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朝建业

论六朝建业

一、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论文文献综述)

倪晓明[1](2021)在《《论衡》会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会通”的角度切入《论衡》的研究。文章从书与人两条线交融的视角出发,试图挖掘作家身份与文本形态的融会贯通属性。总体上,文章又分文体、文本、文心、文脉四个范畴,而王充的士大夫身份是勾连四个范畴的桥梁。第一章谈王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化动因。《论衡》是王充创作实践与认识观念的统一体。在“论”体层面,王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体意识。与兰台文人作家群相比,王充的批判气质使其能对“论”体进行深入探索。从王充到刘勰,展现的是文体探究由朦胧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文体发展历程。“论”体的正俗功能,促使王充将其作为“疾虚妄”的选择;王充的博通之学,则为其驾驭“论”体提供客观保障。越文化、书肆、班氏家族,共同铸就王充的博通学风。王充的个人气质与学术素质使其与“论”体交融为一,相互成就。第二章从文本素材角度还原了王充的士大夫身份。《验符》篇涉及的素材大多是汉代的文书,王充对文书内容进行节录与转写处理后,将其移入《论衡》的文本之中,而官吏身份是其能够阅读官方文书的前提,他对文书的熟悉也是其官吏身份的反映。这表明王充的真实身份应当是融“文人”与“官吏”于一身的士大夫。王充征引文书有两大意义:其一是文书的史料价值。《论衡》所载汉事与常见史书存在详略不同、文字出入等差异。其二是征引素材的宣汉意义。王充将政府公文用于文章写作,含有宣汉的政治意味。此举致力于匡正儒生的复古观念,是从素材到理念的双重纠偏。第三章谈王充颂汉的文化意味。为汉辩护是王充创作《论衡》的首要动机,是其为文之用心。首先,王充的颂汉理念与其对《春秋》的继承密不可分。《春秋》“惩恶劝善”的理念为王充“颂汉”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其次,王充与东汉前期的其他文士存在颂汉理路的细微差异。王充依违五经,东汉文士依附五经。东汉其他文士对汉德的歌颂不出经义的范畴,王充的颂汉则超出了五经的界限。东汉文士通过依附往圣的方式抬高汉圣,王充则通过对比往圣的方式以凸显汉帝王的优越性。第四章谈《论衡》在后世的接受。总体来讲,20世纪以前的《论衡》评价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态势。由于历代的文章评判标准不同,《论衡》的评价也随之起伏不定。黄晖撰写的《论衡校释》是融“会校”与“通释”于一体的“会通型”学术专着。张舜徽先生对《论衡》之接受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张氏由《论衡》崇博尚通的学风奠定自身博通的治学路径。其二,张氏服膺《论衡》贬斥师法与其自身转益多师的学术阅历有关。其三,张氏以《论衡》“作”、“述”、“论”三科为依托,由考辨体例到编纂语选,实现了体用的会通。其四,张氏由认同《论衡》“反是古非今”理念,到推崇知今之学,将教学与科研、时代与学术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党丰[2](2021)在《汉晋时期江西历史地位的变迁——以墓葬材料为中心》文中提出江西深处南方腹地,三面环山、一面向水的地貌特征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汉晋时期,随着帝国统治的崩溃和政治中心的南移,在南中国具有天然区位优势的江西于南北政权及南方政权内部的分立对峙间实现了由"边陲之郡"到中流重镇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本区墓葬也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东吴时期赣中北高等级墓葬的出现、东晋以后墓葬分布范围的向南扩张以及各期墓葬面貌所体现的江西于区域文化交流中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等,皆是本区开发程度日渐深入、历史地位稳步提升的具体表现。

朱寒青[3](2021)在《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文中指出佛教初传中国以后,在魏晋南北朝进入中国化的重要时期,奠定了此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佛教与地区社会的结合,是佛教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具体实践。中国各地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地方特色,佛教在不同地方的传播自然要采取不同的路径。南北朝政治的多变,又使佛教在社会中的建设历史更为复杂多绪。以南方的会稽地区为例,东晋南朝会稽佛教曾一度为人所称道,但佛教渗入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表现的动态性和地区特性却罕见关注,值得做更深度的考察。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史籍中会稽地区僧尼与佛寺这两个传播载体的踪迹,发现二者形成了适应会稽人口结构与信仰需求的时空分布。第二章讨论东晋南朝僧团逐渐纳入国家管控的过程及其对会稽僧团的影响。在佛教知识流动和皇权复兴的背景下,南方统治者通过征召高僧、设立僧官和编修官方经藏等方式,以建康权力为主导,确立了全国僧团在组织、行为和心理上的秩序。第三章分析会稽主要的佛教义学与崇拜活动。会稽地区除法华学一直特为发达以外,先后流行过般若、毗昙、涅盘、成实等佛理学说,以及弥勒、弥陀的净土崇拜,显示会稽佛教在东晋以后迅速世俗社会化,适应民众的信仰心理。第四章关注会稽地区儒、道、佛三教关系。会稽士族曾保有汉儒学风和道教信仰的遗留,但随着家风家学的转变以及与政治利益的考量,以余姚虞氏和山阴孔氏为代表的大族渐渐以儒兼佛、以道兼佛,发生信仰转向。在会稽的山岳信仰空间中,佛道二教势力则有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冲突。第五章论述东晋南朝会稽佛教为后一历史阶段的隋唐越州留下的历史遗产。大一统的新局势打破了建康对地方佛教的结构性压力,借助深入地方社会的建设基础,隋唐越州义理佛教强势复兴,成为江南佛教中心。而在唐人的精神世界中,有关东晋南朝会稽佛教的记忆大多脱离了宗教观点,与当时文化风尚相联系,真实的历史经历了文化意涵的再塑造。本文通过分析东晋南朝佛教与会稽社会的结合的条件与方式,旨在从一个侧面对这时期的宗教、地区与国家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做更深入的研究。

李晨瑛[4](2021)在《宋词中的汴梁京都与金陵古城》文中指出汴京,作为宋代的都城,是最直接承担着宋代兴亡结果的城市;金陵,则是宋代的文化名城。两座城市负载了独特的历史内涵,表现出宋代不同阶段的文人情感、士人心态与社会风貌。宋词,是我国宋代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宋词中出现了大量的城市描写,这些描写留下了那个时代最为丰富的城市生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史书的记载进行了佐证与补充。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围绕汴京与金陵的特殊地位与文化内涵、汴京与金陵的城市沿革,以及二者在宋词中的独特文化价值展开论述,并对宋词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论说,通过对宋词中这两座城市的关照和梳理,以期探寻出许多隐秘的文化因子。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这一部分主要论析宋词中“汴京”的形象。在宋词中,汴京的形象是丰富多元的,既有夜夜笙箫、车水马龙的繁华升平,亦有清旷秀美、壮丽恢弘的别样景致,还有神州沦落、山河破碎的残破萧条。第三部分为第二章。金陵的形象,在宋人笔下,突显出一种风情浪漫的气质。中原陆沉的悲剧,激发词人的爱国之情,虎踞龙盘的帝王之气亦时常激荡在词中。昔年台城繁华,如今只留遗迹,使宋代词人不禁发出咏史怀古、感怀当下的喟叹,故此古意沧桑的金陵形象跃然纸上。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这一部分主要论析“汴京”与“金陵”双城书写的文化内涵。在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宋代,汴京与金陵成了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两座城市负载了独特的历史内涵,表现出宋代不同阶段的文人情感、士人心态与社会风貌。从地域文化透视宋词,两座城市尽管在宋人笔下都是极美的,但两者美的本质不尽相同:既有人工美与天然美的差异,也存在现实感与历史感的不同,以及群体共鸣与个体感受的迥异。自家国情怀而言,汴京与金陵的重要性对于宋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汴京是都城,是国家的象征。南渡之后,更是故国之思的寄托。对于金陵则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多是理性的关照与反思和历史的记忆。探讨宋人笔下的汴京与金陵,有助于我们从更为深广的层面去研究宋词,对我们更好地把握宋代文人的生态与心态,是大有裨益的。

陆帅[5](2021)在《江南的具象:吴都建业的物质图景及其特徵》文中研究表明六朝江南地方的文化演进过程,是魏晋南北朝区域历史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在族群关系、语言习惯、知识信仰、家族家风、社会习俗等方面稹累丰富[1]。然而,"地方"的构成,还应包括各类"可见"之物[2]。由此将眼光转向形而下的层面,六朝江南更爲具象的物质图景,同样令人很感兴趣。比如説,在最爲核心的都城建业(建康)地区,城邑景观、日常器用、

李敏[6](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黄玉媛[7](2020)在《鲍照行旅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鲍照是南朝宋元嘉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孤出于时代,为后世所重。观其一生,为仕途而行旅是他生存模式的真实写照。研究鲍照的行旅诗歌,有利于我们进行双向审视,既可以在南朝的社会与历史、以及在士文化的大背景下了解鲍照的宦游经历,帮助我们对他的生存处境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而在多个方面了解鲍照其人其诗,又可以在鲍照的行旅过程与心理历程中,感受南朝行旅诗创作的整体背景,探寻行旅背后蕴含的时代特色与文化意义,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本文以鲍照的相关史料与文学作品为基础,分四个部分对鲍照行旅诗作综合研究。第一部分,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分析鲍照行旅的动因,并梳理他的行旅历程。就时代环境而言,刘宋皇权的重振意味着寒门人物入仕的大门渐渐开启,宗王的辟召制度进一步打通寒门人物以行旅游仕的道路,为鲍照进入仕途创造可能;从个人追求出发,鲍照自身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追求,同时具有不甘沉沦的狂狷性格,时代与个人气质共同驱使他为入仕而踏上行旅之路。鲍照行旅以宦游为主,可以通过鲍照的任职情况梳理他的行旅历程。第二部分,探讨鲍照行旅诗的时空书写。在空间书写上,鲍照抓住了地域空间的民俗特色,主要体现在江州、扬州、建康与荆楚地带的书写;空间延展出的想象世界,则以角度的切换与色彩的透视两种方式建构。在时间书写上,鲍照行旅诗中的物理时间,通过古今交替与旦暮交替而产生“变奏”,心理时间因季节敏感、与友交往而延展。第三部分,探析鲍照行旅诗中出现的情感意蕴。身乏心忧的感叹、别离家园的愁思以及运命困顿的悲哀是其情感主调。伴随着这些情感的发生,鲍照在行旅诗中采用了“蓄势”“诘问”“代言”这三种方式抒情。第四部分,明晰鲍照行旅诗对前代行旅诗的继承,以及在此基础上适时变动的开拓创新。在“汲古”方面,鲍照沿袭着行旅诗感物比兴、羁旅山水的两大传统范式;在“通变”方面,鲍照则开拓出理消情长、辞变险俗的世俗新风。

齐放[8](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认为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赵娜[9](2020)在《孙吴宗室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孙吴宗室墓葬研究在此前学术界的关注度较低,原因在于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少,特别是缺乏孙吴早期宗室墓葬的考古材料。如今安徽马鞍山“天子坟”孙吴墓和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为孙吴宗室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新材料,填补了孙吴早期宗室墓葬资料的空白。本文通过对目前考古发掘的十二座孙吴宗室墓葬进行系统梳理,概括孙吴宗室墓葬形制与墓主身份、等级的对应关系,考察汉晋贵族墓葬变迁轨迹;同时探讨孙吴宗室墓葬时空分布与孙吴疆域经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墓葬外部空间与墓葬内部空间两个角度讨论孙吴宗室墓葬的空间性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孙吴宗室墓葬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为孙吴墓葬文化研究这一课题增加一些新的研究内容,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孙吴政权的丧葬制度与社会文化。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研究简史进行回顾,包括孙吴宗室墓葬资料的发表、孙吴宗室墓葬综合性研究、墓主身份探讨、分期分类研究、地域性研究以及疆域经略政区变迁研究;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十二座孙吴宗室墓葬进行型式划分,分为多室墓,双室墓,单室墓三类,其中多室墓根据耳室多寡与位置细分为三型三亚型;在形制划分基础上探讨孙吴宗室墓葬的等级,将目前发现的孙吴宗室墓葬分为宗室王、列侯或将军等重臣、王侯家族成员三个等级,同时简要探讨了墓主身份;分析梳理汉至西晋时期贵族墓葬的文化因素,探讨汉晋贵族墓葬文化的变迁。第三章总结了十二座孙吴宗室墓葬的早晚关系与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孙吴政权成立以来疆域经略与政治、军事中心频繁转移的路线,探讨孙吴宗室墓葬分布与政权中心转移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对孙吴宗室墓葬的墓葬空间进行梳理,探讨“汉制”与“晋制”转变过程中墓葬空间方面的表现及孙吴墓葬文化所发挥的承上启下作用。宏观角度,通过梳理孙吴宗室墓葬的选址及周边孙吴贵族墓葬,总结孙吴家族墓地的选址思路与排葬规律;微观角度,通过考察孙吴宗室墓葬随葬器物的出土位置,探讨随葬器物分区和墓室结构共同构建礼仪空间的象征功能。对墓内祭祀设施与祭器组合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两汉至东晋南朝时期墓内祭祀空间形式与内涵的转变。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上述各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

王佳慧[10](2020)在《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园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设计实践产物,其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被赋予着新的精神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1840-1949年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园林艺术领域亦然。中国近代园林地域差异显着,发展各具特色,当下近代园林的研究范围遍及国内各省市地区,研究热点聚焦于地方性园林文化的特色研究。南京地处江苏沿江一带,是近代时期的中心城市,其自然地理位置与政治经济地位极为重要,因而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对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影响较为深远。南京近代园林是南京园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型期,对这一特定时间段园林设计特色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南京地方性园林文化传承与演变的历程,从而更好地引导当下南京现代园林的发展,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本论文以南京近代园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南京近代园林的生成背景,一方面,对孕育南京近代园林的自然环境如其特有的丘陵地貌类型、气象特征及自然植被资源进行梳理总结;另一方面,对生成南京近代园林的社会环境如城市历史、城址变迁及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整合。第二部分,探究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及发展历程,从近代国民政府对园林建设推行的政策及计划,南京近代社会各领域经济发展态势及西方园林文化东渐对南京园林文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总结推动南京近代园林发展的诸多因素。同时,以时间为轴纵向梳理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发轫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园林发展的社会背景、功能类型及营建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对南京近代园林的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各园林类型的分布特征、园址遗留及改扩建现状;对不同园林类型的典型园林个案的历史沿革及空间布局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南京近代各类型园林的设计特色。第四部分,从南京近代园林的选址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营构、植物配置等方面,对南京近代园林的设计特色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出南京近代园林兼具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从而进一步完善南京园林发展史中近代园林部分的理论建构,同时为南京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二、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论文提纲范文)

(1)《论衡》会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论”体意识与博通之学
    第一节 自然与自觉: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一、关于“文体意识”
        二、自然:王充文体意识的整体面貌
        三、自觉:王充“论”体意识的明确
        四、王充文体意识的过渡性
    第二节 王充“论”体意识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节 “论”体与王充的博通学风
        一、王充与“论”体的交融
        二、博通与越文化
        三、博通与书肆
        四、博通与班氏家族
第二章 士大夫身份与《论衡》征引文书的意义
    第一节 文本素材与身份重估
        一、以叙述代议论:从《验符》篇“庐江湖水出金事件”谈起
        二、偏重主旨:《验符》篇研究史略
        三、以文书为素材:《验符》篇素材来源剖析
        四、士大夫:王充身份重估
    第二节 史料与宣汉:《论衡》征引文书的双重意义
        一、史料价值:对东汉史书记载的补充
        二、政治意味:文书与宣汉
第三章 《论衡》颂汉的文化意味
    第一节 《春秋》与颂汉:王充颂汉动因析论
        一、历史意识的缺失:王充颂汉动因研究史略
        二、采善贬恶:王充对《春秋》的接受及其颂汉学术基础的确立
    第二节 依违五经:王充颂美汉帝王的独特理路
        一、 “五、三”与王充颂美汉帝王的背景
        二、高汉于周:王充对汉代圣王图谱的勾勒
        三、依违与依附:王充与东汉文士颂汉的差异
    第三节 颂汉视野与王充对东汉文章的推崇
        一、知行合一:王充对兰台文士颂汉理念的认同与实践
        二、颂汉无罪:王充赋论观平议
第四章 《论衡》接受发微
    第一节 历代《论衡》接受举隅
        一、六朝:对书与人的全面肯定
        二、唐代:肯定《论衡》与贬低王充
        三、宋代:“非圣无法”与“以人废言”
        四、清代:官学打压与私学赞扬
    第二节 文脉不绝:黄晖及其《论衡校释》平议
        一、黄晖与《论衡校释》成书始末
        二、“会校”:校勘的方法与理念
        三、“通释”:归纳与分类方法的结合
    第三节 通人通学:《论衡》对张舜徽先生治学理路的影响
        一、弃专尚通:博通的治学路径
        二、不拘师法:学术为天下公器
        三、体用结合:考辨体例与撰述实践
        四、古为今用:知今之学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汉晋时期江西历史地位的变迁——以墓葬材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一汉帝国的“边缘”
二、东吴时期赣中北地位的攀升
三、江州的析置和崛起
四、余论

(3)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一)地区视角下的研究
        (二)宗教视角下的研究
    三、基本史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会稽郡佛寺与僧尼概况
    第一节 会稽郡佛寺概况
    第二节 会稽郡高僧概况
    小结
第二章 政教关系中的会稽僧团
    第一节 会稽僧团的产生土壤
        一、僧人的最初集中
        二、僧人独立于皇权的意识
    第二节 游方盛况与僧团组织
        一、知识、游方与僧团建设
        二、皇权控制下的都城优势
        三、会稽僧团对刘宋皇权的认同
    第三节 知识权威与政治权威
        一、南齐会稽佛学的衰落
        二、梁朝建康教团的政教权威
    小结
第三章 会稽郡佛教的义学与崇拜活动
    第一节 从《般若》性空到《涅盘》《成实》妙有
    第二节 《法华经》中的救济与修行实践
        一、义理研究:各家宗旨频出
        二、经卷崇拜:字纸的神奇力量
        三、观音信仰:救苦偶像的流行
        四、药王信仰:焚身燃臂的宗教热情
    第三节 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
    小结
第四章 会稽郡的三教关系
    第一节 会稽士族的三教取向
        一、儒学世家虞氏对佛教的接受
        二、孔氏通源三教
    第二节 共同空间中的佛道关系
        一、会稽郡佛道山岳空间分野
        二、东晋南朝天台山宗教关系
        三、东晋南朝白山的佛道关系
    小结
第五章 会稽佛教传统在隋唐越州的影响
    第一节 隋唐前期越州佛教新格局
    第二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会稽佛教景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宋词中的汴梁京都与金陵古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汴京与金陵的城市沿革
        (一)汴京城市沿革
        (二)金陵城市沿革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汴京的研究
        (二)关于金陵的研究
        (三)关于宋词与城市的研究
第一章 宋词中的汴梁京都
    一、繁华升平的汴京
    二、秀丽壮美的汴京
    三、残破萧条的汴京
第二章 宋词中的金陵古城
    一、风情浪漫的金陵
    二、虎踞龙盘的金陵
    三、古意沧桑的金陵
第三章 双城书写的文化内涵
    一、地域文化
    二、家国情怀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鲍照行旅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行旅诗界说
    第二节 鲍照行旅诗研究述评
        一、从南朝至清朝对鲍照诗歌的批评
        二、鲍照生平及其行旅诗歌近百年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论文结构
        一、选题意义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鲍照的行旅动因及历程
    第一节 鲍照踏上行旅之路的动因
        一、时代环境的驱动
        二、个人追求的驱动
    第二节 鲍照的人生行旅历程
        一、任职于刘义庆幕府时期
        二、任职于刘义季、刘濬幕府时期
        三、任职于刘骏朝廷时期
        四、任职于刘子顼幕府时期
第二章 鲍照行旅诗的时空书写
    第一节 鲍照行旅诗的空间书写
        一、空间的地域性书写
        二、空间的想象性书写
    第二节 鲍照行旅诗的时间书写
        一、物理时间的变奏
        二、心理时间的延展
第三章 鲍照行旅诗的情感意蕴及抒情方式
    第一节 鲍照行旅诗的情感意蕴
        一、“久宦迷远川”——身乏心忧之叹
        二、“忍悲别亲知”——别离家园之思
        三、“人生亦有命”——运命困顿之悲
    第二节 鲍照行旅诗的抒情方式
        一、蓄势:形成情感张力
        二、诘问:释放情感冲力
        三、代言:假借抒情主体
第四章 鲍照行旅诗的汲古与通变
    第一节 沿袭行旅诗传统范式
        一、感物比兴传统
        二、羁旅山水传统
    第二节 开拓行旅诗世俗新风
        一、理消情长
        二、辞变险俗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各章旨要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一、“文”类骈文
        二、“笔”类骈文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一、庾集版本考辨
        二、骈文流传考略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一、托物抒情
        二、借人咏怀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孙吴宗室墓葬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简史
        一、考古材料发现
        二、考古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孙吴宗室墓葬形制与等级
    第一节 墓葬形制
        一、多室墓
        二、双室墓
        三、单室墓
    第二节 墓葬等级与墓主身份推定
    第三节 汉晋贵族墓葬变迁
第三章 孙吴宗室墓葬时空分布与疆域经略
    第一节 孙吴宗室墓葬的分期
        一、孙吴早期
        二、孙吴中期与中晚期
        三、孙吴晚期至西晋初年
    第二节 孙吴宗室墓葬分布与疆域经略
        一、草创江东
        二、西征荆州
        三、迁都建业
第四章 孙吴宗室墓葬的空间性研究
    第一节 墓区分布与家族墓地
        一、墓区分布
        二、家族墓地
    第二节 墓葬内部空间
        一、整体空间观念
        二、祭祀空间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孙吴宗室墓葬发掘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近代“南京”地域范围界定
        1.2.2 “近代园林”时间范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近代园林研究情况
        1.3.2 近代地方性园林研究情况
        1.3.3 南京近代园林研究情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生成背景
    2.1 南京近代园林的自然背景
        2.1.1 地理环境
        2.1.2 地质地貌与水文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
    2.2 南京近代园林的社会背景
        2.2.1 南京的历史沿革
        2.2.2 南京城址的变迁
        2.2.3 南京的地域文化
第三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与历程
    3.1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动因
        3.1.1 政策法案导向
        3.1.2 经济态势向好
        3.1.3 中西文化交融
        3.1.4 园林理论与实践发展
    3.2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3.2.1 发轫期(1840-1907年)
        3.2.2 发展期(1908-1926年)
        3.2.3 繁荣期(1927-1936年)
        3.2.4 衰落恢复期(1937-1949年)
第四章 南京近代园林的现状调查
    4.1 南京近代园林的空间分布
    4.2 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现状
    4.3 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分析
        4.3.1 私家园林
        4.3.2 城市公园
        4.3.3 公共建筑附属园林
        4.3.4 天然公园
第五章 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分析
    5.1 园林选址
        5.1.1 依自然风景营建园林
        5.1.2 依名胜古迹营建园林
        5.1.3 依城区规划营建园林
    5.2 空间布局
        5.2.1 往复无尽,师法自然
        5.2.2 山林葱郁,环带左右
        5.2.3 景园相融,园中之园
        5.2.4 融西于中,规则对称
        5.2.5 行列规整,开合有序
    5.3 掇山理水
        5.3.1 掇山置石,依山借势
        5.3.2 江河湖池,动静各异
    5.4 园林建筑
        5.4.1 传统建筑风格
        5.4.2 西式建筑风格
        5.4.3 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
    5.5 园林植物
        5.5.1 植物树种多样,景观层次丰富
        5.5.2 植物配置形式多变,因地制宜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衡》会通研究[D]. 倪晓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晋时期江西历史地位的变迁——以墓葬材料为中心[J]. 党丰. 南方文物, 2021(04)
  • [3]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D]. 朱寒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宋词中的汴梁京都与金陵古城[D]. 李晨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江南的具象:吴都建业的物质图景及其特徵[J]. 陆帅. 唐研究, 2021(00)
  • [6]“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7]鲍照行旅诗歌研究[D]. 黄玉媛. 江南大学, 2020(01)
  • [8]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9]孙吴宗室墓葬的考古学研究[D]. 赵娜. 山东大学, 2020(12)
  • [10]南京近代园林设计特色研究[D]. 王佳慧. 江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六朝建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