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简答题探索

生物学简答题探索

一、对生物学简答题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刘杨[1](2019)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继2001年高中课程改革后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为使核心素养在生物学课程中得以落实,彰显生物学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宏观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初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尚存在些许误读,在教学改革热情中还掺杂着几许疑惑。另外,能否有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成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图析学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采用“理论构建——实证测评——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初中一线优秀生物学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初步确定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生物学教育专家对维度和要素的审阅意见;最后,以双重互证的形式构建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及其隶属的36个组成要素,五个维度分别是生物学知识内化、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命科学态度。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但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第二,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明晰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通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科学态度>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清晰地区别开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基于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初中生物学大概念,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研发程序,开发了包括试卷、量表、问卷在内的测评工具,并依次采用Rasch模型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验证得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然后,使用正式版的测评工具对130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使用SPSS 24.0、Winsteps 3.72.3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采用Bookmark法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等级水平划分。结果显示:(1)根据学生试卷测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4个水平,从水平Ⅰ到水平Ⅳ素养水平逐渐提升,在Ⅱ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2)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生命科学态度”分数呈现偏正态分布,较高分数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3)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与试卷测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也越好。第四,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揭示与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四方面的背景信息,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为生物学教育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结果显示:(1)学生因素中,女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男生;无留级现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留级生;非住校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住校生;参加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未参加者。(2)教师因素中,女性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低教龄教师、高学历教师、专业对口的教师教授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教授班级数量越少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越高;教研活动频次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留守(或随迁)儿童的素养水平显着较低;家中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家人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4)学校因素中,城市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学校学习资源丰富度的增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最佳班级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学校安全性的增强,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本研究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测评指标体系、评价工具、素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从国家宏观调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视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以探寻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对策。

赵金玉[2](2020)在《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面临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世界各国与各地区开始思索当今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21世纪的核心素养框架应运而生。国内政府和学者基于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并逐渐落实到到基本学科中。在生物学学科中,教育部于2018年正式颁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其中,生命观念凸显了生物学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学生必备的关键素养和核心能力。大概念是处于学科核心地位的生物学骨干知识,与生命观念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本研究围绕生命观念,以大概念为抓手,沿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怎么样的路线,展开了理论层面生命观念素养评价体系的开发以及实践层面生命观念素养的测评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本研究以参加生物学选考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定量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德尔菲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构建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研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初步构建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的测评指标及其权重,运用德尔菲法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的合理程度,最终确定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参考国际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开发出以测评试题为主的测评工具。通过小样本试测分析测评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系数以修正测评卷。最后运用优化后的测评卷实行大规模测评,分析生命观念总体表现及各个维度的表现。生命观念素养的测评是发展和提高生命观念的前提,也是达成生物学课程目标的关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生命观念与大概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概念是生命观念的组成部分;大概念是实现生命观念的教学内容;大概念是达成生命观念的途径。(2)通过Delphi法修正与检验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系数与进阶水平的生命观念素养测评框架,形成了精确有效的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体系。(3)通过两轮小样本试测,发现最终的测评工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有效性、难易程度适中,能够有效地区分被测者,开发了科学合理的生命观念素养测评工具。(4)以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采取真实情境下发展性评价取向的纸笔测验方式,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测评研究。通过测评发现: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主要集中在水平二和水平三;三类学校之间的生命观念素养的水平表现存在显着性差异;生命观念素养各维度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结构与功能观发展水平最高,进化与适应观的发展水平最低。学生在进化与适应观和稳态与平衡观上的发展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结构与功能观和物质与能量观上的发展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尹亚男[3](2020)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行为、结构与功能、遗传和进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生物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明确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指明了科学史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对目前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探寻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进行实践研究,期望可以为未来的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进行调查及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学校所在地济宁市四所高中的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充分了解了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经调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生物学科学史素材的整合存在困难;教师对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生物学科学史的教学策略开发不足;学生对生物学科学史的感兴趣程度不高;学生获取生物学科学史的途径有限;教学时间不足。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生物学科学史教学;采取多样化的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策略;拓宽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的途径;提高教师生物学科学史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所提出的策略,笔者设计教学案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在生物学课堂中进行生物学科学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并能够有效加强生物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最后,对上述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并进行了反思。

赵琳[4](2020)在《中国和加拿大高中生物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基础教育进行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工具,课后习题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检测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和调节教学进度。课后习题的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此为出发点,笔者对加拿大安大略省11年级生物学教材《Biology 11》(简称安省教材)与我国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简称2019人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部分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安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安省又作为加拿大的政治经济中心,它所采用的教材是加拿大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范本,因此两本教材都具有很好地代表性。比较研究发现:(1)栏目设置方面,两国教材课后习题栏目设置都清晰明了,不分伯仲。(2)目标要求方面,虽然两国教材都根据教学内容对相应的课后习题规定了目标水平和完成度,相比之下,安省教材课后习题对学生应掌握水平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层次和细节要求。(3)类型方面,两国教材课后习题类型均丰富多样,各具特色。(4)数量方面,虽然两国教材课后习题均十分恰当地安排在相应的教材内容之后,但更加注重实践的安省教材,其在节、章后所安排的课后习题数量明显多于2019人教版教材。(5)呈现方式方面,两国教材课后习题呈现方式均是多种多样,但2019人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呈现方式更加均衡。(6)描述特征和目标特征方面,安省教材中有情境来源的课后习题占比以及开放性课后习题占比均多于2019人教版教材。(7)内容特点方面,2019人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方式较为封闭,但比安省教材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涉及STSE理念的课后习题数量较少且内容简单;安省教材则更加注重对生物基本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和联系,而且与STSE相关的课后习题不仅内容广度大,设计更具有引导性和层次性。基于以上七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对教材课后习题部分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1)给出明确的课后习题目标要求,必要时可以注明评估方式并给出评价量表。(2)适当增加课后习题的总数量,特别是简答题、写作题、设计题等开放性课后习题的数量。(3)加强对生物概念和生物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注重课后习题层次的设置。(4)增加图文并茂的课后习题数量,并优化课后习题图片质量。(5)完善实践性课后习题的设计,彰显对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的探究。根据比较结果设计了一个体现STSE理念的课后习题案例,为生物学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周苏林[5](2021)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9月,新修订的人教版生物学教科书《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被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一年级使用。对于教师而言,新旧教材的更替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困惑。本论文立足于生物学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力求全面地展现其特色,旨在为生物学教师高效使用新教材提供帮助。本文从四个角度开展课后习题的研究。首先,从教材课后习题纵向比较的角度,通过分析比较新旧教材课后习题在呈现方式和题型数量上的变化,概括了新教材课后习题呈现的新特征。其次,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分析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情况。再次,从教师角度出发,提供给教师高效使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最后,从学生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给出了适于学生的答题方式。基于上述工作,本研究有如下结论:第一,相较于旧教材,新教材必修模块中的课后习题总量大致相同,但在各类题型的数量上存在极显着差异。新教材在保留一定数量优秀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删除立意不明、修订措辞不当和更改内容过时的习题。同时新教材中新增课后习题更加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和关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第二,新教材必修模块课后习题中所渗透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占比各不相同。其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将新教材课后习题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要素分析后,发现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第三,新教材课后习题中考查频率最多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为生命观念。但是一线教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存在偏差,通常认为课后习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这两个维度。第四,针对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主观题存在一定困难的现象。本研究开发的两种类型主观题评价量规有利于学生规范答题,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张丽[6](2008)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已有研究表明,在教育实践中最直接和持续的问题之一是学生非投入现象,这一现象随着普及教育的实现而尤为明显。而由学生的非投入引起的成绩低下和“高分低能”现象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大学生从行为、认知、情感三方面对教学活动的投入,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不仅对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展开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本论文的研究针对高中生这一群体,应用实证研究法来了解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的参与情况,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以及多个变量对学生参与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将生物考试成绩和生物科学素养测试得分作为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本研究选择上海市的重点高中格致中学的高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观察、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先后两年针对格致中学两届使用不同版本生物教材的全体高二学生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学生参与和学习结果具有相关性。(1)生物考试中多数题型的得分均同时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表现相关。(2)生物科学素养中精神、态度、伦理和情感部分的得分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相关,技能与方法部分素养的养成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相关,而基础知识部分素养的养成与三方面的参与都相关。积极的情感参与对三方面素养的形成都是必不可少的。2.影响学生参与的因素。(1)女生在行为参与方面明显多于男生,并且在学习中更多地依赖教师;在情感参与部分,女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占主导,而男生则以消极的情感体验占主导。(2)普通班的学生比理科班的学生表现得更加专心,并且有更多的乐趣体验。(3)使用老教材的学生在行为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上都明显优于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使用老教材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依赖教师。(4)母亲的学历对学生在生物学教学中各项参与的影响不明显,而父亲的学历对学生的行为参与以及深层次认知策略的使用都有显着影响。(5)不同教学风格的三位教师的学生在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三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6)参加生物双语课、生物竞赛和课外生物实验对学生的行为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都有较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参加生物竞赛的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明显减少,表现得更加独立。3.造成生物学习结果不平衡的原因。(1)学校工作安排上的倾向;(2)学生家庭中的影响;(3)学生功利性的学习态度;(4)教师的观念和教学策略的影响。4.提高学生参与、改进上海地区生命科学教学现状的几点对策。(1)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2)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方式;(3)体现主体性的学生地位;(4)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活动;(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6)完善合理化的课程设置。

蔡靓雯[7](2021)在《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是最具生物学特性的一个维度,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最基本的观念,为了探索生命观念核心素养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途径,本文尝试将7E教学模式运用于生物学课堂中,探索培育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范式,探究7E教学模式对结构与功能观培育的价值。本文在对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及7E教学模式的文献及书籍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等组实验法进行实验,在教学实验中选取了契合结构与功能观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等,并进行教学反思;利用SPSS和Excel等软件比较教学实践前后测的成绩,结合问卷调查分析7E教学模式对学生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7E教学模式与中下水平学生的成绩具有正相关性,7E教学模式影响下实验班中下水平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班,并具有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E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往较高水平发展,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还对思维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E教学模式影响下结构与功能观的形成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解答生物学问题及解决生活相关的问题上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在知识的迁移能力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2)7E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设计用意巧妙,其各环节的特点与优势相辅相成,使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其与5E教学模式相比,所增设的“激发”及“延伸”过程,更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及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的观念。7E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顺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更有利于生命观念的培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范例。(3)此次教育实践在数据分析与统计的基础上,总结了7E教学模式提高中下水平学生成绩和生命观念层次水平的原因在于——7E教学模式本身的特点及其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此次教育实践也证实了采用7E教学模式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概念学习以及锻炼多元智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国家对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本研究能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并期待更多学者及专家能对7E教学模式更进一步开发利用。

焦燕波[8](2008)在《上海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根据新课程改革中高中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生命科学素养测量的相关理论,调查研究目前上海市高中生生命科学学业水平的现状,探讨高中学生生命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4年制定的《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将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内容。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教学,也离不开高中阶段最终的检验环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本文以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结业考试的调查为切入点,从实践层面上对上海市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实施调查,结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和性质,探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需要的学业水平考试与生命科学素养测量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如何综合评价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水平。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加以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理念,回顾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测量模型和理论;详细阐述了生命科学素养的内涵和维度;探讨了高中生命科学学业水平与学生生命科学素养测量的相关性,分析了高中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考试对保障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水平的独特优势和社会影响。其次,本文调查分析了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结业考试的考试模式和试卷质量,然后根据课程标准编制了《上海市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测试》调查问卷,对上海市640名高中生进行了生命科学素养测量,认为目前上海市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培养上很多学生远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本研究分析了学校类型、学生文理分科对培养学生生命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分析中发现缺乏相应的考试监督制度影响了目前高中结业考的质量和积极性,需要教育相关部门规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最后,本文认为关于生命科学素养的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本研究有助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发掘其他形式的问卷编制方法和调查方法,对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测量加以改善和发展。希望本文能对后来从事此方向的研究者提供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理论策略和实践操作策略,有助于促进生物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生命科学素养理念。

张延卿[9](2020)在《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适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为了解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旨在有的放矢地提出有效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性策略,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首先,对大量文献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现状,界定了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并根据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内容,将其分为制作类、文献分析类、野外调查类、人物访谈类、实验探究类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五类,并论述了开展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对济宁地区部分高中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教师对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由于考试压力、时间紧张等原因,高中生物学教师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数量非常少;多数教师希望能改善现状,并提出了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议;学生对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期望值较高。依据调查结果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在高中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要遵循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自主探究与分工合作相结合、主体性与指导性相结合、计划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及有效开展的对策,主要包括:提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合理选题,有效进行活动设计、合理组织开展、及时有效评价等。同时分析了高中生物教材中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为了更好地将策略运用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相关教学案例,并将这些案例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巩固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生物学成绩也有较大提高。这说明在高中开展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效果的。

丰琪[10](2020)在《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基本理念,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归纳理论基础和进行思维导图概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初中学生生物学学习现状和分析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的可行性;其次,在实验班的新授课和复习课上使用思维导图教学,而对照班不使用思维导图教学。通过对实验前后调查问卷的分析、课堂观察和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差异等方法,探究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最后得出结论,分析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第一,思维导图能够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第二,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第三,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本实验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的及时性和课程的选择。但实验样本较小、研究区间较小等是本研究的局限之处。本研究为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为本人的研究丰富了理论和实践经验,希望本研究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对生物学简答题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生物学简答题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素养的评价
        1.1.2 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改的成效
        1.1.3 教育评价已逐渐由知识的评价转向素养的测评
        1.1.4 监测性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1.5 现行测评工具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缺乏针对性
        1.1.6 初中阶段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测评的主要对象
    1.2 研究主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素养
        2.1.1 概念梳理
        2.1.2 研究缘起
        2.1.3 框架体系
    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2.1 概念梳理
        2.2.2 生命观念
        2.2.3 科学思维
        2.2.4 科学探究
        2.2.5 社会责任
    2.3 素养的测评
        2.3.1 概念梳理
        2.3.2 测评的目标取向
        2.3.3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2.3.4 相关因素问卷设计
        2.3.5 测评试题的研制
        2.3.6 评分理念
        2.3.7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定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整体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现象图析学理论
        3.1.2 项目反应理论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
    3.5 研究对象
    3.6 创新之处
第4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编码信度分析
        4.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出现频次分析
        4.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聚类结果分析
        4.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的科学性分析
        4.3.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说明
        4.3.6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设计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评价指标
        5.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结构
        5.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判断矩阵
        5.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设计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试卷
        6.3.2 测评量表
        6.3.3 调查问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及相关因素
    7.1 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7.2 测评工具质量特征
        7.2.1 试卷的质量特征
        7.2.2 量表的质量特征
        7.2.3 问卷的质量特征
    7.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分析
        7.3.1 学生试卷测评成绩分析
        7.3.2 学生量表测评成绩分析
        7.3.3 学生试卷成绩与量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7.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7.4.1 学生因素的分析
        7.4.2 教师因素的分析
        7.4.3 家庭因素的分析
        7.4.4 学校因素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8.1.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8.1.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
        8.1.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
        8.1.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
    8.2 研究建议
        8.2.1 国家宏观调控
        8.2.2 家庭教育
        8.2.3 学校教育
        8.2.4 教师专业发展
    8.3 启示
        8.3.1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再理解的启示
        8.3.2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8.3.3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8.4 局限
        8.4.1 研究自身的局限
        8.4.2 研究样本的局限
    8.5 展望
        8.5.1 扩大研究范围
        8.5.2 推广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核心素养
        3.形成学业评价促发展的局面
        4.发展生命观念素养以落实课程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大概念的相关研究现状
        2.核心素养内涵研究现状
        3.核心素养的框架研究现状
        4.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现状
        5.生命观念素养的内容研究现状
        6.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研究现状
        7.大概念与生命观念的关系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界定
        1.生物学大概念
        2.核心素养
        3.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4.生命观念
        5.评价体系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五)研究理论基础
        1.细化理论——指标分级的原则
        2.经典测量理论——评价工具修正的基础
        3.教育目标分类学——素养水平划分的依据
        4.目标控制论——测量与评价的价值诉求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1.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研究假设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大概念与生命观念素养的关系研究
        2.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生命观念素养评价工具的开发
        4.大规模实施生命观念素养的测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三、大概念与生命观念的内在关系
    (一)生物学大概念的内涵及价值
        1.生物学大概念的内涵
        2.生物学大概念的价值
    (二)生命观念的内涵与价值
        1.生命观念的内涵
        2.生命观念的教育价值
    (三)大概念与生命观念的内在联系
        1.大概念是生命观念的组成部分
        2.大概念是生命观念的教学内容
        3.大概念是生命观念达成的途径
四、聚焦大概念的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生命观念素养的内容体系
        3.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的确定
        4.生命观念素养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二)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修正
        1.确定专家小组
        2.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3.发放与回收问卷
        4.确定指标筛选标准
        5.检验指标体系
    (三)生命观念素养的水平划分
        1.生命观念素养的总水平划分
        2.生命观念素养下位指标的水平划分
五、生命观念素养测评工具的开发与修正
    (一)题型选择
    (二)试题的编制
    (三)试题的双向细目表
    (四)测评卷的检验与优化
        1.选取样本进行预试
        2.试卷的质量分析
        3.生命观念素养测评卷的修正
六、生命观念素养评价的实践研究
    (一)评价目标
    (二)评价对象
    (三)测评原则
        1.测评情境的科学性原则
        2.测评过程的发展性原则
        3.测评方式的开放性原则
    (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五)评价结果与结论
        1.生命观念素养的总体表现
        2.生命观念素养各个维度上的表现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生命观念与大概念相辅相成的关联
        2.精确有效的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3.科学合理的生命观念素养测评工具
        4.普通高中学生生命观念素养的发展水平
    (二)不足与展望
        1.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使用
        2.关于提高生命观念素养的教学研究
        3.高中生不同年段的生命观念素养的差异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访谈提纲
附录2 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指标及诠释
附录3 《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附录4 生命观念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5 测试题目与指标对应的双向细目表
附录6 普通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测评试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的要求
        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内在需要
        三、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科学史
        四、生物学科学史
        五、生物学科学史教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HPS教学模式
    第三节 学科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科学史的内在联系
    第四节 核心素养下生物学科学史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生命性原则
        三、探究性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方法和对象
    第三节 调查实施
        一、问卷编制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三、问卷调查
    第四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二、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师对生物学科学史素材的整合存在困难
        三、教师对生物学科学史的教学策略开发不足
        四、学生对生物学科学史的感兴趣程度不高
        五、学生获取生物学科学史知识的途径有限
        六、教学时间不足
    第六节 解决策略
        一、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生物学科学史教学
        二、采取多样化的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策略
        三、拓宽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的途径
        四、提高教师生物学科学史教学能力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案例与实践
    第一节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科学史内容统计分析
    第二节 案例设计
        一、《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
    第三节 教学实践
        一、实践目的与假设
        二、实践对象的选择与变量控制
        三、实践设计与实施
        四、实践结果及分析
        五、实践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教师访谈纲要
    附录4 生物学科学史教学实践效果调查问卷
致谢

(4)中国和加拿大高中生物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
        1.1.2 课后习题是教材内容的再现和巩固
        1.1.3 高中生物学教材课后习题使用现状
        1.1.4 进行课后习题比较的重要性
    1.2 课后习题比较现状
        1.2.1 国内各版本课后习题比较研究现状
        1.2.2 国内与国外课后习题比较研究现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选择
    2.2 选择加拿大安大略省教材进行课后习题比较的原因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理论
        2.4.2 联结主义理论
        2.4.3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5.1 研究目的
        2.5.2 研究意义
    2.6 研究创新点
3 中国和加拿大生物学教材课后习题的比较分析
    3.1 课后习题栏目设置的比较
    3.2 课后习题目标要求的比较
    3.3 课后习题类型的比较
    3.4 课后习题数量的比较
    3.5 课后习题呈现方式的比较
    3.6 课后习题特征的比较
    3.7 课后习题内容特点的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案例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5)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现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访谈法
    七、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材
        (二)习题
        (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评价量规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二)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第三章 人教版新旧教材必修模块课后习题比较分析
    一、课后习题呈现方式的差异分析
        (一)栏目设置的差异
        (二)题型分布的差异
        (三)习题插图的差异
    二、课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一)课后习题总体比较分析
        (二)节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三)章后习题数量比较分析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变化实例
        (一)删除旧教材中问题宽泛习题
        (二)保留旧教材中基础性习题
        (三)改进旧教材中内容过时习题
        (四)修正旧教材中语言不严谨习题
        (五)原创高考情境习题
第四章 新教材课后习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分析
    一、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分析
        (一)生命观念素养要素及例题分析
        (二)科学思维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三)科学探究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四)社会责任素养要素及实例分析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情况
        (一)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上的分布情况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生命观念要素分布情况
        (三)新教材课后习题科学思维要素分布情况
        (四)新教材课后习题科学探究要素分布情况
        (五)新教材课后习题社会责任要素分布情况
第五章 新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及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
    一、针对一线教师对新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的访谈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提纲
        (四)访谈记录与结果
    二、新教材课后习题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
        (一)主观题评价量规开发流程
        (二)检测试题的选取与初次发放和回收
        (三)分析性量规等级和指标的确定
        (四)分析性量规的应用和修订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新教材课后习题例题
    附录二 新教材课后习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分布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检测试题
    附录五 检测试题回答典型实例
在读期间所获奖励和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一章 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有关论述
        一、教学过程及其组成要素
        二、传统教学过程与现代教学过程的比较
    第二节 关于学生参与的理论研究
        一、学生参与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参与的理论基础
        三、现阶段我国关于学生参与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科学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界定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分析
        二、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教师教学风格的相关理论
        一、“风格”的概念界定
        二、“教学风格”的概念界定
        三、教学风格的分类
第二章 研究的实施
    第一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步骤
        二、被试的选择
    第二节 学生参与问卷的建立和施测
        一、实地课堂考察
        二、问卷的初步建立
        三、问卷的试测及修改
    第三节 学习结果的检测
        一、生物测验卷的设计及施测
        二、生物科学素养测试题的设计及施测
    第四节 教师教学风格的质性研究
        一、共识
        二、特色
第三章 研究的结果
    第一节 学生参与和学习结果的相关性
        一、学生参与和考试成绩的相关性
        二、学生参与和生物科学素养得分的相关性
    第二节 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性别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二、班级类型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三、教材版本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四、父母学历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五、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六、相关课程或活动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一、学生参与对生物考试成绩的影响
        二、学生参与对生物科学素养的影响
        三、理论意义
    第二节 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性别
        二、班级类型
        三、教材版本
        四、父母学历
        五、教师教学风格
        六、相关课程或活动
    第三节 对生物学学习结果的探讨
    第四节 研究结果对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一、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二、倡导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三、体现主体性的学生地位
        四、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六、完善合理化的课程设置
附录一: 问卷设计
附录二: 试测问卷
附录三: 正式问卷(一)
附录四: 正式问卷(二)
附录五: 问卷(二)的标准答案及分值安排
附录六: 教师教学风格访谈提纲
附录七: 高二期终考试卷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及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半结构式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生命观念的内涵
        (三)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
        (四)结构与功能观的研究进展
        二、7E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界定
        (二)7E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三)7E教学模式对生物学教学的价值
        (四)7E教学模式与结构与功能观的联系
        三、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结构与功能观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学科结构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现况调查的实施
    第一节 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现状调查问卷的实施
    第二节 教师结构与功能观培育的现状访谈调查
第三章 7E教学模式下结构与功能观形成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7E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教学反思
        二、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反思
    第二节 教学前测与后测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前测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后测
        三、《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前测
        四、《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后测
        五、《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前测
        六、《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后测
第四章 学生期末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后测的实施
    第一节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形成调查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7E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二)7E教学模式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培育提供参考范式
        (三)7E教学模式能促进结构与功能观高水平层次的发展
        (四)7E教学模式对学生结构与功能观形成效果显着
        (五)7E教学模式对中下水平学生影响较大的原因
    第二节 反思
        (一)本研究的研究周期较短
        (二)研究者经验不够丰富
        (三)研究对象数量较少
        (四)课程资源的来源渠道较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生物学学科素养的内容
    附录2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培育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3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前测)
    附录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后测)
    附录5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前测)
    附录6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后测)
    附录7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前测)
    附录8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后测)
    附录9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形成调查问卷
    附录10 实验前两班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附录11 实验后两班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附录12 实验前对学生进行访谈记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上海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国内外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世界理科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章 科学素养和生命科学素养及其测量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测量理论
    二、生命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测量理论
第三章 高中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高中毕业会考体制的思考
    二、国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
    三、上海市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结业考试试题的研究分析和讨论
    一、上海市高中生物(或生命科学)结业考试的形式
    二、上海市高中生物(或生命科学)结业考试笔试试题的分析和讨论
    三、上海市高中生物(或生命科学)结业考试实验考查的分析和讨论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的实践调查
    一、测试卷的设计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四、调查方法
    五、测试卷试题质量分析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素养测试》研究分析和讨论
    一、划定学生生命科学素养水平的等级
    二、知识与能力测试题的研究分析
    三、过程与方法测试题的研究分析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测试题的研究分析
    五、比较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生命科学素养水平
    六、比较选择不同高考科目的学生生命科学素养水平
第七章 结论和反思之处
    一、结论
    二、反思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理论依据
第三章 济宁地区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论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实施原则
    第二节 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案例
    第一节 “能工巧匠”——制作简易动画
    第二节 “明察暗访”——调查植物种群密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初中生物学教与学现状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探讨
    第二节 国内外思维导图教学研究进展
        一、国外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
        二、我国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
第二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脑科学理论
    第五节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六节 图式理论
第三章 思维导图概述
    第一节 思维导图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思维导图的特征
    第三节 思维导图的绘制
    第四节 学生思维导图绘制评价量规
第四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验安排
第五章 相关调查研究
    第一节 初一学生生物学学习现状调查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初一学生中的基本应用情况调查
    第三节 学生访谈
第六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及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对照班和实验班的确定
    第二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生物课堂的教学案例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新授课中的教学案例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中的教学案例
    第三节 实验中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初一学生生物学学习现状调查
    附录B 思维导图在初一学生中的基本应用情况调查(前期)
    附录C 思维导图在初一学生中的基本应用情况调查(后期)
    附录D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中段质量抽测生物科试卷
    附录E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测试题
    附录F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科期末测试(一)
    附录G 《人体的呼吸》章节测验
    附录H 《神经系统的组成》测试题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对生物学简答题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 刘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2]聚焦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体系研究[D]. 赵金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学科学史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D]. 尹亚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和加拿大高中生物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D]. 赵琳. 河南大学, 2020(02)
  • [5]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研究[D]. 周苏林.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6]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D]. 张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实践研究[D]. 蔡靓雯.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8]上海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探究[D]. 焦燕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延卿.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研究[D]. 丰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生物学简答题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