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麦离体诱变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宁,赵桂琴,柴继宽,王苗苗,贾志锋[1](2021)在《化学诱导燕麦突变体筛选及其光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N-甲基-N-亚硝基脲(MNU)为诱变剂,用半致死剂量处理燕麦品种:爱沃、陇燕4号和贝勒2代,并对获得的M2代突变体进行变异与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MNU处理可产生丰富的变异类型,M2代突变体中以叶部变异株最多,占总变异株的46.01%;其次是株高变异株,占15.96%。MNU对不同燕麦品种的诱变效应不同,具体表现为:爱沃变异株中叶部变异株数占总数的87.76%,在株高变异株中占比67.65%,在穗部变异株数中占比64.00%,诱变效应最佳;陇燕4号的效应最低,各类型的变异株数均少于3株。而变异类型植株在灌浆期的主要光合特性如下:除叶缘黄化株外,其余变异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爱沃和贝勒2代高秆株的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2.54%和35.81%;不同变异株的潜在光化学速率、光化学量子产量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高于对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较对照显着下降。综上所述,除叶开裂株和叶缘黄化株外,其余变异类型的植株较对照的光合性能有所提高。
刘美妍[2](2021)在《黄瓜多倍体诱导技术的优化与种质创制》文中认为
李娟宁[3](2021)在《化学诱变剂N-甲基-N-亚硝基脲(MNU)对燕麦的诱变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燕麦(Avena sativa L.)是优良的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目前存在种质资源相对单一、专用品种类型少、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等问题。创制不同类型种质、培育不同用途燕麦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爱沃、陇燕4号和贝勒2代3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为化学诱变剂,在4个浓度(0%、0.20%、0.25%、0.30%)、3个处理时间(8 h、11 h、14 h)下研究其对燕麦的诱变效果,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致死率、幼苗根长、芽长等指标。在此基础上以相对发芽率50.00%为标准,筛选出各品种的最佳半致死处理,再以此为条件对各品种进行诱变处理。将幼苗移栽至田间,成熟后单株收获,翌年连同对照一起播于田间,M2代进行变异株的筛选及其光合性能的测定,探究MNU对燕麦的诱变效应,为燕麦的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基础材料。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MNU处理显着影响了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诱变剂浓度的效应远远大于处理时间和品种的效应。随着诱变剂浓度的增加,燕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相对致死率显着上升。当浓度增至0.30%时,发芽率由原来的92.67%~98.67%下降至20.00%~54.75%。诱变剂对燕麦幼苗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燕麦品种对诱变剂的反应不尽相同,高浓度(0.30%)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爱沃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降幅分别为59.09%和55.79%,陇燕4号分别为59.23%和58.07%,贝勒2代分别为78.80%和81.33%。3个品种的最佳半致死处理组合分别为0.30%/8 h、0.25%/11h和0.20%/11 h。(2)MNU处理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变异株。M2代变异株中以叶部变异最多,包括叶缘黄化、螺旋叶、叶片开裂等性状,占总变异株数的46.01%;其次是株高变异株,有28株的株高明显增高、6株的显着降低,株高变异株占总变异株数的15.96%。有19株较野生型早抽穗8~10 d,有12株晚抽穗10~12 d,共占总变异株数的14.55%;穗部变异包括穗子变长或缩短、穗型由周散变为侧散、小穗数明显增多或减少等,占总变异株数的11.74%。(3)燕麦品种对MNU处理的M2代反应有显着差异。爱沃叶部变异株占总叶部变异株数的87.76%,株高变异株数占67.65%,穗部变异株数占比64.00%,诱变效应最佳;陇燕4号的效应最低,各类型的变异株数均少于3株。(4)对变异株数大于3的变异类型在灌浆期进行光合特性分析,发现MNU处理对M2代变异株的光合性能有显着影响。除叶缘黄化株外,其余变异株的SPAD值均高于野生型,贝勒2代穗侧散型株的SPAD值增幅为8.38%,爱沃小穗数增多株的SPAD值增幅为9.60%(P<0.05)。贝勒2代和爱沃高秆株的Pn较野生型分别增加了35.81%和52.54%。另外,不同变异株的Fv/Fo、Yield和ETR均高于野生型,Fv/Fm和q P在野生型和不同变异类型之间无明显变化,但变异株的q N较野生型显着下降,贝勒2代的降幅在10.00%以上,爱沃的降幅为6.67%~28.89%。总而言之,除叶开裂株和叶缘黄化株外,其余变异类型的植株较野生型光合性能有所提高。
王芬[4](2021)在《3种诱变方法对扁蓿豆的诱变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作为优质的牧草,其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均较低,为通过育种手段改良扁蓿豆的生产性能,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sulfone,EMS)、秋水仙素、太空搭载三种诱变方法对直立型扁蓿豆(B1)、蒙农2号扁蓿豆(B2)、蒙农1号扁蓿豆(B3)3份扁蓿豆材料进行诱变处理,观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变异情况,分析变异株光合效率、叶绿素荧光强度、叶片结构、变异株遗传差异性等指标,进而讨论不同诱变方式下扁蓿豆的生物学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0.9%EMS诱变3份扁蓿豆材料的半致死量为42 h-48 h;种子大小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以及相对出苗率呈显着正相关;在诱变M0代未出现明显表型变异,M1代变异率为4.78%,共15个表型变异类型,主要出现于子叶与第一片真叶;变异植株叶绿素荧光强度与对照差异性显着,遗传差异性略低于对照。(2)利用0.1%秋水仙素诱导直立型扁蓿豆5 h,发芽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其出苗率与成苗率较低(3.33%-8.00%)、且出苗晚3-5 d。四倍体诱导率为6.52%,四倍体扁蓿豆叶片面积、节间距增大;叶绿素荧光强度低于对照,遗传差异性高于二倍体。(3)利用太空搭载辐射诱变三份扁蓿豆材料67 h,种子相对发芽率B1<B2<B3,3份扁蓿豆表型变异有7种,变异率分别为B1:4.26%、B2:3.30%、B3:2.22%;真叶细长形的变异株生长速度于成苗期显着慢于幼苗期,双主茎变异株与对照生长状况无显着差异,矮化株叶片面积显着大于对照;太空辐射后变异株光合特性均高于未处理植株;方形真叶变异株栅栏组织厚度及细胞结构精密度显着大于对照;遗传差异性与对照无显着差异。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唐婧泉,杨淑萍,王翔宇,张宝辉[5](2021)在《平阳霉素对小麦雌雄配子诱变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化学诱变剂的诱变效果,本研究采用叶鞘注入和颖壳注入的处理方法将浓度分别为20,40和80μg·mL-1的平阳霉素注入2个小麦品种的叶鞘和颖壳内,使其直接作用于小麦雌雄配子,调查平阳霉素诱变小麦后代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活体诱变处理的龙辐06K508和龙06-6798的M1出苗率都随着平阳霉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小穗颖壳注入法在两个品种间半致死剂量存在差异,而叶鞘注入法没有达到半致死剂量。两种处理方式在M1、M2的株高、生育期和芒型等性状上均发生了变异。经数据分析显示,叶鞘注入法M1代株高、穗长、分蘖数、小穗数和主穗粒重与CK相比变化不显着,而小穗颖壳注入法株高、穗长和小穗数与CK相比变化显着,叶鞘注入法M2代穗长小穗数与CK相比变化显着,而小穗颖壳注入法株高和小穗数与CK相比变化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说明小颖壳注入法直接作用于雌雄配子,保湿效果好,药效时间长,在诱变后代中能产生丰富的变异,可以在诱变育种中加以利用。
谢玲玲,周火强,弭宝彬,倪向江,陈玲欢[6](2020)在《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以列举方式介绍了EMS 诱变涉及的材料,从种子诱变、小孢子诱变、离体诱变和理化复合诱变4个方面阐述了EMS诱变技术在品种培育领域的应用方法以及EMS诱变产生的各种效应,并基于EMS研究相关的论文和专利情况综述了我国EMS 诱变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诱变育种与遗传工程结合及以定向诱变为目标的EMS诱变技术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湛晓蝶[7](2020)在《γ射线和中子辐照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的生物学及其诱变效应》文中认为为研究60Co-γ射线和中子2种射线对草本花卉的生物学及其诱变效应,选用羽衣甘蓝(红鸥)、羽状鸡冠花(和服)、橙色金盏菊(哥斯达黎加)3个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羽衣甘蓝设置剂量为0(CK)、30、60、90、120Gy共5个处理,金盏菊和鸡冠花设置0(CK)、100、200、300、400Gy共5个处理,对辐照后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其遗传变异等进行分析与研究,为3种草花的辐射诱变育种奠定基础。本试验初步得出结论如下:(1)由试验结果得知,羽衣甘蓝的γ射线辐照致死剂量大于120Gy,中子辐照致死剂量在90Gy到120Gy之间;对于金盏菊来说,γ辐照的致死剂量大于400Gy,中子辐照的致死剂量小于或等于200Gy;鸡冠花的γ射线辐照致死剂量大于400Gy,中子辐照的致死剂量在100Gy到200Gy之间。经γ射线、中子辐照后的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在不同射线辐照下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有较大的差异,中子的生物学效应强于γ射线。(2)γ辐照200Gy处理时,金盏菊花朵高度变异幅度变大,有利于花朵高度更高的品种的选育;400Gy处理时花朵高度变异幅度缩小但花朵直径变异幅度变大,有利于大花品种选育。100Gy的γ辐照处理能够提高鸡冠花的花簇高度变异幅度,有利于花簇高度更高的品种的选育。γ辐照200Gy处理能显着增大鸡冠花的花簇直径变异幅度,有利于鸡冠花大花品种选育。γ辐照30Gy处理能增加羽衣甘蓝的株高和冠径变异幅度,有利于株高更高和冠径更大的品种的选育。中子100Gy处理金盏菊植株的株高和生物量受到显着抑制,开花株率明显降低,花朵高度受到抑制,有利于金盏菊矮花品种的育成。鸡冠花在100Gy中子辐照处理后,花簇高度和花簇直径的极值都比对照显着下降,中子辐照100Gy是培育小花型鸡冠花的适宜剂量。中子辐照90Gy处理对羽衣甘蓝有致矮作用,对植株冠径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小型羽衣甘蓝植株品种的培育。(3)不同辐照方式和辐照剂量处理下的3种花卉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现为:2种射线辐照后,羽衣甘蓝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出随辐照剂量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γ辐照处理在90Gy时达到最大值,且处理组都大于对照组,中子处理的30Gy叶绿素含量最高,60GySOD酶活性最大。金盏菊的叶绿素含量在γ射线处理下整体呈现出随辐照处理剂量上升而下降的趋势,SOD酶活性整体先上升后下降,在中子100Gy叶绿素略低于对照,SOD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鸡冠花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SOD酶活性先上升下降,叶绿素在100Gy达到最大值,SOD酶活性在200Gy剂量点达到最大值,中子处理叶绿素含量和SOD酶活性都略高于对照。(5)中子辐照60Gy处理能有效诱导羽衣甘蓝的植株变异。羽衣甘蓝在中子辐照60Gy下出现较多茎秆二叉分枝(8.16%)和叶片变异(2.04%)。高剂量的γ辐照(300Gy和400Gy)有利于金盏菊花朵出现变异。在γ辐照300Gy处理时,金盏菊出现花蕊粘连(1.34%),400Gy时出现花蕊粘连(2.34%)和小花粘连(0.78%)。鸡冠花在任意剂量辐照处理后都出现了比对照更高频率或对照没有的变异,特别是经中子100Gy辐照后,变异类型增加为叶片花叶、花朵双头或多头、部分花色变浅、花朵出现鸡冠和整体花型改变5种表现形式,主要性状集中表现为花朵出现双头或多头(12.5%)、花色变浅(12.5%)和整体花型改变(12.5%)。中子100Gy辐照能明显增大鸡冠花的变异谱和变异频率。
何子伟[8](2020)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诱变技术是创制小麦新种质,培育具有抗虫、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优良性状小麦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作为诱变新途径已经成功应用于微生物诱变育种。为了解ARTP处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选用辐射敏感性不同的核优1号、西农979、周麦16、邯6172小麦品种,分别利用不同功率(200 W和400 W)和不同时间(0 min、10 min、20min、30 min、40 min)组合的ARTP处理小麦15日龄幼胚、萌动种子和干种子,分别以0 Gy、5 Gy、10 Gy、15 Gy、20 Gy、25 Gy和0 Gy、100 Gy、150 Gy、200 Gy、250 Gy剂量的伽玛射线处理作为对照,明确ARTP处理小麦的表型、细胞学及基因型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RTP与γ射线处理钝感型品种邯6172、敏感型品种西农979干种子后,当代的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合均未引起显着的种子萌发变异;γ射线处理干种子能够引起当代种子苗高、幼苗根长的变异。ARTP处理钝感型品种邯6172、敏感型品种西农979萌动种子后,当代的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ARTP-200 W处理不能引起显着的种子萌发变异;ARTP-400 W处理能够引起当代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幼苗根长的变异,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变异越显着;ARTP处理萌动种子能够使当代种子的幼苗形成半致矮效应;γ射线各剂量处理萌动种子能够引起当代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幼苗根长的变异,随着处理剂量增加变异越显着,γ射线处理萌动种子能够使当代种子的幼苗形成半致矮效应。2、ARTP与γ射线处理钝感型品种邯6172、敏感型品种西农979干种子后,M1代成株期大田调查结果表明,伴随着ARTP处理功率与时间的增加,植株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受到抑制的趋势,γ射线处理后随着剂量增加,植株农艺性状受抑制程度增加;但ARTP-400 W 30 min、40 min处理能够使植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显着降低。ARTP处理钝感型品种邯6172、敏感型品种西农979萌动种子后,M1代成株期大田调查结果表明,γ射线处理后伴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M1代植株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地降低,ARTP处理后不能形成同样的效应趋势;但ARTP-200 W 40 min、400 W 30 min、40 min处理能显着降低M1代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然而M1代群体实验统计分析结果无法完全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确定抑制效应是由ARTP处理产生的,需要进一步验证。3、测序结果表明,ARTP-400 W 30 min、40min与γ-5 Gy、10 Gy、15 Gy、20 Gy、25 Gy处理都可以降低小麦基因组中SNP数目与SNP杂合率。ARTP-400W 30 min、40 min处理能引起G/C碱基突变成A/T碱基,使得DNA中G/C碱基含量下降,这在敏感型与钝感型材料中的表现一致。同一取样时期的样品中,γ射线各处理组样品SNP杂合率与对照SNP杂合率的比值均高于ARTP,西农979处理组的SNP杂合率低于邯6172。ARTP处理可以引起基因组结构的变异,γ射线处理后样品基因组碱基突变频率更高。基因芯片检测表明ARTP处理可以造成小麦基因组变异,并且确定变异植株确实是由原实验材料经过处理形成的。4、ARTP处理核优1号、周麦16、邯6172小麦幼胚后,出愈率与未处理对照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仅200 W 40 min及400 W 30 min、40 min组合处理幼胚后形成的愈伤组织尺寸显着小于对照组的愈伤组织,与γ-15 Gy、20 Gy、25 Gy处理结果一致。ARTP与γ射线处理,使邯6172、周麦16、核优1号的成苗率显着降低,相同处理条件下邯6172、周麦16的成苗率高于核优1号。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ARTP处理在200 W 40 min及400 W 30 min、40 min处理条件下样品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被严重破坏,细胞内形成嗜饿颗粒,细胞自噬。5、ARTP与γ射线处理小麦干种子、萌动种子及幼胚后,产生的M2代群体中均存在株高降低、分蘖数减少、晚抽穗的突变植株,干种子与萌动种子的M2代群体中还出现了穗形突变植株。ARTP处理后的M2代群体中出现了株高增加和叶片颜色变浅的突变植株,而γ射线处理的M2代群体中不存在这类突变植株。ARTP处理干种子不能使其M1代形成显着的生物学效应。ARTP处理萌动种子和愈伤组织时能使萌动种子M1代幼苗形成半致矮效应,引起萌动种子和愈伤组织M1代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破坏愈伤组织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与功能;使萌动种子M1代植株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显着降低。ARTP处理小麦干种子、萌动种子及幼胚后,M2代群体中均出现了突变植株,产生突变的性状包括株高、分蘖数、穗形、叶色,其中有的突变植株抽穗期推迟。综上,ARTP处理应用于小麦诱变具有可行性。
蒋彧[9](2019)在《一个国兰叶艺新材料的创制及叶艺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兰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兰消费要求不仅停留在花的观赏上,对株型、花艺、叶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销售的叶艺兰品种为下山兰,对野生国兰资源破坏严重。而下山兰被疯狂炒作,扰乱国兰市场秩序,百姓对优质国兰望而却步。另一部分叶艺兰为栽培品种的自然芽变,变异率极低。针对此现状,加速人工诱发叶艺新品种势在必行。而中国兰叶艺新品种人工选育困难,亟待解决的就是探索叶艺新材料创制方法并解析中国兰叶艺形成机理,为人工诱发叶艺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中国兰春剑‘隆昌素’为材料,通过辐射诱变与组织培养技术结合获得了一份叶艺新材料,命名为‘叶艺隆昌素’;并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开展研究,阐释了‘叶艺隆昌素’叶艺形成的机理,为国兰叶艺新品种的选育奠定生理和分子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叶艺新材料的创制。以春剑‘隆昌素’芽为外植体,优化了外植体诱导和分化条件,以1/2 MS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 1.4-2.0 mg/L、4 g/L活性炭,完成了根状茎的启动。在B5+6-BA 1.0 mg/L+NAA 0.1 mg/L培养条件下,诱导根状茎分化出芽,并通过磁处理技术,提高了根状茎分化芽的效率。在获得‘隆昌素’无性繁殖系基础上,对‘隆昌素’根状茎进行60Co-γ射线处理,在20 Gy处理剂量下,获得了颜色变黄的根状茎,分化出了国兰叶艺新材料,命名为‘叶艺隆昌素’。2.叶片结构及相关生理参数研究。通过对根状茎增殖分化及试管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结构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隆昌素’相比,‘叶艺隆昌素’发生了以下变化:(1)根状茎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试管苗长势缓慢;(2)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增加;(4)叶绿体结构不完整,呈囊泡状,基粒片层和类囊体减少;(5)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ALA、PBG、Urogen III、Coprogen和ProtoⅨ的含量降低,推测受阻位点可能发生在Copr到Proto部位。由此可知,‘叶艺隆昌素’叶绿体结构不完整可能影响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造成生理功能异常,根状茎分化能力下降,试管苗长势缓慢。3.根状茎转录组测序分析。以‘叶艺隆昌素’根状茎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根状茎颜色变黄的原因。结果表明根状茎颜色变黄与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不相关,但是否与叶绿素降解相关需要进一步证实。psbC、psbH等与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在‘叶艺隆昌素’根状茎中的表达量降低,可能影响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致使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状茎变黄。4.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以‘叶艺隆昌素’叶片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叶艺性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编码尿卟啉原脱羧酶的HEME基因在‘叶艺隆昌素’中表达下调,影响了尿卟啉原Ⅲ的合成,可能是尿卟啉原Ⅲ到原卟啉原Ⅸ合成受阻的原因之一。而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编码镁原卟啉Ⅸ甲基转移酶的CHLM基因、谷氨酸-tRNA还原酶的HEMA基因在‘叶艺隆昌素’中上调表达,可能是一种补偿性的提高表达。同时还发现一个叶绿素降解相关的基因在‘叶艺隆昌素’中表达上调,表明叶艺的形成的部分原因是叶绿素生物合成和叶绿素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叶绿体发育和光系统相关基因在‘叶艺隆昌素’叶片中下调表达,可能影响了类囊体膜的发育,致使叶绿素合成后也无法整合到光合蛋白上,进而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
石新杰[10](2019)在《60Co-γ辐射及秋水仙素诱导梨突变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60Co-γ射线和秋水仙素两种不同的诱变方式探究其对诱导梨突变体的效果,以‘翠冠’和‘玉露香’梨休眠枝条为试材,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探究其对‘翠冠’和‘玉露香’梨的诱变效果;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处理成熟‘砀山酥梨’种子和‘秋子梨’愈伤组织,探究其诱导多倍体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0Co-γ辐射对梨枝条的生物损伤效应用20、30、40、50(GY)、4种60Co-γ辐射剂量,分别辐射处理‘翠冠’和‘玉露香’梨一年生休眠枝条并嫁接,统计接穗成活率及其叶片和枝条的诱变效应,同时对辐射枝条新生叶片的感病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梨枝条的嫁接成活率降低、叶片发生畸形、二叉枝和多叉枝的数量增加。对辐射诱变后萌发的叶片的SPAD值进行(PCA)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S-DA),发现所有的辐射剂量均对‘翠冠’梨有明显的效果,只有20、40(GY)、两种辐射剂量对‘玉露香’梨有效果。2.秋水仙素诱导‘砀山酥梨’种子多倍体浓度为0.1%、0.5%、1%的秋水仙素分别浸泡处理成熟的‘砀山酥梨’种子,时间分别为12h、24h、48h、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处理10d后统计对照和处理种子的发芽率。60d后测定株高、真叶数、叶形指数、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染色体倍性,并统计诱导率。结果发现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处理12h为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四倍体诱导率达到了 6%,四倍体株较对照株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变大、叶形指数减少、叶绿素含量增多。3.秋水仙素诱导梨愈伤多倍体以‘秋子梨’组培苗叶片诱导出的愈伤为实验材料,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采用混合培养法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5g/L的混合培养基处理20d后,多倍体的诱导率为5%。随着混合培养基中秋水仙素的浓度的升高,秋子梨愈伤的死亡率增加。诱导后的愈伤生长的植株,在幼苗早期褐化程度严重,植株较对照生长较为缓慢。诱变株前期叶片形态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四倍体植株较对照植株气孔变大,叶形指数变小。
二、大麦离体诱变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麦离体诱变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诱导燕麦突变体筛选及其光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3.1 MNU诱变处理及种子萌发 |
1.3.2 M1幼苗移栽及M2播种 |
1.3.3 突变株的筛选及光合性能测定 |
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4.1 农艺性状及形态特征测定 |
1.4.2 变异株的确定 |
1.4.3 M2代变异株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
1.4.3.1 叶绿素相对含量 |
1.4.3.2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
1.4.3.3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2代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分析 |
2.2 M2代不同变异类型植株SPAD值的变化 |
2.3 M2代不同变异类型植株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
2.4 M2代不同类型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3 讨论 |
3.1 MNU对不同品种的诱变效应 |
3.2 MNU诱变处理对M2代光合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3)化学诱变剂N-甲基-N-亚硝基脲(MNU)对燕麦的诱变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化学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特点及其诱变机理 |
1.1.1.1 甲基磺酸乙酯(EMS) |
1.1.1.2 叠氮化钠(NaN_3) |
1.1.1.3 N-甲基-N-亚硝基脲(MNU) |
1.1.2 化学诱变剂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1.1.3 突变体筛选 |
1.1.4 突变体的光合特性研究 |
1.2 化学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2.1 化学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 |
1.2.2 化学诱变育种展望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MNU处理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供试药剂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MNU对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2 MNU诱变对燕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MNU处理对燕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2 MNU处理对燕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MNU诱导的M2 代燕麦突变体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供试药剂 |
3.1.4 试验设计 |
3.1.5 测定内容及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MNU诱导M2 代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NU诱导的M2 代突变体光合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NU诱导M2 代不同类型变异株SPAD值的变化 |
4.2.2 MNU诱导的M2 代不同类型变异株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
4.2.3 MNU诱导的M2 代不同类型变异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MNU诱变处理对M2 代变异株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3.2 MNU诱变处理对M2 代变异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MNU处理对燕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5.1.2 MNU诱导的燕麦突变体的筛选及其光合特性分析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4)3种诱变方法对扁蓿豆的诱变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物理诱变 |
1.1.1 太空诱变 |
1.2 化学诱变 |
1.2.1 秋水仙素 |
1.2.2 EMS诱变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小区设计及田间管理 |
2.4 试验方法 |
2.4.1 萌发期测定方法 |
2.4.2 生长发育期测定 |
2.4.3 生长指标测定 |
2.4.4 变异率计算 |
2.4.5 气孔观察 |
2.4.6 流式细胞检测 |
2.4.7 植物效率分析 |
2.4.8 光合指标测定 |
2.4.9 石蜡切片 |
2.4.10 遗传差异性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MS诱变三份扁蓿豆生物学效应 |
3.1.1 EMS诱变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 EMS处理对3 份扁蓿豆材料相对发芽势及相对发芽指数的影响 |
3.1.3 EMS处理对三种扁蓿豆种子相对出苗率的影响 |
3.1.4 种子千粒重对种子萌发期及成苗率的影响 |
3.1.5 EMS处理对3 份扁蓿豆材料幼苗形态及生长的影响 |
3.1.6 EMS诱变M1 代变异效率分析 |
3.1.7 EMS诱变M1 代变异株幼苗期生长指标分析 |
3.1.8 EMS诱变M1 代变异株植物效率分析 |
3.1.9 EMS诱变M1 代变异株遗传差异性分析 |
3.2 秋水仙素诱变直立型扁蓿豆(B1)生物学效应 |
3.2.1 秋水仙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气孔镜检法检测结果 |
3.2.3 秋水仙素诱变后幼苗倍性分析 |
3.2.4 秋水仙素诱变后幼苗变异率分析 |
3.2.5 秋水仙素对幼苗形态及其生长的影响 |
3.2.6 秋水仙素对不同倍性植株植物效率分析 |
3.2.7 秋水仙素诱变后不同倍性植株遗传差异性 |
3.3 太空诱变三份扁蓿豆生物学效应 |
3.3.1 太空诱变对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 |
3.3.2 太空诱变三种扁蓿豆变异效率分析 |
3.3.3 太空辐射对变异株生长的影响 |
3.3.4 太空辐射对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分析 |
3.3.5 太空诱变变异株茎段、叶片结构差异 |
3.3.6 太空诱变变异株遗传差异分析 |
4 讨论 |
4.1 EMS诱变下三份扁蓿豆的生物学效应 |
4.2 秋水仙素诱变下直立型扁蓿豆生物学效应 |
4.3 太空辐射下三份扁蓿豆种子生物学效应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平阳霉素对小麦雌雄配子诱变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小穗颖壳注入法 |
1.2.2 叶鞘注入法 |
1.2.3 后代材料调查与处理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处理材料当代情况及不同处理方式对M1出苗率的影响 |
2.2 平阳霉素对M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平阳霉素对M2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6)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EMS诱变材料 |
2 诱变方法 |
2.1 种子诱变 |
2.2 花粉诱变 |
2.3 离体诱变 |
2.4 理化复合诱变 |
3 EMS诱变效应分析 |
4 我国EMS 诱变研究进展 |
5 展 望 |
(7)γ射线和中子辐照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的生物学及其诱变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草本花卉及辐射诱变育种概述 |
1.1.1 草本花卉概述 |
1.1.2 辐射诱变育种概述 |
1.2 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2.1 ~(60)Co-γ射线在植物辐射诱变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
1.2.2 中子在植物辐射诱变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辐照方法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分析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60)Co-γ射线辐照对金盏菊、鸡冠花和羽衣甘蓝的生物学效应 |
3.1.1 ~(60)Co-γ射线辐照对金盏菊的生物学效应 |
3.1.2 ~(60)Co-γ射线辐照对鸡冠花的生物学效应 |
3.1.3 ~(60)Co-γ射线辐照对羽衣甘蓝的生物学效应 |
3.2 中子辐照对金盏菊、鸡冠花和羽衣甘蓝的生物学效应 |
3.2.1 中子辐照对金盏菊的生物学效应 |
3.2.2 中子辐照对鸡冠花的生物学效应 |
3.2.3 中子辐照对羽衣甘蓝的生物学效应 |
3.3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对金盏菊、鸡冠花和羽衣甘蓝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3.3.1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金盏菊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3.3.2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鸡冠花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3.3.3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羽衣甘蓝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3.4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对金盏菊、鸡冠花和羽衣甘蓝的诱变效应 |
3.4.1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金盏菊的诱变效应 |
3.4.2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鸡冠花的诱变效应 |
3.4.3 ~(60)Co-γ射线和中子辐照羽衣甘蓝的诱变效应 |
4 讨论与小结 |
4.1 辐照对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辐照对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 ~(60)Co-γ射线和中子射线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4.4 ~(60)Co-γ射线和中子射线的诱变效应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诱变因素作用机制及其育种应用 |
1.2 等离子体诱变与应用 |
1.3 离体诱变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ARTP处理小麦干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ARTP处理小麦萌动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ARTP处理小麦幼胚的生物学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一个国兰叶艺新材料的创制及叶艺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兰及叶艺兰简介 |
1.1.1 兰花简介 |
1.1.2 国兰的价值 |
1.1.3 春剑‘隆昌素’品种介绍 |
1.2 国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 |
1.2.2 培养基配方 |
1.2.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1.3 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3.1 ~(60)Co-γ辐射诱变育种研究现状 |
1.3.2 辐射诱变与组织培养综合育种技术研究概况 |
1.3.3 国兰辐射诱变研究进展 |
1.4 植物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
1.4.1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
1.4.2 叶色突变体的分类 |
1.4.3 叶色突变体的生长状况 |
1.4.4 叶色突变生理机制 |
1.4.5 叶色突变主要分子机制 |
1.5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隆昌素’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叶艺新材料的创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培养条件对‘隆昌素’外植体诱导成根状茎的影响 |
2.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隆昌素’根状茎分化成芽的影响 |
2.2.3 磁处理对‘隆昌素’根状茎分化成芽的影响 |
2.2.4 ‘隆昌素’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ISSR研究 |
2.2.5 ~(60)Co-γ辐射诱变‘隆昌素’根状茎研究 |
2.3 讨论 |
2.3.1 不同培养条件对‘隆昌素’外植体诱导成根状茎的影响 |
2.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隆昌素’根状茎分化成芽的影响 |
2.3.3 磁处理对‘隆昌素’根状茎分化成芽的影响 |
2.3.4 ‘隆昌素’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ISSR研究 |
2.3.5 ~(60)Co-γ辐射诱变‘隆昌素’根状茎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叶艺隆昌素’表型及生理生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1.3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1.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1.6 染色体倍性分析 |
3.1.7 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测定 |
3.1.8 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表型对比 |
3.2.2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组培苗增殖及分化差异 |
3.2.3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3.2.4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生理参数测定 |
3.2.5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叶片结构分析 |
3.2.6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染色体倍性分析 |
3.2.7 ‘叶艺隆昌素’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3.3 讨论 |
3.3.1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生理生化比较研究 |
3.3.2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叶片结构比较研究 |
3.3.3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比较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叶艺隆昌素’根状茎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艺隆昌素’和‘隆昌素’根状茎形态观察 |
4.2.2 测序结果和组装 |
4.2.3 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
4.2.4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类 |
4.2.5 差异表达unigene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相关成员的鉴定 |
4.2.6 差异表达unigene中叶绿体发育相关功能蛋白基因的鉴定 |
4.2.7 其他调控相关的unigene |
4.2.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 讨论 |
4.3.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对根状茎变黄的影响 |
4.3.2 叶绿体发育相关功能蛋白基因对根状茎颜色变黄的影响 |
4.3.3 其他因素对根状茎变黄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叶艺隆昌素’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结果、组装及注释 |
5.2.2 DEGs功能分类 |
5.2.3 KEGG功能分析 |
5.2.4 差异表达unigene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相关成员的鉴定 |
5.2.5 差异表达unigene中叶绿体发育相关功能蛋白基因的鉴定 |
5.2.6 其他调控相关的unigene |
5.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3 讨论 |
5.3.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对叶艺形成的影响 |
5.3.2 叶绿体发育相关功能蛋白基因对叶艺形成的影响 |
5.3.3 其他因素对叶艺形成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60Co-γ辐射及秋水仙素诱导梨突变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 |
1.1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进展 |
1.2 辐射源、辐射材料、辐射剂量 |
1.3 辐射诱变后代的鉴定 |
2 园艺植物多倍体育种的主要途径 |
2.1 自然突变获得多倍体 |
2.2 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 |
3 园艺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
3.1 形态鉴定 |
3.2 细胞解刨学鉴定 |
3.3 生理生化鉴定 |
3.4 染色体鉴定 |
3.5 流式细胞仪鉴定 |
3.6 分子鉴定 |
4 秋水仙素诱变育种 |
4.1 秋水仙素的诱变原理 |
4.2 秋水仙素的诱变浓度和处理时间 |
4.3 秋水仙素诱导时的处理温度 |
4.4 渗透剂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60)Co-γ辐射对梨枝条生物损伤效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60)Co-γ辐射对梨接穗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叶片、枝条的生物损伤效应 |
2.2 ~(60)Co-γ辐射处理梨叶片SPAD值的变化 |
2.3 梨叶片病害样品病原菌分离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秋水仙素诱导‘砀山酥梨’种子多倍体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诱导方法 |
1.3 发芽率、叶形指数、气孔、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测定 |
1.4 生理指标数据处理 |
1.5 多倍体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水仙素诱导梨种子发芽率统计 |
2.2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诱导效果 |
2.3 株高和真叶数的统计 |
2.4 调查植株的叶形指数 |
2.5 气孔及保卫细胞的观察 |
2.6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7 多倍体鉴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秋水仙素诱导秋子梨愈伤多倍体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再生愈伤组织 |
1.3 秋子梨愈伤组织的诱导 |
1.4 叶形指数、气孔指标测定 |
1.5 数据处理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培养基处理愈伤后的生长情况 |
2.2 不同浓度混合培养基对叶片愈伤的诱变效应 |
2.3 秋子梨二倍体和四倍体叶形指数测定 |
2.4 秋子梨二倍体和四倍体气孔观察 |
2.5 秋子梨二倍体和四倍体DNA含量分布图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大麦离体诱变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诱导燕麦突变体筛选及其光合特性研究[J]. 李娟宁,赵桂琴,柴继宽,王苗苗,贾志锋. 中国草地学报, 2021(07)
- [2]黄瓜多倍体诱导技术的优化与种质创制[D]. 刘美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3]化学诱变剂N-甲基-N-亚硝基脲(MNU)对燕麦的诱变效应研究[D]. 李娟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4]3种诱变方法对扁蓿豆的诱变效应[D]. 王芬.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平阳霉素对小麦雌雄配子诱变效果的研究[J].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唐婧泉,杨淑萍,王翔宇,张宝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01)
- [6]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J]. 谢玲玲,周火强,弭宝彬,倪向江,陈玲欢.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6)
- [7]γ射线和中子辐照羽衣甘蓝、金盏菊、鸡冠花的生物学及其诱变效应[D]. 湛晓蝶.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D]. 何子伟. 长江大学, 2020(02)
- [9]一个国兰叶艺新材料的创制及叶艺形成机理研究[D]. 蒋彧.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10]60Co-γ辐射及秋水仙素诱导梨突变体的研究[D]. 石新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