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农村税收征管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耿正洁[1](1989)在《税收论文篇目辑览》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固有特性(徐佑立)财会审1985,6,47“税收”概论辩析(蒋大鸣)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58浅谈税收抵制问题: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流(廖世忠)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6,6,23社会主义税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王绍飞)税务研究1985,2,15社会主义税收征纳关系的探讨(李大明)
李轩[2](2020)在《县(市)税务机关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以丽江市玉龙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减税降费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也创历年之最,税源结构随着新兴业态的增加也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极大的便利了纳税人税收缴纳等工作,但也对税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国家税收管理体制的调整,进一步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传统的税源管理理念与做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税务管理工作,亟需进行调整和优化。截止到2019年末,我国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经突破2亿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诸如直播、网店等不同的销售形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业务日趋多样,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有所扩大,由此导致的偷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同时,随着国家税收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政府逐年压缩行政压缩编制的影响,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存在着思想保守、人员缺乏、管理手段落伍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源管理政策的执行效果,也无法适应新时期税源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国家税务部门根据要求对税源管理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性文件,但受制于传统的税收征管理念和工作方法,税源管理工作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随着优化营商环境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税务机关也应摆脱单一征管工作的角色定位,加强税源管理工作,向服务型政府机关迈进。因此,探索较为先进的税源管理模式,创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文在税源专业化管理理论研究、外省市先进的做法的基础上,以玉龙县税务局为点上研究基础,采用对玉龙县纳税人及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分析玉龙县税源管理效果或成就,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挑战;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玉龙县税务机关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的意见与建议。为基层税务机关,尤其是县级税务机关在建立科学的税源管理模式、调整部门设置、人力资源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及利用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改革提供参考。
冯骁[3](2019)在《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经费作为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充足且可持续性的供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可以说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行保障。而教育经费中,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教育税收收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宏观经济工具,在教育经费筹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税收管理征收办法,许多国家是通过征收独立的教育税,或将如流转税或财产税等税收收入作为税基从中按比例划拨教育经费等方式,来保障本国教育经费的稳定供给和教育财政的稳定投入。在我国,教育经费收入尤其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中,除了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外,以教育费附加为主,其他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构成了教育税收制度,这种教育税收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经费收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育费附加由于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性收费,而不是税收,存在很多法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为足额征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难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的、可持续供给;第二,教育费附加征收的量很有限,难以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收入;第三,教育费附加由于附加税的特性,导致了其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更加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不宜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公平分配。由此引申出全文的两大主干问题:一是教育税收理论框架下,为什么要征收教育税,从经济学和法律角度,教育税征收是否能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二是教育税收实践视角下,教育税收征收的可行性。我国教育费附加施行至今,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开征教育税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的思路:围绕核心问题“构建以教育税为核心的教育税收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进行论述。由于“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本文尝试着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符合逻辑的研究框架。除了研究文献综述外,研究沿着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进行架构。首先,论文阐述了“教育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回答“为什么要建立教育税收制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理论,说明教育税收的合理性。运用税收学的税收调控机理和税收法定理论,说明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的促进机理,以及建立法定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的意义;其次,论文剖析了“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回答“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状如何”,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回答了“怎样构建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其中包括国外经验借鉴、制度设计和检验性实证等。结合研究思路,论文全文包括八章内容。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我国教育费附加政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当前研究文献的特征、国内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第3章,教育税收理论分析。分别从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法理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第4章,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探讨了我国教育税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从实践角度论证了构建教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第5章,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主要分析了国外教育税收制度实践、国外教育税收优惠制度实践,并获得相关启示。第6章,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这一章是在理论和现状分析、借鉴国外的教育税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税收法理和教育税制度构建。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税收法定理念、教育税收原则、教育税收要素界定、教育税收优惠设计、教育税收和财政支出关系等。第7章,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这一章主要运用两个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我国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即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模拟实证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第8章,研究结论及建议。主要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应开征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我国的教育税收制度,以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2、教育税收制度理论框架由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制度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制度法理三部分组成。在依法治国和税权法定角度下,通过经济学原理征得可观的税收收入,通过税收调控机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3、当前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的根源集中于两个层面:法理层面和税收调控层面。法理层面因为教育费附加的行政收费属性,导致法律治理不规范,许多内容和缺陷与当前我国部分法律精神相违背;税收调控层面,我国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影响因素不均衡,对教育活动调控缺乏主税种,对教育活动调控手段无创新,对教育活动调控力度不持续,对教育活动调控对象不平等。4、发达国家具有成熟的教育税收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国外在教育税层面,纳税主体和课税对象范围较广、教育税税率根据不同的课税对象分别设置、教育税收入由国家和地方共享、教育税税收优惠制度健全、教育税遵守税收法定原则;在教育税收优惠层面,政策多样覆盖面广、政府与个人的责任有机统一、对公私教育平等对待、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教育机构自筹自支经费、有完善的教育捐赠激励机制。5、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征收教育税。征收教育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税基独立原则、税负均分原则、税源稳定原则、征管有效原则。教育税将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计征并通过合理的征管机制,合适的税收优惠,恰当的支出方式,保障我国教育税的收支合理有效,进而保障我国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6、实证分析印证了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我们模拟出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预测结果,并得出两大结论,第一是教育税的增长速度优于教育费附加,第二是教育税在财政收入稳定性上优于教育费附加,证明教育税可以替代教育费附加,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我们经过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教育税收制度可以形成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合理分配的良性循环。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本文选取了已有文献研究不足、现实又亟待解决的影响教育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研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是政府关注的最大民生事业之一,它关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办教育需要花钱,而且需要可持续供给,税收收入是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税收对地方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1)我国实施的是以附加税(教育费附加)、辅以税收减免,来为地方提供教育经费的政策。按照法定税收原则,这种“附加税”作为行政性收费并不具备持续征收的法定效力。(2)我国还没有一个保障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财产税改革设计,以及加大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力度,为建立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创设了可能。(3)已有文献多针对教育税收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费附加政策,我国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教育财政事权财权分权理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系统化、逻辑化、全面化的研究。其次,论文运用灰色模型(GM)预测和Hedonic模型回归研究方法,实证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税收的研究主要是采取文献与定性研究,尚未引入定量实证工具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在构建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作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基础上,引入大量数理工具,通过验证性实证来分析教育税收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论文使用灰色模型(GM)预测方法,选取山东省数据,对山东省未来教育税的收入规模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对教育财政收入来说,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稳定性方面,教育税都要优于当前我国的教育费附加制度。(2)论文使用Hedonic模型回归方法,选取山东省部分学区房数据,对学区房价格与教育资源分配之间的比例数量关系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教育资源会资本化于教育税应税财产,并通过教育税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定量角度论证了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第三,论文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中国教育税收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理论设计,并通过模拟实证和检验实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择机建立以教育税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教育税的税基选择财产作为主要税基并配套合适的税收减免等制度。(2)改变现有教育费附加由于行政收费属性导致的税收征管监管漏洞,完善针对教育税收的征收管理体系。(3)在建立规范教育税收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财产评估机制,而当前摆在我国财产税立法立制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财产的评估,本文结合教育税税基评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财产评估制度,明确了教育税税基评估的主体、方式、时间周期等,为教育税收制度及时落地奠定基础。
赵莉[4](2020)在《论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功能的不足及其完善》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积极深化税制改革,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科学完整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个人所得税制度作为税收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不能够最好地完成调节收入分配的任务,因此,仍需要进行改革。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深化税制改革之际,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来谈谈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而找出它在调节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的合理化建议,在完成了由分类所得税制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的转变后,可以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制度、征管手段以及其他的相关配套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调节功能,实现公平正义。
李鹏飞[5](2011)在《纳税评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税收与税收流失是同时出现的产物,两者相应如随,减少税收流失,促进纳税遵从始终是各国税务部门永恒的追求。自新征管模式建立以来,我国税收在连年超收的同时,税收流失情况也日趋严重,更值得关注的是税收管理中“管理失位,税源监控薄弱”的现象尤为明显。如何解决新时期下税收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税源监控效力,提高纳税遵从度,从而减少税收流失?显然,从管理角度看,我们绝不可能再回到“专管员”的老路,而是要适应现代征管模式要求,通过采取数据集中式的、高度信息化的、人机结合式的现代管理方式提高税源监控效力和管理质效,于是纳税评估应运而生。纳税评估是源自税收实践工作的一种“新生”管理方式,它的出现体现了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弥补了“管理缺失,税源监控乏力,征查之间失位”的管理空白,对完善优化税收征管体系、减少税收流失,促进税收遵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外税收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当前,我国对纳税评估的研究既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更缺乏着于实践应用的相应组织机构构建、技术指标体系建设、外部环境要素支撑等能促进税收管理质效提高,有助于解决税收实践问题的实践研究,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纳税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职能充分有效发挥。本文从我国税收征管现状中越来越严重的管理失位、税源监控能力较低及由此导致的大量税收不遵从(导致税收流失严重)等问题出发,自纳税评估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纳税评估的内涵及主要内容,提出了纳税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税收遵从理论为基础,结合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公平透明理论、态度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纳税评估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纳税评估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创造性提出了其在整个税收管理体系中新的定位—即应着重于对企业纳税能力估测,形成征收、日常管理、纳税估测及税务稽查四环节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新征管体制;总结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开展纳税评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论、信息论等管理理论提出我国纳税评估的基本框架:即以纳税评估基本管理组织体系为依托,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模型)为主要手段,内、外部要素紧密协调配合的纳税评估体系(其中,着重对目前我国税收工作中薄弱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纳税评估分析方法、模型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进一步优化纳税评估政策提出了深入思考和相应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基本现状和相关理论综述及文章主要结构。第二章为纳税评估理论一般分析。首先,是对纳税评估的理论界定:明确了纳税评估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定位,即纳税评估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纳税评估,对什么进行评估,评估中的主要要素是什么,纳税评估在整个税收征管体系中应如何定位等。其次,多角度溯源纳税评估理论,即在税收遵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先进管理思想—权变理论、效率原则,社会心理学中的公平、透明理论,对纳税评估的必要性进行了进一步阐述。第三章总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纳税评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首先介绍了开展纳税评估的一些基本制度前提,如必须有完整可靠的组织机构作保障,必须以科学规范的纳税申报体制为基础(包括要尽快实行全社会统一的纳税人识别登记号码)、必须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才能保证评估效果高效可靠。其次,对国外纳税评估方法进行了借鉴分析。第四章介绍了纳税评估系统的基本框架。首先阐明了评估的工作原则、主要依据等基础性问题;其次,以系统论为主要视角,在系统论、信息论及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纳税评估的总体框架:即以纳税评估基本管理组织体系为依托,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模型)为主要手段,内、外部要素紧密协调配合的纳税评估体系。这其中,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模型)是纳税评估效能发挥好坏的核心要素,而组织体系、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则是纳税评估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第五章对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具体指标设定做了详细论述,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构建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纳税评估的实质工作内容,也是评估效能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本章从纳税评估指标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原则入手,阐述了纳税评估指标的基本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按照综合与分类的指导原则分别设定了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和分税种指标,并对部分税种的税收能力作为简要估测(其中,尤其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能力进行了简要估测),并逐一分析其应用。第六章是主要阐述了评估方法及相关模型,是对评估疑点发现环节及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的关键机制。首先对评估方法及手段的类别进行了简要划分,其次重点介绍了峰值分析法、专家综合评分法及判别分析法等主要纳税评估对象选择方法及优缺点,并对其实证应用进行了分析说明:适当地进行行业细分建立不同行业的判别函数的确可以提高判别的准确率,并且,当行业的经营范围呈越来越窄、生产经营的对象也越来越明确单一时,对评估疑点判别的准确率也越高,意味着当行业中所包括的企业的共同特性越多,表现在逃税与不逃税两类总体上的识别变量的数字特征会越显着,从而进行评估分析会更有效。因此,如果有足够的分行业样本数据来建立不同行业类型的评估,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最后,介绍了对比与比较分析法(结合同业税负分析模型、税源质量与税收征收效能位差分析模型)和内部控制分析法(结合投入产出模型、产品(行业)链分析模型、能耗测算模型、资金监控模型、设备生产周期法等模型)两种具体评估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行业对其实证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第七章结合我国当前开展纳税评估实践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优化内、外要素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首先,从完善评估组织体系、丰富评估指标和评估模型、科学界定评估流程和建设高素质评估队伍方面优化纳税评估内部要素;其次,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涉税信息网络建设和社会信用建设、完善金融监管和建立统一的纳税人登记代码制度等方面优化外部要素。
李晶[6](2011)在《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税收的发展是矛盾和冲突的产物。房地产税收制度是在解决矛盾过程中不断的变化、改革和进步的。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各种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了,在不断的矛盾调整中,房地产税收制度走向和谐与完整。时至今日,中国房地产税收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将房地产税收改革推向风口浪尖:第一,走过极贫极弱的发展历史,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探索着富国富民的道路,集30年的经验,走出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伴随着农村改革、工业改革、商业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进程,各个行业在进行着改革,各个部门在进行着改革。房地产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房地产行业也开始改革,以土地使用有偿化为核心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住宅自有化住房制度改革在中国开始广泛实施并全面推广。由于原房地产税收制度是基于土地无偿使用而设置的,因此,房地产业的改革成为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动因。第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房地产业和原有税收制度的冲突,这种冲突迫使政府必须改革原房地产税收制度,以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求。第三,房地产业的发展引发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的矛盾激化,结构上的矛盾亦格外突出。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整个购房者作为主体,其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经济的发展是消费者至上,消费者利益受损必然导致房地产业畸形发展。为了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和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均衡,需要对原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第四,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过程中,中国社会财富占有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财富差距不仅表现在流量上,而且表现在存量上。为了缩小财富的差距,需要对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进行调整。调整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流量即调整收入的差距,一是调整存量即调整财产的差距。正是在如此巨大的改革压力下,对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变得紧迫而意义非凡。论文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的社会经济基础,总结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从与房地产的影响关系与影响程度的角度,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密切影响因素和一般影响因素;沿着历史的脉搏,探索房地产税收发展的历史轨迹,归纳现代房地产税收的改革历程,从税收要素的角度介绍房地产财产税、房地产商品税、房地产所得税和房地产其他税等房地产税种设置。之后,论文进行现行房地产税收的政治经济分析,分析房地产行业现行地租、税收、收费的状况及税费比重;分析现行房地产企业直接承担和间接承担的税收负担水平;指出在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中存在着房地产税种安排略多、房地产重复征税略重以及房地产取得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税种设置欠妥等问题:在房地产财产税中存在着的城乡之间土地与房屋存在法律差异、个人拥有不同房产之间存在法律差异、计税依据设计不够公平、个人拥有经营性住房税收流失严重等问题;在房地产商品税中存在着商品税体制滞后、商品税附加制度陈旧等问题;在房地产得税中存在着级差利润调整作用微弱、环保节能导向作用较弱、调节社会财富存量功能较弱和实现社会正义功能尚未得以发挥等问题;最后,对中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现行房地产税收的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税收制度的整体框架内,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应当是:确立房地产税在房地产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分类课征的房地产税收基本模式;建立房地产税收体系;建立城乡企业与居民普遍征收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建立房地产估价制度。在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从房地产税收政治学、房地产税收社会学、房地产税收伦理学、房地产税收经济学、房地产税收法学等角度,论述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在基本架构部分,主要确立租、利、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体制;确立房地产税收在税收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房地产税收体系的结构;确立房地产税收的基本模式:建立城乡企业与居民普遍征收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在相关制度部分,主要论证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所必需建立房地产估价制度。房地产按照评估价值计税的必要基础在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重复征税的变革、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增长和国际房地产税制的发展趋势。最后,论文提出现行房地产税收的制度创新的改革进程。根据房地产税收的改革目标,按照改革任务的逻辑关系,考虑各级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和企业与居民对于税制改革的承受能力,房地产税收体系创新应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2011-2015年,与“十二五”规划同期,形成房地产税收制度近期目标;2016-2020年,与“十三五”规划同期,形成房地产税收制度中期目标;2021-2025年,与“十四五”规划同期,形成房地产税收制度远期目标。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的近期方案,提供对于城市居民住房普遍征收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用地普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房地产财产税改进方案,改进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房地产商品税改进方案,在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方面、提供在建筑节能方面、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及使用方面和减排与循环经济方面的房地产所得税改进方案;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的中期方案,提供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农村的房地产财产税改进方案,对建筑业、销售不动产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的房地产商品税改进方案,将土地增值税并入企业所得税、试点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房地产所得税改进方案;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的远期方案,提供推广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度、新设遗产税与赠与税的房地产所得税改进方案。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在交易环节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在遗赠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实现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目标。
董琦文[7](2020)在《县级区域环境保护税的“互联网+”征收管理研究 ——以西部某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我国正式开始实施的时间为2018年1月1日,是我国目前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同时,也是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明确写入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内容的单行税法,自实施以来改革红利初步凸显。目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显着的时代特征和超越传统的科技优势给环境保护税税收征管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大量阅读和搜集了我国环境保护税相关政策和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西部某县环境保护税的征管为案例,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有关文献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与税务、环保及企业多方面的沟通与协作,从税务机关、环保部门、企业纳税人的角度对环境保护税征管进行深入探究。环境保护税征管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主要表现为环保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纳税人缺乏申报和缴纳技能;统一高效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尚未搭建使用;企业的遵从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目前我国施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上作出的规定仅仅是原则性的,没有从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加之环境保护税为新开征的税种,专业性又要求极高,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要做到与之相适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将思维转变到“互联网+”上来,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搭建环境保护税征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部门协作,着力提高污染物信息监测水平,将信息共享由数量向质量提高,同时,还必须充实专业的征管人才队伍,优化纳税服务以提高纳税遵从等等。提高环境保护税的征管质效和水平需要多方努力,依托“互联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的技术与手段可以充分有效弥补当前环境保护税征管中存在的短板,从而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实现税收管理模式的创新。
李振伟[8](2014)在《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税是我国地方税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税种,是我国地方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在我国自形成至今也不过20年左右,目前还处于十分不成熟阶段,房地产税收制度也不健全,导致房地产市场处于濒临失控状态。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和交易过程中存在着税与费重复交叉、费与税混淆、费排挤税等现象,另外,税收政策不统一、税负不公平、房地产税收收入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地方财政的需要、税种结构不合理、征税范围过于狭窄、计税依据不科学等,房地产税收征收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房地产税滞后于房地行业的发展,这严重影响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学者和民众都呼唤加快房地产税制改革,这也是完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优化税制结构,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从房地产税的基本理论出发,明确房地产税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能,探寻房地产税收的渊源,以我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为例,阐述了我国房地产税收的演化历史和基本概况。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分析,从房地产税收制度的体系、税收制度具体因素、税收管理、以及税收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阐述了健全我国房地产税制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设置水平。对比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税制改革的建议:一是健全征收管理体制。落实地产产权登记制度,实行房屋与土地产权证书的合并,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价值评估制度、增设房地产评税机构、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体制,为征收房地产税奠定好牢固的基础。二是增加征税种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财产的不断增加,高收入者逐步掌握了更多的房地产资源,对征收私人房产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已具备这样的条件。三是税收体系的规范化。凭借规律逐步规范税种,宽松对待税基,进一步来简化税收制度,严格征税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保持低水平的税率工作。这样一个税收准则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的。无论是房产的各个环节,包括保有房产和流转以及收入方面都要改变税种重复和税基交叉的现象。四是征收物业税。国家可先让非普通住宅缴纳物业税,再向部分普通住宅征收物业税,将住宅格局调整为征税住宅和不征税住宅。在一开始对物业税进行征收的时候,只有不多的居所是征收对象,渐渐地把这个税种的征收对象扩大了。五是整治房地产行业收费。政府需废除不合理的房地产收费,减轻居民的负担,将经营性的收费和行政事业收费分离开来,使政府行为得到规范,将真正属于税的各种费确定为税收,其主要内容为:将土地征收管理费、农民耕地复耕基金、新菜地建设基金等确定为耕地占用税;将土地闲置费更名为土地闲置税。以2001-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分析房地产税制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社会公共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为后期房地产税制改革方案的实施作铺垫。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相关结论如下:(1)房地产税主要通过改变房地产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调控作用,使房地产的价格受到房地产交易数量、房地产税和地方的公共支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我国房地产税制采用的是“内外不同,两套税制并存”的税收政策。具体政策有如下4个方面:①内外两套所得税。对国内房地产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对于外国企业及外资企业征收外国企业所得税及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②内外有别的两套房产税及土地税。目前,对国内企业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而对国外企业与外资企业仅仅是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况且只对房产课税,对地产不课税。③实施内外有别的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对国内房地产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而对外资企业及外国企业不征收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④内外有异的耕地占用税政策。耕地占用税仅对国内企业征收,而外资企业与外国企业不征收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都属地方税,这些税种的改革与完善,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合理配置房地产资源,优化社会财富再分配。(2)根据分析对比,我国房地产税收存在诸如费和税分类不清、税制结构不合理、计税依据不规范、税基不科学、税收调节功能弱等问题。(3)税收法律法规多变。目前我国房地产各税之中,其基本都为国家行政机关制订、发布的《暂行规定》或《暂行条例》等,通常不是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公布的法律法规,其立法层次比较低。有些税种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征收的,多次废立或者变更,严重影响国家税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房地产税制改革应该从立法程序上、税制的设计和制定以及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要素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从而使我国房地产税的法律法规及体制更加健全。(4)就我国目前房地产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房地产税中间环节税收、征收契税、合并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加强房地产税收监管和政策执行力度。要对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房地产取得环节和房地产保有环节进行合理、有序科学的安排,将房产税收收入的重点放在房地产保有环节,以缩减并最终替代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和取得环节的税收。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关系,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差距和财富再分配优化的调节功能,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困局,推进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因此,改革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势在必行,而且意义重大。
刘秀丽[9](2006)在《税收成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征税意味着资源从企业单位和个人向政府转移,这种转移必然会产生成本。税收成本作为税收活动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客观的经济范畴。作为经济范畴,税收成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经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税收法制建设的完备程度,税制结构的选择,税收政策的制定,税收管理水平以及对税收成本的认知、关注程度,人力资源的配置、纳税服务质量等因素制约。因此,税收成本问题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对税收成本的认识和研究,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国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从17世纪英国学者威廉·配第首次提出的税收“节省”标准,到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最少税收费用原则,及20世纪以来众多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公平与效率”的税制优化理论,不仅丰富了税收理论,而且对完善优化税制设计,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税收成本大多在1%-2%之间。相比之下,我国对税收成本的认识和研究比较滞后,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成本理论体系。在税收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只关心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注重从政府角度研究税收,缺乏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中去分析和把握税收,一直把税收单纯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手段,忽视其对经济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各项工作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不考虑征税过程的成本代价,不讲税收的经济效率,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无本治税”观念根深蒂固。根据目前公布的资料测算,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平均在4%以上。目前,我国在税收成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对税收成本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追求税收效率最大化”,便成为衡量税收工作的重要尺度,也是当前税收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的总体思路:从成本概念着手,在界定了税收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选定征收成本为研究对象,从征税的角度审视目前我国的税收成本,对征税成本的运行状况通过实证的方法,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分析了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指出税收成本的变动趋势和特征,提出控制和降低税收成本的对策思路。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定义税收成本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税收成本的分类,明确税收成本与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以西方税收成本理论为研究问题的依据,运用税收原则理论、税收优化理论、税收管理理论等对税收成本进行比较系统、全面、客观的分析,从中找出税收成本运行的规律,为寻找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从基本指标、特征性指标和用途性指标三个方面,对衡量税收征税成本的常用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征收成本率和人均征税额是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两个指标。第二部分通过对征税成本的国际比较,发现规律,总结值得借鉴的地方。第三部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角度用大量的数据和相关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从经费支出的用途和范围,分析了中国征税成本的特点,并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税制、税收征管信息化和税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征税成本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税收征税成本的原则和思路。第四部分从税收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角度,尝试设计了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征税成本核算,将成本企划理论引进税收成本管理之中,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通过C-D函数来检验税收效率。
鲁茸达瓦[10](2019)在《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调查报告》文中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调查方式,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香格里拉市的民营企业的税费情况,研究分析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该市民营企业税费问题的建议或对策。具体而言,本篇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税收负担概念及微观税负衡量指标进行研究;其次,根据被调查企业的纳税总额情况分析各个区间内的分布情况;接着,以营业收入税负率为税负衡量指标,分税种、分行业、分所有制(国有企业)进行税负水平比较,总结民营企业税负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汇总分析被调查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税种种类和形式,总结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在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中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此外,对被调查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进行汇总,分析该市民营企业对政策的直观评价和了解渠道。第三部分:首先对被调查企业的社保费比重进行汇总,按照社保费比重的大小,结合调查过程中了解的情况,分析该市各行业民营企业的社保费比重在多个区间内的分布情况,总结社保费缴费制度的不足之处;其次,分析民营企业支付“非正常费用”情况和行政收费情况,了解税务机关及其他单位是否仍有乱收费现象,分析民营企业的费用负担。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对一些辅助调查内容汇总分析。首先分析该市民营企业对税负的真实感受,了解是否有税负“痛感”;其次,汇总企业家或财务人员认为不合理的税种及不合理的原因,分析对企业发展影响最重的税收问题;最后,汇总访谈中民营企业对税收提出的看法和诉求。通过上述调查内容的分析,发现该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税收优惠政策与该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不相匹配;二是行业间、行业内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税费水平差距明显;三是个体户税收侵蚀地方税基。本人结合调查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对以上三个问题分别提出三个原因:缺乏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和企业自身建设方面的差距、落后的税收征管模式和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并存。针对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丰富税收优惠的种类和形式,降低优惠门槛,加快政策落实,区域特点与产业优势相结合,以“简、降”税率,消除重复征税作为税收改革的重要原则,创新“以票管税”的征管方法,强化企业自身建设,创新个体工商户的征管方式,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等。
二、谈谈农村税收征管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农村税收征管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2)县(市)税务机关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以丽江市玉龙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税源 |
二、税源管理 |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 |
四、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类型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三、信息化管理理论 |
第二章 税务机关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税源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进程及意义 |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提出 |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目标的确立 |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税源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方面的成效 |
二、税源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成效 |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的成效 |
四、税源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成效 |
第三节 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方面的问题 |
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
三、信息管税方面的问题 |
四、税源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
第四节 税源专业化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传统治税理念制约税源管理改革 |
二、资源配置不齐全制约税源管理改革 |
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因 |
四、管理制度缺失制约税源管理改革 |
第三章 玉龙县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探索分析 |
第一节 玉龙县税源专业化管理措施 |
一、玉龙县税务局机构发展概况 |
二、稳步推进税源分级分类管理 |
第二节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经验 |
一、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 |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
三、软硬件资源配置更趋优化 |
四、业务管理实现流程化 |
第三节 玉龙县税源专业化管理中面临的新挑战 |
一、征管流程不畅和内部协调难 |
二、分级分类管理缺乏创新 |
三、职级薪金与绩效考核不匹配 |
四、信息化税源管理缺乏整体规划 |
五、社会中介力量资源配置缺乏 |
第四章 省内外市县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省内外市县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经验 |
一、山东东营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
二、惠州市大亚湾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
三、大理宾川县税源专业化管理 |
四、玉溪市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启示 |
一、调整管理机制适应专业化改革 |
二、持续深化分级分类管理 |
三、加强绩效考核建设 |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手段的有效性 |
第五章 县级税务机关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全面推进县级税源差异化管理 |
一、因地制宜推进管户差异化模式 |
二、以风险为导向建立县级税收分类管理 |
第二节 健全与优化部门协作机制 |
一、建立内外部协调协机制 |
二、多部门联动形成联合惩戒机制 |
第三节 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专业化评估水平 |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
二、日常评估与定期评估双管齐下,提升税源管理质量 |
第四节 推进信息管税,提升税源管理水平 |
一、深化信息管税,切实加强信息采集应用 |
二、树立共享思维,促进数据联通 |
第五节 优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保障机制 |
一、健全稽查管税管理机制 |
二、强化内部绩效考核与结论的应用 |
三、发挥中介机构力量,做好税源管理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特征 |
2.2 国内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
2.3 国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基础 |
3.1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3.2 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 |
3.3 教育税收法理基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沿革 |
4.2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存问题 |
4.3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根源剖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 |
5.1 国外教育税制度实践 |
5.2 国外税收优惠制度实践 |
5.3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 |
6.1 教育税开征的基本原则 |
6.2 教育税的税收要素界定 |
6.3 教育税的税收优惠设置 |
6.4 教育税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 |
7.1 模拟实证:教育税财政充足性定量分析 |
7.2 检验实证:教育税收对教育资源分配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论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功能的不足及其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四)创新点 |
(五)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概况及其沿革 |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职能 |
1.财政职能 |
2.经济职能 |
3.社会职能 |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
(四)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手段及调节现状 |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方式及手段 |
1.累进税率 |
2.费用扣除 |
3.减免税 |
(二)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及调节现状 |
1.整体收入持续增加 |
2.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不能充分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
(二)财产申报制度不健全,收入形式多元化难以监管 |
(三)代扣代缴不到位 |
(四)税收征收环境欠佳,违法行为处罚轻 |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调节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收入在我国税制结构占比不高 |
(二)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 |
(三)税收征管手段落后 |
(四)居民自觉纳税意识淡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五、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
(一)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制度 |
(二)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 |
(三)加强征管与监督 |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
2.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 |
3.提升征管技术手段 |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措施 |
1.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2.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
3.发挥社会力量对收入差距的第三次调节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纳税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纳税评估发展概述 |
1.2.1 国外纳税评估发展概述 |
1.2.2 国内纳税评估发展概述:探索实践与存在问题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
1.3.1 国外理论综述 |
1.3.2 国内理论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1.5 创新之处及不足 |
2 纳税评估理论一般分析 |
2.1 纳税评估的内涵 |
2.1.1 纳税评估的概念 |
2.1.2 纳税评估的主要内容 |
2.1.3 纳税评估的基本依据 |
2.2 纳税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纳税评估与日常税务管理的关系 |
2.2.2 纳税评估与税款征收的关系 |
2.2.3 纳税评估与纳税能力估测 |
2.2.4 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关系 |
2.3 多角度溯源纳税评估理论 |
2.3.1 权变理论与税收征管 |
2.3.2 税收遵从理论与纳税评估 |
2.3.3 税收公平与纳税评估 |
2.3.4 税收效率与纳税评估 |
2.4 纳税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
2.4.1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演变概述及存在问题 |
2.4.2 经济运行国际化,税收管理日趋规范化 |
2.4.3 分析与结论 |
3 纳税评估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3.1 纳税评估运行的主要制度基础 |
3.1.1 组织机构完整,评估制度健全 |
3.1.2 纳税申报制度科学规范 |
3.1.3 信息化程度高且应用广泛 |
3.2 国外纳税评估方法借鉴 |
3.2.1 纳税评估方法的理论研究 |
3.2.2 评估面广但实地检查率低 |
3.2.3 纳税评估分析方法科学 |
4 纳税评估基本架构设置 |
4.1 纳税评估的工作原则 |
4.1.1 有选择、针对性原则 |
4.1.2 及时性原则 |
4.1.3 分类评估原则 |
4.1.4 服务性原则 |
4.2 纳税评估的工作性质及一般性程序 |
4.2.1 纳税评估的工作性质 |
4.2.2 纳税评估的工作程序 |
4.3 系统论及其在构建纳税评估体系中的应用 |
4.3.1 系统论的基本内容 |
4.3.2 系统论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 |
4.4 信息论及其在构建纳税评估体系中的应用 |
4.4.1 信息论的基本内容 |
4.4.2 信息论对纳税评估系统的作用 |
4.5 信息论的延伸—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 |
4.5.1 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基本概况 |
4.5.2 当前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的根源 |
4.5.3 纳税评估有利于减少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 |
4.6 纳税评估的基本框架 |
4.6.1 纳税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 |
4.6.2 纳税评估的组织体系 |
4.6.3 纳税评估的方法体系 |
5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设置原则 |
5.1.1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涵义 |
5.1.2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5.1.3 纳税评估体系几个相关问题 |
5.1.4 纳税评估指标的基本分类框架 |
5.2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通用指标应用分析 |
5.2.1 纳税人营运能力指标及应用分析 |
5.2.2 偿债能力指标与应用分析 |
5.2.3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 |
5.2.4 收入、成本类通用评估指标及应用分析 |
5.2.5 定性类评估指标 |
5.3 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与应用分析 |
5.3.1 流转税类评估指标与应用分析 |
5.3.2 所得税类评估指标与应用分析 |
5.3.3 财产行为税评估分析指标 |
5.3.4 资源税评估分析指标 |
6 纳税评估分析方法及相关模型 |
6.1 纳税评估分析方法的类别 |
6.1.1 按评估手段划分,分为人工经验法、计算机法和人机结合法 |
6.1.2 按指标的参考对象划分,分为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 |
6.1.3 按比较分析对象的不同划分 |
6.1.4 按比较分析的不同方式划分 |
6.1.5 按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划分为核对法和分析法 |
6.2 评估对象的选择方法及模型 |
6.2.1 专家系统综合评分法 |
6.2.2 判别分析法应用分析 |
6.3 纳税评估具体分析方法及相关模型 |
6.3.1 对比与比较分析法 |
6.3.2 内部控制评估分析法应用分析 |
7 优化纳税评估的制度及政策思考 |
7.1 优化内部要素的政策建议 |
7.1.1 完善评估组织体系,分清职责权限 |
7.1.2 科学界定纳税评估流程 |
7.1.3 建设高素质的评估人才队伍,重视培训考核 |
7.2 优化外部要素的政策建议 |
7.2.1 健全的法律和规章是其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 |
7.2.2 充分挖掘涉税信息 |
7.2.3 建立统一的纳税人登记代码制度 |
7.2.4 加强金融监管 |
7.2.5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提高纳税人纳税自觉遵从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房地产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问题 |
1.1.2 房地产业积累了突出的发展矛盾 |
1.1.3 房地产业肩负着更多的发展责任 |
1.1.4 房地产税收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
1.1.5 房地产税收改革进程滞后 |
1.1.6 房地产税收改革压力巨大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 |
1.3 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1.3.1 篇章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2 房地产相关概念、种类与属性 |
2.1 房地产相关概念 |
2.1.1 土地与地产 |
2.1.2 房屋与房产 |
2.1.3 建筑物与构筑物 |
2.1.4 房地产与不动产 |
2.1.5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 |
2.1.6 房地产税与财产税 |
2.2 房地产种类 |
2.3 房地产属性 |
2.3.1 房地产的自然属性 |
2.3.2 房地产的经济属性 |
2.3.3 房地产的社会属性 |
2.3.4 房地产的政治属性 |
3 房地产税收的社会经济基础 |
3.1 房地产体制 |
3.1.1 房地产的产权关系 |
3.1.2 房地产的所有制关系 |
3.2 房地产业发展 |
3.2.1 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 |
3.2.2 房地产业的发展状态 |
3.3 房地产价格表现形式与影响因素 |
3.3.1 房地产价格表现形式 |
3.3.2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 |
4 房地产税收的形成与发展 |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房地产税收 |
4.1.1 土地与房屋交易课税 |
4.1.2 土地使用课税 |
4.1.3 房屋使用课税 |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房地产税收 |
4.2.1 土地与房屋交易课税 |
4.2.2 土地与房屋使用课税 |
4.2.3 现代房地产税收改革历程 |
4.3 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 |
4.3.1 房地产税收体系 |
4.3.2 房地产税种设置 |
4.4 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 |
4.4.1 2003~2008 年的房地产税收政策 |
4.4.2 2008~2009 年的房地产税收政策 |
4.4.3 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税收政策 |
5 现行房地产税收的经济分析 |
5.1 房地产租、税、费关系分析 |
5.1.1 房地产租金与税收 |
5.1.2 房地产收费与税收 |
5.2 房地产税收水平分析 |
5.2.1 房地产税收绝对水平:从税收角度的观察 |
5.2.2 房地产税收相对水平:从地租和收纳角度的观察 |
5.3 房地产税收体系分析 |
5.3.1 房地产税种安排略多 |
5.3.2 房地产重复征税略重 |
5.3.3 房地产各环节税种设置欠妥 |
5.4 房地产财产税分析 |
5.4.1 城乡之间的土地与房屋存在法律差异 |
5.4.2 个人拥有不同房产之间存在法律差异 |
5.4.3 计税依据设计不够公平 |
5.4.4 个人拥有的经营性住房税收流失严重 |
5.5 房地产商品税分析 |
5.5.1 商品税体制滞后 |
5.5.2 商品税附加制度陈旧 |
5.6 房地产所得税分析 |
5.6.1 级差利润调整作用微弱 |
5.6.2 环保节能导向作用不足 |
5.6.3 调节社会存量财富功能较弱 |
5.6.4 社会正义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
5.7 总结 |
5.7.1 房地产税收职能:有作用但不可无限放大 |
5.7.2 房地产税收制度:有缺陷且不可被忽视 |
6 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目标模式 |
6.1 理论基础 |
6.1.1 房地产税收社会学 |
6.1.2 房地产税收政治学 |
6.1.3 房地产税收伦理学 |
6.1.4 房地产税收经济学 |
6.1.5 房地产税收法学 |
6.2 基本架构 |
6.2.1 租利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体制 |
6.2.2 房地产税收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
6.2.3 房地产税收体系 |
6.2.4 房地产税收基本模式:确立分类房地产税模式 |
6.2.5 房地产税收目标模式:建立城乡企业与居民普遍征收的房地产税制度 |
6.3 房地产估价制度 |
7 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改革进程 |
7.1 近期方案 |
7.1.1 改进房地产财产税 |
7.1.2 改进房地产商品税 |
7.1.3 改进房地产所得税 |
7.2 中期方案 |
7.2.1 改进房地产财产税 |
7.2.2 改进房地产商品税 |
7.2.3 改进房地产所得税 |
7.3 远期方案 |
7.3.1 推广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度 |
7.3.2 新设遗产税与赠与税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7)县级区域环境保护税的“互联网+”征收管理研究 ——以西部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环境保护税的实践 |
(二)我国环境保护税发展 |
(三)“互联网+税务”征管研究与实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环境保护税 |
二、“互联网+” |
三、“互联网+税务”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互联网+”给环境保护税的征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带来的历史机遇 |
一、开启数据治税新思维 |
二、开启税收征管新模式 |
三、开启纳税服务新领域 |
第二节 “互联网+”带来的严峻挑战 |
一、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形成挑战 |
二、对税制结构形成挑战 |
三、对信息处理能力形成挑战 |
四、对纳税服务体系形成挑战 |
五、对人力资源配置形成挑战 |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保护税征管流程简介 |
一、环境保护税功能布局 |
二、环境保护税征管职责分工 |
三、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
四、环境保护税行政处罚税务处理 |
五、环境保护税纳税遵从风险识别 |
六、环境保护税复核处理 |
第三章 环境保护税相关政策在县级区域的执行情况——以西部某县为例 |
第一节 西部某县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西部某县环境保护税入库情况及增减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 |
一、案例基本情况 |
二、案例分析 |
第四节 西部某县环境保护税征管现状分析 |
一、环境保护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
二、环境保护税征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环境保护税征管中的主要措施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保护税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互联网+”思维理念 |
第二节 着力提高污染物信息监测水平 |
一、鼓励企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 |
二、加大监督性监测的力度和在线监测数据维护 |
三、用好监测数据 |
第三节 强化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 |
一、主动开展纳税人识别 |
二、完善监测数据比对复核 |
第四节 健全信息沟通平台提高信息共享质量 |
一、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维护 |
二、优化完善网报功能 |
三、提高涉税信息共享质量 |
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
第五节 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遵从 |
一、精准开展纳税辅导 |
二、促进提高申报质量 |
三、强化跟踪管理 |
第六节 构建环境保护税税源专业化人才队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房地产税基本理论 |
2.1 房地产税相关概念 |
2.1.1 房地产税、房产税、财产税和物业税 |
2.1.1.1 房产税 |
2.1.1.2 房地产税 |
2.1.1.3 物业税 |
2.1.1.4 财产税 |
2.1.1.5 房地产税、房产税和财产税的关系 |
2.1.2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 |
2.2 房地产税的特点 |
2.3 房地产税的类型 |
2.4 房地产税的功能 |
2.5 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 |
2.5.1 土地经济学理论 |
2.5.2 中性论及非中性论 |
2.5.3 税收负担及税负转嫁归宿论 |
2.5.4 受益论与新论 |
第3章 房地产税制经济分析 |
3.1 房地产租、税、费关系分析 |
3.1.1 房地产租金与税收 |
3.1.2 房地产收费与税收 |
3.2 房地产税收水平分析 |
3.2.1 从税收的角度分析 |
3.2.2 从土地的租赁及缴纳方面分析 |
3.3 房地产商品税分析 |
3.4 房地产所得税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国外及香港地区房地产税概况及经验借鉴 |
4.1 境外房地产税制情况 |
4.1.1 美国 |
4.1.2 英国 |
4.1.3 日本 |
4.1.4 香港 |
4.2 国外房地产税制的比较分析 |
4.2.1 房地产税制系统分析 |
4.2.2 要素分析 |
4.2.3 房地产税征收管理分析 |
4.2.4 管理方式和方法分析 |
4.3 国外房地产税制建设的实践认识 |
第5章 房地产税实证分析 |
5.1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介绍 |
5.1.1 房地产税收的数据 |
5.1.2 相关数据 |
5.1.3 分析方法 |
5.2 模型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5.2.1 房地产税制改革对消费者的影响 |
5.2.2 税制改革的影响 |
5.2.3 房地产行业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
5.2.4 房地产税制改革对中央财政收入的影响 |
5.2.5 房地产税改革对房地产市场交易量的影响 |
5.3 地方公共支出、房价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
5.3.1 构建模型和选择合适的变量 |
5.3.2 计量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现状与问题 |
6.1 我国房地产相关税制的历史变迁 |
6.1.1 开始时期(从 1950 年到 1957 年) |
6.1.2 停止倒退时期(从 1958 年到 1978 年) |
6.1.3 恢复和发展阶段(1979-2003) |
6.1.4 进行改革的时期(从 2003 年至今) |
6.2 目前房地产税在我国财政中所处的地位 |
6.3 重庆及上海房产税改革试点情况 |
6.3.1 重庆模式 |
6.3.2 上海模式 |
6.3.3 实施效果及不足 |
6.4 我国房地产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1 税制结构不合理 |
6.4.2 税种设计不合理 |
6.4.3 税基窄,难以发挥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作用 |
6.4.4 税收立法权制定不合理 |
6.4.5 征收管理的形势不明朗 |
6.5 小结 |
第7章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构想 |
7.1 房地产税制的改革方向及其基本点 |
7.2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7.2.1 坚持“宽税基、简税制、低税率”的基本原则 |
7.2.2 建立合理规范的税费制度 |
7.2.3 完善房地产税制结构 |
7.3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
7.3.1 税制结构的整体设计 |
7.3.2 具体税种设置 |
7.3.3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
7.4 征收统一物业税的制度设计 |
7.4.1 税制要素设计 |
7.4.2 税收征管及配套制度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税收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税收成本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状况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
1.5.1 创新点 |
1.5.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税收成本概述 |
2.1 成本与税收成本 |
2.1.1 成本概述 |
2.1.2 税收成本概念界定 |
2.2 税收成本的分类及形态 |
2.2.1 按成本的计划和实际发生情况分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
2.2.2 按税收成本发生的形态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 |
2.2.3 按税收成本是否可控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
2.2.4 按税收成本的内容分成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
2.2.5 按税收成本的时间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
2.2.6 按税收成本发生的阶段分为前期成本、中期成本和后期成本 |
2.3 税收成本的影响因素 |
2.3.1 社会经济因素 |
2.3.2 税收法制因素 |
2.3.3 税制因素 |
2.3.4 税收征管因素 |
2.3.5 社会环境因素 |
2.4 税收成本的测定标准 |
2.4.1 基本指标集 |
2.4.2 特征性指标集 |
2.4.3 用途性指标集 |
2.5 税收成本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
2.5.1 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的关系 |
2.5.2 税收成本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
2.5.3 税收成本与税收优化的关系 |
2.5.4 税收成本与税收征管的关系 |
2.5.5 税收成本与税源流失的关系 |
2.5.6 税收成本与税收浪费的关系 |
2.5.7 税收成本与税负转嫁的关系 |
第3章 税收成本的理论分析 |
3.1 税收成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1.1 西方国家早期的税收成本思想 |
3.1.2 西方国家近代和现代的税收成本思想 |
3.1.3 中国的税收成本思想 |
3.2 税收优化理论 |
3.2.1 税制优化理论 |
3.2.2 次优税制理论 |
3.2.3 现代税制优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
3.2.4 税制优化理论对我国控制税收成本的指导意义 |
3.3 税收管理理论 |
3.3.1 税收管理的职能 |
3.3.2 税收管理的必要性 |
3.3.3 税收管理的原则 |
3.3.4 税收管理的发展 |
第4章 税收成本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4.1 税收成本管理的国际比较 |
4.1.1 税收征管类型的比较 |
4.1.2 税收征管程序的比较 |
4.1.3 税收信息化的比较 |
4.1.4 税收信用管理的比较 |
4.2 国外税收成本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5章 我国的税收成本分析 |
5.1 我国征管成本的现状与特点 |
5.1.1 征管成本的实证分析 |
5.1.2 征税成本的特点与趋势预测 |
5.1.3 对我国征税成本的基本判断 |
5.2 影响我国征管成本的成因分析 |
5.2.1 成本观念淡薄 |
5.2.2 税务资源配置不合理 |
5.2.3 现行税收制度不规范 |
5.2.4 税收法制不健全 |
5.2.5 征收人员素质低且征管手段落后 |
5.2.6 税务代理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
5.2.7 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源的集约化程度较低 |
5.2.8 现行征管方式落后 |
5.3 控制和降低税收成本的若干思考 |
5.3.1 控制和降低我国税收成本的可行性 |
5.3.2 控制税收成本的原则 |
5.3.3 控制和降低我国税收成本的措施 |
5.4 控制税收成本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
5.4.1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
5.4.2 征税成本与纳税成本的关系 |
5.4.3 征税成本与依法治税的关系 |
5.4.4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 |
5.4.5 税收成本与税收信息化的关系 |
5.4.6 正确处理征纳成本与行政效率的关系 |
第6章 税收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设想 |
6.1 税收成本核算体系 |
6.1.1 税收成本的核算原则 |
6.1.2 税收成本相关会计科目的设置 |
6.1.3 税收成本的核算程序 |
6.2 税收成本核算的方法 |
6.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
6.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内容和运行规则 |
6.2.3 作业成本法在税收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
6.3 税收成本管理方法 |
6.3.1 成本企划的特征 |
6.3.2 成本企划在税收成本管理中的借鉴和应用 |
6.4 税收效率的检验: C—D函数的应用 |
6.4.1 税收收入与成本的函数关系与函数类型的选择 |
6.4.2 C—D函数中未知参数的估计模型 |
6.4.3 税收效率的计算与分析 |
6.5 税收成本的监督机制 |
6.5.1 建立税收成本监督机制的前提条件 |
6.5.2 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是加强税收成本监督的基础 |
6.5.3 合理配置税务人力资源是加强征税成本监督的关键 |
6.5.4 建立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是保证资金使用安全节约税收成本的重要措施 |
6.5.5 深化预算改革是规范财务管理控制税收成本的制度保证 |
6.5.6 加强政府采购制度监督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10)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调查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调查目的及意义 |
1.3.1 调查目的 |
1.3.2 调查意义 |
1.4 调查方法 |
1.5 调查实施 |
1.5.1 调查时间和对象 |
1.5.2 调查内容 |
1.6 调查样本和问卷说明 |
1.7 创新点和不足 |
1.7.1 创新点 |
1.7.2 不足 |
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
2.1 香格里拉市概况 |
2.1.1 香格里拉市自然条件 |
2.1.2 香格里拉市民族与人口 |
2.1.3 香格里拉市经济概况 |
2.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产业发展状况及税收贡献状况 |
2.2.1 企业总体规模 |
2.2.2 产值总量 |
2.2.3 产业结构 |
2.2.4 税收贡献 |
2.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调查情况 |
2.3.1 资产总额调查 |
2.3.2 营业收入调查 |
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收负担调查分析 |
3.1 税收负担的概念及调查指标说明 |
3.1.1 税收负担概念 |
3.1.2 民营企业税负指标说明 |
3.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纳税总额调查 |
3.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负调查 |
3.3.1 分税种税负情况 |
3.3.2 分行业税负情况 |
3.3.3 与国有企业税负比较情况 |
4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查分析 |
4.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范围调查 |
4.1.1 税收优惠涉及税种的种类和数量调查 |
4.1.2 税收优惠形式的种类和数量调查 |
4.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直观感受调查 |
4.2.1 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调查 |
4.2.2 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满意度调查 |
5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收费调查分析 |
5.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社保费用调查 |
5.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支付的非正常费用调查 |
5.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的其他行政性收费情况调查 |
6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收的感受调查分析 |
6.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负的感受调查 |
6.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认为不合理的税种及原因调查 |
6.3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的税务纠纷调查 |
6.4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对税收的诉求及看法 |
6.4.1 民营企业对税收制度的看法 |
6.4.2 民营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诉求 |
7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 |
7.1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存在的问题 |
7.1.1 税收优惠政策与该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不相匹配 |
7.1.2 行业间、行业内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税费水平差距明显. |
7.1.3 个体户税收严重侵蚀地方税基 |
7.2 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
7.2.1 缺乏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
7.2.2 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和企业间自身建设方面的差距 |
7.2.3 落后的个体户税收征管模式与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并存 |
7.3 改进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问题的对策 |
7.3.1 建立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
7.3.2 加强税收制度优化和企业自身建设 |
7.3.3 创新个体工商户征管模式,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四、谈谈农村税收征管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论文篇目辑览[J]. 耿正洁. 税收纵横, 1989(Z1)
- [2]县(市)税务机关税源专业化管理研究 ——以丽江市玉龙县为例[D]. 李轩.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3]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D]. 冯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4]论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功能的不足及其完善[D]. 赵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纳税评估问题研究[D]. 李鹏飞.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6]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李晶.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7]县级区域环境保护税的“互联网+”征收管理研究 ——以西部某县为例[D]. 董琦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D]. 李振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9]税收成本研究[D]. 刘秀丽. 天津财经大学, 2006(09)
- [10]香格里拉市民营企业税费调查报告[D]. 鲁茸达瓦.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