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物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及其在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的应用——论李尧权教授的有关作物栽培和育种的学术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韦还和[1](2017)在《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于2013-2015展开大田试验,第一阶段以江苏兴化(里下河稻区)、扬州(沿江稻区)、常熟(太湖稻区)、浙江宁波(宁绍平原稻区)为试验点,以15个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为参试材料和各试验点当地具有较大推广面积的常规粳稻与杂交籼稻为对照,依据各地水稻安全成熟期和籼粳杂交稻在当地的增产潜力,明确其在长江下游的适种区域。第二阶段在其适种区域(浙江宁波),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型、籽粒灌浆特征、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花后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阐明其产量优势形成的形态生理特征,并从钾肥与硅肥适宜施用量探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措施。本研究为晚熟类型籼粳杂交稻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合理布局以及揭示其产量优势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在兴化点均未安全成熟;扬州点可安全成熟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有6个;常熟点除甬优12未安全成熟外,其余均可安全成熟;宁波点则均可安全成熟。将在当地可安全成熟且产量较对照高出8%以上的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品系)定义为高产品种,扬州点中2013和2014年高产品种均为1个,常熟点2013和2014年分别为8个和9个,宁波点两年均为9个。高产品种的颖花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品种。此外,高产品种抽穗至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天数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各点的生育安全性以及产量表现,太湖地区(以常熟为代表)和宁绍平原(以宁波为代表)是甬优籼粳交晚熟类型品种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区域。大库容,较长的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天数是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的重要特征。(2)穗长以杂交籼稻最高、籼粳杂交稻其次、常规粳稻最低。籼粳杂交稻在着粒密度和穗部6个部位的籽粒数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上部三张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上三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均低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株高、穗高和秆长高于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单茎茎、鞘干重则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3)籼粳杂交稻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亦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播种-拔节期、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与实产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植株磷素吸收量均以常规粳稻最高、杂交籼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抽穗和成熟期植株磷素吸收量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播种-拔节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植株磷素积累量与实产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两年中,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钾素吸收量均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其次、籼粳杂交稻最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以籼粳杂交稻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氮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显着线性负相关,钾素籽粒生产率与实产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茎鞘氮素转运与产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与产量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元素吸收总量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促进花后茎鞘氮素转运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促进花后叶片氮素和磷素转运不利于提升水稻产量。(4)甬优538中,上部一次枝梗(UP)与中部一次枝梗(MP)、中部二次枝梗(MS)与上部二次枝梗(US)、下部一次枝梗(LP)与下部二次枝梗(LS)为同步灌浆,但两两之间为异步灌浆。中浙优1号和秀水09中,UP、US和MP为同步灌浆,而UP、US、MP与LP、LS为异步灌浆。与对照相比,甬优538异步灌浆特征更为明显。穗部6个部位米粒终极生长量的平均值以秀水09最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呈中浙优1号>秀水09>甬优538,有效灌浆时间呈甬优538>秀水09>中浙优1号。尽管甬优538灌浆速率偏低,但依靠较长的有效灌浆时间以及较多的穗粒数,提高了穗部的灌浆充实量以及单穗重,最终产量较高。(5)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为8.9 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19.1%和25.8%(两年平均值)。不同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花后天数(抽穗当天为0 d)均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0);各品种花后干物重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花后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重积累速率呈杂交籼稻>常规粳稻>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达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花后43-44 d,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则在花后27-28 d;籼粳杂交稻在花后渐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渐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以杂交籼稻最高。常规粳稻在花后快增期和缓增期天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籼稻,快增期和缓增期干物重积累速率则以杂交籼稻最高。本研究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体现在渐增期,而花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6)针对宁波土壤硅元素缺乏现象,旨在探讨籼粳杂交稻在该地区适宜硅肥用量及其对产量形成影响。以甬优籼粳交超级稻甬优12和甬优15为试材,设置了不同硅肥施用量(0、75、150、225、300kghm-2)处理。甬优12和甬优15产量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硅肥用量225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穗数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随之递减。甬优12和甬优15在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茎蘖数均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茎蘖成穗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225 kg hm-2处理最高。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拔节-抽穗期、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也随硅肥施用量增加而递增。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倒1、倒2、倒3叶的叶长和叶宽随之递增,倒1、倒2、倒3叶的叶基角和披垂度随之递减。此外,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硅处理显着提高了茎、鞘干重及单位节间干重。(7)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538为试材,设置不同钾肥用量(0、75、150、225、300 kg hm-2)处理。与对照(0 kg hm-2)相比,两年中施钾处理对甬优12产量增幅为8.5%-14.5%,对甬优538产量增幅达8.4%-15.0%,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随之增加,拔节至抽穗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抽穗至成熟期阶段光合势亦随之递增;抽穗至成熟期干物重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最高。施钾处理增加了花后各时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随钾肥用量增加,植株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kghm-2处理下最高。施钾处理下,钾素偏生产力、钾素籽粒生产率和钾素农艺效率均随钾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0kg hm-2)相比,施钾处理对甬优12和甬优538有较明显的增产效益,且两年中两品种均以钾肥用量225 kg h-2处理产量最高;施钾主要通过增加群体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施钾处理显着增加了主要生育期的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延缓了花后叶片和根系衰老,且提高了植株主要生育期的氮素和钾素吸收量。
孙东宝[2](2017)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着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着。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着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着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着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汤颖子[3](2016)在《协调型小麦分蘖成穗规律及控制基因的QTL定位》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断提高小麦产量是小麦育种家最重要的目标。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性状的三大要素。协调型小麦是指在具有较高成穗数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大穗重的一种新型小麦品种,它不仅有效地协调了穗数和穗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具有抗病、高产和优质等特点。本实验利用协调型1RS.1BL易位系小麦新品种川农18和1RS.1BL易位品系1208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并对该群体进行分蘖成穗规律的统计分析和单株分蘖成穗数的QTL定位,以期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基,进一步开发小麦产量潜力,突破四川地区现有生态穗容量。本实验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利用协调型1RS.1BL易位系小麦品种川农18和1RS.1BL易位品系1208作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F11),该群体中分蘖和单株成穗均为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株最高分蘖数和单株成穗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52。群体中各家系最高分蘖数介于6.9-20.2个,单株成穗数介于4.4-12.4个,分蘖成穗率介于0.40-0.85。该群体中存在高分蘖成穗的株系。2.在1157个SSR分子标记中,经双亲间的筛选得到138个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占所有分子标记数的11.9%。其中110个分子标记应用QTL IciMapping V3.2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覆盖了除1A和7B之外的小麦19条染色体。23个标记位于A染色体组,53个标记位于B染色体组,34个标记位于D染色体组。其中位于B染色体组中标记最多,覆盖总长达1804.01cM,平均遗传距离34.04cM。3.分别将群体的单株最高分蘖数和单株成穗数进行分组:低分蘖组(5-10苗),中分蘖组(11-15苗)和高分蘖组(16-23苗);低成穗组(4-6穗),中成穗组(7-9穗)和高成穗组(10-12穗)。通过各组与筛选出的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分子标记Xbarc74,Xbarcl56,Xbarc232,Xgwm533与最高分蘖和单株成穗两性状均呈显着正相关。4.利用QTL IciMapping V3.2软件中的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该群体各时期分蘖数和成穗数的QTL分析,以LOD>2.5为阈值,共检测出24个加性QTL,涉及1B、1D、2A、2B、3D、4B、4D、5B、7A和7D染色体。其中14个控制分蘖的QTL位点,可以解释9.16%-37.81%的表型变异,2个控制成穗的QTL位点,分别解释了12.42%和16.4%的表型变异,8个与单株成穗率有关的QTL,可以解释8.2%-38.27%的表型变异。5.利用QTL IciMapping V3.2软件中的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分析。共检测到10对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具有较高的LOD值(LOD>5.0),可以解释10.12%-51.4%的表型变异。9对随机位点间的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其中分蘖性状中6对加性×加性上位性QTL,单株成穗中3对加性×加性上位性QTL。仅有1对随机位点与加性QTL的互作,位于2B染色体上,贡献率为39.98%,其上位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在分蘖成穗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基因上位性效应对分蘖成穗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冬至后分蘖>单株成穗>初期分蘖。
录亚丹[4](2016)在《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水分及外源氮素供应状况是影响豆科作物生长及其结瘤固氮的重要因素。豌豆具有良好的固氮性能,是旱作农业中主要的倒茬养地作物,对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明确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固氮性能的影响,可为旱农区的氮素资源管理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土培方法,探讨了两种氮素形态下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进行15d历时的干旱胁迫对豌豆根系生长及其结瘤固氮的影响,以期为西北地区豌豆关键生育时期合理控水及制定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的氮素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硝态氮和干旱胁迫不同程度缩短了豌豆生育期,硝态氮及分枝期、孕蕾期干旱胁迫促进豌豆提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孕蕾期与花荚期干旱胁迫下豌豆相对早熟。干旱胁迫抑制了豌豆的伸长生长及叶片发生,胁迫时期越早,对株高和叶片生长的抑制越大,复水后产生的补偿效果越差。2.根系生长对氮素形态的响应因水分条件而异,硝态氮有利于促进正常供水下根系的伸长生长,进而提高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铵态氮有利于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根直径。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也因氮素形态而异,三种胁迫方式均显着降低了胁迫期间及花荚盛期硝态氮营养下的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对铵态氮营养下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小;干旱胁迫下铵态氮有利于促进花荚盛期根系的生长。干旱胁迫有利于降低盛花至成熟期根系的衰败速率,对成熟期根系生长产生了等量补偿或超补偿效应,孕蕾期干旱胁迫后复水对成熟期根系生长的补偿效果最好。3.干旱胁迫对豌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因胁迫时期和氮素形态而异,分枝期和孕蕾期干旱胁迫对根系干物质积累的抑制具有滞后效应;干旱胁迫时期越早,复水后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补偿效果越好;硝态氮有利于提高正常供水下花荚盛期和成熟期的根干重;铵态氮有利于提高干旱胁迫下花荚盛期的地上部干重。4.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根瘤的形成及固氮能力,复水不能补偿干旱胁迫对根瘤形成及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干旱胁迫时期越早,复水后对固氮酶活性产生的补偿效果越好。三种胁迫方式中孕蕾期干旱胁迫对固氮效率和固氮量的抑制作用最大。干旱胁迫及硝态氮营养有利于降低盛花至成熟期根瘤的衰败速率,提高成熟期根瘤的数量、重量及固氮酶活性;干旱胁迫与硝态氮的交互作用有利于维持豌豆花荚盛期和成熟期较高的固氮能力。5.不同生育时期的干旱胁迫均显着抑制了胁迫期间植株的氮素累积;三种胁迫方式相比,胁迫时期越早,对胁迫期间植株氮累积量的影响越大,对花荚盛期和成熟期氮累积量的影响越小。氮素形态对植株氮素累积的影响因生育时期和水分条件而异;铵态氮有利于提高生育前期正常供水条件下整株的氮累积量,硝态氮有利于提高成熟期整株的氮累积量;水分和氮素形态的交互作用不影响花荚盛期和成熟期植株的氮素积累。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荚壳中的氮素分配比例,胁迫时期越早,对荚壳中氮素分配比例的影响越小;花荚期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植株的氮素利用效率。6.土壤水分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氮素形态不影响产量的形成。干旱胁迫时期越早,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也越小。花荚期干旱胁迫的籽粒产量比分枝期和孕蕾期胁迫分别降低了16.16%20.28%、14.23%15.29%;分枝期和孕蕾期干旱胁迫只降低了粒数,花荚初期干旱胁迫对荚果、籽粒的形成及其生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
渠晖[5](2016)在《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用作青贮作物的栽培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区种草是实现我国畜牧业现代化,促进粮食、经济、饲用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江下游农区地处亚热带,降水丰沛、热量充足,发展农区种草有很大的潜力。但这一地区是典型的“稻-经”二元种植模式地区,在饲草生产方面缺少适宜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此外,该地区高温多雨,干草的加工调制受到限制,青贮成为保证全年粗饲料供应的重要手段。所以,筛选研究适于当地生态环境下种植的青贮饲料作物并研发配套的高产栽培利用技术,对长江下游农区种草养畜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甜高粱(Sorghum bicolor)为多用途C4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再生性好,是干旱地区的优良饲用作物。我国长江下游农区传统上将其作为嗜好作物零星种植。能否利用甜高粱抗逆和再生的优良特性,在潮湿多雨气候条件下用作青贮作物栽培利用?国内外少有报道。本研究以青贮玉米为参照,研究了甜高粱(cv.Hunnigreen)的干物质生产性能、营养价值、青贮品质和利用价值,论证了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用作青贮作物的可行性。另外,通过系列的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生产性能、氮素利用率、光合作用、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和干物质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甜高梁在长江下游农区高产栽培和青贮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下游农区农田生态条件下,甜高粱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远高于青贮玉米,分别为青贮玉米的1.54, 1.47和1.73倍。甜高粱的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与青贮玉米相当;青刈饲用及青贮品质的稳定性优于青贮玉米。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用作青贮作物栽培利用潜力巨大。2.两年的施氮试验表明,长江下游农区甜高粱适宜的施氮量为200~400 kg N·hm-2,在该施氮范围内,DM产量高,氮素利用率高,氮素流失少。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是决定DM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且不受施氮水平影响。茎叶比和叶面积指数对DM产量的影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存在差异。施氮水平低于100 kg N·hm-2时,茎叶比对DM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925),叶面积指数对DM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小(P=0.162);施氮水平为200kgN·hm-2和300kgN·hm-2时,茎叶比对DM产量的影响降低(P=0.073 ),叶面积指数对DM产量的直接作用增加(P=0.797);而施氮水平为400 kg N·hm-2和500 kg N·hm-2时,茎叶比和叶面积指数对DM产量的直接作用均为负值(P=-0.125, P=-0.040)。这表明,高氮水平下的合理密植对甜高粱高产更为关键;而在较低施氮水平下,收获时间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平衡作用更加突显。3.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光合作用有显着影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随施氮量和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300 kg N·hm-2施氮水平,刈割3次处理下达最大值。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羧化效率(CE)也均在刈割3次处理下达最大值,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合。说明适当提高施氮量和增加刈割次数有利于提高甜高粱的光合能力。但是,高氮和高频刈割处理下暗呼吸速率(Rd)增大。因此,甜高粱干物质产量并没有与Pn同时在刈割3次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施氮水平与刈割次数的适当平衡,是提高甜高粱光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此外,随着生长期内刈割次数的增加,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有增大的趋势。4.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饲草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 )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在300 kg N·hm-2和225 kg N·hm-2处理下达最大值。两者对氮肥的不同响应,导致最终青贮发酵品质的不同。施氮量≥225 kg N·hm-2时,青贮甜高粱的pH值和乳酸含量无显着增加,丁酸和NH3-N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刈割2次处理下的CP含量最大,且有较高的WSC含量和适宜的含水量,因此在青贮过程中CP损失最小(9.7%),青贮后NH3-N含量最低,pH值低于刈割3次处理,费氏得分较高。虽然青贮后丁酸含量高于刈割3次处理,但两者无显着差异。因此刈割2次处理的甜高粱更适于青贮利用。5.干物质体外瘤胃消化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对甜高粱饲草干物质降解率(DMD)无显着影响,但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最大产气量在300 kg N·hm-2处理下达最大,但与150 kg N·hm-2和225 kg N·hm-2处理无显着差异。发酵产物中,除异丁酸(IBA)和异戊酸(IVA)外,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及其组分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300 kg N·hm-2下达最大,但与225 kg N·hm-2处理无显着差异,乙酸/丙酸(A/P)在225 kg N·hm-2处理下达最大。(CO2/CH4(CCP)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增施氮肥虽然会增加CH4产量,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乙酸浓度。DMD和NDFD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最大产气量却随刈割次数的增大而减小。发酵产物中除IBA外,TVFA及其组分均随刈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刈割2次处理下的AA和A/P均显着高于其他刈割处理,且CCP高于其他刈割处理。施氮处理对青贮饲料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与青贮原料基本一致,但刈割处理对青贮饲料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与青贮原料稍有不同。刈割2次处理下的青贮原料,其发酵产生的PA与其他刈割处理无显着差异,而青贮饲料发酵产生的PA显着低于其他别割处理,说明刈割2次处理的甜高粱青贮后,其瘤胃发酵类型更趋向于乙酸型。综合分析发酵酸和产气量,施氮量150 ~ 225 kgN·hm-2,全生长季内刈割2次处理下的甜高粱,更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综上所述,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可以用作青贮作物进行栽培利用,在其生长期内施氮225 kgN·hm-2,刈割2次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较好的饲草品质。
孙金荣[6](2014)在《《齐民要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着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收藏、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育种栽培技术、经济产业发展、饮食保健、生态高效、加工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齐民要术》引文浩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兼收并蓄、广征博引,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要术》在不同季节、气候、土壤条件下,有关植物种植的布局、耕作、栽培、管理、轮作、套作、混作、施肥、灌溉、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法,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依然具有宝贵价值。在农、林、牧、副、渔、生物技术、饮食、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更广泛的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
陈书章[7](2013)在《中国小麦生产增长方式及要素需求行为》文中指出粮食生产是农业经济的基础产业,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小麦生产集中趋势明显。加快小麦生产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对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保持中国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小麦主产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人增地减、人均耕地过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挑战。因此,必须转变小麦生产增长方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那么,调查研究中国小麦主产区生产增长方式转变以及要素投入行为,就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1991~2011年中国小麦省级面板数据,分别用非参数和参数方法,重点考察五个小麦主产区的生产要素投入方式转变。具体来说,基于中国小麦主产区的投入产出历史资料,通过非参数前沿效率分析法(DEA),估计中国小麦主产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各种要素投入产出的径向调整方向;采用Tornqvist指数法,研究了中国小麦单产、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选择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研究中国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要素需求和要素替代。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小麦生产明显集中在五个主产区;第二,小麦总产增长主要决定于小麦单产提高;第三,小麦单产提高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第四,小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第五,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非中性的:第六,这种非中性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节约型、机械使用型以及化肥节约型和使用型并存;第七,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主要由要素需求替代行为决定;第八,要素需求替代行为主要是劳动力和化肥需求弹性较大、劳动力和机械显着替代、化肥和有机肥显着替代、以及机械和其它要素补偿关系;第九,要素的需求替代行为主要由要素价格变化引起。因此,要实现中国小麦生产稳产高产,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必须紧紧抓住五个主产区;第二,转变小麦生产增长方式和要素投入行为;第三,提高小麦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第四,加强小麦生产要素投入偏斜科技研发;第五,用价格杠杆调控要素需求;第六,优化要素相对价格,调整小麦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黄海[8](2013)在《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为目前玉米高产潜力挖掘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群体密度的增加增加了玉米倒伏的风险。吉林省年平均降水量654.3毫米,且降雨多集中在7-8月,正值玉米生长抽雄-灌浆的关键时期,在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影响下,倒伏已成为影响耐密性玉米实现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玉米倒伏的研究已有一些研究,但关于群体密度对玉米地上部茎秆和地下部根系倒伏特性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形态、干物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变化,探明其和倒伏率的相关关.系,以揭示玉米的倒伏机理,为吉林省玉米抗倒伏栽培及育种提供量化参考依据。本研究选择7个种植密度,2009-2011年选择4个抗倒伏性能不同的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茎秆和根系形态、干物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其和茎秆强度及倒伏率的相关性。2012年,以吉林省11个主导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形态学和生理学角度,研究“布拉万”台风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影响,探明不同玉米品种的倒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茎秆农艺性状的结果为: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株高在7万株/公顷的密度下达到最大;郑单958的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对密度的变化不敏感。先玉420和先玉335倒伏率与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呈现极显着正相关,益丰29和郑单958则与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均无显着相关性。同一品种相同节间粗随密度增加逐渐降低、节间长度无规律性变化。节间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重、节间强度均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7和8万株/公顷出现最大值,各品种表现不同。两个玉米品种其倒伏率与第3、4节茎长、茎粗、单位茎长干重、茎秆强度均显着相关。品种间比较,益丰29和郑单958第2-6节间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重、节间强度、穗位高及穗位高系数均高于先玉335和先玉420,株高则相反。2、茎秆木质素及关键合成酶活性结果为:不同密度处理下,平均节间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PAL活性、TAL活性和CAD活性均为益丰29高于先玉420。益丰29节间PAL、TAL活性节间表现为第3节间>第4节间>第5节间。CAD活性各节间变化因品种而不同,先玉420第4节>第3节>第5节,益丰29第3节>第4节>第5节。先玉420节间木质素含量与CAD活性显着正相关,益丰29则与PAL活性和TAL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在抽雄期和灌浆初期,益丰29节间强度与木质素含量、PAL活性、TAL活性显着正相关,先玉420与TAL呈显着正相关。3、茎秆化学成分及矿质元素结果为:随着密度的增加,节间N、K、Si、Ca、Mg、Zn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最高点均出现在7万株/公顷和8万株/公顷,因品种和生育时期而不同。品种间益丰29高于先玉420。玉米茎秆强度与K、Si和淀粉含量呈现显着正相关,与N、Ca、Mg含量呈现正相关,但不显着,与Zn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大。益丰29和先玉420第3、4、5节间茎秆强度和Si含量均呈现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因节间和生育时期而不同。4、根系特征及生理特性结果为:气生根和总根数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微升高后降低,在7万株/公顷数量最多。先玉420根系干重随着密度的变化先增加后降低,益丰29、先玉335和先玉420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低谷和高峰分别出现在6万株/公顷和7万株/公顷。从密度8万株/公顷,各品种根系活力开始下降,郑单958降幅最大。在玉米抽雄期,根系SOD、POD和CAT活性在7万株/公顷达最大值后,密度继续增加,酶活性降低;在灌浆初期,先玉335的SOD和POD活性随密度变化呈现“M,,型曲线,其他品种均为单峰曲线。各项指标均为郑单958和先玉335高于益丰29和先玉420,丙二醛相反。玉米倒伏率与气生根和总根数量、干物质百分比和根系活力呈现极显着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大。5、“布拉万”台风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为:供试11个玉米品种以良玉99倒伏能力最强,其穗位高系数、第1-6节间平均直径、节间干重、单位茎长干重、茎秆可溶性糖含量、木质素含量、Si含量及茎秆强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其气生根数目、根系干重及干物质比较高。银河32和银河33抗倒伏能力最差,各项指标均处于最低水平。尽管良玉99抗倒伏能力较强,但其产量显着低于郑单958和先玉335。2012年,郑单958产量仅比2009-2011年三年平均产量降低5.13%,表现出较强的产量稳定性。综上所述,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和根系形态、干物质及相关生理特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有限的资源下,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长,产生一定的密度效应。玉米倒伏是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及土壤、气候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选择玉米抗倒伏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形态和生理指标,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量追施微量元素肥料,以降低倒伏的风险,保证玉米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此外,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并非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如何选育出抗倒伏能力强且产量高的玉米品种,或是如何通过栽培技术措施使得抗倒伏玉米品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高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是未来育种及栽培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和研究方向。本研究仅为玉米抗倒伏形态及生理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武文明[9](2013)在《渍害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氮素调控》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由于沿淮地区洪涝灾害频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0%80%,而这一时期正是主要作物适时收获、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时期,易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给当地农村带来巨大损失。沿淮地区发生洪涝危害的主要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影响了沿淮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如何提高沿淮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减轻渍害对小麦、玉米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关系安徽省和全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本文在沿淮地区小麦-玉米连作模式下,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渍害和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渍害模式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小麦-玉米的恢复生长的补偿效应。探讨适宜沿淮地区小麦-玉米生产的氮肥运筹方式,以期为沿淮地区小麦-玉米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尝试。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渍害对冬小麦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氮素调控(1)孕穗期渍害显着降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o、Fv/Fm、qP、PSII、ETRmax、和Ek。氮肥后移显着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各参数。叶绿素含量与Fv/Fm、qP和PSII呈显着正相关,与NPQ呈显着负相关。渍害下氮肥的补偿效应较正常供水明显。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着减轻渍害对光合器官的破坏,使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和光化学效率,改善了旗叶光合性能。(2)孕穗期渍害显着降低小麦植株各器官氮素含量,同时降低开花前氮素的转运率。氮肥后移技术提高单茎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转运率,表明氮肥后移技术能够弥补渍水逆境导致的氮素流失,保证小麦生育后期足够的氮素供应量。(3)孕穗期渍害缩短籽粒灌浆期、降低籽粒灌浆速率;氮肥后移使灌浆期延长,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从而较氮肥前移显着提高小麦千粒重,弥补渍害对小麦的影响。不同粒位和不同穗位籽粒灌浆特性表明,第一粒位最大潜力势K低于第二粒位。主茎穗、第一分蘖穗和第二分蘖穗的第一和第二粒位籽粒最大潜力势也表现为主茎穗>第一分蘖>第二分蘖。(4)孕穗期渍害对分蘖穗结实特性影响大于主茎穗,渍害显着增加不孕小穗数,降低结实小穗数。孕穗期渍害显着降低主茎穗结实4粒的小穗数比例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数的比例及第3、4粒位籽粒粒重和第3、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氮肥前移增加不孕小穗数,降低结实小穗数和结实粒数。氮肥后移显着提高孕穗期受渍小麦主茎、分蘖穗结实小穗数和粒重,增加主茎和分蘖穗结实3、4粒小穗的比例和结实小穗第3、4粒位的粒重,提高第3、4粒位粒重对单穗粒重的贡献率,减少不孕小穗数,进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着提高经济产量。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有利于减轻孕穗期渍害对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2渍害对夏玉米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氮素调控(1)苗期渍害降低群体叶面积系数(LAI),造成玉米生长发育受阻,穗下层叶片较早衰老使得群体LAI降低。苗期渍害下营养优先供应穗位叶片的生长以保证光合产物向籽粒的供应和转运。氮肥后移能够通过增大穗位层和穗上层叶片的LAI来弥补穗下层LAI降低导致的群体LAI降低的趋势,且弥补的效应大于渍害导致穗下层LAI降低的效应,进而使得苗期渍害下氮肥后移的群体LAI较氮肥前移增大。(2)苗期渍害显着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率,Fv/Fm、qP、 PSII、P%、ETRmax、和Ek;增大NPQ、D%和X%。渍害使得穗下层叶片Fv/Fm降幅最大,上部叶片的次之,中部叶片降幅最小;氮肥后移能够通过提高穗位层叶绿素含量,达到弥补叶绿素各荧光参数下降的趋势,起到补偿效应。(3)苗期渍害降低玉米植株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增大茎部氮素转运率。苗期渍害导致穗位层的叶片氮素向籽粒转运量和转运率增高,从而导致穗位叶片的早衰。氮肥后移可以提高苗期渍害玉米各器官氮素的累积量,适当提高穗上层、穗下层转运率,降低穗位层氮素转运率,保证玉米生育后期氮素的供应量,提高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4)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与最终籽粒产量关系密切,苗期渍害显着降低吐丝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后移促进吐丝后后干物质积累,为提高玉米产量奠定生物量基础。(5)苗期渍害降低籽粒灌浆速率。随着播期推迟,玉米籽粒最大潜力势降低,籽粒灌浆时间缩短,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推迟。苗期渍害降低玉米籽粒最大潜力势(K),较早达到最大灌浆速率(Vm),降低平均灌浆速率(Va);苗期渍害主要影响快增期和缓增期的Va。氮肥后移技术能够弥补Va和T下降的趋势,是渍水条件下氮肥后移技术较氮肥前移技术玉米粒重提高的主要因素。(6)玉米苗期渍害显着降低玉米籽粒产量,达24.2%28.8%,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下降,播期越晚渍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越大;氮肥后移可以弥补产量下降的趋势,但播期越晚,氮肥的补偿作用相对削弱。小麦孕穗期渍害和玉米苗期渍害研究结果均表明,渍水条件下采用适当氮肥后移的运筹方式和渍后及时提供氮素营养补偿可明显减轻渍水逆境对小麦、玉米造成的危害。
朱占华[10](2011)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倒伏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地每年都因倒伏给小麦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倒伏不仅影响产量、降低品质,而且还增加收获难度。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倒伏威胁有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减少小麦茎秆倒伏,对于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本研究以不同穗型的品种徐麦856(XM856)、烟农19(YN19)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小麦抽穗始期喷施4种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6-BA、ABA、GA3,以喷施清水对照(CK)处理。研究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小麦茎秆外部形态结构、内部结构性物质、碳、氮物质的积累与转运、籽粒品质和面粉加工品质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在小麦抽穗始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ETH、ABA、GA3和6-BA,研究其对小麦茎杆外部形态结构及内部物质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TH处理降低穗下节间长度,节间壁厚度和节间粗度增大,节间充实度、茎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增加;GA3和6-BA处理则促进穗下节间伸长,节间壁厚度和节间粗度相对下降;ABA处理提高了节间充实度、壁厚度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茎秆的抗折力增强。同时,与对照相比,ETH、ABA处理提高了小麦茎秆的抗倒指数,相反,6-BA、GA3处理抗倒指数有所下降。说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ETH、ABA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而GA3和6-BA处理茎秆抗倒能力相对下降。2.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碳氮代谢、物质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6-BA、ABA和GA3处理下提高了小麦叶片、茎鞘、穗轴和颖壳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再转运量和再转运率,从而提高了粒重,而ETH处理反而降低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再转运量和再转运率,使籽粒干重下降。在6-BA,ABA,GA3处理下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从而提高了花前氮素转运量对小麦籽粒氮的贡献率,而ETH处理趋势相反。与对照相比,在6-BA, ABA处理下降低了花后氮素积累量,提高了小麦籽粒氮对花前氮素积累量的依赖,同时,在6-BA、ABA和GA3处理下提高了籽粒的灌浆速率,使粒重增加,而ETH处理与对照相比籽粒灌浆速率下降,降低了粒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BA、ABA和GA3处理促进了小麦各营养器官碳氮物质的转运,有利于粒重的积累,从而增加了籽粒产量;而ETH处理降低了各营养器官碳氮物质转运量,籽粒干重较对照下降,降低了籽粒产量。3.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降落值、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面粉糊化特性和粉质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小麦总淀粉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在ETH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均为下降,而6-BA、ABA和GA3处理提高了小麦总淀粉及其组分的含量。6-BA、ABA处理均不同程度的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而在ETH和GA3处理下面团稳定时间却因品种而异。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淀粉粘度的影响处理之间因品种而异,在6-BA、ABA和GA3处理下提高了小麦淀粉峰值粘度和低谷粘度,ETH处理对小麦淀粉峰值粘度和的低谷粘度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在ETH、6-BA、ABA和GA3处理引起了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的提高,却降低了弱化度和面筋指数。
二、作物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及其在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的应用——论李尧权教授的有关作物栽培和育种的学术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物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及其在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的应用——论李尧权教授的有关作物栽培和育种的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杂交稻在生产上的高产表现 |
2.2 籼粳杂交稻增产潜力和生育期 |
2.3 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2.4 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 |
2.5 籼粳杂交稻穗部特征与籽粒灌浆特性 |
2.6 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7 籼粳杂交稻关键栽培措施 |
2.7.1 适当稀植 |
2.7.2 增施钾肥和硅肥 |
2.7.3 注重稻曲病的防治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及安全成熟期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产量与生育期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交品种(品系)的区域适应性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以及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穗部性状 |
2.3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 |
2.4 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产量表现 |
3.2 晚熟类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穗部特征 |
3.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上部高效叶片和茎秆特征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利用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生育期吸氮量、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及产量 |
2.2 各生育期吸磷量、生育阶段磷素积累量 |
2.3 各生育期吸钾量、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量 |
2.4 氮、磷、钾素籽粒生产率 |
2.5 花后叶片和茎鞘氮素转运、花后叶片磷素转运与产量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 |
3.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穗部籽粒灌浆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籽粒增重动态及拟合方程 |
2.2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及灌浆特征参数 |
3 讨论 |
3.1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籽粒灌浆特性 |
3.2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较高结实率的形态生理特征及栽培调控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栽培管理概况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1.3.2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 |
2.2 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 |
2.3 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2.4 花后单茎茎鞘重变化动态 |
3 讨论 |
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差异 |
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及特征参数 |
3.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花后单茎茎鞘重的变化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施硅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2.3 主要生育期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4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5 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及茎秆特征 |
3 讨论 |
3.1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 施硅量对甬优籼粳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3.3 甬优籼粳杂交晚稻硅肥高效施用技术的探讨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钾肥用量对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栽培管理概况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干物重及阶段积累量 |
2.3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4 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伤流变化 |
2.5 植株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阶段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及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氮钾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
3.3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长江下游区域适应性与产量潜力 |
1.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株型特征 |
1.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养分吸收、积累与转运特征 |
1.4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 |
1.5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特征 |
1.6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硅肥适宜用量 |
1.7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钾肥适宜用量 |
2 讨论 |
2.1 关于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的适种区域与产量潜力 |
2.2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
2.2.1 株型特征 |
2.2.2 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与转运 |
2.2.3 籽粒灌浆结实特性 |
3 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今后应用推广中应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
3.1 籼粳杂交稻米质的科学评价 |
3.2 适当降低种植成本的绿色生产技术 |
4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WUE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养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高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北方旱作区小麦、玉米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提升潜力与途径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综合讨论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7.4 本论文的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文章数据来源文献 |
作者简介 |
(3)协调型小麦分蘖成穗规律及控制基因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育种 |
1.1.1 中国主要麦区及栽培模式 |
1.1.2 1RS.1BL易位系 |
1.2 数量性状 |
1.2.1 成穗数 |
1.3 QTL定位 |
1.3.1 作图群体的构建 |
1.3.2 用于小麦QTL定位的主要分子标记 |
1.3.3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原理 |
1.3.4 QTL定位分析方法 |
1.4 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
1.5 穗部相关QTL定位研究现状 |
1.6 本实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DNA的提取 |
2.2.3 鉴定亲本和群体基因型 |
2.2.4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方法 |
2.2.5 QTL定位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 |
3.2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加性QTL分析 |
3.4 上位性QTL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
1.2.1.1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机制 |
1.2.1.2 干旱胁迫后复水的补偿效应及其应用 |
1.2.1.3 作物根系生长对干旱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
1.2.1.4 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
1.2.2 外源氮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
1.2.2.1 氮素供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2 氮素供给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2.3 氮素供给对作物品质形成的影响 |
1.2.2.4 氮素供给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
1.2.3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结瘤固氮的影响 |
1.2.3.1 水氮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2 水氮互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
1.2.3.3 水氮互作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2.1.2 技术路线图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生育时期的影响 |
3.1.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株高的影响 |
3.1.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片数的影响 |
3.1.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叶面积的影响 |
3.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长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直径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体积的影响 |
3.2.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表面积的影响 |
3.2.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干重的影响 |
3.2.6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3.3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
3.3.1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总根瘤数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有效根瘤数的影响 |
3.3.3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鲜重的影响 |
3.3.4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对豌豆固氮效率及固氮量的影响 |
3.4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
3.4.1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积累的影响 |
3.4.2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氮素分配的影响 |
3.5 干旱胁迫及氮素形态对豌豆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用作青贮作物的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区种草的意义 |
1.1.1 保障粮食安全 |
1.1.2 促进畜牧业发展 |
1.1.3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
1.2 长江下游农区发展种草的需求 |
1.3 甜高粱研究概况 |
1.3.1 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 |
1.3.2 甜高粱的利用价值 |
1.3.3 国内外甜高粱的饲用研究 |
1.4 饲用作物主要栽培利用技术研究概况 |
1.4.1 施氮对饲用作物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1.4.2 刈割对饲用作物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1.5 青贮饲料的研究和利用概况 |
1.5.1 青贮发酵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
1.5.2 长江下游农区饲料作物青贮利用概况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的青贮利用潜力评价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3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2.2.4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农艺性状 |
2.3.2 营养价值 |
2.3.3 青贮品质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对甜高粱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区概况 |
3.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4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施氮水平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施氮水平对甜高粱干物质产量的效益分析 |
3.3.3 甜高粱干物质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 |
3.3.4 不同施氮水平对干物质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互关系的影响 |
3.3.5 施氮水平对甜高粱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施氮对甜高粱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
3.4.2 施氮对甜高粱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概况 |
4.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2.3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
4.2.4 数据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2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光合响应曲线的影响 |
4.3.3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营养价值和青贮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概况 |
5.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营养价值的影响 |
5.3.2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青贮发酵特性的影响 |
5.3.3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青贮营养价值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营养价值的影响 |
5.4.2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青贮品质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干物质体外瘤胃消化特性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区概况 |
6.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6.2.3 体外产气和降解特性的测定 |
6.2.4 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产气动态变化的影响 |
6.3.2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体外产气特征的影响 |
6.3.3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消化性能的影响 |
6.3.4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消化及产气特征的影响 |
6.4.2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对甜高粱体外发酵模式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 |
7.1 全文讨论 |
7.1.1 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用作青贮作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7.1.2 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的栽培利用技术 |
7.1.3 施氮水平和刈割次数与甜高粱青贮品质的关系 |
7.2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齐民要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主要观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贾思勰生平考略 |
第一节 贾思勰籍贯故里考 |
一、关于贾思勰籍贯、故里研究与表述存在的问题 |
二、贾思伯与贾思同的籍贯、故里 |
三、贾思勰与贾思同是否为同一人? |
四、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的关系 |
五、古今益都、青州、寿光行政区划及贾氏故里 |
第二节 贾思勰为官“高阳”郡治考 |
一、关于高阳郡及贾思勰为官高阳的有关记述 |
二、关于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 |
三、贾思勰做的哪个高阳郡的太守? |
结论 |
第二章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及其文献史料价值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引用亡佚图书集汇 |
一、《齐民要术·序》引《仲长子》集汇 |
二、《齐民要术·序》引《谯子》 |
三、《齐民要术》引《周书》 |
四、《齐民要术》引《世本》 |
五、《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纂文》 |
六、《齐民要术卷第一·耕田第一》引《杂阴阳书》 |
七、《齐民要术》引《汜胜之书》 |
八、《齐民要术》引《四民月令》 |
九、《齐民要术》引崔寔《政论》 |
十、《齐民要术》引《春秋元命苞》 |
十一、《风土记》 |
十二、《字林》 |
十三、《永嘉记》 |
十四、《广州记》 |
十五、《郭子》 |
十六、《淮南万毕术》 |
十七、《家政法》 |
十八、《声类》 |
十九、《食经》 |
二十、《三仓》 |
二十一、《范子计然》 |
二十二、《邺中记》 |
二十三、《荆州土地记》 |
二十四、《广志》 |
二十五、犍为舍人、孙炎《尔雅》的注本 |
二十六、《淮南子》许慎注本 |
二十七、《陶隐居本草》 |
二十八、郑玄注《尚书大传》三卷 |
二十九、《齐民要术》引《养生经》 |
三十、《养鱼经》 |
三十一、晋王沈撰《魏书》 |
三十二、《交州记》 |
三十三、《东方朔传》 |
三十四、《吴录》 |
三十五、《南中八郡志》 |
三十六、《荆州记》 |
三十七、《湘州记》 |
三十八、《诗义疏》 |
三十九、《林邑国记》 |
四十、《南越志》 |
四十一、《登罗浮山疏》 |
四十二、《吴记》 |
四十三、《游名山志》 |
四十四、《晋起居注》 |
四十五、《仓颉解诂》 |
四十六、《夏统别传》注 |
四十七、《皇览》 |
四十八、《齐地记》 |
四十九、《西河旧事》 |
五十、《庄子》司马彪注 |
五十一、《南方记》 |
五十二、《吴氏本草》 |
五十三、《异物志》 |
五十四、《临海异物志》 |
五十五、《南州异物志》 |
五十六、《南方异物志》 |
第二节 《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史料价值 |
一、《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文献史料价值 |
二、《齐民要术》保存亡佚图书资料的农业科技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
第三章 《齐民要术》版本与校勘存疑研究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研究 |
一、关于《齐民要术》主要版本、抄本、校本流传概述 |
二、《齐民要术》主要版本(刻本、抄本、校本)源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齐民要术》校勘存疑研究举要 |
一、“有”、“无”之辨 |
二、桂阳太守、桂阳县令之辨 |
三、银、钱、根之辨 |
四、“妨”字衍缺之辨 |
第四章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 |
一、《齐民要术》中的人本、民本思想 |
二、《齐民要术》中的天地人和合思想 |
三、《齐民要术》中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
第二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的文化渊源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渊源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思想的文化渊源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一、《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文化意义 |
二、《齐民要术》天、地、人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 |
三、《齐民要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传承与意义 |
第五章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第一节 《齐民要术》经济商贸思想 |
一、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 |
二、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 |
三、注重多种经营,发挥物种的比较优势和经济效益 |
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 |
五、注重规模生产和降低劳动成本 |
六、量已力、宁少好、不多恶的土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原则 |
第二节 《齐民要术》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差异比较 |
一、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的差异 |
二、时间价值差异 |
三、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别 |
四、投资收益思想差异 |
五、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差异 |
小结 |
第六章 《齐民要术》土壤耕作技术思想及其现代传承与启示 |
第一节 《齐民要术》中的耕作技术与思想 |
一、火烧、(?)杀、开垦、耕种——明确垦荒造田的方法 |
二、“耕地以燥湿所得为佳”——强调土壤干湿适度 |
三、“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地保墒要因时制宜 |
四、“初耕欲深,转耕欲浅”——耕地保墒要因地制宜 |
五、耕地量力择时、耕锄因地而异、麻田耕不厌熟——耕地保墒方式要灵活 |
六、“犁欲廉,劳欲再”——精耕细作思想 |
七、“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美田、养田之法 |
八、“强土尔弱之”“弱土尔强之”——土壤改良技术思想 |
九、“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重视耕种技术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
十、“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强调耕织的重要性 |
第二节 《齐民要术》耕作技术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启示 |
一、从传统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到现代耕作技术的科学认知 |
二、少耕或免耕的水土、资源、环境效益 |
三、《齐民要术》用地养地结合与绿肥轮作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环割技术的传承与启示 |
五、《齐民要术》耕作种植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和意义 |
结语 |
第七章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种谷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大豆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大、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种谷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二、《齐民要术》种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大豆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四、《齐民要术》大小麦种植技术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第八章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种姜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大蒜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种姜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三、现代种韭植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蔬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大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二、《齐民要术》生姜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三、《齐民要术》种韭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九章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第一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技术思想 |
六、《齐民要术》中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 |
第二节 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现代枣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二、现代桃树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四、现代苹果种植栽培技术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五、现代柿树种植栽培技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六、现代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七、现代白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齐民要术》果树林木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一、《齐民要术》枣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二、《齐民要术》桃树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三、《齐民要术》梨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与意义 |
四、《齐民要术》柰(苹果)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启示和意义 |
五、《齐民要术》柿树栽培种植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六、《齐民要术》榆树种植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七、《齐民要术》白杨栽培技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小麦生产增长方式及要素需求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增长方式内涵 |
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估 |
2.2.1 要素生产率 |
2.2.2 农业生产率研究 |
2.2.3 评价指标体系 |
2.3 生产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
2.4 生产要素流转与贡献率 |
2.5 农业增长方式制约因素 |
2.5.1 劳动力资源 |
2.5.2 科技进步 |
2.5.3 制度改革 |
2.5.4 投资规模 |
2.5.5 结构调整 |
2.6 可持续发展 |
2.7 文献综述基本结论 第三章 经济计量方法及假设检验 |
3.1 综合技术效率 |
3.2 径向调整和松驰调整 |
3.3 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3.4 成本函数及假设检验 |
3.4.1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设定 |
3.4.2 技术进步及投入偏斜 |
3.4.3 规模经济 |
3.4.4 经济计量假设检验 |
3.4.5 替代和需求弹性 第四章 数据来源和描述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小麦生产变动趋势 |
4.3 小麦生产增长因素 |
4.4 小麦物质投入趋势 |
4.5 小麦生产统计描述结论 |
4.5.1 区域集中趋势明显 |
4.5.2 单产推动总产增长 |
4.5.3 要素替代趋势明显 |
4.5.4 化肥投入回复增长 |
4.5.5 地区间的差异明显 第五章 主产区要素投入调整规律 |
5.1 引言 |
5.2 综合技术效率及决定因素 |
5.2.1 综合技术效率变化 |
5.2.2 纯技术效率变化 |
5.2.3 规模效率变化 |
5.3 小麦主产区规模报酬变化 |
5.4 投入导向型要素投入调整 |
5.4.1 要素投入的径向调整 |
5.4.2 要素投入的松弛调整 |
5.5 产出导向型要素投入结构优化 |
5.5.1 小麦产出量的径向调整 |
5.5.2 要素投入的松弛调整 |
5.6 调整前后要素投入结构变化 |
5.7 综合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
5.7.1 要素投入结构优化 |
5.7.2 农业生产体制层面变化影响 |
5.7.3 技术对综合技术效率影响 |
5.8 基本结论和政策意义 第六章 小麦生产全要素生产率 |
6.1 投入产出指标 |
6.2 实际估计模型 |
6.3 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成本函数估计结果 |
7.1 产出和价格定义 |
7.2 实际估计模型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假设检验 |
7.5 基本结论 第八章 技术进步与要素需求 |
8.1 技术进步 |
8.2 要素投入偏斜 |
8.2.1 劳动力投入偏斜 |
8.2.2 机械的投入偏斜 |
8.2.3 化肥的投入偏斜 |
8.3 规模经济 |
8.3.1 规模经济检验 |
8.3.2 规模经济变化 |
8.4 要素需求弹性 |
8.5 要素替代弹性 |
8.6 基本结论 第九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1.1 小麦生产特征 |
9.1.2 要素投入动态调整 |
9.1.3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9.1.4 要素成本结构变化 |
9.1.5 假设检验结果 |
9.1.6 非中性技术进步 |
9.1.7 要素需求弹性 |
9.1.8 要素替代弹性 |
9.2 政策建议 |
9.2.1 抓住五个主产区 |
9.2.2 把握要素投入动态 |
9.2.3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9.2.4 加强要素投入偏斜科技 |
9.2.5 用价格调控要素需求 |
9.2.6 优化要素相对价格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
(8)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玉米生产概况 |
1.1.1 国外玉米发展现状 |
1.1.2 我国玉米发展现状 |
1.1.3 吉林省玉米生产概况 |
1.2 群体密度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1 群体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
1.2.2 群体密度对植株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1.2.3 群体密度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群体密度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2.5 群体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
1.3 玉米基本性状与倒伏的研究进展 |
1.3.1 倒伏的力学特性 |
1.3.2 农艺性状与倒伏 |
1.3.3 解剖特征与倒伏 |
1.3.4 化学成分、矿质元素与倒伏 |
1.3.5 遗传特征与倒伏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
1.5.2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木质素及关键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1.5.3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化学成分及矿质元素的影响 |
1.5.4 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1.5.5 2012年“布拉万”台风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
第二章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样和样品测定 |
2.1.4 茎秆强度的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群体密度对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的影响 |
2.2.2 群体密度对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各节间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3 群体密度对不同抗倒性玉米品种各节间干物质积累影响 |
2.2.4 茎秆强度 |
2.2.5 群体密度对不同抗性玉米群体倒伏的影响 |
2.2.6 玉米倒伏率与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木质素及关键合成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条件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取样 |
3.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 |
3.2.2 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 |
3.2.3 茎秆强度 |
3.2.4 玉米茎秆强度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化学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条件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取样 |
4.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4.2.2 矿质元素含量 |
4.2.3 茎秆强度 |
4.2.4 玉米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设计 |
5.1.3 取样和样品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形态和干物质量的影响 |
5.2.2 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活力的影响 |
5.2.3 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5.2.4 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5.2.5 倒伏率与根系形态及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2012年“布拉万”台风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品种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取样和样品测定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及穗位高系数 |
6.2.2 不同玉米品种茎秆特征 |
6.2.3 不同玉米品种根系特征 |
6.2.4 不同玉米倒伏特征及产量相关性状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渍害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氮素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渍害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生态效应影响及氮素调控的研究进展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渍害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渍害小麦、玉米和地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3 氮肥运筹方式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4 氮肥运筹方式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
1.2.5 氮肥对小麦和玉米地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6 小麦结实特性 |
2 研究目标 |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1 叶面积指数(LAI)变化 |
2.1.2 旗叶叶绿素(Chl)含量的变化 |
2.1.3 旗叶 SOD 和 POD 活性的变化 |
2.1.4 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2.2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
2.2.1 氮素积累和分配 |
2.2.2 氮素转运率 |
2.3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2.3.1 穗部籽粒灌浆特性 |
2.3.2 主茎穗、第一分蘖穗和第二分蘖穗籽粒灌浆特性 |
2.4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4.1 籽粒产量 |
2.4.2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
2.4.3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小穗结实粒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
2.4.4 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结实籽粒粒重分布的影响 |
3、讨论 |
3.1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2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
3.3 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结实特性的影响 |
第三章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
2.1.1 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
2.1.2 叶绿素含量(Chl)的变化 |
2.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2.1.4 PSII 光系统光能的分配 |
2.1.5 不同叶位 Fv/Fm的影响 |
2.1.6 不同处理快速光曲线分析 |
2.2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氮素营养的影响 |
2.2.1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氮素营养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2.2.2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氮素营养转运率的影响 |
2.2.3 不同叶位氮素营养吸收利用特性 |
2.2.4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氮肥利用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3.1 苗期渍害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3.2 氮肥运筹方式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
2.4.1 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 |
2.4.2 籽粒灌浆速率 |
2.5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玉米茎基部生长特性的影响 |
2.6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粒叶比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7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
2.7.1 苗期渍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7.2 氮肥运筹方式对苗期受渍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3、讨论 |
3.1 苗期渍害对夏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及氮肥调控 |
3.2 苗期渍害对夏玉米氮素吸收、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及氮肥调控 |
3.3 苗期渍害对夏玉米产量和形态指标的影响及氮肥调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1 茎秆形态特征对抗倒伏的影响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形态特性的影响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粒重的影响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取样 |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
2 结果分析 |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外部形态特征的影响 |
2.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各节间长度的影响 |
2.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各节间粗度的影响 |
2.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各节间壁厚度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内部结构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2.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纤维素的影响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各节间充实度的影响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节间抗折力的影响 |
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 |
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花前或花后C/N值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碳氮代谢及其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取样 |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2.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2.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1 对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2.2.2 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各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转运的影响 |
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各营养器官中花前贮藏氮素转运的影响 |
2.7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植株花前贮藏氮素再转运和花后氮素积累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品质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制粉 |
1.2.2 品质分析 |
1.3 数据分析与利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面粉粉质参数品质的影响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1.1 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 |
1.1.2 小麦茎秆特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
1.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特征的影响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2 结论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作物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研究及其在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的应用——论李尧权教授的有关作物栽培和育种的学术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下游晚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形态生理特征及其配套栽培措施[D]. 韦还和. 扬州大学, 2017(06)
- [2]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3]协调型小麦分蘖成穗规律及控制基因的QTL定位[D]. 汤颖子.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4]豌豆根系生长及固氮性能对干旱胁迫和氮素形态的响应[D]. 录亚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甜高粱在长江下游农区用作青贮作物的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 渠晖.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6]《齐民要术》研究[D]. 孙金荣. 山东大学, 2014(04)
- [7]中国小麦生产增长方式及要素需求行为[D]. 陈书章.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2)
- [8]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及根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D]. 黄海. 吉林农业大学, 2013(11)
- [9]渍害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生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氮素调控[D]. 武文明.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10]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朱占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