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称职部下的胆与识(论文文献综述)
姜立刚[1](2013)在《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贬地构成客观空间的存在,流贬人则构成了人的要素。流贬人发配到流贬地,空间(流贬地)和人(流贬人)即发生联系。对流贬官员地域分布进行研究,就是要从空间和人互动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历史时期流贬人员群体处境的认知。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进行的是历史地理学中的全国性断代研究。从地理空间角度复原唐代外派流贬官员安置的全貌,进一步发掘流贬官员地域安置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找出影响外派流贬官员区域变迁的因子,分析唐代流贬官员安置区域形成、演变的规律。完全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深入发掘研究外派流贬官员的分布变迁,在当前的流贬研究中尚还薄弱。所以,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的研究对于构建历史流贬地理学的尝试在方法论上具有探索意义。唐代流贬官员是一个数目非常庞大的群体,又散见各种文献,所以要研究唐代流贬官员的区域分布,须尽量发掘所有唐代文献、碑刻资料。尽可能地搜集出涉及流贬官员的资料,这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很有开创性积极意义的。在尽可能地搜集出涉及流贬官员的资料外,本着“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对搜集到的流贬官员进行量化,以求结论的严谨性、科学性。这样,才能深入探讨流贬地和流贬人的互动,进而进一步澄清唐王朝处理流贬问题的一些做法。从唐代流贬官员整体分布来看,由于唐代尤其是前期,存在着官员外出即贬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认识,官员不乐外任。唐代流贬官员的分布在全国就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即使在两都为核心的中原富庶地区,受惩治程度相应的小一些,也有大量贬官。当然,贬往僻远之地也是常见的做法,贬往僻远之地,多伴随着品秩下降,这反映受惩治的程度相应地重一些,贬官是对犯错、犯罪官员的惩戒,僻远之地的贬官相对还多一些。也必须看到,僻远之地并非都是安置流贬官员的渊薮,受政治、军事、民族等因素影响,同为僻远之地,流贬数量差别非常之大。僻远之地,尤其是北方、西北、西南的边地,贬官数量较少,却有数量较多的流放人员(包含流放官员)。僻远之地流贬官员安置变迁在唐代前后期有很大不同。唐代后期,政治局势发生转折性改变,随着藩镇的崛起,中央权威的日趋没落,藩镇住所成为一个个新的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贬往藩镇住所的贬官大大减少,有,也是一些轻谪。时人对外出即贬的社会认识有所改变。流贬官员尤其贬官的分布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前期是以两都为标准,外边,就是出京。但后期的外贬,有一些已经是以藩镇驻所为出发点,贬地有可能距京师更近。另外,唐代前后期,流贬官员(尤其贬官)分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北方,无论是富庶地区还是僻远之地,人次都大幅度下降,南方,流贬官员(尤其贬官)进一步向东南方向集中,西南区域也是大幅度下降,这种变迁,除用环境的僻,离京师的远解释外,政局变动是导致变迁的主要原因。把唐代流贬官员进行分类,分别看其分布变迁。各类贬官的区域分布有趋同的地方,相互之间也有较大差别。首先,贬与流之间性质不同,安置地虽也有交叉,但从根本上说,分布区域界限较为明显,流放着眼于边地,却边地不是安置贬官的主要区域,贬官的安置范围更为广阔。各类贬官安置趋同的地方就是大都安置于僻远之地,尤其是东南各道府州县。不同的是,刺史分布范围更广,刺史是体现流贬官员分布普遍性特征的最主要群体。唐人所说的“重京官、轻外官”,这个外官应以刺史为主,另外还包括县令。刺史、县令是治理地方的主官,只是在重内轻外的大氛围下,才易出则视为贬。后期,随着藩镇成为州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刺史地位下降,刺史贬官增多,且多贬向江南。上佐、判司、县僚佐,多为冗余之官,多用来安置贬官。这些贬官多集中于南方僻远之处,但也有差异。从分布来看,上佐毕竟品秩较高,受贬者相应的降秩较少,也就说,受惩治程度较轻,安置地多在江南各州。判司、县僚佐品秩低,受贬者相应的降秩较多,受惩治程度较重,边地侧重于更偏远,岭南各州此类贬官数目明显增多。而且唐代后期,江南尤其岭南判司、县僚佐贬官明显增多。宦官贬官、武职(折冲)贬官、藩镇驻地贬官、东都贬官等,分布不具全国性,所以另行分析,得其特殊分布规律。总体言之,通过唐代流贬官员的分布研究,可以发现,流贬虽然是一个政治史的命题,也难以与政治史剥离;但以地理区域为主线,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考察,可以深化对流贬问题的认识。这应该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和突破。
姚玉婷[2](2019)在《明朝黄嘉善及《抚夏奏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嘉善(1549-1624),字维尚,号梓山,山东莱州府胶州即墨县人。黄嘉善于明万历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1601-1610)间任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其在任职期间就宁夏安边、盐政、马政、官员选派等提出切实可行的思想及举措,使得宁夏十年之间边防较为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官员勤政为民,为宁夏经济、政治、军事、职官制度等作出了贡献。为此留存下来了其就宁夏各地安边、经济、马政、官员选派等内容向皇帝上奏疏114篇即《抚夏奏议》,笔者现所搜集到的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六卷明刻本、十二卷清抄本及十篇清抄本,通过比对发现六卷明刻本版本质量较高,此本六卷,卷各一册,共六册,是书保存基本完好,正文内容比较清楚,亦系明刻中上乘之品。笔者此次研究整理也都是以其为主要依据,是书内容丰富、版本清晰,体现黄嘉善巡抚宁夏的所思所想及所作所为,同时也为研究黄嘉善及明代经济、政治、军事、职官制度等提供珍贵的原始史料。本论文以黄嘉善及《抚夏奏议》为对象,展开全面整理与深入研究。论文包括引言、黄嘉善研究、《抚夏奏议》研究(上、下)、《抚夏奏议》整理和附录五部分内容。引言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缘由、整理研究对象、整理研究现状、整理研究方法及整理研究意义。黄嘉善研究主要包括黄氏家族家世家学及黄嘉善生平履历两部分。《抚夏奏议》研究分为五部分,.主要从版本研究、内容研究、体式研究、写作特点和文献价值等维度进行挖掘。《抚夏奏议》整理则是对其六卷114篇奏疏按照古籍整理的标准进行原文的录文、标点、注释。附录主要是对黄嘉善及《抚夏奏议》相关史料进行辑录,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辑录宁夏及山东地方志黄嘉善所作的相关资料,二是从宁夏及山东地方志辑录黄嘉善的相关资料,三是从《明实录·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当中按照时间顺序辑录与黄嘉善及《抚夏奏议》相关内容。通过以上的研究与整理,从而对《抚夏奏议》一书做出客观评价。本论文力求通过整理研究黄嘉善及《抚夏奏议》一书,一来还原黄嘉善生平仕履,肯定他在宁夏任职巡抚十年期间对宁夏及周边地区所作的一系列的贡献。二来系统整理《抚夏奏议》一书,使其能在宁夏地区甚至在全国流通,让人们了解此时宁夏的军事防御、官员任职考核的详细流程、盐务及马政的具体情况等,从而达到丰富宁夏地方文献资源的目的,同时也能成为学界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军事、职官制度等珍贵的原始补充史料。
王乐[3](2014)在《《初学记》与初唐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学记》作为完整保存的两部唐代官修类书之一,本文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初学记》与唐代文学研究”为主题,以《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为切入点和研究对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的校勘价值。《初学记》作为唐开元年间一部精良的类书,其中引选不少本朝人的作品,由於当时这些作家的文集能够易於见到,所以《初学记》选择性收录这些作品依据的可谓是.寻材料,其文字可信程度较高.该部份主要是作文献的工作,为进一步论述《初学记》与唐代文学的关系打下基础。是以现存的宋本及排印本《初学记》来校勘《全唐诗》和《全唐文》相应的部份,同时汇校其他主要宋、明代文献,以期发现问题,考订辨误.第二部分:《初学记》视角下的初唐主流文学。该部份着重考察《初学记》所引唐代作家作品的情况,剖析《初学记》选择当朝人作品的标准,并结合这一时段的文学发展脉络和历史文化特徵,探讨这些作品会被选入类书中作为典范的原因。着重从所引的诗、赋和文等不同题材文学作品的内容入手,以时代为主线,通过对作家作品的逐一分析和分类论述,总结出《初学记》的选文特色和文艺倾向,即该书所反映的初唐文学流行的情况。该部分试从诗歌的题材、形式、语汇和用典等角度全面分析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这些作家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和作品的接受程度,从而总结出在《初学记》视角下所映射的初唐百年间不同时期主流文学发展的走向。第三部分:以《初学记》为例探讨唐代文学政治与官修类书的关系。该部分一方面从文学意义的角度选取时代较近的《艺文类聚》和李崤《杂咏》一百二十首作为横向的比较对象,通过将《杂咏》诗中的用典用事在两部官修类书中的反映情况,来考察初唐时期类书因袭和传抄的情况,同时从这一视角切入来探求初唐时期咏物诗发展的一些现象,论证官修类书与初唐咏物诗发展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从政治的角度挖掘官修类书的核心价值——准备科举考试的意义。通过《文苑英华》巾的十卷科举应试诗的题目来比对《初学记》的内容,论证以《初学记》为代表的类书与唐代科举文学及国家选官制度的密切联系,进而延伸讨论官修类书与当时文学和政治精神实质的一致性,及对其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曾志东[4](2005)在《谢启昆《树经堂咏史诗》校注》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中叶,历为被视为“瘴疠之地”的广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文学水平,直追“礼乐之邦”的中原地区。这种可喜的现象,自然离不开广西本土的诗人、作家的勤奋开拓。同时,外地旅桂人员也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谢启昆便是一位为广西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任广西巡抚。在广西任内,谢启昆以察吏安民,兴利除弊为己任,深入体察广西民情,从广西的实际出发,革除陋规,禁吏需索,减轻乡民负担,并极力整顿粮赋,励民开垦,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救济孤贫,对广西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谢启昆对文化事业也很热心,下车伊始,他便主持纂修《广西通志》,这部通志“善征博引,体例最善,被喻为‘通志楷模’,为二百余年来官书创体。”(见刘肇贵《谢启昆抚桂政迹》,广西通志1995年第2期)为广西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嘉庆七年(1802年),谢启昆积劳成疾,卒于广西巡抚任内,为广西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这位在广西历史上有巨大贡献的人物,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生平、思想、学术、着作进行细致的整理与研究,以供后人全面了解清代广西的历史与文化。 我这次整理的是谢启昆的《树经堂咏史诗》,这是谢启昆诗歌作品的精华。臧励龢说他“为诗不名一家,而详于咏史。”《树经堂咏史诗》以其较高的文学、史学、艺术价值,不但在谢启昆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显着的地位,而且还在咏史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后人去深入研究的。
刘丽霞[5](2013)在《杨以任与《读史四集》校注》文中提出杨以任字维节,号澹馀,明末瑞金人,明万历四十六年,乡试中举。崇祯四年中进士,例授知县,后改应天府教授。崇祯七年,升南京国子监博士,同年在职病逝,年仅35岁。曾与本县朱敬之、谢士芳、谢子起、杨希元、杨汝基结“赤水社”,讲学于城西郊之龙珠寺侧,时称“赤水六俊”。与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并称为江西五大家。其着述有《读史四集》、《京学志》、《皇明奏疏》、《名臣言行录》、《非非室文集》等。杨以任所辑《读史四集》一书,实收录了《明史》以前诸正史中事迹之可快可恨及有胆有识者而成。杨以任将《读史四集》分为《快》、《恨》、《胆》、《识》四集,题目列于引文之上,有概况其中心内容之功效,故事妙趣横生,便于诵习和重温正史。文献本书的价值不大,但是它的价值不在于文献本身,文中所选取的人物故事,便于传播和普及历史知识,更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是以史为鉴,对人们进行历史教育。此外《读史四集》所引用的诸正史中事迹,可起辑文献,存佚书之作用,使该书具有与其他文献相互考证,以求异同的价值,由此也可察出原文或当代整理的文献的某些失误之处。然此体例也存在对史事的点评不够全面深入的缺陷。
袁静[6](2020)在《李昭玘诗文校注》文中研究说明李昭玘(?-1126)字成季,自号乐静居士。北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中进士第,授徐州教授,李清臣荐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累官提点永兴、京东、京西路刑狱,坐元符党夺官。徽宗初,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崇宁元年(1102)罢主管鸿庆宫,入元佑党籍,居闲十五年。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以起居舍人召,已卒。李昭玘治政有为,胸度夷旷。李昭玘着有《乐静集》三十卷,今存二十九卷。现存版本有四,均为清代抄本,《全宋诗》、《全宋文》辑佚《乐静集》外诗文,共得诗歌74题97首,文章218篇。李昭玘诗文版本较少,但从宋至清(元代无)仍有十余种选本、总集收录其作品,笔者对其版本及载录进行整理。李昭玘生年未见明确记载,但据李昭玘文中“成童”、“于今四十年”、“某与晁君少同学而齿差长”、“为童时,以闻先生道德文章”等关键词句,大胆推测并搜集资料考证其生年约为1043年至1048年间。李昭玘诗文共系年110篇,可系年诗为12题19首;可系年文91篇。李诗均不见作者署以创作时间,李文自署创作时间18篇,经考索系出73篇。李昭玘诗歌按内容可分为酬唱赠答诗、羁旅行役诗、哀悼诗、日常闲适诗。李诗在创作上善用典故、托物言志,并形成了平淡、清丽的诗歌风格。李昭玘散文可分为议论文、政治论文和四六公文。议论文“才赡意广”,政论文观点鲜明,说古论今,四六公文,博古切今、琢削稳密。李昭玘诗文中展现其思想动向。为官与居闲两段时期李昭玘分别奉守着儒家和道家两家的思想,并受宋代理学影响深重,这也清晰的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李昭玘诗文校注,以《四库全书》本《乐静集》为底本,以道光四年东武刘氏味经书屋清抄本、陆心源抄本、《全宋诗》中卷一二八九至卷一二九一李昭玘诗、《全宋文》中卷二六○五至卷二六一七李昭玘文为参校本,辅以宋元明清重要总集、选本,对李昭玘现存诗文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典章制度、典故及重要词语进行注释整理,以期有助于后来研究。
刘宝吉[7](2013)在《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鲁南地方居民对1925年至1931年间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泛滥成灾的匪患上)的应激反应,大刀会的传播与扩散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这一社群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再造了地方社会结构,修复了被土匪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生态,而莒县、沂水大刀会是这方面的一个杰出典型。然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鲁南旗会事件以一系列冲突的形式发生,并最终导致了黄石山惨案,莒沂大刀会由此走向了它的终点。鲁南旗会事件发生在韩氏主鲁初年,一个全新的地方社会秩序正处于重建之中。在这一国家主导的过程中,莒沂青旗会不仅面临着合法性的困境,还在自卫和自治两个方面上与政府发生了冲突。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权力网络,国家的归来对地方社会场域产生了微妙变化,地方政府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而莒沂青旗会的悲剧性结局正与此密切有关。不过,国家的扩张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境,最终导致了地方社会生态的再度恶化。大刀会在鲁南的出现与消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地方性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作为地方居民的一场社会文化实践,大刀会的启动方式是地方社会生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大刀会的消失是它与国家这一巨大的文化系统个体在地方社会场域中冲突、斗争的结果。鲁南大刀会的遭遇不仅折射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地方民众一些共同的遭遇,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一些深层互动,更是一场地方性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对话,而这种对话一直持续至今。
颜程龙[8](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指出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陈莹[9](2020)在《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探析》文中提出曹禺的戏剧作品是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本文重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时代背景下,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三部戏剧作品。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曹禺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了反映特定时代、反映新中国社会面貌的戏剧作品。《明朗的天》以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新的国家政策下,知识分子们克服困难,积极改造自身,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坚定的拥护者与建设者。《胆剑篇》、《王昭君》两部历史剧以史为鉴,立足现实,以历史故事影射当代社会,赋予了历史故事深刻的当代意义,丰富了戏剧作品的内容,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以建国后曹禺创作的三部戏剧作品为基础,从解读戏剧作品的文本、探究戏剧创作的选题立意、分析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剧作的美学风格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曹禺戏剧创作的价值和局限进行分析,肯定了曹禺对中国话剧做出的贡献,总结了造成戏剧作品短板的原因。
陈吟[10](1996)在《称职部下的胆与识》文中指出称职部下的胆与识陈吟东周时晋文公重耳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但部下的辅助功不可没。据史载,重耳做公子时在国内受到排挤,率众出逃,历尽曲折,艰辛备尝,辗转到了齐国,受到盛情款待,入则美酒美女,出则宝马轻车。在逸乐的环境中他一住就是7年,渐渐乐而忘归,对部下...
二、称职部下的胆与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称职部下的胆与识(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一) 贬谪文学和贬谪心态的唐代流贬研究 |
(二) 制度层面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三) 流贬人数问题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四) 局部区域角度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五) 流贬人员时空分布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六) 流贬区域贡献问题的唐代流贬官员研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流贬概念的界定 |
(二) 唐代流贬的时空维度界定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流贬官员总的时空分布复原 |
第一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数量分布 |
(一) 流贬官员总的数量分布 |
(二) 唐代前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 |
(三) 唐代后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 |
(四) 唐代前后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比较 |
第二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广度分布 |
(一) 流贬官员总的分布广度 |
(二) 各道的分布广度 |
(三) 分布广度的变迁 |
第三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密度分布 |
(一) 南北方州均比较 |
(二) 各道间州均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流贬官员总体分布机制探究 |
第一节 分布广度与重内轻外观念的影响 |
一、唐代地方官地位下降 |
二、唐代地方官不易升迁 |
三、都城的吸引功能 |
四、京官地位高、易迁转 |
第二节 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 |
一、政治军事格局对缘边区域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
二、政治军事格局变动对流贬官员的地域分布变迁的影响 |
第三节 藩镇对流贬官员区域集中性的影响 |
一、北方藩镇对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
二、南方藩镇对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流贬官员分类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第一节 州县主官要官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刺史贬官 |
二、纪纲贬官 |
三、县令贬官 |
四、州县主官要官贬官时空分布比较 |
第二节 州县一般僚佐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上佐贬官 |
二、判司贬官 |
三、县佐贬官 |
四、州县一般僚佐贬官时空分布比较 |
第三节 唐代流放官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唐代的流刑与流人 |
二、流放官员 |
三、官员安置与流放的异同 |
第四节 特殊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宦官贬官 |
二、折冲府贬官 |
三、东都贬官 |
四、藩镇驻所贬官 |
五、量移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西南地区为例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历史分期及西南区域的界定 |
一、历史分期 |
二、西南区域的界定 |
第二节 西南地区流贬官员时空分布 |
一、时间轴向上流贬官员分布 |
二、空间轴向上流贬官员分布 |
三、流贬官员分布与惩治程度 |
第三节 西南地区流贬官员时空变迁的驱动机制剖析 |
一、唐人的观念与距离因素 |
二、环境与区域开发因素 |
三、政治局势变动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后记 |
(2)明朝黄嘉善及《抚夏奏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整理研究对象 |
三、整理研究现状 |
四、整理研究方法 |
五、整理研究意义 |
研究篇 |
第一章 黄嘉善研究 |
第一节 黄氏家族家世家风 |
第二节 黄嘉善生平履历 |
第二章 《抚夏奏议》研究(上) |
第一节 《抚夏奏议》版本研究 |
第二节 《抚夏奏议》内容研究 |
第三章 《抚夏奏议》研究(下) |
第一节 《抚夏奏议》体式研究 |
第二节 《抚夏奏议》写作特点 |
第三节 《抚夏奏议》档案价值 |
整理篇 |
整理说明 |
《抚夏奏议》总目 |
《抚夏奏议》卷之一 |
《抚夏奏议》卷之二 |
《抚夏奏议》卷之三 |
《抚夏奏议》卷之四 |
《抚夏奏议》卷之五 |
《抚夏奏议》卷之六 |
附録 |
附録一 宁夏及山东地方志黄嘉善所作散见资料辑録 |
附録二 宁夏及山东地方志黄嘉善相关内容资料辑録 |
附録三 《明实録·大明神宗显皇帝实録》万历二十九年六月至三十八年黄嘉善及《抚夏奏议》相关内容资料汇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初学记》与初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关于本文的研究 |
注释 |
上编:《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的校勘价值 |
凡例 |
附1:《初学记》所录唐人作品体裁分类统计表 |
附2:《初学记》所引唐人作品一览及部份诗文(?)年表 |
中编:《初学记》视角下的初唐主流文学 |
第一章:《初学记》所选武德贞观时期作品 |
第一节:凸显唐太宗的文学领袖地位 |
第二节:稹极肯定虞世南等文馆学士的地位 |
第三节:倍加尊崇的北方文学大家 |
第四节:摘选文章和赋作的典范 |
第五节:为主流文坛所认可的宫廷文人 |
第六节:非主流文学的代表作家 |
第七节:其他作品及结论 |
注释 |
第二章:《初学记》所选高宗武后时期文人作品 |
第一节:推崇“造境大师”上官仪 |
第二节:“四友”首肯苏味道的成就 |
第三节:沈佺期地位高於宋之间 |
第四节:被边缘化的文学大家:“四杰”与陈子昂 |
第五节:高宗时期较有成就的文人 |
第六节:凸显“珠英学士群”与武后时期的文学繁荣 |
第七节:其他作品及结论 |
注释 |
第三章:《初学记》所选中宗睿宗时期文人作品 |
第一节:认可“景龙学士”为诗坛创作主体 |
第二节:较为推重唐中宗时期的诏书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附3:《初学记》徵引唐人作品与别集史志着录情况对照表 |
下编:唐代文学政治与类书——以《初学记》为例 |
第一章:主流类书与初唐泳物诗建设 |
注释 |
第二章:文学性类书与唐代科学应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後记 |
(4)谢启昆《树经堂咏史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前言 |
第一节 谢启昆生平研究 |
第二节 谢启昆的思想 |
一、谢启昆的人生观 |
二、谢启昆的历史观 |
三、谢启昆的治学观 |
第三节 《树经堂咏史诗》研究 |
一、咏史诗概说 |
二、《树经堂咏史诗》的介绍与版本情况 |
三、《树经堂咏史诗》的体例与内容 |
四、《树经堂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
五、《树经堂咏史诗》的评论 |
第四节 谢启昆的其它着作 |
注释 |
《树经堂咏史诗》校注 |
《树经堂咏史诗》卷一 |
泰 |
秦始皇 |
李斯 |
蒙恬 |
陈涉 |
项羽 |
虞姬 |
西汉 |
高帝 |
吕后 |
戚夫人 |
文帝 |
武帝 |
李夫人 |
戾太子 |
昌邑王 |
宣帝 |
元帝 |
成帝 |
赵皇后 |
赵昭仪 |
班婕妤 |
哀帝 |
淮阳王 |
淮南王(刘长、刘安) |
韩信 |
萧何 |
张良 |
陈平 |
周勃 |
陆贾 |
叔孙通 |
贾谊 |
袁盎 |
晁错 |
灌夫 |
李广 |
李陵 |
苏武 |
卫青 |
董仲舒 |
司马相如 |
公孙宏 |
张汤 |
张骞 |
司马迁 |
朱买臣 |
终军 |
王褒 |
东方朔 |
霍光 |
赵充国 |
疏广(及其侄疏受) |
王吉 |
丙吉 |
张敞 |
王尊 |
张禹 |
刘向 |
刘歆 |
薛宣 |
黄霸 |
扬雄 |
梅福 |
卓文君 |
明妃 |
董贤 |
王莽 |
树经堂咏史诗卷二 |
东汉 |
光武帝 |
明帝 |
明德马皇后 |
章帝 |
和帝 |
顺帝 |
桓帝 |
懿献梁皇后 |
灵帝 |
献帝 |
刘盆子 |
隗嚣 |
公孙述 |
邓禹 |
寇恂 |
冯异 |
岑彭 |
耿弇 |
窦融 |
窦宪 |
马援 |
冯衍 |
梁冀 |
班固 |
班超 |
徐穉 |
杨震 |
臧洪 |
张衡 |
马融 |
蔡邕 |
赵岐 |
皇甫规 |
仲长统 |
陈蕃 |
李膺 |
范滂 |
郭泰 |
许劭 |
窦武(何进附) |
孔融 |
荀彧 |
董卓 |
公孙瓒 |
袁绍 |
吕布 |
赵壹 |
祢衡 |
范式 |
华陀 |
严光 |
梁鸿 |
焦先 |
孟光 |
班昭 |
曹娥 |
赵娥 |
蔡文姬 |
三国魏 |
武帝 |
文帝 |
明帝 |
高贵乡公 |
陈思王 |
陈登 |
曹爽 |
王褒 |
邴原 |
管宁 |
钟繇 |
王粲 |
陈琳 |
阮瑀 |
刘桢 |
阮籍 |
嵇康 |
邓艾 |
钟会 |
管辂 |
三国蜀 |
昭烈帝 |
后主 |
北地王 |
诸葛亮 |
关壮穆 |
张飞 |
赵云 |
三国吴 |
大帝 |
吴主皓 |
周瑜 |
鲁肃 |
吕蒙 |
虞翻 |
树经堂咏史诗卷三 |
晋 |
宣帝 |
武帝 |
惠帝 |
愍怀太子 |
怀愍二帝 |
元帝 |
明帝 |
成帝 |
海西公 简文帝 |
孝武帝 |
安恭二帝 |
王祥 |
何曾 |
羊祜 |
杜预 |
张华 |
魏舒 |
王济 |
王濬 |
山涛(及其子山简) |
王戎 |
裴楷 |
王衍 |
乐广 |
卫玠 |
向秀 |
刘伶 |
束皙 |
陆机(及其弟陆云) |
潘岳 |
石崇 |
周处 |
刘琨(祖逖附) |
王导 |
陶侃 |
温峤 |
周顗 |
卞壶 |
郭璞 |
葛洪 |
庾亮 |
谢安 |
王羲之 |
王献之 |
王恭 |
刘毅 |
嵇绍 |
邓攸 |
张翰 |
顾恺之 |
夏统 |
陶潜 |
佛图澄 |
鸠摩罗什 |
绿珠 |
谢道韫 |
苏蕙 |
王敦 |
桓温 |
桓元 |
树经堂咏史诗卷四 |
南朝宋 |
武帝 |
文帝 |
孝武帝 |
废帝 |
明帝 |
顺帝 |
刘穆之 |
檀道济 |
谢灵运 |
谢庄(及其子谢朏) |
王彧 |
到溉 |
袁粲 |
张融 |
徐文伯 |
范蔚宗 |
齐 |
高帝 |
鬰林王 海陵王 |
东昏侯 |
衡阳王钧 |
谢朓 |
王俭 |
王僧虔 |
褚渊 |
庾杲之 |
孔稚圭 |
刘峻 |
刘巘 |
明僧绍 |
宗少文 |
梁 |
武帝 |
简文帝 |
元帝 |
昭明太子 |
萧詧(子岿、孙琮) |
萧琛 |
王筠 |
何点 |
柳恽 |
江淹 |
任昉 |
曹景宗 |
沈约 |
范云 |
羊侃 |
陶宏景 |
木兰女子 |
侯景 |
陈 |
武帝 |
后主 |
张贵妃 |
徐陵 |
树经堂咏史诗卷五 |
十六国前赵 |
刘渊 |
刘聪 |
刘曜 |
后赵 |
石勒 |
石虎 |
前燕 |
慕容儁 |
前泰 |
苻坚 |
苻登 |
王猛 |
后泰 |
姚兴 |
成汉 |
李雄 |
后凉 |
吕光 |
后燕 |
慕容垂 |
西秦 |
乞伏乾归 |
北燕 |
冯跋 |
南凉 |
秃发傉檀 |
南燕 |
慕容德 |
北凉 |
沮渠蒙逊 |
夏 |
赫连勃勃 |
前凉 |
张轨 张天锡 |
西凉 |
李暠 |
北魏 |
道武帝 |
太武帝 |
孝文帝 |
孝庄帝 |
孝武帝 |
文帝 |
孝静帝 |
崔浩 |
高允 |
李元忠 |
杨愔 |
尔朱荣 |
北齐 |
神武帝 |
文宣帝 |
幼主恒 |
冯淑妃 |
斛律光 |
魏收 |
北周 |
文帝 |
武帝 |
宣帝 |
宇文护 |
苏绰 |
韦孝宽 |
庾信 |
隋 |
文帝 |
独孤后 |
焬帝 |
房陵王勇 |
韩擒虎 |
贺若弼 |
杨素 |
薛道衡 |
高颎 |
牛宏 |
麦铁杖 |
沈光 |
谯国夫人洗氏 |
树经堂咏史诗卷六 |
唐 |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则天武后 |
中宗 |
元宗 |
杨贵妃 |
江妃 |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宪宗 |
文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
昭宗 |
李密 |
王世充 窦建德 |
李靖 |
李积 |
房乔 杜如晦 |
魏徵 |
虞世南 |
褚遂良 |
陈子昂 |
裴行俭 |
娄师德 |
苏瓌(子颋) |
狄仁杰 |
姚崇 |
宋璟 |
张说 |
韦坚 |
哥舒翰 |
郭子仪 |
李泌 |
刘晏 |
张巡 |
杜甫 |
李白 |
段绣实 |
颜真卿 |
李晟(及其子李愬) |
白居易 |
裴度 |
韩愈 |
李德裕 |
李训 |
安金藏 |
高力士 |
安禄山 |
吴道子 |
树经堂咏史诗卷七 |
五代后梁 |
太祖 |
王彦章 |
后唐 |
庄宗 |
明宗 |
郑遨 |
张承业 |
后晋 |
高祖 |
桑维翰 |
后汉 |
高祖 |
后周 |
世宗 |
冯道 |
王朴 |
十国吴 |
烈祖 高祖 睿帝 |
南唐 |
烈祖 |
元宗 |
后主 |
昭惠国后周氏 |
继后周氏 |
芳仪公主 |
孙晟 |
刘仁赡 |
韩熙载 |
徐铉(及其弟徐锴) |
史虚白 |
前蜀 |
高祖 |
后主 |
徐淑后 |
韦庄 |
黄崇嘏 |
僧贯休 |
后蜀 |
高祖 |
后主 |
花蕊夫人徐慧妃 |
黄筌 |
南汉 |
高祖 |
后主 |
楚 |
楚武穆王 衡阳王 |
文昭王 废王 恭孝王 |
吴越 |
吴越武肃王 |
忠懿王 |
罗隐 |
闽 |
太祖 |
惠宗 |
后陈氏 |
康宗 |
景宗 天德 |
韩偓 |
荆南 |
武信王 |
梁震 |
北汉 |
世祖 英武帝 |
郭忠恕 |
树经堂咏史诗卷八 |
宋 |
太祖 |
太宗 |
真宗 |
仁宗 |
英宗 |
神宗 |
哲宗 |
孟皇后 |
徽宗 |
钦宗 |
高宗 |
孝宗 |
光宗 |
宁宗 |
理宗 |
度宗 |
少帝 |
端宗 卫王 |
赵普 |
曹彬 |
寇准 |
吕端 |
李沆 |
狄青 |
韩琦 |
富弼 |
文彦博 |
范仲淹 |
欧阳修 |
王安石 |
司马光 |
苏轼 |
安民 |
李纲 |
宗泽 |
韩世忠 |
岳飞 |
文天祥 |
谢枋得 |
周敦颐 |
程颢(及其弟程颐) |
邵雍 |
朱熹 |
陆九渊 |
陈东 |
陈抟 |
林逋 |
蔡京 |
秦桧 |
韩侂胄 |
贾似道 |
李易安 |
元昊 |
辽 |
太祖 |
太宗 |
天祚帝 |
懿德皇后萧氏 |
金 |
太祖 |
海陵王 |
世宗 |
宣宗 |
哀宗 |
元 |
太祖 |
世祖 |
附录 |
参考书目 |
致谢 |
(5)杨以任与《读史四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校注说明 |
读史四集序 |
叙读史四集 |
参定姓氏 |
读史快 |
读史恨 |
读史识 |
读史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李昭玘诗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李昭玘研究现状综述 |
(一)生平研究 |
(二)文学创作研究 |
(三)李昭玘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二、李昭玘诗文版本及载录情况 |
(一)《乐静集》版本情况 |
(二)李昭玘诗文载录情况 |
三、关于李昭玘生年问题之探讨 |
四、李昭玘的思想 |
五、李昭玘的诗歌创作 |
(一)诗歌内容 |
(二)诗歌艺术手法及风格 |
六、李昭玘的散文创作 |
七、李昭玘诗文创作之价值与不足 |
凡例 |
李昭玘诗 |
卷一 |
游白鹤观 |
从张圣途乞石 |
送王子中南归筠州 |
送徐州举人赴省试 |
送李容甫归北都 |
雪堂诗寄子瞻 |
谢刘主簿见和乞石诗 |
昂昂千里驹 |
泛泛水中凫 |
飞鸿亭 |
驱雀行 |
春日游西池 |
卷二 |
观江都王画马 |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 |
出郭闲步 |
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
右白石压尺 |
右古铁刀 |
次韵庭玉弟暮春作 |
戏赠阎汉臣庙令 |
又戏赠汉臣 |
睡起 |
病中闻雨 |
吊刘孝嗣 |
经睢阳有感 |
南游道中 |
舟行阻雨 |
道中书怀三首 |
过盱眙宿慈氏寺 |
宿慈氏遥碧斋有感 |
天长道中 |
久雨 |
南峰闲步 |
登龙游寺 |
过虹县有作 |
过淮 |
登平山堂 |
泊扬州城外 |
赠盱眙令王邦直 |
还家有作 |
卷三 |
和程适正见赠二首 |
北园书事三首 |
赠子常二首 |
赠故人刘器之待制 |
早秋书事二首 |
齿落 |
发白有感 |
早秋 |
赠汉臣 |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 |
九月八日雨作 |
北园偶成二首 |
送春 |
有客携扇欲予题字,因以一绝答之 |
和鲍辇七夕四绝 |
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一枰尚在窗户閴然,因成三篇呈子常汉臣 |
御试宿集英殿雨过有作呈敏甫学士 |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饼,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
迎驾 |
喜晴寄张使君 |
无咎哀辞二首 |
送次膺赴诏二首 |
次膺哀辞三首 |
雨后二篇 |
赠汉老侄琴 |
某氏挽辞二首 |
卷四 |
《全宋诗》辑佚李诗 |
摘果 |
培花 |
赞潏(yù)水先生 |
春日游金明池 |
观刘孝嗣写真 |
观画 |
深山 |
诗一首 |
中顶 |
回马岭 |
句(三) |
李昭玘文 |
卷五 |
记陵冢 |
录僧惠泉事迹 |
跋秦系诗 |
记白鹤泉 |
辨戏马台 |
记残经 |
记刘向冢 |
录张祜诗 |
说二洪 |
录德宗诗 |
卷六 |
济州真武殿记 |
徐州巽台记 |
真乐堂记 |
葬遗骸记 |
任城修佛殿记 |
负日轩记 |
卷七 |
勅谥灵慧大师传 |
送吴秀才归汶上序 |
晁伯均字序 |
晁子安字序 |
燕游十友序 |
卷八 |
潞州戒焚死榜 |
祭枯骸文 |
祭晁次膺文 |
祭晁无咎文 |
卷九 |
问默 |
书邓先生石几 |
跋阁本法帖 |
跋三代款识 |
跋东坡真迹 |
跋郭填诸帖 |
跋孟仲宁画莲社图 |
跋石曼卿诗后 |
书六逸四畅画本 |
戏答阎子常悲墨 |
书笔工王玠 |
卷十 |
上眉阳先生 |
上苏黄门 |
上孙莘老 |
上孙莘老求先人埋铭 |
上颜朝奉 |
卷十一 |
上郓州安抚刘莘老相公书 |
答刘秀才求先博士墓志书 |
代贺方回上李邦直书 |
代贺方回请见书 |
代四兄求荐举书 |
卷十二 |
贺太皇太后生辰表 |
贺皇帝即位表 |
贺太皇太后表 |
进奉贺皇帝登宝位上绢表 |
谢吿谕表 |
贺册皇太后表 |
贺册皇太妃表 |
进贡绫表 |
贺兴龙节表 |
慰皇帝表 |
慰太皇太后表 |
贺玉玺表 |
贺元符改元表 |
卷十三 |
贺皇帝即位表 |
贺生皇太子表 |
谢永兴路提刑到任表 |
谢京东西路提刑到任表 |
谢移京东东路提刑到任表 |
知沧州谢上表 |
谢落秘阁校理表 |
谢降授承议郎表 |
谢复官表 |
谢出籍表 |
谢八宝赦转官表 |
卷十四 |
代人贺元圭表 |
代济州命官学生道僧耆老请皇帝封泰山乞车驾经幸本州表 |
第二表 |
第三表 |
代贺平泸贼表 |
代知徐州马大夫谢上表 |
卷十五 |
贺河中府经略游龙图 |
与虢州孙学士 |
上开封府蒋待制 |
贺新潭州张学士 |
贺新郢州韩待制 |
上事谢监司 |
与交代先状 |
谢赵判监 |
移京东东路提刑谢丰侍郎 |
沧州到任谢韩丞相 |
卷十六 |
答王贤良 |
上执政求外任 |
回谢马状元 |
贺吴正言 |
贺吴盐运转官 |
贺李资深中丞 |
贺李邦直舍人 |
贺范龙图移庆州 |
贺胡学士加职知桂府 |
上李邦直 |
卷十七 |
谢徐州范教授 |
回兖州知府 |
贺转运使 |
上南京丰侍郎 |
永兴提刑谢到任 |
贺交代改官 |
谢漕使 |
移京东西路宪谢丞相 |
同前谢曾枢密 |
谢交代上官正言 |
卷十八 |
谢运使学士 |
答留台沈大夫 |
回致仕毕大夫 |
贺济州太守礼上 |
济倅问候 |
沂宿太守问候 |
沂宿通判问候 |
提刑问候 |
贺荆王 |
贺淮阳知军到任 |
谢漕州吕孝廉 |
谢黄尚书 |
卷十九 |
贺游龙图冬 |
贺两府正 |
贺提举冬 |
贺邻郡守倅冬 |
回外邑宰冬 |
贺监司正 |
贺运司正 |
贺曾端明正 |
贺孙学士正 |
贺邻郡冬 |
贺李邦直正 |
回诸州通判冬 |
回安抚冬 |
回两府冬 |
卷二十 |
谢及第 |
谢举幕职 |
谢举太学博士 |
谢馆职 |
代庭玉弟谢吕大资举县令 |
代谢荐 |
又代谢荐 |
代谢改官 |
卷二十一 |
贺门下司马相公 |
贺平章文太师 |
贺左仆射相公 |
到任谢右仆射 |
谢大漕 |
贺南京知府 |
贺吴运使转官 |
贺右丞 |
代石职方答交代 |
代人上两府问候 |
代贺方回谢举换文 |
代人谢安抚 |
代人谢副漕 |
代人谢两府 |
卷二十二 |
哲宗兴龙节疏右语 |
僖祖忌疏 |
太宗忌疏 |
仁宗忌疏 |
神宗小祥功德疏 |
神宗忌疏 |
神宗小祥开启道场疏 |
章献明肃皇后经疏 |
神宗皇帝斋疏 |
孝明皇后忌疏 |
皇帝天宁节功德疏 |
卷二十三 |
祈水退青词 |
灵惠疏 |
诸庙文 |
河伯文 |
僧道道场 |
谢灵惠疏 |
灵惠塔祈晴疏 |
灵惠塔祈雨疏 |
谢雨疏 |
天庆观祈雪青词 |
灵惠塔疏 |
祈雪禳火青词 |
卷二十四 |
济州天宁请观禅师开堂疏 |
天宁请化老住持疏 |
天宁请首座赞直传法开堂疏 |
同前 |
卷二十五 |
用相 |
知人 |
省台寺监 |
治吏上 |
治吏下 |
卷二十六 |
重外 |
属民 |
取士 |
政录 |
卷二十七 |
试馆职策一道 |
卷二十八 |
王仲远墓志铭 |
荣起之墓志铭 |
李奉议墓志铭 |
成州使君李公墓志铭 |
蓬莱县君赵氏墓志铭 |
晁次膺墓志铭 |
卷二十九 |
吴彦律墓志铭 |
傅主簿墓志铭 |
吕正臣墓志铭 |
宋故益州路诸州军水陆计度转运使直史馆护军赐紫金鱼袋赠尚书工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
张纯臣墓志铭 |
仁寿县君蔺氏墓志铭 |
卷三十 |
寿安县君卞氏墓志铭 |
察推阎公行状 |
赵知录墓志铭 |
张广叔墓表 |
阎宗一墓志铭 |
卷三十一 |
《全宋文》辑佚李文 |
承天节道场疏 |
西京无畏三藏前开启谢雨道场疏 |
贺郊祀改元肆赦表 |
贺李帅启 |
贺刘侍郎除帅启 |
签判到任谢上位启 |
跋于氏藏兰亭 |
宋故乐平郡君赵氏墓志铭 |
宋故宜春县主赵氏墓志铭 |
八阵论 |
附录 |
附录1 李昭玘可系年诗文编目 |
附录2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乐静集》提要 |
附录3 李邴《乐静公文集后序》 |
附录4 陆心源《影宋本乐静集跋》 |
附录5 《乐静集》刘喜海跋 |
附录6 《文献通考》附文 |
附录7 《直斋书录解题》附文 |
附录8 《宋史》卷三四七《李昭玘传》 |
附录9 苏轼《与李昭玘一首》 |
附录10 苏轼《答李昭玘》 |
附录11 苏辙《答徐州教授李昭玘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缀语 |
引言 现身于地方生活的大刀会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地方居民的生活景观 |
1、“×石山”:一桩被遮蔽的惨劫 |
2、日常视角:常人世界的综观 |
二、“错画”里的栖居者:地方性社群大刀会 |
1、学术史回顾、论文结构和资料综述 |
2、理论思路:“地方社会场域”的引入 |
第一编 地方?空间鲁南场景:蒙山诉水间的世界 |
引子 黄世山惨案 |
第一章 人与地:地理人文环境 |
第一节 生民其居:沂属之地 |
一、山水怀抱:自然地理环境 |
1、齐鲁锁钥:山水形成的脉络 |
2、沂州府地:政治技术的标签 |
二、人居形态:基本聚落三种 |
1、村庄起源以及节点般的集镇 |
2、金城汤池:作为中心的县城 |
三、“休咎尤要”:自然生态概况 |
1、“见面一大片”:论略里的注解 |
2、旱魃、虫子市和蝗神的故事 |
四、1934年素描:“十八世纪式的社会” |
1、“富于保守性”:乡土调查里的民情 |
2、社会现状概略:《重修莒志》里的记载 |
第二节 社群辨析:社会的基本形态 |
一、“敬宗收族”:基础性的社群 |
1、“家族本位”:以汀沟于氏为例 |
2、请家堂:“世代相传”的文化 |
二、民谚俗语里的大族传说:以刘南宅为例 |
1、神话里的家族与住宅:“刘南宅” |
2、科举与望族:帝国庇荫下的巨室 |
三、“客家子”与“主家”:租佃制度概况 |
1、由庄户人、财主脖子谈到张家庄子 |
2、干打鞭与陪牛地、吃地粮与拨房工 |
四、“出家人”:边缘社群的生活 |
1、出家与受戒:杨志明的个人回忆 |
2、浮来旧事:佛成和他的弟子们 |
第三节 民生脉络:隐现的经济圈 |
一、“绕着地头转”:作为生计之本的农业 |
1、农事一年:《农圃便览》里的记载 |
2、五谷及其他:耕作法和农产种类 |
二、百工与商旅:各县工商业概况 |
1、“皆农家者流”:由《考工记》谈起 |
2、中心与腹地:工商业的地理差异 |
三、“一方之货”:蚕桑与花生 |
1、“蚕缫微利”:东山柞茧与南山丝 |
2、“出口大宗”:许村与花生的故事 |
四、“纤悉均关生计”:脆弱的经济体系 |
1、“凶荒之妙制”:由煎饼谈衣食住行 |
2、旧法与凶岁:“耕识图”和“呼吁书” |
第四节 生态细微:日常生活的若干剖面 |
一、集会与节庆:地方生活的两个副章 |
1、“通工易事”:集与会的分工协作 |
2、节庆之链:地方居民的心灵节拍 |
二、“庙多神众”:混沌的信仰世界 |
1、“敬祷诸神”:由“莒州庙全”谈起 |
2、“搬龙王爷爷”:灵公山龙神庙祈雨 |
三、“搭台唱戏”的流动景观 |
1、“万人坑”:张之栋的个人回忆 |
2、“唯一的娱乐”:农村演剧简析 |
四、缩微标本:社会生态系统里的庙会 |
1、1932年浮来山庙会:李鼐先生的讲述 |
2、信仰、娱乐与经济:庙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
第二章 从危机到灾难:二十年代社会生态的恶化 |
引子 迟钝的村民 |
第一节 从帝国到民国:清末民初的地方影像 |
一、王朝遗迹:枯骨冢、僧王庙和圩寨 |
1、“只有神佛能弄清”:枯骨冢与僧王庙 |
2、团练与圩寨:防卫策略的官民分野 |
二、震荡余波:民初沂水县的纷争 |
1、“三麟之乱”:学校、政党及刘南宅的没落 |
2、“肚子里有牙”:讼棍与同盟会员张克缦 |
三、名宦与好官:一个县官的民国经历 |
1、仕莒记略:“与莒人相习若一家然” |
2、“要想当好官”:“护官符”与大仙堂 |
四、新政二例:警察与学校的开设 |
1、“开办数年不能推广”:警察的设立 |
2、洋学与私塾:学制之变后的“双轨制” |
第二节 “稀有之惨剧”:1925-1930年间的天灾人祸 |
一、“天道无亲”:1928年灾荒纪略 |
1、“重重灾劫”:赈务报告里的图景 |
2、“飞蝗神话”:“蚂蚱市”及其他 |
二、“山东百姓受了坑”:鲁张之祸 |
1、“甲于全国”:苛捐杂税之害 |
2、“兵来一扫清”:丘八之祸 |
三、“国民干遭殃”:百姓眼中的“北伐” |
1、“都是土豪大头黄”:刘黑七祸莒 |
2、“可怜莒民受牵连”:高桂滋困城 |
四、“土匪市”:社会基础的破坏 |
1、惨案种种及日常生活紊乱 |
2、雪天哀鸿:逃亡者的讲述 |
第三节 致命的创口:从隐患到灾祸 |
一、作为盗薮:沂州匪患问题探微 |
1、“天命将乱”:一份伪示里的真言 |
2、“非自今始”:“土匪世界”三度出现 |
二、“噬脐之祸”:兵匪通气的积弊 |
1、“十八家大人”:一个绝妙的例证 |
2、兵匪通气论:相关报道的梳理 |
三、匪祸告哀:八里巷惨案前后 |
1、未有之浩劫:各界电文与官方处理 |
2、冤枉庙的警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
四、徒劳的努力:地方精英的失败 |
1、兖沂治安讨论会的成立和呼吁 |
2、杯水车薪:合法途径解决无望 |
第四节 “匪夷所思”:刘黑七的人生注解 |
一、亡命之徒:“以掠夺为职业的游民” |
1、破坏性社群的定位与基本构成 |
2、“出身捷径”:杀人放火做大官 |
二、匪首群像:何谓“职业土匪” |
1、“西南马子”:以抱犊崮为标志的匪区 |
2、石增福从匪记:被“染污”的人生 |
三、“闯土匪”:羊倌刘堂的选择 |
1、山神节前:家庭、经历和誓言 |
2、放羊调里:“寻思寻思不坦然” |
四、改名前后:一朝匪皮换新装 |
1、刘团发祥史:作为匪巢的蒙山万寿宫 |
2、“就抚”国军:北伐先遣军与新四师 |
第二编 事件.曰常乡土之蔓:鲁南乡村中的大刀会 |
——以莒沂青旗会为例 |
引子 那时的年头 |
第三章 “借秧子”:鲁南大刀会的兴起 |
第一节 “自卫之好教材”:蒙阴八寨的故事 |
一、匪情与自卫方式的交互演变 |
1、“几无一日不遭匪劫”:蒙阴匪祸及其根源 |
2、“失败中的觉悟”:由不相顾到守围 |
二、八寨之地:聚落景观的构筑 |
1、原则:先人和,再地利 |
2、方法:围墙、炮楼与械弹 |
三、“组织系统”与“防守法” |
1、寨之组织:战时与平时 |
2、日常“防守法”的演变 |
四、由村到寨:社会更生与文化实践 |
1、“自卫之效力”和“大的趋势” |
2、多重之寨:小社会的自治与更生 |
第二节 神威与大运:莒沂青旗会的兴盛 |
一、大古家沟:一个村庄的行动 |
1、龙公山下:条子、族长和武学堂 |
2、土地庙前:杜梨子树上的“成果” |
二、从“保护村庄”到“谩骂鲁张” |
1、八里巷与太湖村:两个村庄的遭遇 |
2、“跋扈”“横行”:鲁张时期略影 |
三、“声势浩大”:莒沂大刀会的发端 |
1、村庄之链:田瑞、张恒远与青旗会 |
2、“南军打,北军退,中间出了个五旗会” |
四、“神通得此证明”:渊子河一役的威名 |
1、渊子河畔:时间、经过和参加者 |
2、新增份子:徐谦凤所讲的细节 |
第三节 道会暗林:鲁南社会的另一面 |
一、隐秘网络:“秘密社会”管窥 |
1、“无足深怪”:“孝帽子会”辨证 |
2、密语召唤:孙守立的个人遭遇 |
二、“民国第一家”:在家礼、三番子 |
1、仪式与手势:一个“盒子皮”之所见 |
2、“土匪都不敢惹”:“大杂烩”的威力 |
三、夏家道的变迁:从吃斋道到茹素团 |
1、夏半仙、《救世宝筏》和神仙府 |
2、“莒沂总斋团”:“茹素团”与九大寨 |
四、社会危机的反应:两个例证的结论 |
1、“二把手”上:万教传在沂水的威风 |
2、乘舆辨名:道会兴起与社会危机 |
第四节 应激反应:生态灾难与“工具理性” |
一、大刀会的宗旨及其渊源 |
1、误传何来:“孝帽子会”再辨证 |
2、“符法护身”:一则遗曲里的历史 |
二、“二周村”之劫:带血的“勾子” |
1、重镇悦庄:修围及惨案原委 |
2、“处决勾子”:庙会上的审判 |
三、劫后余谈:会场里的新面孔 |
1、“破围子”:刘黑七的拿手好戏 |
2、管廷献论结寨的六便与七难 |
四、地方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 |
1、由山社说起:农村合作组织的丰富性 |
2、会名的思考:工具命名之下的理性 |
第四章 在乡土上滋蔓:旗会蔓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迁移:迁入与传播简析 |
一、“怪异的学问”:入会仪式一览 |
1、“结入其群”:徐谦凤的讲述 |
2、大同小异:相关记载的梳理 |
二、精神转换法:作为信仰的身体话语 |
1、“装身”:神灵、兜肚和禁忌 |
2、“过场”:请神、吃符和排刀 |
三、“请老师”:由外地到本地的过程 |
1、睡庄的启示:渠道与媒介 |
2、“滕峄地方”:勃兴之地探源 |
四、“立会”:本地化依托的文化网络 |
1、会员探视:日常场景下的必然 |
2、桃园三月:拜把子背后的神话 |
第二节 “俨然宗教”:社群的崛起 |
一、旗会的基本成员和组织形态 |
1、不可分离:会员与农民的双重身份 |
2、超越村落:会与团的两级组织 |
二、大刀问题:武器里的经济理性 |
1、三种武器:大刀、快枪与扎枪头 |
2、枪价考略:“人人看着快枪好” |
三、首领群像:旗会造就的“精英” |
1、调查里关于旗会领袖的内容 |
2、旗会首领的基本情况分析 |
四、“同心土变金”:大刀会“摸底” |
1、由被动到主动:防御性策略的演进 |
2、“会者,合也”:旗会的整合作用 |
第三节 “总老师”:枣红大马上的田瑞 |
一、田瑞前传:大老粗、经纪和小商贩 |
1、“袖中乾坤”:由莒地嘎语谈经纪 |
2、人物素描:出身、经历和见识 |
二、从白马到红马:礼物的多重意味 |
1、“门口拴着高头马”:一段“牛马经” |
2、“走马看红”:“负重致远”的开始 |
三、一个比较案例:红旗会首领法真 |
1、赵善义的转变:从和尚到法师 |
2、游侠之性:家庭、寺院和帮伙 |
四、职业的意义:“总老师”、“总会” |
1、另类经纪:师承关系与权力结构 |
2、群体与个人:首领的责任和性格 |
第四节 神秘与熟识:旗会的出场 |
一、神秘的香堂:象征空间分析 |
1、“不然,是不允许你到香堂看的” |
2、由土地庙说起:独特的聚落景观 |
二、分离和契合:日常生活的重构 |
1、练功习武:古秀林的讲述 |
2、独辟领域:生活场景举例 |
三、关于“搭台唱戏”的两则回忆 |
1、“好不威风”:五天五夜的大戏 |
2、“一大快事”:马家拐头的聚会 |
四、神楼的见证:戏台上的大刀会 |
1、戏里戏外:狂欢之中的社会交流 |
2、乡土颤抖:浮来山庙会上的场景 |
第五章 从冲突到惨案:莒沂青旗会的结局 |
第一节 “一点恶因”:沂水六区事件 |
一、重回水由村:追述的起点 |
1、“没起冲突”:袁福英等的回忆 |
2、宣战与对抗:1933年的报道 |
二、杜绍曾的外号及对青旗会的指责 |
1、“杜烧包”:六区区长杜绍曾 |
2、“大刀会是邪教,不是顺民” |
三、“点他的火烧他的包”:杜绍增之死 |
1、“兴办学堂”:关于起因的三种记载 |
2、“杜绍增必须服输”:冲突经过和结果 |
四、“实为地方三幸”:事件的“和平处理” |
1、“今后要安分守己”:劝导、宣慰和弹压 |
2、应变有方:运其昌所受嘉奖与恭颂 |
第二节 风波迭起:多次上演的血剧 |
一、风潮日重:青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1、“失教的民众”和三种思想的显现 |
2、满堂坡:“细故”与“门户之见” |
二、“轩然大波”:五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1、“螳臂当车”:一篇详实的报道 |
2、县志记载、德政宣言及其他 |
三、事起防务捐:盛家垛庄之祸 |
1、“连庄会会费”,还是“防务捐”? |
2、“一个大仗”:黄沙沟交火的回忆 |
四、北乡暴动:沙沟事件始末 |
1、李德的回忆:赵玉瑞的办会 |
2、“打局子”:与李景岗的冲突 |
第三节 “暴动”造成:苏村遭遇前后 |
一、苏村遭遇:一次“激战”的考证 |
1、乡下老造反:展书堂谈骚乱始末 |
2、“巧遇而已”:回忆与调查里的记载 |
二、骑虎难下:青旗会陷入的困境 |
1、“拉到沂水去闹”:田瑞的愤怒 |
2、“两全其美”:刘荫第的阴谋计 |
三、闯了大祸:盛家垛庄的包围 |
1、“包围”考证:端午节那天的事情 |
2、“意涉偏袒”:为何青旗会不信运其昌 |
四、息事宁人:李树春二次宣抚 |
1、二赴鲁南:相关报道的梳理 |
2、立刻归正:告民众书和告民众歌 |
第四节 从招安到惨案:不平静的麦季 |
一、风雨欲来:麦熟时节的“招安” |
1、“欺骗的办法”:邵德孚的讲述 |
2、“一网打尽”:真相及其后果 |
二、“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
1、“神牛相助”:赵钟璞的讲述 |
2、沂河以西:谣言和黄石山寨 |
三、人间地狱:黄石山惨案的发生 |
1、大举攻剿:运其昌对此事的说法 |
2、“奇酷极惨”:三名亲历者的讲述 |
四、惨案的罹难人数与善后事宜 |
1、“有城三重”:相关报道及罹难人数 |
2、“泽及枯骨”:官方和民间的善后 |
第六章 腹地的大症结:大刀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
第一节 藤蔓伸展:农民自救与社群合作 |
一、“根株总未能绝”:从清末到民国 |
1、火神庙唱戏:帝国晚期的案例 |
2、无处不在:“以抵抗兵匪为战事” |
二、大堰堤庄的例子:红枪会与无极道会 |
1、“唯一的救命星”:红枪会的组织和工作 |
2、反感与仇视:接踵而至的无极道会 |
三、“农民自救运动”的其情其理 |
1、冯锐论红枪会发生的“必然趋势” |
2、“挣扎着活下去”:“农民自救运动” |
四、“农民自救运动”的实现形式 |
1、“立会”:“办公事”的组合形态 |
2、不可磨灭:社群生活的合作精神 |
第二节 “暴动”初探:以社群为视角 |
一、地方社会场域里的突变 |
1、旗会崛起与社会结构的制衡 |
2、旗会林立:社群扩张的结果 |
二、旗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
1、由“联合战线”到“互相攻击” |
2、矛盾原因:“那些头头本身有问题” |
三、潜滋暗长:旗会的“不轨”行为 |
1、“反对盐务”:闹沭水盐行 |
2、“甚至反抗赋税”的罪名 |
四、失败的调解与冲突的演变 |
1、“与他们彼此都结为好友” |
2、祸事西引:由莒县到沂水 |
第三节 “四老师”的不归路与归路 |
一、“轴筋子小土地主”:家境与性情 |
1、被烧的油坊:家境状况简析 |
2、习武之人:一段传说的背后 |
二、豪侠传奇:“大庄客”的故事 |
1、“事大事小,应九到就了” |
2、“作了乱子”:聚义驼儿山 |
三、儿子之死:张恒远的威望巅峰 |
1、最初的声名:兵工厂、“四老师’ |
2、公私之间:他那一刻的犹豫 |
四、个性的两面:怕官与决绝 |
1、他为何采取了刘荫第的建议 |
2、“死了也得去”:最后的选择 |
第四节 疾病与医生:流行症及其善后方案 |
一、冯锐针对红枪会问题的补救办法 |
1、“远久适用”:治本的三种方法 |
2、“暂时用用”:治标的三个时期 |
二、王镜铭对红枪会问题的探讨 |
1、红枪会构成社会心理的解剖 |
2、亡羊补牢:五项治标方法 |
三、“未来的善后”:向云龙的方案 |
1、“社会久病已发的一个表征” |
2、政治、教育和经济的措施 |
四、“没有好的收场”:善后方案的前提 |
1、“真正的民国”:关于医生的隐喻 |
2、为什么“没有好的收场”呢? |
第三编 国家.在场巨灵起舞:地方社会场域中的国家幻影——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度解读 |
引子 场,祭神道也 |
第七章 “北方模范省”:韩氏主鲁时期的“训政” |
第一节 韩氏主鲁:政治变迁与秩序重建 |
一、巨灵归来:从地方社会场域考察政治变迁 |
1、麟的归来:纪念小学、匾额及其他 |
2、“建国大纲”中的“训政”规划 |
二、制度变更:北伐后的山东地方政府 |
1、“省政大定”:省政府的组织与日常生活 |
2、县政改革:从县公署到县政府的改组 |
三、“小道可观”:韩复榘的人治政风 |
1、“纳民于轨物”:四大“预定行政计画” |
2、1933年出巡鲁南:韩氏政治的争议 |
四、由李树春谈起:政府的事件处理 |
1、忙碌的民政厅长:由“特殊事件”看运行机制 |
2、“抗拒清乡”:由抚到剿及善后方式 |
第二节 “殊属不法已极”:青旗会在体系外的命运 |
一、“根本清乡”:官方的努力 |
1、“当务先其所急”:以兜剿抱犊崮为例 |
2、清乡特区:一项要政的制度考察 |
二、省防与县防:防卫体系的构建 |
1、第三路军、公安局与民团 |
2、“社会自卫”:联庄会考略 |
三、合法性之困:青旗会加入新秩序的失败 |
1、“法定民众之唯一自卫团体” |
2、“不正当之团会”的下场 |
四、“不祥之器”:地方驻军在事件中的角色 |
1、由“调和”到“血洗”:运其昌的“两手” |
2、“没有钱是不能打仗的”:驻军生态一览 |
第三节 乡霸的产生:李五秃与联庄会 |
一、甲长的产生机制:制度、家族及其他 |
1、“责无旁贷”:范筑先与联庄会 |
2、沙沟李家、香山堂和崖庄局子 |
二、“拔壮丁”:青旗会与联庄会的竞争 |
1、常备会丁问题与轮调训练定章的制定 |
2、“俺会上的人就不受训”:庄户人的逻辑 |
三、“洗手办公”:枪械及经费问题 |
1、老蒲的遭遇:《五十元》里的派枪问题 |
2、“都是老百姓的钱”:义务职及经费问题 |
四、骚扰地方:联庄会和民团的问题 |
1、保民与害民:训令里的民团问题 |
2、“义勇堪嘉”:由匾额谈到体制 |
第四节 “古树的花朵”:范筑先的县长生涯 |
一、“亲民之官”:韩氏主鲁时期的县长 |
1、从参议到县长:由出身谈到资格和程序 |
2、“职责专重”:以“勤政爱民”的唐介仁为例 |
二、“如此惨局”:范筑先与旗会的遭遇 |
1、“勿蹈前辙”:李树春和韩复榘的训令 |
2、从“改组”、“防范”到“因病调省” |
三、“临沂水倒流”:沂水桥头的范筑先 |
1、一清二白:上任原因和离任情景 |
2、“县政府的太上皇”:驻军的“坏处” |
四、“世道人心太坏”:成败之间的县长生态 |
1、“法外”“重典”:韩氏惩戒县长的“奇闻” |
2、“干一年就算好”:县长的困难与“上计” |
第八章 新政病民:地方自治的深层回响 |
第一节 “国家良法美意”:训政下的地方自治 |
一、“总理遗教”:“训政工作之重心”的实施 |
1、“克期完成”:标准、程序与期限 |
2、“急起直追”:山东开展经过与成绩 |
二、“自治之花,宪政之果”:区长的产生 |
1、“实验室”:训练所、学员、课程与实习 |
2、“怎样去办理地方自治”:一位厅长的嘱托 |
三、“立机关”:自治团体的组织 |
1、区公所:地点、职能、编制与经费 |
2、“密厥组织”:自治给地方带来的网络 |
四、“小官多设”:委任区长的政治属性 |
1、区长之贵:自治人员,还是“行政官吏”? |
2、“以本县人办本地方事”:回避原则的争论 |
第二节 “虐民扰民之具”:区长流弊及被废 |
一、“流弊百出”:韩复榘的发现和应对 |
1、从“应禁四条”开始的“整饬” |
2、由“回避本籍”到“从新选任” |
二、“奉中央命令裁撤”:区制废除前后 |
1、立为特例:改进原则的制定 |
2、区名不废:善后事宜诸端 |
三、理念失语:“国家政权建设” |
1、“一举两得”,还是“自相矛盾”? |
2、两份检讨:官办自治的名与实 |
四、“莫大之隐患”:“土劣自治”的症结 |
1、“擅加附捐”和“私立公堂” |
2、流弊深重:各地签注的理由 |
第三节 “杜烧包”:巨灵之火 |
一、“新兴触手”:“国家陶甄”的花果 |
1、“自治之义”:委任区长的出身问题 |
2、旧区长与新区长:崇拜与信仰问题 |
二、“事小体大”:“革命人物”与黑旗会的纠葛 |
1、“办事不当”,还是“办事过于认真”? |
2、“某也不良”:新进少年的失望表现 |
三、“无一不是过去的学生”:教育厅长的反思 |
1、“士大夫教育”:“中学最有希望” |
2、“反心自念”:一位同学的来信 |
四、真谛丧失:“新土豪劣绅”的签注 |
1、“北部几省特别来得多”:一条解释的考证 |
2、“激成恶感”:区乡长的负面印象 |
第四节 衙门内外:不安分的张之祥 |
一、“人之初”:“在这湾污水中鬼混” |
1、、“这湾污水”:两个小伙的出走 |
2“吏无变更”:民国以后的书吏 |
二、“永绝旧日书役积弊”:“刷新县政之要务” |
1、从房科书吏到政务警察:改组办法 |
2、“从前班房旧制至此始为之清结” |
三、社群之间游移:投机中的身份转换 |
1、“维持”的结果:从青旗会首领到区长 |
2、“日后咱们一家子了”:军师与招安代表 |
四、“不肖者奔竞而进”:公门的诱惑 |
1、分区设署:蒋委员长的改制 |
2、“张先生,你就冤枉这一次吧!” |
第九章 不光彩的角色:鲁南旗会事件中的士绅 |
第一节 从调解到买嘱:地方士绅的选择 |
一、作为地方性精英群体的士绅 |
1、“官僚的一种变体”:以莒沂商会为例 |
2、打倒土劣:绅治、官治与自治 |
二、“无以矜式于其乡”:帝国沦落后的士绅生态 |
1、“钻营奔竞”:民国绅士的负面形象 |
2、齐大滑传:齐华亭的士绅奋斗史 |
三、“战胜环境”:韩氏眼里的“劣绅” |
1、“蟊贼”与“臭虫”:韩对“劣绅”的痛斥 |
2、“土菜”的故事:由支应局看官绅互动 |
四、在青旗会与官府之间:士绅的倒向 |
1、由“拉肥猪”说到“刘桂堂祸莒记闻” |
2、“最大妨碍”:那次县政会议上的事情 |
第二节 帝国余荫:“拔爷”刘荫第 |
一、光耀门楣:家世与“呈身之路” |
l、齿录与行状:刘荫第的家世和榜样 |
2、“清贵的功名”:作为“正途”的拔贡 |
二、十年风烟:帝国的最后一批官员 |
1、最后的出路:举贡会考与七品小京官 |
2、“时不利兮”:同族兄弟的“疏途” |
三、“清潭鲂鲤”:民国之后的刘荫第 |
1、名流之间:“拔爷”的交际网络 |
2、参议员之争:一场贿选丑剧的主角 |
四、“买好”:刘荫第抉择的深层原因 |
1、“有大事还请他出主意”:由一份乡谥文说起 |
2、调解、“阴谋计”和电请:国大代表的注解 |
第三节 “本固枝荣”:张善人的立身之道 |
一、“先认人,再认票”:善人碑的由来 |
1、“像刮桲椤叶一样”:双祥号的成功之道 |
2、治乱枢纽:“转山堂”里的土票简史 |
二、“乐善好施”:作为地方性群体的“善人” |
1、耆英绘像:褒扬匾额里的常见细节 |
2、“善行可风”:古老信量桥的见证 |
三、道院中人:作为宣道长的纯性 |
1、沂水道院:籍方表里的群英会 |
2、神语示警:“不可挽回”的“世道” |
四、善人与首领:张熙恒与青旗会 |
1、幸免劫运:离奇“善行”与票子零落 |
2、“会徒对张极信仰”:首领与特使 |
第四节 “公正士绅”:幕后人物“于四爷” |
一、家大业大:于经武对家业的经营 |
1、“修德于乡”:由耆德二老看“六大家” |
2、家庭、教育以及成为富商的经历 |
二、“不是一个官,也是一个绅” |
1、跻身政界:短暂的财政局长任期 |
2、清乡办事处副主任和汽车公司经理 |
三、“数着‘汀沟’好财主” |
1、“养班子”:淳沟班的经营 |
2、财主的崛起及卍字分会 |
四、“后台操纵者”:于四爷与大刀会 |
1、“于四爷跺跺脚”:“土皇帝”的传说 |
2、红旗会首领和万仙会总会长 |
第十章 “渐入轨道”:地方政治风景素描 |
第一节 “朝发夕至”:运氏警告的“深意” |
一、文明所系:交通与国家建设 |
1、“多匪之区”的民风解释 |
2、“在国家建设上极关重要” |
二、建设成绩:“化外之区”的转变 |
1、空白填充:路政“成绩尤为良好” |
2、网络铺开:“传达政令,异常便捷” |
三、脉络生长:巨灵的“非常道” |
1、织工面目:政治运作与社会动员 |
2、器物之力:政治有机体的扩张 |
四、隐蔽的在场:以鲁南旗会事件为视角 |
1、“仆仆征途”:李树春的行踪 |
2、控制与反控制:旗会的回应 |
第二节 “一切建筑工作才可以开始” |
一、贼名扔掉:两个匪首的不同结局 |
1、了阳崮上:石增福的“好事” |
2、匪皮难脱:刘黑七投诚始末 |
二、韩复榘考试:兜剿刘黑七 |
1、“务期歼灭”:韩氏的最大决心 |
2、“全部解决”和“军运之效” |
三、“山东的‘太平’是铁般的事实” |
1、一则关于“着名匪区”的训令 |
2、1935年宣言:“现本省并无股匪” |
四、从县长到专员:张里元的政绩 |
1、“努力剿匪”:报告与牌示里的记载 |
2、“可怜乡长作事难”:张里元的经验 |
第三节 “官土匪”:从预算书而来的解读 |
一、“渐有起色”:山东财政的就绪 |
1、一大义务:《纳粮须知》里的解说 |
2、“竭力整顿”:王向荣的“苦楚” |
二、“无非人民滴血点汗”:大刮与零刮 |
1、“政务日繁”:预算书里所作的说明 |
2、“永远着为禁令”:有关附捐的文告 |
三、“内幕重重”:农民负担真相 |
1、“农民之负担”:调查里的揭示 |
2、最为苛刻:“零刮”以外的问题 |
四、“逼命的来啦”:大刀会员的“诅咒” |
1、“反对盐务及增加杂税等事” |
2、轻微事件?“防务捐”再探讨 |
第四节 同物异名:梁漱溟的办法 |
一、1930年批评:“如玩幻术的政治大业” |
1、“卤莽灭裂”与“莫大的苛政” |
2、“形成土豪劣绅的绝好机缘” |
二、检查过去:1934年韩复榘的检讨 |
1、剿匪问题:“虽办而不能澈底” |
2、建设乡村:“根本而重要的工作” |
三、乡农学校:梁漱溟“亲身作事” |
1、“社会学校化”:三种成分的结合 |
2、“富户兵”及雇替现象的再现 |
四、“乡治”与“自治”:“区公所之变相” |
1、“本非同物”与“引为同调” |
2、“二十里侯”:一位老者的回忆 |
第四编 现象?轨迹轨与物:国家之败下的地方遭遇 |
引子《左传》里关于“乱政”的话 |
第十一章辗转相因:扩张与收束之间 |
第一节 被扯出的恶果:“农民非法团体” |
一、“会匪”与“股匪”的共同归宿 |
1、邪会面目:县长讲演里的反映 |
2、“严加取缔”与“导入正轨” |
二、“匪”的造成:从“良民”到“会匪” |
1、自卫与自治:秩序重建的运作 |
2、控制与动员:政府、驻军和士绅 |
三、“祸乱之阶”:由一则议案谈起 |
1、“通令严禁”:“农民非法团体”的结局 |
2、民众团体规定和《神祠存废标准》 |
四、“党逼民反”:江北小刀会暴动 |
1、“为它苦害民情”:江北民众告白 |
第二节 “今日之县政”:一个县长的反思 |
一“深入核心”:研究的主旨和出发点 |
1、“何以要研究县政”:有机体、元素与核心 |
2、“由下而上”:从探讨农村衰落开始 |
二、“内政寄军令”:保卫团的利害两途 |
1、从历史到现状:“各自为政的畸形发展” |
2、从“过去的观察和经验”来的“几点供献” |
三、自治的假招牌:以江苏省为例 |
1、症结所在:人员病态与经费困难 |
2、“新土豪劣绅”:革命时代的骇闻 |
四、重回旧路:土豪劣绅问题 |
1、“本为中国的特产”:“土劣”简史 |
2、“完全复古”:土劣回乡以后 |
第三节 “吁其危哉!”:乱政与农村破产 |
一、“安养生息”与“新政规模”的矛盾 |
1、农村破产:“最当前剧烈之问题” |
2、小康“消失”:一份财政检讨 |
二、“满目荒凉”:李鼐的观察和分析 |
1、“话好说,饿难挨!”:旅行中的对话 |
2、“破坏动力”:一个农村市集的调查 |
三、绝望的怒吼:临朐的景象 |
1、“烟(眼)看着,丝(死)逼着” |
2、火上加油:比匪祸更严重的事情 |
四、《某村小景》里诸问题考证 |
1、最大破坏力与铁一般的形势 |
2、车道、凑粮米、村长和乡长 |
第四节 一鳞半爪:未了的“庙堂之争” |
一、诸神殉难:破除迷信运动 |
1、“神权的支配”:《民众周刊》上的应征文 |
2、僧王庙终结:“民国戊辰,砸了庙神” |
二、建国要图:“兴学”及其困难 |
1、自治与兴学:“文明进化之泉源” |
2、迷信捐及其他:增筹经费和取缔私塾 |
三、再度回旋:持续发作的“庙堂之争” |
1、“时代的产儿”与被冒犯的香堂 |
2、洋学堂的象征性:谣言里的会众心态 |
四、诸神复活:“他们为什么信神?” |
1、恢复旧观:庙会调查里的发现 |
2、俞异君对此的反思及其方案 |
结语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对话 |
一、大刀会与地方性社会文化实践 |
1、“防备世变”:地方居民采取的方式 |
2、象形命名:大刀会与联庄会之辨 |
二、“某村小景”:巨灵与地方社会生态 |
1、巨灵之路以及筑路带来的恼烦 |
2、“他者”命运:被驱逐的大刀会 |
附录 |
一、文献 |
1、社会生态灾难的见证:《报灾请恤呈文》 |
2、《陆军第八十一师二百四十三旅旅长运其昌告民众书》 |
二、法规 |
1、地方防卫体系的一部:《山东各县联庄会暂行章程》 |
2、作为理念的“自治”:《山东区乡镇自治公约大纲》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和资料 |
二、地方志 |
三、报纸期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论着 |
六、文学作品 |
铭辞(代后记) |
(8)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49年后的文艺环境与曹禺的艺术姿态 |
第一节 1949年后中国文艺环境综述 |
第二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活动及创作 |
第三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选题立意 |
第二章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人物形象类型分析 |
第一节 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 |
一、刚正执拗的科学家——《明朗的天》中凌士湘 |
二、在勇敢与卑怯之间——《胆剑篇》中勾践 |
三、刚毅柔情的汉女——《王昭君》中王昭君 |
第二节 忠奸敌对的人物阵营 |
一、共产党拥护者与美帝主义帮凶 |
二、忠臣与奸佞 |
三、草原的骏马与豺狼 |
第三节 苦难中的人性光辉 |
一、善良勇敢的庄政委 |
二、舍身取义的苦成 |
三、聪明睿智的苦伶仃 |
四、悲戚苦楚的孙美人 |
第三章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美学风格探究 |
第一节 深邃的审美视角 |
一、震撼惊人的开篇方式 |
二、“突转”与“发现”的深意 |
三、戏剧情境中的矛盾冲突 |
第二节 情景交融的诗意情境 |
一、良田美景 |
二、塞北真情 |
三、长相知 |
第三节 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 |
一、犀利的对白 |
二、诗意的独白 |
三、插科打诨的民间语 |
第四章 关于曹禺戏剧创作的思考 |
第一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的价值 |
第二节 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称职部下的胆与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D]. 姜立刚. 西南大学, 2013(08)
- [2]明朝黄嘉善及《抚夏奏议》整理与研究[D]. 姚玉婷. 宁夏大学, 2019(02)
- [3]《初学记》与初唐文学研究[D]. 王乐. 复旦大学, 2014(12)
- [4]谢启昆《树经堂咏史诗》校注[D]. 曾志东. 广西大学, 2005(06)
- [5]杨以任与《读史四集》校注[D]. 刘丽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李昭玘诗文校注[D]. 袁静.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D]. 刘宝吉. 复旦大学, 2013(12)
- [8]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9]1949年后曹禺戏剧创作探析[D]. 陈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0)
- [10]称职部下的胆与识[J]. 陈吟. 领导科学, 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