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坚[1](2011)在《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文中提出被动句作为俄语中一种重要的句式,在语法研究中受到特别的关注。一般来说,语法研究多是对语言系统中句法现象的研究,而句法体系是句法单位各个层次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封闭体系。俄语被动句的系统研究,不仅要研究句子,还要研究篇章等;不仅需要考虑到被动句的组织结构,还应该考虑到其意义结构或语义结构,这样才能对俄语被动句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和解释。被动句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从句法上讲,被动句是由主语、谓语和补语这些成素构成的。从语义上讲,它包括主体、客体和动作,客体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表示受事客体。被动态属于动词词形变化范畴,是及物动词聚合体的构成部分。从功能语义场角度来看,表示被动语义的不同层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功能语义场是有层级的,分为中心和边缘部分。功能语义场的核心之一是主动意义/被动意义的对立。被动意义次场的中心是被动动词形式聚合体。俄语还有一些被动句变体形式,但都属于被动句的边缘或非典型现象。这些边缘性被动句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性质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性质被动句是俄语被动句中一种特殊形式,其句法特征表现为无施事、未完成体、现在时等,其语义特征是:语法主语通过谓语动词呈现出的某种属性特征。意义被动句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被动句范畴,它是通过词汇、语调等手段表示被动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表被动意义的动名结构,该结构中,动词的词汇意义已经失去独立性,成为功能性动词。俄语被动句有两种不同意义类型:一种是动态被动句,一种是静态被动句。前者表现为行为的过程性意义,后者表现为行为的结果和行为的状态(静态)。俄语中,绝大多数被动句表示的意义为静态意义。其中静态被动句有可分为结果性意义和静态意义,二者的区别在于能否进行态的转换。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句子的产生要经过四个层次:语义角色层→主客体层→主语补语层→主题述题层,其中,二三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叫做角色配位,即句法层单位和语义层单位之间的对应模式。角色配位研究关于句法和语义接口问题,跟态关系密切。本文运用普遍语法原则理论来描写被动句的生成过程。俄语被动句的生成条件是:及物动词被动化和NP移位。首先是主动句中的及物动词必须经过被动化处理后,导致NP移位,即客体补语移动到主语位置,提升为主格。其中要经过题元理论、投射原则、格过滤、约束理论等核查检验,最后,通过语音形式和逻辑形式的处理,转换生成为被动句。这就是被动句的生成转换的全过程。被动句的实质是提升客体地位。只要客体变成主语,主体就自动失去了句法第一位,主体被抑制后,成为一个处于核心之外的情景参与者即附加语。要实现多层次地描写句子的句法结构还要考虑到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是深层结构,是言语手段进行编码的表现手段。语义模式的研究从分析句子的语义层单位入手。被动句的语义结构的完整模式为:受事客体+被动化动词+施事主体。在这个语义模式中,动词词汇对被动构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它决定了被动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句子其它所有成分的统领者。被动语义结构模式是由三个构成成素(施事、受事和被动谓词)的共同选择决定。这种选择关系主要反映在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三者语义角色不同,彼此分工合作,互相制约限制,最终能够彼此兼容、构成一个合格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的语义特征表现为客体对象的受动性以及行为作用下呈现出的结果性或状态性。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被动句不是由主动句转换而来的,而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认知语法认为,句法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而语义是概念或意象的形成过程。选择被动句的动因是凸显被动参与者对事件发生所起的积极作用,因而在该结构中,被动参与者被选择为句子的前景(即主语)。通过前景和背景区分的凸显原则来选择不同的语态。凸显原则对主语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被动句的认知功能是从动作承受者和状态的视角表现事件,把承受者当成关注的对象加以凸显,即凸显事件的结果或受动性。被动句的显著特点是:受事主语的述谓特征表示状态。因此,被动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为“致使因素→变化→状态”。致使性事件不仅是主动句典型性事件,也是被动句典型性事件。该事件的前提条件是力或能量的传递,而力的传递具有方向性,在语言上体现为态的变化。主动态和被动态由不同方向的力决定。主动态由右矢量动词体现出来,而被动态则是由左矢量动词体现出来。矢量动词方向的变化导致态的变化。右矢量动词一般为及物动词,而左矢量动词则是通过及物动词被动化后形成的,即通过增加被动形态词缀构成的。象似性原则是人类认知普遍规律的语言表征原则,体现为语言形式和所指意义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对应关系。象似性原则同样体现在俄语被动句中,主要表现为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句法研究跟语体研究的结合是语言研究功能化转向的一个体现。被动结构的研究离不开语体。被动结构在不同语体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这跟被动结构本身蕴含的语义特征“中立化、客观化”有关。因此,这种特征跟科技、公文事务语体语言特征要求相吻合,被动结构故而较多地出现在这些书面语体之中,而在口语体中则很少见到。不同的句法结构可能造成不同的效果,作家利用这种可能并加以创造发挥,以此实现他的创作意图。从功能修辞角度来看,俄语语体间的相互作用中,一些语言因素由某一语体进人另一语体后往往发生修辞功能的转化。被动结构常出现在科技、公文语体中,如果频繁出现在文学篇章中,就会形成“陌生化”效果,产生一种新的附加意义。在艺术篇章中,作家有时会故意选用被动结构,聚集使用,巧妙利用句法功能,从而实现被动句在艺术篇章中特有的审美价值。语言的功能是在交际过程即篇章中实现的,而篇章功能则通过交际语用功能来实现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篇章的特征表现为语义和形式上的连贯性和完整完整性。被动句可以用于不同的交际目的,通过实义切分手段实现交际语用功能:交际意图功能、突出主题功能、凸显焦点功能等。篇章的连贯性是指篇章构成成素之间的连贯。俄语被动句可以确保篇章的统一和连贯。它在篇章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主要体现在主题推进、主题转换等方面。本文的研究对俄语语法教学和句法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在类型学和其它句法语义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实用技术领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丰国欣[2](2005)在《主动与被动“倒逆”的英汉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从对比的角度,归纳并分析了英语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和被动结构表示主动意义的“倒逆”现象;同时还说明了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语义特征。本文认为,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的“倒逆”现象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形式和不同思维风格。
蔡建光[3](2008)在《《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及其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被动句在汉语和英语当中都存在,而且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学习汉语“被”字句中,自然地把“被”字句和英语被动式对应起来,常常发生偏误。因此,现代汉语“被”字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一直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倍受关注的对象。将汉语“被”字句和英语的被动句对比起来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汉语“被”字句相对于英语被动句的特点,从而有益于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被”字句的语言特点的掌握。而将汉英被动句的对比置于语篇当中进行,则更有利于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被”字句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为此,本文以《骆驼祥子》的汉英对照版本为基础,对汉语的“被”字句和相应的英语被动和主动译文进行了对比,从而归纳出汉英被动句的特点和使用上的一些差异。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释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汉语“被”字句和英语被动句对比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第二部分分析了《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构成成分。第三部分考察了《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的英语译文的结构。第四部分分析了《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英译为主动结构的几种形式以及被动结构英译为主动结构的几点原因。第五部分研究了《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英译为被动结构的几种形式以及被动结构的成分的处理方法。第六部分剖析了汉语被动结构和英语被动结构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生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第七部分为结语。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下列认识:(一)《骆驼祥子》被动结构有基本的被动结构、省略的被动结构和复杂的被动结构三种类型,其中以基本的被动结构中的“受事+被+施事+动词”格式和省略的被动结构中的“被+施事+动词”格式出现较多。受事有时可以省略,施事一般要出现。(二)《骆驼祥子》被动结构的英译以动词结构为主,其中主动结构占多数,比被动结构高出了20%。主动结构译文中以主动句为主,被动结构译文中以被动句为主。因而《骆驼祥子》被动结构的英译中,主动句和被动句是我们对比分析的重点。(三)《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英译为主动结构时,有动词意义一致和动词意义不一致两种情况,有时还会用到一些特殊的动词,如:let,make,want等等。被动结构英译为主动结构主要有句法、语用和语义三个方面的原因。(四)《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英译为被动结构的格式主要有“NP1+be+V-en+by+NP2”和“NP1+be+V-en”两种。有近三分之一的受事要补出,又有近五分之一的施事省略了。(五)通过语料中的汉英被动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汉语被动结构和英语被动结构的结构成分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都存在着差异。汉英被动结构中,受事出现的频率和语义角色不同,直接受事和间接受事充当NP1的情况不同;介词标记M的句法语义功能以及介词标记对施事NP2的附着强度不同;施事NP2出现的频率、出现位置和受强调的程度也不同;VP表达被动意义的功能、结构特点及其所表达信息的容量不同。
贾磊[4](2016)在《功能与认知视阈下英汉语“被动结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被动”是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意义范畴的概念,而由于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研究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统治地位,有关“被动句”的研究大都关注形式层面的特征,将重点放在对句内成分的分析及其组合关系上,进而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验证理论的普适性。这种研究视角对形态变化明显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对汉语这样缺乏形态的语言解释力有限,英汉两种语言“被动结构”的对比基础不是形式特征。本研究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将“被动”视为英汉语共同的意义范畴,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三维视角”作为研究方法,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共同坚持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如下研究问题:(1)英语和汉语在小句层面表达被动意义有哪些不同结构?(2)英语和汉语的“被动结构”在功能与认知层面有何共性特征?(3)英语和汉语“被动结构”在功能与认知方面的差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上述问题的考察构成了本研究的主体。在英语中通常依据动词形式确定“Be/Get+V-en”两种“被动结构”,而“V1(需求型动词)+V2-ing”和“Be+V-able”也可以表达被动意义,各种结构的“被动性”体现出程度的差异。汉语中除了“被”等标志可以实现被动意义之外,也包括没有标志的被动表达。英汉语“被动结构”共同的基本功能是受事的前置和施事的隐含。在认知方面,与被动化密切相关的“及物性”不只是动词的特征,还应该根据整个结构来识解。“主动”、“中动”、“被动”概念范畴之间的边界并非清晰划定,三者共同形成“语态连续统”。每一种“被动结构”实现不同的功能,在各类语篇中的分布不同。英汉语对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采用不同的体现方式,同时“被动结构”中受事主语的“生命度”在英汉语中具有不同倾向。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意义和功能推动形式的发展,汉语近年来频繁使用的新“被”字构式可以视为一类范例。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本研究尝试性地结合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分析证实了语言范畴的连续性以及语言形式的语境依赖性。研究同时发现英语的“被动结构”对规则的依赖性更强,汉语的“被动结构”主要依靠词汇手段,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因此在英语语篇中“Be-结构”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其他结构。英语“被动结构”中的主语倾向于低生命度实体,隐含施事成分的比例更高表明该结构具有较强客观性,汉语“被动结构”中的主语生命度不受限制以及隐含施事成分的比例较低表明该结构的强主观性,因此“被动结构”成为英语学术语篇的一大特征,而在汉语同类语篇中则不明显。本文在功能主义视角下对英汉语共同的语义范畴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其理论意义在于探索性地沟通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假设,实践意义在于扩展了“被动结构”的研究范围,强调了语言对比分析中语义的重要性。本文的分析对以英语和汉语为目标语的教学和翻译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冯鸿燕,孙承荣[5](2012)在《法语英语主动结构表达被动意义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主动结构表达被动意义是法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通过比较法语和英语主动结构表达被动意义的语言现象,介绍法语、英语各自的表达方式,分析其共性及各自的特性,旨在借助学习者熟悉的英语知识,利用其共性促进法语知识的学习。
张玲[6](2009)在《英语中主动结构的被动意义用法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被动意义通常用被动结构表示,然而,为数不少的不及物动词的主动结构也能表示被动意义。这主要包括少量古英语的残存用法和不少由及物动词转化而来的不及物动词。主动结构的被动意义与相应的被动结构可能相似,也可能大不相同。其谓语表示的动作概念往往受主语的内在因素影响,但有时与主语关系不大。关于不及物动词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的问题,本文试略作比较分析。
王旭[7](2012)在《关于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的探究》文中认为被动意义通常用被动结构表示,然而为数不少的不及物动词的主动结构也能表示被动意义;这主要包括少量古英语的残存用法和不少由及物动词转化而来的不及物动词。主动结构的被动意义与相应的被动结构可能相似,也可能大不相同;其谓语表示的动作概念往往受主语的内在因素影响,但有时与主语关系不大。
曹依民[8](2014)在《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从句生成一项基于英汉平行数据库的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投射到语言时,受制于多种因素,比如概念可及性。以往的研究表明,基于生命度的可及性可以影响句法功能、句子结构、语态乃至语序的选择等。关系从句是检验这些成果之于复杂句的理想样本,因为其中心词的位置是固定的,从句语态的选择等形式与中心词的关系密切,特别是生命度等。对此,Gennari et al.(2012)进行五项实验,考察了基于生命度的提取顺序观与基于相似性的竞争观在生成关系从句语态、施事的隐现以及关系化标记的隐现中的作用。其实验结果促发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名词短语的竞争与生成关系从句的类型、语态选择、被动句施事的隐现、关系化标记的隐现之间的关系,以及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类型和语态选择的关系。上述实验研究的理论背景为基于生命度的提取顺序观和基于相似性的竞争观。前者关注有生-无生差异,后者侧重有生实体内部相似概念间的竞争。参照Silverstein(1976)的生命度等级划分——1ST&2ND>3RD> PRN/KIN>HUM> ANI> INA,可以发现:所谓的竞争发生在等级靠左的五个位置之间及内部。如此,提取顺序观和竞争观实际是同质的竞争架构,只是后者的分类更精密。因此,本研究把两个体系整合起来,构建了以上述生命度等级为基础的名词短语竞争体系。概念的相互竞争和干扰也是生成-分布-理解观(PDC)的核心内容,于是,该体系与PDC接轨,可以完整地考察关系从句生成与分布的关系。检验来自实验的结论,需要自然语言的验证,为此,本研究选择中英文叙事小说各5部,从中选择出符合关系从句标准的语料共6166条,建立了英汉平行数据库,标注了来源、页码、限定词、关系代词、中心名词的语法功能、被关系化名词的语法功能、中心名词的生命度、中心名词的语义角色、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从句的语态、竞争名词的生命度、被动句施事的隐现。利用SPSS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总体上,语料中关系从句的类型和语态的分布大致符合名词短语竞争体系的预测;名词短语的生命度分析越精密,其竞争的作用越明显,比如施事的隐现;另一些关系从句的分布模式更符合PDC的预测,如关系化标记的隐现。此外,还需纳入语境等因素,且语义角色在部分从句类型和语态选择上的作用甚至比名词竞争更显著。上述因素均存在跨语言差异。
王静[9](2014)在《汉英被动句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被动句作为汉语和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句式,一直是语法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综合性语言,词与词在句中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的形态变化和由一致关系所维持的主谓结构来表达;而汉语则不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分析性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形态变化和由一致关系所维持的主谓结构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和语序来表达,因而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借助“被”、“由”、“让”等来表达。就汉语的语法特点来看,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被动句往往与语义联系的比较紧密。当代语言学派十分重视被动句的研究,并尝试用格语法、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来分析汉语中的被动句,这些理论在分析汉语被动句的特点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英中被动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汉英被动句的历史演变及其异同问题,借此有效地解决被动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疑难点。
刘开富[10](1995)在《表达被动意义的主动结构与表达主动意义的被动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1 态范畴 |
1.1.1.2 被动态的划分 |
1.1.1.3 被动态意义研究 |
1.1.1.4 态的功能语义场研究 |
1.1.1.5 被动句交际语用意义研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2.1 态范畴 |
1.1.2.2 被动态意义研究 |
1.1.2.3 被动句交际语用研究 |
1.1.2.4 被动句认知研究 |
1.1.3 存在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3 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1 管约理论 |
1.3.2 功能语义场理论 |
1.3.3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1.3.4 认知语法理论 |
1.3.5 两种语言学流派理论的协配 |
1.4 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任务 |
1.4.3 研究方法 |
1.5 文本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读 |
2.1 态范畴 |
2.2 表被动意义的带-ся 动词 |
2.2.1 带-ся 动词的分类 |
2.2.2 带-ся 被动动词类型 |
2.2.3 带-ся 被动动词的界定标准 |
2.2.4 带-ся 被动动词的体形式 |
2.3 被动句类别 |
2.3.1 被动句的分类 |
2.3.2 意义被动句 |
2.3.3 动态和静态意义被动句 |
2.3.3.1 动态意义被动句 |
2.3.3.2 静态意义被动句 |
2.3.4 性质被动句 |
2.3.4.1 句法构造 |
2.3.4.2 语义特征 |
2.3.4.3 与带-ся 典型被动句的区别 |
2.3.4.4 性质主动句 |
2.4 两态的区分 |
2.5 两态转换及其条件 |
2.5.1 转换模式 |
2.5.2 转换限制 |
2.6 диатеза 与 залог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被动句的生成 |
3.1 词库 |
3.2 投射原则 |
3.3 题元理论 |
3.4 X-杠理论 |
3.5 格理论 |
3.6 动词的被动化和 NP 移位 |
3.6.1 动词被动化 |
3.6.2 NP 移位 |
3.6.3 NP 语迹 |
3.6.4 被动句生成过程 |
3.6.5 被动句生成的局限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被动句语义结构 |
4.1 被动句动词语义特征 |
4.1.1 语义特征 |
4.1.1.1 及物性(多价性) |
4.1.1.2 动作性 |
4.1.1.3 自主性和可控性 |
4.1.1.4 结果性 |
4.1.1.5 致使性 |
4.1.2 动词的限制条件 |
4.2 施事语义特征 |
4.3 受事语义特征 |
4.4 构成成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4.5 结构模式的语义特征 |
4.5.1 非自主性、承受性和结果性 |
4.5.2 概括事实意义 |
4.5.3 具体过程意义和非限制次数意义 |
4.5.4 情态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被动句认知特征 |
5.1 被动句认知特点概述 |
5.2 前景和背景 |
5.2.1 前景和背景 |
5.2.2 凸显原则与主语选择 |
5.3 象似性原则 |
5.3.1 顺序象似性 |
5.3.2 标记象似性 |
5.3.3 数量象似性 |
5.3.4 距离象似性 |
5.4 致使结构与力 |
5.4.1 致使结构 |
5.4.2 力与被动句 |
5.4.3 力与致使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被动句功能研究 |
6.1 被动句的语体功能 |
6.1.1 报刊政论语体 |
6.1.2 科学语体 |
6.1.3 文艺语体 |
6.1.3.1 小说文本的阅读和理解 |
6.1.3.2 小说文本分析的语言学方法 |
6.1.3.3 被动句的审美功能 |
6.1.4 公文事务语体 |
6.1.5 口语体 |
6.2 被动句的篇章功能 |
6.2.1 篇章概念及其特征 |
6.2.2 篇章中被动句的交际语用功能 |
6.2.2.1 篇章的交际语用功能 |
6.2.2.2 篇章中被动句的交际语用功能 |
6.2.2.2.1 交际意图功能 |
6.2.2.2.2 突出主题功能 |
6.2.2.2.3 凸显焦点功能 |
6.2.3 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
6.2.3.1 主题推进功能 |
6.2.3.2 主题转换功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主要内容和观点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书目 |
(2)主动与被动“倒逆”的英汉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汉语的被动意义 |
二、英语的被动结构表示汉语的主动意义 |
三、这种“倒逆”现象的语义特征 |
第一, 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汉语的被动意义的“倒逆”现象有如下语义特征: |
1、表达客观、概括、笼统、抽象。如 (54) (55) 。 |
2、预示一种趋向或表示某种取向。如 (56) (57) 。 |
3、体现某种语言习惯。如 (58) (59) 表示的是一种状态。 |
第二, 英语的被动结构表示汉语的主动意义的“倒逆”现象有如下语义特征: |
1、表示状态而不是表示动作, 如 (60) (61) 。 |
2、表示一种庄重、学究的语气, 如 (62) (63) 。 |
(3)《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及其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0.1 选题缘由 |
0.2 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0.2.1 研究现状 |
0.2.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0.3 选题意义 |
0.3.1 理论研究价值 |
0.3.2 实践指导作用 |
0.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
0.4.1 研究方法 |
0.4.2 语料说明 |
一、《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 |
1.1 被动结构的分布 |
1.2 被动结构的构成 |
1.2.1 受事NP1 |
1.2.2 介词标记M |
1.2.3 施事NP2 |
1.2.4 动词VP |
1.3 小结 |
二、《骆驼祥子》被动结构的英译 |
2.1 英译分为动词结构和其他结构 |
2.2 动词结构分为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 |
2.3 小结 |
三、《骆驼祥子》被动结构英译为主动结构 |
3.1 主动结构的形式 |
3.1.1 动词意义一致 |
3.1.2 动词意义不一致 |
3.2 被动结构英译为主动结构的原因 |
3.2.1 句法方面的因素 |
3.2.2 语用方面的因素 |
3.2.3 语义方面的因素 |
3.3 小结 |
四、《骆驼祥子》被动结构英译为被动结构 |
4.1 被动结构的形式 |
4.2 被动结构成分的处理方法 |
4.2.1 受事NP1的处理方法 |
4.2.2 介词标记M的处理方法 |
4.2.3 施事NP2的处理方法 |
4.2.4 动词VP的处理方法 |
4.3 小结 |
五、汉英被动结构的差异及其成因 |
5.1 受事NP1的差异 |
5.1.1 NP1的出现频率不同 |
5.1.2 NP1的语义角色不同 |
5.1.3 直接受事和间接受事充当NP1的情况不同 |
5.2 介词标记M的差异 |
5.2.1 M对施事NP2的附着强度不同 |
5.2.2 M的功能不同 |
5.2.3 M的地位不同 |
5.3 施事NP2的差异 |
5.3.1 NP2的出现频率不同 |
5.3.2 "介词标记+NP2"出现的位置不同 |
5.3.3 "介词标记+NP2"受强调的程度不同 |
5.4 动词VP的差异 |
5.4.1 VP的功能不同 |
5.4.2 VP的结构特点不同 |
5.4.3 VP的信息容量不同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4)功能与认知视阈下英汉语“被动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英汉语被动句的句法模式考察 |
2.1 转换语法视角下的 “句法研究” |
2.2 英语被动句的句法分析 |
2.3 汉语被动句的句法分析 |
2.3.1 “被”的句法地位 |
2.3.2 汉语被动句的句法分类及分析 |
2.4 英汉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 |
2.5 英汉语被动句研究简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与概念说明 |
3.1.1 研究问题 |
3.1.2 “被动结构” |
3.2 理论基础 |
3.2.1 范畴化 |
3.2.2 连续统 |
3.2.3 互补性 |
3.2.4 选择论 |
3.3 研究方法与语料说明 |
第四章 英汉语 “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
4.1 引言 |
4.2 英语中 “被动结构”的类型 |
4.2.1 被动语义的语言实现 |
4.2.2 Be-结构 |
4.2.3 Get-结构 |
4.2.4 V-ing结构 |
4.2.5 V-able结构 |
4.2.6 小结 |
4.3 现代汉语中 “被动结构”的类型 |
4.3.1 相关句式与分析层次 |
4.3.2 无标志被动式 |
4.3.3 有标志被动式 |
4.3.4 “被”的语义倾向 |
4.3.5 无标被动式和有标被动式的区分 |
4.4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形态句法特征 |
4.4.1 英语 “被动结构”的形态句法特征 |
4.4.2 汉语 “被动结构”的形态句法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功能与认知共性 |
5.1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功能共性 |
5.1.1 施事的隐含 |
5.1.2 受事的前置 |
5.2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认知共性(1):认知及物性 |
5.2.1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语义特征 |
5.2.2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认知基础 |
5.3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认知共性(2): “语态连续统” |
5.3.1 英语和汉语 “被动结构”在概念空间中的分布 |
5.3.2 英语 “被动结构”的概念空间 |
5.3.3 汉语 “被动结构”的概念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功能与认知差异 |
6.1 英汉语 “被动结构”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分布 |
6.2 英汉语 “被动结构”的认知差异 |
6.2.1 “主观性”体现方式的不同 |
6.2.2 “生命度”限制的不同 |
6.3 汉语被动标志的扩展使用 |
6.3.1 新 “被”字构式 |
6.3.2 新 “被”字构式的形式特征和语义解释 |
6.3.3 新 “被”字构式形成的动因与机制 |
6.3.4 新 “被”字构式形成的语言基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和应用价值 |
7.2 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5)法语英语主动结构表达被动意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法语英语中主动结构表被动意义语言现象异同的实证研究 |
(一)共性现象研究 |
1. 法、英语限定动词的主动结构表被动意义 |
(1)部分系动词 |
(2)法语“表被动意义的代动词”与英语某些及物动词用作不及物动词 |
2.法、英语不定式的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 |
(1)不定式作定语时 |
(2)不定式作形容词补语时 |
3.法、英语介词短语辅助主动结构表被动意义 |
(二)特性现象研究 |
1. 法语 “主动表被动” 特有的方式和手段 |
(1)法语代动词 |
(2)se faire, se laisser +不定式[4] |
(3)泛指代词“on”隐含的被动意义 |
2. 英语 “主动表被动”[6]特有的方式和手段 |
(1)进行时态在主动结构中表被动意义 |
(2)动名词在主动式中表被动意义 |
(3)英语不定式作主语补语时表被动意义 |
三、结语 |
(7)关于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动结构含有被劫意义的动词 |
二、主动结构被动意义与相应的被动结构的异同 |
(8)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从句生成一项基于英汉平行数据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验因变量 |
1.1.2 生命度与关系从句生成 |
1.1.3 概念相似度评分 |
1.1.4 英语和西班牙语概念相似度的操控 |
1.2 本文的研究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名词短语的生命度与关系从句生成 |
1.3.2 名词短语概念相似性与关系从句生成 |
1.3.3 关系从句的生成、分布与理解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句子生成观 |
2.1 基于生命度的提取顺序观 |
2.1.1 语言生成是增量的 |
2.1.2 提取顺序 |
2.1.3 概念可及与生命度 |
2.2 基于相似性的竞争观 |
2.3 生成-分布-理解观 |
2.3.1 生成 |
2.3.2 分布 |
2.3.3 理解 |
2.4 句子生成观的整合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语料采集 |
3.1.1 语料来源 |
3.1.2 语料采集步骤 |
3.2 数据库结构 |
3.2.1 数据库字段 |
3.2.2 数据库各字段内容 |
3.2.3 语义角色 |
3.2.4 数据库建设步骤 |
3.3 分析框架 |
第四章 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从句类型 |
4.1 关系从句类型分布 |
4.2 中心名词的语法功能与关系从句提取类型 |
4.3 中心名词的生命度与关系从句类型 |
4.3.1 中心名词的生命度与语法功能 |
4.3.2 中心名词的生命度与关系从句提取类型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从句语态 |
5.1 名词短语竞争与英语关系从句语态选择 |
5.1.1 名词短语竞争+语义角色与英语关系从句语态选择 |
5.1.2 名词短语竞争与英语关系从句语态选择 |
5.2 名词短语竞争与汉语关系从句语态选择 |
5.2.1 名词短语竞争+语义角色与汉语关系从句语态选择 |
5.2.2 名词短语竞争与汉语关系从句语态选择 |
5.3 讨论 |
5.4 与其它语言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名词短语竞争与被动式关系从句施事的隐现 |
6.1 实验的结果 |
6.2 数据库查询结果 |
6.3 数据分析 |
6.4 讨论 |
6.4.1 英语数据库结果与实验结果不一致 |
6.4.2 汉语数据库查询结果接近实验结果 |
6.5 与其它语言对比 |
6.6 小结 |
第七章 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化标记的隐现 |
7.1 实验的结果 |
7.2 数据库查询结果 |
7.3 数据分析 |
7.4 讨论 |
7.4.1 关系化标记的省略 |
7.4.2 关系化标记的存现 |
7.5 跨语言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与关系从句生成 |
8.1 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类型 |
8.1.1 英语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类型 |
8.1.2 汉语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提取类型 |
8.1.3 讨论 |
8.2 中心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语态 |
8.2.1 英语中心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语态 |
8.2.2 汉语中心名词的语义角色与生成关系从句的语态 |
8.2.3 讨论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名词短语竞争与生成关系从句的类型 |
9.1.2 名词短语竞争与生成关系从句的语态 |
9.1.3 名词短语竞争与被动式关系从句施事的隐现 |
9.1.4 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化标记的隐现 |
9.1.5 被关系化名词的语义角色与关系从句生成 |
9.2 研究不足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
9.2.1 研究不足 |
9.2.2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汉英被动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汉语和英语的认知学和类型学差异 |
第一节 汉语和英语的认知学差异 |
一、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
二、 汉语重主体,英语重客体 |
三、 汉语“散点”视,英语“焦点”视 |
第二节 汉语和英语的类型学差异 |
一、 分析型与综合型 |
二、 语音差异 |
三、 词汇差异 |
四、 语法差异 |
第三节 汉英被动句在认知学、类型学上的表现 |
第三章 汉语典型被动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
第一节 “被”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
一、 “被”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
二、 “被”的语法化过程 |
第二节 “叫”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
一、 “叫”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
二、 “叫”的语法化过程 |
第三节 “让”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
一、 “让”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
二、 “让”的语法化过程 |
第四节 “给”字被动句的语法化过程 |
一、 “给”语法化的词汇来源 |
二、 “给”的语法化过程 |
第四章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典型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一、 “被”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 “叫”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三、 “让”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四、 “给”字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五章 英语典型被动标记的语法化过程 |
第六章 英语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英语被动句的类型 |
第二节 英语被动句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七章 汉英翻译中汉英被动句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汉语被动意义英译 |
一、 汉语显性被动句英译 |
二、 汉语隐性被动句英译 |
第二节 英语被动语态汉译 |
一、 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主动句 |
二、 英语中主语的替换情况 |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被动句的语法教学 |
第一节 被动句的偏误分析 |
一、 关于意念被动句的偏误分析 |
二、 关于“被”字句的偏误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被动句的解决方案 |
一、 被动句的教学研究 |
二、 被动句的教学建议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英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D]. 王志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2]主动与被动“倒逆”的英汉对比分析[J]. 丰国欣.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 [3]《骆驼祥子》的被动结构及其英译研究[D]. 蔡建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4]功能与认知视阈下英汉语“被动结构”对比研究[D]. 贾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5]法语英语主动结构表达被动意义的比较研究[J]. 冯鸿燕,孙承荣.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6)
- [6]英语中主动结构的被动意义用法比较分析[J]. 张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5)
- [7]关于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的探究[J]. 王旭. 中国校外教育, 2012(33)
- [8]名词短语竞争与关系从句生成一项基于英汉平行数据库的研究[D]. 曹依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汉英被动句的比较研究[D]. 王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表达被动意义的主动结构与表达主动意义的被动结构[J]. 刘开富. 楚雄师专学报, 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