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1](2020)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调整、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严重冲击、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新阶段的重大时代背景。疫情影响长期化、数字化转型加速、"边界"冲突重构调整、中国崛起和欧美主导此消彼长、对国家能力期待上升等五大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内外部发展呈现全球经济低增长低利率高债务、国际经济循环大调整、治理机制加速重构、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平台、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要素布局网络化集中化并重、绿色发展比较优势提升、非经济因素对开放的影响突出、收入分配改善关键窗口期显现等十大趋势。需要立足国情实际,把握住有利时间窗口,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高水平开放经济和高效能治理体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推动经济尽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陈伦[2](1994)在《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文中认为 世界未来经济学会前不久作出预测,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1.从地球转向外层空间。到2020年,太空经济将会象信息、知识、高新技术、旅游业一样,成为雇佣大量员工的行业。2.从一国转向全球。全球贸易体系将会在下世
解慧娟[3](2019)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广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并丰富的,由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初步实践中拓展,由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发展,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有益探索思考而历史地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功能、价值、影响、趋势的一系列思想、观点、观念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以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是科技发展主体和动力的基本立场,以科技进步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为主线,以人类解放为追求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和展现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要领域。它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科技思想和观点、观念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脉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辨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与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现实指导价值。本研究紧扣的问题域在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入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如何历史地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系统立体式论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的系统解析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与特征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概念界定——历史回顾——经典抽绎——观点梳理——演进分析——规律把握。即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导入,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背景发展演进历程加以描述,然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经典原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中的科技论述进行概括性分析,接着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加以历史演进梳理与观点分析,加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要点评价,最后得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结论。在内容覆盖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部分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系统梳理和归纳评述,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分科技功能论、科技动力论、科技依托论、科技异化论、科技人本论、科技系统论、科技趋势论等做了八个方面的归纳,并从系统论的视域整体性、动态性、目标性三个方面立体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深层内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内容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科技观的形成条件与背景,梳理和评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技观经典文本关于科技的重要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演进部分通过文献内容分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回顾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观与科技战略的发展演进。本文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最新拓展做了重点论述,包括其形成的时代特征、系统内涵、系统特征、实践要求等,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最新发展。本文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做了阐述和评价,以力求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脉络和全貌有一个整体的展现。在逻辑组织上,本文力求较全面覆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并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较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丰富、拓展、发展和解释所作的历史贡献,从而找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传承接力、不断演进的历史脉络。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和斯大林的科技观,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加之辅助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此基础上,最终总括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几条基本规律,如科技观演进与物质生产力发展相统一、与不同时代发展特征相统一、与实践要求相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本质要求相统一的规律,并从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命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贯穿红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理论品格、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贯穿的开放视野、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永恒追求、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体现的精神特质、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活力所在等八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鲜明特征进行了理论归纳。
钱兴坤,姜学峰,戴家权,郭一凡[4](2015)在《“十三五”期间全球油气行业发展十大趋势》文中指出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世界油气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四低"(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将成为新时期油气行业的新特点。未来5年,全球油气供需将保持宽松,油气价格有望维持相对低位;油气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期,重组整合可能增加;资源国油气政策将更加开放,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但主导因素将从资源转向技术与市场;亚洲作为重要买家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将显着提升,反映亚洲市场的油气基准价格有望逐步形成;乌克兰问题将长期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及能源贸易格局,中美谋求建立新的竞合关系;各国能源政策将更加强调低碳、清洁,加快天然气发展仍是现实选择;油气作为主导能源地位仍将延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可能放缓。中国油气市场进入转折期,供需宽松可能常态化;中国将加速油气市场化改革,并推进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升级。
周艳玲[5](2001)在《新经济变革中国社会的十大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 ,全面阐述新经济的概念。认为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 ,是当代社会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进行的经济调整。它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 ,以全球经济为舞台 ,并在经济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上都带有新特点的经济。同时又从社会学的视角透视未来中国社会现象 ,提出了新经济变革中国社会的十大趋势
刘军[6](2006)在《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后半叶,发展理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成为中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发展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具有深邃内涵和丰厚外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实践问题。发展实践的拓展,需要发展理论为先导,而发展理论的构建和运用,又要求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则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因此,本文以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分析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论证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是什么,而且在于论证这一发展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来源以及历史与时代来源,在于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之间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进一步说明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的,它们在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与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模式。这一过程表明当代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正在走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国家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论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基础。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一位政治家、战略家的宏伟气魄和敏锐洞察力,审时度势,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对时代发展主题和特征作出了正确判断,对世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出了有关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20世纪下半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学说,不仅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彰显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缘由之一是因为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前提、坚实的国情基础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一任任党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和关心发展问题。他们从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怎
肖显静[7](1999)在《生态政治 ——面对环境问题的政治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8](2014)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文中指出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超过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总结提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内容如下。
肖万春[9](2005)在《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涵、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评价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以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④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⑤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⑥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在这些方法中贯穿调查研究:一是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力求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利用信息手段网上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便于比较分析;三是召开有关专家、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进行专家咨询。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考探索,努力形成比较系统的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在实践中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城镇化这一主题,从四大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现实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为下面对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第 1 章至第 4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在详细分析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情况的前提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进行基础性分析,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水平度量,剖析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探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机制,构造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揭示农村城镇化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运行的条件。 第 1 章剖析农村城镇化内涵: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促使农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达到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度共享。 2第 2 章和第 3 章揭示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农村城镇化发展,依托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的强化。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的发挥,是在相应的动力机制、聚集机制和开放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比较利益驱动是城镇化的原动力机制,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农村城镇化的聚集机制是由竞争利益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的;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主要是指产业关联机制、贸易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形成的机制体系。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良好的资源配置制度、有效的产业组织制度和灵活的企业制度;有效率的供求结构和科学的收入分配结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第 4 章建立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和度量模型。单一的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的设置,既不能照搬单一的人口指标法,也不能面面俱到,要从城镇化数量和素质的有机结合上设置由农村城镇化基础水平指标、农村城镇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村城镇化潜在动力指标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一些参考标准和我国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设置我国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指标体系标准值和相应的权数,建立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模型和城镇化水平阶段标准。第三部分:第 5 章至第 9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干。从实证角度对国内外农村城镇化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律。第 5 章比较分析美、日和印度等典型国家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体现在:一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二是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三是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四是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五是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 6 章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还处在初期阶段的后期。农村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机制被扭曲,城镇化结构互利性差;创新机制乏力,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不明显;产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弱;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城镇化开放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二是把城镇化政策等同于工业化政策;三是缺乏区际城镇化协调政策;四是城乡政策分割。3第 7 章主要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二是各区域城?
王继祥[10](2019)在《2019年中国物流发展与变革的十大趋势》文中认为2019年智慧物流发展更快,将继续成为物流行业最大的创新热点;中国快递包裹的增长速度2019年将继续下降;预计2019年即时物流继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19年中国家居物流将成为中国物流市场上一个突出亮点,成为物流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将继续处在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这些是作者对2019年中国物流发展新趋势做出的基本判断。
二、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时代背景 |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百年未遇之大疫情 |
(三)百年发展目标“转段” |
二、“十四五”时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变革性力量 |
(一)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加速调整的重要力量 |
(二)数字化成为主导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 |
(三)“边界”冲突与重构成为结构调整新动力 |
(四)大国实力变化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重塑推动力 |
(五)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凸显和强化国家能力 |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趋势 |
(一)全球经济延续高债务低利率低增长模式 |
(二)国际经济大循环调整加快 |
(三)全球治理加快向多极化方向重构 |
(四)国内经济增长中枢下调但结构优化潜力巨大 |
(五)数字经济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 |
(六)经济社会复杂性提高导致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
(七)要素集中化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八)绿色发展比较优势更加凸显 |
(九)对外开放面临更多非经济因素影响 |
(十)收入分配改善进入关键窗口期 |
(3)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科技观核心概念及科技价值评价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科学与技术 |
二、科学技术观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第二节 科技的价值及功能评价 |
一、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正面效应 |
二、科技发展与应用的负面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历史背景 |
一、科学的发展与启蒙思想的出现 |
二、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 |
三、科技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马恩科技观发展演进阶段 |
一、马恩科技观的形成阶段 |
二、马恩科技观的丰富阶段 |
三、马恩科技观的拓展阶段 |
四、马恩科技观发展中体现的鲜明理论品格 |
第三节 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
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实践 |
二、列宁对马恩科技观的发展 |
第四节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 |
一、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与教训 |
二、斯大林科技观的特点、贡献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发展演进文本摘析 |
第一节 马克思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马克思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马克思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三、马克思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第二节 恩格斯科技观发展演进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恩格斯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恩格斯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三、恩格斯科技观拓展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第三节 列宁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列宁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列宁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第四节 斯大林科技观的主要文本摘析 |
一、斯大林科技观形成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二、斯大林科技观丰富期的主要文本摘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内容与系统理解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基本内容 |
一、科技本质论 |
二、科技功能论 |
三、科技主体论 |
四、科技依托论 |
五、科技异化论 |
六、科技人本论 |
七、科技机制论 |
八、科技趋势论 |
第二节 系统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科技观 |
一、系统论基本原则的启迪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系统理解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与启迪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思想贡献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观的思想启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背景与演进阶段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流派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演进阶段 |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文本摘析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萌芽期重要文本摘析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期重要文本摘析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纵深期重要文本摘析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评述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贡献与局限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逻辑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发展演进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发展历程考察 |
一、我国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 |
二、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演进 |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 |
一、毛泽东科技观:向科学进军 |
二、邓小平科技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科技观:科教兴国 |
四、胡锦涛科技观:创新型国家 |
五、习近平科技观: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驱动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新拓展 |
一、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背景与地位 |
二、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系统特征与内涵 |
三、习近平新时代科技观的实践要求 |
第四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辩证分析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整体性与目标性相统一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的战略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规律与特征的总体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规律性体现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物质生产发展要求相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实践发展相统一 |
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与人的解放理论相统一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总特征分析 |
一、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轴心 |
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贯穿红线 |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思想路线 |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理论品格 |
五、海纳百川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开放视野 |
六、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永恒追求 |
七、应对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精神特质 |
八、承前启后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的活力所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十三五”期间全球油气行业发展十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石油供需寻求新平衡,国际油价难回历史高位 |
1. 2020年前全球石油供需将保持宽松态势 |
2. 2020年前国际油价相对低位运行,总体趋势呈前低后高 |
3. 未来轻质原油与重质原油价差将继续缩小 |
4. 亚洲市场将成为产油国竞争的焦点 |
二、全球天然气发展遇到阶段性瓶颈,但仍有发展前景 |
1. 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低于预期 |
2. 未来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速有望小幅反弹 |
3. 未来全球LNG市场供需宽松 |
4. 亚洲天然气价格有望回落,欧洲气价以稳为主,北美气价稳中有升 |
5. 世界天然气价格联动性将增强 |
三、油气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仍将延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能放缓 |
1. 油气重拾竞争力 |
2. 油气仍将是世界能源供应主力,但供应稳定性面临一定威胁 |
3. 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下降 |
4. 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将放缓 |
5. 电动汽车的发展仍依赖于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 |
四、亚洲油气基准价格有望逐步形成 |
1. 油气的亚洲溢价问题突出 |
2. 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即将上市 |
3. 亚洲有望创建天然气交易中心 |
五、国际大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期,国际油气合作主导因素将从资源转向技术与市场 |
1. “控规模、保效益、压投资、削成本”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内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战略主线 |
2. 国际油气竞合格局将从资源主导向技术与市场主导转变 |
六、资源国油气政策将更加开放,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 |
1. 资源国将通过私有化释放行业活力 |
2. 资源国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合同条款、扩大对外招标等方式吸引投资 |
3. 逐步放松出口政策,争夺市场份额 |
七、乌克兰问题将长期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及能源贸易格局,中美谋求建立竞合新关系 |
1. 美欧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激烈对抗影响深远 |
2. 欧佩克的市场影响力下降,美国影响力相应提升 |
3. 中美两国在世界油气等领域需要更多磨合 |
八、能源政策更加强调低碳和清洁 |
1. 低碳发展仍是未来能源行业的主题 |
2. 欧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出现分化 |
3. 加快天然气发展是实现能源清洁发展的现实选择 |
九、中国油气市场进入转折期,供需宽松常态化 |
1. 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放缓,成品油供需宽松成为常态 |
2. 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速下降,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快于预期 |
十、中国油气行业基本实现市场化,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升级 |
1. 中国油气市场改革迎来最佳机遇期 |
2. “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我国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提供发展机遇 |
(6)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 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理论基础 |
(一) 邓小平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实践基础 |
1、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
2、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晶 |
(二)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1、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揭示 |
2、对为什么要发展的准确把握 |
3、对怎样发展的深入探索 |
4、对如何评价发展的科学判断 |
(三)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历史地位 |
1、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发展理论 |
2、是指导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发展理论 |
3、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基础 |
4、为当代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
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主要依据 |
1、理论依据 |
2、现实依据 |
3、历史依据 |
4、时代依据 |
(二)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演进 |
1、关于发展地位的新论断 |
2、关于发展目的的新认识 |
3、关于发展目标的新追求 |
4、关于发展方法的新总结 |
5、关于发展阶段的新定位 |
6、关于发展动力的新推进 |
7、关于发展途径的新部署 |
8、关于发展机遇的新判断 |
9、关于发展道路的新设计 |
(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 |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
2、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 |
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
(一) 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主要来源 |
1、基础性来源 |
2、直接性来源 |
3、民族性来源 |
4、补充性来源 |
(二) 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基本要求 |
1、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2、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辩证地看待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3、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三) 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理论创新 |
1、人本理念上的创新 |
2、价值本位上的创新 |
3、政绩观上的创新 |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一)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
1、实践层面—“四个文明”的整体发展 |
2、价值层面—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
(二)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
1、协调发展的目标指向 |
2、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
3、协调发展的制度对策 |
(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
1、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特点 |
2、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
3、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五、“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
(一) 统筹城乡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妥善处理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 |
2、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
(二) 统筹区域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2、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
(三)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
2、实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对策 |
(四)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五)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和谐社会是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 |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内部环境 |
3、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外部环境 |
结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 |
(二) 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世界发展观的有效整合与超越 |
(三)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生态政治 ——面对环境问题的政治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生态政治何以可能 |
一、生态政治产生的背景 |
二、生态政治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生态政治的恰当定位 |
上篇 生态环境危机与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
第一章 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
1.1 地理环境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性 |
1.2 “增长的极限” |
1.3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的局限 |
1.4 持续发展才能克服生态危机 |
第二章 摆脱生态危机的政治方案 |
2.1 “绿色绿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
2.2 “红色绿党”: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
3.1 “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及其危害 |
3.2 对“先发展、后治理”模式的某些辩护 |
3.3 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 |
3.4 中国面临的障碍及其对策 |
中篇 环境保护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下的环境保护 |
4.1 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作用 |
4.2 相对于环境保护的市场失灵 |
4.3 政府干预并非不要市场 |
第五章 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府干预 |
5.1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
5.2 走集约化生产和环保之路 |
5.3 恰当定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
第六章 明晰产权,使环境保护法治化 |
6.1 财产权失灵导致“公有地悲剧” |
6.2 强化资源使用权,有效地保护资源 |
6.3 明晰产权,使社会成本内部化 |
下篇 主权国家如何面对全球环境危机 |
第七章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
7.1 国家环境安全概念的提出 |
7.2 为资源而战 |
7.3 战争不能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
7.4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的恰当方式 |
第八章 “中国环境威胁论”批判 |
8.1 对“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回应 |
8.2 环境威胁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
8.3 不要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
第九章 生态危机中的国家主权建构 |
9.1 全球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弱化” |
9.2 “弱化”主权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主权 |
9.3 反对以环保为借口侵犯别国主权 |
第十章 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与全球环保 |
10.1 有关“减排温室气体”的争论 |
10.2 “绿色贸易壁垒”的是与非 |
10.3 调整国家利益,保护全球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趋势一: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
趋势二: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 |
趋势三: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 |
趋势四: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 |
趋势五:“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全球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强化的研究主题 |
趋势六: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 |
趋势七:“教育公平”在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 |
趋势八: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趋势九: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
趋势十: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缩短全球教育信息化理念的差距 |
(9)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现实背景 |
(一) 当代世界城镇化的基本格局 |
(二) 当代世界城镇化的关联性 |
(三)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既取得一定的成绩又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 假设前提 |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功能定位 |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
(一) 村庄与城镇 |
(二) 城镇化与城市化 |
(三) 农村城镇化的涵义 |
二、农村城镇化的特征 |
(一) 城镇数量增加和产业聚集度提高 |
(二)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
(三) 关联度强化 |
(四) 升级效应明显 |
三、农村城镇化的功能定位 |
(一)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
(二)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
(三) 为农民现代化和市民化服务 |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 |
一、结构效应的内涵与类型 |
(一) 结构效应的内涵 |
(二) 结构效应的类型 |
二、结构效应的表现和度量 |
(一) 结构效应的表现 |
(二) 结构效应的度量 |
三、农村城镇化依托结构效应的强化 |
第三章 农村城镇化机制 |
一、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 |
(一) 比较利益驱动:城镇化原动力机制 |
(二) 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
(三) 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 |
二、农村城镇化聚集机制 |
(一) 竞争利益机制 |
(二) 政策调控机制 |
(三) 分工协作机制 |
三、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 |
(一) 产业关联机制 |
(二) 市场交易机制 |
(三) 教育培训机制 |
四、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运行的条件 |
(一) 制度因素 |
(二) 供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
(三) 社会结构 |
第四章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
一、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理论 |
(一) 人口指标法理论 |
(二) 工业化和非农化指标理论 |
(三) 复合指标法理论 |
二、新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的实践 |
(一)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考察 |
(二) 中国在采取人口指标法度量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 |
(一) 单一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 |
(二) 要建立科学的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规律 |
一、美国农村城镇化的成功经验 |
(一) 建立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
(二) 重视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 |
(三) 城镇化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
(四)在强调市场化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
(五)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二、日本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
(一)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 |
(二) 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空间结构模式 |
(三) 城镇化的土地问题与土地政策 |
(四) 城镇化管理体制与政策创新 |
三、印度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
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一) 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 |
(二) 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 |
(三) 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 |
(四) 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
(五) 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六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
(一) 1949年以前的农村城镇化 |
(二) 1949 年至1978 年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
(三) 1979年以后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 |
二、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结构效应分析 |
(一) 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水平测量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分析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中国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基本经验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比较 |
一、城镇化空间结构典型模式 |
(一) 小城镇主导型的苏南城镇化模式 |
(二) 依托大城市辐射型的京郊模式 |
(三) 城市融合扩张型的长株潭一体化城镇化模式 |
二、城镇化引致因素典型模式 |
(一) 农业推动型的河南南街村城镇化模式 |
(二) 外资推动型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模式 |
(三) 私人资本推动型的浙江温州城镇化模式 |
三、几点结论 |
(一)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 |
(二) 各区域城镇化模式是多样化的 |
(三) 依托现有城镇实行城镇集群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
(四) 社会资本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导资本 |
(五) 要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的类型与预警体系建设 |
一、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的类型 |
(一) 经济成本风险 |
(二) 社会成本风险 |
(三) 伦理道德成本风险 |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一) 对城镇化定位片面化 |
(二) 城镇化成本风险在我国转型期有独特的形成机制 |
(三) 城乡制度壁垒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成本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
(一) 城镇化成本风险预警机制 |
(二) 城镇化成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三) 城镇化成本风险警级加权综合评估 |
第九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前景展望 |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 |
(一)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 |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 |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统筹协调发展,强化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 |
(二) 实施农村城镇化多元化、开放化发展模式,提高城镇化开放效应 |
(三) 择优发展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级小城市发展为主体,形成城镇群体系,提高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 |
(四) 重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 |
三、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前景展望 |
(一)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
(二)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
(三) 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将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 |
第十章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选择 |
一、以城镇化规划形成组团式城镇群为核心的区域城镇 |
(一) 城镇化规划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二) 以组团式城镇群发展为核心优化城镇布局 |
(三) 城镇群建设的战略重点 |
二、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 |
(一) 培植主导产业 |
(二) 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工业化,大力提升产业素质 |
(三) 加快发展知识性服务业,内涵发展第三产业 |
(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特色城镇经济 |
三、建立合理高效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机制 |
(一) 建立城镇化建设财政投资机制 |
(二) 建立城镇化建设股份化投资公司 |
(三) 推动城乡准公共产品和土地资本化,多形式吸纳社会资本 |
(四) 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率的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 |
四、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城镇化管理体制 |
(一) 明确政府在城镇化管理中的定位 |
(二) 变革市管县体制 |
(三) 建立完善跨行政区域的城镇化统筹发展机制 |
(四) 创新市镇行政管理体制 |
(五) 建立城镇化土地配置新体制 |
五、加快政策调整和体制创新以防范和化解城镇化成本风险 |
(一) 以投资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风险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 |
(二) 建立城镇化成本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
(三) 化解城镇化成本风险的主要措施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2019年中国物流发展与变革的十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最大热点:2019年智慧物流变革 |
1. 从物流系统技术趋势角度看 |
2. 从智慧物流应用领域看 |
3. 从智慧物流核心技术创新趋势看 |
4. 从智慧物流创新理念角度看 |
二、需要重视:中国电商快递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 |
三、全面启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四、值得关注:中国物流市场需求增长趋势出现变化 |
五、市场风口:即时物流配送推动末端物流变革 |
六、行业热点:中国家居物流快速发展 |
1. 家居物流技术装备市场需求成为 |
2. 以家居物流为主题的大件快递、快运市场需求增长,推动大件物流的标准化进步; |
3. 家居物流领域将成为资本关注对象,定位家居物流的创新企业与创新模式会不断涌现。 |
七、市场亮点: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市场需求旺盛 |
八、加速发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与单元化物流 |
1. 商贸物流标准化 |
2. 单元化物流 |
九、全面推进:城乡高效配送试点示范重点工程 |
十、走向全球:中国重点物流企业开始海外拓展 |
四、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J].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 管理世界, 2020(10)
- [2]全球经济发展将呈十大趋势[J]. 陈伦. 学理论, 1994(01)
- [3]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演进研究[D]. 解慧娟. 兰州大学, 2019(08)
- [4]“十三五”期间全球油气行业发展十大趋势[J]. 钱兴坤,姜学峰,戴家权,郭一凡. 国际石油经济, 2015(01)
- [5]新经济变革中国社会的十大趋势[J]. 周艳玲.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1(04)
- [6]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 刘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7]生态政治 ——面对环境问题的政治抉择[D]. 肖显静. 中国人民大学, 1999(12)
- [8]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大趋势[J].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项目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09)
- [9]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 肖万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10]2019年中国物流发展与变革的十大趋势[J]. 王继祥.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9(02)