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昕[1](2021)在《叶圣陶“应需求诚”思想与初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叶圣陶先生是语文教育界的大师,为语文教育工作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给予了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的启发。“应需求诚”思想是叶圣陶写作思想的核心精髓,短小而精悍,言近而旨远。写作,这一语文学习内容,以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师生的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将遵照叶圣陶“应需求诚”思想的内涵,针对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一思想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指出了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探析了叶圣陶“应需求诚”写作思想的形成和内涵。首先从古代、时代和外国三个层面介绍了“应需求诚”思想的形成依据。其次从“应需”“求诚”的各自内涵以及二者的统一两个维度阐述了“应需求诚”思想的内涵。第三部分从实践层面出发,探寻“应需求诚”写作思想的实践和应用,既从叶圣陶本人身上挖掘,又在其他作文专家、特级教师的理论实践中探求,在新课程标准和高考作文命题中寻觅。第四部分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对初中的部分师生进行了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以形成了对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整体把握。第五部分是借助教育实习的机会,遵循理论和实践结合、问题和策略对应的原则,提出的“应需求诚”思想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启示和方法应用,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基于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应该革新写作观念、要营造应需环境、创设贯穿全程的读者、联动生活、完善写作过程等五个层面展开论述,辅之以教学案例的展示,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参考。叶圣陶先生的理论思想博大精深,无论是对今天还是未来的语文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意义。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反映,展现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自古以来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本论文立足叶圣陶的“应需求诚”思想,探索这一理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希望为改进写作教学问题、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楚慧杰[2](2021)在《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与英语听、说、读技能相比,英语写作过程具有更复杂的心理、语言学和文化等机制,因而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伴随着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解决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试价值倾向、过度依赖某种方法或模式和缺乏语言实践活动等问题,建构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以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英语写作教学转型的研究课题。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对英语学科写作教学改革的需求,本研究在基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深化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及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之上,采用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阐释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拓宽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视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和形成个人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理论、以及丰富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认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就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对社会、生活和学习所需的书面交流的技能,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自由表达意义和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写作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促进语言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写作的心理过程、语言哲学依据、文化基础和教学法基础四个部分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点探索:揭示了英语写作的心理过程机制;语言的结构(语形)、语言的意义(语义)和语言的使用(语用)等语言逻辑关系;英语写作超越“工具性”通达“人文性”的文化内蕴,进一步明晰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本质内涵;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后方法论”视角的必要性,为构建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进一步厘清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建构的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英语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维度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分别发放了 343份教师问卷和700份学生问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经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本研究在阐述理论基础和揭示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方法论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索:一是对“知识为本”和“素养为本”两种不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应坚持“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及其教学;二是在阐释“后方法”是对“方法”的一种超越与重建,后方法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不局限于理论原则、注重情境、重视教师进行理论建构和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的教学的基础上,倡导英语写作教学应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迷信”某种固定原则、方法或模式的传统,建立一种强调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方法论视角,以复杂性的思维审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解决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遭遇的困境;三是提出了实现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关键途径:提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出应通过写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学习活动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得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英语写作是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表达。对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探讨,既需要从多学科的理论角度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也需要基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不断的探索。本研究对此进行尝试,以期望能探索出一条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之路。
马小雅[3](2020)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乌鲁木齐市的中考已并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而根据自治区历年中考作文题《感恩,助我远航》(2019年)、《最温暖的陪伴》(2018年)、《属于我的小幸福》(2017年)、《我不怕,因为》(2016年)和《阅读,让我长大》(2018年)更容易写成记叙文,现在的新疆中考语文作文的趋势就是写记叙文文体,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显着。在升学压力之下,记叙文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是我校语文老师心中的痛,做了很多尝试,可能最终没什么效果。笔者从事教育工作5年来,该如何进行写作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在笔者心中的问题。听了学校老师的课,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发现往往存在一个问题:课堂上一片热闹景象,下来习作却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作为一个带有100多名学生的语文老师,篇篇作文精改精修却也是难以做到。所以,如何提高在校效率,尤其是写作课堂效率,真实有效地提升学生习作兴趣、帮助学生找到习作门道,是我做此研究的内在动力。本文以乌鲁木齐某中学为例,分四部分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阐述。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由、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案等。第一部分为初中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方案,详细阐述了实施背景、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实施原则、实施措施等,指导开展实践研究。第二部分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现状调查,对乌鲁木齐市某中学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现状,为下文的问题分析以及原因查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对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发现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实施方法较为单一、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缺乏时间保障、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实操性不高、对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认知尚有欠缺、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程度不够、忽视对作文情境材料的筛选、作文教学重“应试”轻人文性、教师对自身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认同度不高、教师自身能力有待于提高、对学生记叙文写作审题立意能力的训练有所欠缺、对学生记叙文写作列纲起草能力的训练、观察生活能力的训练、写作搜集素材能力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有所欠缺、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评分标准的设置缺乏针对性、学生作文反馈缺乏时效性。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过于程式化、情境设置缺乏对生活的考量、缺乏对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方式的具体指导、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认知存在偏颇、“应试”压力影响写作兴趣、缺乏阅读积累、教育理念不能满足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需要、课堂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需要、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师难以对大班额学生的写作进行细化指导、家庭因素影响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力度、学校及相关单位对教师关于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的指导培训工作缺乏、缺乏对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及训练的课时保障。第四部分根据问题归因,论述了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文情境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策略:创设生活化、有针对性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式;建立完整地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模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读写良性循环;创设有利于情境教学的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地学习、观摩、培训的机会。
谷小莉[4](2020)在《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时代,交际能力愈来愈重要,写作的交际功能逐步为学者们所重视。基于真实交际目的的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写作范式,为写作教学开辟了新的突破口。而案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研究。因而本研究从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出发,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将其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旨在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从“写作任务设计”、“写作内容生成”、“写作过程指导”及“写作评改创生”四个维度探索现阶段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学案例,并得出相应的思考与启示,以期为初中写作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基于“交际语境写作”视角,以荣维东、黄翀、林昭敏三位教师执教的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学案例为主要研究内容,遵循“理论梳理—课例分析—研究启示”的研究思路,探索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创造性,得出一些共性的启示。论文基本结构如下:绪论部分,本论文主要说明了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实施依据,主要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论基础、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基本特征及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的梳理。第二章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研究分析,主要从交际语境写作教例选取标准与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了框架建构,然后从写作任务设计、写作内容生成、写作过程指导、写作评改创生四个维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三章研究的结论及启示,本论文基于前文的案例分析,从教例对交际语境写作理念的落实与缺憾两方面提炼了研究的结论,进一步得出了交际语境写作理念对写作教学的启示。在结语中,本论文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在踏上工作岗位后,笔者将会对写作教学进行进一步探索。
高海芳[5](2020)在《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以核心素养为本,拉开了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的序幕,作为普通高中写作教学举足轻重的一类课型,作文讲评课由于在教学实践中长期面临“高耗低效”的问题,而被推到了改革的前端。普通高中阶段,如何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教学效率,解决学生的部分写作问题,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综合问卷调查、个案跟踪、典型作文分析来探讨并梳理目前作文讲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三个不同维度的调查分析,发现高中作文讲评课存在诸如讲评目的与结果游离、讲评内容与学生期待背离,教师指导具体化和学生修改升格双缺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错位、教师重视度与学生认识度不同步等问题。立足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深入挖掘其成因,发现教学视角固化、教学“结论化”、主体意识模糊化、教师综合素养欠优化等因素的影响根深蒂固。基于上述发现,立足语文核心素养,以“学情”为核心,提出以下对策。首先,转换视角,关注“成长”。立足18个学习任务群、学生立场、整体性和丰富性、发展视角等,关注课堂的健康“生长”。其次,优化量规使用,“程序性”贯穿教学全过程。聚焦“一核四层四翼”,在厘清课堂方向的基础上,不仅重视师生共建量规,为学生提供“程序化”的步骤指导,而且重视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再次,“互动”为抓手,“修改”为归宿。重视“亲历和体验”,在反批式、交流式、合作式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进行多层次修改。最后,通过理念赋能、专业赋能、自我赋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本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四章,第一章是作文讲评课的总论,为调查问卷的设置、课堂观摩后的反思以及教学对策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第二章是问题调查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调查分析,广泛而精准地发现问题;第三章深入剖析了问题的成因,为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第四章依据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一线教学提供了积极的策略参考,极具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结语,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前景的展望。
陈闪闪[6](2020)在《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吴勇是全国着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名师,他提出的“童化”作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其作文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作文教学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其中包括“童化”作文教学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以及预期效果;“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与实施策略;“童化”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局限之处以及其对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着和研读“童化”作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书面材料,分析与论述“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通过有目的地观察“童化”作文教学视频,总结吴勇老师“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基于访谈提纲与吴勇老师进行面对面交谈,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为本论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本文归纳出吴勇“童化”作文教学以下基本特征:习作教材适合学生写作训练;习作目标指向学生现实交往;习作内容定位“中国童年故事”;习作方法强调“精准性知识”;习作评价立足交流评改。在此基础上,“童化”作文教学将儿童游戏、阅读、想象、生活实践与文化体验等融于习作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与此同时,上述研究成果也给予现实中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五点启示:突显学生习作主体地位;活用习作教材内容;彰显习作交往功能;挖掘习作“故事”属性;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张梦莹[7](2020)在《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评语写作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语写作是作文评价的有效方式之一。改进作文评价策略,提升作文评语质量,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将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作文评语的写作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评语写作情况的异同,结合多元评价理论总结有效的作文评语特征,为教师作文评语质量提升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所选取作文评语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教师及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充分了解教师与学生对作文评语的态度、学生对教师作文评语改进建议与需求,为教师作文评语的改进与提升提供更多的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以及学者在作文评语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等。第二部分介绍了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作文评语写作状况、评语的具体特点。第三部分通过对评语的比较,分析两类教师作文评语的异同之处,总结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作文评语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结合多元评价理论和作文评语总结了有效的作文评语特征及有效性缺失的作文评语特征,为教师作文评语改进提出了几点启示。第五部分是对该研究的总结和展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对作文评语的认识是相同的,都认为作文评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都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作文评语在有效性、导向性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作文评语的评价主体、方式、内容、标准和目标五个方面来对作文评语进行改进,同时要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评语写作水平来提高作文评语质量。
盛雪冰[8](2020)在《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重要性不言而喻。打好学生写作基础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初中语文写作的教与学都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学生写作兴趣不足、教师写作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单一、反馈不及时,在应试压力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写作兴趣的培养等。因此,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改进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写作建议模块,鼓励积极合理的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改进写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语文写作能力、展示交流能力及评价能力的目的。近年来,各种网络智慧教学平台凭借其移动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逐渐被引入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空间与时间受限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自主化,有效地促进了作文教学的变革。本研究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出发,将畅言智慧课堂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探讨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效果,以达到改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设计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并以教师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将设计的写作教学活动进行实践。在每一轮行动研究中,根据访谈学生、活动观察反馈记录以及过程性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由此不断完善改进写作教学活动,直到确定最终的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流程。三轮行动研究之后,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以及学生作文评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了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研究表明,通过开展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写作习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并且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提升。
赵荣[9](2020)在《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对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写作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支架式教学是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其以建构主义与“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主张教师或者能力较高的同伴通过搭建支架的方式来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随着课标的改革与发展,教师也深刻地认识到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支架式教学的理念与当前所提倡的教学理念相契合,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统编本写作教学中,可操作性强,会给语文写作教学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改善写作教学的现状。笔者在阅读了大量与支架式教学以及写作教学相关的文献后,试图探究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对支架式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支架式教学在国内外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语文写作教学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第一章阐述了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支架式教学的应用原则和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在支架式教学视野下来探究当前初中统编本教材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首先对调查设计进行了介绍,紧接着从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对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三章结合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理念、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支架式教学的五个教学环节中结合相应的写作教学案例来探究支架式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小结。支架式教学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教学,灵活的搭建和使用写作支架,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李家萍[10](2020)在《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将“高考作文命题”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切入点,以高中作文教学者的观察视角来分析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对教学现状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深入探究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高考作文是对作文教学效果的最终反馈和显性证明,一定程度上指导并且制约着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中作文教学又为高考作文的成果展现打下基础,高考作文本质上是对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测量和评价。本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论述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较为具体地表明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切入点来进行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的缘由及学术价值,凝聚着重大的教育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干内容,根据2010年—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出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然后对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分别进行概括分析,以此诠释当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部分教学问题。最后,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谈到了作文教学观,提出了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和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考作文核心目标的要求,在对高考作文命题走向有了整体认知的基础上,精准细化总结出相应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以此明确作文教学指导方向。第三部分是结语,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肯定了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对一线作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期望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思路,同时也希望能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
二、浅谈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叶圣陶“应需求诚”思想与初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应需求诚”思想概述 |
第一节 “应需求诚”思想的形成 |
一、古代传统的继承 |
二、时代精神的汇总 |
三、国外经验的吸收 |
第二节 “应需求诚”思想的内涵 |
一、“应需”思想的内涵 |
二、“求诚”思想的内涵 |
三、“应需求诚”思想的统一 |
第二章 “应需求诚”思想应用 |
第一节 叶圣陶“应需求诚”思想实践 |
第二节 教育家“应需求诚”思想运用 |
一、名师的教学实践 |
二、专家的教学观点 |
第三节 课程标准和作文命题中“应需求诚”思想体现 |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应需求诚”思想 |
二、高考作文命题中的“应需求诚”思想 |
第三章 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一节 初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之调查 |
一、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
二、访谈结果总结 |
第二节 初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
一、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二、教师教学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应需求诚”思想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进一步实施方法和策略 |
第一节 革新观念,重构写作训练 |
一、树立“写作应需”的写作目的观 |
二、树立“写作求诚”的写作态度观 |
三、树立“联系生活”的写作内容观 |
四、树立“学生本位”的写作主体观 |
五、树立“教师下水”的写作实践观 |
第二节 寻求契机,营造应需环境 |
一、巧妙嫁接,寻求“应需”的写作契机 |
二、特设境遇,创建“应需”的写作背景 |
第三节 创设读者,贯穿写作全程 |
一、创新命题设计,创设想象读者信息 |
二、建立写作小组,共同搭建读者身份 |
三、寻求发表渠道,获取广泛读者反馈 |
第四节 联动生活,书写真实内容 |
一、命题贴近,易于写生活 |
二、体验活动,利于写真情 |
三、积累生活,便于写自我 |
第五节 完善过程,培养求诚人格 |
一、日常训练,未雨绸缪 |
二、写中构思,事半功倍 |
三、写后修改,精益求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应需求诚”思想下的初中写作教学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应需求诚”思想下的初中写作教学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源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
二、基于深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 |
三、出于对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与价值 |
第一节 英语写作的概念 |
一、写作的概念 |
二、第一语言写作、第二语言写作与外语写作的区别 |
三、英语写作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 |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及目的 |
二、英语写作教学与阅读及口语教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价值 |
一、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
二、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 |
三、发展学生思维 |
四、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
五、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 |
第二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
一、写作的心理转换理论 |
二、写作过程的“阶段模式” |
三、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 |
四、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模式 |
第二节 写作的语言哲学依据 |
一、语言逻辑概述 |
二、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及其“语言能力” |
第三节 写作的文化基础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
第四节 写作的教学法基础 |
一、几种主要的写作教学法 |
二、“后方法”语言教学 |
第三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 |
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 |
三、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
第四节 归因分析 |
一、“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
二、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
三、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
第四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理念 |
第一节 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一、“知识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二、“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 |
一、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
二、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 |
第五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论:后方法视角 |
第一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
一、后方法教学与折中主义教学 |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
第二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开放性 |
三、创造性 |
第三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
一、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 |
第六章 实现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途径 |
第一节 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
一、写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
第二节 通过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
一、活动及英语学习活动 |
二、英语写作学习活动 |
三、注重“学习活动”设计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 |
第三节 培养中学英语写作中的跨文化理解 |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
二、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英语写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价值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记叙文写作能力 |
2.语文情境作文教学实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五)研究方案 |
一、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案 |
(一)指导思想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内容 |
(四)操作方法 |
(五)教学设计 |
二、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 |
1.调查目的 |
2.研究问题 |
3.调查对象 |
4.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1.学生调查结果 |
2.教师调查结果 |
三、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学生、教师认为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
1.学生角度 |
2.教师角度 |
(二)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情感体验存在的问题 |
(三)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
(四)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
(五)归因分析 |
1.方案设计因素 |
2.学生因素 |
3.教师因素 |
4.家庭因素影响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力度 |
5.学校及社会因素 |
四、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有效性对策 |
(一)优化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案,改进课堂教学 |
1.创设生活化、有针对性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内容 |
2.运用多元化的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方式 |
3.建立完整地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评价模式 |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读写良性循环 |
(三)提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保障水平 |
1.创设有利于情境教学的条件 |
2.为教师提供更多地学习、观摩、培训的机会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实施依据 |
第一节 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 |
二、功能语言学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 |
三、情境认知理论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 |
第二节 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基本特征 |
一、写作任务明确 |
二、以交际为目的 |
三、作者角色多样 |
四、以读者为导向 |
第三节 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
一、语文课标中的初中写作能力 |
二、交际语境写作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
第二章 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研究分析 |
第一节 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研究框架 |
一、教例选取标准 |
二、教例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的研究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写作任务设计”分析 |
三、“写作内容生成”分析 |
四、“写作过程指导”分析 |
五、“写作评改创生”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教例对交际语境写作理念的落实 |
二、教例对交际语境写作理念落实的缺憾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一、训练口头作文,设计微写作任务 |
二、遵循交际目的,细化写作任务目标 |
三、传授写作策略,完善写作过程指导 |
四、优化写作评改,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作文讲评课总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特点及作用 |
三、常用方式 |
四、实践要求 |
第二章 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问题调查 |
一、师生问卷调查分析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二)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三)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二、作文讲评课教学个案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二)课堂实录:轻重有失衡,操作存误区 |
(三)研讨会示范课:重学生内化吸收引好评,观照现实要反思 |
三、学生作文分析 |
(一)研究对象说明 |
(二)讲评程序化:修改升格被忽视 |
(三)结果重复:同一习作问题反复出现 |
四、作文讲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讲评目的与结果游离 |
(二)教师讲评内容与学生期待背离 |
(三)教师指导具体化与学生修改升格双缺席 |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错位 |
(五)教师重视度与学生认识度不同步 |
第三章 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问题成因 |
一、教学视角固化 |
(一)固化于教师视角 |
(二)固化于高考视角 |
(三)固化于优秀作文赏析视角 |
(四)固化于“一次性”短视角 |
二、教学“结论化” |
(一)表扬形式化 |
(二)挑刺简单化 |
(三)指导“结论”化 |
三、主体意识模糊化 |
(一)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被忽视 |
(二)学生的读者意识被漠视 |
(三)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忽视 |
四、教师综合素养欠优化 |
(一)全新理念缺失 |
(二)教师自身语文素养欠优 |
(三)反思精神缺乏 |
第四章 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教学对策 |
一、转换视角,关注“生长” |
(一)立足18个学习任务群,认识写作的新概念和新类型 |
(二)立足学生立场,确定“生长点” |
(三)立足语文素养,勤注“生力水” |
(四)立足整体性、丰富性,增进“生长趣” |
(五)立足发展的视角,构建“生长链” |
二、优化量规使用,“程序性”贯穿教学全过程 |
(一)聚焦“一核四层四翼”,厘清课堂方向 |
(二)构建作文评价量规,以评促改 |
(三)提供“程序化”的步骤指导 |
(四)搭建学习支架 |
三、“互动”为抓手,“修改”为归宿 |
(一)以核心素养为本,重视“亲历和体验” |
(二)多维互动,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 |
(三)向内对话,培养读者意识 |
(四)“加减乘除”巧修改,多元共生 |
四、“赋能”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
(一)理念赋能,打造全新教育理念 |
(二)专业赋能,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 |
(三)自我赋能,着重落实反思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不足 |
1.1.3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具有研究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
1.5.2 吴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
1.5.3 总结与述评 |
1.6 概念界定 |
1.6.1 作文 |
1.6.2 “童化”作文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方法 |
1.8.1 文献法 |
1.8.2 观察法 |
1.8.3 案例分析法 |
1.8.4 访谈法 |
第2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 |
2.1 “童化”作文的现实依据 |
2.1.1 学生写作无内容 |
2.1.2 学生写作无动力 |
2.1.3 学生写作无方法 |
2.2 “童化”作文的理论依据 |
2.2.1 学生观:尊重学生 |
2.2.2 写作教学观:教学写作知识 |
2.3 “童化”作文的预期效果 |
2.3.1 教师:“教有所为” |
2.3.2 学生:“学有所得” |
第3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 |
3.1 习作教材:适合训练 |
3.1.1 辩证看待习作教材 |
3.1.2 将习作教材与学生对接 |
3.1.3 开发习作教材 |
3.2 习作目的:实现交往 |
3.2.1 树立交往意识 |
3.2.2 创设交往情境 |
3.2.3 具备“语用”知识 |
3.2.4 搭建对话平台 |
3.3 习作内容:书写“童年故事” |
3.3.1 留心学生的“故事” |
3.3.2 打开学生的“故事” |
3.3.3 包容学生的“故事” |
3.4 习作方法:运用“精准性知识” |
3.4.1 明确“精准性知识”的定位 |
3.4.2 优化“精准性知识”的呈现 |
3.4.3 完善“精准性知识”的环节 |
3.5 习作评价:在标准中交流 |
3.5.1 交流评改,教评结合 |
3.5.2 构建标准,精细评价 |
第4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及实施策略 |
4.1 “童化”作文实践过程 |
4.1.1 激发兴趣,主动习作 |
4.1.2 巧用范文,获取知识 |
4.1.3 激活言语,现场表达 |
4.1.4 运用知识,精准训练 |
4.1.5 指导评改,交流文化 |
4.2 “童化”作文实施策略 |
4.2.1 用游戏激发兴趣 |
4.2.2 用例文搭建阶梯 |
4.2.3 用想象丰富内容 |
4.2.4 用实践加深体验 |
4.2.5 用文化拓展题材 |
第5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评价与启示 |
5.1 “童化”作文教学评价 |
5.1.1 创新之处 |
5.1.2 局限之处 |
5.2 “童化”作文教学启示 |
5.2.1 突显学生习作主体 |
5.2.2 活用习作教材内容 |
5.2.3 彰显习作交往功能 |
5.2.4 挖掘习作“故事”属性 |
5.2.5 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评语写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作文教学 |
二、作文评价 |
三、作文评语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作文评语 |
二、评语写作 |
三、新手教师 |
四、熟手教师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评语现状 |
第一节 新手教师作文评语基本情况 |
一、评语写作情况 |
二、评语写作理念 |
三、作文评语的具体特点 |
第二节 熟手教师作文评语基本情况 |
一、评语写作情况 |
二、评语写作理念 |
三、作文评语的具体特点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评语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新手与熟手教师作文评语的比较 |
一、作文评语的相同之处 |
二、作文评语的不同之处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评语不足之处及原因 |
一、新手教师作文评语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
二、熟手教师作文评语的不足之处及原因 |
第三章 作文评语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有效的作文评语特征 |
一、评价内容 |
二、评价主体 |
三、评价目标 |
第二节 有效性缺失的作文评语特征 |
一、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
二、评价过程忽视学生的发展性 |
第三节 作文评语改进的启发 |
一、从作文评语层面 |
二、从教师自身层面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3 智慧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契机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语文写作 |
2.1.2 教学活动 |
2.1.3 写作教学活动 |
2.1.4 畅言智慧课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活动理论 |
2.2.3 掌握学习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2.3.2 教学平台在写作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3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设计 |
3.1 初中语文写作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实施 |
3.1.3 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 |
3.2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可行性分析 |
3.2.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析 |
3.2.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特征分析 |
3.2.3 学习者特征分析 |
3.2.4 教学环境分析 |
3.2.5 畅言智慧课堂功能及其对写作教学活动的支持 |
3.3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初步设计 |
3.3.1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3.3.2 教学内容分析 |
3.3.3 学习者分析 |
3.3.4 教学目标分析 |
3.3.5 学习资源设计 |
3.3.6 教学评价设计 |
3.3.7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4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行动研究 |
4.1 行动研究概述 |
4.1.1 研究计划与过程 |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1 制定计划 |
4.2.2 行动实施 |
4.2.3 观察分析 |
4.2.4 问题反思 |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3.1 制定计划 |
4.3.2 行动实施 |
4.3.3 观察分析 |
4.3.4 问题反思 |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4.1 制定计划 |
4.4.2 行动实施 |
4.4.3 观察分析 |
4.4.4 问题反思 |
5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效果分析 |
5.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1.1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5.1.2 问卷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3 作文评分效果分析 |
5.3.1 学生作文总体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
5.3.2 学生写作水平各个维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4.1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流程 |
5.4.2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效果 |
5.4.3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写作教学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 行动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六 前后测测试题 |
附录七 作文评分标准 |
附录八 写作教学活动观察反馈记录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一)探析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
(二)为教师在日后写作教学中提供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支架式教学 |
(二)写作教学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五)案例分析法 |
六、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语文写作教学方面的研究 |
(二)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国内外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第一章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及其应用要义 |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支架理论 |
二、建构主义 |
三、最近发展区 |
第二节 写作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的必要性 |
一、支架式教学与语文课程标准 |
二、支架式教学与统编本教材 |
三、支架式教学与学生发展特点 |
第三节 支架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
一、基于学情,建构支架 |
二、个性教学,促进效果 |
三、灵活教学,突出主体 |
四、角色定位,做好引导 |
第四节 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 |
一、搭建支架,了解学情 |
二、进入情景,营造氛围 |
三、独立探索,归还主体 |
四、合作学习,加强交流 |
五、效果评价,以评促写 |
第二章 支架式教学视野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搭建支架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二、创设情景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三、独立探索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四、合作交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五、效果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三章 支架式教学在写作教学中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写作教学中支架搭建方面 |
一、基于学生写作学习情况,灵活搭建写作支架 |
二、以课标与统编本教材为基础,巧妙搭建写作支架 |
第二节 写作教学中情景创设方面 |
一、创设真实型写作情景,表露真情 |
二、创设问题型写作情景,促进写作 |
三、创设任务型写作情景,带动思考 |
第三节 写作教学中独立探索方面 |
一、注重写作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
二、在写作探索中因材施教,适时引导 |
第四节 写作教学中合作交流方面 |
一、学生彼此做写作信息的分享者 |
二、学生彼此做写作作品的读者 |
三、学生彼此做写作作品的评改者 |
第五节 写作教学中效果评价方面 |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同为写作评价主体 |
二、以改进写作为目的,从多方面对写作内容进行评价 |
三、注重写作过程,灵活评价写作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 |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类型与材料取舍 |
二、高考作文命题的写作要求与价值取向 |
第二节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一、高中教师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
二、高中生作文写作现状调查 |
第二章 基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下的作文教学主体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主体 |
一、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素养 |
二、语文教师作文评改素养 |
第二节 学生主体 |
一、自主阅读与作文写作 |
二、文化传承与作文写作 |
第三章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作文教学观 |
一、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认知与发展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观 |
第二节 作文教学情感提升策略 |
一、育人教学为本,鼓励教学为主 |
二、明确教学导向,激发写作热情 |
三、树立科研精神,争做研究型教师 |
第三节 作文教学认知提升策略 |
一、深化作文教学认知 |
二、优化作文教学内容 |
三、完善作文评价指导 |
第四节 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 |
一、审题立意与鉴赏审美训练 |
二、素材积累与高考视角训练 |
三、写作情境与文体规范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2010-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命题材料汇总 |
附录 B 关于高中生写作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访谈提纲(教师访谈) |
致谢 |
四、浅谈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圣陶“应需求诚”思想与初中写作教学研究[D]. 王俊昕.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楚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情境教学实践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D]. 马小雅. 西南大学, 2020(05)
- [4]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例研究[D]. 谷小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普通高中作文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高海芳.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6]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D]. 陈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初中语文教师作文评语写作探究[D]. 张梦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D]. 盛雪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荣.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李家萍.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