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金融研究》1994年理论研究宣传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周科[1](2011)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原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现有文献一致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但从制度角度系统地研究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原因的文献还不多。本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哪些制度安排导致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缺失?研究目标有:一是把握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及规律;二是弄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现状、强度及其影响;三是弄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机理,并提出创新制度的政策建议。研究思路是: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为研究起点,在掌握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表现、强度和影响。然后,深入分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原因,并提出创新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政策建议。一、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立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分析框架。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明确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正规金融服务和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等相关概念内涵和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衡量指标;(2)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现状、相互关系及演变。对农村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全面回顾和总结了1951年以来的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3)对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考察。从农村正规金融服务覆盖面等4个方面全面考察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现状,从农村金融缺口的角度测算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强度并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影响;(4)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原因。重点揭示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原因:国家垄断金融的制度安排、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和退出制度缺失、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缺陷、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缺陷、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贷款利率定价制度缺陷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目标的偏移等。二、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我国农村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制度没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乏配合协调。我国已经构建了农村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制度框架,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分别是这三种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机构,但是,它们没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乏配合协调。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逐步萎缩,合作金融独木难支,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没有起到补充、纠正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在农业信贷领域的不足和偏差的作用,致使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真空”。2.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每一次变迁都是以政府命令的方式强制性推行,制度变迁中的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实施者是各级政府,而制度变迁的微观主体本身始终处于于被动地位;每一次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都是在旧制度以外通过试点等形式进行,当新的金融制度安排通过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再逐渐用新的制度安排替代旧的金融制度安排;我国的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变迁一直依赖并滞后于经济制度变迁。3.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明显,农村金融缺口大。主要表现在农村正规金融服务覆盖面偏低、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效率低下、农村地区小额贷款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等方面。通过全国平均金融相关率(FIR)水平、农村实际金融相关率(FIR)、农村地区理论金融相关率(FIR)和农村地区GDP测算出农村地区的金融缺口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制约了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低效率;导致农村发展缓慢,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弱化。4.制度缺陷是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根本原因。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和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提供;农村金融市场信用环境的恶化,导致正规金融机构不愿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等。但是,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金融制度是金融服务的主要决定因素,其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服务绩效的高低,因此,制度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1)国家垄断金融的制度安排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向城市和工业。在国家垄断金融的制度安排下,金融机构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聚农村资金提供给城市部门和工商业。建立市场经济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为控制金融资源,形成了全国金融体系的纵向和横向分割,同时压抑民间非正式金融组织发展,最大限度保证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储蓄动员能力。在资金短缺形势下,正式金融部门动员的农村储蓄大部分流出了农村,而非正规金融遭到打压不能发挥作用,农村金融体系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并存的“双重失灵”现象,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2)严格的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和金融机构退出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被垄断。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垄断,形成了低效率垄断的金融市场结构,造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效率下降。退出制度的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及变化,影响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质量。(3)产权制度缺陷导致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忽视委托人的利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仍然存在产权虚置、产权错位问题,省联社和县联社之间形成了一种“股权与控制权的反向配置”,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者(代理人)只重视行政上级和领导利益,忽视委托人(社员股东)获取优质农村金融服务的入股目的,造成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4)农村金融信贷供给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表现在信贷产品比较单调,适应性较差,在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等方面很难适应不同农户、不同经济主体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的需求。一是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大额资金需求;二是农村联户担保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联保小组的组成、贷款的期限、额度等都不适应农村需求;三是一般商业性贷款的担保抵押要求导致农户无法获取商业贷款;四是扶贫贷款和政策性贷款与一般农户没有直接联系,对满足农村多样性的金融需求没有多大作用。(5)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制度容易导致农村贷款利率过高。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由联社制定,基层信用社无权决定贷款利率,无法或无权根据客户的资信、发展前景、还款能力等情况确定合理的利率,使利率政策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农信社在确定贷款率浮动幅度时出于提高效益、改善经营业绩的考虑,往往“一浮到顶”,或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上浮,导致其利率偏高,农户无法接受。(6)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多重利益目标导致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被忽视。在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中交织着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不同的利益目标,但这三个参与主体在制度中的地位不同,农民处在绝对的弱势地位,几乎没有影响制度的能力。因此,在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中,政府是第一行动集团,制度设计肯定会优先满足自身利益目标的需要,农民及金融机构的目标则被忽视,只能被动接受新的制度安排。三、政策建议1.转变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思路。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创新应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诱导转变,建立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模式。在创新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中,应坚持农村经济微观主体参与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坚持良性循环原则和竞争性原则。2.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落实农户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收益权,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应该把收益权切实赋予农民;进一步完善“三会”制度和市场约束,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避免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增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3.创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创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适当降低设立门槛和监管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形成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的状况。构建符合市场原则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依据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资产质量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对存在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理,依法兼并、联合、重组及自行清盘、关闭。4.创新农村信贷供给制度。根据农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农村信贷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类型金融需求,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系列金融产品;结合利率市场化进程,创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构建适应农村建设发展的农村金融贷款风险定价体系。5.创新农村正规金融的配套制度。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扶持机制;改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信用环境;构建合理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农业信贷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状况进行了全面衡量,构建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强度的基本指标。本文以统计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现状,利用金融相关率(FIR)测算农村地区金融融量理论值与实际值,并以二者的差额即农村地区的金融缺口规模作为衡量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强度的指标。2.弄清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原因。研究发现国家垄断的金融制度安排、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信贷供给制度、利率定价制度和制度改革目标的缺陷都会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失。
庄慧彬[2](2008)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制度供求失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将制度因素作为解释农村金融发展的内生与决定性变量,从农村金融制度供求角度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调整角度,重点使用了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制度根源。本文通过论证,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理论观点。并且从正规金融制度和非正规金融制度的两个方面,结合案例分析,分别提出了政府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政府的严格管制和过多干预所造成的农村非正规金融诱致性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要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失衡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问题,关键要在坚持内生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正确定位政府的职能,消除农村金融发展的各种体制性、制度性障碍,通过增加正规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与大力发展内生性民间金融组织,重新建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制度基础,才能使农村金融更好地发挥推动“三农”发展的重要作用。
吕晔[3](2015)在《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重要课题。从2004年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发布开始,中央已经连续12个年头在一号文件中关注三农问题。而在现代社会里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农民要富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业作为货币融通的行业,经营过程中要面对各种风险,因此其运行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一般情况下,传统金融服务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抵押品等担保,贷款流程也十分严格,以降低经营风险。但是,从“三农”融资的环境来看,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收益低、风险高、生产的季节性强,因此,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很多需要资金的农民几乎没有或者具有很少的抵押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涉农金融机构债权保护不到位和信用意识缺失,导致提供涉农金融服务具有较大风险,这就需要在农村地区发展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新的金融业态。本文尝试探讨农村地区的微型金融发展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满足我国“三农”金融需求提供新的思路。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论介绍了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澄清了微型金融、小额贷款和普惠金融几个易混淆的概念。之后,简要介绍了微型金融的相关理论,即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以及团体贷款与关系型贷款理论。第二章对我国农村传统金融体系的历史进程做以简单梳理,并在总结大量前人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阶段划分,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传统金融发展的五个阶段。同时,在对我国传统金融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金融相关率(FIR)理论,采集并加工了大量经济及金融数据,通过测算,得出我国农村理论金融资产总量和实际金融资产总量,进而求出农村金融资产缺口。测算的结果显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速和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传统金融缺口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印证了关于传统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缺失的判断,由此发展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就凸显其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第三章对国际微型金融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就开始了微型金融的有益探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利益。本文梳理了目前世界上几种较为成功的微型金融业务模式,其中包括众所周知并被广为学习的格莱珉模式,又称GB模式,其团体贷款制度、强制储蓄制度、灵活的还款安排等创新非常成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本文还介绍了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Banco Sol)、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部(BRI)以及国际社区基金会村庄银行(FINCA)等其他有着自己鲜明特性的微型金融模式。此外,本章还对国际上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的业务渠道以及微型金融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讨论了邮政储蓄以及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微型金融业务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并指出社区银行将是我国未来微型金融主要的新模式,结合浙江台州商业银行的具体实践,对社区银行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特色做了介绍。另外,由于微型金融服务群体大都是享受不到或者说没有机会享受到传统金融服务的社会中低阶层人员和小微企业,微型金融的贷款服务具有笔数多、金额小、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微型金融服务的贷款定价便不能适用传统的贷款技术,本章便对微型金融特殊的贷款定价技术做了介绍,从贷款组织形式上,分为团体和个人两类,从具体定价方法上来看,则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基准利率法等三种,其中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所采用最多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本章的最后介绍了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监管的现状。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即使命漂移问题加剧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着融资困境与政策限制,农村微型金融机构不合理的定价模式以及不完善的监管体系。第六章针对第五章的问题与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通过差别定价化解使命漂移问题,积极推动政策创新,拓宽农村新型微型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实行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方法等,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发达程度,创造性提出了专门立法、分类监管的农村微型金融监管模式,从而为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了一个可以尝试的监管模式。结论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指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综上,本文在论述我国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必要性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国际微型金融业务模式的比较研究,详细讨论我国当前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开展和监管的现状,从微型金融的使命漂移、融资渠道、定价方法与监管四个维度深刻剖析了阻碍当前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种种问题与障碍,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及金融市场的发育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使得广大的农村低收入群体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现代、快捷、便利的微型金融服务。
许丹丹[4](2013)在《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是两个经济区域内两种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作为向农村迁移先进生产力的基本手段,实现城市与农村两个区域内生产力水平的均衡发展,是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依托“生态文明”和“信息化”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村经营模式,建立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体,相关产业发展为支撑,立足农村的生产和需求,构建并开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体制,优化农村区域内市场资源配置,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农村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国家意志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本文不做深入研究,而基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金融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性限制,所以金融业长期以来支持重心一直处在工业、商业等市场经济活跃领域,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远远优于农村。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农产品市场的不开放性、农村公共资源配套的滞后性、农村人口的分散性,致使中国农村金融长期以来总体上一直处在政策性金融的发展阶段,缺乏可持续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构建,这些客观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国外在探索和实践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直指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问题,即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在一定的条件下直接主导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原有单纯依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农村发展模式得以转变,进而形成了以农村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改革之路。显然,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具备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要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农村金融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涉农金融机构较多,其在农村网点覆盖面较大,为农村金融服务开展提供条件;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具备使用金融产品的条件;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城市饱和压力的存在,客观要求金融业要开辟农村这个新市场。同时,基于现有条件实施农村金融化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已有针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对于转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相关要素的生产率,缓解和转变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应对人口流动,都有积极的作用。当前中国针对农村所实施的各项政策以及涉农金融机构所开展的各项金融服务都反映了中国正逐步启动农村市场,依托金融支撑农村发展道路,转变和实现农村的增长。对此,不少学者也给出了较为客观的评判和经验总结:改革的方向正确,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发展的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仅能够发挥短期效应,很多的政策和机构行为都只对短期的农村市场问题起作用而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归结中国当前农村整体的发展现状就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和实现了农村的短期发展,但改革在整体上缺乏基于市场的构建,不具有可持续性,没有充分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功能。基于对中国农村发展和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学者们对中国近年来针对农村金融支撑农村发展结果和效率的总结,本文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审视和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证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有效地识别,以期能够为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保障农村金融支撑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指导。在整合论文整体框架的过程中,本文注重将理论和实证有效地结合,一方面承袭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全新和完整的数据就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真实效应进行了动态的测度和识别,更细致甄别了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客观的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需要应对的基本问题,包括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金融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从实证角度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识别。基于前面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最终形成了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框架,既包括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对农村金融不同层面体系的指导意见,又包括结合国情和发展现状对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在理顺目前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文献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总体概况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在总结和整合前人针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应用完整和全新的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从动态的视角审视和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借助于状态空间在测度潜在因子的动态变化,本文能够识别和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不同阶段下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对整体宏观的农村经济增长到具体的农民收入增加,既对农村金融产生的实际经济效应进行了再次的验证,同时也考证了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趋势,有助于识别和诊断中国农村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率,并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指导,为本文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实证数据基础。第3章研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构建中国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着重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控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优化财政支持政策进行阐述,从一个宏观的层面对中国未来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框架进行了论证。第4章对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分别就中国农村宏观与微观金融效率发展路径以及不同区域金融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维持农村金融效率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问题以及激励机制问题。第5章从微观层面细致甄别了制约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使用DEMATEL因素分析法对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外,本部分还以甘肃省为例考察了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制约因素的发展路径,即以金融服务创新带动中国农村整体效率的提升方案。第6章主要是针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并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最后分别从“金融体系架构”和“金融创新与金融保障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有益的思路。第7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问题,具体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金融服务三个层面总结和归纳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以此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和体制,充分发挥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保证中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于丽红[5](2008)在《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正规金融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规金融无法有效的覆盖农村市场。而曾经存续过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又开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活跃起来,各种非正规金融形式广泛存在,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规金融获得满足。这一现象引起了本文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问题的关注。本文在金融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产生原因、现状、运行机制、对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相关的政策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方法,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供给创新等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探讨了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最后就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从内容上共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言是全文的总起,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关于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界定相关概念,阐明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回顾与借鉴,回顾和借鉴了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协调思想。第二部分第三章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阐述自民国以来,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规模和数量、利率以及运行特征,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接下来的三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第三部分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阐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及其效率损失,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分析,在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二元金融结构对社会融资量、农户福利改进、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和利率自由化政策的影响。第五部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进行研究,具体阐述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制度适应效率,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变迁动因和阻碍因素,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最后,第六部分第八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首先对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进行介绍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建议,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苏岚岚[6](2019)在《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文中指出“大众创业”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农民创业提档升级事关农村创业型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融合加深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的全局。从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劳动力配置决策和资产配置决策三个层面深化农民创业决策内容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农民创业质量。当前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农民内在人力资本中的金融素养对理性创业决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作为现阶段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以农地经营权流转和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为主要表征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提高了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农地规模经营,为农民创业决策优化提供重要外部驱动力量。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金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背景下,农民农地产权交易行为从依赖关系情感逐步转向依赖经济理性,从非市场化转向市场化,对农民金融素养提出较高要求。鉴于金融素养提升和农地产权交易参与分别从个体内在能力改善、外在资源约束缓解两个方面促进农民创业实施和创业决策优化,且金融素养在农民农地产权交易参与中发挥重要引致作用,本文遵循“金融素养—要素流动—农村要素市场整合发育—农民创业决策持续优化”的理论逻辑,探索性地将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期深入探究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共同驱动下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机制。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创业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探索性地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逻辑框架;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1947份农户调查数据,测度了农民金融素养水平,分析了农民农地产权交易参与和创业决策现状,并进行区域差异性比较;运用IV-Probit、IV-Poisson、IV-Tobit等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素养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及其差异性;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工具变量法计量分析了以农地流转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表征的农地产权交易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效应;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法分别实证探究了农地流转对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中介效应,农地流转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对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中介效应以及农地产权交易的链式中介效应;并据此提出立足宏微观层面提高农民金融素养综合水平、协调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抵押融资改革、完善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整合发育的关联机制设计及配套制度建设、改进农民创业支持政策设计等政策措施,以期持续提高农民创业发生率、优化创业资源配置决策,助力农民长效增收。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金融教育体系发展滞后导致农民金融素养的平均水平偏低,且个体间、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农民农地流转交易参与度持续提高但市场化程度较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成为有投资资金需求农民的重要融资选择,但参与比例不高且获贷额度有限。农民创业发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行业差异,创业雇佣劳动力尤其是短期雇佣行为发生率较高,但雇佣规模和生产环节外包发生率整体偏低;创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但保险参与和预防性储蓄方面的风险防范水平较低。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和资产配置决策亦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2)金融素养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劳动力配置决策、资产配置决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无论农民实施农业、非农抑或多行业创业,金融素养均发挥显着的积极作用,且金融素养对农民非农创业的影响大于其对农业创业和多行业创业的影响。此外,金融素养对创业农民长短期雇佣劳动力决策和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对创业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创业预防性储蓄、周转资金持有量、保险购买决策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和抵押融资交易对农民创业基本决策、劳动力配置决策、资产配置决策产生差异化的影响。(1)农地转入及其规模均显着促进农民创业尤其是农业创业决策,增加长短期雇佣和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农地转入参与显着增加了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预防性储蓄量及保险参与,且农地转入规模越大,创业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及周转现金持有量越多,保险参与概率越高。(2)农地转出及其规模显着减少农民农业创业概率但增加农民非农创业概率;农地转出交易显着减少了创业农民短期雇佣概率和雇佣数量以及保险参与概率。创业决策视角下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预期基本一致,且该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产生溢出效应。(3)农地抵押融资参与及获批金额均显着促进农民创业尤其是农业创业。农民创业决策视角下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政策执行效果与政策预期基本一致。有无参与农地抵押贷款仅显着促进创业农民生产环节外包和年存货资产投资,但农地抵押贷款金额显着促进创业农民长短期雇佣和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且对年存货资产投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周转现金持有量以及保险参与均产生积极作用。(4)金融素养显着正向影响以农地流转交易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表征的农民农地产权交易参与率和参与程度,且农地转入交易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农地转出交易不具有中介作用。(5)农地流转和抵押融资交易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关系中发挥差异化的中介作用。(1)农地转入规模在金融素养与创业尤其是农业创业之间、金融素养与农民长短期雇佣决策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与农民生产环节外包决策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农地转入规模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周转现金持有量及保险购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与农民预防性储蓄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农地转出规模在金融素养与创业尤其是非农创业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和资产配置决策的关系中亦不具有中介作用。(2)农地抵押贷款金额在金融素养与创业、农业创业之间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短期雇佣、长期雇佣、生产环节外包的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年存货资产投资、周转现金持有量及保险购买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6)农地流转交易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但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和资产配置决策关系中不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舒凯彤[7](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曹楠楠[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李力锋[9](2011)在《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国将农业作为压倒性产业,表明其农村问题非常严重,且解决起来十分棘手。发刃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已走过30余年风雨历程,尽管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农牧业税费的取消和惠农强农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实,“三农”问题有所缓解。然而,破解“三农”难题依然任重道远,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化解,其中农村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关键瓶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核心功能在于优化配置资金资源。若资金配置效率得到改善,则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反之,若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则国民经济运行势必出现“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问题,甚至诱发“滞胀”。可见,努力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对于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形成了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名义合作性金融机构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但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仍远未得到有效满足。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实力薄弱、机构网点缺乏,决定了政策性金融难以成为缓解中国广大农村金融难题的现实依托;农业银行已改造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和盈利性动机不断增强,注定了商业性金融不可能担负起金融支农的政策性责任;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早已丧失殆尽,其走商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内在冲动很难遏制,2003-2007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耗资巨大而实效不彰就是明证。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意见”,启动了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4年来,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试点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西藏自治区脱胎于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农牧业历来是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牧区人口一直是西藏人口的主体性成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城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牧区经济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着力抓好西藏“三农”发展工作,推动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收入增长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确保西藏2020年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西藏农牧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而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又受到融资困难、生态脆弱、远离市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严厉制约。因此,找准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就成为破解西藏农牧区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金融业发育滞缓、资金要素短缺一直是制约西藏农牧业及农牧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给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在农牧区拓展业务带来了巨大障碍。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全国援藏”战略布置的推动下,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通过合并西藏农村信用社系统成为农牧区唯一的贷款类金融机构。尽管农业银行在金融支援西藏农牧区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农牧区跨越式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迫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80%的西藏人口仍居住在广大农牧区,能否成功实施金融先导型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直接影响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两件大事解决得实际效果。本文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现代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以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构建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证、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等多维视角,梳理了农村金融发展相关基础理论,回顾了国际国内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运用前沿计量经济方法对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设计了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建构了未来5-10年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交待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述评。本章在界定若干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简要述评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文献,然后对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选择性综述。第三章农村金融发展相关基础理论。本章系统梳理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非对称信息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垄断与反垄断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流派等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观点。第四章国际国内农村金融业发展经验考察。本章首先分别考察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以及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并提炼出国际农村金融业发展对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然后系统回顾了1920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业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最后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金融业发展进程。第五章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首先,对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民主改革以来相关经济金融时间序列变量进行最小LM结构变化单位根检验;其次,对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两组经济金融变量进行了边界检验;再次,对这两组经济金融变量做出广义因果关系检验。同时,分别对各类计量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性解释。第六章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及民族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本章分别设计了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具体模式,为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初步方案。第七章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架构设计。本章具体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西藏特点的西藏自治区现代金融业发展体系和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体系,为未来西藏及其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方案。第八章全文总结与前景展望。本章简要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基本政策建议,并对未来5-10年西藏及其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展望。
章林[10](2014)在《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及其治理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排斥治理政策是对现实经济发展中金融排斥态势的一种纠偏,民族自治地方应成为金融排斥治理政策最大受益者和重点关注对象,研究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治理路径及其治理政策是治理其金融排斥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理论、发展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边疆经济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试图构建一个评价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态势的指标体系和案例模式;同时分析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治理路径及其治理政策;以云南民族自治地方为研究对象,在“桥头堡”战略的背景下,用实地考察调研的方式深入分析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金融排斥态势和金融排斥治理实现路径,结合该领域相关前沿研究方法和计量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排斥指标和案例,以此探究最适宜的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治理路径,从而为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金融“普惠性”目标功能和地区金融体系的“包容性”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论文在理论综述部分概括研究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点——分析了金融排斥及其治理理论和研究文献,分析综述了云南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和金融普惠的相关理论成果。按照本论文研究问题的逻辑,为论文研究积奠了理论基础。进而,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研究的背景框架: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金融生态及其经济金融政策实践与效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理清了全文研究的整体思路,也是本文理论推演和实证研究的依据所在。在研究的主体部分,以背景框架为基础,论文规范的、开创性的构建了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评价体系。首先,按照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界定、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指标评价体系和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案例评价模式四个层次构建全面评价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态势的研究框架。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运用已经构建的评价体系对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其次,论文从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体系实际发展状况,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设计了三大类共计44个指标,深入各个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村落,取得了将近5万个一手调研数据,详尽的分析和评价了云南八大民族自治州的金融排斥案例模式。为了研究金融排斥的治理,论文首先实证分析了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排斥效应;进而介绍了国内外金融排斥治理的实践发展;最后结合云南各民族自治地方自身实际情况,从外部环境营造、市场主体培育和金融商品创新三个层面,对金融排斥治理路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具体的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治理政策建议。
二、《农村金融研究》1994年理论研究宣传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金融研究》1994年理论研究宣传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界定 |
1.2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 |
第2章 理论借鉴 |
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2.1.1 制度的内涵和制度的构成 |
2.1.2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 |
2.1.3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2.1.4 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代理理论 |
2.2 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 |
2.3.2 农村正规金融服务、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及其衡量指标 |
2.3.3 农村金融制度 |
2.4 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制度的关系 |
2.4.1 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2.4.2 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金融制度的关系 |
第3章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现状及变迁 |
3.1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及金融服务现状 |
3.1.1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及政策性金融服务 |
3.1.2 农村商业性金融制度及商业性金融服务 |
3.1.3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及合作性金融服务 |
3.2 我国农业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 |
3.2.1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补充功能弱化 |
3.2.2 农村商业性金融出现市场失灵 |
3.2.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迟缓 |
3.3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历程 |
3.3.1 建国初期农村金融制度培育发展阶段 |
3.3.2 农村金融制度的反复 |
3.3.3 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和多元化发展阶段 |
3.3.4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 |
3.3.5 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 |
第4章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
4.1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现状 |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
4.1.2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 |
4.1.3 农村小额贷款 |
4.1.4 农村资金利用 |
4.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强度 |
4.2.1 农村金融缺口测算的基本思想 |
4.2.2 农村金融缺口测算 |
4.3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影响 |
4.3.1 对金融业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 |
4.3.2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4.3.3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影响 |
第5章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原因 |
5.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5.2 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 |
5.3 制度安排 |
5.3.1 国家垄断金融的制度安排 |
5.3.2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
5.3.3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 |
5.3.4 农村信贷供给制度 |
5.3.5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制度 |
5.3.6 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改革目标 |
第6章 创新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政策建议 |
6.1 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
6.1.1 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6.1.2 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 |
6.2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产权制度 |
6.2.1 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
6.2.2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
6.3 创新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
6.4 创新农村信贷供给制度 |
6.4.1 创新农村金融信贷管理制度 |
6.4.2 创新农村金融信贷品种 |
6.4.3 创新农村金融信贷利率定价制度 |
6.5 创新农村正规金融配套制度 |
6.5.1 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扶持机制 |
6.5.2 改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信用环境 |
6.5.3 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保障体系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运用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制度供求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的意义 |
四、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五、农村金融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
六、写作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七、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内涵的不同理解 |
二、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理论 |
三、制度变迁方式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与观点概述 |
一、几种典型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实践性衡量标准 |
一、适应性标准 |
二、效率性标准 |
三、完备性标准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缺乏适应性的表现与影响 |
一、农村金融组织服务功能缺失与错位严重 |
二、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化与结构失衡状况严重 |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缺乏效率性的表现与影响 |
一、农村金融市场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效率不足 |
二、农村金融市场垄断程度过高 |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缺乏完备性的表现与影响 |
一、农村金融组织产权制度残缺 |
二、农业保险等中介组织制度建设缺位 |
第五节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理论判定 |
第三章 制度供求失衡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深度的指标分析 |
一、货币化指标分析 |
二、信贷比例指标分析 |
三、金融相关率指标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分析 |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之一 |
二、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之二 |
三、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之三 |
四、小结 |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缺口规模的实证分析 |
一、供求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
二、测算结果及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金融制度供求失衡 |
一、金融功能观范式的启示 |
二、金融制度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
第四章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演进历程的简单回顾 |
一、第一阶段:1951年~1957年 |
二、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
三、第三阶段:1979年~2002年 |
四、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方式决定的博弈分析 |
一、农村金融改革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
二、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给方式决定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农村信用社“花钱买机制”改革问题分析 |
一、“花钱买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二、“花钱买机制”改革的负面效果分析 |
三、“花钱买机制”改革有效性的博弈模型分析 |
四、简短结论 |
第四节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强制性制度供给 |
一、强制性制度供给是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形式 |
二、强制性制度供给造成农村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与发展的深层原因分析 |
一、信息经济学与交易成本经济学角度的解释 |
二、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制约分析 |
一、市场准入限制的影响分析 |
二、利率管制限制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衰的深层原因分析 |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回顾 |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兴起的原因:政府干预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结果 |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衰落的原因:政府干预下的多方博弈结果 |
四、结论与经验教训 |
第四节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诱致性制度创新不足 |
一、金融管制限制了诱致性制度创新的发生 |
二、政府的过多干预造成了诱致性制度创新的失效 |
第六章 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的原则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解决农村金融制度供求失衡问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内生性原则 |
二、多样性原则 |
第二节 加快现有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与改革的思路 |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 |
二、其他正规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思路 |
第三节 促进民间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
一、赋予民间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 |
二、促进民间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 |
第四节 合理定位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中的职能 |
一、金融约束论与不完全竞争范式的启示 |
二、政府干预要坚持适度性原则 |
三、政府应承担的几个主要职能 |
简短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3)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微型金融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微型金融的相关概念 |
一、小额信贷 |
二、微型金融 |
三、普惠金融 |
第二节 微型金融的理论基础 |
一、金融发展理论 |
二、农村金融理论 |
三、信息经济学理论 |
四、团体贷款与关系型贷款理论 |
第二章 农村微型金融:弥补传统金融缺失 |
第一节 我国农村传统金融发展历程回顾 |
一、初步形成阶段(1949 年-1957 年) |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 年-1978 年) |
三、恢复创立阶段(1979 年-1991 年) |
四、改革深化阶段(1992 年-2005 年) |
五、完善创新阶段(2006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农村传统金融缺失分析 |
一、我国农村传统金融缺失测算的基本构想 |
二、我国农村金融资产缺口的具体测算 |
三、我国农村传统金融缺失的影响 |
第三节 农村微型金融弥补传统金融缺失的作用机理 |
一、灵活多元的信用评价标准 |
二、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与风险控制机制 |
三、独特易行的关系型贷款方式 |
四、方便快捷的贷款流程 |
第三章 国际微型金融模式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际微型金融典型业务模式研究 |
一、GB模式的基本特点 |
二、BancoSol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三、BRI模式的基本特点 |
四、FINCA村庄银行模式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国际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业务渠道研究 |
一、国际微型金融机构主要类型及客户定位 |
二、国际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的业务渠道 |
第三节 国际微型金融监管的基本模式 |
一、基于现有银行立法的监管模式 |
二、专门微型金融立法下的监管模式 |
三、微型金融自律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国际微型金融模式比较研究的启示 |
一、积极培育农村微型金融市场体系 |
二、有效地引入格莱珉银行的贷款模式 |
三、扩大微型金融资金来源 |
四、加强微型金融的创新 |
五、国内商业银行开展微型金融业务的渠道选择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业务开展现状 |
一、邮储银行开办微型金融业务的有益尝试 |
二、农村新型微型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 |
三、社区银行——值得推广的新型微型金融机构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贷款组织形式与定价方法 |
一、小额贷款组织形式 |
二、小额贷款定价方法 |
三、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具体计算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监管现状 |
一、多头的微型金融监管体制 |
二、新型微型金融机构的监管 |
三、存款保险制度初步覆盖微型金融机构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
第一节 使命漂移加剧农村金融服务缺失 |
一、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使命漂移的困境及衡量 |
二、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使命漂移问题的现实影响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融资困境与政策限制 |
一、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融资困境 |
二、新型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政策限制 |
第三节 不合理的微型金融定价机制 |
一、不健全的信用环境导致定价依据不足 |
二、传统的定价方法导致定价不够科学 |
第四节 不完善的微型金融监管体系 |
一、微型金融监管立法滞后 |
二、监管链条过长,基层监管资源不足 |
三、监管标准和要求有待完善 |
四、某些微型金融活动游离于监管之外 |
第六章 促进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利用差别性定价和政策性引导弱化使命漂移问题 |
一、探索差别性定价,化解使命漂移难题 |
二、加强政策性引导,纠正使命漂移问题 |
第二节 培育农村新型微型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
一、打造多层次农村新型微型金融组织体系 |
二、采用多种手段拓展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空间 |
第三节 健全农村微型金融定价机制 |
一、健全农村微型金融的信用保障体系 |
二、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 |
第四节 完善农村微型金融的监管体制 |
一、明确微型金融监管的特殊要求 |
二、逐步向专门微型金融立法下的监管模式转型 |
三、探索实施农村微型金融的分类、分层监管 |
四、建立差别化的农村微型金融监管标准与要求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
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综述与概念界定 |
1.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1.2.2 农村金融理论综述 |
1.2.3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综述 |
1.2.4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1.3.4 研究不足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 |
2.1.1 模型及数据 |
2.1.2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2.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
2.2.1 模型与数据 |
2.2.2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 |
3.1 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设计 |
3.1.1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现状及问题 |
3.1.2 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模式选择 |
3.1.3 中国农村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框架 |
3.2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基本定位 |
3.2.2 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瓶颈问题 |
3.2.3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3.3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 |
3.3.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形成原因 |
3.3.2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思路 |
3.4 面向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财政支持政策 |
3.4.1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困境 |
3.4.2 财政扶持政策现状 |
3.4.3 优化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可持续发展分析 |
4.1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研究 |
4.1.1 数据 |
4.1.2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
4.2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的动态研究 |
4.2.1 指标体系及数据说明 |
4.2.2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4.3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制度瓶颈 |
4.3.1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现状 |
4.3.2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与制度瓶颈 |
4.4 农村金融制度效率激励机制研究 |
4.4.1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制度问题 |
4.4.2 提高农村金融制度效率的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1 DEMATEL 模型的构建 |
5.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2 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
5.2.1 中国金融支农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2 提升金融支农效率的基本策略 |
5.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分析 |
5.3.1 影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主要因素 |
5.3.2 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 |
6.1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介绍 |
6.1.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1.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 |
6.2 国外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益经验 |
6.2.1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6.2.2 金融创新与金融保障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和改革策略 |
7.1.1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 |
7.1.2 合作性金融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3 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改革路径 |
7.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制与管理 |
7.3 金融创新与支农服务效率的提升 |
7.3.1 双向金融创新模式 |
7.3.2 双层金融支农服务效率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1.4 二元金融结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
2.1.1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性理论 |
2.1.2 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分析范式 |
2.1.3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理论 |
2.1.4 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两种模式 |
2.1.5 金融系统功能观 |
2.1.6 金融发展理论 |
2.1.7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标准 |
2.2 社会资本理论 |
2.3 协调思想 |
第三章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之历史演化与形成原因 |
3.1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历史演化 |
3.1.1 民国时期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历史现象与特点 |
3.1.2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农村信用合作化 |
3.1.3 计划经济体制下正规的国有金融垄断经营与非正规金融的衰亡 |
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正规金融不断改革完善与非正规金融的复兴与发展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
3.2.1 前人研究 |
3.2.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原因 |
3.3 结论与评论 |
第四章 中国农村现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农村的正规金融 |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同的分工与功能绩效 |
4.1.2 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的信贷支持状况 |
4.1.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
4.1.4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 |
4.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 |
4.2.2 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和数量 |
4.2.3 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 |
4.2.4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 |
4.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运行特征 |
第五章 分割与融合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5.1 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效率及其局限性 |
5.1.1 利率限制条件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5.1.2 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条件下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
5.1.3 信贷约束下的寻租行为与信贷市场配置效率 |
5.1.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配给及效率 |
5.1.5 基于“资金配置成本”考虑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
5.1.6 农村正规金融资金配置效率的现实考察 |
5.1.7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局限性 |
5.2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 |
5.2.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
5.2.2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业务竞争与替代性均衡 |
5.2.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制度互补 |
5.2.4 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的转换--一个基于企业贷款模型的分析 |
5.2.5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界变动--一个基于宏观角度的分析 |
5.2.6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垂直联结:理论与经验分析 |
5.3 农村金融的二元分割、资本流动约束与经济效应 |
5.3.1 资本流动约束的结构根源--二元分割经济与二元分割金融 |
5.3.2 资本流动约束的损失效应的几何模型分析 |
5.3.3 资本流动约束的融资效应与投资抑制效应 |
5.4 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分析 |
5.4.1 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
5.4.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金融共生效应分析 |
5.4.3 农村金融体系共生发展中不和谐的现状 |
5.4.4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金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及其相关政策效应 |
6.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经济效应:定性评价与调查 |
6.1.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正经济效应 |
6.1.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负经济效应 |
6.1.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经济效应: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调查 |
6.2 二元金融结构与社会融资量 |
6.3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户福利效果--基于辽宁省1890户农户的分析 |
6.3.1 引言 |
6.3.2 基本假设 |
6.3.3 数据来源与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 |
6.3.4 农户福利效果分析的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6.3.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4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 |
6.4.1 引言 |
6.4.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6.4.3 农村中小企业为何选择非正规融资--一些解释 |
6.4.4 农村中小企业成长与非正规金融尴尬 |
6.4.5 改进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思路 |
6.5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 |
6.5.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5.2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5.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
6.6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相关政策效应 |
6.6.1 二元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6.6.2 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利率自由化政策效应 |
6.7 小结 |
第七章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7.1 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准备 |
7.1.1 制度与制度安排 |
7.1.2 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的方式 |
7.1.3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7.1.4 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制度化 |
7.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生成、制度变迁与适应效率 |
7.2.1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非均衡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
7.2.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
7.2.3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变迁及制度变迁路径特点 |
7.2.4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制度变迁的适应效率 |
7.2.5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
7.3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兼论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动因与阻碍因素 |
7.3.1 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演化:理论与经验 |
7.3.2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意义和作用 |
7.3.3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动因 |
7.3.4 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阻碍因素 |
7.4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 |
7.4.1 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的案例分析:草根智慧无处不在 |
7.4.2 农村新型金融主体的考验:草根智慧与商业理念 |
7.4.3 小额贷款公司:制度设计与成效评价 |
7.4.4 村镇银行:制度安排与思考 |
7.4.5 授人以渔: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
第八章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
8.1 经验借鉴 |
8.1.1 中国台湾经验 |
8.1.2 韩国经验 |
8.1.3 菲律宾经验 |
8.2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改革的基本原则 |
8.2.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与农村金融主体建设思路 |
8.2.2 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原则 |
8.3 宏观层面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改革 |
8.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革 |
8.4.1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创新 |
8.4.2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 |
8.4.3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 |
8.5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建议 |
8.5.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几个认识性问题 |
8.5.2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政府的三种行为选择 |
8.5.3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建议 |
8.6 政府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
8.6.1 理论:市场失败与政府干预 |
8.6.2 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反省:政府越位、错位与缺位 |
8.6.3 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的行为边界与行为选择 |
8.7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6)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民创业决策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2 金融素养内涵及其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
1.3.3 农地产权交易范畴及其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
1.3.4 金融素养对农民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金融素养 |
2.1.2 农地产权交易 |
2.1.3 农民创业决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创业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产权经济学理论 |
2.2.4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2.2.5 信贷配给理论 |
2.2.6 雇佣关系理论 |
2.2.7 家庭资产配置理论 |
第三章 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机理分析 |
3.1 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模型阐释 |
3.1.1 基于职业选择和流动性约束模型的农民创业选择决定 |
3.1.2 基于多目标决策模型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 |
3.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2.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理论分析 |
3.2.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雇佣决策的理论分析 |
3.2.3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理论分析 |
3.3 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3.1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3.2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分析 |
3.4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的理论分析 |
3.4.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流转交易的理论分析 |
3.4.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理论分析 |
3.5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分析 |
3.6 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的关联系统构建 |
3.6.1 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地动—人动”的关联机理 |
3.6.2 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钱动—人动”的关联机理 |
3.6.3 农民金融素养与农村要素市场“地动—钱动”的关联机理 |
3.6.4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理论逻辑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创业决策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农村金融教育、农地产权制度与创业支持政策发展脉络 |
4.1.1 农村金融教育相关政策与农民金融素养现状 |
4.1.2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与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现状 |
4.1.3 创业扶持政策演变与农民创业现状 |
4.2 农民金融素养水平测度与特征分析 |
4.2.1 农民金融素养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及验证 |
4.2.2 农民金融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
4.3 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特征分析 |
4.3.1 农民农地流转交易的特征分析 |
4.3.2 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特征分析 |
4.4 农民创业决策特征分析 |
4.4.1 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特征分析 |
4.4.2 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特征分析 |
4.4.3 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5.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5.1.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研究假说 |
5.1.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研究假说 |
5.1.3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研究假说 |
5.2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2.2 计量模型构建 |
5.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3.2 计量模型设定 |
5.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计量模型设定 |
5.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6.1 农地产权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6.1.1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6.1.2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6.1.3 农民创业决策视角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效果检验的研究假说 |
6.2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1 研究设计 |
6.2.2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
6.2.3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4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5 农地流转交易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2.6 稳健性检验 |
6.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共同支撑域与平衡性检验 |
6.3.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基本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4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劳动力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5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影响农民创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实证分析 |
6.3.6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分析 |
7.1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研究假说 |
7.1.1 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产权交易的研究假说 |
7.1.2 农地流转交易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说 |
7.1.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说 |
7.1.4 农地产权交易链式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说 |
7.2 农地产权交易中介作用下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实证检验 |
7.2.1 金融素养、农地流转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关系检验 |
7.2.2 农地流转交易的中介作用检验 |
7.2.3 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中介作用检验 |
7.2.4 农地产权交易的链式中介作用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基于农民内在金融素养提升的创业决策优化策略 |
8.2.2 基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路径 |
8.2.3 基于金融素养与农地产权交易协同驱动的农民创业决策优化机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
5.1.1 信用主体模式 |
5.1.2 资产抵押模式 |
5.1.3 合作金融模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
5.2.1 供应链金融 |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
5.2.3 新型合作金融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2 实证分析过程 |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金融业与现代金融业 |
2.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2.1.3 城镇金融与农牧区金融 |
2.1.4 合作金融与农牧区合作金融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述评 |
2.2.1 国际研究述评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前沿问题综述 |
2.3.1 国际学术界有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
2.3.2 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3. 农村金融发展相关基础理论 |
3.1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产权观点 |
3.1.2 西方产权经济理论 |
3.1.3 交易成本理论 |
3.1.4 新制度变迁理论 |
3.2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1 非对称信息理论 |
3.2.2 信贷配给理论 |
3.3 垄断与反垄断管制 |
3.3.1 垄断的含义与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3.3.2 反垄断管制 |
3.4 金融发展理论 |
3.4.1 金融抑制理论 |
3.4.2 金融深化理论 |
3.4.3 金融约束理论 |
3.4.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
3.5 国际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流派 |
3.5.1 农村信贷补贴论 |
3.5.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3.5.3 农村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4. 国际国内农村金融业发展经验考察 |
4.1 国际农村金融业发展经验考察 |
4.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2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3 德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4 法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5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6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GB) |
4.1.7 国际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启示 |
4.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进程演进 |
4.2.1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概况 |
4.2.2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金融体制(1949~1978年) |
4.2.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1979~1992年) |
4.2.4 中国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模式探索(1993~1996年) |
4.2.5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1997~2002) |
4.2.6 新一轮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2003~2007年) |
4.2.7 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积极尝试(2007~今) |
4.3 西藏自治区农牧区金融业发展历程 |
4.3.1 西藏自治区金融业发展进程 |
4.3.2 西藏农牧区金融业发展历程 |
5.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思路、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思路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数据来源 |
5.2 计量研究方法综述及模型推导过程 |
5.2.1 相关计量研究方法综述 |
5.2.2 最小拉格朗日乘子结构变化单位根检验模型推导过程 |
5.2.3 边界检验模型推导过程 |
5.2.4 非参数广义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推导过程 |
5.3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经济金融发展情况 |
5.3.2 西藏经济金融发展最小拉格朗日乘子结构变化单位根检验 |
5.3.3 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边界检验 |
5.3.4 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广义因果关系的非参数检验 |
5.4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边界检验 |
5.4.2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广义因果关系的非参数检验 |
5.4.3 西藏农牧区同自治区经济金融关系对比分析及其政策启示 |
6. 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及民族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 |
6.1 西藏"十一五"金融业支农支牧绩效、问题及改进措施 |
6.1.1 西藏"十一五"金融业支持农牧区发展取得的主要绩效 |
6.1.2 西藏"十一五"金融业支持农牧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3 西藏"十二五"金融业支持农牧区发展的基本措施 |
6.2 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模式设计 |
6.2.1 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民生产生活模式设计 |
6.2.2 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
6.3 金融业支持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的模式设计 |
6.3.1 西藏民族手工业的特点 |
6.3.2 西藏民族手工业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
6.3.3 西藏民族手工业家庭的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
7.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架构设计 |
7.1 西藏农牧区金融业发展与全区金融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
7.1.1 西藏金融业发展与全区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
7.1.2 西藏农牧区金融业发展与全区金融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
7.2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方略与政策措施 |
7.2.1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 |
7.2.2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 |
7.2.3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方略 |
7.2.4 构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的配套措施 |
7.3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适应性农牧区现代金融体系框架设计 |
7.3.1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适应性农牧区现代金融体系构建的思路、要求和目标 |
7.3.2 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组织体系基本构成 |
7.3.3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总体架构设计 |
7.3.4 构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 |
8. 全文总结与前景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前景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及其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理论意义 |
四、现实意义 |
五、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七、论文的创新和特色 |
八、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章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研究的背景框架:金融发展、金融生态、经济金融政策 |
第一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概况 |
三、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 |
第二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生态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的作用机制 |
三、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文化教育水平与金融发展实证研究 |
第三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经济金融政策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金融政策实践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金融政策效应 |
第二章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界定 |
第二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因素分析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地理排斥因素分析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评估排斥因素分析 |
三、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条件排斥因素分析 |
四、云南民族自治地方价格排斥因素分析 |
五、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营销排斥因素分析 |
六、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自我排斥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对象的确定 |
三、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案例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案例评价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案例评价体系的调查指标选取 |
第三章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实证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维度指标评价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地理排斥指标评价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评估排斥指标评价 |
三、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条件排斥指标评价 |
四、云南民族自治地方价格排斥指标评价 |
五、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营销排斥指标评价 |
第二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的田野调查案例评价 |
一、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案例分析 |
二、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案例评价 |
第四章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效应研究 |
第一节 民族地区金融排斥效应的理论分析 |
一、贫困放大效应 |
二、区域金融荒漠化效应 |
三、加剧社会不安定状态 |
四、增大反洗钱难度 |
第二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效应 |
一、网点客户金融需求分析 |
二、信贷客户金融需求分析 |
三、银行管理人员调查 |
第五章 金融排斥治理路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金融排斥治理实践 |
第二节 英国金融排斥治理实践 |
第三节 日本金融排斥治理实践 |
第四节 孟加拉国金融排斥治理实践 |
第六章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治理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治理政策的原则 |
一、遵循需求规律原则 |
二、强调因地制宜原则 |
三、发挥既定优势原则 |
四、把握政策机遇原则 |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营造——提升效率上限,夯实安全下限 |
一、普惠金融市场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二、普惠金融市场监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
三、普惠金融市场的金融设施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升级 |
四、健全普惠式金融监管制度 |
五、升级和普及自助类金融交易操作设施 |
六、优化普惠金融信用环境 |
第三节 市场主体的培育一多元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
一、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收缩战线 |
二、农村信用社逐步成长为支农惠农的支柱力量 |
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贷款类金融机构异军突起 |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有所发展 |
五、以构建统一高效的云南农商行为契机,强化民族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 |
六、以发起设立农业保险公司为契机,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引领和扶持 |
七、以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为契机,加大对多渠道融资的探索 |
八、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为契机,推动民营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规范化发展 |
第四节 金融商品的创新——差异设计、逐层发展 |
一、下大力气发展具有普惠金融属性的信贷类产品 |
二、发展具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业务 |
三、提供具有普惠性质的中间业务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英文文献 |
致谢 |
四、《农村金融研究》1994年理论研究宣传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机理研究[D]. 周科. 西南大学, 2011(05)
- [2]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制度供求失衡问题研究[D]. 庄慧彬. 吉林大学, 2008(12)
- [3]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研究[D]. 吕晔.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
- [4]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许丹丹. 吉林大学, 2013(04)
- [5]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 于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 2008(12)
- [6]金融素养、农地产权交易与农民创业决策研究[D]. 苏岚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7]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9]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D]. 李力锋.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10]云南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排斥及其治理政策研究[D]. 章林. 云南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