方法介绍和选取 |
2.6.2 加载方案的制定 |
2.7 试件试验现象描述 |
2.7.1 ZT-1 试件 |
2.7.2 CFST-1 试件 |
2.7.3 UT-1 试件 |
2.7.4 UT-2 试件 |
2.7.5 试验现象对比 |
2.8 试验结果分析 |
2.8.1 应变-荷载曲线 |
2.8.2 滞回曲线 |
2.8.3 骨架曲线 |
2.8.4 延性性能 |
2.8.5 残余位移分析 |
2.8.6 耗能能力 |
2.8.7 刚度退化 |
2.9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数值分析 |
3.1 ABAQUS二次开发简介 |
3.1.1 二次开发接口 |
3.1.2 Python语言 |
3.1.3 基于Python的 ABAQUS二次开发基本原理 |
3.2 模型参数设置 |
3.2.1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
3.2.2 UHPC材料参数设置 |
3.2.3 钢筋材料参数设置 |
3.2.4 材料单元选择 |
3.2.5 荷载、边界条件及内部约束设置 |
3.3 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参数化建模 |
3.3.1 参数化自动建模过程 |
3.3.2 二次开发软件集成方式确定 |
3.3.3 内核指令文件编写 |
3.4 参数化建模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 |
3.4.1 破坏模式对比 |
3.4.2 滞回曲线对比 |
3.4.3 骨架曲线对比 |
3.5 参数拓展分析 |
3.5.1 轴压比n |
3.5.2 长细比λ |
3.5.3 体积配箍率ρ_v |
3.5.4 主筋配筋率 |
3.5.5 凸榫宽度与桥墩截面边长之比w/h |
3.5.6 UHPC现浇层厚度与墩高之比t_u/l |
3.5.7 墩底普通混凝土高度与墩高之比h_u/l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4.1 特征荷载和承载力 |
4.1.1 屈服荷载P_y |
4.1.2 峰值荷载 P_(max)和极限荷载 P_u |
4.2 变形能力 |
4.2.1 屈服位移Δy |
4.2.2 峰值位移Δ_(max) |
4.2.3 极限位移Δ_u |
4.3 恢复力模型 |
4.3.1 骨架曲线 |
4.3.2 公式计算和有限元计算骨架曲线对比 |
4.3.3 刚度退化规律 |
4.3.4 滞回规则 |
4.3.5 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高透光混凝土及其节能与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透光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
1.2.2 透光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 |
1.2.3 透光混凝土应用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透光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基本性能 |
2.1 引言 |
2.2 透光混凝土的制备 |
2.2.1 透光材料 |
2.2.2 基体材料 |
2.2.3 制备工艺 |
2.3 透光性能 |
2.3.1 透光性能试验 |
2.3.2 ZEMAX仿真建模 |
2.3.3 结果分析 |
2.4 力学性能 |
2.5 抗冻融性能 |
2.6 抗渗性能 |
2.7 本章小结 |
3 透光混凝土墙体传热特性及其耐候性能 |
3.1 引言 |
3.2 数值计算理论 |
3.2.1 温度场计算理论 |
3.2.2 温度应力计算理论 |
3.2.3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计算理论 |
3.3 透光混凝土墙体传热特性分析 |
3.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3.2 透光混凝土墙温度场分析 |
3.3.3 透光混凝土墙温度应力与墙体变形分析 |
3.4 透光混凝土墙体耐候性能分析 |
3.4.1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2 高温-淋水作用下温度效应分析 |
3.4.3 加热-冷冻作用下下温度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透光混凝土墙体对室内环境与能耗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室内热环境分析 |
4.2.1 物理模型 |
4.2.2 数值模型 |
4.2.3 边界条件 |
4.2.4 模型及计算方法校验 |
4.2.5 结果分析 |
4.3 室内光环境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4 能耗分析 |
4.4.1 空间舒适度分析 |
4.4.2 室内得热/失热分析 |
4.4.3 能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透光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
5.1 引言 |
5.2 分析模型与单元类型的确定 |
5.2.1 分析模型的选择 |
5.2.2 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3 单元类型和材料模型的确定 |
5.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3.1 透光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5.3.2 砂浆的本构关系 |
5.3.3 钢筋的本构关系 |
5.4 材料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 |
5.4.1 弹性参数 |
5.4.2 塑性参数 |
5.4.3 损伤因子 |
5.4.4 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透光混凝土墙体抗震性能 |
6.1 引言 |
6.2 模型建立 |
6.2.1 模型基本情况说明 |
6.2.2 边界约束与加载方式 |
6.3 竖向加载模拟分析 |
6.3.1 未加固透光混凝土墙体有限元分析 |
6.3.2 配筋透光混凝土墙体有限元分析 |
6.3.3 配纤增强透光混凝土墙体有限元分析 |
6.4 水平单调加载模拟分析 |
6.5 低周期往复加载模拟分析 |
6.5.1 破坏特征 |
6.5.2 滞回性能 |
6.5.3 骨架曲线 |
6.5.4 刚度退化 |
6.5.5 耗能能力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 |
2.1 沈阳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原则 |
2.1.1 沈阳历史建筑现状及分类 |
2.1.2 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
2.1.3 历史建筑加固再用原则 |
2.2 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价值讨论 |
2.2.1 历史价值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2.2 以建筑物类型和风格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2.3 周边环境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3 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 |
2.3.1 建立起地区专门的历史建筑检测评估机构 |
2.3.2 建立起专门的保护体系 |
2.3.3 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
2.3.4 有目的,有计划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 |
2.3.5 对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统一进行综合现状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鉴定 |
3.1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概述 |
3.1.1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流程 |
3.1.2 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要点 |
3.1.3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原则 |
3.2 混凝土构件的检测 |
3.2.1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
3.2.2 混凝土裂缝检测 |
3.2.3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 |
3.3 砌体结构的检测 |
3.3.1 砂浆强度检测 |
3.3.2 块材强度检测 |
3.3.3 砌体缺陷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加固方法 |
4.1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加固原则 |
4.2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常用的加固方法 |
4.2.1 减小地震荷载--基础隔震 |
4.2.2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
4.2.3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法 |
4.2.4 增大截面加固法 |
4.2.5 外粘型钢加固法 |
4.2.6 置换混凝土法 |
4.2.7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3 加固技术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史建筑检测鉴定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历史建筑价值评估 |
5.1.2 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5.1.3 工程区划 |
5.1.4 建筑概况 |
5.1.5 历史沿革及历史修缮情况 |
5.1.6 修缮加固原则及指导思想 |
5.2 鉴定的内容以及依据 |
5.2.1 荷载的取值 |
5.2.2 工程设计依据 |
5.3 工程的现场勘测检查 |
5.4 损伤和病害成因分析 |
5.5 工程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
5.5.1 砖强度检测 |
5.5.2 砂浆强度的检测 |
5.6 PKPM软件在砖砌体结构鉴定加固中的应用 |
5.7 第一级抗震鉴定 |
5.8 第二级抗震鉴定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建筑加固设计实例分析 |
6.1 加固方案 |
6.1.1 混凝土梁的加固 |
6.1.2 墙体加固方法 |
6.1.3 施工及其他要求 |
6.2 加固后的抗震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
1.3 国内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
1.4 国内中小型地产公司研究现状 |
1.5 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工程变更概论及WSR方法论 |
3.1 工程变更概述 |
3.2 WSR方法论 |
3.3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 |
3.4 WSR方法论指导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分析 |
4.1 工程变更因素识别 |
4.2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分析 |
4.3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事理维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
5.1 工程变更产生因素识别分析及构建因素信息库 |
5.2 工程变更评价体系 |
5.3 构建业主方为主导的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
5.4 事理维的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人理维协同管理 |
6.1 协同管理介绍 |
6.2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
6.3 基于WSR理论的人理维工程变更协同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数据 |
附录2 ISM结构模型调查问卷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9)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法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发展现状 |
1.3 装配式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装配式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装配式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圈过梁的设计 |
2.1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墙体的平面外承载力 |
2.2 配筋砌块砌体圈过梁承载力计算 |
2.2.1 灌孔砌块砌体抗压强度 |
2.2.2 配筋砌块砌体过梁抗弯承载力 |
2.3 过梁的设计 |
2.3.1 装配式过梁截面形式 |
2.3.2 过梁承载力验算 |
2.4 圈过梁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
2.4.1 工艺流程 |
2.4.2 操作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平台构筑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建筑信息模型研究 |
3.1 BIM软件平台的对比分析 |
3.1.1 核心建模软件 |
3.1.2 分析计算软件 |
3.1.3 可视化模拟软件 |
3.1.4 信息管理软件 |
3.2 Revit砌体建筑信息模型架构 |
3.2.1 Revit对象 |
3.2.2 Revit对象的层次 |
3.3 建设Revit砌体建筑模型族库 |
3.3.1 二维详图构件 |
3.3.2 建筑三维建模 |
3.3.3 结构三维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法研究 |
4.1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艺概述 |
4.2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工程做法概述 |
4.2.1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水平结合面工程做法 |
4.2.2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竖向结合面工程做法 |
4.2.3 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墙体吊装 |
4.3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法 |
4.3.1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构件起吊、运输 |
4.3.2 预制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安装 |
4.3.3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节点构造 |
4.3.4 灌浆套筒连接 |
4.3.5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构件吊装工艺流程 |
4.4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构件的装配 |
4.4.1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构件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
4.4.2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柱的吊装 |
4.4.3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墙体的吊装 |
4.4.4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的节点连接 |
4.4.5 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的装配过程 |
4.4.6 安全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多层砖混房屋预制板落碰倒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砌体结构空心预制板掉落情况 |
1.2.2 针对空心预制板掉落的加固设计 |
1.2.3 砌体加固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落碰倒塌现象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落碰倒塌概况 |
2.3.1 预制板的破坏 |
2.3.2 其他构件的破坏 |
2.3.3 落碰过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落碰倒塌分析 |
3.1 引言 |
3.2 构件材料性能 |
3.2.1 预制板 |
3.2.2 现浇板 |
3.2.3 砖砌体墙 |
3.3 预制板落碰理论分析 |
3.3.1 五层顶(屋盖)预制板掉落分析 |
3.3.2 四层及四层以下楼板抗冲击计算分析 |
3.4 落碰倒塌原因 |
3.4.1 屋面预制板掉落原因 |
3.4.2 四层及四层以下楼板破坏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固设计及施工措施 |
4.1 引言 |
4.2 加固设计方案 |
4.2.1 加固设计思路 |
4.2.2 加固设计要求 |
4.2.3 主要加固内容 |
4.2.4 新增结构构件 |
4.3 主体加固设计 |
4.3.1 混凝土板墙 |
4.3.2 新增混凝土梁柱 |
4.3.3 非承重墙拉结 |
4.4 施工措施 |
4.4.1 混凝土板墙 |
4.4.2 新建混凝土梁柱 |
4.4.3 结构植筋 |
4.4.4 砌体裂缝处理 |
4.4.5 其他构造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配筋砌体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房屋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浅析[J]. 蔡信团. 四川水泥, 2021(11)
- [2]村镇区域砌体结构信息智能获取与震害预测[D]. 张鹏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D]. 尹志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4]斜置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结构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 隋政通.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5]榫卯连接装配式RC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林长庚.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6]高透光混凝土及其节能与力学特性[D]. 申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7]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D]. 王丽欣. 沈阳大学, 2020(06)
- [8]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D]. 陈圆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9]装配式配筋横孔砌块砌体结构施工工法模拟研究[D]. 李康.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10]多层砖混房屋预制板落碰倒塌分析[D]. 吕柠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